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3 17:51: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測量報告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普通車床實訓 項目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a)-0190-02
項目教學是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成的任務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一起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進行項目決策、項目實施、成果展示、評估總結的過程。在實訓教學中,我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結合創設情景、實物演示、觀察分析、實踐操作、討論比較、評估總結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地學,主動地學。
1 普通車床技能實訓課項目教學法的原則
第一,以學生為主體。它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予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不斷的嘗試與探索,在親身的實踐中獲得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
第二,項目的選取是學習的關鍵。項目教學法整個教學模式以項目為中心,該項目應能用于學習特定的教學內容,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能讓學生有獨立進行計劃工作的機會,在一定范圍內可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還要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
第三,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是創設學習的資源和協作學習的環境。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不同情境下應用所學知識的多種機會。積極從當前學習內容中創設與現實情況相近的情景環境,把學生引入到需要通過某知識點來解決現實問題的情境。讓學生通過集體討論解決各種難題。
第四,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要以學生完成項目的情況。項目教學實施的過程是非確定的非固定的行為過程,在不同的學習環節,活動是不同的。因此,項目教學的評價是動態的、多樣性、多元的,評價應以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程度為依據。
2 項目認識、創建情景
我把加工螺紋看成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的項目。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螺紋加工教學任務,師生一起把該項目的實施過程精心設計成四個環節,每位同學必須獨立完成項目。
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第一環節:分析圖紙。(見圖1)
首先,老師和學生對圖紙進行分析并填寫(見表1)。
其次,讓學生填寫加工工藝卡,填寫完的工藝卡交老師檢查無誤即可(見表2)。
3 項目實施、零件加工與測量
3.1零件加工
小組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來完成第二環節,加工零件和測量。
(1)根據圖紙分析所得表,每個組的同學到老師辦公室領取所需的刀具和量具。
(2)把拿到的刀具需要刃磨的進行刃磨,這是很關鍵的一步,俗話說的好“要做好車工,七分靠刀,三分靠技術”可見刀具的重要性。
(3)領取材料開始加工零件,零件加工的整個過程要和工藝卡所寫的一致,避免因工藝問題出現無法裝夾或精度過低等問題。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刀具的幾何角度、了解刀具刃磨和零件加工的整個過程。在進行零件加工時老師要隨堂指導,指導學生安全操作機床,正確運用量具和合理的選擇參數。
3.2 測量零件
學生在加過過程中要認真測量工件尺寸,避免因測量誤差使工件報廢。學生做好的零件先要自己測量,把測得的數據填寫在實訓報告中自檢尺寸一欄。然后把零件給同組的同學測量,同樣將測得的數據填寫在實訓報告中互檢尺寸一欄。最后將零件上交由實訓指導教師測量零件,將測得的數據填寫在實訓報告專檢尺寸一欄。(見表3)
4 項目評估、學結
4.1 項目評估
這是第三個環節,讓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互換實訓報告,根據實訓報告中填寫的三項尺寸數據結合下面的公式計算出本次實訓實操成績。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主要學習在零件加工過程中,對各個尺寸的要求不一樣,所以在加工時要有一定的側重點,想取得高分就要做好每一步,做好每一個零件。
4.2 學結
第四個環節,請每小組的代表總結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與方法,接著教師作總結。作為教師總結時主要肯定學生們的成績和進步,如某些同學螺紋車削未出現扎刀、工藝分析合理、加工速度快、幫助其他同學的行為等等都應給予及時表揚,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以激發學生學習與創作的熱情,同時應指出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工具和量具位置擺放問題等等。最后,師生共同評選出全班加工能手。通過自評與互評,師生、生生之間達到互相交流、學習的目的;通過總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讓每位學生看到自己與他人的優點與不足,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改進。讓同學們評一評,說一說,主要解決“做得怎么樣,學得怎么樣”的問題。
關鍵詞 高職 護理專業 實訓基地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教育部和財政部分別資助各地的護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至今已建成一批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的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技術服務于一體的護理專業實訓基地。以下針對護理專業實訓基地存在的問題及評價體系談幾點認識。
1護理專業實訓基地主要問題
(1)裝備更新迅速,管理理念滯后依賴政府投入,短期內實驗實訓設施裝備條件明顯改善,但裝備規模擴增后的管理矛盾突出。表現在規章制度不全,人員配置不足,激勵機制不完善,管理理念滯后,措施方法陳舊。
(2)招生規模擴大,實訓工位不足職業院校連續幾年的擴增招生,部分已建成的護理專業實訓基地結構布局與功能已不能適應迅速增長的學生人數。
(3)依賴國家支持,缺乏后續增資上級財政支持的經費主要用于購置實訓裝備。其特征是導向性、一次性,而非經常性的資助。各校應該根據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改革、就業需要等,有計劃、有步驟地逐年追加投入,保障可持續發展。
2護理專業實訓基地評價指標構建
2.1評價目的作用
護理專業實訓基地評價的目的,取決于不同的評價主體。財政部門是教育投資方,依據投資目標的實現與否,評價實訓基地建設的質量與運行效益;教育部門是職教的監管方,依據基地的社會性質,評價其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的功能;學校是經營方,依據行政管理的目標任務,評價其執行及完成任務的經濟與社會效率;教師與學生是實訓基地的使用方,評價其實用性、方便性和創新性。
2.2評價理論依據
