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9 22:00: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紅樓夢飲食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創意元素;創意與文學資源產業化的關系;創意人才的培養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2-0252-01
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是21世紀國家軟實力競爭的制高點。我國雖然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的文化歷史,文學資源也是卷帙浩繁,但目前對文化尤其是對文學資源的開發不足,要想更好的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充分重視創意元素在文學資源產業化中的作用。
一、何為創意
創意是文學資源產業化過程中首要和核心問題。創意本身就是一個廣為應用、極為復雜、富有多義性、不斷變化、甚至滿是矛盾的概念,幾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把那種特殊的、原創性和創意性的理念和技能稱之為創意。真正的創意是靈感和常規的、自覺的和人為的表達符號整合成的富有創造的理念,這個整合過程是難以言說的,關乎到人的原創力,甚至有神授之感。同樣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會有不同的闡釋。
創意需要促使其迸發、轉化的合適的社會土壤。所以,保護和尊重個人創造力,提供促使創意產生的寬松、自由的環境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而歐美發達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是有很詳細的法律條文規定和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共識,這是其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重要緣由之一,所以良好的政策環境與有效的制度設計都對創意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和決定性作用,這對于我國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
二、創意元素在文學資源產業化中的核心地位
目前創意元素在文化產業的行業涉及領域廣泛,主要體現在廣告、音樂、圖書出版、旅游產品等行業。創意元素的廣泛運用使得文化產業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我們也要重視創意元素在文學資源產業化的核心地位。
文學資源尤其需要創意元素來發展文化產業,比如通過創意,文學名著《紅樓夢》的文化產業開發的比較成功而典型,形成的產業鏈最長,產生的經濟效益多大。在這些創意其中,影響最大的是2006年紅樓夢中人的海選活動.這個創意,以文化的名義,紅極一時的“超女”的形式,借助互聯網,電視,廣告等優勢,將觸角伸向全球,提高了活動的人氣,整個活動采用由商家冠名,電視直播,短信投票等商業化運作方式,使得《紅樓夢》未拍先火。還有其他的創意使得《紅樓夢》這一寶貴文學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比如說紅樓旅游和解讀紅樓一系列書籍的出版,紅樓飲食文化節,紅樓十二金釵模仿秀,紅樓年度繪畫比賽,甚至是紅樓禮品店,紅樓酒廠等。近幾年,《紅樓夢》在網絡游戲,動漫,旅游路線等方面也有創意成功的案例。
對于創意元素,我們不僅僅借鑒外國的成功經驗,而且要有創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文化文學資源不再為中國文化產業所獨有,國際化的生產方式使得文化資源成為公共資源,這在客觀上增加了中國文化產業的危機感。美國迪斯尼公司利用中國文學素材拍攝動畫大片《花木蘭》。其中許多場景運用了中國元素,整個影片中都在體現濃郁的中國風味。如寫意朦朧的潑墨山水畫風格改寫了西方慣用寫實的油畫表現效果,這在迪士尼的動畫電影中前所未有的。這一創意,為美國在全球搶走3億432萬美元票房。這些都不得不令我們反思,中國不缺乏文化資源,不缺乏設計師,但缺乏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創意元素在中國文化產業中的核心作用。
三、創意人才的培養
在文化產業中,文化是土壤,創意是種子,產業是果實。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很少自主擁有核心技術,未能將中國博大精神的傳統文化充分的利用起來,在文化創意產品制作上缺乏想象力,所以制作出來的產品往往雷同性高,無法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我們要培養全民的創新意識。從思想意識方面鼓勵群眾多創新,多點子,少模仿。其次,注重培養創意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創意產業鏈上游的設計人才、創意策劃人、建筑師等,而且需要創意產業鏈下游的管理人員與市場營銷人員。這里可以借鑒美英等發達國家的經驗,有關部門和機構推出或籌備創意人才培訓項目,培養一批有創新思維、善于運用先進技術、能夠設計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原創作品的創意人才。
