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8 09:05: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政府在教育上已經擴大了投資,在幼兒教育上的投資尤為注重,現在的許多幼兒園都為孩子準備了全套的學習和娛樂用品,根據幼兒時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這些學習和娛樂的用品完全突出了人性化的設計。例如在課程學習上,老師會利用多媒體來教學,利用情景教學讓孩子能夠正確,快速的認知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一些特有的適合孩子天性的玩具和漂亮道具也可以讓孩子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可以釋放自己的快樂,營造和諧美好的氣氛;還有一些可以做手工的東西讓孩子自己動手做,鍛煉他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保障他們全面發展。課堂外,政府出資可建造一些幼兒的活動場所,讓他們有自由活動的地方,培養孩子們之間的感情和團隊合作精神,不過這些娛樂用品,要盡可能的突出人性化設計的特點,符合幼兒時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還要保障他們的安全為首要目標。如:有滑梯,要盡量設計的低一點,用料要絕對耐用結實,兩邊的護圍要比正常的高一點,走上滑梯的臺階,把那種一階一階隔斷的設計成連在一起的,幼兒時期的孩子腳小,邁的步伐寬度小,這樣的設計可以防止樓下去的危險;幼兒活動的場地要做成橡膠的或鋪上草坪,防止發生推擠時,使孩子摔傷或擦傷;等等這些都是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和游戲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校里設施可以設計成五彩斑斕的顏色,這樣搭配的效果更佳。
二、幼兒課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即使在幼兒園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雖然對課程的預設與生成在理念上有了理解與認同,但是對已生成的課程還有很多的疑問,在教學實踐中遇到了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最常見的問題有:
(1)預設目標和教學實際存在差異
在教學活動中,本來以預設好的課程,可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并不感興趣,如:現在的中央電視臺幼兒頻道的智慧樹欄目,老師預設的活動是看一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的片段,然后再讓孩子們模仿,增強他們與別人合作的能力,培養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可是孩子們談論最多的有可能并不是老師預期想到的結果,有可能孩子們只是對這一期的某個道具感興趣,與老師的預期想的背道而馳,這樣往往就會影響到預設課程的效果。
(2)教學銜接不當影響教學效果
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有限,而當天的老師的任務一必須要完成,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如在室外活動時,孩子們可能對于某一項活動正感興趣,卻由于時間的關系不得不去加入另外一項活動,由老師帶領進入下一環節。這樣和可能就造成了孩子們在這一環節中表現的積極性不高,腦子里還想著上一環節的情景,這也會造成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影響。
(3)預設目標的實現缺乏靈活性
在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有可能還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老師在讓孩子回答問題時,因為一些意外及其他因素導致偏離了預期的教學的目的。幼兒時期孩子的好奇心大,情緒波動大,喜歡探索等特點,因此,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中,老師要經常處理類似的意外情況。由于課程的計劃設置性,老師看到孩子們感興趣的方面也不能長時間的停留,還是會努力進行扭轉,使活動趨向于預定的目標,這就壓制幼兒對新事物的探究欲望,大大的降低了孩子們的興趣,無法調動幼兒對預設課程的積極性,也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還有即使老師愿意給孩子自由探索的時間,但擔心怕完不成預定的計劃,所以也只能蜻蜓點水,點到為止。我們所倡導的課程理念并不是這種不顧孩子的興趣以預設目標為宗旨的教學方式,課程的預設與生成是一個二者整合、統一的問題,并不是舍此取彼。對幼兒的仔細觀察是課程生成的基礎,只有符合幼兒發展的課程活動才能調動幼兒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課程的預設與生成是十分必要的。
三、預設課程和生成課程的整合意義
為了能讓幼兒更好的發展,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幼兒課程的預設與生成是非常重要的,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預設課程受到人們的質疑,蘊涵著生成思想的課程受到了教師的關注和親睞,因此,課程的預設與生成的整合有助于老師樹立正確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由于生成課程對老師綜合素質的要求極高,老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了挑戰,所以,教師在要借鑒外來思想并且學會運用結合實際情況解決教學中中產生種種困惑。事實上,由于我國當前的社會意識,文化價值觀念,教育條件,是師資狀況方面,完全采用生成課程的思想也是不現實的。預設課程的思想在幼兒園的教育中仍占支配地位,這離不開它的適宜性。
(2)既要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又要有效地使兒童健康發展,這需要課程的預設與生成,這樣教學目標更容易實現。幼兒能夠長遠發展的基本保障是知識和技能方面的雙結合,關注幼兒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學習的興趣和需求是幼兒學習的直接驅動,因此,老師既要善于將孩子的興趣和需求作為教育的出發點,促進他們的學習;又要把預期設定好的學習內容傳授給孩子,引導他們學習。所以,整合課程的預設和生成,對于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要使老師全面認識預設課程與生成課程整合的性質和意義,其實,課程教學不僅僅指的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注重傳授知識的方式和過程。“課程的二重基本屬性是預成性和生成性,它們并存于課程當中,二者屬于互補的關系,課程字它們的相互交融中發展。”課程的預設和生成的整合符合新課程的要求,這是對于幼兒教育的新舉措。
四、幼兒園預設課程與生成課程整合的途徑和實施策略
由于傳統的課程預設具有標準化、統一化的特點,預設課程有著生成性的多元化的特點。老師要想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要在課前精心準備,有其在教具和學具上要滿足孩子的需要。
1、整合的途徑
與此同時,還要為孩子保留一定空間就應采取彈性設計。例如,在進行多維化設計場景時,就要考慮全面顧及到多種可能性,保留多個方案,既要顧及老師的想法還要考慮到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無論正確的或錯誤的想法都要考慮進去,對此就要預設多個相應的方案。在“教育情景”中擁有升級“內心的、思想的、內含的、文化的、本體的”氣氛、體會及人際交流就被受到更多的關注。老師應適當地順應教學進程中的情境改變和有遠見的預備,也就是預設與成果的結合。在期望成功、最大的認同與欣賞、采取多樣性創造的環境下才能實現對預設與成果的整合。
2、實施的策略
課程結構有時間與空間結構之分,老師講課、老師與幼兒的互動交流和幼兒對學習時間的自由分配就是說幾句結構。寬泛的課程時間結構要求老師確切的將講課時間最大程度地進行縮短,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和幼兒進行合作交流。留給幼兒更多的活動時間并且讓他們以主角的身份更多的參與其中,建立一種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在實施活動的過程老師要保證老師和幼兒的的和諧、民主和平等關系。幼兒的思維活動是否活躍取決于能否有一個民主、和諧、歡快的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幼兒敢于發問,踴躍表達自我,富于聯想。老師要掌握好各種互動的學習方法,例如探討和商討式。幼兒獲取知識提升情感體會的有效方法是使他們自主探究。幼兒天生就有好奇感,喜歡探究,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帶著自己的情感,經歷和思考,這樣大大激發出了他們的潛能,同時幼兒各自擁有各異的認知風格特色,由于各自各異的生活經歷,使得在探究期間幼兒表現出各自各異的創造性思維,使得出現更多的活動成果。因為自身具有疑問性、參加性、實踐性及開放性的探究式學習,使得幼兒自主構建出許多使老師意料之外的精彩結果。所以,商討式學習方法是使得課本知識變成幼兒實際自身需要,促使他們積極發展的有效方法。
教育信息理論,顧名思義,即是教育理論和信息理論整合發展的產物。它是一種復雜的理論體系,主要通過對教育教學過程中信息的形式、結構、傳遞以及功能和效果的研究,來揭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從教育信息的功能類型的層面來說,教育教學過程包括了教育內容信息、教育控制信息、教育管理信息等;從實踐的層面來說,教育教學過程也可以包括教學設備技術和教學方法技術;從理論的層面來說,教育教學過程不僅包含了信息傳遞原理,而且還包含了學習者對信息的接受、加工的原理?,F代教育信息理論認為,教師、學生、教育內容和教育技術這四要素構成了教育。因為教育教學過程本身是一種信息傳遞活動,所以人類的學習過程就是一種信息加工過程,其中,教育內容是以信息的形式在師生之間傳遞的,教育技術則是教育信息的載體。教育信息理論通過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信息的形式、結構、傳遞及其功能與效果,來達到增強教育信息的傳遞的目的。
二、鋼琴教學中運用教育信息理論的優勢
傳統的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兩個部分構成,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師向學生灌輸學習內容為主,即使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仍然處于被動地位,學生難以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新精神和發散性思維也難以得到培養,學習過程中的愉悅體驗也就無從談起。學生在演奏作品時,仍然按照教師的指導改正,很少有學生能夠對作品有獨到的看法與思考。如此一來,學生學習消極怠慢,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教育信息理論指導下的鋼琴教學過程中,師生是以鋼琴教學為媒介展開的交往關系。教師把教學信息的功能和效果當做教學依據,并通過分析教師、學生、樂譜、鋼琴這四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采用比較完善的信息傳遞手段。在教育信息理論的指導下,新媒體技術在鋼琴教學中被廣泛應用,提高了信息的輸送量,該種手段能夠有意識的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教育信息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優化鋼琴教學中的信息傳遞
