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6 00:52: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森林科普工作計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落實標準鄉鎮建設、推進“四鎮聯創”工作
落實與推進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是全市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實施計劃和“平安”目標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人以此次蹲點服務為契機,充分利用農技水利服務中心的崗位優勢,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全面了解干窯鎮農業分布概況和特色農業發展趨勢,分析掌握干窯鎮氣象防災減災基礎現狀,為全面啟動“創建氣象防災減災標準化鄉鎮”夯實基礎。同時,進一步加強與鎮有關領導的溝通交流,協助鎮黨政辦從組織領導、職責落實、隊伍建設、應急準備等方面開展標準鄉鎮的創建和有關實施意見的制定工作。最終,干窯鎮黨委決定將創建“省氣象防災減災標準鄉鎮”與創建“全國文明鎮”、“省森林城鎮”“市藥品安全示范鎮”一起并入“四鎮聯創”工作之中,并將其列入2011年干窯鎮政府重點工作計劃。
二、樹立為農服務理念,做好特色為農服務
作為機關干部,平時與基層接觸甚少,對基層工作并不熟悉。因此,我將此次蹲點服務工作看做是了解基層、接觸群眾的一次良好機會,并注意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在調研中樹立為農服務理念,在服務中解決農民實際困難,力爭在3個月的蹲點服務期中為干窯百姓做幾件實事和好事。為此,我積極參加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的下鄉技術指導,深入農村田頭調查干窯鎮特色農業生產現狀,并將調查情況總結形成《干窯鎮特色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敏感點自查與對策措施建設》上報鎮、條線領導審閱。此外,充分利用縣氣象局為農服務“大團隊”和農業大戶信息庫等資源,積極推進氣象為農服務聯系卡制度和農業“兩區”服務工作,帶領縣氣象局農氣專家走訪3個精品農業示范園區和12戶特色農業種植大戶,并將有關大戶納入全縣氣象災害短信預警平臺,為其提供全天候的氣象預報與預警服務。
一、加強領導,分級負責,建立高效快捷運轉機制
為了使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切實負起領導責任,成立了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立足現實、充實加強、細化職責、重在建設的方針,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機制,切實轉變職能,把加強應急管理擺上重要位置,把人力、財力、物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用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同時建立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和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快捷、高效的運轉機制。
二、認真研究,充分論證,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在完善和修訂預案過程中,緊緊圍繞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特點,認真研究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和發展規律,充分借鑒兄弟街、鎮、鄉的成功做法,注意吸取以往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經驗教訓,加強調研,廣泛聽取管理部門和一線工作同志的意見,不斷提高預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我鎮先后制定了《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鎮重大、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鎮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等一系列應急預案。
三、加強督導,強化培訓,提高應急反應處置能力
應急管理的具體工作在基層,落實也在基層,我鎮充分發揮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作用,努力加強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導,在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應急演練。年,進一步加強了對社區、企業、學校、河堤等重要部位的應急管理工作,做到應急有預案,救援有隊伍,聯動有機制,善后有措施,切實提高應急管理隊伍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快速反應和協同應對能力,全面提高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四、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隊伍建設
加強對應急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了應急機制建設的領導責任制、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重點建立和完善了村(社區)基層的監測預測、預報預警體系,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五、切實加強應急管理宣傳教育
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具體工作方案,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組織實施。采取群眾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方式,利用廣播、宣傳欄、傳單、明白紙等多種載體,主動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月日,利用我鎮趕集日舉行了“防災減災和應急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民政、衛生、安監、公安、水利、國土、林業、電業、交通、建設、教育、食品藥品監督等相關部門參加了活動,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相關職能部門安排專業人員為群眾開展咨詢宣傳服務。共張貼宣傳海報50多張,出動宣傳車6臺,為群眾講解了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免費發放各類宣傳資料4萬余份,前來參觀咨詢和索取宣傳資料的群眾絡繹不絕。農口系統各相關單位以森林防火、動物防疫、防汛、農產品質量安全、防雷減災等為重點,出動宣傳車50多臺次,下鄉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國土、安監、科技等以地質災害防治、礦山事礦、地震災害為重點進行宣傳,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民政、教育、衛生等部門以社區、村組、學校、鄉鎮為依托,重點宣傳了防災減災、常見疾病防疫及公眾關注的甲型H1N1流感預防知識宣傳。公安、交通等部門圍繞社會治安、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開展宣傳。
明年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一、繼續完善各類應急預案體系
按照國家、省、市有關要求,充分發揮預案在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和完善工作,逐步形成相互銜接、完整配套的應急預案體系。一是繼續加快預案編制進度,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應急預案體系。切實做到各村(社區)都有預案,所有種類的突發公共事件都制訂相應預案,相關預案間互相銜接,不留空檔,確保預案層級分明、規定具體、科學規范。二是認真研究,充分論證,注重預案的可操作性。在完善和修訂預案過程中,要圍繞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特點,認真研究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和發展規律,注意吸取以往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經驗教訓,加強調研,廣泛聽取專家和管理部門同志的意見,不斷提高預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推進應急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二、認真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報告
