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30 06:58: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前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缺乏對孩子感恩之心的教育。尤其是對于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孩子來說,比起小班與中班的孩子,他們的獨立意識與自我意識在逐步增強。有些父母在家中對孩子過于寵愛,孩子在家里處于“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知道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更不知道心疼父母、孝敬父母。而父母因為溺愛孩子,對感恩的教育也不加重視。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孩子的一切要求都盡力滿足,從來不去研究是否正確與合理。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則采取暴力教育,在孩子的管教過程中,孩子若是稍有不令父母滿意的行為,父母便對其打或罵,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幼小心靈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更不用說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在父母那里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關愛的孩子,自己的性格也會變得冷漠與麻木,感恩之心就更難培養了。
(二)幼兒園感恩教育的薄弱當今社會,無論是幼兒園的教師還是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都側重在智力教育方面,家長與教師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與智力的開發。不管是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還是幼兒園自身的教育要求,幼兒園的教育都是偏向于書本知識的充實與拓展,而對于孩子的道德教育這一方面卻不加重視,尤其是對于孩子的感恩教育?,F在許多幼兒園的教育,根本就從來沒有涉及感恩教育,因此,孩子的感恩教育根本無從談起。幼兒園感恩教育的薄弱,直接影響著幼兒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導致幼兒從小就缺乏關愛他人與孝順父母之心。
(三)社會感恩教育的缺乏此外,社會在感恩教育這一方面的缺失也是影響著幼兒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來自家庭與幼兒園的原因以外,社會的作用也是很關鍵的。但是,由于當今整個社會風氣對感恩教育不是很重視,直接導致了社會關于感恩教育的缺乏。
二、學前教育感恩教育的改進策略
(一)家長的言傳身教感恩教育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孩子在家里的時候,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充滿關愛的生活環境。父母自身要做到孝順老人、關心他人,只有父母自身做到這些了,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樹立一種心中有他人的意識,從而逐漸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成長。例如,家里有老人的情況下,父母要自身做好表率,好好孝敬老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慢慢會將孝順老人作為自己的一種自覺行為與本能牢記在心,從而逐漸懂得感恩。
(二)教師的表率和教育智慧孩子除了在家里的時間以外,另外的時間多半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因此,教師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眼中,教師的地位是很神圣的,他們認為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因此,在學前教育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更愿意去模仿教師的一些行為動作。因此,教師在日程的生活與學習中,對孩子的教育需要時刻表現出關心與愛護,讓孩子對教師的這種關心他人的行為進行模仿,從而學會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另外,教師還可通過開展一些活動,以活動的多樣性去引導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感恩他人,收集一些如烏鴉反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在幼兒的心靈深處樹立一種感恩意識。
(三)家長、幼兒園、社會三方合作要想改進當前學前教育關于幼兒感恩教育的方式,除了確保家長正確的言傳身教以及教師的表率引導作用以外,還需加強家長、幼兒園與社會的三方面的合作,從而確保學前教育感恩教育的順利實現。幼兒在幼兒園受到的教育只能作為他們受教育內容的一部分,畢竟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家里度過的。如果來自家庭的父母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整天面對父母的冷漠與自私,長時間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總有一天孩子也會變得自私、麻木。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視的都只是孩子的智力教育,對孩子的感恩品德的教育卻不太看重。為了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就需要充分發揮家長、幼兒園以及社會三者之間的作用,通過三方的通力合作,共同實現對孩子感恩等優良品德的教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塑造離不開父母的正確教育與引導,父母在關心老人方面若是為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的話,孩子也會懂得關心老人、照顧老人、孝順老人。父母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才能更好地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另外,在加強家園與幼兒園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的情況下,還需充分發揮社會的宣傳教育作用,加大對感恩教育的宣傳,將這種思想深入人心,讓孩子時刻生活在充滿關愛與感恩的環境之中,從而將感恩變為自己的一種本能、一種“隨身攜帶”的優良品質,伴隨自己的一路成長。