在鋼琴教學中,優化是指在不改變所傳遞的信息,適當改變信息傳遞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在最少的時間內或者用最少的精力充分掌握演奏技巧。
1.減少鋼琴教學中的干擾
信息干擾信息就是與傳遞內容無關的信息,它是針對有用信息而言的。干擾信息不僅是無用的而且還會白白浪費信息接受者的時間與精力,從而降低有用信息的傳遞效率。雖然在實際生活中干擾信息是無法被完全消除的,但是我們可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其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教師在為學生解決問題時老是說不到要點,還未解決問題就讓學生演奏,便會給學生帶來干擾信息。
2.提高教學內容信息的形式強度
所要傳遞的信息的特征與所需接受信息之外的特征(但是還是信息本身所包含的)差別程度就是信息的形式強度,差別越大,形式強度也就越大,比如晚上突然地停電。適當的信息形式強度之所以能夠改善信息的傳遞效果,是因為人的感官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適當的信息形式強度能夠提高信息接受者的感官的接受加工能力。在鋼琴教學實踐中,可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來提高信息的形式強度。從聽覺方面來說,當學生彈奏的音色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時,教師僅用語言指導,學生很難掌握這之間的度量差別;如果教師將完美音色彈奏出來,讓學生有個對比,那么學生就會感受到差距。從視覺方面來說,教師可以把指法、強弱表達、休止等在樂譜中做出標記,那么這些記號就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合理利用暗示信息
暗示教學是一種間接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暗示能夠產生巨大的熏陶作用。鋼琴教學中,教師在合適時機下的明確的語氣、眼神、動作都是暗示,通過合理的暗示能夠建立起積極的無意識心理傾向,激發想象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身體動作信息暗示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為指導學生表現出樂句所表達的感情,可以在學生演奏時用身體做出伸展或者緊縮的姿勢,還可以用用突然的握拳提示學生彈奏強音。
2.語言信息暗示
語言是教師給學生心里暗示最重要的途徑,或許教師不經意間的稱贊就能成就一個天才。語言信息暗示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直接有效,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語言來告訴學生正確的彈奏方法,直接有效地糾正學生的錯誤之處。
3.表情信息暗示
教師的面部表情在無形中不僅能給學生壓力,也能給學生無限的動力。在鋼琴教學中,當學生分心時,老師的一個批評的衍生就會讓學生立馬集中注意力,當然,當學生在彈奏一首悲傷的樂曲時,教師可以以一種悲傷的表情展示,讓學生身臨其境,更用心的詮釋曲目。而且,作為一名鋼琴教師,任何時候都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
四、結束語
一、如何理解教育均衡發展內涵
教育均衡,實質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教育機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確保其實際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機構和教育群體之間,平等地分配教育資源,達到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均衡,并最終落實在人們對教育資源的分配和使用上。從個體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權利和機會的均等,指學生能否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展、全面發展;從學???,教育均衡指區域間、城鄉間、學校間以及各類教育間教育資源配置是否均衡;從社會看,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養的勞動力在總量和結構上,是否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達到相對的均衡。當前人們關注的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主要是指我國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同一地區不同學校之間、同一學校不同群體之間的教育均衡發展問題?;蛘哒f,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權利保障問題,教育的民主與公平問題。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國家制定的有關基礎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制定的有關基礎教育法規、政策,都要體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群體之間的基礎教育資源,必須均衡配置;各級學校和教育機構,在具體教育活動和教學活動中,要為每一個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發展機會。從教育資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設施,包括生均教育經費、校舍、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等的配置,教育的“軟件”,包括教師、圖書資料等的配置是否均衡;從教育目標看,包括學生能否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均衡發展、全面發展;從教育的功能看,是指教育所培養的勞動力,在總量和結構上,是否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達到相對的均衡。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主要表現為“均衡”,即:入學權利和入學機會實現均等發展,其中包括有能力就讀的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學生,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機會;區域間實現均衡發展,即在省域之間、市域之間、縣域之間、鄉域之間統籌規劃;城鄉間實現均衡發展;校際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學校布局和規模均衡合理,教育經費投入、學校設備設施、師資配備、生均教育資源、學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學生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校內各班級在設施、師資、生源和管理等方面的均衡;不同類別、不同級別教育間實現均衡發展,包括基礎教育內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均衡發展,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均衡發展;教育質量實現均衡發展,包括課程設置、教學水平和效果的均衡;教育結果在學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間實現均衡發展?;A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是學校的均衡發展,因為學校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實施機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
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需要堅持哪些基本的發展觀
1.責任觀。教育均衡發展首先是政府責任:一方面,教育均衡發展,應該成為政府發展教育,特別是實施義務教育的指導思想;另一方面,政府推進教育發展的主要職責是為教育,特別是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提供均衡的辦學條件,在資源配置、政策制定以及宏觀調控等行政決策中,要體現教育均衡發展的思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為社會和教育發展建立一個公平規則,因為教育均衡是公民的基本教育權利保障和教育政策價值取向演變的必然趨勢。教育均衡的實質是,政府作為控制社會運行的中樞與公共資源分配的主體,對全區域內的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確保受教育群體和個體的權利平等。政府應辦好每一所學校,為每一位學生提供相對平等的教育條件。
2.過程觀。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發展目標,更是一種教育發展過程;教育均衡發展是教育發展的目的,更是一種促進教育發展的途徑。均衡發展本身不是目的,其本質目標是追求一種理想、公平、高效、優質的教育狀態。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辯證的歷史發展過程。教育均衡作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相對的、具體的、發展的,絕對的教育均衡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均衡發展是一種理想的狀態,是相對的均衡發展。每一個時期,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育均衡有著不同的表現。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由“均衡——不均衡——均衡”,不斷地螺旋式上升的循環發展的動態過程。教育均衡發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平均發展、均等發展,它更加強調的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均衡發展的過程,是整體辦學條件和水平提升的過程,這種過程是不均衡逐漸走向均衡,然后均衡再次被更高一級的發展需求打破,出現新的不均衡,并在更高層次上再次從不均衡走向均衡。
3.公平觀。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新型教育發展觀,其實質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是指政府提供給每個孩子的學習條件、權利、機會是平等的。保證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所必需的校舍、設備、師資等基本條件,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是讓全體適齡兒童少年享受平等教育的基本體現,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均衡的目標是教育需求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均衡,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礎。
