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0 10:19: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理生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福州綠樹成蔭,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4.9%,綠地率達37%,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1.2平方米,擁有省級以上森林公園1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以上風景名勝區6處。本地鄉土樹種十分豐富,據統計,共有3門160科1136種,為福州市生態園林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福州先后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榮譽稱號,閩江口濕地獲評“中國十大魅力濕地”。同時,福州還有環保協會、觀鳥協會等眾多社會組織參與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因此,福州無論從自然環境、資源環境,還是從社會發展環境來看,均已初步具備建立生態教育科技實踐基地的良好條件。
二、建設生態公園城市的薄弱環節
1.城市空間拓展相對滯后于生態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福州進行了“東擴南進、沿江向海”建設濱江濱海國際大都市的城市規劃,在建設過程中,城市發展空間一直沒有拉開,越江臨海的步伐緩慢,仍然囿于閩江沿岸,導致中心城區的人口過于密集,中心城區用地壓力大,交通擁堵,社區綠地少,生物多樣性減少。此外,閩江沿岸和南臺島開發建設的建筑阻擋了沿江通風廊道,阻礙了城市空氣流通和污染物的擴散,近年來熱島效應明顯??傊?,城市基礎設施的超負重影響了居住環境的優化。2.濕地和內河污染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近年來,隨著城市部分濕地區域的過度開發,濕地的生態功能退化,灘涂圍墾、吹沙造地破壞了濕地灘涂生態系統的平衡,使沿海地區生態系統的生物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閩江口附近的近海海域水污染嚴重,導致近岸海域近年來赤潮多次爆發,給河口區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威脅。由于濕地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還有城市內河沿線一些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企業污水排入內河中,造成飲用水取水口的污染趨勢加重,加之受閩江潮汐影響,水源地水質鹽度指標呈上升趨勢。城區內河遭到有機質污染,達標率不足60%,氨氮、總磷指標超標嚴重。
三、加強生態文化建設、打造生態教育科技實踐基地的建議
1.打造生態城市文化,開啟大公園生活
福州應憑借大自然給予的資源稟賦,凸顯生態環境優美的優勢,積極打造“綠城、花城、水城”,使福州成為海峽西岸經濟的核心區、人文和諧的文化城和一個宜居的大公園。因此,福州建立生態教育科技實踐基地,不僅是建立一個對外展現福州生態建設成就的窗口,同時也是建立一個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接受生態教育的基地,這能吸引更多公眾關注和推動福州的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教育科技實踐基地要求學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接受大自然的哺育的同時,精心呵護自然資源,保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生態濕地。例如開發體驗類科技實踐活動,開展采摘、勞作、科普教育、拓展訓練、農副產品加工DIY等體驗活動,或在沿江濱海地區漫步或騎行,將“純生態、科技體驗”的理念植入生態環境建設與科技實踐體驗中。生態教育科技實踐基地的建設,以生態學為指導,合理布局城市濕地系統。福州市具有豐富的河流水網,以閩江、烏龍江等為主干的水系脈絡縱橫全城。另外,要充分挖掘內河沿線的歷史文化內涵,營造親水公共開放空間、游憩休閑空間,使內河充分“透出來”,成為學生的公共活力帶,充分展現福州“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山水園林”城市形象。
2.建設應尊重原生態,突出文化品位
從生態教育科技實踐基地的建設出發,我們應重視對生態教育基地的規劃建設。為了保持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在建設城市公園時盡量保留原生面貌,維護生態平衡,這樣一來,保留的生態價值才更高。筆者建議,生態公園教育基地的建設應盡量保持原生的樹種植被,保留原來的自然環境,略做升級改造,不宜全部鏟平。如福州旗山自然公園,公園在淡水河邊,以農田、池塘等人工濕地為主,應保留原生的面貌,包括農田、池塘、水道、植物等,可做部分改動,以木棧道連接各處,多架空力求不破壞綠地。想要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就要開發一系列人們樂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義的生態文化產品,不斷豐富生態科技實踐的內涵,向社會提供更精彩、更有教育意義的生態科技文化產品,擴大生態教育實踐基地對社會的影響,例如建立自然教育中心、森林體驗營地、觀鳥平臺、森林體驗攀爬架,舉辦生態博覽會與科普知識論壇等。在組織觀光方面,可組織五大精品路線:閩越自然文化探索發現之旅、閩都溫泉休閑度假之旅、閩江黃金水道觀光之旅、福地生態峽谷親水之旅、跨越海峽榕臺風情之旅。
3.挖掘生態文化內涵,建設生態教育人才隊伍
關鍵詞:旅游英語論文;旅游文化英語論文;英譯
引言
攀枝花市,四川省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被稱作陽光花城,座落在四川西南角,金沙江和雅礱江交匯處。自1965年建市以來,城市建設已形成規模,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獨具風味的飲食,濃郁的少數民族民俗風情文化,成為獨樹一幟的旅游品牌,成為攀枝花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游文化的翻譯工作是使對外宣傳資料發揮作用的重要環節, 也是一個城市對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環境建設的重要體現。如何讓攀枝花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攀枝花, 有效開展招商引資、擴大對外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積極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針對目前攀枝花市獨特旅游資源的英譯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將極大地促進攀枝花的對外交流合作和提高城市的整體形象。但是由于中英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差異表現在其不同的審美、價值觀及風俗習慣等中英旅游文本在提供信息方面亦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在功能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中英旅游文本的不同點,,旅游文本的翻譯應以游客為中心,以傳播中國文化為導向,最終達到旅游文本的誘導目的。可以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直譯、增譯、省譯、類比等,以期增強旅游文本譯文的可讀性,最終有效實現譯文的預期功能和目的。
