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6 08:33: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普外護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涉外護理 人才培養模式 建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0-0221-02
1.關于課題提出
1.1 課題界定:
涉外護理專業:面向國內外護理職場,培養具備國內外護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文化知識和醫學基礎知識,掌握先進的、國際化的護理理念、護理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熟練的外語表達能力,畢業后能在國內外綜合性醫療機構服務的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國內外通用的專門人才。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是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的核心環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做到“三個注重”,即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這是針對當前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重灌輸輕啟發、重理論輕實踐、重共性輕個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與精髓。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國內研究概況:目前,我國涉外護理人才的培養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涉外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包括涉外護理本科、專科、高職以及中專4種培養形式;另一種是短期培訓培養模式,如國際護理英語培訓班。為適應國內外醫療市場的需求,我國各大中專醫學院校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開辦涉外護理專業教育。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選擇、師資條件、教學方法、學生選拔上各個學校都在進行探索。長沙衛生職業學院認為涉外護理專業培養目標臨床護理的通才及涉外護理的專才,即學生必須具有普通護理專業學生所具有的基本知識、技能和素質,同時又具有適應涉外護理崗位的專長,在獲得相關國際資格證書之后,可以在國外從事常規護理工作;寧夏醫學院在課程設置上強化涉外護理專業英語特色,英語總學時達到了1040學時,占課程總學時的25.4%,增設了護理倫理學及多元文化等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為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承德護理職院采取“走出去”提高和“請進來”培訓的方法,“走出去”即派遣多名領導和教師出國考察訪問,實地了解國外有關院校護理教育情況,使自身辦學行為盡可能與國際接軌;“請進來”培訓即讓美、英、澳方合作單位派遣外教來校講學,其主要任務除強化學生口語外,重點是培訓教師。
國外研究概況:在培養護理人才出國就業方面,菲律賓、印度等國家的表現一直非常積極。菲律賓是護士輸出第一大國,他們在涉外護理人才培養方面已獲得不小的成功。菲律賓官方語言是英語,其護理教育的內容和理念受美國影響較大,整個醫療及教育體系都與美國相銜接,如菲律賓大學的護理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時間與美國護理院校相符。其護理理念、護理程序運用以及護理操作技能等方面與國際護理教育接軌。教學方法上常用小組討論、情景教學,戲劇表演、課外活動、臨床案例分析等多種教學方法,所以菲律賓護士在美國等國家很受歡迎。
1.3選題意義與研究價值: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明確提出高校的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按照“訂單式”培養人才,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走出一條與社會融為一體的發展之路。涉外護理專業就是在該指導思想下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時尚” 專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護理人員嚴重匱乏。目前全球共有300萬護士的需求量。護士在國際就業市場前景良好,但國際護理市場對護士的語言、能力和素質要求也很高。國際護理教育在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訓實習、學生的選拔等多方面都基本成熟,具有許多可學習借鑒的經驗。發達國家的護理教育已經形成了從初級到高級、從繼續教育到正規教育、從預防醫療保健護理人才培養到護理研究型人才培養的比較完整的護理教育體系。由此可見。如何培養我國的涉外護士畢業生達到國際護理對人才標準的要求,使之能直接、順利輸送到國際護理市場就業,或是到發達國家繼續專業深造,我們必須從教育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手段、考核評價方式、學生的選拔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創新涉外護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個性人才,打造拔尖人才,以真正實現與國際護理人才市場及國際護理教育的對接。
2.關于課題研究
2.1 課題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過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于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學習可以分為初級學習與高級學習兩種層次。建構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尋求適合于高級學習的教學途徑。
2.2 研究目標:
以學生為本,通過課程模式改革、教學模式改革、教師團隊建設、創新優質生源選拔等實踐活動,構建新的涉外護理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實現職業教育的“訂單式”培養。
2.3 研究內容:
(1)調查分析現有涉外專業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的適配度,盡力實現優化;
(2)建立高素質的涉外專業專門教師隊伍,優化其人員構成;
(3)進行針對教材和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實踐。
2.4 研究假設:
(1)建立新的課程模式:“3+1+1”,即:
3:基礎英語及應用能力培養+專業英語+西方文化知識
1:醫護基礎課程(部分科目雙語教學)
1:醫護臨床課程(部分科目雙語教學)
(2)打造優質、高效教師團隊:英語教師+專業雙語教師
(3)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能力目標:英語+專業+技能(EMS)
證書目標:醫護英語等級考試+國際護士執業水平考試+雅思考試(MII)
2.5 創新之處:
