時間:2022-12-02 23:57: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茶道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很多人在論文的寫作過程當中只在意文中的內容是不是新穎,忽略了論文的參考文獻,對它也不重視,覺得寫不寫參考文獻都不要緊,只要論文內容寫的好就夠了,其實讀者在閱讀論文時都是通過參考文獻來評估這篇論文是不是有質量水平的。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日本茶道論文參考文獻,歡迎大家在寫作當中閱讀借鑒。
日本茶道論文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文員會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林瑞萱.日本茶道源流:南方録講義[M].臺北:陸羽茶藝股份有限公司,1991.
[3]林瑞萱.中日韓英四國茶道[M].北京:中華書局,1991.
[4]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
[5]魯絲·本尼迪克特(美),昌萬和,熊達云,王智新(譯).菊與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6]岡倉天心.茶之書[M].社會思想社,1995.
日本茶道論文參考文獻:
[1] 村井康彥.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 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點及其在日本的發展[J].日本學,1995(5):273.
[3] 千宗室.〈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25-26.
[4] 錢樸.茶道淵源初探[J].農業考古,1995(38):51.
[5] 鈴木大掘.禪與日本文化[M].北京:三聯出版,1989.
[6] 鈴木大拙.禪與藝術[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8.
[7] 吳平.禪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8] 趙天相.〈茶禪一味〉尋蹤有感[J].農業考古,2000(58):126.
[9] 東軍.日本茶到的神髓[J].農業考古,1994(36):243.
[10]滕軍.茶道與禪[J].農業考古,1995(38):76.
日本茶道論文參考文獻:
[1]江靜,吳玲:《茶道》,杭州出版社,2003
[2]滕軍:《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
[3]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上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4]王雅茹:淺析牧溪《六柿圖》的創作意境表現,《大眾文藝》,2011
[5]王雁玲:牧溪《瀟湘八景圖》中的消解性特征,上海大學,2007
[6]胡建明:東傳日本的宋代禪宗高僧墨跡研究,南京藝術學院,2006
[7]韓天雍:中日禪宗墨跡研究—及其相關文化之考察,首都師范大學,2007
論文關鍵詞;茶文化 茶道 中職學生素質教育
筆者有幸在中國茶博看到韓國著名畫家閔庚燦繪制的國畫《松竹梅》,畫面松柏蒼翠、墨梅橫斜,下方是一片茂密的茶園。中國自古把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可這里畫家卻將茶與松、梅并提,可見在畫家看來茶的品格與松、梅一樣高尚。筆者作為一線中職教育者,不禁深思,若能讓中職學生這群特殊的孩子也擁有茶一樣的高尚品質,定能使學生受益一生。
1茶文化體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神農時期就被發現,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此“嘉木”也在經歷著多樣的變化。茶最初被人們作為藥物使用,后來又逐漸被推為食材,之后茶又成為一種健康的飲品。
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因此,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所以茶文化組成體系應該包括茶學,茶道,茶情,這三個層面。
這里的茶學是建立在狹義的層面上。在《茶葉》刊物中,很多茶界的權威和茶人都認為“茶學”是一門關于茶葉的源與流的學科。筆者覺得茶道是通過泡茶藝術(茶藝)這種方式,給心靈創造安靜的氛圍,用自己的心去領悟不可言說的個中滋味和人生哲理。
茶情是指以茶為載體的茶書,茶詩、畫等及品茶所帶來的感受。
2茶文化引入中職學校所帶來的功效
茶文化對他們的益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拓寬學生的就業路
一方面,在2007年l2月國家商務部公布的《茶館業企業經營規范》中指出,茶藝師與從業人員的比例分別不低千1:3、1:5、1:7。另一方面,懂茶悟道茶藝師的需求越來越多。但目前大專院校中,把茶文化作為專業很是罕見,使得高素質的茶藝師實在難找。所以即知茶藝又懂悟道的茶藝師必將成為近來較為緊缺的“寵兒”。因此在各不同專業的中職學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使他們在接受系統的本專業學習的同時,也學到茶文化,既能掌握本專業,又能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取得茶藝師資格。
2.2茶文化對學生的影晌
