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1 01:22: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綠色經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學與教學策略的含義。以前我認為教學就是老師將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接受老師的教導;教學就是學生疑問,老師解答的過程,簡言之就是“問—答”的單向傳輸模式。在我閱讀了《新課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這本書之后,發現并不是這么簡單,其實教學工作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教學原來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這些經過設計的外部事件是為了支持內部的學習過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提供的各種教學“事件”“情景”和“刺激”,都是指向內部心理活動,即喚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
我也認識到了,為適應新課改的形勢和需要,教師在教育理念上要不斷更新,與時俱進。我認為在如今國家大力提倡和推進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每個教師都應該有“綠色教育,健康發展”的理念,正如國家現今主張的綠色經濟一樣,經濟的發展不能以資源的過度消耗、環境的污染為成本和代價,應該做到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保護和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反映到教育領域,就是不應該讓學生學得太苦、太累、有厭學情緒;不應該讓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自主性、創造性、發展性受到束縛或抑制;不應該讓學生只學習書本理論知識,整天在題海戰術中煎熬,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狹小的校園、教室里,忽視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不應該讓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脫節,導致學生的實際社會生活能力軟弱。
現在的學校教育太過于注重學生的書本文化和考試分數,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老師們、同學們可謂是用盡招數,很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結果學生的“成績”是提高了不少,但是其創造性思維、人格培養、個性塑造等方面的社會能力被抹殺了,很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如今國家經濟發展的思維方式已經在逐漸發生變化,我們的教育理念也應該與時俱進,要有所變革、有所突破、有所創新,跟上時展的步伐。作為教師要意識到教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是老師與學生進行思想碰撞的過程,是師生智慧的交融;學生不是空的容器,他們也有思想、有認識。
另外,使我更清晰地認識了課改的“三位一體”課程目標精神實質。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轉變課程功能作為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根據這一目標,《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在我看來,這符合時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是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叵氘敵醪饺虢處煃徫唬詾橐幻慕處煹穆氊熅褪菍局R傳輸給學生就可以了,然而事實上并不是這么簡單。作為21世紀的人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與時俱進,積極主動地由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于精英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于狹隘的課程定位,科學、合理地整合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結構因素,因材施教,關注并實現學生的“全人”發展。
本次節會以銀川市為主會場,靈武市為分會場,集中安排了展覽展銷、經貿合作、藝術展示、技能競賽、論壇交流等五大板塊、12項大型活動。來自國內外1624名政界、商界和學界代表參加了本次節會。
與往屆相比,本次節會成效更加顯著,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共簽訂投資合作項目61個,總投資108.6億元(含靈武羊絨節分會場簽約項目6個,投資金額8.3億元),簽約金額較上屆增加23%。其中合同項目26個,投資48.4億元;協議項目35個,投資60.2億元。節會現場商品成交額450萬元,部分區內紡織服裝企業與國內外企業簽訂了購貨訂單。
本次節會的主題是“品質生活·生態經濟”,既凸顯了寧夏紡織服裝的特色優勢和發展定位,又吻合紡織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熱點問題,提高了社會關注度。節會設置了服裝服飾展覽展銷、特色輕工產品及食品展銷、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總體規劃布局展三個主體展,針對性邀請到世界名牌產品展團、奧特萊斯品牌展團、國外羊絨制品展團、香港奧運服裝展團參展,并輔以論壇、走秀、競賽、演藝等與產業密切相關的系列活動,詮釋了節會主題和內涵,使節會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展館布局以羊絨館為核心,另設綜合館、寧夏服飾館、各省市館、專賣區館等4個展館,進一步突出羊絨博覽會的獨特優勢,體現節會的專業性。布展遵循國際慣例,科學合理劃分展區,合理分流專業采購商與普通觀眾。展位裝修檔次顯著提高,節會運作、組織更加專業。節會印刷品、宣傳品和形象景觀采用統一識別標志,宣傳口徑更集中,認知度更強,發揮了廣泛影響力。節會服務系統不斷健全,展館的指示、客商報到流程更加完善,提供咨詢、投訴、翻譯、訂票等便捷、高效、周到和人性化服務,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節會市場化運作程度不斷提高,逐步走上了專業化辦展與市場化運營的道路。