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認真做好日常值守應急和信息匯總工作,進一步提高信息報告的效率和質量,進一步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和值班登記、交接班制度。根據國家、省、市、區關于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工作的要求,完善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報告制度,明確信息報告要素、時限、渠道和責任主體,強化對重要值班信息的查詢、跟蹤和匯總,規范突發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報送工作。
三、加快推進應急制度建設
抓好應急管理的制度建設,推進應急管理工作規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在應急預案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完善各項應急工作制度。確定工作重點,制定工作措施,為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處置打下良好基礎。
四、認真做好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
多層次、多角度進行應急管理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深入宣傳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和政策措施,宣傳應急預案和應急知識,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提高公眾應急綜合素質。按照災前、災中、災后的不同情況,分類宣傳普及應急知識,使公眾了解和掌握在遭遇突發公共事件時進行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確方法,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法制意識。推動全鎮開展面向村(社區)和企業的宣傳教育工作,大力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知識和技能。
全縣任務目標
2011年全縣要確保完成萬元GDP能耗比去年下降3.5%,節能建筑占比比去年提高2個百分點,為“十二五”節能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二、責任分解
(一)分行業明確目標責任
1、工業。編制并組織實施工業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切實抓好全縣工業企業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將工業企業能耗總量和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分解下達,并作為對企業及企業負責人的評價考核內容。重點監控全縣18家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縣工信局要與重點企業簽訂并落實節能目標責任書,將節能降耗的目標和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個人。堅持存量調整優化和增量嚴格準入相結合,抓好新上項目節能評估關口,堅決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目標。組織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對標先進、強化技改”專項行動,在全縣工業企業中推廣30項節能應用技術,工業主導產品單耗水平明顯降低。在重點能耗企業引進推廣能源管理師和能源管理員制度,在年耗能10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強制配備2名以上能源管理師和能源管理員,年耗能2000噸標準煤以上企業強制配備1名以上能源管理師和能源管理員,大幅度提升全縣節能管理專業化水平。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推進節能工作,年內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工業節能項目5項。按照省“雙三十”要求,加大對區域內列入省“雙千企業工程”的重點節能企業和重點排污企業的監控力度,確保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年度目標任務;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下降;當年實施技術改造項目和淘汰落后產能項目形成的節能減排能力占本行政區域當年節能量的比例有明顯提升。確保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以上。(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工信局、縣環保局)
2、建筑。編制并組織實施建筑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以提高節能建筑比重為目標,研究制定部門規章和政策措施,完善建筑節能工作制度。積極推進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實施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小區2個。加強建筑節能管理,嚴格執行省公共建筑50%、居住建筑65%的節能設計標準,在建和新建建筑全部安裝熱計量裝置;強化建筑工程節能設計、施工圖審查、開工許可、節能產品檢測、在建工程稽查、建筑節能專項驗收、節能產品使用等環節的閉合監管力度,確保全縣城鎮500平方米以上新建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達到98%以上;大力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新型墻體材料推廣應用率達到90%以上;積極推進地源、水源、空氣源熱泵、綠色照明、太陽能集熱及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新技術應用和普及。全年實現節能建筑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住建局)
3、交通運輸。編制并組織實施交通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大力推廣節能環保型交通工具,推進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積極構建節能、高效運輸網絡,提高運輸車輛的運輸效率;嚴格落實《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嚴格控制各類新增運力,客車實載率低于70%的線路不得投放新運力;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舊汽車,鼓勵使用節能和新能源車輛。2011年,更新雙燃料出租車30部,更新其他車型出租車23部;淘汰老舊客車18部,更新節能環保型客車18部。(責任單位:縣交運局)
4、商業和公用事業。編制并組織實施商業和公用事業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對大型商場、公用設施、賓館商廈、寫字樓、居民住宅實施節能改造示范工程,推廣采用高效節能辦公設備、家用電器、照明產品,完成2.4萬支高效照明產品推廣任務。發揮流通服務業對消費行為的引導作用,在超市、商場等場所推行節能標簽制度,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組織實施商貿服務業節能降耗示范工程5項。進一步完善商貿服務業節能管理的規章制度,深入開展節能宣傳教育,年內組織全縣商貿服務業節能降耗現場會1次。有計劃地對城市供水、排水、供熱、照明單位進行節能升級改造;2011年縣內建設天然氣加氣站1座;在全縣主要路段啟動太陽能照明燈示范工程,代替能耗較大的傳統路燈;加快推進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繼續完善供熱價格形成機制,實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制度。(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社、縣住建局、縣發改局、縣物價局)
5、農業和農村。編制并組織實施農業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加大農業農村節能降耗推進力度和循環經濟發展速度。重點建設15個節能型農村新民居建設示范村,力爭使我縣節能型農村新民居建設示范村累計達到50個以上;嚴格控制農業污染,以集約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為重點,加快建設養殖場沼氣工程和畜禽養殖糞便資源化利用工程,推進人畜糞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飼料、燃料轉化,污染排放符合總量減排要求。新建大中型沼氣工程1處;示范推廣4種循環農業模式,普及6類循環農業技術;在新農村、新民居建設中大力推廣太陽能利用等節能新技術,推廣太陽能熱水器2000個,節柴灶2000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推廣新型農機具200臺(套),農機化新技術實施面積達到3萬畝,以降低農機作業用油消耗。(責任單位:縣農工委、縣農牧局、縣農機局)
