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2 02:02: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個人投資理財規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個人投資理財,教學模式,案例教學
一、教學方法研究
傳統理財課的教學方法是以知識傳授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師一味的在講授理論上的理財方法和觀念,而在學生的能力培養方面較為薄弱。目前的職業教育倡導的是追求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要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探究,建構自己所認知的學習框架。建構主義教育思想為指導的“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種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分布于不同階段的項目任務中,使得整個課堂的教學活動最終被模擬成在客戶需求中完成特定任務?!绊椖框寗邮健苯虒W模式這種強調培養實踐能力的理念與金融事務專業的《個人投資理財》課程的特點高度契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金融理財能力。將“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融入個人理財課程中進行課程的創新研究可以培養金融事務專業學生的理財職業適應能力。
二、課程設置與考評研究
本課程教學實踐首先需要結合學生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包括理論課時與實驗課時的安排、模擬項目的設計、學習小組的分組情況、專項教學的設置、教學資源的整合,教材內容的處理等。
由于課程教學方法的調整,我們修訂了原有的考評方式。情境性項目教學需要進行與學習過程相一致的情境化評價或融合于教學過程之中的綜合式測驗,讓學習中對項目問題的解決過程本身反映學習效果。
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按照事先劃分好的學習小組進行學習與討論,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培養了自己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讓學生意識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強化了其綜合學習能力。我們還根據個人理財課程的特點應關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性的培養,改變以“理論考核為主”的考核評價模式,變為“素質培養和能力提升”為主導的成績評定模式,結合學生在情景教學中的具體表現與項目完成情況來進行評價。
三、教學資源的匯編研究
在個人理財課程教學中,需要精選理財案例,建立教師教學的理財案例資源庫。選取案例可以從教材中直接拿來,但更多的案例需要教師從網絡、圖書館,身邊的案例等進行搜集,并進一步加工整理,選取適合中職教學需要的簡單案例。我們可以選擇從綜合性較強的案例中刪減一些教學中未涉及的內容,突出案例所要體現的某兩個或某幾個方面的理財知識,注重案例難度的適度性和綜合性,同時要保證案例的生活性,如果能針對學生的理財能力有直接應用的價值就更好了。教師也可以從已有的幾個簡單案例進行整合,將不同客戶遇到的理財問題放到同一個假定的客戶中去,整合過程中要注重理財規劃的整體邏輯性,設置的問題要循序漸進,應該是既能回顧已學知識,又能將學生引導到新學的理財知識上。
四、研究的特色創新之處
(一)實踐教學力度得到加強。
個人理財課程的教學最主要的還是著眼于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是改善個人理財課程的重要手段。針對本課程在教學中的實施情況來看,主要途徑有四條:一是結合學生自身和家庭的消費和理財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各種理財知識的案例探討中,針對自身實際情況量身制定相應類型的理財規劃,并通過小組間相互討論交流理財信息,提高實際理財能力;二是開展個人理財的模擬大賽,以賽促學,促進學生理財學習的興趣;三是邀請行業知名職業理財規劃師或者金融投資界專業人士舉辦理財規劃講座,使學生對實際的、前沿的理財業務知識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四是同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多參觀學習,實際感受理財業務的操作流程,切身體驗投資理財文化,加深自己對目前個人投資理財市場的切身感受與領悟。
(二)學生自身專業綜合理財能力得到提升。
在實施本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中,我們發現,通過該課程模式探索的實驗改革,學生的自身專業綜合能力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由于學生在本課程的結業考試中需要完成一份理財規劃書,而學生要想完成這份理財規劃書,需要擁有金融、銀行、保險、證券、財會等多方面知識作為支撐,同時他要學會團隊合作,小組共同完成理財規劃。
所謂投資理財是指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進行儲蓄、債券、基金、保險、股票、銀行理財產品等個人財務的合理規劃,從而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獲得財務資產的合理增長,目前常用的幾種個人投資理財方式主要以儲蓄、債券、基金、保險、股票、銀行理財產品等為主。儲蓄是個人將暫時用不到的貨幣結余交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獲得存款利息的一種投資活動,是我國銀行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定期、活期存款與外匯儲蓄。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為了向社會籌集資金所的一種金融契約,在限定時間內按照一定利息向用戶支付本金與利息,是一種有效的債務憑證。相對而言,債券收益一般企業最大,政府最低,保障程度則與之相反,政府最可靠,最后則是企業?;鹗菫榱四撤N目的而特地設立的轉向資金,比如信托基金、公積金、退休基金、保險基金等。保險是指通過合同契約保險人與保險機構之間形成的財務賠償關系。股票是股份制企業為了籌集資金所的股份證書,股東以此作為憑證獲得收益的有價債券。理財產品是金融機構設計并的相關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投入市場獲得收益并回饋給用戶利益,以保證理財收益與非理財收益產品為主。
2個人投資理財現狀分析
