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5 09:08: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三化學教學反思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化學復習課;學案設計
一、學案的概念
學案在具體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是采用系統的方式,將所涉及的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等方面,有效轉化為所對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綜合性環節,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系統化教學過程。學案設計的過程中,主要針對教學過程所存在的問題,以優化學習為核心所進行的一種特殊性、目的性的教學活動,學案設計有效體現出該學科的基本特征,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與原則。
1.學習理論方面
高三化學復習課主要的目的是以促進學生的綜合性學習為最終目標,高三化學學習理論的核心是,以探究人類學習基本機制的心理學為核心理論,在學案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習者的基本特征、個性需求等方面進行綜合性掌握,將學習理論作為高三化學復習課中學案設計的理論基礎。
2.教學理論方面
從高三化學復習課的視角進行分析,教學理論主要的目的是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文藝進行有效解決與處理。在學案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化學科學的基本規律與特征,學案設計主要是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可行的解決方式的一種綜合性、系統性的過程。因此,高三化學復習課的學案設計過程中,為了制定出科學科學的教學策略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要求學案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教學的基本規律進行嚴格性的遵守與應用。因此,高三化學復習課的學案設計需要以教學理論為該學科的理論支撐。
3.系統理論方面
高三化學是由系統論性的觀點與方法進行學案設計的。其中,系統方法主要是對所構成的諸要系統要素進行綜合性分析與梳理,促使相關的要素在設計過程中,按照科學性的結構進行組織,最終有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統理論知識。
三、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三化學復習課學案設計的主要策略
1.以問題為核心的學案設計策略
高三化學復習課中,以問題學習為核心的學案設計,主要目的是將學習看做一種有目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學習的起點是以具體的問題為核心,復習的內容圍繞真實具體的問題進行教學內容的開展。高三化學復習在學案設計的過程中,針對考試大綱以及高考的基本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具體問題進行綜合性分析與理解,學科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形成解決問題的專業性技能。
2.以問題為核心的學案設計的基本流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高三化學復習課的學案設計是以具體問題為出發點,教師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對整個學案進行全面設計。例如,通過真實的新聞事件、現實現象等環節,有效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與求知欲,在學案設計的環節中,需要引出與復習內容相關知識的原理,對于學生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具有促進作用。
(2)分析問題,形成假設環節
高三化學復習課的設計需要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綜合性、系統性分析,在學案設計的過程中對具體的問題形成假設。教師在該環節中需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正確指引學生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合理分析,正確進行假設。在該階段中,學生的知識處理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綜合實踐能力等方面得到進一步提升。
(3)設計科學的計劃進行假設的驗證
高三化學復習課的學案設計中,對于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進行假設,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假設驗證,為了有效假設能順利進行與實現,所設計的學案要求科學合理,與學科的基本特征、規律相吻合,科學的計劃是以問題為核心的關鍵環節,也是對假設進行具體化和程序化的重要方面。
(4)針對學案設計與實施得出結論,并對其進行綜合性反思
教學反思是有效解決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的關鍵環節。教學反思包括兩個基本的方面,一是對問題解決過程環節進行綜合性反思;二是對具體的實施結果進行反思,即結論反思。其中,第一個層面主要是針對高三化學復習課的基本內容,學生需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對這些環節的有效性進行分析與反思;第二個層面需要分析化學復習課的結論與適用范圍等方面進行反思,促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對重難點知識進行深入化的理解與掌握,形成知識獲取、解決問題的綜合性方式與技巧,通過反思促使學生在化學復習中專業知識與技能得到進一步強化與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宏佳.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教學策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5.