一、攀枝花特色地理地貌的英譯
攀枝花地處攀西裂谷中南段,屬浸蝕、剝蝕中山丘陵、山原峽谷地貌,山高谷深、盆地交錯分布,地質構造復雜,森林覆蓋面積大,喀斯特地貌分布廣,裂谷、溫泉、溶洞、瀑布和河流比比皆是,為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基礎。對于對于攀枝花特色地理地貌的英譯方面,張沉香(2007)對于術語的國際化, 提出應“適當加大音譯比例”,“促進國際合作和科技發展”。
音譯不僅能夠達到簡潔和透明的作用,還是保存源語文化的最佳途徑。尊重術語體現的文化而采用音譯的翻譯方法也是現代術語翻譯的一個趨勢。以攀枝花地理地貌“喀斯特”為例,就是采用的音譯方法現已被學界多接受,然而它卻曾被中國學界采用意譯的方法改譯為“巖溶”。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世紀初由中國學者確定的“天坑”,即西方地理學學術話語中的“特大型塌陷漏斗”所描述的地理樣貌,在攀枝花也是數量眾多,大小不一。2005 年起,“天坑”這一定名獲得了國際喀斯特學術界的一致認可,漢語拼音 “tiankeng”開始國際通用“喀斯特”在中國和 “tiankeng”在國際學界的最終被接受,這體現了兩個屬于名詞文化內涵的保留,以及音譯在學術文化界的認同。
攀枝花非常有名的“格薩拉生態旅游區”主景區距瀘沽湖116公里,距麗江376公里,沿省道216線(稻攀路)前行可達稻城、亞丁,景區景觀由天坑地漏、巖溶景觀、高山草甸和彝家風情等組成。關于“格薩拉生態旅游區”的英譯資料“Gesala Ecotourism Area as a part of the Golden Triangular Tourism Area of Daocheng, Lijiang and Panzhihu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ure of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該譯文首先介紹了格薩拉生態旅游區的地理位置位于稻城,麗江和攀枝花旅游金三角,位于川滇兩省的交接處。 “ It is not only the south gate of the Great Shangri-la of China,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unshine Ecotourism Area in west Panzhihua City.” 此句則強調了格薩拉生態旅游區的重要性,為中國大香格里拉的南大門, “the south gate”則運用了英語中隱喻的修辭手法 “metaphor” ,非常生動形象。
接下來用添加注解的方法,介紹格薩拉生態旅游區命名的含義和淵源。 “Gesala”, a vocabulary of the Yi Nationality, means “the beautiful heaven where human and nature coexist harmoniously”, “the funniest hillock” and also “the place closest to the Sun”. “格薩拉”是彝族的一個詞匯,含義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的天堂”,“最的山丘”“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為貴州荔波喀斯特地貌申請世界自然遺產成功,作出了特殊貢獻。
屠玉麟教授,碩士生導師。貴州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1962年畢業于貴陽師范學院生物系。主要從事植物地理、環境生態與自然保護等方面的研究。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貴州省農業區劃先進個人,貴州省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9項,主持參加完成科研項目10余項,目前主持在研項目3項,編寫或參與編寫著作20余部,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安裕倫1987年貴州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專業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兼職博士生導師),地理與生物科學學院院長,校學科帶頭人,曾為英國、澳大利亞訪問學者。擔任過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綜合自然地理、氣象與氣候、貴州地理、土地資源等10余門課的教學。主持省重點攻關等各類科研項目20項。獲省科技進步獎2項。發表論著40余項。2003年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兼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貴州省土地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遙感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測繪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專業學術方向:環境遙感與信息系統、自然地理
梁虹1985年陜西機械學院工程水文及水資源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教授,碩士生導師,貴州省省管專家,校學科帶頭人??蒲蟹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中國巖溶》、《地理科學》、《經濟地理》、《水電能源科學》、《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等全國重要學術期刊和全國性科技期刊以及國家出版社發行的全國性學術會議論文集上以獨著或第一作者的身份20余篇。
學術貢獻:創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一“喀斯特水文地貌學”
彭賢偉教授,碩士生導師,房地產估價師,土地估價師。1984年7月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地理學專業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9月-1987年2月在河北師范大學區域地理助教進修班學習碩士學位研究生主要課程,結業后回貴州師范大學任教。中國地理學會會員。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長江分會第五屆委員會、貴州省房地產業協會中介專業委員會委員、貴州省房地產估價專家鑒定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房地產估價、土地評價與估價、自然資源開發與區域發展等方面研究工作。近5年主持參加科研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7篇。專著1部。
【關鍵詞】《干旱區研究》 辦刊實踐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04-01