個人投資理財即通俗的管理錢財,是個人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需求和資金使用情況、風險承受能力所選擇的未來財務規劃模式,在個人投資理財選擇支持下獲得理想的額外收益,從而完成財富的積累與個人資產的增長。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領域的不斷進步革新以及個人財富的不斷增長,我國個人投資理財領域也迎來了繁榮發展期,雖然個人投資理財模式備受關注,但是仍舊存在不少困擾著其繼續發展的負面問題,尤其是傳統理財觀念與現行理財觀念的沖突愈加明顯,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中國傳統家庭生活模式影響著個人投資理財選擇。我國自古以來提倡孝道文化,父母對子女的養育、子女對父母的奉養理念深入人心,理財領域生命周期理論中提到個人一生收支狀況不同,要做到收入支出與生命周期相匹配必須有合理的財務投資規劃。面對這種規劃要求,我國根深蒂固的財務觀念和傳統家庭生活模式就直接制約了個人理財的發展,尤其是父母子女相互饋贈的局面嚴重影響了個人投資理財的選擇與需求。西方文化中強調的理財觀念是資產保值并維持生活水平的穩定,這與中國傳統儲蓄理財觀念大不相同,在理財方面中國個人對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極為強烈,因而導致了個人理財領域的畸形發展。理財作為與儲蓄不甚相同的一種投資觀念,本身收益就伴有一定的金融風險,我國眾多居民在個人理財方面盲目追求高收益但是卻忽略了高風險,在應對投資風險方面也缺乏相應意識,因此一旦出現投資失利后往往是亡羊補牢而非未雨綢繆,這種風險意識上的缺失也嚴重影響了個人理財的理性選擇。眾所周知,理財投資可獲得經濟收益,同時分散金融風險,但是我國金融政策目前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即銀行業、保險業與證券交易行業分開經營,對個人投資理財而言在選擇方面增加了困難,不利于個人理財的發展。
3個人投資理財策略分析
當前我國個人投資理財領域產品眾多,不同產品的投資風險與收益率都不同,投資者個人對于投資收益率的期望及風險承擔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做個人投資理財選擇時要有科學的策略予以指導,從而獲得收益與風險的平衡。我國個人投資理財原則與策略具體如下。
3.1個人投資理財原則我國個人進行投資理財時要遵循三大原則,分別是規避風險、量入為出與注重整體效益。任何金融投資都不同程度伴有金融風險,但是這種風險也意味著投資者將來可能獲得的收益,因此個人投資理財要注意把握機遇與風險,在投資過程中要善于規避理財風險,做到未雨綢繆,從而在把握機遇的同時有效降低風險,獲得滿意的增值服務;量入為出原則是指個人注意自身經濟條件與理財需求,合理規劃個人財務,將安全保值的銀行儲蓄與帶有金融風險的增值投資做合理規劃,確保投資風險控制在個人承受能力范圍內,盡可能減少損失提升收益;整體效益原則是指個人投資理財規劃中要做好階段性財務規劃與整體性財務規劃,確保所有投資都有意義,增值服務有保障,金融投資風險可控,從而實現股票、儲蓄利息等的增值,保證個人投資收益。
3.2個人投資理財策略面對眾多收益與風險各不相同的個人理財產品,在選擇時要遵循三大指導原則,科學地做出選擇決策,保證個人投資收益。首先要明確認知個人投資風險和預期收益之間的關系。所謂投資風險是指個人投資過程中可能損失的收益,投資收益是去除個人本金與損失后的凈利潤,面對投資風險與個人收益之間的正比關系,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是指導個人選擇的重要因素。對于我國傳統居民儲蓄習慣而言,國庫券與銀行儲蓄是風險和收益都最低的投資方式,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安全低風險意味著投資收益低,因此個人投資理財時要針對個人經濟條件、個人需求做出合理選擇,明確股票、金融債券、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與收益,合理控制風險與增值服務。其次要注意個人投資理財資金的流動性與投資周期。所謂投資周期是指個人理財從資金投入到回收的全部時間,資金流動性決定了資金與現金之間的轉換率。一般而言,資金周轉速度越快,投資周期越短,資金流動性越強,反之則周期長,流動性比較慢,比如銀行儲蓄可隨時取、變現速度快,但是收益偏低,與之相比,定期儲蓄周期長但是收益高。像股票、債券、保險、理財產品等投資周期就偏長,一般很難按時拿回投資資金,但是相對收益就較高,承擔的風險也大,因此個人投資理財方面要對自己的投資周期與資金周轉速度有明確認知與需求,從而指導個人進行投資理財選擇。最后是個人用于投資理財的金額大小不同,在選擇投資理財時的門檻也不同,大額投資可選擇理財產品方案多,小額投資產品則相對較少,要根據個人可用投資資金做出正確選擇。
3.3個人投資理財實踐目前我國個人理財領域最活躍的投資理財產品是基于網絡平臺的投資,這種金融上的創新對我國金融投資格局的變化產生了較大影響。網絡個人投資理財模式的興起促使金融制度與金融工具積極創新,以余額寶、招財寶等大批個人網絡金融理財產品為代表的新型投資模式悄然興起,成為當今最具活力、輻射面最廣的個人投資理財選擇。對于追求低風險、穩健收益的個人來說,銀行儲蓄、保險與貨幣型基金是較好的理財選擇,這些產品雖然收益相對較低,但是風險小,投資保值服務有保障,因此較為適合投資周期長、穩健保值的客戶,可達到預期收益,像活期與定期儲蓄存款、國債、保險產品、貨幣型基金是這類人群的主要選擇。對于收益增值要求較高的客戶,可選擇有一定風險但是收益高于銀行同期理財產品的信托產品、混合型基金與銀行發售的相關產品等。余額寶與招財寶作為高收益個人網絡理財產品,目前已經擁有上億用戶,尤其是余額寶,依托淘寶與天貓這個巨大的網絡平臺,成為阿里巴巴旗下最受人矚目的個人理財產品,也直接影響了國內個人理財儲蓄格局。與余額寶相類似的個人投資理財產品美國也曾出現過,但是由于美國儲蓄率較低且美聯儲降息,最后被迫關閉。但是在中國這個人均儲蓄率較高的國家,余額寶作為與最大網絡消費平臺淘寶天貓相聯系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高于銀行,風險相對較低,是一種備受認可的貨幣型基金,尤其是其打出的無風險口號和高于銀行儲蓄的利率對于廣大居民有強烈吸引力。作為貨幣型基金產品,余額寶理財風險相對較低,但是同樣也存在金融風險,尤其是隨著阿里巴巴的美國上市計劃成功完成以及與國內眾多金融巨頭的合作,更是進一步增強了這款理財產品的吸引力。余額寶這款個人理財產品的流動性、低成本性、獲利性決定了其在當前個人投資理財領域的競爭實力,尤其是余額寶與阿里巴巴支付寶的合作運營模式,對于用戶而言其所代表的增利寶基金可有效集中個人閑散資金,不僅收益高,且具備一定安全性,實現了支付寶用戶、銷售平臺和結算平臺的三者共贏,不過這種理財產品的發展要著重應對網絡金融風險,這也是目前困擾國內金融理財模式發展的瓶頸,需要慎重應對。
關鍵詞:個人理財投資理財建議
0引言
“理財”一詞,最早見諸于90年代初期的報端。此后隨著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不斷擴張、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進入千家萬戶。理財不同于投資,當然投資是理財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和內容,但理財的內容要廣泛得多。在個人的中長期投資理財規劃中,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即對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在人生的旅途上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和意外,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也同樣存在各種系統性風險,這就需要我們用合理的投資與理財規劃來抵御風險。國外投資理財經驗表明:投資理財業的蓬勃發展,從宏觀上講對振興第三產業和國家避免泡沫經濟具有重要作用。從微觀方面講對切實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和一生安心生活體系的構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人們應該學習終生投資理財知識來保障自己全家安心生活體系的有效性。