高三化學基組 楊志
本學期,我擔任高三1607、1608班的化學教學工作,為了使學生對高三復習有良好效果,并且順利度過這一重要的學期,為此我一學期對高三化學教學有詳細的計劃,注重教學過程,??偨Y和反思。根據高三各個不同時期使用的教學策略和訓練方式,現對本人的工作作一個小結。
一、高三復習過程總結
1、抓好第一階段的基礎復習,抓好“雙基”落實,打好學科基礎。這階段復習主要以《必修1》、《必修2》、《化學反應原理》基本教材為線索,《優化設計》(一輪)為教輔,進行系統的復習。選修內容側重點的復習是通過征求學生的意見而確定的,百分之九十多的學生選擇了《物質結構》,所以在《有機化學》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少一點。對考綱規定的考點,近幾年高考反映的重點考點,怎樣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知識點的有關內容,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是第一階段復習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簡單的將知識點進行堆積,應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將頭腦中散亂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規律化,將零星的知識“點”梳理成知識“線”,并編織成知識“網”。同時還要將化學知識提煉升華,形成牢固的知識框架結構和學科知識體系。這樣才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消除知識上的盲點,拓展知識的生長點,達到啟迪思維,開發智力,將知識內化為能力的目的。
2、在基礎復習過關后進行學科第二階段的專題復習。這階段我們用《優化設計》(二輪)做復習資料,以能力帶雙基,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主。在知識上以學科內綜合為主,適當增加學生的靈活度。并按照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基礎、物質結構和性質、實驗六大塊設置專題,同時還針對高考重點、熱點,針對學生在復習中的薄弱環節設置專題練習,這是查漏補缺、深化知識的一個重要方面。
3、4、5月份,以綜合訓練和查漏補缺為主要形式。在這一階段,引導學生反思總結。反思,可以深化對知識和問題的理解,促進知識的遷移和延伸;反思可以形成思維鏈,促進對知識和問題的探究,尋找解題的方法和策略。而且要引導學生嚴格糾錯,以達到規范、正確解題的目的。在這一階段,學生的適應性得以加強,這樣,學生無論知識性失誤還是心理性失誤都會大大減小。
二、反思
1.由于高三才接手,原來教學進度慢,高三還要上新課,上課、復習的時間匆忙,造成教學進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導致學生基礎知識遺忘率高,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也累。
2.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的缺乏。新教材實驗內容和實驗要求很高,尤其高三還有大型探究實驗,由于學校實驗條件和課時還達不到新課程改革要求。盡管我想盡辦法,動足腦筋,但還是遺憾多多。很多的實驗儀器都是學生在考卷上而不是在實驗室認識的,很多的實驗學生也只能在腦海里演繹它的過程。
張平眾 楊旺
按照我校校長室及教務處的安排,我?;瘜W教研室成立了由我和楊旺老師及全體化學老師參與組成的督導團,對高三化學教學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督導學習。
本次督導主要從試卷講評課及一輪復習課、學生學習常規檢查上開展的?,F將督導情況向各位領導及同仁進行匯報。
一、課堂教學
(一)課型模式
1、高考一輪復習課課型模式
課標展示 → 自主梳理 → 策略點撥(構建體系、突破難點) → 遷移拓展 → 整理完善 → 例題展示(教師點撥、方法小結) → 練習嘗試(獨自思考、交流展示) → 總結反思
2、講評課課型模式
試卷分析、成績分析 → 明確重點講評題目 → 自主矯正、小組交流(查看講義、相互討論,教師參與、個別指導) → 教師點撥 (重點題目:典錯展示、問題分解、層層遞進、方法總結)→ 變式訓練、多樣矯正 → 整理消化
(二)亮點
1、課堂上能緊扣新課標,緊扣高考題型,緊扣學情考情組織教學,對學生疑點困惑點著力突破,杜軍主任的《反應熱 蓋斯定律》一輪復習課中各種題型的典例解析及變式訓練涉及層次分明,有助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2、兩位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能夠充分二次備課,嚴格執行學科組提出的課型模式,并有個性化創新。趙慶老師的月考試卷講評課,能提前準備元素推斷及元素周期律相關知識點復習,及離子方程式過量問題的相關變式。
(三)建議
1、講評課需注重過程分析。要創設條件,讓學生充分展現思維過程,學生是怎么思考的?學生為什么要這樣思考?針對學生思維缺陷,切實講清錯因。必須給學生留有思考時間與反思的余地,時間長短可根據學情而定。爭取使所有學生達到“會做的保證對、錯過的不再錯”;“簡單題不丟分,中檔題多得分,難題爭取得分”。
2、一輪復習課中要給學生一個“悟”的時間與空間,做到“講—練—悟”有機結合,效果會更好。解題技巧的歸納整理可以交給學生自主完成,學案可以適當簡化。
二、學生學習常規
(一)亮點
1、學案、試卷及練習整理有序,一輪復習資料、錯題本記錄完整,有三色筆痕跡,有補充記錄易錯易混點、解題過程、解題技巧等,書寫較認真。
2、教師對學生的學案、試卷、練習及一輪復習資料、錯題本均有批閱,并有相應評語進行提醒督促鼓勵。
(二)建議
1、可以要求學生進一步做好錯題集整理,將錯題分類:
第一類問題:粗心遺憾之錯。比如“審題錯誤”“計算錯誤”“表達錯誤”等。
第二類問題:似是而非之錯。記憶的不準確,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不嚴密、不完整。
第三類問題:確實不會之錯。知識點不理解,解題方法或解題技巧沒掌握。
每一次考試后,都要求學生及時對錯題做出深入分析,找出錯誤根源,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成果總結,從而不斷地消除疑點、盲點、失分點。
2、每次試卷的答題卡爭取做到二次批改,重點臨界生面批,引導學生反思錯在哪里?錯的原因?補救措施?有何啟發?
