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2 10:32: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商業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文化與傳播學者DAVIDMORLEYZ在研究當今社會中的電視、觀眾和文化現象時認為,由于電視運作經費越來越依附于廣告,其間所涉及的已經不僅僅是電視收視過程中的商品化問題,而是同時改變了交換過程中的“價值機制”的動態關系,也涉及不同團體(如廣告客戶與觀眾的對立)決定生產機制的權力以及彼此消長的演變;于是商業媒介本身就其內在機制而言,原本就已經包含了一種促使其自身與流行文化的品味和結構產生某種程度契合的內驅力。[2]這一現象完全可以通過對于商業音樂電臺的研究而得到進一步證實。更何況,在現代社會,作為媒介文化產品消費者的“大眾”(MASS)通常被認為在整個媒介運作體系中是相當被動無依的,而不象傳統上作為媒介使用者的“公眾“(PUBLIC)那樣深具批判態度。[3]
美國的商業音樂電臺正是其作為社會系統的龐大的大眾傳播媒介產業中的一部分,并且以其特殊的類型電臺的運作策略,展示出媒介機構、媒介產品、廣告主和受眾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其對流行文化和社會價值的控制。我們不妨借用媒介和文化學者JOSEPHTUROW在其《社會中的媒介系統》一書中使用的兩個基本概念:一、大眾媒介工業的互動關系正在增加;二,為了理解大眾媒介的現狀和未來,就必須對媒介組織、策略以及大眾媒介的創造性產物的力量有比較廣泛的認識。[4]我們的整個研究都將在這兩個概念的基礎上展開。盡管,JOSEPHTUROW認為,作為一個動態系統,媒介產業從社會環境中取得達到自身目標的資源支持,而各種社會力量也從不同層面和向度對媒介產業施加影響,但通過對美國商業音樂類型電臺的下述研究,我們還可以從中清楚地看到媒介產業作為社會動態系統中的一部分,又是如何作用于社會其他部分的。
一位資深電臺主管認為,在美國,有兩個絕對賺錢的行業,一是玩具,二是音樂。[5]這部分地解釋了美國商業音樂電臺存在的基礎。音樂電臺占整個美國廣播電臺市場份額的絕大部分(參見表1)。
音樂電臺是和錄音工業、廣告業及以青少年為消費主體的流行文化密切相關的。同時也是大媒介聯合企業運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為電臺所播放的音樂往往取決于音像商店的熱賣品,由于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多地購買音像制品,間接地,青少年的流行趣味決定了音樂電臺的播放內容。70年代后期音樂類型電臺TOP40的出現和以搖滾樂和節奏與布魯斯為代表的流行音樂革命,便是這種關系契合的結果,這也是青少年文化第一次成為電臺——聽眾——廣告商——錄音工業相互關系中重要的市場動力。[6]
對于大眾傳播活動而言,“受眾”這個概念會深深地影響媒介從業者看社會的方式,也同樣意味著對社會成員來說,他們如何看待他們自己和如何看待他們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的方式,也會受到深深的影響。而且,受眾永遠是一個群體概念,是可以被建構的,這種建構就是媒介產業系統中的各個環節根據各自的需要對某類具有相同消費特征的受眾的選擇。[7]
一些媒介學者們對于媒介與流行文化工業的批判,通常著眼于對于媒介的控制所造成的文化的同質化,但如果我們對音樂電臺的策略和運作進行政治經濟學和文化批判的深入考察,就會發現,除了媒介的控制權以外,媒介工業的具體運作同樣在為各種消費文化建構起巨大的市場,并且,在媒介產品、市場、消費與流行文化的系統中,不僅聽眾從來就不單純是媒介產品的消費者,而且,媒介出售給廣告商以獲取利潤的特殊商品,也已經不再簡單地是“大數法則”所追求的盡量多的聽眾的共同興趣和注意力,而是細化到通過細分的音樂類型電臺所創造和推動不同趣味的流行文化,把具有相同人口學特征的聽眾緊密地聚集在一起;同時,在與廣告商的關系上,也不再是按照傳統的媒介產業運作流程,媒介先是盡可能多地吸引受眾,然后再去尋找相應的廣告主,這種運作策略,幾乎是被動地用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媒介上的聽眾群體來吸引廣告客戶;而類型音樂電臺的運作方式,所體現出來的變化是這樣的一種轉變,即媒介先主動瞄準大廣告商在不同階段的銷售目標和產品訴求定位,通過市場調查和研究來明確界定其目標消費者的人口學特征,然后再通過恰當的音樂類型來為其聚合和培養起其最感興趣的這一人群,有的放矢地出售給廣告商以獲取利潤——前一種運作方式的關鍵在于聽眾群的大小,后一種運作方式的策略和技巧則在于聽眾群的人口學特征和廣告主的訴求目標的契合程度,相當于媒介按照廣告商的銷售需要為其“度身定做”盡可能多的消費者——在這里,電臺播放音樂并不是目的,而是為廣告商吸引目標消費者的手段。從文化效果看,經由音樂類型電臺創造和推動的流行文化進而到生活方式,則都是廣告商一手操縱和控制的。因為,文化批判學者認為,文化的商品化不僅在于文化產品經市場流通,而且還在于文化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市場導向。因為人的需求可分為源于生物本能的需要和源于心理層面的欲求,后者與前者相比,其特點在于不確定和無參照,而且永無止境;現代廣告在人的需要大部分滿足的前提下,不再推銷具體的商品,而是推銷某種形象,某種生活方式,通過流行并利用大眾的從眾心理來制造出新的欲求,也就是說,消費者購買形象是為了心理滿足,而廣告主因此漁利。在這個過程中,媒介通過傳播內容和廣告及其所包容的大眾文化,左右社會價值、社會風尚、生活態度和行為準則,進而影響、控制、制造著大眾的欲求。[8]商業音樂類型電臺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音樂電臺的“類型”(FORMAT)概念產生于媒介運作與市場調查的逐步結合。盡管早在1930年代,美國全國廣告主協會(ASSOCIATIONOFNATIONALADVERTISERS)下屬的一個機構COOPERATIVEANALYSISOFBROADCASTING就開始進行基于電話訪問的電臺收聽率調查,但那不過是廣告主了解其廣告投放媒介的受眾狀況的方式之一。直到1970年代末由于TOP40類型電臺的出現,才從根本上把廣告主通過收聽率了解媒體的做法改變為媒體通過受眾調查來尋求符合廣告主需要的聽眾群體。而且,受眾調查越成熟,類型電臺也變得越專業。[9]尤其,在電視時代,廣播變得越來越地方化,在90年代的今天,廣播電臺仍然繼續巧妙地發揮著其類型化的節目策略,這一趨勢帶來的變化是隨著人口增長廣播電臺的新聽眾也不斷增加,于是為適應年輕人新的文化需要,新的電臺類型不斷被創造出來,并引導著流行文化。在這一轉變過程中,不同類型電臺聽眾的人口學特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致,這使得電臺能夠更明確地將這些目標聽眾作為預售商品出售給廣告主。[10]
類型電臺的這種良性循環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實現,一是為新聽眾創造新的電臺類型,二是不斷對已經流行的類型進一步明確界定其風格。如搖滾電臺繼續通過細分為專門播放校園非商業電臺藝術家的作品的“新搖滾”(NEWROCK)、貌似60年代FM電臺節目再度風行的ADULTALBUMALTERNATIVE、或者專播70年代老歌來尋找被過去其他類型電臺所忽略的那部分聽眾。
伴隨著電臺類型增多的另一變化是地方電臺的崛起。無論是老牌的ABC、CBS還是其他眾多的小聯播網,它們提供的類型音樂節目,似乎越來越不能滿足地方電臺的需要。與此相對應的是通過衛星和電腦提供的類型音樂“套餐式”(PACKAGE)節目構成開始取而代之。
由于聯邦通訊委員會對于一家公司在一個廣播電視市場所擁有的電臺數量開始放寬,一個市場上可能會有三家以上的電臺由相同的一個部門來提供音樂節目,衛星和電腦驅動的節目構成方式稍微地增加了節目成本,雖然一般節目成本相對保持不變,但電臺運作的總成本仍然因此而增加了。于是電臺更傾向于如何重新定位其運作策略如何更有效地將目標聽眾推銷給廣告主以更多地贏利——廣告與收聽率的關系越緊密,音樂類型電臺就越自覺地將出售某類具有相同人口學特征的聽眾給需要的廣告主作為將電臺和整個廣播電視與流行文化產業生產流程相互作用的節目運作策略。這種將類型音樂電臺通過市場運作使之成為地方化、專業性廣告媒介,并培養、創造出具有相近年齡、文化程度、收入、個人興趣、消費習慣的忠實聽眾以預售給廣告商來獲得利潤的戰略轉變,是90年代中期以來廣播業主和廣告主在廣播電視產業結構重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個重要側面。[11]而且,類型音樂電臺把眾多的歌手塑造成青少年追逐和崇拜的偶像,進而通過他們所代表的時尚潮流,來引導青少年的不斷變化消費觀念和生活態度---這,正是廣告商得以源源不斷地推銷商品的“虛假”欲求的基礎。
以幾種不同的音樂類型為例,“動感搖滾/搖滾”的聽眾中百分之六十三為25到44歲的成年人;“當代熱門搖滾”則有百分之五十七的聽眾年齡在24歲以下;超過一半的爵士音樂聽眾的年齡在35到54歲之間;而百分之五十七的古典音樂聽眾年齡在55歲以上,24歲以下的青少年只占百分之三(參見表3、表4、表5)。顯而易見,他們的人口學特征必然決定了他們生活觀念、消費傾向等等的區別,他們不同的心理欲求和對不同流行文化的追隨,也必然需要通過對不同的廣告形象的認同來滿足,反過來,也只有不同的廣告訴求才能打動他們,并喚起其不同的心理欲求。于是,在商業電臺的利益動機驅使下,廣告主在細分的市場上不斷制造出新的大眾文化流行風潮,影響、引導和控制著大眾的欲求。
