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個人考試成績分析總結
時間:2022-09-01 10:10: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個人考試成績分析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成績管理;分析挖掘;信息反饋;質量監控
作者簡介:陳蕾(1982-),女,江蘇蘇州人,南京工程學院教務處考試中心,助理研究員。(江蘇 南京 21116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南京工程學院高等教育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201128)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2-0217-02
學生成績是教學效果的測量和學習質量的記錄。學生成績數據蘊藏著大量信息,其分析挖掘對評價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改革、完善質量監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應該成為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但是,就目前情況看,我國高校對學生考試成績管理的內涵理解不深,重視不足,研究不夠,“只記載,不分析,無反饋”情況普遍存在,是教學管理信息資源的巨大浪費,是質量管理體系亟待彌補的缺陷。有感于此,本文以高校學生成績管理應有的作用和必要的環節分析入手,提出了學生成績信息統計挖掘的理念以及統計分析的方法,旨在引起我國高校對學生成績信息分析的重視,使之成為促進教學改革、強化學風建設、提升教學質量的必要環節。
一、高校成績管理的重要作用
談到高校學生成績管理,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登錄與記載,而對于學生成績的作用,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學籍和畢業資格審查。應該說,這是對學生成績管理豐富內涵的狹義或片面理解。筆者認為:高校學生成績信息至少應該體現四個作用:一是作為取得學分和畢業資格審查的依據;二是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和治學態度的尺度;三是反映學習風氣與學習效果;四是反映課程實施與課程目標存在的偏差。以上四個作用決定了學生成績管理至少應該包括三個環節:一是審查登錄。管理者對教師提交的課程成績進行規范性及完備性審查,并錄入計算機管理系統。二是統計分析。依據一定目的,從不同角度對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分析,挖掘成績信息中隱含的教學內容、考試方法、命題水平、學風建設等問題。三是及時反饋。將考試成績分析結果反饋給學校教學質量管理部門、學生管理部門、教學單位、教師或學生,不斷修正改進,提高教學質量。
在上述三個環節中,學生成績的分析評價應該成為最為重要、最具價值的環節。其原因在于:在學校層面,通過學生成績分析,教學管理層可以直觀了解教學工作的整體情況和主要問題,增強教學決策的依據性和科學性。在系部層面,可以依據成績分析結果,對不及格率偏高等典型問題進行研究、檢查與督導,增強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教師層面,根據學生成績統計分析,任課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反思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案,審視命題質量,實現教學的“反饋—矯正”過程,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在學生層面,一是學工部門可以了解學風狀況,有效進行激勵與引導;二是學生通過對自身學習狀況的了解,優化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
二、高校成績管理的主要問題
依據學生成績管理的作用與內涵,反觀我國高校的學生成績管理現狀,筆者認為普遍存在“三個不夠”和“三個缺失”問題。
一是重視程度不夠,管理環節缺失。主要體現在學生成績的“僅記載,不分析,無反饋”粗放式管理。高校學生成績管理研究成果大多為計算機管理系統設計的內容,表明高校教學管理者對學生成績管理的豐富內涵認識不夠,對成績分析重視不足,存在提交成績就意味著教學工作結束的錯誤認識,導致學生成績分析尚未納入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成績信息統計分析的反饋機制尚未建立,對人才培養的指導作用尚未發揮,屬于學生成績信息資源的浪費。
二是方法研究不夠,多維分析缺失。目前,盡管有些高校開展了課程考試相關分析,但僅限于由任課教師(或命題人)完成的單門課程的試卷分析。這種分析方法存在的問題是:命題分析多,教學分析少;強調學風多,反思自身少;分析指標單一,其結果不能全面反映教學整體情況,無法診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強化學生成績的整體性、歷史性、比較性分析,分析原因,為教學決策和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應該成為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
三是信息利用不夠,反饋機制缺失。目前,我國高校學生成績管理流程一般為:教學過程—考試閱卷—成績登錄,學生成績僅用于課程學分、學籍資格、畢業資格、學位資格等審查,屬于開環管理模式。由于尚未形成有效的學生成績信息分析與反饋機制,導致管理者不了解整體教學情況,管理決策缺乏針對性與科學性;教學單位不了解教師教學狀況,教學改革缺乏及時性和有效性;學生對學習效果缺乏整體把握,學習方法的改進和學習目標的調整缺乏依據。
三、改革成績管理的基本方法
1.樹立成績管理的新型理念
高等學校應該注重研究并不斷豐富學生成績管理工作的內涵,充分認識學生成績分析對質量評價、教學決策和教學改革的重要作用,將學生成績管理從“僅記載、無分析,不反饋”轉變為“有記載、有分析、重挖掘、強反饋”。一是要開展相關研究,制定完善的學生成績管理流程,形成科學的統計、分析、評價方法,形成教學過程—課程考試—成績分析—信息反饋—改進提升的“反饋、矯正”閉環管理模式。二是強化全員質量管理意識,通過教育測量理論和統計方法培訓,使主動分析、客觀分析成為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的自覺行動,提高成績分析的科學性、有效性和準確度。三是把學生成績統計分析納入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體系之中,使學生成績分析結果成為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成為學校年度教學質量報告的重要內容。