總之,一輪復習應結合新課標,根據教材或資料,全面地梳理化學基礎知識,使之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突出主干,重抓基礎,強化規范。學生出現的錯題要認真矯正,每次考試爭取都有提高,逐漸形成良性循環,相信我們高三化學最終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2020—2021學年度高三年級教學專項調研督導檢查表
學科: 化學 教師: 趙慶 班級: 高三(7)班
學科
化學
上課內容
月考試卷
課型
講評課
模式
試卷分析、成績分析 → 明確重點講評題目 → 自主矯正、小組交流(查看講義、相互討論,教師參與、個別指導) → 教師點撥 (重點題目:典錯展示、問題分解、層層遞進、方法總結)→ 變式訓練、多樣矯正 → 整理消化
教案(教學環節設計)
課堂(教學環節落實)
1
試卷分析、成績分析
1
已落實
2
明確重點講評題目
2
已落實
3
自主矯正、小組交流
3
已落實
4
教師點撥
4
已落實
5
變式訓練、多樣矯正
5
已落實
6
整理消化
6
已落實
7
8
學習常規
1
草稿本規范使用
2
錯題集規范整理
規范
3
長尾夾規范使用
規范
4
學案、資料使用效率
效率高
5
聽課坐姿、聽課狀態
坐姿端正、狀態良好
6
大聲答情況
有待改進
檢查人: 張平眾、楊旺 2020年 10月20日
2020—2021學年度高三年級教學專項調研督導檢查表
學科: 化學 教師: 杜軍 班級: 高三(6)班
學科
化學
上課內容
反應熱 蓋斯定律
課型
復習課
模式
課標展示 → 自主梳理 → 策略點撥(構建體系、突破難點) → 遷移拓展 → 整理完善 → 例題展示(教師點撥、方法小結) → 練習嘗試(獨自思考、交流展示) → 總結反思
教案(教學環節設計)
課堂(教學環節落實)
1
課標展示
1
已落實
2
自主梳理
2
已落實
3
策略點撥
3
已落實
4
遷移拓展
4
已落實
5
整理完善
5
已落實
6
例題展示
6
已落實
7
練習嘗試
7
已落實
8
總結反思
8
已落實
學習常規
1
草稿本規范使用
2
錯題集規范整理
規范
3
長尾夾規范使用
規范
4
學案、資料使用效率
效率高
5
聽課坐姿、聽課狀態
坐姿端正、狀態良好
6
大聲答情況
有待改進
關鍵詞:翻轉課堂;化學復習;鹽類水解;有效性
文章編號:1008-0546(2015)06-0025-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一、問題背景
在高三化學復習中,復習內容包括必修和選修內容,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內容多而課時少的現象,基于這種現狀,我們更需要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指導高三化學復習課的教學。翻轉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被眾多教師熟知并運用于教學實踐。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并結合教材自主學習,課堂上師生或生生之間交流討論、提問質疑,達到解惑提升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不是簡單地將知識前移到課外,而是對傳統課堂提出了挑戰。與傳統課堂相比,翻轉課堂把知識的傳遞過程放在了課外,更注重知識的內化吸收,借助師生的課堂互動,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提高了高三化學復習教學的有效性。
在經過相關的培訓和學習后,筆者進行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一系列教學嘗試,對翻轉課堂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有效地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對教師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前教師需要精心制作導學案、準備微課視頻、調查學習反饋單,有時還要根據內容的需要準備實驗器材等,預設學生的問題,以指導學生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教師要廣泛查閱資料,以自身扎實的學科知識和跨學科儲備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并且一定要留有備用方案以應對課堂上的“意外”問題。在課堂上,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傳遞者,是學生身邊的教練而不是講臺上的木偶,是學生知識的交流者而不是知識的代言人。課后,教師要適時地布置鞏固任務,形式不拘一格但效果要恰到好處。下面就以高三復習課“鹽類水解”為例,談談筆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三化學復習教學的理解與實施。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
1. 理論依據與設計思想
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一定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超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本節 “鹽類水解”的設計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對所學有意義的知識主動建構。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標”)指出,選修課程旨在引導學生運用實驗探究、交流討論、查閱資料等方式,進一步學習化學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加深刻地了解化學與生活、科學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以提高化學科學素養,為具有不同潛能和特長的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依據課標對“鹽類水解”的學習要求,采用自主先學同伴互學實驗助學展示共學的教學流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探索。
2. 教材分析與學情調查