面對全球制造業中心的轉移及“中國設計”時代的來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更應該重視設計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等體系的構建?;艚鹚拐J為“創意經濟的基礎是那些使用自己的想像力、夢想和幻想的人。
總的來說,創意是整個文化產業的靈魂和生命,只有好的創意才能更好的將文學資源轉變成經濟效益,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和完善。
關鍵詞:味;味論;內涵
一
在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體系中,有著一些耐人尋味的特殊的文化現象。如,談論飲食文化時,每每將中國譽為“烹飪王國”;而談論到文學作品之時,又常常將中國喻為“詩的王國”。兩個王國,一個是維系人生存需要的必需品,一個是維系人精神需要的必需品;一個平凡,一個高貴,看似涇渭分明。然而“涇水”和“渭水”在中國文化中匯合到了一處,味論就是這一特殊的文化現象。
不能否認中國古代飲食文化是孕育、產生和形成中國人思維方式的深厚土壤。從中國古代烹飪方法注重宏觀把握的特點可以看出,中國哲學思維方法模糊性、體悟性、整體性的特征,從而造就一種內向型的心態。這種心態不大關心外在物質世界的構成形式,對外在世界的把握,往往憑借自己主觀的感覺,甚至是了然于心不能了然于口的自我領悟,這就是中國古人的直覺感悟式的思維方式。反過來,這樣的思維方式又影響了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的傳統,既以人為出發點,也以人為終結點?!痹谌寮铱磥?,人的現實存在就是人的世界與物的世界不斷的互動。人把客觀對象人化(對自然界而言)或類化(對社會中的他人而言),他自身的自然也開始人化,他的創造性本質在改造對象的實踐中得到確證,其人性和人格都得到升華??鬃勇劇渡亍啡虏恢馕?,以“味”論樂,一方面強調樂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指出主體需要有品味的能力。因此,儒家十分看重人的實踐活動形成的生命意識。道家的“道”雖惟恍惟惚,但它早已嵌入“人”中,其目的是讓人由“內圣”達到“外王”。老子“味無味”的觀點,將其中一個“味”作為品味、體味、玩味的動詞形式使用,強調了味的主體性、主觀性的一面,啟示人去追求和體驗一種不受任何局限和束縛的、絕對自由的美感,同樣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
另一方面沿著倫理政治一體化的方向建構起來的中國古代文化,是以“禮”為中心的文化形態。據考證中國古代的禮制是始于飲食的?!抖Y記·禮運》曰:“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中國是一個十分講究飲食文化的國度,將飲食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從而設置了一系列的飲食規范、儀式、制度。飲食與禮結合起來,從而使飲食不僅具有了文化意味,同時也具有倫理道德的意味。
二
味論的出現與中國人的審美意識源于味覺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在對“美”字的訓釋中凝聚著以味為美思想?!懊馈弊衷趧撥愔醯脑家饬x,只指味道的美,亦即好吃?!墩f文》:“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義?!焙髞淼男煦C對這條注釋又有一個補充:“羊大則美?!边@就是說,許慎認為“美”是個會意字,古人覺得羊肉最好吃,尤其是大羊的肉,故將“羊大”二字合而為一來表示味道的甘美。日本著名中國學學者笠原仲二根據許氏的說法得出結論:“中國人最原初的美意識,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這種古代人們的味的感受性?!币灾猎诿赖挠^念成熟之后,中國人一直未忘記“味”這個產生美的母體,人們說起美聽與美視,也往往與美味相提并論。美味與美視、美聽的聯系,絕不是某個人發揮創造性聯想的結果,而是“美”字的原始意義在人們審美觀念中的自然留存。
中國人一開始有意識地感受和欣賞藝術,就是與舌頭對美味的感覺密切結合在一起的。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音樂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藝術形式,先秦人對樂歌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標準,那就是“中和之美”?!吨芏Y·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荀子·王制》:“中和者,聽之繩也”。所謂“和”,是具有味道上和聲音上雙重意義的一個詞,它既指味道的調和,又指聲音的諧調。
要說到文學欣賞,中國人對文學這種語言藝術的自覺認識有一段漫長的歷史,它大體上經歷了由口頭言辭到一般的文章典籍,最后才到純粹的文學作品這樣一個逐漸收縮的過程。盡管人們隨著認識的不斷加深而出現過許多不同的評價概念,但“味”的評價卻像一條線貫穿始終?!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皫胖囟愿?,誘我也”?!秶Z·晉語》:“人有甘言”。所謂“甘言”,亦即今天我們所說的“甜言蜜語”,它雖然是個貶義詞,然以“甘”說“言”,亦是味道的角度?!兑讉鳌は缔o上》有兩句流傳很廣的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其臭如蘭?!敝^同心之^所說的話,品起來有如蘭草之芳香,更是以味來說“言”了。