這種狀況導致了音樂電臺市場的變化無常和“碎片化”——FRAGMENTATION這個詞兒被大量用來解釋今天音樂電臺從三大網的消沉到某種特別的音樂形式的突然走紅等一系列現象,TOP40已經不再獨霸聽眾市場和獲得高額利潤,音樂的類型被一個又一個的電臺越分越細,在這種情形下,幾乎很少有聽眾會指望在一個電臺同時聽到熱門說唱和動感搖滾,或是爵士和60年代鄉村老歌的奇特組合,無論是電臺的經理還是DJ們,都堅信90年代的音樂節目策略,不再是滿足大多數人口味的不同風格的40首熱門流行歌曲的大循環(盡管ROCK’ROLL占TOP40的大多數),而是需要精確到適合正在上高中的孩子們的跳舞趣味和流行風潮的音樂類型這樣細化的程度——而這些孩子正是可口可樂或LEVI’S牛仔褲這樣的大廣告主所尋求和力圖培養的新一代消費者。[12]當然,其節目構成策略仍然是TOP40式的。
音樂電臺市場的“碎片化”使得許多稍有實力的廣播業主都利用政府“放寬規則”(DEREGUALATION)的一系列政策來增加其在市場上擁有電臺的數量——盡管一個FM電臺在其覆蓋范圍內的市場占有率往往只在10%左右,但如果在一個或幾個廣播電視市場上擁有多個相同音樂類型的電臺,則可以把其分散在各處的目標聽眾作為一個總數出售給廣告商。錢塞勒和CLEARCHANNEL的成功,擁有電臺數量之眾也是其中重要原因。(參見表8)
這種狀況也和FM電臺數量的增加互為因果。從1970年代到現在,幾乎每十年間,商業FM電臺就會增加一千個左右,甚至更多。(參見表6)FM良好的信號傳輸效果非常適合播放音樂,而多數FM電臺的發射功率都不大,因此可以有許多中小功率FM電臺來分區域共同覆蓋一個廣播電視市場;況且,相對于報紙和電視,運作一個電臺不需要太多的技術設備和人力資本投入,盡管總體上1998年廣播廣告只占美國廣告市場份額的10.3%(參見表7),但這個行業仍然不失為一個有較高利潤回報的產業。
對于這些新FM電臺來說,并沒有其音樂類型細分的所謂法則或一定之規,關健還是在于其如何去“開發”傳統的所謂“黃金受眾”以外的聽眾,即以往廣告商最為感興趣的年齡25至44歲的人群,以及通過音樂測試對進一步細分聽眾,尋找具有基本相同人口學特征和生活趣味以及消費習慣的聽眾群體,以便出售給不同的廣告主作為其訴求對象——不同類型的電臺音樂,最終是經由廣告商的生活方式的促銷,其主要針對年輕的消費者——這便是成功的音樂電臺得以持續發展的原因。
一般來說,類型音樂電臺的節目運作策略和運作結果可以用“3M=M”來概括——MUSIC+MARKETING+MORNINGSHOW=MONEY,[13]即準確的音樂類型定位、完善的市場調查和成功的早晨節目是決定電臺能夠賺大錢的關鍵因素;具體的操作則是牢牢把握住根據每周的聽眾調查和音樂測試、每周音像商店的銷售業績、聽眾點播的情況,以及通過音樂商店、電腦和衛星傳送音樂公司提供的新“套餐”來共同決定的流行風潮。其中聽眾調查和音樂測試是電臺一筆巨大的支出,聽眾調查通常的做法是電話抽樣調查和聽眾專題座談會,或被稱作“焦點群體訪談”(FOCUSGROUP),這不僅調查聽眾的基本構成、其對不同音樂類型的選擇和喜愛程度,而且還涉及聽眾的其他媒介消費行為、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音樂測試則是在不同的樣本群內對新歌的喜愛程度打分,以認定什么是大多數目標聽眾喜歡的歌和某一首歌大約會在多大范圍內流行。通常在一個中等大小的廣播電視市場,運作一個音樂電臺,每年至少需要五百萬美元,但一個好的音樂電臺,每年投入聽眾研究和音樂測試的經費至少需要二十七萬美元,其中十五萬用于每周的聽眾調查,三萬五千美元用于年度的聽眾調查,七萬美元用于一年兩次的音樂測試,一萬五千美元用于聽眾專題座談會。[14]當然每個廣播電視市場的情況不一樣,如明尼阿波利斯只有12個電臺,幾乎所有播放的音樂類型都有聽眾,而邁阿密有60到70個電臺,聽眾調查和音樂測試就是節目推廣策略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前提。
當然,電臺音樂人往往會認為音樂類型的定位和音樂節目構成既是藝術也是科學,因為市場變幻莫測,無論是對于一首新歌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沒有任何一個專業人員可以通過分析聽眾調查和音樂測試結果來絕對認定其是否會流行和在什么時候流行——只有變化和循環對于音樂電臺來說是恒久不變的,就象迪斯科音樂在1978年風行,而在1980年突然消失,又在1986年復活;因為MTV在1983年的出現而走紅的ALTERATIVEROCK在一度沉寂之后,如今又卷土重來;而一些十年前無人問津的音樂類型今天卻炙手可熱,就像1980年代幾乎從商業FM頻率上絕跡的爵士樂和“軟搖滾”(MELLOWROCK),今天被“改造”成“新AC”(ADULTCONTEMPORARY)和“搖滾AC”再度風行。[15]遺憾的是,那些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電臺已經失去了市場機會。
近年來,大媒介聯合企業更為靈活的合作式運作方式使得作為其媒介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系統中一個重要環節的音樂電臺,越來越具有更強的引導流行風潮和塑造流行文化的能力,并將這種流行文化擴展到全球的各個角落。一方面,媒介的兼并風潮造就了象錢塞勒這樣的電臺巨無霸(參見表8),另一方面,在媒介產業結構重組的過程中,大媒介集團“成功的秘訣不再是所有權的集中控制,不再是高度一體化的媒介帝國,而是圍繞不同受眾和不同對象所形成的公司多樣化結構的管理?!盵16]如果一個媒介公司同時擁有幾家類型音樂電臺、幾個音樂工作室和唱片發行公司,再加上若干家音像連鎖商店,以及一兩個衛星或有線電視服務商,那么,媒介企業中任何一個微小的市場事件,比如一首新的原創歌曲,或者一個關于70年代城市民謠的重新包裝,都會通過上述眾多流通樣式的重復再現和潛在的文化價值開發,搖身一變,成為主流的流行文化現象,就象1993年位居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首位的西班牙風格的歌曲“MACARENA”的走紅和風靡全球一樣。無論是媒介公司還是廣告主,自然都在擁有BMG音樂集團和RCA音像商店的媒介聯合企業BERTERSMANN把生產、流通和交換系統緊密控制起來的價值鏈上,從這首歌“細密籌劃的流行性里”,竭盡所能地賺取每一分利潤。[17]
應該看到,“類型“的概念早已不是局限在商業音樂電臺的運作策略的范疇,作為流行文化產品對不同人口學特征的消費者的吸引,“類型”概念被廣泛運用在流行文化的生產和推廣領域,詹姆斯·邦德的“007”是一種“類型”電影,“紐約客”是一種“類型”雜志,DISCOVERY則可被視作一種“類型”頻道,如此等等?!邦愋汀辈粌H僅通過這樣系列性的文化消費產品使不同的受眾可能在茫茫人海中使自己在社會群體中有所歸宿,而且還可以因為對不同類型流行文化產品的消費活動,建構起自己的所謂“個性化”時尚品味,最終,成為某類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完全忽略這背后的商業動機。
事實上,盡管媒介產業的運作策略是我們在探討商業媒介問題時始終需要關注的焦點,媒介構造的具有強大消費特征的流行文化及其強烈的滲透性,也始終是我們在分析現代社會文化結構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但是,我們在這里研究美國商業音樂類型電臺與廣告和流行文化的關系時,并無意于其“類型化”過程中的具體操作原則,也并非為了對流行文化的社會影響進行批評。本文的目的,僅在于通過描述這一關系及其變化,力圖對當前世界范圍內媒介與文化工業結構的重組,提供一個較有彈性的觀察空間,并期望最終豐富我們對媒介產業的認識。
表1:美國電臺類型的分布[18]
電臺類型1998年秋(%)1994年春(%)
新聞/談話15.313.9%
AC14.417.2
當代熱門搖滾CHR10610.4
老歌/古典搖滾10.211.3
鄉村9.718.3
城市民謠9.37.7
西班牙語電臺6.52.2
動感搖滾/搖滾5.310.1
ALTERNATIVE4.11.5
懷舊金曲3.42.7
爵士樂3.21.0
古典音樂1.70.9
ADULTALTERNATIVE1.30.7
[page_break]
表2:“動感搖滾/搖滾”聽眾分析[19]
2-1年齡
12-1718-2425-3435-4445-5455-6465+
百分比7203627821
2-2性別男性18+女性18+少年
百分比(%)67267
2-3族裔白人非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西班牙/拉丁其它
百分比(%)882172
2-4教育程度高中以下高中大學及以上
百分比(%)83854
2-5家庭收入年收入(美元)25000以下25000-5000050000-7500075000+
百分比(%)16432021
表3:“當代熱門搖滾”聽眾分析[20]3-1年齡年齡12-1718-2425-3435-4445-5455-6465+
百分比(%)29282412511
3-2性別男性18+女性18+少年
百分比(%)294625
3-3族裔白人非裔亞裔西班牙/拉丁其它
百分比(%)56264113
3-4教育程度高中以下高中大學及以上
百分比(%)123949
3-5家庭收入年收入(美元)25000以下25000-5000050000-7500075000+
