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0 18:47: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師專業技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2012年度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2012〕119號)和有關政策規定,現將2012年中等職業學校(中等師范學校、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受理申報范圍
省教育廳所設的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范學校(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負責受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含實驗人員)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和教師進修學校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申報和評審。
在省教育廳以外設立的中等專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按相應的評審權受理相應的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的申報評審工作。
二、評審政策
中等職業學校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執行《關于印發廣東省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通知》(粵人職〔1999〕27號);教師進修學校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執行《關于印發廣東省中等師范學校、教師進修學校教師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通知》(粵人職〔1999〕24號)。學歷、資歷條件執行《關于深化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粵人發〔2003〕178號)、《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中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粵人發〔2005〕177號)、《關于明確當前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評審若干問題的通知》(粵人發〔2007〕197號)。職稱外語條件執行《關于調整完善我省職稱外語政策的通知》(粵人發〔2007〕120號),并根據原人事部《關于完善職稱外語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部發〔2007〕37號)和粵人發〔2007〕120號文有關規定,2001年廣東省職稱外語考試合格成績單不作為職稱外語條件的有效依據。計算機條件執行《轉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科目更新有關問題的通知>》(粵人社發〔2010〕176號)。繼續教育條件執行《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和相關政策規定。
各地各學校的申報評審工作,要按照國家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精神,嚴格執行申報條件和申報程序,提高申報和評審質量,并逐步實現與崗位聘用的有機結合。
三、對職稱申報若干問題的說明
(一)關于初次專業技術資格考核認定問題。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要按照《關于印發<廣東省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初次專業技術資格考核認定暫行辦法>的通知》(粵人職〔1998〕15號)要求,組建考核認定工作小組,負責對本單位申請認定初次專業技術資格人員進行考核認定,通過人員按資格審批權限報省直主管部門或市、縣人事職改部門確認,頒發省人社廳統一印制的專業技術資格證。省教育廳直屬中等職業學校的考核認定工作小組成員名單須報我廳人事處備案,考核認定通過人員報我廳人事處確認。
(二)關于教師資格問題。我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教師進修學校申報評審或認定講師、高級講師技術資格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層次教師資格。教師資格已申請但當年還未獲得批準的申報人員,可先提交申報材料,并由學校出具相關證明。如申報人員申請的教師資格在當年各評委會學科組評審前獲得通過(以廣東省教師資格認定辦公室查詢結果為準),可作為有效資格對待,否則申報材料不予上會評審。學校引進、特聘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暫未辦理教師資格的,由學校出具證明,可申報或認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
(三)關于教師的繼續教育。各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等有關規定,積極創造條件幫助專業技術人員完成繼續教育的學習。申報專業技術資格人員,取得現資格以來每年都應有參加繼續教育的記錄,2011年參加的繼續教育應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
(四)關于論文代表作送審的要求。申報中等職業學校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高級講師、高級實驗師)人員須提交兩篇代表作(論文或論著)。申報人將兩篇代表作復印一式兩份分別裝入2個材料袋提交(每個材料袋裝2份不同論文,不再退還),代表作原件與其他申報材料裝入主材料袋提交。不按規定要求提交論文代表作送審的,一律按代表作不合格處理。
(五)關于專業技術資格申報的系列及專業的要求。申報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的系列和專業,嚴格按照資格條件中有關“在職在崗”的規定。對不符合在職在崗要求的不予受理。已與學校簽訂了聘約(協約),實行了聘任管理,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符合我省資格條件規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可在現工作單位申報評審相應檔次的專業技術資格。
申報人填寫送評學科組名稱時應嚴格按照我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高評委下設學科組名稱規范填寫,所申報的專業技術資格名稱應盡量按照《教育部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年修訂)>的通知》(教職成〔2010〕4號)中所列專業名稱填寫。
(六)關于繳交社保憑證的要求。申報教學、實驗系列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其繳交社保的憑證,可由學校統一到相應社保部門開具。
四、工作要求
(一)申報人應真實準確報送材料并提供相應證明。
申報人應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術崗位和省的職稱政策,對照相應資格條件和申報評審辦法的規定,真實、客觀、完整填報相關表格,并對填報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作出承諾。申報人同時須提供由學校或有關部門對學歷、資歷、外語、計算機、繼續教育、任教課程及課時、科研項目(課題)、論文(論著、教材)以及年度考核、擔任班主任、本人實踐及指導學生實習、指導青年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承擔公開課、聽課評課等方面的情況出具的有效證明。未能提供相應證明材料的將視為無效材料。申報人所填報的各類表格之間相同的內容應當一致,不得漏填、涂改、造假。申報人在取得現資格期間,如有違規違紀、學術不端等行為,必須在申報表的工作負面情況說明欄如實填寫,不填寫但經查實存在的,將視為故意隱瞞、弄虛作假行為。
有關申報表格及填報要求可在我廳網站“通知公告”欄下載(附件1—12),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進修學校申報人應分別填報不同的《申報表》與《推薦表》(附件2—5)。我廳不接收不按規范提交的申報材料(包括《申報表》、《推薦表》)。申報時間截止后,我廳將不再接收申報人及有關單位補充的任何材料。
(二)各單位應認真做好申報人材料的審核及公示工作。
1.各單位(學校)應嚴格按照要求規范整理申報材料,并指定專人對申報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嚴格審查,特別要做好對申報人學歷、資歷、職稱外語考試、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論文(著)、課時數、年度考核、獲獎證明、本人實踐及指導學生實習、擔任班主任、承擔公開課、聽課評課等材料的審核工作,確保申報人所提交材料的完整、真實、準確。凡提交的復印件須經單位審核人審查原件,核實后在復印件上簽寫“與原件相符”字樣,并簽署審核人姓名和加蓋單位公章。
2.各單位(學校)要本著對申報人認真負責的態度,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評價申報人在師德表現、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學科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并將評價意見完整填寫到《申報表》、《推薦表》相應的欄目中。各學校要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堅持師德不端“一票否決”原則;要高度重視對申報教學系列教師獲現資格以來的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教師指導學生實驗、實訓、實習,或指導畢業設計(論文),以及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技能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取得的成果均可作為教師本人的教學業績,堅持把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等效評價。單位的推薦意見要客觀準確反映申報人的工作表現、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推薦意見不能過于簡單。
