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2 19:21: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測繪學概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測繪工程專業的培養要求是立足于對地觀測與衛星導航等國家重大需求以及現代測繪發展趨勢,按照全面具備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的3個二級學科(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的專業素質規劃課程體系,一、二年級實行測繪通識教育,三、四年級按照大地測量學與衛星導航、工程與工業測量、航空航天測繪、地理信息工程等4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各方向學生在對應的專業方向課程里選課),要求畢業生掌握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衛星導航定位、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工程、數字化信息工程建設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成為“高品質、國際化、創新型”高級測繪工程專業人才。
二、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與課程體系
1.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傳統的教學計劃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主體,以課程設置為主線。在構建2013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時,基于信息化測繪的特色,跳出了傳統教學計劃的框框,以素質教育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重塑了測繪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基本框架。測繪工程專業2013本科培養方案的制訂遵循了以下5個原則:1)強化通識課程體系,促進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實施研究型測繪工程專業教育。2)打破學科壁壘,構建測繪工程專業和相關學科專業的共同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優化課程體系和結構,培養復合型寬口徑高素質人才。3)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改進實踐教學方法,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注重因材施教,為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創造條件,提供多樣選擇和路徑,大膽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5)加強專業和課程創新探索與國際化建設,加大國外優質教學資源的引進力度,培養學生領導能力與國際視野。2.構建創新型、復合型課程體系2013測繪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結構總體分為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三大部分。通識課程除“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形勢與政策、國情教育與社會實踐”以及“英語、體育”課外,還包括交流與寫作類、數學與推理類、人文與社會類、自然與工程類、藝術與欣賞類、中國與全球類、研究與領導類等七大領域,要求學生在每個領域選修一定的學分。交流與寫作類課程有“表達與溝通”“科技寫作”“PracticalEnglishWriting”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交流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數學與推理類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C語言程序設計”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數學素養、統計歸納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人文與社會類課程有“道德、法律和公民意識“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四書》導讀”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人文價值判斷能力,提高對自身和社會深入思考能力等;自然與工程類課程有“地球科學概論”“大學物理”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用自然科學和工程的方法分析和探索世界的能力等;藝術與欣賞類課程有“音樂欣賞”,主要是培養大學生藝術素養與欣賞能力等;中國與全球類課程有“中國文化概論”“西方哲學史”“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主要是培養大學生了解中華文明,開闊世界眼界、國際化思維、戰略思維等;研究與領導類課程有“組織行為學”“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網絡信息檢索”等,主要是培養大學生的領導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專業課程有分學科基礎(平臺)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實驗和實踐性課程3大系列。學科基礎(平臺)課程有:測繪學概論、GNSS原理及其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遙感原理與應用、數字地形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地圖學基礎、大地測量學基礎,FORTRAN語言程序設計,UNIX/LINUX操作系統。專業主干課程:攝影測量學、物理大地測量學、大地形變測量學、空間大地測量學、工程測量學、變形監測數據處理、工業測量、航空與航天成像技術、數字攝影測量學、數字圖像處理、GIS工程設計與實踐、空間數據庫原理。