個人中長期投資理財就是通過對財務資源的適當管理來實現個人生活目標的一個過程,是一個為實現整體理財目標設計的統一的互相協調的計劃。這個計劃非常長,將貫穿人的一生。個人中長期投資理財規劃包含了三層意思:首先要清楚自己有哪些財務資源;其次要對自己的生活目標有清醒的認識;第三,要有一系列統一協調的計劃。用現金流的管理把所有的計劃綜合在一起,協調所有的計劃,并讓所有的計劃都能夠滿足自己的現金流,這就是個人中長期投資理財的核心內容。
1個人中長期投資理財規劃的建議
1.1盡早投資。您可以三十歲建立教育基金,也可以四十歲建立養老基金,但是您是否知道晚7年出發,可能要追一輩子?投資要獲利,一定要先行。就象兩個參加等距離競走的人,提早出發的,就可以輕松散步,留待后來出發的人辛苦追趕,這就是提早投資的好處。假如您20歲起就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元買基金,假設平均年報酬率為10%,投資7年就不再扣款,然后讓本金與獲利一路成長,到了60歲要退休時,本利和已達162萬元;而假如您26歲才開始投資,同樣每月500元,10%的年報酬率,整整花了33年持續扣款,到60歲才累積到154萬!相比之下,早投資是不是更輕松?另一方面,投資一旦開始,就千萬別停下來。時間越長,投資的效益就會越顯著。假設您26歲都沒有停止投資,而是繼續堅持每月投資500元,那么,到了60歲,累積的財富將是316萬,幾乎是2倍的收益!時間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師,它對投資結果的改變是驚人的。
1.2長期投資(定期定額)。每個月給您100元,能用來做什么?下一次館子?買一雙皮鞋?100元就花得差不多了吧。您有沒有想過,每月省下這100元,您也有可能成為百萬富翁呢?如果每個月定期將100元固定地投資于某個基金(即定期定額計劃),那么,如果在基金年平均收益率達到15%的情況下,堅持35年后,您所對應獲得的投資收益絕對額就將達到147萬。過去,銀行的“零存整取”曾經是普通百姓最青睞的一種儲蓄工具。每個月定期去銀行把自己工資的一部分存起來,過上幾年會發現自己還是小有積蓄。如今,零存整取收益率太低,漸漸失去了吸引力,但是,如果我們把每個月去儲蓄一筆錢的習慣換作投資一筆錢呢?結果會發生驚人的改變!這是什么緣故?由于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及復利的作用,投資金額的累計效應非常明顯。每月的一筆小額投資,積少成多,小錢也能變大錢。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習慣的影響力竟如此之大,一個好的習慣,可能帶給您意想不到的驚喜,甚至會改變您的一生。更何況,定期投資回避了入場時點的選擇,對于大多數無法精確掌握進場時點的投資者而言,是一項既簡單而又有效的中長期投資方法。
1.3組合投資(資產配置)。俗語說:“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分散投資卻是一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策略。如果您只買了1只股票,一旦選錯,賠個精光;但您如果買的是20只股票,不太可能每只股票都漲停,但也不太可能每只都大跌,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在漲跌互相抵消之后,結果可能是小賺或小賠。顯然,全部的錢投資在1只股票上的風險,比分散投資在20只股票上的風險要高得多。除了在一種資產類別中進行分散投資以外,您還可在不同的資產種類中選擇多種投資方向,如股票、債券、現金和銀行存款等。選擇風險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資品種構建組合,您可以兼顧風險與回報。例如,一個股票占40%、國債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資組合,1996年至2003年間的平均年回報率為9.07%,高于100%投資于定期存款的組合;同時,其標準差(衡量回報率的波動程度)卻遠遠小于100%投資于股票的組合。
1.4優質投資(相信專家)?;饘莻€人長期投資理財過程中,一個非常好的幫手。門檻低,通常最低的定期定額計劃只要100元至300元每月。而從中國開放式基金誕生的2001年至2005年,中國的股票型基金連續5年跑贏了大盤,基金經理的專業投資管理能力得到了有力的證明。站在投資專家的肩膀上,您有機會賺得更多。選股票呢?每天搏殺于硝煙彌漫的股市戰場,您是否會感到彷徨?您又是否感到無奈?買什么套什么!恐怕是大多數人心中永遠的痛。何不考慮些大藍籌股票長期持有,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而優質大盤藍籌絕對代表中國經濟的未來。
以上只是幾個個人中長期理財的小建議,其實我們大家可以做的更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財務狀況,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的理財需求,盡早規劃,長期投資、合理組合您會擁有更幸福的明天!
2個人中長期投資理財規劃應當注意的的問題
首先在建立個人資產的階段,應當選擇一個沒有風險的簡單的投資機構,最好是采取儲蓄的方式。儲蓄是每一個家庭都必要的理財手段以便作為備用金。備用金根據家庭情況不同所占比例也不同,一般三個月的家庭費用是最起碼的備用金。其次,在采取任何獲得不動產的行動之前,都應當考慮好自己的資金支付能力和支付方式等問題。比如購買住房是一種建立終生資產的行動,所以應當深思熟慮。再次,使自己的個人資產多樣化。在組成個人資產的過程中要使固定資產、貨幣資產和金融資產這三者大體處于平衡狀態。同時努力使自己的資產增值并使他們活躍起來。第四,應當關心稅制的執行和它的變化情況,如果有必要改變積蓄方針,就不要猶豫。同時建立一個家庭資產情況一覽表,這可以隨時了解家庭情況的變化以及有關法規的變化。最后,不要忘了為自己的退休做好準備。退休前你最好用其他一些投資方式來彌補社會保障措施的不足。保護好自己的家庭。在意外保險、人壽保險、夫妻理財制度等方面都應有所考慮。
參考文獻:
[1]何麗華.理財新視角:個人理財規劃[J].審計與理財,2005(2):35-36
[2]李曉丹.個人理財規劃的審視與思考[J].數字財富,2004.10
一、國內外個人投資理財現狀
由于國外的商業銀行形成了集銀行、證券、保險和投資銀行業務于一體的多元化發展模式,為客戶提供種類豐富、應用方便的各種投資理財服務外,根據客戶的年齡、職業、收入、家庭等實際情況開展綜合理財咨詢,十分注重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個性化、差別化的理財方案,協助客戶實現財務目標,并提供有關居家生活、旅行、退休、保健等方面的便利服務。在這種金融服務體系下,個人理財模式多借助金融機構服務和管理,投資者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產品和服務模式。的不同理財需求,把建立并維持“一生”的合作關系作為個人理財經營的重要原則。
