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1 17:45: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業園區考察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工業園區是1992年經*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工業開發區,20*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開發區,20*年2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認定,更名為*工業園區。園區位于*市城區南端,現有規劃面積為7.29平方公里,擴區20.73平方公里已得到省發改委批復。園區堅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的產業布局,重點發展冶金及機械裝備制造產業。今年已被列為省“1525”工程百億重點扶持園區。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園區已開發利用土地4.58平方公里,土地開發利用面積達67%。累計簽約項目424個,建成項目305個,累計完成各類投資74.57億元,轄區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33億元,累計上交稅收8.6億元。園區已逐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新材料、食品為特色的產業集群。
園區內主要基礎設施按照高標準規劃建設,已建成“九通一平”標準,形成了完備的道路、供水、供電、供氣、通訊、郵政、國際互聯網以及閉路電視系統,為入駐企業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
二、機械產業園考察情況
機械產業園是促進*機械加工和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和核心區。為做大做強冶金、機械加工、裝備制造業,減少投資者的前期投入,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及進一步強化園區的投資環境與引資功能,于20*年7月啟動了機械產業園建設,重點發展機械加工和裝備制造業。產業園位于*工業園區東區占地1500余畝,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5.2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已經建成,并所有廠房已經完成企業入駐。機械產業園為進區企業提供廠房資源、辦公場所、員工宿舍以及水、電、氣、電話、通訊、互聯網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三、園區考察的幾點感受
通過此次考察,讓大家感受到,工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其發展速度決定著一個地區經濟的總體實力,也是一個地區經濟繁榮與否的重要標志。但目前*工業園區的基本還處于發展的初期,產業鏈短,集聚效應不強。
根據此次考察,結合市情實際,提出如下建議:
1、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始終堅持發展先于一切,發展重于一切,發展高于一切,以寬廣的視野、超前的意識、超常的措施,加快發展步伐。在具體工作中,應堅持在實踐中解放思想,從文山會海和瑣碎事務中解脫出來,騰出精力抓大事,謀大局,不唯書,不唯上,做到只要有利于經濟發展的事,看準了就要堅決地干,大膽地干,真正做到在解決一些具體問題中去解放思想,用市場經濟的新觀念、新思維去謀劃更大的發展。
2、千方百計地加快園區建設步伐。建設工業園區可以優化城區周邊區域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迅速膨脹主導產業規模,促進工業經濟迅速聚集。在注重工業園區建設的同時,還應把握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工業園區建設應與加快城市化進程相結合,把工業園區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特別是按照創建生態工業示范區的標準和要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立足實際,著眼長遠,一步規劃到位,分步組織實施,把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成一個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新型城區;二是園區建設應與加快工業化進程相結合。工業園區是我市工業強市的重要載體,是經濟騰飛的戰略高地。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應牢固樹立工業興區的思想,明確工業園區的職能就是抓工業、抓招商引資。堅定走“依靠工業辦園,引進企業擴園,發展實業興園”的路子,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逐步形成以主導產業為框架、支柱企業為支撐、拳頭產品為重心的工業體系,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走新型工業化的園區建設之路。三是園區建設應與加快主導產業規模化進程相結合。產業是工業園區的生命,也是園區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園區應結合已經初步形成冶金、機械加工的產業優勢,要把培育強有力的冶金、機械產業作為支撐,促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建立起富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作為園區建設的主題。真正做到以主導產業興園區,以產業膨脹增實力,不斷提升工業園區的檔次和品位。
3月4日至7日,市政府辦公室和外經貿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一行4人赴揚中、丹陽、句容、溧陽、金壇、武進,學習考察六市招商引資工作的做法和經驗。這次考察時間雖短,但收獲頗豐。大家一致認為,六市以超前的眼光、創新的思路,展示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營造出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許多經驗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
一、主要做法
1、堅持把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線,不斷提升利用外資的規模和質量。
六市雖然區域位置、經濟基礎各不相同,但對招商引資工作都十分重視,動手早、行動快、成效顯著。2001年,句容市共新批外資項目60個,合同利用外資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638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倍和2.06倍。其中,500萬美元以上項目11個,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4個。涉外稅收入庫1.16億元,外向型經濟占全市經濟份額已達50%以上;揚中市新批外資項目45個,合同利用外資1.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194萬美元,分別增長144%和36%。其中,500萬美元以上項目9個;丹陽市新批外資項目90個,合同利用外資2.0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514.9萬美元,分別增長184.2%和47.1%。其中,500萬美元以上項目20個;金壇市合同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分別達1.26億美元、6107萬美元,分別增長42%和21%;溧陽市合同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分別達5000萬美元、5771萬美元;武進市利用外資總量居六市之首,共新批外資項目71個,協議利用外資2.6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2億美元,分別增長126%和18%。其中,500萬美元以上項目6個,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1個。目前已有1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該市。2002年,六市從頭抓緊,及早安排,利用外資工作開局良好。丹陽市今年確定了每鎮協議利用外資不低于300萬美元的工作目標,今年1-2月份,協議利用外資4400萬美元。武進市計劃年內利用外資翻一番,力爭實現合同利用外資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億美元。僅1月份,該市已新批外資項目12個,增資項目3個,協議利用外資1.0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12萬美元。
