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2 04:26: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檔案館保管利用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這里,我僅想從檔案館、圖書館館藏主體特性的差異上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檔案館是接收機構,它是為了保存其服務主體的文件而設立的,它的藏品主要是其服務主體形成的檔案材料。圖書館是搜集機構,它可以從任何地方搜集各種材料,其收藏品有檔案,更多的是圖書資料。眾所周知,檔案和圖書有著不同特性。
首先,檔案與圖書的內容有所不同。由于圖書有商品性,所以其內容必須對社會大眾具有吸引力,內容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構的,有科技的,也有文學藝術的,社會上任何層次的讀者都可以在圖書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檔案則不同,它是社會活動的原始記錄,它從形成者形成的文件中直接轉化而來,不是事后另行編寫和隨意收集的間接材料,其內容不允許有半點虛構成分,因此檔案不具備任何藝術性,可讀性不強,它存在的動因不是為了吸引讀者,而是記錄歷史,以備今后查考。兩者相比,檔案更具研究性,圖書更具趣味性和可讀性。再者,圖書是經過對檔案等原始記錄進行收集、歸納、提煉后形成的二手資料,對于那些只想宏觀了解,不想追根溯源的人來說,看圖書當然要比看檔案來得實惠。館藏主體在內容上的差異,是當前圖書館讀者的人數遠遠多于檔案館利用者人數的主要原因。
圖書和檔案內容的不同,決定了利用者的差異。圖書館的讀者中,多數人是為了滿足興趣,豐富知識,而進行深層次研究的讀者比例不大。任何一個走進圖書館的人,都可以找到他感興趣的圖書而成為圖書館的忠實讀者。而檔案館的利用者或為調查取證、工作查考,或為學術研究、編史修志,絕大多數都有十分明確的查檔目的,有急待解決的實際問題。以這部分利用者的人數去對比興趣點廣泛的圖書館的讀者豈不是小巫見大巫嗎?
其次,檔案與圖書的存在形式不同。圖書是一種商品,一冊圖書只要市場需要,可以上百萬冊的印刷,在社會上廣為流通。圖書館所保管的絕大多數圖書都不是孤本,而是可再生的,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檔案作為歷史的真實記錄,產生于人類社會的實踐過程中,是國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不是作為商品存在。檔案具有唯一性,多為孤本,損毀后不可再生。因此,在利用過程中,檔案館會比圖書館更多地考慮到維護保管主體的完整與安全,即便對于開放檔案,在利用、復制等環節上也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圖書的特點決定了圖書館在圖書被讀者直接、反復使用過程中不必像檔案館一樣為了怕保管主體在使用時被損毀而制定很多的“條條框框”,對讀者進行太多的限制。就此而言,讀者當然愿意去圖書館,因為在那里,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自由”。
由于檔案和圖書在內容、存在形式上的差異,造成了檔案館利用者與圖書館讀者人數上的差距。雖然這不是唯一的原因,檔案界社會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方式和設備落后也是造成人數差距的因素,但是如果只把眼光盯著后者,忽視了館藏主體上的差異,甚至以接待人數多少作為衡量檔案部門服務觀念正確與否、工作得力與否的標準,那就太片面了。難道檔案館也像有些圖書館一樣365天天天開放,就可以真正的、長時期的門庭若市而不是門可羅雀了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陶西平同志在視察檔案工作時曾說過“我們講檔案開發利用,到檔案館查閱利用檔案,不能奢望像開飯店那樣有成百上千的人,擠得水泄不通,那也是不切合實際的?!?/p>
因此,現階段檔案利用工作要想發揮更大的作用,與其在增加利用人數上絞盡腦汁,不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利用質量上。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提供利用中提高查全率、查準率。
對于來館查檔的利用者,除熱情的接待外,更重要的是準確快速地提供他所需要的檔案。
二、了解社會需求,主動上門服務
檔案工作不是孤立的,它必須走出自我封閉的小圈子,與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同步,與人民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檔案工作者不但要熟悉館內業務,還要隨時關注社會發展的動態,捕捉社會熱點,根據需要主動上門服務。將“你上門,我來查”和“你需要,我提供”結合起來。以北京市檔案館利用處為例,1996年初,他們了解到很多單位正在進行房產核實登記,有的單位因拿不出檔案憑證而失去了產權。根據這一情況,他們及時整理有關檔案,主動走訪了16個單位,上門提供檔案信息。雖然利用人數沒有因此增加多少,但卻發揮了檔案的作用,為一些單位挽回了幾千萬元的經濟損失,從而真正提高了檔案的利用質量。
三、利用多種方式,提供檔案信息
一、建設目標
北京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網絡構建三個服務平臺,分別提供相應層級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利用共享服務。一是面向檔案館工作人員和來館利用檔案人員內部局域網(專網)利用服務平臺;二是面向本級黨政機關各立檔單位的政務外網電子文件歸檔和檔案信息共享平臺;三是面向廣大社會公眾和進行館際交流的互聯網公共檔案信息服務平臺。