國內的老百姓習慣于通過省吃儉用來積攢財產,崇尚“集腋成裘,集沙成塔”。但隨著時代前進,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從工薪階層到都市新貴們普遍膨脹的“以錢生錢”的熱忱。從銀行門前排隊購買國債或基金的人群中,我們不難看出,除了存銀行掙利率這一古老的投資手段外,人們對其他投資理財的渠道或方式的殷切期待,個人理財因此應運而生。個人理財一般可分為生活理財和投資理財兩種。前者是通過理財規劃把未來直到退休后的生活妥善安排好,力求生活品質始終不降低,實現一生的均衡消費。后者則是通過理財規劃師調整存款、股票、基金等投資組合,以獲取最大回報。相對而言,專業理財師給出的個人理財投資服務更為全面。但實際上,目前我國的銀行或金融機構所提供的理財產品單一,服務費用昂貴,無法適應投資者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那么,我國的個人投資者如何處理好自己的財富,如何根據個人(家庭)的風險偏好、短期、中期和長期需求或收益目標,對個人(家庭)的財產進行系統科學有序的全方位管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個人組合投資項目的選擇及其原則
組合投資就是對多個項目構成的項目群,同時或者相繼進行投資,期望利用其中若干個成功項目蛻資后取得高回報,來抵償失敗項目的損失并取得收益的風險投資策略。組合投資能有效分散投資者在項目選擇、資金投入及市場波動方面的風險,使投資者的收益相對穩定。
國外的風險投資公司在選擇項目進行投資時,要廣泛研究和挑選引起未來技術和市場巨大風暴的領域,尤其是在高科技投資領域投資時。而對于一般投資者來說,如果能夠將有限的資本投資給現存行業內的霸主公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個人很難有介入的機會;或者選擇適應政府政策和改革發展方向的具有潛力的“黑馬”公司也是不錯的選擇。盡量避免與霸主公司沖突,不要輕易介入已取得霸主地位的公司所在的市場。因此,在投資之前應仔細的劃分市場。
組合投資時,要注意盡量投資在不同領域中的項目,降低它們之間的技術風險相關性。在數理統計中,相關系數是反映兩個隨機變量之間共同變動相關程度的數量表示。相關系數可以反映一群項目中,每兩種項目之間的期望收益作同方向運動或反方向運動的程度。相關系數的絕對值小于等于1,即- 1≤ρ≤1。
當0
個人投資的基本原則:
1、認真細化市場,選擇相關程度較低,不同產業或不同地區的投資領域或者項目。
2、確定領域后,選擇2-4個有潛力的項目或公司投資,分散風險。
3、所投資項目有收益后,不要急于退市蛻資,要掌握退出時機。
4、對于不具備發展潛力的投資項目應該及時轉手或賣出,保證收益降低投資風險,還可將套現資金投入其他潛力項目中。
三、投資預期收益和風險計算方法
199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馬克維茨,在1952年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該模型較好的闡述了“收益與風險的關系”之一理論,其已廣泛應用到當今的金融投資領域中。
1.預期收益
在投資中,利用某項目的預期收益(預期收益率)和其出現的概率的加權平均數,即數學期望,作為該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率。比如:投資者擬對黃金和郵票這兩個項目進行投資。假設投資10萬元,投資市場的狀態為繁榮、一般和低迷三種,其出現的概率分別為03,04,03。當收益率小于0時為負收益,即投資項目失敗。如收益率為-5%為損失5%。有關黃金和郵票投資收益情況如表1所示。
根據概率論中數學期望的公式計算黃金和郵票的預期收益率為:
μ1=03×18%+04×10%+03×(-5%)=79%,
μ2=03×15%+04×7%+03×1%=76%,可以發現,黃金的預期收益率79%略高于郵票的預期收益率76%。也就是說,將10萬元資金,投資黃金的預期收益為7900元;投資郵票的預期收益為7600元。
面對居高不下的CPI,如果不合理進行理財規劃,自己的存款不但難以增值還有很大的貶值可能。在這種形勢下,連以往對理財不夠上心或者有畏難情緒的“板凳隊員們”也坐不住了,“跑不過劉翔,但一定要跑贏CPI”成了近來的流行語。
面對股票、基金、債券、銀行理財、投資信托、租賃、保險……這些撲面而來的各種金融投資理財工具,再加上更加繁雜的金融術語,很多理財“菜鳥”都感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為了未來的財富大計,第一步應該從惡補常識的掃盲開始。
惡補理財新知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所謂家庭理財,的確僅僅是在不同時間檔期及利率水平的儲蓄品種之間做出選擇,頂多再買點利率略高的國債。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易憲容表示,現在“投資理財=銀行儲蓄”的年代已經遠去,個人投資理財是一項知識型的投資管理。面對眾多投資機會,能否把資金投入投資組合的“海洋”,進行一次驚心動魄、成功的“沖浪”,則是當今個人理財的新的要求。隨著投資組合多樣化,知識在個人理財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這在股票投資中表現最為突出:許多從未了解過國家經濟形勢、企業經營狀況,或者以前連基本經濟常識都沒有的投資者,在進行一兩個月的股票投資后,也能對國家經濟狀況、企業會計財務狀況侃侃而談。而知識較為豐富、觀察力較為敏銳的,或者具有特殊消息來源的個人投資者的獲利往往比其他人更為豐厚。
當然,這些知識的積累很難一蹴而就。不管是儲蓄投資、股票投資、基金買賣,抑或是外匯、保險投資,由于投資品種日益增多,所需的專業化知識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大類的投資方法也很難為一個人所完全掌握,普通投資大眾“單槍匹馬”地進行投資理財更是難以“招架”。理財專家特別提醒,家庭的資產配置方式,直接決定今后的家庭財富的增長,考慮選擇專業的理財規劃師和投資機構為你設計理財計劃也不失為一個好途徑。
進入每年的最后一個季度,就要開始為明年的財富計劃做打算了。你明年想要實現多大比例的財富增長?將有哪些重要的大額消費?是不是計劃度一個奢侈的夏季假期?那么現在就應該開始準備了。
理財規劃提前做
易憲容對記者表示,個人投資理財以經濟學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精神為宗旨,以會計學客觀忠實的記錄為基礎,再輔以財務學計劃未來的收支、保持個人資產負債結構平衡的理財方法。如果掌握好理財的要旨,能夠較好地計劃開支、策劃投資、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獲得最佳投資組合收益。
首先,列一份理財目標清單。估算一下為實現每一項財務目標你已經籌備了多少資金,以及你最終還需要多少。要彌補這兩個數字之間的差額,不僅要看你的儲蓄額度,而且還要看你什么時候需用錢,以及在這期間能得到什么回報率。
預測回報率是一件不容易搞準的事情,人們往往傾向于過于樂觀。專家的建議是:不要將債券的回報率定在5%以上,股票的回報率則不要定在8%以上。下一步,把這一數字輸入到理財網站的儲蓄計算器中。你將看到,如要實現全部的財務目標,每年需要存多少錢,然后定出明年的儲蓄計劃。
理財專家劉彥斌建議讀者,把家中的錢分成三份:一份是“應急的錢”,即以活期儲蓄的形式留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費,也可以買點貨幣市場基金;第二份是“保命的錢”,以定期儲蓄的形式留出3-5年的生活費,或者部分購買國債;還有一份是“閑錢”,也就是5-10年不用的錢,這些錢才可以用來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以期獲得高收益,當然也要做好虧本的準備。
具體來說,工薪階層適合低風險的本金保障、收益穩定型理財產品。這類產品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最大的特色就是客戶投資的本金能夠得到保證,而且預期的收益穩定,比同期的定期存款高。
