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9 06:28: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型城鎮化的內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而傳統城鎮化則是把重心放在城區的空間擴張,即建設新城區上。這種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城鎮化”超越于“人口城鎮化”?!巴恋爻擎偦钡捏w制性條件:從現行土地管理體制看,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行政手段,低價從農民那里獲得土地,然后高價轉讓給開發商;從現行財政體制上看,地方政府可以獲得出讓土地的所有出讓金,補充預算內財政資金。這種模式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與其相聯系,這種模式只實現農民向農民工的轉變,即“半城鎮化”,卻無法創造條件實現農民工向市民的轉變。因為后者需要地方政府承擔繁重的責任和義務,即必須加大公共財政投入,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和其他社會保障。由此可見,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選擇新型城鎮化較之傳統城鎮化,任務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難度也更加大。
那么,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回避新型城鎮化,繼續沿著傳統城鎮化道路走下去?不行,我國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國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0%的人口,如此極其有限的可開發土地,不允許再走粗放型的城鎮化道路,否則,就會嚴重威脅13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況且,這種模式背離城鎮化的初衷,即“以人為本”。換句話說,這種模式是與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的。再說,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向前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城鄉差別正在逐步縮小,如果地方政府不能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相應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人口城鎮化的動力和拉力都會削弱下去。我國當前戶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政策是先放開小城市和小城鎮的戶籍限制,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民到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但是,由于小城市和小城鎮普遍存在著產業集聚程度較低,就業機會較少,公共服務不完善的問題,對農民不具吸引力,真正樂意到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的農民不多。反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僅產業集聚程度高,就業機會多,而且公共服務水平也高,深受農民的喜愛。但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落戶門檻很高,限制很嚴。于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農民越喜愛、越渴望的城市,越難落戶;農民越不喜愛、越不想落戶的城市,卻越容易落戶。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有待于大大增強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產業集聚功能和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包括居住功能)。
應當進一步指出的是,為了從體制上抑制“土地城鎮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還必須進行與戶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土地制度和財稅制度改革,特別是其中的征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將會削弱地方政府土地財政能力,進而削弱“土地城鎮化”的動力。即將深化的征地制度改革包括:破除城鄉二元土地制度,實行十七屆三中全會早就提出來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同地、同權、同價”;嚴格界定公益性與經營性建設用地,嚴格限制地方政府行政性征地范圍,不斷提高征地補償標準;城市對非公益性用地需求,只能通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直接進入市場加以解決,再也不需要經過地方政府征地這個環節。這些改革措施的推進,將使地方政府很難通過低價征收、高價轉讓的方式賺取價差,土地出讓收入明顯下降的局面將會出現。
2013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從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要求來看,主要任務是解決已經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我們應當“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013年12月下旬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到2020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偫碓凇墩ぷ鲌蟾妗分?,用較大的篇幅論述戶籍制度改革。《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薄巴苿討艏贫雀母?,實行不同規模城市差別化落戶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這就決定了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主要任務或首要任務。其實,按照中央的總體部署,戶籍制度改革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表,即到2020年,中國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為戶口遷移基本條件,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城鄉統一、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
城鎮化的發展與產業發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良好的產業支撐是新型城鎮化的內生動力和根本保障。當前的城鎮化進程中存在產業層次低、技術含量低、集聚性差等問題,導致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內涵和要求不相適應,影響了新型城鎮化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應積極推進產業結構高度化、產業集聚以及科技創新等發展路徑,從而為新型城鎮化有效發展提供良好的產業優化路徑。
關鍵詞:
新型城鎮化;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科技創新
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暴露出諸多問題,如市民化進程滯后、盲目追求數量和規模、鬼城現象等。這些問題產生的關鍵在于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缺乏良性的產業優化路徑。本文根據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及其對產業發展的要求,并結合我國當前新型城鎮化發展中所存在的產業發展問題,提出有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產業發展路徑。
一、新型城鎮化下的產業發展要求