《干旱區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中國土壤學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學術期刊。自1984年創刊以來,刊物質量不斷提高, 影響力逐年增大,期刊核心影響因子由2011年版的1.038上升到2015年版的1.351;核心總被引頻次由2011年版的1344次上升到2015年版的1968次[1,2]?!陡珊祬^研究》不斷向前發展,為新疆干旱區的科研事業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期刊如何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個永恒的話題,這就要求我們期刊人從辦刊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使自己的刊物不斷向前發展,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F將《干旱區研究》辦刊3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總結如下,為期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一、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和辦刊宗旨
《干旱區研究》著重刊載全球變化的干旱區響應、內陸水循環與水資源、干旱區脆弱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對策、綠洲生態系統建設、綠洲學科發展等干旱區基本科學問題,以及沙漠改造利用等成果。《干旱區研究》堅持以服務讀者、作者,促進學科發展為核心的辦刊宗旨,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及時傳播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弘揚原創性學術精神,以“科學發現優先權”為最高追求目標,優先發表高質量的原創性學術論文,秉承“唯質是視,量質錄用”的辦刊原則。
二、創辦特色欄目,關注熱點問題
在堅持辦刊宗旨、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干旱區的重點研究領域和科研所的研究方向,在2007年第4期開辟了“綠洲可持續發展”欄目,以期探討綠洲的本質問題,從而有效地解決干旱區生態與環境的實際問題。為了辦好這個欄目,我們特邀了黃盛璋、申元村、王介民等教授為本欄目的顧問。積極主動捕捉學科前沿,及時發表新成果,推動學科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了推動這一科學問題的深入、持續的發展,我們撰寫了編者按。同時,及時約稿,從而保證了欄目的順利開展。
亞洲中部干旱區作為地球陸地表層系統的組成部分,由于它明顯的不同于濕潤區和高寒冰凍區,而被人們所廣泛關注,尤其被地學領域的科學家們所青睞[3]。根據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與中亞國家接壤,同屬于干旱地區。2013 年第3期開辟了“亞洲中部生態與環境”欄目,報道了關于亞洲中部土壤、氣候、水資源等方面的研究內容,開辟特色欄目幾年來,得到了廣大科研工作者、讀者和作者的廣泛關注,提升了刊物的影響力。
三、轉變傳統辦刊模式
2011年以前,《干旱區研究》編輯部采用的是傳統的辦公模式,以郵件的形式與審者、作者、讀者聯系。為了適應網絡化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提高稿件處理速度,快速、高效的建立起與審者、作者的聯系。2011年正式建立了自己的網站http://,采用遠程稿件采編系統,網上自助投稿、查詢系統。該系統提高了辦公自動化水平,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網上投稿、審稿、處理稿件等,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縮短了論文的處理時間。為作者、讀者、專家等提供“在線”服務和互動交流。
為了提升刊物的影響力和社會效益,《干旱區研究》先后加盟了一些大型期刊數據庫和檢索機構,實現了期刊的互聯網發展。《干旱區研究》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它是《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農業科技文獻庫》、《國土資源數據庫》等多種中文期刊數據庫的來源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info)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被《中國生物學文摘》、《環境科學文摘》、《中國地理科學文摘》、《國外地理文摘》、《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以及《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英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美國)等國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
四、提高服務意識
期刊編輯主要和審稿專家、作者、讀者交流,主要為這部分群體提供服務??萍计诳庉嫷姆找庾R貫穿于編輯工作的各個環節,包括作者投稿、審稿過程、稿件反饋、退稿、稿件的編輯加工、稿件的出版等等。
作者投稿以后編輯部都會立即初審,初審以后需要先修改才可以送外審的稿件,將以最快的速度反饋給作者;初審通過的稿件第一時間送給相關研究領域的審稿專家,外審的稿件編輯部會定時提醒審稿專家,若超時仍沒審回來的稿件將更換其他審稿專家;專家審回的意見及時回復給作者,審稿意見是修改后發表的稿件,修回的稿件送常務副主編終審;退稿的稿件也會盡快把專家的意見反饋給作者。在編輯加工過程中,責任編輯遇到專業上有疑問的地方,會及時和作者溝通,耐心的聽作者解疑答惑,同時編輯也豐富了自己的知識,編輯和作者之間是互相學習、互動的過程。
期刊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審稿專家、作者、讀者以及同行的認可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所以,要珍惜今天所取得的成績,揚長避短,增強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刊物的影響力。
五、注重學習與交流
科技期刊編輯工作是站在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前沿,以一定的社會讀者群為主要服務對象,對別人的文章進行組織、選擇、整理、加工、出版??萍计诳庉嫻ぷ魇且豁椌C合性的再創造性勞動。高質量的期刊一方面來源于原創性科技論文自身的學術水平,另一方面取決于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人員的綜合素質,包括政治思想、科學素養,知識結構、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其中,編輯人員的科學素養是保證科技期刊學術質量、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發揮科技期刊在科學研究中重要作用的關鍵因素。
近幾年,《干旱區研究》編輯部鼓勵編輯人員每年既要參加編輯方面的繼續教育培訓,又要根據刊物的報道宗旨和內容,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期刊編輯還積極參加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議,了解專家的最新研究動態,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內容有針對性的約稿和組稿,對專家學者的熱點研究領域進行持續跟蹤報道。