中等收入人群適合本金保障、收益浮動型產品。目前市場上多見的形式是掛鉤某一領域的一籃子股票,其實際收益率取決于掛鉤股票的價格變化,掛鉤的股票價格受市場多種因素影響,所以投資者面臨一定風險,但收益也高于保證收益類的理財產品。
資產較多人群適合不保證本金和收益浮動型產品。主打的概念一般是“新股申購”、“基金優選”,還有銀行的代客理財產品等,產品的風險主要來源于所購買基金和股票的收益變化,相對前兩種來講此類風險最大,不僅投資的收益是浮動的,就連本金也不能保證。
除此之外,所有人都要考慮購買保障型的保險,比如人身意外險、住院保險和定期壽險等,以實現財務安全。
及時調整保增值
要跑贏CPI,有哪些理財產品或投資方式可以推薦呢?專家介紹說,長期投資是克服通貨膨脹、跑贏CPI的良方。在家庭資產配置中,可適當配置中短期人民幣理財產品,一來這些產品收益較定期高,二來期限較短,即使加息也可能及時轉換新產品。
長期看,抵御通脹效果較好的投資是股票、基金或不動產。在金融市場發展較為成熟的歐美市場,中小投資者最主要的投資方式就是購買基金,基金在家庭資產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最好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不同類型的基金中合理配置,以獲取較高收益;而對于工薪一族,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基金定投,通過時間的魔力,點滴積累造就百萬富翁。房產投資也受到了理財師的推崇,不過,雖然房產投資可納入投資組合,但是投資者也要量力而行,如果把家中大部分流動資金都押在房產投資上,則實屬不理智。
在考慮是否要調整理財方案之前,一定要建立一個家庭資產情況一覽表,這可以使你隨時了解家庭情況的變化以及有關法規的變化。在組成家庭資產的過程中,要使固定資產、貨幣資產和金融資產這三者大體處于平衡狀態。關心稅制的執行和它的變化情況,如果有必要改變你的積蓄方針,請不要猶豫。變化投資方向和注重投資安全可使你更好地應付各種形勢。
理財專家認為,有3點必須考慮:一是家庭的風險屬性。根據個人及家庭的具體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資產種類,尤其要考慮家庭資產積累狀況、未來收入預期、家庭負擔等,因為這些因素與風險承受能力息息相關,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產種類和相應的投資比例。
二是家庭理財目標,這決定了投資期限的長短。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需要對個人及家庭的財務資源進行分類,優先滿足家庭的理財目標,構建核心資產組合,再將富余資金配置于具有一定風險的資產,構筑周邊資產組合,在保障家庭財務安全的基礎上通過投資來增加收入。在兩類資產組合下,便可清晰地得出具體股票類資產、債權類資產、現金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三是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確定了理財目標、風險屬性后,就要制定一個可行性方案來操作,也就是你最終的投資組合。
家庭理財(FamilyFinance)并不是一個新鮮詞,簡單地說就是開源節流、管理好您的錢(MoneyManagement)。當今工薪階層的家庭有一定的銀行存款,還有可能買賣股票、債券,還可能給自己和家人買了保險。而在國外大部分人是請經驗豐富的理財專家或顧問來替他們理財、節支開源。因為投資市場的變化和理財工具的復雜,使得理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多人理智地選擇了專家。在國外,理財個人理財服務(PersonalFinancialService,簡稱PFS)正在蓬勃興起。
家庭理財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科學的運用多種投資理財工具結合、跨多邊市場運作的綜合性投資理財行為。家庭理財要求各類家庭,既要善于利用各類風險投資工具追逐高額的風險投資收益,又要善于運用各類避險工具的規避風險。
家庭理財服務市場直接受到個人金融資產分配的影響。在許多新興國家和地區,很大一部分個人資產仍是銀行存款,而不像經濟發達地區個人資產主要投向股票和共同基金。在美國,存款只占到個人資產的17%,其它資產都放在共同基金、證券和人壽保險上;而在較不發達的亞洲國家,存款占到多達80%。個人理財服務意味著將部分財富從保守和低回報的存款,轉移到相對具有風險和高回報的證券等。尤其當經濟穩定、通脹和利益可預測的時候,消費者就更愿意投資。
二、家庭理財中,證券投資要注意的問題
人們總是將理財與投資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但實際上,“投資”和“理財”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投資是戰術,關注的是如何“錢生錢”的問題。而理財是戰略,理財即管理財富,理財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資產和收入,以實現個人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目標。個人參與理財計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更要考慮未來生活的保障。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理財的內涵比僅僅關注“錢生錢”的個人投資更廣泛。而投資只屬于理財的一個子系統,真正意義上的理財包括證券投資、不動產投資、教育投資、保險規劃、退休規劃、稅務籌劃、遺產規劃等等。
因此,我們在追求投資收益的同時,更應注重人生的生涯規劃、稅務規劃、風險管理規劃等一系列的人生整體規劃。應該根據自身的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在充分考慮風險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進行分析規劃。首先,按照設定的生活目標及自身的具體情況(包括家庭成員、收支情況、各類資產負債情況等)進行生活方案的設計,以達到創造財富、保存財富、轉移財富的目的。其次,對自己進行客觀的分析,重點分析自身資產負債、現金流量等財務情況以及自己對未來生活情況進行預測,經過分析后,制定符合自身的生活理財目標及規劃。在以后的生活過程中,根據自身情況變化不斷修正理財方案的內容。
前幾年股市的賺錢效應使得許多人對收益高的證券投資方式很感興趣,往往不看風險只認收益。這潮流中,老年人可能把所有的養老金都投資于股市,卻忽視了風險;期貨、非法集資等讓人趨之若鶩,結果有的人購買期貨賠錢,有的人集資被騙等等。近些年,隨著理財新品的不斷推出,一哄而上的現象屢見不鮮,各家銀行基金賣瘋現象可見一斑。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普通工薪家庭已經有很強烈的證券投資欲望,但是由于股票市場的不完善,證券投資本身的高風險性,很多工薪投資者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常常受到損失。
由此可見,中國經濟處于轉型時期,人們理財意識仍處于非理性期,理財意識從最初主要所謂“勤儉節約、精打細算過日子”發展到了盲目跟風、追求“快速致富的秘訣”的階段。古代司馬遷認為,占用了一定量的資本,選擇了謀生、經營的行業之后,能否經營得好,發財致富,還取決于經營者的聰明才智。他說:“富無經業,則貨無常主,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蹦苷呖梢苑e累財富,無能者已有的財富也會散失。隨著“金融經濟”時代產生及發展,金融工具大量涌現,層出不窮,個人和家庭資產中證券金融資產的比重越來越大。個人理財的需求在范圍上不斷擴展的同時在時間跨度上也開始擴展到人的整個生命周期。因此我們更應該理性的對待理財和證券投資,針對不同的家庭情況、背景、及個人不同生命的周期,從人生不同階段和家庭資產合理配置的角度理性分析理財活動和進行證券投資。只有把證券投資納入整個家庭理財的大系統中進行規劃,才能使得工薪收入家庭在維持家庭必要開支的情況下,又能在高風險的證券市場獲得一定的收益。