(1)茶文化有助于中職學生增長文化知識,從而樹立信心,讓精神不再空虛。茶的故鄉是中國,茶的起源、發展、傳播經歷了幾千年。所以在中職學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讓他們學習到茶起源、發展、傳播的過程,而且能彌補他們的最為缺少的史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對他們每個人來說起點是一樣的,這就等于給了很多放縱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來的機會,讓每一個自信心不足的或喪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里再樹立信心,并把這份自信心帶到生活中,也能讓那些早已把本專業知識學的得心應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托,讓他們課余不再精神空虛。
(2)茶文化有助于促進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的修養。
中職學校的學生往往價值觀和人生觀模糊,因此思想道德上的問題比較嚴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沉睡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懷,讓他們變得“冷酷”。
其次,心理都還不夠成熟,有較強的虛榮心和過度的自尊心,表現欲望較強。
再者,中職學生對“個性”往往曲解。很多學生認為“個性”是對傳統的一味反叛,或是對紀律的抵制就是個性。
最后,自我為中心,在行為上缺乏理智和規范,往往為求利益,不計手段;在內心里不懂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茶文化可以幫助他們。一方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來,很多茶人、學者都將茶道的思想內涵總結為“和、靜、怡、真。也許每個人對這四個字有不同的理解,筆者看來“和”是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融入了儒、佛、道三家的精髓。儒家的中庸之道蘊含在“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茶藝過程中;行儉之德藏在“樸實古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心態上;明倫之禮體現在“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待客之道上,謙和之禮就在“飲罷佳茗方知深,贊嘆此乃草中英”的“吃”茶過程中(《茶道茶經》)。這些可以修正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傳承的,相信在中職學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僅可以把茶文化的接力棒傳遞到下一代手中,而且還能喚醒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更重要的是當他們遇到在喧囂的都市中遇到事情時,能學會點一段淡雅的檀香,讓心慢慢的平和,讓封存在心底的“和”慢慢蘇醒。用沸水洗去杯子的濁塵,仿佛也洗去了積累在心上的濁塵,用平和潔凈的心等待“太和”之水。平和寧靜的氛圍和空靈情潔的心情慢慢出現?!傍P凰三點頭之后,杯中茶葉慢慢舒展,清馨的茶香慢慢彌散在身邊,飲者浮躁的心似乎也慢慢放下,精神隨著茶香慢慢飄蕩,心開始尋找真正的自我。此時輕輕的抿一口佳茗,讓色、香、味纏繞著舌尖,不禁讓人覺得全身心的舒暢和怡悅,仿佛就在此刻找到自己,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也認清了自己的路。正如閔齡所說,這是一種洗凈了骨髓的精神升華。而這就是茶道之“怡所帶來的“怡神悅志”之感,“明心見性之暢。最終將引導飲者到達“物我兩忘,天人合一”之“真”。
(3)茶文化有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
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較弱,以致他們對美的理解往往特別怪異、浮淺。在一些學生看來,美僅僅是服飾上的怪異,和發型上色彩。而茶文化的展示者“茶情”,可以讓他們正確的認識美,品味美,最終創造美。
3在中職學校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方法
(1)把茶文化課程作為校本課程開設,給學生創造一個環境。
(2)開設茶文化社團。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動手和交流的平臺。社團可以開展茶藝培訓、表演,茶葉采摘、加工等活動。
(3)通過講座、展覽等形式,擴大茶文化在中職學生中的影響。
(4)結合學生自身的專業開展與茶文化相關的活動。
俗話說,酒有酒神,茶有茶圣。人們在探究中國茶文化的淵源時,自然會聯想到被稱為茶圣的陸羽。如果說陸羽是人與茶的完美結合,那么《茶經》則是陸羽的化身。茶讓陸羽流芳,陸羽使茶傳承。
童年的陸羽在黃卷青燈鐘聲梵唄中識字、閱史、習誦佛經,亦學會了煮茶。稍長大后在寺廟中當了茶童。陸羽12歲那年,離開了寺廟。后來,他得到漢代張衡的《南都賦》,便邊煮茶邊學寫字。后入戲班為伶人,又得到復州太守李齊物的賞識,將他送到虎門山鄒老夫子處學習,寒窗五載。陸羽聰穎機智。但他恬靜淡泊,不慕榮利,終身不仕。雖有生理上的缺陷,但他志存高遠,并不把缺陷放在心上,反而懷凌云之志自況古代四大才子,曾寫道:“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為人便篤信”。他自比王粲、張載,雖然其貌不揚卻才華橫溢;又自喻司馬相如與揚雄,雖然口吃卻有雄辯之才,這種不屈的精神,也是其日后寫就《茶經》的原因之一。
