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04:11: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傳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信息傳播效果評價農業
1傳播效果評價的重要意義
傳播活動是一項有目的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是以追求一定的效果為先決條件的。就農業傳播而言,可以說,自從有了人類農業活動,也就有了農業信息的傳播,人們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的思考、發現和創造就是農業信息傳播的內容。千百年來,人類農業技術的進步都仰賴于農業信息的傳播和農業技術的推廣。
傳播效果是指傳播者發出信息,通過一定的傳播渠道到達受眾之后所引起的受傳者思想與行為的變化。人類的信息傳播活動,無論是人內傳播、人際傳播,還是組織傳播、大眾傳播或者其他形式的媒介傳播,人們都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進行的。農業信息傳播的目的,就是為了傳承農業生產技術和對自然界的認識的積累,實現農業對人類生活的改善,促進人類經濟文化活動的開展和提高人類的生活水準。
農業信息傳播效果的科學評價,有助于農業信息化,有助于農民盡快掌握先進技術和市場信息,有助于提高農業市場的競爭力,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模式,推進農村及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加快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2農業信息的傳播與傳播效果的實質
信息傳播的效果是各種傳播要素相互作用的集合效應,也是受眾受到信息作用在某些方面發生的具體變化。這些變化有的可能微不足道,有的可能引人注目甚至轟動一時,更有經久不衰的,也有潛移默化的,這些都是農業科技信息技術傳播效果的實質所在。
任何農業信息傳播的效果都可以說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2.1構成受眾的變化
如受眾因獲得信息而增長了知識、智能(能力的提高),改變了價值認知、關切態度和行為模式等。
2.2農業信息的特征影響
如農業信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內隱性、積累性和恒常性,而且具有層次性和多面性,這些特征性質決定了農業信息傳播的效果。
2.3效果形成過程
農業科技信息的擴散和效果的形成過程可大體分五個階段,即信息本身所表達的技術、媒介的傳達、主要受眾接受、次要受眾接受及受眾全體的接受程度。
2.4影響農業信息效果的形成因素
(1)人的因素:包括傳播者(編、導、播)、中介者(如農業技術推廣站)和受眾(信息接受者的立場、經歷、智能、心理、興趣、個性特點等);
(2)信息因素:所傳達的信息的真實性、新穎性、適用性及信息的可接受度等;
(3)媒介因素:各種媒介的成功應用,如書、刊、報、廣播、電視、電影等媒介的特點和優勢直接影響信息的傳播及受眾的范圍與接受程度。
3傳播效果評價的主要方法
目前,有影響的傳播研究方法的專著,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已出版了不少,但是,專門研究傳播效果分析方法的著作卻很少。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以及人們對傳播學認知度的提高,很有必要在深化研究傳播學研究方法的同時,把傳播效果分析研究提到議事日程,這既是傳播學發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提高傳播效果的需要。
3.1定盤分析法
從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發展過程來看,要能夠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性質,首要就是把握事物的量,因為,只有把握一定的量,才能精確地把握事物的特性、性質及各因素的關系,進而為科學的決策提供依據。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調查分析法。
3.2定性分析法
在信息傳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對傳播效果做進一步的分析,也就是定性分析。
目前,傳播效果的定性分析在傳播學界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在有些傳播學的著作中已開始使用這個概念,并提出了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比如實地觀察法、小組座談會法、深層訪談法等。但是,這些方法都是一些中性的分析方法,在定量分析過程中可以使用,在定性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包括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調查分析法在定性分析過程中也可以使用。在實踐中,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相互補充,共同使用的,所不同的是對于獲取結果(材料)的分析上有不同的角度。在科學研究中,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定量分析可以使定性分析更精確化,只有進行科學的定量分析,才能夠更精確地描述研究對象的特征、性質以及各因素之間的關系。盡管這樣,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不能等同的,更不能相互替代。就其分析方法來講,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是調查分析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理論分析法。
4理論分析法在傳播效果評價中的應用
理論分析法是一種建立在客觀實際基礎上的科學抽象分析法。根據傳播學的發展過程,傳播效果研究所采用的理論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4.1專題論證法
在傳播過程中,人們會碰到許多專題,可以針對某一個專題采取無結構的、面對面的、直接的論證。這種論證既包括“正面”的論證,也包括“反面”的論證,這兩個方面的論證對于研究傳播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特別是“反面”的論證,有時比“正面”論證對研究傳播效果更有意義。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在一個時期很難確定傳播效果的性質,有時“反對”者的觀點實踐證明是正確的,而“正確”的觀點實踐證明是錯誤的。由于采用專題論證法所研究的問題比較集中,正反面兩種觀點所借用的材料既廣泛又有代表性,便于深化研究傳播效果。
4.2個案分析法
個案分析法既是研究傳播效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法,也是其他理論研究常用的方法。個案分析法的關鍵是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否則,即使個案分析如何深刻,也不可能解決帶有普遍性的事物所要解決的問題。個案分析通常有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個案。選擇適當的個案,如農業實用圖書,現在的圖書傳播體系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通過新華書店渠道銷售,存在著圖書出版和銷售體系。此體系可作為農業信息傳播效果的理論研究基礎。
(2)選擇個案中的關鍵性問題。通過對圖書出版和銷售體系的研究,可得出媒介具有二重性的結論,并為媒介的產業功能及宣傳功能的實現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經濟方面的準備。目前,理論界對媒介二重性理論和媒介產業化經營理論不僅已形成共識,而且是定性分析傳播效果研究的一種重要的理論依據。
(3)延伸性研究。在對已選擇的個案進行深化研究的基礎上.可以采用延伸性研究方法.把個案研究成果擴展到相關領域,比如報業領域、網絡領域等,進而形成系統的媒介傳播理論。
