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5 07:53: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舞蹈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舞蹈藝術不同于其它門類藝術,它是一種表演藝術,綜合性很強,它是用人體律動去表現思想感情。對于一個合格的舞蹈教師,首先必須熟悉本學科業務,具備舞蹈專業素質,舞蹈專業中表演,教學編導管理等教學專業能力。本文首先從舞蹈的動作技術說起。
舞蹈的動作技術是實現舞蹈運動的直接形式,在廣泛的舞蹈動作技術領域里,我們可把這些動作、技術分成旋轉、彈跳、翻身三個大范疇。在舞蹈表現中我們常常會為一些優秀舞蹈(表演中)演員精湛嫻熟的動作技術贊嘆不絕,其動作水平高低可以體現出一個演員受到的訓練程度。
動作技術不可能無師自通,而是舞蹈演員通過教學訓練才能掌握的,科學的訓練方法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動作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訓練途徑來掌握,根據自己多年的舞蹈教學的實踐,我認為在動作技術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規律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環節。
1.標準:動作的規格就是標準,就是把動作合理技術轉化為對動作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嚴格規定,它是技術原理的外化表現,是教學訓練工作中,要力爭達到的具體技術目標。
2.技術:進行動作合理巧妙的科學方法就是技術動作的科學。合理程度反映著它技術的高低,從外部看人體動作是服從力學規律的機械運動,從內部看人體動作是復雜精細的生理運動。動作技術是沿著運動生物力學合理性的軌道向前發展著的。
動作——是人體為實現具體目的而做的機械運動;技術——是人體(為實現)科學的動作方法。技術反映了人體同運動條件的相互作用和相對運動的合理關系和合理過程,使學生在較短的訓練時間內達到較高的水平。
3.步驟:步驟是正確解決動作技術教學問題的關鍵。在動作技術教學前,我們應根據具體動作的技術標準,對照具體人的當時的技術基礎,適當分析出若干更為具體細致的教學計劃,這個計劃要與具體學生的每一步學習訓練能力相適應。
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觀點,我們可以把動作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又可以把它分成許多局部,難度大的動作技術我們在教學訓練上要先后、主次分類,制定出周密的計劃,然后按部就班地來完成。
4.手段:手段就是針對性的訓練內容和措施。設計手段的方法,關鍵在于抓重點。這個重點就是要明確何為需解決的具體任務,在動作技術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把解決的動作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問題放大成突出的問題,以便調集學生的精力,通過教學訓練解決之。例如:平轉這個動作技術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有連續不斷的轉動,這時應采取的教學手段,是把重點放在轉上面。我們可暫時放棄強調其它方面的要求,讓學生的理性轉為主使學生在松弛,連續轉動的過程中,對轉有一個實際的感性認識,這樣可使學生集中精力,從而能較快地掌握這個動作。
5.方法:方法是指教學環節中的具體方法,正確的方法,可使教師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毅力和體力,從而達到技術教學訓練的。
運動中樞的運動過程是一個思維高度集中的狀態下,才能逐步學會的自主實踐、基本完成自動化的三個既相對區分、又相對滲透的階段。教學中的具體方法是圍繞著以下三個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的思維認識的過程是通過示范、講解等方法,使學生在所要學習動作前、中、后按照教師的提示,提醒學生注意運用動作過程中的自我感覺。這些幫助提示誘導的措施,應在時機上和程度上都力求恰當,真正對學生起到一種能發揮他們自己的自主實踐的啟發引導作用,以防止學生產生依賴性,削弱了他們自己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在三個自動化階段一定要注意,不斷加強動作技術的精確性和熟練程度,只有精確性強,熟練程度高,才有價值。
在教學方法上,如何掌握運動量和強度也是一個科學性、藝術性很強的問題。應注意不能只考慮學習技術的需要,還必須根據學生的身體和各局部的承受能力適度地安排訓練量。有些技術動作在學習一開始時,局部肌肉不一定適應,需針對具體情況,謹慎地循序漸進,可降低強度,待基本達到自動化后,再逐步過渡到應具有的強度。如發生起伏波動,還必須降低到一定的強度來進行訓練。
完成一個完整的動作技術教學過程,是不能缺少鞏固提高這個最后環節。在教學中我們常??梢杂龅较惹耙颜莆盏膭幼骷夹g跑“范兒”了,或者變得生疏了不精確了,甚至不會了,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們同樣需要再從頭來,學生這一次反復,不一定比第一次教授容易,人們的認識運動往往并不是能一次完成的,只有反復認識經多次實踐,才能不斷地接近真理,掌握真理,才能精益求精。
要使舞蹈的技術動作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實踐證明還應注重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示范教學法。由于舞蹈是一種形體感觀藝術,它的情緒、風格以及內在的東西,不是可以從書本上獲得的,它的全部知識應體現在教師的形體上。因此教師的示范動作要熟練、準確、干凈。如果教師每次的示范動作不同,學生就會迷茫,造成思想混亂,所以教師在示范中必須準確,不能有隨意性。不能隨便使用手勢去代替,使學生曲解舞蹈的深刻含義。所以教師必須提高業務素質和藝術修養,認真對待教學,示范一絲不茍,引人人勝。通過老師良好的示范作用,形成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小樹立對待藝術的嚴謹態度。