《干旱區研究》編輯部的辦刊之路還很長,我們要借鑒成功的辦刊經驗,結合自身刊物的特色,揚長避短,走屬于自己刊物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1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板)[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
[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5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板)[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
[3]陳曦,姜逢清,王亞俊,等.亞洲中部干旱區生態地理格局研究[J].干旱區研究,2013,30(3):385-390.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城市景觀;研究
Abstract: the city is a kind of human activity effect is strong landscape, its internal material flow, energy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population flow, very a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erious disorder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urban landscape inflation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contradictions of shrinking broken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urban morpholog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urb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research hot spo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scape ecology view of urban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ecology connotation, the urban landscape overall planning and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eference, and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research planning design method and wa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urban landscape;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 P9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當今世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生態學隨之迅猛發展,成為時代背景。在這樣的生態浪潮激蕩下,城市景觀結構研究成為了城市地理學和城市規劃研究的核心內容,傳統的城市空間結構著眼于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規劃學的脈絡而展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景觀生態學在城市景觀領域的研究逐漸興起,它引起了對描述、解釋和規劃景觀結構的傳統方法的重新思考,也為城市空間結構研究的傳統研究和科學交叉提供了新的視角,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景觀規劃理論原則上的指導,甚至為景觀規劃的研究與實踐提供方法論。
一、景觀與景觀生態學的概念分析
景觀生態學中景觀(Landscape)概念的引入將地理學家采用的表示空間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態學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方法結合起來。弗曼(1995)對景觀的解釋是由相互作用的重復出現的生態系統或土地利用類型的空間鑲嵌組成的異質區域。它具有空間異質性,是實在的地理實體,即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統整體。
景觀生態學是1939年由德國地理學家C.特洛爾提出的,對其最簡單的表述就是研究在一個相當大的區域內,由許多不同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即景觀)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協調功能及動態變化的一門生態學新分支。它給生態學帶來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由此應運而生的“生態景觀”強調重視景觀的生態效益、利用綠色景觀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等。
城市景觀整體規劃特征
從景觀生態學的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類干擾為主的景觀,是一種連續的景觀,城市主體的研究以城市地域社會為對象,探討人類活動與城市的互動關系。
總結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成果不難發現,城市景觀綠化是對城市公園系統、綠地系統和城郊風景區的規劃與管理,城市是其對象與主體。城市景觀格局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城市景觀組分類型中以高密度的人類活動為主體,強調以人為本,突出人性化原則;其次,城市景觀組分的空間分布主要受人類有目的的規劃、建設、活動的決定性影響;第三,城市景觀組分的內涵性重組和外延性擴張行為非常頻繁;第四,城市景觀組分的鑲嵌性分布特征十分突出,相互之間的功能聯系一般通過發達交通系統中的能流、物流和人流來實現;最后,城市景觀具有生態脆弱性和破碎性,城市景觀主要靠人為輸入或輸出不同性質的能量和物質來協調和維持,變化極快且對人類調控存在高度依賴性,城市功能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類活動失調,就很容易導致城市生態衰退。另外,城市交通系統網絡將城市切割成許多大小不等的斑塊,城市景觀要素斑塊之間及其與城市外部之間的,與人類活動相關的能量和物質流同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觀中的“自然”生態過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觀生態連通性,就成為維持城市景觀生態過程和環境功能的基礎。
三、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的內容與設計原則