產業發展會帶來就業數量和空間,從而吸引大量農業勞動力,并實現其市民化身份的轉變,為城鎮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新型城鎮化的本質是“人”的城鎮化,其“新”體現在由過去的追求城鎮規模、空間的“數量擴張型”模式轉化為更注重產業質量,人本主義的“質量集約型”模式,因此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產業發展特征不同于以往城鎮化下的產業發展[1]。但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又需要相應的產業支撐來作為其發展動力。因此,如何尋找一個良好的產業支撐是新型城鎮化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否則,新型城鎮化發展只是美好的愿景。第一,新型城鎮化關鍵在于以人為本,既要實現農村人口生活空間的轉移,也要促進農村人口就業空間的轉移和就業方式的轉變。因此產業的發展要能保證不斷吸收農業人口,拓展就業空間和方式,并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因此一方面不斷加強農業現代化進程,從而解放出更多的農業勞動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城鎮中工業和服務業發展規模、結構和質量,注重產業發展的集聚性,創造出大量的就業崗位,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集聚。此外,新型城鎮化下人們的精神層次和文化層次需求會顯著增多,因此需要一個多樣化的現代服務業來予以支撐。第二,新型城鎮化需要一個有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的產業來支撐其長期穩定發展。因此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高度化和生產現代化,注重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及其對傳統產業的知識化改造和提升,并強調各產業的聚集、關聯和協調發展[2]。第三,新型城鎮化是“生態”的城鎮化,強調對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適應,注重生態文明理念,重視提高土地資源要素集約利用、環保等公共服務設施高效利用[3]。因此新型城鎮化發展強調通過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生態化來實現用較少的資源要素消耗獲取最大的效益。第四,新型城鎮化是特色的城鎮化,更強調地區發展特色和文化內涵,因此產業發展要充分立足于當地的特色和比較優勢,要培育城鎮特色鮮明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走一條適合自身特色的產業發展道路[4]。
二、我國城鎮化發展中的產業問題
盡管良好的產業支撐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重要動力,但當前城鎮化中所存在的產業問題依然深深阻礙了新型城鎮化發展。第一,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嚴重滯后,目前我國農業的發展水平與美國相比相差108年、與英國相比相差150年;就我國國內狀況而言,我國工業勞動力的生產效率是我國農業勞動力生產效率的10倍左右,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比我國國家現代化水平低10%左右。這種滯后性在客觀上制約著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和發展水平。具體表現為: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技術水平和機械化水平落后、家庭承包責任制導致的分散化經營、管理水平落后等。第二,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不協調:我國目前大部分地區的城鎮化水平都滯后于工業化水平,資源環境惡化,難以實施綠色生態與城鎮和諧發展格局。工業加工層次低,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不高、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人力資源優勢也沒得到充分發揮,最終導致產能過?,F象嚴重,工業整體效益不高,也影響了城鎮化的良性發展。第三,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業發展緩慢:我國目前服務業總體發展緩慢,而且傳統服務業比重偏大,現代服務業發育明顯不足,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很低。服務業規模較為分散,大型服務企業難以發揮引導和示范的作用,缺少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仍然停留在初級發展階段。現代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低下,難以對就業形成較強的拉動率。服務業專業人才缺乏,難以支撐知識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第四,產業過于分散,缺乏集聚效應:總體上我國各地區產業集聚程度低、集聚效應不明顯,難以有效發揮產業集聚對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作用。城鎮規模偏小,缺乏與當地自然資源稟賦或者文化基礎相適應的主導產業,產業集聚力和產業競爭力缺失。產業集聚區在城鎮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我國城鎮化的產業集聚區主要表現為工業園區,這些工業園區偏重招商引資、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和廠房建設,忽視相關產業能力的培育和產業鏈建設,尤其是忽視了培植適合本地環境的原生產業和特色產業,缺少引進與升級配套的產業鏈的,忽視產業研發和技術進步[5]。沒有帶來相應的集聚功能、創新功能、輻射功能和協調功能,從而很難形成對城鎮長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第五,城鎮缺少特色和文化內涵,城鎮同面和產業同質現象嚴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城鎮化缺少與產業規劃協調的科學的城鎮總體規劃,忽視了自身優勢、條件和特點,沒有從當地實際出發,簡單地照搬其他地區城鎮的建設模式;缺乏科學性和嚴肅性,建筑風格大同小異、“千鎮一面”,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因此這些地區城鎮化沒有將地域特色和文化融入本地產業與城鎮發展之中,不重視城鎮文化產業發展和產業的文化品質提升,使得城鎮同面和產業同質現象嚴重,一些城鎮缺少甚至沒有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6]。
三、新型城鎮化發展下的產業優化路徑
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增強城鎮的產業基礎和提高城鎮的產業支撐能力,協調產業與城鎮發展的關系,實現產業與城鎮的互動和協調發展,以提高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優化產業發展路徑。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將新型城鎮化與農村非農化、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有機結合起來,重點推動農業現代化,增強新型城鎮化的現代農業支持能力。提高農業技術與產品的科技含量,推進農業機械裝備現代化,適時推行配套的農業科技政策。重點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現代化、規?;c集約化,發展具有代表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它們的技術示范和擴散效應來改造傳統農業和促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現代農業的融合性,強化農業的觀光,休閑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同時配套發展農業生產業,為農業生產提前、產中、產后配套服務的農業生產業,如農業倉儲物流、互聯網信息業、生產保險發展。切實保障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協調同步,以農業現代化與產業化筑牢新型城鎮化與工業化基礎。促進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協調發展,為新型城鎮化提供高效的現代工業支撐。堅定不移地走一條依靠科技進步、延長產業鏈條、降低資源消耗、優化生態環境,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重點提高工業化發展的質量,將工業化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水平之上,并以新型工業化來帶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通過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對傳統產業進行高端化改造,發展壯大先進制造業,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并把信息產業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上,促進信息產業滲透到各個產業中,調整優化城鎮工業結構,提高城鎮工業發展質量。