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3 21:46: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會看病教學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略讀課文教學 策略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略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以人教版實驗教材為例,隨著年級的增加,教材略讀篇目編排比例呈不斷遞增趨勢。教師們大都認識到略讀課文是學生得以有效進地行課外自由閱讀的拐杖。
略讀課文作為一種課程形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采用什么策略來實現用教材教略讀課文?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想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緊抓提示,凸顯重點
(一)圍繞導讀提示設計學習流程,引領自主閱讀
新課標指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薄凹訌妼﹂喿x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睂W習略讀課文時,可引導學生根據文前的導讀提示提煉閱讀方法,開展有效閱讀。
如《萬年牢》課文前的導讀提示是這樣的:
父親在道德難題面前,放棄了汽車,選擇了誠信,做到了以誠待人。下面這篇課文,講述了另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故事。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這一處導讀提示緊扣本組課文的訓練目標――“閱讀本組課文,理解重點語句和段落,思考一下課文中講述的這些故事,對我們做人處世有什么啟示”,且文本語言質樸、意思明白,因此在引領學生閱讀時,不妨就采用“拿來主義”,請學生圍繞導讀提示來設計學習流程:
1.初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請你分別用一句簡潔的話來概括一下。
3.再一次細細地品讀課文,課文的哪些具體描寫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請你畫出關鍵的語句,標上序號。
在這一環節的自主閱讀中,教師根據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提及的三處“萬年牢”的意思及它們之間的聯系。
4.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大家交流一下讀后的感受。
整個閱讀過程,學生就是在導讀提示的“三讀一悟”中開展的。學生根據提示,了解了三次閱讀不同的速度要求,明確了三次閱讀不同的目標任務,充分展開自讀、同伴共讀。這不僅是一次閱讀的訓練,也是一種讀書方法的培養。
略讀課文是孩子們施展閱讀本領之地,導讀提示則成了學生走進文本的“敲門磚”。像教材中《烏塔》《七月的天山》《全神貫注》等課文,導讀提示層次清晰、循序漸進,對學生來說相對易于操作,因此也可圍繞導讀提示來引領學生進行自主閱讀。
(二)細化導讀提示突出學習重點,指導文本賞析
略讀課文中也安排了許多名篇名段,它們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是因為其具有雋永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它們的遣詞造句、語言表達、謀篇布局等都是可供臨摹的典范。閱讀這樣的文本,學生如果粗枝大葉地讀,“語文”方面的習得就會微乎其微。那么如何從導讀提示入手細化目標,引領學生抓住重點來學呢?
1.設計旁注,品味語言表達
如《慈母情深》一文的導讀提示是這樣的:
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父愛迸發出巨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愛又是何等的深沉。閱讀下面的課文,畫出描寫母親外貌和語言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
提示中要求學生“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母親的深情的”。光憑這樣“大而空洞”的提示,學生很難品讀出作者的匠心獨具。我們對這一處提示進行了精細的二次加工,采用對重點語段進行旁批評點的形式指導學生突破自讀自悟中出現的難點。
2.由表及里,關注謀篇布局
如《燈光》一文在導讀提示中這樣提到:
“多好啊!”這句話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會想到些什么?
作為六年級的學生,閱讀課文解答這樣的問題,不算什么難事。但閱讀就止步于此嗎?通過細讀文本我們發現,文中反復出現的“多好啊”這句話是作者構思上的文脈,與文眼“燈光”相襯。課文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寫起,敘述了戰爭年代郝副營長的美好憧憬與英雄壯舉,結尾又回到寫燈光,照應開頭,寄托了作者的哀思與心愿。
如上所述,教材中選編的略讀課文有不少值得深究的訓練點,我們不妨“略”中求“精”,選準訓練的著力點(語言、結構、情感表達等),保證學生一文一得,促進語文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導讀提示重構學習要點,關注學法遷移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薄叭绻蛔⒁庥诰x,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薄熬x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習了例子,又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p>