本次節會推陳出新,通過自治區女領導服裝展演、新絲路模特走秀,演繹了寧夏新款高端羊絨服裝、回族服飾、西服、皮草服飾的精良材質、時尚款式和精致工藝,推介了我區本土服裝企業和品牌;通過全國紡織行業電腦橫機操作職業技能競賽寧夏賽區比賽和匯川服裝制作大賽,讓普通百姓現場感知現代服裝的生產方式和先進設備,展現了寧夏紡織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通過靈武羊絨節羊絨服飾設計大賽、參觀企業等活動,宣傳了寧夏羊絨及紡織服裝良好的產業基礎和軟硬件環境,為促進經貿往來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搭建助推產業發展的良好平臺,節會邀請到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各界領導、具有深厚理論造詣的學界權威,以及長期從事紡織產業的知名企業代表蒞臨寧夏,深入探討了推進紡織產業轉移、構建東中西部紡織產業協調發展格局等現實課題,幫助進一步理清生態紡織產業發展思路,明確了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的建設路徑。中國紡織十大品牌文化推介大會廣泛邀請國內紡織業品牌企業參會,搭建了寧夏與業界對話交流的橋梁,儲備了下一屆節會潛在的參展商和采購商群體,對提升我區紡織企業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推進行業品牌文化建設,促進發展方式轉變,都將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關鍵詞】綠色會計;低碳經濟;產生;內涵
20世紀化學燃料的過度消耗,引發了全球變暖,這種現象已經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由此產生的能源、生態、水資源以及糧食問題,一方面嚴重地沖擊到各國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隱隱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國際問題。如何看待和解決全球變暖現象,進而合理引導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這一問題引發主流社會的高度關注和對現有經濟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正是在這一國際大背景下,以“低碳經濟”和“綠色產業”為口號的全新發展模式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在沖擊和影響舊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同時也孕育著全新的變革和突破。
一、綠色會計
(一)綠色會計的產生及其內涵
1.綠色會計的產生
工業革命以來,現代工業在為人類社會提供豐富物質產品的同時,也使得環境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人類社會發展所依賴的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呈現出日漸衰竭的征兆,從而使全球經濟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遭到破壞。為解決這一矛盾,部分西方經濟學家、環境學家、社會學家和生態學家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著手研究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問題。1999年,聯合國討論通過了《環境會計和報告的立場公告》,形成了系統完整的國際環境會計與報告指南。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研究建立本國的環境會計體系,我國于2001年3月成立了“綠色會計委員會”,2001年6月,經財政部批準,中國會計學會成立了第七個專業委員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標志著我國綠色會計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2.綠色會計的內涵
綠色會計,又稱環境會計,是將會計學和自然環境相結合,采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和屬性,以有關環境法律、法規為依據,研究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并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給社會資源環境造成的收益和損失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和分析,以便為決策者提供環境信息的會計理論和方法。綠色會計的基本理論是在修正和批判傳統會計理論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長期以來,傳統會計理論只從人類經濟活動的角度反映和監督企業資本及其運動,按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和復式記賬這三大會計基本支柱對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從未涉及環境所引發的經濟問題。綠色會計則以人類的全部活動過程和整個生態環境資源為出發點,圍繞著自然資源的耗費如何得到補償的問題,努力對環境管理中各個層次的職責履行情況做出確認、計量和報告,在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會計理論對整個會計要素的界定。
(二)綠色會計的基本理論結構
1.綠色會計的目標
綠色會計目標是在環境會計目的指引下設定的對綠色會計職能作用的要求,是綠色會計目的的具體化。綠色會計目標可分為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兩個層次:基本目標是協調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使它們能夠均衡發展;具體目標是向環境利害關系人提供有關企業環境狀況和環境行為方面的信息。
2.綠色會計的基本原則
(1)政策性原則。社會資源環境成本與收益的確認要受到國家政策和法律的約束,所以在進行環境會計核算時要體現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要求。
(2)社會性原則。綠色會計要揭示企業對資源環境的責任,必須要求企業站在社會的角度去考慮企業的業績,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僅要為企業內部服務,而且要有助于宏觀管理和調控。
(3)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原則。該原則是指綠色會計核算時不僅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而且要兼顧生態和社會環境效益,要綜合反映和控制企業的經濟效益、資源環境、廢棄物及生態環境,將會計主體置于生態環境之中,將整個社會生產消費和相應的生態循環都反映到會計模式中,綜合計量和揭示企業生產活動給社會生態環境帶來的后果,以規范企業行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相結合原則。該原則是指在綠色會計核算體系中,政府相關部門或組織應對企業最低限度的環境資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確的、強制性的規定,同時鼓勵企業自覺向社會公眾和政府相關部門或組織提供盡可能多的環境資源信息。
3.綠色會計的基本假設
(1)可持續發展假設??沙掷m發展假設是指綠色會計核算以會計主體在自然資源不枯竭、生態資源不降級的基礎上,保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中蘊含了大量生態環境的內容,要求經濟與環境必須協調發展。盡管綠色會計中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核算和監督的程序和方法都應當立足于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是綠色會計建立的基本前提,是構造綠色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的根本條件。