2、堅持把工業園區作為對外開放的主要基地和窗口,不斷推出有吸引力的招商載體。
園區是對外開放的重點區域,是吸引外資的主要載體,把園區做大、做強、做優,發揮各類園區在利用外資方面的"龍頭"作用,是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的現實要求,更是實現招商引資新跨越的主陣地。六市都十分重視園區建設,規劃早、定位準、投入力度大。武進市有2個開發區。一是高新技術開發區。目前,一期規劃的核心區3平方公里已布滿,正抓緊建設南區和北區。南區規劃面積7.7平方公里,用于引進一般工業項目,北區17.5平方公里,利用不足3公里的長江岸線資源發展重化工業。二是農業綜合開發區。利用環境優勢,發展現代農業和旅游度假項目。該市在合理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加大推進力度,在"兩區"內劃出啟動區,完成拆遷、征地等工作,配套基礎設施,實現"七通一平",去年僅高新技術開發區南區的投入就達1.5億元。武進市30個鎮興建了43個工業園區,每區規劃面積都在400畝以上,新建項目全部向工業園區集中,形成了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態勢。揚中市去年4月份起開始規劃建設沿江工業(倉儲)區,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市財政已投入近6000萬元,目前水、電已配套,四條主干道已有1條通車,其它3條正在抓緊建設,今年將有3個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進區。丹陽市去年開發區基礎設施投入1.1億元,今年將繼續加大力度,預計投入1.5億元。該市新世紀工業園正在規劃建設9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目前已建成和即將完工6.5萬平方米,已出租3萬平方米,在第一、二、三年每月分別按7元/平方米、8元/平方米、9元/平方米收取租金,既方便了外商,縮短了項目周期,又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丹陽市各鎮都規劃建設了特色工業園區,如司徒鎮"眼鏡工業園"、后巷鎮"五金工業園"、新橋鎮"燈具工業園"等等,去年該市有5個鎮協議利用外資在2500萬美元以上。
為進一步增強園區的吸引力,六市都制定了優惠的投資政策。句容、丹陽、揚中三市設立了"無費區",即在指定的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內"只收稅、不收費",省政府以下文件規定的收費一律予以減免,這一政策的出臺,在外商中產生了積極影響。揚中市還給予工業(倉儲)區特別的優惠政策:凡投資在500萬美元以上、征地在50畝以上的獨資項目,5年內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和10年內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以財政獎勵的形式全額返還給企業。
3、堅持把特色產業和資源作為對外推介的主體,努力形成項目的集聚效應。
六市的同志認為,外商到一個地方投資,最看重的是當地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優勢,適合他的企業發展,否則,你說破了嘴皮,人家也不會來投資。完全依靠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就象國內電器產品打價格戰一樣,只是權宜之計,不是根本之策。六市從本地的資源實際和產業實際出發,凸現自身優勢,增強了項目的吸引力。揚中市是全國最大的電器生產基地之一,工程電器已占全國市場的20%,電器產品對全市工業經濟的貢獻額已達40%左右。該市緊緊抓住這一產業優勢,積極對外宣傳推介,吸引了一批外資企業落戶。目前,該市生產電器的外資企業已達30多家。其中,默勒電器有限公司由世界開關柜技術實力最強的KM公司與中方合資,先后4次增資,實際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丹陽市是全國最大的眼鏡專業批發市場,年成交額超過5億元,該市一方面強化市場建設,配套市場設施,另一方面緊緊依靠市場載體,展開招商攻勢,先后引進了40多家外資企業。金壇市是江蘇省服裝名城,該市注重以外引外,利用外貿生產企業與外商的協作關系,爭取深層次的合作。全市130多家服裝生產企業中,近60%是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其中,晨風集團1家引進3個合資項目,實際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在資源利用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句容市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引進了全國目前最大的臺商獨資企業京陽水泥廠,一期工程已投資2.8億美元,二期工程已經批辦,投資1億多美元,將形成年產400萬噸的生產規模。溧陽素有"三山、一水、六分田"之稱,該市利用獨特的山水資源,引進了泰國獨資的食品生產企業,總投資3000萬美元。
4、堅持把創新的招商方式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突破口,著力提高招商引資的實效。
六市在招商的方式上各有特色。句容市的同志認為,派駐招商能夠接觸到真正的客商,是當前行之有效的招商途徑。派駐招商要取得突破進展,人才是關鍵。句容市自去年2月份以來,先后在東莞和深圳龍崗區設立了兩個辦事處,每個辦事處常駐2人。辦事處的同志肯吃苦、有鉆勁,沒有交通工具,出門打"摩的",外資企業不熟悉,就翻電話薄,他們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每人每天必須拜訪一名客商,每年回家不超過4次。經過努力,2個辦事處一年不到引進7個項目,協議利用外資2500萬美元,其中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個,去年底已開工建設。金壇市今年計劃面向全省公開招聘10名招商人員,核定基本工資,并依據招商引資實績給予獎勵。揚中市經濟開發區在北京、上海、東莞、溫州設立了4個辦事處,各鎮也相繼在外設了10多家辦事處,他們感到,隨著辦事處工作的逐步到位,信息渠道拓寬了,辦事處現在提供的信息量已與原有渠道平分秋色。
揚中市的同志認為,網絡招商是一條成本較低、具有代表趨勢的招商途徑。 該市從去年3月份開始運作,5月份建立網站,并專門配備了一名精通計算機和外語的專業人才。同時,利用精心編制的世界500強企業名錄、臺灣化工企業名錄等基礎資料,對搜集到的外資企業和跨國大財團、大公司進行認真研究和分析,找準與本地產業的結合點,有目的地通過在商業網站信息、發送電子郵件等形式,與對方取得聯系,進行項目洽談。去年,通過網上招商,委內瑞拉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在揚中落戶,項目總投資500萬美元,協議利用外資280萬美元。
武進市和揚中市的委托招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武進市經濟開發區高薪聘請了一名臺灣人作為招商,每年發給15萬元薪金,另按實際引進外資的5‰提成。去年共引進2個項目,協議利用外資4000多萬美元,目前還有2個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正在洽談。武進市的同志介紹,該市不少鎮都相繼聘請了境外招商。揚中市與同濟大學緊密合作,委托該校在外留學生,吸引德國等歐美客商來該市投資,并專門按歐州風格規劃建設了同濟大學工業園。該項工作自去年下半年啟動以來,先后已有3批客商前來考察,一批意向項目正在洽談。
5、堅持把強化領導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保證,不斷提升招商的組織水平。
六市的同志認為,區位優勢不如領導優勢,領導帶隊招商容易見到外商的高層領導,洽談時能夠拍板定案,效果較好,領導的重視程度是招商引資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之一。丹陽市四套班子領導都主動學習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外向型經濟,帶頭沖在外向型經濟的第一線。每年市領導都組團到境內外招商。去年僅東莞一地,市委書記和市長每人就去了8次以上,分管市長去了11次。金壇市去年召開了2次全市性的招商引資大會,書記、市長親自動員部署,督促檢查,頂真較量,在全市掀起了一股人人知曉、人人關心招商引資的氛圍。
發展開放型經濟,僅有領導層思想的統一還不夠,必須落實保障措施,加大考核力度,健全激勵機制。句容市在財政支出上實施"三必保、兩傾斜",即保工資、保穩定、保必辦事項,向為民辦實事傾斜、向招商引資傾斜。同時,對各級領導明確了"三不",即不懂外資不稱職、不抓外資不稱職、抓不好外資不稱職。六市都制定了招商引資獎懲辦法。為充分調動鄉鎮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句容市、金壇市規定,鄉鎮外資企業國稅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返還給各鎮。武進市除對招商引資直接貢獻者獎勵外,還增設了相關部門引進外資獎和重大項目組織獎。對完不成招商引資任務者,各縣市都實行一票否決,明確規定不得參與評先評優。句容市還規定,對連續2年未完成利用外資任務的單位主要負責人實行誡勉談話。
