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1 12:00: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課堂教學技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導入技能
好的開端,能在幾分鐘之內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發學生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下幾種導入技能可以讓你的課在一開始就很精彩。
1.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法。這是教師在教學中最簡單、最經濟的代入新課的方法,教師運用簡單的語言或問題直接交代課文主要內容,教學目標,切入主題快,簡練明了。但不利于調控氣氛,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
2. 新舊銜接,提問導入法。它主要是根據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通過對舊的知識的復習過渡,自然引出新知時,既有思想準備,又有知識基礎,學生會感到親切,也是教師經常運用的方法。
3. 巧設懸念,趣味導入法。在教學中,精心構思,巧布懸念,也是有效導入新課的方法,懸念一般是出人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常能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渴望和興奮,迫切想獲得結論,而這種心態證實教學所需要的“憤”“悱”狀態。
4. 典故引題,故事導入法。小學生一般都愛聽故事,特別是一些科學性、哲理性很強的故事,更能受學生們的歡迎,因此,可通過寓言、故事或典故、傳說等來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創造一種情境引入新課。
5. 利用游戲,情境導入法。游戲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活動,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游戲,渲染氣氛,使學生身臨其境,然后再遷移這種氛圍進入課堂教學,就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提問技能
提問技能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提問的手段為達到某一教學目標的行為方式,它是教學語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主要方式,是試圖引出言語反應的任何信號。
課堂提問首先要設計精當,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首先,教師的提問要能啟發學生用于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努力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情況;其次,提問要目的明確,進口教材內容,要適時、適度、再次,提問要面向全體,有利于多數學生的積極參加,力求使多數學生有回答的機會,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受到訓練,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最后,課堂提問要在“把科學的教法轉化為學生的學法:上下功夫,提問的角度應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總結學習規律”。
三、講解技能
講解技能是教師運用系統的口語及教學媒體,通過講述、解說等形式,引導學生把握教學內容,掌握概念、原理、規律、法則,理解主要事物的行為方式,它是作為課堂教學最基本的技能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教師有無高超精湛的講解技能,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氛圍和教學效果,也影響教學其他環節的實施。
1、怎樣吸引學生
課程計劃制定者基于社會的、數學的、學生的未來需要,提出了學習數學的目的和相應的教學內容,但是,這一切并不完全是學生興趣所在,所以,為了達到這些目的,讓學生掌握這些內容,教師除了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勇于戰勝學習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以外,還必須想方設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
吸引學生的主要方式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字:聯系、挑戰、變化、魅力。所謂聯系是指教學設計要聯系學生的客觀現實和數學現實,使教學內容不是空洞無物而是有意義的,是與其已有經驗和知識有聯系的。挑戰自然是指教學任務對學生具有挑戰性,平庸拖沓的教學安排不可能吸引學生,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感到學習充實,收獲大。一題解畢,誰還有其他創新的解法?類似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都能吸引學生。變化是教師在學生注意力渙散或情緒低落時,改變教學的形式、講授的語速語調等,重新將學生的注意力帶到教學中來的手段,比如,上課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穿插多種教學任務如猜想、觀察、聽講、思考、操作、自學、討論、演算、小組競賽等等,最后一種吸引學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師自身的魅力,比如得體的儀表、精彩的語言、揮灑自如的教態、簡練漂亮的板書、親切的語言、熱情的鼓勵、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維、嫻熟的解題技巧,都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如果能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這些精神需要,效果將會持久而巨大。
2、怎樣啟發學生
啟發學生的關鍵有以下幾個字:定向、架橋、含蓄、揭曉。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希望他們解決什么問題,任務不明確當然難以完成好任務。美國匹茲堡大學有一本用于師資培訓的教學案例中,搜集了這樣一個案例。這堂課的內容是探究各種集中量數(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的定義。兩個執教教師準備用建構主義的思想,不直接教給學生這些定義,而是給每個學生小組寫一組數據并標明該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各是多少的卡片,讓學生自己通過制作圖表、歸納、再用其他卡片檢驗的方法。得出這幾個量的定義。兩位教師的教學設計基本相同,課一開始,教師用了約5分鐘的時間與學生討論什么是“發現”,怎樣發現數學。然后教師出示一張卡片的樣張,告訴學生每一組都會得到這樣的一張卡片,要求學生作兩件事:一是用方格紙畫出每一組數據,寫下自己的發現,寫下這四個概念的定義或者有根據的猜測。然后,教師再次提醒學生尋找線索和模式。可是,課上最初的幾分鐘都出現了學生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情況,這恐怕和兩位教師都沒有作好“定向”就匆匆進入探究活動有關。其實,學生很有可能不清楚既然卡片上已經寫了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為什么還不知道什么是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而要他們給出猜想。于是教師不得不再一次地說明任務,影響了教學的進度。
明確任務以后便可以進入探究,但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往往會難住學生,所以,教師課前要為架橋鋪設路作好準備,教師有了解在探究的問題與學生的現實之間存在多少差距,考慮設計哪些問題或哪些活動能夠化解困難,怎樣創設問題情景,怎樣問問題可以含蓄地啟發學生。
這里要特別強調含蓄地架橋,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提示太直截了當,就失去了啟發的本意,所以,最好是通過引導學生先從事某些活動,解決某些比較容易著手的問題來幫助學生。比如,利用實物、模型、實例、示意圖等直觀化手段啟發學生從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等活動中得到結論,形成思路。