4.人本觀。教育均衡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教育發展觀,促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以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從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出發,努力創造相對均衡的受教育機會,不斷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的教育質量,力求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均等地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優質教育。
三、教育均衡發展具有哪些階段性特點
教育均衡發展必須把握特點不同對待。教育均衡發展特別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1)低水平均衡階段,也就是普及義務教育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機會。(2)初級均衡階段,這個階段主要以追求教育資源合理均衡配置為目的,具體體現為公民就學平等和受教育條件的均等。(3)高級均衡階段,這個階段深化學校教育改革,加強學校教育內部建設,追求教育質量的均等,辦出學校特色,讓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學習潛能。(4)高水平均衡階段,教育資源極大豐富,不同受教育群體之間的差別極大縮小,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相對均等的教育,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學習潛能、獲得學業成功。目前,我國東部有些經濟發達地區,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進入了我們所說的初級教育均衡階段,有的正在努力向高級的教育均衡階段邁進,而廣大中西部地區,已經或正在進行“兩基”攻堅,尚處于低水平均衡階段,還需要國家加大支持的力度。這時,在整體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還面臨困難的情況下,區域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應當成為重要的政策選擇。
任何教育都存在精英教育、大眾化教育、普及教育三個發展過程、三個發展階段。就基礎教育而言,我國已經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從教育均衡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看,比較容易的階段是普及階段,從大眾化階段向普及階段邁進并基本實現普及的階段目標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好時期。而實現了普及,進入鞏固提高的階段后,由于一些經濟條件較好、辦學條件較好的地方和學校又會有新的發展愿望、要求和發展提高的趨勢,這時,在普及階段大大縮小了的教育差距就會重新出現新的擴大的趨勢。因此,在推進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要把握好不同階段的特點,進而采取不同的對策。
四、教育均衡發展需要面對哪些實際問題
1.難點問題。(1)公平與效益。如果完全只從公平角度出發去制定和實行有關政策,就必然會喪失教育效益,也是有許多弊端的。近年來,韓國、日本等國家就發現,他們在推行“平準化”政策后,義務教育逐步喪失了效率。中國的地區發展非常不平衡,籠統地講義務教育資源均衡,是沒有意義的。合理和可行的策略應該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近似的區域內,努力追求義務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我們強調社會公平,不會回到傳統體制固有的平均主義,進一步重視社會公平,在效率與公平關系上加大公平的分量,是當前社會關心的問題。如何處理好公平與效益的關系,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難點。(2)示范性學校建設與教育均衡發展。我國的優質教育資源嚴重短缺,從教育管理的角度看,要推動教育發展,既要抓一些示范性學校,又要抓一些示范性學科,從而帶動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但示范性學校發展起來之后,必然導致學校之間新的不均衡。因此,如何處理好示范性學校發展與教育均衡發展的關系,也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難點。
2.關鍵問題。(1)學校辦學特色與教育均衡發展。辦學要均衡,更要有特色。如何在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上,面對學校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形成更多的能夠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特色學校;如何處理好學校辦學特色與教育均衡發展的關系,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2)教育創新發展與教育均衡發展。如何在教育均衡發展的思想指導下,通過建立相互競爭機制,不斷激活學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階段發展,是教育均衡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在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才能帶動高質量高水平的均衡。要使均衡不斷向深度、廣度和高水平階段拓展,必須抓住教師隊伍這個核心,通過制度創新,激發教師和校長的職業活力、專業創造力和教育教學熱情;必須通過引入競爭機制,不斷增強學校的發展動力、活力,激勵學校之間、區域之間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標發展。(3)弱勢群體教育與教育均衡發展。弱勢群體教育包括經濟困難家庭子女的教育、殘疾兒童少年的特殊教育、一些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城市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弱勢群體教育是教育均衡的難點,也是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
3.認識問題。(1)均衡發展不是限制發展,而是共同發展,分類發展。均衡發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揚谷”式發展。發展是教育事業永恒的主題,沒有發展,就談不上均衡。落后地區、薄弱學校需要發展,發達地區、基礎好的學校同樣需要發展。均衡發展不是限制或削弱發達地區、優質學校和強勢群體的發展,而是要在均衡發展思想指導下,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礎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弱勢群體,特別是農村教育和農村學校加快發展,進而把基礎教育辦成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不斷實現高位均衡。均衡發展決不是教育的平均主義,不是把高水平的教育拉下來,而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分區規劃、分步實施、分類發展。(2)均衡發展不是劃一發展,而是特色發展。均衡發展不是一種模式、不是“一刀切”,要鼓勵不同區域、不同學校、不同類型的教育,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最終實現優勢互補、特色發展、整體提升。教育個性化、辦學特色化,不僅是國際基礎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實現更高層次均衡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因此,在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相對均衡的情況下,要鼓勵學校辦出特色,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留有個性發展的空間。(3)均衡發展不是短期發展、單一發展,而是持續發展、整體發展。教育發展不均衡有著長期、深刻的歷史原因,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一個過程,促進教育均衡將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辯證的歷史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A教育均衡發展是整體發展,當前最需要關注和最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只有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才能獲得真正的城鄉教育均衡和有效發展。要切實保障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權,同時關心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4)教育均衡不是同步化發展,而是要積極推進區域均衡發展。每一級政府管理所轄地區,因歷史造成的教育差異,不可能立即解決。在鼓勵教育發展快的地區繼續快速發展的同時,要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后進地區加快發展。教育均衡不等于區域之間教育發展的同步化。(5)教育均衡不只是辦學水平的均衡。那種認為只要校際之間、區域之間的辦學條件、教學設施、師資力量處在同一水準上,就達到了教育均衡目標,是不科學的,忽視了學校內在發展機制的作用,忽視了學校之間、區域之間地域區位不同、歷史文化積淀有別、生源差異等方面的不均衡,以及辦學理念、管理水平之間不均衡。
五、警惕教育均衡發展中低水平和高水平陷阱
1.低水平教育均衡陷阱?!暗退骄庀葳濉泵枋龅氖?,人均國民收入增長緩慢的情況下,人口增長與國民收入的持久均衡狀態,該理論說明了發展中國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復輪回的現象。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須使人均收入增長率超過人口增長率。這一理論認為,貧困地區的農戶經濟,已經實現了一種在貧困狀態下的均衡。這是一種低水平的均衡狀態,經濟學家稱之為“低水平均衡陷阱”。
如何打破這種“低水平均衡陷阱”,使之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新的均衡呢?對此,“臨界最小努力”論認為,發展中國家要打破“貧困惡性循環”、“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困境,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實行大規模投資,使投資水平或投資率大到足以達到國民收入的增長超過人口增長、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水平,從而產生一個“臨界最小努力”,以巨大的投資力量大力推動經濟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以取得長期的持續增長。