3.各單位(學校)應按規定要求及時將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的有關材料(特別是申報人的《申報表》、《推薦表》)、單位的投訴受理部門及電話,同時在單位顯著位置或網站張榜公示。不便于張榜公示的申報材料,應統一、有序放置在會議室等場所對校內開放,以備查驗。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個工作日。受理投訴主要由單位人事(職稱)部門負責,并接受紀檢、監察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公示結束后,由單位(學校)紀檢(監察)或人事部門在《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前公示情況表》(附件11)上如實加具意見并加蓋公章,連同申報材料一并報送。各地、各??山y一報送本地、本校所有申報人員的評前公示情況。公示期間凡經查實存在弄虛作假或有其它違規行為的申報材料一律不得報送,并按有關規定處理;對舉報問題一時難以核實的,應如實注明,先行報送,但不得停止核查,核查結果應及時報送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對沒有評前公示情況的申報人材料,我廳不予受理。
(三)各單位應做好申報人材料報送工作。從今年起,各地的申報材料以地級以上市為單位集中報送,省屬中等職業學校單獨報送。地級以上市教育局負責本地區中職學校和教師進修學校(含非教育行政部門主管的學校)的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材料的報送工作,要安排專人對每一位申報者的材料逐份、逐項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核。凡不符合資格條件要求或材料不齊全的,不得報送。經嚴格審核符合要求的材料,應及時送同級人社部門審核、蓋章。省屬中等職業學校應將申報材料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后報送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教育廳直屬中等職業學校的申報材料由我廳人事處審核。
(四)省教育廳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對各地各校報送的申報材料組織初審。初審主要對申報材料的合法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查。申報材料經初審通過后方為正式受理。我廳按正式受理數通知各地或各校交納相關評審費用。對經審核不符合申報條件、申報程序或不屬于本評委會受理范圍的申報材料,按原報送渠道退回,同時書面告知申報人,當年不再受理該申報人的申報材料。
五、評審收費標準
評審收費標準按省人事廳《關于轉發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費標準的復函>的通知》(粵人發〔2007〕35號)執行。即申報評審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每人780元(含論文鑒定費200元,教師進修學校申報人員不用繳納論文鑒定費),申報評審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的每人450元。各地各校在報送材料被正式受理后,憑我廳師資管理處開具的接受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材料的有關憑證到我廳辦公室財務室領取繳費通知單繳納有關費用。
六、報送材料時間
請各地各校務必于9月17日至28日期間(節假日除外)將申報材料送達我廳師資管理處(省教育廳大院內高校教師住宅樓502房),逾期不予受理。工作時間: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
本通知附件不隨文下發,各單位和個人可在我廳網站()“通知公告欄”下載本通知、申報所需填報的表格及有關說明。申報人填報表格時不得隨意調整表格格式。
附件:
1.送評材料目錄表
2.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表
3.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術資格推薦表
4.教師進修學校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表
5.教師進修學校專業技術資格推薦表
6.送專家鑒定代表作申請表
7.證書、證明材料表
8.業績、成果材料表
9.申報人員基本情況信息錄入表
10.學科組名稱
關鍵詞: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教育部負責人也表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調整高等教育的結構,突破口就在地方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地方本科院校以新建本科院校為主,師資隊伍青年教師所占比例大,青年教師已經成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隊伍的重要力量,承擔著教學和科研的重任。地方本科高校的轉型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青年教師。因此,如何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斷提高青年教師隊伍質量與水平,已經成為地方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師資隊伍結構以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為主,學歷以博士、碩士為主,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偏少,職稱結構呈金字塔形,缺少高層次人才。很多青年教師是從一所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另一所高校任教,欠缺專業技術實踐能力,達不到應用技術型高校的要求,缺少“雙師型”教師。[1]在轉型發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存在問題如下:
(一)專業發展的意識薄弱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都是新建本科院校,是由高職高專院校直接升格或者幾所高職高專院校合并,甚至是高職高專與中職院校合并而來,辦學綜合實力不足,師資隊伍的職稱、學歷、學科結構以及學緣結構都與傳統的本科院校存在很大的差距。[2]近幾年,地方本科院校為改善師資隊伍結構,引入了很多高學歷的青年教師,青年教師已成為地方本科高校師資的中堅力量。但是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缺乏引導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完善的組織機構,對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順其自然,也有很多地方高校對青年教師的在職培訓和進修,過于功利化,為了滿足學校的“數據”或者“面子”需要,很難真正關注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提高與完善。
(二)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不平衡
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師很注重學歷職稱的提升,偏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提高,專業理論知識豐富,但欠缺崗位實踐經驗,專業技術實踐能力不強;同時,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師教學任務重,忙于應付日常教學,習慣于傳統教學方式,重視理論知識,忽視專業實踐能力提高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而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多為應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技術型高校,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專業技術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
(三)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不健全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的引進與培養重學歷、重專業技術職務,對教師的專業技術實踐能力欠缺考核的標準,欠缺與應用技術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的配套機制。師資的引進與培養缺少專業技術實踐取向的系統規劃,沒有與應用技術型高校的發展需求掛鉤。[3]而且地方本科高校也缺乏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的評價體系,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評價指標中對教師的產學研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還未引入相應的考核標準,學校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沒有在學校層面上合理制定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沒有充分考慮到應用技術型高校對教師的專業需求。
(四)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不夠優化