3、怎樣提問學生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問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及時地得到教學的反饋,可以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提供形式參與教學、互相討論和交流的機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有一些學生就因為一次出色的回答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成功感受,從此愛上了數學。
對所提問題的設計是提問質量的關鍵。一個新知識剛學完,為了達到及時反饋和強化的目的,教師可以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因為簡單的問題不具有多少思考性,因此在課堂提問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少,尤其在一些較好的班級和學習內容有相當難度的課,大部分的課堂提問對學生要有一定的挑戰性,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甚至熱烈的討論和爭辯,學生會覺得問題問得比較有深度,教師也能夠比較準確的反饋。在課堂上還要滿足少數學生的需要。
關鍵詞:電子商務;技能大賽;教學方法改革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目前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并且已形成了國家、省、市、學校多層次技能競賽的格局。中職學校開展技能大賽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力措施。下面我以電子商務專業技能大賽為例,談一談技能大賽對教學方法改革的促進作用。
一、電子商務技能競賽項目分析
1.電子商務技術比賽內容
201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電子商務技術比賽具體內容是:3個選手組成一組,3個小時內完成網絡營銷、在線交易和知識測試。以上三個內容既有理論測試內容,也包含了電子商務技術與網絡營銷等應用技能。從商品選擇開始到拍攝、圖片處理、撰寫商品描述、上傳商品、網絡推廣、模擬交易全過程,通過這樣一個項目考核了電子商務學生所需要的核心知識與技能,也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
2.參賽學生總體表現
由于電子商務技術比賽是第一次舉行,從發出比賽通知到正式比賽只有兩個月時間做準備,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比賽也真實地反應了我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選手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不夠扎實、不夠全面;大部分學校的選手大多來自于計算機專業與營銷專業,真正電子商務專業科班出身的選手寥寥無幾;參賽選手心理素質較差,臨場應變能力差。
二、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1.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差
現在中職學校學生的基礎差,學習能力不高,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還是采用傳統填鴨式教學要讓學生學有所成是不現實的,因此,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
2.理論與實訓教學脫節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訓也是脫離企業和市場的單個任務實操,從觀念認識到具體操作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造成了學生缺乏與企業相適應的技術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學方法滯后
近幾年,盡管中職學校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了改革和探索,但總體上說創新不夠,表現為:(1)課堂教師占主導,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講課學生被動聽,沒有有效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壓制;(2)教學方法傳統,“一支筆、一本書、一言堂”的現象仍然很普遍,真正開展教學與實訓一體化的不多;(3)實踐性教學與真正在企業和生產一線要求有較大的差距,學生不能學以致用。
三、技能大賽對教學方法改革的啟示
1.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1)轉變教學理念
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是把人當做“工具”和“人力”來生產,注重的是對學生進行“何以為生”本領的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為何而生”的啟蒙與熏陶。大部分中職學生并非擅長邏輯思維學習,更喜歡形象思維訓練。因此,中職課堂學習的出發點是應該行動,盡可能的具體、實際,至少是能在思維中領會的行動。教學內容必須以學生的經驗為出發點,通過激勵他們自己設計、執行、修改以及分析利用而后行動,通過行動來所獲得專業知識與技能。
(2)改革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的文化基礎現狀和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對現行的基礎課和專業課教材進行全面修訂和編制,重新建立新的模塊,以基于工作過程,將相關知識點分解到實際工作任務中,通過對工作任務的分析和實現,體現基于工作任務過程的教學實踐,更好地利用企業資源,探索有效的能力培養模式和途徑。
(3)改變教師角色
教師必須轉化角色,通過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與企業實際運作一致的學習情境和任務,引導學生帶著與自己切身相關的任務進入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以獨立操作或小組合作的形式,自己收集信息,自行制訂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直至最終完成項目的實施及評價。教師不再占據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導地位,而是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
(4)重塑課堂組織
電子商務技能競賽促進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研究,將真實的商務項目這一重要因素引入課堂教學中,要保證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有針對性地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訓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分解成有機聯系的技能訓練項目,讓學生在使用相關基礎知識與技能,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訓練相關的應用能力。
2.考核方法改革
電子商務技能競賽對學生評價標準中既有對基本理論的考核(占20%),又有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考核(占80%);既注重過程的考核,又注重結果的考核;既有單獨任務考核(分角色完成各自任務),又有團隊配合考核(三人一組相互配合完成交易)。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職業崗位能力為重點的全面考核,知識與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為主;能力考核注重平時考核,實行過程控制,采用等級評分制。
3.教師能力要求
技能競賽的舉辦,正是中等職業學校加強專業課教師實踐操作技能的強大推動力。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深入企業現場,通過詳細的職業分析,按照工作過程中活動與知識的關系來設計學習領域課程方案。教師除了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之外,還要加強教學方法的學習,要實現由傳統的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向項目、案例、仿真、角色扮演教學法等的轉換。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技能競賽在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和發展中發揮著強有力的導向作用。隨著中職教育由規模發展階段向質量提高階段的轉變,中等職業教育技能競賽必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侯小毛,馬凌.從技能競賽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價值工程,2011.
