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省級文明單位申報材料
時間:2022-04-08 20:11: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省級文明單位申報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了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的環保意識,營造濃厚的環境文化氛圍,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為的“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促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的深入開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市“雙創”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積極開展“創綠”工作,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引導,不斷提升市民的環境意識,將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與節約資源的意識和行動滲透到公眾日常生活之中,進一步培養公眾良好的生產、生活、消費習慣,促進社會良好風尚的形成。通過此項活動的開展,達到促進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城市科學發展的目的。
二、創建范圍
綠色企業、綠色社區、綠色村莊、綠色學校(中小學、大學)、綠色幼兒園、綠色飯店(賓館)、綠色醫院、綠色家庭、綠色機關等。
三、創建目標
今年計劃在每個行業創建區級綠色單位6-8個、市級綠色單位3-5個、省級綠色單位1-2個。按計劃完成上級分配的目標任務。
四、創建任務分工
區雙創辦負責全區綠色系列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環保分局協助區雙創辦負責對各單位創建工作的檢查、審評和驗收,區直各部門負責本系統創綠工作的組織、督促、檢查。其中綠色企業由經濟發展局負責組織實施,綠色社區由民政局負責組織實施,綠色村莊由各鎮辦負責組織實施,綠色學校由教育局負責組織實施,綠色家庭由婦聯組織實施,綠色醫院由衛生局負責組織實施,綠色飯店由旅游局負責組織實施。
五、實施標準
對照《省創建綠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動計劃指南》和評審細則,依據市雙創辦文件精神,制定我區綠色企業、綠色社區、綠色村莊、綠色學校、綠色幼兒園、綠色家庭、綠色醫院、綠色飯店等綠色文明示范工程評審細則。其它行業標準參照執行。
六、審報條件
1、單位做出關于實施綠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動計劃的決定,并形成正式文件。
2、設立由單位主要領導負責的綠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動計劃領導小組。
3、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定期自查自評并自評打分。
4、運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向社會公眾傳播綠色文明環境教育、清潔生產、環境標志認證和綠色消費等內容,為環境保護工作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5、單位內部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文化氛圍,單位水、氣、聲、渣等廢物治理徹底,穩定達標。有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環境。
6、縣區綠色單位命名一年以上可申報市級命名,達到市級綠色單位命名一年以上可申報省級命名。
七、創建步驟
1、各主管部門制定、下發相應創建工作的工作安排,組織開展創建工作。
2、創建“區級綠色單位”的,由其向主管部門提交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向區環保局審報,創建“市級綠色單位”的單位向各自主管部門提交創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區環保局進行審查,區環保局審查合格后向市環保局“創綠”組委會申報。
3、環保局創建標準對創建區級綠色文明示范單位進行驗收,并配合市“創綠”組委會對申報市級綠色文明單位進行驗收。
4、驗收工作結束后,將負責對達到標準的單位命名為綠色文明單位。
八、申報與審查
1、單位申報:
(1)申報區級綠色單位,創建單位到環保局領取并填寫“綠色單位申報表”,連同申報相關材料報區相關主管部門審核。
(2)申報市級綠色單位。各創建單位將申報各項材料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區環保局,經區環保局審查后上報市“創綠”組委會。
2、審查:
(1)申報區級綠色單位。由各主管部門將申報材料報送區環保局,并對由其上報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做出書面審查意見。
(2)申報市級綠色單位。由區級主管部門報送材料至區環保局,區環保局審查后報市“創綠”組委會辦公室,并由其對上報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做出書面審查意見。
3、現場評估:
(1)申報區級綠色單位。書面審查達到要求的,區環保局將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進行現場評估,提出評估驗收意見。評估、驗收工作結束后,提出擬表彰命名或向上級推薦命名的單位名單,報區政府審定。(2)申報市級綠色單位。由區環保局配合市“創綠”組委會進行評估和驗收。評估、驗收工作結束后,擬定表彰名單以及擬向上級推薦表彰命名的單位名單,報市“雙創”辦審定。