百分比22431619
表4“古典音樂”聽眾分析[21]4-1年齡年齡12-1718-2425-3435-4445-5455-6465+
百分比(%)12613212235
4-2性別男性18+女性18+少年
百分比(%)47521
4-3族裔白人非裔亞裔西班牙/拉丁其它
百分比(%)922312
4-4教育程度高中以下高中大學及以上
百分比(%)52273
4-5家庭收入年收入(美元)25000以下25000-5000050000-7500075000+
百分比(%)15352030
表5“爵士樂”聽眾分析[22]5-1年齡年齡12-1718-2425-3435-4445-5455-6465+
百分比(%)131429281411
5-2性別男性18+女性18+少年
百分比(%)47521
5-3族裔白人非裔亞裔西班牙/拉丁其它
百分比(%)65203102
5-4教育程度高中以下高中大學及以上
百分比(%)52768
5-5家庭收入年收入(美元)25000以下25000-5000050000-7500075000+
百分比(%)15382225
表6電臺數量[23]商業AM商業FM教育FM電臺總數
1970年*43232196
1980年*45893282
1985年*41783875
1990年*49874392
1995年49235070170811701
1996年49065285181012001
1997年49065285181012001
1998年47865527191412227
1999年47855697203012512
表71998年不同媒介的廣告份額[24]
電視39%
報紙36.1%
雜志12.9%
電臺10.3%
戶外1.7%
電影院N/A
表8前三位電臺集團的收入排名(1998年)[25]名稱電臺數收入(美元)
ChancellorMediaCorp.4881,765,421,000
CBSCorp.1641,687,457,000
ClearChannelComm.4531,240,644,000
[1]參見梅爾文·德弗勒、桑德拉·鮑爾—洛基奇著,大眾傳播學諸論,新華出版社1990
[2]DavidMorley,Television,AudiencesandCulturalStudies,1996
[3]AlanSwingewood,TheMythofMassCulture,MacmillanPublishersLtd1977
[4]JosephTurow,MediaSystemsinSociety,2nded,Longman1997
[5]本人訪談,R&R資深編輯TPNYNOVIA,1999年4月21日
[6]PeterFornatale&JoshuaE.Mills,RadiointheTelevisionAge,TheOverlookPress,NY1984
[7]JosephTurow,MediaSystemsinSociety,2ndEd,Longman1997
[8]孫瑋,大眾文化中的大眾傳媒,復旦大學新聞學院1998年博士論文,未發表
[9]PeterFornatale&JoshuaE.Mills,RadiointheTelevisionAge,TheOverlookPress,NY1984
[10]JonathanDavidTankel&WenmouthWilliams,Jr.,TheEconomicsofContemporaryRadio,inAlisonAlexander,JamesOwers,RodCarveth,ed,MediaEconimics---TheoryandPractice,LEA1998
[11]JonathanDavidTankel&WenmouthWilliams,Jr.,TheEconomicsofContemporaryRadio,inAlisonAlexander,JamesOwers,RodCarveth,ed,MediaEconimics---TheoryandPractice,LEA1998
[12]EdwardC.Pease&EveretteE.Dennis,ed,Radio---TheForgottenMedium,TransactionPublishers19
[13]本人訪談,R&R資深編輯TPNYNOVIA,1999年4月21日
[14]資料來源于作者對Radio&Record資深CHR編輯TonyNovia的訪談,1999年4月21日
[15]EdwardC.Pease&EveretteE.Dennis,ed,Radio---TheForgottenMedium,TransactionPublishers1995
[16]MichaelCurtin,FeminineDesireintheAgeofSatelliteTelevision,JournalofCommunication,Spring1999
[17]MichaelCurtin,FeminineDesireintheAgeofSatelliteTelevision,JournalofCommunication,Spring1999
[18]1998年數據來自R&RDIRECTORY,Volume1,1999;1994年數據轉引自MichaelC.Keith,TheRadioStation,BH1997
[19]R&RDIRECTORY,Volume1,1999,RadioandRecordInc
[20]R&RDIRECTORY,Volume1,1999,RadioandRecordInc
[21]R&RDIRECTORY,Volume1,1999,RadioandRecordInc
[22]R&RDIRECTORY,Volume1,1999,RadioandRecordInc
[23]有*號者轉引自VincentM.Ditingo,THEREMAKINGOFRADIO,FocalPress1995,其余來源Broadcasting&Cable,1995,1996,1997,1998,1999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經濟發展的先導,是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源泉。一座城市,是該區域聚集人群在精神層面與物質層面的表達訴求的完美體現,在當今社會強調一體化、多元化、個性化并行的時代,如何將城市與符合這座城市的文化實現完美的融合,早已經成為立市之本。為什么一個城市會演化為文化名城、為什么一個城市會發展為商業之都、為什么一個城市會擁有與眾不同的魅力吸引眾多粉絲的光顧,除了名山大川、歷史古跡外,更為重要的正是這座城市的內涵—即社會文化所散發出的獨特氣息。但由于在一段時間內,我國對城市商業形象的認識還處于一種初級階段,在定位上盲目效仿國際一線城市的發展軌跡,拋棄了本地區應有特色,丟失個性化準則,錯過了最佳的成長階段和發展機遇。同時,在各自已經形成的城市商業形象的持續性發展管理上,又缺乏系統性、科學性、預判性,往往是今年一套方案,明年全部,又冒出一個全新的想法,沒有系統的戰略發展規劃,造成很多城市的商業形象塑造各自為戰,雜亂無章。“千城一面”的城市風格,雷同的商業語言表述,乏味的商圈規劃設計成為我國大部分城市,特別是東北地區城市商業形象的詬病。城市商業形象,這個最能展示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內涵實力的差異化競爭的成功利器,卻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城市經營,形象先行;形象塑造,商業支持;商業內涵,文化鑄就。”城市特色的商業形象就如同一張亮麗的名片,擁有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城市商業形象,往往對城市間綜合實力的競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梢粤畛鞘蝎@得較為豐富的社會資源,吸引更多的投資目光,捕捉更多的發展機會,挖掘出潛在的經濟增長要素,從而對城市影響力的大幅提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商業形象作為城市形象的靈魂所在,它既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文化基礎,同時又為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堅實的保證。深厚的城市商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規范著人們的經濟行為、文化行為、道德行為和心理構成。商業形象既是商業文化的表層和風貌,也是中國商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現階段針對城市商業形象重新塑造的研究,更多還是從商業、經濟的傳統角度進行探索,難免出現“就事論事”、思路狹隘、孤立片面的弊病,很難跳出原有思維理念的制約,以多元化態度、混感官模式進行研究。本項目針對我國城市商業形象發展狀況,以文化創意角度為切入點,并結合已有理論和近年來負責人及項目組成員所做的該項目類型研究成果,力求探索一條符合我國社會特色、人文理念的城市商業形象重構之路。遼寧省很多城市本土文化特點突出,借助其歷史符號塑造起鮮明了城市文化形象,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城市的商業形象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狀態,或盲目發展模仿抄襲令自己變成其他城市的復制品,或停滯不前讓自己始終停留在原有的已被淘汰的模式下艱難生存。