“鹽類水解”是人教版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的第三節的內容,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體現課標要求,一是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二是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三是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和鹽類水解反應的利用。“鹽類水解”既是對前一節“溶液酸堿性”的進一步探究,又為后一節“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奠定了平衡研究基礎,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作為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不僅要深入研究教材,還要結合高三復習教學的實際,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復習內容的有機整合。本節課著重從鹽類水解的原理、主要影響因素和應用三個方面進行探討,旨在幫助學生認識鹽類水解的重要作用。
在高二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經知道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初步學會利用平衡移動原理判斷主要因素對鹽類水解的影響,認識鹽類水解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本校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具有較好的合作互動和實驗探究能力。需要突破的瓶頸是:鹽的水解程度存在差異性的原因,不同因素對鹽類水解平衡的影響,鹽類水解在實際應用中的利與弊等等,而這些正是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的最近發展區的超越。
3. 教學目標確定
(1) 認識鹽類水解的本質,理解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會判斷不同因素對水解平衡的影響,歸納鹽類水解的規律。能舉例說明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 通過鹽溶液水解程度的比較學會設計實驗、控制變量以改進實驗等。
(3) 結合鹽類水解的應用舉例,感受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
4. 主要環節與設計意圖
主要環節1 微課視頻 自主學習
課前學生對與鹽類水解有關的三段微視頻(鹽類水解的原理、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鹽類水解的應用)進行自主學習,并填寫微課學習反饋單(表1)。教師通過微課學習反饋單的調查,了解學生已知的、未知的、想知的等,據以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復習課的特點在于學生并不缺乏知識,而是不能把已學的知識進行合理地串聯起來,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提高化學問題的解決能力。上述三段微課視頻,不是簡單的知識回顧。重要的是關注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對鹽類水解的理解與思考,因此在制作視頻時,教師要留有恰當的提問、適當的質疑時間并進行簡短的總結。利用視頻可以重復觀看的特點,插入實驗片段,幫助學生加深對鹽類水解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主要環節2 情境創設 提出問題
播放一段約為22秒的新聞視頻:高速公路上一轎車發生自燃,由于車上沒有配備滅火器,車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火將自己四十多萬元的奧迪車燒成了空殼。
設計意圖:有關汽車配備滅火器的安全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對泡沫滅火器的興趣的探究欲望。
主要環節3 問題討論 設計實驗
由泡沫滅火器的原理為切入口,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是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教師結合課前學生填寫的微課學習反饋單,提出反饋單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兩個問題:① 比較0.1mol/L CH3COONa、NaHCO3、NaClO三種溶液的水解程度,② 怎樣證明Na2CO3溶液呈堿性是由CO32-水解引起的。通過這兩個共性問題的探討,進一步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
第一個問題學生很快想到方案,分別測定三種溶液的pH比較溶液的堿性強弱。但是有學生發現,當溶液pH比較接近時,pH試紙就不能區分了。怎么辦?改用比較精確的pH計。
設計意圖:測定不同鹽溶液pH的過程使學生加深了對“越弱越水解”的理解,同時又獲得了pH計操作的機會,鞏固了實驗操作技能。
第二個問題引起學生熱烈的討論,提出不同的實驗方案。有的認為可以加Ca(OH)2溶液,有的認為可以加Ca(OH)2固體更好,有的認為加CaCl2固體,還有的認為加稀HCl等等,課堂氣氛非常熱烈。
設計意圖:Na2CO3溶液呈堿性是學生所熟悉的知識,但是怎樣證明該溶液的堿性是由CO32-水解引起的,并不是很多學生會思考的問題,有的學生只是記住了這個結論。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這個問題,進而學會利用平衡移動原理改變Na2CO3溶液的堿性強弱,有效突破了鹽類水解理解的難點。
主要環節4 實驗探究 交流再探
按照學生提出的幾種主要方案,分組進行實驗。為了節約時間,每組同學選擇方案中一種進行實驗,然后匯報實驗結果。過程中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幾組進行拍照,照片投放于大屏幕進行展示。
此時趁熱打鐵繼續追問: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適量的CaCl2使紅色褪去,試從平衡移動角度分析運用的化學原理是什么?再問:若要使得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的紅色加深,有哪些方法?紅色變淺,又有哪些方法?利用提供的試劑,學生可以想到很多方案,甚至超出了提供試劑的范圍,大大促進了學生的思維。最后由學生歸納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并總結鹽類水解的規律。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討論以及實踐探究,在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鹽類水解平衡的移動,掌握鹽類水解的規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主要環節5 學以致用 回歸生活