(4)歸納性研究。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個案分析的目的是通過對點的分析,尋找到一種理論的基本架構,并確定選擇的個案在宏觀的理論架構中的位置。歸納性研究不是指對個案研究本身的歸納,而是把延伸性的研究成果用歸納的方法把已形成的宏觀理論系統化,進而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5)應用性研究。定性分析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過個案分析的方法抽象出有普遍意義的理論,并能夠科學的把這些理論應用于實際,解決現實生活中碰到的各類問題。比如傳播效果的定性分析,目的是為了抽象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傳播效果理論,進而解決傳播過程中的各類相關問題。
4.3集成研究法
集成研究法是定性分析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具體做法是把前人或別人的研究成果用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使其系統化、理論化。目前,關于傳播效果的研究,已有許多傳播學研究者或傳播學家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理論觀點,現在可以運用集成研究法使其系統化、理論化,進而指導傳播者的傳播行為,為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4.4抽象研究法
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理論研究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是指在認識上把事物的規定、屬性、關系從復雜的整體中抽取出來的過程和結果。在傳播過程中,一方面是傳播內容具有復雜性,另一方面是受傳者具有復雜性。傳播內容的復雜性決定了受眾群體必須具有多樣性、多層次性,否則,所謂的傳播效果就難以實現;受眾者的復雜性決定了同樣的傳播內容對受傳者影響度的差異性,進而影響著傳播效果的實現程度,影響著傳播者的決策行為。抽象研究法可以從這些復雜的現象中抽取出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或者具有普遍性的東西,為傳播者的決策提供理論依據。
4.5科學預見法
科學是一種系統的知識。運用科學預見法來研究傳播效果,對研究者有很高很具體的要求。第一,研究者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傳播學和應用傳播學的基礎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善于發現或創立具有傳播學前沿的理論性問題和新理論。第二,占有翔實的材料,并具有很強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第三,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和是非判斷能力。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條件,才能在正確認識現有傳播效果的基礎上對未來的傳播效果作出科學的預見,才能很好地把握人類傳播活動的方向。
5結論
傳播效果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研究傳播效果的兩種基本方法,也是目前傳播學界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無論是理論傳播學,還是應用傳播學以及各分支學科,都應該重視對傳播效果的研究,都應該注意對這兩種基本方法的運用,這是傳播學發展面臨的一種新課題。這兩種方法運用得好,傳播學就會得到更快的發展,新的應用傳播學及其分支學科將會在更廣泛的領域得到發展。否則,只會停留在現有的水平上。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 農村信息化 熱點 述評
[分類號]S126
1 引言
我國農業和農村信息化建設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研究活動也幾乎同步展開,近幾年來研究日漸風行,相關論文越來越多。為促進該領域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本文對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作一次梳理和總結。鑒于“農業信息化”和“農村信息化”的同質性以及為保證研究的全面性,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展開論述,并在全文統一采用“農業(村)信息化”這一描述形式。
筆者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以“篇名”作為檢索項,以1979~2009年作為檢索時間段,采用“農業”、“農村”、“林業”、“牧業”、“漁業”、“養殖”、“種植”、“農作物”和“農產品”9個關鍵詞分別組配“信息”這一關鍵詞(組配邏輯為“與”)的方式進行檢索,刪去重復和非信息化內容的文章后獲得文獻9 330篇,將這些文獻按照主題歸類(見表1)。不難看出,自2003年“金農工程”實施以來,論文數量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接近歷年論文總數的2/3,筆者以“金農工程”開始實施的時間為起點,總結和分析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
2 關于農業(村)信息資源及其開發與利用的研究
農業(村)信息資源具有豐富的內涵,從其內容來看,包括農業(村)的資源環境信息、社會經濟信息、生產信息、科技信息、教育信息、生產資料市場信息、農產品市場信息、管理信息等。從其范圍來看,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農業信息資源是指農業信息本身,廣義還包括與農業信息活動相關的設施、設備、人員、組織和資金等多種要素的組合,這進一步拓展了農業(村)信息資源的內涵。
農業(村)信息資源的豐富內涵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開發利用的難度。高秀英指出,農業(村)信息資源開發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很強的戰略性任務,是一個多階段的發展過程。我國實踐已走出一條先“修路”、后“造車”、最后出臺“交通規則”的道路,即第一階段建設渠道;第二階段開發資源;第三階段完善環境。但目前三個環節都不夠成熟,存在諸多問題,典型的觀點有:①基礎設施不能滿足農業信息發展的需要,數據庫建設缺乏系統規劃;②農業信息資源在種類、數量、深度、廣度及其管理上處在一個低水平運作狀態;③農業信息重復建設嚴重,信息處理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④現行農業信息資源采集指標體系不健全,標準化嚴重滯后,法律建設薄弱等。筆者認為,農業(村)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需要在信息資源開發投入、信息傳播渠道和信息利用環境三個環節并行發展,鑒于農業(村)信息資源分布的分散性、信息人才的缺乏、用戶信息素質較低、信息渠道不暢等特殊性,農業(村)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面臨著艱巨而復雜的任務。
農業(村)信息資源整合是倍受關注的問題。有學者認為,我國農業(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問題基本解決,以農業(村)信息資源有效整合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問題已成為新瓶頸。關于整合內容的研究是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個難點,李道亮從數據庫與涉農信息平臺整合、信息服務場所與信息傳播渠道整合、信息服務業務與服務隊伍整合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總體來看,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性的農業(村)信息資源整合框架,在整合方式或方法上,建設涉農網站和信息平臺是被廣泛認可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3 關于農業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