目前,我國的涉外護理專業尚沒有形成比較科學的、系統的、真正與國際護理對接的、得到護理界公認的涉外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國內的護理教育沿用醫學的教育模式。呈現出近醫學,重視學生醫學知識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素質的培養,造成我國護士護理理念和人文情感上的嚴重欠缺。涉外護理專業學生應當具有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礎上的國際意識,具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和習俗的能力,具備國際化知識結構和提高適應國際交往和競爭需要的能力素質。因此在培養目標定位上、課程體系上、實踐教學環節上與國際護理對接,構建適應國際護理就業市場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以突破國內涉外護理專業零散的、不成體系的護理教育現狀,將有利于打造護理特色專業品牌。
3.關于課題實施
3.1 研究思路:
在“尊重個性,拔尖創新”的理念下,認真研究分析本院涉外專業目前的建設現狀,在此基礎上,通過優質生源選拔、課程設置優化、教學方法改革、教師團隊打造等環節的實踐活動,構建科學的、面向市場的涉外護理專業創新人才模式。
3.2 研究方法:
1.文獻法: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掌握目前國內涉外護理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方面的現狀及成果,并加以有效借鑒。
2.訪談法:參觀兄弟院校,交流學習,了解兄弟院校目前涉外護理專業建設現狀(包括招生選拔、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設施設備、教學場地等)。
3.調查法: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及教師對涉外護理專業現有課程設置的看法及教與學的結果。
4.歸納分析法:通過上述的調查、討論,搜集、整理有關資料,分析如何優化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模式、改良評價機制。
5.行動研究法:邊研究、邊實踐,按照新的課程模式,帶領團隊全面鋪開教學改革,構建有效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3.3技術路線:
本研究周期2年,即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為準備、實施和結題三個階段。
3.4實施步驟:
本課題研究步驟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2012.1—2012.4)
(1)查閱文獻資料;
(2)成立課題研究組;
(3)制訂詳細的研究方案,并進行修訂和論證。
第二階段 實施階段(2012.5—2014.9)
(1)現狀考察:市場調查、發放學生及教師問卷以及到兄弟院校調研等,了解國際市場需求現狀,專業建設的基本情況;
(2)理論分析: 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教育理論,分析目前課程及教學存在的;弊端;
(3)建立新的課程模式:“3+1+1”
3:基礎英語及應用能力培養+專業英語+西方文化知識
1:醫護基礎課程(部分科目雙語教學)
1:醫護臨床課程(部分科目雙語教學)
(4)建立優質、高效的“英語教師+專業雙語教師”團隊,實施教改;
(5)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EMS+MII。
第三階段 總結、鑒定、結題階段(2014.9-2014.12)
關鍵詞:護理;科研;分析
任何一門獨立發展的學科其科研水平高低代表了整個學科發展的水平。在醫療模式轉變,醫療體制不斷完善的時期,護理專業的持續發展需要護理科研水平的依托,因此提高護理人員科研水平乃大勢所趨。護理研究是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反復的觀察和分析臨床護理實踐過程中所出現的,用現代化護理理論不能解釋或解釋不清的現象,采用常規護理操作技術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揭示只寫未知現象的實質,達到推動護理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1]。
1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護理科研現狀存在眾多問題與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高學歷護理科研人才缺失 國際發達國家注冊護士一般均為專科及以上學歷,而我國護理人員學歷大多為中專水平,國家教委在1987年提出護理本科畢業生應具備科研的初步能力[2],由于工作性質與分配制度的影響,一部分本科護理畢業生不愿意在臨床長期從事護理工作,不斷轉行,造成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學歷護理人員流失。
1.2缺少科研信息來源 Mehrdad[3]調查發現,大多數護士的護理實踐不以科研成果為基礎?;鶎幼o理人員由于臨床工作繁重,壓力過大,身體與心理過度透支,使其很難有固定的時間閱讀專業期刊書籍,無法了解最新的國內外護理科研動態,由于絕大多數護理人員沒有得到過護理科研方面的專業培訓,在臨床實踐工作中缺乏科研敏感度,往往錯失了發現問題進行科研創新的機會。
1.3科研能力儲備不足 由于護理人員學歷相對較低,沒有系統學習科研、統計學方法的機會,在臨床實踐中總結發現問題能力弱,科研素材累積較難,外出學習交流機會少,對護理科研缺乏熱忱。
1.4各級主管本門對護理人員科研工作長期忽視 長期以來,不少主管領導對護理科研工作存在認知上的偏見,認為護理無非是打針、發藥等重復性體力勞動,不需要科研,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護理人員從事科研的積極性。
2對策
針對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院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自2009年開始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推動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從事科研工作的激勵與獎勵政策,將護理科研工作納入發展規劃中,加大護理科研的支持與投入,并施行以下舉措:
2.1注重招收高學歷護理人員,奠定護理科研人才基礎 我院為三級甲等腦系??漆t院,全院職工1000余人,在職護理人員432人, 學歷狀況:中專及職高學歷51人,占11.8%;??茖W 歷186人,占43.1%;本科學歷189人,占43.8;碩士學歷6人,占1.39%,見表1。
職稱分布情況:初級職稱(士)72人,初級職稱(師)168人,占全體護理人員55.6%;中級職稱180人,占41.7%;高級職稱12人,占2.78%。
2.2加大護理科研基礎投入,購置護理專業期刊書籍、建立電子閱覽室 號召臨床護理人員參與到科研中來,發現科研選題后由院內提供前期科研資金,建立護理科研數據庫,產出高水平論文,作為后期向更高級基金申報的基礎;增加圖書館護理專業期刊雜志的訂閱數量,投入百余萬元建立了電子閱覽室,購置15臺電腦并定制專業中外文期刊數據庫平臺,延長閱覽時間,為臨床護理人員查閱資料提供便利條件。
2.3加強學術交流 建立護理科研核心小組 醫院在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經費中為護理專項撥款100萬,可保證每年提供一定比例的學術交流經費,增加了臨床護理人員外出參加各級各類專業領域學術交流會議及外出進修學習的機會;建立護理科研核心小組,選拔臨床具有一定科研實力的高學歷護理人員幫帶低學歷人員,利用高學歷護士掌握的科研基礎知識與能力進行院內互助交流,共同申報課題成果。