對這些城市的商業形象重構研究不僅關系到東北地區的經濟、政治的發展,甚至關乎整個國家的發展方向。以遼寧地區重點城市作為對象研究其商業形象現狀,將文化創意引入探索其發展規律,對于輻射至東北地區經濟、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21世紀是充滿創造力的時代,文化創意產業被稱為新世紀的朝陽產業。國家在十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讓文化的創造力充分釋放。當前,國家與國家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已經由過去原有的硬件競爭,逐漸向以文化創意產業為核心的軟實力競爭過渡,城市與城市之間原有的經濟實力的較量已經逐漸演化成為文化實力的比拼,城市特色形象經營的主導方向已經開始向文化創意產業迅猛靠攏。一座城市所能散發出的獨特魅力包括多方面,其中自身擁有的獨特文化創意產業,是其它任何競爭城市都無法模仿的。而這種各不相同的文化產業特點,正是城市個異性的所在,也是城市所具有的真正綜合實力較量的精髓所在。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創意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為本民族和地區的生存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對城市商業形象重構的研究中,文化創意應與其有著密切的關聯。以精神文化作為構筑商業形象的靈魂,以制度文化作為強健商業形象的骨骼,以營銷文化作為充實商業文化的血肉,以創意文化塑造商業形象的表層。同時建立商業形象經營的組織機構,構建商業形象經營的經濟基礎,構筑商業形象經營的核心精神,策劃商業形象經營的傳播戰略。文化創意對在城市商業形象塑造的過程中,文化創意在其中所體現出的作用越來越大,城市文化創意產業與當代城市商業形象重構之間已經相互依存,互相促進,文化創意使城市商業形象充滿活力,保持長久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李茉茹肖劍單位:大連工業大學
區位理論來源于經濟學,后在地理學領域得到一定發展。因而早期區位研究深受經濟學方法論的影響,多采用抽象、演繹的思維方式,通過一定的合理假設,探求事物的最佳區位和空間的最優組合。微區位是區位在微觀尺度上的研究。該尺度上,距離意義明顯淡化,區位周邊生態環境、人文環境、交通環境、產業環境等成為微區位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
從另一角度看,微區位研究涉及共性和個性研究兩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城市空間、環境結構、區域場勢等背景基礎研究,后者則結合區位主體的自身性質,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城市商業微區位關聯效應研究探討不同主體的區位選擇特征。本文以商業區位研究碩士論文為切入點,探討區位關聯問題;其中既包括區位關聯本質、形成機理等共性的探討,也對商業區位中的關聯類型及其特征、不同關聯類型間的相互聯系等個性問題進行分析。
首先,從邏輯實證主義角度入手,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手段,利用MapInfo制圖功能,對商業研究樣本進行空間定位,直觀反映出不同商業行業的空間分布特征;并結合Excel、SPSS10.0等通用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從中觀層面對各商業行業研究樣本進行系統、高效的研究分析。
其次,以結構主義方法論為指導,從城市空間結構、商業網絡結構的背景入手,通過對微區位共性研究的背景影響因素探討,研究分析在城市空間,這一差異場勢平臺下,商業區位的空間分布特征。并引入經濟學中的外部經濟理論,對區位關聯的本質及形成機理進行理論分析。
再次,在共性研究的基礎上,同樣注重個性研究。不同區位主體,其區位選擇特征也不同,不存在超脫于主體的共同區位理論。盡管本文僅以商業為研究對象,但不同商業行業間,在經營門檻限制、店鋪規模、行業自身空間結構等內容上依然存在較大差異。研究注重案例收集,在對微區位關聯類型進行劃分時,通過對同類案例的分析,歸納總結不同關聯類型的特征表現,探討各關聯類型間的發展聯系。避免與實踐脫節、實用性差等研究缺陷,進一步加強本研究的實際指導意義。
最后,關注現代居民消費行為特征,從人本主義角度,研究不同亞文化人群消費行為差異所引起的商業微區位關聯現象。一方面,對亞文化人群密集區域周邊的不同商業區位關聯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對已具備一定規模的商業中心(街),因主體消費群的社會文化類型不同,所引起商業中心(街)購物消費文化差異,而最終導致新入駐商家文化定位的關聯效應也進行了探討。
商業區位研究,相對于其他區位主體研究,較為成熟。但以往商業區位相關研究多為對傳統區位理論的驗證與補充,或利用商業經營理論,對商鋪區位選址過程進行探討。其中較注重碩士論文商業集聚效應對區位選擇的影響分析,對于城市微觀環境下各商業經營單位由于經營內容、行業性質、銷售特征等引起的相互聯系及其空間區位效應尚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以人本主義方法論為指導,從消費者購物行為偏好入手,借鑒近年來城市地理學及區位論研究中科學、有效的研究方法,結合不同商業行業區位選擇特征,試圖較為深入、全面地探討商業區位關聯效應這一論題。
三、具體研究手段
1.1研究背景
經濟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環境復雜多變,在這樣的國際環境背景下,商業海報設計必須采取新的表現方式,綜合各種宣傳手段,及時地將商品信息傳達給不同國籍、不同地域的消費者,只因如此,各地的商業海報設計打出了本地風情的口號,只有這樣才能使海報的宣傳效果取得最大化。而每座城市都是差異顯著、特色鮮明、異彩紛呈,但是也不難看出,這些城市都擁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也是它們賴以聞名遐邇的支撐點。
為了應對設計領域遇到的挑戰,研究把握城市形象的塑造方向,在不斷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同時,海報設計已經趨向突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時代性的城市風貌和特色,努力使城市形象在保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實現海報設計的新發展。
可見,地域性是城市形象設計的策略中心,民族性是城市形象設計的核心靈魂,時代性是城市形象設計的延續前景,只有三者相輔相成,才能共同打造現代化城市形象的獨到靚景,展示出特色城市的無窮魅力。
1.2研究理據
在海報設計廣泛運用于社會的情況下,進行對城市形象的研究,最大限度的拓展“用符號來傳播設計”的視覺思索模式,繼而引發對商業活動中海報設計的發展進程的探討和想象。
因為設計與經濟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在很大程度上,設計層面是經濟狀況的折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東西方文化日益頻繁的交流和融合,以及現代科技、文化、藝術給海報設計帶來的新觀念,海報已不再受某些風格流派的約束。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廣告已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的產業,而海報作為廣告最普遍的一種形態,用新的表現形式和宣傳手段,以適應高效率的社會發展與市場經濟的需求,從新的視角來發現和審視商業與海報之間的關聯性和新的組合關系。
此外,譬如在談及各城市時,往往會對起當地的國際大企業侃侃而談,無疑,城市成為了企業的名片,企業也同時成為了城市的亮點,如“哈藥集團”、“山西陳醋”等當做各知名企業所在城市的代表形象之一,可以稱得上是這些城市發展方面的“城市名片”。在此論文中所圍繞的商業活動——青島國際啤酒節始創于1991年,以啤酒為媒介,號稱亞洲最大的國際啤酒盛會,由國家有關部委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融旅游、文化、體育、經貿于一體的國家級大型節慶活動,活動每年都吸引超過20多個世界知名啤酒廠商參節,也引來近300萬海內外游客舉杯相聚,來自全世界的游客在暢飲啤酒的同時,也充分領略了青島的好客,感嘆于這座城市無窮的魅力,使青島國際啤酒節成為青島名副其實的活名片,同樣也是青島城市經濟命脈中的重要一環,實行創意舉辦節慶活動,提升了城市文化品牌,它無疑是推動青島經濟進步的主要發展動力。
將青島國際啤酒節的海報設計與青島城市形象的關系深深品位——形象促成設計的表現,設計凸顯形象的特質,并設計出能夠使二者合二為一,互補互溶的視覺藝術,定會更加突出青島城市現代文明的嶄新風貌,又推動了傳統地方文化的奇光異彩,對整個商業活動的推廣和展開來說,絕對是點睛之筆,是至關重要的。
1.3研究目的