借用這一理論,描述發展層次與發展規模之間的均衡關系。我們可以看出,由于我國教育發展層次不高,發展規模的擴張是在低層次上實現的,發展規模的擴張不僅掩蓋了發展的低層次性,而且進一步強化這種低層次性。這就陷入一個困局,越發展,原有的低層次特征越明顯?;A教育均衡發展,同樣要注意“低水平均衡陷阱”問題。我國基礎教育這種低層次性的突出標志:一是大而不強,即教育大而不強,存在大量的薄弱學校;二是發展不均衡,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存在很大差距;三是教育均衡發展層次不高,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基本上還處于普及教育的低水平或初級教育均衡發展階段;四是教育經費長期投入不足。
如果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長期投入不足,不能促使教育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就容易出現“低水平均衡陷阱”現象,使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發展處于低水平的均衡發展狀態,僅滿足于受教育者權利和機會均等的“低水平均衡階段”。我們欣喜地看到,2005年12月,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可以說是我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臨界努力”的重大舉措,也是努力促使我國義務教育教育發展達到一定水平,沖破低水平均衡狀態的重大舉措。
2.高水平教育均衡陷阱?!案咚骄庀葳濉崩碚?,解釋了中國現代化發展延遲的原因。艾爾溫認為,到傳統社會后期,中國經濟雖然在量上仍有重大增長,但缺乏質上的變化,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既不是資本的不足或市場的限制,也不是政治上的阻礙,更不是大企業的缺乏或者短命,關鍵原因是隨著人口高度增長而形成了一種“高水平均衡陷阱”。在這種人口——經濟結構中,人口壓力通過兩條途徑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停滯:一是它吞食了小農維持家庭生計以外的剩余,使小農無法積累資本;另一方面,傳統方式的農業投入,達到了再增加便會導致邊際報酬遞減的極限,把傳統農業提高到了一個無法通過自身的力量來改變的水平??傊?,這種經濟結構對新式投資和工業發展起了抑制作用。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論,揭示了人口的過度增長與由傳統農業向近代工業轉變的內在矛盾。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同樣要注意“高水平均衡陷阱”問題。我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突出的問題是,受教育人口眾多與優質教育資源不足、與教育投入不足、與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矛盾。如何解決受教育人口眾多與推進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內在矛盾,是我們走出“高水平均衡陷阱”,推進教育快速均衡發展的重大問題。高水平教育均衡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必須確保教育均衡發展最基本的經費投入,否則很難確保教育均衡的順利和持續發展。
目前,我縣正大力倡導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校從2012年秋開始在七年級實施高效課堂?,F結合我校實踐,談談語文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和高效課堂的有關看法。
一、我校語文教師的教育理論現狀。
我校多數語文教師對于教育理論知識的認識很模糊,或者很狹隘。他們眼中所謂的教育理論知識即師范院校中開設的教育學原理、心理學、學科教學論和教育史的課程內容;僅限于對大教育家、心理學家及其理論的了解,如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贊可夫的《發展教學論》、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弗洛伊德的“精神勝利法”等。對當代出現的適應新形勢的新的教學論、教學法不太了解,對當代學生心理揣測不透。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他們的專業發展。
二、提高語文教師教育理論素養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形勢所需
高效課堂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態度,熱愛教育事業;要求轉變角色,發揮教師的助學、評學、督學和同學等主導作用;要善于營造良好的愉悅的競爭的課堂氛圍┄┄語文高效課堂對語文教師的要求更是多多。語文教師不僅要具備教育心理學知識,而且要具備素質教育的系統理論知識,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觀念新則百業興,作為教師,只有在教學工作中深刻領會教育理論精髓,并用教學實踐加以印證加以發展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的高效課堂的需要,使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三、打造高效課堂應提高的語文教師理論素養
語文 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是:語文教師在經過一定的教育理論修習后,自身形成的關于教育理論的一系列認識以及在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表現出的慣常修養。具體說來,包含四個方面內容:教育理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意識及價值觀、教育理論知識內化后形成的教育教學能力以及利用教育理論進行自我專業素質提升的能力。
(一)教育理論知識水平
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水平是教師形成教育理論素養的基礎。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理論知識的內涵更加豐富,可以說,所有對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及相關活動產生直接或潛在影響的與教育有關的理論知識都屬于教育理論知識的范疇。教育理論知識的分類有很多種,德國教育學家布蕾津卡根據研究范疇及作用的不同,把教育理論分為教育哲學、教育科學和實踐教育學三類。其中,教育哲學提供價值和規范取向,回答“應該是什么”問題;教育科學描述和解釋事實,回答“是什么”問題;實踐教育學給教育者提供關于其任務和完成任務的手段的信息,回答“應該怎樣做”問題。而根據涵蓋的具體知識類別不同,又將教育理論知識等同于“條件性知識”,即 “個體在什么時候、為什么以及在何種條件下才能更好地運用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一種知識類型”。對于教師而言,條件性知識涉及學生身心發展的知識、教與學的知識以及學生成績評價的知識。更加常規的關于教育理論知識的理解包含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課程理論三大塊。同時,有研究認為教育理論知識不僅應該包括教育學科的知識、學生的知識,更應該包括“教師自我的知識”。
根據上述分類結果,結合語文教師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語文教師應具備如下教育理論知識:第一、條件性知識: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學科教育學的理論知識及學生管理的相關知識。教育學知識能幫助教師了解教育的基本規律,正確看待一些常規的教育現象。心理學知識能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正確對待學生出現的一些常見心理問題。學科教育學知識對教師開展具體學科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對教師的教學實踐有一定的幫助。學生管理也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所以語文教師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教育管理知識。教育管理歸根到底是人的管理,人本主義理論、差異理論、動機與激勵理論等對我們教師適時轉換角色意義重大,它可以讓我們了解學生走近學生做學生的伙伴。第二、實踐性知識: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教師經多年教育教學實踐后總結出的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個人教育理論,二是專家教師的實踐經驗總結后上升成理論,并可在社會上推廣被更多的教師習得。如果從教育理論知識的歸屬主體來看,條件性知識屬于社會倡導的教育理論知識,而實踐性知識屬于個人教育理論知識。這一部分知識不一定每個教師都能具備,但應該是每個教師努力的方向,因為只有具備一定的理論意識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才能形成這種獨具特色的個人教育理論,同時,這個過程也是教師自身專業成長的一個過程。第三、關于教師自身的知識。主要指的是教師對自身實施規劃,調節所需用到的理論知識,如教育理想、信念,自我身心保健與調節的知識,心理和美育方面的知識等。當今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大,教師對自我發展發面的要求也與日俱增,這部分知識便顯得更為重要。
(二)教育理論意識及價值觀
教育理論意識是指教師學習、應用教育理論知識的意識傾向,而價值觀體現的是教師對教育理論功能及作用的看法。多數語文教師認為教育理論對實踐指導意義不大,因而也沒有學習理論的熱情。造成如此現狀的原因,有的是源于教師對教育理論知識的認識模糊不全面,有的則源于教師自身產生了錯誤的教育理論意識傾向??梢姡處煹慕逃碚撘庾R和價值觀在教師教育理論素養的提升中是起到主導作用的。
那么,語文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理論意識呢?第一,教師應具有理論自覺意識,即教師在其復雜的教育教學生活中,對那些習以為常的教育教學事件要有意識的進行“是否如此”與“為何如此”的追問和反思,這樣教師才會在教育教學生活中常保一顆好奇的心并激勵著自身不斷進行探索。第二,教師應具備理論批評意識,不應全盤接收,也不可盲目批判。盲目批判會變成目無理論,只有經驗;全盤接收、不懂變通則會使理論的效用大打折扣,自然會影響教師的理論價值觀。第三,教師應具有理論創生意識。教師要進行理論創生必然要對自身的實踐認識進行理性思考,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師的這種理論創生是基于實踐并又歸于實踐的創生,具有更高的實踐意義,同時也是對自身理論素養的一次提升。
(三)教育理論知識內化后形成的教育教學能力