為了使學生在鹽類水解的原理和生活之間架起“應用”的橋梁,請學生對照表格(表2)中鹽類水解的應用,聯系實際舉例說明。與課的開始相呼應,復習了鹽類水解,根據其原理自制簡易泡沫滅火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學生滿心期待自制簡易泡沫滅火器的成功,但與預期的結果并不相同,鼓勵學生應進一步查閱資料探究。
通過復習,使學生形成“鹽類水解”的思維導圖(圖1),建立學科知識體系,同時在實驗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
設計意圖:與慣常的成功方式不同,有意創設一個與預期結果不同的實驗現象,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原理與實際應用之間還需要繼續地探究,鼓勵學生進一步探究。通過資料查閱,向學生介紹實際泡沫滅火器中還添加了發泡劑從而增加發泡效果,也是對學生視野的拓展。
三、實踐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結束后,筆者對學生作了訪談。多數學生表示對翻轉課堂教學的認可,他們認為課前觀看微課視頻后,在課堂上對原來學習中的困惑進行重點突破,深入交流與探討,加深了對鹽類水解的認識,同時也獲得了研究平衡問題的一般方法,為后續的學習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歷?;仡櫯c反思本節課的教學,筆者認為有以下兩點需要注意。
(1) 高三化學復習課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是建立在微課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在翻轉課堂里,學生課前通過微課的幫助自主先學,把先學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放到課堂上交流探究,從而提高了復習教學的實效,所以微課的質量對于翻轉課堂教學的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制作微課視頻不能僅靠個人力量閉門造車,而應該發揮團隊的智慧,甚至還可以鼓勵學生的加入,利用視頻編輯軟件,形成微課視頻資源。
(2) 高三化學復習課采用翻轉課堂教學,要根據復習內容的差異性實施教學。本節“鹽類水解”屬于化學原理復習,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學生由現象向理論升華,運用化學原理對現象解釋,控制變量使鹽類的水解朝向有利于人類的方向進行。在元素化合物復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微課視頻中介紹的歸納提煉的方法,對不同類元素的物質形成轉化關系圖,實現元素化合物知識由“繁”到“簡”的轉變。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三化學復習教學,有助于學生利用微課視頻自己掌控學習進程,增加了課堂上的互動性。學生是主動研究者,教師變成了學習指導者和促進者,能使學生所學知識“活”起來,提高了高三化學復習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三化學復習;偏差;針對性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B
一、高三化學復習中出現的“偏差”
1.機械式記憶,缺乏深層了解
高三的時候各科學習已經基本結束,開始進入緊張的復習階段。復習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加牢固地記住基礎知識,要求學生背誦很多公式、定理等,將復習簡單地和記憶畫上等號,對如何理解知識、消化以及應用知識則不夠重視。對于復習來說,記憶不是主要方法,也不能完全達成復習的目標。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強調培養思維能力,多給學生機會主動進行思考和應用,而不是單純的注入式復習。
2.過于重視練習,對內在知識結構的整合不足
在我國,一提到高三復習,很容易就會想到無窮無盡的題海戰術,教師希望能通過這種大量的試題練習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解答問題的熟練度。但是化學和英語、語文不同,在做題過程中是不會有語感形成的,化學更看重的是學生到底有沒有掌握解題方法,通過解題的過程能不能形成一個正確而完善的知識結構。一味地聯系而不去構架知識結構,這樣的復習雖然短時間內有一定效果,但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3.復習內容和選材不真實,偏離實際
某校一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鋁的冶煉的時候選擇了這樣一個題目:工業上用鋁土礦(Al2O3為主,含有少量SiO2以及Fe2O3)來提取氧化鋁作為冶煉鋁的原料,然后給出了工藝流程圖,要求學生寫出其中一些原料的名稱以及過程的化學方程式。
但是實際上工業生產中對鋁土礦進行溶解使用的是NaOH溶液,而不是硫酸,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使用NaOH溶液進行溶解時,只需要對NaOH與Al2O3之間的反應進行考慮即可,因為Al2O3相比起原子晶體的SiO2來說與NaOH溶液之間會更快地產生反應,所以在工業生產的時間之內SiO2和NaOH之間的反應不需要進行考慮。而這個題目中先要使用硫酸溶解鋁土礦將SiO2濾去,然后為了濾去Fe(OH)3,還要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不僅步驟繁瑣,而且設備會受到酸的腐蝕,硫酸與Al2O3之間的反應速率也較慢。因此,工業中是不會采用這種方法進行生產的,這是一種純理論的、不真實的做法。因此高三一線教師在選擇復習題目的時候一定要從實踐性方面來考慮,做到學與用相結合。
二、防止復習出現偏差的具體措施
1.構建知識結構體系
針對學生機械式背誦化學式、題型等問題,教師在復習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有效構建起一個知識結構體系,在構建過程中不斷歸納和總結學過的知識。在開始復習之前,教師可以準備好復習提綱,并提供課堂例題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之前就主動開始自我復習,找出其中的問題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