城市形象所涉及的是與我們目前的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包括市容管理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一個全新的領域,它是能夠激發人們思想感情活動的城市形態和特征,是城市內部與外部公眾對城市內在實力、外顯活力和發展前景的具體感知、總體看法和綜合評價。進行城市形象設計,可以將城市整體的精神與風貌等特質予以提煉、升華,塑造獨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發揮城市功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城市建設雷同化、一般化的傾向,推動城市全面發展,創建名牌城市。
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型商業活動由于外在環境條件的逐步成熟開始登上世界的大舞臺,被稱為第五傳媒的“活動”。但城市發展戰略需要動態進行調整優化,確保城市發展方向科學明確,城市理念識別特征突出。從這一角度來說,在盲目發展經濟的同時,城市形象往往被商業操作所控,顯然忽略了城市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城市的個性、特點和發展方向的重要性,對城市未來發展做不出全局的謀劃,這是如今城市發展的一個現實問題。
而且,當前城市形象、城市商業活動與海報設計的關系的研究在學術領域并不多見,深入探討這個問題的論述并不多,不得不使我們與學術研究的前沿望而卻步,同樣也阻礙了我們在藝術設計進程中的步伐。研究這個課題,對受眾將會有一定的新穎性和吸引感,對當前的城市發展和藝術創作都會有不小的指導意義。
1.4論文結構
本文以城市形象、城市商業活動與海報設計的關系為研究主題,共分五個部分對三者之間的作用進行闡釋和剖析。
第一部分主要說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理據、研究目的和論文結構。
第二部分對城市形象與海報設計的關系進行了綜述解析。主要闡釋了城市形象的解讀、城市形象的特征、創造城市形象的因素、體現城市形象的海報實例等基本問題。
第三部分分別從城市商業活動、城市商業活動的特點、城市形象與城市商業活動的探討、商業海報、商業海報設計的超常思維等方面闡述了城市商業活動與海報設計的相互作用。
第四部分分別從青島城市形象特質分析和青島城市形象的焦點兩個主要方面具體介紹和分析了青島城市文化的涵義。
論文關鍵詞:我國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問題研究進展—基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的調查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F代流通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而且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總體發展,對于社會就業、國民福利及城市發展也有著重大貢獻。[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通服務業雖然獲得了巨大發展,但是“還不夠快”,并且流通產業集中度低,流通費用高,流通方式陳舊,商業網點布局不合理,流通企業核心競爭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問題依然存在。流通服務業發展的滯后,帶來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業資本周轉和經濟節奏放緩,城鄉居民消費受到非收入方面嚴重制約等。[2]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流通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外資在中國流通領域的加速擴張企業管理論文,已經使缺乏創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務業遭遇嚴重威脅,而且容易引發政府調控能力弱化、上游產業失控,導致國家經濟安全等問題。[3]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流通服務業的發展面臨復雜而嚴峻的形勢,如何實現我國現代流通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已經成為關乎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黨的十七大高度重視自主創新,為我國現代流通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當前我國流通服務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缺失,這和該領域理論研究嚴重滯后有密切關系,已經嚴重制約著流通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國流通服務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唯一砝碼。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嘗試著對國內學者在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并梳理分析其理論脈絡,以便更好的了解該領域研究進展和尚未解決的問題,為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發展指明方向。
“自主創新”是我國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風將“自主創新”界定為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國家堅持技術學習主導權,并且把發展技術能力作為競爭力或經濟增長動力主要源泉的行為傾向、戰略原則和政策方針,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創新。[4]事實上,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關于服務業創新的研究上。鑒于國內流通研究領域單純以“自主創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見,我們在研究中將流通服務業及其所包含的四個子行業(零售業、批發業、物流業、餐飲業)創新的研究成果均視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中國期刊網是我國最大的全文現刊數據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其收錄的核心期刊對行業的研究現狀很據代表性核心期刊目錄。本文通過以下方式對我國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文獻進行檢索,具體包括:(1)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創新”,同時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發”、“餐飲”“飯店”、“酒店”、“商業”、“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選擇2000-2009年,來源類別選擇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書評、新聞、會議等非學術論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內容不是流通服務業創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區經濟》等)上的論文。按以上標準,共得到論文樣本330篇。(3)分別按照三個標準對論文樣本進行分類,即按研究主題進行分類、按年份進行分類、按流通服務業中零售、物流、批發和餐飲四個子行業進行分類。根據以上三種分類,本文從三個視角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圖1)。
圖1 分析框架圖
三、文獻回顧與分析
(一) 研究主題分析
以研究主題為標準,我們可以把研究樣本劃分為9個研究主題,分布結果顯示研究最多的是綜合創新,即涉及非單一創新維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創新,共55篇;再次是組織創新(以業態創新最多)企業管理論文,共40篇。
1. 綜合創新。該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務業戰略創新、價值創新或體系創新等許多摘要用時間消滅空間。[7]