欲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掌握科學的評價理論是基本要求。它是統一評價認識,制定適宜標準,作出公正評價的基礎;也是評價結論發揮積極作用的內在力量。
實證主義理論:凡事物總有數量,有數量就可測量;經測量可知量變,有量變就有質變。以測量數據作為分析判斷依據,以數據說明問題,做出基本評價。不可測量的部分采用一定的方法將其轉化為可測量的部分,再進行論證評價。
目標分類理論:依據評價目標,將評價對象先行分類。分類后由于性質相同的內容集中在一起,易于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避免一概而論的模糊評價,使評價更為明確具體,有針對性,便于依據評價結論進行實訓基地建設的整改與完善。
知識構建理論:凡評價,總是選擇事物的某一進程,進行時間橫斷面的隨機抽檢分析,不必等待相關知識與經驗完備以后進行。投巨資建設護理專業實訓基地是近五年內的事情,其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既需要時日,又分成階段。根據構建主義理論,評價中的分等分級更符合事物發展的階段論。
2.3評價原則要素
理論與實踐一體原則評價護理專業實訓基地要注意理論聯系實踐。即“理念要新,實踐要行”,說到做到,做到寫到,寫到看到,看到評到。
軟硬兼顧原則軟件指管理、效益和效應,硬件指裝備、設施和設備。軟件是質量價值所在,硬件是數量實物基礎?;A扎實,管理到位,則能產生效率和效益。評價時要更看重質量和效價。
3護理專業實訓基地評價方案制定
3.1評價標準等級
評價標準很難有統一的評價標準。評價等級有的地區將評價等級分為合格、不合格與優秀三級;有的采用星級法分為五級(一星至五星)。前一種方法有明顯的定性態度,后一種方法分級排序而不定性表態,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更易為大家接受,利于繼續努力晉級。星級標準應預先制定,評價結果對號入座。即使自評,也能預測自己所在等級,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3.2評價策略方式
評價策略客觀公正的評價應采取相應策略:(1)明確評價主體。評級主體可由出資方、承辦方、用人方三方組成的專家群體擔當,也可聘請專業中介評估機構主持。(2)預先公布評價方案,包括評價時間、評價對象、評價標準、評價量表、評價程序、評價方式、評價等級、評價用語等,形成完整的評價執行方案。(3)深入現場調查研究。護理專業實訓基地評價,宜采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實到虛、由硬到軟、由量到質的遞進策略。先從硬件環境切入,轉入實訓項目,再看管理效益,細審創新規劃。(4)集中評價結果排序分級。做到全面掌握信息,總結特色亮點,理出成功經驗,寫出評價報告。
3.3評價過程報告
評價過程:聽取基地建設情況匯報、查看過程文件資料、測量核查硬件數量、調查取證管理效能、觀摩實踐教學授課、座談創新發展理念、交流各方評價觀點、撰寫初步評價意見、集中反饋建議信息。每一過程均有材料紀要,以便綜合分析評價。
評價報告:評價報告分會議報告和書面報告兩種。會議報告也稱即時報告,一般于評價結束時,當面反饋給受評實訓基地管理人員。書面報告也稱事后報告,一般于評估結束后,各路專家集中比較分析,廣泛聽證意見,綜合評分論定。
參考文獻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教學主要體現在綜合實訓和課間實訓中,下面分別就這兩個實訓進行具體的闡述。
1、工程測量技術課間實訓
工程測量技術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為了更好的消化和理解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安排課間實訓。我校的測量專業教師一直非常關注課間實訓,在設計每門專業課教學時都把課程的核心能力設計為課程的主線,對學生的實訓要求也非常嚴格,每個實訓都需考核。在這個過程中,將每門課程都設計為一項大任務,在大任務的基礎上又分成多個小任務。每次課間實訓都安排具體的任務,每個具體的任務都有明確的技能目標。
下面以《測量學》課程為例,講解課間實訓任務的設立。《測量學》的主要任務是“地形圖測繪”,把“地形圖測繪”作為一個大任務,在這個大任務下又分“測區控制測量”、“碎部測量”兩個二級任務?!皽y區控制測量”下又設“導線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兩個三級任務;“碎部測量” 下又設“全站儀測繪法”和“GNSS測繪法”兩個三級任務。
《測量學》課程學習后,學生應該能夠獨立完成地形圖測繪這一技能目標,因此將該課程分解成8項課間實訓任務,分別是:等外水準測量、高程控制測量、水平角測量、豎直角測量、導線測量、高程控制測量、測區控制測量、碎部測量。在8項課間實訓任務中進行任務分解,詳細的小任務有水準儀認識、等外水準測量、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四等水準測量內外業、經緯儀認識、測回法觀測三角形內角、豎直角觀測、經緯儀檢驗與校正、角度測量、距離測量、四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導線測量、高程控制測量、經緯儀測繪地形圖平板儀測繪地形圖。
以上所列的任務模塊均需在課間實訓中完成、掌握。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在理論課程后,課間實訓前將任務布置下去,使每個小組心中有數,知道本次實訓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實訓注意事項,這樣在任務實施時才不會出現混亂局面。
教師一定要在每項任務完成后及時進行點評,對學生的完成情況做出具體、細致的評價。這個環節很重要,是掌握知識和提高技能的重要階段,對做得好的表揚也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實訓后都要上交實訓報告,有的是以小組為單位,有的是以個人為單位,教師要在下次理論教學前拿出幾分鐘的時間對上次實訓的完成情況總結,指出每組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小組的表現給出小組的整體實訓成績,每個整個課間實訓的成績都是期末總成績的一部分。
2、工程測量技術綜合實訓
為了把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綜合起來,我們需要進行綜合實訓。綜合實訓要體現綜合性,測繪類專業的骨干課程均以一個綜合實訓為引導,把實訓任務的完成作為目標,模擬測繪生產任務系統的完成本課程的學習。教師在設計上要把握好,將綜合實訓若干個知識點融入到每一個具體任務中,把握和每個技能要領。
綜合實訓是一個完整的實際任務,要制定具體的任務書,根據任務書來布置實訓任務,對于一項模擬測繪生產實訓任務,在實施之前必須先進行技術設計,相關技術設計規定參照行業現行規范標準執行。綜合實訓任務需要在仿真的實訓基地完成,在實習基地方面,我們采取校內實習基地與校外實習基地相結合的方法見表3。
表3測繪類專業主要綜合實訓任務分解表
二、注重過程考核
過程考核是提高技能、增加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力保障。綜合實訓作為一項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成績根據實習表現和實習后考核單獨給定。測量專業課程的成績一般是:理論成績和課間實習成績各占50%,課間實習成績有每次的課間實習成果給定。為了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了實習考核和儀器考核在成績考核中的地位。在學生完成理論課教學、課間實訓和綜合實訓之后,進行測量技能的考核,對于提高學生的儀器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考核中,強化了學生的記錄和計算能力,為進一步提高了對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為了搞好測量儀器操作考核這項工作,在綜合實訓開始后,我們就把考核標準發到每一位同學手中,使他們把測量實踐技能考核當成了綜合實訓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們能夠更加重視綜合實訓這個環節??己嗽诠こ虦y量教研組教師布置的場地進行,每名老師負責其中一項,監督每名學生的考核情況,最后幾名老師綜合給出每名參加考核學生的考核成績。同學們對這種男做法很認可,認為這樣的考核很好,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種考核方法促進了學生測量技能的提高。
