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0 08:11: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節日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紹了中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多篇寫作及規范格式,與文獻撰寫案例;以中西傳統節日起源中的文化差異標題為參考。
參考文獻:
[1]吳友富,張梅芳.西方節日與文化背景知識[J].外語電化教學,1997(3).
[2]倪大聽.美國的節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國傳統節日[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4]AnthonyFA.Thebookoftheyear:abriefhistoryofourseasonalholidays[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貴麗,張立玉.中西方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8):55—58
附1:中西節日文化比較
參考文獻:
[1]吳克禮.文化學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較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4
[6]《圣經·創世紀》1:29-30
[7]樂黛云.獨角獸與龍——在尋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誤讀[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14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222691.html
附2:節日文化:中西比較及其啟示
[1]趙鳳玲.比較文化視域下的節日文化論略[J].文化學刊.2007年第3期,總第5期,P178.
[2]郭貴麗,張麗玉.中西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與社會認同[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8月,第32卷第8期,P156.
[3]李蜜.中西方重大節日對比研究[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P77.
[4]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11,P63.
[5]房澤慶.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較[D].2008年10月,P47.
[6]房澤慶.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較[D].2008年10月,P34-36.
[7]趙東玉.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P196.
[8]趙鳳玲.比較文化視域下的節日文化論略[J].文化學刊.2007年第3期,總第5期,P177.
[9]斷裂、整合中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DB/OL].
http://gmw.cn/content/2005-03/09/content_192467.htm
[10]張承平,萬偉珊.文化的普適與包容——中西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與社會認同[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11月,第17卷第4期,P69.
附3:中西傳統節日對比分析
參考文獻:
[1]宋科.淺議中西文化差異與翻譯[J].海外英語.2011(02)
[2]羅紅.中西文化差異對英漢習語的影響[J].瓊州學院學報.2010(04)
[3]趙愛華.從中英文動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異[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3)
[4]陳立濤,吳雄鷹.文化差異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07(23)
論文摘要:從跨文化的差異及傳播角度,分析中外節日的多元共存。我國傳統節日自身有必要順應文化交流與融合的趨勢,吸納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華;同時應保護和傳承作為非物質類文化遺產的我國傳統節日,復興民族文化與傳統,努力維護我國文化的特色和個性,發揮傳統節日的積極價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概念逐漸淡漠,傳統節日的走向及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引起了學界爭鳴,成為一個較為厚重的文化課題。
然而,我們不僅不畏懼外來文化的侵人,而且還要進一步加強不同文化的雙向交流、理解和學習,達到多元文化和諧共處,共同發展。西方將洋節文化輸人到中國本土的許多現代化傳播理念之運作方法,也值得在繼承和創新本土傳統節日文化時學習和借鑒。與此同時,要深人反思傳統節日的現狀,審視整個社會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出保護傳統節日的策略和途徑。為此,需要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參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認識他國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認識,以跨文化的視角考察節日文化的變遷與傳播。
1傳統節日的文化價值
傳統節日是能夠縱向傳承、橫向傳播的固定慶典活動,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遺產,是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種隆重舉行的標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類文明長期積淀的結晶,并經受歷史的磨練而永放光芒。在社會轉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傳統節日文化的復興與創新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契機和有效方式。
作為一種公共的文化行為,節日的最終目的并不單純在于娛樂或審美,而在于社會教育和社會融合,是為了通過慶?;顒雍图w參與,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價值觀念。此外,在各種儀式行為中,節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組織性和歷史性而特別適用于文化記憶的儲存和交流。這一文化功能,不僅對內文化認同與社會整合,而且對外成為社會群體和諧團結的勃合劑,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一個重要標志。
傳統節慶中所負載和蘊涵的和諧對稱、淑世情懷、歷史意識和樂觀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終成為渲染文化氣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內容;植于現代社會中的傳統節日,帶有文化遺留物與象征物的特點,且具有更大的公開性、全民性和民族性,這要求順應文化記憶的邏輯以及多方面的社會要求,在保護節日文化及遺產的同時,有必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兼容性改良與創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覺態度,認真分析和正確評價傳統節慶的精神實質,將為全面弘揚傳統文化并積極創造具有鮮活時代氣息和厚重文化底蘊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發展的空間。
2中外傳統節日的文化差異及傳播
中、西方有著巨大的社會歷史文化差異。作為文化符號的傳統節慶,西方節慶文化是與中華迥然相異的獨立發展的另一種文化形態,日本則是受到中華深刻影響并亦步亦趨發展的節慶文化形態。
中國傳統節日往往將諸多活動內容融為一體,而西方的傳統節日卻大多呈現單一性特征。與中國人注重血緣、群體、物質性的歡娛訴求相反,西方的傳統節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華外,也注重于個體人格的張揚和個體之間的情感訴求,易于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這使得西方節日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這種差異造成了中西方傳統節日跨文化交匯與移植的最大障礙,尤其造成中國傳統節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礙,要使中國節日文化具有跨文化傳播的普適性,必須不斷融合西方文化,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造。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不但各國經濟相互依存更加緊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與競爭也更加頻繁。作為民族文化載體的傳統節日,也處在相互融合與容納以及相互碰撞與沖擊之中。中美的傳統節日同樣面臨這樣的形勢,從相互容納角度看,中國的春節和美國的圣誕節已逐步為對方所接受和容納,至于它們之間的相互容納與此消彼長,更說明當今的時代已經是一個相互開放、合作、競爭的時代。