2. 組織創新。該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國流通組織存在問題的基礎之上,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組織措施的對策。關于我國流通組織的現狀,主要觀點認為我國流通組織規范化、組織化程度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術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長模式仍屬于粗放型;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低,各自盲目發展;流通組織間的競爭仍停留在低水平的過度競爭,且競爭不充分和過度競爭并存。[8]孟鐵和張殿波總結了流通產業組織優化的政策選擇,即堅決打破行業壟斷、部門分割和地區封鎖;制定適度市場壁壘政策;流通產業有效競爭政策;制定跨區域集團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現代大型流通企業。[9]關于組織創新研究最多的是業態創新,如李飛認為零售業態的構成要素就是零售營銷中產品、服務、價格、店址、環境和溝通6個組合要素,并在此基礎上設計了零售業態創新的路線圖,6個要素中24個細節維度的組合變化就是零售業態創新的具體內容。[10]此外,還有一些研究涉及了農產品流通組織的創新,如馮邦彥和段晉苑提出通過建立專業運銷合作組織改革現行的生豬流通制度的建議。[11]
3. 流通模式創新。該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內容比較分散,包括生產模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物流模式創新和渠道模式創新等,表明我國的流通模式在許多方面還存在著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于奎和文啟湘分析了批發商業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批發商業發展模式創新可以通過推進供應鏈管理模式,積極探索電子商務批發交易,向現代物流中心過渡以及發展規模經濟等途徑來實現。[12]
4. 營銷創新。該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發上面,大都從企業營銷手段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入手,探討了如何創新改進營銷方式。很多學者強調零售企業營銷創新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正確選擇。[13]范增認為營銷創新是連鎖超市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能持續、穩定的發展的必然選擇,營銷方法的創新應包括綠色營銷,情感營銷和導入CIS推廣形象營銷等方面。[14]
5. 技術創新。該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術創新對流通服務業的重要性,如何進行技術創新等。如張宏以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為基礎,提出了改進的A—U模型,流通產業的升級可以是跳躍式的,發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這都是由又是由技術創新的跳躍性所決定的。發展我國流通產業應從宏觀層面加強技術創新的政策地位,強化對加快發展現代流通產業的政策支持,積極引導第一、第二產業參與流通技術創新,提高流通企業對流通技術的認知和掌握程度,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物質基礎建設等角度進行改進。[15]
6. 制度創新。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從政府企業管理論文,企業以及社會組織等角度探討了如何健全我國流通市場的制度創新。如文啟湘和趙玻指出流通產業天然就是低進入壁壘產業,要防止流通產業過度進入,今后我國必須加快流通產業進入管制制度創新核心期刊目錄。[16]
7. 觀念創新。該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則提出要確保流通產業的先導地位, 充分認識流通和流通創新在市場經濟當中的應有地位和作用。[17]黃國雄認為流通是基礎產業,并從流通觀念的創新理論要點出發,對商業的本質、商業城市建設、商業信譽、商業市場、商業利潤、商業文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18]
8. 服務創新。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國流通業服務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適應新時期流通業服務創新的若干措施。如許彩國和柳思維指出零售企業必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擴大服務范圍,完善服務設施,更新服務內容,通過服務創新才能實現顧客滿意,培養顧客忠誠。[19]
9. 其他。以上的分類方法并不能涵蓋所有流通創新論文,凡是不能歸入以上類別的學術論文歸入該類,合計共16篇學術論文。
(二) 時間序列分析
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國內學者們在流通創新方面的研究,我們對論文樣本進行了時間序列分析,對總的樣本論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題的論文分別按時間序列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學者們研究重點的變化。
圖2 流通創新論文時間分布圖
從圖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國內學者在流通創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達到兩個峰值。2001年末中國入世之后,外資流通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速度加快,此時的本土流通業迫切的需要創新理論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流通創新的研究持續增多,所以考慮到學術成果刊登的滯后性,在2003年流通創新達到一個相對峰值是符合實際的,但是這種研究態勢并未持續。直到2004年底零售業全面對外開放以后,本土流通業面臨外資的威脅和壓力驟然增加到一個更高的程度,這使得通過創新提升競爭力的研究成果應需要而增多,同樣考慮到學術成果刊登的滯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間才達到另一個更高的峰值。但是隨后流通創新的成果又出現了下滑的跡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在流通服務業受到沖擊的背景下,自主創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關注??傊?,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研究論文數量呈現著波動,這表明學者們在該領域的研究還不夠成熟企業管理論文,并未形成持續穩定的增長局面,同時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該領域的學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時間關注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發展。
(三)流通服務業各子行業的研究文獻分析
以下我們對流通服務業4個子行業即零售、物流、批發、餐飲的研究現狀進行簡要分析。
1. 零售業創新。零售行業的研究論文有79篇,研究的焦點集中在零售業態創新,服務創新,營銷創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研究中大多數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創新的,論文樣本中僅有5篇是專門研究農村零售創新的,主要研究了農村零售業的業態創新和營銷創新等。如汪旭暉和徐健從農民消費行為偏好視角對農村零售業態創新模式進行了探究,通過探索農民消費行為得出了新型業態創新模式“農村現代綜合商場”,這種業態與城市大型綜合超市有顯著差異,融合了農村現行傳統業態——雜貨店、集貿市場等的優勢,并且摒棄了這些傳統業態在商品品類少、假冒偽劣商品多、環境臟亂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組合要素各個方面具有典型的農村化特征。[20]張蓓從綠色營銷、體驗營銷、定制營銷、整合營銷和關系營銷等新型營銷方式出發,對農產品超市的營銷方式創新提出了若干建議。[21]