三、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證券投資策略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中,人的需求特點、收入、支出、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目標各不相同,證券投資理財的側重點也應不同。在實際家庭理財運作中,一個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齡段,對投資組合的影響亦非常重要。通常我們可以分六大階段來考慮。
階段一、單身期:指從參加工作至結婚的時期,一般為2至5年。該時期經濟收入比較低且花銷大,是家庭未來資金積累期。
理財優先順序:節財計劃>資產增值計劃>應急基金>購置住房。這個階段的證券投資策略,如果工資水平比較高,可以適當投資證券市場,因為在這一階段家庭負擔不重,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所以如果能在股票市場獲得高收益,為以后組建家庭打好基礎。
階段二、家庭形成期:指從結婚到新生兒誕生時期,一般為1至5年。這一時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費期。經濟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穩定,家庭已經有一定的財力和基本生活用品。為提高生活質量往往需要較大的家庭建設支出,如購買一些較高檔的用品;貸款買房的家庭還須一筆較大開支——月供款。
理財優先順序:購置住房>購置硬件>節財計劃>應急基金。這一階段證券投資策略應該較保守,可以購買些國債或貨幣性基金,保持資產的流動性。
階段三、家庭成長期:指從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學,一般為9至12年。在這一階段,家庭成員不再增加,家庭成員的年齡都在增長,家庭的最大開支是保健醫療費、學前教育、智力開發費用。同時,隨著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強,父母精力充沛,又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投資經驗,投資能力大大增強。
理財優先順序:子女教育規劃>資產增值管理>應急基金>特殊目標規劃。在子女的教育投資和家庭開支還有剩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中長期證券投資,購買成長性股票或基金都是不錯的選擇。
階段四、子女大學教育期:指小孩上大學的這段時期,一般為4至7年。這一階段子女的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猛增,財務上的負擔通常比較繁重。
理財優先順序為:子女教育規劃>債務計劃>資產增值規劃>應急基金這個階段生活開支比較大,證券投資應該注重流動性和安全性為主。
階段五、家庭成熟期:指子女參加工作到家長退休為止這段時期,一般為15年左右。這一階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經濟狀況都達到高峰狀態,子女已完全自立,債務已逐漸減輕,理財的重點是擴大投資。
理財優先順序:資產增值管理>養老規劃>特殊目標規劃>應急基金這個階段可以拿出更多的資金進行證券投資,不過也要為退休后的生活留出一定資金,避免投資失敗影響晚年生活。
階段六、退休期:指退休以后。這一時期的主要內容是安度晚年,投資和花費通常都趨于保守。
理財優先順序:養老規劃>遺產規劃>應急基金>特殊目標規劃。這個階段證券投資應該減少或者不投資,最多購買些國債。因為老年人風險承受能力低,不能承受證券的高風險。
四、家庭資產配量過程中證券投資策略
目前對國內百姓而言保險、基金、債券、股票等產品中進行分配。由于這些投資產品的風險性、收益性不同,因此進行理財時,根據不同的年齡必須考慮投資組合的比例,不宜將所有的資金投入到單一品種內。對投資者而言,年齡越小,風險大的投資產品如股票可以多一點,但隨著年齡的增加,風險性投資產品的投資比例應逐漸減少。在國外,有種觀點是將財產四分法,主要分為不動產、現金、債券和股票。對于不同年齡,有不同的投資組合,如25歲的話,理財師一般會建議這種組合:不動產占10%、現金占5%、債券占20%、股票占65%。
因此,我們需要確定自己階段性的生活與投資目標,時刻審視自己的資產分配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不斷調整資產配置、選擇相應的投資品種與投資比例。而不應盲從他人的理財行為。
家庭整體規劃要注重長期效益。一些投資者受到利益驅動,只顧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家庭長期利益,往往采取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的短期行為,結果賠了個大出血。因此,家庭理財必須注重長期效益。通過理財對未來的長期整體計劃,可以弄清三方面的問題:第一、是現在在何處(目前的家庭經濟狀況分析?)第二、是要到哪去(將來希望達到的經濟目標?)第三、是如何到那里去(通過最恰當、最合適的方式實現這些目標?)通過對各個階段家庭收支的合理有效支配,實現家庭資產最大化。同時,家庭理財也一定要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要合理劃分高風險的投資(股票、期貨、實業)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儲蓄、保險、房產、教育),不要因短期內過度追求投資而影響家庭生活水準,造成家庭財務危機。
因此,投資人要正確評價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風險偏好,在此基礎上決定自己的投資取向及理財方式。多作一些長期規劃,選擇一些投資穩健的產品,因為只有根據年齡、收入狀況和預期風險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組成個人或家庭資產,才是理財的最佳方式。
家庭在投資理財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經濟規律,揚長避短,根據家庭成員的實際情況,考慮自身的資金實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選擇何種投資方式,要從自己的經濟實力出發,綜合考慮自身的職業性質和知識素質。你手里只有數千元或者數萬元錢,那只能選擇一些投資少、收益穩定的投資項目,如、儲蓄、炒股、國債等;而如果你手中有十萬以上或數十萬元錢,就可以考慮去購置房產,這樣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來實現保值、增值。
然而,現實中不少人對一種投資理念可能爛熟于心,那就是:“分散風險”“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一處能賺錢。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財之道。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不少投資者卻走向反面,往往過分地分散風險,使得投資追蹤困難或“分心乏力”,自身專業知識素質跟不上,造成分析不到位,最終導致預期收益降低甚至出現資產減值的危險。
