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4 23:55: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精品課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
筆者通過文獻研究了解國內外精品課程研究的深度與維度,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照。
(二)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對已形成的事實的考察和研究。筆者將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計劃,多方位、多角度搜集我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概括,發現問題,探索規律,以揭示我校精品課程的現狀,探尋精品課程健康發展的道路。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二、研究結果
(一)精品課程類別分布
教育部精品課程項目啟動十多年,我校精品課程建設成果斐然。截至2013年9月,我校共建設評審出102門精品課程,其中4門國家級精品建設課程(簡稱國家級建設課),所占比例為3.92%;14門天津市精品課程(簡稱市級精品課),所占比例為13.72%;66門校級精品課程(簡稱校級精品課),所占比例為64.71%;18門校級精品建設課程(簡稱校級建設課),所占比例為17.65%。具體情況如下頁圖1所示。內容涉及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兩課”等學科領域。精品課程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精品課程年度分布
自2003年始,我校緊跟國家教育政策的發展,非常重視精品課程建設。如表1所示,我校精品課程建設步伐呈逐年平穩增加的態勢。2003—2010年,我校市級精品課與校級精品課兩類課程平行有序發展并不斷增加,為我校2012年實現建成4門國家級建設課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2009年和2010年,我校還積極探索雙語精品課的建設思路,共建設評審出6門雙語校級精品課,擴大了精品課程的種類范疇。精品課程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課程的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了我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三)精品課程院部分布
我校機械學院、自動化學院和汽車學院三個學院既擁有國家級建設課和市級精品課,又擁有校級精品課和校級建設課,說明這些學院無論從層級上還是從數量上來講,都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同時,職教學院的國家級建設課“職業教育學”在業界亦有較深的影響;信息學院、電子學院和理學院則從數量上表現出強大的發展后勁,如表2所示。然而,從整體來看,我校精品課程院部發展很不均衡,外語學院等文史經管院部的精品課程建設相對薄弱,這與其他研究者對精品課程的相關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四)精品課程學科分布
根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本科)分類體系,我校的精品課程學科大致可以分為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兩課”等四類。為了統計方便,筆者將社科部的兩門精品課歸為“兩課”類。我校理工類、教育學類的精品課程一共有94門,占全部精品課程的92.16%,如表3所示。究其原因,可能與我校擁有強大的特色品牌專業緊密相關。我校擁有11個天津市品牌專業:自動化、機械制造工藝教育、機械維修及檢測技術教育、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動畫、網絡工程、交通運輸、教育技術學、電子商務。這些專業包括了我校很多特色學科,在國內業界排名靠前,具有重大影響。因此,依附特色學科而建的精品課程亦顯示出強大的專業匹配優勢。相對而言,我校管理學和“兩課”類精品課程還需要加強建設力度。
(五)精品課程進入方式
課程進入方式猶如打開精品課網站的一把鑰匙,醒目的進入方式能讓學習者非常容易找到課程網站,對利用精品課資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校精品課網站的進入方式主要有三種:教務處主頁進入、圖書館主頁進入和院部主頁進入。圖書館主頁進入和教務處主頁進入兩種方式最終鏈接的是同一個精品課網站地址,均能找到我校所有的精品課程。但是,通過院部主頁能夠找到入口的精品課只有26門,占課程總數的25.49%。其中,國家級建設課有2門,占總數的50%;市級精品課有9門,占總數的64.29;校級精品課僅有15門,占總數的22.73%;而校級建設課信息則沒有出現在各院部網站上,如表4所示。這些數據表明,各院部在精品課建設上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在課程宣傳上還存在很大欠缺。師生為了解信息會經常瀏覽自己院部的網站,這個途徑也是師生最易獲得精品課信息的方式,而調查結果卻凸顯了我校大部分院部對精品課重建設、輕宣傳、輕應用的問題。
(六)精品課程可用性
精品課的關鍵在于建設,核心在于資源的使用,能否成功訪問課程網站則是實現課程資源共享的第一關。我校有72門精品課是可以成功訪問的,約占課程總數的70.59%。其中,國家級建設課均可使用;85.71%的市級精品課可以使用;77.27%的校級精品課可以使用;只有27.78%的校級建設課可以使用。網站可用性依課程級別高低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精品課不可使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服務器鏈接不通、網頁無法訪問、域名解析錯誤或該地址無效等。國家級建設課因其擁有統一的國家課程平臺,技術標準高,維護使用非常方便。而我校其他精品課沒有專門平臺,基本上都是由圖書館網絡課程資源部負責、維護和管理,日常工作比較繁重,導致訪問使用率不理想。這從側面反映出我校精品課網站資源 開放共享性較差,缺乏后期管理維護,從而給師生帶來極大的困擾,開放教學理念在精品課中得不到體現,嚴重偏離了精品課建設的初衷。