二、建設原則
北京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網絡系統的建設遵循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的指導思想,既滿足當前需求,又充分考慮將來整個網絡系統的投資保護和新應用的支持。設計及實施充分遵循采用標準、開放的網絡技術,網絡具有可擴充性、可管理性、高可靠性、前瞻性的原則。
三、功能設計
(一)VLAN規劃
北京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網絡借助VLAN技術,結合局館處室職能及業務需求,進行子網劃分,隔絕廣播風暴,保證網絡安全。其中互聯網部分劃分為13個VLAN,政務外網部分劃分為12個VLAN,內部局域網(專網)劃為11個VLAN。
(二)IP地址規劃
IP地址的合理分配是保證網絡順利運行和網絡資源有效利用的關鍵。為了規范IP地址,減少路由表,網絡系統的編址方案利用無類別域間路由選擇(CIDR)和可變長子網掩碼技術,結合北京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各業務系統使用情況及局館處室職能對網絡IP地址段進行規劃分配,提高網絡性能,方便管理。
其中互聯網劃為5個網段,分別為館址各處室辦公網段(192.151.32.1- 254),數據處理/利用處網段(192.151.33.1-254),館址領導辦公/服務器管理網段(192.151.34.1- 254),局址領導辦公/保留網段(192.144.216.1- 254),局址各處室辦公網段(192.144.217.1-254);政務外網6個網段,分別為館址各處室辦公網段(10.151.32.1-254),數據處理/利用處網段(10.151.33.1-254),館址領導辦公/服務器管理網段(10.151.34.1-254),保留網段(10.151.35.1-254),局址領導辦公/保留網段(10.144.216.1-254),局址各處室辦公網段(10.144.217.1-254);內部局域網(專網)11個網段,分別為數字化加工處理網段(192.168.30.1-254)、檔案查詢處理網段(192.168.31.1-254)、調歸卷處理網段(192.168.32.1- 254)、整編處辦公網段(192.168.33.1-254)、網管處辦公網段(192.168.34.1-254)、服務器管理網段(192.168.35.1-254)、預留網段(192.168.36.1-254)、(192.168.11.1-254),安全處理網段(192.168.40.1- 254),備用管理網段(192.168.216.1-254)、服務器管理網段(192.168.1.1-254)。
(三)QoS設計
網絡系統設計統一采用IP Precedence優先權技術,劃分優先級,根據數據包的優先權值,通過擁塞管理機制和隊列機制對各個優先級分別提供不同級別的QoS服務。每種應用根據其自身應用特點,被分配至相應的優先級別。
實施QoS的根本目的是確保網絡信息能夠及時獲得所需要的網絡帶寬,并在此基礎上完成管理信息的傳送。針對網絡信息流量的內容及特點,制定如下QoS策略:
1.關鍵業務數據如數據處理域、辦公域數據要給予最高優先級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確保業務數據及時可靠地傳送;
2.保證應用服務器的正常使用,如應用服務域各項應用,不但不允許數據丟失,同時對延時的要求也非常高,將其定義為次高優先級;
3.一般性應用屬于非業務的數據流量,其數據包最長,對延時并不敏感,但是不允許數據丟失,在保證前述業務流量的前提下,同時保證此類業務的正常通過,因此將其定義為普通優先級;
4.所有未定義的流量則被置為最低優先級;
5.另外,QoS設計將具有審批權限的人員的IP優先級置高,保證具有審批權限人員的帶寬需求。
四、網絡設計
整個網絡系統分為互聯網、政務外網和內部局域網(專網),其中內部局域網(專網)與政務外網、互聯網物理隔離,政務外網與互聯網邏輯隔離,市館與區檔案館之間通過VPN技術連接實現互訪。政務外W核心層按照萬兆、檔案業務專網核心層按照千兆設計。
(一)政務外網與互聯網
政務外網采用兩層結構設計,即核心層和接入層。核心層部署2臺萬兆以太網交換機采用雙機熱備方式實現設備冗余,并通過配置負載均衡協議和動態路由協議實現交換機之間的鏈路冗余及流量分擔。為保證網絡安全,在核心層部署漏洞掃描系統、入侵檢測系統、網絡審計系統,做到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危險行為及時終止,非法操作詳細記錄。接入層部署以太網交換機分別連接北京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不同業務域。按照業務域的不同功能要求配置不同策略。在DMZ域和政務外網公共服務域的網絡出口各部署應用負載均衡器實現負載均衡;在數據庫處理域前部署數據庫審計系統,確保系統的數據安全,同時滿足等保3級要求。
使用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換機接入互聯網,為了保證鏈路的可用性,儲備一臺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換機作為冷備設備。部署防病毒網關,上網行為管理、流量控制器和網絡入侵防護系統NIPS,滿足網絡流量管理和安全保障的需求。(政務外網及互聯網拓撲圖如圖1所示)
(二)內部局域網(專網)