6、公共機構。編制并組織實施公共機構“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建立完善各級各部門公共機構節能基本工作制度、組織協調機制和量化考核評價體系。切實抓好公共機構建筑物和采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以及辦公設備節能,利用市場機制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組織實施公共機構節能示范項目2項。全面落實《省公共機構節能辦法》,2011年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節電率、節水率、節油率均達到5%以上,評選縣級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單位5家。(責任單位:縣機關事務管理局)
7、教育、衛生、水利等其他領域。編制并組織實施本系統“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大力建設節能型學校、醫院、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設施,積極采用高效節能空調、電腦、節能燈等節能產品,節能燈覆蓋率達到95%以上。開展本系統節能降耗先進單位評選活動,培樹本行業節能環保示范試點。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庫容量,年內完成6.5萬畝造林綠化任務,其中人工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4.5萬畝。(責任單位:縣教體局、縣衛生局、縣水利局、縣林業局、縣文廣新局)
(二)各鄉鎮明確目標責任
1、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計劃安排。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切實把節能降耗擺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按照《節能法》和縣政府有關節能管理的要求,健全機構、理順職能、明確責任。按照承擔的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落實節能指標,制定和實施本轄區“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和2011年節能減排工作計劃。
2、抓住重點環節,確保完成任務。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按照承擔的目標任務,督促、檢查轄區內工業、農業、建筑業、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的節能工作開展情況。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創造性地謀劃實施一批節能工程項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旅游產業,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推動我縣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奠定堅實基礎。
推進措施
(一)細化目標責任,健全考核體系。一是細化分解責任。由縣節能減排辦牽頭,組織縣發改局、統計局、工信局等部門,按照省、市下達的工作目標,結合區域發展情況,細化分解各鄉鎮、縣直各部門、重點企業具體任務和推進目標,由縣政府與其簽訂責任狀,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目標責任體系,做到“目標、任務、標準、時限、獎懲”五明確,確保全縣目標順利實現。二是加強督導考核。堅持年初部署、年中督導、年底考核制度,每季度通報各責任單位節能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三是嚴格兌現獎懲。堅持把節能目標完成和措施落實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績效管理,依規嚴格獎懲。
(二)加大增量控制,調整優化存量。一是嚴把項目準入關口。繼續嚴格落實能評制度,對“兩高一資”、能耗高于全縣控制指標的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核準、備案。所有新上工業項目必須采用國內先進技術工藝,必須按照循環經濟理念考慮產業鏈的延伸,必須達到同行業能耗、排污先進水平,必須將能耗、排污總量控制在核定范圍內。對違規建設的“兩高”項目責令停止建設,金融機構不得發放貸款。二是強力開展淘汰落后產能行動。制定全縣鋼鐵、焦化、水泥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及落后裝備整體實施方案,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全年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加強監察執行處罰力度,促進各企業加快淘汰中小型落后設備的步伐。三是培育壯大低耗能、低排放產業。強化服務,鼓勵企業投資新建能耗低、污染小、產出大的項目,對低能耗、高產出項目實行綠色通道。支持鋼鐵等高耗能行業重點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三)加強項目謀劃,建立節能支撐。一是大力謀劃實施節能減排類項目。各鄉鎮、縣直有關單位、重點工業企業要把謀劃實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類項目做為項目實施重點,作為本區域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的抓手,全力謀劃實施推進。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重點工業企業的節能減排類項目謀劃實施情況將列入全縣節能考核的主要內容。對今年安排實施的70個縣重點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及產業結構調整類項目,實行領導分包和部門負責制,一月一通報,竣工抓驗收,重點見成效;列入市重點的12個節能項目確保按期完成,實現項目年節能能力14萬噸標準煤。二是加大對節能減排項目的支持。全年推廣30項節能重大技術,縣科技三項經費要側重支持重點用能企業節能減排新技術的研發力度,資金、項目占比達到1/4以上。
(四)實施動態監測,控制能耗總量。一是實施能耗總量控制。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耗實行總量控制,對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總量進行動態管理。對超過限定指標的,及時下達預警通知并采取“兩高”企業限產等措施。對經濟發展速度快、質量高且節能指標完成好的鄉鎮和企業,適當調增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使有限的容量發揮最大效益。二是繼續施行每月會商制度。定期召開由縣主要領導參加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龍山電廠、崇利制鋼等重點企業能源消耗、碳排放情況和建筑、農業等重點行業節能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度和分析,及時解決全縣節能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題。
(五)發揮市場功能,加大杠桿調控。一是健全市場促進機制。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培育壯大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加速推廣節能產業化發展。邀請國內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專家,到全縣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18家重點耗能企業進行節能巡診行動,幫助企業查找節能漏洞,同時推介合同能源管理服務。二是強化電價杠桿調控。組織高耗能設備、產品大檢查,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三是加強資金投入。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節能信息溝通、共享,探索實行節能成效與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貸款相掛鉤。
(六)實行能效對標,落實激勵機制。一是深入推進能耗大戶對標。采取內部對標、競爭性對標和同業對標等方式,分行業樹立標桿,及時為企業提供服務信息。二是建立對標核查制度。把對標行動開展情況納入節能監察和環境監察的重要內容。督導企業建立能源管理師制度。三是落實激勵約束措施。將節能技改作為工業技改貼息資金重點投入方向,對積極開展技改對標且取得顯著成效的企業,在項目審批、資金安排、要素供應等方面優先支持;對不參加對標行動或措施不力、進展不快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
2016年,國家旅游局分兩批了“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名單,首批全省共有8家單位入選,第二批全省共有20家單位入選。我區成功列入第二批創建單位名單,將于2019年迎接國家旅游局的驗收。
一、“全域旅游”的基本概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指在以旅游為優勢產業的特定區域,將該區域作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建設、管理、運營,通過旅游業服務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形成政府與市場、居民與游客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旅游發展模式的先行區和創新區。