關于農業信息技術的理論研究很少,發展與應用研究居多。有人認為農業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應用學科,是農業科學和信息科學相互交叉滲透而產生的新領域;也有人認為農業信息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結合。
農業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歷程、現狀、障礙、對策以及應用類型、應用領域等是前述統計文獻反映出的主要研究內容。我國農業信息技術應用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末,1979年從國外引進遙感技術被認為是“首開信息化農業的先河”;80年代初開始了農業專家系統研究;90年代國際互聯網出現后,“中國農業信息網”和“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相繼開通,同時引進了世界四大數據庫并加強了自身數據庫和信息系統的建設;“金農工程”實施以后,研究及應用進入全面發展階段,3s技術成為熱點,精準農業被普遍關注。另外,隨“可持續農業”、“循環農業”的提出,光技術、生物技術也嶄露頭角。目前,農業數據庫、農業信息網絡、自動化控制技術、多媒體技術、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農業信息技術都得以應用,涉及農業信息資源傳播共享、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流通銷售、農民生活、農村教育等諸多應用領域。
近年來我國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的廣度與深度明顯提高,但整體應用水平還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①因為農業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的理論研究缺乏或不深入,致使某些農業信息技術的運行原理和應用路徑在實踐中不明。②因為既有研究成果轉化成本較高,使得研究與應用相脫節。由于農業信息技術類型多樣、應用領域寬廣,研究很難形成系統性。筆者認為,構建我國農業信息技術框架體系已迫在眉睫;農業信息技術將呈現“應用集成化”的發展趨勢;“三網融合”的技術架構將成為新型農業(村)信息化的重要技術支撐;電子商務將豐富農業(村)信息化的內容,并提升其水平。
4 關于農業(村)信息服務及其體系的研究
早期所理解的農業(村)信息服務基本等同于“農業(村)信息工作”,即指政府面向農戶開展的信息收集、傳播工作。近年來學術界對其理解更為全面,涉及服務內容、服務手段、服務主體、服務對象等。關于農業(村)信息服務手段和服務主體,學者們的理解基本一致,服務手段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主體指提供信息服務的機構和人員,包括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種植大戶、農村信息員等。關于服務內容和服務對象,學術界的理解存在差異,狹義理解的服務內容指農業信息內容的提供,廣義的則泛指農業信息提供與傳播過程中的各種信息活動;狹義理解的服務對象主要指最終受益者――農民,也可以包括作為中間受益者的服務主體,廣義的則指“三農”,即農業、農村和農民。
信息服務模式是農業(村)信息服務研究的重點問題。一般認為,農業(村)信息服務模式是由組織模式、服務內容、傳播渠道、利益分配機制和支撐保障體系等要素通過一定的內在運作關系構成的有機統一體。學者們總結出的我國目前存在的模式類型較多,較有代表性的如王川提出的服務站、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經濟組織帶動、農業科技專家大院、農民之家、網上
展廳和網上勞務咨詢等模式;我們比較贊同、王文生等歸納出的七大模式,即政府主導推動、行業協會或合作經濟組織自我服務、批發市場輻射擴散、龍頭企業一體化帶動、專業信息公司或網絡有償服務、科技大戶和經紀人示范傳遞、國際合作扶貧等模式。
信息服務是農業(村)信息化的歸宿,信息服務體系的構建是農業(村)信息服務的重要內容和研究熱點。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其建設意義、目標,總結和分析其建設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等方面,系統的理論研究比較缺乏。筆者認為,對農業(村)信息服務體系的深入研究,必須結合農業信息服務的實證分析,從實踐中總結并提煉出關于農業(村)信息服務體系的內涵、結構、運行機制等內容,并探討發揮農業信息服務作用的長效機制。
5 關于農業(村)信息產業及產業化的研究
農業(村)信息產業是信息產業滲透到農業(村)領域所形成的一種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是信息技術作用于農業(村)的必然結果。張蘭英、尚杰給出了較為全面的定義:“農業信息產業指以農業信息作為基本資源,以現代農業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在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的基礎上,制造出有效的信息產品,建設優質的服務體系,為農業、農村和整個國民經濟提供高效優質的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逐步形成綜合性、系列化的現代農業信息產業體系”。農業(村)信息產業化則是形成農業(村)信息產業的具體過程,反映農業(村)信息產業的規模程度,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張峭指出,農業技術產業化分為商品化和產業化兩個階段,商品化階段是將農業信息技術成果轉化為直接為人類服務的商品,即走向市場;產業化階段是將商品經營成巨大產業,取得最大經濟效益。
我國農業(村)信息產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產業化水平還很低,如何發展農業(村)信息產業?較有代表性的對策如:要“以農業信息咨詢服務業為發展龍頭”,繼續“進行結構調整,使農業信息產業的區域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企業結構等方面更趨合理”,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融資體制”,著實提高我國農業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信息服務業和信息咨詢業是農業(村)信息產業的核心,有學者專門探討了其發展對策,認為應當走政府支持與市場競爭相結合的發展道路,要實現“兩個戰略性轉移”,即從以依靠政府推動為主向以依靠競爭為主的轉移以及從資源向管理、從重硬向重軟的轉移,同時要把“管理創新”當作未來優勢競爭力來培育。
筆者認為,鑒于“三農”問題的特殊性以及農業(村)信息化的特殊性,農業(村)信息產業的發展應該走政府主導、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協同發展的道路,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和解決“三農”問題作為農業(村)信息產業服務的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業(村)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
6 關于區域農業(村)信息化的研究
該主題下的文獻所研究的區域范疇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按經濟區域或地理區域劃分;第二層次按省(直轄市、自治區)級行政區劃分;第三層次按省級以下行政區劃分,包括縣(市、區)、鄉(鎮)乃至村。從各層次區域的論文數量來看,第一層次有95篇,第二層次有733篇,第三層次有452篇。忽略第一層次的論文,將第三層次的論文歸并到第二層次,得到的論文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
結合表2分析,我國區域農業(村)信息化研究具有以下特點:①我國32個省(市、區)都已開展農業(村)信息化及其研究;②總體上呈現“東強西弱”的研究特點,即研究東部地區的多,研究西部地區的少。劉世洪采用“綜合指數法”對我國區域農業(村)信息化水平差異做過定量分析,認為排前5位的省市依次為上海、北京、廣東、河北、浙江,排后5位的是云南、寧夏、貴州、青海、,其中上海農村信息化指數為259.15,是的971倍;東、中、西部地區總指數分別為143.80、84.92、59.28,差異明顯。