(七)精品課程運行質量
精品課程建設的理念是共享,不僅要有科學豐富的課程資源,更要有資源利用的技術保障。如果課程不能正常運行,再好的資源建設亦是無效的。相比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電子教案等課程資源,教學錄像作為一種重要而特殊的課程資源,在資源大小和使用難度上對課程建設的技術要求更高。教學錄像能否正常播放,是檢驗精品課運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我校僅有30門精品課可以在線點擊播放,占課程總數的29.41%。其中,個別錄像在播放過程中會出現聲音畫面不同步或者播放不流暢等現象;有16門課程需要安裝插件或者下載后才能播放,占15.67%,然而有些課程雖然下載安裝了插件,但是依然無法播放;錄像無法打開的課程共有10門,占9.8%;還有17門課程沒有教學錄像。如表5所示。教學錄像文件比較大,占用了大量的網絡空間,而課程建設中又會存在帶寬限制、無法順暢瀏覽以及系統等方面的因素,致使教學錄像失去其實際應用價值。這些現象對我校日后教學錄像的制作標準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為滿足不同帶寬學習者的需要,在課程建設中可以考慮提供清晰版和流暢版兩個版本的教學錄像。
(八)精品課程互動交流
師生互動交流工具的建設是衡量網絡課程是否具有開放性的一個重要標志。我校精品課程互動交流工具可用性統計如下頁表6所示。在102門課程中,只有34門設置了互動交流工具,僅占課程總數的33.33%。其中,“網上留言”、“網上答疑”和“聯系我們”三種傳統的異步交流工具應用比較廣泛,而像Blog、Wiki和Moodle等新型交流平臺,能夠很好地促進教學實踐和反思,在我校精品課網站中卻極少出現。整體而言,我校精品課網站互動交流工具部分建設內容比較薄弱,應該引起課程建設者的重視,要充分考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重視學習者進行人機對話或人人對話的渠道,從而將網絡精品課打造成沒有學校圍墻的第二課堂。
三、幾點思考
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共享是一項系統工程,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資源建設,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校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取得一定的資源規模優勢,但是還有以下幾個方面亟須我們努力改進,繼續完善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優質開放教育資源。
(一)精品課程平臺存在缺憾
標準統一的技術平臺,不但有利于實現資源的開放和共享,更能保證課程資源網站的正常運行。我校精品課程由各個參與院部自主確定技術規劃方案,獨立開發制作,由學校圖書館統一搭建網絡平臺進行,缺乏一個成熟的課程平臺,導致網站的穩定性不高,后期的課程更新和維護更是困難,極大地阻礙了我校精品課程資源的利用與共享。
(二)重評建、輕應用現象有待改變
通過表2、表3可以看到,我校各院部的課程建設投入比較大,課程數量很多,但是根據課程進入方式的調查,大部分院部的精品課程應用效果差,開放性和共享性存在缺憾,課程互動性薄弱,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很多課程為評而建,課程申報成功后缺乏更新和維護,缺乏對課程的大力宣傳,導致課程變成無人問津的僵死課程。這些現象需要我校主管部門對精品課程建設進行相應的總體指導與規劃。
(三)教師團隊意識應加強
在課程建設中,我校各院部的組織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院部組建了自己的精品課團隊,由學科教師、教育專家和計算機技術人員等組成,大家相互合作,共同開發精品課程。有的院部則沒有組建課程團隊,課程建設基本由申報課程的教師負責。這種情況下,主講教師擔負了課程開發者、課程設計者和技術實現者等多重角色,不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程的資源設計上。因此,導致許多課程網站建設留下了粗制濫造的痕跡,從而使精品的概念在課程中得不到體現,使課程資源共享成為空談,所以,加強教師的團隊意識是當務之急。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論 文網專業寫作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參考文獻:
[1]羅雙蘭,等.國家精品課程與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的比較與思考[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6(2):41-44.
關鍵詞:精品課程,鏡頭,錄像
[摘 要]精品課建設中,課堂錄像成為了精品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何拍攝好一部精品課錄像,使用好鏡頭語言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無論是在教室內拍攝或是實驗室或操作間,不同的場景使用不同的鏡頭來表現,將會達到不同的效果,本文通過鏡頭的推、位、搖、移和甩等多種鏡頭的解釋來協助精品課的錄制工作。
隨著信息技術大量被引入課堂,傳統教學形式導致的資源孤立,資源浪費已受到嚴峻的挑戰,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使用,使得新教學體系表現出明顯的靈活性、先進性和開放性。為進一步規范教學,近年來,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在各校開展。精品課程建設,除了解決好課程的教學內容、教材、隊伍和機制建設外,還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建設大力加強,其中精品課程教學視頻制作也顯得非常重要。教學視頻不僅要客觀反映教學的全過程,還要表現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水平。如何拍好一部精品課錄像,運用好鏡頭語言將是精品課拍攝的關鍵所在。下面就詳細介紹拍攝中鏡頭的使用技巧。
一、推鏡頭技巧