【關鍵詞】舞蹈教學;學習興趣;課堂氛圍;音樂美;示范教學
舞蹈是用經過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的人體動作造型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會現象的一門綜合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舞蹈在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它不僅能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并為專業院校輸送合格的后備軍,是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有效之道。作為一名舞蹈教師,不但要有專業知識,還必須掌握中學生心理、生理等年齡特征。在普通中學如何開展舞蹈教學,并且通過舞蹈教育來施素質教育,筆者根據多年的舞蹈教學經驗,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欣賞舞蹈美,激發學習興趣
我校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平常很少有機會看到比較好的專業舞蹈表演。而電視中的舞蹈離學生特別遙遠,他們覺得只有專業演員才可以那樣表演。生活中也缺少表演的舞臺,很多學生從來沒有登過臺,更不要說登臺跳舞了。要讓學生用舞蹈要求的站立姿勢站著,他們又覺得很不好意思,特別是女同學,不敢挺胸。
于是,我就帶學生觀看一些好的地方文藝表演,或者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優秀的舞蹈視頻,讓學生對舞蹈本身的內在美有個初步了解,激發學生對舞蹈的興趣,使其感受民族舞蹈作品的魅力。在音樂課中,我把民族音樂欣賞和舞蹈結合起來,開闊學生眼界,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在這樣潛移默化地引導之下,學生就會有表現美的欲望,無形中激發了學習舞蹈的興趣。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舞蹈本身就有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在課堂中,教師必須建立一種和諧的課堂環境,并采用融洽的交流方式,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十三四歲的中學生理智較差,情緒容易波動,如果沒有良好的師生情感交流,舞蹈教學就非常被動。
記得有一次,我教一個成品舞蹈《師生鼓》。這個舞蹈音樂非?;顫娞S,舞蹈表現的主題是學生和教師一起過節,敲起鑼鼓,跳起舞蹈,表現非常熱鬧的過節場面。我一邊播放音樂一邊示范動作。聽完音樂,看完舞蹈,學生非常興奮,都有躍躍欲試的感覺。教基本動作時,學生模仿教師的表情,學得非常認真。但我發現有個學生動作總是做錯,于是我就把他叫到講臺前面讓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做。后來再讓他做,結果還是錯。我一急就板起面孔,使勁糾正他的動作。本來我是好意,沒想到這個學生更加膽小,以至于手發抖,動作更差。再看全班學生,剛才那種活潑跳躍的情緒蕩然無存。我看向誰誰就緊張。下課后,我認真思考了一番,并從中吸取了教訓,改變了教學態度,以鼓勵為主,遇到難動作和學得慢的學生時,耐心講解,并多次示范鼓勵,不厭其煩。從此后,學生在舞蹈課上不再那么緊張,學動作時大方多了,表現舞蹈的情緒也豐富了。由此可見,教師教舞蹈不能只注意教動作,還必須掌握學生心理、生理特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傳遞給學生愛,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技能技巧,表現舞蹈主題,提高教學效果。
三、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
舞蹈課的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培養學生對舞蹈的興趣,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其動作協調優美,同時增強體質,豐富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二是為高中輸送舞蹈特長生。
對于前者,教師主要向學生傳授舞蹈基礎理論知識和舞蹈基本技能技巧,讓學生在學習舞蹈中得到快樂,端正姿態,宣泄他們的思想感情,回歸少年本色,使其個性得到發展。此階段舞蹈教學的內容不宜太深,我就選擇基本的形體律動訓練,以及動作不復雜、節奏感鮮明的民間舞組合和一些舞蹈創編知識,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自己創編。這樣學生平時都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對于后者,一些學生具有很好的舞蹈天分,將來舞蹈也許是他們一生的選擇,所以我設計的教學內容是:除教舞蹈基本理論知識外,更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本功和形體訓練。這樣一方面便于學校安排各種演出活動,另一方面為學生進入藝術院校學習更深的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在教學一些內容相對較深、要求較高的內容時,除教給學生基本動作外,最主要的是讓學生感受民族舞內在的韻味,找到舞蹈的感覺,準確把握情感的表達,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體驗音樂美,從而達到舞蹈美,變被動為主動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有些舞蹈特別是民間舞蹈,動作不是很難,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講解就能掌握基本動作,但是等到學生表演時,就是不美,不生動。