并積極協調城鎮現有傳統工業與新型工業之間的相互關系,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工業的關系,處理好勞動密集型工業、資本密集型工業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的關系。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業,為新型城鎮化提供現代服務業支撐。應將工業化、信息化、經濟服務化結合起來,以工業化、信息化為中心推進經濟服務化,將第三產業中的現代服務業作為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導產業。推進生產業和生活業發展,引導以技術研發與推廣、生產設施服務、服務資源開發、信息服務、物流、中小企業融資、財產保險等生產業圍繞城鎮工業生產和農產品深加工業來發展,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形成城鎮化、工業化與服務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信息產業在新型城鎮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將信息產業作為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戰略產業,增強城鎮的信息擴散功能和集聚功能。同時加快農村地區信息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網絡訂單農業、農產品電子商務等。引導產業集聚,降低新型城鎮化成本,走產業集約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根據新型城鎮化的集約要求,依托城鎮的資源優勢和有利條件,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經濟循環”思路進行城鎮建設和發展規劃;根據“項目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要求,建設產業園區與城鎮區布局合理、功能互補、協同互動、融合發展的城鎮經濟體系。以開發區、生態工業園區等不同類型的產業園區為載體,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帶動人口集中,把產業園區作為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的重要結合點。優先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因時選擇差異化的支柱產業,走特色產業支撐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受自然要素稟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等條件的影響,我國各地區城鎮化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地域差異特征。因此各地區城鎮產業應該以突顯出地方自然資源特色或文化內涵的特色產業為主,優先發展特色產業,應因地制宜地形成不同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走多樣化的特色產業推動城鎮化發展道路。突破制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制度障礙,進一步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包括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通過制定財稅金融優惠政策等促使、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和推廣的投入。同時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對傳統產業發展模式進行生態化改造,促進產業綠色、循環、低碳化發展,從而實現新型城鎮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曾冰 單位: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彭紅碧,楊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科學內涵[J].理論探索,2010(4):75-78.
[2]李曉斌.以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動力機制研究[J].求實,2015(2):59-64.
[3]陳曉春,蔣道國.新型城鎮化低碳發展的內涵與實現路徑[J].學術論壇,2013(4):123-127.
[4]黃勤,楊爽.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J].經濟縱橫,2014(1):44-47.
>> 基于SWOT分析的內蒙古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 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 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團場城鎮化建設問題及對策 生態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 河北省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創新型城市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 新疆兵團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以雙河市為例 淺談城鎮化視閾下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 城鄉統籌與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 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 啟東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問題及建議 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問題及對策 新型城鎮化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的探索與建議 關于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 撫松地區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文化建設問題的思考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探析 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的問題研究 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推動師市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 中國城鎮化建設問題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14-03-05.
[9] 顏廷平.近十年來中國農村城鎮化若干問題研究綜述[J].理論與當代,2011(1):12-15.
[10] 馬 遠.新疆特色城鎮化路徑研究[D].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1.
[11] 潘自立.塔里木河的變遷與羅布泊的演變[J].第四世紀研究,2009(3):232-240.
[12] 閻東彬.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問題及原因剖析[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2(1):54-57.
[1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新疆統計年鑒[M].烏魯木齊: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14] 陳宇光.論布爾迪厄社會實踐理論的三個核心概念[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3(4):43-46.
[15] 王康熙.新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3(7):79-80.
[16] 馮 浩.一路一帶戰略下國際通道建設問題的思考[J].綜合運輸,2014(10):29-34.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綜合評價 DPSIR模型 主成分分析
新型城鎮化綜合評價體系