中國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文明的象征,自創立以來就不斷地向周邊國家傳播,如韓國、日本等國的節俗活動很多都能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找到源頭。春節在韓國、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韓國甚至把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日。日本雖把春節和元旦合而為一,卻現在還把三月三女兒節、五月五端午節列為節日。
如今,一些中國傳統文化遺產被商業文明不斷沖擊,即將成為歷史,但是通過日本的傳統節日和儀式活動,可以再現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昔日輝煌。這種現象應當引起國人的警覺與反思,并適時加以調整。
韓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江陵端午節祭成功,刺激了中國對節日民俗研究的重視,提高了對申報世界遺產和中國遺產保護的戰略性認識。聯合申報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戰略,例如中朝共同申報高句麗文化遺產,中蒙聯合申報蒙古族長調,中國與中亞五國同時申報絲綢之路等。
從文化交流角度來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動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響的機會增加,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發展帶來了極好的機遇。傳統節日應該保持和弘揚,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征符號,民族精神振奮的力量,也是讓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從文化民主建設方面來看,全球化文化多樣性進程需要民主機制,需要更民主和開放地傾聽文化的各種聲音和利益訴求,以便把許多群體的要求帶人選擇和決策的過程。
3傳統節日文化變遷、融合與走向
當代社會中,大眾文化對于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為強勢文化對民俗文化有著較大的沖擊,擠壓了民俗文化的生存發展空間。同時,大眾文化中對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進了民俗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眾文化運作之中,并逐漸滲人到民俗文化各個空間中。
3. 1傳統節日文化變遷及其傳播
在當下文化情境下,由權力政治、資本等不同資源共同支配下建構起來的宏偉場景、熱鬧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歡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資源之間的共謀抽空了內在的精神實質。從文化價值的視角來評判當前節日文化,洋節盛行,傳統節日日益萎縮,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認同感的嚴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復發生的節日行為是確認民族文化認同的時間契機,有豐厚內涵的傳統節日文化行為是強化民族文化認同的文化契機。只有具有充足內在含義與象征寓意的節日行為才會被社會接受并得到民眾的自覺保護和繼承,被忘卻內涵只徒有形式的節日,則是其走向消亡的開始。
雖然中華傳統節日在國內逐步勢微,海外的華人卻仍然有濃厚的傳統情結,身處異族文化之中,仍然堅持過年過節,既強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傳了中華文化。中國傳統的端午節、春節到來時,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歡上這些傳統節日,開展舞龍、舞獅和賽龍舟等節日活動。海外僑胞對清明祭祀十分重視,每年清明節都有大批海外華僑歸國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護好傳統節日文化,可使各地華人擁有更為和諧一致的文化空間,充分發掘、利用其文化內涵及其豐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豐富節日文化生活,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將發揮要作用。
3. 2傳統節日文化融合及其發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過交流、互滲和互補,不斷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斷超越本民族文化國界并從全人類性評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認同,不斷將本民族文化區域資源轉變為人類共享、共有的資源。
在當今這種多元價值體系里,如何面對洋節文化的輸人、融合與中國傳統節日的繼承、發展等等都是我們不能回避的現實問題。沙特阿拉伯學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會習俗、宗教信仰、節日慶典和古老醫術所遭受的沖擊與破壞。但民族傳統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國民教育,推進民族文化競爭力。傳統節日文化不僅要在符合自身發展前提下不斷發展,而且要合理借鑒西方節日的現代運作手段,將科學的運作模式運用到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中。
旅游業迅猛發展,為傳統文化形式重塑甚或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節慶類文化空間,如廟會、歌會、花會、歌好等民族的傳統節慶活動,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間,因民族特征明顯和文化價值突出,正成為文化旅游開發的新熱點。用文化空間的文化生產與再生產對文化空間進行保護,并且促進文化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是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另一種嶄新理念,最終達到文化空間和旅游開發的持續生存與發展。
3. 3傳統節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張擁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號系統的跨文化群體進行動態、連續和系統化的交流,促進個人和社會的文化適應性和發展潛力,以相互理解現實的不同信仰、價值觀和文化模式。這種文化認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應當是一種存在于具體社會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應建立在具體的族流和溝通親和的心理基礎上,民族認同的基礎是具體社會文化環境,以及在環境所形成的傳統認同和共享記憶,如血緣、地域、習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與融合過程中,必須堅持積極的原則,取世界文化之精華,創造民族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維護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個性,保持自己文化的應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與開放的態度對待外來節日,突破所謂如何守護我們傳統節日的誤區,與外來節日一起共同建構我們新時代的節日文化,復興傳統節日,既要保留和保護傳統節日的方式與形態,還要弘揚和發展傳統節日的精神與內涵,傳承并創新傳統節日的形式與精髓。
4結語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蘊含的豐富的文化精神,對我們現代人的思想和行為依然產生著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繼承和弘揚。本文以現代視角分析了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豐富的文化內涵,解讀了中國傳統節日民俗中迷信色彩的實質,提出了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民俗的對策。
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是在中華民族特有的自然環境、經濟方式、社會結構、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約下孕育、發生并傳承的,具有中華民族的獨特個性。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是一種深藏在人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規范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比如春節回家過年,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賞月等。