從這一點來看,略讀課文是從學習轉向運用的橋梁。學習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已有的閱讀知識和方法進行總結提煉,并鼓勵他們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和經驗。
1.過渡性閱讀,掌握閱讀方法
如《金色的魚鉤》(人教版課標本五年級下冊)一文的導讀提示是這樣的: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把令你感動的部分找出來,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再說說你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理解。
對照單元學習目標,我們將學習的重點設定為:聚焦“老班長”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老班長語言、動作、神態的語言進行文本細讀,感知老班長這一人物形象。這樣也為學習下一課“老漢的形象”在學法上作了鋪墊。
2.比較性閱讀,感知表達異同
我們引領學生對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進行比較。如四年級上冊“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組課文,學習略讀課文時,借助提示,我們可充分采用比較閱讀的方法:豐子愷的《白鵝》與俄國葉?諾索夫的《白公鵝》,寫法上有哪些異同;《貓》和《母雞》都是老舍寫的,在寫法上、情感表達上又有什么不同。
還可以將略讀課文與略讀課文進行比較。如學習六年級上冊《跑進家來的松鼠》一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五年級上冊的《松鼠》入手,然后從寫作內容、結構安排、語言風格、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對比閱讀,進一步了解不同體裁文章的異處。
(四)補充導讀提示延伸學習過程,拓寬文本視野
1.拓展閱讀,樹立原著意識
教材中有較多的略讀課文是名著的節選或片段,如《景陽岡》選自《水滸》,《猴王出世》選自《西游記》,《金錢的魔力》出自《百萬英鎊》,等等。在學習了這樣的經典選文之后,學生的閱讀興趣正濃,我們應適時補充閱讀要求,引導學生去認真讀原著,由點及面,拓寬閱讀的視野。
2.積累語言,培養欣賞水平
閱讀這些略讀課文,如同徜徉在經典規范的語言長河中,老舍的《母雞》、蕭紅的《祖父的園子》、葉文玲的《我的“長生果”》、琦君的《桂花雨》、馮驥才的《珍珠鳥》……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因此要引導學生積累經典規范的精彩句段,讀讀背背,寫寫讀書筆記,做到“厚積薄發”。
3.掌握方法,提升閱讀能力
略讀課文更要關注閱讀方法的習得,使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方法,如:快速瀏覽、信息搜索法、名著欣賞法、比較閱讀法等。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的導讀提示中寫道:“和多姿多彩的戲劇藝術一樣,許多地方的民居也是特色鮮明……”文中介紹了客家民居與傣家竹樓的特色,閱讀之后,我們可以補充要求:搜集其他特色鮮明的民居,運用本文學到的說明寫法,試著介紹一種你感興趣的民居。這樣,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初步掌握信息搜索與整理的方法,讀寫結合,提升了語文能力。從文本出發,巧用導讀提示,使學生學“法”用“法”,做好精讀教學與略讀教學的有效鏈接,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略讀課文的獨特功能,構建起學生閱讀的綠色“生態環境”。
二、板塊推進因文而異
“略讀課文更需整體把握,不宜肢解課文。建議采取幾遍讀的方法。如,一讀,讀正確讀流利,口誦心惟;二讀,畫畫批注,粗知大意;三讀,交流收獲(可以是受到教育啟發、好詞佳句、文章寫法、讀書方法),積累語言?!贝苏Z在闡明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步驟的同時也傳遞這些信息:一是課堂教學結構要“簡”;二是課文作為教學用的“語料”,要明晰不是課文的精讀和略讀,而是課型上呈現的方式為精讀和略讀,不同的課文,其教學目標、方式、形態方面也不一樣;三是略的是教師的教,改“圈養”為“放養”。教師在精讀課文教學中授之以“法”,學生在略讀課文中循法學習;四是要“略”中求“精”,選準著力點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其傾吐、吸收。因此,依據文本不同題材、體裁、類型特點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簡化結構,板塊推進。
與流線式教學相比,以板塊形式推進方式進行教學,開放學生學習的空間,更能遵循“以學論教,順學而導”的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會更加關注“生成資源”。采用諸如“整體感知-自讀自悟-交流點撥-積累拓展”板塊設計方式。給學生留足自主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辨析、歷練,培養學生潛心會文、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以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基礎,學習實際情況、實際需要定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形成或調整教學思路,再引導學生質疑解難、交流點撥,才能落實語文能力訓練。
(二)因文而異,選擇教法。
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關注文本的題材、體裁、類型特點,精心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五上的《松鼠》《假如沒有灰塵》要引導學生在獲得科學真知中得到樂趣,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感到新鮮而富有新意;揣摩說文章的知識理趣、感悟其修辭表達手法表現的濃濃語文味并遷移練筆,不能上成科學課。
1.比較讀