(2)環境價值假設。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有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才具有價值。環境資源只有使用價值,沒有交換形成的價值和價格,不屬于傳統會計核算范圍,但要進行綠色會計核算首先必須承認環境資源是有價值的,它雖不適用于勞動價值理論,卻適用于邊際價值理論。
(3)多重計量假設。由于環境因素的復雜性和綠色效益的模糊性,若僅以貨幣為計量單位,就不能客觀地反映會計主體的環境狀況和綠色效益,因此綠色會計在計量上應是多重的。應以貨幣計量為主,輔之以實物、百分數或指數等,有時候甚至可以用圖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說明,應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精確性與模糊性相兼容的計量方法。
4.綠色會計要素
(1)環境資產。環境資產是指特定的個體從已經發生的事項取得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可能帶來未來效用的環境資源。環境資產的界定須符合資產的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此項資產可以在將來給企業帶來收益;第二,資產的所有權必須屬于本企業,另外還須具備一個特殊的條件,即此項資產須是自然資源,如海洋、土地、石油、森林、煤、天然氣或者它們的使用權,或者是生態資源,如水土保持、環境美化等。
(2)環境負債。企業由于過去或者現在的環境污染等問題,而導致的尚未支付需要在將來支付的債務即是企業的環境負債,另外,還有一個或有環境負債的問題,或有環境負債或潛在的環境負債是指過去和現在的環境行為,按現行的行為規范無需企業承擔任何責任,然而未來可能會為之承擔的責任。
(3)環境費用。環境費用是指一個經濟主體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與環境保護等有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4)環境收入。環境收入是指一個經濟主體在一定的時期內,利用環境資產獲得的或者即將獲得的,能夠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5)環境效益。環境效益計價是指以貨幣計量實現的效用價值。由于直接環境效益和間接環境效益形成的過程不同,其計價方法也不同,一般情況下,直接環境效益滲透著人類勞動,其效益可按勞動量的貨幣表現計量;間接環境效益通常沒有人類勞動的直接參與,其效益的確定帶有很大主觀性,可按模糊數學的計量屬性和包含效用的貨幣表現計量。
5.綠色會計的計量
綠色會計的計量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的實際成本法、機會成本法、人力資本法、重置成本法、防護費用法、邊際成本法、影子價格法、替代性市場法和生產率變動法等;二是以非貨幣為計量單位的有指標體系法、圖表法、文字敘述法等。具體使用哪一種計量方法,應視企業具體的事項和涉及的會計要素而定。
6.綠色會計的信息披露
綠色會計披露的信息是為了向有關各方提供準確有效的綠色信息,以滿足決策者分析、決策的需要。現有的會計報表只披露能用貨幣計量的會計事項,主要提供的是經濟效益指標,而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指標均未披露。鑒于綠色會計信息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重大影響,而單獨編制綠色會計報告難度較大,有必要在日常核算的基礎上,通過在會計報表中或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加以說明的辦法披露有關綠色會計信息,應在財務狀況說明書中列明企業對環境損害情況及其治理措施等,必要時應針對特定的信息使用者,編制特定的環境信息報告。
二、低碳經濟
(一)低碳經濟的產生
“低碳經濟”一詞始于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在該白皮書中,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作為島國的英國資源并不豐富,對能源供應正從自給自足走向依靠進口。因此英國率先提出低碳經濟以減少對資源的消耗,應對未來發展。2006年,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發表了《斯特恩報告》,呼吁全球每年用GDP1%的綠色投入來回避未來每年GDP5%-20%的損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美國未來將力圖走低碳型的發展道路。2007年12月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在本次大會中制訂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巴厘島路線圖”,該“路線圖”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減排25%-40%。
(二)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目前國際學術界對此概念尚未統一。從廣義上講,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從狹義上講,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效率的利用問題和結構問題,它的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能源制度創新和發展觀念的根本轉變。因此,我們既可以將“低碳經濟”視為以減少碳排放為主要目標,通過發展低碳技術、低碳產品來建構新型低碳市場、貿易規則與財稅體系的一種國家政策,也可以將“低碳經濟”視為一類涵蓋各類國民活動,通過建立經濟高效、能源節約、低碳排放的生產、消費方式,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形成整個國家的全新消費活動的國家活動。
(三)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
低碳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它是解決發展經濟與減少污染、維護生態平衡的根本。未來世界經濟的競爭必將是低碳經濟的競爭,低碳經濟必將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積極探索大幅度減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對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英、德兩國都將發展低碳發電技術作為發展低碳經濟的切入點,認為煤炭在經濟發展的一定時期內仍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必須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日本投資化石能源減排技術裝備作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切入點,如開發燃煤電廠煙氣脫硫技術,建立煙氣脫硫環保產業。美國政府則把開發創新型污染控制技術、先進燃燒系統及碳收集封存技術的研制開發作為低碳排放的切入點。
我國要發展低碳經濟,必須走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探索和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低碳經濟模式,結合我國學者的研究,歸納如下:
第一,建立和完善低碳經濟立法體系,加速碳減的實施。通過立法把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低碳消費變成自覺行為,建立發展低碳經濟的基本管理制度,把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上升為基本制度予以規范,強化執法監督,確保低碳經濟各項規定的貫徹執行。
第二,加大低碳經濟理念宣傳,強化民眾責任意識。通過宣傳可以使民眾樹立與低碳消費相協調的正確價值觀與消費觀,感受綠色消費的好處,倡導綠色產品,減少化學物質在生產上的使用,鼓勵使用節能環保的家用電器,出行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倡導低碳消費方式,減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
第三,國家財政扶持低碳技術研發和節能產品的生產。利用低碳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轉化技術研究,鼓勵生產、使用清潔節能產品,提高社會碳減的技術含量。
第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現有能源結構,對原有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企業實行關、停、并、轉等措施?,F階段我國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當前的經濟建設也絕不容許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因此,對那些排放不達標、污染嚴重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和停產;對于低碳技術不高、污染不是太嚴重的企業可以被低碳技術較高的企業并購,實現資源的整合。
三、綠色會計與低碳經濟的關系
(一)綠色會計是實施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
1.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要求
傳統的會計理論未將個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納入成本計算,長期如此,勢必阻礙企業自身及整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只有重視環境因素,實行綠色會計,才能將個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對自然及社會的影響做出科學的判斷。
2.綠色會計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備條件
目前,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選擇,發展低碳經濟,必定需要健全完善低碳會計制度,以此為制度基礎保障低碳經濟的發展。綠色會計是實施低碳經濟的必要條件。
3.綠色會計是衡量低碳經濟發展的手段
隨著各國對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認識逐漸深入,人們發現傳統的GDP由于沒有考慮經濟過快發展而導致的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而不再實用,進而引入了“綠色GDP”的概念?!熬G色GDP”從傳統GDP中扣除不是真實財富積累的“虛假”部分,剩余的才是科學的、真實的“可衡量GDP”。而綠色會計恰恰是通過自然資源耗費、環境成本和費用的確認、計量、記錄來分析環境質量效益,從而有助于“綠色GDP”的計算,進而可以更好衡量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程度。
(二)低碳經濟實施中的綠色會計發展對策
1.設立專門的權威機構,確定綠色會計準則
為迎接21世紀世界經濟運行低碳化發展格局的深刻變化,順利實施發展低碳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國家戰略,我國應立即著手實施綠色會計的各項準備工作,當務之急是成立專門的權威事業機構,盡快制定綠色會計準則,推廣開展試點工作。建議由財政部牽頭,中國會計學會、中國總會計師協會負責,籌建中國綠色會計發展改革領導小組,組織法律專家、經濟學家、環保及會計實務工作者密切配合,加快綠色會計理論研究及付諸實施的進程。
2.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呼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
綠色會計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計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既不能以片面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也不能為了片面保護環境而忽略經濟發展,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把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有機地聯系起來,力求做到兩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即發展低碳經濟,而綠色會計正可以做到這一點。這些都要向全社會進行廣泛的宣傳,以加強全國人民努力發展低碳經濟的思想意識教育,使綠色會計盡快被公眾、企業和市場所接受。
3.建立綠色稅收機制
從世界經濟學界著手研究綠色環保經濟問題開始,國家稅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賦予了新的職責。為了從根本上使自然資源、環境得到長遠的保護,增加民眾環保意識,建立綠色生態稅收制度是我國當前綠色會計實施的基礎。
4.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嚴格執行獎懲措施
努力完善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加大對破壞環境的懲罰執行力度,破除阻礙企業使用綠色會計的短期利益驅動機制。
綜上所述可知,發展低碳經濟與綠色會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手段和實現途徑,前者是后者的存在前提和理論基礎,它的實現必然進一步推動后者的研究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俊吉.低碳時代綠色會計新探[J].經營管理者,2010(11).
[2]金瑩.基于低碳背景下的綠色會計新探[J].財會研究,2010(23).
[3]黃瑞麗.低碳經濟下的綠色會計模式構建初探[J].財會天地,2011(7).
[4]陳留平,張珊珊.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會計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1(1).
[5]王清武.論環境會計理論體系[J].科技創業,2011(1).
[6]路國蓮.綠色會計理論與制度建構[J].西部財會,2009(9).
[7]楊妍,宋子義.關于綠色會計體系的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
[8]鐘衛稼.關于環境會計與低碳經濟發展的思考[J].財會通訊,2011(8).
[9]李宗才.我國低碳經濟研究述評[J].學術界,2010(6).
[10]劉佳,龔唯平.低碳經濟內涵及發展途徑:一個述評[J].經濟研究,2011(4).