三
春秋之后,隨著書面著述的篇籍典冊的增多,人們也就從以味論言轉到以味論文。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說文》:“牛馬曰芻,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來說圣人經典中的義理對人心的怡悅,這也就是后人所謂“切理饜心”和“膾炙人口”等語之所出。因為圣人的義理對人來說是一種美味,人心對道理的體會如同對美味的品嘗。即便不是圣人的經書,而是一般的文章典籍,凡能使人優游涵濡者,人們亦以“味”言之。王充《論衡·別通篇》:“空器在廚,金銀涂飾,其中無物益于饑,人不顧也;肴膳甘醢,土釜之盛,入者饗之。古賢文之美善可甘,非徒器中之物也,讀觀有益,非徒膳食有補也?!彼压湃说囊磺忻牢亩急茸鳌半壬鸥术啊?,可視作是對孟子的比喻范圍的一種擴大。
魏晉以后,玄學興起,人們追求形上之理,耽于玄想之趣,在對玄理的捉摸中求得精神的滿足。發言議論,亦以耐人尋味為尚,故以“味”論文意、論賞文的風氣中就更加普遍。最早以“味”論詩文的是東晉人夏侯湛。他在287年作的《張平子碑》中說:“《二京》、《南都》,所以贊美畿輦者,與雅頌爭流,英英乎其有味歟!”當時“昧”這個概念中,已經包含著我們現在所說的純文學性的審美感受在內。不過,因為漢代的經學和魏晉以來的玄學的影響,從“味”字的大量用例來看,它多指義理上的蘊藉而少指情趣上的雋永。
迨至梁代,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頗多以“味”論文。表面上看,他的“味”,也是義理與情趣兼而有之,但他卻把作品的有味一概看作是調動了文學手段的結果。換言之,在他看來,理論著作之所以也能有味,并不在于其中所闡述的義理本身,而在于作者的表現手法。經典之所以有味,在于其在文體上的“辭約而旨豐,事近而義遠。”自然、單純的文學手法,并不是造成作品滋味的全部條件。劉勰大量用“味”表述其美學思想,并賦予“味”多重含義。比如他在《情采》篇中,批評“為情而造聞”的詩文“繁采寡味,味之必厭”,從這兩句話,我們也可以看出,他所強調的、對味起決定作用的內容,并不是玄學清談家那樣的“理”,而是“情”。而《明詩》篇稱贊“張衡怨篇,清典可味”,“味之”、“可味”是一種審美的精神感受,也是評價詩文的一項藝術標準,這是“味”的一重含義。在《體性》篇中,將司馬相如的驕傲夸誕與揚雄的性情沉靜相比較,批評長卿浮侈溢美的文章,而贊揚“子云沉寂,故志隱而味深”?!拔渡睢陛^“可味”意思更進一層。其《宗經》篇則提出根深葉茂、辭約旨豐、事近喻遠的詩文“余味日新”,賦予了“味”另一重含義,就是文學藝術應有持久的藝術魅力。除以上所提到的“寡味”、“可味”、“味深”、“余味”外,在《文心雕龍》中劉勰還使用“遺味”、“滋味”、“辭味”、“義味”、“風味”等多種概念,用詞不同,自然含義各異。雖然劉勰主要還是強調作品的內容,但從劉勰賦予“味”以審美體驗、審美魅力、審美情趣、審美風格多種含義,說明“味”所具有內涵的開始擴展,同時反映了齊梁時代人們衡文的角度的改變和文學意識的增強。
幾乎與劉勰同一時代另一位杰出的文學理論家鐘嶸的理論則完全集中在“滋味說”,其理論是詩味論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在他看來,詩中的義理不僅不能造成“滋味”,而且適使詩歌“寡昧”。鐘嶸按照詩中蘊含滋味的深淺,將詩分為上、中、下三品,即使是一品的詩人的詩歌成就也不盡相同?!案芍燥L力,潤之以丹采,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這是鐘嶸對“滋味”的內涵最完美的概括。由此可見,鐘嶸的“滋味”可分文、質兩個層面:文是指有文采,就形式而言。在鐘嶸看來,五言詩之“有滋味”,因為這種體裁“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質是指風力,就內容而言。這里的詩歌內容已不是儒家文藝學所理解的“事君事父”的倫理內容,而是被春風秋月、暑雨祈寒和“楚臣去境”、“漢妾辭宮”那樣的情景所感蕩,或充滿凄怨的豐富感情生活的內容。鐘嶸提出要“體被文質”,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做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結合。鐘嶸批評“理過其辭”、“平典似道德論”的玄言詩“淡乎寡昧”;“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攣補納,殆同書鈔”的事類體缺乏“自然英旨”;而“巧辨宮商”,使文多拘忌的永明體有傷詩之“真美”。“滋味”這一審美境界,是詩人在生活感受中通過直覺形態的靈感“直尋”獲致的。由此可見。鐘嶸對“味”的探求比起劉勰更深入文學的本質,更干脆地排斥了義理的內容,使它成了一個單純而明確的文學審美概念,進一步提升了“味”的內涵。六朝之后,“味”也就成了專門評價詩歌等純文學作品的標準。