關于“新型城鎮化”,目前的學術研究依舊停留在主觀概念層次,僅僅是從定性的角度進行闡述。如何在概念、內涵的基礎之上,通過準確、客觀、定量的方法分析衡量當前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狀況和水平卻不多見。
2008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就推進新型城鎮化城市建設督查和考核評價,建立5個考核項目30個指標的綜合評價體系。田靜(2012)在深入理解新型城鎮化內涵及特征的基礎上,建立由3大系統,8項子項目,45個指標構成的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理論體系。安曉亮等(2013)從資源與環境、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三個層面建立了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了新型城鎮化水平定量評價思路和框架;張向東等(2013)結合河北省的實際情況,構建了河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指標體系,并對河北省各市的新型城鎮化水平進行了評價;曾志偉等(2012)在分析了新型城鎮化新型度內涵的基礎上,構建了新型城鎮化新型度評價指標體系,以環長株潭城市群為例進行定量評價。
綜上可知,對于新型城鎮化的綜合評價,大多學者是基于對城鎮化進行具體研究時,從人口、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分類研究并以此來構建指標體系,這種劃分雖能體現出城鎮化的內涵,但人為的拆分使其不能體現出城鎮化作為一個發展系統所體現出的因果關系。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采用DPSIR模型,即“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這一體現前后因果關系的邏輯結構,構建新型城鎮化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陜西省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進行綜合評價,以期為陜西省的城鎮化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基于DPSIR模型構建新型城鎮化評價體系
(一)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歐盟統計局(EUROSTAT)和歐洲委員會歐洲環境機構(EEA)在進行環境系統分析和環境指標制定工作過程中,基于PSR模型所建立的新模型,主要用于評價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水平。該模型涵蓋經濟、社會、環境三大要素,它基于因果關系組織信息及相關指數的邏輯框架,是對PSR 框架的進一步完善,存在著驅動力(DrivingForce)――壓力(Pressure)――狀態(State)――影響(Impact)――響應(Response)的因果關系鏈,如圖1所示。
DPSIR 模型從系統分析的角度看待系統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將一個系統的評價指標分成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和響應五個準則層,同時每個準則層中又包含若干指標。
(二)DPSIR模型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新型城鎮化的內涵、DPSIR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綜合指標選取的基本原則,構建了基于DPSIR模型的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三)主成分分析法
本文運用SPSS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運算得出矩陣的特征根和方差貢獻率,以及因子載荷陣和因子回歸系數,計算樣本的各因子得分。計算公式為:
(1)
式中:Fik表示第i個樣本第k個主成分的因子得分,Wj表示第j個指標的因子回歸系數。
然后,根據各主成份的方差貢獻率,計算各主成分的因子權重,構造綜合評價函數,求得各樣本城市的綜合因子得分Si,再進行排序。計算公式為:
(2)
式中:Si表示第i個樣本的主成分綜合得分值;Vk 表示主成分因子權重。
最后,在進行主成分分析的過程中,結合DPSIR模型分析各項具體指標對城鎮化發展的影響程度,找出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意見及建議。
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綜合評價
(一)數據來源及處理
本文數據均來源于陜西省統計年鑒(2006-2012)以及陜西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公報。同時為了使數據更具可比性,在進行主成分分析時,用Z-Scoer標準化公式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綜合評價
1.主成分的提取與分析。通過spss運算,提取主成分。本文共提取3個主成分,三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分別達到78.702%、11.446%、5.189%。其中第一主成分貢獻率最高,能反映大部分指標所要表達的信息,最原始變量的解釋能力也最強。
分析可知:在主成分荷載矩陣中,在第一主成分中城鎮化率、年底總人口數、人均GD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道路面積、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數、城市污水處理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等指標荷載較大,均在0.9以上。這些指標囊括了驅動力指標、壓力指標、狀態指標以及響應指標。其中第一主成分荷載值高達78.702%,可知第一主成分囊括了經濟、環境、基礎設施、社保等方面,基本上全面反映了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狀況。
第二主成分上荷載較高的指標分別是用水普及率和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這兩個指標分別反映了影響指標和響應指標;第三主成分荷載較小,僅有5.189%,所含指標為:居民家庭醫療保健支出比重(城鎮),主要對響應指標起輔助作用。
2.綜合評價得分及分析。以時間為橫坐標、綜合評價得分為縱坐標,繪制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圖,如圖2所示。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在2008-2010年新型城鎮化發展較為緩慢,且略有起伏,但總體呈增長趨勢。
(三)基于DPSIR模型的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綜合評價
DPSIR模型框架內各指標間相互關聯,相互制約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因果循環系統。DPSIR系統內部指標的協調與否,直接反映出新型城鎮化綜合發展的好壞。分析指標間相關性,發現DPSIR模型內部指標的協調性。表2反映了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內部協調現狀。
分析可知:壓力指標與驅動力指標、狀態指標、影響指標和響應指標均呈現出負相關,且相關系數較大。分析壓力指標的構成,發現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第三產業產值比重較小成為制約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關鍵因素。
而驅動力指標、狀態指標、影響指標、響應指標相互之間均呈正相關,且關系密切。分析這四大指標系統,可以發現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基于經濟、人口等驅動力作用下所呈現出的社會狀態,對社會、經濟、人民生活所帶來的變化和影響,以及政府和人民對新型城鎮化發展變化所作出的響應,整體呈現出一種協調發展的狀況。
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對陜西省新型城鎮化進行綜合評價,分析發現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整體呈增長趨勢;新型城鎮化發展好壞與DPSIR模型內部指標的協調性也有關系,內部各指標呈現出正相關,則發展較好,反之則不好。同時,研究發現制約陜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第三產業產值比重較小。