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比較。如四上《貓》和《母雞》同為老舍寫的,在寫法上、情感表達有什么不同;《白鵝》(豐子愷)和《白公鵝》(俄國葉?諾索夫)同寫鵝,各寫鵝的哪些特點,寫法有哪些異同。
略讀課文與略讀課文比較。如教學六上《跑進家來的松鼠》時,可以讓學生從五上《松鼠》入手,溫故知新,再從內容、結構、語言、情感等方面彈性設置深入(多角度)對比閱讀環節,完善認知結構。
2.遷移讀
略讀課文的閱讀提示往往含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找準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共生點,依據(教材呈現)閱讀提示來設計(含單元導讀、課文導學提示語、插圖,泡泡提示語等)教學目標,按略讀課文導學提示語學習要求和方法,選好切入口,作為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路徑,更好地發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重點突破法
五上《慈母情深》《學會看病》,前者的編寫意圖是讓學生學會感恩母親偉大無私的愛,還想告訴貧困家庭的孩子,讀書是改變人生的命運的重要方式。文章文學性較強,如果當作普通的記敘文去分析時間、人物、地點、事件,教得太實、太全會割裂文章的整體氣韻。設計讓學生畫出描寫母親外形和語言的語句,注重語言形象去想象感受環節,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在生活的困苦中母親的辛勞、深情、對我的支持;體會短句成段快節奏的形式。后者是逆向思維的方式,主要表現另一種母愛的表現方式(鼓勵獨立),側重揣摩描寫母親矛盾心理活動變化,讓學生帶著“文中的母親到底是不是冷漠、狠心的母親?”這個問題去尋找母親幾處語言、心理活動,感受母親的矛盾、擔心、焦急。而后對比兩篇文章:同是寫母親,寫無私的母愛,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適度拓展積累運用
大量的課外閱讀,會幫助學生構筑厚實的語文基礎、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提升文化品位、造就健全人格。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接觸名著,領略經典的魅力,享受“名著之旅”。
1.拓展閱讀
香港學生在歷次國際閱讀評估比賽中名列前茅,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師圍繞課文,拓展一組閱讀材料,一節課可能上好幾篇課文,讓學生在大量的材料中迅速提取所需要的信息,進行選擇、判斷、概括。這足以證明:大量略讀,有助于閱讀能力、閱讀水平的快速提升。崔巒老師在全國第七屆青年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總結時也指出:“有效地穿插拓展的閱讀比較少見。應當在讀好課文的前提下,讓學生盡可能地多接觸一點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比纭妒澜绲貓D引出的發現》這篇課文關于科學研究發現,涉及許多深奧的地理知識,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觀察世界地圖,了解七大洲、四大洋、查找大陸漂移說的相關資料;在課中,教師設計補充魏格納去實地考察的一些情況、醫生的勸阻及他長眠在冰天雪地中為地質事業獻身的震撼人心的資料;課后閱讀魏格納或其他科學家關于科學研究的故事再交流。此外,選讀課文也可以按內容分別插入相關專題單元,讓學生在學完略讀課文后拓展閱讀。
2.拓展實踐
略讀課文教學設計還應該考慮給學生自我拓展空間的環節,留下舉一反三的天地。如教學《學會看病》,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拓展學生的視野:閱讀畢淑敏講述親子關系的《孩子,我為什么打你》;讓學生到醫院去一趟,搞清楚看病的程序,再讓學生試以兒子的口吻描述到醫院后的經過,也學著文章描寫人物心理活動變化;或者描寫一件發生在醫院的事情,將敘述和心里活動交織進行描述,促進讀與寫的有效遷移。教師還可考慮為學生搭設實踐機會的平臺,讓其展示才能、張揚個性。如教學《索溪峪的“野”》,可讓學生介紹索溪峪,評選“優秀小導游”……要盡可能使略讀課文教學有聲有色,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升語文能力。
3.積累語言
縱觀人教新教材,許多略讀課文出自名家之手:《母雞》(老舍)《祖父的園子》(蕭紅)、《我的“長生果”》(葉文玲)、《桂花雨》(綺君)、《松鼠》(布封)、《珍珠鳥》(馮驥才)、《慈母情深》(梁曉聲)、《學會看病》(畢淑敏)……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積累經典規范的優美語言、精彩句段,做好讀書筆記,便利自己習作時“厚積薄發”。如:《珍珠鳥》的開頭“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冰心曾經評點:“這個‘真好!’開頭起得很帶勁,這勁中有著無限的喜樂?!边@就絕佳的語言訓練點,應該這讓學生感悟理解后,也嘗試在習作中將表達情感的簡短詞語放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
教學是一個多元化行為,從開放的角度看,不能完全信守“略讀課不能上成精讀課”或“精讀課不能上成略讀課”的“教條”,還需要實事求是地根據《課標》、教師自身、教材、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設計教法,運用教材,使略讀課文教學預約精彩、“別有洞天”。因為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學生在自主、有益的語言實踐中嘗試運用閱讀技能、方法,獲得語文素養的逐步發展與提升,享受到課內外閱讀帶來的快樂,才是最根本的。
參考文獻
[1]田本娜:《我與小學語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2]葉圣陶、朱自清:《略讀指導舉隅》,沈陽出版社,200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