2.4出臺科研獎勵制度 激發基層護理人員的科研積極性 每年將科研立項、論文數據進行分級統計,對局級及以上的科研立項課題經費除等額匹配外,還根據獲資助數額進行一定比例的獎勵,上不封頂;對于發表高水平論文給予大額獎勵,如中華刊2000~5000元不等,SCI按影響因子乘以系數2進行獎勵,以上獎勵均以現金形式發放,至2013年獎勵總額已超過百余萬元,極大的刺激了護理人員科研創新的積極性。
以我院2008年至2013年護理科研發展現狀為例進行分析,實施以上舉措后,產出護理科研成果5項,立項課題2項,其經費由醫院科研經費全額匹配,實現了護理科研零的突破,其中政策實施后在專業期刊論文的發表上體現的更為突出,2009-2013年共發表護理專業論文1790篇,年平均發表358篇;人均發表4.14篇;年人均發表0.83篇,并呈逐年遞增趨勢。
由此可見,通過針對性實施扶持舉措后,挖掘了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激發了廣大臨床基層護理人員的科研積極性,但還要看到,護理科研實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需要更多的社會關注與各級領導的重視,為護理人員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與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護理管理體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護理科研規劃與目標,獎勵護理科研成績突出者,活躍護理科研學術氣氛,提高護理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程金蓮,褚銀平,韓世范,等.臨床護理人員科研實踐能力現狀及對策[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1,4(3):209-213.
一、理論與實踐安排不當
大三學生剛結束臨床實習,面臨就業,經過10個月的臨床實踐,他們能夠從宏觀上對理論學習以及臨床實踐的結合有更加深入的認識。調查結果顯示,“集中式實習”模式認同度得分在調查模塊中最低,88.6%的受試者贊同“交叉式實習”?!凹惺健睂嵙暷J綄е聦嵺`課時有限,輪轉科室限制;安排集中,過于緊湊;理論與實踐不同步,導致實踐與理論脫節,不能將理論很好地應用到臨床實踐,不利于學生全方位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吻合了學生認為最后一學期理論課程安排過多,學生負擔重,學生不得不更加傾向于理論的學習,削弱了實踐學習效果的調查結果。實踐課時比例分配認同度得分不高,放性題目調查結果顯示應該增加實踐課時比例至50%。國內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平均為1∶0.48,歐美國家基本達到1∶1。借鑒歐美國家的經驗,增加實踐課學時,調整實習模式,采用“交叉式”實習模式相比于“集中式”實習模式能更好地配合理論學習,更具有針對性?;蛘呓梃b臺灣模式,在實習最后采用“The last mile”(定崗實習,6周),即根據學生意愿選擇醫院與科室進行實習,能更有利于與學生與工作崗位的雙向選擇與匹配,有利于就業單位的選擇,更快地進入護理者角色。
二、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調查結果顯示,考核方式問題主要體現在形式單一、題型缺乏靈活性與綜合性、缺乏實踐性與創新性。受調查者贊同的考核方式排于前四位的是試卷考核、實驗室模擬操作、個案作業、論文。可見學生更加傾向于追求考核方式的多樣化與靈活性,與國內很多研究結論一致多樣化的考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綜合能力。目前歐美國家,包括臺灣地區還有國內的部分院校較多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模式,該考試方式不僅能檢驗學生的理論掌握程度以及臨床運用技巧,更能反映出學生在面對臨床實際情況的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突況應題。有超過50%的受調查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臨床護理實踐者、社區及家庭護理提供者和健康咨詢者角色的培養;在教師注重能力培養方面,超過60%的人贊同的項目只有批判性思維、護理照護者和治療性護理干預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教育理念在不斷地完善,開始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與角色的培養,但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護理教育應注重全方位能力的培養,護理教育的重點不僅是基礎醫學知識、護理技術的掌握以及護理病人能力的培養,應更加注重認知、情感、交流等層面的教育與引導,培養評判性思維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溝通交流以及持續發展與合作能力等。
三、課程設過多,缺乏人文課程
調查結果顯示,課程設置模塊認同度得分并不高,說明課程設置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在開放性題目調查中顯示問題主要集中在課程數量太多,存在重復課程,應該將部分課程設為自學或者選修;課程設置過于死板,開課學期順序需要調整,大三下學期課程開設過多,時間緊張,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不同層次的受調查者間進行對比,認同度得分并無差異,說明這是我國護理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目前護理教育的課程設置模式主要是醫學模式,缺乏護理專業特色,從專業特色角度講最突出的問題是跨文化護理教育欠缺,護理倫理、多元文化、跨文化護理、家庭護理以及各國法律等方面課程開設較少,歐美護理教育人文課程達到總學時的1/3以上,而我國基本在20%左右。受調查者認為應該增加的課程主要集中在人文素質課程、科研課程以及一些??谱o理課程,主要包括《跨文化護理》、《循證護理》、《衛生法律》、《人際溝通》、《護患關系學》、《護理美學》、《護理倫理》、《大學語文》、《醫院文化》、《醫學英語》、《就業指導》、《護理科研》、《護理發展的前沿趨勢》、《計算機》、《急救課程》、《老年護理學》、《中醫護理學》等,而應該刪除一些??菩詮姷呐R床課程,主要包括《耳鼻喉學》、《口腔科學》、《五官科學》、《傳染病學》、《診斷學》、《影像學》、《細胞生物學》等。我們可以借鑒歐美本科護理課程設置的先進經驗,立足于護理專業特色,優化整合課程,減少總學時數,調整選修課比重;適當加大人文課。
四、缺乏全方位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決定著人才培養方向,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本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50%的受調查者認為我們的教育理念應定位于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主,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其個性發展,而不應該是傳統的教師單方面進行知識的灌輸,這與國內很多研究者的研究結論一致。開放性調查題目結果顯示,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主要體現在人文素養以及科研能力培養兩方面的欠缺。在參加美國外國護理學校畢業生委員會(CGFNS)考試中,我國護士通過該考試的比例較低,失敗原因主要是解決人文素養方面問題(包括法律、倫理方面)能力較差,這種缺陷恰好折射出我國護理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參考文獻:
護士核心能力是指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的最主要的能力,在護士的能力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它包括八項能力:評估和干預能力、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領導才能、教育能力、知識綜合能力。畢業實習是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護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必然途徑,是培養護理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向專業化角色轉變的開始。通過創新護理教育理念,更新護理教育目標,改進護理教育實踐,開展護理教育科研,就能在護理實習過程中培養護士核心能力。
關鍵詞:
實習管理;護士;核心能力
護理教育是職業教育,其目的是為護理職業和護理勞動力市場培養不同層次的護理人才。然而,由于知識本位的教育思想深深影響著職業教育,所以在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上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據一些研究表明,目前,護理畢業生存在專業知識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缺乏實際工作能力和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問題。同時,由于醫學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增長和更新速度地加快,護理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護士核心能力是指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的最主要的能力,在護士能力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它亦是不同??啤⒉煌毤?、不同崗位護士在擔當專業護理工作中各種預期角色時,為確保完成專業性工作所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總和。
這種核心能力足以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符合職業道德規范的護理服務,它包括八項能力:評估和干預能力、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領導才能、教育能力、知識綜合能力。畢業實習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是護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必然途徑,是培養護理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向專業化角色轉變的開始。因此,在護理實習過程中培養護士核心能力勢在必行。
一、創新護理教育理念,在護理實習管理中滲透護士核心能力培養
護士核心能力培養是由美國科羅拉多護理學院的Lenburg提出的一種以提高學生能力為出發點的教學模式。我校應融合國內外護理教育理念,制訂出能體現護士核心能力培養所需的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確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體的現代教育觀,以培養核心能力、提高素質及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實現學生核心能力的發展。同時,我校還要強化護理實習的地位,通過培養實習護理學生的核心能力,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實踐意識,使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緊密結合起來,并通過獨立反思與合作研討解決真實、復雜的實踐問題,主動建構護理專業知識,發展護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引導護理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能力、氣質去研究病人和護理,把理論知識內化為實踐知識。
二、更新護理教育目標,在護理實習管理中體現護士核心能力培養
護士核心能力培養教學模式是以實際工作所需的能力為導向,提倡重組課程體系,在教學中注重能力目標的設立和多種先進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結合科學的能力測評手段,達到有效提高學生護理核心能力的目的。但是,界定出核心能力并不是最終目的,使其轉化為具體的教學目標才是課程設置的關鍵。通過臨床護理專家和教師的探討,對護理實綱進行修訂,我校擬訂出護士核心能力護理實習目標:①評價和干預能力:對病人進行評估和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②交流能力:在不同場合(醫院、社區等)與病人進行有效地交談,運用計算機獲取信息,正確書寫護理計劃、相關報告及論文;③批判性思維能力:通過多渠道獲取病人的信息,發現護理問題,提出護理措施,并進行一定的科研活動;④人際交往能力:在與病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出對不同文化背景與風俗習慣的尊重,并具備一定的道德倫理和法律觀念;⑤管理和領導能力:評估各項資源運用的合理與否,并提出改進建議;⑥教育能力:對病人進行健康指導;⑦知識綜合能力:在護理過程中綜合運用學過的相關知識。
三、改進護理教育實踐,在護理實習管理中進行護士核心能力培養
為了保證順利完成護士核心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除了沿用傳統帶教方法,還可以增加形式多樣的臨床教學方法。如以病人為核心的病例教學法。首先,以病人為核心,進行病例采集;其次,針對具體病情提出護理診斷,制訂護理措施,書寫護理病歷;第三,展開實習小組討論,遇到問題及時反饋,帶教教師充分給予指導,并檢查病歷書寫情況;最后,經過綜合分析,帶教教師予以詳細解答。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評估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掌握正確的護理病歷書寫及匯報病情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護理病歷書寫規范、用詞準確,提高學生的語言溝通與表達能力、解決病人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熟悉臨床復雜的護患關系。如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首先,教師強調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其次,科室選擇較典型和臨床常見病例,帶教教師指導學生自學指定內容,并查找資料??剖覟閷W生提供資料查詢的平臺,學生可以利用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途徑查詢資料;接下來,帶教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分組討論,先分析總結各組的學習結果,集中整理學習資料,每組確定1~2個解決方案;最后,全體科室實習生集中討論學習,以問題為中心,探討臨床護理問題的解決方案。科室教學干事主要是引導和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從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查找信息、解決問題等過程中強化護理基礎理論,促進臨床護理相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探索的能力,增強學生計算機信息檢索及知識整合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從而培養護理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開展護理教育科研,在護理實習管理中強化護士核心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 護理風險因素; 對策分析; 外科手術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7-0079-02