關鍵詞: 生物教學 導入技能 類型 應用
一、導入技能的類型
1.直接導入。
教師上課一開始就直接指明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要求,主要的教學內容等。教師運用直觀材料,聯系實際,通過講述或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直接導入新課。例如,在講高中生物“生命起源”一章時,可以這樣導入新課:“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新的一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這一章主要探討地球上生命是怎樣起源和進化的。這是人們歷來關心的問題,存在著一些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同時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和傳說。今天我們將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進行學習和研究,下面我們先來研究第一個問題‘生命的起源’。”
2.由舊知識導入新課。
教師運用原有知識之間的相關性和遞進性,在溫故的基礎上提出稍為復雜的問題,進而導入新課,這是常見的一種導入方式。由舊知識導入新課,使學生感到新知識并不陌生,便于引導學生參與學習。
3.利用直觀(實驗)演示導入。
實物、標本、掛圖、模型、投影、幻燈、電影、電視、實驗等比口頭語言更有說服力和真實感。直觀(實驗)演示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為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4.故事導入。
中學生的特點是求知欲強,頗具好奇心,喜歡聽故事。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能激起人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我們要善于結合所教內容的性質,根據教學目標,把所要講的課題滲透在故事中,巧妙地提出學習的任務,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教學目標上來。
5.設疑、懸念導入。
實際證明,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疑問、矛盾、問題是啟發學生思維的鑰匙,以知識沖突的方式設疑,以強烈的感彩構成懸念,能使學生求知欲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迫切希望找到問題的答案。所以,有經驗的生物教師在教學開始時,常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提出形式多樣、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回憶、聯想、預測,再進入本課學習的主題,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講減數分裂時,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導入:“我們已經知道,每種生物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恒定的,如人體細胞中有染色體23對??墒窃谏尺^程中,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經過分裂和分化,逐步發育成胎兒,那么胎兒的染色體數目是多少?要保持體細胞的恒定,和卵子中應各有多少條染色體?它們的染色體數是如何變化形成的?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边@樣引入新課的教學,學生思維活躍,興趣較濃。
6.事件與情景導入。
我們在上課開始時,要善于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熟悉或關心的事件導入新課,利用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生物學史、生物學最新研究成果等作為導入的材料,創設學習環境,使學生很快進入特定的教學情景之中。例如,利用“多利克隆羊故事”導入生殖與發育新課;2002年3月29日,蘭州地區遭遇特大沙塵暴,使日本、韓國要到中國來植樹。通過這些事例導入“生物與環境”的新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導入技能的應用
導入類型是在深入鉆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和分析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確定的。因此,每種導入都應從教學目標出發,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集中注意。
導入的首要任務是使與教學無關的活動得到抑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特定的教學目標,進入創設的學習情境中去。
2.引起興趣。
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是情感的體現,是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部分。導入的目的就是利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明確目的。
導入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學習任務及學習方法,對學習程序做到心中有數,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進入課題。
在充分了解并運用學生原有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新課的導入,使導入的內容和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起來,自然地進入特定的學習情景。
三、導入設計的原則
1.整體性原則。
教材的結構是根據知識內在聯系設計的。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新舊知識的前后銜接,而且要注意知識結構內部的橫向聯系,所以導入一定要強調知識模式的內化,靈活運用導入技能,通過知識模式的建立而形成教師、學生和知識三者之間的整體系統。
2.啟發性原則。
我們設計導入時,要采取啟發誘導的方法,激發學生思考,活躍他們的思維,促使學生積極探索,努力進取。
3.趣味性原則。
關鍵詞: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學習狀況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7-0222-02
針對目前一些師范院校在培養藝術藝術師范生教學技能上存在的培養觀念落后、技能訓練不足、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本文從藝術師范生對學校政策、教師教學以及自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解和態度這三個方面編制《藝術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的學習狀況研究調差問卷》,采取先分層抽樣后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重慶師范大學、重慶文理學院、長江師范學院三所師范類院校藝術類師范專業(美術類、音樂類、影視類)的217名大四畢業生作為研究對象。本次調查發放問卷230份,回收問卷217份,有效問卷217份,有效回收率為100%。將問卷調查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17.0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對藝術師范生課堂教學培養的現狀加以分析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調查結果與討論
(一)對課堂教學技能培養方式的滿意程度
培養方案在藝術師范生的培養上起著宏觀指導作用,調查結果顯示:在校藝術師范生對學校課堂教學技能培養方式的滿意程度呈現出拋物線的形式,持很滿意和很不滿意的人數比例只有3.2%和1.4%,有26.7%的藝術師范生對學校政策持比較滿意的態度,20.7%不滿意,47.9%持中立態度。
(二)對任課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看法
教師的教學工作具有示范性,其課堂教學技能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課堂技能。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滿意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有39.6%的藝術師范生對自身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持著比較肯定的態度,其中有5.5%的認為其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非常好,34.1%的認為比較好,53.0%的認為一般,僅有7.4%的持否定態度。這說明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藝術師范生課堂教學的成長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藝術師范生對自身課堂教學技能的重視程度與要求