一、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精神
中國傳統民俗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團圓親情
唐代詩人王維有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泵魅烁邌⒂性娫?”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奔醇压澦加H猶如山之繞郭、水之東流一樣自然而然。因此,過去在傳統佳節來臨之際,人們就會如期去上墳掃墓,以示對亡故親人的懷念,而對于那些浪跡天涯的游子,人們則往往遙對明月,以寄托情思,傾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撣娟”的心情。
(二)歡慶喜悅
每到傳統佳節來臨之時,人們就會沉浸在普天同慶、萬民同樂的氣氛之中,而心中的溫馨喜悅之情也會如期而至。
現在有許多對都市生活產生審美疲勞的人們,常常借節日放假之機外出旅游,在恬靜自然的山水間尋找一種好心情,盡管旅途勞累,十分擁擠,但許多人心甘情愿地”花錢買罪受”。這是因為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曲折地體驗到傳統節日固有的樂趣。
(三)樂觀自信
首先,節日文化可以寄托乃至展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之情。如年節時的春聯、年畫、鞭炮等,都圍繞著團圓美滿、幸福吉祥的喜慶主題而展開;湯圓、月餅則象征著團圓如意等等。
其次,從節日活動的信仰崇拜中,人們可以求得一種心理平衡。比如年節乞求神靈庇護及祭拜祖先等,看似無益,但它具有精神安慰和心靈凈化作用。
再次,節慶活動具有強身健體、益智娛情的直接功效。如清明踏青、放風箏、端午賽龍舟、重陽登高,其強身健體的意圖是十分明確的。
(四)歷史意識
清明節掃墓俗體現了中國人感恩、不忘本、慎終追遠的道德意識。它的文化意義類似于西方感恩節。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道的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系,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淚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
(五)淑世情懷
比如民間流行的祭灶時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民俗活動,就有明顯的淑世情懷的烙印:一些圍繞著老人、孩子、女性、戀人等而設的節日,將福祿壽禧和太平團圓、多才多藝的淑世情懷展示了出來,都是關注人自身的。
(六)天人相諧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采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這種上山采集農民們把它叫做叼、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至于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后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征,起點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此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宜于登高望遠。
二、中國傳統節日民俗迷信色彩的現代解讀
中國傳統節日民俗多與祭拜神靈有關,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仔細考察,這些民俗多是在迷信外衣下有實用的目的,虛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直接的物質功利性。
比如,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習俗。據說灶王在家家戶戶了解人間善惡,每到臘月二十三日,騎馬上天向玉皇大帝察報人家善惡。人們用糖瓜、關東糖、糖餅等供品,來祭灶王。為的是得到對聯中說:”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好結果。祭灶就是在新的一年里,要保佑這個家庭吉祥如意,歲歲平安。這其實是表達對來年的一種美好祝愿。
春節期間燃放的原意在于驅逐惡鬼?!渡戤惤洝吩?”西方山中有人焉,長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熱,名曰山魁(傳說中的獨腳怪獸)。以竹著火中,嘩嘩有聲,而山魅驚憚。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藥為之。”這當然是迷信的說法。放爆竹主要是娛樂,表示除舊迎新,取個吉祥兆頭。
端午節飲雄黃酒。傳說很神奇。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
重陽節登高,源于古代對山神的崇拜,古人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災禍?;蛟S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在同時人們通過登高望遠,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后來才逐漸轉化成為護種娛樂活動了。
三、中國傳統節日民俗的繼承和弘揚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圣誕節越來越火。隨著圣誕節臨近的那段日子,大小商場的門口無不擺上一個白胡子的圣誕老人?,F在許多年輕人熱衷于過洋節日,而中國自己的一些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卻受到冷落。
(一)中國傳統節日民俗受到冷落的原因
1、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隨著中國從封閉的計劃經濟轉為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主動向世界敞開大門,各國文化進入中國,產生了對傳統文化,包括節日文化的沖擊。在強勢文化沖擊下,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嚴峻挑戰。
2、西方的一些節日大多以自娛自樂為形式,注重熱情奔放的情感追求,過節方式洋溢著狂歡和自由,比較迎合年輕人的心態。而中國節日雖然也注意創造歡樂祥和的氣氛,講究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但在這些現象的背后,總更趨向于實用理性,盡量用理智的行為去指導情感的活動。中國的傳統節日總是內斂而含蓄的,圈子局限在家人之間的其樂融融。不少節日還講究禮節,有的地方甚至還有很繁瑣的一套禮儀,稍不注意,很可能會讓長者找出晚輩的’.無禮”之處,這對于年輕人來說,無疑成了他們的一種負擔。
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媒體、商家為捕捉商機,大肆宣傳,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活動來吸引顧客、制造影響。這樣做法本來無可厚非,但卻在無形中助長了圣誕的氣焰,為”洋節”推波助瀾,使它們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似乎更要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4、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理、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
5、一些國人”崇洋”的思想在作怪。一些國人總以為只要是外國的東西便是好的,因而,”洋節”當然會比’‘土節”更有情趣,更羅曼蒂克。他們將一些國外的東西一任搬來,不分國情,不理會傳統,只要沾上”洋”字便大肆流行起來。仿佛只有這樣,才更能顯出自己的”洋氣”,才更能”與世界接軌”。
(二)中國傳統節日民俗需要發揚光大
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節日文化可以說是最能集中而全面地體現民族文化的風采和底蘊。它像語言一樣,是族群傳承文化、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接受一種節日就意味著對這種文化不同程度的認同;白主過節的意識越強,相應的文化認同感就越強。如果大多數國人熱衷于過洋節而冷淡傳統節日,這對弘揚我們民族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并無益處。因為民族文化的喪失就是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的喪失,一個民族一旦喪失了自己的文化,這個民族就會不打自垮,絕對不可能在世界的競爭中立下腳來,更無庸說為多元并存的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但是,我們樂觀地認為,傳統節日文化不會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中消失或者變味,因為老百姓對傳統節日的認同程度遠超過對洋節日的認同。中西方所有的節日,都是在其各自相對獨立的文化系統中發育成長起來的,它們有著獨具一格的鮮明特色和自成體系的豐富內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欲望以及調整人際和天人關系而出現和發展的,不容否認,這些問題在當今乃至未來社會中仍將客觀存在,因此,傳統節日的存在和發展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年輕人喜歡圣誕節,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開放程度的提高,說明年輕人是以兼容并取的心態對待傳統和外來文化?!蹦贻p人在圣誕節品嘗西方文化,而在春節則回歸傳統的文化,這兩者并不矛盾”。所以,洋節會取代土節,對此不必太祀人憂天,畢竟節日是文化與民俗的結合體,一個節日的產生、流傳、演變,都有著民族心理與文化的背景。它緊密地伴隨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實際,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變,體現了一定的歷史性和時代性。在傳承過程中又不間斷地延續著、變異著、豐富著和發展著。比如,經過數千年的沉淀,春節己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不會輕易消失。