二、幾點建議
結合六市的經驗,聯系江都的實際,應在以下幾方面求突破:
一是在重點載體建設上求突破。隨著經濟集聚程度的提高,園區經濟越來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展園區經濟必須要有超前投入,有投入才有產出。當前我市必須加快"一區四園"建設,突出載體招商,重點推進外資工業園和沿江工業園的開發利用??梢越梃b武進市的做法,實行一次規劃,分步實施,滾動開發。在外資工業園和沿江工業園規劃啟動區,加快建設步伐,拉開發展框架,盡快實現"三通一平",形成"賣點"。目前,周邊縣市沿江開發力度較大,可用岸線資源越來越少,港區是我市吸引大項目的優勢所在,我們應認真研究,深入挖掘,吸引一批"運輸量大、用水量大"的大項目來我市投資落戶。各重點鎮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搞好園區規劃,強化管理和服務,增強園區的集聚功能、孵化功能和輻射功能,建成具有獨特優勢的工業園。
二是在派駐招商上求突破。各駐外辦事處是我市招商引資的"前沿哨所",能夠接觸到一批實實在在的外資企業老板,掌握一批實實在在的項目線索。發揮好各駐外辦事處的作用,是拓寬項目渠道的重要途徑。我市的派駐招商工作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和實質性成效。一要充實力量。除現有的2個辦事處外,各重點鎮都必須在外商密集區派駐1-2個招商點。要選好駐外招商人員,把責任心強、盯勁足、業務精的同志充實到一線招商隊伍中去。主要領導要親自深入派駐招商第一線,分管領導每年要有1/3以上的時間在招商辦事處,捕捉信息,拜訪客商。二要保證經費。充分保證招商活動所需的必要支出。三要強化督查。細化、量化各辦事處的工作目標,組織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對工作不力、責任心不強的人員,及時予以調換。市外經貿局和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要密切關注派駐招商工作的進展,制定統一的實施意見,全面細化和落實派駐人員的經費和獎懲考核制度,規范運作,規范管理,力求派駐招商工作早出成效。
三是在特色產業和資源招商上求突破。利用特色產業和資源招商,可以增強吸引力,在競爭中產生優勢,形成突破一個、引來一串的聯動效應。我市在資源方面,油氣儲量豐富,有近10公里可利用的長江岸線。在產業方面,我市是著名的"花木之鄉",有6萬畝花木種植基地;服裝、汽車配件、電力器材、電子電器、木業等產品已經占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并且擁有一大批熟練勞動力等等,這些優勢都需進行挖掘和包裝。要加強對外資企業的研究和分析,了解他們的產業結構、投資意向和投資計劃,選擇那些與本市實際有結合點的企業,投其所好,有針對性地推介特色項目,力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在以外引外上求突破。以外引外是許多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事實也證明這是一個現實可靠的增長點。我們要繼續關心和支持已在我市落戶且成功運作的宏運、嶸泰等企業,加強與他們的聯系,及時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外商對江都的滿意度,鼓勵他們以老引新,達到辦好一個、引來一串、帶動一片的循環聯動效應。要充分挖掘現有外資企業的潛力,做足增資擴股的文章,鼓勵他們增加投入,滾動發展,使之成為體現江都"親商、安商、富商"姿態的窗口。廣泛宣傳丹陽、揚中經驗,引導外貿生產企業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加強與外商的溝通聯系,吸引他們來我市合資合作,投資興業。
遼、冀、吉五市縣工業經濟發展考察報告
為深入實施工業興縣戰略,加快外經貿企業轉型步伐,做大進出口加工業,縣委副書記##帶領經濟計劃局和##公司負責人先后赴遼寧省沈陽市、大石橋市、本溪市,吉林省梅河口市,河北省安新縣就有色金屬冶煉業、松籽加工業、木材加工業進行招商考察,時間雖短,但取得了較好的招商效果,并對更好地加快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啟示。一、招商考察情況及啟示此次招商考察,雖是以招商為主,但在與企業接觸過程中,也從他們的成功實踐中,對如何加快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得到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啟示。啟示一:必須按照產業鏈上下游關系,培育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是經濟發展的綜合載體,牽動力強、輻射面廣、關聯度高。所考察各地都是以骨干加工企業為龍頭,上聯原材料基地,中聯各類吃配項目,下聯終端產品市場,整體做大做強,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生產加工體系,推動了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張。沈陽##公司從去年以來先后投資近1.5億元,在沈陽市完成了浸漬紙廠、復合地板廠擴建,在我縣##鎮完成了人造板廠建設,實現了從采購原材料加工中高密度板-加工生產浸漬紙-合成加工復合地板-終端產品銷售的完整鏈合,生產能力和潛力不斷提高,今年準備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和能力,爭取幾年內年加工能力達到20-30萬立方米。梅河口市以82戶松籽加工企業為核心,上下連接著200多戶松籽收購和出口銷售企業,原材料收購遍布全國各松籽主產區,并通過我縣和琿春等口岸收購俄羅斯、朝鮮等國松籽,年加工松籽12萬噸,松籽仁、美人松飲料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果仁加工銷售集散地。啟示二:必須以加工業為支撐,推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次考察所接觸的企業發展速度都非???,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無一不是從貿易起家,完成一定積累后迅速轉型,依靠創辦實體興辦加工業實現快速發展的。保定市建昌銅業有限公司最初只是收購銷售雜銅,1992年正式創辦加工企業,利用廢銅加工電解銅、銅桿等產品,短短12年時間,由創業初期的100萬元發展到擁有固定資產5000多萬元、總資產2.2億元的河北省最大的煉銅企業,年產值11.5億元,利稅4000多萬元,而且企業沒有一分錢貸款。目前,安新縣整個有色金屬行業正在由以原材料生產為主向加工終端產品發展,發展潛力和效益不繼提高,有色金屬冶煉所創造的稅收占安新縣的半壁江山以上。梅河口市個體屠宰戶王小黑,以26萬元入道開始從事松籽經銷加工,幾年內迅速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年加工松籽5000多噸的企業,產品全部出口日本。本溪冶煉一廠、二廠、通用金屬公司以##進口鋁錠為主原料,生產加工硅鋁鋇鍶鈣錳鐵合金、鋁錳鈦鐵合金、鋁鈦鐵合金、硅鋇鍶鈣鐵合金、硅鋇鎂鐵合金、鋁錳鐵合金、鋁鎂鈦錳鐵合金線等煉鋼用新型復合合金脫氧劑、脫硫劑、變形劑,產品供應東北地區12家大型煉鋼企業,成為本溪市最大的財源。啟示三:必須立足自身比較優勢,集中力量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將自身優勢與歷史機遇有機地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發展強勢產業,構筑區域特色,是三省五地經濟發展的成功實踐。梅河口市雖不是我國的松籽主產區,但其充分發揮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歷史上已形成的吉林省重要的松籽集散地優勢,立足東三省和俄羅斯的松籽資源,全力發展以紅松籽為主的干果類食品業,成為梅河口市區域經濟的特色和支柱產業。河北省安新縣充分發揮地處京、津、石金三角地帶、有色金屬冶煉歷史悠久、技術成熟的優勢,歷經30余年的發展,培育有色金屬冶煉、銷售企業213家,各類有色金屬產品年成交額達30多億元,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有色金屬材料購銷、加工集散地。大石橋市充分發揮菱鎂石礦富集的優勢,大力發展以鎂砂、鎂碳磚為主的鎂制品冶金行業,年產鎂砂30萬噸,被譽為中國鎂都。啟示四: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推進企業、社會和環境全面發展。這次所考察的企業有相當一部分所從事的是污染比較嚴重的行業,但這些企業在發展中充分考慮了環境污染問題,嚴格按照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建設管理,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的許可和扶持,同時也得到了當地居民的認可,得以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成為當地重要的稅源和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撐。