2.研究成績分析的方法體系
高校學生考試成績數據作為眾多課程教學結果的測量依據,蘊含著豐富的教學信息,其數據統計的分析與挖掘不能僅限于由教師完成的單門課程,應當從整體性、層次性、比較性、典型性多種目的出發,形成多維度、多層面的成績分析方法體系,從而為教學管理與質量督導提供全面的、可信度高的信息。為此,筆者提出了“五個層次、四類課程、三種方法”的學生成績統計分析方案。
“五個層次”是指把成績統計分析分為學生個體、教師、班級、專業、學校五個層次,信息分析的綜合性依次遞增。其中,學生層次成績分析由學生個人完成,每學期開學向班主任提交上學期學習成績分析報告,旨在通過個人成績分析,掌握自身學習狀況,學習進步者可以提高自信,學習落后者可以分析原因,調節方法,避免掉隊;教師層次成績分析由任課教師完成,分析報告在學生成績登錄一周內提交給教研室主任,分析報告中除傳統內容外,要求對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分析內容不少于一定篇幅,旨在促進教師進行總結反思,不斷改進;班級成績分析由班主任完成,旨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后進學生,及時促進幫扶;專業層次成績分析由專業負責人組織,由教學秘書完成,旨在研究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分析課程實施與目標出現的偏差及原因,對課程計劃進行及時調整,對個別教師加強督導;學校層次成績分析由教務處完成,重在全校學期課程整體分析、按教學單位進行分析、典型情況專項分析(如成績分布嚴重偏態)等,旨在既把握學校整體教學狀況,又了解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有針對性地實施改革,強化管理。五個層次的成績分析,可以顯著增強人才培養的所有參與者對教學結果的關注度,促進齊抓共管、教書育人合力的形成。
“四類課程”是指為了突出重點,抓住主要矛盾,確保基本質量,把課程分為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程四種類型,信息分析的重要性依次遞減。其中,專業核心課程作為學生從事專業工作必須學好的課程,要求五個層面從不同角度進行重點詳細分析,注重成績分布與學生評教、督導評價等因素的關聯性,保證分析結果的客觀性;專業必修課程含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其成績分析重在研究專業基礎課學習質量對專業課學習的影響,為調整相關課程設置以及學時分配提供依據;專業選修課程作為學生達到專業基本要求后根據個人志趣選修的課程,其學習成績可以反映前期專業平臺課程對后期選修課程的支撐度,檢測學生課程選修的科學性;公共選修課程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而開設的跨學科課程,其成績統計分析可以反映公共選修課的教學水平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和積極性。
“三種方法”是指學生成績分析要改革目前通用的簡單方式,利用現代化手段,采用縱向分析、橫向分析、對比分析等多種方法,深度挖掘學生成績信息蘊含的各種教學問題。
一是縱向分析??v向分析是指對個體學生、某個班級、某門課程、典型教師等連續若干學期的成績進行分析。其中,學生成績縱向分析一般由學生本人進行,但對于進入學業預警狀態或留級的學生,班主任要對其學習成績進行重點分析,了解其學習進步情況,避免這些學生自暴自棄;班級成績縱向分析旨在通過全班成績隨學業進程的變化(如平均分數、不及格率等)了解班級學風情況;課程成績縱向分析旨在評估課程教學效果以及考試命題的科學性等。如:某門課程連續數年考試成績分布不合理,則提示有必要進一步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命題質量分析;典型教師分析是指對于課程考試不及格率偏高的任課教師,除了分析本學期任課成績外,還要對其近年擔任的課程進行統計分析,若連年存在上述問題,則要對該教師的教學態度、方法、命題水平提出質疑。
二是橫向分析。橫向分析主要指對相同課程不同教師任課、相同課程不同班級學生、學期內同一教師擔任的不同課程等情況的學生成績進行分析。相同課程、統一命題、不同教師任課的學生成績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效果,對于所任班級學生成績明顯偏低的教師,則要分析問題和原因,促進其主動改進;相同課程不同班級的成績分析,可以客觀反映班級學風情況,為優秀班級和優秀班主任評比提供依據,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習動力以及班主任的責任心;對學期內同一教師擔任的不同課程情況,通過所任課程考試成績的橫向分析,可以了解任課教師的教學特點,有的放矢進行督導。如:某些任課教師擔任的所有課程成績都偏低,則說明對教學效果把握不夠,教學目標偏離較大或命題不科學。
三是對比分析。對比分析是指學生高考成績與畢業成績對比、學生來源對比、錄取批次對比、留級生留級前后對比、試卷來源對比等。如:高考成績與畢業成績對比分析有助于發現兩者的不對應性,查找問題原因,調整培養方案。如南京工程學院對大學英語成績統計分析發現,學生的英語水平并非隨學業時間而提升,因高考慣性作用,大一時達到較高水平,此后持平甚至下降。原因是高考壓力的慣性,反復的枯燥語法講解使學生興趣下降等。為此,學校實施以應用為目的的英語教學改革,把英語教學分為基礎教學和強化應用兩個階段,基礎教學以通過四級考試為標準,允許提前(一年級或入學)參加英語四級考試,通過者免修大學英語并進入強化應用階段,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主修讀工程翻譯、口語、六級強化、第二外語等課程,顯著提高了學生興趣與應用能力。學生來源對比旨在通過分析不同生源地學生學習成績,了解生源地基礎教育的差異,為招生指標投放提供依據,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學生學習提供特殊幫助。錄取批次對比旨在通過對普招、單招、專升本、藝術類、國際合作辦學等不同錄取批次學生某些相同課程的成績分析,掌握學生基礎差異,調整教學內容,實行分類教學,強化個別指導。試卷來源對比是指對個人命題、集體命題、試卷庫命題不同來源的試卷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旨在評估命題質量與水平,為實施考試方法改革提供依據。