與傳統旅游發展模式相比較,“全域旅游”有六大轉變:
一是旅游開發、建設從單一景區建設和管理向綜合性旅游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
二是旅游產業內涵從旅游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的發展平臺轉變。
三是旅游業發展從單一的產業發展向開放的“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方式轉變。
四是旅游體驗方式從以觀光旅游為主的傳統體驗方式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的復合型旅游方式轉變。
五是旅游管理工作從少數部門管理向多部門協調統籌推進轉變。
六是旅游執法方式從旅游職能部門為主的執法管理向多部門協作綜合執法管理轉變。
二、武進旅游發展的現狀
“十二五”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實施了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不斷完善。2016年,全區共接待旅游者17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旅游增加值分別達到205億元、99億元,與上年度同比分別增長8.4%、9.6%、10%。截至目前,我區共有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7個國家2A級以上旅游景區(其中5A級景區1家),6個省二星級以上鄉村旅游示范區(點),4個省級自駕游基地,1個省級工業旅游點,14家星級酒店,18家旅行社。我區先后獲得了“全省旅游工作先進集體”、“國家旅游名片”、“中國旅游可持續發展示范縣(區)”等榮譽稱號,提高了旅游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雖然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在全國“全域旅游”蓬勃發展的今天,也面臨嚴峻挑戰和深刻危機,在發展過程中累積的一些問題也日益顯現。如:缺乏重大項目,發展增速變緩;投資主體單一,景區運營質量不高;旅游產品類同,同質競爭激烈;資源要素制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等,這些都制約著進一步發展。
三、“全域旅游”工作的初步思路
作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武進區積極籌備各項創建準備工作。區旅游局于2016年編制完成了《武進區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初步規劃了武進“全域旅游”的工作目標、實施戰略和保障措施,力爭2019年順利通過國家旅游局的驗收,實現武進旅游的二次創業,助推武進旅游再攀高峰。
(一)工作目標
緊扣“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積極性,在充分挖掘武進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通過打造精品景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高智慧旅游服務水平,加大旅游新業態開發,將武進建設成為“以觀光旅游為基礎,休閑度假為主導的中國知名的時尚體驗型旅游目的地,長三角高品質特色休閑度假勝地,將旅游業建設成為推動武進服務業發展的龍頭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1.經濟指標
到2020年,力爭全區年游客接待量2300萬人次,年均增長8%左右;實現旅游總收入30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實現旅游增加值150億元,年均增幅11%左右。到2020年,旅游業增加值占全區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5%,占全區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 %,旅游業作為全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更加突出。
2.創建目標
武進區創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太湖灣旅游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嘉澤鎮創建“江蘇省旅游風情小鎮”。
雪堰鎮創建“常州市鄉村旅游示范區”。
環球動漫嬉戲谷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西太湖花博園、影視基地、高新區園中園等一批新建景區創建國家2A級以上旅游景區。
禮嘉嬉樂灣生態農業示范園、雪堰龍鳳谷創建省“五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點)”,雪堰南山村、雅浦村、禮嘉薰衣草莊園、湖塘騏驥莊園等一批旅游點創建“省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點)”。
綠建區綠色建筑博覽園等創建“省級工業旅游(區)點”。
明都紫薇花園酒店創建“國家五星級旅游飯店”。
到“十三五”期末,努力使全區國家A級以上旅游景區、省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點)、省級工業旅游(區)點等的總數突破30家,帶動全區“全域旅游”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二)重點工作
1.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提升旅游發展新格局。
一是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茖W編制全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將旅游發展融入到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各類規劃中,發揮“多規統籌”的作用。打破傳統旅游資源觀,通過“全域旅游”規劃,統籌資源發掘和分析工作,形成“全域旅游資源庫”。充分利用自然保護區、森林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建筑等人文資源開發旅游項目,保持其民族特色、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確保旅游發展的可持續性。二是優化旅游發展布局。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旅游業的發展環境,打破行政壁壘和地域界限,把單個景點有機串聯起來,以點串線,連線成面,多線成網,形成一個全域概念明晰、區域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同時,充分調動鎮、村旅游發展的積極性,統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提升改造、市場監管秩序、公共智慧服務等,進一步提升區域旅游發展水平。
2.實施改革創新戰略,轉變旅游發展新方式。
一是實施體制改革。按照“政企分開、市場運營”的原則,探索和實施國有景區所有權、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通過建立績效考核、薪酬掛鉤等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運營機制,激發企業活力,提高國有景區運營效益和質量。鼓勵有條件的景區引入旅游名企和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國有旅游資產管理和運營。二是轉變發展方式。轉變原來主要依托政府平臺投資旅游、以國有體制機制管理運營旅游景區的發展模式,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資本積極投資旅游產業。三是創新發展理念。加強旅游與現代農業、林業、工業、文化、體育、金融、醫療、養生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支持通過“旅游+”發展方式不斷拓展旅游發展空間,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3.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助推旅游產業大發展。
一是推動旅游發展載體建設。堅持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模式,推動太湖灣旅游度假區、淹城旅游區、西太湖休閑旅游區、橫山橋風景區等旅游發展載體建設。各旅游板塊在高水平規劃的同時,要堅持“以項目為核心、以特色為生命、以品質為根本”的發展理念,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凝練獨特內涵,創新科技應用,強化體驗功能,避免同質化競爭。二是大力招引旅游重大項目。鼓勵支持社會資本投資旅游項目,把旅游業納入重點招商計劃,特別要吸引一批旅游名企、央企到我區投資發展旅游項目。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旅游發展平臺和旅游資源,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做好做足做精傳統旅游的大文章,同時,也要積極啟動建設生態房車露營基地、商務會展旅游產品、青少年研學營地和旅游風情小鎮等一批旅游發展新業態。
4.實施品牌建設戰略,擴大武進旅游影響力。
