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1 09:22: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訓擴展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踐教學
建筑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雖然近幾年來各高職院校都在對其課程體系進行探索改革,但從企業反饋的信息來看,畢業生在短期內還是很難滿足企業的要求。為此,我院建筑工程系在制訂2004年教學計劃的同時,成立了建筑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課題研究小組。為使研究結合實際,符合社會的需求,我們聘請當地建筑業界有名的專家(21人),成立了專業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對研究小組進行階段性的指導。筆者就我院建筑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實踐,談幾點高職課程體系改革的認識。
一、以市場為導向,確立專業培養目標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培養高素質的高技能應用性專門人才”。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必須面向社會,突出與市場的結合,根據社會需求確立專業設置和培養目標,根據崗位能力要求構建課程體系。由此,我們的工作思路確定為:調研職業崗位分析職業能力與素質分析知識結構分析編寫專業教育標準確定課程體系編寫專業培養方案專家論證制定主干課程教學大綱專家論證定案。
首先,我們從建筑工程從業人員現狀、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標準、專業知識、能力結構等幾個方面,對所在鄭州、南陽兩地的部分大中型建筑企業進行調研。通過調研,使我們對現場的工程技術人員工作內容、專業能力等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了一些基礎資料,了解到企業的急需和我們培養目標之間的差距。調研也使我們了解到企業對學生基本素質的要求,他們更愿意接受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吃苦、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才。下表為調研情況的大致分布:
需要說明許多企業的老技術員、老質檢員經驗非常豐富,但沒有學歷(綜合歸為建筑工程中職畢業),另外,由于高職是近幾年才出現,許多技術人員的第一學歷都是中專,建設監理專業出現得也較晚,監理員大部分也是建筑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
根據調研情況,建筑工程專業最直接的就業崗位應是現場技術員,擴展的崗位群是質檢員、材料員、資料員、預算員和監理員。根據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等,其職業能力結構可分為兩大部分: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崗位能力結構分析可見下圖。)由此,建筑工程專業培養的目標確定為:具有一定的綜合職業能力,具備建筑工程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與專業理論,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二、以能力為依據,加強課程體系改革職業教育是一種技術教育,是以突出技術能力培養為特色的一類教育,其課程設置就要緊緊圍繞專業能力培養目標進行,不能單純追求學科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按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整合課程,設計課程體系新晨
按照崗位能力的要求,我們對其進行了知識結構分析(見下表),把教學體系分為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專業能力的要求和“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我們把理論課程體系分為基礎理論(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理論和專業擴展知識四個模塊。壓縮了傳統課程的教學課時,對一些相關連的課程進行了整合,例如,在《建筑結構》中減少了理論性較強的論證和計算;在《建筑設備》中增加了建筑電氣的一些基本知識,刪減了《建筑電氣》這門課程。同時,為擴大學生就業面和現代前沿知識,在專業擴展知識這個模塊中增加一些課程,如《建設監理概論》《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建設法規》等。
“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是我們制訂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三個模塊、四個層次來構建實踐性教學體系。三個模塊是指知識技能實訓、操作技能實訓和技能證書實訓。知識技能實訓是指學生通過實訓熟悉或掌握基本理論的一種實訓或實驗,如:各種實驗、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操作技能實訓是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一種實訓,如:建筑施工各工種基本操作技能;技能證書實訓主要是學生通過考核取得各種證書的實訓,如:CAD證、預算員證。四個層次主要是指基本技能實訓(建筑識圖制圖實訓、計算機應用實訓等)、專業基本技能實訓(房屋構造實訓、建筑材料實驗等)、專門技能實訓(建筑測量放線實訓、工程預決算實訓、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等)和綜合技能實訓(畢業設計、模擬建筑工程招標投標等)。
三、改革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實踐能力培養
為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學到一技之長,我們一方面構建了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另一方面改革某些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實踐性教學管理。主要通過以下方法:
關鍵詞:“六點五步法” 教學 探討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職業技術教育的技術特征決定了課程教學必須把實踐教學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技術等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使學生學會學,學會用,必須在教學中多訓多練,以訓促教。
怎樣實現以訓促教呢?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在單片機技術課的實訓教學中采用的“六點五步法”談談體會和看法。
第一點:科學安排,合理計劃。
突出專業性強的特點,縮短理論學時,增加實踐學時。實踐與理論計劃學時比不低于4∶5,足夠的實踐學時是落實實踐教學的基本前提。
第二點:突破理論重點,強化應用觀點,訓練思維能力。
根據教學班實際,在保證課程基本內容完整性的原則下,對講授內容作適當處理,突破重點內容。采用“以點帶面”講解方法,使學生達到“以點知面”、“觸類旁通”的效果。授課過程注重貫穿應用的觀點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能力。
第三點:實操訓練分步進行,注重基本技能和創新思維訓練,力求實效。
第一步,理論準備。為了避免學生實訓的盲目性,教師提前給出與實訓相關的預習提要,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硬件或軟件方面作探索性預習。實訓課開始,教師用幾分鐘時間,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知識點,歸納各知識點之間有什么聯系,告訴學生該實訓項目要用到哪些知識。通過這個環節,進一步理清學生在理論方面的頭緒,為實訓的順利進行提供必要的理論準備。同時,也是有意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第二步,明確任務,熟悉設備。在這個環節,采用師生互動方式,使學生熟悉設備的使用方法,明確實訓項目內容、目的和要求,理解實訓的原理、方法和步驟,明確實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對下一步動手操作心中有數。
第三步,動手操作訓練。在這個環節,教師的角色是“導演”、“教練”和“朋友”。指導學生動手連接硬件,得到正確完整的硬件系統,調試運行程序,得出正確結果或達到控制要求。在操作過程中,提倡看誰做得又快又好,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可發現人才。教師也是學生的朋友,遇到問題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成績較好的學生,要求用自己設計的程序進行實訓,在調試中發現問題,教師啟發和引導學生自己解決,修改程序,直到滿足要求為止。當程序比較復雜時,可參考教師提供的標準程序。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可直接用教師提供的標準程序,但必須讀懂程序,理解程序中的每一條指令和程序的控制算法,正確掌握調試運行方法,得出正確結果或達到控制要求。
通過這一步訓練,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踏實的工作作風,以及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
第四步,檢查實訓情況。在這個環節,教師的角色變為“評審員”,教師對每個小組的實訓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的方式有提問、設置軟硬件故障或者提出新的具有探索性的設計要求。對不同的學生在檢查時要有不同的要求。
對成績較差的學生,主要是針對實訓原理、實訓方法和實訓結果分析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提問檢查。另外,設置簡單的軟硬件故障,讓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討論,共同分析、解決故障問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
對成績好的學生,除提問和設置故障以外,還應提出對實訓項目進行擴展的探索性設計要求,鼓勵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設計思想和實現方案。這種訓練方式刺激了學生主動去綜合已學過的知識,追尋新知識,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在檢查時,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給出客觀科學的點評,及時糾正不足,強化和完善實訓教學,以收實效。檢查反饋的信息既有利于推進教學,也是考核評定學生成績的重要依據。
第五步,作好總結,善始善終。
每次實訓課結束前,教師引導學生一起總結,歸納該實訓項目是對哪些知識的應用,還可作哪些更深的擴展;分析該實訓項目與其它實訓項目有什么聯系和區別。這樣做,其一是使學生對實訓做到心中有數,不走形式;其二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新內容的教學播下火種。
在實訓課結束時,要求學生必須按要求整理好實訓設備,做到善始善終。這樣的訓練使學生顧全大局、愛護公物從我做起,也培養了學生耐心細致做事的好習慣。
第四點:拔優助教學。
有目的地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做教師的助手。讓助手參與實訓的指導、檢查和教學探討。這樣,使優秀學生有更多的與教師交流的機會和實踐機會,探索新知識、新技術,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增長他們的智慧,更好地帶動和影響其他學生。
第五點:重視交流反饋。
學生學得如何,應用知識的能力如何,應通過多渠道了解:一是教師對實訓情況在線檢查;二是每個實訓項目都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實訓報告,教師及時批改,從中發現問題;三是與部分學生(包括骨干學生和學困生)進行交流,從而知道學生對教學的意見或者建議。交流和反饋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提供了寶貴信息。同時,教師認真對待教學的責任心和工作態度、樂意接受學生意見的坦誠態度,也無聲地教育和影響了學生。
第六點:改革考核方法,理論與實踐綜合考核。
理論考核采用筆試方式,實踐考核包括兩方面:一是教師對學生每次實訓的動手操作情況在線檢查;二是階段性集中抽簽考核。在一學期分階段對多個操作項目提出考核要求,學生從中抽取項目進行操作。這種方式迫使學生自覺重視平時的實訓過程,養成踏踏實實的習慣,同時也培養和提高了學生自我監督和管理的能力。
