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3 20:32: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海洋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重視教育研究方法旨在從根本上提高教育研究質量,寫好教學研究論文也是為了更好的指導教學。本文旨在探討教育研究的內涵及重要意義,以及教育研究論文的寫作要領。
一、教育研究的內涵及重要意義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現象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進行解釋、分析、探討以及控制和處理最終獲得一般性的教育原理和規律的研究活動。它是有計劃的、系統的完成從現象、問題到答案或規律探索的一整套過程。教育研究的重要意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教育改革
第一,通過良好的教育研究,促進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第二,通過教育研究,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徑與思路,為教育行政部門制訂計劃、規劃與決策提供咨詢和依據;第三,通過教育研究,把教育、教學和管理納入科學的軌道。
2.提高教育研究水平,更好的指導教學工作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領域問題的暴露,越來越要求加強教育研究。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教育工作者及教學研究人員應該積極參與教育研究, 逐漸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但是,與教育改革深入和發展還不相適應。通過在《高等農業教育》雜志刊發的研究成果中反映的共同問題是:經驗性文章多,有理論深度的文章少;描述性文章多,定量分析文章少;空泛議論文章多,實驗研究成果文章少;舊題重作文章多,開拓創新文章少。這些都反映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及教學研究人員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如果在原有基礎上,更加重視教育研究,講究研究方法,積極主動地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實踐,就可以促進教師、提高研究水平,產生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3.促進教育研究方法科學化、現代化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不僅是方法論范疇中的一個分支學科,而且是教育科學體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領域。幾十年來,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和對人才研究的重視,世界范圍的教育改革廣泛深入地發展,帶來了教育領域一系列新的變革,從而引起了方法論上的深刻變革。
二、寫好研究論文,保證研究質量
教育研究論文是教育研究成果的載體,是教育研究質量的重要標志。它對交流和推廣教育研究成果、教育經驗,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管理水平起著重要作用,總之,論文豐富了教育科學,因此要重視教育論文的寫作。教育論文的寫作要領如下:
(一)論文結構與要素
1.引言:
一般說來,引言部分通常應表明作者選擇其論題的目的和動機,也可以提供有關該論題的背景介紹。換言之,引言部分需要說明作者為什么要選擇該論題,以及作者對該論題的掌握情況。在這一部分,作者可以提出將要討論的問題,或是將要論證的觀點,或是在文章中將要運用的理論依據或研究方法。
2.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為了能夠證明中心論點,建議作者將中心論點分為幾個分論點來仔細逐一論述。在提出分論點之后,用數據、材料、事實等來論證其正確性。或是用反面的例子和公認的錯誤的觀點來進行反證。
3.結論(或稱結語):
結論部分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結論部分,作者可以總結已論證的觀點,或換一種方式表述論文的主題;也可以回答論文的引言部分所提出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處和進一步需要研究的問題。應該注意的是在結論部分切忌引出新的論題。
正文后應附注釋(引語、必要的專用名等)和參考文獻(一般應不少于3種),參考書目應詳細列明書名、作者、出版地點、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1)注釋:一律用腳注。如果在行文中需要對文章某處加以進一步說明或標明文中引用別人的話語的出處,都可采用腳注的方式在本頁頁腳將其注釋出來。
2)參考文獻:論文所選用的參考書籍應在5種以上,參考文獻應具學術性和權威性。中英文籍分開列出,且不必翻譯。論文的正文之后需另取一頁附參考文獻。
(二)教育研究論文的寫作步驟
1、撰寫步驟
1)擬寫提綱
擬定提綱要項目齊全,能初步構成文章的輪廓;要從全面著眼,權衡好各個部分。
2)撰寫初稿
a初稿的內容盡量充分豐富,以方便修改定稿。但要防止一味地堆砌,寫成材料倉庫。
b要合乎文體范圍。文句力求精練簡明,深入淺出,通順易讀,避免采用不合語法的口頭語言或科技新聞報道式文體。
c要寫得干凈些、清楚些。初稿最好使用頁面字數不太多的稿紙,四周有足夠的空余之處,以便于進行增、刪、改、換等。
3)修改定稿
a修改觀點:一是觀點的修正,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觀點以及說明它的若干從屬論點是否偏頗、片面或表述得不準確;二是觀點的深化,有無深意或新意。
b修改材料:通過材料的增、刪、改、換,使文章支持和說明觀點的材料充分精練、準確和鮮明生動。
c修改結構:對文章內容的組織安排作部分的調整。
d修改語言:包括用詞、組句、語法、邏輯等。作為學術性的文章,語言應具有準確性、學術性和可讀性。
教學實踐活動離不開教育理論的指引,因此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研究者應該高度重視教育研究工作,實事求是、扎扎實實的做好教育研究論文的撰寫工作,真正獲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我們要充分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實踐活動,積極探討教育真理及教學規律,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孝文化;孝道;傳統文化
一、傳統文化進校園,潛移默化悟“孝道”
心理學研究表明,環境對人能產生暗示,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用十分深刻,表現在幼兒的身上更為突出。為此,我們利用環境的創設和布置,拉近師幼之間、家園之間的距離,彰顯孝文化。在園內,我們進行了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建設,無論是墻面還是走廊或戶外操場墻面,都圖文并茂地進行展示,同時通過經典誦讀、孝行活動、教育課程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向孩子、家長、老師詮釋“孝”的豐富內涵和其具有的現實意義。
1.“傳誦經典”了解“孝”