李團勝(1998)認為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的內容應該包括環境敏感區的保護規劃、綠色空間體系規劃以及城市外貌與建筑景觀規劃。由此總結生態規劃主要包括如下內容:收集和調查城市景觀生態的基礎資料:對城市進行景觀生態分析與評價,即從景觀生態學角度分析城市景觀的要素、結構、功能,這是做好景觀生態規劃的基礎性工作;擬定城市景觀生態規劃;最后,提出合理城市規劃的原則,對城市空間及景觀布局進行合理規劃。
城市景觀是一系列生態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與功能的整體,在規劃中應把景觀作為一個整體單位來思考和管理,實現優化利用。此外,在城市景觀規劃中應遵循合理安排城市空間結構,相對集中開敞空間,組織和諧的土地利用,保持和恢復景觀生態過程與格局的連續性,維護自然斑塊之間的聯系,以綠色生態空間體系建設為中心的保護環境敏感區等規劃原則。
城市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
從方法論的角度上看,城市景觀生態規劃是就對景觀中一系列的生態進行整合規劃,此種整合是在整體和生態設計觀念基礎上的創造。與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偉大理想不同,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對現成結構的把握及改良,此種思想與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理想不謀而合。
在整合理念的基礎上進行城市景觀生態規劃,總目標是改善城市景觀結構與功能、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促進城市景觀的持續發展。具體有如下目標:①生態穩定性。即維持城市景觀的生態平衡,景觀的結構功能保持一致性和連貫性。②通達性。有效地確保城市生活的方便,各斑塊間有廊道共同,交通易于到達。③舒適性。從自然生態和社會心理兩個方面去創造一種能融合技術與自然于一體的理想環境。④美觀性。通過景觀規劃使景觀結構適量有序又富于變化,符合大眾的審美要求并富含文化特征。
五、總結
現代城市景觀是文化和自然的載體,它在百年間的歷史演進中,承載著民族藝術追求、實用性理念與時尚精神。在突飛猛進的城市設計浪潮,沖擊著現代城市的景觀設計的迅速發展,它將對未來全球化的城市景觀設計的形成和趨勢產生重大影響。本文結合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進行城市景觀的規劃與設計,構建現代城市景觀結構生態優化模式,對于指導城市空間結構的改造和重建過程,以及維護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秀珍 肖篤寧著:《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1995年 第2期 維普資訊網。
[2] 蘇偉忠 楊英寶著:《基于景觀生態學的城市空間結構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出版,2007年。
【關鍵詞】創新能力 培養 地方院校 地理科學專業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2C-0031-03
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加強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國家、地方、高校以及大學生個人都極其重要。國外許多高校通過組織學生全面參與科研等方式進行研究型創新實踐學習,培養創造性人才。我國許多高校也正在大力推動本科生加強科研活動,開展實驗調查等,以促進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然而,目前我國地方高校數量占全國高??傮w的大部分,它們與重點研究型高校相比,在為學生提供的科研項目、資金及科研平臺及實驗設施等方面還存在明顯差距。這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在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方面,必須努力尋找與本地區、本校情況相適應的因地制宜的創新途徑。而探索有效的創新實踐教學途徑則是地方高校彌補不足的最重要方式。創新能力就是推陳出新的能力,具體是指人們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科學、藝術、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方法的能力。本文以貴州省凱里學院為例,探索如何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一、地理科學專業加強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決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問題。吳傳鈞院士認為,地理科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交互關系與作用的科學。地理科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專業,已經在社會經濟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其人才培養目標已經不僅是為中學基礎教育培養合格的地理學科教師。地理科學研究對象的綜合性還決定了實踐教學是地理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地理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促使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環境事物發展與演變規律、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結構等知識,還對培養地理科學專業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為國家構建戰略創新體系提供支持具有重要基礎意義。
二、地方院校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面臨的困境
凱里學院作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其建設時間較短,在學科建設方面與國內許多高校相比,還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在建立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機制方面還面臨許多困難。
從凱里學院內部因素來看,存在以下幾方面不足:師資隊伍不完備,整體教學與科研隊伍水平不高;實踐、實驗教學設施不完備,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激勵等管理體制不健全;實驗實踐基地數量少,資源整合利用度低,沒有充分發揮實踐實驗設施、基地的效能;實踐教學方法還存在不足,對促進創造性和創新思維發展的方法還較少。
從凱里學院所處區域環境看,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劣勢:區域經濟落后,地方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生源質量不突出,教育資源整體匱乏;地處西部山區,地理區位條件差,對高級人才吸引力弱;當地社會企業數量少、層次低,對高校實踐支持力度弱,能提供校外實習基地數量少,產學研實踐平臺層次與水平低。