1.1綠色建筑概述。目前關于綠色建筑在國內外沒有統一的定義。在上世紀中葉,意大利建筑師索勒瑞首次將“生態”與“建筑”兩個詞合稱為“生態建筑”他認為生態建筑是盡可能利用建筑物當地的環境特色與相關的自然因素,并且降低各種不利于人類身心的任何環境因素作用,同時,盡可能不破壞當地環境因素循環,確保生態體系健康運行。這便是綠色建筑理念的雛形。國內學者對綠色建筑的理解也各略有不同,定義各有獨特之處,但萬變不離綠色建筑是具有可持續性質的,都是基于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上提出建筑業的可持續性,是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綠色建筑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架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
1.2綠色建筑的特點。在上文中已經給出了綠色建筑的概念,從概念可以看出其所包含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全壽命周期的概念。它主要強調建筑對環境影響在時間上的意義。建筑的壽命通常涵蓋從項目選址、規劃、設計、施工到運營的過程,建筑對環境的影響要做一個全時間段的估算。考慮到建筑對環境的影響并不局限在建筑時間。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的概念還應在上述的基礎上向前、向后,往前從建筑材料的開采到運輸、生產過程,往后到建筑拆除后垃圾的自然處理或資源的回收再利用。這個周期的拉長意味著在原材料采購過程對環境的影響。盡量就進取材減少運輸能耗,生產工藝的改進或淘汰,建造就要高瞻遠矚的選擇可循環再利用的建材。因此全壽命周期的概念在建筑的前期建造過程中應得到充分的重視。
1.2.2建筑根本的功能需求。健康的要求是最基本的,節約不能以人的健康為代價。強調適用,強調適度消費的概念,決不能提倡奢侈與浪費。
1.2.3建筑要節約資源、與自然和諧共生。因為發展綠色建筑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人、建筑與自然的協調統一,所以必須實現資源節約型發展與環境友好型發展。
2綠色建筑的評價方法
綠色建筑評價應必須是客觀的,是真實可靠的,同時,也必須要對那些建筑的擁有者有較大的吸引力,使他們看到關于環境方面的指標能得到較積極的效果。以下對此作出見解:
2.1建立好評價模型和體制。以往的方法只包括那些客觀的、科學認可的和可以被驗證的問題。如果要增加一些目前還較難準確定義的操作領域,則在評價上還需要更多地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對于定性和定量評價的份量應該具有相等的程度,如果具體操作中難以達到的話,則最好排除量化評價,而依靠描述性的評價。一些定性打分指標非常模糊,它們不能作為量化評價的一部分,但可以作為描述評價的一部分。因而,綠色建筑體系迫切需要現代科學評價方法作為實施運作的技術支撐,建立好評價模型和體制。
2.2模糊綜合評判與人工神經網絡評價并用。模糊綜合評判是應用模糊變換原理和最大隸屬度原則,考慮與評價事物相關的各個因素,對其所作的綜合評價。利用模糊數學原理對綠色建筑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利用模糊數學的有關理論進行綠色建筑評定可以克服現今評定方法和手段的一些缺陷。在數據處理方面,模糊數學讓模糊事物不加截割地進入數學模型,充分利用中介過渡的信息,最后在一個適當的閾值上進行分割;在客觀評價方面,可以減少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使評定的結果更為客觀、可靠;在人自身的模糊特性方面,利用模糊數學進行綠色建筑評定原理與人自身的模糊特性相吻合;效率高,能減少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人工神經網絡是由于具有較強的非線性、大規模并行處理能力,從而使許多學者致力于將其引入自己的專業研究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誤差反傳前饋網絡是典型的前饋網絡,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誤差逆傳播神經網絡是一種具有三層或三層以上的階層神經網絡。上下層之間各神經元實現全連接,網絡按有教師示教的方式進行學習,當一對學習模式提供給網絡后,神經元的激活值,從輸入層經各中間層向輸出層傳播,在輸出層的各神經元獲得網絡的輸入響應。在這之后,按減小希望輸出與實際輸出誤差的方向,從輸出層經各中間層逐層修正各連接權,最后回到輸入層,故得名“誤差逆傳播算法”。隨著這種誤差逆傳播修正的不斷進行,網絡對輸入模式響應的正確率也不斷上升。應用人工神經網絡對綠色建筑綜合評價的原理是:把用于描述綠色建筑的特征信息作為神經網絡的輸入向量,將代表相應綜合評價結果的量值作為神經網絡的輸出;用一些經傳統綜合評價取得的成功樣本訓練這個網絡,使它所持有的權系數經自適應學習后得到正確的內部表示,訓練好的網絡即可作為綠色建筑綜合評價的模型。在對綠色建筑的評價上綜合運用上述二種方法,必然收到滿意的結果。
2.3強制立法促進綠色建筑評價。目前,我國綠色建筑有關標準還處于推薦階段,應考慮強制立法,從而進一步規范綠色建筑經濟的市場運作和發展,形成良性競爭機制。立法與強制性條文的主要實施對象應首先著眼于示范區域與示范建筑,從經濟水平較發達城市中的示范工程開始,逐漸擴大綠色建筑的影響力;其次,強制推行綠色建筑適用技術。如選擇適合本地的各類技術(如外遮陽、自然通風與采光、太陽能光熱利用、透水地面、雨水利用等),推薦節能材料使用。以上各條都可通過立法手段推廣,以及提升為強制性條文予以確定,通過技術審查和行政許可的方式具體落實實施,全面提升我國建筑的技術內涵,從而大力推動我國綠色建筑業發展壯大,同時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