針對藝術師范生對自身課堂教學技能的發展態度和要求的調查中顯示:有88.5%同學對自身的課堂教學技能表現出重視的態度,其中20.3%的表示非常重視,68.2%的比較重視,只有5.6%的同學持不重視的態度。面對藝術師范生的基本技能“三筆字”的發展情況:有70.0%的同學選擇通過自己練習來提高“三筆字”技能,只有小部分同學選擇通過參加書法協會或請教書法老師來提高。在基礎知識具備的前提下,筆者對加強課堂教學技能實踐培養的必要性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有95.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加強課堂教學實踐技能的培養,其中有66.4%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有利于日后的教師工作,28.6%的認為有必要,理由是想接觸一些能與理論相結合的實踐性知識。針對以上的基本要求和重視程度,在最后進行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掌握好課堂教學技能”的調查中有72.9%表示同意,只有6.0%的學生持不同意的態度。
二、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藝術師范生對學校的培養方案、課程編制和課程內容安排等方面不是很滿意。
調查結果顯示,在培養方式的滿意度調查上只有29.9%的學生對學校關于課堂教學技能的培養方式滿意,在課程的設置的調查上只有18.4%的學生認為課程量正好、重點突出,在內容的安排的調查上只有3.2%的學生認為理論與實踐結合適當。這在較大程度上反應出大四藝術師范生對學校與課堂教學技能相關的政策和規定的滿意程度不是很樂觀。
2.藝術師范生認為任課教師在差異教學的運用和課程考評方式的選擇上還有待進一步改進。
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調查表明,有7.4%的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明顯不滿意,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有39.6%的學生對其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給出了明顯的滿意評價。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進一步進行了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在差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尤其突出,有53.0%的同學對任課教師的差異教學持完全否定的態度,認為其任課老師完全采用大班教學,從來不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藝術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的習得。不僅如此,在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課程的考試方式方面,學生也持比較大的異議,只有18.4%的學生認為其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技能的考試時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查結合適當。
3.藝術師范生認為其自身現有的課堂教學技能尤其是實踐技能水平還不夠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在對藝術師范生自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相關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盡管有88.5%的學生都順利的通過了“三筆一話”的考核,但與這種有具體評價標準的考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針對沒有統一標準的實際技能水平的調查中顯示,只有22.1%的學生對自身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較為肯定,只有33.7%的同學認為其已經很好的掌握了課堂教學技能的學科知識,同樣也只有37.8%的學生對自己現有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表示較為滿意??傊瑤煼渡J為其自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水平還不夠高,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二)建議
1.學校應有針對性地調整課堂教學技能的相關課程和內容。
調查表明,有95.4%的學生認為課堂教學技能這門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只有18.4%的學生認為與課堂教學技能相關的課程量正好并且重點突出,僅僅只有3.2%的學生認為相關課程內容的理論與實踐結合適當。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師范院校應該調整藝術師范生培養的課程計劃,特別是對與課堂教學技能相關的課程進行一些調整。既要避免課程數量和內容過多造成的“學習疲勞”,也要避免課程數量和內容過少造成的“學習盲區”。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對藝術師范生的開設兩門課堂教學技能的課程,一門通過大班教學進行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講授,一門通過微格教學進行實踐技能的鍛煉,以更好促進課堂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的雙向學習,更有效的促成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轉化,從而達到提高藝術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水平的目的。
2.提高任課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水平,為學生的學習樹立榜樣。
藝術師范生作為未來的教師群體,他們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時刻受到其任課教師的影響,鑒于只有39.6%的藝術師范生認為課堂教學技能的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比較好,學校更應該根據藝術師范生的培養目標、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的具體要求對任課教師作出要求。首先可以從教師的選擇入手,在課堂教學技能任課教師的選擇上應該秉持高標準、高水平、高要求的原則;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反饋、教師自省、學校督促、獎懲激勵等方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促進藝術師范生更高效的學習。
3.通過學習意識的增強、理論知識的完善、實踐機會的增加等方式來提高藝術師范生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學習的過程起著主體的能動作用,對學習的結果起著最直接的影響作用。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7.8%的藝術師范生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表示滿意,大部分的藝術師范生都希望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技能水平,可以通過學習氛圍陶冶、講座指導、課程教學的方式增強藝術師范生主動學習意識,使他們對學習保持適當的學習期望和動力,以促進其更高效的學習。在對藝術師范生現有的理論和實踐水平調查中顯示,只有33.7%的學生認為他們已經很好的掌握了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知識,有95%的學生覺得有必要進行課堂教學技能的實踐培養,那么,如何培養呢?在理論學習方面,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第一,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更好的把握好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以促進學生“事半功倍”的掌握理論知識;第二,在對教材的篩選上,選擇適合學生現有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需求的教材;第三,學生要在充分利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盡可能的通過課外學習擴充閱覽量,促進不僅從理論的量上達到較高的水平,更能從質的角度提高理論的涵養。在實踐學習方面:第一,學校應該為藝術師范生營造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如在校內增加微格教學的課時、在校外為學生提供實習或見習場所;第二,教師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以及為學生創造一些學習途徑等方式,如組隊觀看優秀教師的現場觀摩教學、推薦優秀教師的教學視屏等方式;第三,學生自身可以通過課外自組學習小組、校外兼職等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技能實踐水平。
總之,課堂教學技能對藝術師范生在培養上起著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職業素養,所以我們應該在認清藝術師范生的課堂教學技能學習狀況的基礎上,在了解社會現有需求的情況下,更好的促進藝術師范生課堂教學的習得,從而培養出更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藝術師范生人才,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衛建國,張海珠.課堂教學技能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8.
[2]胡淑珍,胡清薇.教學技能觀的辨析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2(2).