唐代司空圖再一次的將“味”作為詩歌藝術的精髓,但司空圖所說的“味”又不同于鐘嶸的“滋味”,是一種“味外味”,一種更為內在,更加難以宣言和指稱的“味”。他是這樣說的:“文之難,而詩之尤難。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詩。江嶺之南,凡足資于適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鹺,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華之人以充饑而遽輟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嶺之人。習之而不辨也,宜哉。詩貫六義,則諷諭、抑揚、渟蓄、溫雅,皆在其中矣……倘復以全美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币拔锻馕丁毙杞涍^三個層次:首先,對某種具體的味的感知,恰如飲食中的酸味、咸味一樣;第二層次是對調和各種具體的味而形成的“醇美”之味的體悟,它超越各種味之上;最高一層是在外在生理感受的基礎上,深入到人類詩化深沉的內在精神領域,主體心靈與天地并生,與萬物齊一,即品味人生真諦,領悟自然的奧秘,乃至用整個心懷去感受世界,此為味的極致。
“味外味”,前一個味是后一個味的鋪墊和基礎,它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有后一個味才能真正地深入詩心,接近詩歌主旨。前一個味具體可感,后一個味需要人們高度的想象力,具有虛空、無邊無際的特點。具體可感的東西描繪多了,或者太細碎了,給人的感覺太粘滯,那么想象的空間不會大,也就影響到后一個味的體味。司空圖論詩主要從味的兩個層面論詩,除了具體可感的、容易體會到的味道之外,還有隱藏在這種“味”之后的更深層的味,主要突出后一個味,這完全不同于鐘嶸的從文質兩個層面論詩。司空圖把詩的“味”提高到更深層次,有“意味性”地和主體發生聯系。鐘嶸雖然也提到了詩化的“味”,但主觀靈性這種深層的開挖遠未及司空圖,他只是從咀嚼回味所感到的詩的味道的香醇來評判詩的質量。司空圖的“味外味”吸收了先秦及魏晉的“言不盡意”、“意在言外”命題的哲學滋養,以及前代關于境、象理論的研究成果,使“味”這一審美概念得以更為深入的探討。
受司空圖“味外味”理論的影響,唐宋以后對詩味的追求開始向淡味、真味、余味發展。對淡味推崇的有宋代蘇軾“發纖濃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清代查為仁“詩似澹而彌永”。對淡的追求可以看作是將老子“味無味”思想發揚光大,反對矯情與虛情,人們往往希望在平淡中求得真味,因此真味的價值也得到眾多名家的追捧。宋代歐陽修稱贊梅饒臣的詩:“梅翁事清切,石齒漱寒瀨。作詩三十年,視我猶后輩。文詞愚精新,心意雖老大。有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近詩尤古硬,咀嚼苦難嘬。又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嚴羽曰:“讀《騷》之久,方識真味”;清代王仕禎在與詩友談詩時也說到“若學陶、韋、柳等詩,則當于平淡中求真味。初看未見,愈久不忘”。李贄把詩味、詩美與“真”聯系起來,在《李氏焚書雜說》他明確指出那些單純講究偶對、結構、法度的作品不可能產生詩味(美感),他還強調指出:“豈其似真非真,所以人人心者不深耶!”“真味”說可以說是對味論的又一重大發展。而余味更是在淡味、真味的基礎上尋求一種對“味”的超越,因而得到更多人的青睞。早在晉代的陸機就在《文賦》中談到:“缺大羹之遺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宋代余味說與此觀點一脈相承,表達了人們對淡而有味的文學理想的向往。姜夔“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朱熹“叔通之詩,不為雕刻纂組之工,而其平易從容不費力處乃有余味”;清代哈斯寶在《(新譯紅樓夢)回批》說到:“文章必有余味未盡才可謂高妙”。淡味、真味、余味是“味”模糊的文本意義的進一步演繹,雖強調重點不盡相同,實質上都是更為深入的開拓了味的內涵。
除對味的自身內涵的延伸和擴大外,還出現了將味與其它概念范疇相聯系。從宋代開始,“意”與“味”開始被連接為一個詞來使用,《伊川先生語》云:“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張戒《歲寒堂詩話》云:“大抵句中若無意味,譬之山無云煙,春無草樹,豈復可觀?”可見宋人對“意味”一詞的理解和使用與現代漢語已沒有什么區別。到了清代,聯系的概念范疇更為廣泛,出現“趣味”、“神味”等與味相關的詞組。沈德潛《說詩啐語》曰:“朱子云:‘諷詠以昌之,涵濡以體之?!娴米x詩趣味?!眲Ⅲw仁《七頌唐詞繹》云:“蓋非不欲勝前人,而中實枵然,取給而已,于神味處全未夢見?!鄙虿备鼮橹苯诱f:“乃有一種若隱若現之旨趣,悠然以長,穆然以遠,津津焉流連于齒頰間,足以耐人咀嚼,使之歷久不得忘者,此則劉彥和所謂‘馀味曲包’者也。味與神相去,實希微之間,故或有以神味并稱者。”可以得知,古人已經看到“味”與“意”、“趣”、“神”之間的相通之處和細微差別,概念的疊和更能擴展原有概念的內涵,彼此之間互釋、互補,使“味”的更具有理論張力和彈性,不僅“味”中有“意”、“趣”和“神”,“意”、“趣”和“神”中也別有一番“味”。
論文摘要: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積淀,使各藝術品類異彩紛呈,燦若星河,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龐大陣容,中國畫是其中一顆光華璀璨的珍珠。在中國畫教學中如何滲透文化的傳承,是每個中國畫教師首先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本文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對中國畫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引言