在廠址選擇上,這些企業均以效區或附近山區為主,盡量遠離居住區和農業主產區;在廠房建設上堅持高標準,以磚瓦結構或鋼架結構為主,儲料場、倉庫、蓄水池、辦公樓等配套設施齊全;在設備安裝上采取污染較嚴重的礦熱爐和污染較輕的公頻爐同時使用,有條件的企業安裝了除塵設備,既盡可能地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又保證了企業生產規模;在廠區管理上,強化環保意識,嚴格管理,多數企業進行了美化、綠化,院內干凈利落,整潔美觀,如同花園,徹底改變了同類企業臟、亂、差的形象。二、我縣工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不足及優勢、商機與考察各地相比,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問題和不足。一是企業單體或群體規模小。所考察的 五市縣,集中力量培育優勢企業、主導產業,有的是以幾個大型企業構筑了區域之最,有的是以小群體大規模形成了中國之最、世界之最。而我縣,無論是獨立的加工企業,還是整個產業,都沒有形成較大的規模,主導產業不突出,工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二是原字號產品多。我縣進口的有色金屬、木材、松籽、矽鋼片、廢舊機床等大宗骨干品種多數以原字號銷往全國各地,產品附加值低,對地方經濟拉動作用很小。而所考察的這些地區,卻恰恰是利用我縣豐富的進口原材料加工銷售半成品、終端產品,壯大了支柱產業,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梅河口市經營加工的松籽60-70%是從##購進的,本溪冶煉業所需的重要原材料鋁定基本上由##供應。三是貿易流通企業轉型慢。這次所考察的企業多數是從購銷原材料起步,迅速轉型創辦加工業,發展成為當地的支柱財源企業。近年來我縣依托口岸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以外經貿為主的貿易流通企業,但由于宏觀上引導扶持不夠、微觀上企業缺乏工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這些企業在創辦實體發展加工業上嚴重滯后,企業發展速度明顯低于所考察地區的企業。四是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我縣除##兩家公司在木材加工上從進口原材料、部分加工初級產品、極少部分加工終端產品上市,初步實現了產業的完整鏈接組合以外,大部分企業僅僅是經銷原材料或加工初級產品,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完整的產業鏈,我縣在外界的影響僅僅是一個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基地。五是工業項目前期工作嚴重滯后。缺少專業人才隊伍,前期投入嚴重不足,特別是對煤炭、硅石、風力等亟需開發的資源勘探不到位,一些好項目、大項目缺乏科學的可研論證和決策依據,不能得到及時開發建設,影響了工業經濟的發展。六是企業建設管理低標準低檔次。通過考察對比,我們既看到了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同時也進一步認清了我縣工業經濟發展所擁有的比較優勢和面臨的潛在商機。一是富集的原材料資源優勢。我縣擁有國內、國外兩種豐富的自然資源。經過多年的發展,我縣已經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進口有色金屬、木材、松籽、廢舊機床等原材料供應地,縣內擁有豐富的煤炭、礦石、山產品等自然資源,如果盡快將這些資源加工轉化,會加速建成冶煉、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和能源等工業基地。二是獨特的口岸區位資源優勢。##是國家一類陸路口岸,面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沿邊開放帶中擁有自己獨特的地位,對外吸引力明顯增強。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可以吸引大批的外地客商到##投資辦企業,發展對俄進出口加工貿易,盡快形成對俄出口商品加工集散地。三是較為雄厚的資本資源優勢。經過多年精心培育,我縣已發展起一批完成原始積累的外經貿企業和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均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正在積極擴張轉型,正確加以引導扶持,將迅速形成一批新的立縣工業企業。四是良好的基礎條件優勢。正在建設的##加工園區,為我縣加快發展以前店后廠為主要模式的加工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建設平臺和物流通道。我縣的木材加工歷史悠久,并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餐具系列、板材系列都具有一定水平和規模,但沒有自己的品牌,深加工不夠,進一步提升發展空間非常大。五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國家正式啟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特別是在能源項目開發上,加大投資開放力度,國內大型能源開發企業紛紛搶占可利用資源和市場,對我縣良好的煤炭、風力等資源表現出了強烈的開發愿望,并已經采取實際措施正在做前期項目準備。國家正在全國范圍內清理整頓冶煉行業,20xx年全部取締3000KVA以下礦熱爐,20xx年取締5000KVA以下礦熱爐,國內大部分冶煉業設備為低生產能力設備,經過治理整頓,全國冶煉業生產能力將下降近一半。我縣如能抓住機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標準,通過引進和擴建,迅速發展一批6300KVA以上設備的冶煉企業,將迅速填補國家治理整頓所清理出的市場空間,形成新的立縣支柱產業。所考察地區的冶煉、松籽、木材加工企業已經成長壯大,為降低生產成本,擴張企業發展規模,都急于向外發展,特別是在原材料基地尋求合作。這些都為我們加大招商引資,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三、幾點建議通過考察對比,借鑒外地經驗,綜合分析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對今后我縣工業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建議。1、明析工業戰略定位,奠定##經濟騰飛基礎。自##口岸開通以來,我縣的經濟發展戰略由最初的“貿打頭、工當家、農為基礎”逐步發展確定為“堅持口岸經濟發展方向,深入實施工業興縣、外向帶動、招商引資戰略”,##的工業體系由以國有企業為主體逐步轉變為國有改制的股份制或民營企業、完成原始積累的外經貿公司創辦的企業、壯大起來的個體工商業戶和小工業創辦的企業、外來投資者創辦的企業各占一定比例的多層次工業群體,外貿、內貿、農業等各經濟領域與工業的關系日益緊密,工業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要實現跨躍式發展,必須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將工業做為發展經濟的戰略之舉,走內涵式、集約式發展道路,以大氣魄、大手筆、大動作,扶強做大骨干加工企業,帶動工貿農結合,形成功能完善的支柱型主導產業鏈條,推進我縣工業由手工作坊向現代化工業發展,由家族式管理向集團化發展,由原材料基地向加工集散基地轉變,努力構造具有##特色的口岸型生產加工體系,實現由“工業興縣”向“工業立縣”戰略的轉變,從根本上為##經濟的騰飛奠定基礎。2、立足自身比較優勢,加快培育優勢主導產業。產業優勢決定經濟發展的優勢。##必須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區位資源、市場資源和資本資源等比較優勢,選定一批優勢產業,下大力氣優先開發培育,取得規模經濟聚集效應,推動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張。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我縣實際情況,今后應重點抓好木材加工、能源、食品、醫藥保健品、輕工產品、有色金屬冶煉六大主導產業。一是利用資源優勢培育主導產業。以##為龍頭,加快生產刨光材、指接板、餐具、木質裝飾材料、高檔地板和高檔家具等產品,促進木材加工基地的形成。以####公司為龍頭,加快坑口電站、風力發電、水利發電、煤煉油項目建設,大力發展能源工業。依托俄羅斯豐富的海產品、山產品資源和我縣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加工廠為龍頭,積極開展海產品、果仁、農副產品、山產品精深加工,提高食品加工業生產水平和出口規模。以##加工廠為龍頭,大發展醫藥保健口加工業。二是立足區位優勢構筑區域特色。引導外經貿企業加強與浙江寧波、溫州等地服裝、鞋帽、皮革制品、燈具等輕工產品生產企業合作,開展出口加工,形成輕工產品加工出口基地。三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強勢經濟。以##公司為龍頭,加強與遼寧本稀、河北安新等冶煉企業合作,建設有色金屬冶煉基地。3、強化政府扶持引導,加快培育立縣骨干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圍繞主導產業加快培育一批核心企業,使其成為旺盛的經濟增長點和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帶動產業鏈的上下游發展,實現產業集群,形成規模經濟。