實驗和實踐課程:數字測圖實習、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課程設計、大地測量課程設計與實習、工程測量學課程設計與實習、GNSS測量與數據處理實習、遙感實習、數字攝影測量實習、物理大地測量學課程設計與實習、大地形變測量學課程設計與實習、GIS課程設計與實習、空間數據庫實習、畢業設計。10門學科基礎(平臺)課程是測繪工程專業所有專業方向的必修課,其中“測繪學概論”等8門課是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規定的測繪工程專業的必修課,而“FORTRAN語言程序設計”“UNIX/LINUX操作系統”這兩門課主要是針對信息化測繪要求加強計算機編程能力而增設的。專業主干課程、實驗和實踐課程則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所有專業方向必修的課程,另一部分則按專業方向分模塊設計,具體情況見表1。在專業主干課程、實驗和實踐性課程中我們加大研究型課程的力度,每個模塊的專業主干課程都配有課程設計或實習或者兩者兼之,老師在主講此類課程時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同時采用啟發式教學,留問題讓學生思考,一些問題的答案往往可以通過課程設計或者實習得到解決,這種主干課程配課程設計或者實習的模式實際上就是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為加強專業的國際化建設,我們加大了國外優質教學資源的引進力度,在專業課程系列中,開設部分全英文或者雙語課程,這些課程的教材大部分應用國外先進的原版教材,主講這些課程的主要由學院聘請的外籍教授或有留學背景的教授、副教授。目前開設的課程有“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er-rortheoryandleastsquareadjustment)”“GNSS原理及其應用(GNSS: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大地測量學基礎(fundamentalofgeodesy)”“工程測量學(engineeringgeodesy)”“物理大地測量學(physi-calgeodesy)”等。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畢業需要的學分是150學分,其中通識課程學分是66.5,占總學分(150學分)的44.3%,專業課程學分80.5,占總學分的53.7%。在專業教育中,其中必修課程學分39.5,占專業教育學分的49.1%;選修課程27學分,占專業教育學分的33.5%;集中實踐教學8學分,占專業教育學分9.9%;畢業論文或設計6學分,占專業教育學分的7.5%;各專業方向的實踐教學總學分(含畢業設計、課間實踐教學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情況是:大地測量學與衛星導航方向27.1學分,占總學分的18%;工程與工業測量方向29.8學分,占總學分的19.9%;航空航天測繪方向29.5學分,占總學分的19.7%;地理信息工程方向28.5學分,占總學分的19%,具體見表1。任意選修課程是作為專業補充或個人興趣愛好而由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學院鼓勵學生跨院(系)、跨專業選修課程,學院對學生的選課給予必要的指導,培養方案中有3學分的任意選修課程,占總學分的2%。此外,我們注重因材施教,為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創造條件,提供多樣選擇和路徑,將創新教育納入課程體系,規定本科生在學習期間獲得的創新學分可以作為任意選修學分。
三、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特色
武漢大學測繪工程專業2012年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以“面向工程、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以測繪工程專業認證標準為培養依據,以測繪行業發展對工程技術人才需求為導向,與測繪企業密切結合,整合已有的專業課程,強調寬口徑、厚基礎,不細分專業方向;以卓越測繪工程師和注冊測繪師后備人才為培養目標,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具有扎實的測繪工程理論基礎,具備較強的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相關學科基礎知識,掌握全面的測繪技術,熟悉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具備卓越的解決測繪工程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擁有測繪產品社會化服務的專業技能;加強工程實踐環節,采用“3+1”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有一年時間在企業學習、實踐,實行校企“雙導師”制,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創新意識、測繪專業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成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復合型、創新型人才。2013版培養方案,對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培養方案也進行了修訂,其中學科基礎(平臺)課程與測繪工程專業相同,而專業主干課程(包括物理大地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攝影測量學、數字圖像處理、GIS工程設計與實踐和空間數據庫原理)則涵蓋測繪工程專業的4個專業方向。實驗和實踐課程進一步得到了加強,共分3個模塊。一是工程基礎實習模塊,有“數字測圖實習”“大地測量實習”“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課程設計”和“地圖編制實習”;二是工程專業實習模塊,有“GNSS測量與數據處理實習”“物理大地測量學實習”“工程測量學課程設計與實習”“攝影測量與遙感實習”和“地理信息系統實習”;三是工程綜合實習模塊,有“管理與市場開發實習”“測繪專題”“專業實習”。第三模塊的工程綜合實習以及本科畢業設計都將在企業完成。實踐教學總學分(含課間、集中實踐及畢業設計環節)是37.3學分,占總學分的24.9%,明顯高于其他4個專業方向的實踐教學所占的比例。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代表了工科教育的發展方向,它也與世界先進的工科教育理念相接軌,其最大的特色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四、結束語
關鍵詞:主位,主位推進模式,漢語科技期刊摘要
1.引言