昨日,美國《科學》雜志主編布魯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博士訪問華中農業大學,參加在該校舉行的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科普與傳播研討會。
鼓勵不同領域專家交流
在華中農大圖書館圓形會議室,艾伯茨與該校教授和中青年教師代表座談。艾伯茨說,要多給年輕科學家機會,為他們提供資源。他非常愿意促進中美年輕科學家之間的交流,年輕科學家要大膽突破對自己的思維限制,敢于超越專業領域的前輩。
應該鼓勵不同領域的專家相互交流,擦出火花,做植物研究的可以去聽一下動物研究的,這樣碰撞靈感火花,獲得新觀點。一個研究生要進3個教授實驗室,實驗室要相互開放,一名專家在本領域要能讓別的科學家從中受益。
論文要能改變人們的思想
華中農大不少中青年教師關心如何向《科學》投稿。艾伯茨介紹說,每年《科學》會收到1.4萬份論文,第一次篩選會有20%不適合,剩下的給編委會篩選,接下來送評審,最后被接受刊發的只占投稿總量的8%。
艾伯茨說,瑞士的用稿率最高,而中國論文的拒稿率非常高?!犊茖W》刊登的論文專業面不能太窄,要能在某些領域改變人們的思想。
(相關報道見十二版)
[關鍵詞]應用型 農業推廣碩士 培養模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11-0227-01
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中規定,從2009年開始,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范圍;認為開展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要,是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是進一步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需要。[1]可見,對于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為培養與社會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地方農業院校培養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人才的意義所在
地方農業院校對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為滿足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的途徑。目前,農業推廣碩士涉及的培養領域基本囊括了“三農”問題的方方面面[2],而且對農業推廣碩士的培養與管理,更加注重國家的方針政策、農業操作技能、農村經濟社會管理等知識的學習,培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夠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在新農村建設的不同領域中能夠應對復雜局面、總攬全局的專業型人才。地方農業院校的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培養為農村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應用型人才,尤其是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建設提供了保障。
二、對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
鼓勵教師到實際的農業推廣實踐中去,接受農村發展的綜合實踐鍛煉,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
1.增強綜合性學科意識。教師在農業推廣實踐中會發現農民素質、政府導向、相關政策、傳播方式、市場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制約一項技術或理論的應用,任何社會問題都不可能靠單一學科得以解決,必須確立綜合性學科的意識。關注農業政策的研究,以及農民的需求和行為特點,使得更多的農業科學應用到解決“三農”問題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學科和綜合性學科。
2.確立問題導向的思維方式。應用型農業推廣研究生教育的問題導向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的問題導向不同,最重要的區別是前者更加關注的是學習者在學習實踐中的問題,從而思考問題的解決,確立問題導向的思維方式。所以在開放的實踐環境中,教師可以及時發現農業推廣過程中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預防一些潛在問題的發生。
3.獲得實踐經歷與經驗。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的教育應重視實踐經驗和實踐經歷,如果教師具有充分的實踐經驗,理解理論的實踐價值,他們就能夠形象地教授理論知識,使理論作為抽象的思維在經驗的基礎上呈現更具操作性的實際意義。
(二)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上的創新
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主要是為培養農業與農村管理機構、農業服務、農業技術等崗位的高層次應用型管理和技術人才。這些研究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職業實踐經驗豐富,但是對于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培養教學中,并沒有把這一特點突出體現出來。實際上,很多農業院校的農業推廣碩士教育缺少能夠適應應用型人才的優秀教材與案例,有的培養單位甚至直接使用學術型學位研究生教材或將其簡化后使用,或者將國外的教材和案例拿來使用。
建設適合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的綜合性課程,建立符合自己學科特點的獨立的理論體系和分析問題的方法,這對于農業推廣碩士教育內容的創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強教學與論文指導體系的開放性
對于現有的應用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學科專業劃分過細,學術性與實踐性相隔離等這些問題,建立開放性的教學與論文指導體系對于突破這一傳統學術理念的束縛將是有效的措施。[3]“雙導師”制是現在大部分學校都能夠采取并且會繼續擴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導師的參與使得教學與學位論文指導體系更加具有開放性,除了這些,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增加外聘教師的比例。為了使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更加開放,應用性更強,實現農業推廣碩士從學術型到應用型的轉型,加大具有實踐經驗外聘教師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論文選題指導的過程中,也要把應用型專家放在突出地位。
2.在實踐中尋找論文選題。應用型農業推廣專業學位論文的選題,最重要是克服論文的學術傾向,要從實踐出發,選擇直接解決實踐問題又適合個人能力與客觀條件的課題,這就決定著論文的價值以及其性質和研究方法。研究者應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選擇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現實問題,從中凝練出論文題目。這些實踐性論文的完成,就需要學生必須深入實踐,堅持調查和實證研究,而不是對現有文獻進行堆砌、描述和解釋。
綜上所述,地方農業院校培養應用型農業推廣碩士人才對于人才的自身發展、社會的實際需求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翔.參與式教學在就業與創業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論壇,2008(8):4.