一是塑造推廣武進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把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推廣作為我區對外文化交流、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圍繞“花都水城、浪漫武進”的生態、文化和旅游特質,提煉具有武進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全方位開展武進旅游品牌建設和推介。鼓勵旅游企業以旅游節慶活動為契機,開展靈活多樣的宣傳推介活動,擴大武進旅游的品牌影響力。二是啟動旅游品牌創建工程。太湖灣旅游度假區圍繞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通過不斷豐富區域內旅游產品,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提升區域服務水平,增強游客的滿意度和吸引力。雪堰鎮、嘉澤鎮等圍繞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充分利用生態優勢、資源特色開發賞花采摘、民俗體驗、特色民宿、休閑度假等鄉村旅游精品。通過品牌旅游景區、精品旅游線路、旅游節慶美食、旅游商品展示等,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知名旅游品牌和旅游企業,形成我區的旅游品牌優勢和旅游“軟實力”。
四、關于武進“全域旅游”工作的幾點建議
當前,旅游業正呈現出“消費大眾化、需求品質化、發展全域化、產業融合化和競爭白熱化”五大趨勢。下一步,圍繞“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和《武進區旅游發展三年行動
計劃(2017-2019)》,我們建議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建立健全統籌組織領導機制。組織召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動員大會,成立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常態運作的“全域旅游”創建工作協調辦公室。對涉及創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項作專題研究和分工部署。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加強對產業政策、發展規劃、項目建設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工作統籌安排和監督評估。
二、制定完善配套政策保障體系。建立“全域旅游”工作目標責任制,將“全域旅游”發展與職能部門、板塊、鄉鎮績效考核相掛鉤。將旅游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保障旅游重點項目用地指標。設立相當規模的“全域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并將其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用于支持旅游重大項目開發、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市場服務營銷、旅游新業態培育等。
三、啟動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加快編制我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依據規劃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并由政府印發,把“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之中。
四、加快實施一批重要特色工作。一是努力營造全域旅游氛圍。近期,我們通過地方申報、網絡評選和專家評審等方式,評定了“淹城冬雪”等“陽湖十景”,擬在“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動員大會上予以表彰獎勵,努力營造全區關注旅游、支持旅游、打造旅游的良好氛圍。二是精心謀劃宣傳推廣辦法。擬在“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經費中專門列支一塊宣傳經費,首先,對于評選出的“陽湖十景”,我們計劃利用網絡媒體、公益廣告、公交站臺等低成本平臺進行宣傳,力爭將“武進處處是美景”的概念深入人心;其次,精心打造一部以各景區景點為載體,以“全域旅游”為核心,立意新、特色明、引力強的宣傳推廣短片,在省內媒體投放,大力吸引周邊城市市民關注;再次,編印一份精美的旅游小冊子,在區內各大型酒店、景區景點等進行發放。三是逐步加大扶持力度。立足自身實際情況,努力向周邊縣區學習,逐步加大對旅游行業、旅游產業的政策、資金等扶持力度。
附件:1.武進區部分旅游企業名錄
2. 2017-2019年武進區旅游重點項目建設計劃表
3.2017-2019年武進區旅游招商項目調查表
4.2017-2019年武進區旅游度假區、A級旅游景區、星級鄉村旅游區等創建工作計劃表
5.周邊部分城市旅游產品供給相關信息表
常州市武進區旅游局
2017年9月5日
附件1
武進區度假區、景區旅游點、鄉村旅游點名單
類別
序號
名稱
等級
度假區
1
武進太湖灣旅游度假區
省級
景區(點)
1
春秋淹城旅游區
5A級
2
環球動漫嬉戲谷
4A級
3
中華孝道園
4A級
4
武進宋劍湖生態旅游區
3A級
5
嘉澤藝林園
3A級
6
橫山橋白龍觀
2A級
7
三勤農業生態園
2A級
鄉村旅游區(點)
1
橫山橋龍潭湖農業生態園
省四星級
2
隨園盆景園
省四星級
3
嘉澤成塘書院
省四星級
4
雪堰城西回民村
省四星級
5
雪堰太滆村
省三星級
6
雪堰雅浦村
省二星級
工業旅游區(點)
1
遙觀光大環保能源
省級
自駕游基地
1
花都溫泉
省級
2
春秋淹城
省級
3
龍潭湖農業生態園
省級
4
清都紫薇園
省級
星級酒店
1
九洲喜來登酒店
五星級
2
明都紫薇花園酒店
五星級
附件2
2017-2019年武進區旅游重點項目建設計劃表 單位:萬元
序號
區域
項目名稱
項目內容與規模
建設單位
建設起止年限
計劃總投資
已完成投資
2017計劃投資
2018計劃投資
2019計劃投資
2017計劃進度
2018計劃進度
2019計劃進度
備注
1
太湖灣旅游度假區
(4個)
龍泉山郊野公園(嬉戲谷生態露營基地)
項目規劃面積約693畝,規劃建設停車區、游客服務區、房車營地區、移動木屋區、商業娛樂區、體育拓展區、田園山水區、奢野帳篷區等九大功能區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露營地公園。包括3.35km鄉村游道路。
江蘇武進太湖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江蘇甲子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2015
-2017
24000
17000
7000
竣工投入運營
運營
2
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基礎設施提升項目
包括主游客中心位于嬉戲谷停車場,占地8畝,建筑面積2000㎡;輔游客中心位于度假區東,占地20畝,建筑面積約2000㎡;輔二游客中心位于度假區西口,建筑面積500㎡;科創中心3000㎡;園區內各節點景觀綠化提升;停車場、廁所改造及智慧旅游建設等。
江蘇武進太湖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2017
-2019
25000
8000
10000
7000
項目開工建設,其中主游客中心、廁所竣工
科創中心、輔游客中心、停車場等竣工
全面竣工
3
鄉村游道路(太滆、城西、城灣段)
太滆段長1.4km,城西段長1.96km,城灣段10km。
江蘇武進太湖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2017
-2019
15000
4500
4500
6000
太滆段、城西段開工建設
完成太滆、城西段;城灣段開工
全面竣工
4
太湖灣水上飛機項目
太湖水上搜救中心及相鄰地塊26畝,建設水上飛機航站樓及起降平臺,定位為區域固定的運營基地(FBO)飛行員培訓基地及華東地區重要的通勤基地。
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
2016
-2019
30000
3000
2000
15000
10000
臨時起降點建設,機場開發建設
機場建設、購置飛機
機場運營
尚未開工
5
西太湖
(1個)
西太湖雅集園
占地5.8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由5大展館組成的藝術群落。項目包含5大藝術館整體建設安裝費及后期改造費。
江蘇花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2012
-2019
22000
19600
600
600
600
完成辦公區域翻新工程;綠化養護,日常運營維護
日常運營管理、維護;綠化養護
日常運營管理、維護;綠化養護
6
湖塘鎮
(1個)
騏驥莊園二期項目
打造以馬術等競技體育、休閑娛樂、教育拓展、觀光旅游及互動式有機生態農業為一體的特色莊園。
常州騏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2017
-2019
2500
1500
400
300
300
野外休閑騎乘,戶外拓展、定向訓練營,真人CS
水域改造優化,東門、停車場,游客休閑服務區等
特色住宿、高端休閑娛樂場所等
7
雪堰鎮
(2個)
雪堰鎮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改造
對全鎮區域內6公里雨污水管道、3.7公里環山游步道及停車場、路燈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整治。
武進區雪堰鎮人民政府
2016