三、結語
(一)過早地開始小學化的教學違背了孩子們發展的天性
古人有云,“樹木以天,以致其性?!笔陿淠?,百年樹人,因此,學前教育就必須要遵循兒童的成長規律以及孩子智力開發的規律,但是,很多家長或者教師在教學中,都把幼兒當做小學生來對待,教學中,過早地開發了他們的智力,讓孩子們提前進入到小學階段的學習當中,這樣會導致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會讓孩子們從學習之初就產生一種強烈的厭學情緒,教師們“費力不討好”,孩子們也會越來越不愛學習。
(二)學前教育的“小學化”,也不利于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
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危害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學前階段的孩子們一般都處于長身體的階段,他們的機體和神經系統都比較弱,這也決定了他們還不能靜下心來去學習,學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游戲為主,這也是由幼兒所處的特殊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所決定的。但是,一旦學前教育開展小學化教學,會讓兒童提前進入到小學階段,強制兒童長時間集中自己的注意,這樣會導致他們的大腦容易產生疲勞感,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他們的神經系統造成傷害,讓孩子的表情變得呆板。此外,讓孩子過早過多的進行規范性的學習,也不利于孩子肌肉和骨骼的發育,也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等。無形中加重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給他們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也不利于兒童在以后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二、有效抑制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對策
(一)要端正教育教學的態度,正確認識幼小的有效銜接
作為家長或者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端正幼兒教育教學的方法,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一些關于幼兒教育的基礎知識,主動地去了解幼兒教育的主要發展目標。在教育兒童的過程中,要尊重幼兒以“玩”為主的天性,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以及生理發展的特點,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教育教學。此外,幼兒園也應該遵循學前教育的規律,不要盲目地去追求對兒童的“教學識字和演算”的培養,應該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培養幼兒的興趣和愛好等方面,拓寬孩子們的興趣范圍,同時還要積極地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主動學習的精神。根據教育部的規定,要想有效地開展學前教育,要嚴格遵守學前教育絕不能“小學化”,要根據教育教學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們在什么階段接受什么樣的教育,這也是每一位教育者應盡的義務。
(二)不斷地強化保教隊伍的建設
為了有效地避免學前教育出現“小學化”傾向,就需要組建一支數量足夠且綜合素質過硬的幼兒保教隊伍。要嚴格按照持證上崗的要求。按照“一教兩?!钡木唧w要求分配合格的教導員,把幼兒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從源頭上有效地防止“小學化”的傾向。逐步完善園本的教研制度,鼓勵教師多參與一些具體的教育實踐,不斷地開展一些園本的教研活動,讓教師們在實踐活動中積累一些豐富的學前教育經驗;嚴防“小學化”的教改研究,提高幼兒保教的質量。因此,要想讓兒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打造一支業務知識過硬的學前教師的隊伍來。
(三)要改變家長的教育理念,實現家園共育的目的
家園共育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石,同時也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孩子們能否茁壯成長,關鍵就要看家園配合的默契程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也是老師和家長們的共同愿望。正因為如此,家長們的教育觀念也會直接影響到幼兒園教育工作能否順利地開展。因此,做好家園聯系,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提高家長對幼兒階段教育的認識,都能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后盾。比如,幼兒園要定期開家長會,教育者要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向家長宣傳國家學前教育的一些規程和制度,幫助家長樹立起科學的幼兒教育的理念,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基礎知識”的錯誤觀念,堅持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利用家長的教育影響力來幫助和改善幼兒階段的教育小學化傾向是非常重要的。