3.強化分析結果的反饋作用
教學管理過程是一個控制過程,學生成績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指導教學、提升質量。因此,要建立科學的反饋機制,實現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三方信息順暢、有效的反饋和溝通,才能及時發現各自存在的問題并調整解決。一是建立管理制度。學校要制定成績分析實施細則和反饋流程,使學生成績分析評估成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環節,成為各級各層的必要工作和考核、晉升、評優的必要指標。二是加強技術培訓。學校要研究成績分析的技術方法,加強相關人員,尤其是教學秘書、班主任的技術培訓,使各個層次的分析人員掌握規定方法,研究新的方法,提高成績分析的客觀性和信息反饋的真實性。三是明確反饋通道。學校要規定成績信息反饋時間、反饋內容以及反饋范圍,通過教務處成績信息定期、任課教師與班主任信息對接、教研室同行信息互通等機制的建立,確保信息的及時反饋。四是加強檢查督導。每學期初,學校要組織成績信息統計分析工作檢查,檢查組應由學校質量管理人員、教務處和院系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以便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一、通過成績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各分數段雙上線人數均偏低,制約了語文語成績的提高,這也是語文學科多年來的一塊心病,下一步一定要認真分析學生成績,強化培優補弱工作。
2、學生規范答題的意識差,卷面潦草、不規范也是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此次語文考試中扣書面分的力度很大,有的學生因此丟掉了3—4分。
3、學生中存在眼高手低、忽視基礎的現象。對知識掌握不夠扎實,思維不嚴密,會做的題得分率低。如很多基礎不錯的同學選擇題只得了一半的分,與第二卷得分不成正比。
4、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差,不善于歸納、總結,個別學生學習動力還不足,作業、錯題本落實不到位。
5、學生應試能力還不夠,還沒有形成科學的答題習慣;審題不仔細,答題不嚴謹,規范性不夠,很多解答題中的常規步驟寫的不全、不準。
二、近期目標:
狠抓落實,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搞好學法指導,抓好優生的培養工作和各班邊緣生的推進工作,力爭期末考試成績有較大幅度地提高。
三、保證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認真研究學情、考情。一方面,對考試大綱中規定的基礎知識,要在教學過程中,徹底落實。另一方面,要研究學習近幾年的考題,作細致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重點研究考試題所考查的學科知識重難點,題型的設計、命題規律以及以能力立意命題的核心。
2、狠抓備課。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要圍繞結構構建、知識點排查、重難點突破,習題選擇,教學結構優化等主要方面,從集體和個體兩角度,將備課作為教學工作中的重點。
相對完善的學科整體備課方案。個體備課要在堅持集體備課思想的前提下,立足個人特長和所教學生的實際,充分發揮創造性。
3、聚集課堂,決戰課堂,追求課堂效益的最大化。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取決于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應從各個環節入手下大氣力研究課堂教學。備課中堅決杜絕不扎實,不充分,對教材研究不深不透的現象;上課堅決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要防止沒有重點要點的錯誤作法,努力提高課堂效益。
發現問題――定位而非定性
在每次以“學績分析與微項目交流”為主題的年級分析研討會上,教師們主要做兩件事情:展示數據、分析數據和交流項目、分析得失。這兩項內容都是為了發現自身或本團隊在上一階段教育中的問題,而不是為了批評誰,不是給誰定性。任何一次測試數據都有高低之分,一次落后、兩次落后,并不代表永遠落后于人,可怕的是發現問題而不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發現問題的最直接目的,是為了定位下一階段教育教學工作的突破點和改進點,而且要注意的是,我們一定要既定位團隊又定位個人。首先定位團隊。一枝獨秀的團隊,注定是要失敗的,團隊失敗,個人也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因為他沒有在團隊建設中發揮必要的作用,反過來團隊的現狀也會讓個人本身的成績黯淡無光并失去發展后盾。而團隊找到問題所在和改進點后,如果沒有落實到團隊中的每個人身上,沒有在團隊的研究與分析中找到每個人的改進點與發展點,那就是自說自話,就是空談,因為任何工作都是通過每一個個體去落實、去實踐的。
改進方案――定事而非定調
發現問題了,定位改進點了,下一步就是怎樣從改進點出發解決問題,制定工作改進方案。改進方案就是列出下一階段我們要做的具體事情,而不是喊一些大而不當的口號、華而不實的調子,諸如“進一步培優補差”“向課堂要效率”“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等等。改進方案是落到實處、落到個人、落到細節的具體措施,比如用什么方法、在什么時間、由什么人去實施,預期效果和實際效果如何反饋等等。
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來說,改進和調整的關鍵,一是備課組微項目的調整,二是微項目如何變成團隊中每一個人的微課題,即每個人都要承擔一項改進任務,提升自己的同時也為提升團隊的整體工作貢獻智慧與力量。這個環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改進方案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過程中的每一步驟都要及時搜集反饋、實施質量評價,及時調整現行措施和方法,使改進工作成為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其中,學會教育反思的方法尤為重要,可以在備課組范圍內采用“學績分析研討會”的方法,即“分析數據―經驗共享―自我反思―調整措施”四步法。
執行落實――定人而非定標