一是加強對民營經濟轉型的政策引導和扶持。迅速成長起來的以外經貿企業和個體私營業戶為主體的民營經濟隊伍,是我縣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要把引導扶持民營經濟加快轉型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管理、融資等服務體系,鼓勵引導更多的民營企業和自由經濟人到國內同行業領先的地區開眼界、找不足、尋商機、求合作,特別是加強與其上、下游客戶的聯系,找準結合點,圍繞六大主導產業放手、放膽、放量創辦實體,發展加工業,大力開發終端產品,盡快形成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實現迅速擴張。二是培育壯大已完成改制的原國有企業。目前,我縣的國有工業企業已基本改制成股份制或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擁有成熟的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是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要進一步幫助這些企業盡快找準發展定位,加大技術改造和新上項目建設力度,促其不斷提檔次、上水平、增效益,盡快發展壯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力度。圍繞園區、產業擴張和資源開發,主攻浙、閩、港等發達地區和國內大型企業,全方位推進定向、定位、定點、定人招商,特別是加強縣內企業與外來投資者的合作,發揮雙方優勢,盡快建起一批龍頭骨干加工企業。四是加強對工業企業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培養。有計劃地開展對民營企業經營者的培訓,提升其決策和管理水平,盡快走出“家族式”的封閉管理,做到科學決策、現代管理、合法經營、依法納稅;加強工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吸納創業人才,集聚發展能量,為民營經濟加快轉型創造條件。4、打造載體服務平臺,借助外力加快工業發展。一是加快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簇群經濟。辟建工業園區是培育優勢主導產業,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后勁所在。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的吸引力和集聚力;進一步扶持##工業園區建設,發揮企業招商、投資的主體作用,爭取引進建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速興建跨國連鎖工業城,做大##境外鞋業及木材加工,推進內外互動興產業、上項目。二是舉全縣之力推進商品中心建設,確保20xx年全部建成投入運營。爭取盡快啟動以服裝鞋帽、建筑裝修、電子軟件、日用小商品工藝品、五金家電五個功能區為主體的投資區建設;鼓勵外經貿企業擴大對外投資,發展對俄出口商品跨國加工貿易,全力承接東南沿海的產業轉移,爭取建成中國出口俄羅斯輕工商品最大的加工基地和物流輸出通道。三是創建優良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獨資或與##企業合作建廠。企業發展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為鼓勵發展進出口加工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必須在土地、稅費等政策上制定出臺比外地和其它行業更加優惠、具體、有效的扶持政策,營造寬松、優惠、快捷、高效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者落戶##發展加工業。四是成立各類專業協會,實行行業管理。盡快組建木材、冶煉、松籽、黑木耳、煤炭等優勢產業專業協會,共同研究從初級產品到終端產品的系列開發,統一品牌,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統一開發,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完整產業鏈條,有效避免惡性競爭,提高整體規模效益,做強做大產業。
[1]
在百度搜索:遼、冀、吉五市縣工業經濟發展考察報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市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11月10日~21日,由區委研究室牽頭,區商委、區農委、崔黃口鎮、黃花店鎮、河北屯鎮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考察組一行7人赴__、重慶兩地進行了專題考察??疾旖M先后來到__市委研究室、__邛崍市委研究室、__市溫江區委研究室、重慶市渝北區委研究室、重慶市渝北區農業局及相關鎮、社區等地,圍繞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問題,分別就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設、土地股份經營、新農村建設、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學習。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很深,觸動很大,__、重慶作為全國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闖出了一條新途徑,他們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試,不斷出亮點、出成效、出經驗。很多新做法、新思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主要做法
(一)創新土地流轉模式,促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__、重慶把推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作為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措施,有序地組織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1、以土地流轉機制創新為抓手,因地制宜推進規模經營。__市以農村土地股份化改革為突破點,因地制宜,招法靈活,探索符合各地實際的土地流轉新模式,推進了規模經營。邛崍市羊安鎮20__年在湯營村推行了以“村企合一”為依托的農村土地股份合作。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村集體以土地整理新增的部分耕地入股,市興農公司為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投入100萬元風險股金,成立湯營農業公司。湯營農業公司對入股土地每畝每年按800斤黃谷對入股農戶進行保底,到年底還可分取紅利。同時,農民也得到了“薪金收入”。20__年,村集體收入新增近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__年的4320元增長到6303元。目前,羊安鎮巳創辦了類似“湯營公司”的12家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各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協會)達到6個,全鎮土地規模流轉1.8萬余畝。
溫江區在農村土地規模經營中,實施了“兩股一改”,即: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化、農村集體土地股權化、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將原村集體所有的經營性資產、集體土地所有權量化確權到個人,合作社將農民入股的土地采取出租方式,統一流轉給企業經營。__置信集團國色天香樂園項目是溫江區土地流轉的特色和亮點。這個項目以旅游休閑為主題,以房地產開發為依托,總規模6000畝。項目一期租用天鄉路社區土地1000余畝,用于項目區綠化、景觀用地,且不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租期24年。土地流轉金以每年每畝土地流轉價格為當年1200斤大米的相應資金。項目不僅使農民有了穩定的租金、股金收入,更有效解決了當地80%以上農民的就業問題。20__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由20__年的30萬元增加到111.3萬元,增長3.71倍;集體資產由16.58萬元增加到3633萬元,增長219倍。農民人均純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2、以土地流轉交易所為平臺,健全完善土地流轉服務機制。__市、重慶市都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所,在區縣設立分所,鎮村設立信息點,形成了農村土地流轉的市、區縣、鎮村三級服務平臺。交易所設立了土地流轉信息觸摸屏、土地流轉電子顯示屏,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載體土地流轉信息,組織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掛牌出讓。同時,還規范了土地流轉合同,建立了專家咨詢機制等,實現了農村土地流轉的市場化運作。目前,__、重慶已與全國50多家土地流轉服務機構建立了固定的業務關系,與北京、上海、四川、貴州等省市的90多家企業達成投資發展意向。土地流轉交易所作為土地流轉的中介服務機構,為土地流轉搭建了信息服務平臺,使土地流轉由原來自發無序流轉、自上而下推動轉變為有序流轉、自下而上的運作,激發了土地流轉的活力。