三、總結
中職學校領導以及鋼琴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鋼琴集體課教學的目的和意義,積極的進行改革,全面提高學前專業學生鋼琴演奏能力,那么中職學校的鋼琴教學改革主要是從哪些方面進行,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再有就是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及對考核的標準進行改革。下面我們將從這三個方面共同探討中等職業學校鋼琴集體課改革的主要內容。(1)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傳統的鋼琴教學方式是一對一的教學,教學內容大多都是基本的技術練習,練習曲等,過度的注重于彈奏技術技巧訓練,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甚至影響著學生彈奏兒童歌曲伴奏,不能夠學以致用。那么這就要求鋼琴教師積極的改善教學內容,積極的學習新的教學內容,更高教學內容,創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2)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直接讓學生練習鋼琴,采取單獨的授課方式,那么這就會使學生以模仿作為主要的學習方法,并且缺乏一定的競爭壓力,學習的熱情不夠。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從學生原有的音樂理論知識入手,正確的啟發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充分調動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精神和創造精神,全面促進學生對鋼琴的理解。[2]此外還應該改革教學方法,集體教學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力,在集體教學中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積極的找出差距互相學習。最為重要的就是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鋼琴的程度等方面進行分組,因材施教,針對每一個小組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教學,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專業技能,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積極地進行改善。(3)對考核標準進行改革。在傳統的考核評定中,只是根據學生的期末成績進行考核,那么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平時上課時的積極性,所以必須要對鋼琴課程的考核進行改革??己耸氰b定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評價教學方式優劣的唯一質量標準,所以鋼琴教師應該嚴格落實考察在集體課程中學生的出勤率以及隨堂成績的檢測,并且及時地將相關的成績記錄到成績表中,并且根據學生期中以及期末成績進行最終的成績考核。最終的期末成績并不是期末考試的成績,而是平時所有成績的綜合,這樣能夠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每一次的鋼琴集體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鋼琴技能。
2學前教學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中等職業學校需要及時地認識到鋼琴集體教學的優勢,并且積極地進行相關的改革,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導致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改革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例如,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學校設施設備的投入不足,教學教材編寫不夠完善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程度的影響著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的實施。因此,在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基礎上,還需要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體現出學前教學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的實效性與科學性。(1)中職學校的師資力量。對于任何一所學校而言,師資力量是最為重要的教學根本,中職學校為了保證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但是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的鋼琴教師的教學水平較低,并且大多教師對于鋼琴集體課程教學改革的認識不足,仍堅持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鋼琴教學的目的。這就要求中職學校鋼琴教師積極的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并投入到鋼琴集體課的研究和教學中,改進自己的知識結構,全面提高學校教師的教學能力。(2)中職學校的設施設備。在傳統的鋼琴教學中由于采用的是一對一的教學,在設施設備上并沒有較大的需求,但是在進行鋼琴集體課教學之后,學校的鋼琴使用量就會增加,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校的擁有鋼琴的數量較少,這也就限制了鋼琴集體課的實施。學校必須要加大對設施設備的投入,建立專門的鋼琴教室,以滿足學校師生進行鋼琴集體課教學,全面提高學生演奏鋼琴的能力。(3)鋼琴教材編寫問題。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與其他課程的教學不同,它增加了樂理、視奏以及即興演奏等學習內容,那么這就很難照搬傳統的教學教材,并且隨著教學制度的改革,傳統的教材也存在著較大的弊端。那么教材問題也就成了目前鋼琴集體課教學實施的瓶頸,為了積極的改善鋼琴教材,國家和政府必須要編寫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并且符合職業教育的鋼琴集體課教學專用教材,教師也應該積極的學習新的教材,全面教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鋼琴。