隨著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矛盾的銳化,如何有效解決這一矛盾,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了當前發展的重要課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綠色經濟和綠色金融,逐漸成為當前發展的重點和熱點。金融作為經濟發展內容的一部分,兩者之間必然存在著緊密的關系,而綠色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綠色金融的發展,本文將以兩者之間的關系做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和分析。
綠色金融和綠色經濟的內涵
綠色金融指的是在進行金融投資、融資等活動時,將環境相關因素考慮進入去,通過金融經營活動引導,社會經濟資源,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促進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它是金融部門對環境保護制定的一項基本政策,是用于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綠色經濟指的是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撐、以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和諧發展為目的,是為解決經濟增長和環境惡化的矛盾,是經濟發展適應環境和健康需要形成的一種新的經濟形式。
就魍扯言,金融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同樣綠色金融和綠色經濟也都是為了調和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而提出和發展起來的,兩者之間也必然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簡單來說,綠色經濟是綠色金融的基礎,而綠色金融也是綠色經濟發展的推動力,為其提供重要的支撐。
綠色金融與綠色經濟的關系分析
綠色經濟是綠色金融的基礎。正如傳統金融是傳統經濟發展的一部分,經濟發展是金融得以發展基礎,綠色經濟也同樣是綠色金融發展的基礎。因為沒有綠色經濟的發展就不會產生需求,就不需要供給,進而促使綠色金融的形成和發展。沒有經濟發展就沒有資金需求,也就無法通過資金來引導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發展綠色經濟需要對各個經濟組織的發展行為進行約束,使其在發展過程中重視環境保護,而綠色金融是在資金支持層面通過經濟手段進行干預,推動各個經濟發展機構將環境因素考慮到發展行為當中,從而使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得以協調。因此可以說,綠色經濟催動了綠色金融的產生,是其發展的基礎。
綠色金融是綠色經濟的重要推動力。綠色金融對綠色經濟的發展的推動和支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引導資本流向環境友好型企業。綠色經濟的發展必然需要資金的支持,而綠色金融可以通過對融資行為的控制,來引導綠色金融資本向環境污染小、資源利用率高的企業,而是一些對環境污染較強的企業在這樣的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進行轉型或者淘汰,調整了經濟結構,也將資源進行了重新的分配,將生產要素從傳統生產部門轉移到考慮了環境因素的綠色生產部門,從而推動綠色經濟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和推動綠色經濟的產業優化升級。首先,從企業層面來看,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得到了金融部門提供的資金和引入的生產要素,在綠色金融的帶動下快速發展,其發展的成果增加,并進一步進入應用從而得到更過的資金支持,以實現技術成果的產業化發展;然后從產業角度來看,由綠色金融理念的樹立,在前期重點為綠色產業中的先進企業提供支持,從而引導了市場的風向,吸引更多的資源涌入綠色產業,從而實現綠色產業的升級,產業結構得到優化。
彌補市場失靈問題。有環境污染引起的市場失靈,在以往通常是通過政府在事情發生之后進行處罰處理,這樣辦事效率較低而且容易出現地方保護,不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而綠色金融在前期就將環境風險作為金融風險的一項,在事前事中就進行風險管理控制,從而有效彌補市場失靈引發的問題。
加強綠色金融對綠色經濟作用的措施
施行“綠色信貸”政策。所謂綠色信貸就是在對企業進行貸款、投資和風險評估中充分考慮環境因素,也就是對綠色會計報表中反映出的其生產經營的“綠色”成分加以評估,一方面對環保方面表現較好的企業在貸款方面實行優惠政策,而對表現較差的企業采用高利率的貸款,另一方面對一些高污染企業不予貸款,以此來改善企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政策性金融對綠色經濟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可以通過對國家政策性銀行的政策性金融加以利用,在綠色經濟的環保項目提供政策性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通過政策性金融來支持能夠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企業技術方面的開發和生產,如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和環??萍技夹g研發和設備生產等等,以此在技術方面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