基于研究結論,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統籌城鄉發展,縮小貧富差距。目前,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已成為城鎮化進程中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仇保興,2012)。據統計,陜西省基尼系數從2003年到2012年十年均超過0.4的國際警戒值,2007年更是達到了0.457。新型城鎮化要強調城鄉統籌發展,重協調互補的發展,共享發展成果,實現真正的城鎮化。
走集約發展之路。通過不斷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作用,獲取更高、更大的社會效益。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陜西省建設用地的急劇擴張,使其與土地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資源剛性需求量巨大。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潛力和效率,走集約發展之路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優化產業結構。由發達國家城市化的經驗可知,三大產業比重的大小直接反映著城鎮化的進程與水平。陜西省作為一個資源大省,特別是陜北作為陜西乃至全國的能源基地,其產業結構單一,以原始資源的開采和挖掘為主,處于產業價值鏈的最低端,應在集約發展模式的引領下,將產業鏈高級化和梯度化,優化產業結構。
參考文獻:
1.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城市建設現場督查考核評價實施方案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通知[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報,2010(17)
2.田靜.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四川建筑,2012(4)
3.安曉亮,安瓦爾?買買提明.新疆新型城鎮化水平綜合評價研究[J].城市規劃,2013(7)
4.張向東,李昌明,高曉秋.河北省新型城鎮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及評價[J].中國市場,2013(20)
5.曾志偉,湯放華,易純,寧啟蒙.新型城鎮化新型度評價研究―以環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2(3)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成渝經濟區;統籌城鄉發展
新型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的經濟引擎,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城鎮化已進入發展轉型的新階段。走新型城鎮化之路,是縮小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加快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必然選擇,可以說新型城鎮化道路是適應經濟、社會、自然發展規律客觀要求的理性城鎮化道路,也是符合中國國情、面向未來的主動城鎮化道路。
一、研究綜述
(一)新型城鎮化道路內涵綜述
對于新型城鎮化的內涵,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有的學者認為,新型城鎮化就是與傳統城鎮化相區別的城鎮化道路,楚愛麗(2011)提出“新型城鎮化是與傳統城鎮化相對而言的”。①最為廣泛的是宋林飛(2009)提出所謂新型城鎮化是指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態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路子。②
(二)成渝經濟區城鎮化道路研究現狀
劉世慶(2010)通過對川渝毗鄰地區發展差距的分析,提出對于該類地區的發展之路,這只是對成渝經濟區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分析。劉志慧等人(2010)也只是從規模結構、職能結構和空間結構三個方面對成渝經濟區的城鎮體系進行了梳理,并沒有涉及到成渝經濟區城鎮化道路的研究。③縱觀已有文獻,對成渝經濟區城鎮化道路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取成渝經濟區的一個組成單元進行分析,本文通過對成渝經濟區的城鎮化發展現狀的認識,新型城鎮化總體目標的分析,從整個成渝經濟區全域的角度,結合經濟區內各城市群的發展模式,提出成渝經濟區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的選擇和建議。
二、成渝經濟區新型城鎮化現狀分析
成渝經濟區以重慶、成都兩個特大城市為“雙核”,以四川省成都、綿陽等14 個沿高速公路、快速鐵路、黃金水道的城市和重慶“1 小時經濟圈”內23 個區縣為載體。近年來,成渝經濟區城鎮化發展迅速,尤其是2007年成都和重慶被批準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改革試驗區后,到2012年經濟區兩個核心城市成都市和重慶市的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0.2%和56.98%。成渝經濟區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呈現出以下幾個發展特征:第一,城鎮化率呈上升趨勢,但總體水平仍然較低。第二,成渝經濟區空間布局形態初步成型。成渝兩大城市呈“雙核”空間布局,川南、川東北城市群具有多中心特征。第三,城鎮化發展不平衡,地區間差異大。第四,城鎮體系結構不夠合理,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三、成渝經濟區新型城鎮化道路選擇
1.構建重慶、成都“雙核心”,帶動城市群建設成渝經濟區新型城鎮化要充分發揮其輻射作用和擴散效應,帶動周邊次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快速成長。重慶市的建設,要充分發揮直轄市體制優勢和輻射集聚作用,推動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高起點建設兩江新區。成都市的城鎮化建設,要加快發展總部經濟,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優化人居環境,建設城鄉一體化。
2.注重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完善城鎮體系建設成渝經濟區內,城市、城鎮眾多,建設合理的城鎮體系是當前新型城鎮化道路的重要任務之一。首先,積極培育特大城市,完善城鎮體系建設。最終逐步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層次完整、結構合理的金字塔型城市規模等級體系。第二,重視發展大城市,提升大城市規模。成渝經濟區大城市數目較少、城市規模不大,加強大城市的建設,同樣具有必要性。3.推進統籌城鄉,加速城鄉一體化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舉措。2007年6月,重慶市和成都市被批準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需要積極探索,盡快形成統籌城鄉發展新機制,為推動全國深化改革、城鄉一體化發揮示范作用。在經濟區內,充分發揮各級城鎮的中心帶動作用,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鄉村擴散,同時,加強鄉村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培育農產品加工、深加工基地,推進新農村建設,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在新型農村社區就地轉化。
4.堅持可持續發展,帶動生態城市建設在城鎮化進程中,要營造優良環境,走環境友好的城鎮化道路,推進生態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一方面,在城鎮規劃中,要充分考慮城鎮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協調城鎮建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成渝經濟區作為長江上游地區,上游地區的生態屏障建設對中下游地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產生強大的正外部性。
四、結語
本文首先對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和成渝經濟區的城鎮化研究進行綜述,指出成渝經濟區的城鎮化研究在新型城鎮化道路方面缺乏綜合的研究。然后客觀認識成渝經濟區城鎮化現狀,指出經濟區城鎮化的特征及問題所在。總之,成渝經濟區新型城鎮化道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重視人口城鎮化,同時利用經濟區內優勢互補,發展超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統籌城鄉,切實解決失地農民、進城農民等問題。
參考文獻:
[1]楚愛麗.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的若干思考[J].農業經濟.2011