鏡頭的推、拉是一組在技術上相反的技巧,在精品課教學錄像拍攝中往往可以使用其中的一個鏡頭來實現另一個鏡頭。推鏡頭相當于[1]我們沿[2]著直線向物體不斷走進觀看,而拉鏡頭則是攝像機不斷地離開被拍攝物體。推鏡頭是重點介紹人物或物體的鏡頭語言,這是推鏡頭最普通的作用。[1]在精品課教學過程中拍攝,鏡頭可以使視線逐漸接近被拍攝對象,逐漸把觀眾的觀察從整體引向局部,在課堂中往往用推鏡頭來表現從課堂全景到教師或特定設備人員的過程。拍攝過程中,畫面所包含的內容逐漸減少,越來越突出主導地位。免費論文。鏡頭的運用擯棄了畫面中多余的東西,突出重點,把注意力引向某一個特殊表現的部分。
二、拉鏡頭技巧
拉鏡頭和推鏡頭正好相反。就是攝像機不斷地遠離被拍攝對象,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為了表現主體人物或者景物在環境中的位置。拍攝機器向后移動,逐漸擴大視野范圍,在鏡頭內反映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二是為了鏡頭之間的銜接需要,比如前一個鏡頭是一個場景中的特寫鏡頭,而后一個鏡頭是另一個場景中的鏡頭,這樣兩個鏡頭通過這種方法銜接起來就顯得自然多了。[2]如在實驗室拍攝教學課程時,從教師的指導細節到教室內全局的表現。拉鏡頭在畫面里的效果是場景中的物體向后移動,場景大小有變化。同時,這樣的拍攝在較小實驗桌或大型實驗儀器工作時往往會用這種鏡頭來表現實驗或操作過程。
三、搖鏡頭技巧
這種鏡頭技巧是法國攝影師狄克遜在1896年首創的拍攝技巧,也是根據人的視覺習慣加以發揮。用搖鏡頭攝像時攝像機的位置不動,只是鏡頭變動拍攝的方向,這非常類似與我們站著不動,而轉動頭來觀看事物一樣。
搖鏡頭分為好幾類,可以左右搖,也可以上下搖。搖鏡頭的作用使得觀眾對所要表現的場景進行逐一的展示,緩慢的搖鏡頭技巧,能造成拉長時間和空間的效果,給人一種表示印象的感覺。如在精品課拍攝過程中,為表現學生的聽課狀態,或是集體實驗進行操作時都使用搖鏡頭來表現這種場景。
搖鏡頭把內容表現得有頭有尾,一氣呵成,因而要求開頭和結尾畫面目的很明確,從被拍攝目標搖起,一直到另一個被拍攝目標,并且兩個鏡頭之間一系列的過程也是被表現的內容。搖鏡頭的運動速度一定要均勻。開始先停滯片刻,然后逐漸加速,勻速,減速,再停滯,最后要緩慢。[3]
四、移鏡頭技巧
這種鏡頭技巧是法國攝影師普洛米澳于1896年在威尼斯的游艇上受到啟發,設想用“移動的電影攝影機來拍攝,使不動的物體發生運動”,于是在電影中他首創了“橫移鏡頭”,即把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向軌道的一側拍攝。
這種鏡頭的作用是為了表現場景中的人與物,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空間關系,或者把一些事物連貫起來加以表現。移鏡頭和搖鏡頭有相似之處,都是為了表現場景中的主體與陪體之間的關系,但是在畫面上給人的視覺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搖鏡頭是攝像機的位置不動,拍攝角度和被拍攝物體的角度在變化,適合于拍攝遠距離的物體。[4]而移鏡頭則不同,是拍攝角度不變,攝像機本身位置移動,與被拍攝物體的角度無變化,適合于拍攝距離較近的物體和主體。
移動鏡頭時除了借助于鋪設在軌道上的移動車外,還可以用其他的移動工具,如利用升降鏡頭則能增強空間深度的幻覺,產生高度感。如果能在實際的拍攝中與鏡頭表現的其他技巧結合運用的話,能夠表現變化多端的視覺效果。在精品課的拍攝過程中,在教室狹小的空間中往往不使用這種表現方式,但是在實驗室,或是操作間中為了表現實驗操作的大場面,可采用軌道拍攝,拍攝效果較好。
五、跟鏡頭技巧
攝像機跟著運動的物體進行拍攝,使處于動態中的主體在畫面中保持不變,而前后場景可能在不斷的變換。這種拍攝技巧既可以突出運動中的主體,又可以交代物體的運動方向,速度,體態以及其與環境的關系,使物體的運動保持連貫,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動態中的精神面貌。在精品課程的錄像中,使用這種方式大多表現實驗的特種效果。比如汽車實驗室中汽車的駕駛,貨車的貨物搬運等鏡頭表現都可以使用跟鏡頭來表現。
六、甩鏡頭技巧
這種技巧對攝像師的要求比較高,是指一個畫面結束后不停機,鏡頭急速“搖轉”向另一個方向,從而將鏡頭的畫面改變為另一個內容,而中間在搖轉過程中所拍攝下來的內容變得模糊不清楚。免費論文。這也與人們的視覺習慣是十分類似的,非常像我們觀察事物時突然將頭轉向另一個物體,可以強調空間的轉換和同一時間內在不同場景中所發生的并列情景。
甩鏡頭的另一種方法是專門拍攝一段向所需方向甩出的流動影像鏡頭,再剪輯到前后兩個鏡頭之間。免費論文。
甩鏡頭所產生的效果是極快速度的節奏,可以造成突然的過渡。剪輯的時候,對于甩的方向、速度和快慢、過程的長度,應該與前后鏡頭的動作及其方向、速度相適應。[5]
旋轉鏡頭也是甩鏡頭的一種,是被拍攝主體或背景呈旋轉效果的畫面,常用的拍攝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沿著鏡頭光軸仰角旋轉拍攝;二、攝像機超360度快速環搖拍攝;三、被拍攝主體與拍攝幾乎處于同一軸上作360度的旋轉拍攝;四、攝像機在不動的條件下,將膠片或者磁帶上的影像或照片旋轉,倒置或轉到360度圓的任意角度進行拍攝,可以順時針或者逆時針運動。另外還可以運用旋轉的運載工具拍攝,也可以獲得旋轉的效果。在體育訓練的教學精品課程拍攝中,高速度物體的運動狀態大多使用這種效果來加強力量與速度的表現。這種鏡頭技巧往往被用來表現人物在旋轉中的主觀視線或者眩暈感,或者以此來烘托情緒,渲染氣氛。
總之,想拍攝一部成功的精品課錄像,需要各種相關知識的配合,除了要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如果再加上能熟練運用各種鏡頭語言,一定能拍出一堂精彩的精品課。
[參考文獻]
[1]詹宏.視音頻編輯處理技術教程[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10).
[2] 楊欣,徐建太. 電視攝像實驗教學的創新策略——以南昌大學現代傳媒中心電視攝像實驗課程為例[J]. 今傳媒, 2009,(07) .
[3] 李可. 淺議攝像機的廣角鏡頭[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9,(04) .
[4]鐘曉流.多媒體視聽技術與應用環境[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1.
[5]孫景琪,孫京.數字視頻技術及應用[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7-1.