伴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凸現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世界己成為了一個”地球村”。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廣泛,節日的中外交流也勢所必然。的確,我們身邊是彌漫著洋節文化,但同時,旅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也正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種子撒播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據報道,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被確定為當地的法定節日。
所以,我們對洋節日不必避退三舍或拒之千里之外,完全可以包容的心態泰然處之,進而以積極客觀的態度來認同其中對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有參考、充實、提升價值的豐富內涵,加以適時吸收和消化,在傳統節日中注入現代元素,從而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相信傳統節日定會在未來社會中找到應有的位置。節日的前景將和文化的前景一樣走向繁榮和多元。
(三)弘揚中國傳統民俗的對策
首先,要重視中國傳統民俗的巨大作用??隙褡鍌鹘y,弘揚民族精神,從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其次,要加強對傳統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不僅學校要重視,整個社會,包括商家、媒體等都要重視,都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傳統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其三,要積極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特別己經被列為法定假日的傳統節日,其文化內涵要深入挖掘,廣泛宣傳,使之深入人心。
論文關鍵詞:洋節;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一、洋節盛行的現狀
不知從何時開始,圣誕節等洋節在我們身邊悄然興起并日趨流行。每當圣誕節來臨,電視、電臺、報刊、網絡被各種各樣的圣誕信息充斥著;人們樂此不疲地轉發著各種表達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誕快樂。平安夜里,當教堂的鐘聲敲響時,年輕人如潮水般蜂擁至大街上、廣場上,聚眾狂歡;教堂里一片嬉鬧聲取代了原本應有的肅穆,圣誕變得似乎和宗教無關。
圣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父情節,愚人節等洋節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追捧,可他們對這些承載著西方文化的洋節卻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應該怎么慶祝,但是卻一味盲從。
針對洋節在青年群體中盛行的現狀,寇福明曾對某高校20-25歲本科在讀生做過調查
98%以上的熱衷于過情人節和節圣誕節,87%的有過愚人節的習慣,7%的人有過感恩節和母親節的習慣,其它的節日,如:萬圣節,過的人幾乎沒有。93%的人認為他們逐漸淡化了對中國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的節日慶祝氣氛,但他們依然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慶祝這些節日??梢娧蠊澮呀浿饾u走入中國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
二、洋節盛行的原因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作為文化身份認同儀式的傳統節日。作為各民族在自己發展的歷史中記錄下的自己民族生存、發展和變革中最有意義的日子,盡管它們起源不一,涵義不同,人們慶祝的儀式和活動也各式各樣,但都體現和傳承著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價值觀。無論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西方的洋節均體現出各自豐富的文化內涵。
(一)社會變遷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與農事有關,并依據自然節氣的變化或民間傳說而設定,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以及春節等。受中國文化兩千五百年來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文化影響,這些節日都與倫理息息相關,反映出尊重先賢、孝敬父母、全家團圓的特點,折射出重倫理、守孝悌的傳統價值觀,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點。
西方的洋節多起源于宗教儀式或祭祀活動,如圣誕節、情人節、復活節等。這些節日多具有人文的內涵,主題鮮明,很適合表達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較強的普適性和公眾性,很適于人民的情感表達情感宣泄,有較強的娛樂性?!?/p>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為基礎的西方節日與反映農事的中國傳統節日相比,更注重社會性與人文關懷,它以娛樂、狂歡為特點,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會關系結構下的中國人尋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內在需求,因而洋節在中國的土壤上能夠大行其道。洋節中的母親節、父親節符合中國傳統的敬重長輩、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誕節、情人節中的狂歡”、“浪漫”則契合中國人的喜慶、團圓的精神內核。正是有了這些能使中國人情感上產生共鳴的東西,洋節才逐漸為中國人所接受,進而形成一種流行文化潮。
(二)西方強勢文化的滲透
文化的滲透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西方強勢強文化伴隨著政治、經濟的入侵;借助廣泛的載體,如:英語、麥當勞、迪斯尼、微軟、好萊塢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對發展中國家的文化進行滲透。正是這種強勢文化在中國的滲透和擴張使我們的傳統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尷尬,這也是圣誕節等洋節越來越多受到中國青年人熱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體對洋節的盛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為了創造最大價值的節日經濟,商家和媒體聯手對各種洋節進行濃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鋪天蓋地的廣告不斷被投放在報刊、雜志、互聯網、電視等多種媒體中,將消費洋節等信息強制灌輸到都市人的神經中,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據洋節的特點裝扮賣場,以營造出異域節日的氣氛,給喜歡新奇的人們創造出歡樂購物的環境。洋節就是這樣在商家與傳媒的共謀下逐漸為國人們所接受,并漸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三、洋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國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的碰撞
現在的“90后”習慣于過圣誕節,都知道圣誕老人,也會唱“JingleBells”;而鮮少有人知道過春節時要祭灶、掃塵、貼對聯、送門神;也不知道元宵節要、放花燈、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節得插艾條、掛香符、賽龍舟。這些傳統的節日和習俗在“90后”看來是蒼白的,沒有質感的。針對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熱衷過圣誕節的現狀,2006,來自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發出聯名倡議書抵制圣誕節,并號召“國人慎對圣誕節,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