加大資本支持力度。對于一些大型企業的上市審批進行綠色評估,支持一些同等發展水平下的,在技術和運作方面較為規范的綠色企業得到上市的優先順序,扶持綠色產業的發展;而支持一些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或者環境保護為導向的中小企業進行上市;同時也可以促成綠色基金會的設立,對環境保護項目通過籌資進行支持,也可以對一些為環保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加以獎勵,助力環保公益行動的開展和環保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環保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加強環境保護已成為一項基本國策,國家制定的各項環保目標越來越明確,監管力度越來越大。 面對這種形勢,有些企業的決策者不是采取積極態度,而是抱著僥幸心理對執行環保規定進行抵制,特別是某些對提升地方政府“產值經濟”舉足輕重的排污大戶,受到地方主義的保護而有恃無恐,造成極壞的影響和嚴重的后果。他們之所以要這樣倒行逆施,說白了還是一個“錢”字:上環保項目投入大,花錢多,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給地方財政增加壓力。然而,這些先生們實在不會算賬,僅僅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認真執行國家環保政策,也決不會是賠本買賣,其效益至少不會比拒絕執行所形成的效益差。我們試從幾方面進行剖析。
1.從目前形勢看,國家對違反環保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日益增大,誰想躲得過去?不可能!與其有朝一日被重罰,不如事前用罰款的錢來主動搞環保工程。而且,并非罰款以后就沒事了――你還得花錢補課,經濟效益更加受影響。這賬該怎么算是再明白不過的事情。至于期盼靠地方“父母官”保護過關,過去是有這種可能,但在現在和今后這種可能性肯定越來越??!
2.目前企業環保工程的主攻目標是治理“三廢”(廢氣、廢水、廢渣),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染物減排指標。如何減排?這“三廢”該怎么處理?許多成功的經驗是變廢為寶。例如,把廢水凈化循環使用,利用廢渣生產企業的副產品,對廢氣的利用也不乏引人入勝的范例。這從另一方面增加了企業的收益甚至很大的收益。雖然在不同的企業中,廢物的種類、數量各不相同,但是,變廢為寶、變害為利的路子實在值得每一個企業都積極效法。
3.在許多行業首先是與人們衣食住行直接相關的行業,環保工程往往涉及產品本身:從采購合格的原料進廠,到各道工序加工,最后是成品包裝出廠,產品能否達到國家規定的環保標準(對出口產品還要求達到國際標準),是至關重要的。你的產品達標甚至超標,成為國家認可的“綠色產品”,信譽度就高,市場競爭力就強,企業的財路就廣;否則就會產品滯銷,經濟效益下降,企業虧損甚至倒閉。所以,任何企業還必須在提高產品環保質量上扎扎實實地下功夫,千萬不要貪圖眼前小利,干那種蒙騙顧客的蠢事。
4.執行環保政策,進行技術改造,花錢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純粹是花錢的問題。在環保意識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企業積極進行環保技改,必定很容易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他們就會主動想辦法進行技術攻關,往往能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與此同時,還必將大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升企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這兩個方面的收益是不能用金錢量度的巨大的隱形財富。
5.企業的生產條件、作業環境符合環保要求,有利于員工的健康,能減少疾病特別是因環境污染造成的職業病的發生,這又能為企業節省一筆又一筆很大的開支。這里順便提一句:隨著國家民生政策的健全和落實,企業對保障員工健康的責任越來越重要,不允許不聞不問。
6.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利國利民的千秋大業,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有義務在自己的事業中遵守國家環保政策、法令。這其實應該是第一條理由,只不過它與經濟效益的關系表面上不那么緊密才最后提出。所有上述理由,并不是什么新鮮內容,可以說已經人人皆知,問題在于有些企業掌門人甚至政府官員缺乏戰略眼光。為此我們實在有必要加深對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關系的認識。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沒有發達的經濟不行,但沒有良好的生存環境同樣也不行。所以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都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其共同的目標是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盡管它們之間存在著矛盾和沖突,但殊途同歸,歸于以人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