近年來伴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人民法律意識的不斷強化,以及新的醫療技術、醫療方法的出現,使醫療過程中的風險事件不斷增多,尤其是在外科手術護理領域。由于外科手術護理具有較強的技術操作性,較高的綜合性,使得其每一步都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外科手術護理的好壞會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所以臨床應加強外科手術護理風險的管理,尋求新型的防范措施,只有這樣方可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1]。本文就筆者所在醫院近期內收治的880例外科手術患者及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分析,總結相應的護理風險因素及有效的護理對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醫院現有手術室護理工作人員15人,均為女性,年齡22~45歲,平均31.7歲,護理人員學歷:本科8人,???人。筆者所在醫院自2010年2月起開始實施風險管理,選取實施管理前1年內收拾的430例行外科手術的患者組成A組,其中男287例,女143例,平均年齡41.1歲,手術類型:普外科手術327例,骨折手術103例。另選取實施管理后1年內收治的450例行外科手術患者組成B組,其中男299例,女151例,平均年齡42.3歲,手術類型:普外科手術351例,骨折手術9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B組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具體實施措施包括:(1)加強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護理知識水平,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2)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質量教育工作,并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指導學習,同時定期抽查。(3)護理人員要秉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對患者實施護理,要與患者多溝通,最大限度避免護患矛盾。(4)建立完善的護理制度及突發事件的應對策略,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并規范操作。(5)建立風險事件管理組織,并加強管理措施,同時設組織組長1名,明確組織中各個成員的職責,使得護理質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嚴格檢查護理人員是否按照規程進行操作,對重癥患者也應加強監測。(6)建立風險因素評估表及風險事件評估表,并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對風險事件及風險因素進行討論分析。(7)制定完善的護理記錄書寫方案,規定書寫樣本,督促護理人員認真做好病情變化的記錄及處理方法,同時要求護理記錄要書寫工整,切不可隨意涂改或刪減[2]。
1.3 觀察指標
參照外科手術護理質量評分表,對本次研究實施護理操作時所導致的安全缺陷進行評定,包括安全缺陷扣分、護理糾紛和護理風險率,同時對所有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
1.4 統計學處理
此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分別對A、B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安全缺陷評分,結果顯示A組患者護理過程所致的安全缺陷扣分為(22.4±3.1)分,B組患者護理過程所致的安全缺陷扣分為(7.9±1.5)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影響外科手術過程中護理風險事件產生的因素較多,筆者將主要風險因素進行了如下總結:(1)護理工作制度的不完善,其中主要以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對操作程序或操作標準隨意更改,或未嚴格執行護理工作制度。(2)護理人員人數不足,導致護理人員過于疲勞,從而在護理過程中導致其精力不集中而發生操作失誤[3]。(3)護理人員缺乏相關的護理知識,在遇到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時缺乏必要的解決知識,從而導致了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4)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5)護理人員職責不明確,沒有統一的管理制度及管理人員,護理人員在工作時的責任心不強。(6)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針對上述護理風險因素,筆者所在醫院制定并實施了有效的護理對策,筆者也就護理管理對策進行了以下分析:(1)針對護理工作制度的不完善,筆者所在醫院制定了健全的規章制度,只有完善的規則制度方可有效防止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4]。例如:在手術室應嚴格查對、清點手術物品,對各種手術儀器、設備的使用及維護應清楚操作過程。(2)對護理人員因人數不足導致的疲勞現象,應增加護理人員人數。同時合理安排護理人員上班時間,護士長應關心護士,充分體現人文關懷。(3)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使得每位護理人員清楚知道護患關系是法律關系,護理人員要嚴密地保護患者的隱私權、知情權,同時在護理過程中要始終秉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思想,要時刻站在患者的立場考慮[5]。此外護理人員應重視與患者的溝通,避免因護患溝通障礙所產生的護理風險事件。(4)未避免護理人員因護理知識的匱乏而出現的護理事件,應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使其充分掌握護理知識、技能。同時護理人員要學會自我保護,如做好每項護理記錄、嚴格執行“三查七對”,避免因自身失誤所產生的護理風險事件。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護理管理對策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由84.88%上升到98.22%,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由2.09%下降到0.22%,同時護理安全缺陷扣分由原先的(22.4±3.1)分下降到(7.9±1.5)分。這就說明護理風險管理對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程紅群,陳國良,蔡忠軍,等.醫療風險管理的探討[J].醫院管理雜志,2003,10(1):94-95.