目前,凱里學院在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過程中,在人才創新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設計,因地制宜地構建合理的創新實踐教學體系與方案、高效的管理制度、評價考核體系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并且還面臨著資金不足等問題。因此,努力探索、研究適宜本地院校的創新能力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出優秀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地方、國家的經濟發展等也具有重要意義。
三、構建培養創新能力的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目前,不少學者進行了地理科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例如,朱愛琴對地理科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提出了地理過程實驗模塊、地理教育實踐模塊、地理應用實踐模塊、地理技術實踐模塊。
1986年錢學森提出,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并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它可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理論層次(基礎科學)、技術理論層次(技術科學)、技術層次(工程科學)。楊開忠認為科學體系應是客觀存在的科學研究分工和協作發展的系統反映,并總結和概括出地理科學體系包括地理科學哲學、基礎地理科學、應用地理科學和技術地理科學四個層次。構建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也應該是以科學的地理科學體系為基礎。本文以錢學森、楊開忠等人構建的地理學學科體系為基礎,根據凱里學院地理科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的實際情況,進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將其分為地理科學基礎實踐課體系、地理科學應用實踐課體系、地理技術實踐課程體系、地理科學綜合創新實踐課程體系。
(一)地理科學基礎實踐課程體系。主要是通過地理科學專業課程的實驗、實踐去深刻認識地球表層,理解人地相互作用關系及過程。包括核心基礎實踐課程與基礎實踐課程。
核心基礎課程有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氣象學與氣候學、綜合自然地理學、植物與土壤地理學、水文學與地貌學等。基礎地理科學是核心基礎地理科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合作領域。主要有人文地理學、環境生態學、文化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專業課程。
在基礎實踐課程體系中,通過設置驗證性和探究性等形式,在室內、室外分別進行觀察、測試、分析、考察及綜合自然地理實習等實踐訓練,培養學生對實驗操作、數據采集、分析處理等能力,并通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去分析、研究、探索出結論,促進學生在實踐訓練中對地理現象、地理環境客觀規律、人地關系的深刻認識,培養并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二)地理科學應用實踐課程。主要是把基礎地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系統地應用于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主要包括地質、環境、資源、生態、城市、經濟、社會等領域。主要的應用實踐課程有經濟地理學、巖溶學及應用、區域分析與規劃、旅游地理學、鄉村旅游學、環境學概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區域經濟學、城市地理學、災害地理學、生態旅游學等。
在應用實踐課程體系中,主要讓學生通過室內資料準備與分析,室外實地綜合考察、觀測、調查研究,去獲得地理環境中自然要素、人文、社會、經濟、環境等各方面的數據資料,運用地理科學專業知識去分析與研究地理環境中的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各方面及綜合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與辦法的實踐訓練,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科學專業思維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地理科學技術實踐課程。技術實踐課程是專門研究和開發地理科學技術手段的科學,是地理科學的技術支持系統,它包括傳統地圖測量技術、數學分析方法、新興信息計算機技術與“3S”技術,是地理學與計算機、信息學、圖像學、遙感、衛星等新興技術的結合。主要技術實踐課程有地圖學與測量學、遙感概論、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學的數學方法應用、計量地理學等。
在技術實踐課程體系中,主要讓學生在運用計算機技術實踐中,通過對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遙感技術掌握及相關軟件技術運用,對數字化地圖、遙感影像等資料中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數據資料,進行提取、分析運用的實踐訓練,以及運用數學方法對地理事物的空間規律的分析、建模的實踐訓練,建立認識、分析地理空間事物信息系統的新思維、新思路、新技能。
(四)地理科學綜合創新實踐課程。主要是地理教學技能與理念的培訓實踐,以及科技競賽、科研課題、學術(畢業)論文寫作等綜合性創新能力訓練的實踐,它還是運用地理科學專業知識水平及創新實踐能力的綜合體現。包括教育教學實踐訓練、科研課題研究實踐訓練、學術(畢業)論文寫作實踐、科技競賽實踐訓練等。綜合實踐課程有地理教學論、中學地理教學技能與教材精讀、教師教學技能訓練、教學見習、社會綜合實踐調查、學術規范與論文寫作、畢業論文寫作講座等課程。
在綜合創新實踐課程中,主要讓學生參與課程教學技能的訓練與實踐,通過主持或參與課題研究過程的實踐及撰寫學術(包括畢業論文)論文等實踐訓練形式,逐步培養具備良好的中學地理教學技能的能力,培養具有較強的信息處理、數據分析、研究寫作等科學研究能力。
從地理科學專業創新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結構可知(參見圖1):基礎實踐課程是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側重于對自然環境特征及其演化規律認識的實踐訓練;應用實踐課程側重于對自然環境整體系統中的社會經濟、環境等問題認識與研究的實踐訓練;技術實踐課程側重于培養學生運用新技術與方法進行地理科學領域進行研究的實踐訓練,它也是當代研究地理科學領域的重要技術手段和工具;綜合創新實踐課程則是綜合運用地理科學專業知識進行教學技能、科學研究能力的實踐訓練。其中基礎實踐課程與應用實踐課程體系在地理科學創新實踐教學體系中,起著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基礎知識鋪墊作用,技術實踐課程體系起著訓練學生具備運用地理科學系統理論與方法、先進信息技術與數學方法進行綜合實踐創新的技能,綜合創新實踐課程體系則是訓練、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科學知識、理論與技術進行實踐創新的能力。