天寶十二年(753年),陸羽揖別了鄒老夫子下山,并與崔司馬國輔一見如故,兩人一起出游,品茶鑒水,讀詩論文。陸羽志在翰墨茶泉、浪跡天涯。他一年伶人,五載學子,五年品泉訪茶。在以后幾十年的歲月中訪遍江南,往來于大江南北,登古寺、品鑒山泉、鑒名茶、結文友,其間,自己還種茶、品茶、試茶,逐步積累茶道經驗。天寶十三年(754年)陸羽出行考察茶事,臨行前崔司馬國輔以珍貴禮物相送。一路上他駐馬訪尋,下鞍品水,記錄下大量第一手資料。尤其入川之行,可謂獲益匪淺。上元元年(760年),歸于笤溪,隱于山間,闔門著述,寫出了世界上首部《茶經》,從而被后人尊崇為茶圣。
《茶經》是我國最早的茶學經典。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包括源、具、造、器、煮、飲、事、出、略、圖十個部分,約6000余字。陸羽從童僧時學茶藝,到初品鑒泉,再到江南考察,閉門著書,直到最后修改充實,完成《茶經》,歷時近30年,耗其半生的精力和心血。書中對茶的起源、環境與栽培,采造、制作工藝,器具的使用,茶的品質,水的選取,飲茶的方法與習俗,茶葉的產地與功效等,都作了全方位的總結與論述?!恫杞洝分兴呢S富的茶史資料對后世茶業生產的發展及飲茶的普及均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陸氏茶法成為千古流傳的寶貴財富。由于陸羽的推動,唐代飲茶之風盛行,王公朝士,無不欲得一副好茶具。如此,飲茶習俗中逐漸產生禮節、茶具方面的規范。但是在中國始終未形成完整的茶道。應該說,茶道生于中國,長于日本,這可能由于中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各地區飲茶習俗區別較大的緣故。
不過,在唐代時言及飲茶,幾乎都離不開陸羽和盧仝之名。唐代詩人盧仝能在茶文化中與陸羽比肩,是因其一首寫飲茶的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盧仝在他的詩中關于飲茶的幾句詩最為人稱道。如,“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茶是沁人心脾之物,茶香四溢讓人感受萬物之靈,而品茗則讓人感到清甜甘爽。筆者寫到這里又怎能不動于情呢!故賦一首小詩,以示茶鄉歸來念及《茶經》、敬仰茶圣之感懷:
莫道醉人唯美酒,
茶香入心亦醉人。
早期出版普洱茶類圖書的學者,并非官學體系的茶學專業出身,而是在私學領域里進行實踐而結出的果子。歸類下來,這些經典的普洱茶書籍有:黃桂樞主編的《中國普洱茶文化研究》,這本書選編了第一次普洱茶國際研討會上的42篇論文,總結了普洱茶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提出了普洱茶研究的新思路與新觀念;云南農業大學的周紅杰教授主編的《云南普洱茶》,讓人們對普洱茶獲得了系統與理性的認識;鄒家駒先生的《漫畫普洱茶-普洱茶辨偽》《漫畫普洱茶-金戈鐵馬大葉茶》,這兩本書真是漫畫,輕松詼諧,將普洱茶知識娓娓道來,發人深?。焕灼疥柺窃颇现骷?、詩人,《普洱茶記》是雷平陽先生的一部普洱茶專著,也是大陸第一本關于普洱茶的原創專著,并被韓國、臺灣、日本、香港等地翻譯出版,這本專著開創了一種當代優秀文人對普洱茶的詩性寫作。
1995年,臺灣師范大學的教授鄧時海先生的著作《普洱茶》一書問世,這本書拋開了概念上的各種糾纏,接續傳統闡釋了普洱茶文化,娓娓道來,引領人們走進深邃的普洱茶世界,還有后期撰寫的《普洱茶續》,是為《普洱茶》所做的內容上的補充與完善;石昆牧編著的《迷上普洱》《經典普洱》;香港陳智同編著的《深邃的七子世界》;楊凱老師是研究普洱茶歷史和文化的獨立學者,他的第一部著作《實戰普洱茶》,相信不少愛好者已經讀過,目前唯一一部號級茶專著《號級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與流變》也是出自楊老師之手;何景成編著的《下關沱茶復刻版專輯》等等,引發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普洱茶熱潮,在茶行業內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專門為普洱茶撰寫的大散文《品鑒普洱茶》。余先生寫這篇散文,看似簡單卻是在普洱茶的陪伴下整整準備了,從想寫,到應該寫,到動筆,周期之長為先生散文生涯極少有的現象,從中可見余秋雨老師的嚴謹。他從一個普通愛茶客的情懷出發,盡可能客觀地引領你走入普洱茶的深邃世界,又用帶有魔力的文字給普洱茶文化度上了一層美學的金邊。
此外,“茶葉復興”的發起人周重林,這幾年陸續出版的以茶文化和歷史為主題的《茶葉戰爭》《茶葉江山》也成為暢銷書大賣;云南知名作家、《普洱》雜志總編王洪波先生、編委何真老師所著的《茶的河流》《古道 六月的背影》,通過散文的方式,記錄普洱茶文化的河流,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當下普洱茶市場對以青春話語書寫、以故事化敘事表達的文化讀本的需求之大,而這百年斷代留給我們可以去填補的空間也還很大。當代普洱茶的體系建構已經日趨完善,所以,我們相信,百年斷代這個路障,已經在普洱茶文化復興的路上被掃除,不再成為人們認識普洱茶的障礙了。
隨著普洱茶文化的復興與發展,普洱茶出現了私學現象。從唐代的茶圣陸羽創設的茶學私學教育,歷經千年,直到20世紀才由當代茶圣吳覺農先生開創了茶學官學教育。如今,一些茶學文化講座在全國范圍內大量興起,還有一些茶書院或茶學院在舉辦茶會之余,會招收一些對普洱茶感興趣的有志之士前來習茶,這種只存在于中國古代封建時期的教育形式,逐漸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所謂“私學”,就是非官方的,使用私人或社會力量辦學??v觀中華文化史,私學最盛行的時代也是中國社會最包容,文化交流最頻繁,最容易出文化精英的時代。
普洱茶學“教育機構”是在迅速發展的普洱茶文化中最滯后的一個環節,這似乎又和國情不謀而合了。相較四年前,雖然我們看到了一些變化,但依然能看得出這仍是一塊短板。大學茶學院還是那些茶學院,而且茶學院與培養普洱茶消費者無關;茶藝培訓機構還是以技能培訓為主,以考各種職業證書為主要目的;普洱茶消費群體的教育還是主要由茶商完成,缺乏系統性。當今社會,依然是官學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雖然私學還未成氣候,當我們把視野縮小到普洱茶這個小小的行業,會發現這樣的需求日甚。