提出改進方案之后的關鍵點就是執行落實。執行力是決定一件事是否成功的關鍵。再智慧的想法、再科學的計劃,沒有用扎實、樸實、堅實的執行力把它落實下去,前面兩個環節的努力也是徒勞無功的。
【 關鍵詞 】職業教育 改革 數學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可以提供學習專業技能所必須的基礎知識,比如獲取和利用信息、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等,同時可以增強基本技能,提高思維能力,提升個人品質等。但從目前職業學校學生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的數學成績未達到應有的水平。這些學生由于長期不受重視,對學習缺乏熱情,甚至討厭數學,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數學無用”,沒有必要多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有些教師刪減內容,期望以此來擺脫窘境。但數學不僅僅是一些演算規則和變換技巧,也不單純是“思維的體操”,它的實質內容是讓人終身受益的思想方法。數學知識作為數學思想方法的載體,被刪減了又如何來體現?甚至還有些學校開始縮減課時,而這同發達國家的做法剛好相反。
那么如何讓職業學校的學生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又怎樣讓他們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呢?我想,這是我們職業學校的數學老師真正需要思考的。經過這幾年來的教學工作,我對課程改革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職校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們的學生之所以害怕數學,主要原因在于傳統數學課程過分強調公式、定理的運用,盲目追求演算的技巧。我認為如果在傳統的數學課程中適當加入數學史的講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如在講解二項式公式時,說到“楊輝三角”,可簡單介紹我國數學的發展以及國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歷史,使學生開闊眼界,了解它的發展,引導學生探索這個問題。在講復數時可先對實數進行總結,告訴學生數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發現了諸如三只羊,三條魚,三棵樹等在量上的共同特征后得出的等等。
通過數學史的講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抽象能力和對數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
二、加強職校學生數學應用意識,適應就業需求
目前我們職業學校的數學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脫離實際,如何把數學與他們所學的專業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學到真正對他們今后的工作學習有用的數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所以,我認為在平時教學中要多注重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采用應用型的教學方法,列舉數學在生活生產中應用的例子,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把專業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歸納出數學方法,用數學方法解決專業崗位中的實際問題。從這個角度考慮,數學建模的某些功能是單純的課堂授課無法替代的。從數學建模的過程來看,數學建模就是一個應用數學知識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進行求解,并用之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從看似雜亂無章的現象中,撇開非本質的屬性,更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質,對實際問題進行猜想、簡化假設,從而抽象出恰當的數學問題,并且確定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設計和構建數學模型,借助計算機對模型求解、檢驗、作答,進而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系列過程是通過學生的分析、操作、實驗或試驗完成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建模能力和應用意識,使學生進入主動探索狀態,變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建構過程,激發了學習興趣,充分體現了學和用的統一。
但數學建模具有聯系實際領域寬廣、實際案例豐富的特點。實際問題往往是錯綜復雜的,而要將這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對于原本基礎就差的學生而言,談何容易。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合適的度,先選擇簡單的,容易上手的問題。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往往會忘記數學本身的枯燥,從而避免學生主觀上的厭學現象的產生,再指導下一步完成建模的各個步驟,容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到最后的模型評價應用,能幫助學生體驗成功,感受學習的樂趣。
可以說,數學建模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意識,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能力的途徑之一,如果能在職業教育中合理運用,一定能推動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改革的進程。
三、改革職校數學考核評價方式,適應實際教學情況