于是我就讓學生多聽音樂。因為音樂可以發揮學生內在的潛能,發揮其想象力、創造力。在學生聽音樂的同時,教師要用準確、生動的藝術語言給予引導。教師的引導必須富有感彩,以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想象音樂表現的內容,感受音樂美,引起學生神經興奮。這樣,學生做出來的舞蹈動作就非常生動優美,同時也激發了情感,產生了學習舞蹈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把學習舞蹈當成很快樂的事,變得積極主動。
記得有一次教蒙古舞,我選的音樂是《牧歌》,我首先示范了一遍,然后教基本動作。當時我是越教越累越氣憤,因為學生一點感覺也沒有。后來我就停止教動作,而是播放音樂,并加以引導,讓學生感受到歌曲的優美抒情就像草原的優美風景,有一種“天蒼蒼,野茫茫”的感覺,但到結束似乎有點余音繞梁的感覺,好像這片土地漸漸離我們遠去。學生聽完后久久沉浸在音樂的意境中,有學生說:“哇,真美!”過后我再教動作,效果大不一樣,學生的動作明顯地帶有歌曲意境的感彩,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教師要加強示范教學
模仿是學生的天性,但學生的模仿有一定的指向性,他們一般喜歡模仿自己認為美或者崇拜的對象。因此,舞蹈教師不但要向學生講解基本的舞蹈動作,而且要親自示范,力求動作的規范優美。這就給舞蹈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語言生動、精練,還要加強舞蹈技巧的訓練,并定期進行舞蹈進修,保持良好的體型,這樣做出來的動作才優美。舞蹈教學和其他學科不一樣,它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教師需要做到經常鍛煉,熟能生巧。這樣,做動作才柔韌有余,精力充沛,并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使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否則教學效果將適得其反。
六、舞蹈教學必須順應時展
民族舞蹈是舞蹈的精髓,古典舞能讓學生規范形體姿態,這些是傳統舞蹈教學的主要內容。但近年來,一股街舞、現代舞、爵士舞的風潮已經刮進校園,深受學生喜歡。特別是街舞因其具有輕松隨意、個性自由和反叛精神的特點,受到年輕人的喜歡,爵士舞和現代舞也打破了以往民族舞的形式,且極具世中裕年輕人非常喜歡。
每次晚會各班出節目,舞蹈很多,但沒一個民族舞蹈,都是現代舞、街舞、爵士舞。這就給我們舞蹈教師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不能扼殺學生對新舞種學習的欲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觀看校園舞蹈隊表演的經典民族舞蹈,并告訴學生這些民族舞蹈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直接關系,表現了各民族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是我們舞蹈的精髓。將新舞種與民族舞蹈結合起來教學,教學范圍擴大了,學生對舞蹈的熱愛之情也增強了,教學效果自然提升了。
舞蹈教學的主體包括教學者和學習者。舞蹈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教師不能憑主觀意愿隨意采取教學方法,應該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能力水平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但不論怎樣,“口傳身授法”依然是舞蹈教學的基本方法。這就給舞蹈教師提升舞蹈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首先,必須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做到語言必須生動精練,生動的語言是講解舞蹈動作的基礎,其次,為了做好示范動作,舞蹈教師還必須經常練功和進行舞蹈進修,保持好自己的體型、體力以及動作的平衡協調;再次,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理論修養。只有這樣,舞蹈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是通過肢體動作向臺下的觀眾表達思想情緒和傳遞舞蹈的藝術性,從而引起自己與觀眾之間情感和心靈上的共鳴。而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應加強聯系實際,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優勢,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正確、標準地完成各種舞蹈動作和訓練任務,并在此基礎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闡釋作品、表達情感和創新創造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
【參考文獻】
[1]周士淇.試析舞蹈教學中學生的舞臺藝術表現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青春歲月,2014(07):88.
[2]李曉琴.談中學舞蹈教學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4(59):165.
[3]王俊丁.淺析中學舞蹈教學中學生藝術表現力培養的策略[J].技術與市場,2014(06):387,389.