園內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對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年級段的孩子開展了不同程度的孝文化傳播教育活動:每天的幼兒餐前活動,我們針對各年齡幼兒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優美詩詞》《三字經》《弟子規》,讓孩子通過誦讀,了解古詩詞的魅力和含義;在幼兒園“六一”匯演中,孩子們還進行了“誦經典”的歌舞表演,表演中不僅讓孩子深入了解中國舞蹈的肢體美,也讓幼兒更多地了解中國詩詞的美;慶元旦活動中,大班孩子們朗誦了《弟子規》,并以舞蹈編唱的形式展示給家長們看,從中感受到“關愛與孝敬”的重要性;我們還將中國優美詩詞《憫農》《靜夜思》編到課間操中,師幼邊唱邊跳,共同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2.“快樂成長”踐行“孝”
為大力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結合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關于組織開展第30個“國際志愿者日”活動,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學雷鋒”活動中,幼兒園青年團員志愿者以及小朋友和家長委員會成員來到西湖街道開展了以“走進社區?關愛老人”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全體青年團員志愿者及孩子和家長用行動踐行了孝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會和感受到如何尊敬老人、孝敬長輩。
3.“禮儀教育”學習“孝”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學習孝、懂得“孝”、踐行“孝”,幼兒園開設了專門的禮儀教育課程。全書共有六冊,幼兒園大班、中班、小班各兩冊,每冊22個教育主題,全書共132個教育主題,結合幼兒園禮儀主題教育,按基本禮儀、幼兒園禮儀、家庭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節日禮儀5個部分,包括了6歲以內幼兒遇到的大部分禮儀場景及內容,每一個活動充分展現了禮儀的重要性,讓幼兒學會知禮懂禮,學做孝順、禮貌、懂事的孩子。
4.“校園環境”傳承“孝”
良好的校園環境、室內的主題墻飾都可以成為孩子們教育的契機,所以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幼兒教育集團第三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園”)隨處可見傳統文化的環境教育,園內創設了孝文化主題墻,讓孩子們在欣賞、學習中傳承“孝”。幼兒園每層樓都有不同的傳統主題特色:一樓用傘、燈籠和中國結進行裝飾,燈籠和中國結的結合更是一種孝文化的傳遞;二樓以扇子為主題,在扇子上用毛筆書寫了許多成語,讓孩子了解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三樓以“團團圓圓”為主題的吊飾,有家長、孩子、老師們共同制作的繡球;結合教學活動,張貼幼兒自主收集的少數民族的圖片及資料,供孩子們了解、學習。
二、教師隊伍重建設,身體力行推“孝道”
1.傳統節目,寓教于樂
孝文化的傳播應該從教育幼兒的教師們做起。教師要身體力行,在與幼兒、家長、同事的溝通言行中,踐行孝文化,更要善于發揮教育機智,捕捉教育時機,創造性地在教育實踐中滲透孝文化。2015年11月底我國開展傳統文化節目大比拼,看得出老師們排練節目的高效率。老師們排練了《茶藝》、古代宮廷話劇《守時》、情景劇《學堂之上》、舞蹈《俏江南之夕陽紅》等,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級優秀節目充分展示了傳統文化的精髓。
2.演講比賽,展露風采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現青年教師的蓬勃風采,引導和激勵青年教師不斷提高師德素養與自身修養,提升青年教師團隊合作能力,進一步加強各校之間的交流學習,我園結合上級文件精神,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四有’好老師”的主題演講比賽,老師們用平凡、樸實的語言,講述著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詮釋。
3.自主閱讀,提升修養
書可以給我們傳遞新的知識,書可以給予我們正能量,書可以讓我們結識更多的朋友,書可以讓我們不斷進步,書還可以豐富我們的業余生活。老師們利用業余時間,加強自主閱讀,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水平。每位老師都閱讀了一本經典書籍,并撰寫了讀書筆記,共同交流分享,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提升個人修養。
三、家園共育同攜手,合力互動興“孝道”
我們積極利用家長會、親子活動、家園共育欄等途徑,搭建家園共育橋梁,向家長宣傳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與家長攜手,培養幼兒的孝心,共同推進幼兒園的孝文化教育。
1.體驗活動促孝行
“應該這樣做”和“我要這樣做”是不同的教育結果。我們追求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在真切情感體驗中,懂得為什么要“孝”,怎樣“孝”,從而讓“孝”成為孩子們的一種自覺行為。因此,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親子體驗活動,如重陽節活動,孩子們親手制作了手工賀卡,攜帶了蘋果,送給爺爺奶奶,祝他們平平安安,爺爺奶奶臉上都露出喜悅的笑容;“三八”婦女節活動,給媽媽送上自己用真誠制作的賀卡禮物,讓她們感受溫暖和愛;母親節、父親節時,鼓勵孩子回家主動為父母端上一盆洗腳水,給父母洗腳,并將自己對父母的愛大膽表達出來,體驗親情的溫暖。在這一次次的活動中讓孩子感受到了“孝”的意義,有助于他們從小就踐行孝文化。
2.成長足跡展孝行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感因素
情感屬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疇,它能直接轉化為學習動機,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F代教育學研究表明:情感與認知相互影響,同時與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如興趣、信念、內驅動力等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在學生的個性發展過程中,情感起著一種偵察機構的動力功能,監視著信息的流動,喚起主體對信息的追求。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且更是貫徹情感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充滿積極情感的和諧的語文教學情感氛圍,師生雙方才能融洽,語文課堂教學才能順利有效地進行。因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重視激感因素。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感”,筆者提出以下看法:
一、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