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知識學習,不是為了學理論而學理論,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這也是教師的執業之本。所以,看一個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僅看其具備多少教育理論知識,有沒有正確的理論意識和價值觀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理論學習后內化形成了教育教學能力才是更為重要的,這些教育教學能力可以看作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表現出的慣常修養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師教育理論素養高低更為顯性的一個指標。
(四)利用教育理論進行自我專業素質提升
四種文化適應理論和模型描述了文化適應者在文化適應過程中的階段、規律和內容,根據文化適應理論和新生遇到的雙重文化沖擊,結合文化適應理論,筆者將新生的文化適應分為蜜月期、危機期、舒緩期和認同期。
1.蜜月期。這是大學新生入學時最初的興奮狀態,通常是新生獲得錄取通知書到開學一兩周內剛進入大學時,新生出于告別中學這一人生階段和對大學生活的期待、向往,對大學文化表現出的是興奮、好奇的狀態。
2.危機期。危機期也叫抵抗期,通常是新生入學第一個月到第二個月也就是當新生對大學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了解之后,由于自己沒有充分的準備,開始感覺到文化沖擊時會對新的文化產生生疏感,對以往的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產生懷念情緒,在這個時期也是新生心理問題多發期。
3.舒緩期。通常是開學兩個月后,正式的教學環節和正式的大學校園生活開始后,如加入社團、參加學生活動等,新生對于所處的環境進行重新思考和認識,對自我也會重新定位,開始規劃大學生活。
4.認同期。新生對大學校園主流文化的認同程度表現為排斥、完全接受以及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選擇性地接收三種狀態,新生入學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新生能夠根據自身特點與所處的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文化調整或重構模式,而不是簡單地完全接收,更要努力減少對新文化的排斥現象。
二、文化適應理論對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模式的啟示
1.入學教育的時間跨度:根據文化適應規律循序漸進。在新生入學后,要按照新生文化適應的規律循序漸進地開展教育活動:在蜜月期可以通過開學典禮、迎新晚會等氣氛隆重的典禮儀式維持新生的興奮感,增強榮譽感;在危機期則要通過心理輔導、輔導員走訪宿舍、新老生交流會等幫助新生認識自我、轉換角色;在認同期則要通過專業教師的引導幫助新生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建立對專業的興趣,通過團學組織、社團活動豐富新生的文化生活;在認同期則要指導新生在對自我和環境認知的基礎上,建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目標體系,幫助新生順利融入大學主流文化,同時要重點關注一些邊緣學生。
2.入學教育的目標:幫助新生建立對大學的文化認同。要新生建立對大學的文化認同則要幫助新生實現四大轉換:角色認識由以我為中心到融入集體、學會合作,思維方式由單向型到多向型、創新型,學習目標由考取大學到素質提高、職業發展,學習方法由知識再現型到知識探索型。在入學教育中就要幫助新生正確認識大學學習內容、方法和途徑的多樣性,掌握大學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主動與他人合作交往,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指導新生充分運用各種資源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入學教育的方式:師長引領與朋輩分享相結合。新生入學教育階段,輔導員、班主任要充分發揮人格魅力和專業素質對新生的引領作用,可以通過召開主題班會、走訪學生宿舍等方式,深入新生中開展適應性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學院也要充分利用師資資源,通過名師大講堂等活動,讓學校優秀教師、教學名師為新生開展專業講座,幫助新生建立專業認同。同時,優秀高年級學生往往代表的是學校的主流文化圈,他們在思想覺悟、專業學習、學術科研、學生工作、人際交往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充分發揮優秀高年級學生的朋輩對新生的影響也非常重要。
4.入學教育的內容:涵蓋心理適應和人際關系教育。從家庭環境來看,對于“95后”大學新生而言,由于缺乏兄弟姐們間的關心照顧,他們往往自我意識強,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和關愛他人的意識,且情緒波動較大;從教育環境來看,高中的應試教育注重競爭,而大學里更注重營造團結協作的氛圍,需要一定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因此,正確認識新生在心理適應和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有效的疏導、調適和培養是他們順利進行大學生活的保障。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可以通過開設心理講座、舉辦心理情景劇、趣味運動會、宿舍文化節等方式,幫助新生系統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正確對待負面心理情緒和生活中的挫折,引導新生通過自助和互助的途徑化解矛盾。
1.教育定位不清晰
雖然高校法制教育有著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但現在高校對非法律專業學生的法制教育并未搭建專屬的課程平臺,這造成在教育實踐中一線教師對法制教育的定位認知不一。有的教師認為,高校法制教育是在全民普法的大背景下進課堂的,其任務就是普及法律常識;有的教師認為,應注重實用性法律知識的傳授,應讓學生了解法律基礎知識;還有的教師認為,該課程的內容紛繁復雜,應設立專門的法律基礎課程進行教學。雖然這三種觀點立論不同,但都把法制教育定性為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而知識教育屬于智育范疇,從而認為高校法制教育的性質是智育。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大部分高校的法制教育以法條講授為主。在“05方案”中,教育部將高校法制教育歸屬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這清晰地表明法制教育應著重思想品德的教育,課程目標應定位為法律素質的養成,而非法條的講授。
2.教育內容有局限
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這門課程的教材包含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部分內容,法律基礎部分占到整本教材的1/3,但集合了憲法、刑法、民法、程序法、社會法等各大部門法,受篇幅限制,法律基礎部分出現了門類多、介紹簡單的情況,整本教材停留于法律規范的羅列,缺乏法治精神、法治理念的剖析。因此,所占教材比例的減少、教材內容的局限,再加上這門課程的授課教師大多沒有法律專業背景,使很多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將法律教育邊緣化,有些強化法律基礎知識的講解,缺乏理論、精神的深入探究;有的教師以個別案例講授代替所有內容;甚至有些教師以視頻教學代替課內講授。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出現以上種種問題,其實效性當然無法保證。
3.教育環境不協調
由于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歸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屬于公共課程,因此多數教師尤其是專業課教師認為法制教育與其教育毫無關系。即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授課教師,也有將法制教育部分孤立起來、因為講法而講法的現象,致使法制教育處于極其尷尬的境地。雖然有國家文件的要求,但是實踐中被忽視;雖然有課堂講授,但是環境與理論不一致。法制觀沒有和道德觀結合起來,也沒有和專業精神結合起來,這樣的教育純屬說教,當然無法深入學生的心靈,出現大學生違法違紀案例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高校法制教育改革的理論根基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為的一面旗幟,法制教育也需要樹立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理念。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比说纳鐣举|決定了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生活,思想的形成也離不開社會實踐生活。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育學專家學者提出的“主體教育理論”正是從學生、社會的角度,主張“弘揚學生主體性是當代教育的主題,是正確做出教育價值取向、提高教育質量與人的素質的關鍵”?;诖?,筆者認為,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法制教育理念,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應從社會出發,從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脫離現實、脫離社會的法制教育使學生對社會現實認識模糊,導致學生無法應對現實生活。
三、高校法制教育的理性選擇
在“以人為本”的法制教育理念指導下,筆者認為,應走出以往法制教育的種種誤區,選擇以培養法制觀念為中心的高校法制教育方式。
1.改變對法制教育的狹隘認知,注重法制觀念的培養
大學是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具備正確的“三觀”是大學生的基本素養之一。其中法律觀念是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的法律價值觀對其行為有指導和調節作用。一個具有正確法律價值觀的人,會自然地養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自覺地運用法律維護正當權益的習慣。因此,法制教育應從學生的主體出發,從根本上培養其法制觀念,走出重法規條文、輕法制精神,重形式、輕效果的誤區。大學法制教育應在基本法律知識學習的基礎上,著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從法的精神、法的內容等角度去認識法,改變學生“法有權力,己無權利”的認知。通過法制教育,使學生尊重、信任法律,形成公平正義的法制理念,能自覺地守法、護法,并能夠以法律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始終以法作為人生的標尺。
2.重新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強化大學生對法的認知