2.將練習題分類
復習中使用到的大量練習題可以對其進行分類,分為基礎復習題、理解應用題和綜合提高題三個層次,三個層次的問題相互配合并且以科學的比例進行搭配。在這種層級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會不斷提高,同時也可以對自己的真實水平有一定了解,從而對復習的時間以及側重點進行安排。
3.找出復習的重點
高三復習時候很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教師復印大量的資料發給學生,這些資料都是各種知識的大綜合,不僅沒有形成知識體系,而且貪大求全問題嚴重,將各種不同的知識塊堆積在一起。這種復習方法不僅不能起到培養能力的作用,反而會因為數量太多造成學生吃不消,自然也就考不出好成績。教師在高三復習中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自己在頭腦中有對知識點的總結和構架,結合適當的教學輔助有效進行總結和歸納,教師盲目地大綜合只會使學生心中的知識點更加混亂。
參考文獻:
[1]張陵陵.新課程理念下高三化學復習偏差現象的解決策略與反思[J].新課程(中旬),2013, (12):160-161.
關鍵詞:新課程;新理念;新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1-0136-01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如何在新形勢下更好的適應學生的需要和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為我們的基礎教育服務。筆者在本文中就新課程理念下高三化學復習談一些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和思考,以期得到眾多的教育界同行、專家的指導和幫助。
一、轉變教育觀念,關愛每一位學生
古有言“親其師,信其道”,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誰愛學生,誰就贏得了學生,學生就會學好他所教的學科,一個班六七十人成績上總有優生與后進生,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承認每個學生都是惟一的,每個學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可能以相同的加速度、以同樣的速度、沿著同一條路徑達到相同的終點。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的求知愿望,要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筆者對不同學生的作業、測試的要求有所不同,允許學生作業中留有空白。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從不同角度,而且運用不同層次的問題,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而不游離在外。對每個學生的發言,都給予正面的鼓勵,即使是錯誤答案,讓學生把意見表達出來,提倡學生用科學的態度進行爭論,不要忽視和那些特殊的學生。
二、轉變教育思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的課程標準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留下了較大的活動空間,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特長,創造性地組織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要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課堂活動的設計者,上努力營造一個寬舒、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將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充分發揮。在復習實驗時,我們要學生通過自己的預復習后做到:這個實驗如何做?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若將這套裝置重新組裝、程(順)序重新安排還可以做哪些實驗?這個實驗你能得出哪些結論?例如:在復習氨氣噴泉實驗時,除了讓學生清楚引發噴泉的原理和操作外,引導學生探究:(1)如果把NH3換成CO2能引發噴泉嗎?如果不能,應怎樣處理?(2)如果去掉膠頭滴管,如何引發噴泉?(3)還可以設計哪些裝置?(4)請你舉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噴泉現象,并說出其原理。
在復習弱電解質的電離知識時,讓學生根據弱電解質的實質,自行設計一些實驗來證明CH3COOH是弱酸。在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讓學生提出多種方案鑒別濃硫酸和稀硫酸、稀溴水和稀碘水……。課堂上,筆者經常性地采取這樣的研討和練習,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學生在探究討論中自我修正、完善、判斷、評價。學生只有在討論中才能呈現觀點、相互啟發,思路才會有多樣性,才有利于比較,學生也有了相互參照、相互學習的機會。由于這些探究性活動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個性。也正是由于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在課前很難預測學生某個環節到底化多少時間合適,而且即使有一個大致的設計,到了實際上課時比講解式教學也還是多了不少出乎意料的變化,還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進行調整,當然這需要教師有更多的寬容和應變能力。
三、注重教學環節創新,體現新課程理念