3結語
1.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這兩個班級的學生來自的6個大區,城市學生比例較小。年齡在16—22歲之間,藏族占了90%以上,也有個別的漢族學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人們張口就能唱,伸手就能跳,那來自雪域的天籟之聲和讓人激情澎湃的高原之舞給我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尤其是“鍋莊舞”,這是個人民幾乎人人會跳的集體舞,也是學生最愛跳的舞種?!板伹f舞”是人們茶余飯后或是聚會節慶時的一種集體性舞蹈,一般節奏歡快悠揚,跳舞時,人們圍成圓圈,根據不同的音樂段落跳出不同的動作。每當節奏歡快的鍋莊音樂響起,學生們帶著吆喝,圍成大圈,邊跳邊走,動作整齊,情緒高漲,極具民族風情的表演著實讓我這個內地的舞蹈老師欣喜不已。在舞蹈教學中我也發現學生在很多方面和內地學生之間有著較明顯的差異。比如內地女生班的同學對古典舞的學習很感興趣,細膩委婉的韻味受到學生們的喜愛,而的同學則更加喜歡節奏歡快的音樂和熱情奔放的舞蹈,比如藏族的踢踏舞、蒙古舞、街舞等,這和民族豪放粗獷的性格有關。在舞蹈的表現力方面也有著較大的差異。與內地同學相比較,學生顯得更含蓄、更羞澀,往往要在老師不停地調動和激發下才能在舞蹈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
2.舞蹈學習能力的差異
學生“能歌善舞”,不過我也發現了“善舞”的局限性,他們對自己本民族的民間舞蹈比較擅長,然而隨著舞蹈課程的開展,我發現學生的舞蹈學習,并不得心應手,尤其是芭蕾組合訓練,和漢族民間舞蹈的學習,無論是動作的規范性,模仿能力及音樂的理解能力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經過調查了解,同學們擅長的“鍋莊舞”很多都是跟著自己的家人一起跳著學會的。幾乎沒有學生接受過正規的舞蹈訓練。一些同學的對漢語的理解能力弱,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的講述的反映慢,接受能力較弱,呈現出舞蹈學習的能力較弱。在加上芭蕾組合及漢族民間舞等與舞蹈完全不同的動作韻律和舞蹈風格,使得學生學習起來非常的吃力。
3.學生個體差異
同學由于所在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在個體之間也有著較強的差異性。主要反應在對舞蹈動作的接受能力上。我發現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年齡相差較大,有的甚至相差6—7歲,來自城市的學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較快,學習比較主動,課堂上和老師的互動也比較積極,而偏遠地區的同學則更顯羞澀,不太敢于表現自己,學習新動作也較慢一些。諸多差異性的存在,讓我們無論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課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考慮??紤]到學生年齡和能力的差異,我降低軟開度訓練的要求。同學韌帶普遍比較硬,課堂上同樣強度的腰、腿、胯的軟度訓練,在班學生的身上效果甚微??紤]到課時緊張以及將來的職業需要,我覺得不需要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軟開度的訓練上。所以降低學生軟開度的要求,但要強調開肩的的訓練,為學生提拔身姿的形成提供條件??紤]到學生的喜好,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把民族民間舞的學習重點放在藏舞和蒙古舞上。實際教學中,學生對這兩個舞種的學習非常有興趣,尤其是對于自己民族的舞蹈的系統學習,學生更加愿意接受。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弱,一個中等難度的民舞組合要推3—4個學時,復習鞏固需要2—3個學時,這樣一個學期也只能推進4個左右的組合,幾乎只是一個舞種的內容,因此我的課程安排做了一個合理分配:藏族舞蹈、蒙族舞蹈、漢族民間舞各一個學期完成,維族和傣族做為簡單了解一個學期內完成,幼兒舞蹈一個學期完成。在教學方法上,我也做到重難點部分多示范,邊示范邊做更加細致的講解,加強練習的次數,逐步提高要求,用“小臺階、分步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舞蹈技能的習得和掌握。
二、突出專業,體現實用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學以致用是關鍵。所以,學前中職舞蹈課程也應該體現實用二字。因此無論是舞蹈的理論知識、基本動作和組合動作以及創作舞蹈內容,都應密切聯系幼兒教育和幼兒舞蹈的實際。
1.加強幼兒舞蹈的學習內容
在舞蹈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在每個民族民間舞之后都選擇一個小的該民族的兒童舞讓學生去學習,比如藏族兒童舞《拾青稞》、維族兒童舞《娃哈哈》、蒙族兒童舞《小騎兵》、傣族兒童舞《金孔雀,慢慢飛》、漢族兒童舞《拾豆豆》等。一方面鞏固對該民族民間舞蹈基本動作、動律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不斷地讓學生熟悉幼兒舞蹈的舞蹈語匯和表現方法,為后面的幼兒舞蹈系統學習做準備。
2.選編幼兒園藝術教材當中的舞蹈內容,做為學生課堂創編的作業
為了更加聯系實際,體現實用性,我從購回全套幼兒園教材,并選擇其中《藝術》教材中的“舞蹈”內容做為學生的創編練習作業,并且在小組創編匯報后加以點評,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接地氣”,使學生更有針對性的適應幼兒園的需要。