2. 物流業創新。物流行業的論文有106篇,研究內容包括物流服務模式創新,供應鏈創新以及技術創新等。張光明認為物流服務創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隨競爭創新、顧客需求主導創新、物流技術創新、物流網絡創新、增值物流服務創新等,各種創新模式具有不同的優劣勢及風險,選擇何種模式取決于企業環境條件及諸多因素的考慮。[22]魏際剛提出物流技術創新涉及經營管理和工具、裝備、設施等領域,物流技術與裝備的發展趨勢是先進性,信息化,多樣性與專業性,標準化與模塊化,系統性與可擴展性,智能性與人性化,綠色化與節能化。[23]總體來講,我國物流也起步較晚,無論在技術還是管理創新方面都還與發達國家有顯著差異,關于這幾方面的研究還很不成熟,多數的設計和建議還都停留在紙面上,這需要我們一方面加大物流現代化的研究,同時也要結合國情逐步健全我國的還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統。
3. 批發業創新。研究批發業的論文有27篇,具體包括了批發商業態模式的創新及批發市場的創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國農村批發商業的業態創新問題,指出由于農村批發業存在著批發網點組織化程度低,批發商業功能萎縮,批發成本過高,流通效率低下等問題,所以農村批發商業業態創新方向應該是產、供、銷一體化,批零一體化企業管理論文,產銷地一體化,批發與物流配送一體化,貿工農一體化等核心期刊目錄。[24]譚本艷和趙曉飛提出了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創新策略,即組建批發商群,擴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模;通過創新模式,實現批發市場間的橫向整合;通過打造龍頭,實現批發市場間的縱向整合。[25]
4. 餐飲業創新。檢索到研究餐飲業創新的文章只有23篇,與其他幾個流通子行業相比,餐飲業創新相對較少,這些論文集中在研究餐飲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等方面上。如楊銘鐸對餐飲企業產品創新體系進行了設計,認為餐飲企業產品創新系統可分為菜點創新、服務創新、環境創新三個子系統,各個子系統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26]于干千從中國餐飲企業“集體創新動力缺失”的現狀及成因出發,分析了不同餐飲企業對自主創新、模仿創新及合作創新三種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27]
四、結論
本文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對我國2000-2009年流通服務業創新的學術論文進行了檢索,研究發現可歸納為以下方面:(1)通過研究主題內容分析,發現學者們對現代流通服務業發展的研究已積累了不少成果,但總體來說比較分散,而且大多側重于流通業創新的某一方面,對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科學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組織創新,流通服務方式創新,流通技術創新以及流通制度創新等有限方面。迄今為止還沒有學者用系統的理論統攬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的整個全局,并深入探究現代流通服務業自主創新系統的構成及運作規律,這將成為流通服務業創新研究的重點。(2)通過時間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學者們在流通服務業創新的研究論文數量呈現一種上升勢態,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流通服務業創新問題。但論文數量并不是一種持續上升,而是折線上升,表明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還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對某一方面問題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時間段,如何全面,系統并且有層次的對流通服務業創新進行研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3)通過對4個子行業的研究,發現學者們對流通服務業各子行業的側重點差異很大,零售和物流領域創新的研究比較多,而批發和餐飲則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為商流的終端企業管理論文,是最終實現企業利潤的環節,理所應當的受到更多的關注。物流在節約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也得到了人們的不斷關注,其創新研究也涉及到各個方面。而作為零售商背后的批發業,則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從商業發展的趨勢看,多種現代流通組織的出現如工廠實行產銷一體化,零售連鎖公司實行批零一體化等搶占了批發業的經營空間,使許多人質疑批發業存在的價值,批發業的創新也未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至于餐飲業創新的論文最少,主要是因為高等院校對餐飲相關專業的設置起步較晚,從事餐飲研究的學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飲企業長期漠視創新所致,但是隨著餐飲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餐飲業自主創新問題將會越來越被關注。此外,需要特別指出的目前零售業創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領域,但是隨著城市零售業在城市競爭日益激烈,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的零售商進軍農村市場,而對于農村零售創新的研究將成為一個熱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夏春玉.流通概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宋則.中國流通創新前沿報告[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宋則,李蕊.外資在流通業超速擴張值得警覺[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3).
[4]路風.走向自主創新——尋求中國力量的源泉[M].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5]徐從才,李颋.論流通創新與貿易增長方式轉變[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8,(11).
[6]趙振民.價值創新:零售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J].商場現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體系創新——從行政區域組織到經濟區域組織[J].經濟管理,2001,(11).
[8]宋羽.淺析我國流通產業組織創新[J].商業時代,2007,(8).
[9]孟鐵,張殿波.論我國流通產業組織結構優化與創新[J].經濟縱橫,2008,(9).
[10]李飛.零售業態創新的路線圖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6,(24).
[11]馮邦彥,段晉苑.我國農產品流通制度的組織創新研究——豬肉漲價背后的制度經濟學分析[J].學術研究,2008,(8).
[12]于奎,文啟湘.談批發商業的模式創新[J].商業時代,2005,(32).
[13]葉敏,蘭昌賢.我國零售企業營銷創新策略思考[J].江蘇商論,2007,(10).
[14]范增.連鎖超市的營銷創新[J].商場現代化,2006,(1).
[15]張宏.技術創新與我國流通產業的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09,(9).
[16]文啟湘,趙玻.論我國流通產業進入管制制度創新[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4).
[17]宋則.新世紀新主題:流通現代化——促進流通創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業研究,2003,(9).
[18]黃國雄.流通觀念的創新理論要點[J].商業時代,2008,(28).
[19]許彩國,柳思維.我國零售企業的服務創新淺論[J].中國流通經濟,2004,(4).
[20]汪旭暉,徐健.農村零售業態創新:一個基于東北地區農民消費行為的探索性研究[J] .農業經濟問題,2009,(5).
[21]張蓓.論我國農產品超市的營銷創新[J].經濟縱橫,2007,(7).
[22]張光明.物流服務創新模式研究[J].經濟管理,2006,(18).
[23]魏際剛.物流技術的創新、選擇和演進[J].中國流通經濟,2006,(3).
[24]李芬儒.農村批發商業業態的創新與開拓農村市場[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1).
[25]譚本艷,趙曉飛.創新批發市場經營模式提高農副產品流通效率[J].宏觀經濟管理,2009,(11).