高中語文教材內容是語文教育的客觀依據,其中情感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新課標下的現有的眾多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注重了文學藝術品質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更多地體現了時代精神。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悉心鉆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它們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再通過創設情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把自己體驗過的情感傳達給學生。這樣,才有可能選擇適宜的教育教學方法,創設出一種極富陶冶力量的情境,通過引導和培育,潛移默化地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要求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展示情感過程,保證教材內容的引人入勝。因此,我們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常常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創設情景的教學方法,輔以聲情并茂的朗讀、烘托渲染的背景穿插等手段,激起學生內心的感情波瀾,引發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進而達到文意的理解與情感體驗的統一。例如,在講授《歸去來兮辭》一文,教師可以采用朗讀引發先聲奪人,再補充人物介紹及背景材料,放圖片和錄像,讓學生增進了解,有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講解《滕王閣序》一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幅海天一色的壯麗秀美的風光圖景,并讓學生聽錄音,看課件,通過渲染氣氛,以強烈的感情引發學生的興致,自己疏通文章的內容。這樣在生動形象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既學到了相關知識,又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華。
二、充分調動教師自我的教學情感,以情帶情,激發學生的情感
如果教師把對事業的愛與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那么,他的教學一定是充滿激情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人的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教師的情感是學生情感培育的催化劑,教師應該用他深刻的思想內容,豐富的情感世界,飛揚的激情,感染學生,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從而使枯燥的語文教學成為一次學生的情感體驗之旅.要做到這樣,首先,教師必須摯愛和尊重自己的學生。愛這種情感是最有感染力的,也是學生最能敏感體會的,學生對老師也因此更尊敬,更喜愛,并且,還常常會因為愛老師而愛上老師所教的學科。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沒有情感、沒有愛,也不會有教育。語文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情感,需要語文老師付出赤誠的愛心,才能以情動情,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語文老師的愛,首先是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和教學工作。以充沛的精力、忘我的工作、滿腔的熱情投入教學工作之中,才能使學生對老師及其事業產生敬佩之情進而喜歡上語文課。其次,教師應深入體驗教材蘊涵的情感。要想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感染學生、打動學生,自己首先要被課文中的情感所感染和打動。因此教師首要的是練好內功,不斷夯實思想內涵,提高文學藝術修養,豐富人生閱歷,深刻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是,教師以愉快的心情,和藹的表情,親切的語言,充沛的情感,飛揚的激情,必能造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與情感激蕩的海洋里暢游,讓語文學習回歸到它應有的要義。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若能以真心熱愛學生,以真誠的自我對待學生,坦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學生就會向老師敞開心靈的大門,愿意和老師保持心心相印的關系,向老師傳達出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受。師生這種真誠相待是建立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營造情感氛圍的基礎,從而能使學生感到自己的人格被尊重、被欣賞,那么他們就會全心全意地與教師配合上好語文課,也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忠告與批評,使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能夠在良好的情感氛圍中活潑、生機盎然地開展,以達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全方位營造情感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
教學實踐證明,語文閱讀教學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是激發學生情感因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在語文閱讀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借助網絡下載軟件、網上查尋資料等與學生相互交流等方法來完成語文的自主性學習。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盡可能地揚長避短,而不能不顧教學內容是否適合運用多媒體的情況而一味地配上多媒體課件。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質兼美的選文,既有鮮明生動的形象,又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滲透著深刻的哲理。學生從認知入手,借助形象,引感,在情感的陶冶下,展開想象,啟動思維,從中感受、體會、感悟、理解并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此類選文就不宜用多媒體課件從頭到尾講解,而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品讀中領悟,在情感的浸潤下獲得新知和美的享受。而相反,有些知識的學習就必須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才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在科普類文章的閱讀教學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更生動,而且還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采用討論式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討論式教學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情感。此外,啟發式、辯論式、對話式等教學方式以及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搞社會調查、參觀訪問、寫小論文等有趣的教學方式,都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促進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和培育學生情感世界,重視情感因素的激發和體驗,對于活躍語文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貫徹素質教育原則,提高語文閱讀教學實效,回歸語文學習根本目的,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更為嚴重的蔓延,發生在大學,甚至蔓延到人生的各個方面。有些通過應試教育進入大學的學生,在沒人約束的自由的日子里反而無所適從,感到生活就像飄在空中的塑料袋一般空虛、漫無目的。過去高中的這種選拔淘汰式、目標單一的功利式、與實踐脫離的教育,讓教育處境尷尬。