近年來,茶葉消費逐漸從一般的品飲性消費中分化出一部分更重視精神消費的群體來。喝普洱茶,不再只是好喝的層面了,還涉及到茶器、茶空間的設計與審美享受,涉及到茶美學的生活方式,涉及到茶道的精神境界。所以,普洱茶作為最復雜多變的茶類,其教育不僅需要基礎理論的傳播,更需要精神內質的培養。當這些在官學領域無法實現的時候,私學的作用便開始逐漸顯現。
眾所周知,全世界最好的教育有一個共性就是私立。私學教育與官學的不同之處,在于類型不同。自古以來的私學,都是圍繞著私學教育者來進行。集課堂的講述與實踐的檢驗為一體,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為一體。
在2010年創辦了行知茶文化講習所的馬哲鋒老師說:“對于我,能夠朝夕與茶、學生相伴,就是最為理想的生活”。每年的春天,馬哲鋒老師所帶領的學生,都會奔赴云南茶山,探訪普洱茶的名山名寨,參觀普洱茶企I,拜訪普洱茶專家學者,在游歷中觀察、學習、思考,并將其付諸實踐。馬哲鋒老師以一個教育者投身茶學私學教育的親身實踐經歷,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教科書級別的茶學“私塾”,堪稱普洱茶私學的典范。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英美茶文化;比較
茶已不再是一種商品而是一種文化,是代表國家特征的標志。茶在中國體現的意境和在歐美國家體現的意境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國,茶如君子之交,淡薄靜雅,而在英國,茶就是一種優雅的姿態,展現了紳士的風度。本文通過對茶文化在世界的傳播發展和“茶”在英語中的表現探討了中國與西方國家不一樣的茶文化,這對研究中外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1茶在西方國家的發展
唐朝時茶已經成為了一種風靡全球的風雅之物,當時對外貿易相當活躍,不少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教并記錄了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再傳回歐洲大陸,引起強烈的反響。中國的茶西行經過廣州、福建等沿海城市再到馬來半島、印度半島最終到達歐洲大陸。意大利的馬可﹒波羅在其《馬可﹒波羅游記》中詳細記載了中國的茶葉,三百多年后的葡萄牙傳教士撰寫了一部專門介紹中國茶葉的書并刊登出版。從此,中國的茶走上歐洲發展道路,讓無數歐洲人了解茶并喜歡上茶。最初引入茶進人們視野的是葡萄牙人但真正推廣的卻是荷蘭人。葡萄牙人通過馬可﹒波羅的游記對東方茶葉好奇無比,借助當時海上霸權的地位和發達的海路運輸技術,入侵中國,獲得中國最早的貿易權,得到大量的茶葉并運回國,引起上流貴族的關注和好奇。但是因為葡萄牙人注重國內自身消費而沒有國際貿易的意識,所以并沒有將茶全面推廣,真正實現茶葉推廣的是后來居上并擊敗葡萄牙的海上馬車夫—荷蘭。荷蘭通過大量的貿易將茶帶進歐洲市場,帶入歐洲人的生活中,并使其成為時尚的象征。除了進口各種茶葉之外,還將配套的茶具也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場上銷售。雖然荷蘭將茶有效地傳播到歐洲各地,但是并沒有形成全面飲茶的氣候,只有少部分地區已經接受茶這個新的事物。到了18世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替代了荷蘭海上貿易的地位,也將茶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使茶走進英國貴族的日常生活中,發展成為一種英國茶禮儀,最終走進了英國百姓家庭。英國人自此以后鐘愛喝茶,尤其是紅茶,更是將茶作為貴重物品招待客人,也會在聚會時品嘗享用紅茶的香甜。至此,茶的發展并沒有止步,而是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傳入了美國,在傳統茶的基礎上改造成風靡全球的美國冰茶。茶在不同國家得到不同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中國的茶文化與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迥然不同,不僅僅因為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同而不同,還因為受所處時期的主流文化的影響不同使得茶文化在各國有了新的發展。
2中國茶文化的內涵
茶在中國有上千年的發展并逐步形成了燦爛的茶文化。茶文化不是只指如何泡茶、飲茶、品茶或是表演茶藝這些外在的表象,而是在泡茶品茶的過程所感悟的人生哲理。著名的茶圣陸羽在其《茶經》中用簡潔而形象的語言詳盡地描述了茶的制作工藝和他所要表達的治國為人的思想。由于茶的歷史悠長,受到不同時期的影響,形成了復雜而豐富的茶文化,其中所受影響較大的要數唐朝時期的儒釋道思想文化了。
2.1儒家的“中庸”思想
“中庸”一直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思想,中庸一直不偏不倚,折中的處事態度。朱熹曰:“中者,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很多學者認為中庸思想就是軟弱、妥協,這是進入了誤區。中庸的思想講究的是和平、真善美、寧靜致遠的意境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不爭取。儒家思想還要求人修身平天下,茶經中茶性就充分體現了這個觀點。茶的妙處在于修身養性,平靜心態,追求淡雅的生活。古代君子通過飲茶彰顯為人處事之道,無處不在地體現了儒家的“仁”思想。
2.2道家的“順其自然”、“精”“儉”的理論