[2]宋林飛.新型城鎮化道理與模式探討[N].南通日報.2009
[3]劉志慧等,成渝經濟區的城鎮體系研究[J].社會發展.2010
注解
①楚愛麗.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的若干思考.農業經濟.2011
關鍵詞:經濟轉型;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產業生態化
一、中國當前城鎮化進程所處階段
(一)中國的城鎮化現狀分析
自1978年經濟改革以來,我國的城鎮化率不斷快速提高,從1980年的19.4%提高到2010年的46.59%,2014年達到54.77%,顯示我國目前的城鎮化水平僅與全球平均城鎮化率52%相當,與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相比仍相差甚遠,說明我國的城鎮化仍處于初中級階段,尚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正好為我國實現經濟轉型,借鑒各發達國家的城鎮化過程中的經驗,走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留下空間。
(二)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型的內在要求
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模式屬于“粗放式”增長,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層次不高,產業同構和過度競爭現象突出,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不協調,這嚴重制約了地區區域經濟的深入發展和競爭力的持續提升。隨著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資本投資回報率降低,產業資本正在逐步轉移,因此,經濟發達地區正面處于轉變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發展內涵質量的重要時機。
十報告明確提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副總理對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思路之一就是城鎮化,要圍繞城鎮化發展中面臨的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戶籍和社會管理、資源支撐和生態環保等問題。換言之,城鎮化就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載體之一。
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城鎮化率普遍較高(見表1),其新型城鎮化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新型城鎮化路徑應該有所區別,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新型城鎮化除了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之外,更加要注重區域經濟的經濟轉型和產業發展模式升級的戰略考慮,走新型工業化、產業生態化與新型城鎮化并舉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是東部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在新時期的內在要求。
從上表看,城鎮化程度與經濟發達水平呈現正向關聯,經濟發達地區的城鎮化率較高,因而經濟發達地區具備走新型城鎮化的產業經濟基礎。
與傳統城鎮化過程相比,新型城鎮化進程將具有以下特征:其一,產生背景不同,傳統城鎮化產生于計劃經濟體制下,而新型城鎮化以經濟社會的雙重轉型為背景;其二,關注點不同,傳統城鎮化側重人口的城鎮化和城鎮規模及數量的擴大,而新型城鎮化更關注城鎮質量的優化;第三,主體不同,新型城鎮化的主體是多元的,包括政府、企業、居民等,而傳統城鎮化的主體主要是各級政府;第四,方式不同,傳統城鎮化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為主,“自下而上”的方式為輔,新型城鎮化則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為主,“自上而下”的方式為輔;第五,動力機制不同,傳統城鎮化的根本動力主要來自于傳統工業化,而新型城鎮化的動力主要是來自城市服務業發展、新型工業化、產業創新以及信息化。最后一點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也正是本文的著眼點。
二、經濟轉型期下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新型城鎮化路徑思考
(一)我國城鎮化發展路徑演進分析
城鎮化的根本不在于形式上的農民市民化,而在于對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顯著差距的化解。因而,城鎮化實質是解決城鄉之間在基礎設施條件、市場環境、產業發展方式、生活水平、社會公共服務與保障等若干方面的對接和均等化問題。
回顧歷史,我國城鎮化經歷了城市剝奪農村、城市反哺農村階段,目前正歷經農村轉變城市階段(見表2)。(1)城市剝奪農村模式。城市的發展主要是靠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剝削農民利益積累起來,人口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我國改革開放前的城鎮化總體上屬于這種模式,通過農業對工業的利益輸送來支持國家一般性基礎工業及相應城市發展,用計劃經濟手段人為形成一種顯著對立的城鄉關系,城市或城鎮相對閉塞和獨立于農村。(2)城市反哺農村模式。這個階段工業反哺農業、政策回饋農村的城鄉關系是主導,人口開始分散流動,并_始向郊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轉移。這個階段城鎮化的推動力主要來自于勞動密集型傳統工業的蓬勃發展,城鄉對立和隔絕狀態有所緩和。(3)農村轉變城市模式。進入21世紀后,我國城鄉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城鄉等值觀念開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呈一體化均衡發展,外出務工人員逐漸回流。這個階段城鎮化的主要驅動力來自于新型工業化,經濟發達地區和一般地區都分別形成因地制宜地的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并相應地推動具有城鄉互動互補關系的新型城鎮及城鎮群發展。
綜上所述,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早期工業化和城鎮化結果造成了城、鄉發展中的雙向弊端,城市與農村對立,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差距顯著;隨著城鎮化第三階段的到來,大中小城市(鎮)協調發展,輻射和帶動農村,城鄉關系不斷緊密,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二)經濟轉型期下新型城鎮化產業路徑探析:新型工業化、產業生態化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
總理曾經指出,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而是要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新型城鎮化的“新”,是指觀念更新、體制革新、技術創新和文化復新,是新型工業化、區域城鎮化、社會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融合發展?!靶汀敝皋D型,包括產業經濟、城市交通、建設用地等方面的轉型,環境保護從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潔生產―生態產業―生態基礎設施―生態政區”五同步的生態文明建設轉型。
依據上述分析,經濟發達地區現階段應走新型工業化、產業生態化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至少包含以下內涵:其一,新型工業化是新時期工業化重要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必須統帥于新型工業化思想之下,必然立于現有的新型工業化成果之上,因為城鎮化的本質是資源和經濟要素在地理空間上的積聚,工業化為城鎮化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其二,新型工業化是工業發展的思想戰略,產業生態化是新時期產業經濟的組織與發展模式,二者并行不悖,共同構成新型城鎮化的產業支撐;其三,新型城鎮化是新時期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之一,為新型工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提供極其重要的發展平臺和發展空間。