[3]郭友.大學教師教學技能概述[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4(3).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改革意識
1.樹立新的教育觀
素質教育的主戰場是課堂教學,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起點是課堂教學,如果離開了課堂教學的高效益,還談什么“大面積”?所以推進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從而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著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以數學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為學生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基礎。因此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方向是教師應該把舊的課堂教學,即強調雙基結合、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轉變為雙基結合、以技能訓練為主的課堂教學。
2.樹立新的學生觀
對于任何一個集體而言,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先進面和落后面,只是大或小的問題。當一個群體出現落后面時,我們不應當埋怨,更不能千方百計地去找客觀原因,推卸責任。當問題出現時,不要只想掩蓋問題,而是敢于面對,冷靜地思考、解決問題。同樣,對于一個教學群體,也會出現一定的落后面。如何面對、解決落后面的問題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客觀存在的一個問題。
3.樹立新的評價觀
素質教育的評價觀不是著眼于選拔少數,淘汰多數,而是通過評價來反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從而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評價觀念也要隨之轉變,使評價作為一種手段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新的質量評價觀以“準”加“快”為準繩,10個學生都得100分應以花時少者為優。
4.樹立新的目標意識
教學目標是“教師所期望的學生的變化”,是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新的目標意識更側重于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突破了解、理解、掌握等層次分類,防止使學生簡單或被迫地完成學習任務,而要突出讓學生知道這節課要學會什么?要會做什么?并且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使學生從情感到理性,從思想到行為都能自覺地投入。能力目標不宜明顯劃分,可在具體內容方面體現。
二、雙基結合,以技能訓練為主的課堂教學的做法
1.堅持集體備課,發揮集體優勢,集中集體智慧,備課時要吃透“兩頭”
所謂兩頭,是指教師對教材知識和練習題的聯系及對學生學習情況、學習規律的了解。由于教師個人認識上的差異,因此對某一課時教材知識點(包括思想方法)在整體教材中的地位和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對本課時的習題之間的聯系和其他課時習題之間的聯系以及對學生學習規律和學習情況的了解存在偏差或不同的理解。如何做到吃透“兩頭”,做到全面、完整、正確地了解“兩頭”,就要發揮集團優勢,發揚團結協作精神,集中集體智慧,優勢互補,有分有合,每一課時在形成教案之前,集體備知識點、備習題、備學生、備評價要求及方法,同時在教法和學法上達成共識,再由負責人員具體操作,形成教案和學案,真正做到吃透“兩頭”。只有這樣,師生才能在課堂上圍繞知識間的聯系去施教和學習;才能使師生明確各自的職責,學生能獨立完成教師絕對不包辦代替,教師該講的絕不能交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處理好先講后練或先練后講的關系,同時找到教師施教與學生學習的最佳結合點,使教師和學生所做的無用功降到零點,達到事半功倍之目的。
2.堅持分層教學,進行分類指導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充分研究學生的特點(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動機等),然后將特點相同的學生歸結成同一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并進行相應的教學指導,促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較快發展,大幅度提高課堂效益,提高教學質量。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有其自己的特點和所遵循的原則:
(1)相近性原則。對于一個教學班,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水平、能力水平都不盡相同,但每一個教學群體(教學班)又可在一定的范圍內,由于實際水平(包括知識水平、學習水平、能力水平)相近,又可分為水平相近的若干個小群體,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每個班及每個學生的實際,遵循相近性原則對學生進行分層,一般一個教學班分為Ⅰ、Ⅱ、Ⅲ個層次。Ⅰ組學生的特點是學習、能力、動機等方面有困難;Ⅲ組學生的特點是知識水平、學習水平、能力水平較高,而且有較強的自覺性及求知欲;Ⅱ組學生的特點是界于Ⅰ組和Ⅲ組學生之間。
(2)隱蔽性原則。對每個班學生的分層是依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教師對學生的分層,對教師而言是明分,對學生而言是暗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優生自傲,后進生自卑,既便于教學,又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3)可接受性原則。分層教學的要求是從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及學習任務。我們將課時的訓練分為五個步驟:第一步為課前訓練,題目主要是以以前復習過的重點知識為依據,設計成15小題,限時5分鐘完成,對象是Ⅰ組的學生,盡量使他們能順利完成,使這部分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第二步是知識要點,將本節課復習的主要知識點編成習題,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第三步完成A組訓練題,主要對象仍是Ⅰ組;第四步是完成B組訓練題,主要對象是Ⅱ組學生,難度較A組有所提高;第五步是完成C組訓練題,主要對象是Ⅲ組學生。習題的設計盡量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跳起來摘果子”。
(4)培優扶“差”原則。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后進生,解放優生,要求優生不一定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超前學習,幫扶后進生,每節課教師都要確定2~3名后進生,對他們進行重點輔導。
(5)激勵性原則。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反饋要及時獲得教學信息,根據學生的學習是動態的、可變的這一實際出發,鼓勵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發展,激勵學生不斷向上。同時,根據獲取的教學信息,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層次及教學要求,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3.突出基本技能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目前,中小學普遍課業負擔過重,造成這一原因主要在于我們不少教師只將課堂當成傳授知識的場所,將技能訓練放在課外進行,沒有及時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熟能生巧”這句話是真理,巧是技能,而巧來自于熟,熟是來自于大強度的限時訓練。所以在課堂上要及時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同樣離不開大強度的訓練。
(1)訓練適時。每一節課或每一個知識點何時練、怎樣練,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及內容、目標要求,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訓練。
(2)訓練適量。談到大強度訓練,往往將它與“題?!睉鹦g相聯系、劃等號,認為大強度訓練只不過是“題?!睉鹦g“合法”化,是它的另一種叫法而已。其實所謂“題?!钡暮x不單是量大,而且題與題之間關聯性較差,學生練不出題目之間的聯系。而大強度的限時訓練,并不是盲目地追求量,而是依據學生的實際,將每個知識點轉化為學生的技能。只須一練,就不會多練,若需要多練,就絕不能少練或不練。學生訓練,不但要練出個性,而且還要練出共性。
(3)習題編排精干。在選編練習題時,不要為了一味追求大強度訓練,將關聯性不大或毫無聯系的習題堆積在一起。要做到精干,選題就要針對性強:一是針對教學大綱;二是針對考綱,即知識點、能力點;三是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訓練。