每年舉行的校企測繪技能大賽,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為學校推廣了本專業,為了競賽的公平性,我們完善了《測繪技能競賽方案》。學生為了在比賽中力求突出,不僅認真訓練而且還主動請教老師,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教學活動開展
教學團隊的教師都結合自己的實際制作了風格各異、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手段的改進,使大量的視頻圖片資料得到運用,極大地更新了教學內容,使得許多枯燥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直觀可視的形式展現出來,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生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了內容豐富的教學網站,教學錄像、教學大綱、電子課件、習題庫等均已上網,以便學生課外自學和課前預習。利用CAI、網絡教學、課外實驗和演示、仿真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全面開放的網絡教學環境,通過實驗室的對外開放,實現資源共享,為校內外師生提供教學服務。
關鍵詞:基本技能;動手;綜合素質;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時期:2014年5月13日
一、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動手能力
電子類職高學生主要工作方向是在生產第一線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電子設備安裝、調試、維修、產品的銷售服務、工藝編制與技術改造等工作,為了學生能適應這種崗位的需求,我們應該加強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使學生具備扎實熟練的基本功。掌握讀圖識圖能力,安裝焊接能力,測量調試能力,查找資料能力,設計制作能力。了解崗位標準,學會總結分析,書寫報告。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將來實際工作的要求。
(一)讀圖、識圖的能力。只有讀懂電路原理圖,才能了解工作原理,去生產、去加工、去分析、去檢測、去維修維護實際電路。能不能識讀電路圖直接影響學生應用實際電路的能力,甚至影響到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專業技術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呢?這需要在多方面的培養。首先,在理論授課過程中,如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等課程里除了要講解一些典型原理電路外,還應講解一些實際應用電路,使學生能積累一定數量的典型器件應用電路的知識。其次,在實驗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對每個單元電路要看懂電路圖,再制作實物。將原理電路圖和實際硬件電路對應起來識讀,在測量中明確測量的參數在原理圖中的含義,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在對整體電路的學習中,著力理解整個電路是由哪幾部分典型電路構成的,各部分電路在整個系統中的功能是什么,電源的供給方式,電路之間的信號的傳輸處理過程是怎樣的。從而使學生掌握一些識讀實際原理電路和具體硬件電路的方法。最后,把識圖技能作為一個專題來進行討論,要利用專門的時間來講解電路圖的識讀方法,綜合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
(二)元器件的測量能力。職高學生的基礎較弱,習性好動,細心和耐心都需要培養。而電子產品的制作過程中是不允許有絲毫的偏差,否則實驗必然失敗。在具體焊接前正確的識別元件,判斷管腳,處理元件都不是可以忽略的細節,否則只能返工檢修。通常制作電子產品的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以及一些特種元件都需要能夠正確的識別和判斷。來確認其參數、管腳和安裝位置。經常有學生在照樣焊接時做得不錯,可一離開樣子,卻錯誤百出。這就是不能正確識別造成的問題。在對元件的測量和判斷教學中,一定要反復強調測量的重要性和元件的測量判斷標準。通過測試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確實掌握元件測量的基本功。
(三)安裝焊接的能力。各種類型的電子產品都必須通過焊接工序。安裝焊接是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焊接安裝技能,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焊接工藝知識。能了解良好焊點的形成機理,知道焊接過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材料,常用工藝方法、工藝參數。初步掌握通孔插裝焊接技術,表面安裝焊接技術,拆焊技術集成電路焊接技術等。了解虛焊,假焊對產品的影響及判斷虛焊,假焊的方法。通過測試實際考核學生對焊接技術的掌握程度,要求人人達到合格的水平,此外還應專門進行焊接安裝工藝實訓課題教學,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去指導學生掌握焊接安裝技能。
(四)測量調試檢修能力。作為生產一線的電子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測量基本技能。要求學生能正確選用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去檢測具體電路參數,并能根據要求進行相應的調整。首先,在課程基礎實驗中,應使學生掌握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典型電路參數的測試調整方法;其次,要加強綜合實驗、實訓等實踐性環節,可以給定實際電路原理圖和具體元器件,讓學生自己去搭接電路、選用儀器、測試和調整電路參數。也可以給定一正常或有故障的實際硬件電路讓學生去測試調整電路參數或去排除故障,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測量能力的培養要貫穿于整個實驗、實訓過程中。
(五)印刷電路板的設計和制作能力。初步掌握電子線路及印制電路板的設計制作,是職高學生職業能力和今后專業上發展的一個要了解的重要方面。雖然各種成熟的電子電路數不勝數,但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要實現某種功能應選用哪種電路更好?某種電路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改進?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能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技術性能要求,查詢、收集相關資料,運用所學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分析研究類似電路性能并進行改進,通過組裝調試等實踐活動,設計制作出性能指標達到相應要求的電路。在實習初期我們用多孔的萬用電路板來制作電路,并不需要討論印刷電路板,只是在后期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后,講解印刷電路板的有關知識,給學生介紹印刷電路板的設計方法和制作工序,讓學生動手親自做一塊電路板,感受制作的全部過程。
(六)查閱資料選擇分析能力。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要想有所發展,必須要有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茖W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實際學習工作過程中,有很多是我們所不熟悉的、陌生的新內容。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要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要學會查閱各種資料并為我所用.教會學生查閱晶體管手冊,集成電路手冊,學會使用網絡來尋找需要的資料。我們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開始布置思考題,提供參考書,過渡到只布置思考題,不提供參考書,到最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來逐步提高學生的查閱、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二、整合實踐過程,培養工程能力