九、表彰命名
區級綠色單位經審定后,由區政府表彰命名,并向獲得“綠色文明單位”稱號的單位授牌。有效期為5年。市級綠色單位由市組委會負責。
原則上只有獲得下級政府命名且達到一年以上的單位才有資格申請上一級命名,但條件成熟的單位經“創綠”組委會同意也可以越一級申請命名。
原則上每年命名一次本級綠色單位。
各級綠色單位在獲得命名后,應不斷鞏固、深化和提高創建成果,凡在5年內發生重大污染事故和其它重大有損綠色單位稱號的,或在5年后沒有通過復查驗收的單位,取消其命名稱號。
十、要求
1、相關單位要充分利用多種形式,開展環??破罩R及創建綠色單位相關知識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積極倡導節水、節電、節能,綠色消費等綠色文明的行為,使廣大公眾和單位職工積極參與綠色單位的創建活動。
1.以機構改革規范質量體系、內部管理,構造良好運行機制
通過競爭上崗,產生了新的領導班子,深化人事體制改革,積極調整領導班子內部分工和內部組織結構,以雙向選擇、競爭上崗的方式實現了人員的定崗定位和選拔新的中層干部,推出了《晨會制度》,提高辦事效率;
2.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管理制度,推進管理工作規范化
通過機構改革,建立獎懲機制、制約機制、保障機制。對原有的《例會制度》、《學習制度》、《廉政建設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年度考核考評制度》、《考勤管理制度》、《車輛管理制度》等進行了完善,修改了《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實行部門目標責任管理,根據州局統一安排完成《湖北省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內部崗位設置方案》編制上報;
3.強化績效考核,完善廉政監督機制,促進管理工作透明化
建立了績效考核體系,以績效考核推進各項制度、規定的落實。成立了績效考核小組,制定了《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和《績效考核細則》;進一步增強紀律監督有效性,制定了《恩施州質檢所黨風廉政建設及紀檢監察工作實施方案》、《首問負責制》,編制了《客戶滿意度調查表》,建立紀檢監督月報表制度,使紀檢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
二、強化質檢工作,提高服務水平,提升年度目標,確保質檢工作完善化
1.強化服務意識,延伸服務范圍,促進業務增長
長期以來我所充分利用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強化服務意識,延伸服務環節。以“服務經濟、奉獻社會、成就事業”為立所之本。從2007年起,我們實施“政府大客戶”概念,將各級政府、各行政執法機關、職能部門等納入服務范疇,2008年,通過開展打造“三心”質檢機構,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2014年突破困境,狠抓業務管理,實行業務大廳節假日值班制度,實現“全天候”業務受理。連續三年實現業務增長。
2.狠抓年度定檢,實現逐年突破,提升年度目標。(關鍵是這一部分不知道如何精簡)
在年度定檢任務方面,2007年應完成定檢任務869批次,載止11月12日已完成抽樣537批次,有停產證明的215批次,定檢計劃完成率達到86.5%。2008年對831批次產品進行定期監督檢查配合州局食品科對79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了現場核查,完成發證檢驗125批次。受理各類檢驗業務4581批次,首次接受省專項監督抽查任務,完成211批次;州定期監督檢驗620批次,委托檢驗(測試)3750批次,其中生產許可證發證檢驗125批次,“兩路”及重點工程檢驗業務達1846批次。實現業務收入49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6%。2014年完成495家企業853批次定檢計劃任務(其中191批次停產),至12月7日,已完成400家企業662批次,計劃完成率100%。其中食品定檢計劃全年應該完成309家企業504批次(其中89批次停產),已完成260家企業415批次,計劃完成率100%。圓滿完成省級專項監督抽查任務370批次,涉及宜昌、神龍架、仙桃、隨州、襄樊、十堰8個區域31個縣市,行程3萬多公里,根據州局安排,派出190人次對95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了現場核查,完成發證檢驗152批次;全年已完成食品生產企業帶*號項目出廠委托檢驗357批次;派出11人次對9家工業企業進行了生產許可證現場核查。州級專項監督檢查。完成淀粉產品專項檢查5批次;配合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完成食品添加劑檢驗215批次。財務工作方面強化預算管理,到11月底,實現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8.2%,全年消化債務91萬元,能力建設投入51.5萬元。
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期間,我所加強領導、統一組織,加班加點,完成相關檢驗任務19批次,兩次接受省局安排的全省專項監督抽查任務,均以最快的時間、最高的效率、最準確的結果完成,并已順利通過了三季度省專項監督抽查工作質量檢查,獲得了省局上下的一致好評。
三、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質檢設施,加強人才培養,確保質檢工作專業化
1.以硬件建設為基礎,構建現代化的信息服務平臺