韓禮德把主位定義為:一、主位是指小句談論的內容 ,二、主位指小句(信息) 的起點。他把主位分為“單項主位”和“復項主位”;“無標記主位”和“有標記主位”。每一個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和述位,當句子與句子組成語篇的時候,主位與述位之間就會按照某種規律不斷向前推進,從而形成語篇的組織結構,這種規律性的推進被稱為主位推進模式。國內外許多語言學家對這一理論做過研究,其中,國外學者如Danes,Fries,Van Dijk,Halliday,國內學者如徐盛恒( 1982)、黃衍( 1985 )、黃國文(1988)、胡壯麟( 1994) 等。其中,黃國文(1988)提出了六種主位推進模式: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續型、派生型、交叉型和并列型。本文主要以黃國文的這六種主位推進模式為基礎,對所選取的語料進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在具體的分析中,我們沒有發現并列型這一模式,因此,我們只采用他的前五種模式,以及輻輳型主位推進模式。
2.漢語科技論文摘要中的主位推進模式
2.1語料庫的建立
本文以之前建立的百萬詞語料庫為基礎,這一語料庫中的語料均選自國家科技文獻中心提供的科技類核心期刊,保證了其語料在學術領域的權威性和代表性,我們從中選取了6個不同的漢語理科類學科(測繪學、大氣科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和化學),每個學科隨機選取5篇,共30篇漢語論文摘要,這些漢語論文摘要均由漢語本族語使用者撰寫,字數在150~300之間。
2.2漢語摘要中主位推進模式抽樣分析
我們對所選取的30篇漢語科技期刊論文中的摘要進行了分析,劃分了其主述位,研究了其主位推進模式。
1)主位同一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例如:
最大同震位移量(T1)是活動構造研究、斷層活動特性判定和地震危險性分析的一個重要參數,它(T2)關系到地震危險區最大震級、地震復發間隔的確定等定量評估。
T1R1 T2(=T1)R2
2)述位同一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例如:
國內(T1)主要研究城市圈層結構方面,都還沒有涉及到以提高城市(社會)生活質量的商娛場所“引力(區)圈”的研究。文章(T2)借鑒國外“興趣引力區”與“存在主義”場所等概念,首次揭示中國大城市(西安)的“項鏈狀”現代商娛場所引力圈的結構。
T1R1 T2R2(=R1)
3)延續型: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為后一句的主位。例如:
以偏振片選擇光線的方向性理論為基礎,(T1)提出整體匹配方法。該方法(T2)利用二值化影像,對重疊區域影像逐像素作邏輯運算,尋找極值位置,確定最佳匹配結果。
T1R1 T2(=R1)R2
4)派生型:第一句的主述位出現后,以后各句的主句從第一句的述位的某部分派生出來。例如:
諧波分析的位相(T1)表明降水量和降水頻率最大值出現的時間具有選擇性,高原中部降水量最大值(T2)多集中在傍晚前后,高原以東的四川盆地(T3)通常在夜晚,尤其是在后半夜達到最大值。
T1R1:T2R2,T3R3
5)交叉型: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例如:
二氧化碳地質封存(T1)被認為是一項非常有潛力的CO2減排技術。其中對CO2地質儲存能力的評估(T2)可作為某一國家、某一區域或某一具體儲層是否適合CO2地質封存開展的判斷依據之一。
T1R1 T2R2(=T1)
6)輻輳型:下一個小句的主位總結上一個小句或幾個小句的內容。例如:
影像相鄰像素之間(T1)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利用其相關性獲取最佳影像匹配結果,(T2)是提高匹配可靠性、增強匹配成功率的重要途徑。
T1R1 T2(=T1+R2)R2
2.3漢語摘要中主位數量、類型等使用情況統計
我們以主位理論對這30篇漢語科技論文摘要進行了分析,統計出229個主位,并對這些主位進行了分析:
有標記主位無標記主位單項主位復項主位零主位
671381663924
29.26%60.26%73.13%17.03%10.4%
其中,復項主位包括了語篇主位、人際主位和主題主位:
復項主位
語篇主位人際主位主題主位
39019
從這兩個表中,我們可以看出:(1)漢語科技期刊論文摘要中的主位類型主要有:有標記主位、無標記主位、單項主位、復項主位和零主位;(2)在科技論文摘要中,大量地使用了無標記主位(60.26%),而較少地使用有標記主位(29.26%)。這是因為,科技語篇重視事實的報道,要盡量避免主觀臆斷,而選用無標記主位,可以開門見山地報道客觀事實,實現客觀論證。(3)單項主位(73.13%)的使用率遠遠大于復項主位(17.03%),這也符合科技期刊論文直接切入主題的要求。(4)在復項主位中,主要使用了語篇主位,而人際主位則沒有,主題主位也比較少。運用語篇主位,可以起到使上下文更加連貫的作用;而人際主位的不用則可以盡量避免作者的主觀臆斷,重在客觀、公正地陳述事實。
2.4漢語科技文摘要中主位推進模式使用情況統計
在劃分主述位的基礎上,我們對漢語科技期刊論文摘要中的主位推進模式進行了分析、總結,得出了我們上文所述的六種主位推進模式的使用情況。
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續型派生型交叉型輻輳型
33502920116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在科技期刊論文摘要中,最常用的模式是述位同一型、主位同一型和延續型,最不常用的是輻輳型、交叉型。這符合科技論文要求簡潔、明確地提出問題、闡述問題的要求。述位同一型體現了作者對信息的歸納,可以使信息在形式與語義上具有歸一性,這就使得文章在組織上具有更強的連貫性,加強了作者的闡述力度;主位同一型對某一問題或觀點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論述,這種模式的運用使得上下文能夠緊緊圍繞某一中心來展開,不至于出現脫節的情況;延續型主位推進模式使上一句的未知信息成為了下一句的已知信息,如此往復,這充分體現了科技文的要求:從未知信息到已知信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前后句子緊密相聯,從而實現語篇上的連貫,這更有利于闡明問題。
3.結語
主位推進模式對語篇在連貫上的構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把理清語篇在信息傳遞上的脈絡,從而準確地把握語篇內容。本文只是對漢語科技論文摘要做了初淺的探討,要更好地了解科技語篇的組織結構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 胡壯麟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 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