內部局域網(專網)也采用兩層架構,即核心交換層、接入層。核心層部署2臺千兆以太網交換機采用雙機熱備方式實現設備冗余,并通過配置負載均衡協議和動態路由協議實現交換機之間的鏈路冗余及流量分擔,配置2個萬兆接口分別下聯至接入層的各域,提供核心層的高速交換轉發。內部局域網(專網)與外界網絡物理隔離,在核心交換機的旁路部署漏洞掃描和網絡審計設備,及時發現整個網絡系統的問題,滿足網絡對安全的需求。接入層交換機分別部署在應用服務域、數據處理域、安全服務域、系統測試域和利用大廳域。在應用服務域的網絡出口部署應用負載均衡器設備實現對應用負載的冗余及流量分擔;在安全服務域、應用服務域、數據處理域、系統測試域配置防火墻實現對內部網絡的保護。(內部局域網拓撲圖如圖2所示)
(三)市館與區館網絡連接
為實現市區兩級檔案館資源共享,跨館出證等業務,采用VPN技術實現市區檔案館網絡連通。在市館政務外網邊界路由器旁路部署一臺VPN防火墻,區檔案館通過撥號方式經由市電子政務外網實現到市檔案館連接。
五、結語
隨著檔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檔案業務對網絡性能及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的網絡建設還須從以下兩個方面繼續推進。
(一)內部局域網(專網)接入北京市電子政務內網
北京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已經在政務外網和因特網上部署,但是出于安全原因,大量內部、敏感檔案數據依然保存在內部局域網(專網),形成現實的網絡信息孤島狀況。在下一階段工作中,我們要盡快制定出接入北京市電子政務內網的方案,消除網絡信息孤島,進一步擴大北京數字檔案館(電子文件中心)服務范圍和覆蓋面。
(一)人事檔案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
人才是市場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無論什么類型的單位或者企業都注重人才的招聘,尤其是對那些技術性的管理人才,需要單位或者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對應聘的人員進行考核、試用,才能決定能不能最后錄用,這其中就需要人事檔案來提供應聘人員的一些信息,以方便我們進行人才的選拔錄用。另外不同單位對人事檔案的內容需求和結果運用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最終導致人事檔案的管理機構在檔案內容的制定、傳遞方式的選擇以及載體的確定時存在差異,這就要求人事檔案管理機構在制定檔案時不能只是局限于本單位使用,同時也應考慮到更大的受眾群體。
(二)人事檔案的內容來源廣泛且復雜
人事檔案的管理對象以及服務對象都具有一定的社會性,這就使得人事檔案的來源途徑很廣泛,其內容也豐富多彩呈現復雜性。例如,一個人事檔案管理機構所保存的檔案內容,如:職業種類,社會身份,戶籍種類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服務對象就呈現一種復雜性和豐富多樣的狀況。
(三)人事檔案的管理要適應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人事檔案的管理政治化程度降低,也減少了其神秘性,另外,隨著互聯網通訊技術的發展,人事檔案管理和服務方式也在不斷的改變。目前,很多人事檔案管理機構都采取網路化的服務和管理對象,使各個人事檔案的管理部門能夠和當事人本身進行信息的交流,傳統單一的交流方式正朝著多元化開放式的交流方式轉變。
二、我國人事檔案管理現狀及問題
(一)檔案內容陳舊與規范性缺失
我國的人事檔案目前偏重于工資待遇、家庭情況的記載,而忽略了對管理能力、個人特點以及工作績效的描述,所以檔案內容受到很大的限制。這是由于,檔案管理缺乏規范性,在市場經濟狀況下,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流動方式和流動速率也變化不一,這些外部環境的改變就導致了檔案和人之間的分離。
(二)檔案管理不嚴與技術含量低
我國人事檔案在管理的嚴謹度和技術含量方面都比較薄弱,例如,我國人事檔案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手工操作為主,雖然目前我國人事檔案管理機構配備了現代化的管理工具如電腦等,但是電腦也只是處理基本的自動化辦公程序。目前人事檔案的管理方式還屬于傳統的編目立卷和存庫入庫等,這與目前信息通訊技術快速發展存在很大的差異??傊?,人事檔案較低的管理效率和落后的自動化管理水平嚴重的制約著我國人事檔案管理的發展。
(三)檔案服務單一與利用率滯后
我國人事檔案管理只是對人事信息的搜集管理,而程序化收集的內容實際用處并不大,這是由于人事檔案管理機構沒有采取措施對人事信息進行開發和利用,管理機構支持程序化的管理而缺乏服務的主動性。與此同時,人事檔案的管理項目比較單一,沒能夠向相關單位推薦專業人才,而且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比較低,沒有數據的搜集和統計,不能有效的體現人才的知識水平、專業技能及其年齡結構,對國家經濟建設和工作決策也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利用率比較低。
三、人事檔案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分析
(一)人事檔案管理的監控對象分析
明確監控對象才能讓監控主體明確其權責范圍,更好地履行職責,具體來說人事檔案管理對象應當囊括在職工、離職工、退休工以及未步入社會的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對象的多元化不僅局限于這種簡單的分類,更多的是應當按照價值進行分類管理。
(二)人事檔案管理的監控內容分析
人事檔案多元化管理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人事檔案內容價值的多元化,人事檔案在多元化的管理中包括人事檔案的形成、保管以及流轉。要想保證人事檔案價值的多元化,就要在流轉中進行監控,以在源頭上保證其內容的真實,在保管中實現價值的增值。