(二)西方節日的融合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西歷)元旦”、“五一”這些舶來品也早已融入國人的節日單中,被人們所廣為接受。在元旦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親朋好友互致問候以慶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節則是勞動者通過頑強不屈的斗爭為自己爭取到了合法權益,代表人類文明民主的歷史性進步。今天,當舉國上下與全世界各地的人們共迎新年鐘聲慶祝元旦時,當與世界各國人們共同慶?!拔逡弧眲趧庸潟r,有誰會提出要慎過這些“洋節”?
(三)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各地區文化間的沖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體化加劇的今天,存在著巨大差異的東西方文化發生碰撞是必然的趨勢。就節日而言,不同的節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載體,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沒有孰優孰劣的可比性,當兩種不同的節日文化沿著各自的軌道發展時,并沒有沖突和碰撞,一旦兩種不同的節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時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樣,人們有了選擇的余地,價值判斷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吸取和揚棄就不可避免。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應對以洋節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從來都是一種需要交流的東西,在當前全球化的趨勢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義,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終將難擋社會進步的車輪。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圣誕節、情人節等洋節的盛行認同于“國人接受了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因為研究調查表明,很多年輕人過洋節只是為了趕時髦,并不了解洋節本身的內涵。他們對洋節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這種休閑化、娛樂化的形式。我們應以海納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華的態度對待各種文化。
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洋節的甚囂塵上至少是該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種蔓延。意識形態上的滲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輕人、特別是中小學生缺乏深厚的傳統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蘊薄弱,在被濃厚的傳載西方文化的洋節所包圍的氛圍中很容易迷失于這種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來文化面前喪失自我。
論文關鍵詞:節日習俗民俗文化廣告傳播
節日習俗,是長期相沿積久成俗的社會風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類物質和文化成果的總和,它既是人類自身活動在一定社會層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重大的風俗習慣和傳播活動。同時,從文化形態的構成方面來說,節日習俗的種種廣告行為和傳播方式也有著宗教和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思想基礎和文化基礎。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礎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內涵,這也使得它在基礎文化形態領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從傳播學角度研究民間習俗,得出其中潛在的社會心理和文脈關系無疑是相當重要而且具有現實意義的。
近年來,隨著傳播學學科的進一步發展,以此為基礎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領域也被拓展開來,并在許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雖然傳播學是一門新興學科,但傳播活動卻是由來已久的,并且始終伴隨著漫長的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也正是在這個層面上,“人們在長期的傳播活動中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傾向和習慣—傳播習俗形成了。”從傳播學的意義上來說,傳播習俗也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具有習慣性、風尚性特征的傳播現象。也可以說,在整個社會傳播活動中,傳播習俗是具有著基因性意義的。
節日習俗及其傳播活動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將采用學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來對節日習俗進行傳播學意義上的解讀和闡釋,從而也對蘊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進行重新評價與定位。事實上,節日習俗的產生和發展始終是伴隨著節日廣告的形式出現的,因為節日習俗乃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其具體形式的確立和內容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體的傳播手段和傳播方式來實現的,也就是說,其整個的操作過程和民俗內容都是在節日廣告的運作范疇中實現的。
節日廣告其實就是指在各種節日期間(包括傳統節日和其他由官方確定的慶典日、紀念日等)針對某一節日特有的習俗而的有針對性的各類廣告。在這個過程中,廣告主利用消費者在節日特殊氛圍中的消費心理大做廣告,就會有眾多的受眾被打動,其所取得的傳播效果當然也是驚人的。并且,眾多的節日廣告業主還根據這一商機的特點專門設計廣告訴求的具體內容。
我們將通過諸多節日期間特殊的廣告現象來對這一傳播習俗進行分析,同時運用傳播學理論從傳者和受眾兩個方面進行類型化解析,以期獲得更為明顯的結論。
在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中,若干的民間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積淀在了節日的傳統風俗中,同時也使得這些節日具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梢圆豢鋸埖卣f,這些眾多的傳統節日也已經成為一種民俗文化,并不時召喚起人們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為從一種集體無意識的角度來說,文化心理是隱藏于人們內心深處的最隱秘的情感,甚至連深處于其中的本人都是無法察覺的。精神分析學家榮格早就指出“這是人的心理結構中最深層的部·分,是任何個體都無法意識到的。并且它不是通過生物性的遺傳而繼承下來的,而是以社會遺傳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個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對被指定的文化符號不斷接受、置換和變形而形成的。并且,一個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們是有著相同的審美心理結構的,這也正是節日習俗中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的圖騰崇拜到鐵犁牛耕時代的祖先祭祀活動,以及“惡月”“惡日”的禁忌和眾多的神鬼崇信等,這些富含中華文明的古老民間民俗文化活動都是形成傳統節日的源頭。
從遠古時期起,先民的各個氏族就會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靈來崇拜,如對蛇、牛、魚、樹木等的崇拜。其中對中華民族影響最為深遠的當是對龍的崇拜,這也最終演變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圖式,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實上,龍圖騰不僅僅在許多社會文化領域中起著重要的精神引導作用,它還是一系列傳統民俗民間節日形成的來源。例如民間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競渡”活動,以及二月初二的龍抬頭節日也是與此有重要關系的。
從傳統上說,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視倫理觀念和禮教作用。人們每年在年節、清明、中秋、臘八等節日舉行的祭祖活動即是重倫理的具體體現,同時,這些祭拜活動傳沿下來,就演變成了節日期間要對長者和親友進行拜訪和饋贈禮品的活動,這無疑對當今的節日風俗也有著巨大的現實影響。