[2]王應蘭.外科護理潛在的風險與對策[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3):35-36.
[3]王慶蓉.神經外科護理潛在風險因素的調查分析[J].醫藥前沿,2012,2(9):273.
[4]王娟,郭亞萍,龔紅燕.實施風險管理提高護理質量[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6):5.
關鍵詞:護理專業;教學方法;分析;探討
目前護理學專業是臨床醫學的二級學科,不同院校對不同層次的護理專業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定位,但基本上都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醫學基礎、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習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臨床護理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及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當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畢業時都要求具備一定的知識和能力。
因為學習的課程基本上是從醫學基礎課程逐步過渡到護理專業基礎課程和護理專業課程,不僅要學習相關的醫學、藥學基礎知識,還要學習護理專業知識及預防、心理、倫理、衛生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知識,課程門數多,學時數大,周學時大多在30學時左右或更多。教師還總感覺學時數少,課程內容多,學生學習也比較費力,即體現出教師“難”,學生也“難”的尷尬局面。分析其原因,有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課程及教學內容不適應教學及實際需要、教學理念過于陳舊等多種原因。這些目前在國家教育部及各級各類護理專業指導委員會的領導下,改革研究的較多,在此不做討論。本文將探討護理學專業的教學方法,因為方法得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護理專業教學質量影響較大,因此本文以此為著眼點進行探討,希望能與護理學專業師資交流學習,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教學質量。
一、護理專業利用教學方法單一的原因分析
(一)重培養學習知識和技能,輕教學方法的學習和指導
我國醫學院校的護理師資主要畢業于醫學院校,基本未受過正規、系統的教學方法培訓。教師通過繼承傳統、在工作中邊干邊學、間斷的培訓,不斷總結和積累來形成教學方法,這是我國醫學教學方法單一,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創造性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繼承和傳統中注重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認為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最重要,即只抓住了學生學什么和學多少,卻忽視了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即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教師也沒有特意加強對學生學法進行指導。而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教學質量有決定性的意義,要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認真學習和研究教學方法,針對護理專業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1]。
(二)護理專業師資缺乏,教學、臨床及其他工作任務重,對教學方法重視、投入和研究不夠
此方面的調查研究較多,護理師資在醫學院校普遍缺乏,尤其是高職稱、高學歷、“雙師型”有臨床經驗的師資[2]。有關數據統計,1992年,我國高校生師比平均為6.83:1。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規模的擴招,高校生師比大幅度增加,本科教學評估前一度上升為19:2004年全國高校本科教學評估開始,《本科教學評估指標體系》中明確規定普通綜合類本科院校生師比在18:1與16:1之間。由于師資缺乏,招生數量多,生師比過高,一些高校部分課程授課的班級規模越來越大,教學效果有所下降;由于工作量過重,部分教師無暇接觸和指導學生,無暇自我“充電”; 生師比過高,每名專任教師就要面對更多的學生,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再加上大規模擴招下形成的多校區辦學的模式,使得教師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往返路途的奔波上,余下用來備課、寫教案的時間已寥寥無幾,潛心鉆研教學方法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三)其他原因
教學方法是否受到領導的重視也是比較關鍵的因素之一。領導重視,從政策、資金、教學儀器設備等多方面鼓勵支持教師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和實踐,對于成功教學方法的推廣可以起到積極地作用;相反,則會阻礙某些教學方法的推廣和應用。
另外護理師資個人素質及特點,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例如教師是否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奉獻和創新精神,不斷學習挑戰自我及運用輔助教學手段等,將直接影響護理專業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
二、目前護理專業常用教學方法的探討
(一)講授法
目前仍然是護理專業及其他高等學校應用最廣的教學方法之一,此法的特點:
1、信息量大。能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說明、分析、論證、描述、設疑、解疑等教學語言,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科學知識。
2、靈活性大。無論在課內、課外教學,也無論是護理感性知識或理性知識,講授法都可運用。
3、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三項職能;同時可激發學生興趣、教會方法、啟發自覺學習等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易于反映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能力、人格修養、對學生的態度等,這些又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4、缺乏學生直接實踐和及時做出反饋的機會,有時會影響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和忽視個別差異的存在。應注意和其他教學方法結合應用,且不能占用較長時間。