3、以各項優惠政策為激勵手段,激發投資主體開展土地規模經營的積極性。一是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土地規模經營。成片集中并在同一縣域范圍內從事土地規模經營開發,建立規?;?、標準化原材料生產基地的,給予一次性獎勵。二是鼓勵業主在其獲得使用權的土地上投資興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修建直接用于種養業生產和管理、服務的非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其占地不視為建設用地,免相關手續和收費。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從事種養業規模經營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可納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優先支持,享受與民營企業同等的優惠政策。
4、以農村金融機制改革為動力,突破規模經營的資金瓶頸。一是建立健全了農村產權流轉擔保機制。__市建立了農村產權流轉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由__市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起,__市現代農業物流公司、__市小城鎮投資有限公司、18家區縣現代農業發展投資公司參股。擔保公司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流轉、利用宅基地、農村房屋、新居工程等抵押融資進行擔保。其中,以農村宅基地上建成的農戶住房所有權作為反擔保手段,已實施擔保2198戶,擔保金額9381.2萬元。二是建立了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面對農村金融機構匱乏、農業貸款融資困難等問題,__市積極探索金融機構改革新途徑。富登小額貸款公司、邛崍國民村鎮銀行、彭州民生村鎮銀行、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相繼成立,運作情況良好。他們通過銀保合作銀企合作、銀政合作,積極拓展業務空間,緩解了農戶和涉農企業資金難題。
(二)采取有效措施機制,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實施農民向城鎮集中,是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工程。不僅要解決好“人往哪里去”的問題,更要注重從保障農民安居樂業上提高質量和水平。__市的具體措施是:
1、建立城鄉一體化的戶籍管理制度,保障農民長遠利益。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實行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是推動農民向城鎮集中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從20__年開始,__市先后兩次進行戶籍制度改革。他們在實行一元化戶籍制度的同時,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要求,積極調整戶口遷移政策。農民在中心城區、區(市)縣城區、建制鎮同一住房居住1年以上的,可在實際居住地辦理常住戶口。在此基礎上,還全力解決農民遷往城鎮后的就業、社保、醫保和子女上學等問題,使附著在戶口上的二元差別和利益關系逐步剝離,為促進農民向城鎮轉移創造了重要條件。
2、建立跨區域轉移安置機制,使農民放心大膽離土離鄉。__市在推進城鄉一體化中,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農民離土離鄉、舉家向城鎮遷移,鼓勵農民打破區域界限,跨區域向城鎮集中。凡愿向城鎮轉移的農民,可選擇跨區(市)縣、鄉鎮,向市域范圍內任何一個城鎮遷移。進入城鎮新型社區集中居住的農民,可依據宅基地及房屋置換城鎮住房,置換面積人均35平方米,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匹配一定面積商業用房。自愿放棄原宅基地自行到城鎮購房入戶的,給予一次性貨幣補償,土地被正式征用時,再按征地補償政策給予補差。自愿并永久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還可申請再就業優惠證,享受失地無業農民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優惠政策。目前,溫江、雙流、邛崍、金堂等地正在積極實行“兩放棄、一退出”(放棄宅基地使用權、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集體經濟組織)的跨區域轉移政策,一些具有條件、愿意到城鎮入戶的農民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待遇。
3、通過土地整理引導農民向農村新型社區集中。他們積極依托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引導農民向農村新型社區集中居住。一是改變傳統的零星整理辦法,實行以村為單位統一整理,成片實施土地整理和開發。二是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中,采取統規統建和統規自建相結合方式,靈活進行。三是穩步推進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的試點。四是創新了就業安置機制。建立以“圖強公司”為代表的非營利性組織服務公司。公司以社區集體資產入股,為失地農民提供就業、維權等綜合服務。農民自愿申請并通過公司培訓,成為公司“員工”,按意愿推薦或派遣“員工”到企業上班,實現了農民上班有工資、失業有社保。目前,全市通過土地整理,共整合土地135.49萬畝,啟動農民新型社區近60個。
(三)創新產業促進機制,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__市按照產業空間布局“區位尋優”和“一區一片”的原則,將全市產業發展劃分為“三個圈層”,并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特色突出的項目。主要措施是:
1、建立了工業集中發展引導機制。為了保證工業規劃的執行,__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了工業集中發展政策引導機制。他們整合了5個產業推進辦及商務局招商引資職能和資源,組建了投資促進委員會。負責重點產業重點項目招商引資促進工作的議事協調,避免了投資發展中的無序競爭,形成了招商引資的巨大合力。
2、實行“產業飛地”,有效破解發展中的土地制約。__市各區(市)縣區位條件、資源稟賦不盡一致,區域發展很不協調。他們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實現區域對口合作,聯辦工業集中發展區。錦江區和金堂縣簽訂了一體化合作協議。他們采取“2+1”的合作模式,由錦江、金堂兩地政府和九龍集團,合作三方共同組建九龍服裝委員會。利益分配上“三方”利益共享。九龍集團通過投資,獲得“九龍服裝工業園”特許經營權,園區入駐企業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兩地政府按3:7分成。在此基礎上,兩地又共建了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示范帶,建設1000畝錦金“新希望”農業基地項目,大力打造“現代農業飛地”工程。
3、保障地區利益均衡,激發非工業集中區的發展積極性。為搞好工業發展中地區利益分配,重點解決好不發展工業鄉鎮的招商引資積極性問題,__市創新了引薦地與工業園區“三分”政策。按一定比例分配招商引資任務數、項目稅收、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個別地區還按一定比例解決非工業集中區鄉鎮的農民就業。這一政策的實施,有效地調動了不發展工業鄉鎮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形成了全縣上下聯動招商的整體合力。__市21個工業集中發展區從規劃、建設到項目引進,實現集中度達到了59.9%,在全國首屈一指。其中,郫縣創造了“三天引進一個項目”的工業發展速度。