圖1 地理科學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結構
四、地理科學專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教學措施
凱里學院盡管在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過程中面臨許多困難,但也在不斷向國內外優秀高校學習,努力尋求適宜的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途徑,不斷彌補不足,并根據本學院及地理科學專業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的實踐教學措施。
(一)重視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地理學是對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與關系及其時空規律的科學,因此地理科學專業對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與人文素質提出很高的要求。通過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可以使科學與人文教育的緊密結合。學生不僅可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外,還可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為綜合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對通識教育課程建設非常有特色,要求學生所學知識必須包含文、理兩大領域的基礎知識,通過多學科知識的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創新能力。因此,加強通識課程體系的建設,對促進地理科學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基礎作用。
(二)打造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的教學平臺。地理科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區域野外實地觀察力、運用“3S”技術處理區域地理空間信息的能力、區域經濟綜合分析的能力等。通過打造建設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的教學平臺,促進學生在參與科研過程中去創新、設計實驗過程,主動觀察、分析地理科學現象,促進其創新思想與創造力的形成。
(三)重視實驗室和實踐基地的建設與管理。雖然凱里學院資金困難是其實驗室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但只有加強建設才能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創新實踐平臺。在建設過程中,應該注意厲行節約、務實,集中資金優先購買急需的設備。加強對高水平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育與引進,注重引進教學與實驗兼具的“雙師型”人才。對實驗室的管理,從實驗室管理制度與學校實驗室資源整合等方面加強管理,充分發揮全校所有實驗設備、設施的功效。
實踐基地建設是地理科學專業創新實踐教學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選擇典型的、具有區域綜合性強及區域特性突出的實踐教學區,作為穩定野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必須達到的要求。凱里學院充分利用黔東南州及周邊區域特色,有效地建立自然、人文景觀為實習實踐基地。如劍河縣八郎國家地質公園、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風景區等極具區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作為實習基地。此外,還應積極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改變以前將其作為實踐場所的觀念,尋求與實踐教學基地所在單位深入合作途徑,建立校企互利機制,促進實踐基地建設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四)加強教師創新實踐教學素質的建設。高素質創新實踐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具有創造能力的教師隊伍。只有教師具備地理科學專業的前沿理論以及對相關交叉學科的最新理論有深入理解,才能在教學中講出新思路、新方法,并引領學生在科研實踐中去創新、探索。當教師具有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時,才能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開展有利于創新實踐培養的教學組織形式,從而培養出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學生。
(五)建立地理科學專業實踐課程的質量考核與評價體系。合理、有效的實踐課程質量考核與評價體系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制度保障。地理科學專業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需要從實驗室實驗、野外實踐基地的調查研究、教學技能訓練與見習等幾方面分別進行建立,從實驗實踐的準備、流程設計,實驗實踐參與過程,實踐作業及教育實習效果等幾個環節進行考核,其中實踐作業按實驗報告、實踐調查報告、學術論文等形式進行評價。從學生與教師的角度分別建立考核體系,并對考核體系建立量化考核指標。
總之,高校肩負著培養學生具備創新實踐能力的歷史重任。雖然地方高校在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方面還存在許多限制性因素,但只要能因地制宜制訂創新實踐人才培養方案,從教師隊伍、實踐課程體系、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實踐基地建設及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做好創新實踐基礎工作,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定能建設優良的創新實踐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經濟建設與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參與文獻】
[1]陳曄,徐晨.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與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鮑玉珩.美國大學的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策略與模式[J].電影評價,2012(22)
[3]曹建,王海欣,朱若珊.以本科生科研促進創新能力培養―北京大學的個案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03(1)
[4]王亞娟.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之路徑探析[J].價值工程,2011( 14)
[5]付軍龍,溫恒福,王守紀.大學創新教育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6)