(4)訓練方法靈活。一是訓練的形式要靈活,采用什么形式的訓練,要視知識點而定;二是練的習題思維容量要大;三是每組習題要提出限時要求;四是教師指導學生解題的方法要靈活。
(5)重視局部訓練。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在處理重點時,一般認為這部分知識點講得多,講得透,用時長,就是重點突出,其實不然。大強度限時訓練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之處就在于對重點內容,訓練不但量大,而且強度大,突出對重點知識的局部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章、節、課過關,才能將知識轉化為基本技能。
(6)訓練的時效性。傳統的課堂訓練,對學生沒有時間限制。訓練時間由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決定,隨意性大,而大強度訓練對學生明確提出練習時要有時間觀念,特別強調限時訓練,每練必限時,講求時效性,突出高效率,對于同樣一組題的訓練,學生都能完成,而以花時少者為優。只有這樣,才有課堂教學的高效益。
(7)面向全體,因材施教。課堂教學面向全體的關鍵在于解決優生,照顧后進生。所以在訓練題的編排及教學方法上對這兩部分不同群體應有不同的要求。優生的訓練應當突出三度(速度、角度、強度),讓他們優于其他學生,速度在于突出訓練的量;角度在于讓優生從有別于教材的角度去考慮;強度在于突出在課堂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對本課所學知識點或技能訓練重復多次,使優生的技能從會到熟,由熟到巧。對于后進生訓練應突出基礎,題目復合程度低,量相對于優生少,力求他們對本課知識點過關。另外,課堂上應少舉手,少板演,少口答,排除不利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獨立地參與課堂教學全過程的因素。
(8)優化評價方法,增強反饋矯正意識。評價是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檢測題,教師通過反饋獲取學生本課時達標情況的信息,然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出及時的評價。過去的反饋手段以口答或舉手的形式進行,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獲得的信息具有模糊性和虛假性。目前我們教學反饋采用四色反饋卡,這種反饋形式既簡單明了,又易于操作,具體功能如下:
■
反饋的目的在于及時改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即矯正。而這正是過去課堂教學所忽視的。矯正可采用集體矯正、分類矯正、個別矯正等。補救是對未能當堂達標的學生進行某些知識或能力的再教學,再教學不是教授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某些難點、疑點的再次點撥強化,可采用師對生、生對生等方法。
4.規范課外訓練,減輕學生負擔
關鍵詞:高職;職業技能核心課;物流信息管理實務;實訓;翻轉課堂
對于職業教育而言,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是第一要務。[1]職業技能核心課是以技能操作、實訓教學為主的課程,是傳授專業技術,提高職業技能,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必要手段,是實現職業院校培養零距離上崗、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其課堂教學形式為操作或實訓。網絡、信息技術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革的同時,也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態度和習慣。當前,高職院校以“90后”學生為主體,網絡、新媒體和大數據對他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要達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找到適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一種符合現代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它充分地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移動學習和新媒體等手段創新課堂教學,主要采用課前微課自主學習,課內完成技能同化與順應的方式。翻轉課堂模式尤其適合以操作、實訓為主的職業技能核心課程的教學,它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實訓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實訓課堂技能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一、網絡信息時代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
課堂教學改革是為了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目標,重新對課堂教學實施全過程進行的思考、規劃、設計與實施。在改革前,需要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總結與分析,經過師生交流、專家座談、問卷調查后發現,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學生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新媒體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新媒體是學生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的主要來源。學生對微信、QQ、移動端APP等網絡新媒體的閱讀與學習帶來的知識量,占據了他們在大學期間所獲得總知識量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隨著信息爆炸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學生更樂于從移動網、互聯網、新媒體中得到知識和信息,這些新科技催生的產物已經成為當下大學生的新興趣點,從而為教學改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社交的網絡化
當今社會的網絡化已經逐漸形成。人與人的交流可以使用社交網站、聊天工具、e-mail、博客和論壇;生活購物可以使用電子商務、團購網站和網絡超市;知識的學習也能通過教育學習平臺、MOOC課網、云課堂和精品課程網站來獲得。網絡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像水和電一樣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學生的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其社交網絡化這一特點,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
(三)更容易接受“動”態的教學
現在的學生都喜歡“動”態的事物。打造“動”態的課堂教學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建構主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構建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為學習促進者的教學圖式,從而形成一種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態教學;另一方面,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講、學生聽的靜態教學,營造一種“動”態的學習氛圍,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個體差異,將學生引入易接受的教學形式,如微課、云課、幕課和移動課堂等。將微視頻、動畫和FLASH充分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職業技能核心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重構實訓課堂教學,讓學生的手、眼、耳、腦充分地“動”起來。