關鍵詞:電路;精品課;教學改革;實踐
作者簡介:霍炬(1977-),男,河北唐山人,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副教授;齊超(1970-),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JG2012010166)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6-0040-02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工基礎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教研室的前輩對教研室和電路課程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就是在俞大光院士等前輩的倡導下形成的,它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20世紀50年代,該課程稱為電工基礎,是電路和電磁場的合并,在70年代,才將電路和電磁場分開,分別設課。目前“電路”課程是面向電類專業本科生開設的技術基礎課。自從2003年教育部啟動精品課建設以來,[1]結合國家精品課建設要求,以及學校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課程組實施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課程建設過程中始終注重體現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學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學管理的精品課程建設主旨和內涵,保證了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和水平。
一、“電路”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1.深化教材改革,將電路理論闡述與電路仿真分析相結合
教研室從推出《電路理論基礎》第一版教材以來,結合新時代的培養方針,不斷調整完善,與時俱進,一直持續進行教材改革。迄今已推出第三版教材,第四版教材已完成初步規劃?!峨娐防碚摶A》第三版教材將電路仿真機輔分析軟件OrCAD和MATLAB成功引入例題解析,教材中每節有代表性的例題除了常規解法外,都會用OrCAD或MATLAB輔助求解,[2]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理解力。
2.傳統授課方式與多媒體電子教案授課方式相結合
傳統的板書教學可以通過書寫板書留給學生思考時間,從而使得學生能緊隨教師的授課思路,能當堂理解和消化教師的授課內容。但傳統的板書教學能提供的信息量有限,難以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需求,因此引入多媒體教學就成為一種有效手段。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特點,將文字、聲音、圖形及影像等多種媒體整合在一起,既保證課堂的信息量,又使得學生獲得的信息更加生動形象。
3.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上機教學相結合
將OrCAD仿真軟件引入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中。對于比較復雜的電路,課堂講授既費時又難以現場觀察其電路行為,而應用計算機輔助分析則能方便地改變電路的參數、結構、頻率等,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復雜的電路系統行為。為強化學生對OrCAD仿真軟件的掌握,課程設置了16學時的上機實驗,要求學生應用該軟件計算直流電路、交流電路、暫態電路以及非線性電路問題。
4.課前、課后延伸式教學相結合
每學期開課前,根據上學期專家、學生和教師反饋,教研室對教學內容重新進行精心安排,科學地制定教學日歷,并上傳到網絡上,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課程的總體安排和各章節主要內容。由于“電路”課程是專業基礎課,采用大班教學,教師與學生單獨溝通機會相對較少。針對這種情況,課程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每天安排一位教師答疑;將每位老師的電子郵箱、QQ號公布給學生開通網上答疑等。實踐下來,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僅能夠及時解決同學在學習中的疑問,還能了解學生對教學的個別需求,從而改進教學方法。
5.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回憶式提問、理解式提問、應用式提問、專題討論等方法,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判斷能力,并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和探索精神。每學期布置一到兩次大作業,引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6.注重基礎課與后續專業知識點的結合
對重要的知識點介紹它的前因后果,使學生用辯證發展的思維看待基礎課程中知識點的學習,形成發散思維,將學習的知識構成有機的整體,有利于學生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從大學物理中的波現象引入到傳輸線的波過程;將復頻域中的網絡函數和控制系統中傳遞函數及穩定性相結合。
7.把工程背景和科技發展史引入教學
“電路”課程雖然是專業基礎課,但和工程實際密切相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講授分析理論的同時,還介紹其工程背景和應用,使學生了解工程實際應考慮的復雜因素,從而建立起對電路的實際器件與電路模型的相互聯系的認知,深刻理解電路模型的適用范圍、條件和局限,了解重要的分析方法產生的歷史條件和工程背景。例如講授正弦交流和三相電路時,讓學生了解交流電的歷史及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講授分布參數電路時,介紹電纜和電力傳輸線的故障測距。
二、“電路”課程教學手段更新
1.多媒體電子教案的應用
教研室制作了《電路理論基礎》電子教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每個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行修改。對于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同時制作了部分動畫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如頻率特性、波的多次反射、駐波。
2.網絡教育
開發了電路課程網站(http://)和電路實驗教學網站(http://),實現了立體化教學,為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的客觀環境。課程網站為學生開辟了一個新的學習途徑,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和外校同行的交流與互動。教師在網上答疑不僅使提出問題的學生受益,也可使其他的學生受益。此外,其他高校的學生可以通過網站下載了解本課程的相關資料和信息,實現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共享。
3.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為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對部分院系電路考試方法進行了改革,在原來考試方式(平時成績+作業成績+期末筆試成績)的基礎上,增加了附加分。要求學生在課程學習期間撰寫有關電路理論和電路應用的小論文,教師對此小論文進行評判給出附加分,附加分滿分為8分。此舉措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所寫的小論文經教師指導修正后已在相應的期刊上發表。
三、實踐教學突出
以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綜合設計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為目標,在實踐教學中突出學生四種能力的培養。
1.理論驗證及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理論驗證及基本實驗技能是實驗的基本功,以此加深理解電氣信息、電子科學技術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對課堂教學所學的部分理論內容進行實驗驗證。學生通過實驗可初步掌握常用的電工儀表、電子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按預定的實驗要求完成基本的電路實驗,準確地讀取實驗數據,測繪波形和曲線,分析實驗結果,寫出符合要求的實驗報告。這種基本科學實驗能力的培養,對于每個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2.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要求學生完成有一定內容深度和工作量的小課題,使學生學會通過實踐學習科技知識,掌握綜合用電的本領。實驗室給出實驗題目并提供實驗條件,學生從查閱資料、選擇元器件、構思實驗步驟、調試電路,到完成實驗,均需要自己獨立完成。通過這樣的實驗,增強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全面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
3.工程計算能力的培養
通過在電路理論和實驗教學中采用OrCAD和MATLAB軟件進行電路仿真,充分發揮計算機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仿真意識和仿真分析能力。仿真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設計任務,動手操作實驗之前,先仿真,以驗證設計正確與否。以實際操作實驗為主,計算機仿真為輔,既突出了實驗能力的培養,又強調了新實驗手段的學習。
4.掌握高新技術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校期間,應利用實驗中心先進的實驗設備,盡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高新技術,如EDA、PWM控制器、可編程控制器、單片機、計算機仿真技術等,這樣在以后的技術工作中才能具有更多的本領、更強的能力,處于更有利的競爭地位。
四、青年教師培養規范
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建設好精品課程的重要保證。[3]為此,教研室特別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為他們的迅速成長盡量創造有利條件,具體培養措施如下:
1.實行指導教師制度
每位青年教師來教研室工作后,教研室為其配備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從教學、科研等各方面研究并制定詳細的培養計劃,并要求每學期至少有兩次具體指導。
2.實行上崗制度
新來教師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和試講,獲得上崗資格。必須經過1~2個學期的助課,完成全部指導實驗教學的內容,方能進行講課工作。
3.教研室實行集體備課制度
每學期進行5次集體備課,對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和教學方法進行討論,以利于教師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4.鼓勵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大力支持青年教師完成博士學位的攻讀。在學校政策鼓勵下,教研室任課教師已全部獲得博士學位。
5.吸收青年教師參與教材的編寫工作
通過參與教材的編寫工作,加深青年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五、結論
在國家精品課建設過程中,“電路”課程教學依據以育人為本的理念,按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傳統,對基本概念嚴格要求,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意研究教學方法改革,采用互動式教學,培養學生思考和表達能力,激發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并不斷充實和更新多媒體電子教案和課程網站,使其被廣為利用;加強實驗教學,在基本型實驗的基礎上,開創了設計型實驗和個性化研究型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培育了一支年輕有為、水平高、團結緊密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商思禮.教育部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J].中國大學教學,2003,(6):4.