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中,法律基礎部分與道德部分被生硬地劃分為兩個板塊,修訂后的版本在最后一章將兩個部分融合起來,略顯牽強。筆者認為,教材應始終堅持一條主線,即道德與法律是辯證統一的,二者共同維護社會秩序,法律是最低層次的道德。這樣的思路能使學生對法的認知不會過于疏遠。同時,我國大學法律基礎知識教材的編寫反映出重現行法律法規而輕法理學、重公法輕私法等情形。筆者認為,應從法理學、憲法等基礎知識入手,強化學生對法的本質、價值、功能,法與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認知;對民法應優于刑法進行介紹,體現生活實用性。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增設法律選修課程,如法哲學、人權保護、勞動合同、婚姻繼承等,使學生在增長法律知識的同時增強人權保護意識,在堅定政治信念的同時信服法律。
3.創新教育方法,重塑大學生對法的情感
傳統的法制教育方式容易使學生對法律做出“枯燥無味”的評價,理想的教學效果自然無法達到。高校應充分挖掘各種法制教育方法,培養學生對法的情感。一是課內教學方法應更多元化,除了傳統的講授法外,可以更多地使用典型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視頻教學法等。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啟發其法律思維。二是應增加課外實踐。通過社區法律宣傳、模擬法庭、到司法機關進行參觀調研、組建法律社團等方式,使法律變得真實,觸及其靈魂,有利于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形成法律信仰。
4.營造校園環境,烘托法制氛圍
教育內容與實際的不一致是教育難以推進的重要阻礙之一。在依法治國的大前提下,高校的管理應做到“依法治?!?,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和提高。在管理制度上,學校應制定維持學校正常秩序的規章制度,且應遵循國家的相關制度。在管理程序上,學校應體現程序性。任何一個環節都應考慮細致,做到學生即使是被管理一方,但具有有效的途徑維護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在高校,應形成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權利價值的氛圍,培養學生的權利意識,激勵學生的權利追求,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救濟權的實現。
5.優化師資隊伍,積極引進法學專業人才
關鍵詞:教育理論教育研究教育批判教育實踐多維綜合
中國分類號:C40-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5560(2003)02-0002-09
值新世紀之際,反思教育理論,洞見教育理論研究的明天,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每一個教育理論工作者都或多或少、或隱或顯地思考著教育理論的未來形態及教育理論研究的走向。對世紀的中國教育理論研究會體現出什么樣的特征?它應該關注什么?應該朝什么樣的方向去努力?下文展示的就是對這些問題的初步思考。
一、走向教育理論自身的批判
著眼于批判,于理論自身的反思與評判中增強理論研究的自我意識和活力。
(一)批判之必要
人們常說,中國正處于一種社會轉型期。所謂轉型,也就是從傳統社會轉變到現代社會。既然轉型意味著對傳統社會路向的偏離,那么在整個轉型的過程中,就應該一刻也不放松對舊有傳統的批判。社會轉型的過程,也就是文化更新的過程,傳統的文化心理、思維定勢、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倘若得不到改造,轉型的過程便永遠不會完成,現代社會也永遠不會到來。教育理論研究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以一種冷峻的目光審視已有的教育理論研究,正視教育理論研究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弊端,那么,教育理論自身就不能適應社會轉型的需要,自身也就少了一份更新的基礎,少了重新建構的可能性。
從理論的一般發展邏輯上看,批判也是理論成長的一個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沒有德國古典哲學自康德以來所倡導的批判精神,哲學本身的發展就會大受制約。這里說的批判精神,就是對過去各個范疇重新衡量和估價,也就是對那些未經追究的范疇進行考核,探討這些范疇在什么限度內具有價值與效用。批判是不接受未經考察的前提的,它具有反對盲從、反對迷信、提倡獨立思考的意義。十七、十八世紀的啟蒙學者開啟了批判精神的先河,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權威;不管這權威是宗教、自然觀、社會還是國家制度,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這種批判精神給予理論研究以很大影響,催生著新理論的萌生。
教育理論研究少批判之風,少反思之風,已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它既沒有文學的唇槍舌劍,也沒有哲學的究根追底;既沒有科學的反求諸己,也沒有文化學、社會學的自我批判。它常常是以一種波瀾不驚、四平八穩的形態向前運行的。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點是根本性的,那就是教育自身往往傾向于構成一種保守、封閉的體系,作為以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的教育研究者,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陷入這種保守、封閉的羅網,而無開放的胸懷,也就少自身的深刻反思與探究,拒斥徹底的批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批判對理論的研究發揮著多方面的作用:一是監督,通過透視教育理論研究的運行情況,提示著理論研究依循原有預定的路向前進,使理論發揮其自身應有的功能;二是規范,及時捕捉理論研究中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研究過程、研究方式甚至理論成果的表達形式規范化;三是引導,通過對理論研究的評析,辨識研究的未來發展前景及形態,使研究適時轉型、變化;四是重構,“不破不立”,批判所擔負的并不僅僅是解構的功能,而且也承擔著重新去“結構”的角色,正是在批判之中,理論的新形態得以生成。教育理論研究中少了批判,多了“共鳴”;少了彼此間的對立,多了一團和氣和自說自話,其后果是許多研究陷于低水平的重復,理論上一片沉寂,缺少新的生長點,同時研究缺少應有的規范。
(二)批判之含義
這里我們要認識到批判絕不僅限于否定、批評,它是與分析、評判、甄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批判既有反思的意味,也有建構的功用。理論在著眼于自身批判的同時,也正是于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尋求著建構的路徑。就此而言,批判至少意味著下列幾個方面:
批判意味著距離:對這樣的距離,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第一,從批判的立場上來看,批判總意味著與批判對象的不一致,如果兩者完全趨同了,也就沒有了批判存留的必要與可能;第二,從批判所處的角度來看,批判總意味著中立與客觀,站在一定的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被批判對象,角色的任意調整,都有可能使批判的立場顛倒或轉換。正是由于這種距離,使得批判顯得冷峻與不盡“人情”。就拿教育政策的批判來說,它幾乎是西方發達國家都非常關注的領域,在這種批判中,教育研究者既要看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又要清醒地認識到教育政策與教育理論研究之間存在的張力。這種張力既體現了研究者自身的獨立性,也體現了教育理論研究的獨到價值。換句話說,教育理論研究之所以對教育政策、決策有所助益,正是在于你首先是一個研究者,你的立場、觀點、角度是與決策者不同的,你的價值也正體現在這兒。沒有認識到這點,你的研究也就在決策者心目中失去了光彩。
批判意味著究本溯源:批判不是在表面上看問題,不是認同和首肯所呈現的種種結論,而是對各種各樣的事物做前提上的探尋與思索,分析其前提存在的合理性及依據的確當性。它常常表現出一種窮追不舍的態度與精神,有一種“吹盡黃沙”的執著。正是這種追本溯源,使得研究更具理性,認識日趨合理。
批判意味著重新衡量和估價:批判常是與對歷史的反思、對既有事物的重新甄別和評判結合在一起的。它對那些既定的標準進行再審視,為事物的分析提供新的坐標與標尺;為歷史的演進進行“盤點”,對歷史作出重新的梳理與評定。正是這種重新衡量和估價,使得批判常常與重新的建構結合在一起。正所謂“不破不立”。
批判意味著獨立:批判應該有一種不強人從己,也不強己從人的灑脫,它以“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為特征,不盲從,不輕信。以批判為己任的研究者,有時嬉笑怒罵,有時坦誠直言,表現得特立獨行。正是這種獨立,使得教育理論研究意識到自身的缺陷與不足,注意到自身的運行與發展。
批判意味著質疑和否定:批判既然總是與分析、評判、批評等結盟,也就常表現出對既有結論和認識的質疑與否定。質詢某一認識是否合理,重新審視某一結論是否正確,這些最終達成的往往是否定。好在正如霍葆奎教授所言的:“只有一種觀點的學術,是窒息了的學術;沒有爭論的學術,是死亡了的學術。”正是這種質疑和否定,才使得理論繁榮,認識日益趨向于真理。
(三)批判之指向
教育理論研究的批判可以指向許多方面,大凡其中諸多事物,如研究方法、研究現狀、研究群體,都可以置于批判的視野中加以審視和打量。這里著重分析對研究前提、概念與命題的批判。之所以對這些內容進行批判,是由教育理論前提的不確定性、概念的歧義性和命題邏輯證明的非終極性等因素所決定的。
在教育學的每一具體理論中,都有其確定的理論前提,但每一前提不僅是解釋某種理論的出發點,而且本身也是需要解釋的。理論的層次是無限的,不存在確定不變的終極前提。任何理論前提都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它總是依靠某一或某些條件而存在的,因而需要尋根究底的考察。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理論與其前提的關系有著兩重性:一方面前提是理論本身的一部分,是理論各環節的出發點;另一方面前提又不完全在教育理論之中;因此,對教育理論前提的批判反思,不能完全在教育學自身內部進行,否則就變成了用教育學自身理論說明前提,即用此前提說明此前提,用此推論說明此推論的循環論證。而就教育學中存在的若干概念、術語來講,無一沒有歧義。因為概念總是從教育實際經驗中得出的,在實踐領域甚至是理論領域,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操作情景來界定概念,選擇概念某一方面的含義。這種以多樣性為前提所進行的選擇,就造成了教育上的概念、術語的多樣的可能性。①此外,以概念為基礎的命題的邏輯說明,也不存在同一的、終極的層次。在每一命題的邏輯論證中,每一說明層次當中都含有一個自身尚待說明的問題。教育理論自身的這些特征,要求在教育學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地向理論的根本點發問,在宏觀的理論背景下對它進行哲學層次上的批判反思。
對教育理論中的理論前提、概念術語、命題所作的反思,是在四個依次展開的層面上展開的:一是對規范性的批判反思;二是對合規則性的批判反思;三是對真實性、可行性或者說合理性的批判反思;四是對有效性的批判反思。
第一種反思是考察、追究概念、術語、命題等“是什么”與“不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與不是”以及“針對什么或相對什么而言”等等,也就是要追究、考察規范和標準。