-2018
8000
6000
1500
500
環山游步道開工建設;雪雅線提升
亭山路提升改造
8
太滆村漁業特色一條街
以徽派風格改造近50戶的鄉村旅游飲食一條街;建設長80米,寬12米的鄉村旅游水產品交易市場道路;建設太滆村街面800米街面線纜入地項目。
武進區雪堰鎮人民政府
2015
-2017
4080
3000
1080
太滆鄉村旅游水產品交易市場道路竣工
9
嘉澤鎮
(1個)
嘉澤環湖綠道綠色屏障工程
觀賞花海和苗木休閑餐飲。
江蘇田野生態有限公司
2016
-2018
30000
20000
5000
完成觀賞花海建設
10
禮嘉鎮
(3個)
常州薰衣草莊園
占地600余畝,以薰衣草等為景觀特色,打造薰衣草旅游全產業鏈(種植園、婚紗攝影、精油提煉等),集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商業于一體的創意旅游綜合體。
常州薰衣草現代農業觀光園有限公司
2015
-2017
6000
3500
1500
1000
繼續提高園區軟硬件設施,提高知名度
11
嬉樂灣生態農業示范園
占地1200畝,以“一軸、兩區、四篇”(一軸為園區主干道;兩區為東區科普娛樂區,西區主題景觀區;四篇為開心農場篇、生態展示篇、主題景觀篇、科普娛樂篇)為核心,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生態農業示范、生態農產品生產、農業體驗、綠色主題旅游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農業園。
江蘇嬉樂灣生態農業示范園有限公司
2015
-2017
25000
15000
10000
游客服務中心,民宿、菊園、燒烤長廊、房車帳篷露營等,水產品養殖、農產品深加工中心等。
12
禮嘉豐潤農業文化生態園
占地400多畝,種植高產、高效、保健、無公害瓜果蔬菜,建設健康養生、觀光旅游、科普教育為目的的現代農業項目。
常州市豐潤農業文化生態園有限公司
2017
-2018
4000
2000
2000
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正式運行投產
13
高新區
(1個)
園中園
以傳承民族文化為主,展示古樹奇樹,靈石巨石為輔,由低層現代建筑和古居民群組成,是集養心修身觀賞于一體的私家別院,占地約46畝,建筑面積約17000㎡。
常武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2015
-2017
40000
25000
15000
園區道路,園林綠化,河道景觀,老房子室內及展館設置。
14
前黃鎮
(1個)
前黃狀元文化園
位于前黃實驗學校西側,占地約6公頃,以“狀元文化”為主題,包含狀元閣、狀元雕塑群、翰林苑、曹瀆秋楓、及第橋等,打造狀元文化展示、歷史文化演繹、自然景觀等相融合的文化公園。
前黃鎮政府
2017
1300
500
500
300
完成規劃設計及前期準備工作
完成景觀項目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
完成文化氛圍的布置
總 計
236880
113600
59080
34400
24200
附件3
2017-2019年武進區旅游招商項目情況匯總表 單位:萬元
序號
所屬鄉鎮或板塊
項目名稱
項目內容與規模
項目總投資
招商項目進展
招商意向單位(投資商)
意向單位聯系人
招商責任單位
責任單位聯系人
備注
1
太湖灣
太湖灣游艇俱樂部
游艇碼頭緊鄰萬澤太湖莊園。建筑面積4500平米,規劃停船泊位60個,功能涵蓋游艇停泊、維修、旅游觀光等。
3500
已簽約
萬澤集團
林偉光
常州萬澤天海置業有限公司
楊增輝
因土地規劃問題尚未能開工
2
淹城、湖塘鎮
常州武進索亞風尚酒店項目、三勤房車營地
占地面積150畝,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打造華東地區影響力和創新力,集旅游、購物、休閑、娛樂及綜合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體驗式溫泉房車樂園。主要建設及經營主題酒店、品牌會所、溫泉休閑區、房車營地等項目。
15000
已簽約
中盈旅游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
解亞莉
淹管委;
湖塘鎮政府
談正剛、樊燁、
曾桂
中盈集團法務部門在審核正式協議
3
禮嘉鎮
禮嘉德國現代農業項目
一期規劃建設500畝。
4500(歐元)
2017.3簽約
GIC德國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德國FAKT AG股份有限公司
禮嘉鎮政府、江蘇嬉樂灣生態農業示范園有限公司
4
嘉澤鎮
嘉澤姬山古鎮
結合嘉澤鎮姬山文化、狀元文化、花木文化,打造文化旅游集散地
650000
在談擬簽約
偉光匯通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
區旅游局、嘉澤鎮政府
5
太湖灣
漁港風情小鎮項目
300000
在談
中青旅領澤基金
華僑城和云南旅游
旅游局、太湖灣管委會、雪堰鎮
6
淹城
泛淹城旅游區文化旅游項目
開發建設淹城遺址文化項目,春秋樂園室內兒童游樂項目等
3500
在談
中青旅領澤基金
旅游局、淹管會
7
太湖灣
加拿大農業觀光項目
引進加拿大先進的設施農業,需要農業用地1350畝,建設用地150畝。
15000(美元)
在談
加拿大海卓諾公司
劉卓明
發改局
呂 駿
8
嘉澤鎮
德國溫泉項目
包括水上創意游樂項目及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
一期10000(歐元)
在談
德國法克特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天山重工
姜文鴿
嘉澤鎮政府
9
太湖灣
太湖灣嬉戲谷商業街項目
20個商鋪、內街7000平,總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
300(美元)
意向
常州韓經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太湖灣旅游度假區管委會
10
太湖灣
太湖灣完美世界展示中心
利用嬉戲谷內一場館做完美世界線下游戲產品的展示
2000
意向
完美世界數字娛樂技術公司
太湖灣旅游度假區管委會
11
前黃鎮
前黃楊橋老街
在楊橋進行旅游+養老+地產開發模式,涉地600畝
100000
意向
中冶十一局、無錫一建
12
遙觀鎮
遙觀鎮宋劍湖旅游項目
占地6.5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2000畝,計劃打造集濕地觀光、休閑旅游、科普教育、親子互動、民俗體驗、商務會議和鄉村旅游于一體的新型旅游商業綜合體
19000
意向
遙觀鎮政府
沈錫忠
13
橫山橋
白龍觀道教文化園——江南第一財
規劃面積在200余畝,配套面積600畝,按國家4A級旅游景點標準建設,有“第一財”祈福區、道教文化體驗區、龍文化博覽區、太極休閑區等。
30000
意向
白龍觀
附件4
2017-2019年武進區旅游度假區、A級旅游景區、星級鄉村旅游區等創建工作計劃表
序號
所屬鄉鎮或板塊
創建單位
創建目標
創建時序進度
聯系人
聯系方式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1
武進區
武進區
第二批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啟動創建
薛 鑫
2
太湖灣
武進太湖灣旅游度假區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完成申報工作,
通過省級初評
通過國家旅游局驗收
李云輝
13775208068
3
嘉澤鎮
嘉澤花園生態小鎮
省級旅游風情小鎮
啟動創建
通過驗收
薛健峰
13961120688
4
淹城
中國春秋淹城旅游區
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通過國家旅游局驗收
蔡華
13914991675
5
太湖灣
環球動漫嬉戲谷
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啟動創建
創建
通過驗收
李云輝
13775208068
6
遙觀
宋劍湖生態旅游區
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擬啟動創建
創建
杜駿華
88712768
7
禮嘉鎮
江蘇嬉樂灣農業生態示范園
省五星級鄉村旅游區
啟動創建
創建
通過驗收
盛偉
13915016898
8
雪堰鎮
太滆村
省四星級鄉村旅游區
啟動創建
創建
許紅衛
15240507601
9
禮嘉鎮
常州薰衣草莊園
省三星級鄉村旅游區
啟動創建
創建
通過驗收
許望林
15251928588
10
雪堰鎮
雅浦村
省三星級鄉村旅游區
啟動創建
創建
邵國君
13951228782
11
雪堰鎮
南山村
省二星級鄉村旅游區
啟動創建
創建
呂峰
13951228782
12
遙觀
光大環??破战逃?/p>
省級工業旅游點
通過省級驗收
13
綠建區
綠建區綠色建筑博覽園
省級工業旅游點
啟動創建
創建
14
西太湖
西太湖旅游區
省級旅游度假區
創建方案需等“蘇澳合作園區”規劃方案確定后啟動
15
西太湖
西太湖花卉博覽園
國家4A級旅游景區
16
西太湖
西太湖影視基地
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附件5
周邊部分城市旅游產品供給相關信息表
類別
地區
江寧區
溧陽市
常熟市
宜興市
武進區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個)
1
1
省級旅游度假區(個)
2
1
1
國家級濕地公園(個)
2
2
1
省級濕地公園(個)
1
2
1
1
國家A級旅游景區(個)
5A級
1
1
1
4A級
3
1
4
8
2
3A級
4
3
2
2A級
8
4
1
2
總數
15
6
5
12
7
省星級鄉村旅游示范區(點)(個)
五星級
2
1
1
1
四星級
13
15
3
15
4
三星級
6
4
2
17
1
二星級
4
5
1
總數
21
24
6
38
6
省自駕游基地(個)
3
3
1
3
4
省級及以上工業旅游示范區(點)(個)