(二)演示法
在護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中應用較多,尤其是在基礎護理技術、臨床護理實踐教學環節。教師陳示實物、教具,進行示范性實驗,或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講授法、談話法一起使用,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減少學習中的困難有重要作用。
隨著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的發展,演示手段和種類日益繁多根據演示材料的不同,可分為實物、標本、模型的演示;圖片、照片、圖畫、圖表的演示;操作步驟的演示;幻燈、錄像、錄音、教學電影的演示等。以演示內容和要求的不同,可分為事物現象的演示和以形象化手段呈現事物內部情況及變化過程的演示。
此法形象逼真,便于護理專業學生學習掌握,有時要受到時空等的限制。
(三)床邊教學法
與課堂教學同步的床邊教學為護生提供了學習的真實場景,既能讓護生從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受到啟示,激發了學習興趣,又能使枯燥的教學變得易于被護生接受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護生與病人溝通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與PBL教學法應用于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有助于培養實習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揮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臨床的積極性,對培養實習護生的評估和判斷思維方式和提高其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3]。
床邊教學法有助于培養護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牢固樹立愛傷觀念;同時也有助于護生能力的培養(溝通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此外還有助于護生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4]。
(四)角色扮演
即是一種情景模擬活動。較多的應用于健康評估及臨床的病例模擬中,其優點:
1、需多人參與分別扮演角色:可以充分調動參與的積極性,為了獲得較高的評價,參與者將會充分表現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參與者會抱有濃厚的興趣,并帶有娛樂性功能。
2、具有高度的靈活:角色扮演的形式和內容是豐富多樣的,為了達到預定的目的,自設計的主題,場景的要求下,扮演者靈活表現。
3、按自己的意愿:角色扮演是在模擬狀態下進行的,參與者盡可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完成。
4、需要配合:角色扮演過程中,需要護生扮演角色之間的配合、交流與溝通,因此可以增加角色之間的感情交流,培養人們的溝通,自我表達,相互認知等社會交往能力,培養護生的集體榮譽和團隊精神。
5、鍛煉機會:角色扮演培訓為護生提供了廣泛地獲取多種工作生活經驗,鍛煉力的機會。
但角色扮演需要精心設計組織,需要團隊合作,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但容易出現個人過度表現等,需要事先強調。要想達到理想的角色扮演效果就必須進行嚴格的情景模擬設計,同時,保證角色扮演全過程的有效控制,以糾正隨時可能產生的問題。
(五)案例教學法
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客觀真實性、較強的綜合性、深刻的啟發性突出實踐性、學生主體性、過程動態性、結果多元化等特點。此法在臨床的專業課應用較為合適,而且是護生進入臨床之前很好的過渡,利于護生很快適應臨床的學習,而且目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也趨于這種案例題型。
此法護生需要具備基本的護理理論知識,而且應具有審時度勢、權衡應變、果斷決策之能。案例教學的實施,需要護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靈活的技巧來處理,使護生很好地掌握理論知識。
教學方法隨著計算機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仿真技術以及多種技術相結合的現代模擬人(HPS)技術的發展,多種護理專業教學方法將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而改變。護理專業教學需掌握應用一定的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但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能總是用一種固定不變的教學方法模式,總以公式化和模式化的方法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方法,應該善于藝術地,靈活地應用教學方法,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提高護理專業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發揮創造性,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與不同的學生,不拘一格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對教學方法的認識與運用往往是衡量一位教師水平與能力的標志。 教學過程中,體現多樣性教學方法,即“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綜合性地進行傳授知識、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能力和進行品質教育。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與局限性,只能把各種方法交互或綜合的運用、相輔相成,取長補短,才能發揮整體綜合效果[5]。
參考文獻:
[1]方定志,萬學紅主編.醫學教學方法[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
[2]許虹,裘興梅等.浙江省6所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師資隊伍現狀的調查與分析[C].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 博士論文,2000年.
[3]高井全.床邊教學法在護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09,28(20).