第二種反思是在確定是什么的基礎上,進一步考察判定它們是否合乎邏輯等方面的規則。合乎規則的思維,是產生和形成正確命題、概念的條件之一。對于判定理論觀念來說,合規則性是從形式上進行的判定,或者說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只有這些尚且不夠,因為符合規則的思維也只是一種可能的思維,其真實性、可行性即合理性還需要從事實方面去追究。這就需要第三種反思──考察分析它在實踐上真實程度如何,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真的這樣;它是否可行,可行與不可行的條件和根據怎么樣。由于“真實”就是能被實際從事的相應活動所實際地把握,“可行”就是能成為實際進行的活動,因此,真實性是可行性的前提,可行性是真實性的驗證。
第四種對有效性的反思,就是考察、追究其“作用”、“影響”、“價值”或“意義”,分析其預期效果、潛在意義,質詢如果這種思想觀念成立且可行,意味著什么,會引起什么后果,產生什么連鎖反應。
一般來說,對于教育學中的任何命題、概念等,都可以從上述四個方面進行反思。例如,對“課程是學生在學校情境中獲得的全部經驗”這一命題,就可以首先弄清什么是“經驗”,什么是“學校情境”等;把“課程”歸屬于“經驗”在邏輯上是否相悖;這種課程界說在實際中能否把握,運用它可否分析學校中的有關現象;它與教育學中其它相關概念關系如何;它在整個教育理論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及意義等。
應該指出,在批判中既要反思舊的觀念和做法,對研究傳統進行梳理,同樣也需要甄別新的認識和行為。新的并不見得是對的、好的,舊的也并不意味著就是落后的、不好的。任何一種新思想、新潮流,不論是好是壞,在尚未深入研究前,不少人就一窩蜂地趕時髦。推其學理上的原因,主要就是庸俗的進化觀給中國思想界和教育界帶來的消極影響,以及受其支配的“新”與“舊”的觀念,總是覺得“新的總比舊的好”,“越徹底越好”這樣一來,談論舊的就被視為保守,批評新的就被視為頑固。
二、走向豐富的教育實踐
著眼于中國豐富的教育實踐,于理論與實踐的兩相融合中尋求教育理論的生長點。
(一)理論需要借助于實踐才能得到發展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是教育理論界一直論爭不下的一個命題。理論與實踐的對立是理論與實踐關系中的題中應有之意,例如,理論的基本屬性之一就是理性,而實踐的基本屬性之一就是感性。理性與感性的重要區別就在于,前者能透過事物的現象而深入本質,后者則囿于現象世界,囿于直觀世界。任何事物、任何實踐活動都有其具體的表現形態或形式,它們與事物內在的本質并不是等同的,馬克思也曾針對這一問題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而為一,一切科學就都成為多余的了。”但理論畢竟需要直面實踐,在實踐中體現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理論歸根結底是來于實踐,又歸根結底是要指導實踐的。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理論是需要以實踐為土壤的,正如迪爾登在《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中所講的:“教育理論是一種獨特努力的產物,這種努力是要去獲得教育實踐的理智而深沉的理解;這種理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既有課程的,也有制度的;既有經驗的,也有評價的。但是實踐并不一定借助于理論來進行。賴爾在《心的概念》中指出,從歷史的觀點看,實踐先于理論;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多沒有理論體系指導的理智的實踐。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教育理論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理論的性質決定了實踐視野的重要
教育學從根本上講,是應用的學問。
理論有兩種基本的指向,一是解釋或預測,二是規定或建議人們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與這兩種指向相對應,可以將理論分成解釋理論和實用(應用)理論。解釋理論告訴人們世界是什么,實用理論則告訴人們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說,實用理論是關于如何進行改進的建議或規定,其主要功能在于指導實踐。從教育理論的功能來看,教育理論主要在于指導教育實踐,在于對教育實踐提出處方或建議,因而主要歸屬為實用理論。當然這一結論并不排除教育理論中有解釋理論的因素,但這些因素主要是從其他學科引進的,是給定的。比如說,在關于教育與人的發展理論中,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劃分是從生理學和心理學中引進的。教育學意義上的理論,則是針對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定人們應該做什么和建議人們怎么做。
(三)教育理論總體上是落后于教育實踐的
表現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不能對教育實踐行為作出合理的解釋與說明。實踐工作者大多是借助于自身的經驗而不是理論來觀照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形成自身的行為方式和行為參照體系。迄今為止,教育理論工作者對包括課堂教學在內的學校教育活動等缺乏基本的了解,更缺乏深入的探究與說明,以至于支配教師實踐行為的不是理論,而是積習已久的教育上的慣。
第二,不能對教育實踐的發展作出預測與評判。描述、解釋、評判、預測,是任何一種理論對相應的實踐行為應該發揮的四種作用,也是理論功能的有效體現方式。從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狀況來看,教育理論由于自身解釋功能的降低以及對實踐行為的“規避”,使得
自身無法對實踐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對實踐的評判也常常顯得缺乏應有的針對性。
第三,用超乎教育現象的理想化認識來指導實踐。由于這種理想是在擺脫對教育現實的真切感受的狀態下提出的,因而指導意義有限。這樣還會產生的一個副產品是,久而久之,實踐界會對理論生厭,說不定哪天還會“揭竿而起”。教育學不是玄學,不是閉門造車的學問,這點是每個教育理論工作者都應該記取的。
第四,用簡單化了的推論來認識、界定復雜的教育實踐。教育實踐是一個極其復雜的行為,在它的內部所構成的錯綜復雜的各種各樣的關系,在它的外部所形成的方方面面彼此羈絆的聯系,是簡單的眼光所無法打量與把握的。到目前為止,我們似乎對教育內部的復雜系統知之甚少,研究者大多是用從理論到理論的推論和演繹在認識著教育,為實踐工作者提供著這樣或那樣的學問。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隔絕已久的理論與實踐的壁壘。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體現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話語方式,因而,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應該以“對話”作為溝通性前提方式。對話的目的是增進兩個群體的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結成研究共同體,共同面對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形形問題。
(四)教育理論要敢于直面實踐,形成多樣化的理論形態
雖然有人指出:“什么樣的理論能夠向教育實踐提供最多的幫助,這是一個真問題;而教育理論是否能夠提供幫助,這只是個假問題。”但是,的確存在著一些對實踐缺乏效用、缺乏指導意義的教育理論。而要改變這種狀況,一個相對說來得當的選擇,就是教育理論要敢于直面實踐。
其一,把握實踐問題,分析實踐問題。實踐是活生生地存在著的,它的生機活力和多樣態的存在方式,使得它與抽象的理論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歌德說:“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如果理論是停滯不前的,缺乏自我更新的機制與活力的,那么,
它與實踐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大,也就越來越無法適應實踐的挑戰與要求。理論的抽象與一般意義,不應成為遠離實踐的借口,只有在分析實踐中存在的多種多樣問題的過程中,理論才能“活化”,從靜態的語言表述轉化為動態的生成。
其二,轉變研究方式,實施“田野作業”。時下教育理論研究有一種趨向,那就是尚清談,尚書齋式研究。這種研究方式無疑有著一定的效用,能夠在理論形態和思維深處澄清一些問題,但是,若大多數理論工作者均以此為業,以此為樂,終其一生都是在與書本打交道,那么,研究的結論要指向實踐就有了一定的難度,解決實踐問題就成了一句空話?!暗浆F場去”,感受現場,體驗課堂,體會學校的實際生活,通過定性的或定量的研究方法,匯總、提升實踐形態中的各種資料,大概才不至于使理論工作者一味地陷于“無現場”的玄思狀態。
其三,解構研究話語,形成新話語方式。許多理論工作者不愿深入課堂,深入學校,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他們看來,實踐工作者不理解他們的理論,“層次”太低。這種想法如果換一個角度來分析,也許就會得出另外一個不同的結論:理論工作者尚沒有找到一個與實踐工作者對話的機制,他們是使用一種與實踐工作者不同的話語方式在交流與活動著,從而在某些情況下,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的溝通就成了“雞同鴨講”、自說自話的游戲。實際上,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在其職業生活中,由于成長經歷以及生活環境不同,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文化,這兩種文化的溝通與對話是教育自身發展所必需的途徑。從教育理論工作者的角度講,以批判的姿態分析自身的觀念、偏見、行為以及話語方式,是理論研究本身應有的使命與責任。
其四,與中小學教師合作,構成研究共同體。直面實踐有著多種多樣的方式,如理論工作者將自身的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去,驗證自身的理論;如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一道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共同合作去解決問題。無論何種方式,理論工作者都應以一種合作者而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指導者的角色出現,他應注意傾聽中小學教師的意見與建議,與他們共同分析所面臨的困境,尋找解決困境的方式與方法。這種研究共同體不僅給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提供著一些新的信息和經歷,而且為他們提供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實踐問題在得到解釋、解決,理論問題在得到生成、提升。
卡爾在《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原理》中談到:“顯然,教育實踐并不是能夠按一種完全無思維的或機械的方式完成的機器人式的行為。相反,教育實踐是一種有意識地作出的有目的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活動常常只能根據緘默的、最多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闡述的思維圖式來理解,實踐者用這種思維圖式來認識他們的經驗?!瓘氖陆逃龑嵺`總是必須先有一種理論圖式,這種理論圖式同時又是構成這種實踐的要素和理解其他人的教育實踐的手段?!睂嵺`的豐富多樣性,同樣需要理論的豐富多樣。我們期待著這種理論多樣性的到來!