重點抓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州質量計量檢測中心大樓建設、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門戶網站建設、“青之”檢驗管理系統的專業版升級。通過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本所自籌資金等方式,07年增加檢測設備18臺套,增加新檢測項目38項,其中離子色譜儀的購進屬省內同級質檢機構首例,09年,先后投入170多萬元添置了進口原子吸收儀、氣相色譜儀等各種先進儀器設備,新開辟了建筑外窗、石材、人造板、農機具、茶葉摻假(白糖)試驗等檢驗檢測能力。
2007年5月正式開通本所門戶網站,有效搭建了質檢工作信息平臺,完成了“青之”檢驗管理系統由標準版到專業版的軟件升級,建立了“服務平臺、技術服務、在線申請、電子報告查詢”等板塊,為企業及社會各界提供了最便捷的業務溝通渠道。在全省質檢機構率先實現電子報告查詢,為那生產企業提供了檢驗報告網上免費查詢服務。
2.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打造高素質的質檢隊伍
為了提高質檢隊伍的整體素質,我所堅持學習制度,經常組織全體職工進行了政治、業務學習,重點學習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食品安全法》、《農產品安全法》等一系列質檢專業知識和法律,培訓電腦知識及青之軟件操作、政務禮儀等政治業務知識;對新進人員上崗及原有換崗人員進行了崗前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業務學習,2014年,承辦省首屆“統一”杯食品檢驗工職業技能大賽(荊州賽區),并選派3名選手赴省參加決賽。我所通過培訓增加國家級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員1人、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員4人、內審員2人;職稱水平整體提高。
3.以技術檢驗能力建設為重點,提升質檢的資質水準
為了進一步提升質檢技術水平,2006年12月農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籌建成立,2007年,對中心806項產品、171個參數資質的初次認定以及本所279項產品、225個參數資質的擴項認定獲得正式授權。2014年8月,通過了“雙認”資質復評審和擴項評審,具備1573項產品1299個參數的法定檢驗檢測資質,新增產品308項參數883個,分別增加19.8%和68%。
根據現有硬件設施及人員情況,組織開展了國家級能力驗證、省級能力驗證活動、所內組織密碼自查、實驗室比對等活動,其中參加國家認監委組織的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能力驗證一次通過,并獲得國家認監委頒發的《能力驗證合格實驗室證書》,填補了我州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項目中的一項空白。
四、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業務范圍,發揮技術優勢,實現服務優質化
1.服務地方經濟,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
在擴大服務范圍的同時,積極加強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將服務經濟落到實處。在我州食品生產企業申辦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過程中,從廠房布局、設備安裝、工藝要求、標準的制定、實驗室的建立、檢驗人員培訓、申報材料的準備等進行一條龍服務。為申證企業進行了技術指導。幫助食品有限公司科學設計工藝流程,為企業節約資金25萬元。幫扶咸豐縣幫健辣子雞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后,成功進駐州城超市。對我州獲證水泥生產企業15家把住產品質量關。
2.積極拓寬業務范疇,積極開展委托驗貨服務。
與滬蓉西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對州煙草、州國稅局等單位部分政府采購物資開展驗貨業務;川氣東送、水布埡送電線路等重點工程,委托本所進行材料檢驗的工程項目部已達68個;與工商部門以多種方式展開協作,與湖南省龍山縣工商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畜牧部門開展合作,配合畜牧部門對全州飼料生產、經營企業加強監管等等。
五、加強外聯工作,配合相關部門,創新服務方式,實現質檢工作全面化
作為州級質檢技術機構,本著誠信、雙贏的原則,積極探索與縣市局職責分明、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與全州工商系統、湖南龍山工商局建立了友好的業務合作關系,還經常與重慶黔江、彭水質量技術監督局緊密配合,為他們提供技術服務。2008年工商委托業務比上年增長了48.2%。與工商、衛生、畜牧等部門通力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承擔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抽樣工作,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開業核準及年審的委托送檢,生產許可證年審帶*號項目委托檢驗的把關。
六、創建文明單位,樹立部門形象,提升思想層次,實現人員素養進步化
1.創文明單位,提升干部職工的精神素養
全面展開州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我所深入開展了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形成積極、健康的良好發展態勢。創辦了學習園地,以“提升綜合實力、打造質檢品牌”為主題,組織全體黨員召開“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專題組織生活會;組織中層以上干部認真收聽了“政風行風熱線”節目;組織全體黨員參加局總支組織的“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建黨88周年暨“七.一”紀念活動;吸納入黨積極分子為預備黨員。每月定期填報《全州質監系統履行服務承諾月報表》,對紀檢情況進行統計匯總;根據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安排,開展“踐行科學發展觀打造荊州質檢品牌”活動;積極開展加強與縣市技術機構合作的調研活動;組織參加“實施三州戰略,推進綠色繁榮”演講活動,獲州質監系統第一名;參加了州婦聯舉辦的“慶三八、迎奧運”團結競跑賽活動,并獲得二等獎。