因此,新型城鎮化是新時期經濟發展的組織載體,新型工業化是工業經濟的發展戰略,產業生態化是產業經濟的組織模式與布局要求,新型工業化、產業生態化、新型城鎮化“三化”聯動,協調發展,是政治經濟一體多面的具體表現形式和內在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經濟新形勢下新型城鎮化的產業發展路徑的重要內涵。
三、政策建議與對策
從經濟發展的階段屬性和長遠戰略思考來看,走新型工業化與產業生態化同時并舉的新型城鎮化之路,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新一輪城鎮化的必由之路。
(一)目標上:打造產業型城鎮,重視要素聚集功能建設,增強對資源的聚集能力
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和農業產業化的實踐,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形成了程度不同的產業聚集,在產業型城鎮建設上,要突出城鎮的個性特征,合理確定城鎮的產業定位,在此基礎上調整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在產業發展中提升城鎮的要素聚集功能。
(二)路徑上:以產業集聚引領城鎮化發展,走新型工業化、產業生態化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之路
新型城鎮化建設要重視增強產業牽引能力,要把促進產業集聚發展與加快城鎮化發展進程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強化城鎮化發展的產業支撐,堅持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同步推進。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發展壯大新型業態的產業,既注重發展中心城市,又兼顧各鎮區建設,讓中心城區和各鎮區呈生態位互補發展,走出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發展之路。
(三)空間布局上,要建設生態型城鎮,著力促進生態型城鎮群發展
城市群是城鎮體系在空間上的體現,由不同性質、類型、等級規模城鎮組成的,具有互補、共生、有序、多贏的一體化體系特征。發展城市群有利于生產要素在更大空間范圍內進行優化配置,實現區域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促進產業分工協作體系的深化和產業鏈布局更趨合理,進而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推進中國城鎮化進程,實現城鎮體系區域協調的主體形態。
(四)體制上,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新型城鄉關系,消除城鎮化發展障礙
政府必須轉變觀念,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性政府”轉變,加快理順城鄉統籌中的體制,改革戶籍制度,引導人口合理流動;創新土地制度,建設集約型城鎮;改革就業制度,疏浚勞動力流通渠道;改革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逐步實行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政策,加快我市第三產業發展步伐,促進全市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為產業發展提供勞動力支撐。
參考文獻:
[1]王子約.:新型城鎮化思路:核心是人的城鎮化[N].第一財經日報,2013-02-04.
[2]牟磊磊,邱濤.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行為研究[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2(06).
[3]曹,何磊.第三階段城鎮化模式在中國的實踐與創新[J].經濟學動態,2011(02).
[4]孫秀艷.新型城鎮化,生態要優先[N].中國建設報,2013-01-10.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文化產業集群;河北省
[DOI]10.13939/ki.zgsc.2015.34.121
1 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所謂新型城鎮化,是指以生態環保為理念,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約智能、低碳綠色、城鄉一體、四化協同道路的過程。新型城鎮化的實質是人口和生產要素的集中過程,它不僅是物質層面“破舊立新”的發展過程,更是城市文化價值凝練的萃取過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華的推演過程,是文化基因的傳承、文化記憶的存留和文化歷史的延續。
當前,我省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正處于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促進環渤海地區加速崛起的重大機遇,也面臨轉型發展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積極穩妥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利于保持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于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有利于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對我省實現綠色崛起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作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的文化產業,正在成為河北省新的經濟增長點。
2 新型城鎮化與文化產業集群的聯動發展機制分析
新型城鎮化和文化產業集群都是文化經濟集聚的結果,兩者相互促進,通過提高中心地帶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率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未來文化產業在縣域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的發展,將成為實現文化富民的重要途徑,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平衡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在中國大多數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仍集中在城市,城市匯集了文化產業發展所必需的人才、創意、資本等核心要素,擁有文化產業的市場主體,這也使得都市圈、城市群的文化產業發展,依托區域中心城市呈現漣漪狀的分布。但就未來文化產業的集體式崛起而言,必須破解文化產業發展的城市依賴癥,使廣大縣域地區、鄉村地區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核心城市和周邊城市之間的關系,將因為文化產業的紐帶作用而更加緊密,文化產業將有機統領城市群發展。
2.1 文化產業集群在新型城鎮化中的作用
首先,文化產業集群能夠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帶來強大的經濟發展動力。文化產業集群具備明顯的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且涵蓋面大、產業鏈長,在加速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將發揮顯著的帶動作用,釋放出可觀的乘數效應。其次,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有利于新型城鎮化中產業水平的整體提升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不僅有利于其產業自身,而且會給更多相關產業帶來新的文化理念,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有利于城市整體產業水平的提升。最后,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會給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長期的人才支撐。人是經濟活動中最核心、最具能動性的要素。新型城鎮化的宗旨是“以人為本”,這其中文化產業集群會在塑造新型國民精神,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方面扮演著潛移默化的重要角色。發達、健康的文化產業及其相關產品,能夠作用于人的思維、觀念、能力,并從整體上培育和提升人的素質,通過直接的經濟行為和間接的社會行為作用于經濟發展,為新型城鎮化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2.2 新型城鎮化建設對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