長期以來,數學考試都是采用限時閉卷筆試的形式,且幾乎是一次考試決定學期成績,這使得原本基礎欠佳的職業學校學生在數學考試中往往失分較多,易產生大面積“紅燈”現象,學生對數學學習更消極,更缺乏信心。既然職業學校數學的教學目的不是選拔數學人才,而是讓學生掌握數學中包含的思想方法及在各專業中的應用,那么完全可以采取多方位全面評價的方法來考核學生的數學成績。為了適應加強學生數學素質、能力考核的要求,配合職業學校數學課程的改革,考慮到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參照全國數學建模競賽方式,對數學的考核方法進行探索。將學生的總評成績分成三塊:一是平時成績(20%),包括作業、提出問題、上課發言、數學平時測驗成績等;二是開放式考試成績(30%),這部分考核可以以數學建模的形式進行,分組合作完成,每組三到四人,教師事先設計好若干題目并規定完成的最后期限,學生從中選擇其一,根據需要查找相關資料,對計算結果進行數據分析,結合實際給出可行性建議,最后以論文的形式上交評分。三是閉卷考試成績(50%),這部分以考核學生基本概念、基本計算能力為主,按傳統的考試方式限時完成,或是采取閉卷和開卷相結合的考試形式,分上下兩場,上半場為閉卷考,考查基本知識,基本計算能力。下半場為開卷考試,要求學生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考查實際應用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這樣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考察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又可以改變考試成績表上一片“紅燈”和不及格率逐年增加的現象,有利于幫助學生克服恐懼感;有利于培養學生以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教學做;生命科學館;一體化,場景
高職高專職業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形勢下,醫學職業教育也逐漸轉變為培養“創新型”和“實用型”人才的模式[1],既要求有牢固的基礎科學理論和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能,又要求有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職業能力,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在單元教學時間里融為一體。我們提出了獨特精深的病理學“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思想。早在20世紀2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以“做”為主的課程整合模式,課程能力目標是突出“先會做”這一實踐能力培養,然后才是“后懂理”理論知識跟進[2]。
1研究對象
以學校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1~10班的53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來源于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錄取入學,隨機分班。學生年齡、性別及成績經過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設計實驗組為:臨床醫學1~5班,共計26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為臨床醫學6~10班,共計271名學生。
2研究方法
學生學習病理學基礎內容主要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聯系臨床緊密的內容以問題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PBL教學法)等多手段聯合教學。預先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向他們介紹聯合教學模式的基本特點、意義以及如何在病理學中應用。主要教學過程包括:①教師采集典型臨床病例進行整理,病例中包括患者主訴、癥狀、體征、臨床檢查、病理變化及尸體解剖等內容,并有針對性提出思考題,將整理好的臨床資料精制成PPT;同時在每一個教學班培養個別學生成為簡易標準化病人(Simple Standardized Patient,SSP)。②教師導課,在前次課程活動結束或利用自習時間,并將導課內容分配到每一個學生,也可通過學校網絡教學中的病理學討論專區進行導課,督促學生積極和自主地進行學習和交流。③學生自學收集相關資料、分析問題,帶著問題去圖書館和上網查閱資料等預習、準備,也可請教學校教師和校外專家,并整理好個人發言討論稿。④小組討論與學習,學生原則上以寢室為一個小組(6-8人/組),組長主持小組討論案例中提出的問題,每一個學生在討論會上發言,圍繞問題提出進一步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小組討論結束時,提交一份小組討論意見與結果。⑤全班集中臨床病理討論(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將學生SSP引入到簡易模擬病房,教師組織CPC教學。各小組學生代表匯報本小組討論結果,其它小組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進行辯論,每一個學生積極踴躍發言。⑥教師輔導學生總結[4],并對學習情況做出評價,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及下一步學習要求。⑦學生問卷調查,對本次課程單元教學的滿意情況,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課余時間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其內容包括:開展知識競賽、建立“生命科學館”課外教學基地、開放實驗室供學生學習、圖書館提供相關知識的書籍學習。對于在教學過程當中實驗組學生對有關內容表現出來的興趣。在教學中因勢利導.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引導實驗組學生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進一步探討與研究。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創造一種學術氛圍更加濃厚、更有利于學生稟賦和潛能充分發展的寬松環境。