筆者體會到:“六點五步法”融教于訓,把基本知識的教學貫穿于學生完成訓練任務的過程始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訓練促進了教的效果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教師教育;微課;技能實訓;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TP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06-0199-03
基金項目:韶關學院第十二批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SYJY121109)
作者簡介:吳安艷(1986-),女,碩士,韶關學院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教師,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發展與應用;陳繼良(1959-),男,韶關學院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師教育實訓、教育技術發展與應用;張泓毅(1982-),男,碩士,韶關學院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實驗師,研究方向為教師教育實訓、教育技術發展與應用。
0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以及課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也同樣給予了高度重視,因此搞好高校師范生的職前培養尤為重要。如何培養教師教育綜合技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一直是社會和教育界關注的熱點。2010年7月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提出:“有好的教師,才有可能有好的教育;辦好師范教育是建設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前提,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他們需要具備高尚的師德、精湛的業務和合理的結構[1]?!备叩葞煼对盒撨m應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新的教師教育技能實訓模式,以加強師范生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為重點,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以培養師范生專業素養和創新意識為核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教師教育技能實訓體系分析
1992 年,原國家教委師范司頒發了《關于印發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技能訓練基本要求(試行稿)的通知》,1994 年又制定了《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技能訓練大綱(試行)》,對這項工作的開展提出了規范性要求,把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范字和書面表達技能、教學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師必備的職業技能列為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必修課程。我國教育部在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強調,要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目前,多數師范高校教育改革的重點是培養具有專業化素養的教師,要求教師應具備兩方面的知識能力,即系統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教學能力。[1]通過對我國教師技能訓練大綱進行解讀和分析,結合現代信息化環境下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素養,總結歸納出我國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技能實訓體系可分為五大類,即基本技能、教學技能、學科探究、教學研究以及組織管理,具體分析如圖1所示。
2“微課”概念及其發展應用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2]從資源構成角度分析,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核心,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教學資源,如圖2所示。
近年來,“微課”在中小學課堂中逐漸得到應用,在高校的精品視頻共享課程中也開始被采用。因教學的復雜性、影響因素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使得中小學課堂中的“微課”類型豐富多彩。按教學方法,“微課”分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等11種。按教學進程可分為課前復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擴展類等,此外還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
3教師教育技能實訓體系構建理論依據
(1)“微課”課程主題突出,指向明確,貼切教師教育技能單課程實訓目標。教師教育技能實訓項目是以各項基本技能訓練為基礎,每項基本技能都可分解成若干個小的技能目標。將技能目標分解得越小,實訓的基礎也越扎實?!拔⒄n”主要是為了解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內容)教學,或是反映課堂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3]教學部門相對于傳統課堂復雜眾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其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內容精煉。這類課程性質有利于師范生在實訓時對教學內容的快速學習,以便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反復多遍的練習。