關鍵詞:幼師專業;舞蹈理論;舞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2-0224-01
舞蹈是藝術的一種,首先要具備一定的舞蹈理論知識。通過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要初步掌握舞蹈的常用術語與記錄方法;舞蹈的特點和種類;舞蹈的起源和發展;幼兒舞蹈的創作和編導;并能在舞蹈學習與實踐中運用。
幼師舞蹈課是培養幼兒園教師必開的一門專業課。它既不同于舞蹈院校和文藝團體的專業教學,又不同于業余舞蹈愛好者的訓練,它是一種獨特的綜合性教學。
1.影響幼師專業舞蹈教學效果的不利因素
根據筆者多年從事幼師專業舞蹈教學的體會,影響幼師專業舞蹈教學效果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兩方面。
1.1 任務重,學習必需全面,在舞蹈專業中,表演.教學.編導是三門各自獨立的不同學科,每一學科都必須經過嚴格的系統的學習方能達到本學科的要求。而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則要求全面。要會跳-能為幼兒做正確優美的示范;要會教-有教授舞蹈和組織的教學能力;要會編-要有自編自導能力。只有具備這些能力,才能勝任幼兒園的舞蹈教學工作。
1.2 素質差,依據學生狀況,制定教學方法,第一類學生: 文化成績一般,對舞蹈有一定的愛好,自身條件較好,對于此類的學生重點需要了解舞蹈理論知識的同時,鞏固并規范其舞蹈動作,難度技巧,利用自身條件的優勢,向較專業的方向培養,爭取參加對口升學考試,并向高等院??既?。第二類學生: 文化成績較差,對舞蹈既不喜歡也不討厭,此類學生首先得培養她對舞蹈的興趣與愛好,在自身條件的基礎上,要求每個動作做到位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培養愛心,對幼兒的一顆愛心,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要求。
2.確立課程內容,實施舞蹈教學
2.1 基本功訓練,根據職高幼師專業的培養目標,考慮到教學的對象都是16-20歲的女生,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教學內容盡量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從整體上訓練學生,其目的是讓學生克服身體的自然狀態的各種毛病,通過訓練使學生身體得到全面活動,獲得正確直立感,發展舞蹈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節奏感。訓練學生動作時所需的軟度,力度,開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
2.2 民族民間舞,中國民族民間舞是我國傳統舞蹈藝術的源泉。風情醇厚.多彩多姿的民間舞蹈生動而鮮明地表達了我國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審美心理.審美意識和情趣。以漢族.藏族.傣族.蒙族.維吾爾族各民族舞蹈的學習。在學習各類舞蹈之前,先介紹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基本風格,韻律動作等特點,在學生充分了解后,開始做示范,擴大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廣泛積累舞蹈素材,不斷提高鑒賞能力,表演能力,提高自身舞蹈素質。
2.3 幼兒舞蹈的創編,學習幼兒基本舞姿與舞步、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特點。
2.4 觀察生活. 進行創編,舞蹈創編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舞蹈創編的構思是客觀生活通過人的頭腦,經過加工后的再現。當編導者找到了適當的體現形式--動作.姿勢.造型等等的時候,就產生了舞蹈形象。幼兒舞蹈創編既要遵循藝術創作的共性規律,又要遵循舞蹈創作的個性特點。本人將創造意識的培養貫穿于幼兒舞蹈教學中,由于幼兒身心特點決定了幼兒舞蹈與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單純.活潑.形象.夸張等擬人化特點。所以幼兒舞蹈創編要了解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注意觀察幼兒的生活,反映幼兒的情趣,達到感染幼兒與教育幼兒的目的。這樣創作出來的舞蹈才更能更好地為孩子們所接受。用"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切實完成舞蹈教學從技能灌輸向開發智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轉變,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升華學用結合。
3.表揚和鼓勵使教學中得到全面發展
在課堂上,運用鼓勵和表揚的教育方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的舞蹈學習水平。心理學家提出經常受鼓勵.表揚的學生在回答問題.獨立思考.想象力.創造力.人際交往等方面遠遠超過受批評的學生.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否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鼓勵顯得非常重要。有些學生覺得自己的柔韌性比較差,看見其他同學能下叉,下腰的時候,她離這個目標還非常遙遠,于是本來對舞蹈就不感興趣的她漸漸失去了信心。有一次看見她上舞蹈課練得特別認真,就表揚了她,從表情看她的心里是美滋滋的。課后這位學生非常感動的對我說:"老師,我真的可以嗎?謝謝老師的鼓勵,我會努力的。"她的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一句簡單的表揚不僅鼓勵了她,還溫暖了她的心靈。在以后的練習中,她不僅自信了很多,而且更加認真,更加努力。在以后的課堂中,學生有一點進步,就對她們進行鼓勵。"做的很好""繼續努力""加油""很不錯"成了筆者經常對學生說的話,漸漸地課堂氣氛變得愉快.融洽,久而久之舞蹈就成了她們最喜歡的一門課。