新課程理念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在高三化學復習中采取學案導學,正是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相適應的好的教學方法。學案是導學的載體,學案的編寫是學案導學教學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學案的編寫就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進行設計,減少教的成份,同時要以提高興趣為出發點,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并進”的思想,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學案包括復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學習內容、學法指導、達標訓練。每一個學案都寫上考試大綱要求,知識內容要緊扣復習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整個高中課本內容增減、合并、重組,設計成不同層次的問題。在設計問題時更要注意問題情景的創設,給學生留有創造性學習的空間。為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要求學生課后對學案進行消化、整理、補充、歸納,同時對課堂上未完成的部分在課后完成并上交,教師對每位學生的學案進行認真的批閱,對其中存在的個別問題則由個別輔導解決。對共性的問題則在下一課集體講解或引導學生討論,真正做到一步一個腳印,收到實效。
關鍵詞:科學素養
利用好試題 走出課堂 實驗操作
為了體現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理念,反映化學學科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2008年化學科考試大綱明確指出,化學高考試題將在測試考生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新課標指出科學素養落實到化學課程,一般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STSE(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三個維度來具體描述。既注意科學的核心概念與化學知識體系的關系,又有意識地在化學知識的應用過程體現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價值觀。[1]對于高三學生來說,中學教材的內容基本授完,教師利用現成的教材內容來進一步培養學生化學科學素養有所弱化,如何通過高三化學復習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利用好試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高三化學的復習中,大部分的時間是用來進行習題的訓練與評講,教師要利用好習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1、在試題的評講中要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
高三化學的復習過程中,大考、小考比較多,學生學習壓力大,教師在講評試題時應以關心、激勵、委婉提出等人性化的語言貫穿始終。我經常在辦公室聽到有的教師說:“真是豬腦袋,這道題不知做多少遍了,還做錯……”,我真擔心有的教師因學生考差,情緒失控中,在教室說出這些話,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有的題目學生做過,還是不會,我們應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做好補救的工作。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頷,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我們在試題的評講過程中,應會欣賞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批改試卷的過程中,盡量找出每一個學生答題的優點,在試卷中寫激勵的批語,在試卷的評講過程中做適當的表揚。委婉提出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如:“如果能夠這樣答,效果會更好”。在試題的評講過程中,注意要放下教師的“權威”和“架子”,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也讓每個學生都有暴露思維過程的機會,各抒己見,讓他們在交流討論中發現問題,在關心下增強信心,激發興趣,消除其壓抑感,在表揚聲中獲得愉悅。此外,教師要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能因為學生提出一些顯淺、錯誤或怪誕的問題而感到驚訝或可笑。對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都要滿腔熱情,不能“潑冷水”,這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都有重要的意義。
2、習題的設計上關注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體現學科的發展性和時代性。
在高三的復習中,我們要精選習題。習題在設計上要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科的核心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最重要的并不是掌握很多的事實性知識,而是能牢固地、準確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科學觀念。而這些觀念的形成又離不開對核心知識的正確理解。眾多事實表明:許多學生會做一個概念的相關試題,但其在進行概念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迷惑,并沒有轉變,易造成知識世界和觀念世界的分離。[2]我們在試題的練習與講評中應擔負著這一功能。有的習題的設計上應聯系生活、社會、科學技術、化工生產。以習題為載體,培養學生關心科學的社會效果,關心當代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關心如何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等。通過習題的講練,培養學生有效地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與化學相關的問題,知道如何獲取信息,并且在需要時能進行科學的決策。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自覺地關心自然、社會、科技以及生產、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了解化學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知識對現實問題進行初步研究,使他們逐步形成對社會、對自然的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利于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利用典型題來以“點”帶“面”,提高學生的歸結小結能力