3.舞蹈學習,從操場到舞臺
舞蹈學習的另一個目的是通過舞蹈教學,提高幼師學生的舞蹈素養和精神文明程度,陶冶美的情操,充分發揮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促進身心的和諧發展。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舞蹈能力,我們利用各種節慶,競賽,表演等活動,鼓勵學生上臺表演。經過不斷的學習、訓練,同學們從一開始的只會在操場上跳鍋莊到后來能夠自己編排出精彩的舞蹈節目在舞臺上展示,甚至還進行了歌舞專場匯報演出,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舞蹈能力在不斷增加,同時組織策劃能力,協調合作能力等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升,這些無疑對他們的將來的工作是個有益的鍛煉。
三、貫穿情感,寓教于情
舞蹈是一門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的舞蹈是蒼白的。因此在整個舞蹈教學中,我始終強調情感的投入,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教育。比如,在軟開度練習時,我鼓勵學生們克服身體的痛楚,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在藏舞的學習中,我又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民族,更加熱愛祖國這個大家庭的情感。在教授漢族民間舞時,讓學生在音樂舞蹈中體會漢民族文化的優雅和豐富,培養學生民族大團結的思想。教學兒童舞時,讓學生感受天真快樂的童心,培養熱愛兒童的專業思想。同時,在對于學前中職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情感。學生對于內地的學習環境和老師都是陌生的,師生間良好情感的建立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適應學習生活,有助于課堂上形成融洽的師生互動,最終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1.1與語言節奏相結合,對幼兒的節奏感實施培養
通常情況下,兒歌具有節奏感強且節奏鮮明的特征。在開展學前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兒歌的特點。通過語言節奏,對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實施編排,訓練幼兒的節奏,使他們的節奏感得到培養,這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僅會使幼兒提升相應的學習效率,而且還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通過歌詞,對歌曲的節奏實施訓練
實際上一首歌曲的歌詞同樣也是一首好聽的兒歌。幼兒在掌握歌曲節奏之后,教師提供歌詞,要求幼兒自己對歌詞進行節奏填入。這種節奏與歌詞的同步訓練,會使幼兒通過對已經掌握節奏的運用,成功地填入歌詞,使幼兒對自己的勞動感到滿足,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作為音樂的語言要素,節奏是歌曲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培養和發揮幼兒音樂才能的一項主要內容。所以,應重視幼兒節奏感的培養,促使幼兒節奏感的提升。
1.3與身體動作相結合,對歌曲節奏感進行培養
當人們沉溺于某類音樂或節奏中時,往往身體會不自覺地律動。在對幼兒開展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發揮肢體語言的巨大作用,通過身體將自己對節奏的感受表現出來,節奏所產生的肢體反應是教師無法通過教導展現出來的,完全屬于一種自然的表現。教師也可運用一些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引導幼兒將自身對節奏的感受通過適當的肢體動作表達出來。該方式的運用,能夠使幼兒有效掌握歌曲的節奏。
1.4把握技巧,準確彈奏
作為幼兒教師自身必備的一項基本功,只有將樂器的基本彈奏技能掌握好,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輕松自在地運用。充分展現出音樂的無窮魅力,使幼兒得到感動,使其形成學習的沖動和興趣,為技能培養的進一步開展提供基礎。
1)教師對演奏的示范。一般演奏樂曲能夠激發幼兒對音樂和音樂技能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通過示范演奏,比如口琴、電子琴等樂器的示范演奏的效果與錄音相比,課堂示范演奏的方式更為直接,能夠為幼兒提供一種更為直觀的現場感受。在教師的演奏中,幼兒能夠體驗到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能夠辨別出不同樂器的音色和性能。教師在演奏過程中所展現的動作、表情、氣質和風格也可作為幼兒良好的模仿根源,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樂感。彈唱教學要求教師對音樂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并熟練掌握樂器演奏的各項技能。
2)師生之間互動荷載。教師在對幼兒彈奏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師生互動環節主要是指課堂教學的伴奏,伴奏主要分為幼兒演唱伴奏和教師范唱伴奏兩種。其中,在課堂教學中十分常用的則是教師自彈自唱,該方式不僅能夠良好地詮釋出作品精髓,而且有利于及時糾正兒童的錯誤,增加師生之間溝通交流,有利于兒童更直接且貼切地掌握歌曲和演奏技巧。教師對伴奏音型進行選擇時,應與歌曲特點相結合。若旋律之間有較小的變化產生時,可運用帶旋律的伴奏;若曲調和節奏有較大變化時,則需要對無旋律伴奏進行運用。兒童在演奏時應較多地對帶旋律伴奏進行使用,便于兒童對節奏分界點的掌握,從而完整表現出整個歌曲。
1.5生動化的演唱
1)準確化的演唱。在直接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握和延長歌曲音調、節拍、節奏、速度、力度以及調性等發揮著重要作用。準確地反鏟能夠將歌曲的內容得到準確反應出來,使其有一定的感染力存在,也能將幼兒的情感實施充分調動,便于兒童對歌曲內在含義進行準確地掌握。教師在對幼兒開展范唱時,應將音調、旋律和音準實施準確把握,同時也不能忽略咬字、吐字、發聲、口型以及姿勢等的正確就位,為兒童的模仿提供便利,避免兒童誤解了正確發音。