總之,舞蹈訓練成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體現的,舞蹈學習興趣的培養也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只有培養舞蹈的學習興趣,她們才有更大的盡頭投入學習,才有更大的熱情對待學習,才會更主動更認真的學習。同時學生有了這樣的精神,教師才能更好地提高舞蹈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一、幼兒舞蹈教學的教育目標
幼兒舞蹈的教學目標應體現國家的教育方針,即將社會需求與幼兒的身心發展相結合,培養幼兒其具有高尚的情操、優良的品質、健全的身心、開朗的性格、頑強的意志,開發幼兒的智力和能力,提高幼兒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以及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鍛煉幼兒的反應力和動作協調性,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幼兒舞蹈教師只有明確這樣的目標并不遺余力地踐行,才能讓幼兒在舞蹈的世界里陶冶情操、培養能力、健康成長。
二、幼兒舞蹈教學的任務
1.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藝術情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大腦的一種定向探究反射機能,連接著大腦皮層中最大的興奮中心。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當幼兒注意、了解、欣賞舞蹈并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時,就會對舞蹈產生興趣,感覺就會靈敏起來,理解力也會隨之提高,并能主動探索認識它的方式和手段。此外,幼兒舞蹈教學形式的多樣性也是確保幼兒保持興趣的良策,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接受能力和專注時間,恰到好處地變換教學形式,讓新鮮和好奇充滿課堂,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感受美、表現美的藝術情趣。
2.培養幼兒欣賞美、創造美的藝術能力
第一,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觀察力是發展幼兒藝術才能必不可少的因素,培養觀察力是認識的第一步,是獲得知識、學習技能、進行思考的前提。處于學前教育期的幼兒好動、好奇、喜歡模仿,教師要從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入手,使其通過簡單的“看”來認識舞蹈,從而感受這一特殊表現形式,有目的、有選擇地引領幼兒感知舞蹈。我們常說“手舞足蹈才是舞”,這說明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對不同動作特征的觀察能力。
第二,培養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在教學中合理地組織教學能夠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對幼兒舞蹈教學而言,教師組織教學要貫穿課堂的全過程,須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訓練方法,合理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注意力。例如在需要重點掌握的動作部分,可以引入具體事物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同時,教學要強調目標要求,很多舞蹈動作既單一又辛苦,這需要教師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和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發揮想象,變換授課方式,完善教學環節,做到既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三,培養幼兒的表現力。舞蹈藝術是以表現美為特色的藝術表演形式,培養學習者的表現力無疑是重要一環。教師應以生動的示范、準確的講解和動聽的音樂素材實施教學,展示活靈活現的藝術形象,所選用的音樂或伴奏應貼近日常生活,幫助幼兒了解舞蹈形象、抒發藝術情感、激發表現欲望,從而培養他們豐富的表現力。然而,有很多舞蹈教師缺乏對幼兒身心特點的了解,忽略了幼兒對舞蹈的情感體驗,因此,他們只注重讓幼兒模仿舞蹈動作,以學會“規定動作”為主要要求,而忽視了幫助幼兒理解舞蹈的內涵,如此一來,在教學中過多地強調規范性和準確性,不提情感體驗,單一重復的舞蹈動作容易導致幼兒厭倦,并時常在學習中感到疲勞。
第四,挖掘幼兒在舞蹈學習中的社會功能。幼兒舞蹈的社會功能是對幼兒進行德、智、體、美的教育,并從中挖掘幼兒的藝術潛力,為培育一代新人打下基礎。因此,幼兒舞蹈教學要在訓練形體健美的同時,增強對幼兒的集體主義觀念和組織紀律教育,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自信心和意志力。
三、幼兒舞蹈教學的常用方法
第一,啟發法。教師以符合幼兒身心的選材指導幼兒聽一段音樂或節奏,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動作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以提高舞蹈表現力。
第二,示范法。教師的示范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在準確把握教材后,要以富有感染力的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成動作,再鼓勵學生模仿表演。