從一種文化心理上來判斷,中國人很早就對現實中的數字表現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這表現為人們對于雙數的喜愛對于單數的嫌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是講究雙日雙月、成雙成對的,人們普遍認為雙數吉利會帶來好的運氣并且厭惡懼怕單數的日月,將單月單日認為是“惡月”“惡日”。人們在一些“惡月”“惡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舉行一些儀式來達到沖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驅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蟲驅邪,九月初九則要登高望遠,以避災病等。
按照現代心理學的結論,出于“心理補償”的緣由,人浦門對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難以解釋的自然現象無法理解,因此要通過一些儀式或活動來達到驅除鬼怪的目的,從而也在主觀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補償作用。遠古時期的這些儀式和活動雖然有著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卻在民間節日的流傳中逐漸演變成為后來的節日習俗,如人們在辭舊迎新的年節掛桃符(今天已經演變成貼春聯)、張貼門神以防惡鬼糾纏等。
新的時代,隨著一部分傳統節日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人們關注的重點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內容,而是一些比附于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載體所折射出來的民間文化價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當多的傳統民俗節日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沿革后流傳下來,但已經蛻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學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時代風貌。并且在新型的社會歷史時期中,傳統節日也成為了人們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長輩,走訪親友,溝通信息,協調關系的重要載體,是人們歡聚團圓的重要習俗。而過去的許多民俗節日內容也并沒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轉移和改變,特別是其中一些標志性的元素,如過去傳統節日里用以驅鬼辟邪的活動和物品則轉變成了今天人們經常使用的春聯、門神、爆竹等物品,而且這些物品更多地已經演變成人們營造歡樂祥和氣氛的工具,成為節日文化的特殊符號。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慶典日、紀念日也被規定為法定節日,如“五一勞動節”、“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這些節日雖然沒有傳統節日那樣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由于它們所具有的重要性質和特別意義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節日,并逐漸具備了其特有的節日文化和習俗。
廣告是一個被廣泛應用于傳播領域中的產物,而它在現實形態的描述上也充滿著文化的意味。事實上,在每一則廣告的背后均指出了這樣的事實,就是其背后悄然隱藏著的社會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態。自古至今節日習俗的運行軌跡也是這樣的,就是在以廣告傳播為其具體征象的前提下,實際上是大量具有民間傳統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現實的內容反映著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不同內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們對這些事件進行認識的各種心態。隨著時代的變遷,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這樣一些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今天已經成為人們團圓歡慶,休閑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會關系的契機。每逢這些節日,人們必然要互相致電送去祝福,拜訪長輩和親友,當然更少不了相互饋贈禮物。而節日期間互贈禮品的行為,往往使那些適合作為禮物的商品的銷售量大增,這種情況不論在國內國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國學者邁克爾·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調查中就了解到:圣誕節期間送禮拉動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這樣的契機和條件下,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和社會的轉型,今天各種節日習俗的廣告傳播活動也發生了根本性地轉變。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從原先純粹的民間節日風俗轉變成為今天大規模的廣告策劃和廣告營銷活動,其傳播形式和傳播內容也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直至今日,眾多的廣告業主也已發現了節日銷售這一商機,在節日到來之前就制定詳細的廣告宣傳戰略,展開強大的廣告攻勢,以期利用歡愉的節日氣氛取得優勢的商品營銷。同時廣告主也發現“商品被作為禮品饋贈時,其質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廣告塑造起來的有關該產品地位的文化意蘊更為重要”。因此廣告業主在利用民俗節日商品廣告時,大都充分利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號元素,在營造出節日里歡樂祥和的氣氛的同時也營造出產品中包含的文化韻味。這從而使得自己的營銷策略在眾多的廣告市場中脫穎而出,能夠搭上文化的“便車”實現商品的銷售,獲得更多的經濟價值。
通過對近幾年我國的節日習俗中出現的大量廣告進行傳播學意義上的分析與研究,我們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一是眾多的廣告形式采取了對我國傳統節日符號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們大都習慣于過年要貼春聯、剪紙窗花、貼門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節就得鬧花燈、耍龍燈、吃元宵;端午節還要懸掛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就不像節,如此等等。這種節日文化一經形成,它的約定俗成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一方面它演變成為一種集體的氛圍,對身處其中的人們有著現實的制約和引導作用;另一方面,節日習俗也與其他文化樣式一樣,對人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起著規范和約束的作用,使人們對節日的認識觀念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形態,這也從客觀上形成了人們對節日廣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節日習俗進行廣告傳播的眾多案例中,可口可樂公司的行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煽诳蓸饭咀プ×宋覈嗣裰匾暪澣樟曀椎男睦恚e極融合中國本土文化,將可口可樂的春節廣告與中國傳統春節習俗結合起來,在2001年春節期間推出“春聯篇”電視廣告,2002年推出“剪紙篇”宣傳廣告,都起到了不錯的廣告效應。2004年是我國的農歷雞年,該公司就應時性地推出了“金雞舞新春”的廣告,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無獨有偶,中國移動公司也在2004年春節期間推出了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節日廠告,運用獨創剪紙形式的門神形象,營造出了濃厚的節日氣氛,也達到了很好的廣告宣傳效果。
在非傳統節日的節日廣告中,上述的節日民俗符號也被大量運用,以此來渲染出節日的熱烈氛圍。如在“五一黃金周”和“十一黃金周”期間,一些商場就會在店內的招貼畫上大量使用中國結、對聯、財神、福字等具有明確代表性的傳統節日符號,契合喜慶而有文化韻味的節日氣氛,從而迎合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特點,也達到了廣告促銷的宣傳目的。