[6]吳傳鈞.論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人地關系地域系統[J].經濟地理,1991(3)
[7]朱愛琴,周勇,謝雙玉.地理科學專業“模塊式、層次化”實驗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10)
[8]錢學森.關于地學的發展問題[J].地理學報,1989(3)
[9]楊開忠.論地理學體系建設[J].地理學報,1991(4)
[10]鄭度,陳述彭.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前沿領域[J].地球科學進展,2001(5)
[11]吳懷宇,程光文,丁宇.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探索[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基金項目】凱里學院校級教學改革與研究一般項目(JG201338)
關鍵詞: 景觀色彩;景觀規劃;秦咸陽宮國家遺址公園
中圖分類號:TH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6-0053-01
0 引言
景觀空間源于生存需求,發展于自身特色。目前各地的城市建設欣欣向榮,對于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都比過去有了很大提高,許多城市在塑造城市獨特形象上費盡心思。景觀形象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視覺是第一要素[1]。色彩是附著于實體之上,體現實體功能、塑造實體形象的一種手段,因此景觀設計免不了要考慮色彩的選取與搭配。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同步發展的跨文化傳播,源于人類共同特征產生的文化同一性和源于千差萬別的人類生存環境所產生的的文化差異性,這兩種相互交織的力量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而地域文化景觀更加注重于特定地理范圍內的文化差異性造就的景觀特質。這就進一步需要將不同地理范圍內的文化視覺特征進行提取設計。
1 相關理論研究綜述
1.1 色彩學 色彩學的這個部分涉及生理學、感知心理學,并且大量運用心理物理學的方法來研究。色彩會因不同觀者、不同條件而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引發出色感(冷暖感、脹縮感、距離感、重量感、興奮感等,由此可將色彩劃為積極的與消極的兩種傾向)、對色彩的好惡(包括對單色或復色、不同色調的好惡)、色彩的意義(象征性、表情性等)、色聽現象(即聯覺)等問題。簡言之,這部分主要研究在特定條件下色彩與觀者的感受、情感的關系,它是以個性心理學的研究為基礎的。
1.2 景觀色彩體系 景觀環境是一種更趨于自然,更多提取自然色彩的存在形式。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呈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景觀設計學是關于景觀的分析、規劃布局、設計、改造、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科學和藝術。
城市景觀色彩與城市色彩的概念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兩者都包含城市的自然、人文及社會景觀,但城市景觀色彩涉及的范圍比城市色彩要廣,城市色彩只是強調城市外部空間中的景觀,而城市景觀色彩則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由于城市景觀概念既可以指整個城市整體風貌,也可以指城市中的具體景物,因此“城市景觀色彩”所指代的內容則可從反映整個城市色彩面貌的“城市色彩”概念到反映具體城市景物的色彩,即從抽象到具體,涉及宏觀與微觀,有一定的層次性[2]。
2 景觀色彩設計的原則與目標
色彩屬于心理與視覺藝術感受,景觀色彩組合也應滿足視覺與心理需求為原則。即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滿足文化的繼承和延續性,色彩分區原則性。雖然視覺與心理感受有著不斷變化更新發展的不穩定性,但是它也有相對穩定的方面。視覺需求相對穩定的一面是指人們的色彩觀念常受到理性文化傳統的影響,即這種觀念與當地文化、風俗習慣、密切相關,不易變更。另一方面,在景觀色彩的組合時,也應注意到視覺與心理需求不斷發展、變化這一特點,以求景觀環境色彩的組合順應時代要求。
進行景觀設計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創造出適合人類生存的人居環境。在城市色彩景觀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的今天,城市化所帶來的文明成果和社會負擔同時擺在人們面前,如何在尊重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建立一個良好的城市環境成為21世紀人類發展的主要目標,這也是城市色彩景觀研究的基本理論原則和目標之所在[3]。
3 景觀文化中色彩提取與塑造的手段
3.1 研究區域景觀概況 秦咸陽宮國家遺址公園基址位于涇渭新區南部,秦漢大道東側,蘭池大道北側。北依五陵塬,南濱渭河生態景觀帶。向南通過橫橋可達長安城。東西兩側為渭北商務發展帶。是涇渭新區乃至整個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核心區。
地塊內綠化狀況良好,大面積的農耕用地視線通透,秦宮墻遺址內有一定數量的綠化種植和林地。散布多個村莊,鄉土風味濃厚,但風格特色多樣。
3.2 總體形象建構 在規劃設計中,協調景觀風貌之間的關系,并與規劃分區結構相一致,重點突出遺址風貌景觀,保留自然風貌景觀。景觀規劃目標:①推進發展,刺激增長,依托秦咸陽宮遺址,打造極富秦風秦韻的特色商區。②多元融合,發展文化產業,打造休閑娛樂地帶,營建促進和諧交往的動感空間。③重建濱水生態系統,構件涇渭新區低碳、節能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人居環境。④保護和展示秦咸陽宮遺址,塑造涇渭新區大秦文化形象,形成大秦文化品牌。
3.3 研究區域景觀色彩提取與塑造 秦咸陽宮國家遺址公園概念規劃設計的色彩提取方式主要以借鑒和概括為手法,收集大量秦文化遺存的文物典籍等進行歸納,最終選定凸顯大秦氣勢的黑色與深灰色為主色調,飾以深紅與暗金色,借以挖掘代表秦風文化的色彩內涵,直觀地表達出規劃思想有的人文精神。秦代文化中的黑色是大量典籍中出現描述的色彩,此處的黑色不僅受到美學因素的影響,還深深地打上了陰陽五行學說的烙印,進而延伸出鮮明的等級意義。
在夜景模式上順型起光,用不同造型和色彩的光環境打造大秦盛世的繁榮景象。并在不同的分區采取不同的色光環境,同時強調當時“國”和“城”的概念,將色彩,燈光,形體,流線有機的融合。
4 結語
景觀色彩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美學信息,在人文環境的保護和高品質的人居環境建設中發揮作用。色彩還飽含著城市豐富動人的文化情懷,對色彩主題的確定和恰當運用,可以使景觀既有整體美感又散發個性魅力,把城市景觀渲染成高質量的藝術環境[4]。景觀色彩的提取塑造研究為今后的城市景觀色彩規劃提供有益的根據和參考,本文只是對此進行了一個實踐性研究,在今后的多個課題和項目中仍需進一步修正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毅柳.城市景觀色彩設計研究[D].西北大學學位論文,2011.
[2]盧春霞.城市建設中的色彩問題一對揚州城市色彩的考察與思考[D] 南京藝術學院學位論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