關鍵詞:動物學;精品課程;教學改革;經驗總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5-0133-02
目前,關于國內精品課程的建設,各高校都有著自已不同的觀點與經驗。在重慶師范大學的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作為校級重點課程的動物學課程于2004年被評為了重慶市第二屆市級精品課程。在多年來的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依托重慶市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及重慶市“十一五”動物學重點學科,課程組成員傾注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力求將該精品課程建設成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或推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的后備課程。在此期間,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與研究,無論是從課程體系、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方法與手段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具體總結如下:
一、全面利用多媒體輔教學方法應用于理論與實踐教學
完成了全部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多媒體課件制作并完全進行多媒體教學。與此同時,完成了全部實驗課程的課件制作,且重點對實驗課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示范效果。由于引進了許多現代新的教學元素融入形象生動的教學過程中,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對該課程知識的牢固掌握。
二、加強實驗實踐教學環境的建設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也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幾年根據學校的總體建設規劃,借重慶市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及重慶市“十一五”動物學重點學科建設平臺,對動物學教學實驗室和實驗實踐教學環境進行了改善。為創造更好的實踐教學環境,我們增購了許多設備,如寬屏幕的等離子電視,投影儀、顯微觀察與攝像系統、實物展示臺、自創了“顯微觀察系統”與“實踐教學互動系統”,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同時,我們重視實驗實踐教學的常規管理并且強化常規教學,科學合理安排各種實習活動,以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為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興趣和完成優質的畢業論文,教學實驗室與研究實驗室也都面向學生開放,使學生較早參加科研和創新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室及校外實習基地,進行設計性、創新性實驗、課程設計等,不僅可加深他們對專業知識及前沿知識的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較強的動手和實踐能力。在重慶市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動物學重點學科建設基礎上,設備儀器方面不斷完善、更新。早在自行設2003年就自行設計了有特色的互動實驗教學系統(主要由顯微數碼攝像系統、寬屏幕等離子電視、投影儀,展示臺等組合而成的互動教學實驗室)沿用至今。通過自行設計的互動實驗教學系統,解決了過去教學難點中難以觀察的微型動物(如草履蟲、眼蟲、水螅及渦蟲等),通過該系統可清晰直觀地示范教學,該系統實用、方便、經濟,在國內獨具特色。此系統由于其良好的示范教學效果,已在我校大學城校區本科教學相關實驗室內推廣,起到了精品課程以點帶面的作用。
三、動物學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研究
在貫徹教育部教學大綱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重點突出動物學課程的經典與現代結合的特點。形成相對完整和完善《動物學》的課程體系,以更靈活的方式、更完善的體制去滿足目前生物科學各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思路,進而達到提高學生技能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目的。故根據教學資源的優勢,我們將對動物學課程體系按照生物科學專業與生物技術專業構建成為動物學和動物生物學兩大課程體系。作為一門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精品課程,該體系將解決現行教材教學內容體系的局限、必修課課時偏少等種種問題,以便與國際間同類相關課程接軌,并且該體系的實施結果則說明該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四、實驗材料的新型培養方法,確保了實踐教學之需
動物學實驗教學中的許多實驗材料,不僅受限于采集時間及當地氣候條件,同時也由于其個體微小,傳統培養方法的局限難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采用新型的粗培養和克隆培養相結合的方法,獲得了優質的實驗材料,保證了教學需要,同時提高了實踐教學的質量,還為兄弟院校(如重慶大學等)的教學與科研提供實驗材料。
五、標本室的創新性研究和管理,保障了精品課程的教學
動物學標本在動物學的教學科研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于生物學標本的保存,尤其是對于一些珍貴罕見標本的保存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進行動物學教學標本的包埋、保存等制作方法的探索與建立,為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精品課程建設的近三年內,課程組主要成員探索性地采用新配方的不同樹脂對不同動物標本進行包埋的方法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果。目前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與實用新型專利1項,其中,3項國家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已獲批,另1項目前正處于公示中。本研究也深受學校各方面的重視,并由主管校長特批了相關項目支持該研究的進行,同時本研究也受到本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的關注。本工作正在延續中。
六、實驗室面向本科學生(本專業和全校)開放,確保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本實驗室推出的開放性實驗和各類的及各種課外興趣科研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實驗室條件,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探索性實驗:面向本專業本科生開放實驗室,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動物學實驗技術學習,學習生物繪圖,參與標本制作、鑒定,提高興趣、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提供了研究平臺,此開放旨在讓學生提前進入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的良好訓練,以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水平和質量。面向全校非生物專業學生以開放性實驗供其選修:如標本采集、制作、鑒定,人體常見寄生蟲病病原體的認識與疾病預防,重慶地區常見昆蟲的鑒定,珍稀動物的觀賞與種類識別等系列實驗,為提高非生物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作出了有效的嘗試,形成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基地之一。
七、專題學習小組法的建立、實施及成效
通過與國外院校進行學術及教學方法的交流,吸納國外優秀的教學方式方法、經驗及教學形式進行本科教學的改進。學生組成專題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分別選擇動物學課程范圍內的專題進行調查研究、資料收集、實驗驗證、完成所選的專題,專題學習結果以海報、展板或專題討論的形式進行或展出,并由教師與學生雙方進行最后的評定。以此提高了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動手收集資料及實驗的能力,體現團隊協作精神。實踐證明,該方法的建立與推廣不僅獲得了學生的認同與贊許,同時由于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目前已被本學院的其他老師學習采用。
八、程序化試題庫的創建及使用
本課程組于2003年起就著力進行動物學試題程序化的建設工作。目前,我們已建立的動物學的計算機試題庫可經常性進行增補、更新或調整,分為人工抽取或自動抽取兩種模式,并可根據出題要求隨機組成不同題型、不同難度梯度、不同分質的試題進行組成。這樣,使試題庫變得更人性化、自動化和科學化,亦可避免人為主觀因素而導致其他相應問題的產生。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動物學精品課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精品課程的建設就像人的學習一樣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將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努力,并不斷完善課程體系,構建精品課程共享平臺,不斷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實踐,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使我們的動物學精品得到不斷的完善,真正發揮精品課程的輻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英華,等.深入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推動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0):88-89.