技術合作孵化清潔未來
2015年1月21日,歐特克在中國推出清潔技術合作伙伴計劃。在中國范圍內,所有致力于氣候改善的初創型企業都有資格申請獲得歐特克價值15萬美元的設計軟件,以幫助它們設計出更加環境友好的產品。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但中國現在面臨的挑戰的壓力要比其他國家大。近幾年,中國經濟總量快速成長的時候,環境可持續性的能力在逐漸下降,中國對于清潔技術的需求也在迅猛增長?!崩钌劢ū硎?,中國市場的消化力很強,中國的清潔技術企業不但能夠幫助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還能夠獲得足夠的盈利空間和發展機會。
“中國市場未來對清潔技術的需求很大。歐特克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幫助中國的創新企業,在創業的初期不用在軟件技術方面投入較多的成本。但是歐特克要求加入到這個項目中的企業,必須和清潔技術的理念相匹配?!崩钌劢ㄕf。
據了解,歐特克清潔技術合作計劃始于2009年,向致力于解決全球最迫切環保挑戰的創業型清潔技術公司提供設計和工程軟件。這些創新公司遍布清潔技術各個領域,最常見的有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節能、儲能、運輸、智能城市、垃圾、水以及建材等。
“歐特克在中國推出清潔技術合作伙伴計劃已經有半年多時間,目前已有幾十家企業通過這個計劃成功地拿到軟件,涵蓋了太陽能、城市污泥處理、空氣處理、污水處理、垃圾分類等行業?!睔W特克可持續發展與清潔技術市場開發經理趙興茂說。
“歐特克在中國推出清潔技術合作伙伴計劃之后,有一家叫作東西元素的企業加入到我們的計劃中。東西元素設計了一款‘心燈’,利用太陽能技術獲得2個小時的日照,就可以滿足3個小時的照明?!崩钌劢ū硎?,歐特克的設計軟件幫助合作伙伴優化設計、降低生產成本,但并沒有降低產品的質量。
云設計編織綠色“夢”
“互聯網+”的概念自提出以來已經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對于眾多企業來說這是一次發展的機遇?!啊ヂ摼W+’未來會在物聯網、大數據、云、移動互聯、智慧城市等領域發展。歐特克在這方面是一個先行者,很早就把很多技術的手段、功能,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呈現出來,提供給用戶和客戶。”李邵建說。
盡管個人計算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但是移動設備的迅猛發展還是讓個人電腦黯然失色。最先進智能手機的計算能力已達到早期航天飛機的3萬倍。移動設備使個人成為了新的設計師,通過3D打印機,可以創建出從沙漠到太空中任意大小的物體。
“歐特克軟件的核心是幫助人們創建數字模型來呈現他們想要創造的事物。云計算能讓設計者更加快速有效地研究探討不同的設計選擇,還能準確預測產品的性能、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優化產品效率?!崩钌劢ㄕf。
據了解,每年歐特克約有25%的凈收入用于研發及產品完善,并將這些產品向云端以及移動化方向轉變,同時利用云的協作和無限的計算能力開發新產品。
李邵建表示,歐特克運用云技術減少盜版并加深與客戶的關系,通過群體智慧幫助設計者快速做出決策。向云計算遷移的舉措幫助歐特克開展產品營銷,并觸及以前接觸不到的新客戶群體。
在過去幾年里,歐特克推出了一系列免費或只收取象征性費用的消費者應用,歐特克的SketchBook快速吸引了2300萬用戶,而移動端更是把這個數字擴大到了2億。“擴大公司的客戶群和提高公司知名度只是歐特克走進消費者群體的目的之一,幫助人們想象、設計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才是其宗旨和使命?!崩钌劢ㄕf。
“歐特克的移動產品滿足了用戶的生活需要,并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與設計師、潛在設計師、工程師及藝術家展開互動的重要平臺?!崩钌劢ū硎?,云技術提高了設計活動的可持續性,融合了云的歐特克進一步完善了設計師的能力。生產商和工程師通過歐特克降低了能耗,并減少了對毒性材料的使用,使得建筑、基礎設施及產品的性能得以最優質化。
據了解,歐特克的“工廠設計套件”能幫助企業設計生產線,以提高能效、節約用水、高效利用材料或促進材料的重復使用。產品的環境影響有80%都取決于設計階段做出的決策。
企業責任感助推可持續發展
歐特克誕生于1982年,自推出AutoCAD軟件以來,歐特克一直不斷為全球市場開發種類繁多、技術先進的軟件產品。作為設計軟件公司,歐特克長期致力于幫助制造商設計產品,并在實際生產之前對其進行可視化和模擬,從而使客戶能夠實現可持續設計、巧妙合理地運用材料并減少浪費。
“歐特克自誕生以來便遵循著可持續發展的規律,把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有機結合在一起。歐特克愿為地球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歐特克會利用自身技術和專業知識與客戶、合作伙伴一道努力肩負自己應盡的責任?!崩钌劢ㄕf。
據了解,歐特克啟動清潔技術合作計劃向致力于解決全球最迫切環保挑戰的創業型清潔技術公司提供設計和工程軟件?!捌髽I還是要有自己的愿景和夢想,歐特克的愿景是幫助人們想象、設計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個世界包含了使用的東西、居住的環境、享受的文化娛樂產品和所有相關的東西?!崩钌劢ū硎?,歐特克希望愿景達成的過程當中,企業自身能夠獲得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