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師教學任務重,每天忙于備課、上課,同時,青年教師的科研壓力大,很多青年教師忙于課題的申報,論文的發表,很難參與社會實踐,了解社會最前沿的技術更新和經濟發展需求。同時,在我國職業教育的氛圍還未形成,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機制也未形成,對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的培養缺少企業的積極參與,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沒有形成。地方本科高校在引導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為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組織文化和和諧的工作環境方面還很有欠缺,經濟待遇也沒有充分體現教師的社會地位,導致很多高素質人才流失。
二、促進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一)教師個人方面
1.明確個人專業發展目標。青年教師應主動的去發展自身的專業,而不是僅僅為了職稱的提升,職位的晉升,被動的去發展專業。青年教師應積極關注國家的政策取向和社會需求,按照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根據各專業的技能需求,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2.積極提升專業實踐能力,理論與實踐均衡發展。應用型本科高校對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術技能,青年教師在注重學歷的提升,注重理論知識學習進步的同時,需根據專業的發展情況,增加社會實踐的機會,關注社會經濟發展對專業技能的需求,關注企業中先進的科學技術,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注重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均衡發展。
3.增強創新創業意識。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方式已從“資源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階段,即由依賴物質資源轉向依賴科學技術、勞動者素質及創新管理。這就要求高校培育社會經濟需要的知識創新和創業型人才,為實施人才強國和科教興國奠定基礎。[5]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求的人才。
(二)學校支持層面
1.激發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青年教師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方本科高校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有明確的轉型發展規劃,在思想上高度激發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首先,學校要提出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需求。學校的需求能夠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其次,學校要完善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組織機構,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自主學習能力,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最后,學校要充分考慮到青年教師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政策與制度來保障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6]應使青年教師有更多的專業發展自主選擇權。
2.完善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地方本科高校需完善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避免盲目追求“面子”工程,按照國家發展的需求,引導青年教師合理發展自身的專業。首先,嚴格地方本科高校教師準入制度。地方本科高校現行的教師準入制度與其他高校沒有本質的區別,地方本科高校在引入師資時需要充分考慮到轉型發展的需求,嚴格評價體系,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經過課程、知識與能力本位三個階段的考核,考核指標需明確,要求嚴格。其次,制定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規章制度,如制定青年教師社會實踐政策、青年教師企業掛職鍛煉制度、青年教師帶領學生創業的相關扶持政策等,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有專門的機構與專業人員來組織和指導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最后,建立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教師評價體系。地方高校的教師崗位職責、教師聘任、考核,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等都需要充分考慮到應用技術型高校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
3.優化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環境。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營造良好的學校環境,形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氛圍。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為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平臺,通過校企合作、訪問交流、社會實踐等多方面來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同時,要對青年進行傳、幫、帶,發揮學科帶頭人和高水平教師的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最后,地方本科高校需要重視對青年教師的人文關懷。青年教師面臨的工作與生活壓力都很大,學校需要積極提高青年教師的經濟待遇,幫助解決青年教師在工作與生活中出現的困難,為青年教師解決后顧之憂,才能使青年教師潛心投入到專業發展。
(三)社會保障層面
1.構建職前職后一體化的教師專業發展新體制。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為應用技術型高校,首先,必須要建立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資格標準,建立起了這個標準,地方本科高校才能參照這個標準引入師資,同時根據這個標準對現有的教師進行相應的培養與提高,達到國家的要求。其次,需要構建職前職后一體化的教師教育新體系。教師教育是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的教師教育體系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缺少專門的應用技術型高校教師培養機構,地方本科高校的師資主要來源于普通高校,與社會對應用技術型高校的師資需求有所脫節。最后,需加大對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經費支持。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制定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經費投入制度,確保青年教師發展專業的經濟需求。[6]
2.在社會范圍內形成校企共建、工學結合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立足地方,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僅靠教師閉門造車式的人才培養方式無法滿足地方的需求。因此,必須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校企共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8]企業參與到應用技術型高校的教師培養中,實現校企共建、校企共管和校企共享,教師可以參與企業的管理、產品研發、技術服務、營銷與品牌策劃等,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術實踐技能。
作者:王瑋 單位:安徽新華學院
參考文獻:
[1]袁曉杰.地方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張國強.新建本科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4):74-75.
[3]洪姝芳.安徽省民辦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3.
[4]吳美華.技術本科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5]鄧俊熙,基于多維學術觀的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
【關鍵詞】 ??茖W校;教師職稱;師資建設;現狀;對策
教師職稱是評定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的標準,衡量教師專業技術水平的依據。??茖W校教師職稱是職稱的一個分支,??茖W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是對教師專業技術水平的評價,它關系到??茖W校教師的培養,也關系到整個專科學校的發展。因此,研究??茖W校職稱制度,研究符合??茖W校實際情況的職稱制度,發揮職稱制度正面作用,減少負面作用,是目前需要研究分析的問題。