2
1
5
1
2016年接待境內外游客數
(萬人次)
2800
1600
1985.35
今年我區天氣氣候總體正常,無重大氣象災害發生,但仍呈現災害性天氣多發,極端氣候事件顯露的特點。冬季低溫冰凍階段現,持續暴雨初冬襲,大氣靜穩霾日頻,對流天氣初雷晚。春季氣溫低迷春來遲,階段陰雨多滋擾,短時暴雨頻造訪,對流天氣來去匆。夏季天氣涼爽高溫寥,日照偏少創歷史,梅雨豐盈過程頻,“鳳凰”臺風穿港城。秋季初秋連晴降水少,干旱顯現火險高,雨少風弱霧霾現,冷強暖弱入深秋。今年主要氣象災害有:較強冷空氣、低溫冰凍、連陰雨(雪)、強對流(雷電、雷雨大風、短時暴雨)、臺風、暴雨、霧霾等。
1-11月(截止11月中旬)我區平均氣溫18.7℃,比常年偏高0.7℃;降水量__01.5毫米,比常年偏多__7.3毫米;降水日數136天,比常年偏多0.5天;日照時數1234.5小時,比常年偏少382.3小時。區域極端最高氣溫38.6℃,極端最低氣溫-5.2℃;降雪日5天,積雪日1天,低溫日(≤0℃)8天,冰凍日16天,霾日89天,霧日5天。
1、深化決策氣象服務工作,提升決策服務成效。
(1)加強值守,做好重大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和保障服務。面對我區復雜的天氣氣候條件和日益嚴峻的氣象災害防御形勢,我局始終將氣象防災減災、保障公共安全、做好(重大)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和保障服務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年內較好地完成低溫冰凍、連陰雨(雪)、暴雨、臺風、強對流、大風等(重大)災害性天氣保障服務,其中“鳳凰”臺風為歷史上自9806號臺風以來第二個穿過我區的臺風,具有登陸次數多影響時間長風雨強度強等特點,正面襲擊我區,給我區帶來大暴雨和內陸區域7-9級,沿海區域8-10級,沿海海面9-11級大風,局部海域12級嚴重風雨影響。
(2)精心服務,做好重要節假日、重要活動、重大工程、關鍵時期、過程性天氣等氣象保障服務。根據今年的氣象服務重點和業務工作特點,我局進一步完善天氣預報預警流程和規章制度,嚴密跟蹤監視、精心分析會商、主動扎實服務,切實提高監測預警的時效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在應對災害天氣、保障重點工作、服務生產生活等方面發揮了較好作用。保障完成重要節假日、重要活動、重大工程、關鍵農事、過程性天氣等氣象服務。呈報氣象呈閱件5期,氣象信息內參29期,氣象決策應急現場服務5次。
(3)積極融入,扎實落實“五水共治”氣象職責任務。履行“五水共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全力做好“五水共治”氣象保障任務。根據“五水共治”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制定氣象專項服務方案,全力完成氣象保障任務,氣象內參12期,重要天氣過程專題周報43余次,重要氣象信息短信120余條。按要求制定縣域突發暴雨精細化監測預警工程實施方案,啟動試點縣(市、區)建設,落實“五水共治”專項考核任務。
(4)加強合作,發揮氣象應急聯動保障職能。主動與相關單位和部門合作,強化聯動應急與共推共建共享機制,與農林(海洋與漁業)、海事、水利、國土、旅游等部門共推農業、森林防火、海洋港口、防汛抗旱、地質災害、旅游景點等災害防御和共建合作機制;與環保部門共推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信息宣傳和研究合作機制;與民政、科技等部門共推生態環保、綜合防災體系建設和宣傳培訓等工作;與涉海、涉農、涉企、涉災、涉防等多部門和行業開展數據共享和資源共用,公共服務效率和公共安全防御效益日益提升。
2、豐富公共氣象服務內涵,提升公共服務效益。
(1)踐行為民服務宗旨,拓展宜居城區和民生實事新舉措。繼續修訂和公布年度公共氣象服務白皮書承諾,全年有序開展數十類氣象公共服務工作。繼續推出并扎實落實氣象為民服務五件實事,以為民實事工作呼應社會需求和群眾關切。深化特殊群體氣象服務工作,與區殘聯聯合推進“氣象進萬家,心系殘疾人”特色服務,謀劃手語氣象服務新模式。
(2)深化公共服務要求,拓展氣象信息新渠道。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開設“__氣象”官方微信和“__氣象”官方新浪微博,提供“雙微”氣象新服務。完成__公共氣象服務網升級改版,內容更加豐富、功能更加完善。
3、強化氣象科技創新,提升專業專項特色服
務能力。(1)扎實推進__港口氣象中心建設。強化方案調研、技術研究和合作共建,根據建設方案制定“八個一”( 一個前期調研報告、一套崗位人員隊伍、一套監測系統建設、一套業務平臺開發、一個服務流程制定、一批服務產品開發、一個周年方案制定、一套合作機制建立)建設任務,全面推進港口氣象中心各項工作進度,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港口(海洋)氣象服務20__年度提升方案目標任務,在加強溝通,促進合作;優化平臺,促進服務;加強研發,豐富產品;優化布局,加強監測;隊伍建設,提升水平;建章立制,優化流程等六個方面得到有力提升。
(2)積極探索梅山保稅港區氣象綜合服務新思路。針對梅山保稅港區開發建設和科學發展對氣象服務提出的新要求,積極謀劃氣象服務新思路,結合實際按“四有”標準(有綜合觀測基地、有固定辦公場所、有固定氣象服務聯絡人、有固定氣象服務產品)積極推進梅山保稅港區氣象綜合服務工作,努力發揮氣象在保障梅山保稅港區開發建設、防災減災、科學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3)有序推動專業專項氣象服務再深入。依托智慧氣象項目建設,建立交通、農業、旅游、海洋、防雷等專業服務分平臺,氣象服務精細化、專業化、針對性有效提升。同時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各類專題專項氣象服務,積極做好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做好重大項目和重大規劃的氣候可行性論證和氣候影響分析評估。
1、有序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加快我區氣象事業發展。
(1)按計劃完成年度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依托__氣象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新農村建設、平安__建設、生態__建設等各項現代化建設工作和上級氣象部門的項目和技術支持,__氣象現代化工作穩步推進,促進氣象監測分析預報預警能力逐步提升。建設完成梅山綜合氣象觀測站項目、__區智慧氣象服務系統一期項目、雨雪冰凍觀測項目等;中國氣象局海霧綜合探測基地試驗項目啟動建設。
(2)按要求推進“五水共治”氣象保障工程建設項目。根據各級黨委政府對“五水共治”工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按照省市區三級政府就“五水共治”氣象保障工作的要求,積極謀劃完成我區“五水共治”工程氣象保障任務。開展突發暴雨災害氣象保障工程建設項目調研、實施方案制定、項目立項等工作。
(3)評估“__”謀劃“__”,依靠氣象現代化推進事業再發展。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倒排工作計劃,加快有序推進,尤其對部分現實存在困難的項目,進一步分析原因,研究對策,制定措施,落實責任。同時啟動“__”氣象發展規劃前期研究,將氣象現代化發展規劃與我區總體規劃體系以及我區經濟社會需求緊密結合。
2、強化氣象社會管理,推進企業氣象災害防御機制建設。
(1)突出重點,探索企業防雷安全管理工作新模式。__區危化企業多、臨港工業密、企業規模大、經濟總量集中,對氣象災害敏感度高、災害危害大,尤其是雷電災害防御形勢嚴峻。__局緊密結合當地平安建設重點工作,著力推進以防雷安全監管為重點,以企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為載體,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政府主導、部門監管、企業自管”相結合的防雷管理工作新模式,推進企業氣象(防雷)減災工作向社會化、規范化、常態化邁進。
(2)強化管理,規范施放氣球活動各環節。為進一步消除隱患,規范__區施放氣球活動,7月印發《__區氣象局進一步規范施放氣球管理工作的通知》,針對未按規定報批、未按審批規定使用氦氣充灌、未按規定設置識別標志、施放現場無人值守等情況,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檢查,有關單位施放氣球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明顯提高,施放氣球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規范。
(3)狠抓落實,防雷設計施工跟蹤和防雷裝置年度檢測工作有序開展。努力克服我區防雷安全隱患大,技術服務要求高,技術人員不足,保障體制不暢等特點,進一步加強防雷技術服務和現場監督,努力保障重點企業、公共設施防雷裝置運行安全,全年開展現場服務1000余次,服務企業350余家,其中定期檢測檢測點達到24000余個,年檢及時率、復檢率、應檢已檢率達99%以上。
3、強化氣象服務入基層,提升氣象防災減災效益。
(1)建立健全基層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制,促進區、鎮(鄉、街道)、重點單位氣象災害防御應急預案進一步修訂完善;梳理調整氣象防災減災“四員”隊伍結構完善,氣象應急聯動人員擴充至4000名;結合我區經濟社會和氣象災害特點,強化涉化企業以雷電安全為重點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跟進安全宣傳、技術服務和部門管理,培育指導條件成熟的企業創建全省首批氣象災害防御示范單位(企業)。