道家理念在《茶經》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陸羽深受道家理論的影響,追求“精”“儉”,認為茶學的靈魂之一就是崇尚自然、崇尚簡樸、崇尚真善美的美學理念,意在天人合一的和諧。最為典型的就是在茶經中出現的茶用具代表青蓋碗。蓋碗是一種特別能體現道家思想的茶用具,其沖泡的每個程序如凈手、出具、開蓋、搖香等等都包含了道家的內涵,講究尊道貴德、重人貴生、天人合一,極其看重茶道禮儀。
2.3佛家的“悟”學說
評價陸羽的宗教傾向時,不能單一的歸納為儒釋道其中一家,他不屬于任何一派,因為他的思想融合了三教的精華,是個復雜的歷史人物,因此他所著作的《茶經》必然傾注了他的人生理念,其中之一就是依佛。佛家注重悟性,而茶也在于一個子“悟”,所以茶有助于僧侶在坐禪修行時提神醒腦,被視為一種修身的過程。
3東西方兩種茶文化的比較
中國的茶文化和英美的茶文化屬于繼承和發展的關系,起源于中國,流傳到歐美,再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和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帶有獨特風格的茶文化。這兩種文化必然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我們就從其經濟、地理和文化等幾方面具體分析兩種文化的特點:
3.1中國是東方大國,坐落在世界的東方,歐美相比中國的地理位置而言就是西方。中國的茶一路西行來到歐洲大陸再到美洲大陸,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糅合,形成了頗有地方特色的兩種茶文化。中國地大物博,因為土壤和陽光的條件不一樣,生產的茶葉品種也不同,有紅茶、綠茶等,中國人根據地理位置和飲茶習慣的不同會品嘗不同的茶葉感受不一樣的滋味;英國地處地中海,本身不適宜生產茶葉,又因常年受地中海氣候的影響,所以偏愛濃厚而甘甜的紅茶,最著名的英國茶文化當屬下午茶(afternoontea)了。東西兩大國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兩國的飲茶種類也就不同。
3.2中國古代的經濟體制是封建小農經濟,在滿足溫飽的條件下,人們就開始考慮精神上的提高。在封建社會的影響下,茶成了一種風雅之事,也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茶由一種商品逐步發展成茶學、茶道最后融合為茶文化。在這種穩定的小農經濟里,飲茶是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需要人心如止水、心平氣和,慢慢品嘗,感受茶的寧靜和芬香。而英國的茶相比中國的寧靜,帶有實用性和工業化的特點。英國人一天最重的一餐是晚餐,中午的飲食就會相對簡單許多,而又因兩餐間的時間相隔很久,由此就有了下午茶這種形式。下午茶不僅是喝茶還有糕點水果之類的甜品。英國的茶文化講究的是茶具好看、貴氣,茶味甘甜濃厚,在聚會中襯托出貴婦們優雅的氣質和優越的社會地位,這種講求實用性的飲茶方式恰恰體現了工業革命帶來的現代化的特點。尤其是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實用性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速溶茶就是工業革命的產物。英美這樣的發達的工業國家隨著技術的革新,也將茶葉的外形和用法隨時代變化而變化。除了形式上的不同,還有對茶的認識的不同。在中國,茶是食品,是吃食,而在英國,最初茶是作為藥在宣傳的,他們認為茶具有很多醫藥作用,如消熱解毒等等。
3.3茶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中與儒道佛三派的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和諧供出的精神,也要求飲茶之人修身養性,提高修為。這種種要求展現了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講究淡薄、豁達、內斂的品質。可以說,中國的茶道反映的是一種無處遁形、不可言傳的品性、情懷和美感。它散發的氣息實則為君子禮節,體現了“君子之交淡若水”的高尚節操。而英國的茶文化更多體現的是貴族的禮節和儀態,在其中展現了英國紳士的風采。由此可見,中國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文化特點,講究“天人合一、修身養性、崇尚自然、崇尚簡樸、順其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追求個人品行的培養;而英國茶文化則體現了貴族們的高貴優雅,是人的社會身份的標志,伴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體現出其務實性和現代性。中國人看重茶文化是因為它的精神內涵,把它當做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而英美等國飲茶看重的是其功效和性能,僅把它作為商品和身份的標志。
參考文獻
[1]趙淑萍,跨文化視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較[J],農業考古,2013:313-315
[2]吳琳,中英茶文化比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8):176
[3]黎小萍,簡說中國茶文化[J],茶葉機械雜志,2001(4):34
[4]張稚秀、孫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農業考古,2004(2):327-333
[5]畢文靜,淺析中英茶文化內涵的差異[J],大眾文藝,2012(4):128-129
[6]秦茂莉,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在語言運用方面的比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S3):80-83