論文關鍵詞:草莓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該病主要為害葉,葉柄,花梗,萼片。在夏末因濕度大發生更為嚴重。
1、癥狀:葉片發病初期邊緣有不明顯的紫褐色小斑,然后擴大成3~4毫米的不定形的斑點,逐漸擴大使全葉片變暗褐色,最后是黃褐色枯死。
2發病規律:該病菌發育適合溫度為28~30℃,被害葉或土壤中病組織中的分生孢子器越冬,到第2年4~7月間放射出分生孢子,由空氣傳播病。在4月旬平均溫度近16℃時可出現新的病斑,在25~30℃時病最重,6~7月發病率高,在北方9月份病也較重。各品種抗病能力不同。
3、防治方法:在病害形成之前及時摘除老葉,病葉;選用抗病品種。藥物防治是在開始發病前,每畝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藥液浸苗。定前先把老葉,病葉摘除。
二、灰霉病
主要為害果實,也侵染花瓣,萼片,果柄,葉和葉柄等。接近收獲期發病更重。
1、癥狀:果實發病初期呈淡褐色油浸狀小斑點,以后加速擴大到全果實。使果軟化并在表面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農業論文,不久菌絲頂端長出灰色粉狀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未成熟果干僵變為干腐。花辯受害變為黃褐色。果柄和葉柄感病產生褐色病斑,花,果,葉枯死。
2、發病規律: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發生病害,草莓多年連作發病更多,分生孢子在陰天,雨天的次日早晨傳播,晴天不飛散。密植不透風易發生病害,所以及時摘除老葉有利通風。
3、防治方法:此病主要采用綜合防治措施。防止植株徒長,適當密植,要施完全肥,追肥不宜過晚;避免草莓田連茬;及時摘除老葉,病葉,集中深埋,生產后的老株拔除集中燒毀。大棚或溫室溫度高時經常通風,灌水適量,不宜多。露地栽培要挖排灌溝,做到雨后田干,降低濕度,及時采收,防過熟發??;藥劑防治,一般在現蕾到開花期進行。用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7天1次,共噴3次。4月中下旬噴50%福美雙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撲海因500~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等。
三、白粉病
主要為害葉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葉柄。
1、癥狀:葉片上卷呈湯匙狀?;ɡ伲ò晔芎Τ首霞t色,不能開花或不能完全開花,果實不膨大,呈瘦長形;幼果不膨大,失去光澤,硬化;近熟期為害后無商品價值。侵染和發病以15~20℃最適合,在20℃左右孢子形成的多??諝鉂穸?0%~80%發病重,春香,寶交早生,豐香品種比較抗病。
2、防治方法:栽培制度最好一年一栽,采收后老株全拔除集中燒毀。在生長季及時摘除老葉、病果、集中燒毀;合理施肥灌水,施氮肥不宜過多。大棚、溫室要通風,灌水宜少。用藥劑防治時,促成栽培不易用藥,所以在定植前對幼苗進行防治很重要。半促成栽培鋪膜前噴1次藥,用滅瞞錳2500~3000倍液,7~10天噴1次。溫室內如超過20℃時藥液要稀農業論文,以防發生藥害。采果后全園噴1次退菌特800倍液。冷藏栽培前用70%甲基托布律1000~1500倍液浸株5分鐘。
四、葉斑?。ㄉ哐鄄。?/p>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果梗,嫩莖和種子。
1、癥狀:葉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點,擴大后形成近圓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細輪,使整個病斑呈蛇眼狀,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2、發病規律:帶病菌葉片越冬,第2年春以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隨氣流傳播侵染發病。露地采收后多病。采苗畦和假植畦發病重.灌水多易發病。
3、防治方法:及時摘除病葉老葉。發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濕性粉500~700倍液,10天后再噴1次。還可以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每畝用200克對水75千克噴霧期刊網。
五、褐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匍匐莖。
1、癥狀:在葉片上出現近圓形紫紅色小斑點,擴大后呈煙紫褐色,隨后擴展全葉。出現輪紋狀。其周圍紫褐色,內部灰白或灰褐色,易破碎。葉緣發病易形成楔形大斑,褐變后逐漸枯死。病斑枯死部長出小黑粒。葉柄和匍匐莖形成紫紅色,長橢圓形,微凹陷病斑,周圍為紅色。繼續擴展全葉苦死。
2、發病規律:該病菌最宜發育溫度為28~30℃。病葉帶分生孢子器越冬。翌年4~7月間放出分化孢子由空氣傳播。大約4月旬平均氣溫16℃即可出現此病。25~30℃發病最重,6~7月進入發病高峰。北方9月發病重,降雨可以傳病。
3、防治方法:選樣抗病品種。摘去病斑老葉。開始發病用藥劑防治,每畝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用藥液浸苗,即栽植前把病葉摘除,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濕病苗,取出后定植。
六、黃萎病
該病是草莓土壤病害,植株生長不良。
1、癥狀:幼葉畸形,葉變黃,葉表面粗糙無光:而后葉緣變褐色向內凋萎,直到枯死。
2、發病規律:溫室和小拱棚栽培早春2~5月采收期間開始發病,秋季10~11月發病。外葉和葉柄產生長條形病斑,葉失去光澤,從葉絳和叫脈間開始變黃褐色萎蔫,干燥時枯死;新嫩葉變灰綠或淡褐色下垂,從下部葉片開始變成青枯狀萎蔫直到全株死亡。植株死亡后地上部變為黑褐色腐敗。與根腐病的區別是根中心柱維管束不變紅褐色。
該病發育適宜溫度為20~24℃,最低8℃以下,最高32~36℃。病菌在寄主殘體內在土壤里越冬,病菌從根部侵入,沿導管上升引起病害。
3、防治方法:生產種植時應從無病區采種苗,與水稻田輪作。定植前對土壤進行消毒,用氯化苦13.5~20升進行土壤消毒,或在高溫季節溫室密閉消毒;及早拔除病株;移植時用20%苯菌特10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1000~2000倍液浸根。
七、草莓根腐?。t心病或褐心?。?/p>
草莓根腐病主要侵害根部。
1、癥狀:開始在幼根尖腐爛.至根上有裂口時,中柱呈現紅色腐爛農業論文,可擴展到根頸。地上部病重時呈矮化萎縮或急性萎蔫。矮化萎蔫在定植后秋冬生長發育不良易引起該病。老葉邊緣或全葉變紅或赤褐色,有時幼葉變淺藍色,繼續發展時,葉片枯死。整株枯萎死亡。
2、發病規律:本病由土壤傳播,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夏、在晚秋和初冬產生游動孢子,傳染根尖,很快根中柱變紅色。大水漫灌,在低洼處易發生此病。
3、防治方法:選擇抗病品種。從無病區采種苗?;驅ν寥肋M行消毒。低洼地塊應采用高畦栽培。
八、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托葉,匍匐莖,花瓣,萼片等。
1、病狀:新葉黃化或畸形,病斑黑色,紡錘形或橢圓形,潰病狀,稍凹陷。病斑包圍匍匐莖或葉柄后,其上部枯死。