(三)人事檔案管理的監控手段分析
監控手段是賦予監控主體權力的主要途徑,我國人事檔案多元化管理的監控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并通過檔案法對違反檔案法的責任人進行懲處追責。
四、促進我國人事檔案管理多元化的對策
(一)完善檔案內容與規范檔案整理
做好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應完善檔案內容,規范檔案整理,促使檔案信息構成多樣性,體現信息組織的多元價值。第一,加強制度建設,做到管理程序的規范化,比如檔案的借閱制度、鑒別歸檔制度、保管保密制度、轉遞交接制度等等。第二,對于檔案信息的收集要經過必要的鑒定,證實檔案材料的真實性,力求文字清晰、手續完整、材料歸檔分類的條目準確有序,這樣既便于信息提取與利用又可避免重復性勞動。第三,檔案內容應反映干部的重大活動、重點工作以及任務完成的效果,各級資格考試的情況也應收集在冊,強化信息組織的多元價值,為干部選舉與社會性人力資源配置提供實際依據。
(二)加強執行力度與創新管理技術
針對我國人事檔案管理不嚴與技術含量低的情況,應加強管理執行力度、創新管理技術、實現管理制度的精準化、管理程序的動態化以及信息處理的自動化。在管理制度的精準化方面,通過制度細化體現精細化作業,比如檔案整理制度不能泛泛而談,而應具體到立卷裁剪制度、裝訂制度、登記制度等操作細節,以實現檔案更新的常態化。在信息處理的自動化方面,應配置完備的計算機與打印機、復印機與碎紙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運用信息技術打造檔案管理的數據庫系統,變死檔案為活資源,并利用管理軟件減少勞動強度,降低工作量,縮短勞動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三)重視功能開發與促進信息利用
【關鍵詞】圖書館;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
一、圖書館檔案的分類及歸檔管理
1.1 圖書館檔案的歸檔和保管
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過程,檔案庫的建立應首先完善其相關文件歸檔系統與制度。目前,我國諸多圖書館針對于檔案管理已經開發了一系列關于檔案管理的法規及責任制度,尤其是對部分珍貴圖書、文獻的管理加強完善了全引目錄、分類目錄、總清單目錄以及借閱登記制度等,而且為了更好地完善圖書館的檔案管理,還可以加大施行專柜、專室和專人保管等策略性措施。負責檔案管理人員也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嚴謹認真地做好對檔案的防火、防光和放潮等防護工作,從而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圖書、檔案,為我國文化建設提供更為優良的服務。
1.2 圖書館檔案的開發和利用
強化我國圖書館相關檔案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在通過積極主動地開發與利用信息資源,以便為圖書館和社會上其他各項工作提供更多地服務,這樣才能夠為圖書館檔案賦予更好地生命力。因此,筆者據自身經驗來看,關于我國圖書館檔案的開發與利用,主要還是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1)積極配合領導的決策,并及時準確為各項事業工作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源,最快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一些必要且有用的服務。這樣一來,領導們的決策、計劃以及總結將具有非常直觀且可靠的參考依據。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開展的不斷強化,一方面利于其檔案信息資源的不斷豐富與更進一步完善,另一個方面則是可以為領導的決策、計劃及總結滿足更多的需求,無疑這將會大大地促進我國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運作;
(2)積極配合館單位內部的各項工作,提供檔案的信息資料,可以做到對檢索信息的便捷性、傳輸快捷性,從而為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打開一個新的局面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3)完整的圖書館檔案管理制度體系將為圖書館單位爭創多種榮譽提供非常必要的參考保障??偠灾?,加強圖書館檔案管理與利用利在千秋且功在當代,每一個不論是提供這種服務還是享受這種服務的公民都應該抓緊、抓好這項工作的開展。
二、圖書館檔案管理的數字化建設
2.1 管理數字化建設
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對于數字化信息與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各種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是一個新型的檔案信息管理形式,它是舊運營商分散,以數字化形式進行相關存儲,網絡互連可以被用來實現全方位的資源共享。辦公自動化的權威文件管理機關和機構的數字化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為導向的數據為基礎,其管理網絡平臺的建設要求積極引進新型技術,從而不斷提高各種應用程序和網絡的進一步應用與發展。當前,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大量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得以以檔案信息為載體而形成規模,這樣也有助于文件數字化管理。