第三,練習法。教師提出練習的要求,然后讓幼兒做動作,采用全體練、分組練、個別練等練習方法,并加以指導,及時糾正錯誤。
第四,分解、組合法。教師把舞蹈動作中的重難點動作分解成若干部分,讓學生先進行分解練習,然后再組合完整。
第五,觀察、模仿法。教師先讓幼兒通過觀察來記憶動作特點,然后由教師做具體動作,幼兒模仿,邊看邊模仿。
第六,游戲法。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舞蹈教學,從而增強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第七,講解、提示法。優美的語言促使興趣的產生,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動作技巧幫助幼兒理解、感受,使他們更到位地表達內容和感情。同時,在遇到學生不會的動作時,教師要及時提示,幫助他們加深記憶。
總之,為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幼兒舞蹈教師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舞蹈幫助幼兒陶冶情操、快樂成長。幼兒舞蹈教學在民族的土壤和時代的雨露中必須朝著自己獨有的方向發展,走出特色之路。教師只有充分把握時代和幼兒的特點,才能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和展現兒童精神面貌的舞蹈,才能使幼兒在舞蹈中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和精神熏陶。
幼兒舞蹈教學是舞蹈教育的基石,是培育人們舞蹈才能的第一步。幼兒時期是人生最美的階段,幼兒時期,求知欲望強烈、好奇好模仿是最重要的特征。如何針對幼兒特點,培養他們辨別美丑,養成美的思想、美的舉止、美的形體是幼兒舞蹈教學的關鍵。所以,如何在幼兒舞蹈教學中運用好生動活潑、節奏鮮明,適合幼兒接受的音樂及舞蹈形象,進行行之有效的幼兒舞蹈教學,就成為幼兒舞蹈教師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擬結合本人多年幼兒舞蹈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對幼兒舞蹈教學的體會。
一、視聽結合,充分激發幼兒舞蹈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要使幼兒對舞蹈產生興趣,就必須從培養他們音樂舞蹈的感受力入手,因為,良好的音樂舞蹈感受力是幼兒學習舞蹈的基礎。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視聽結合,通過生動的畫面、鮮明的節奏、優美的韻律、剛勁的動作等讓幼兒直接感受音樂旋律美、舞蹈動作美,引起幼兒對音樂舞蹈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舞蹈興趣,達到培養幼兒音樂舞蹈的感受力,使他們愛上舞蹈。
如在教《春天在哪里》舞蹈時,我用多媒體制作課件,隨著優美的音樂和歌聲響起,一幅動人的春天的景色映入幼兒的眼中,碧綠的田野、爛漫的山花、快樂的小鳥、飛舞的蜜蜂。讓幼兒感到仿佛他們置身于春天的原野,聞到了濃郁的花香和青草氣息,我教他們伴著音樂邊歌邊舞,模仿小鳥、蝴蝶、蜜蜂輕盈飛舞,山花、小草、小樹娥娜搖曳,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幼兒們學習舞蹈的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
二、創設環境,著力營造幼兒舞蹈氛圍
環境、氛圍對幼兒的影響是深刻的、隱性的、潛移默化的。要使幼兒愛上舞蹈并學好幼兒舞蹈,就必須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著力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舞蹈環境和氛圍。只有讓幼兒在自由輕松、充滿音樂舞蹈的氛圍中,做自己喜愛的動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中享受著音樂的美、動作的美,感覺舞蹈的愉快,從而激發他們用舞蹈表現表現美、創造美。
如在日常教學、生活、游戲中中營造舞蹈氣氛。音樂具有彌漫性的特點,我利用晨間接待、進餐、午睡前、起床后以及自由活動的時間,為幼兒播放韻律優美、節奏鮮明的舞蹈樂曲,有《摘葡萄》《半個月亮爬上來》《小茉莉》等,讓動人的音樂時時縈繞孩子身邊。在游戲中,讓幼兒邊看舞蹈《孔雀舞》,邊引導幼兒做孔雀的皇冠,做美麗的紗裙,套上亮晶晶的指環,模仿孔雀翩翩起舞。有時還要求家長與孩子共同游戲,同臺舞蹈,在良好的氣氛中,增強幼兒感受舞蹈的魅力和樂趣。
三、精心選材,大力強化幼兒舞蹈童趣
幼兒舞蹈是針對幼兒這一年齡段的藝術,它十分注重純真和童趣。有了童趣,幼兒舞蹈才有靈魂,才能真正屬于幼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在與幼兒共同生活、游戲中洞察美好的童心世界,理解幼兒稚樸的情感,感受幼兒的生活情趣,精心選擇舞蹈素材,將其提煉、概括為富有童趣的舞蹈作品。具體可歸納為:
一是精心選材,以曲動人。選擇那些特點鮮明,充滿童趣,幼兒喜聞樂見的音樂。如《洗刷刷》、《吉祥三寶》等,當這些音樂響起,孩子們都自主的手舞足蹈、聞聲起舞。
二是用心啟迪,以情感人。要深入孩子的世界里,不斷引導她們去想象、去表現童真、童趣。如《小樹葉找媽媽》,音樂具體形象,風聲、雨聲、沙沙聲,教學中,我一步步引導孩子們進入音樂表現的世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使他們或隨風而舞,或隨雨水的流淌而緩慢移動,或二個、三個或聚在一起原地旋轉,或時聚時散自由舞動,像一幅畫把秋天葉落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創造力及表現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三是注重設計,以趣引人。我十分注重根據素材的不同,精心設計,確保童趣盎然,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熱情。如在《姥姥門前看大戲》教學過程中,我精心設計了一個看大戲的場面,讓孩子們沉浸在看一場電影的氣氛中,內容有歡樂、痛苦、憂傷、甚至恐怖……自己先表演示范,然后逐漸引導他們進入到各自的角色里,或高興、或痛苦、或傷心、或驚恐,讓孩子們知道舞蹈就是生活的再現。