在尷尬的處境中,湖南省瀏陽市第八中學(以下簡稱“瀏陽八中”)改變單一的成才標準,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究,積極開展課堂改革,著力改變農村學生羞于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現狀,著力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交際能力、實踐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一、探訪“三四三”高效課堂
走進瀏陽八中 231班教室,正在進行的是語文《陳情表》的學習,黑板的左上方赫然寫著這節課的學習目標,老師用一段感動中國人物孟佩杰的頒獎視頻導入課堂,解說學習目標。學生大聲誦讀之后,結合課前自主學習,快速起立,六個腦袋扎成一堆,熱烈地討論、爭執,有時小組長提醒:“快點,將剛才討論的觀點寫下來?!闭麄€教室成了沸騰的海洋,每個學生各抒己見、專注課堂、積極投入,老師在幻燈片上打出討論要求和注意事項:從難到易,有說有記,完畢歸位,組織朗讀。討論之后搶答展示,每組一個學生走上講臺,代表小組展示,展示時,儼然一個資深的主持人,學生每一次的發言,都是一次精彩的演講,全然沒有忸怩,沒有羞澀,他們落落大方,口若懸河。展示之后其余學生質疑點評,老師根據學生的課堂疑問,提煉問題,引領學生深入思考。對于質疑,教師會加以表揚。最后在央視《媽媽洗腳》的廣告里,學生淚花閃閃,說出自己對父母的感恩,想要及時行孝。
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完美結合。學生積極討論,激情展示,大膽質疑,思維在討論碰撞中提升。教師在討論、展示、點評時提出的要求,具體細致;教師導入的設計,多媒體視頻的選擇和裁剪,都體現了教師課后的心思;在學生討論、展示、點評環節之后的問題提煉,需要老師高超的教學機智和對文本深入的研究能力;教師的朗讀讓學生聽出感動,進入意境,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將課堂延伸到實際生活,我們看到了瀏陽八中聯系實際、讓每一個孩子都成才的教育觀。
二、解析“三四三”高效課堂
評判一所學校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學校的文化,一所好學校的學生是落落大方、快樂自信的,他們的教師是情感飽滿、熱衷探索的。而這所學校的背后,一定有一位意志堅定、心系未來的校長。瀏陽八中徐朝暉校長說:“我們的辦學理念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成才,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睘g陽八中的“三四三”高效課堂,正是基于當前教育現實的尷尬困境窮則思變、博采眾長、謹慎研究之后飛出的金鳳凰。
“三四三”高效課堂由三大抓手、四個基本程序、三分之一原則組成。三大抓手即:高效導學案、高效學習小組、高效評價機制,這是“三四三”高效課堂的靈魂;四個基本程序是:學案自學、發現疑難―合作探究、以疑促疑―展示點評、釋疑質疑―當堂訓練、鞏固提升;“三四三”高效課堂貫徹“三分之一”原則,三分之一的課堂目標可以在課前通過自學達成,三分之一的課堂目標可以通過合作學習達成,三分之一的課堂目標通過老師點撥拓展達成。
在學習內容方面,徐校長介紹,“三四三”高效課堂堅持40%的知識學生自學學會,30%的知識合作學會,30%的知識通過教師點撥學會;課堂時間分配方面,30%的時間學生合作學習,30%的時間學生課堂展示,40%的時間教師(或學生)課堂點評;在學生組成方面,30%特優生,40%優秀生,30%待優生。
與高效課堂相配套的是學生自主、分層管理機制和課外放手讓學生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瀏陽八中以高效課堂為陣地,以學生自主管理為武器,著力改變農村學生羞于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現狀,著力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交際能力、實踐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
三、火已燎原,路在這里
瀏陽八中確立了適合校情、學情的“以生為本、以疑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三四三”高效課堂模式,以師生自主發展為途徑,抓住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課堂改革已經比較成熟,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而且這些收獲已成燎原之勢。
學生學習主動性更高,課堂上再也沒有瞌睡現象,課堂討論積極有效,問題展示落落大方,自習思考獨立安靜;學校、班級的各類活動,大到開學迎新工作、校級運動會、元旦藝術節,小到班級手抄報和違紀學生處理,都是學生組織策劃、一手操辦;在學??鞓穼W習之時,很多學生發展了特長,鍛煉了口才,所有學生善于表達,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心理相容。
以前,農村孩子羞于表達,對教師非常敬畏,課改之后,學生更加親近老師,對教師滿懷感恩之情,教師隨時收獲點滴感動,很多老師情不自禁地將這些幸福分享在教學后記和教學故事中。教師的課改、教研激情高漲,從校長到老師,個個愿寫,個個能寫。徐朝暉校長親自撰寫了《關于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高效課堂建設的精細化管理》,標志著高效課堂向內涵化發展。2012年,全校有近100篇或獲獎,其中有多篇獲得湖南省一等獎,多篇論文在《教師》《教育論壇》《新課程報》等報紙雜志上發表。最突出的變化是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周麗平、龍智弟、戴輝玲、羅良、羅雄等年輕教師,遵照“三四三”高效課堂理念,參加瀏陽市、長沙市的課堂競賽,歷經層層篩選,最終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在日常的研討中,教師之間也更加團結合作。
學生們通過課改鍛煉,不但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充實快樂地學習,而且學有所成。學校教學成果捷報頻傳,高考上線率超30%,學考合格率顯著提升,課改成果吸引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湖南省、長沙市教科所領導專家多次前來調研,每次都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從2010下學期開始,瀏陽八中的課改走過了三年的歷程,徐校長說過:“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要把課改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币晃焕辖處焺忧榈卣f:“上課孩子們再也不會瞌睡了,他們喜歡學習了,原來學生如此有才,我們應該給孩子們更加廣闊的舞臺,我相信我的孩子們將來一定能舞出一片燦爛的天空,我還要多享受幾年?!?/p>