一、專科學校職稱制度現狀綜述
??茖W校教師職稱制度屬于學校職稱制度系列中的一個分支,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類學校的實際情況,統一規定了各類學校的專業技術資格等級,并按照這個等級對相關人員進行評聘。專業技術資格與工資待遇實行掛鉤結合,相應資格就可對應相應工資。目前專科學校實行專業技術資格聘任制度,聘任制度的特征是實行評聘相結合,即如要聘任職務必須首先取得任職資格。
二、??茖W校職稱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1、科研、教學水平要求過低
職稱評審部門開展??茖W校職稱評審工作中,要求的條件有3項,一是公開發行專業論文或論著;二是教師職務任職資格期限;三是年均教學工作量。但評審條件沒有對發表的文章質量、教學質量作出具體要求。因此評審條件并不能反映教師真正的科研能力,沒有發揮應有的控制作用。因為職稱評審制度只是對3項條件有數量的要求,而沒有質量要求,所以不能推進教師在教學和科研兩個方面全面發展,不能產生崇尚教學,追求學術,追逐高水平科研創新的結果。
2、重視學歷,看輕工作成績
按照評審要求對申報者的學歷有嚴格要求,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因教師學歷有專業性的區別,并且在具體教學培訓工作中,存在教育技能的差別。因此學歷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學成績和教學能力。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已經得出了基本結論,高學歷的教師并不一定具有較好的教學科研能力。
3、著重理論,淡化實踐
在專科學校教師職稱制度中,評價教學和科研,評價標準都表現出著重理論、淡化實踐的傾向。在教師的培養中,主要提高教學水平,很少安排教師到公司等實際工作部門實踐。這種培養方式,造成教師很難開發出有實效的實務課程。在科研方面,多數教師一般以各種刊物、專業網站性研究為主,較少深入企業。因此職稱與實際業務能力之間存在不夠鉚合的情況。
4、對職稱職位沒有實行動態管理
??茖W校中,教師職稱評聘后,實際情況是“能上不能下”,缺乏動態管理制度,沒有聘后管理制度,教師考核沒有懲戒制度,無法使教師感到危機感。因此,教師在獲得職稱后,不會出現被解聘的情況,教師職稱實際是終身制。??茖W校職稱評審制度不考慮職務職責,這種制度是權力與責任的不對稱,造成職稱制度的異化效應。
三、加強??茖W校教師職稱管理的對策
教師職稱評定應該是促進教師工作的一種舉措,應該促進教師發展,但現在的制度影響教師隊伍發展,是對教師整體素質提高的阻礙。
1、向重科研、重教學轉變
職稱管理部門的職稱評定制度缺陷是造成評審教師職稱過程中,不能真實考核教師個體科研、教學的根本原因。因此??茖W校應根據學校需要制定職稱評審補充規定,申報晉升職稱的人員首先在學校內部評審,通過學校評審才可以到職稱管理部門申報評審職稱,通過校內評審彌補評審制度缺陷。
職稱主管行政部門應出臺適應新形勢的職稱評審制度,借鑒美國院校的成熟做法,在職稱評聘中加大科研、教學的權重。必須在科研、教學質量評價上取得重大突破,職稱評審真正以科研、教學質量為中心,學校才能回歸到教學中心上來,教師的積極性也會回歸到教學工作上來。
2、向學歷與業績并重轉變
制定調整職稱評聘辦法,職稱評聘制度,不但要考核學歷、學位、科研,還要考核教師的實際工作業績。在教師職稱評聘制度中,綜合考核學歷、學位、科研、教學、實際工作業績,不能僅僅考核文憑、論文,這樣對現行的師資隊伍建設是不利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應制定全面的綜合評價制度。
要正確考核學歷,應強化教師知識更新,自覺學習的能力,實際工作效果。要正確看待教師的學歷,學歷是“存量”,工作業績是“增量”,不能不考慮“存量”,但也不能不考慮增量,主要是優化考慮,實現教師能力考核因素的優化配置。在職稱評聘制度中,主要重視工作業績,并與教師津補貼結合考慮,把工作業績作為職稱制度、津補貼制度的主要依據。
3、推行教師聘任制,進行動態管理
為杜絕教師在獲得職稱資格后,工作缺乏進取心,積極性減弱的問題,教師職稱制度實行職務聘任制度。在職稱崗位中實行競爭、激勵和淘汰機制,即實行教師崗位聘任制度。按照“崗位流動,定期考核、擇優聘用”的原則,定期考核適合的教師聘任到相應崗位,在聘用期間加強聘后考核管理,制定動態管理機制,按照崗位職責和聘用合同規定,加強對聘用教師的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是否繼續聘用的依據。
4、改革專科學校教師工資制度
教師工資應該包含四大塊:基礎工資;工作量工資,按教師代課數量計算;教師工齡工資,按教師任教時間發放;績效工資,按教學質量撥付。四塊工資各占四分之一。
5、取消編制管理
現行編制人事管理制度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管理方式,嚴重脫離當前實際。應該取消人頭工資,實行按事業撥款機制,根據學校規模、地理位置、辦學效益合理撥付事業費。切實給學校用人權,工資分配權。
綜上所述,現行的??茖W校職稱評審制度存在弊端和誤區,給教師教學科研工作和學校的發展造成了負面效應,因此,??茖W校職稱評審制度應該調整,職稱主管行政部門應出臺適應新形勢的職稱評審制度,借鑒美國院校的成熟做法,引導教師投身教學科研,促進??茖W校事業穩步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韓明.從職稱評審看高校“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成因和對策[J].高教探索,2010(3).
[2] 趙更生.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誤區及應對[J].管理探索,2010(18).
[3] 吳凌堯,李吉海.高校教師職稱評聘工作中的規范研究[J].師資隊伍建設,2011(6).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以及國家和自治區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區普通高等院校教師隊伍實際,制定本評審條件。
第二條堅持以師德、能力、業績、貢獻為依據,堅持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引導教師積極從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者,可破格或優先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
第三條本評審條件適用于自治區普通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實驗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
其中參加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評審的范圍包括:學校黨委書記、副書記,院系黨總支書記、副書記,校團委、學生工作〔部〕處、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黨校,院系團總支、學生工作辦公室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和學生專職輔導員;高職高專院校評審范圍是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不包括本科院校內設的職業技術學院)的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評審條件中涉及的公共基礎課教師指長期在教學第一線從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外語、大學語文、大學計算機、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等公共基礎課教學的專任教師;公共基礎課教師之外的均為專業課教師。公共基礎課教師由教務處、人事處共同確認。
第二章基本條件
第四條職業道德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
(二)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治學,愛崗敬業;以學生為本,教書育人;學風端正,為人師表;團結協作,具有團隊精神。
第五條專業理論知識水平要求
(一)具有系統而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淵博的專業知識,在豐富的學術實踐基礎上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二)掌握本學科領域前沿發展動態,對現論和高新技術的某一方面有獨創的見解。
第六條教師資格要求
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第七條學歷、資歷要求
(一)申報教授(研究員)資格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有博士學位、研究生學歷,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員)崗位滿2年;
2.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學歷,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員)崗位滿4年;
3.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員)崗位滿5年。
(二)申報副教授(副研究員、高級實驗師)資格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具有博士學位、研究生學歷,受聘講師(助理研究員、實驗師)崗位滿2年;
2.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學歷,受聘講師(助理研究員、實驗師)崗位滿4年;
3.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受聘講師(助理研究員、實驗師)崗位滿5年。
(三)本評審條件中規定的學歷(學位),是指國民教育序列中與申報學科相同或相近專業的學歷(學位)。所學專業與申報學科不同的,須參加申報學科1年以上進修并取得結業證書(思政系列除外)。
第八條考核要求
具有良好的業務能力和身體心理健康素質,能較好地履行現任職務崗位職責,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等次。