(2)“微課”短小精悍,資源多樣,方便使用。“微課”是以精短視頻為核心,囊括課堂教學設計、課件、素材等多種資源的主題單元資源包,其主題鮮明、結構緊湊、類型多樣、教學情境真實?!拔⒄n”資源容量小,視頻格式多為流媒體格式,便于學生將資料下載保存到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多媒體數碼終端設備上,以實現隨時隨地的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便于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中學習,以及課后的復習。同時也可以將自己訓練的某一基本技能直接錄成視頻上傳以供教師點評,以便及時進行更正。
(3)“微課”資源半結構化,可動態生成,易于擴展。“微課”是一種結構化的資源,以網頁的形式將與主題相關的教學資源與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環境等建立起有意義的關聯,進行結構化的組合,使其主題突出、資源有序、內容完整。同時,微課半結構化的框架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優點,隨著教學需求和資源應用環境的變化,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對“微課”資源進行修改、擴展和動態生成,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4]。
4基于“微課”理念的教師教育技能培養方案設計
韶關學院現有15個學院24個專業必修師范類公共課程,19個專業可選修師范類公共課程。韶關學院教師教育綜合技能實訓中心擁有探究實驗室、微格實驗室、教師口才室、教師形象禮儀實驗室、書法實驗室、多媒體處理制作室、照相綜合技術室、影像技術實驗室、教育技術實驗室、多功能演播廳、心理咨詢與輔導室等11個實驗室。學院對師范生教育技能培養的實驗課程體系是從基本技能的單一訓練到技能的綜合訓練,從技能的操作到理論上的深層次研究、分析和評價,層層遞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注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對資源的要求也是逐漸增多,但單單靠任課教師一人來增加資源,工作量比較大,資源也難以面面俱到,同時又難以體現各個專業的特異性。所以利用“微課”資源半結構化和動態循環更新的特性,來更好地指導韶關學院師范生教育技能的培養?;凇拔⒄n”理念的教師教育技能培養方案設計如圖3所示。
教師將“微課”資源上傳到“微課”平臺,學生課外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并可隨時申請實驗室進行實訓操練,然后將操練結果反饋到“微課”平臺,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對教學設計、素材課件等“微課”資源進行更新修改;學生進行基礎性訓練后,動態更新的“微課”資源可以為以后的綜合訓練提供二次利用,例如學生在進行綜合訓練時發現某一單項基本技能不扎實,可以再返退回去進行單項訓練,如此動態更新,良性循環下去,最終達到強化效果。
5教師教育技能培養方案實施要點
(1)明確實訓目標,進行主題式分解。教師需對教師教育技能實訓總目標和各個實訓項目的分目標熟練于心,才能對各項實訓項目進行主題式的一一分解,從而構建以主題為單元的“微課”資源和相應的教學設計。如微格教學技能可以根據教學要素將其分為導入技能、提問技能、講解技能、演示技能、變化技能、強化技能、板書技能、結束技能、教學語言技能、課堂組織技能等10個主題,并分別進行操作訓練,然后再進行課堂的綜合訓練、強化訓練及創新性訓練。
(2)實時為學生提供面對面的指導,注重師生互動。網絡平臺為教學提供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很多高校對技能實訓中心實驗室已經實行開放式的管理,從網上預約到實訓,再到將實訓后的結果直接上傳到平臺供教師指導完全是一站式的服務。這個過程中,如果指導教師不進行實時面對面的指導、監督和現場點評,很容易讓學生以馬虎應付的心態去完成實訓。全開放式的自主學習不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進程的掌控,學生也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把握,容易迷航且缺乏持久的興趣和激情。
(3)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實現“微課”資源從量的累積到質的變化。網絡環境下,教育信息資源可實現動態利用,在資源廣泛共享的同時,通過開展對資源的討論、評價等活動,借助使用者的群體智慧促進資源內容的不斷更新豐富,從而使資源達到新的擴展和提升。 “微課”資源是教育信息資源的一種,也具有如此特性,只有不斷地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才能使“微課”資源更多、更優。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R].2010.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關鍵詞:局域網;教學;改革
就我校的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看,女學生一般從事文員類的工作,男學生大多數還是從事電腦銷售和維護工作,而根據調查得知,很多企業和公司都需要局域網組建與維護的人,這樣就出現了企業所需人才我們達不到要求,我們的學生又找不到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因此出現了矛盾,供求雙方都得不到滿足。
一、目前局域網組建與維護教學的不足
(一)課程目標與教學方法的矛盾。
局域網組建與維護是計算機應用和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習其他網絡專業課程的基礎性必修課程之一,本課程將為其他網絡類專業課的學習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課程設置總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局域網相關的原理、概念的理解,加深對網絡設備的了解,掌握對網絡命令的使用,熟悉對網絡軟硬件的配置方法,實現局域網的組建和維護。但現在學校采取的還是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明顯與本門課所達到的目標相矛盾。
(二)內容不足。