一、在明確目標中激發興趣
無論哪一類文體的教學,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在說明文的教學中,目的是要讓學生學習對選文內容進行表達時所采用的語言手段和方式,而不是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選文內容。有些說明文就是講科學知識的,學生學習的內容就是科學知識,如果課堂上單講語言手段和方式,不講科學知識,這節課上得就沒有深度,學生就沒有學到知識?!洞笞匀坏恼Z言》一文,在讓學生欣賞第一自然段用語優美、生動、形象的同時,要讓學生懂得物候知識。說明文是真實地反映整個客觀事物的,屬于科學認識,獲得自然、社會、思維三大領域的科學信息。究竟怎么講才算是講出語文的味道呢?那就是要將科學知識放在教學當中。換句話說,就是以科學知識為載體,讓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讓科學知識化在語言的訓練當中不著痕跡。
二、在“觀察”活動中學習說明文
說明文有事理說明和事物說明兩類。如果學事物說明文時能讓學生親自去耳聞目睹,進行實地考察,效果就大不一樣。如學《看云識天氣》一文,我們就可選定一個云多且云變化多端的適當日子走出課堂,讓學生對照課文的介紹去觀察辨別天空的云。他們對課文介紹的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積雨云等有了深刻的認識,以后扔掉課文都能去“看云識天氣”了。再如教《蘇州園林》、《雄偉的人民大會堂》等課文,就近的有條件的就可以帶學生實地游覽、參觀。此外,還可以利用教學掛圖、錄像等讓學生觀看,對照學習課文??傊?,在“觀察”中學習說明文,學生興趣異常高漲,收到了“百聞不如一見”的效果。
三、在閱讀中理解智慧美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不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作為萬物之靈,體現出了高度的智慧。這種智慧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是一種“大美”。智慧美,首先體現在深邃的思想和理論中。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人類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透過紛繁蕪雜的現象的外表,掌握其中內在的、本質的規律,并在這些規律的引導下,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地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地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地出乎意料地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看看今天的世界,我們不由得驚呼:這是多么了不的論斷!這是多么深邃的思想!這是多么高超的智慧!智慧美,還體現在人類進行生產實踐的過程中,人“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物體”(馬克思語)。正是因為人類的智慧,客觀的自然才成為“人化的自然”。正是因為人類的智慧,才有今天的高度文明。理解智慧美,歌頌智慧美,應該成為說明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任務。
四、引導學生在獲得科學真知中得樂趣
說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學的真知對人的吸引力。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當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一種新知的時候,他們便會體驗到一種愉悅感和自豪感,教師在說明文的教學活動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強化科學真知的吸引力,積極誘導、扶植學生的這種愿望,借助有效的專門方法,讓學生得以實現他們的愿望,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得到激發。中學課本所選的說明文,幾乎篇篇都是精品,文中蘊含的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是客觀存在的,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強化和激發。有一位老師在導入新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時候,首先給學生做了這樣一個演示:往透明的各自盛有石灰水和稀鹽酸溶液的玻璃杯里滴入幾滴酚酞溶液,請大家觀看。一會兒,學生發現一個杯子里的溶液變紅了,而另一個變藍了,同學們的興趣驟然大增。老師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學生們說:“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這里面所隱藏的秘密,如果你認真看一下新課文《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就會明白其中的奧妙了。現在請同學們細閱讀這篇課文,看誰能最快地在課文中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边@樣一來,同學們的興趣上來了,又是翻書,又是看畫,連本來認為“說明文沒有什么看頭”的學生也都沉浸在研究和思考的海洋里。
五、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領悟
在說明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恰當利用教學手段地為學生理解課文搭建階梯,引導他們去理解課文,并且通過恰當的語言做引導,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其效果比單純地分析課文要好得多。說明文一般比較難讀得精彩,并能入情入境?!断s》這一課也不例外。講蟬進食時,課堂時間所剩不多,采取以讀代講,為學生爭取主體參與的時間無疑時最好的選擇。首先,我通過錄像和模仿蟬進食時的動作兩種較為直觀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蟬進食時的特點,然后通過學生的朗讀進一步指導并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用上課文中一些關鍵性的語句。想一想,怎樣通過你的讀,展現出一只機敏的小蟬?因此,學生通過親身的體會和朗讀,對蟬進食時的動作把握得比較到位。
當然,運用多種教學法教說明文形式應多種多樣,我們在教學中可靈活地運用、綜合地運用。筆者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己種方式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以其共同探討。我相信如果大家能積極開動腦筋,探求新的途徑,在說明文教學中爭取高效率也是很有希望的。
【參考文獻】
[1]《活動性教學法在說明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佚名.
[2]《淺談說明文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語言教育論文》.佚名.
[3]《語文教學對說明文閱讀教學的幾點看法》.佚名.