魯迅先生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財富的總和,是歷代先民智慧的結晶,是現實中國的精神母體,是中國歷史積淀的靈魂,它孕育并影響著我們民族的未來。著名科學史家貝爾納曾說:中國在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是人類文化和科學的巨大中心之一。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載體,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基礎,因此在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上意義深遠。
乘著課程改革的春風,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呈現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教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得到落實,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發生變革,課堂充滿小組協作學習的“聲音”,研究性學習得到重視……這些變化是前所未有的,標志著教學課程改革的新突破。師范學校的中國畫教學又該怎樣結合課程改革,以及在此過程中間怎樣進行文化傳承?這些都是我們所要面對、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廣大大中專院校中國畫教師所共同面對的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對當前美術教育教學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畫
追根溯源,我們先要了解一下“文化”的概念?!拔幕笔且粋€古老而又年輕的詞語,古往今來,對于“文化”的診釋很多。中國權威辭書《辭?!穼ξ幕尼屃x是這樣的:“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薄拔幕币辉~德語是Kultur,英語是Culture,兩者都源于拉丁文Cultura,其原義是指耕種和植物培育,后來由物質生產領域拓展到精神領域。
提到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許多聯想:中國菜、茶文化,書法、國畫藝術,中醫中藥、經絡針灸,古典詩詞,旗袍、唐裝,故宮、長城、江南園林等古典建筑,三綱五常、忠孝仁義,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春節元宵、端午中秋佳節,祭祖拜佛、養生煉丹,人生禮儀,神話傳說,民間娛樂……這些無不是傳統文化現象。也有人把中國傳統文化這樣分類:飲食文化、茶文化、服飾文化、建筑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兵家文化、民俗文化等。
中國繪畫是東方繪畫中的奇葩。畢加索曾說:據我所知,世界上有四個國家的藝術最具魅力和影響力,一是埃及,一是印度,另外是中國和日本,而日本的藝術又大多源于中國。作為傳統文化之一的中國畫,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傳統繪畫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的考驗,而且是綿延了五千年的鮮活的生命體。傳神寫照的人物畫、意境深遠的山水畫、意味雋永的花鳥畫構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畫。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的文字:時間綿延,昔日輝煌,今朝燦爛,明天錦繡,異彩紛呈,獨殊東方。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這樣說: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中國傳統繪畫,是基于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融合和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術思想和哲學觀念,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獨立的藝術體系。對于我們每一個愛好中國畫的人來說,中國繪畫無疑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寶庫,一幢輝煌的藝術殿堂。我們應該帶著仰視的、無比崇敬的心情去領悟、去解讀、去品讀、去學習,指導學生繼承傳統,了解和認識中國畫,熟知其特點和藝術規律,使學生成為各方面都很豐富的、修養全面的最優秀的人材。
三、師范學校中國畫教學的現狀分析