2.2 圖書館檔案數字化管理的主要障礙
由于圖書館檔案數字化管理模式在我國仍然屬于新興事物,且由于目前我國各項生產力的水平明顯不高,科學技術相對不發達的條件也是事實,數字化的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必然還存在諸多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具有四個方面的問題:
(1)資源浪費
電子文件和紙質文檔的“雙系統”保存,引致資源的浪費。保存的“雙系統”是具有相同內容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一齊保存。在一些單位,各部門辦公自動化的網絡管理平臺,在網上傳遞各種信息資源,大幅度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電子版的信息資源與紙質的檔案資料兩套文檔是相同的內容,而不同類型的并發文件勢必將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三方面的浪費,且會影響到圖書館檔案的廣泛應用進而影響到電子文件和檔案服務事業的進一步廣泛發展。
(2)電子文件歸檔困難
辦公自動化系統和文件管理系統是不相兼容的,分散性明顯就很難以電子文檔歸檔。經驗數據分析,許多大公司都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辦公自動化系統,而同一單位的檔案室使用的檔案管理系統則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為使檔案現代化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實現資源共享而推廣的檔案現代化管理軟件。由于這兩套系統設計單位不同,不同軟件環境下形成的數據難以轉換,無法進行電子文件歸檔,因而給原始數據的收集和錄人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3)數字化檔案的利用率不高
辦公自動化系統實施了一段時間,但許多單位和電子文件管理作為一項緊迫的工作任務還在于提高更多地認識,人們依然相信傳統的理念和管理模式,由人工來完成的整個文件檢索過程中有限的文本輸入,編輯和打印的應用,只能看到有限的覆蓋范圍的文件,而忽略網絡的形式傳遞的信息的巨大寶庫,使得電子文檔沒有得到合理地開發與利用。
2.3數字化建設需注重把握的環節
(1)系統的工程建設和信息資源共享。檔案電子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整體設計、設備選型、軟件開發、檔案整理、掃描輸入、系統管理、磁盤備份、查詢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比如一組硬件和軟件系統。由于大型企業機關在日常的工作中幾乎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文本文件需要及時輸入和存儲,因此因此數字化系統就應使用雙服務器雙機備份、磁盤陣列存儲、集中掃描、高速掃描儀、CD-ROM和磁帶等手段加以解決。同時,為了提高利用率,應設置適當的檔案查詢系統,上傳觸摸屏查詢及文檔網絡,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
(2)建立橫向通道和相應的銜接辦公系統。保存電子文件和紙質文件的“雙套”的系統,它建議建立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即將到來的電子文件和紙質文件之間的一個通道作為文本和圖像共存工作的發展和數字文件的特點,制定特別是要改善管理規章制度,以滿足的實際需求文檔一體化工作系統,歸檔系統,文件保密制度,數字檔案鑒定系統,網絡安全管理系統等。
2.4 相關建議
(1)伴隨著大眾對于的檔案管理的認識意識不斷地增強,全館工作人員應將更加重視檔案工作,認真做好如收集與使用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反之,檔案意識薄弱,不了解檔案的用處,即使有檔案也不知道使用,勢必影響檔案作用的發揮。目前,我館檔案工作已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2)提高了系統的基礎檔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按照檔案工作目標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文件管理系統,安全存儲的文件,奠定科學利用圖書館檔案工作規范,高效地開展了一個制度保障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一般來將,圖書館檔案的原始性和真實性是一個圖書館提供全方位服務最具說服力的保障。建設數字化的圖書館檔案管理模式將為相互促進圖書館服務工作不斷改進與完善提供一個縱向發展的渠道,它會使得服務人群能夠更加具體地、生動地享有圖書館服務功能。筆者撰寫本篇論文意在希望在今后我國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進程中更好地得到總結和升華。
【參考文獻】
[1] 劉艷.做好圖書館檔案工作重在服務[J].浙江檔案,1999(12).
[2] 姜惠莉,王福辰,亓偉.入世對我國圖書館檔案館發展的影響[J].檔案天地,2002(03).
[3] 梁轉琴.對高校圖書館檔案管理模式的思考[J].蘭臺世界,2005(07).