我校開設的電子專業課有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實施辦法,都應有相應的理論要求和技能要求。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由同一位教師來完成,按需要分時進行教學,理論教學為實際應用服務,實踐教學應緊密地和實際應用相聯系,實踐教學即能為驗證理論教學服務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應用電路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電路,用到專業課程各章節的知識。因此,在實踐教學的安排上,要考慮到各專業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和各個實踐教學環節間的相互配合,對各個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整合,全盤優化考慮。實踐性教學環節可分為三個層次進行。
(一)基礎訓練。主要通過課程實驗、電子工藝實訓,訓練學生識別選用元器件、使用常用電子儀器、測試簡單電路、掌握焊接裝配工藝等技能。課程實驗,目的是培養學生測試電子電路和使用電子儀器的能力。通過對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性能測試和對各種電路性能指標測量,鞏固學生所學電子技術理論知識,學會正確使用儀器和科學地測量電路方法。為后續實訓環節打下基礎。電子工藝實訓,目的是訓練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操作規范,通過元器件檢測、篩選、焊接裝配、制作印制電路板、電路調試、故障排除等環節,系統地進行生產一線實踐工作的訓練。既學會生產一線所需基本技能,又培養良好職業習慣和職業道德,為學生將來適應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二)模塊訓練。就是對某一單元電路進行專項實訓,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能掌握一些專項技能,積累一些實際電路知識和工程知識。通過以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電路等為主的實際應用電路的設計、制作安裝、檢測與調試,分階段來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并為后面的綜合訓練做好鋪墊。使學生切實學會“識圖、設計制作、焊接安裝、測量、上崗、查資料、寫文檔”,為今后從事生產,實踐應用工作打下基礎。
(三)綜合訓練。在模塊訓練的基礎上,將模塊電路綜合成某種系統電路,即將模擬電路、數字電路、計算機電路等結合起來,能根據所需實現功能,充分應用通用的單元電路改造和設計相應原理電路及印制電路板,并進行制作安裝、綜合調測。目的是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帶學生進行了晶體管收音機的安裝調試,電視機的調試檢修,單片機控制樓道門禁系統的原理介紹等系統電路的訓練.通過查閱資料、選擇方案、設計電路、制作電路板、安裝調試、撰寫報告等環節,系統地進行電子電路工程實踐訓練,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工程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今后有效地應用電子技術打下基礎。
(四)頂崗操作。作為生產一線的工作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應當掌握生產工藝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要求學生了解生產工藝管理體系的任務及工作程序,知道主要工作方案、工藝規程的編制方法,工藝過程的控制方法,工藝管理基礎的實施方法等。初步掌握常用工藝文件編制的思路、要點和方法。應專門開設生產工藝的理論課程,來講述生產工藝管理和生產工藝技術的有關知識。并進行生產工藝實際訓練,來模擬工廠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采用流水線方式組織生產,組裝、調試、檢驗嚴格按工藝文件的要求進行。控制好各個工序管理的環節來保證產品的質量。在這個階段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們帶學生到工廠進行參觀學習,進行頂崗操作.親自體會工廠生產的全過程和工作要求。
(五)書寫文檔。學生將來作為生產第一線的工作和技術管理人員要想有所發展,必須要有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我們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要使學生掌握各種報告、文件、論文編寫的格式和主要內容,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學生寫的總結報告、實驗報告、課程設計報告、各種測試報告、工藝管理文件、畢業技能鑒定等要嚴格要求。并要加強鍛煉,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實施質量監控,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電子工藝實訓、電子產品制作實訓中,要仿照企業控制產品質量的方法,建立健全每道工序質量的控制辦法,措施到位、責任到人。嚴格按企業所要求的質量觀念去要求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學會產品檢驗的標準,讓標準細化可操作,參照企業的管理模式去管理學生。加強自檢、互檢、專職檢,層層把關,幫助學生建立質量第一、文明生產、安全生產、遵守勞動紀律的觀念。從多個方面、逐個項目去考核學生的實訓成績,而不能只重視結果。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真正體會到控制實訓過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加強學習,不斷創新,緊跟時展
電子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會生產的各行各業.雖然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教材已經多次改版,但仍然不夠,基本內容還和十幾年前的教材變化不大,新知識新理論的引入還遠遠不夠,我們熱切盼望我們的理論教材能夠有大的更新,并且形成更新機制,讓技術跟上時代的發展,不要讓我們教的和學生學的技術是落后的技術是沒用的技術。同時,我們自己也要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提高對新技術的認識,主動學習現今流行的新理論新技術,研究新產品走在社會的前沿。同時,我們也要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讓學生能夠獲得有效的知識和技能,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本文分析了電子類職高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的內容,這與基本技能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在實際應用中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內容。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的配合先分項后綜合的進行訓練,分模塊、分層次的實驗實訓環節和質量監控體系來實現。同時,也是我們在實踐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不足之處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主要參考文獻:
[1]張龍興主編.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關鍵詞:公差配合;實訓內容;考核方式;實訓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997(2012)14-0063-02
改革與發展至今,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逐步成為社會共識。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思想的轉變,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加強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環節教學。公差實訓是《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的綜合實踐課,通過連續多年承擔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的實訓任務,現結合實訓教學,對如何進一步搞好高職院?!豆钆浜吓c技術測量》課程的實訓談一些看法。
1 加強學生思想教育,提高實訓認識,激發學生積極性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技術實訓任務是在《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將近結束時,進行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實訓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際動手的能力,使學生在計算能力和查閱技術文獻等方面受到一次綜合訓練,從而為后續課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豆钆浜吓c測量技術》是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術語及定義多且內容范圍廣,涉及面寬,應用性強,在機械類的各個專業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專業基礎課中的重點課程。由于該課程內容中名詞術語多、標準項目多、抽象概念多、符號代碼多,且涉及的知識面廣如: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等。加上學生對機械沒有感性認識,而對典型零件諸多概念、術語、定義和代號感到難學、難記、難理解,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為了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學以致用,就必須高度重視課程實訓,跳出“不重實驗實訓,只知考試,考完就忘”的怪圈。這一點專業指導老師必須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專業實際及就業市場需求等方面反復向學生說明白。由于同學們認識明確,積極主動,實訓工作比較順利。實訓前他們認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和其他資料的相關部分,為了完成任務,同學們白天加班加點,一絲不茍,有錯必改,認真計算、標注。在此過程中,反對不求甚解,照抄照搬的現象,力爭按預定計劃完成實訓任務。
2 合理確定實訓內容
由于高職生生源素質參差不齊,特別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地處偏遠的農村,生源素質整體不高。在確定實訓內容時,充分考慮這一因素。因此,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了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為實訓對象(設定難度的高低及不同層次要求的完成內容)。主要教學目的:使學生用所學知識會查表,會計算,會標注。主要內容:尺寸公差的查表與標注;形狀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確定與標注;滾動軸的互換性及配合;鍵和花鍵的公差配合及正確的標注;齒輪的公差標注。學生完成任務:首先是輸入軸齒輪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選擇與標注。其次是中間軸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選擇與標注。再次是輸出軸的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選擇與標注。最后是齒輪2、齒輪4的精度等級、公差組的檢驗組、最小極限側隙、齒厚偏差、齒坯公差的確定與標注。在實訓過程中主要采用分組的形式,每班根據學生對本課程掌握的實際水平,結合實訓對象,分成相應小組,每組由6~8名學生組成實訓小組,由專業教師擔任指導。實訓過程中,各個小組成員都有各自實訓的對象,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團體協作意識,又能防止學生相互抄襲。在實訓之前,指導教師首先對部件進行全面的分析講解,通過觀察、研究、分析該部件的結構和工作情況,認真閱讀指導書,讓同學們了解部件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結構特點,以及零件間的裝配關系。以達到正確的查表、計算和標注。
3 制定細化實訓考核辦法,考核方式注重過程化
為了最大程度準確、公正、客觀的衡量實訓操作過程和評定成績,將實訓成績考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實訓表現與態度(20 %),實訓內容掌握程度(50 %),實訓報告冊的內容與說明書的文字表達(30 %)。實訓成績評定等級,成績分為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并且制定《實訓成績評定標準》,嚴格按此標準評定成績。如在實訓表現與態度部分中就明確規定:有曠課現象,不能評為“優、良”;曠課2節及以上,評為“不及格”。通過這樣的考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實際動手能力。
4 實訓效果總結
4.1 整個實訓過程
由于該課程的內容應用廣泛,因此絕大部分同學都表現出對本課程的濃厚興趣。
4.2 實訓
促使同學們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查閱專業資料,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較好地達到了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并且使本課程理論知識得到了一次全面、綜合應用的目的。實訓過程中注意到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切合各層次學生實際的對象展開實訓工作,從而較好地實現了分層次教學的目的,使各層次同學的實踐能力得到了較大地提高。
關鍵詞:管理研究方法;科研能力;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8-0080-02
為了提升管理類研究生的創新研究能力,規范學位論文和學位論文的撰寫水平,國內越來越多的高校為管理類研究生開設了《管理研究方法》課程[1]。筆者基于近年來在華北理工大學多年講授《管理研究方法》的經驗和體會,提出對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以提高管理類專業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水平。
一、開設《管理研究方法》課程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為管理類專業研究生開設《管理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理由如下:
1.管理類科學研究及論文質量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通過調閱管理類研究生的開題報告、中期報告、學位論文,現場評閱、研究生和導師座談發現,管理類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存在質量不高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選題質量不高。一項好的管理類研究應該符合重要性、創新性、可行性和合適性的標準,其中重要性和創新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大量的管理類學位論文存在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足的問題。許多研究生未能區分研究問題和實際問題的區別,提出的研究問題不具有普遍性,寫出的論文類似于工作總結或工作報告。部分選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理論深度不高,嚴重缺乏理論價值;也有的選題有一定理論價值,然而現實意義不足,導致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大部分學位論文存在創新性不足的問題,千文一面,研究問題的選擇及研究方法或理論的應用缺乏新意,低水平的重復研究較多。(2)研究方案不合理。調研發現,許多研究生不知道如何撰寫立項依據和文獻綜述,不了解現實背景、文獻回顧及述評、問題提出及研究意義之間的邏輯關系,研究方案難以體現出研究問題聚焦的過程。調研還發現,數據導向型的研究方案過多,假設導向型的研究嚴重缺乏。一般而言,研究假設是研究方案的核心,研究方案中應明確提出待驗證的研究假設,研究方案主要圍繞如何提出和驗證研究假設來展開。未明確提出研究假設,導致研究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系統的分析框架。部分研究生未能深入了解調查研究法、實地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和實驗研究法的適用條件、基本要素和操作步驟,難以選擇出最適合自身研究的方法和技術路線,導致研究方案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論述過于簡單,甚至出現錯誤。(3)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不夠嚴謹。部分研究僅應用哲學思辨的方法,未能對研究中的核心概念進行操作化或未進行定量測量。某些研究選擇或研制測量工具的過程和方法不夠嚴謹,未對測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進行科學驗證。部分研究存在研究對象的納入排除標準不明確,抽樣方法不合理,樣本量不足,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不規范等問題。有些研究類似于文獻綜述,主要以綜合和歸納別人的研究觀點為主,缺乏基于一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論文撰寫不規范。調研發現,管理類學位論文結構不統一,章節內容的安排過于隨意。許多論文在概念的應用上存在不規范現象,比如未清晰界定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概念前后應用不一致,偷換概念等。論文的語言文字表達不符合學術規范,不清楚學術論文和文學作品的區別。部分學生不能正確選擇和應用統計表和統計圖。調研還發現,部分論文存在復制比過高的學術不端問題。
2.《管理研究方法》課程的開設有利于提升管理類研究及論文的質量。(1)有利于管理類研究生規范地開展研究和撰寫論文。通過《管理研究方法》課程學習,學生可以掌握研究問題的選擇、研究方案設計、概念的測量與操作化、研究假設的建立、理論建構、資料收集與整理方法、定性與定量資料分析方法、研究報告的撰寫與評估等環節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熟悉管理研究的原理、邏輯策略和科學程序[2]。因此,通過該課程的學習,管理類研究生可以學會規范開展管理類科學研究和撰寫學術論文,科學評價管理類研究成果。(2)有利于提升管理類研究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國家的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其中管理創新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豆芾硌芯糠椒ā氛n程的開設對于培養和提高管理類研究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從事管理類科學研究和創新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管理研究方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的學科背景影響了教學效果。目前,許多高校在開設《管理研究方法》時,通常不分專業,甚至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研究生一起授課。這三個學科有著顯著差別,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存在較大差距。由于學科背景不同,授課老師往往僅關注于自己所在從事的學科領域,對其他管理學科缺乏較為深入的了解。
2.學生的統計學知識基礎較差使得教學工作難以有效開展。作為基礎課程,《管理研究方法》課程往往在研究生的第一學期開設,而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統計學理論、方法和統計軟件的基礎知識。然而,由于許多管理類研究生是跨專業考取的,在本科階段沒有系統學過統計學知識和軟件,導致學生學習《管理研究方法》的部分內容較為吃力,比如針對不同測量層次的變量如何正確選擇統計分析方法[3]。
3.傳統的教學和考核方式較為單一。在課程教學中,許多學校仍然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與研究生在實際研究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結合不夠,未能形成師生良好互動的局面,導致授課質量不高。另外,課程考試主要采取閉卷考試,難以對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水平進行科學和客觀評價[4]。
三、《管理研究方法》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1.組建結構合理的課程教學團隊。應聘請管理類研究經驗豐富、研究成果豐碩的教師擔任主講教師,組建結構合理的課程教學團隊。在注重通用的管理類研究方法和技術的基礎上,要考慮到各學科的差異,應安排一定學時請各學科中研究經驗豐富的教師對其所屬學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進行講解。此做法既可以避免授課教師學科背景單一性所帶來的知識面狹隘問題,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2.教師將科研與教學工作相結合。為了提高學習效果,任課老師應將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相結合。一方面,教師應將自己的科研經歷和體會介紹如何正確選擇和應用各類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還應該認真分析往屆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總結學位論文中常見的錯誤和問題,并將其融入到授課內容中,以避免研究生今后再發生同樣的錯誤。
3.預先開設相關基礎課程。為了提高《管理研究方法》課程的授課效果,研究生應掌握一定的《應用統計學》、《統計軟件及應用》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制定管理類研究生的培養方案時,應優化課程設置,注意各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提前開設統計學相關的課程,或引導學生自學相關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具備學習《管理研究方法》的基礎。