4、應用直接融資方式籌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在加快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中,郫縣、新津縣、大邑縣等地積極引入bot融資方式,由私人機構籌資建設工業集中發展區基礎設施,待園區建成后,通過給予投資企業特許經營授權等方式作為補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邑縣、新津縣采用bot方式籌集建設資金4000萬元以上。郫縣在現代工業港的建設中,僅有20__多萬元是財政給予的啟動資金,其余都通過市場配置資源、資源換取資金等辦法籌集,成功實現了“小投入撬動市場大資金”的目標。
二、主要啟示
主要有三點啟示:
(一)組織領導力度大、系統性強。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__、重慶專門從各部門抽調人員,由市委辦公廳牽頭,成立了常設機構——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委員會(統籌委)。區(市)縣設立了統籌辦,負責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總體運作和綜合協調。特別是20__年以來,__市謀劃并實施了“以推進城鄉一體化為核心、以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為保障的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他們堅持“大統籌、大集中”的理念,以實現“全域__”和“三大圈層”特色產業布局為目標,以“三個集中”(即: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為基本措施,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二)改革嘗試思路寬、層面廣。__市推進城鄉一體化、在多層次多領域開展探索實踐,不僅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初步建立起推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如:通過大力實施“三個集中”,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以工業化、城鎮化推動農業現代化,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通過全面推進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從市到村初步形成了比較規范的政府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通過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實施鄉鎮綜合改革和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城鄉一體、高效規范的管理體制;通過積極穩妥地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形成了加強基層干部、有效管理的長效機制;通過大力實施城市經營,自上而下建立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投資機制,形成了推進城鄉快速發展的動力機制,等等。為推進科學發展提供了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
(三)創新招法靈
活多樣、因地制宜。__市在推進城鄉一體化中,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他們以地區區域范圍、產業規模、經濟基礎為依據,科學劃分 “三個圈層”,分別制定不同的發展目標和模式,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大力推進實施“三個集中”,在暫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實施“農業產業化”、“農村發展環境建設”、“ 農村扶貧開發”三大工程。在這個大的思路框架下,他們積極鼓勵各地區遵照規劃、依據實際大膽開拓創新,靈活發展。形成了在整體發展中各具特色、風格各異的經驗典型。如:錦江區、金堂縣跨區域“飛地”合作,溫江區、邛崍市各具特色的農村股份制改革,等等。三、對推進全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領導和研究。區主要領導牽頭建立區統籌委,深入研究探索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各項戰略措施,在土地制度、社會保障、政府職能轉變、產權制度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
(二)成立武清區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所,搭建全區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建立農村土地交易的市場化、信息化、網絡化服務體系,通過市場機制,公司運作,實現農村土地的資本運營。
[關鍵詞]產業集群;農村利余勞動力;勞動力轉移
[中圖分類號]F06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13)04-0078-03
一、引言
國內外關于產業集群通用的定義為:在某一特定領域中,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集聚,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馬歇爾在其經典著作《經濟學原理》中指出了產業區內專業勞動力市場的存在以及知識溢出帶來的學習效應,穩定的當地勞動力市場為技術交流提供了重要機會,勞動力在企業之間的流動促進了知識在成員企業間的擴散。
縱觀發達國家的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無一不是伴隨著產業集群的大發展而展開的,從英國的紡織工業城到美國底特律的汽車工業城再到韓國和日本大阪的工業園區,產業集群是承載農村轉移勞動力的主體。但由于西方發達國家農村勞動力人口基數小并且工業發展迅速,工業化對農村勞動力的拉動作用較強,不存在巨大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壓力,因此國外理論界對產業集群的研究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本積累效應和產業集群的范圍經濟等方面。如2005年日本經濟學家Yuji Furukawa在《產業集群考察報告》一書中指出了產業集群的人力資本積累能力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作用。
國內關于產業集群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東部發達地區特別是江浙、廣東等地區的實證分析為基礎,探討產業集聚對農村勞動力吸聚的作用機理。指出了在市場機制環境下,以“關系”這種非正式網絡組織形態為紐帶的產業集聚―專業勞動力市場形成―社會網絡的基本傳導模式,以及集群內勞動力市場形成―通過非正式網絡和企業培訓效應得以壯大―促進產業集聚的作用方式,但沒有對集群吸聚勞動力的能力以及影響這種能力的原因給出評價標準。二是主要從市場機制的教育培訓方面,在人力資源投資收益率最大化前提下,通過投入產出分析考察了集群產業對勞動力的培訓和職業技術提升的動力來源,構建了集群產業人力資本存量發展的基本模型,給出了集群產業勞動力技術提升的基本路徑。但研究中沒有充分考慮到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規律及選擇空間,缺乏對地區差異性因素的考量。
二、產業集群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關系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趨勢
由于特殊的社會制度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農村勞動力在向非農產業轉移過程中遇到許多限制。由于自身教育和技能水平并不高及缺乏對城市的了解,農村勞動力在離開農村向城市流動時通常受到排斥,需要一段時間來熟悉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系統的運行為他們提供的生存空間并不大,因此很多農民工在涌到城市后只是限于做一些臟活、累活,收入水平相比城市人口來說仍然差距懸殊,但卻要承擔同樣的生活成本。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廣大農民工特別是年輕而且具備一定教育水平的新生代農民傾向于流向位于城鄉結合部的工業區和產業聚集的地區,那里相比城市來說生活成本更低且收入相對更高。
產業聚集區不僅能為農民工提供收入保障,而且隨著大批農民工的涌入使得這些地區的服務業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發展,從而為外來農民工提供生產和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因此產業聚集區或者說產業集群就成為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基本經濟要素,而農民工的涌入也為產業集群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資源,進而又進一步促進了產業向該區域集聚。從這一點上看,產業集群的發展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密切相關。