關鍵詞:數字化;財務轉型;中國聯通
伴隨著我國數字中國國家戰略的實施與發展,我國的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在企業中,能使管理人員隨時清晰的掌握公司的發展動態,不斷對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調整,實現企業的效益最大化。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致使企業聯系逐漸緊密,市場透明化增加,數字化時代的不斷發展給傳統財務帶來了巨大沖擊,不斷顛覆著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傳統的財務管理以及運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數字化時代已經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傳統財務必須緊跟時代潮流,運用數字化手段來進行財務轉型。
一、數字化時代下財務轉型的概述
(一)數字化時代的特點
1.一切互聯(人與人、機器與機器、機器與人)互聯網的進化概括為三個歷程:1994年,中國互聯網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標志著我國進入了互聯網時代;2009年之前,我國處于傳統的PC端的互聯網階段,在該階段,信息可以跨越地域迅速的進行交換,不斷解決當時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2009年之后,隨著社交網站的興起,手機用戶不斷攀升,意味著我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在該階段,信息交換的速度進一步加快,人們通過移動端的信息交流不斷實現有效對接。移動互聯網興起的同時,物聯網打破了時間以及空間的所有限制,萬物不斷互聯,數據逐漸實現共享,人與事物能夠進行深度融合,每一個人都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進行數據索取,為企業的創新提供了條件。萬物互聯不只是將數據進行收集與沉淀,而是充分利用和分析數據,運用數字化手段改變社會的運行方式與人們的生活方式,這給企業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充分利用相關數據進行數字化分析,找準自己的發展定位,不斷完善營運模式與財務管理方式。2.客戶需求多元化、個性化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致使人們生活需求的不斷變化。人均收入的增多以及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得人們不斷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不斷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在物質生活得到提升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著自身的精神生活。綜上所述,科技和環境的變化為人們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條件。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客戶需求也需要企業緊跟客戶需求,以不斷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為最終目的,在充分了解不同群體的需求的基礎上進行用戶的細分,不斷為企業創造價值。3.技術的迅速迭代和創新數字化時代下,科技迅速發展,技術不斷被革新,更新換代速度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想象,并且相當一部分技術能夠起到顛覆時代的作用,比如原有的專利技術在當前的環境下毫無用處,企業傳統的商業模式掣肘了企業的未來發展。當前,留給管理者的時間不斷減少,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謀生存,必須革新企業的運營模式,使企業的發展更加適合時代的要求。4.產品銷售以及提供服務的方式發生變化在工業化時代,公司的運營模式是通過銷售產品或者提供服務來獲得利潤,將其所擁有的“所有權”進行轉移從而完成該項交易。而在目前的數字化時代,不是簡單的對產品進行銷售,而是將企業與客戶的利益進行連接和融合,為共同的價值創造做出努力。在工業時代,同類企業之間主要存在著競爭關系,而在數字化時代,企業之間的關系不單單是競爭關系,更重要的是合作與協同關系,共同創造行業發展繁榮景象。從這個角度上講,數字化時代并不是要求企業利用相關技術提升產品銷量,而是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不斷更新產品生產與服務流程,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最終實現企業的數字化商業模式轉型升級。
(二)財務轉型的內涵
財務轉型的主要目的是使財務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服務,使財務管理模式與企業運營模式相適應,不斷提升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與企業創新能力。將傳統的財務會計轉向管理型財務會計,使得會計人員不只了解公司財務,還了解公司業務,使財務管理不斷滿足企業創新和發展的需要。整體來看,財務轉型就是將財務轉向更適合企業管理與發展的方向,使財務服務于企業運營,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與管理效率。傳統的記賬模式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電子化記賬方式,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不斷加強財務管控,財務人員也需要加深對會計相關要求的理解。
(三)數字化時代下財務轉型的必要性
1.財務轉型是數字化時代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科技的前進帶來了經濟的革新,與此同時,財務信息更加紛繁復雜,智能化信息得到廣泛發展。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數字化技術的出現也給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不斷發展的市場環境中,無論是企業的管理人員還是財務人員都應該對企業的財務數字化進程更加關注。2.財務轉型是財務工作人員打破陳規的重要途徑企業的運行效率被財務管理的有效程度影響。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中,財務人員的工作主要是根據發生業務所產生的現金流進行會計記賬,他們大多完成單一性的計算任務,而沒有對財務信息進行深度的剖析使之為管理人員的決策服務,尤其是一些財務人員對公司的財務需求狀況不甚了解,無法將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在價值發揮出來。再加上財務人員對財務管理不太重視,沒有將財務信息與公司實際發展相結合,不利于公司管理者以及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的經營與戰略做出正確的決策,從而不利于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所以,財務部門應提升自身綜合素養,積極推進財務轉型,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的管理職能,為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戰略服務。