[2]孟令勇.新建本科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9,(30):108-110.
[3]曹霞.精品課程建設中教學與科研互動關系探析[J].中國高??萍寂c產業化,2009,(9):62-63.
[4]何建武.網絡環境下精品課程建設設計策略探析[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3):96-99.
[5]黃寶玉,項國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分析及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9),72-76.
[6]李銀芳.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教研究,2007,(1),91-93
[7]施曉秋,薛偉.精品課程共享資源建設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5,(1):90-91.
[8]李中.精品課程建設平臺的構建與實踐[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9,27(5):43-45.
[9]朱舉英.基于交互學習的精品課程網站設計與開發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
[10]史文婷.基于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
[11]王素梅.國家級精品課程主頁設計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13.
[12]李佳恒.普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0.
關鍵詞:高職院校 生物化學 精品課程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215-01
生物化學是醫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性課程,高職院校應當綜合考慮本校辦學特色、教育定位、學科內容、師資水平、學生素質等因素,著力打造生物化學精品課程,以提高該課程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充分發揮精品課程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本文將從優化教學內容體系、改進生物化學教學方法、緊密結合臨床、建設實驗教學體系四個方面著手,對高職院校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進行淺談。
1 優化教學內容體系,打造精品課程建設特色
優化教學內容體系是高職院校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前提和基礎。由于在高職教育中,生物化學課程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先進性、基礎性的特點,對于豐富學生醫學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素質能力具有重要影響,所以高職院校應以培養高等技術型應用人才為目標,以行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優化教學內容體系,打造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建設的特色。
首先,強化教材建設,選擇精品教材,保持精品教材的先進性、適用性和共享性。在先進性方面,使教材能夠充分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反映國內外生物化學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和先進水平;在適用性方面,教材必須符合就業崗位、高職教育、課程教學的需求;在共享性方面,教材不僅包括紙質教材、參考書、指導書等,還要包括網絡課件、授課音像資料等,并且在網上對學生進行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高度共享。
其次,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將其細分為三大模塊:其一,基礎教學模塊。重點教學生物化學基礎知識,以生物化學基本內容為核心,使學生掌握蛋白質、酶、維生素、核酸等生命體的組成物質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機體功能相互關系;強化三大營養代謝的生理意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適當介紹分子水平疾病的發病機制、檢測方法及治療趨向,刪除或弱化課程中對醫療衛生工作無太大實際意義的內容。其二,專業教學模塊。高職院校應根據藥學、護理、醫學檢驗技術等不同專業的教學要求,科學設置專業化知識模塊;其三,選修教學模塊。如細胞信息傳遞、生物化學研究的新進展、新成果、新方法等方面的教學。通過構建基礎、專業、選修三層次教學內容體系,可以達到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充分發揮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建設的作用。
2 改進生物化學教學方法,提高精品課程教學水平
改進教學方法是建設生物化學精品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創建高職院校教學品牌的必然選擇。首先,推廣運用框架式教學法。教師應當認真鉆研生物化學教材,在新課教學前先給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并就本次課程的內容給予一個框架式結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需要,逐步將教學內容分解,引導學生認知基礎知識與疾病、臨床、治療之間的關聯;其次,運用案例分析教學法,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觸類旁通,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具體的臨床實例,將枯燥的生物化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例如利用糖代謝知識分析糖尿病“三多一少”產生的原因及治療方法;利用脂代謝的知識解釋高脂血癥、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的產生的原因;利用氧化磷酸化解偶聯的知識解釋感冒的一些癥狀等等。第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教師應當根據教學需求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大量引入三維動畫,動畫游戲等將學生引入一個虛擬的三維空間,直觀地學習,創造一個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教學環境,將枯燥的生物化學知識轉為受學生歡迎的電影模式,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擴充課堂知識容量,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 緊密結合臨床,促進精品課程建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生物化學課程中所涉及的諸多內容均與生活及臨床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臨床中的一些疾病發病機理和治病機制均在該學科中有所體現。所以,建設生物化學精品課程,高職院校應當將教學緊密結合于臨床,在講透生化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要注重與臨床醫學的聯系和銜接。運用病例式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興趣,通過對生活中典型病例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4 改革實驗教學體系,突出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性
實驗教學是生物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和基本科研方法,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結合培養技能型、實用性醫學人才的需求,在加強生物化學理論課教學的同時,改革生物化學實驗課,將素質培養和能力訓練貫穿生化實驗教學始終。
在實驗教學中,首先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引導式教學模式”,我們采用先做后講的“歸納式”教學方法,讓學生邊實驗、邊觀察、邊討論。實驗結束,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規律,教師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給予適當指導,給予歸納性、提高式講解,由知識傳授型向能力培養型轉變。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綜合實驗能力,并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次,對實驗報告形式進行改革和創新。要改變傳統的實驗報告模式,要求學生按照科研小論文的形式完成實驗報告,而且實驗報告的評價,應從格式、內容、實驗結果和實驗分析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論文書寫格式,還可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客觀的科研態度。
教學質量是高職教育的生命線,而課程的質量是這條生命線的核心環節。高職院校生物化學精品課程的建設將成為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示范性課程。
參考文獻
[1] 盧森林,吳麗華,盧世韻.基于高職院校運動生物化學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商情,2011(39)
[2] 馬元春.醫學高職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11(4)
【關鍵詞】高等院?!【氛n程 優化 建設
中圖分類: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106(2012)02-0156—03