市行政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于年4月27日,是市委、市政府設立的集中辦理行政許可、審批、中介和便民服務事項的綜合性政務平臺。目前進廳設立服務窗口的單位58個,其中,政府職能部門36個,中介和其他服務組織22個。集中辦理各類行政許可事項305項,占我市保留項目的78.9%,與審批相關的各類規費82項,全部由設在中心的銀行窗口代收。中心年均辦結各類審批事項12萬件,收繳規費超過3億元,逐漸成為我市促進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載體。中心連續8年被評為“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實行綜合考核3年以來,每年都是“優秀單位”;連續3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被授予“省服務名牌”;是全國“行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并第一個通過驗收。
中心管委會是中心的管理機構,負責中心各進廳部門的組織、協調、監督等工作。中心管委會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下設辦公室、督促檢查科、考核管理科3個科室,編制15人。
二、主要工作
(一)精簡審批事項,規范審批程序
中心成立以來,會同法制、監察部門,依法對市直部門實施的行政許可項目先后進行了三次較為全面的清理,按照國家、省、市要求,取消進廳許可事項11項,下放7項,轉變管理方式2項;取消與審批相關收費事項32項,停止征收6項,降低標準2項,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中心全面實行限時辦結制。凡只作形式要件審查的,均即收即辦;依法承諾時限辦結的,在法定時間內壓縮50%,平均審批辦事環節由成立之初的4.3個精簡為2.1個,承諾時限由11.8天壓縮為3.9天,有23項事項從承諾辦理變為即收即辦,工作效率明顯提升。年下半年又配合審批軟件更新,要求窗口對進廳項目審批流程、申報材料、承諾時限等內容進行了重新提報,流程更加規范,效率更加提高。
(二)規范規費收繳,優化發展環境
在中心集中收取的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全部實行“收支兩條線”和“票款分離”,由設在中心服務大廳的銀行窗口統一收取,窗口工作人員一律不經手現金,統一進入財政專戶。
為了規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規費收繳,市政府對我市固定資產聯合審批所需收繳的8項市級行政事業性收費和5項政府性基金,實行“一口三時段”收取。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時足額繳納規費的,在承諾時限內先辦理審批手續,不將規費繳納作為審批的前置條件,進一步優化了我市投資環境。
(三)創新體制機制,提高審批效率
推進行政許可權相對集中。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委、市政府在市直部門內部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成立“行政許可科”,將部門內部多科辦理的許可事項,集中到許可科,并整建制進駐中心。目前,38個市直部門基本完成集中到位工作,進駐中心的29個部門在設立許可科后,對許可職能進行了歸并,全部納入中心窗口辦理,垂直管理部門也參照市政府統一要求,對審批職能進行了歸并調整,行政審批事項現場辦結率達到60%以上。
加強聯審聯辦。為提高審批效率,中心在固定資產投資、企業注冊、外商投資等幾個領域推行聯審聯辦。按照“一門受理、同步審查、限時辦結”的要求,優化審批流程,整合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年5月份,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重申投資項目聯審聯辦有關規定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聯審聯辦的范圍和責任主體、辦理程序、承諾時限、收費方式和監督保障等問題,對規范聯審聯辦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僅中心就組織聯審聯辦61次,審批效率平均提高了1/3。
(四)推進政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對進入中心的所有行政審批事項,按照“六公開”要求,逐一進行審核,制作統一規范的辦事指南,擺放在服務窗口,供辦事群眾免費索取,并在中心網站上進行公開。中心審批系統和中心網站連接,窗口辦件情況都通過網站即時對外公開。中心還利用公告牌、政務公開欄、《收費一本通》等方式公開各類信息,充分保證了申請對象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
(五)開展服務標準化試點,提升服務質量
年6月份,市行政服務中心先后被省和國家確定為“行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兩年多的時間,組織各服務窗口編寫各類服務標準573項,將審批流程和服務規范用標準的形式進行提升,通過落實和過程監督,不斷提高標準的實施率,保持了各項服務螺旋式上升的趨勢。通過服務標準化戰略,進一步實現了審批服務的規范化和制度化。中心于年底通過了國家服務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試點驗收,成為國內同行業首家通過國家驗收的試點單位。