局域網組建與維護這門課程內容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理論知識比較多,而且部分理論空乏,實訓操作內容不夠,有些實操內容章節介紹得比較籠統,操作步驟幾乎都是用文字描述,很少圖片,學生對這些內容不好掌握。還有對局域網布線,如何布線,布線需要的材料,基本沒有提到,對一些重要的網絡命令解釋不夠詳細。
二、局域網組建與維護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本門課程內容比較重理論,所以要多增加實操內容。課本里幾乎沒有局域網的綜合布線內容,要增加這部分內容,并且作為重點內容。特別是綜合布線基本技能訓練,網線制作,打線訓練,安裝信息插座,安裝數據配線架,安裝110語音配線架等內容要詳細講解和演示,對布線好的位置要出圖紙。因此 要增加VISIO軟件的學習,專業繪制布線圖紙的軟件,一個完整的組網過程都要有圖紙布線和跟蹤。
增補了網絡規劃方案的設計:根據模塊化改革的設想,學生學習完基礎理論后還應有個綜合應用和職業技能提升階段,因此最后還要補充網絡規劃方案的設計,并通過三個規劃方案的案例來說明如何進行局域網方案的規劃與設計,使學生能夠全面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適應以后工作任務。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
教學方法上采用邊理論邊操作的方法。在專用的網絡電腦室上課,教師邊操作邊演示,對難點還要制作出相關的課件演示,改變以前先理論后實驗的教學方法,要理論和操作一起上。操作時要讓學生分組,組員最好不超過4人,以組為單位實驗操作。遇到問題教師先不回答,要求學生自己上網查找答案,實在不明白,教師就引導他們去解決問題。每組學生要分工,每次上完課還要學生寫實驗報告,報告要詳細寫清楚每位學生在本次實驗中所做過的工作,分析哪個學生做得好,哪個沒有做好。通過這樣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局域網有了一定的認識并掌握了一定的組建方法。但是僅僅對于實驗室幾臺電腦的組建和維護還不行。于是在開設本門課的下半學期,要求學生對某個電腦室和整個校園網的組建進行分析,寫布線圖,對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并想辦法解決。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大多數學生都會對校園網的組建和維護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分析故障和解決一部分問題。
(三)將參觀與參與校園網絡的維護當成課程內容組成部分。
學習過程是動態的過程,僅僅是學習書本的內容還不夠,這樣始終是理論沒有聯系上實際。于是筆者把校園網絡的維護,參觀和參與校園網絡維護也當成是課程內容的組成部分。制定參觀實習內容,讓學生通過對校園網的組成與維護當做課程的組成部分,直接實習,每次校園電腦或者網絡故障,要求學生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事后要求寫實習報告,討論實習過程,總結經驗,再把這些經驗和實習過程整理,當作課程內容增改的依據。
三、課程內容改革取得的成績
(一)教師方面。
首先,擴展知識面。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全面地認識本門課,所以要求教師對教材所涉及的內容有深刻的認識,要廣覽這方面的書,這樣大大擴展了教師的視野。并且從一個局域網的組建與維護,擴展到整個網絡的組建和維護,通過學生對局域網提出的問題,現在的學生因為接觸網絡比較多,提出的問題往往有難度,為了解決他們的問題務必要求教師有淵博廣泛的知識。上實訓課時因為要求學生分組操作,而且實訓的內容很多,那就要求教師在計算機方面的能力要全面,各種路由器和交換機的配置使用到網絡故障的分析都要教師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其次,提高教師對問題解決的能力。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很多問題,有些問題教師平時的操作不一定會出現,如何幫學生走出學習的困境呢?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好的問題解決能力。要解決這些,也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創新,而且還要不斷發現課程內容的不足,補充新的課程內容。
最后,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和學生一起學習和鉆研的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專業知識的肯定,加深了對教師的尊重,教師在實訓的過程和學生始終保持的亦師亦友的關系,因為局域網的組建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往往出現的問題需要細心才能發現,所以有時學生也是自己的教師。正因為有這樣的心態,所以師生的關系比較融洽。
(二)學生方面。
首先,學生上課興趣濃郁。課程內容大大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F在的學生通過網絡對以后出去就業的方向也有一定的了解,修改了課程內容更符合以后工作的要求,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加大。
其次,學生動手能力加強。根據課程內容實訓部分相當多,幾乎每個星期上該門課,學生都有實訓內容,這樣長期下來,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特別是局域網綜合布線內容的增加,這部分知識要求學生從購買材料的分析到圖紙的繪制,都要分析動手。上完這部分內容后,很明顯發現學生制作的網線,信息模塊的制作,都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提高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實訓的過程就是一個相互合作的過程,一個實驗的完成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大家一起合作,每人一部分,所以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從上述兩方面去看局域網組建與維護課程內容改革的效果,很明顯學生對局域網組建與維護有很大的收益,上學興趣濃郁,動手操作能力不斷加強。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農業學校)
參考文獻:
根據文獻及調查,目前大多數電子政務教學的實訓平臺都是基于傳統的網絡環境開發,這種實訓平臺主要的特點就是假定客戶端是PC機,系統的網絡環境為有線局域網。實訓平臺開發技術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Lotus平臺開發。如廣東行政職業學院的電子政務系統,該系統使用此技術主要基于Lotus進行二次開發,開發速度快,但是不便移植。另一類是基于J2EE平臺開發。使用該技術開發周期長,可移植性好。但是這兩類平臺提供的功能基本一樣,即在PC終端上模擬公文管理、行政審批、政務部門網站開發。因此需要構建一個能實現泛在網絡環境下的電子政務實訓平臺,克服當前電子政務實訓平臺不支持移動終端的缺點。以廣東行政職業學院為例,該院校的移動電子政務實訓平臺上是在原有傳統電子政務實訓平臺進行擴展構建的,它解決了兩個關鍵問題:①借助云服務商,模擬實現移動電子政務下短信、彩信、WAP數據通信功能。②借助云適配技術,讓操作界面自動適應不同平臺、不同尺寸的移動客戶端。該移動實訓平臺的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圖1中右邊的表示移動電子政務實訓平臺在原有實訓平臺上擴充需要的軟硬件環境。其中智能設備終端、移動服務器、3G/WiFi屬于硬件環境;移動事務信息管理系統和設備嵌入式系統屬于提供的軟件功能。移動實訓平臺主要是針對移動終端添加一些新功能模塊,如移動端登錄、通訊錄、即時咨詢等。而傳統原有實訓平臺的功能只需要在移動端創建訪問入口即可,如已辦事宜、待辦事宜、收發文管理和電子郵件等。利用擴展方法構建好的移動電子政務實訓平臺不僅保留了原有電子政務實訓平臺的教學功能,而且模擬了現實移動電子政務工作場景,可以滿足針對移動網絡環境電子政務課程教學的需要。
2課程內容改革
上述構建的移動電子政務實訓平臺模擬了現實中企事業單位辦公人員移動辦公的場景,即辦公人員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移動端設備查閱與處理個人待辦、個人日程、新聞公告等辦公事務?!半娮诱铡闭n程屬于高職人文課程,課程需要在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環境布置、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等方面圍繞“產業文化育人”開展實踐與探索,為學生適應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9]因此依托移動實訓平臺,“電子政務”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增加的教學內容包括資訊和業務推送和接收、個人日程管理、單位通訊錄管理、協同處理工作流程、績效管理和移動門戶網站,具體教學內容有:①資訊和業務推送和接收。將業務事項主動推送至個人移動端;然后在移動端掌握隨時隨地查閱、處理待辦事宜。②個人日程管理。創建更聚焦、更豐富的日程視圖,并與移動端保持日程更新同步。③單位通訊錄管理。創建組織架構的單位通訊錄,利用移動端隨時隨地相互溝通和交流。④協同處理工作流程。利用移動端設備隨時隨地跟蹤業務流程。⑤績效管理。把單位工作中的各種目標、任務、計劃、報告管理移植到移動端,并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績效考核。⑥移動門戶網站。將單位網站按移動端設備進行設置,從而生成適合移動端瀏覽的移動門戶網站。圍繞以上6個教學內容,可在移動電子政務平臺上進行實訓教學,從而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移動電子政務相關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技能。下面以“發文管理”實訓教學為例,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基于上述移動實訓平成教學過程的描述如下:(1)實訓目的:利用移動電子政務系統平成發文操作。(2)實訓環境:移動電子政務實訓平臺和IPAD移動設備。(3)實訓步驟如下:①系統登錄(如圖2)②單擊“發文管理”。③用手機按以下流程完成發文操作(如圖3)。④完成效果(如下頁圖4)。(4)實訓總結:學生通過移動電子政務實訓平成“發文管理”操作,切實理解發文管理流程,并掌握如何利用移動端設備完成“發文管理”的操作技能。上面的實訓過程與傳統電子政務平臺相比,操作流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需要學生通過移動設備掌握系統登錄、辦公文件處理。由于移動設備與傳統PC相比最大的不同點在于移動設備沒有輸入鍵盤,并且屏幕小,所以通過本實訓,可以讓學生熟悉移動辦公相關軟硬件設備的使用,從而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為了對上面課程改革的有效性進行實證,本課題組將參加授課班級的畢業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這些學生的就業崗位均為行政管理相關工作。參與調查的對象為電子政務專業2012級和2013級學生所在企事業單位,人數各10名,其中2012級學生所學習的“電子政務”課程內容為改革前,2013級則為改革后。調查內容為企業對學生的行政工作能力進行評價,結果顯示,2012級學生均需要進行崗前培訓,學習移動網絡環境下的辦公技能和移動門戶網站設計技能,才能完全勝任相關行政工作崗位,這將大大增加企業的用人成本。相反,2013級學生由于掌握移動辦公技能如協同處理工作流程和移動門戶網站設計技能,無需企業進行崗前培訓,即可勝任相關工作崗位,其掌握的相關工作技能獲得企業肯定。
3結束語
【關鍵詞】高職高專會計專業 實踐性教學 教學方式改革
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這在目前高職教育中已基本上成為共識。那如何實現這一教育宗旨?具體到會計教學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會計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性相互的教學。怎樣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扎實的會計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就成為會計教學的重要課題。
一、目前會計教學的現狀
會計教學內容涉及企業會計業務的流程以及每個環節的核算,綜合性強,學生對會計工作的流程不完全了解,就會感到無從下手,一定的操作難度也使學生的學習產生了畏懼的心理。
高職會計教學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大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的舊模式,?對會計實訓教學不夠重視,課程設置不合理。目前會計專業課程設置中實踐教學所占比重過低,課堂理論教學與實習實訓的課時設置的比例不合理。很多高職院校對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如中級財務、成本會計等課程,一般只設置較多的理論教學學時,較少比例的實踐學時,即使有也只是安排短短的時間便草草結束,整個實訓教學完全流于形式。而這些主干課程,恰恰是實務性非常強,需要通過大量的時間實訓來熟練掌握。