[7]張進軍,中英茶文化比較及對中國茶文化傳播的啟示[J],世界農業,2014(8):175-176
[8]張加明,中華茶文化與人學生人文修養[J],農業考古,2011(5):69-72,102
[9]寇丹,據于道,依于佛,尊于儒—關于《茶經》的文化內涵[J],1999(04):209-210
[10]蘭冰,淺議西方茶文化及英語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1(1):118-211
[11]賈雯,英國茶文化及其影響[J],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8
[12]許嘉璐,中華文化傳播之翼—關于茶、茶人、茶文化的兒次談話[J],中國電視(紀錄),2014(10):65-67.
[13]姜欣、姜怡,茶典籍譯文中異域特色的保留與文化增殖[J],北京航空航天人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3):61-62.
關鍵詞:茶文化旅游;產業態勢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茶文化的復興和旅游產業發展,以茶文化為主體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飛速發展。伴隨著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在學術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也是方興未艾。目前,在學術界的研究中,主要偏重于茶文化的產業發展,對茶文化旅游的理論,特別是有關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鑒于此,有必要對茶文化旅游的相關概念、特征以及產業發展態勢進行研究,以期達到豐富茶文化旅游的理論研究內容的目的。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茶文化與文化旅游。研究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要首先界定茶文化與文化旅游的關系。茶文化的概念有其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的美國學者羅伯特?麥金托什認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個方面,旅游者從中學到他人的歷史和遺產,以及他們的當代生活和思想”,這是從廣義上定義文化旅游的概念。國內學者任冠文認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費文化旅游產品,體驗與享受旅游活動中的文化內涵,從而獲得身心愉悅的一種旅游活動”。從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屬于文化范疇,都具有文化的屬性,并且都處于行為文化層面。而茶文化旅游不只是茶文化與旅游的簡單相見,它既是茶文化內涵的延伸,又是文化旅游業發展到新階段的產物。
(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關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學術界不但沒有統一的定義,而且有關茶文化旅游概念的論文也是少之又少。張琳潔認為,茶文化旅游是指茶業資源與旅游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旅游方式。畢劍、尹鄭剛認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藝術形式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認識茶文化、欣賞茶文化為主要目的,融觀景、品嘗、參與、購物于一體的一種文化主題旅游。以上關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作者都是從旅游產業化的角度進行界定,沒有考慮到旅游者與茶文化旅游內涵之間的關系,沒有突出旅游者的文化動機。筆者根據世界旅游組織對文化旅游的定義:“人們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時所發生的旅行”認為: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為了解、鑒賞和體驗茶文化內涵,而對茶文化旅游區進行的旅行,從而使旅游者獲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種旅游類型。
二、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一)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作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表現出很強的文化性特征。文化性不但是當今旅游的整體屬性,更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屬性。如果在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沒能表現出茶的文化性特征,不但沒有吸引力,而且行之不遠。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關茶葉的生產、加工以及飲用等方面而產生的物質形式和精神形式。在這些表現形式中,都是圍繞茶的這個核心來表達,如讓旅游者參加茶葉的采摘、炒制過程,使游客體驗到茶葉的生產文化;通過茶藝表演,使旅游者體驗中國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過旅游者欣賞茶詩、茶畫和茶歌等藝術,使游客體驗茶文化的精神內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休閑娛樂性。