2)適度的時量。幼兒是培養兒童彈唱能力的主體,在整個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的發揮著引導、組織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發聲練習時,教師示范演唱主要是為兒童初學提供指導,但在訓練過程總,禁止有過多的反復范唱頻率,應鼓勵幼兒自己做到獨立學習和領悟,避免對教師示范演唱產生一定的依賴。
3)飽滿的感情。不同節奏和音調的音樂會詮釋出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格調,可以說一首歌即一個故事,因此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通過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將音樂會中蘊含的情感通過范唱展現出來使音樂的靈魂外化,向幼兒傳遞出音樂的情感,從而引發幼兒彈唱能力的是說,使幼兒情感得到調動,激發學習中的熱情。
2結語
課程設置離不開社會大背景,課程與社會的關系表現在課程與社會需求的關系上,即課程開設與否要考慮社會對專業人才的具體需求。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目標強調專業性和職業性,為就業準備。學前教育專業應與時俱進,簡單、機械地套用高等師范院?,F行課程只會固步自封。因此,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創新頂崗實習形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稕Q定》為學前課程改革提供了指導思想,明確了改革思路。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只有熟知幼兒教師能力要求,全面、深入掌握用人單位需求,并將其準確反映在課程體系中,將課程體系與從業要求對接、培養標準與專業認證對接,才能培養出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過硬、滿足崗位需求的高質量人才。
二、改進已有課程設置
1.充實通識課內容因為幼兒學習的內容包含語言、科學、社會等領域,再加上幼兒想象力豐富,對諸多現象充滿好奇,所以通識課應加入有關人文、科學、自然等課程,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擴充其知識面,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需求,為個人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幼兒教師要具備與幼兒溝通的能力,了解幼兒身心特點,能深入淺出地講授知識,因此,還應在通識課中加入相關教育課程,但內容要淺顯而廣泛。
2.調整專業課程通過增加課時,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學科專業課程和技能課程的學習。針對學科專業課程,可將一些基礎課改為選修課,合并較為相近的理論課,從而減少學時、學分;就技能課程而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與藝術系學生不同,在掌握相關技能的基礎上應以實用性、工具性為主,加強對兒童歌曲伴奏、兒童操的編排等藝術類課程及幼兒園環境設計、玩具制作、簡筆畫等和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有關的實用美術課。此外,為體現辦學特色,提高學生就業率,結合地域資源,學校還可開設一些特色課程,如蒙臺梭利課程、剪紙、泥塑等。
3.加大實踐課程學生在校期間少有機會接觸社會、了解未來就職崗位,對于如何與他人交往多半來自于已有經驗,如何與幼兒做到有效溝通更是紙上談兵。為進一步加強學生社會能力及工作能力,需要不斷增加實踐課種類,逐漸豐富實踐課內容,適當延長實踐課時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具體實踐中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協作。
三、增開其他課程門類
1.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無論從事哪項職業,從業人員都應獲得相關從業資格認證,幼兒教師作為一種職業也不例外。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于2015年正式拉開序幕,師范類大學畢業生領取教師資格證的慣例將被打破。教師資格證考試實行國考后,考試內容和難度都會有所變化,師范生與非師范生也不再被區別對待。只有考試成績合格者才能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取得從事教師工作的職業資格。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應關注這一變化,適時調整。
2.專業方向課程幼兒園分工的不斷細化和專業化與目前高校采取籠統而又全面的專業培養體系不同步,高校希望把學生培養成既能勝任幼兒園教學、保育、科研等工作的教師,又能承擔學前教育行政管理任務的人才,培養內容大而全,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學??梢兄厮囆g特長生、營養師、雙語教師、幼兒園管理、高級家教等不同專業方向對學生進行特長培養,以突出學生優勢,增強就業競爭力。
3.幼兒教師職業道德類課程新教師招聘時,在諸多標準中道德修養被排在前三位。學生在選擇專業時的出發點因人而異,對幼兒及幼教職業的態度千差萬別。開設師德方面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在校期間對幼兒教育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并深深喜歡上幼兒教師這份職業。這樣,未來才會安于本職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幼教事業。