2、發病規律:該病發生適宜溫度為30℃左右,最低10~15℃,最高35~40℃,病菌在葉片上于土壤里越冬,夏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侵染。當灌水或雨后病情重。
3、防治方法:應從無病區引鐘、采種。用50%敵菌靈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甲基代森鋅500倍液噴霧。
對中國耕地保育技術狀況相關因素的分析顯示,造成中國農民耕地保育技術水平持續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分別為:耕地保育應用與應用基礎研究的不斷弱化與現代農技服務業的缺失。現代耕地保育技術是對施肥、耕作、輪作與間套作、障礙農田治理、土壤質量調查與評價技術的統稱。按技術特征分為物化技術與非物化技術兩大類型。前者主要指化肥、土壤調理劑、施肥與耕作機械等,廣泛應用前提是通過規?;⒐I化生產降低產品成本。非物化技術則給出了物化技術產品的使用標準與規程,以保證其正確使用,當物化產品供應充盈時,其應用效果主要受非物化技術制約。由于農業生產地域廣,同一種物化產品在不同地區、不同田塊、不同作物上效果不同,需要為不同地區制定因土壤、氣候、生產條件而異的技術標準與規程,并最終由農民在田間正確實施這些規程,這實際上是一個較難實現的目標。發達國家經驗顯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有公益性專業研究機構、農民及商業化農技服務機構多方力量的共同參與,由技術創新帶動整個技術鏈條的運行。在這一鏈條中,公益性專業研究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在各地區進行多點土壤肥料田間試驗,為不同地區建立適宜采用的技術指標與規程;由農民最終在農田落實這些規程;商業化農技服務機構則為農民提供必要的測土服務。在德國,由聯邦與各州立土壤肥料專業研究機構經過100多年的長期研究和共同努力建立了接力棒式量化指標體系,保證了技術鏈條中各方工作內容與指標的銜接,突出特點是最終提交農民的技術指標簡單、明了、科學性強,便于農民掌握和在田間實施[15-21]。德國公益性土壤肥料專業機構經過30多年研制建立BEFU科學施肥推薦系統,目前通過互聯網為德國多個州的農民直接提供在線的農技服務,并為數十家商業化土壤測試服務實驗室提供農化服務技術參數,推動了現代專業化農技服務業的發展[22-23]。接力棒式量化技術指標不僅提高了農民技術水平,也使管理部門易于考量每個農民的技術狀況,提高了農業技術補貼的針對性,促進德國最終實現減肥增產。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按作物面積計化肥養分量從404kg•hm-2減少到目前的192kg•hm-2,同期糧食單產從3848kg•hm-2增加到目前的6793kg•hm-2,單位面積化肥用量僅為中國一半,而糧食單產比中國高22%[1,3]。與主要發達國家比較,中國在耕地保育技術領域中,物化技術已不是主要制約,由于長期以來相關應用與應用基礎研究薄弱,技術規程與量化指標十分落后。中國近年來的科學施肥行業標準主要是對科學方法、原理與原則的描述,缺少適合農民掌握并能直接用于生產的分區、分類、量化技術指標[24-26]。在中國農技推廣系統中農技員在鄉、村一級的長期缺失,即農技服務在最后一公里的缺失,從側面說明,農村原有農技推廣組織形式與模式實際已難以適應目前中國農村市場經濟特征,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中國耕地保育技術鏈條中應用與應用基礎研究弱化與農村基層農技推廣服務缺失兩個短板導致了農民技術水平長期落后,現代農技服務業發展滯后,并使得國家已經和即將投入大量資金的相關工程難以發揮應有作用。形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各部門對耕地保育應用與應用基礎研究專業特征、公益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中國近年來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此期間,中國國家級與部分省級公益性土壤肥料專業機構被撤并甚至轉企,撤并后新形成研究機構變大,研究領域變寬,對專業研究機構和科研人員不按專業特征的績效考核,在職稱評定及科技人才評選中對純學術論文、SCI論文發文量等量化指標的過分倚重,導致原有的土壤肥料專業科研機構均質化、碎片化、行政化問題加深,土壤肥料應用與應用基礎研究不斷削弱和被空洞化。使得需要長期研究才能有所突破的土壤肥料應用技術與應用基礎研究難以為繼,并已經導致中國農業專業科研機構日漸出現土壤肥料專業技術人才的短缺。這一情況,已經不是單靠增加科研投入就能解決問題。實際上中國近年來在耕地保育技術領域投入的研究經費一直在增加,但應用與應用基礎研究弱化,專業人才斷檔情況加重。
2提升中國耕地保育技術創新能力的主要途經
中國耕地質量“費、退、污”問題、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水土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多年來難以得到有效解決的主要根源之一是農民技術水平始終落后。而如果適合農民采用的應用技術研究繼續被空洞化,將難以推動現代農技推廣服務業的發展,也難以在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為此亟需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
2.1穩定中國土壤肥料應用與應用基礎研究專業科研力量
提升耕地保育技術水平的關鍵是重視和穩定相關的應用與應用基礎研究。耕地質量演變過程復雜,為全國各地區制定科學、可靠的量化指標與規程,需要專業科研人員運用本專業領域方法學,就某一主題長期研究,才能有所突破,又由于耕地保育技術創新的主要受惠方是農民和公眾,具有很強公益性,100多年來歐美各國均以公益性土壤肥料專業研究機構為主體,在全國范圍實施必要的長期與短期田間試驗,推動耕地保育技術的升級換代。中國也應盡快恢復并穩定中國國家級與省級土壤肥料專業科研機構,對這些科研機構的績效考評、人才評價,應適度減少純學術性論文發文量所占權重,可以參考發達國家對公益性農業科研機構管理模式,改由國家相關部門組織同行專家進行5—10年一次評估,便于管理部門了解和掌握各類公益性研究機構對國家的實際作用。
2.2在國家科研計劃中,對耕地保育應用與應用基礎
領域研究主題適度穩定,執行年限也應適度延長,不能在主題上切換太快土壤變化過程慢,如有機肥、磷肥肥效可達20年,制定相關技術指標需要進行不少于10年的定位試驗。能得到業界廣泛認可、在各大農區長期推廣使用的技術指標通常是有長期科研實踐專家多年潛心研究結果。主題穩定有利于在一個方向下長期研究,有所突破,有利于培養中國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并最終增強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中國科技部基礎司在“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計劃中,根據研究項目任務特征,不以純學術性論文發文量考核項目實施效果,同時允許研究項目按實際需要年限實施,使“中國1﹕5萬比例尺高精度數字土壤構建”等研究工作能順利實施,有利于專業科技人才的穩定和成長。
2.3轉變農技推廣方式,發展中國現代農技服務業
關鍵詞:重點學科;影響因子;期刊
中圖分類號:G25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6-0216-04
一、影響因子的概念及意義
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1972年由美國SCI創始人加菲爾德(Garfield E)率先提出的,現已成為國際上通行的一個期刊評價指標。