二、會計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變革會計教學課程“以說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開展“以實訓促理論,教、練結合”的新模式
1.改革老師講,學生聽的舊式教學方式,利用管理信息系統虛擬環境實驗室,展開直觀的情景教學。情景式教學就是模擬仿真現實環境,使學習者能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自覺地接受知識灌輸。該教學方式的特點是直觀、易懂、便于接受。依據高職學生認知問題的規律性,情景式教學是行之有效的符合職業教學特點的教學方法。該方法成功的關鍵是搭建虛擬現實場景,配套教學內容。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 組建會計模擬實驗室,使學生始終在仿真實的職業工作環境中,進行知識的學習,提高技能水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針對不同難易程度的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案。比如,對于程度較易的內容,適當增加理論知識的難度,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同時多提供實訓機會,鍛煉動手能力。對于難度較大的內容,適當精簡理論,以夠用為準,但在實踐中,增加任務難度,在實際操作中總結提高。
(二)、由淺入深,層次分明的案例式教學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誘導、決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學法。所謂會計課程的案例教學法即是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剖析案例,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會計實踐活動”中。它可以分為二個步驟:
1.首先由教師根據會計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目的等編制一定的案例。根據教學安排,高職高專的學生,相應的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分別在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上學期已學習完畢,并掌握良好,但對于會計在工作中如何實際的操作,卻還很陌生,因此如何將其已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聯系起來,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編制一些仿真的企業會計業務案例,將相關的理論與實操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案例的編制及選擇方面,可以先精選出一個典型的但比較簡單的案例,精講,然后,在此基礎上加以擴展,一次只加一個知識點,逐步形成一個知識鏈條,使學生在知識的逐步擴展中,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構。
案例的選取和改造還要兼顧針對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比如在設置實現案例中嵌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加入顏色、圖形、動畫、聲音等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元素等。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其次案例在課堂上由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操作、討論,教師引導、提示、歸納,最后由學生自己對案例所認識和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通過對案例進行實驗和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擴大和提高學生的表達技能,知識運用技能以及信息技術運用技能等綜合技能。
3.可讓手工賬與電算化相結合的模擬實訓教學。為了加深學生對系統轉換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可提供在手工會計模擬實驗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憑證、賬本、報表等實驗工具進行實驗,從而使理論與實務操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斷發現問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同時提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其次,把手工會計實訓中所用到的會計案例,再次在電算化實驗室中,利用財務軟件再次得以重演,從而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會計實行電化的必要性以及電算化給會計領域帶來的變革。
4.改革考核方式,考核為教學服務。確立書面理論考試加上機操作考核的基本考試模式。⑴在筆試環節中,可采用加大題量,降低難度的考核方式。在考試中盡可能多的涵蓋知識點,使學生學有所得,考有所依。理論考核的分值占比為30%。⑵上機操作考核主要檢查學生運用計算機工具使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的熟練程度,解決具體管理信息問題的能力。其中操作環節的分值占比為70%。上機操作的考核可選擇學生平時對實驗案例操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定。
通過這樣課程考核方式可較客觀地檢驗學生對會計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結束語