第九條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外語水平按照《人事廳關于印發<職稱外語考試暫行規定>的通知》(內人發[2007]60號)規定執行;計算機應用能力按照《人事廳關于印發<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暫行規定>的通知》(內人發[2007]61號)規定執行。
第十條繼續教育要求
按照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教育廳相關文件執行。
第十一條破格條件要求
(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不受學歷、資歷、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等條件的限制,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
1.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3.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4.自治區引進的“草原英才”工程人選;
5.“自治區杰出人才獎”獲得者;
6.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7.自治區“深入工農牧業生產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
8.科技成果國家級獎獲得者或省部級一等獎獲得者;
9.經過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核同意的自治區支柱產業急需的人才以及特殊行業、有特殊貢獻的特殊人才。
(二)取得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后具備符合要求的學歷,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不受中級資格取得年限的限制,申報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
1.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
2.科技成果省部級二等獎獲得者;
3.自治區“高等學校11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
4.優秀教學成果省部級一等獎獲得者。
(三)破格評審業績成果參照正常晉升條件,已用于破格的條件不能作為評審條件重復使用。
第十二條轉系列要求
(一)高校內教師、自然科學研究、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實驗等不同系列專業技術資格之間,從一個專業技術職務系列晉升另一個專業技術職務系列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時,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先轉后評。
由于工作變動,已評高校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需轉評高校自然科學研究、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實驗等系列專業技術資格,可根據本人實際,直接評審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其他系列的專業技術人員,擬評高校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須取得現有專業技術資格后,在高校教師崗位工作滿2年,方可轉評同級教師專業技術資格,其業績成果以高校教師崗位工作的業績、成果為主,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論文、研究成果僅作參考。
(二)轉系列滿1年后,具備本評審條件規定的學歷、資歷等相應要求,可參加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
第十三條引進人才要求
經認定從國(境)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回國后在高校教學科研崗位工作滿1年以上,根據其資歷和實際水平,可直接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
第十四條調入人員要求
由黨政機關調入高等學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人員,三年之內第一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可不受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限制,可以根據本人的學歷和業績成果等條件,比照同類人員申報副高級以下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以后按正常程序、條件申報。
第十五條博士后人員要求
出站博士后人員,經學??己四軌騽偃胃咝=虒W科研工作,并符合本評審條件規定的,可以直接申報副教授資格。
第十六條返聘人員要求
被返聘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退休人員,可以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但不兌現相關待遇。
第十七條兼職人員要求
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師,教學工作量要求不低于同學科專任教師的二分之一;經學校同意參加培訓進修或在職攻讀學位的教師,任現職期間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得少于規定教學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第十八條延遲申報人員要求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在本評審條件規定的任職年限基礎上延遲申報:
(一)任期內受警告處分者,延遲1年申報;任期內受記過以上處分者,延遲2年申報。
(二)任期內有教學事故者,延遲1年申報;任期內有重大教學事故者,延遲2年申報。
(三)謊報學歷、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行為者,除取消當年申報資格外,延遲3—5年申報。
(四)任期內年度考核不合格、未定等次者,延遲1年申報。
第三章業績成果條件
第十九條本科院校教授、副教授業績成果條件(見附件1)
第二十條高職高專院校教授、副教授業績成果條件(見附件2)
第二十一條藝術類學科教授、副教授業績成果條件(見附件3)
第二十二條體育類學科教授、副教授業績成果條件(見附件4)
第二十三條自然科學研究員、副研究員業績成果條件(見附件5)
第二十四條高級實驗師業績成果條件(見附件6)
第二十五條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員、副研究員業績成果條件(見附件7)
第二十六條業績成果補充說明
(一)本評審條件中的業績,均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成果。
(二)本評審條件要求的論文必須是第一作者完成并發表在具有“CN”、“ISSN”刊號的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專著或教材必須是有“ISBN”書號的正式出版物。在學術刊物的“增刊、特刊、??]嫛鄙习l表的論文以及論文集上收錄的論文均不計入規定的數量。
(三)按要求提交的論文,須有三分之一以上在非本單位主辦的期刊上發表。同一原創作品多次獲獎,以最高獎項只計1次。
(四)本條件所稱核心學術期刊指收錄在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北京大學出版社)、《人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A&HCI)中所列核心期刊。
(五)經全國大中專蒙文教材編審委員會批準立項并審定的教材,為國家級規劃教材。
(六)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包括:國家特色專業、自治區品牌專業、精品課、雙語教學示范課、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實驗示范中心、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
(七)本條件中規定的學歷、年限、數量、等級等凡冠以“以上”者,均含本級。如本科以上含本科,二等獎以上獎勵含二等獎,等等。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已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權的高等學校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訂不低于本條件的評審條件,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教育廳審核后方可執行。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多維學術觀;教師發展;專業化
當前,教師發展問題受到了各級各類學校普遍關注和重視,在前期教育部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工作會議上就指出:要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引領,推動職業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教育部提出的“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意見,要求全國高等學校要建立適合本校特色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高職教育作為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的教育,教師發展同樣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迫切問題,并成為高職院??茖W發展的戰略性關鍵問題。但是什么是高職院校的教師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怎樣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還需要從實踐和理論層面予以進一步的辨析。