二是在利用傳統節日符號的基礎上,配合使用我國傳統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紅色、黃色(金色)、綠色等等。這些色彩元素與形象符號的完美結合,使得節日的氣氛更加濃厚,文化韻味也從中更好地體現出來。以紅色為例,中華民族對紅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遠古先民對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習俗。按照大致的劃分,后來凡是遵從周禮崇赤的人們也都被稱為“華人”,這些“華人”也大體上發展成為今天中華民族的主體,“中國紅”的文化情結也由此流傳下來。直到今天,無論在電子媒體還是紙質媒體的節日廣告中我們仍然可以見到這種色彩元素。從春節的紅春聯到剪紙窗花,從大紅燈籠到爆竹,從紅色的“中國結”到壓歲錢的紅包,從舞龍燈的紅繡球到扭秧歌的紅綢子,無不洋溢著富有中國民俗傳統的節日氣氛。而這些民俗廣告中對于紅色的使用則更是對中國傳統色彩觀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廣告本身也具有了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
當然,某些非傳統節日的節日廣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傳統形象符號,但對傳統色彩元素的喜歡仍然可以從人們的具體運用中體現出來,如紅色宣傳版、紅標語、紅黃相間的圖文表現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肯定地說,傳統色彩元素仍然是節日廣告中最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節日廣告對我國傳統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鑒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意象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體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它們在歷代為人們傳承使用的過程中,已經逐漸成為民族文化傳統的組成部分。其中許多還與傳統節日結合起來,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內涵,如月亮、倒“?!弊?、龍的形象、中國結等。從古到今月亮負載著許多美麗的傳說也具有著深刻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獨特審美品味的具體表現,所以每當中秋節到來時的月餅廣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輪明月。有些廣告業主更是獨出心裁,將月亮團圓的意象運用在廣告中:圓圓的月餅象征中國,而從月餅上切下的一角則代表臺灣島,一塊月餅一輪圓月,將祖國統一的情思表現無遺。
五一國際勞動節在中國算是最大的國際性節日了,因為國人一向崇尚勤勞,勞動最光榮,所以中國政府給了五一節一天法定假,中國的國際性節日中也只有五一享此法定殊榮。節假日也是容易引起異國留學者困惑的文化現象之一,每學期都有那么兩三次節假日,學校要安排停課、調課、補課,這就讓來華留學生一頭霧水,很難搞清楚,我們也聽到不少怨言。我國的法定假日大多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次要跟留學生解釋半天放假的含義。到五一假時,我們以為這是國際性節日,世人皆知,結果卻發現很多留學生聞所未聞,更不用說什么“三八”“六一”了!我還曾納悶外國學生節日文化常識怎如此匱乏,到了國外才發現我們所認可的國際節日其實并不那么“國際”,很多外國人對所謂的國際節日都不甚了了。其實這也不難理解,能走進一地民眾心里的節日,恐怕只能是那些真正屬于自己的、根深蒂固的傳統節日吧。
2013年的三八節到了,可是牛津街上見不到任何與國際勞動婦女節有關的跡象,但大小商店里都有專門的母親節禮物專柜。問我的房東:“英國的母親節就是三八節嗎?”她反問:“什么是三八節?”我答:“國際勞動婦女節。”追問:“什么叫勞動婦女?”復答:“因為源于美國的勞動婦女罷工吧?!薄皼]聽說過”。房東接受過高等教育,熱愛讀書寫作,不過因為婚姻離異現在是全職母親。3月10號那個周日母親節,她異常開心,兩個上中學的女兒分別給她送上了自制的節日賀卡以及用她們掙的工資所買的簡易鮮花。
2013年的五一節到了,國內關于小長假的調休通知、旅游攻略、堵車新聞等等已經漫天飛舞,英國卻一點動靜也沒有,因為英國的五一節沒有假。這一次脆請教了牛津大學的同事GEORGE。這位飽學的英國紳士直接給我講起了英文單詞“MAY DAY”的意思。
GEORGE說,“MAY DAY”除了表示五一外,還是一個國際通用的遇險求助的無線電通訊信號,相當于“救救我!”用于危及生命時向警察、飛行員、消防隊和運輸等組織的緊急求助,電話用連續3次(“MAY DAY MAY DAY MAY DAY”)來區分出實際的求救信號和普通的電話語音。這委實是一個危及生命時啟用的國際通用求助語嗎?真的不得而知。
解釋了“MAY DAY”,GEORGE接著隆重推薦我參加牛津的“MAY MORNING”活動,說這是牛津獨有的迎春民俗,于五一清早進行,在牛津已延續了五百多年,類似于牛津人的狂歡。關于“MAY MORNING”習俗,此前在電影《Shadowlands》(中譯《影子大地》或《幻境》)中曾經看過,清晨集會,有人唱歌有人跳舞還有人跳河,不過并沒有想到電影鏡頭是生活中的真實場景,而且也沒有記住“MAY MORNING”這個短語。不過,牛津人能夠狂歡實在有點兒出人意外。這里是學術殿堂,充滿睿智但始終有幾分矜持,整天安安靜靜的,連狗吠和鳥鳴都十分輕柔。如果真能看到牛津人的狂歡也算是親眼目睹了“牛人”們驚人的另一面。
牛津管委會網上通知:2013年5月1日早晨四點半到上午九點,為了確保MAY MORNING的天籟之音不受雜音侵擾,牛津市中心實行交通管制??磥磉@確實是牛津的節日!出于好奇,MAY MORNING的清晨五點我就趕到了金色之塔下面,一隊穿白色大褂的唱詩班孩子們(莫德林學院合唱團)已經在登塔。
不過,警察似乎來得更早,盡管昨天已經在橋上樹了警示牌,今天一大早又在莫德林橋上架起了防護欄,阻擋想跳河的年輕學子。MAY MORNING跳河,據說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牛津學子開創的一個新傳統。聽完圣歌之后,有人喝著烈酒,奮不顧身跳進了春寒料峭的泰晤士河中。因為時值枯水期,河水不深,每年都有因此受傷者,2005年甚至有人重傷癱瘓。但年輕人瘋狂依然,年年跳河。今年警察局派重兵守橋,看來要下決心取締這一新傳統。
天已經全亮,但曙色未褪,塔下人聲漸沸,許多人頭上戴著用樹枝花草盤成的“春之帽”涌向金塔。當晨鐘敲響六點時,突然萬籟俱寂,鴉雀無聲,圣歌“Hymnus Eucharisticus”從金塔頂上響起,蔚藍色的晨暉中,人們凝神靜聽。這首歌已經唱了350多年,我無法聽懂唱的是什么,但能感受到一份稀有的圣潔和寧靜。
儀式歷時不長,圣歌之后是牧師主持的祈禱。祈禱未已,太陽的金輝已經鋒芒畢露,人們對春天、對學業、對事業、對健康、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祝愿隨著朝陽的升起達到,MAY MORNING 的狂歡正式拉開了帷幕,大學城牛津沸騰了:學生、觀眾、游客都在狂舞。老年紳士們的棍子舞和手帕舞跳得別具一格,綁腿上成排的小鈴鐺清脆悅耳。幾個想跳河的小伙兒被警察硬性勸阻,盡管牛津學子都能言善辯,但終究抵不上警察哥哥的一個“NO”字。有位中國學者的視頻中配上的字幕“跳河的傳統以被明令禁止的形式被延續……”,真是意味深長。
不過,牛津從來不缺少創新,今年的MAY MORNING,金塔圣歌結束后,牛津的嘆息橋上橫廊中又傳出了另一組歌聲,引得聽眾在這里仰視、駐足、傾聽。當我跟GEORGE聊起這一幕時,他大驚“這是個新傳統!”我也驚呼“傳統還有新的嗎?”也許只有牛津人可以創造新傳統。意大利的嘆息橋是生死之間的嘆息,劍橋大學的嘆息橋是考試得失之間的嘆息,唯獨牛津的嘆息橋下根本沒有水,全憑你的想象和聯想去開河。也許,以后的MAY MORNING 又將新增一項內容——嘆息橋下聽“歌詠”,不是感嘆也不是哀嘆,曲調平和悠揚,與清晨的空氣一樣清純。
GEORGE有幾分自豪地說這是牛津人為慶祝春天到來特別舉行的活動。順便問我中國人會怎么迎接春天。我說“我想您可能知道,中華春早,差不多三個月前,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國際性節日,而且它的名字里就有春——”沒有等我說完,GEORGE大呼:“我知道,SPRING FESTIVAL(春節)!”“但您可能不知道,春季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季節,春節之后還有一連串的小節日都和春天有關。”輪到我如數家珍了,GEORGE聽得眼睛睜大,胡子都翹起來了。我并沒有說大話,中國的春節是一個國際性的節日,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華人群體的地方就必定會過春節。在牛津大學,中國留學生已經構成其海外學生的第二大群體,其中還未含來自臺灣、香港等地的中國人。聽華人教會一位朋友說牛津城的十幾萬居民中,華人已經超過兩萬。牛津有兩家中國超市,過春節時年貨樣樣齊全。從根本上講,節日的國際化程度是與國家的國際化程度相輔相成的。
進入中國的國際性節日似乎被過多附著了政治色彩。而政治的時效性最強,也往往最易隨風而去。譬如五一,我們幾乎認定它是名副其實的勞動節,甚至將其理解成勞苦大眾的節日。每到五一,各級政府都要進行各類表彰,五一獎章也成了勞動者的最高榮譽。這些色彩輝煌的五一活動是否能永駐世人心中并代代流傳下去尚待時日去檢驗。
其實很久以來,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把五一節作為迎接春天的節日。牛津的MAY MORNING就一個永恒主題:迎春。記得馬克思曾說過,“歷史不斷前進,經過許多階段才把陳舊的生活形式送進墳墓。世界歷史形式的最后一個階段就是喜劇。”狂歡興許是喜劇的。聽一些學者說英國舊的五一節內涵很復雜,但如今許多古老的節俗都已從英國人生活中消失。筆者還專程去參觀英國鄉村文化博物館,走進去沉浸其中十分享受,走出來物非人非萬分無奈,結果也只有一笑而已。而牛津的MAY MORNING民俗傳承了500年,在春暉初升之際用塔頂合唱和沿街狂歡的方式迎接春天的到來。對于正處于輪番考試和論文完稿答辯掙扎中的牛津學子們來說,在春之聲的天籟中縱情一下自己也真是情有可原。更何況對一直矜持而緘默的牛津人有這樣一個機會對天抒情,開懷迎春實在不易,也令人振奮!