關鍵詞:軍隊院校;創新能力;研究生培養;對策
作者簡介:楊素敏(1971-),女,河北藁城人,軍械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系,講師;張政保(1965-),男,河北石家莊人,軍械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河北?石家莊?050003)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0-0030-02
軍隊院校研究生是未來軍隊和國防建設的中堅力量,然而,從用人部隊和畢業學員反饋的信息發現,多數研究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缺乏創新思維,不能滿足部隊的任職需求。主要原因歸結于研究生學習階段沒有搭建創新能力所需要的知識結構,研究生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實踐知識薄弱,知識結構面狹窄而淺薄,創新動力缺乏。研究如何為研究生搭建創新平臺,如何能保證培養層次高、符合國家發展和戰略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軍事人才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創新能力現狀分析
當前造成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很多,但筆者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1.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軍隊研究生教育無論從課程設置、教材選擇、教授手段和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課程設置偏重理論基礎課,忽視專業課;教材選擇上遠遠落后于當前國內外新裝備技術的發展,選用的教材有的甚至還是七八十年代的書籍,更別說用英文教材直接上課。教學模式很多還采用“滿堂灌”的方式,教師只顧講授自己的內容,學生不假思索地接受,這些都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
2.導師隊伍的良莠不齊
目前導師的水平差別很大,出現了兩種不利于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情況:一是有的導師學術水平不高,自己都不跟蹤當前本學科的前沿現狀、新技術和新方法,而且本身也沒有高水平的科研課題和研究成果;二是有的導師本身學術水平和科研水平都很高,但無法顧及研究生的培養,疏于對研究生的指導。這兩種情況都造成所帶研究生缺少科研創新的土壤,研究生創新能力何談提高。
3.創新能力平臺缺乏
由于目前軍校還是采用導師負責制,當導師本身科研創新能力不足以及缺少研究經費時,研究生的研究課題必然會缺乏科研實踐平臺,一些研究課題只能紙上談兵。另外,和地方大學生相比,軍校研究生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的機會較少,而學術會議、學術培訓、學術論壇和學術講座是學生了解本學科前沿、開拓視野和啟發靈感的捷徑,是和知名專家學者面對面探討問題的有效途徑。
4.考核機制存在問題
考核機制不完善也是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提高的一個根本原因,目前軍隊院校雖然規定研究生必須發表幾篇小論文,畢業論文也采用“全盲”的方式評審,這些對研究生質量的提高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目前國內期刊以及國際會議魚龍混雜,一些研究生發表的論文幾乎沒有任何創新可言。
二、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和措施
1.制訂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
培養方案是否合理、課程體系是否優化是保證研究生所學內容扎實與否的基礎。首先應根據研究生學科方向制訂規范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培養方案,并確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其次是圍繞培養目標設置教學課程,課程總體保證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的同時,應跟蹤本學科方向的前沿,體現創新性,課程設置上注意專業性與交叉性、穩定性與前瞻性的統一。
如軍械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系今年在制訂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時,學科范圍覆蓋計算機控制技術、系統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管理信息系統、基于網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工智能等研究領域,主要研究計算機應用于裝備保障、指揮控制、信息管理等軍事應用領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與技術。根據培養方案細分為4個研究方向,明確了每個方向的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課程中既有本學科研究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如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計算機系統結構和人工智能原理等,又有當前軍事中所需要的新技術理論,如戰術互聯網及其應用、計算機網絡對抗等,保證了研究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領先的專業知識。
2.提供科研平臺,提高研究生的實踐知識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2]的科學理念是: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索和研究的教育階段,研究生教育不但要使研究生掌握高深的專業知識,而且要重視智力發展和所學知識的緊密結合,培養研究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著名高等教育和社會學教授伯頓·克拉克認為“研究生必須有科學研究基礎”,可見科學實踐在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地位。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創新個性、激發創新意識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最為關鍵的過程要素。研究生教育與高水平科研工作緊密結合,通過課題研究與科研工作的密切結合,以高水平科研工作培養高質量人才,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可以通過兩個方面搭建科研創新平臺。
(1)研究生課題的選擇:應明確規定研究生的選題必須與本學科和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必須居于本學科的前沿。鼓勵研究生申請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使他們在學業階段就能進入本學科的前沿,并進行開創性的、有應用前景的科學研究工作。
(2)研究生科研創新條件的搭建:軍隊院校各學科應緊跟本學科前沿,積極跟蹤國內外高新技術,建立高新技術平臺,研究生借用此平臺研究自己的課題或參與其中的項目,遇到問題時導師僅給予指導或提供思路,具體工作研究生自己承擔,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知識和創新技能。
3.參加學術交流,豐富研究生的專業知識深度