一、課題研究概況
(一)論文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
在商品經濟日益激烈的今天,要使自己的商品在同行中脫穎而出,就得極力推銷自己的產品,那么廣告在其中就尤其重要了。而一些廣告商只是一味的追求廣告的華麗唯美卻不重視受眾的需求,所以廣告市場雖有一些優秀的好廣告,但一些平庸無奇的廣告在廣告市場也占有很大份額。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廣告,可是絕大多數的廣告不但不能起到它本身的宣傳作用,反而另人討厭,像一個喋喋不休死纏爛打的追求者,另人不生好感。在急劇發展的中國,廣告也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大多數的廣告都被人忽略了,那些不新奇而又平庸的廣告沒有讓消費者的大腦里留下痕跡,只有抓住電視廣告的特點和目標群體的心理、情感等,往縱深處做文章,使得更多的電視廣告具有“經典”的深遠意義,才能使中國電視廣告在國際廣告營盤中占領一席之地,并擁有廣告權力的話語資格執行,所以電視廣告需要科學的策劃,只有經過策劃后的廣告,才能達到廣告的市場要求。沒有完善而周密的策劃,就會使整個廣告活動目標不明、計劃不周、行動盲目,難以取得理想的廣告效果,甚至會走向初衷的反面,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失敗,因此,廣告策劃才是電視廣告的核心和靈魂。本文通過對電視廣告策劃的論述和研究對其進行更近一步的探討,正確認識和分析電視廣告的發展過程和未來走向。
(二)課題研究動態及價值
任何一項活動都有一定的有組織、目的的操作程序,電視廣告策劃是廣告經營的全過程,電視廣告要想達到廣告主的目標和要求,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規劃和程序。撰寫此論文,要使大家對商品經濟高速發展之下的電視廣告策劃的發展能夠有一個嶄新的認識。廣告策劃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服務,從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形象的樹立,廣告策劃都起到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作用。撰寫此論文,讓更多的人對電視廣告策劃的發展能夠有一個詳細的、嶄新的認識和了解。
(三)論文的構成及大概內容
論文由以下五個方面構成:首先,是電視廣告的策劃,其中包括電視廣告策劃的概念和廣告策劃所包括的內容;其次,電視廣告策劃的基本原則及表現手段,其中包括電視廣告策劃的特點和電視策劃的幾種策略以及電視廣告的表現手段;再次,闡明解釋電視廣告策劃的靈魂——創意;最后,電視廣告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及電視廣告的未來發展。
二、電視廣告策劃的界定及特征
(一)電視廣告策劃的概念
廣告策劃是以營銷策劃為中心,以市場經濟為舞臺,它是以塑造產品形象為目的的現代經濟運作形式。廣告在指導生產和經營、促進商業營銷繁榮、培養科學的消費方式、發展社會大眾文化和商業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廣告策劃活動需要對廣告的各個階段加以統籌安排和協調運作,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指導思想,廣告策劃需要廣告主對現代廣告活動的戰略和策略進行整體的、系統的策劃,它是使廣告設計獲得成功的關鍵。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商業社會,產品的同質化現象非常普遍,這不僅給企業的準入和發展帶來了困難,也給消費者選擇和購買產品帶來了困難。如何突顯企業和產品的優勢?如何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選擇此而非彼?只有借助于廣告,借助于文化,用美學藝術與獨特的廣告創意結合起來,將商業動機和商業性質隱藏起來,給人不是在做廣告的假象。它用一種巧妙的修辭方法進行話語轉換,利用惟妙惟肖的圖像與聲音,調動似乎是非商業化、非功利性的情感資源來以情動人,以此來引起人們的注意,從而達到讓人們感覺在消費此商品就是在消費一種意義。在消費時代,由于大眾媒介的影響,人們所消費的物品首先需要經過廣告的宣傳,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后才被購買和消費。而任何風格、形象都必須借助廣告將其引入消費之中,廣告能夠通過像在商品與人類無意識欲望之間建立虛幻的聯系,帶動受眾消費,促進商業的發展增加產品銷售業績。這就需要有新穎獨特不落俗套的廣告,一條好的廣告是能夠給商家帶來更高的效益的。
(二)電視廣告策劃的內容
廣告策劃所涉及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是要遵循程序和步驟的,它包括廣告目標、廣告對象、廣告主題、廣告創意、廣告表現策略、廣告預算、廣告媒介運用、廣告實施策略及效果檢驗等,只有經過詳細的具體步驟才能策劃好一條廣告。電視廣告策劃是一項雙向運動的過程,既有廣告調查研究分析、廣告目標分析、廣告策略分析等這種順向進行的活動,又有廣告效果、反饋、廣告策劃修正這種反向進行的活動。正是這種雙向運動,使得廣告策劃水平不斷提高,也使得廣告活動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三)現代電視廣告策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1.明確的目的性。廣告活動必須圍繞一定的廣告目標展開,選擇適當的廣告媒體,設計創造出新穎別致、有吸引力的廣告作品,選擇恰當的時間和地點開展宣傳活動,掌握系統的企業內部資料和企業外部資料,并且明確企業整體營銷對廣告提出的要求,以擺正產品在市場上的地位,從而擺正廣告在市場上的位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嚴謹的科學性?,F代廣告策劃是在現代廣告學原理的指導下,綜合運用經濟學、美學、新聞學、心理學、市場調查、統計學、文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以較少的廣告預算取得理想的宣傳效果,以提高企業(或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最后在廣告策劃的基礎上,具體設計制作廣告,經過審核評估,確定廣告的實施。
3.系統性?,F代廣告策劃從廣告調研開始,根據目標市場的特點確定廣告目標,在制定廣告活動具體策略時,要以整體目標為出發點,使廣告策劃的各個環節相互銜接、密切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使得廣告活動一旦實施,無論遇到哪些變化,其目標仍然可以實現。
第一,畢業論文結論的寫作,注意不要超越常識或者專業知識,否則,容易讓讀者聯想到研究結果是根據直覺創造出來的。
第二,畢業論文結論的寫作注意不要簡單的重復結果,或者從結論內容中提煉沒有意義的文字。
第三,畢業論文結論的寫作,注意提出的建議不要不痛不癢,這樣缺乏針對性、操作性的文字,會降低整篇論文的說服力。
這三個問題也是畢業論文寫作中普遍的現象,展示部分結果的寫作范圍,具體如下:
結語
歷史街區是社會的、公共的、居民共享的空間,是具有著特殊歷史資源與背景的現代城市重要組成部分,包含著各種元素和涵義,面臨著持續發展的要求。通過對空間形態的分析,可以看到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作為展現福州市歷史文化傳統的窗口,在空間形態的處理上不但要符合形式美原則,滿足新的城市功能需求,還應注意與人文生活相融合,反映出地域特色??臻g形態的優化設計是歷史街區古為今用成敗的關鍵,三坊七巷在此過程中確實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改進:
(1)南后街路面較寬,沿街兩側出檐較淺,圍合感稍弱;沿街商鋪高度基本一致缺少高低變化;現代商業元素偏重,傳統業態稍弱;街道與店面連接的無障礙設施有待完善。
(2)坊巷內以會堂館所為主要業態,部分私人經營的會所和辦公場所的開放性偏弱,部分留守原居民的私宅目前尚未對外開放,使參觀的流線出現斷點,人們被拒之門外,不免掃興。公共休閑空間多沿墻布置較為局促,綠化面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