四、循序漸進,不斷增強幼兒舞蹈創造力
一、教學的意義和任務
少兒舞蹈教學是由教師解疑答問,采用教哺相結合的方式傳授知識,加上學生之學所構成的一種教學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基本動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術技巧,實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好每一節課的所學內容,同時基本動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這三個方面的訓練要交替進行,不能使課堂太過單一。合理的安排可以使學生上課時始終處于一種興奮狀態;寓教于樂,快樂地玩著學;力求達到“強體魄、陶性情、增美感”的積極教學效果,通過有效的教學安排,潛移默化影響著每一個學生。
學生掌握基本動作、基本的技術技巧,包括對動作的理解過程,這是一個基本學懂的過程;學生鞏固已學的內容的過程,這是熟悉的過程;學生能夠運用已學的東西,這是一個學會的過程。但是,要經過由懂、熟,直至最終達到學會的過程則需要幾個教學階段。
二、教學的階段分析
1、模仿的認識階段
在這個階段,學生對所學教材的理解,更多的是來自教師傳授過程中的示范。主要是因為初級階段的學生年齡偏小,對教材的理解能力有限,學生在這個階段主要就是通過觀察、了解 ,進行學習。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基本上還處于被動學習階段,對所學東西不能自主,全憑教師的啟發、講解、教授、示范。雖然這個階段的學生是以模仿為主,但必須培養她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從進入舞蹈課堂開始,就要逐漸養成對舞蹈動作專業術語的記憶;從回家后家長督促復習、練功,到自覺練功、復習的良好學習態度的培養;勤奮、吃苦、多思、多問的正確引導等,從而樹立正確的概念,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所學知識。
2、鞏固、理解階段
我認為鞏固所學的內容非常重要,必須貫穿教學的始終。只有把動作經過重復訓練,再三強調才能逐步使學生對動作有所記憶。動作及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有記憶的,但必須經過反復訓練,并且引導學生進行記憶,培養學生的記憶習慣。只有在動作有記憶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地幫助學生認識教材、理解教材、領會動作的方法和規律。加上在教師不斷的提示及示范的作用下,讓學生由內心至外形融為一體,在此基礎上帶動情緒的展示,從被動的學習中解脫出來,變被動為主動,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教學目的。
三、教學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所采取的手段。針對不同年齡程度在教學的方法上面有不同的區分,因為舞蹈是一門動的視覺藝術,有著嚴格的訓練要求。
1、示范教學法
任何動作及技術技巧的方法,教師都必須注重自身的示范,或者安排柔韌性較好的學生逐一將動作擺到位來做示范。教師認真細致地將示范過程講解清楚。此外,低級別、年齡小的班級,教師更要不斷加強示范,帶著學生一起做。例如:在教第四級的“波浪”練習中,教師先做一遍示范動作,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然后先將手上波浪的動作、要求仔細講解清楚,并進行單一練習;在手的動作完成后,再加上腳下的步伐,這時教師帶著學生們一起做小魚游泳的游戲。這樣,既好玩又可以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將動作記得更好,同時教師的情緒也感染了學生,讓學生在充滿美感的學習過程中,產生濃厚的舞蹈興趣,陶醉在舞蹈世界里。
2、啟發性教學法
啟發性教學:主要強調循循善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求知欲。強調學生的正確學習目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和探索精神。還是以第四級的“波浪”為例:在教學生怎樣呼吸的時候,大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運用,于是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小魚在水里吐泡泡的感覺,讓小魚跟在魚媽媽的身后一張一吸不用嘴,而是用鼻子吐泡泡,很快學生就明白怎樣呼吸了。在這個教學過程里,老師自然就是魚媽媽了。
教師對具體的動作要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啟發學生對動作本身的理解和感悟,調動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通過聯想,更快地掌握所學的動作;且對動作表演的感染力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到了高一些的級別,學生的年齡也大一些,啟發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了。例如:第七級的“傣族舞”組合。對學生來講,基本的手形和手位學起來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韻律和風格就不好掌握了。在做右手“旁平位立掌”、左手“旁平位按掌”、翻蓋手時,教師可以這樣啟發學生:在美麗的西雙版納有一群美麗的孔雀在森林里漫步,林中傳來一陣葫蘆絲的美妙音樂,美麗的孔雀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這時候,教師放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陶醉其中,動作在美妙的音樂和無盡的遐想中變得自然優美了。