(二)農村勞動力的臨時轉移和永久轉移
單純向產業聚集區流動并不能完全解決農民工永久轉移的問題,由于目前產業集群普遍由眾多的中小企業組成,而中小企業發展的周期波動性導致農民工的工作并不穩定,達到5年以上工齡的農民工只占50%左右。解決農民工永久轉移的核心問題是改變目前農民工的低技能水平,提高他們在第二、第三產業工作的技能。
通常來說,產業集群的生命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并不是所有產業都具備吸聚和承載大量農民工的能力。產業集群的生命力與產業所生產產品的附加值高低有關,進而取決于產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含量。由于產業集群具有內在的人力資本積累機制,這種技術上的差別性也決定了農民工在“干中學”的過程中所掌握技術的回報率和回報周期,進而影響到他們是否能永久轉移。
(三)產業集群的特征及勞動力市場表現形式
產業集群是經濟發展過程有的經濟單元?;蛘呤腔谏a上的互補性,或者是基于范圍經濟的存在,又或者是基于特定的資源環境和市場環境,產業集群一旦形成便具有某種穩定的特征或屬性,在這些特征屬性影響下的人力資源市場形式更加豐富。從專場招聘會到獵頭公司,從產業園區的勞務中介到專業職業技術學校的求職平臺,這些市場或集中或分散,或為有形載體或為無形網絡,構成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平臺,也構成了地區經濟差異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規律
在買方市場條件下農村勞動力轉移受勞務市場的作用和引導并具有自身的內在規律性和地區差異性。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和從眾心理,農村勞動力在轉移的過程中存在集體轉移的現象。例如佛山張槎的針織產業工人半數以上來自廣西梧州和柳州,北京的裝潢產業主要由湖北和江西人組成,東莞大朗的毛織業洗水技工則主要由潮州人組成。在跨區轉移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地區間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受到形態各異的勞務資源市場的約束和影響。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各地區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結構決定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流向,同時決定了農村勞動力產業技能培訓的取向。
所以說,產業集群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揭示其聯系對于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又快又好轉移,推動地區工業化進程、產業結構調整和增加人力資源存量都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三、產業集群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實證檢驗
綜上所述,產業集群以勞務市場為紐帶影響轉移勞動力的結構,而農村剩余勞動力在轉移過程中又受到目的地務工成本的影響。這里的務工成本包含務工人員的生活成本和搜尋成本兩個方面,搜尋成本主要為務工人員找工作時獲取信息的成本。產業集群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降低務工成本:企業的集聚將導致勞動力的集聚,而大量勞動力集聚不僅有利于管理部門提供低水平的生活設施,降低人均務工成本,而且有利于圍繞產業集群的服務業的形成。大量企業集聚在一起,一方面可以降低務工人員的搜尋成本,另一方面其所形成的集聚經濟具有技術的溢出效應,能降低務工人員學習技能的成本。
為此,本文以外來務工人員的人口數作為因變量,由于制造業的集聚是以工業區為代表,因此以工業區的面積來代表產業集群的規模,并假定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受到目的地生活條件的影響,以住宿和餐飲業的發展水平來代表其生活條件,以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代表目的地對農村勞動力的吸引力,并以農村人均消費支出作為反映剩余勞動力轉移壓力的控制變量,從而構建表1所示的簡單線性模型來擬合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一般規律:
如表2所示,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8322,模型基本能夠擬合我國當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影響因素,F檢驗和D-W檢驗均能通過要求。x4、x5、x6三個指標的顯著性水平不明顯,說明農村勞動力在轉移過程中受自身居住地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影響較小,其轉移主要受到目的地的影響,但同時由于我國的農村勞動力在轉移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跨省轉移,這一實際情況也影響到了這三個指標的顯著性水平。
工業區面積和住宿業發展水平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因素,兩個指標均在5%水平上顯著。其中工業區面積每增加1平方公里將能吸引農村勞動力轉移7743人,這說明廣大外出務工人員已經對產業集群有了一種不尋常的認識,有大量工廠集聚的工業區成為外出打工的首選。同時,農村人口在外出務工的過程中首先考慮的將是轉入地的住宿水平,能不能找到地方住是外出務工過程中遇到的最主要問題,餐飲業的發展水平不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外出務工人員以從事工業生產為主。
在吸引農村勞動力的變量中,城鎮人口的消費水平比收入水平更能吸引農村勞動力,說明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在轉移過程中存在非理性因素,有將消費水平完全等同于收入水平的認識誤區。
四、結論及啟示
(一)實證結果基本證明了產業集群及其所具有的經濟特性對農村勞動力轉移有著重要影響,產業集群越發達的地區其吸引農村勞動力的能力越強,這不僅是因為集群內的企業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集群本身具有的范圍經濟也能給農村勞動力帶來最大程度的便利,不僅可以降低務工時的生活成本,而且也降低了務工人員找工作時的搜尋成本。
(二)服務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潛力不足,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以第二產業為主。相反,在服務業發達的地區,反而會擠出工廠制造業的投資收益率,從而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產生不利影響。在務工成本上,住宿問題是外出務工人員面臨的首要問題,產業集群雖可以集聚經濟的優勢帶動私人資本提供廉租房,但由于外出務工人員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在務工的初始階段仍然需要解決臨時住宿問題,因此地區住宿業的整體規模將會影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進程。
(三)受我國農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影響,在向城鎮轉移的過程中有其自身的規律性,產業布局越集中的地區其轉移勞動力的能力越強,產業布局越是分散,越不利于農村勞動力轉移。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這種差異甚至表現在發展階段上,所以每個地區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清楚地認識當前的發展階段,不能只以產業政策為重點,盲目發展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筆者認為,東部發達地區信息化優勢明顯,具備產業升級的條件,可以將發展第三產業作為重點,而西部地區則仍需以工業為重點,集中布局制造業,通過形成產業集群來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
[參考文獻]
[1]李恒產業集聚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轉移能力、轉移模式與績效評價[J]河南大學學報,2008(5)
[2]許昆鵬,黃祖輝,賈馳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市場機制及政策啟示[J]中國人口科學,2007(2)
[3]魏江產業集群―創新系統與技術進步[M]科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