又如,你是一名公務員,對上班時間有嚴格要求,你就不宜投身于股市;相反,如你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識,信息也比較靈通,又有足夠業余時間,就可以增加股市投資方式,因為投資股票盡管風險大,但收益也很大,是值得你伸手一試的。對于資金量較多的客戶而言,有必要通過資產分散投資來規避風險;但對于資金不多的投資者而言,投資過于分散,收益可能不會達到最大化。具體操作時,建議集中資金投資于優勢項目中,這樣可能會使有限的資金產生的收益最大化。
由于各個家庭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在具體投資理財中,就應立足當前,注重長遠。一般地說來,投資能獲取收益,但工薪家庭不應該將自己的全部資產全都用于投資。
隨著社會
經濟的發展,工薪投資理財的渠道和方式越來越多,可以說,如今個人投資理財正呈前所未有的多樣化發展的趨勢。然而,由于每種投資方式和保值形態具有多重性,每個人的各自情況又有所不同,所以,工薪階層只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才能有益于個人資財的保值增值。在心態上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不能激進亦不可太怯懦”,遠離賭場和彩票,謹慎對待期貨等投機型產品。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普通工薪家庭開始有了投資增值的想法。隨著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證券投資成為普通工薪家庭的一個投資渠道,但是證券投資具有高風險性。工薪家庭不能獨立的運作證券投資,而是要把證券投資納入家庭整體理財規劃的全局考慮。在不同的人生家庭階段,需要實行不同的證券投資理財策略。
【關鍵詞】:工薪階層家庭理財證券投資
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居民的財產總量和結構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居民投資理財的意愿不斷增強。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帶動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個人資產成倍增長,中國城市普通家庭有了更多的可任意支配收入。資金的剩余和積聚是居民產生理財需要的前提,現在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有了理財意識。然而,近年來在中國人民銀行連續8次調低存款利率后,居民存款收益已經很低,公眾都希望通過最優的儲蓄和投資組合使日后生活有所保障。因此,理財需求開始升溫。
參考文獻:
[1]錢海波,《論人理財目標分析與資產結構設計》,《財會月刊》,2005,9。
[2]葉蓓,《個人理財的業務現狀問題與發展建議》,《特區經濟》,2005,3。
[3]包純正,《個人理財新探》,《農村金融研究》,2005,7。
[4]穆利,《這邊風景獨好—個人理財業務淺析》,《商業研究》,2005,10。
一、文獻回顧
國際權威專業機構給個人理財所下的定義是“通過財務策劃來彌補生活現狀與預期目標差距的行為,制定合理利用財務資源、實現個人人生目標的程序。個人進行理財時需要運用理財工具,而有效的利用理財工具就必須進行投資組合。Markowitz于20世紀50年代最早提出關于組合投資的均值――方差模型(Markowitz 1952),開啟了金融投資定量化研究的先河,成為金融投資理論研究的主要論題和決策實踐的重要工具,構成了現資組合理論的核心基礎。投資組合是指為達成一個或多個投資目標而組合在一起的一系列投資工具,也就是運用資產組合來完成理財目標,提出當投資者面對多種資產,考慮用多少種資產,每種資產占多大比例時,資產配置的決策過程就開始了。
而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或制定個人理財方案,可以根據個人的資金狀況、投資動機、投資期限的目標、年齡、風險偏好、稅收考慮等因素來確定。例如通過對大中型城市居民個人理財的需求進行實證分析,發現中低收入的家庭對理財需求更強烈,學歷較低的人對理財需求較弱。結合上述各種因素,研究者引入了生命周期理財理論,其是由F?莫迪利亞尼與R?布倫博格、A?安多于20世紀50年代共同創建的。該理論認為,人會根據一生的收入和支出來安排各個生命階段的即期消費和儲蓄,以達到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效用最大化。即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其不同的財務狀況、資金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都會導致不同的理財目標。
關于投資組合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基于個人生命周期、資金狀況及投資偏好三個因素來分析個人投資組合中各投資工具所占比例的研究較少。理論研究主要集中于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組合理論的發展分析,或者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等單方面的研究分析。由于現實情況的限制,實證方面的研究更少。
二、研究假設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生命周期、資產狀況及投資偏好三個因素與五大投資工具所占投資組合比例的相關性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得出適合不同人的個人理財投資策略。將個人生命周期分為單身期、家庭事業形成期、家庭事業成長期、退休前期及退休期五個階段;資產狀況由年收入表示,分為小于10萬元、10~50萬元、50~100萬元、100~300萬元及大于300萬元五個等次;投資偏好分為保守型、中庸型及進取型三個類別。
假設1,資產狀況與儲蓄比例呈負相關。個人的資產狀況由年收入表示,總體而言,個人投資理財策略中儲蓄所占的比例會隨著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考慮到個人或外部條件的影響下,就會有所不同,就如個人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存在不同的投資偏好,國家的調息政策等都會影響到投資者的儲蓄比例。就投資者個人而言,隨著個人收入的不斷提高,投資者的可支配收入也越來越高,相同比例下儲蓄的資金會逐漸增多。為此,投資者在財務安全的基礎之上,開始追求財務自由,更加注重資產的增值,就會逐漸減少儲蓄比例,轉而有閑置資金去投資其他收益較高的投資工具。
假設2,生命周期與壽險比例呈正相關。生命周期是從單身期到退休期的五個階段,簡單來說可以是個人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單身期,收入高支出多,可用投資資金較少,而且身體也較為健康,因而對壽險的需要就不多。但隨著年齡的增大、財產的增加及家庭成員的增加,個人、家庭成員及財產都需要一定的壽險保證。壽險不僅表現在人身、醫療及財產方面的保險,隨著理財市場的成熟,也逐漸增加了收益相對儲蓄較高風險也較低的投資型保險。所以當生命周期處于退休前后階段時,除了需要大量的養老醫療保險,投資型保險也很適合該階段投資者對風險的保守態度。