一、多維學術觀——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注解
(一)學術——學問、研究、實踐
學術即系統的專門學問。學術的英文“Academia”這個詞用以指“知識的累積”,即學問、學識的意思。學術還有觀點、主張、學說、法、術的意思,如(明)李贄就說過“墨子之學術貴儉……商子之學術貴法,申子之學術貴術,韓非子兼貴法、術?!惫P者認為學術的內涵在“學”和“術”,學即學識、學問;術即能力、方法。學識與學問是指知識,包括理論與實踐的知識;能力是指學習知識、研究學問與創新知識的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與實踐創造的能力。
學術即研究。學識、學問、方法、技能可以習得,即可以通過閱讀、記憶、訓練得到,但是知識的自我建構、發現、發展則需要研究,方法、技能、的發展和問題解決也需要研究。研究既是人特有的思維與認知活動,也是高校教師的職業特征和基本職業素養。
學術即實踐。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學術與實踐不再是對立,因為教育教學的學問就是實踐的學問,教育教學的學問最終回歸教育教學的實踐;因為學術研究的思維和認識與實踐是統一的整體,高職教育實踐的意義不僅僅是職業工作的實踐,也是研究的實踐。
(二)多維學術觀——高職院校學術新視閾
高職院校的學術是怎樣的學術?多維學術觀為我們認識高職院校的學術開啟了一個新的視閾。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歐內斯特·L·博耶(Ernest L.Boyer)在其著名的《學術水平的反思》(1990)報告中,對高等教育的學術內涵進行了重新詮釋,它將傳統意義上的大學學術分列為四個維度的學術,即探究的學術、整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教學的學術這四個維度的學術既獨立又相互關聯。博耶認為探究的學術就是知識的探索與追求,也是學術的最高宗旨,探究的學術需要以專業的方式前進;綜合的學術是要通過建立各個學科間的聯系,把專門知識放到更大的背景中去考察,對探究的問題給與綜合的理解;應用的學術要求教師能夠在理論與實踐之間雙向地往返,成為“反思的實踐者”,問題的解決者,為社會提供學術性的知識應用服務;教學的學術則是把傳播知識的學術稱之為“教學的學術”,博耶認為“沒有教學的支撐,學術的發展將難以為繼”,Menges和Weimer(1996)強調“教學實踐需要學術理論的支撐”。在博耶看來,上述四個維度的學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同的大學應該根據自身的教育使命來處理好不同學術之間的關系,并確定自己的主要學術任務。
高職院校及教師同樣有探究的學術、整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和教學的學術四個維度的學術價值取向和要求,但是四個維度的學術內涵與傳統意義的大學是有差異的,需要與高職教育的內涵與特點相適應,而且學術追求的重點是不一樣的。作為高職院校而言,學校對教師的學術要求的重點應該是教學的學術和應用的學術,就教師而言,在學術探究的學術和整合的學術方面,更多的應重在于“學”——學識的增長,在應用的學術和教學的學術核心方面,更多地應重在“術”——能力的提高。在一定意義下,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學問要比傳統本科教育更為豐富和特殊,原因在于技術知識與科學知識的特征不同,技術能力形成的環境、條件不同,還有就是教育的對象不同。應用的學術則不能僅僅理解為理論應用于實踐,而是指技術的運用和技術問題的解決,并且應用的學術需要技術的實踐經驗為基礎。再者,探究的學術與整合的學術對高職教師同樣具有意義,因為應用的學術和教學的學術都需要探究的學術的精神、態度、方法,應用的學術在技術領域中的開展也會發展為整合的學術——職業工作對綜合的技術運用正成為職業能力發展的新要求。
(三)高職教育教師發展的學術話語缺失
在我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反對知識導向、學科導向成為課程與教學改革的主流話語,因此一個不爭的現實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的學術話語缺失,這種學術話語缺失表現在高職教育話語系統去學術化——教學的學術缺失,以及學術理解的科學理論化——學術概念完整性缺失。
教師發展的學術話語缺失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教師的學術評價以專業學科科研為主體——教學學術性被嚴重忽視,教學績效在教師評價中權重極低;教師的教學發展的重要性被專業技術實踐能力要求所遮蔽;教師信念和教師品質的獨特性要求被職業院校教師的“職業師”要求所淡化。我們不能因為強調職業技術實踐能力,就忽視教師應該具備的關于教學的學問、方法、技術;不能因為強調技術知識的實踐性,就忽視技術實踐本身的學術性;不能因為職業的的實踐性,就忽視教育的學術性。因此,高職院校面臨著雙重的教師發展任務,一方面要重樹教師發展的學術話語,以提升教師發展的學術品質,另一方面要重新認識并大力提升教學學術的學術價值,促進教師教學學術水平的提高,真正讓教師教學的知識、能力、態度能夠得到不斷成長和發展。
二、高職教育教師發展實踐話語辨析
(一)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踐話語
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66 年在《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中首次提出“教育工作應被視為專門職業”的觀點,它提出:“應把教育視為專門的職業,這種職業要求教師經過嚴格地、持續地學習,獲得并保持專門的知識和特別的技術?!苯處煂I化發展概念最初來自發達國家,最早在我國的師范教育中被引入。美國上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了教師專業化的口號,目的是要提高公共教育質量,促使教師的教學成為真正的專業。1976年美國教師教育大學聯合會報告指出,教師的教學能夠實現為專業。在隨后時間里,特別是本世紀的十多年來,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都將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內涵。
在我國高職教育的實踐話語系統中,最初并沒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提法,更多的是提出“雙師型”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要求,這樣的要求既來自教育管理部門的文件,也來自于高職院校的教師缺乏職業技術實踐經驗的現實,更是由于高職教育學術話語缺失帶來的一種教師發展話語理論變形。從概念上看“雙師型”教師比較接近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概念,但是,“雙師型”教師的提法只是一種基于我們傳統思維方式的“和”思維和“合”思維:一般可理解為高職“雙師型”教師就是“教師”加“職業師”,即既要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如果我們由此認為具有基礎理論知識者便是教師,或者認為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動手能力者便是合格的教師,是對教師的職業內涵的極大曲解,而且在邏輯上也是不能被解釋的。因此,“雙師型”教師只能是高職院校的實踐話語,而不能作為教師發展的代名詞。從多維學術觀看,作為高職教師的學術性不能被表述的話,“雙師型”只能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種特征描述,而不能成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目標,因為真正的“教師”或“職業師”內涵都需要在探究的學術、整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和教學的學術等四個領域作出更為深入的解讀,這也是高職教育教師的高等性所決定的。
(二)雙師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命題假言
從邏輯上看,“雙師型”教師是一個復合命題——聯言命題,其中包含了“學校教育教學的專家”和非教師職業的“專業技術工作的專家”兩個子命題。高職院校教師的內涵是什么,在“雙師型” 教師這一命題下,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以下假言——事實上在高職院校的實踐話語系統中已經成為真言。
1.假言之一——教師已經作為合格教師而尋求成為技術工作專家。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都取得了高校教師資格證書,并且具有相應的教師專業技術職稱,從教師職業資格看,似乎已經符合高校教師條件。由于高職教育對教師應該具有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實踐經驗的要求,而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仍然普遍達不到要求。因此在這一現實下,教育管理者提出“雙師型”教師要求的關注點放在了促使教師爭取獲得其他如“工程師”、“會計師”等專業技術職稱上,在客觀上,至少是認為當前教師已經作為了合格教師,而重點要促使教師成為技術工作專家。
當前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師”問題與一線實踐經驗缺乏問題同樣令人擔憂,甚至教師的教學問題和學術問題遠比“職業師”問題要嚴重和復雜得多。近十幾年來高職院校教師數量的爆發性增長,教師的教學成長經歷缺失傳統大學要求的助教學習鍛煉過程,以及學校職稱的學科學術導向和工作績效的課時量導向等,都使得現今的教師缺乏教師信念,缺乏與教學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沒有教學的學術研究,沒有與教學成長有關的學習和總結。
2.假言之二——不是專業技術工作專家,便不能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專家。在近年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實踐中,“雙師型”教師似乎具有某種隱喻,即高職院校教師首先應成為專業技術工作的專家,然后才能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專家。因為我們被告知職業技術教育應該向傳統手工業中的“師傅帶徒弟”那樣的進行教學,師傅當然是技術的專家,教師則應該先成為師傅,才能成為教師。