4.0~3歲早教類課程我國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的工作節奏不斷加快,年輕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紛紛選擇早教機構幫助孩子開發智力,因而我國早教事業發展如火如荼。與此同時,托幼一體化促使幼兒園招收低齡幼兒入園或開辦周末親子班以滿足社會需求。這就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能安排幼兒與父母共同活動,又要善于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育兒行為,所以學前教育專業有必要開始0~3歲早教類課程。
四、結語
教材是“EGP+ESP”教學模式成功開展的重要前提保障。因此,要加強ESP教材建設,選用或開發以目標情境需求分析為基礎設計的高質量的教材。首先,教師在教材選用上要做好ESP知識和EGP知識的銜接。其次,要對教材進行二次處理。選取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完全適合所有學生。因此,在應用過程中要刪減掉那些難度大、不實用的內容,增加一些未來職業需要的、實用的內容,拓展教材的課外資源,調整教材內容的順序,使之更好地為“EGP+ESP”教學模式服務。最后,幼師院校可以從幼教崗位的職業需求出發,結合學前教育專業(雙語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正確的語言學和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指導,組織能力強、素質高的英語教師、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共同參與編寫校本教材,同時邀請幼兒園資深幼教專家參與教材建設,以保證教材的實用性、科學性、合理性、趣味性和職業性。
二、師資隊伍
對于從事學前教育專業(雙語方向)英語課程教學的教師來說,不僅要會教英語,還要懂得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幼兒園活動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當前,幼師院校ESP課程基本上是由EGP教師擔任,由于EGP教師普遍缺少課堂教學所涉及的專業知識,教師隊伍的現狀很難滿足實際ESP教學的需求。因此,從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入手,更新其知識體系,增強其綜合素質,提高其教學能力是開展“EGP+ESP”教學模式的必要前提條件。首先,英語教師可以依據個人的愛好,利用課余時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幼教專業課程自我學習提高,系統地將學到的幼教專業知識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其次,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到幼兒園掛職鍛煉或在幼兒園兼課的方式拓展自己幼教專業知識面,進而使自己的教學經驗得以增強。同時,學??梢詾橛⒄Z教師提供各種專業進修機會,選派一些具備一定學習能力,有一定培養價值的EGP教師到國內知名高?;虺鰢M修幼教專業課程,或鼓勵優秀的英語教師攻讀學前教育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增強專業技能。最后,高等學??梢耘c知名幼兒園簽訂合同,聘請其優秀教師到學校為學生上課或者開展短期培訓,并通過這些教師了解幼教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
三、教學方法
結合幼專院校的特點,本著“理論夠用,技能實用,學以致用”的原則,針對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參差不齊且差別較大的現狀,根據學生入學水平和語言教育特點,采取分層次的教學方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摘到桃子”,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根據“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采用任務型教學法為主,交際法、視聽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為輔來組織課堂教學,進行EGP知識的學習和ESP能力的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最大可能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中來,增強“EGP+ESP”教學模式的效果。
四、評價體系
針對幼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雙語方向)的培養目標,改變原來傳統的評價模式,運用先進的理念,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具體而言,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多元評估手段對學生進行主觀和客觀的評價,采取“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績效性評價”方式,盡量減少筆試環節的比例,增加平時考核的比重,通過口試、課堂練講、模擬教學等多種考核方式,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與教師點評相結合,從態度、動機、任務完成情況、解決問題效果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最后核定期末成績。具體操作如下:每學期平時成績占30%,期末為70%,平時成績包括作業、作品(含兒童英語教具制作、兒童劇表演、語音測試、演講比賽等內容)完成情況,課堂任務組織、完成及匯報情況,口語表達流利與純正熟練情況。期末考核分年級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一年級側重語音、聽力考核,同時要求學生通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PRETCO(B級);二年級為口試、筆試考核,同時要求學生通過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PRETCO(A級);三年級以學生各項教學技能驗收(包括講故事、幼兒活動設計、模擬教學等)為主,考察學生教學基本功。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