4.精選授課內容。授課內容一般按照管理研究的步驟和程序來組織,主要包括選題與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測量、操作化與抽樣,研究方式與資料收集方法,定性、定量資料的整理與分析,論文寫作。在此基礎上,應該增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的授課內容,尤其是理論要素。此外,應將選題、概念的操作化和測量及項目計劃書和論文的撰寫作為教學重點進行講授。
5.引入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應引入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1)案例教學法。選擇經典的管理研究論文,進行管理研究方法和技術的講解,與學生共同討論如何發現研究問題,如何將一般的現實問題轉化為科學問題。(2)參與式學習法??蓢L試在課程的早期引導學生設計一個研究選題,并貫穿整個課程的始終,主要包括文獻回顧與綜述,調查問卷或量表的設計與評價,調查對象的選擇、抽樣方法及樣本量的確定,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應用。讓學生參與每一個環節,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整個管理研究的各個環節及可能遇到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3)文獻評價法。指導研究生查閱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對既往研究進行系統總結并給予客觀、中肯的評價,提升文獻綜述和利用文獻法選擇研究問題的能力。
6.構建管理研究方法的實訓平臺。為了學生能在實踐中掌握各類研究方法和技術,應構建完善的管理研究方法實訓平臺。為了更好地掌握調查研究法,可考慮建設由平板電腦與面訪管理系統組成的實訓平臺,通過教室內實訓、室外實踐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問卷設計、結構式訪問和質量控制的知識與技能。配備8~10人圓桌、投影儀、白板、錄音筆等設備,使學生在實訓中掌握專題小組討論、選題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法、德爾菲專家咨詢法、個人深入訪談的方法和技術。購置Endnote軟件,使學生在實訓中掌握文獻研究法的應用。通過NVIVO軟件、SPSS等統計分析軟件的應用,使學生掌握各種定性和定量資料的分析方法。
7.改革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課程考核應打破傳統的閉卷考核模式,比如要求研究生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設計一份管理類研究項目的計劃書,項目技術書的結構和內容參照國家自然基金委的項目申請書,要求將項目計劃書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并進行現場匯報,由授課教師制定評判標準,然后由授課教師和研究生組成評委進行對項目計劃書進行打分。這樣考核的好處是激勵研究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研究問題的選擇和項目計劃書的撰寫中,還能讓其他研究生學會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管理類的科研項目。
參考文獻:
[1]李懷祖.管理研究方法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2]吳金南.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論課程教學探索[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3):91-94.
[論文關鍵詞]機械制造 技術項目 教學法 教學設計
一、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是以“項目”為載體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所設置的“項目”應包含多門課程的知識。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的基本要求,通過解決問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教師進行適當指導。
二、實施流程
實施流程為:明確項目任務一制訂計劃一實施計劃一檢測評估一歸檔應用。首先,教師布置項目任務,學生討論;其次,學生查閱資料制訂計劃,教師審查指導評定計劃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學生分組,并明確分工合作完成項目任務;第四,學生白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最后,教師將記錄歸檔,學生在實踐中應用。
三、項目課程設計
(一)設計理念
1.校企合作開發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通過教師到企業實踐,了解企業的生產工作流程,掌握企業對知識的需求,與企業技術人員共同以企業真實工作任務為課程“主題”設計學習情境,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確定教學項目,使學生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綜合職業能力。
2.學習過程即為工作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了解企業,提前與社會接軌,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入企業的管理和競爭機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組體制,設計車間主任、班長、組長、質檢員等職位。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創立優秀班集體。通過任務書的發放、材料的領取、考核標準的制定等組織實施過程,體現工作過程的完整性。
3.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通過制定工作項目任務書設定具體內容,學生通過資訊、決策、計劃、實施、修正和評價等環節,真正實現學生做中學、學中做,教師只是針對性地講授、示范、引導。
4.工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企業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標準中,使學生在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習慣中,提高綜合職業素養。
(二)設計思路
采用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應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依據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設立教學項目,由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獨立學習,并完成工作任務或項目,實現對工作過程的認識和對完成工作任務的體驗,從而形成職業崗位能力,滿足職業崗位需求。
(三)課程內容的選取
機械制造技術課程包含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機械制造工藝學、機床夾具設計與應用、金屬切削機床等內容,特別適合于采用項目教學法展開教學。其主要先修課程為“機械制圖”“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和“工程材料及熱處理”。先修實踐環節為金工實習。同步實訓環節為車、銑、磨加工訓練。
為保證學生畢業后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勝任職業崗位,我們依據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職業能力成長規律,組織課程內容,最終達到教學預期目的。在多次深入機械加工企業調研后,選擇貼近工廠實際的5個典型項目,將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計劃學時、項目名稱、能力目標、知識點、訓練方式及結果作如下總結:
1.項目1一軸類零件工藝制定、加工與檢測,計劃20學時,其中理論8學時,實踐1 2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軸類零件結構特點及功用;(2)正確分析零件圖;(3)確定加工工藝路線;(4)制定工藝規程;(5)成品檢測。知識點:(1)車床的結構組成;(2)車床的運動特點;(3)車刀的結構、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藝結構;(4)車床附件及作用;(5)測量工具的使用。訓練方式:示范講解、實際操作、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總結及加工實物展示。
2.項目2一盤套類零件工藝制定、加工與檢測,計劃2 O學時,其中理論8學時,實踐12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盤套類零件結構特點及功用;(2)正確分析零件圖;(3)初步確定加工工藝路線;(4)制定工藝規程;(5)成品檢測。知識點:(1)孔加工設備的類型;(2)孔加工設備的結構組成及運動特點;(3)孔加工刀具的種類;(4)孔加工刀具的結構、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藝結構;(5)盤套類零件的裝夾;(6)測量工具的使用。訓練方式:示范講解、實際操作、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總結及加工實物展示。
3.項目3一箱體類零件工藝制定、加工與檢測,計劃20學時,其中理論8學時,實踐1 2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箱體類零件結構特點及功用;(2)正確分析零件圖;(3)確定加工工藝路線;(4)制定工藝規程;(5)成品檢測。知識點:(1)刨床和銑床的類型及結構組成;(2)刨床和銑床的運動特點;(3)刨床和銑床--用刀具的結構特點、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藝結構;(4)箱體類零件加工過程夾具的特點及結構;(5)測量工具的使用。訓練方式:示范講解、實際操作、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總結及加工實物展示。
4.項目4一圓柱齒輪工藝制定、加工與檢測計劃20學時,其中理論8學時,實踐12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圓柱齒輪零件結構特點及功用;(2)正確分析零件圖;(3)確定加工工藝路線;(4)制定工藝規程;(5)成品檢測。知識點:(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及原理;(2)齒廓表面加工設備的類型及結構組成;(3)齒輪加工設備的成形運動特點;(4)齒輪加工刀具的結構特點、材料及所完成的工藝結構;(5)測量工具的使用。訓練方式:示范講解、實際操作、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總結及加工實物展示。
5.項目5一機械裝配工藝基礎知識計劃10學時,其中理論4學時,實踐6學時。能力目標:(1)正確分析不同生產類型的裝配工藝特點;(2)熟練掌握裝配的三種方法;(3)能夠根據裝配要求計算裝配尺寸鏈;(4)裝配工藝規程。知識點:(1)裝配工工作的具體內容;(2)裝配工藝尺寸鏈的計算方法;(3)三種裝配方法的熟練選用;(4)裝配精度的檢驗。訓練方式:示范講解、自主學習。結果:工作報告。
(四)課程的重難點及解決方案
本課程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適度、夠用”的機械制造技術理論知識,能夠根據零件工作圖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藝,為后續專業課程打下堅固的基礎。本課程的難點是零件的工藝規程的制定、專用夾具的應用、保證裝配精度方法的選擇。解決辦法是以項目形式設計內容,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充分利用優越的實訓條件,營造企業工作環境,將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將老師知識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利用多媒體教學開拓學生的視野,聘請企業專家答疑,從而多途徑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中的難點和疑點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四、教學方法實施過程
(一)創設真實氛圍的工作環境,實施一體化教學
課程內容主要圍繞培養學生掌握機械零件的工藝編制、工藝系統的正確選擇及使用等技能,以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為依據,進行課程改造。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為此我們充分利用實訓基地,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將教室與實訓室合二為一,使學生通過學習親身體驗工作。
(二)“學做一體”教學模式的教學組織過程
“學做一體”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將實訓基地模擬為工作車間。建立學生自己的班組,生產過程中班組長要負起責任,發揮組織、協調、溝通等作用,使職業能力得到鍛煉。二是任務的下達及工作計劃的制訂。學生收到任務書后,每個小組都要經過自主學習、討論,制訂具體的工作計劃。包括項目的零件圖、裝配圖分析,項目工藝規程定制,所需工藝系統、裝備及材料,項目實施內容及步驟和完成項目的注意事項等。三是工作過程。制訂完工作計劃后,學生需提交材料及工具申請,獲得準許后由組長領取所報材料及工具。開始進行零件工藝的設計、工藝系統的選擇,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有機結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項目驗收及評價。項目完畢后,由指導教師帶班組長進行項目驗收,相當于企業的產品質量檢查。
五、課程考核
(一)考核內容
在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考核是關鍵問題,因為理論與實踐是一體的,考核的內容也應該包含這兩個方面。不同的項目考核內容是有區別的,但都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項目能力、有關知識和素質要求。
項目及配分:基礎知識40分。其中車床結構組成及運動特點,車刀的種類、材料及結構,對切削運動影響車床夾具的種類及應用和車床能實現的工藝結構各占10分。實踐操作40分。其中能正確分析圖樣,熟悉零件結構、功用占8分;能正確制定加工工藝規程占15分;能正確選擇設備及工裝及零件質量檢測占17分。綜合素質20分。其中工作態度、紀律和出勤情況、5s管理內容執行情況、考核團隊協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項目教學的評價應注重學生在項目活動中能力的發展,測評內容包括學生參與活動各環節的表現和作業質量。考核方式需靈活多變,隨著項目的進行,因材施教,隨時考核。我們的考核主要采取了三種形式:
1.學習小組考核(30%)。是由學習班組長負責展開自評和互評考核方式,班長可監督小組長開展此項工作。這個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根據各小組完成的情況選做內容,學生在實踐中如有自選內容或創新內容可在原有成績等級基礎上提升一級。
2.指導教師考核(30%)。是以抽查提問加課堂筆記和項目總結的形式進行的。因為人數多,老師不可能一一檢查,可通過抽查小組的某幾位學生來進行考核,但是這幾位學生的成績影響整個小組的評定成績,在評選優秀班組時作為參考,促使同一小組的人員互相監督學習,共同提高。
3.期末閉卷考核(40%)。是在學期全部課程結束時進行,主要從知識的掌握及應用情況考查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掌握程度,以便找出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督促學生將學習的過程貫穿于全學期,以鞏固所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