作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內涵方面表現出很強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它在內涵上更多地體現出休閑娛樂性特征。旅游的屬性不僅包括文化性,還包括休閑娛樂所帶來的愉悅性;茶文化在表現形式中也更多的是使受眾體驗茶所帶來的休閑娛樂享受。從以上兩點來看,旅游和茶文化的休閑娛樂性特征是相一致的,這也是茶文化能適應當今旅游業的發展,迅速開發出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過有關茶的藝術表現形式來突出這一特征,特別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過程中,所展示出來茶的休閑、養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悅。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尋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閑娛樂。
(三)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茶文化旅游作為當今旅游產業的一個分支,它的經濟性特征表現的非常明顯,這是由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場化和企業化所決定的。茶文化旅游企業在開展旅游的過程中追求經濟利益是首要的目標,也是無可非議的做法。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現今世界是市場經濟世界,追尋經濟性就能用經濟手段更好地保護茶文化藝術,豐富茶文化內涵;另一方面由于過度地追求經濟性使有些茶文化旅游企業偏離茶文化的傳統形式,甚至把一些糟粕帶進茶文化旅游中去。因此,鑒于茶文化旅游的經濟性特征,在開展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不但要追尋經濟利益,還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茶文化旅游的產業態勢
(一)國內茶文化旅游發展初露端倪。國內雖然茶文化旅游發展迅速,但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這主要表現為:產業規模較小,知名度不高,旅游產品稀少。目前,我國開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區主要是較大的產茶區,這些茶葉產區雖然茶產業的規模較大,但是與茶相關旅游產業的規模卻相對較小,沒有形成專門開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區和旅游公司,這樣就不能適應當今旅游業飛速發展的速度。我國茶文化的知名度舉世聞名,但是與此相關的茶文化旅游知名度卻不高,如很多旅游者只知道杭州的西湖龍井很有名,卻很少有人知道與龍井相關的旅游產品。縱觀國內的茶文化旅游市場,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十分不足,產品不但稀少而且形式太單一,沒有形成一條與茶有關的旅游產業鏈條。以上幾點說明我國茶文化旅游開發十分不足,還處于水平較低的初級階段,要想發展我國茶文化旅游,必須擴大產業規模,提升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大力開發適合我國茶文化旅游的產品。
(二)茶文化旅游重“茶”輕“旅”。我國茶文化旅游產業普遍存在重視茶產業發展輕視旅游產業發展的現象。由于我國茶文化旅游是在茶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又加之以茶為主的旅游收入沒有茶產業收入高,導致在開展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旅游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再者,我國的茶產業發展和旅游產業發展都是政府導向性,以政府為主導的產業模式中,政府在開發的過程中只重視茶產業發展,輕視與茶有關的旅游發展,有的地方政府之所以發展茶文化旅游無非是為了豐富茶產業的內容,這種發展模式勢必影響茶文化旅游的健康發展。
(三)節會旅游帶動茶文化旅游發展。近年來,節會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的一些茶葉產區開展的茶文化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加。鑒于此,這些地方政府改變了過去“茶葉搭臺,經貿唱戲”的老傳統,紛紛在茶文化節時把旅游要素也整合進去,這樣達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環,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如,上海市把以前的茶文化節名稱就改成了“茶文化旅游節”,旅游元素的加入豐富了茶文化節的內涵。但是,這些節會旅游還是以“茶”為主,以“旅”為輔,不能使二者有機地結合。
四、結語
茶文化旅游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在行業發展態勢上都處于起始階段。要促進茶文化旅游的發展,就要加大對其的理論研究,提高理論研究水平,從理論高度上指導行業的良性發展。
(作者單位:信陽農業高等??茖W校)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文化.中華茶文化基礎知識[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2.