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學生成績評定具體操作:①平時成績,教師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必須不辭辛苦地進行隨堂抽查,并記錄好每次的考核結果,包括學生上課的組織紀律、學習態度、課堂測驗、課堂提問、實驗報告和作業完成情況等,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學習狀況;②實踐成績,有大體標本的觀察、病理組織切片的診斷以及難度適宜的病例討論等,課程結束后,學生參加教研室統一組織的全年級實驗技能考核;③期末成績,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期末理論考試,采用與山東醫專交叉命題和雙盲法集體流水作業閱卷;試卷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填空等記憶型試題和單項選擇題、簡答題、綜合性分析題等。學生成績滿分為100分:理論閉卷筆試占50%、實驗綜合考核成績占40%、平時成核占10%。
3研究結果
學校病理教研室教師完成了基礎醫學部下達的本學期全部課程教學任務。其中實驗組267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分析情況(見圖1)。
圖1實驗組267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分析符合正態分布
針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總評成績情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統計,經過SBSS13.0軟件進行的秩和檢驗,結果兩樣本比較(見表-1)。
表-1 2012級臨床醫學和護理專業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成績分析( ±s)
組別 例數(N) 成績組成 總評成績
平時成績
10% 實踐成績
40% 期末成績
50%
實驗組 267 88.55±6.75 90.26±6.70 80.25±7.21 85.08±6.95
對照組 271 85.26±5.01 85.20±10.01 76.01±13.28 80.61±11.15
P 值 P>0.05 P
學生之間的實驗技能考核、期末考試及總評成績均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P0.05)。
4 討論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還處于政府強勢推進階段,在這個特定時期,任何政府管理的缺失或弱化,都會使職業教育受到很大
影響[4]。在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病理學“教、學、做”的過程中,作者首次提出“五個場景”教學模式:①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藥理學實驗;②把設計性實驗引入藥理學實驗教學中;③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引入改良PBL教學方法;④將雙盲法引入藥理學實驗課教學中;⑤優化藥理學實驗考核方式和內容。這是一套重自
主、重交流、重實踐、重創新的教學模式,每一模塊的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讓學生走進“生命科學館”。這么做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人體疾病認識,記得更準確、深刻、長久。也可以讓學生就自己想了解的疾病跟周邊教師和同學直接探討?!吧茖W館”作為醫學生的醫學實踐教學基地,成為醫學學子的第二課堂;同時是學生深切體會人體奧秘、領略生命之光和向往醫學未來的窗口。在時間緊任務重的的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解決講授內容豐富的困境,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成為醫學院校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徑。計算機輔助技術豐富了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性認識,改變了傳統的病理學教學模式,給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面貌[5]。傳統的PBL模式適合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自學能力較弱,若完全照搬傳統PBL教學模式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將在傳統的PBL模式上進行了一些改良。將SSP貫穿PBL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充分發揮三者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其對枯燥的病理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應用[6]。
“教、學、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符合高職高專職業教育的要求,是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教學以“雙證書”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實用型”技能人才培養為宗旨,要求學生畢業后具有執業證和職業能力,而教、學、做的一體化模式體現了這一教學理念。執業考試和職業能力的訓練不僅依賴于臨床專業課程,而且對專業基礎課也有同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羅玉琳,張樂星,封玉玲等,醫學高職院校病理學教學中引入CPC的實踐探索[J].重慶醫學,2011,34(24):2476-24773.
[2]Schneider S,Bazarian J,Spillane L,el a1.Educational PrescriptiOILS:Prd,iem based learning in the ED[J].Acad K-nerg Med,2002,9(10):1053.
[3]韓儀,以多元化教學形式引導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建構[J].繼續教育研究,2006,4:98-100.