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也能夠在教師職業生涯中成為具有技術實踐經驗的教育教學專家,教師的職業使命是讓學習者在未來成為職業技術工作的專家,這也是由教師的職業特征和教育教學目標所決定。其中的關鍵詞“經驗”區別于“專家”,而且經驗不僅只是工作的經驗,對于高職院校教師來說,將工作的經驗上升為“應用的學術”能力和經驗可能更為重要。事實上,多數發達國家對于教師要求的標準是,除了有學歷上的一定要求外,特別強調的是生產、建設、管理與服務第一線的工作經歷和實踐經驗。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是“教學工作”的專家,而不一定是“技術工作”的專家,“教學工作專家”和“技術工作”經驗是優秀教師的共同必要條件。相反地,專業技術工作的專家則不一定能夠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專家。
3.假言之三——學校的教師能夠成為專業技術工作專家。要求高職院校教師成為專業技術的專家,即意味著我們能夠讓教師成為專業技術工作專家。這一假言中的關鍵是過程可行性和目標現實性,過程可行要求教師的工作環境、政策、條件等滿足教師的專業技術成長要求,目標現實則取決于“專家”的內涵界定及評價時效。
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自身不可能成為非教師職業的其他職業技術工作的專家,這是教師職業性所決定的。教師的職業性包括教師的職業使命、教師的職業環境、教師的個人價值追求、學校價值使命。顯然,從事教師工作的職業性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職業性是不同的,教師的職業使命是讓學習者在未來成為職業技術工作的專家,而不是自己成為技術工作的專家。如果專業技術工作本身不能成為職業的,由于缺乏職業工作的環境、技術實踐的動力、技術能力形成所必需的現場工作時間,也是無法成為專業技術工作的專家。事實上,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還必然的有學術追求,學校的多維學術價值使命與企業的價值追求也是不相同的,這些都將使得教師難以成為企業工作意義上的專業技術專家。
三、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辨析
(一)職教教師專業化發展內涵研究現狀及問題
高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理論話語要比實踐話語豐富得多,但在理論上還沒有形成相對統一的認識。大致上有兩種關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認識,一是完全從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概念的角度來理解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概念,二是注意到了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概念的特殊性,但更多的是強調專業技術實踐能力的發展。例如:1、王小平(2008)等認為教師的專業化既包括學科專業性,也包括教育專業性;教師的發展則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而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特定內涵包括系統的、有針對性的理論知識,不斷更新的專業技能,豐富的職業教育理論,教育研究、科研開發能力。2、陳永芳(2007)也認為職教教師專業化的獨特性是,既要有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也要有職業教育的知識和教育實踐經驗。3、吳全全(2007)認為職教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包括企業職業實踐的訓練、職教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增強教學實踐效果等。4、趙志群(2002)認為職業的專門化需要具備特定的專業權威性和系統化的知識,能夠提供獨立而可信的服務,具有滿足專門要求的職業道德。等等。
縱觀現有的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文獻,筆者認為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對高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缺乏高職教育的高等性思考,即學術話語的缺失。二是對教師專業化發展概念內涵的論證缺乏嚴密性和深度。
(二)教師專業化發展內涵及向度
高職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范疇,其中的核心概念是職業、專業化、發展,而每一個核心內涵都具有兩個展開向度,每一個向度上都有多個要素,每一個向度之間又有很大的張力——表現為緊密關聯和相互影響。
1.職業——教師的職業與教育的職業。高職院校的教師需要面對兩個向度的職業,即作為教師的職業和教育的職業(受教育者的目標職業),兩個向度的職業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都有著相應的要求。特別地,兩個向度的職業內涵中都包含探究的學術、整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教學的學術,這是高職院校的高等性和學術性所決定的,因此學術性成為了教師職業的特有屬性。在目前在教師發展的院校實踐中,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教育的職業,對作為教師的職業關注相對缺少,我們更多的關注教育職業的一般特征,缺少對教師職業的學術性的重視。
2.專業化——知識、能力專門化與態度專業性。就教師個人而言,高職院校的教師專業化同樣具有兩個職業向度上的意義:作為教師的職業向度的專業化,是指成為一名職業教師所需要的關于教學的專門化知識、能力和職業態度;作為教育的職業向度(在教學層面是教學目標向度)上的專業化,是指教師教學課程中所含的專門化(專業或學科)知識、能力。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高職教師職業向度的專業化內涵包含了對教師從業者應具備教師的信念、教師的道德、學術的科學精神、育人的人文精神,這一點恰恰是我們在解讀教師專業化時往往容易忽視甚至缺失的。另外,就教師以外的教育政策、教育換環境而言,教師專業化還指專門實施職技教育教師教育的機構、課程,職教教師資格認定、職教教師人事管理制度等。
3.關于發展——教學發展與學術發展。首先,高職院校教師發展的基本向度有兩個,一是教學發展(含經驗發展),二是學術發展。
教學發展是教師發展的永恒主題和主要任務,這是由高職院校的教育使命和教師的職業使命所決定的,特別是當前教師的教學信念缺失、教學質量堪憂的現實下,教師教學發展應該成為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必須指出,經驗發展是教師教學發展的必要條件,經驗發展主要指與教學目標達成相關的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專業實踐經驗。
學術發展(多維學術發展)是高職院校教師發展的重要特征。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教師的學術追求是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應該具備的專業精神,必要的學術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師基本素養的要素。學術即研究,研究既是教師專業化的主要職業行為,也是實現專業化的主要途徑,當然,對于高職教育,教師的研究最重要的應該是教學的學術和應用的學術兩個領域,這也是符合高職院校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教學發展和學術發展的內涵具有重合性,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師成長過程中也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進程。
其次,發展的意義在于必須認識到教師專業化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狀態。無論是教師職業向度的,還是受教育者目標職業向度的,教師的專業化都是一個從非專業到專業的一個成長過程,也是一個在多維度上學術成長的過程。教師專業化本身不是一個可描述的確定性結果和終極性目標,而是一個需要與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相適應的自我追求意識與自我超越行動。因為是一個過程,所以我們需要給予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給予更多的指引、幫助。因為是一種狀態,所以我們需要給予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環境(政策、條件)與呵護。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歷任英語科的教學工作、學校英語科教研組長等。該同志從教以來,思想上進,師德高尚;在教學方面,我自覺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自覺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師專業培訓,積極主持教學科研課題實驗,不斷創建有效課堂,教學風格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新形勢,教育教學質量連年先進,深受學生的喜愛、家長的好評和學校的充分肯定。我先后擔任班主任、中隊輔導員、學校英語科教研組長等職;因各項工作出色,2017年8月提拔為學校教導處副主任。
我同志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努力提高科教研水平,進行了《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式》市級課題實驗,獲得韶關市教改成果二等獎;《樂學——課堂口語交際的研究》、《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策略》、《生活知識走上英語課堂》等小課題實驗,被評為學校優秀課改專題。