會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它往往體現在教學方法的盲目性上。這種盲目有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一、身陷盲目而自以為成竹在胸,卻影響了一批批的學生。二、身處盲目卻自知,進而就會引發創新的思維意識和自覺的科學探索行為①。這兩種態度,前者是不能持久的,因為前者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始終固守落后的教學方法,意識不到它的錯誤和在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危害,盲目的行進在這條所謂正確的道路上,不懂得創新和探索,則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終將誤人子弟,從而不能體現為人師長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而后者則可經受得起實踐對其的檢驗,這是一種積極地、具有探索精神的、值得肯定的態度。它在某一點或幾點上突破陳規、脫穎而出,并在教學實踐上取得成功,從而推動舞蹈藝術的發展與進步,為舞蹈藝術作出一定的貢獻,也體現出個人價值的崇高。與之相比,第一種態度所持的墨守成規的教學方法便顯得落伍且失敗。所以,教學方法是在舞蹈教學競賽中不斷被推動著的,舞蹈教育的歷史也正是因為如此而不斷向前邁進。
舞蹈方法是舞蹈教學工作進步的動力,也是舞蹈教師教學水平的體現,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大大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使教學工作相對的穩定在一個較好的水平上。反之,則會導致教學的無序、混亂,結果不堪設想。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首先是關于舞蹈的外開性。外開性是芭蕾舞的特殊運動形式。“外開”是指舞者不論男女均需要從肩、胸、髖、膝、踝五大部位向左右對稱的打開,尤其是兩腳向外打開90度。這種外開不僅僅具有延長肢體的線條,使人體成為一種完全人為的純粹審美對象的藝術,又有炫耀貴族氣質的功能。但最重要的是具有使人體最大限度占領舞臺空間的能力,運動的靈活能力、身體的平衡能力,為舞者的身體重心提供了一個更為有利的支撐面。這需要科學并有效地進行訓練。比如,肩的外開。在教學時,老師應讓學生感覺兩肩肌肉向兩旁打開、延伸,肩胛骨和鎖骨向下放。而往往一些老師只片面強調肩向后打開,導致學生背肩、挺胸塌腰?;蛘吒静粡娬{舞蹈動作中肩外開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動作過程中出現摳肩或聳肩的現象。又如,兩腿的外開,兩腿應從髖關節轉開,腿部肌肉、韌帶同時向外旋轉著用力,帶動整條腿向外開,腳向外打開90度,膝蓋、腳踝呈向旁方向。有些老師只是一直強調兩腿打開,而不解釋方法,有些學生就會一直在掰腳,而胯根、膝蓋、腳踝仍是摳的。出現貌似兩腿打開的假象,這樣不但不會達到訓練效果,還損傷自己的身體。
另外,關于肌肉的伸展。芭蕾舞的四大美學原則是“開、繃、立、直”。圍繞著芭蕾舞的審美標準,它的運動規律也是遵循這個審美標準,肌肉的用力應是伸展的。拉長了的肌肉自然是細的、長的、緊的線條。有些老師,往往強調“肌肉收緊”,導致學生對肌肉訓練進入誤區。因為,他們只注重“收緊”,導致臀部、大腿根部和大腿部的肌肉成短纖維狀,使肌肉僵硬,沒有彈性,并且越練越發達、粗壯起來,從而破壞了形體的正確發展。肌肉的伸展還需要運用“合力”,實際上就是骨骼肌和肌肉的一種“并攏”方式。在一定條件下,事物兩者之間都是相互矛盾的,舞蹈也是如此。舞蹈就是在這種相互矛盾的條件下,以最大限度體現出它的美麗。所以,即使在多么簡單的動作都需要肌肉同時使不同的力,又將這些力合在一起,使之規范、標準,否則,學生就會出現“趔”的現象。
再者,比如一個具體動作的例子——普利埃。蹲時,雙腿的運動路線是向雙腳尖方向打開著地下蹲,髖、踝關節的應用方向是向旁彎曲。起時,一方面,用腳和腿的力量推起;另一方面,軀干應從骨盆位置用力向上帶動提起,雙腿外開的使髖、膝、踝關節伸展到直立狀態。“蹲”主要訓練的是髖、膝、踝部關節的柔韌性,以使這三個關節的彎曲度更強。因此,在做蹲動作時一定要嚴格要求這三個關節的柔韌性和彎曲度。在教授蹲時,常常容易把注意力置放在膝關節部分,從而忽略了髖和踝關節,尤其是髖關節。髖關節一定是向旁邊彎曲,也可以通俗地說是“向旁折斷”。否則,學生就會出現摳跨的身體形態。
以上就說明了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正確的、科學的舞蹈教學方法會使舞蹈藝術向正確的、進步的方向發展,而錯誤的、不科學的教學方法則會使舞蹈藝術向錯誤的、退步的方向發展。舞蹈教學方法的核心問題在于教師對教學內容本質的理解和對教材的設計以及對教學過程的控制。教學方法不只是一種“直感思維”或“靈感思維”,它的科學性是要受實踐檢驗的。我們在總結舞蹈的教學方法是不應發主觀臆想、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錯誤,而應當經過反復的課堂教學實踐,客觀的得出正確的教學方法,并在其基礎上適當的創新。
總之,舞蹈藝術是與時代進步,不斷創新的。舞蹈教學方法就要通過深入思考、仔細研究,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為取得好的教學成績不斷找出取勝的突破口,繼而進行立體擴展,理出一條條理性化、系統化、通向未來的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高云著.《舞蹈解剖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