新型城鎮化發展為文化產業集群提供了文化創意資源的開發與重塑,推動了文化創意和技術創新等要素的跨界整合,從而實現了文化要素的自由流動與高效配置,有效破解了區域經濟發展瓶頸,打破了區域行政壁壘制約,拓展了文化產業集群的知識寬度。
新型城鎮化加速了文化產業集群對要素結構、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的綜合優化與配置。同時,城鎮化對消費的刺激和擴張,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集群文化生產消費鏈條形成良性循環,重構了城鎮文化產業空間形態。新型城鎮化對空間形態的重塑,推動了文化產業集群基于產業本身知識價值鏈基礎上展開分工與合作,有效節約了文化產業的運行成本、提高了文化產業發展效率、提高了文化產業集成創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推動了文化產業集群知識產業鏈的升級。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變革、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三次產業的聯動以及社會分工的細化,推動了文化產業集群的專業化水平,城鎮化帶來的創新要素集聚和知識傳播擴散,增強了創新活力,為文化產業集群知識創新提供了動力。同時,新型城鎮化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而通過生產業的作用,將人力資本以及專業化和迂回生產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所帶來的隱性知識創新形成了高度背景化和個性化的知識信息,它們在創意設計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實現靈活的專業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線性、多層次、多功能的網絡合作關系,這種多層次的、靈活的網絡關系加速了文化產業集群創新的效率。
3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探討
3.1 科學制定文化產業集群發展規劃,使其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嚴格按照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安排部署,將地區文化產業發展與特色城鎮化建設同步規劃、聯動實施。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應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文化特色的呈現,為培育壯大文化產業留出位置、給足空間,創造優良的發展環境。在城市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交通建設、生態保護等規劃方面,都應做到全方位的文化考量、交互性的文化表現,促使文化產業前置引領、多點開花。
3.2 依托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深度呈現城鎮化建設的特色文化魅力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就在于它總有區別于其他城市的鮮明特征。只有充分依托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才能打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名城”。對于地域文化的傳承,應深入挖掘和系統整理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元素,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厘清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于地域文化的創新,應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樹立符合世界潮流的生態環保、低碳綠色理念,認真觀察、審慎學習其他地區的先進文化,使之為我所用。應立足自身的生態特質、資源稟賦、文化內涵、經濟水平,以內外兼得、相承相容的文化個性和包容理念實現“美美與共”的文化圖景,打造出更多的城市文化景觀和建筑藝術精品,凸顯特色城鎮化建設的敘事風格、創意特點和美學價值。
3.3 大力發展多種類型和功能的文化業態,形成特色城鎮化建設的產業支撐
近年來,在產業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文化產業的規模和邊界也在不斷擴大。2012年,、國家統計局對《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做了進一步修訂,文化產業已擴充為16個大類、59個中類、120個小類。因此,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應加強對文化資源的整合利用,精心培育符合區域發展實際、填補產業功能空白的文化業態,并使其延伸、滲透到其他行業和領域中。如,成都市的“寬窄巷子”就是對歷史遺留的清朝古街道進行改造升級,不僅將其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片區,而且衍生出精品酒店、私房餐飲、演藝娛樂、情景消費等多種業態,以及成都“慢生活”“閑生活”“新生活”等城市文化。此外,還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促進文化科技主題公園、特種電影、數字動漫等以科技為支撐,以創意為靈魂的新興文化業態的生成與匯聚,為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帶來更多效益。
3.4 加強對文化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激活特色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動力
應牢牢把握《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政策機遇,在堅持文化產業發展必須與區域經濟社會條件協調適應的前提下,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要求,更多利用市場機制,輔之政府采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稅收減免等措施,在土地、財稅、投融資等領域切實降低文化企業的進入門檻和發展成本,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激活更多的發展動力。
3.5 構建多元一體的文化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增強城鎮化建設的自我造血功能
產業為基、就業為本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應有之義和后勁所在。提升產業的成熟度和貢獻率,需要構建起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產業發展格局。在地方政府層面,盡快完成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的角色轉變,依托自身文化資源優勢,引導企業建設一批內涵豐富、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文化產業項目,提升區域集約式、聯動化、“智造型”文化產業的競爭實力,融合其他相關產業,創造更多的創業機會、就業崗位。
在社會公眾層面,一方面,發展建立一批代表性強、公信度高、適應市場需求的文化協會組織;另一方面,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開展文化宣傳教育、倡樹文明新風等道德實踐活動,提升基層管理水平和大眾人文素質,為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農民向市民、向產業工人轉變奠定人文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晰.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安徽省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探究[J].科學時代,2014(4).
[2]花建.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J].東岳論叢,2013(1).
[3]吳紅蕾.實現文化產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探討[J].經濟縱橫,2014(7).
[4]姜德輝、楊玉娟.新型城鎮化與縣域文化產業發展的融合[J].人民論壇,2014(3).
[5]齊驥.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文化發展的維度與路徑[J].城市發展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