眾所周知,在高等教育過程中,課程是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課程建設的水平是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時代特征對高校的課程建設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對于培養我國建設人才的重要陣地的高等教育而言,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必然要求我國由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腳踏實地地抓好高等教育中的課程建設這項基本功,不斷打造適應時展的精品課程。
一、對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現狀評估
自2001年開始,面對社會上因為高校擴招對高校教學質量下滑的擔憂,國家教育部先后多次下發相關文件,提出教授上講臺、增加對教學工作的投入、提高教學質量等要求。這可以說是精品課程的前奏。2003年,國家教育部在下發的《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精品課程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這標志著我國開始啟動高校精品課程建設工程。隨后,精品課程建設不僅成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全國各教育單位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重要措施。這一工作受到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廣泛重視,相關實踐與理論研究工作也隨即展開。從我國提出并啟動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來看,毫無疑問,有關部門是希望精品課程的建設成為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并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從大國向強國邁進的前進步伐。
1.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經過五六年的建設,我國高校精品課程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和成效。在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方面,出現了一批精品課程。在實施精品課程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教育部計劃在2003--2007選拔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實際上,這一目標已經實現。僅2008年就評選國家級精品課程650門,其中本科課程400門,高職高專課程200門,網絡教育課程50門。2007年的《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提出,繼續推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在前期建設的基礎上,2006--2010年再遴選3000門課程進行重點建設。這些精品課程的出現起到了示范作用,都—定程度地促進了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促使大家積極主動地思考并參與到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中來。
2.理論研究不斷深入。在精品課程建設的理論研究方面,涌現了一些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成果。通過對中國知網中已經發表的學術論文的檢索,其中,已有精品課程建設的相關研究文章多達1269篇,其中2008年就有467篇。這些研究從多角度,在多方面對精品課程建設作出了研究。一是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主要對精品課程建設內涵、意義、問題和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根據某一具體課程的精品課程建設做出了個案研究,這是研究的熱點。這些研究者主要的方式是結合自己承擔的課程建設的實際,分析了課程建設的思路、經驗和具體做法。三是針對高職高專的特殊需求開展了關于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這些研究者結合高職學校的特點和課程特點,論述了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特點、必要性和具體的做法。
關鍵詞:課程體系;核心課程;教學實踐;精品化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在一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課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其中,核心課程對學員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支撐作用。通過對核心課程進行精品化建設,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深化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體現教學理念的變化,把核心課程建設成為高水平、有特色、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性的優秀精品課程。本文著眼加強核心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從“理論研究”“教學實踐”“課程督導”“課程評價”等四個方面,開展全方位、一體化建設,共同推進專業系核心課程的精品化建設。
一、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推動教學改革創新的需要
核心課程建設的過程實際上是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載體等進行探索和實踐的過程。鼓勵教師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學習并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整合優化已有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嘗試利用現代化的各種教育信息技術手段, 積極拓寬教學渠道,重視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其他課程的改革和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促進課程建設整體水平提高的需要
核心課程是某個專業相對基礎和重要的課程, 在專業教學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至關重要。通過宣傳和推廣核心課程的建設思路和建設成果,會對其他課程的建設起到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形成課程建設的良性循環,必將推動課程建設整體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教學改革創新并向縱深發展,促進專業系列課程的整體建設。同時,還可以營造一種重視教學質量、重視課程建設、以人才培養為首要任務的良好氛圍。
(三)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和師生互動的需要
將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成為高水平、有特色,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性的優秀精品課程,這些課程必然匯聚了本專業最優質的教學資源,將這些教學資源放在校園網上,必然會成為師生交流和互動的平臺,通過溝通互動,既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便于廣大師生共享最優秀的教學資源,便于各學科教師、各兄弟院校之間的交流和借鑒,有利于推動學科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推進師資隊伍建設的需要
教師是教學和科研的主體,更是課程教學的組織者與實施者,好的師資隊伍猶如大酒店的好廚師,核心課程建設成果的優劣最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資隊伍。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不僅對師資隊伍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提供了上升發展的空間和機會。要以課程建設為契機,采取各種方式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專業水平、實踐和科研能力,最終建成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從而為培養優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二、以“理論研究”為先導,謀劃頂層設計平臺
(一)思路清晰, 目標明確
核心課程的建設要與其所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匹配,要緊貼武器裝備發展和部隊作戰訓練實際,立足信息化和實戰化,緊緊抓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條生命線。課程建設的每個環節都要圍繞培養高素質人才這一目標, 在前瞻性和創新性理念的指引下,建設過程要有重點、有創新、有特色、有全面發展。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創新課程教學模式,推進教學內容優化整合,突出課程內容的基礎性、先進性和實踐性,將核心課程建設成為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的精品課程,帶動其他課程建設,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二)頂層設計,合理規劃
課程建設涉及到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進行統一合理的設計和規劃。
制定符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新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不僅闡述了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要求、課內、課外、理論和實踐的時間分配,培養學生能力的具體教學環節措施,還闡明了學習該課程的預修課程以及對后續課程的影響。教學環節設計要科學,時間分配要恰當。