不斷進步與發展中的美術教育,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中國畫作為民族繪畫,屬于傳統文化中間的精神文化,在發展過程中改變了師徒制的傳統教學模式。傳統的中國畫教學是典型的師徒制,師父教徒弟,徒弟的數量一般較少,較之現代的學校班級授課,學生數量遠遠超過很多很多。成語“青出于藍”就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徒弟比師父更有成就。但在這中間是以師父的“教”為主的,徒弟只是“旁觀者”,沒有或者很少有“反駁”的機會,只是在學,在模仿師父的技藝。學習的時間一般較長,明顯長于現今的學院教學??陀^地說,在傳統的師徒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本無從談起。但其中也有可取之處,如師父帶徒弟時間較長,徒弟學得較扎實;徒弟人數少,這樣有更多的時間和師父交流,因而能夠掌握更多。從其效果這方面來看還是有道理的。教師(師父)也有更多的機會和精力來教學生(徒弟),故“出藍”者亦為數不算少。目前國內的研究生導師制,就是類似于先前的師徒制。另外,在師徒制教學中,更注重“身教”及“意會”,這也許是因為中國繪畫藝術受儒、道、佛等思想的影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澳榛ㄒ恍Α笔降囊鈺⒁饽钕嗤?,這和中國畫講究意境、講求寫意是分不開的,這也是中國畫區別與其他繪畫的一個顯著的特征之一。
目前師范學校的中國畫教學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時間安排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資源:“生多師少”。
當前的教育情況(側重于中國畫教學),一般大中專院校的中國畫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還是有的。在大學主修中國畫課堂上,我還是采用傳統的師徒制教學模式。學生當時有二十人,有些偏多。作為師范學校美術教師,我負責中國畫教學,其中零零級美術專業班三十一人,零一級美術專業班二十二人,零二級美術專業班四十三人,零三級美術專業班三十七人,零四級美術專業班四十六人,采用師徒制教學是不大可能的,分身乏術。班級學生數量比較多,國畫專業課教師只有一人,由于中國畫的專業特殊性,很多都是需要教師示范演示來展開教學。
2.文化修養:“營養不均”。
學生對中國畫作品的鑒賞方面能力較弱,這其實是一個由來已久、并不新鮮的問題。美術距離學生有多遠?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因為他們在中學美術課經常被其他課程所占據,而且是被默許的,很多學校因為迫于升學的壓力,只好占用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或者是其他類似的“副課”。在有些地方,特別是鄉鎮中學,很多學生在升人高中之后,就再也沒有上過美術課。上海市美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立人表示:當前的教育是功利實用的教育,以升學考試為最終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美術課只能被“犧牲”。
通過課堂提問,我發現,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如先秦古詩、唐詩宋詞元曲及畫論等了解不多。造成這方面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是五年制大專班,所學科目較多,當然這并非主要的問題,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綜合素質較強,另一方面又造成另外一個問題:由于所學科目較多,最終只能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這正如一個硬幣的兩面,必然是同時存在的,我們只能盡力做到趨利避害,對于大多數學生,只要他們做到合理安排時間,學會統籌規劃,就完全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3.專業課程:時間分散。
目前江蘇省的高等師范學校之中,只有徐州幼兒高等師范學校的專業課相對教多,其余的師范學校大約每周4課時。通過課堂教學和學生作業的反映,課堂教學時間相對較短,以至于有個別的學生在新課結束之后,容易徹底放下,等到下周上課時再重新拾起來。對于之前所學的內容,學生真正能夠最后保留下來的比較少,缺少一個慢慢“反當”的消化吸收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發現和解決。
四、師范學校中國畫教學的思考
1.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在學生進校之初,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閱讀情況與課程設置情況,任課老師可以制定相關的閱讀書目印發給每位學生,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讀書計劃,并予以抽查。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適當地在課堂教學中間添加一些文化“佐料”,讓課堂文化的傳承得以更順利、更“可曰”。這是因為中國畫本身就屬于中國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其中蘊涵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內涵,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和修身養性的道德規范。比如在講授寫意梅蘭竹菊等花卉時,就可以結合相關的詩詞歌賦及古曲,利用音樂和詩歌作為輔助手段,豐富課堂的內涵,讓課堂教學的層次變得更加有韻味,與此同時,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文化內涵和風格特征的認識會更深刻,對于美術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相對比較容易接受。我在講授寫意時,選擇了學生熟悉喜歡的周杰倫的《臺》,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增加了詠菊的名詩欣賞,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立體的感受空間。