關鍵詞:高等教育;通識選修課;茶與茶文化;教學探索
通識選修課的目的在于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1],目前已逐漸成為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識選修課能滿足學生廣泛的興趣需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在優化學生知識結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方面是必修課無法替代的。同時,通識選修課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和辨別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符合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2]。為滿足高等教育的要求和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實現通識教育目標,國內外的各個高校都自主開設了涵蓋文理綜合等各個領域的通識選修課,使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有機會學習其他專業課程與知識。重慶師范大學順應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也開設了通識必修課和通識選修課。其中,通識選修課分為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經濟管理、藝術體育和外語五大類。但是,目前在教學過程中通識選修課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師和學生對通識選修課的定位不清;通識選修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缺乏有效性等。通過3年的教學改革實踐,筆者就高校開設通識選修課“茶與茶文化”教學實踐過程進行改革與實踐,并已初見成效。
1教學內容體現通識選修課的特性
與專業選修課需要講授精深的專業知識不同,開設通識選修課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筆者在選擇和講授通識選修課“茶與茶文化”教學內容時把專業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嘗試通過主題講座的形式來講解各部分內容,把培養學生掌握茶的基本知識和茶文化的內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作為重點,同時兼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課程的組織體系和各個教學環節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努力尋找學生知識、素質、能力的增長點。把課程與學生的知識、素質、能力的提升聯系起來,而不是滿堂灌授專業知識。
2綜合利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
采用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的課題理論教學,可以使教學方式多樣、教學內容豐富,提高教學效果[3]。例如,在講授“六大茶類”時,可以通過現場沖泡茶葉的形式,讓學生更直觀的觀察各類茶的干茶、葉底和茶湯的外形、香氣、湯色等品質特征,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感官鑒別和選購各類名茶;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講授茶葉從采摘到制作加工的工藝流程及方法;通過故事講授的方式,講解各類名茶的名字來源與歷史傳說,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圖片展示的方式,講解各類名茶的茶區分布,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更為直觀和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通過制作動畫等多媒體課件,動態地演示茶葉性成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另外,為了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教學過程中不斷搜集當前與茶及茶文化相關的新聞、法律和國標變化等內容。例如,引入王老吉與加多寶之爭、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公布對茶飲料的影響等內容,鼓勵學生課后查閱、課堂討論,將課堂講授和課后自學相結合。
3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豐富教學內容
通識選修課是各個專業的學生自由選課,學生來源復雜,相關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參差不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顧及大多數人的實際情況。另外,很多學生對通識選修課不夠重視,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整合教學內容,摒棄了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茶與茶文化”教學內容以講座的形式進行教學。同時,設計豐富多彩的非課堂教學形式服務于課堂教學,讓學生參與課堂、課外實踐活動和開放實驗等環節,各環節相互補充,形成有機的整體。教學內容消化吸收了若干相關教材和圖書資料,分為“茶史漫話”“茶葉的分類及加工”“茶與健康”“茶葉的鑒賞與評定”“茶藝與茶道”和“各民族茶文化”六大主題講座,基本涵蓋了茶葉基礎知識和茶文化的各個方面。每個專題講座都圍繞茶與茶文化,但相對獨立,前后的關聯性弱化,學生即便因故耽誤某次課也不會影響對后續課程的理解。另外,引入PBL教學法、微課教學法等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參與課堂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PBL教學中,教師先給出題目,學生自由結合組成學習小組,通過查找文獻,在充分研究某一與茶及茶文化相關具體問題的基礎上,做大約10~15min有針對性的講座。其他組的學生進行提問和討論,最后得出結論,教師進行點評和補充,幫助學生總結提高[4]。這種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方式,將視頻、新聞和討論相互穿插,教師、學生充分互動,不斷有新鮮的東西沖擊學生的視聽神經,課堂的互動環節也不斷調動他們的大腦去思考、總結和表達。
4實施多元化的考試方式
通識選修課一般的考試方式多分為論文形式和開卷考試。論文形式的考試方式通常是由任課教師給出1個或幾個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題目,學生在課堂學習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課后查閱一定量的資料之后寫出論文作為課程結課試卷。主要是考核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查閱文獻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開卷考試重在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題目類型主要以簡答題和論述題為主。這2種考試方式雖然都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間,有利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水平。但是,這2種考核方式都是主觀題,需要任課教師根據自身對論點的理解給出分數,沒有統一的標準,難免出現不公平的現象。在“茶與茶文化”課程考試改革探索中,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課程自身的特點,筆者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具體來說,改變過去比較重期末輕平時的狀況,采取形成性考試與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突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首先,豐富期末考試內容,強調綜合與應用。課程按照百分制進行考核,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各占50%。期末考試實行開卷考試,主要考察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中,填空題占10%,選擇題占10%,名詞解釋題占10%,判斷題占10%,簡述客觀性題占10%,綜合分析與案例等主觀性試題占50%。其次,提高平時成績比例,強調創新與實踐。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50%,由小組討論、課后作業和考勤3部分組成,提高學生對平時考核的重視。
5結語
通識選修課“茶與茶文化”課程是一門講授傳統中華茶文化和現代茶科學研究的課程,教學對象多為大一以上各個專業的大學生。課程制定了教學大綱、課程簡介、授課計劃并詳細編寫了該通識選修課的教案,授課20學時,計1分。經過教學改革后,從學生網上選課的情況來看,從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到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每學期的選課學生都在90人(只開設了1個班,每個班最多只能報90人),課程好評率在95%以上,說明課程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希望本課程的改革能輻射影響其他通識選修課,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黃坤錦.大學通識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課程規劃[J].北京大學教育論壇,2006(3):31-33.
[2]張旋,姜洪雷,孫立芹.基于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通識選修課教學模式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4(4):75-77.
[3]張磊,柳紅東.食品原料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農產品加工,2015(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