注重教學內容建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教學內容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核心,應符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要以知識體系的優化整合作為課程建設的出發點,不能過于強調課程本身的完整性和獨立性,也不能片面強調核心課程為專業服務的功能,而忽視了要基于核心課程拓寬學生專業面的要求。要把最新的教學科研成果及研究動向引入到課堂,不僅可以充實課程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還可以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嚴謹、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帶入課堂教學,拓展課程體系的廣度和深度,實現科學性與趣味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有機統一,從而建立教學、科研、人才培養三者有機循環的課程教學體系。
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改革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和黑板粉筆式的教學手段,側重啟發式、誘導式、討論式、案例式、體驗式以及任務牽引式等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和主動性。要恰當處理好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關系,縮短課堂講授時間,注重實踐教學,教師講授為輔,學生動手操作為主,真正做到知識是從實踐操作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在教學手段上,除了幻燈片、投影儀等電化教學手段外,還要充分利用實裝、例示品、多媒體動畫、網絡技術等,以提高教學效果。
建設精品教材與網絡教學資源。教材建設是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的組成部分和重要載體。教材必須注重精品意識,要體現本專業特色、先進技術方法以及國內外發展前沿,要優先選擇國家規劃教材,還要組織教師開發與精品課程配套的精品教材,打破傳統的以理論知識點為主線的模式,要以武器系統工程應用為背景,將理論知識融于工程應用實訓中,尤其是優質的多媒體教材對武器裝備工作原理和操作訓練的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還需要建設與課程配套的開放、互動、高效的網絡教學資源,這些構成了立體化的教材與教學資源,為教師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完整的教學方案,實現師生在線互動,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學需要。
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業務水平高的課程建設團隊。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是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的關鍵。教學質量的穩定與提高,有賴于一支精良的教學隊伍,應將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作為課程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梢赃x派教學造詣較高的老教師有針對性地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組織教學觀摩、參加各種教育教學研究實踐,鼓勵教師到高水平的大學進修、合作研究或參加培訓;經常開展教研室或教學組活動,完善教師說課、試講、聽課制度,加強相互學習和切磋,交流教學經驗,發揮教師個體優勢,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和參加相關的教改項目和教學研究課題,撰寫教學研究論文、參加教材建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
要有一套科學有效的考核方法??己瞬粌H可以檢驗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還可以促進教學工作的改善??己说闹攸c應放在學生對轉化應用上,放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上??己说姆绞娇梢允情]卷、開卷、口試、研討PK或寫小論文,通過全程考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以“教學實踐”為核心,構筑優質教學平臺
(一)注重學員綜合實踐能力培養
課堂教學作為課程建設的最終實踐環節,兼具知識傳授、啟迪思維和能力培養的功能。核心課程教學更要著眼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以學員課程知識、前沿內容需求為牽引,突出學員核心知識點傳授和核心能力建設方面內容的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手段,加大實踐環節的建設投入,提高核心課程實驗學時所占的比例,增加綜合實踐學時,實現理論知識向專業化能力的轉化,精心施教、系統施教,對軍事院校來講,就是要培養軍隊骨干軍官和未來領導者。我系在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所有的核心課程要有不少于10%的課程實驗,綜合實踐課時比原來增加了70%,依托大量的“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自選三性實驗以及校級科技創新競賽,鍛煉和提高了學員的綜合實踐和創新能力。
(二)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加強配套條件建設
注重軟硬結合是搞好課程建設的基礎。在硬件建設方面,加大了實驗教學設備的建設力度,研制了與課程配套的模擬訓練器材,開發并利用配套的網絡課程等。在軟件方面,教員隊伍整體結構、教員培養計劃及其落實情況、發表的論文,特別是教學教改論文,教材編寫和出版、多媒體課件制作、試題庫建設等也需要達到建設指標,這些都是搞好課程建設的基礎。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自主研發了35臺套實驗教學設備,在實驗教學中受到學員的一致好評,教學效果較好。
四、以“課程督導”為導向,構筑監督幫帶平臺
(一)發揮督導的研究功能,明確核心課程建設目標方向
課程督導專家與課程建設者一樣,要同步加強課程建設理論研究,為指導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提供參考。要圍繞課程設計、教案撰寫、課件制作、網絡平臺、課程規劃、課程評價等深入研究,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發揮好課程“督”與“導”雙向指揮棒作用,促進核心課程向學員能力培養、向提升教員教學質量方面聚焦。結合軍事院校人才培養加強軍事教學理論研究,開展督導機制研究,拓展督教、督學、督管、督訓等內涵,對基層管理訓練提出科學意見建議。
(二)發揮督導的一線督查功能,解決制約教學質量的突出問題
實施熱心教學管理的行政領導、教學專家并行督導,開展單位之間、內外結合的全方位、立體式督導;督導成員要深入教學一線,廣泛開展課前試講、助教練講、集體備課、教學比賽、校優評選、職稱晉升等各類督查活動,注意區分青年教員和老教員、專業課和文化課、理論課與實踐課等不同標準,做到管控有效、反應準確,準確發現并及時解決制約教學質量瓶頸問題,分類指導教員改進課程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升華學習效果,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三)發揮督導課程體系建設調控,構建科學合理的核心課程體系
督導專家要認清課程改革面臨的新情況,深化軍校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宏觀指導,扎實推進軍校教育質量工程,使各專業層次核心課程體系結構更趨合理,在深化改革核心課程教學內容上,兼顧核心課程基礎性和前瞻性、理論性和實踐性、專業性和綜合性,不斷適應新的作戰思想、部隊武器裝備的發展變化以及作戰訓練實際需求,體現軍事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特點,堅持培養過硬的軍事人才。
五、以“課程評價”為標尺,構筑教學評價平臺
(一)構建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和建設團隊
廣泛開展國內外課程評價體系研究,圍繞課程標準、課程基本建設、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四個方面,突出課程定位、師資結構、學術水平、課程考核、設備條件等內容,不斷構建合理的課程建設評價體系;并根據評價體系準確定位課程團隊成員研究方向,發揮個體優勢,構建高層次課程建設團隊,不斷提升課程建設隊伍軟實力
(二)加強教學研究成果應用
必須將最新的教學研究成果及時充實到課程實施環節,將最新科技研究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科研互補,更新完善課程信息化平臺,推廣課程核心內容知識,增強課程自主學習效果,以課程教學成果提升課程建設質量。近年來,先后在《繼續教育》《實驗室研究與探索》《高教論壇》《實驗科學與技術》等期刊上發表教學教改研究論文近40篇,發表專著2部。
(三)開展課堂教學效果評價
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是改進教學、促進學習的一種有效策略,是檢驗課程建設成果轉化應用的有效抓手。要發揮教學雙方主體性和創造性,教員要以學員為本因材施教,真正培養學員主體意識,增強學員自主探索和合作能力,學員要發揮課堂中主體地位,勤于思考,敢于質疑,大膽提出見解,教員根據課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課程教學更加符合學員的學習需求。
六、結語
核心課程精品化建設是個長期的綜合性系統工程,“理論研究”是個長期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教學實踐”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課程督導”課程建設的放大器,正確的指導幫帶將極大提升核心課程的建設水平,“課程評價”是檢測器,優質合格的建設成果起到示范輻射作用,對于存在一定差距的建設成果要形成有效反饋,實現課程建設的良性發展,最終實現核心課程建設的精品化目標。
參考文獻
[1]余巍巍,許俐俐.從重點課程到精品課程的跨越[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2]史寶會.高職計算機專業類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1).
[3]邱玉娥,張秀玲,王福明等.基于“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化學工藝學》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J].高分子通報,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