影響因子是利用引文分析法評價科技期刊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以期刊為對象,統計一定時域內(通常為兩年)期刊論文的平均被引率,其公式為:影響因子= 指該刊前兩年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該刊前兩年總數。是指該刊前兩年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占該刊前兩年總數的比例,是用來描述期刊被引用情況的計量指標,或者是用來描述期刊影響力的指標,是用論文的平均被引率反映期刊近期在科學發展和文獻交流中所起作用的指標,可測度當年期刊的學術影響力,是衡量一個學術刊物地位的主要因素,對核心期刊的遴選起著重要作用,已成為科技期刊評價最重要的指標。影響因子越大,表明該刊所載論文被引用次數越多,從而說明該刊所載論文的影響力較大和水平較高,因而該刊的質量也高。
國際著名的科學計量學專家普賴斯經過大量的文獻統計后得出結論認為,科學后的兩年是論文被引用的高峰期。因此,目前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做法是將計算影響因子的引文年度規定為兩年,依據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其主要受三大基本要素的影響:時間、載文量、被引頻次。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對使用影響因子非常謹慎地說明,盡管影響因子是評估期刊的非常實用的工具,但在使用時(主要針對學術評價)應該慎重,必須考慮到期刊類型的不同、學科之間的差別、文獻款目類型差別、自我引用的頻率、期刊是否被收錄、期刊名稱是否有過變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期刊的IF值受多種因素影響,在用它評價期刊質量和論文水平時,必須分析其影響因素,充分考慮它的局限性。
二、重點學科期刊影響因子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館藏重點學科期刊影響因子情況
什么是重點學科?教育部將其定義為“應承擔教學、科研雙重任務,要逐步做到能夠自主地、持續地培養和國際水平大體相當的博士、碩士、學士;能夠接受國內外學術骨干人員進行深造;能夠為國家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開拓新的學科領域、促進學科發展作出較大的貢獻”。
我校經教育部(教研函[2007] 4號)審核批準的國家8個重點學科是:作物學一級學科(含作物遺傳育種和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兩個二級學科)和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果樹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水產養殖、農業經濟管理等六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根據發展戰略與重大需求,擇優確定并重點建設的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學科體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領地位。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認定在中國尚屬首次。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建設,將突出綜合優勢和整體水平,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新興學科的生長。
(二) 影響“影響因子”的主要因素
1.有學科差異的影響。期刊影響因子的大小與期刊所屬的學科領域有顯著的相關性。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發展歷程、不同的成熟程度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一個正在發展的學科和一個古老成熟的學科。一個理論研究型學科和一個應用研究型學科在引用動機和引用規范上有很大差異,一個大學科(有眾多研究者或熱門研究領域)和一個小學科在引用程度上也有較大差異,相同或相近研究領域的論文傾向于互相引證,影響因子值的差異當然也很大;各學科在研究規模、研究水平、研究方式、合作程度、引文行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各學科在引文頻次水平上的差異;同時,不同學科由于發展速度和成熟程度不同,期刊數量差異很大,從而使收錄的不同學科的期刊數目差別很大。
由于學科(領域)自身的特點以及發展規律和發展階段等差別,不同研究領域的文章被引頻次是不同的,從而導致不同領域期刊的影響因子缺乏可比性。從表1、表2可以看出,農業經濟管理類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于其他學科刊物,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在中刊查閱利用率、中外文期刊復印利用率和平均影響因子方面基本上都是最高的,作物學學科排第二,其中果樹類期刊最低。同樣是學科影響因子排名前十 位的,值卻有明顯區別,某一學科最好期刊的IF值可能比另一學科最差期刊的IF值還低。這主要與學科的發展動態、歷史以及引證習慣等因素有關。所以,影響因子的大小與期刊所屬學科的性質和論文內容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大小有關,同時也與期刊的歷史長短、知名度大小有關,還和其內容是否為當前的研究熱點有關。
2.有發表時滯的影響。期刊被引頻次中兩年的時間限制可導致不同刊物論文的被引次數有較大差異。對于出版時滯較短的刊物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影響因子,因為最先發表或公布的成果最容易或有可能引起較大的影響而被引證,相當一部分引文就因為文獻老化(超過兩年)的原因而不能被統計參與影響因子的計算;再者,不同學科論文的引證行為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研究領域或研究主題的成果在完善或驗證過程中經歷的時間段可能很不相同,如對于分子生物學方面具有創新研究的論文來說,則可能很快引起較大的影響并被引證,因此有研究證明,中國不同學科、不同類型的學術期刊的被引高峰期存在明顯差異。
出版時滯較短的刊物容易獲得較高的被引頻次,所以縮短刊期,可以提高被引頻次,進而提高影響因子,刊期的縮短更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從而有利于期刊論文更快更多的被引用。科學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新知識不斷涌現,這種現狀必然要求期刊縮短刊期??s短刊期,減少出版時滯,可使刊載的信息盡快地傳遞給讀者,從而為文章的及時被引創造條件。以《安徽農業科學》、《中國農學通報》、《江西農業學報》為例,這三種期刊在不斷縮短出版周期后,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也穩步提高。