(2)強化氣象服務入基層。根據市區政府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工作要求,開展基層氣象服務站建設,送氣象服務進村(社區)、重點單位、有關企業。建立健全直通式氣象為農服務機制,進一步擴大農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聯系卡”發放,納入專業氣象短信服務名單。針對農村仍是防雷減災工作的薄弱環節,免費送防雷技術服務進村(社區),義務開展社區用房防雷安全排查。
(3)落實區鎮(鄉、街道)兩級氣象防災減災視頻通報業務試點工作。完成氣象災害應急指揮視頻會議系統建設,印發《__區區鎮(鄉、街道)間氣象防災減災視頻通報業務辦法》,建立通報業務工作制度和業務流程,開展技術培訓和業務試驗,實現省—市—縣—鄉四級氣象信息互通和工作聯防,進一步完善基層氣象防災減災決策會商信息互通機制,提升防御準備和應急反應能力。
4、認清形勢把握機遇,理清深化改革新思路。
(1)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新要求。為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使審批制度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氣象行政審
批工作全面提速、上檔,氣象業務平均辦結時間縮短至1.3個工作日。在氣象證明服務中簡化開具氣象證明服務流程,壓縮辦件時間,科室聯動,調取當地自動氣象站的監測數據傳輸到氣象證明網絡系統,使得服務對象當場就可以取走原本兩個工作日才可以完成的氣象證明。進一步完善“首問負責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嚴格執行行政審批管理制度和氣象非稅收入收費標準。(2)理清氣象行政權力清單。根據理清權力清單的總體要求,依據氣象法律法規規章,認真梳理權力清單指導目錄,從101項原始事項,確定61項權利事項,完整、準確地向社會公開權力清單,做到依法履職、審批簡化、用權規范。
(3)謀劃防雷技術服務改革過渡。充分調研,開展防雷中介機構改相關問題研究及過渡部署。根據__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要求積極探索防雷技術服務中介機構的改革工作,經深入調研,基本思路形成,努力落實方案出臺和若干家有意愿入駐本區的防雷技術服務中介結構的備案準備工作。
1、加強氣象宣傳,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根據__省宣傳部、氣象局等單位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宣傳工作的意見》,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氣象宣傳工作,充分發揮氣象宣傳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深化全民科學素質教育成員單位職責,積極開展氣象科普宣傳。全年結合我區氣象災害和次生災害防御特點和科普工作重點,以世界氣象日、防災減災周、安全生產月等為契機,結合五水共治、生態區建設、新農村建設等重點工作,積極開展了“四進”(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宣傳、廣場宣傳、媒體宣傳、專題講座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氣象科普宣傳活動。指導__實驗學校校園氣象站建設,一名同志榮獲全國校園氣象站優秀輔導員稱號。
2、狠抓作風和廉政建設,促進工作作風轉變。
扎實推進黨風廉政與反腐敗工作,強化管理提高效能。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扎實落實中央、省、市“八規六禁”和區委關于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的各項部署,認真開展氣象部門第十三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到__區檢察院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紀檢監察員主動向區紀委匯報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情況、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情況以及年度重點工作開展情況等內容。單位主要負責人與各科室負責人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完成地方和部門兩次財務審計工作,落實整改措施,進一步推進財務管理工作和財政保障機制規范化。積極參與全區中層負責人作風效能考評,促進服務意識增強和服務質量提升。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宗旨意識、全局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進一步提高,秉傳承、強隊伍、樹形象,積淀深厚的氣象文化底蘊,不斷提升氣象事業軟實力。
3、加強氣象科技創新,推動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強化跨部門多領域合作研究,《塑料大棚小氣候變化特征及其與蔬菜種植的關系》、《__區霾特征及天氣形成機制研究》、《__港口氣象服務產品與平臺開發》三個科技項目分別獲區、市立項,5篇學術論文獲得交流或發表。專業技術人員廣泛參加預測報、防雷、財務、信息、網絡安全、法制等各類專業培訓、業務比武和學歷晉升學習。以“立足崗位講奉獻,服務群眾創佳績”為口號,積極創建市級青年文明號。氣象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工作有序推進,為促進氣象服務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根據中央和中國局的統一部署,3-10月集中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省市氣象局和區委活動辦的精心指導下,結合實際,認真落實規定動作,精心開展自選動作,堅持邊查邊改,有序進行。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加強組織部署、制定實施方案,搞好學習教育、廣泛聽取意見,認真查擺問題,深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確保整改落實,加強建章立制,建立長效機制。教育實踐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使干部職工深受教育,作風轉變取得明顯成效,突出問題得到切實解決,群眾工作得到明顯加強,制度建設取得重要成果,氣象服務工作進一步提升。
從今年工作實踐來看,在工作中有以下四點問題和困難。
(一)氣象精細化預報能力、公共氣象服務能力、氣象社會管理能力還不能滿足氣候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對氣象服務提出的更高更精細化更廣泛的需求??萍汲晒D化和技術支撐能力提升不快,全方位多層次服務能力不夠,精細化監測預警能力不強。
(二)氣象監測分析和預報預警技術支撐能力不強,在保障臨港工業集聚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核心領域方面切入點不夠,具體抓手不多,服務效益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三)全民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理念還需進一步強化?!罢鲗А⒉块T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機制雖已初步建立,尤其在政府主導氣象災害防御部署和搶險救災方面,部門各司其職又密切聯動配合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但全社會民眾自主應急避險救災意識還不強,應用各類應急知識主動開展自救能力不夠。
(四)人才隊伍總量和質量與日益拓展逐年強化的氣象工作職能不相匹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氣象各類法律法規規章的逐步健全,氣象部門在承擔原有的氣象基礎業務工作基礎上,在氣象公共服務、氣象防災減災、氣象社會管理等方面職能大幅度拓展和不斷強化,急需進一步增強人才隊伍配置和保障機制配套,以適應事業發展的需求和氣象職能的全面發揮。
(一)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加強黨的建設、廉政和作風建設。加強氣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文明創建工作質量。
(二)提高氣象保障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預報準確率和氣象服務水平,特別是提高重大災害性天氣分析預警和服務能力。做好氣象服務民生、防災、經濟、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三)推進城鄉氣象“兩個體系”建設。重點在發揮效益、加強服務、規范管理上下功夫。
(四)積極面對__防雷安全工作形勢,強化防雷技術服務和社會管理。通過納入區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強化企業氣象防災(防雷)安全主體職責,通過防雷技術服務擴組,提高防雷技術服務效率。
(五)廣泛開展氣象宣傳工作,深入推進“平安__”建設進程。
(
六)精心謀劃氣象現代化發展,開展氣象發展“__”規劃問題研究和編制工作。(七)深化氣象改革,強化履職能力。穩步推進全面深化氣象改革的各項部署,重點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在正確履職上做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