假設3,投資偏好與儲蓄、債券、基金及壽險比例呈負相關,與股票比例呈正相關。投資偏好從保守型進取,換種說法就是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強。顧名思義,保守型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較低,避免高風險的投資,偏好風險低的投資工具,例如儲蓄及債券。同時也偏好有專業投資管理的基金,風險低的情況下有相對較高的收益;此外也需要較多的保險來轉移風險,特別是投資型保險非常適合保險型投資者。而中庸型的投資者所能承受的風險稍高,就逐漸減少儲蓄、債券等投資,逐漸增加風險較高但收益也高的股票投資。隨著風險承受能力的增強,進取型投資者對股票在能承受較高風險的基礎之上,偏好投資收益高且風險高的股票,而風險低且收益低的儲蓄債券等投資工具所占投資比例也越來越少。
三、研究設計
為了分析生命周期、資產狀況及投資偏好三個個人特征對五大投資工具所占投資組合比例的影響并得出各個工具應占投資比例。將三個個人特征作為自變量,投資工具所占比例為因變量利用統計數據對個人特征對投資工具所占比例的相關關系進行實證分析,并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各個投資工具所占比例。
其一,樣本數據來源及變量定義。樣本數據借用平安保險給客戶提供的理財規劃投資組合表,通過投資組合表可以根據各階段生命周期、各層次收入及各個投資類型總結得出75個樣本。通過對理財顧問投資案例及經驗數據的平均值進行總結,設計全部類型個人投資者類型,樣本涉及較為全面。個案選擇的投資工具較為適合我國投資者的偏好,主要集中在儲蓄等五大投資工具的選擇上。在研究中,投資工具所占比例分別選用5個變量:儲蓄比例Saving、債券比例Bonds、股票比例Stock、基金比例Fund及保險比例Insurance,將這些比例組合起來就成為投資組合策略。另外用Income、Life、Preferences分別表示反映個人投資者特征指標:生命周期、資產狀況及投資偏好。變量的具體定義見表1。
其二,建立模型。由于被解釋變量有5個,所以需要用相同的方法建立五個模型,分別計算出解釋變量的系數,使得最后可以得出5個回歸方程,以便完成個人投資理財策略。所建模型為:
Saving =C1+a1 Income+b1 Life+c1 Preferences +ε1
Bonds=C2+a2 Income+b2Life+c2 Preferences +ε2
Stock=C3+a3 Income+b3 Life+c3 Preferences +ε3
Fund=C4+a4 Income+b4 Life+c4 Preferences +ε4
Insurance=C5+a5 Income+b5 Life+c5 Preferences +ε5
模型中, Ci ( i =1,2,3,4,5 ) 為對應方程的常數項, a i、b i、c i ( i =1 , 2 , 3 ) 分別為對應于自變量Income 、Life及 Preferences的偏回歸系數,εi ( i =1,2,3,4,5 ) 為誤差變量。等號左邊為儲蓄比例、債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壽險比例五個被解釋變量,右邊等式引入個人投資者的資金狀況、生命周期及投資偏好為解釋變量,從而作出相關性及回歸分析。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其一,相關性分析。本文從資產狀況、生命周期、投資偏好分別對個人在投資時儲蓄比例、債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保險比例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由于本文主要考察各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相關程度,所以通過對SPSS18.0軟件的Spearman相關性檢驗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中可以看出,資產狀況在1%的顯著水平下與儲蓄比例顯著負相關,在5%的顯著水平下與基金顯著正相關;生命周期在1%的顯著水平下與壽險成正相關;投資偏好在1%的顯著水平下與儲蓄、債券、基金及壽險比例呈負相關,與股票成正相關。
其二,回歸分析。制定個人投資組合策略,需要得出各個投資工具的比例,這時就需要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個人特征的系數,得到回歸方程。運用SPSS18.0軟件將模型中的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模型回歸結果見表3。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僅列出儲蓄比例系數表。從表3中可以看出,四個Sig.值都小于0.05,說明目前樣本得出的結果還是有統計意義的。除了從表中可以得出儲蓄比例的線性回歸方程,債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壽險比例也可同理分析得出回歸方程:
Saving =73.930-3.838Income+0.732 Life-18.127Preferences
Bonds=27.572+0.819 Income-0.473 Life-6.904 Preferences
Stock=-30.363+1.107Income-0.970 Life+32.486 Preferences
Fund=21.989+1.582Income-0.341Life-6.123Preferences
Insurance=7.431+0.273Income+1.004Life-1.453Preferences
經過回歸分析已得出方程,根據個人投資者的實際情況,即資產狀況、生命周期及投資偏好,分別按期變量值帶入,即可得出各個投資工具需要在投資中應有的比例。另外,還可以對不同投資偏好而其他兩項相同的個人投資者進行對比分析。例如為10萬元以下年收入、單身期、性格相對保守的初入社會大學生制定適合的投資理財決策策略,可以將Income=1、 Life=1 、Preferences=1帶入模型中的五個方程,得出該投資者投資時可以把資金按儲蓄52.697%、債券21.014%、股票2.26%,基金17.019%,壽險7.255%的比例分配。用回歸方程得出的投資工具比例,相比投資組合表來說更為實際、具體且全面。
本文通過對個人投資者個案的75個樣本數據進行了相關性及線性回歸分析,得出結論:(1)個人投資者的資產狀況與儲蓄比例及基金比例有較明顯關系,但是與債券比例、股票比例與壽險比例并無太大關系;(2)生命周期與壽險比例呈顯著相關性,與其它投資工具并無顯著相關性;(3)投資偏好與五大投資工具的選擇比例都有顯著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個人投資者的個人情況對投資工具的選擇有著直接的影響,這就要求個人投資者或者投資機構為個人選擇投資工具時一方面需要慎重考慮個人的各方面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及分配比例。另一方面,除考慮個人因素以外,還應重點關注宏觀環境的變化,包括金融市場及國家政策的變化,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及風險。
參考文獻:
[1]勞倫斯?J?吉特曼:《投資學基礎》,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年版。
[2]張可可:《個人中長期投資理財研究與分析》,《企業技術開發》2007年第5期。
[3]王加亮、唐宇:《個人外匯理財產品的定量分析》,《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