學術交流是培養研究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通過學術交流可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增強他們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學術交流可以采用四種方式。
(1)研究生學術論壇:是研究生思想爭鳴與探討學術的平臺,是研究生群體的學術活動,為同一院校的不同領域、同一領域的不同院校間的研究生提供了溝通和交流的渠道。論壇對每個參與者都是一次飽嘗學術大餐的機會。研究生參加論壇的過程就是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過程。從查閱資料、整理材料和準備大會發言提綱,對問題自然會有非常深刻的認識。通過參與論壇,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學術能力,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并在相互交流過程中得以提高。
(2)學術會議:是傳遞和交流科技信息、學術觀點的重要載體,是相同學科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軍校應鼓勵研究生參加國內或國際學術會議,通過學術會議可以達到如下效果:
1)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時,通過參與會議的研討過程可以與本學科內的知名專家學者交流思想。一方面可以領略本學科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學科的前沿發展趨勢,從中獲取書本和課堂上難以獲得的新思路、新方法。
2)通過學術會議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學術見解的交融與碰撞可以極大激發研究生潛在的創新能力,領會科學研究中學者及其團隊刻苦鉆研、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這對營造健康向上的學術氛圍、改善學術風氣、凈化學術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3)研究生通過參加學術會議可以了解自己在本領域內所處的研究狀況,明確自己與前沿的差距,從而取長補短。如果能將得到的啟發與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并加以改進,研究生必然會受益頗深。
(3)學術講座:通過定期邀請軍隊、駐地不同領域知名專家和學者向學生講授與學科有關的知識或新的研究進展,促使學生了解所在學科或相關學科領域的前沿知識,掌握最新的研究動態。通過這種方式,研究生可能更早地接觸學科前沿,并在學術交流和學術碰撞中拓展視野,產生靈感,培養學生的學術敏感性。
(4)學術培訓:針對某一新興學科、某一項前沿理論和技術開設專門的學術培訓,或者邀請專業公司定期開展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和產品展示等活動,必然開拓研究生的學術和科研視野。
4.導師隊伍的創新性
研究生教育的主體是導師和研究生,一個學校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導師隊伍的水平所決定。由于研究生教育具有教學對象的高層次性、教學內容的前瞻性、教學方式的創造性以及教學過程的復雜性等特點,因此對導師的創新素質要求更高。導師的言傳身教、自身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為了培養出創造能力強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應具有如下特性:
(1)思想修養高尚:導師擔任著教育育人的重任,只有具有正確的思想觀、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引導研究生樹立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獻身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人生追求。導師必須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言傳身教,使學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2)專業技術的精湛和創新:導師是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引路人,科研能力、學術地位和理論觀點等對研究生產生直接影響,并在一定程度制約著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這就要求導師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必須具有發現問題的能力,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尤其在當前新軍革到來的時刻,軍事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也必然會對軍事各方面的研究領域產生沖擊,作為導師必須始終跟蹤研究領域的前沿,能以獨特的眼光洞察新軍革給自己研究領域帶來的新問題,并及時解決這些問題,進而形成自己的學術流派或取得影響力的學術成果。
(3)學術水平的一流:導師應有自己個性的學術方法,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有自己獨特的科學方法論,并用這種方法來指導研究生的研究問題,并指導學生在國內外高水平的學術期刊上發表有一定影響因子的文章。
(4)導師培養、考核和遴選制度的完善:通過從部隊選調師、旅以上領導干部兼職到院校任教以及引進或聘請國內外院校著名專家、教授等充實研究生導師隊伍,解決導師隊伍“近親繁殖”問題。另外,逐漸建立、完善導師工作質量評估體系,建立相應的激勵與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師的潛能?;凇肮膭罡偁?、保證質量以及寧缺毋濫”的原則遴選導師,淘汰學歷偏低、學歷結構不合理的導師,打破導師終身制,實行優勝劣汰的聘任制等。
三、結論
總之,為國家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培養高層次、高素質的創新性人才是軍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和主要目標。研究生創新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院校管理部門、導師、研究生管理部門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過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和優化課程,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組織學術交流,開拓學生的事業,增強學生的學術前沿研究的敏感性,技術精湛、素質高的導師隊伍積極引導研究生參加科研和學術研究,為研究生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創新環境,從而培養能滿足部隊需要的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南寧,邵福球.新時期軍隊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科學發展[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
[2]沈紅.美國研究型大學形成與發展[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9
[3]吉逸,陳國慶,曹玖新.研究生創新型學習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1,(S1):34-28.
[4]萇慶輝.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真諦是什么?——以的學術成長歷程為例[J].研究生培養,2011,(5):15-18.
[5]劉楠楠.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研究生教育,2011,
(212):65-67.