(六)創建激勵機制,規范內部管理
幾年來,市委、市政府、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等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心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內部規章制度,對各窗口和工作人員進行規范管理和政策激勵,把窗口工作情況納入行風評議和市委、市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內容。注重對進廳人員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加強思想素質和服務技能培訓,提高人員素質,提升窗口形象。通過這些措施,調動了部門和人員的積極性,形成了和諧一致、爭創一流的工作氛圍。
三、年工作重點和近期安排
年,行政服務中心總體工作思路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繼續深入開展全面提升年活動,圍繞“十二五規劃”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創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為總抓手,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延伸服務鏈條,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序,完善各項辦事制度,創新服務方式,推進電子政務和縣(市、區)中心建設,健全績效考核體系,進一步提升全體人員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爭創我市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的新局面。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擴大服務范圍,進一步提升服務功能
根據群眾需要和政府要求,進一步拓寬中心服務范圍。在原有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將與企業生產和群眾生活相關的供電、公證、圖紙審查等部門納入中心集中辦理,形成供水、供氣、供暖、供電一條龍服務格局,完善建筑施工圖文件審查一條龍服務,建立以法律援助、公證為核心的法律服務平臺。
(二)提高行政許可事項集中辦理率#p#分頁標題#e#
目前,我市行政許可主體和許可事項進廳率分別為62.9%和78.9%,無法滿足企業和群眾多方面的服務需求。年,將通過深化部門內部許可權相對集中、設立綜合窗口等方式,提高行政許可主體和項目進廳辦理率,確保部門進駐率和項目集中率達到80%以上,逐步實現所有審批事項都要集中到中心辦理。
(三)做好機構改革部門許可職能的歸并和調整
根據市委、市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精神,督促住建委、文廣新局、經信委、商務局、農委、市政公用局、人保局等部門做好許可職能的調整和歸并,做到職能到位、權限到位、人員到位,保證行政審批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按照業務關聯性,對新設立的窗口進行布局調整,確保機構改革深入進行。
(四)強化聯審聯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企業注冊項目、外商投資項目聯審聯辦制度和一口收費制度,圍繞我市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強化全程代辦服務,開辟綠色通道;全面實行承諾件“一口受理”,縮短審批時限,確保承諾件提前辦結率達到90%,平均辦理時間再縮短1.5個工作日。
(五)提升中心網絡功能,提高電子政務水平
通過局域網升級改造,進一步提高中心行政審批效率和網絡功能,在現有基礎上強化信息資源共享、并聯審批、服務監督與評議,以及在線服務、在線互動及政務公開功能。率先建立內部電子監察系統,強化對審批流程的監管。豐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和方式,把中心建設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平臺。
(六)加強市、縣兩級行政服務中心建設
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級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意見》,結合八個縣(市、區)運作和發展情況,在服務功能、進駐部門和項目、管理考核機制、硬件配備等方面加強業務分類指導和統一協調,力爭八個縣(市、區)全部建立服務中心,并逐步向鄉鎮延伸服務網點,發揮行政服務中心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四、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行政服務中心經過9年的發展,已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問題。一是中心的綜合服務功能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市、縣、鄉三級體系建設還不健全,特別是縣(市、區)中心建設在全省處于落后狀態;三是中心管理手段和調動窗口工作積極性的激勵機制需要出臺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為此,提出三點建議:
(一)加大部門服務功能整合力度,把土地交易(包括招、拍、掛)、政府投資工程的招投標和房地產開發、交易、抵押等政府管理職能,在管理主體不變的情況下集中在中心大廳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