然而,如果評價一項科研成就或一位科學家的貢獻,就更不能只看那個期刊兩年里的影響有多大了。最優秀的科學成就都不是以一時影響面廣,而是以影響的深遠取勝。比如,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一百多年后還在廣為傳播;20世紀40年代,物理學家黃昆提出的缺陷導致x光散射的理論,六十多年后也仍然被同行所引用。這些具有開拓性的成就有一個共同特點,影響的持續年限很長很長。
3.有期刊類型的影響。期刊的辦刊方針不同,期刊類型有所不同。自然科學類期刊大致可分為學術類期刊、技術類期刊、研究進展類期刊和科普類期刊四類。學術類期刊主要刊發綜述論文和研究論文,技術類期刊主要刊發技術應用論文。即使在同一學科領域,論文類型也會不同,有的為基礎研究論文,有的是應用研究論文,因而形成了多樣的期刊類型。文章簡短且出版周期短的期刊通常有一個較高的快引指數,對于評述、綜述類期刊,快引指數相對來說是非常低的,要在出版后許多年才會達到被引用高峰。綜述類期刊的絕對被引數非常高,其平均影響因子往往超過其他類型的期刊。自然科學學術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組經大量統計分析發現:中國不同學科、不同類型的學術期刊其被引高峰期有明顯差異,一般理論性較強的基礎研究三年后才出現引文高峰期,如數學期刊被引高峰期大于兩年的占62%,被引半衰期較長;而應用研究論文因知識更新快,一般引文高峰期為兩年,被引半衰期短。這樣兩年影響因子,應用研究類期刊明顯占優勢,像生命科學期刊的平均IF值在2.5左右,而數學期刊的IF值卻在1.0左右?!吨袊r村經濟》IF值2.743與《中國南方果樹》IF值0.159相差甚遠。因此,每一類期刊由于各自發表的論文類別不同,引用率和引用習慣各不相同,導致每類期刊間的影響因子差別較大。在比較影響因子時,必須考慮到期刊及其所刊載文章類型的不同。
另外,專業期刊、交叉學科期刊和綜合性期刊IF值的差異,限于某專業為主引用的期刊,根本不可能被數十種或數百種期刊所引用,交叉性、綜合性期刊的性質決定了它們會被廣泛引用。
4.有統計差異的影響。不同的源期刊庫對載文量的統計不同,有的將全部文章視為載文量,有的僅將綜述、研究論文算作載文量。一方面在IF的計算中,被引用總次數(分子)統計了相應期刊中所有論文被引用的總次數,而總數(分母)則只統計論文、綜述類欄目的文章數,對評論、來信、簡訊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證的欄目的文章則不進行統計,實際上,這些未被統計部分的被引用頻次對IF值的貢獻很大,影響了IF值的準確性。其次,對于一些科普類、工程技術類等期刊,根據不同期刊的不同辦刊宗旨和服務對象,這些期刊的被引用次數可能不高,但是他們的實用技術被廣泛采用,在生產中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可見,期刊的被引率并不完全等于利用率。再者,在自然科學類期刊中,學術類綜述性文章多由相關專業資深專家寫作,具有權威性,且多數十次上百次地引用文獻,包括自引,這就自然增加了引用的次數;另一方面,作者從事課題研究時,往往是從閱讀綜述性文章開始的,學術論文引言部分也常引用綜述性文章,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這類文章的被引頻次。加菲爾德給出1945―1988年43年間的100篇高引論文,第l篇被引187 654次,第100篇被引3 204次,這些被稱之為熱門論文的高引率提高了來源期刊的影響因子值。同一刊物中不同論文被引頻次的差異源來一是論文類型的差異,二是論文性質的差異,三是論文所涉及研究領域的差異,這種差異一方面表現為快速發展的或較新研究領域的論文比相對較成熟研究領域的論文的被引頻次高,另一方面表現為不同研究領域間的相互引證并不等價。
5.有源數據庫的影響。由于大多數數據庫對所收集的期刊進行數據采集和評價,因此其來源期刊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來源期刊中,很有可能由于學科發展的不平衡帶來來源期刊學科、語種分布的不平衡,這就造成了該數據庫在影響因子統計上的失均衡和全面。如SCIE目前只收錄了約7 000種期刊,而全世界總期刊數達210 000種,其中只有3.8%的期刊被其收錄。IF反映的是一種期刊在源期刊庫范圍內的影響,不同的期刊庫有不同的源期刊。所以,源期刊庫是對IF值起決定性的一個因素?,F在的大型引文數據庫收錄期刊的學科、出版地、語種等是非均衡的,很難全面公正地反映不同國家、不同學科、不同語種和不同規模期刊的情況。例如SCI收錄各國的期刊數極不平衡,一般情況下,作者總是喜歡引用自己最容易得到的最熟悉的語種的文獻。由于SCI收錄中國期刊量小,所以國外作者對中國期刊的引用就少,而同國科學家之間因研究成果傳播的快捷性、研究主題的相關性等因素而傾向于互引,如美國科學家之間的相互引證可提高美國論文被引證頻次的30%。另外,研究表明,同語種刊物的相互引證概率較大,由于SCI更傾向于收錄英文期刊,這就使得其他語種期刊在SC1中的影響因子相對較低。
對某一特定期刊而言,由于其所在的期刊庫收錄的期刊構成不同,因而統計的IF值有較大的差異,由于源期刊庫的數量及側重點不同,同一期刊的被引頻次在不同的引證報告中會有所不同,進而導致計算出的影響因子也有差異。依據《2008 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2008年版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和2008年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統計數據,《中國農業科學》總被引頻次依次為4 746 、5 941、6 014,影響因子依次為1.519、1.871、1.889,差異較大。這是由于這三個庫收錄的來源期刊不同所造成的。筆者認為,在討論刊物的影響因子時要考慮統計來源庫是否具有真實的代表性。
6.有引用行為的影響。在影響因子對中國期刊的評價發揮越來越大作用的同時,也出現了自引對相應刊物影響因子的貢獻過度的問題。自引主要有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有的期刊工作者為了使自己的期刊盡快提高引用頻次和影響因子,通過各種途徑要求或示意作者增加對該刊的引證量。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有些期刊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要求作者盡量引用本刊文章的情況,其目的顯然是為提高自己期刊的被引率,一旦此刊排在前列,往往可以收到廣告性效果。自引可以增加被引頻次,進而提高影響因子。正常的自引體現了研究的繼承性,但是過度的、不切實際的自引,即便不是“ 人為” 結果,也至少反映了期刊的封閉性和排他性。一般自然狀態下學術類刊物自引率不會高于20%,過度自引是不良行為,但又不肯放棄這一“廣告”手段。同時,一些組織或部門對期刊績效的評價時過分地強調影響因子指標的評價作用,對過度自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由于引用行為及引用動機復雜多樣,存在偽引(未用而引)、漏引(用而不引)、錯引(尤其是期刊名縮寫錯誤)、集中標引、過度自引、負面引用、中性引用等一些不規范的引用行為,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不正確的引文統計結果,從而使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失真。
參考文獻:
[1]李煒.淺談期刊影響因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30).
[2]劉笑達,牛艷萍.影響因子對科技期刊評價的客觀性分析[J].太原科技,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