三、走向多維度的綜合
著眼于綜合,于分析的基礎上探尋綜合這一教育理論發展的機制。
(一)綜合是教育的總體特征
任何一個現象或事物,都有其不同的活動方式和特性,也正是由于這些千姿百態的活動方式和特性的存在,世界才顯得豐富多彩。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除了具備一般的社會活動的特征之外,還有著自身的一些獨到的表現樣式,構成自身獨特的特征。
其一,教育是一種多維度的活動。從時間維度來講,它是在過去、現在、未來這樣三個時間點上構建一個連續體,試圖讓過去在今天能夠得以延續,讓今天成為未來發展的基礎,讓未來有過去和今天的烙?。粡目臻g維度來講,它是在社區、國家、世界這樣三個范圍大小不一的空間上構建一座橋梁,試圖讓受教育者認識到自身的位置,認識到三者間的有機構成等;從個人成長發展來看,橫向上涉及人生活空間、生存方式和生活形態的各個方面,縱向上與人的成長發展史和未來發展密切相關。
其二,教育是一種多種因素構成的結構性活動。在教育活動中,涉及的因素眾多,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組織形式、教育環境等無不在其中占據著一席之地,它們不是作為一個孤立的個體存在于教育活動中,而是常常構成這樣或那樣的結構性聯系,呈現出這樣或那樣的聯結方式。因而,單因素地看待問題,分析教育中的種種現象。常常會失卻它的整體性,從而使得對其的分析處于一種“失真”的境地。
其三,教育是一種富有情境化、個性化色彩的活動。教育與其他活動方式的一個最大的區別,是教育自身的情境化。它幾乎沒有一個恒定的表現方式,在此時此地適用的行為,在彼時彼地就不見得適用;事先精心策劃的行為,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并不見得能夠“暢通無阻”。對這樣一種活動的分析與研究,需要從具體的情境出發,著眼于特殊的場景,從整體上進行探討。
其四,教育是一種動態發展、生成的活動。它在變化中逐漸生成,需要根據教育演進歷程加以調整,是以事物間的不斷轉化為典型體現方式的,“這里不僅有形態的、結構的轉化,而且有物質與精神間、不同主體間、實踐階段與水平間、人所在的外部世界與內部世界、社會與個體間等多方面、多形態、多時態、多事態、多主體的多重多次轉化?!?/p>
凡此種種,都顯示出教育本身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對這樣一個事物,不能沿著把局部要素從整體中孤立出來,研究其性質,再把它們“相加”,得出對整體的認識這樣的道路前進。對復雜的事物,不能通過將其還原為簡單事物的方法來認識,而是應該研究復雜事物本身,在整體的關聯中認識教育。
(二)綜合的種類
綜合的種類多種多樣,這里僅從實踐與理論形態的典型體現樣式──學科的角度加以粗略地介紹和分析。
1.實踐樣式的綜合。
在當今的中小學教育實踐中,已經出現了形形的教育教學模式與做法。對這些模式與做法,教育理論界長期的態度是或不理不睬,或冷嘲熱諷,極少投入理論熱情對其進行認真的分析與探討。這樣一來,一些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行為,就處于一種放任自流、聽之任之的狀態;沒有了理論工作者的分析與探討,這些行為常常顯得表面與感性,不能很好地提升出來,成為一種“有根有據”的東西。大概也正是由于這種狀況的存在,在教育界存在著這樣一個怪誕的現象:一方面是實踐中一些新樣式在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中有著較大的市場,深深影響著廣大教師的實踐行為;另一方面是這些樣式沒有理論舞臺,甚至在理論工作者看來是一種不值得分析與探討的行為。實踐中的“熱火朝天”與理論界的“隔岸觀火”形成鮮明的對比。
的確,就實踐本身來說,勢必會出現一些新的表現樣式,尤其在社會變革、教育轉型的今天。但是,由于實踐工作者自身的局限,這些樣式難免會流于感性與直觀,借助于感性的、缺少理論支撐的手段來傳播。如果理論工作者能夠與實踐工作者結成研究共同體,兩者以一種互補的姿態進行對話與交往,提升出來的經驗與做法或許會更具說服力與實踐意義。布魯納并不是一個實踐工作者,但他對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理科教學中的發現學習進行的概括,使得發現學習擺脫了一般的現象層面,成為一個為世界范圍教育工作者共享的行為樣式;布盧姆的掌握學習,前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學等無一不是如此。然而,在世界范圍內,幾乎很少有純粹的實踐工作者行為為后人所采納。
中國豐富的教育實踐需要理論工作者的綜合,實踐工作者因視野所限不能去做的事情,恰恰給理論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形形的模式與做法,也需要綜合評判。
2.學科間的綜合。
我國的教育學大體走過了大教育學──分化的教育學──大教育學──分化的教育學這樣一個歷程,也就是從剛傳人的大教育學形態,到20年代以后教育學一分為多;從1949年重新采用教育學形態,再到70年代末以后大教育學瓦解,成為眾多不同的形態。時至今日,教育理論的分化已為既定事實,先前的教育理論已分化為課程論、教學論、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政治學、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等幾十門不同的學科。這正如日本《教育大事典》中有關“教育學”的條目所講的:“現在有關教育學的研究已分得很細,所以進行籠統的教育學研究的學者已經很少。如果說到某人在進行教育學的研究,就必須問一問他是在研究教育學的哪個專業領域或哪個更加細小的分支。但……非常專門化了的研究恐怕也要犯視野狹小的毛病。為此,有必要對教育學的專業分化有個整體觀,對諸多專業領域作綜合治理?!苯逃碚摰倪@種分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教育理論分化了,先前的一些整體性的研究內容被各個分支學科“蠶食”了,這是不是如同剝筍一樣,剝到最后,教育學自身也不存在了呢?并非如此。任何一門科學,其發展既離不開分析,也離不開綜合。分析在思維中把事物加以分解,區分為各個不同的組成部分;綜合則是把事物的各個部分聯結為一體。分析與綜合是同一方法中不可分割的環節,兩者是統一在一起的。對此。恩格斯曾有這樣的論述:分析與綜合“是必然地相互聯系著的。不應當犧牲一個而另一個捧到天上去,應當把每一個都用到該用的地方,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只有注意它們的相互聯系、它們的相互補充?!?/p>
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理論研究并未能與分支學科的發展同步,未能及時匯綜有關學科的研究成果,通過進一步抽象,為教育理論研究提供新的范疇與命題,或為已有的范疇與命題提供新的依據,這恐怕也是眾多的教育學書籍“千人一面”、“眾口一詞”的根源所在。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對教育學的研究成果進行綜合,而是反映出一些教育學研究者把教育學這門學科看得太簡單了,他們從功利的目的出發剪貼教育學,不僅無益于教育學的建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說是為教育學掘墓。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綜合是必要的,沒有了綜合,作為教育學基礎學科的教育學就不存在,分支學科的發展各自提出自己的研究規范和概念體系,也就失去了分支學科間相互對話、吸取的根基,這些學科也就不成其為教育學的分支學科了。其次我們還應認識到,綜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付出的辛勞甚至要較分析為多,因為它要求研究者在占有眾多分支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提煉,抽象出共同性、普遍性的東西來。沒有對分支學科的熟話以及分支學科間聯系的洞察,綜合就難以進行。
在這里,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綜合是教育理論研究的主要方式,它要求教育理論工作者至少要具備這樣一些本領:第一,對教育自身要有深刻的體驗和認識;第二,注意從其他學科中吸取營養,不要漠視其他學科的成果;第三,要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做到學科領域間的融匯貫通。對學科間的匯總,非不能也,是難為也。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教育理論研究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領域,它比其他學科領域對研究者的素質要求更高。
在21世紀,可以預期,中國教育理論研究除了上述發展走向外,還會存在其他走向,如走向教育自身獨有的領域,即教育理論研究不在教育的兜圈子,直指教育自身的問題;不停留在“抄”與“搬”的水平上,構建起自身的理論體系;不附庸于社會意識形態,走向理論的自立等。這里限于篇幅,恕不—一介紹。重新審視中國教育理論研究的總體狀況,在正確把握發展走向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多方面的研究實踐,相信會使中國教育理論日益成熟并走向真正的繁榮!
注釋:
①[美]愛因斯坦著,許基民譯。在談到概念的確定時,愛因斯坦曾指出:“一切概念;甚至那些最接近經驗的概念,從邏輯觀點來看,完全和因果性概念一樣,都是一些自由選擇的約定?!睈垡蛩固刮募跰].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②人類學提出的大傳統與小傳統的概念,有助于加強我們對研究傳統的認識。所謂大傳統,指的是上層士紳、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大體相當于“五四”時期所說的貴族文化,這多半是經由思想家或宗教家反省深思所產生的精英文化,英文為refinedculture。與此相對應的所謂小傳統,則是指一般社會大眾,特別是鄉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大體相當于“五四”時期所說的平民文化。大傳統與小傳統也可稱之為高文化與低文化(hingandlowculture),接近于我們所說的雅文化和俗文化,或者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這兩種傳統運行軌跡不同,表現樣式不同,實際的內涵也有著不小的差距。一般說來,大傳統常常是以小傳統為媒介傳播到民間的,因此,它就不可能完全保留其本來面目,而是經過了民間的篩選和轉述。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有取舍,也有引申、修訂、加工甚至再創造。反思大傳統,甄別小傳統,探討大小傳統如何轉化、運作、相互關聯,也應成為批判的主要內容。
③具體內容可參見:鄭金洲.教育理論研究的缺失──世紀之交中國教育理論的反思[N].上海:教育發展研究,1999(10)。
參考文獻
[1][德]霍埃著,蘭金仁譯,批評的循環[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2]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英]迪爾登著,唐瑩等譯,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瞿葆奎主編,瞿葆奎、沈劍平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沈劍平,論教育理論的結構,瞿葆奎主編,元教育學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英]迪爾登著,唐瑩等譯,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踐,翟葆奎主編,瞿葆奎、沈劍平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英]卡爾著,郭元祥等譯,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原理,瞿葆奎主編,瞿葆奎、沈劍平選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葉瀾,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