二、數字化時代財務轉型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轉型過程中的財務管理效果有待加強
在財務轉型過程中,由于轉型過程紛繁復雜,為了避免轉型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企業的管理層一般會制定相關準則來對各個部門的人員行為進行規定,約束員工的業務行為。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該準則執行的效果較為一般,絕大多數員工認為該準則只是走個過場,不會對其進行過度的重視,再加上公司員工整體的財務紀律較為松散,對賬務的處理不夠準確和規范,甚至有時會出現做假賬的現象,最后使得該準則的實施效果不佳,甚至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另外,合理統計并且分析財務數據能夠反映企業在該會計區間內的經營狀況,并有效預測分析出企業未來可能出現的現象,特別是以大型企業為主,在下一步發展戰略的制定時一般會參考之前的財務數據,但是財務信息的失真與會計賬目的混亂會無法輔助企業管理人員作出正確的決策,也會導致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諸多困難。
(二)財務轉型過程中會計核算標準不明確
目前,許多企業都在積極推行財務轉型,但是在轉型過程中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往往都是機械化地開展日常工作,無論在工作的靈活性還是核算標準等方面,其所遵循的相關標準程度都不高,從而使得公司財務核算出現問題。由于公司各個部門相互連接,當財務核算出現問題,其他部門就無法有效的開展工作。另外,財務核算標準不明確將會引發各種財務管理相關問題,使得財務管理形同虛設,無法真正發揮其工作價值,進一步影響公司的運營效果與發展速度。
(三)財務轉型過程中信息化進展緩慢
伴隨著數字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中,對于現階段的企業來說,公司全體員工對企業信息化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企業的管理與信息化進程沒有得到有效的銜接,因此使得公司的信息化進展不夠迅速。另外,在數字化背景之下,技術的革新速度不斷加快,這就需要企業的管理人員破除知識的壁壘,全面發展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掌握現代科技技術來對企業進行管理。
三、中國聯通的財務轉型分析
(一)中國聯通基本情況
中國聯通全稱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其資產規模以及用戶規模巨大,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12月份,中國聯通用戶規模為3.06億。根據其財務報表可知,總資產金額為5824.7543億元,利潤總額為159.5951億元,凈利潤為125.2492億元。
(二)中國聯通財務轉型歷程
2009年之前,中國聯通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相關問題,再加上其并沒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于是,在2009年年初,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并之后,其就致力于財務轉型。截至目前,其轉型歷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2009年~2011年的縱向信息化階段、2012年~2015年的橫向信息化階段以及2016年至今的運營共享化階段,逐步搭建起以數字化手段為支撐的大ERP財務管理體系,有效地實現了財務端與業務端的深度融合,加深了財務業務的一體化管理。目前,其所構建的財務管理體系的突出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一”,即一套系統,一個集團,一個界面。一套系統指的是中國聯通的所有分支機構與集團所使用的系統都為同一個ERP系統。由于中國聯通分支結構眾多,每一個分支機構或者每一個省若使用不同的系統,將會大大降低數據的統計效率。一套系統的建設打破了各業務部門之間的壁壘與隔閡,實現了不同業務部門的統一管理,所有業務的全部流程都可以在該系統中詳細地體現,并且通過SOA系統實現了整個集團的信息共享與各個業務的無縫銜接。另外,一個集團和一個界面指的是所有分支與集團的數據源頭和系統界面風格相同,這樣可以使得不同的用戶實現資源與信息的完美共享,大ERP系統將中國聯通的所有信息包括在內,為其業務以及財務的轉型提供了條件。在數字化時代下,傳統的財務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傳統的會計人員將被淘汰,會計交易的記錄也將被革新,所有的交易以及與其相關的會計記錄都會在交易環節中體現。中國聯通在經過財務轉型之后,依靠大ERP系統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財務管理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從稅務服務上看,中國聯通在經過財務轉型之后,其增值稅的稅務申報、納稅籌劃以及發票開具能力不斷提高。對于中國聯通內部來說,其所建立的稅務基礎設施服務平臺不斷優化業務操作邏輯,操作流程得到簡化,使系統更好地服務于業務以及財務人員。對于外部的中國聯通的用戶來說,中國聯通的發票打印更加便捷,有效地建立了“互聯網+稅務&票&會計”一體化管理平臺,稅務以及發票實現一體化管理,實現自動納稅申報以及申報信息共享。第二,從會計核算上來看,中國聯通所建立的大ERP系統能夠建立標準的核算準則,并且自動進行會計核算,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并不斷精簡會計核算要素,使會計核算更加簡便。除此之外,為了防止發票作假,中國聯通充分利用了智能識別技術,尤其是對發票進行的數字化處理,極大的保障了發票的準確度,節省了財務核算時間,提高了會計的核算效率。第三,從資金管理上看,中國聯通在財務轉型過程中運用數字化管理手段實現了資金的集中統一支付,并且有效管理線上與線下的資金,不斷發展供應鏈金融。第四,從檔案管理上看。為了方便對相關檔案以及重要資料進行存儲,中國聯通建立了數字檔案館,實現了檔案以及資料的無紙電子化,更有利于相關人員對檔案進行查詢和保管。第五,從數據服務上看。中國聯通摒棄了傳統的會計報表編制方式,實現了自動編制財務報表,同時提升了財務報表的管理便捷性。
(三)中國聯通在財務轉型過程中的經驗借鑒