關鍵詞:健康評估 精品課程 要素 智力技能
近幾年以來,我院在《健康評估》課程建設中,緊緊抓住幾個要素進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健康評估》課程被評為2008年江蘇省高校精品課程及2010年相關醫學教指委精品課程。
一、健康評估課程建設要素
1.創新課程理念。進行項目課程總體設計。作為高職護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健康評估課程以解剖、生理等課程為基礎。又為后期母嬰護理、成人護理、老年護理等課程提供工具性知識、技能,是重要的橋梁課程。為了更好地使課程內容符合崗位需求,在課程建設前先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行業調研,并召開了臨床護理人員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研討會,了解我省及周邊地區護士的主要崗位群――臨床護理、社區護理、精神疾病防治、衛生保健、境外護理服務等,緊扣護理崗位需求,參與制定了《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了基于能力本位教育課程模式的《健康評估》課程標準。在課程中設計了“問診、體格檢查、心理評估、社會評估、輔助檢查、護理診斷思維訓練”6大工作任務和15個項目。以現代整體護理理論引領,注重三方面能力的培養:①綜合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采用學生與護士角色同一的情境化護理職業教育模式,以示教一練習一仿真訓練、單項技能訓練一綜合模擬仿真訓練一臨床實習的實踐教學模式,培養護生綜合技術應用能力。②動作技能培養與創造性智力技能的培養。③關愛精神與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
2.編寫實用創新性教材?!督】翟u估》《健康評估》是護理專業的工具性課程,其基本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是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本課程組在對全省調研的基礎上。主編了全國高職高專護理專業教材《健康評估》,貫徹“以能力為本位”原則,精心編排教材內容,充分體現護理專業的特色,對操作性內容詳細介紹,將操作考核中發現的各種問題編入教材,供初學者借鑒。內容簡明扼要、新穎實用,并將課程組應用護理標準化病人考核的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體現其中,教材出版后為省內外多所院校教學使用,多次再版,深受好評。
3.以技能培養為出發點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技能一般分為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前者包括觀察技能、思維技能、記憶技能、想像技能及在專門領域中形成并發展的智力技能。技能也可分為再生性技能和創造性技能,前者是具有重復性質,在各種情境中運用時沒有較大變化;后者則表現出相當的靈活性和變通性。由于護理對象是患有各種不同疾病、具有不同外貌體型和心理特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或健康人;因此在健康評估核心技能中,應加強創造性智力技能的培養。如與不同的病人溝通時用語就不能千遍一律,而是要靈活機動。因此我們在課程改革中探索多種教學新方法,在達成課程知識目標的同時,強化技能目標和態度目標。
(1)學生護理標準化病人(SNSP)和客觀結構化多站考核。培訓學生標準化病人(NsP),應用于健康評估技能訓練和客觀結構l化多站考核,既提高了學生的健康評估操作技能水平,又強化了關愛意識、人際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等人文素質。采用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內容與目標多元化、_評價形式多元化的技能學習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學習評價的診斷功能、激勵功能和教育功能。
(2)研究性教學。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護理工作組”為形式的研究性教學,課前組織學習小組討論、檢索資料、制作思維導圖、做課件、演講等,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信息技術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情境案例教學與反思性教學。在教學中設置各種臨床情境、案例,引導學生討論,鍛煉了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通過引導學生反思,書寫反思日記,強化護士角色,提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開展健康評估理論知識與技能大賽,激發了同學們學習健康評估知識和技能的濃厚興趣,起到了對課常教學的拓展和補充作用。
4.建設模擬仿真實訓環境。為確保本課程與臨床護理工作的一致性,我院健康評估實訓室購置了問診訓練模型、心肺聽診肝脾觸診模擬人、Microsim醫學模擬系統等先進的仿真訓練設備,提供醫院仿真環境,實訓室課后對學生全面開放,實現“教學一工作場景一體化”和“教、學、做一體化”。
5.建設內容豐富的課程網絡資源和師生互動平臺。除了購置大量的教學錄像等多媒體資源,課程組近幾年攝制了大量教學錄像,制作課件。建設具有豐富資源的精品課程網站,幾年內每年都有大幅度更新改版,建立在天空教室課件制作平臺上的師生互動平臺十分便于師生交流,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師生互動頻繁,起到了極好的輔助教學效果,受到師生的歡迎。
6.開展課程說課比賽。為了使課程組教師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課程資源、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及課程建設方向有更清晰的認識,課程組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說課比賽,包括整門課程說課及單元說課。通過說課幫助年輕教師樹立了正確的課程理念,更深入地了解了本課程的內容,注意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總結,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健康評估課程改革成效
職業課程評價應遵循雙重標準,即校內成功標準和校外成功標準。校內成功標準主要看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我院近四屆高職護士健康評估實踐能力考核中一次考核合格率85%以上,總合格率100%。學生的健康評估能力受到后期課程教師好評。2009-2010年畢業生在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一次考試通過率均為99,6%。醫院反映近幾年我院護理實習生和畢業生健康評估能力普遍增強,在能較快地適應護理工作。近三年我院畢業生當年對口就業率平均為98%以上。
通過課程建設和經驗分享,培養了一支專兼結合雙師型護理師資隊伍。目前本課程組專職教師的實踐能力、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主講教師的教學效果好,學生評教優秀。所在團隊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獲得省高?!扒嗨{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骨干教師、省衛生職教優秀骨干教師及優秀班主任等榮譽;護理專業被評為省高校品牌專業;課程被評為省高校精品課程及相關醫學教指委精品課程;獲得多項學院及蘇州市教學成果獎,發表教研論文,5Q多篇。
三、存在的困難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