會計教學要不斷在教學改革和實踐中,堅持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路子,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內容始終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出更多不但有相應的理論知識而且有著熟練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以適合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參與文獻
[1]陳?嵩?馬樹超《全國不同區域高職教育發展水平比較分析》2007年《職教論壇》第12期
[2]池凌娜《談會計職業教育改革》2008年《合作經濟與科技》第336期
[3]趙坤《珠三角城市群經濟一體化下的空間結構探析》2007年《經濟視角》第12期
[4]周慶.改革會計算化教學的思路,成都大學學報.2007.4
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內科學實訓課的特點,它包括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疾病的病史采集、病歷分析、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其實踐性均較強,處理方法多樣,注重應用,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其所涉及的內容繁多且復雜多變,教師教起來和學生學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將翻轉課堂應用到內科實訓課教學當中。
第一步,建立翻轉課堂所需視頻,既制作微課。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而微課則是這種創新模式的教學載體。內科包含系統較多,每個系統的疾病又包含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微課的制作其時間限制再8到10分鐘,內容限制3到5個知識點。按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來分知識點,內科學的微課制作起來,數量龐大。微視頻的形式多種多樣,有PPT錄屏,訪談,講課實錄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微視頻一旦建成,將會是一勞永逸,只需要小部分的更新。微視頻制成之后,添加相應的試題,配音,課件,每個學生的瀏覽學習,及教師的發帖夠成了微課。經過學習視頻制作方法,將做好的視頻傳到相應的網絡平臺,夠建類似“可汗學院[3]”的網絡平臺。關注孩子每一個微變化,從小處著手,創建一個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課堂。微課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達到系統化學習。
第二步,平臺建立之后,讓學生在上課前進行學習。課前先把視頻網絡平臺告知學生,讓學生登錄平臺,對與課堂相關的微視頻進行學習,例如腦出血的臨床表現,配合文稿和PPT,進行學習,并留言討論,進行測試。教師隨時查看學生的留言討論,對學生感興趣的,疑惑的問題及時回答。并對測試成績進行統計。學生要了解教師安排的任務,總結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將問題反饋給小組長,由小組長將問題匯總后反饋給教師。
第三步,在課堂上,教師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將學習的知識點再度總結,使知識點得到
進一步強化,使知識在課堂上達到內化。例如:腦出血的病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治療一系列的臨床思維,學生能否串聯到一起,從而達到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究與小組協作交流來促進認知與情感的內化。在課堂教學進程中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形成性評價,在課堂上引導學習活動的方向,將學生即將出現的錯誤“消滅在萌芽階段”。
第四步,進行評價,對學生階段考試,匯總成績平均分,收集學習數據,評估領悟程度,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能力,與未進行翻轉課堂時進行比較。制作評價表格,分別測試學生學習興趣,是否提高人文素質、臨床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學習效果如何,從而進行總結性評價。例如,可以直接將懷疑是各種疾病的病例打亂,讓學生自己診斷出來,并說出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案。
討論:
翻轉課堂可使學生根據各自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獨立學習,它的應用既有優勢,又有劣勢。
其優點是應用區域和受影響人群的擴大,學生學習可以個性化學習時間,地點不受限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可以得到擴展。發揮教師啟發、引導、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符合學習規律,視頻生動活潑。學會了微課制作,也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缺點是:教師制作教學視頻負擔過重。對學生通知不到位,不知道資源的具置,自制力較弱,上網玩游戲而影響了看微視頻,沒有課下學習,課堂上不能主動發言。摧毀課堂教學的經驗基礎。
總的來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習慣和風格不同,除要求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重要內容,還要注意分享學習樂趣,合作意識,并因材施教。翻轉課堂在應用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如果學生能看懂紙質材料,不必看視頻[4]。翻轉課堂是否會增加學業負擔,它的實施在擴展到內科實訓課后,由于學科特點不同,在實施內容、實施方式上會有一些差異,有沒有原則性的障礙,還要進一步探究。
作者:李芳怡
參考文獻
[1]仲春雷,翻轉課堂中國熱的思考[J],農業網絡信息,2015,11:126-129.
[2]祝智庭,管玨琪,邱慧嫻,翻轉課堂國內應用實踐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5,6,(12):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