[6]楊頡,陳學飛.研究生教育質量:內涵與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論文摘要:幸福分為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在當今高校,部分大學生過多追求物質幸福而忽略了精神幸福,存在著病態的幸福觀。高校班級建設的重要指標是集體成員內部的幸福感。高校學生工作者應以積極的心態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建設幸福班級。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學生對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認為,幸福就是睡覺睡到自然醒,考試門門不掛科;有的學生認為,幸福就是找一個漂亮的女朋友;還有的學生認為,幸福就是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充實自我。其實,幸福是一個包羅萬象、涵蓋了一切倫理學概念的術語,那些關于世界萬事萬物的討論,幾乎都是以幸福作為背景的,但是并沒有人對幸福下過一個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因為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幸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樂,幸福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滿足、人生重大目標得到實現的心理體驗,幸福是達到生存和發展的某種完美的心理體驗。
一、新時期大學生幸福觀面臨著新的挑戰
幸福觀是人們對“什么是幸?!钡挠^念、看法、標準,產生于一定的文化觀念,但卻以一種主觀的形態起作用,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對待幸福問題時的表現,是能否產生幸福感、產生什么樣的幸福感的關鍵所在。幸福感是建立在一定社會心理條件下,以價值判斷為基礎,個體對來自環境或自身的心理刺激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認為:“對于一切沉溺于口腹之樂,并在吃喝、情愛方面過度的人,快樂的時間是很短的,就只是當他們在吃著、喝著的時候是快樂的,而隨之而來的壞處卻很大……除瞬息即逝的快樂之外,這一切之中絲毫沒有什么好東西,因為總是重新又感覺到有需要未滿足。”“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黃金,它的居處是在我們的靈魂之中。”
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質財富的增長,大學生的幸福感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新時期大學生的幸福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當今的大學生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病態幸福觀,部分學生甚至用享樂代替幸福。叔本華認為:“如果人因此一味追求財富,心靈上就會一片空白,結果是對任何其他事物的影響更麻木不仁。他們的理智的高度幸福既然無能為力,就只有沉迷在聲色犬馬中,任意揮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币豁椪{查顯示,我國目前約有3000萬青少年存在心理問題,其中,中小學生中有心理障礙者為21.6%~32%,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者為16%~25.4%,并且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者呈現上升趨勢。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必須端正幸福觀。當前,高校偏重于以意識形態為主的政治教育,而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幸福教育被忽視,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成為大學生和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關注的問題之一。
二、提升大學生幸福感是班級建設的首要之舉
幸福分為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物質幸福是低級的幸福,是人們的物質需要,是一種欲望和目的得以實現而產生的幸福感;精神幸福是高級的幸福,是人們的精神需求,是人的精神上的寄托。
班級是高校的基礎和細胞,加強班級建設對提高學生工作水平具有直接影響。從詞典上我們可以知道,“班級是按照授課制的培養目標和教育規范組織起來的,以共同學習、生活和直接性人際交往為特征的社會心理共同體”。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班級建設在學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為班級建設如何直接關系到各院(系)學生工作基礎扎實與否、開展的順利與否。
從工作影響上看,班級是各院(系)聯系學生、了解學生、凝聚學生的前沿陣地,是最直接、最具體地面向廣大學生的單位。班級也是各院(系)思想建設的陣地,對班級成員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使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著正確的幸福觀,整個班級才會有活力;只有每一個成員都有幸福感,學生的思想才會穩定,班級的工作才能順利開展,院(系)的學生工作才能積極推進。因此,提升班級成員的幸福感成為班集體建設的首要之舉。
三、全面提升班級成員的幸福感,加強班級建設
一是班級建設要有強有力的班級領導核心。幸福的班級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班委會是班級建設的領導核心,是帶領廣大學生朝著共同目標奮斗的根本保證,因此他們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及人格魅力,能夠帶領班級其他學生共同前進。配備得力的班干部是班級建設的首要條件,這就要求輔導員在選拔班干部時要本著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選拔出那些道德品質過硬、具有較高思想政治覺悟、人格魅力突出、作風正派、辦事公道、處事有原則、熱愛集體、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奉獻精神、能被廣大學生信任和擁護、有著強大號召力的學生。同時,對學生干部要嚴格要求,并放手讓他們大膽工作,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
二是班級建設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一個幸福的班級就應該通過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使廣大成員都能夠刻苦、踏實地學習,能夠在一定專業領域具有很強的鉆研精神和創新意識,勇于與學習上的不良風氣作斗爭,能夠在感興趣的專業領域學有專長,利用所學的知識參與社會實踐、積極投身科研等。班級內部可以開展“主題學習月”活動(包括模擬課堂、專業知識競賽等),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持著班級優良的成績。競賽獲獎率高、考試通過率高、班級掛科率低,同學們就可以保持較高的幸福感。
三是加強對貧困生的關注,保證貧困生最基本的物質生活。在高校,部分貧困生生活壓力過大,很難專注于班級的建設、班風的形成,更多的是關注如何利用空閑時間參加勤工儉學,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各班級要認真了解貧困生的情況,加大對貧困生的關注力度,保證貧困生能夠享受到國家助學貸款、國家獎學金等,解決他們的實際生活困難。
四是班集體內部成員之間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個幸福的班集體,其人際關系應該是十分融洽和諧的,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人人平等、誠實交往、心理相容、情感相依,集體成員之間能充分體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輔導員可以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將班集體成員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選出若干人緣好的學生擔任心理疏導員,及時發現并化解同學中的矛盾,促進班集體內部的和諧。
五是班集體建設要加強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內涵建設。一個幸福的班集體,學生的課外生活必定是豐富多彩的。因此,要讓品位高、層次高、有內涵的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各班集體學生活動的主流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奉獻精神,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和班級文化氛圍,夯實校園文化、班級文化的基礎。同時,要盡可能針對不同院(系)學生的特點,開展符合各班集體成員興趣和愛好的課外活動,使廣大學生的知識水平、文化素養、綜合能力在課外活動中得以提升,讓廣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得以充分發展,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幸福感。
當前,大學生的學業壓力過大,再加上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鈍化了他們的幸福感,使他們不知道何謂幸福或者產生了病態的幸福觀。其實,幸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幸福能夠啟示廣大學生理性地思考人生的意義,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弱點和惰性,排除從外界和內心不斷襲來的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的影響,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從而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高校學生工作者要不斷地鼓舞、激勵學生,使他們產生一種積極的心態,與這種心態相伴的心理感受就是一種幸福感。
參考文獻:
[1]孫英.幸福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劉次林.幸福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張毅.幸福教育的必要張力[j].教學與管理,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