知識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提高有利于掌握知識。新教材知識內容編排體系、邏輯結構、知識的呈現方式不具有系統性,這要求我們師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來審視所學過的知識。教師應引導學生梳理好中學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記起來,進而提高學生的歸納、小結等自學能力。在習題課的教學中,我們要選擇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習題作為“點”來給學生訓練。通過典型題的訓練和評講,讓學生聯想、回歸到課本的有關知識點,使知識前后連貫,融會貫通,形成知識網絡,達到落實雙基的目的。例如對于化學反應速率的知識點,我們可以選擇一道比較典型的題目來加以訓練,通過該題的訓練讓學生聯想回憶反應速率的定義、表達式、單位、影響因素、與化學平衡的關系以及用不同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反應速率來表示該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有何關系等[3];可通過典型的無機推斷題來讓學生聯想、回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關知識,聯系實際并構建學科知識點網絡,在習題的訓練中加強知識的記憶、聯系及理解。
4、以主干知識為載體,設計典型的習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
高三是學生能力提高最大的階段。在新課標形勢下,高考試題從能力立意向三維目標的轉化,就要求考生應通過自己讀書、質疑、探究、思考來獲得知識,解決問題,逐漸形成自學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不斷的提高化學學科的科學素養。思維能力是中學化學能力培養的核心,它與觀察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有緊實的聯系。思維能力對學生當前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所以在習題的設計及選擇上,應以主干知識為載體,注重學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能力的培養;通過習題的訓練,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化學問題實驗探究能力。
二、高三復習手段應多樣化,避免單純的習題講練
在高三的化學復習中,由于高中的教材內容已基本授完,許多教師對化學的復習只是單純的習題講練,反復做題、講題使高三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變成只會做題的“機器”,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相吻合,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高三化學復習不能只是單純的習題講練,應有靈活多變的復習方式。
1、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不單是靠幾道化學題“練”出來的,高三學生有時要走出課堂。
在高三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些試題涉及到環保問題時,有些學生答題時總是考慮不到,雖然學生在平常做過一定量有關環保方面的題目。為什么這樣呢?我認為,學生覺得注意環保問題是對的,但絕大多數學生對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認識不到深刻,對注意污染,保護環境只是保留于字面認識上,沒有把這種認識落實到自己實際行動,自覺關心環境、保護環境,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象自己知道隨地丟果皮是不對,但剝了香蕉皮順手丟在地上,被旁人提醒才知道一樣。所以我覺得,在高三的復習中,有時要走出課堂,多些創造機會給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體會日常生活上一些化學問題,可能會比單純做題、講題效果更好。如果學校附近有企業或工廠,學??梢耘c他們聯系點,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參觀學習;可帶學生去參觀參觀污水處理廠;到洗滌廠參觀洗衣粉、肥皂的生產工藝。通過參觀,學生感性地認識到了生活、生產中的化學。通過對工業流程的參觀,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課堂上所講解的化學理論知識。這也是種復習方式,說一定會有更好的效果。
2、實驗不能只是“紙上談兵”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特點,高考加大了化學實驗的考查力度。但實驗試題的得分仍然較低,這暴露出一部分考生對實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出現這樣現象,我認為跟高三學生不做實驗或少做實驗是分不開的。在許多學校,高三學生沒有實驗課,在沒有現成的實驗內容的情況下,大部分教師又怕麻煩,沒有創造機會給學生動手做實驗,只讓學生“背”實驗、“記”實驗學,這是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及提高的。其實,高三學生更具備有完整的中學知識,有更強的分析問題及探究問題的能力,我們應給學生更多設計實驗來探究問題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應用實驗方法來探究問題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認真挖掘教材,讓每個學生在實驗室里真正落實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的原理、裝置、現象和實驗的手法,認真演練練習冊中的實驗習題,讓學生知識與技能同時落實。
在新課程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一個長期的目標,科學素養是學生知識與經驗的積累。在高三化學復習中,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才能使高考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