二、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invertedclassroom)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網絡信息技術、在線開放資源、精品課程網站和教育教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對現代職業教育起到推動作用的一種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學習理論突出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教師作為一個學習促進者,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建構,認為人的學習是一個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的過程。[2]翻轉課堂的定義隨著研究的深入及本土化的發展,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最新較為認同的觀點是由焦建利等人提出的:翻轉課堂是借助網絡、終端、微課等技術,對家庭和學校的功能進行倒置,從而引發傳統學校教育微觀結構的系統變革,改變班級授課制齊步走的局面,踐行個性化學習的一種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混合教學模式將線下課堂和線上網絡的教與學,根據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做了重新調整,將難度小的識記和理解的學習通過課前線上網絡資源,如微課資源庫、云課堂、課程網站等的自學來完成。利用微信、QQ和Email等途徑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且在這些媒體上回收作業、展開網上討論、調查問卷等形式,評估學生課前的學習效果,為課堂教學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更有利于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得教師有更多的課堂時間與每位學生交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差異化教學需要,從而實現“一對一”的教學。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實訓課堂教學改革研究——以“物流信息管理實務”為例
基于翻轉課堂的職業技能核心課程實訓課堂教學改革,能使學生獲得貼近工作崗位的知識與技能。將教學由關注“教”轉移到“學”,由“照顧大多數”到“照顧每一個學生”,將教與學精耕細作,踐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翻轉課堂的本土化研究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點。如謝幼如等人研究了翻轉課堂與MOOC的有機融合問題,提出了面向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能力課的高校MF教學模式及其教學應用形式;[3]許英姿等人在“翻轉課堂”理念、“因材施教”原則及課程特點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工科課程的四種教學模式;[4]薛元昕提出了基于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并完成了實例應用。[5]翻轉課堂的職業技能核心課程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主要從課程技能點入手,按技能點的難易程度、遞進關系和學習規律分為了三類:理論識記類、操作實訓類和創新能力類。以下提出了實訓課堂教學改革實施中的關鍵點和思路,并對三類不同的技能點,實施了翻轉課堂本土化的教學設計與實踐。
(一)職業技能核心課程——“物流信息管理實務”
“物流信息管理實務”是一門以實訓操作技能為主的物流管理專業職業技能核心課程。該課程有十個模塊,八個實訓項目,實訓課時占總課時的5/4,被列為浙江省高職高專省級精品課程,并為申報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做積極的準備。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點
實訓課堂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實訓課堂本土化教學效果,培養一線工作及管理崗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其改革的關鍵點有以下四個方面。1.重新梳理職業核心課程的技能點。職業技能核心課程是以傳授學生技能為主要教學目的的課程,而各技能點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因此,在教學上應該有所區分。技能點的重新梳理是實現職業技能核心課程實訓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完成技能點的梳理,有利于教師明確實訓教學思路、教學目標;有利于實訓教學的設計、組織和實施;也有利于學生了解各技能點的學習要求與目標,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完成課堂內外的學習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組成學習討論組、實訓項目組、創新研究組和學習社區等,進而形成團隊協作、互相競爭、自主學習和研究創新的教學氣象。2.利用微課、微信和QQ等新媒體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利用微課網站、微信和QQ等新媒體,吸引學生注意力,創造學習情境,建立學生舊知與新知學習架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以學習興趣、學習意識和意志力為主的學習結構。其中,微課是重要的學習資源,一般時長為幾分鐘,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其核心是“短、小、精、悍”。[6]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反饋和教師點評等輔資源及教學。[7]在精品課程網站、微信群和QQ群等社交媒體上的交流、討論與指導,可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由學習、愉快學習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3.重新構建學習情境的課堂教學全過程。學習情境包括“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部分,由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的場地布置、項目設計、任務、共同協作、學生提問、師生互動、交流展示、教師輔導和評價激勵等過程來實現,進而完成學生對知識、技能的主動學習。這樣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過程,既解決了實訓時間、場所等受限問題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同時,也兼顧了學生個體差異、學習動機激勵等內動力因素。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在學習上的不同需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創新能力的課堂教學目標。4.反思與改進課堂教學,創新課程多媒體在線教學資源。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會受到教學情境、微課視頻、實訓項目及信息化手段等因素的影響。在實訓教學完成后,教師需要進行教學反思,針對學生容易出錯、難懂的知識點,采取改善教學環境、更新微課視頻、重新設計實訓項目、豐富信息化等手段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進。如在“RFID技術及其應用模塊”教學中,課堂教學安排在理實一體教室,以小組或分角色的形式,實施RFID的硬件選擇、軟件操作和現場實訓等項目化教學,當學生有疑問時可主動通過微課、微信、QQ及精品課程網站等尋求幫助?;蛟诮處煹拇龠M下,分析問題、討論問題、共同研究和解決問題。教師將課堂教學反思與改進后的成果,放到課程網站,進而創造更多、更新的課程多媒體在線教學資源,以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為網絡資源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打好基礎。
(三)實訓課堂教學改革思路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學生特點,通過“物流信息管理實務”實訓課堂教學的提前考量、媒體參與、激發動力、精選資源、二次備課、因材施教、組織協作和展示評價等環節重新設計,改變傳統實訓課堂“靜態”的教、學、訓模式,讓實訓課堂“動”起來,打造“做中學”“學中做”的高效實訓課堂?;诜D課堂的實訓課堂教學改革,以提高實訓課堂教學效果為中心,改革實訓課堂教學的前導與呈現、組織與實施、鞏固與評價、反思與改進四個方面(如圖1所示)。1.前導與呈現環節。從當前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的高職學生特點出發,一方面,在實訓課堂教學前,對學習動機、學習意識和學習意志等內動力因素提前考慮,利用微課、微信、QQ等新媒體在線學習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舊知的復習與學習新知的呈前學習;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前程學習的了解,如微課、前導作業的學習情況,教師進行二次備課,對課堂學習內容重新考慮,改造教學過程,精心、準確地選擇適合當前學生新知內化、順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和資源。2.組織與實施環節。課堂教學的組織與實施不僅要考慮課堂內的教學,更要考慮課堂外的師生情感交流。課堂教學時,充分利用信息化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以圖、文、視、動交替出現,將教師演示、學生操作、項目展示和典型問題分析等制作成小視頻,及時上傳到微信群、QQ群等新媒體,從而幫助學生對新知同化、順應和意義構建。課堂教學之外,在新媒體上進行師生互動、交流與討論,鞏固課堂教學成果。