論文摘要:語言與文化緊密相聯,外語教學中文化內容的導入和文化意識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從文化的內涵,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探討了外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并以新課程下高中英語教學為例,提出了解決以往教學中文化意識欠缺的策略。
語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緊密相聯。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Sapir在《language》一書中就指出:“語言有一個環境,它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傳統和信念”。語言和文化這種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際時表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外語教學中文化內容的導人和文化意識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作一探索。
1.文化的內涵
文化在廣義上可以指人類精神和物質生產的總和,在狹義上指人類精神產品的總和;就不同國家和社會文化的差異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們行為和認知方式的模式以及與此相關的精神和物質生活,體現在人們的社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相互關系等。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外語教學所研究的文化,相對來說是一種狹義文化。
2.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語言與文化關系密切。語言是文化的符號。人類文化世界的建構和運作正是通過語言的命名活動和語言的制約作用得以實現的。語言又是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語言對于表達人類復雜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必不可少的。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是我們理解外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的基礎和前提。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語言學家拉多在他的《語言教學:科學的方法》一書中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
3.教學的誤區
中國文化和英語文化屬于不同的文化傳統,語言又屬于不同的語系,因此我們缺乏歐美國家所擁有的語言環境。況且,中國和英語國家在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經常會遇到很多因文化差異引起的障礙。因此,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僅取決于語言水平的高低,還取決于他們對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英語教學中融人文化意識,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英語,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并培養世界意識。
由于我們對文化的認識不夠,跨文化意識薄弱,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處理不當,英語教學中出現了嚴重的文化意識欠缺的現象。英語文化意識在我國英語教學中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大多數學校還是薄弱環節。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礙,制約跨文化交際的成功進行。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輕視語言能力的培養,外語教學的目的被認為是讓學生背熟語法規則,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語法規則做題,得高分,很少思考為什么要學這門語言,怎樣才算學好了這門語言。英語教學一直忽視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教師把重點只放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沒有對文化知識給予同樣的重視,用這種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因對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師應努力使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掃除因這種差異而引起的文化障礙,進而達到成功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境界。
4.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課程普通高中英語課本,采用結構功能的編寫體系,圍繞中外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名人傳記、傳統節日、衛生與體育等16個話題選編語言材料,語言真實自然、形式多樣,活潑新穎,所涉及的話題貼近生活實際,緊跟時代的步伐,如旅游、體育、航天技術、環境保護、交友、集郵愛好、影視等;閱讀課文涉及題材廣泛,反映了英語國家歷史和地理、風土人情、名人傳記、新聞出版、戲劇、文學、音樂等。這些題材和話題很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關注未來、關注社會,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從而提高學生對目的語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涵,有意識地結合語言教學向學生傳授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學、藝術、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等社會文化知識,不斷增進學生對東西方國家國情的對比和了解,增強學生對兩種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識,準確而得體地運用英語交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語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時,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西方餐桌禮儀,并引導學生進行辯論,論題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雙方辯手各舉一方餐桌禮儀之優處,或宣揚,或反駁,氣氛熱烈。其實禮儀本無優劣,只是通過這一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東西方餐飲文化的異同,教育學生要人鄉隨俗,樹立文化平等觀,注重禮儀,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傳記反映了美國自主、獨立、崇尚個人奮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國家的價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矚金錢的價值觀念。
4.2詞匯教學中的文化滲透
詞匯是語言中最活躍的成分,也是文化負載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介紹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并正確運用詞語。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是經過長期積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內涵的成語、慣用語、諺語、理語和格言等都來自于成語典故、神話傳說、文學名著,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介紹其背景知識,讓學生理解其深刻內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中的一個人物,作為典故比喻那些貪得無厭的高利貸者,而Solomon所羅門)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經》的傳說。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鐵盧之戰),指十九世紀初,拿破侖稱雄歐洲一時,最后戰敗于比利時的滑鐵盧。這一詞語被人們用來比喻“慘遭失敗”。再如peasant(農民)一詞,在漢語中是中性詞,但對西方國家來說卻有某種反面的、消極的意味,指“沒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稱農民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在漢語中,狗含有貶義,而在英語中狗是寵物。因此,在詞匯教學中必須結合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 4.3開發校本課程,系統介紹西方文化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而校本課程正是實施這一理念和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學生渴望更多、更系統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語教師可摸準學生的興趣所在,結合教材內容,編寫《學點英文諺語了解西方文化》、《中學生英美概論》、《知多少》、《你喜歡的英文歌曲》、《西方節日文化》等學生感興趣的校本教材。使學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語文化。
4.4利用多種媒體資源培養學生英語文化綜合素養
語言習得理論告訴我們,語言自然習得的過程是無意識的,是潛移默化的。英語的學習也一樣。由于電視、多媒體等能創設仿真的英語交際情景,在課堂中適當地引人這些媒體所提供的地道活潑的英語素材,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語文化,從而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引導學生課外自主地借助電視、網絡等學習英語,擴大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拓寬視野,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發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指導學生利用現有的英語教學資源,如:(1)英語影視節目(2)英語教學網站(3)各類多媒體英語教學光盤(4)英語教學的報刊雜志等拓寬英語知識面,提高語音素質、豐富英語文化,有效提高英語綜合文化素養和實際應用能力。
4.5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文化意識的培養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結合教材設置情景,進行跨文化知識的介紹,也要在課外最大限度地創設英語文化氛圍,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中西方文化差異。通過課堂內外的各項活動,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敏感和意識,提高他們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4.5.1開辦英語角,由外語老師與學生交流。有條件的話也可請外教或外國朋友與學生進行直接對話。
4.5.2開設研究性課程,以跨文化研究為主題,系統地傳授英美文化知識。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小課題,如:“美國的飲食文化”、“英國的婚俗”等。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觀看電影和錄像、請教專家等方式進行研究、調查和分析,并最終寫出報告。這樣的課程學習在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協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節日,如圣誕節、萬圣節等舉行英語晚會,舉辦英語知識競賽,使學生了解西方的節日文化,了解西方習俗。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5.正確理解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關系
怎樣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文化平等觀和語言平等觀?!皼Q不能認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語言更美?!?王宗炎)同時,幫助學生認識到要正確地理解外語并恰當、得體地使用外語,不僅取決于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決于對本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差異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國文化有利于外語學習。并通過跨文化教育培養學生傳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