[4]宋亦芳,汪國新,金德瑯.熱點•焦點:社區教育發展三人談[J].中國成人教育,2013,1:6-9
關鍵詞:口試;圖像處理;課程設計;素質培養
一、口試簡介
口試是口頭考試的簡稱,拉丁語為“VivaVoce”,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考試形式。在我國教育系統中,口試考核形式主要存在于特定學科,如語言教育學科(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口語考試)、醫學學科以及學習高級階段(如本科、碩士、博士答辯)。在我國教育系統中,日常教學階段很少有課程涉及口試考核,已有部分課程開展了相應的探索。趙增輝等[4]在基礎力學課程中開展了“口試+筆試”的綜合型考核方式探析,利用課前5分鐘學生選取生活中的力學案例講解分析,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和討論。國外高水平大學特別是歐洲大學,口試有著悠久的考核傳統。德國高中階段畢業考試(Abitur)就包括口試內容,以數學課程為例[5],德國巴登—符滕堡州規定,數學口試考核內容包含兩大層面:專業層面和非專業層面。非專業層面考查學生的講演和溝通能力,專業層面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理解、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疾榈姆绞郊扔兄R點的考查、公式的推導,也有實際應用場景的數學問題解決方案考查。在高等教學階段,很多專業課程也采取了口試考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世界一流大學,在國際上有很好的聲譽,該校很多課程采取口試考核形式[6],如信號與系統、圖像處理和分析等課程,通常這些課程在國內以書面的形式考核。以圖像分析和計算機視覺課程(IMAGEANALYSISANDCOMPUTERVISION)為例,考試分為兩個階段,口試開始后考生知曉考試答題之后被帶到準備室,在準備室內,考生利用1個小時組織答案(只允許紙筆,不允許其他輔助工具,如課本、書籍、手機、互聯網等)。之后進入考場進行口試考試,每位考生考試時長為30分鐘。另外,有些課程采取“口試+筆試”的形式。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有機化學課程的考核形式為學生口頭報告(presentation),學生講解課堂上未出現的化學反應[7]。無論什么形式的考試,歸根結底都可以認為是知識輸出的一種形式。在傳統的課堂中,以授課形式為主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授知識為驅動,以考試為輸出,此種模式通常采取的考試形式為標準化考試。但是對于課程設計,所面對的是一個現實場景的問題,可以說是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學生討論、提出假設、實驗、修正方案,因此繼續選用標準的驗收程序顯然不滿足此課程的考核要求。與此相反,口試可以更加靈活地考核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所采取的實驗方案以及相關圖像處理方法背后的原理,幫助學生在知識運用和反饋修正中建立知識構架。
二、口試考核
課程開始之前,任課教師講解課程設計內容,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提供相應基本程序講解。與此同時,向同學講解口試考核流程和出題范圍,引導學生使用相應的技術提出解決方案。1.考核流程和評分標準。每位學生均有兩次口試機會,口試題目分為必答基礎題和選答進階題,其中基礎題來自之前公布的題庫,隨機抽取某三道題目,答完三題方可結束,出現嚴重錯誤本次考核結束。進階題在必答題全部答對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和探討。進階題回答錯誤或部分錯誤終止答題,回答正確可選擇自行終止考核或者繼續答題,最終考核成績由考核表現打分,基礎題回答完成可得21分,之后每正確答完一個進階題目得2分,部分正確得1分。每位學生的每次考核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2.常見口試題目。典型的口試基礎題緊密結合課程原理,要求學生掌握圖像處理的基本原理和典型題目,如常用的梯度算子有哪些、各有哪些特點;進階題目由易入難,以梯度算子為例,如何構造最簡單的x、y方向梯度算子,此類算子有何優缺點,如何克服這些缺點,梯度算子的計算復雜度是多少,如何加速計算;其余不詳細一一列舉。3.考核原則??谠嚳己俗裱?、公開的原則,公平是指打分公平,公開是指口試考核時候,答題學生公開回答,其余學生均可參與旁聽且禁止對參加口試的學生進行任何新式提示,違反者取消資格一次。
三、課程反饋和討論
由于口試問題隨機且每位學生所面對的問題不同,直接代碼抄襲的現象可以杜絕。課程進行過程中,學生討論次數明顯多于平行班級,討論的話題廣泛,既包括實驗內容,也包括口試題目,也有學生主動向教師請教代碼背后的圖像處理原理。學生們普遍首次參加此類考試類型,在考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表現緊張,表達不清晰,無法靈活自如地表達所掌握的知識和實驗原理,更有極個別學生出現了表達障礙,手心出汗,在答完基礎題目后直接選擇了放棄??谠嚦煽儩M分30分,最終考試成績分布如圖2所示。上課人數28人,人數分布由圖2可見,其中21分2人,22分6人,23分11人,24分4人,25分2人,26分2人,27分1人,基本呈正態分布,均分23.2分。其中基礎題目完成均可達到21分,可見大部分學生完成基礎題目之后的進階題目較為不理想,也有幾位學生表現得極為優秀,在高質量完成基礎題目之后,創造性地回答了選答題。2017—2018第一學期,口試成績最高學生(27分)成功考取本校計算機學院研究生.口試考核的公平性一直受到質疑,由于場地原因和時間原因,無法安排單獨教室對學生進行單獨考核。旁聽形式無疑降低了口試考核的難度,也間接緩解了部分學生的抗拒心理(另外2個平行班采取傳統考核方式)。由于打分環節公平公開,在課程過程中,無學生對個人評分提出質疑。在課程結束后的“學評教”環節中,該課程的滿意度達到了92.2%。
【關鍵詞】分級教學 四級考試 教學優勢
一、引言