除此以外,從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角度來講,更重要的是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等新媒體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情感因素來影響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個人魅力,從而愛上專業課程。3.展示與評價環節。教師是學生學習情境的構建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更是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課內,學生通過操作PPT、圖片、文字來匯報小組作業、實訓操作、項目成果等。教師將學習重、難點錄制成視頻,上傳到微信、QQ在線提問,或在課堂上,及時對學生的實訓成果進行點評、討論,尤其是針對典型問題、錯誤操作的分析和解決,從而構建有意義的學習情境。課外,師生在微信、QQ上交流與討論課內作業、實訓項目,學習上課時沒有學會的實訓或技能點,完成新知的內化、順應。只有及時地對學生的展示作品完成師生打分、互評和獎勵,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動力,使其保持學習的主動性,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4.反思與改進環節。這是對實訓課堂教學效果的檢查、思考和完善:(1)檢查學生完成作業與操作實訓的情況,根據作業與操作實訓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找到相應的技能點;(2)檢查問題技能點的教學內容是否存在太少、錯誤或產生歧義的視頻、圖片、文字,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否適當,教學節奏是否過快;(3)改進該項目的教學過程,做好修改記錄;(4)進行教學試驗、觀察修改后的教學效果,如果效果沒有達到目標,則再進行修改。讓課堂教學改革落到教育本身,使廣大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學改革所帶來的好處。
四、三類技能點的實訓課堂教學設計實例
目前,省級精品課、物流管理專業職業技能核心課——“物流信息管理實務”課程已經有了微課、動態課件、課程網站、實施綱要等教學資源。為了取得更好的教改效果,達到職業核心課程的技能教學目標,對理論識記類、操作實訓類和創新能力類技能點提出了三種翻轉課堂的實訓課堂教學設計。
(一)理論識記類技能點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理論識記類技能點是指概念、定義及原理等,需要通過想象對抽象的文字進行理解和記憶,如什么是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是如何從數據轉換形成的,什么是GPS,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等等。理論識記是操作實訓類技能點學習的基礎,了解了各項目物流信息管理實務的概念、定義和原理,能更好地理解為何這樣的操作是正確的,而那樣的操作是錯誤的,為操作實訓類技能點的學習打好基礎。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如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管理系統、RFID技術等定義、工作原理的教學。課前,學生通過抽象地想象、自主學習教師在微信群或QQ群上微課、案例、動畫或其網絡資源庫地址,并完成課前作業、QQ群上回復教師的提問或課前學習的疑問,通過E-MAIL發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二次備課”,完成課堂教學內容、進度和工作量的設計;課內,教師對課前學生反饋中錯誤的、困惑的和不理解的理論識記類技能點,以判斷對錯、概念選擇、案例分析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營造概念識記類技能點的學習情境,完成對技能點的內化與順應;課后,根據學生課堂的學習情況,布置必做和選做作業,強化概念識記類技能點的掌握情況。
(二)操作實訓類技能點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高職高專院校是培養產業一線管理、操作崗位技術型人才的搖籃。高職高專課程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能掌握操作實訓類技能點,如WMS、GPS、TMS等管理系統的熟練應用、操作與構建。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如WMS出入庫項目操作實訓。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微信群或QQ群上的微課或微課網絡地址,完成WMS出入庫操作項目的課前作業及QQ群上的問題討論,教師根據作業及討論的情況,進行“二次備課”,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的形式、過程及操作實訓項目數;課內,教師根據操作實訓類技能點的要求及課前學習反饋情況,布置課堂操作實訓項目,采用個人全角色或小組分角色形式展開。當學生在操作實訓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關鍵技能點,如WMS出入庫項目中出現不法進行下一步時,可以回查上一步操作或查看流程是否有錯、漏現象。通過微課再學習、小組討論、同學協助等途徑,讓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課堂操作實訓項目;課后,教師將課堂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錯誤操作視頻,在QQ群,幫助學生強化課堂學習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創新能力類技能點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創新能力類技能點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是建立在操作實訓類技能點上,通過主動探索、創新思維、協同合作和動手實踐來學習和掌握的。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如RFID商品銷售系統設計。課前,教師在QQ群上系統設計作業及微課,學生按小組分工,完成該創新能力類技能實訓方案的設計。如RFID零售管理系統的硬件選擇、系統組建等,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反饋項目設計過程中的困惑或無法處理的環節,提交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進行“二次備課”,準備創新能力類技能點的教學場地、設備和實訓材料等;課內,先讓學生以PPT或電子文檔展示設計項目,其他各小組對方案進行評論、找問題,實施小組針對問題進行設計的改進,并完成項目實施,提交項目成果。成果評價由各項目組及教師共同完成,教師在整個創新能力類實訓項目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組織和協調的作用,旨在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嘗試的創新精神。
五、實踐與總結
為了檢驗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后三種實訓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對兩屆三個物流管理專業班兩兩比較后發現: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班級,其同類技能點的掌握速度、實訓項目數和實訓操作考核成績,比沒有實施改革的班級要高20%以上。實踐表明,基于翻轉課堂的實訓課堂教學改革,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勇于實踐的精神。與此同時,對教師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掌握新技術、了解當前學生特點,才能抓住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從而緊跟不斷前進的教育信息化、網絡化和社會化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黃炎培.職業教育機關惟一的生命是什么[J].教育與職業,1930(4):3-8.
[2]王曉,王岐本,張小清,等.淺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人體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07,9(2):69-70.
[3]謝幼如,倪妙珊,柏晶,等.融合翻轉課堂與MOOCs的高校MF教學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5(10):40-46.
[4]許英姿,沈玉鳳,華珍,等.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9):173-175.
[5]薛元昕.基于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5(29):97-99.
[6]曾春妹.談微課程的內涵及其設計原則[J].高教論壇,2015(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