2.組織安排學生的學習,提高課堂的授課效益。
由于學生很多,最佳辦法是采取學生分小組協作學習,這樣效果比較好,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協作交流能力,又可以達到“資源共享”,有利于共同進步。這同時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若時間允許,教師可給出明確的目標任務。最佳辦法是集中授課時間,可以借鑒美術院校的做法:每學期把要學習的幾門專業課(如中國畫、素描、水粉、版畫、油畫等)集中時間,每周的專業課皆為同一門課程,進行分時間分階段授課(例如:素描每周安排兩天半時間,為期一個月或者兩個月)。這樣,教師的總課時并不變,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來深人學習,趁熱打鐵。教師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科研或創作活動,可謂一舉兩得。
五、如何在中國畫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文化傳承
這個問題是我們中國畫教師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在這里具體描述如下。
1.向學生推薦文學名著,養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
針對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文學名著,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學修養。比如我在給學生上《寫意畫法》的時候,為了使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關于的相關詩詞和知識,安排學生閱讀《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詩薛衡蕪諷和螃蟹詠”中曹雪芹先生特地花了很多筆墨精細地描寫的一場特別的詩社活動。史湘云做東主持品蟹賞菊宴,正是蟹肥菊黃之時,這是再妙不過的創意之舉了。曹雪芹花了濃筆重墨寫了多首詠菊之作。學生通過閱讀文學名著,豐富了知識面,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體會了民族藝術的偉大。在講《寫意牡丹畫法》內容時,介紹牡丹,我給學生推薦閱讀明代李汝珍的神話小說《鏡花緣》。
2.給學生安排詩詞賞析,豐富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
結合中國畫教學的具體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增加詩詞歌賦的賞析,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在講授寫意梅花、蘭花、竹子、、松的時候,我就選取了相關的古代詩詞介紹給學生,并讓學生嘗試吟頌,體會詩人的樂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對詩詞的理解、比較,能夠體會梅蘭竹菊的高尚品德與節操。譬如“為草當作蘭,為木當為松。蘭幽香風遠,松寒不改容”(李白,《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詩》),通過松來比喻剛直不阿。“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五柳先生陶淵明,就是借菊抒懷,表達歸隱田園所獲得的內心寧靜與生命自由。古人的這些詩詞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文化觀念,以及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意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的古典樂曲或影視片段或著歌曲,深化認識和理解,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3.給學生設書法篆刻課,提高學生各方面的文化修養。
詩書畫印融于一體,有人說:書法是無聲的音樂、抽象的繪畫、紙上的舞蹈。這是非常形象、非常貼切的說法。在中國畫教學中,我們也應該把這方面的內容添加進來。尤其是在寫意畫,更需要具有一定的書法基礎。古人把畫蘭竹梅等稱之為“寫”,所謂“喜寫蘭,怒寫竹”就是這個意思。李澤厚先生在(美的歷程》中這樣寫道:“書法由接近于繪畫雕刻變而為可等同于音樂和舞蹈。并且,不是書法從繪畫而是繪畫要從書法中吸取經驗、技巧和力量。運筆的輕重、疾澀、虛實、強弱、轉折頓挫、節奏韻律,凈化了的線條如同音樂旋律一般,他們竟成了中國各類造型藝術和表現藝術的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