我同志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新方法,經過長期的摸索走出了一條課堂教學的新路子:“5+25+10”的教學模式。在平時的教學、校內外公開課、縣城小學對基層學校教學開放課、縣城小學片區教研交流和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課堂教學實錄等方面不斷嘗試、更新和推廣,教學效果好,師生評價很高。
我十分重視英語教研組建設,身先士卒,敢為人先,經常開展集體備課、親自上示范課,有效幫助學校的英語教師提高業務能力、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還悉心指導青年教師撰寫教學論文,其中羅麗珍、彭飛燕的教學論文獲韶關市三等獎;主持出版了英語墻報、舉行了教學英語單詞競賽、英語小作文比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想方設法普及與推廣英語知識,提高了全校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
任現職以來,我積極收集、整理和總結教學經驗,撰寫的《讓孩子浸泡在英語的氛圍中》等多篇論文獲市縣獎勵,《Unit6 The story of rain》等教學設計獲縣一等獎,縣城片美文誦讀比賽一等獎,縣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學校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省級優秀學員,2013年還推薦入選韶關市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委庫入庫人員。
關鍵詞:瑞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現狀
一、前言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和課改的不斷深入,及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我市學校體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廣大工作在一線的體育教師是成功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發展的關鍵,如今,這支體育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如何,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怎么樣,教科研水平是否跟得上學校體育發展的步伐等等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與研究。為此,我們開展《瑞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與分析》這一課題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以瑞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實際發放問卷160份,最后得到有效問卷144份,有效率90%。受試者分布見表1。
2.調查方法
(1)調查工具。查閱大量資料,并結合我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瑞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現狀問卷調查表》,該表通過市教育局教研室吳向東教研員的指導與審核,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與科學性。
(2)專家訪談法。對部分學校的體育教育主管人員及體育方面資深專家進行訪談,收集權威、詳實的資料。
(3)數據統計法。本次的數據采用國際通用的統計軟件SPSS10.0 for windows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三、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1.師資狀況
(1)性別、年齡、教齡構成
本次調查顯示,我市體育教師平均年齡29.61歲,平均教齡6.71年,其中20~35歲的教師占89.58%,總體上來說是一支比較年輕的隊伍。但是年齡在36~50歲只占6.94%,說明中年教師偏少,出現年齡結構斷層現象。
(2)學歷、專業技術職務構成
從表3可以看出,我市初、高中體育教師都符合國家規定的要求,并且小學體育教師本科、專科學歷分別占到37.5%和57.81%,我市體育教師能夠有這么高的學歷,與吳向東教研員大力提倡學歷素質教育有關,在他的協助與指導下,如今大部分??平處熣诩尤牖驕蕚浼尤氲胶诤妥钥籍斨校貙⑿纬梢恢Ц邔W歷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
由表4可以反應出,我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以中級職稱居多,其中高中明顯優于初中和小學。從我市體育教師的平均教齡來算,我市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術職務構成并不是很高,特別是高級教師構成偏少。很多體育一線教師反應評職稱難。
2.工作狀況
(1)工作量
調查結果顯示,體育教師的工作量是非常繁重的,特別是小學體育教師的課時數明顯多于初、高中,并且在小學還出現了12位兼職體育教師。
(2)工作現狀
有97.35%的體育教師除了每周固定的課時之外,還要長年的組織大課間活動、運動隊的訓練和比賽裁判等工作。在現實中,體育教師的地位并不高,學科地位也遠未能與其他學科功能相稱,也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學科功能和立足于課堂教學改革。
3.生活狀況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體育教師中有87.5%的教師認為自己的經濟待遇明顯低于其他教師,并且有40.97%的教師認為自己的生活壓力主要來源于工資低。
4.政治思想狀況
調查結果表明,黨員教師占42.36%,說明我市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政治思想素質總體上是好的。盡管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很辛苦,但還是有超過70%的教師選擇終生從事體育教學或歲數大了再改行,說明他們熱愛自己所從事的體育教育事業。
5.教科研與進修狀況
(1)教科研
教科研水平是教師自身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的重要標志,教科研對教學工作的積極促進作用早已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識。
由表5、表6可見,我市有24.31%的體育教師近兩年來沒寫過論文,從論文獲獎或交流的情況看,結果不是很理想,只有2.78%的教師有過3篇及3篇以上的論文獲獎或發表,從側面反應出我市體育教師的科研知識相當貧乏。
(2)進修
進修是教師提高自身政治和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其內容包括職務培訓、學歷培訓、骨干班、崗位培訓、學術講座等等。調查顯示,有22.97%的教師經常性參加進修,72.97%的教師只是偶爾參加進修,也有4.16%的教師從沒參加。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我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男女性別構成比例合理,但存在一定的校際分布不均現象,并且中年體育教師偏少,出現年齡結構斷層。
(2)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質、高學歷的體育教師隊伍,然而其職稱構成并不高,擁有高級職稱的只占6.23%,出現了評職難評現象。
(3)目前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學術概念淡漠,科研能力差,這已成為他們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大攔路虎。
2.建議
(1)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政府各級相關部門和學校應深入調查,了解教師隊伍現狀,對照國家有關法規,尋找差距,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師隊伍建設規劃。
(2)體育教師要完善自己。既然從事了體育教育事業,我們只有去創造機遇,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去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才會得到領導的欣賞和贊譽,最起碼對得起我們所從事的這份事業。
參考文獻
[1] 龐耀琴、張洪斌等.海南省中小學體育師資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瓊州大學學報,2006.13(2)
[2] 張艷萍.甘肅省中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的現狀與建設[J]固原師專學報,2006.6
[3] 許紅峰、許月云等.山西省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4,8(02)
[4] 范源智、邱雪梅等.21世紀初襄樊市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現狀、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2(05)
[5] 劉堅、孫正平.體育教師工作壓力現狀調查分析[J]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2003
[6] 王文初、劉鋒、吳步陽.常德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的現狀與建設[J]體育學刊,2003,10(5).
[7] 柳新海、申榮芳.關于石家莊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現狀的調查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