1.將業務與財務充分融合中國聯通通過充分梳理自身的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的相關流程,將財務與業務進行充分的融合,在業務中不斷契入財務處理,實現一體化的企業管理模式與運行方式。中國聯通業財融合的最終目的是使企業的財務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績效,通過對數據進行定義規劃,以終為始,從會計處理的數據結果入手,不斷對其業務流程以及戰略規劃進行梳理和優化,不斷實現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同時,中國聯通的業財融合使企業的業務與財務的信息高度保持一致,還與外部供應商以及銀行等機構進行信息互聯,在保證內外部信息協同的前提下自動處理相關業務。除此之外,為了對業務以及財務流程的規范程度進行保障,制定了《中國聯通集團大ERP系統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進一步提升了會計信息的處理效率與處理準確度。2.使財務管理為企業戰略服務中國聯通經過財務轉型之后所采用的財務管理體系的定位為共享,分支機構所使用的ERP系統以及管控規則與集團公司相一致,這就使得其財務核算的標準化程度較高,能夠有效的支撐企業的相關戰略。另外,在ERP系統的輔助下,管理人員能夠專注于公司的戰略制定與重點業務,其他相關業務通過財務共享系統自動完成,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的運行效率,同時減輕了財務人員的業務負擔,企業全體人員都能為企業的戰略服務,有利于企業更加持續的發展。3.充分利用數字化相關手段,推動電子化會計檔案的建立中國聯通在財務轉型期間,進行高速的信息化建設,主要建設了三大類信息管理系統,在三大系統下每個系統又包括一些小的系統。無論是業務管理、財務管理還是人力資源相關系統都被涵蓋在內。在這些系統協同工作時會自動生成會計的相關憑證,由于公司業務量較多,從而使得會計憑證較多。若全部憑證采用原始的紙質方式進行存儲,不僅增加了財務人員的打印憑證的工作量,降低了公司的運作效率,還增加了公司的儲存成本。鑒于傳統的會計憑證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中國聯通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建立了電子檔案,優化了檔案管理方式,提升了檔案的管理效率,降低了企業的檔案存儲成本,進一步提升了檔案的訪問便捷度。
四、數字化時代下財務轉型對策
(一)推進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方式
數字化的發展環境決定了企業必須推行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模式,伴隨著管理會計思維的不斷深化,財務系統也應該不斷進行改進。因此,企業應當借鑒中國聯通的做法,在數字化背景下運用數字信息技術深入推進業財融合。將業務數據及時的轉化為財務數據,不斷提高企業的運營能力,使得公司的財務建設為企業的業務整合以及規模擴張服務。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所采用的財務管理模式為職能分工的財務管理模式,但是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也會給企業帶來負面效應,由于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相互分離,每個部門都注重自己部門的相關利益,對公司的整體利益的注重程度不夠,使得企業的運作效率較低。尤其是在企業的財務和業務關系上,這種矛盾關系更加凸顯,在這種情況下,更不利于企業的管理。為了緩解業務與財務之間的矛盾關系,財務人員要轉變傳統職能部門的管理理念,主動將財務流程嵌入業務辦理過程,業務人員也應當摒棄傳統的管理模式,主動配合財務管理人員進行融合管理,這樣才能不斷加強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協同效應,使兩者為企業共同作出貢獻。
(二)積極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
數字化技術將數據深度細化,實現由面到點、由單純的結果展示向業務過程呈現的轉變,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挖掘數據背后的故事。在經營發展過程中企業需要強化財務管理的總體規劃,積極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可借鑒中國聯通將財務管理服務于企業的相關戰略,建立專業的管理會計隊伍,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不斷提高財務會計人員自身專業水平、培養全局視角、組織和策劃能力、專業判斷與綜合決策能力和協作能力等工作能力。
(三)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企業要想在數字化時代有效的進行財務管理,必須不斷推進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目前現有的數字化技術,完善信息系統建設,提高財務管理效率。與此同時,企業利用信息化建設可以不斷綜合企業的財務信息,使其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另外,財務信息化建設也為企業有效集中管理資金提供了條件,使企業更加適應目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生存與發展。企業應當打破傳統流程,可借鑒中國聯通電子化會計檔案的建立,建立財務一體化信息流程。在傳統的業務流程中,對于一筆業務而言,不僅需要業務人員從業務端輸入信息,其他處理人員在處理該項業務時同樣需要輸入相關信息,在此過程中就出現了重復勞動的現象。但是,在企業不斷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傳統的信息處理流程受到了革新與摒棄,此時,當一項業務發生時,信息化管理系統會按照特定規則對該項業務進行處理,各個子系統協同作用自動生成會計憑證以及進銷發票,并自動將處理結果進行存儲,并且若相關人員有需要可隨時調取并生成報告,使財務管理真正為企業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吳雪蓮.“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研究[J].山西農經,2020(06):136-137.
[2]王上.基于財務共享的企業財務轉型及模式構建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08):35-36.
[3]謝婷.淺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財務人員轉型的影響[J].商訊,2020(08):191+193.
[4]金萍.淺談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J].納稅,2020,14(08):43-44.
[5]彭燦.電信企業戰略型財務轉型路徑研究[J].財會學習,2019(30):37-38.
[6]王安超.“云財務”時代新型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的探析[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0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