隨著國內醫學類院校越來越受學生及家長青睞,本院的招生質量及招生人數年創新高。而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程每個年級需面臨三千名左右學生,由此帶來的是班級管理及教師的巨大壓力,一度出現了大班上課,一個班有一百甚至兩百的學生上課。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程,大班上課必然難以實現既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四六級考試是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面對一個重要任務,大班教學難以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程度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同時,在報名考試時,若全部學生參加考試考場數量難以全部滿足,考試通過率也會大幅降低。探索分級教學,使分級教學形成一種成熟模式并推廣下去已經刻不容緩。
二、分級教學依據
隨著大學的普及化,大學生人數逐年攀升,學生的程度也參差不齊,若仍秉持大班教學將嚴重違背學生的學習規律,分級教學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因此,本學院外語系在2015年9月新生入學期間首次進行了英語分級考試,以此分級考試成績為依據,對學生進行ABC三級劃分。此次分級考試旨在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與接受能力差異,制定了不同的教學計劃,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而達到因材施教,個性發展。
三、 分級教學標準
外語系參考新生高考成績,并依據新生入學分級考試成績,2015級各專業新生分為A、B、C三個類別。A班為成績較優秀班級(包含卓越班,即高考成績拔尖者),占該專業學生比例約為30%;B班為成績中等班級,占該專業學生比例約為40%;C班為成績相對較差班級,占該專業比例約為30%。
該分級標準既可以滿足各種程度學生的學習要求,如A班在完成課內學習外可學習補充材料避免出現“吃不飽,不夠吃”,B班根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穩扎穩打力爭上游,避免出現原地踏步走,C班教學進度可放緩,以學會為宗旨,必須實現教會學會學透,避免出現老師填鴨式教學、學生聽天書學習。
四、 分級教學模式
在教學目的方面,無論對于哪個學生級別,最終目的都是使學生提高自己的英語知識水平,在聽說讀寫譯各個方面都能有更深刻的體會并學以致用。
在課程設置方面,A班的學生除了常規課程設置外,還增加口語課程及課外任務,輔助豐富原有課堂內容。C班的學生學習進度較緩慢,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設計的問題應稍微簡單一些,讓學生從成就感中認同自己,實現個人效能感,從而找到更強烈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管理方面,針對ABC三個級別的學生進行同級別不同專業橫向對比及同專業不同級別可進行“動態升降級管理”。在每一學年的學業結束后,根據學生的平時成績及期末成績分析,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層次進行再分配。學習成績拔尖者可提升至更高一級,而成績不符當前水平的學生需進入水平相當的級別進行學習。此動態管理可形成適當的競爭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水平也在流動當中保持基本平衡。
在學生反饋及教師反思改進方面,學校在學期中采取了諸多師生互動形式,隨時進行實時評價,根據學生反饋,對不同級別不同專業的學生評價進行分類整理歸檔,標記為分級教學形成性評價檔案。在期末考試及四級考試后,根據學生成績對比統計,將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以一定的數據反映出來,標記為分級教學終結性u價。
五、分級教學效果
2016年,本學院共有八個A班共911人參與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平均通過率為33%。經過對比,小專業的班級像公共事業、市場管理、生物制藥等通過率較低。通過分析可得出四級考試中失分率最高的是聽力部分約73%,其次為翻譯約54%,最后為閱讀約47%。
與往年四級通過率較低相比,分級教學的優勢顯而易見。首先,分級教學承認了學生個體差異。分級教學模式正是順應了學生不同個性,不同學習方式的差異,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分級教學能讓優秀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程度中等及偏下的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激發了各個級別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其次,分級教學模式使得教學目標更為具體化。美國著名的應用語言學家Stephen D. Krashen指出語言輸入必須是能夠理解的,學習者只有把“輸入”變成“吸入”以后,其內在機制才開始運行,語言習得機制才開始發揮作用,語言水平才有可能提高。教師在大班教學中很難保證學生能夠將知識從“輸入”變成“吸入”,而分級之后老師更能隨之改變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最大程度的讓學生能真正的吸收消化所學知識。
六、結語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是切實可行的,分級教學適應了學生的學習規律,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分級教學模式的流動性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打破固有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動態教學模式更能挖掘學生潛能。分級教學模式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可操作實踐的平臺,自身通過對各級別學生教學的對比,可做出報告總結,所獲得的準確數字可用于科研項目,真正地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使分級教學模式也得以完善。經過不斷地實踐發展,通過創新與改革注入新的理念與想法,分級教學模式也正在日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