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9 05:44: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音樂學院學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本刊訊2007年6月10日,全國首屆“音樂評論學會獎”評獎結果在安徽省黃山市揭曉。評獎結果于6月13日在南京藝術學院舉行的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第二屆年會上宣布,并予以兩周的公示。
本次評獎活動收集到來自海內外的各類稿件共計100篇。為了辦好首次評獎活動,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組織了由11位專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委會主席:王次蕁F牢會成員:王次蕁⑼醢補、伍國棟、張弦、陳志音、楊燕迪、居其宏、金湘、周勤如、梁茂春、戴家枋。
此前,評委王安國、梁茂春因故未能直接與會評審論文,但此前他們已經對送審論文進行了審閱,并將計分表遞交組委會。經過9位評委的審議、討論和7輪的反復遴選,產生出全國首屆“音樂評論學會獎”的獲獎名單。
獲獎結果如下:
一等獎(空缺)
二等獎(2名):
楊善武《敦煌樂譜研究的新突破――〈敦煌樂譜解譯〉對同名曲〈傾杯樂〉旋律重合問題的解決》①(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桑德諾瓦(和云峰)《質疑“原生態音樂”》②(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三等獎(3名)
于慶新《歌壇又見“語錄歌”――“八榮八恥”歌曲浪潮的反思》③(《人民音樂》編輯部)楊康民《建立音樂學術首先規范的關鍵在于綜合治理相關學術環境》④(《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編輯部)
范曉峰《音樂價值判斷的“經度”與“緯度”――評“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審美問題的討論》(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優秀獎(6名)
徐文正《生命與尊嚴的呼喚――評交響大合唱〈金陵祭〉》(河北省衡水學院音樂系)
陳荃有《當代音樂出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⑤(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研究》編輯部)
錢仁平《譚盾有什么好?――〈亞信金融之夜――譚盾多媒體交響音樂會〉聽后》⑥(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
南鴻雁《怎一個“尷尬”了得――評“青歌賽”原生態唱法綜合素質測試的理論缺乏》(杭州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陳媛《交響的詩篇心靈的贊歌――論陸在易藝術歌曲〈我在這土地〉》(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石一冰《大氣磅礴的英雄史詩――評朱踐耳先生的交響樂大合唱〈英雄的詩篇〉》(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①原載《音樂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原載《藝術評論》2004年第10期。
③原載《人民音樂》2007年第3期。
④原載《黃鐘》2005年第2期。
⑤原載《人民音樂》2003年第11期。
⑥原載《周末畫報》2005年10月30日。
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屆中國音樂創作(鋼琴作品)大賽落幕
6月4日,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屆中國音樂創作(鋼琴作品)大賽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圓滿落幕。
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屆中國音樂創作(鋼琴作品)大賽,是由中央音樂學院主辦、文化部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及上海超撥樂器有限公司協辦、中央音樂學院蕭友梅音樂教育促進會與作曲系承辦的一次全國性的創作比賽。此次大賽面向海內外華人自由征曲,征求2000年以來創作的原創新作品。作品以“突出中國音樂文化特色,具有時代感和民族風格,兼容藝術性、技巧性、可聽性”為主旨,以鋼琴獨奏、雙鋼琴、鋼琴四手聯彈為主要演奏形式,限時10分鐘。
大賽自今年2月征集作品以來,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381部作品。在經過8輪的初審后,最終有32部作品入圍最后的決賽。參賽的選手除國內的各界人士外,還有來自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作曲家。作曲者的年齡差距也十分懸殊,最長者已有85歲高齡,最小者年僅7歲。
本屆大賽的評委陣容十分龐大,邀請了15位海內外知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擔當評委,組成了以作曲家杜鳴心和鋼琴教育家周廣仁為主席,葉小綱、陳怡、楊立青、范哲明、曹光平、儲望華等
人的評委會。
獲獎名單:
成人作品:
一等獎 《皮黃》張朝
二等獎 《遺失的日記》 王笑寒、《生旦凈末丑》王阿毛
三等獎 《中國畫藝》王斐南、《盛開的沙羅雙樹》于川、《諧謔曲》董欣寧、《動感北京2008》趙梓翔、《即興曲五首――望舒詩選》 龔曉婷
優秀獎: 《孤山探趣》張伊卉、《未找到的鑰匙》趙曦、《戀鏡?花溪》 賀圓圓、《雪盈盈》何F、《space―for prepared piano》謝文輝、《凌破》陳思昂、《閃爍Ⅱ》鄧樂妍、《哭嫁》劉天石、《風月》游耀東、《鴻》錢琦
兒童作品:
一等獎 《恰央創意曲》 于川
二等獎《拾朝花》 丁冕
三等獎《往事2007》 方崠清
鋼琴演奏獎:
一等獎王笑寒
二等獎黃亞蒙、于澤楠
三等獎于那、楊曉帆、莫野
兒童鋼琴演奏獎: 陳浩果、謝子薇
(祁斌斌)
首屆“全國音樂傳播文論征集活動”揭曉
2007年4月28日,首屆“全國音樂傳播文論征集活動”在中國傳媒大學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傳播學會、中國大眾音樂協會以及《中國音樂》編輯部共同主辦,《人民音樂》《音樂研究》《音樂周報》等學術媒體協辦。自2006年10月開始征集到2007年3月截稿,共收稿件170余篇。經過初評、復評與終評,最終評選出入圍作品23篇。
獲獎名單如下:
一等獎:(空缺)
二等獎:王爽《用戶創建的個性化音樂媒體時代》、姚 慧《當代音樂環境觀――當代音樂的生態環境和社會利益》
三等獎:姚杰《論新聞報道中的惡意敘事所造成的音樂傳播效果的偏差》、何嶺《從阿寶與喻顯斌看民間音樂傳播的兩種路向》、張璐《對當代“原生態”音樂的幾點思考》、陳鎮華《網絡歌曲互聯網內傳播特征及其文化現象思考》
優秀獎:張川《淺析音樂傳播過程中影響人們選擇的因素――以一種理論傳播學視角》
等16篇。(劉聰明)
王次菰諉烙⒓跋愀勱郵鼙碚
5月29―30日,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縈σ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Dean Roberr Blocket之邀,參加由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發起組織的第一屆國際音樂教育研討會,會議主題是“Music:A Childs Birthright――音樂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權利”。會間對來自美國各地區50名中小學音樂教師授予了榮譽稱號。
在頒獎儀式上還特別設立了一個環節,由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Robert Blocker為來自中國的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蒞浞⒘艘魯大學音樂學院SanfordMedal勛章,該勛章是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院授予的最高榮譽,表彰對音樂教育事業具有杰出貢獻的人士,王次菔僑倩窀醚章的第一位中國音樂教育家。
本次會議還邀請了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Michael Yaffe、朱麗亞音樂學院院長Joseph Polisi、小提琴教育家Roberta Guaspari、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音樂教育研究中心總監Clifford Madsen擔任會議的演講嘉賓。作為當天演講的第一位嘉賓,王次薟捎昧宋淖幀⑼計和音像資料相結合的形式,介紹了我國專業及非專業青少年音樂教育的現狀及今后的發展方向,將其生動地展現在美國教育學者面前,現場聽眾反響強烈。本次會議在耶魯大學1957屆杰出校友的慷慨捐資下,籌得資金500萬美元,今后該主題研討會將每兩年舉辦一次,以便更好地促進社會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
王次萑漲盎溝毖∥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榮譽院士,香港演藝學院也授予他榮譽院士稱號,近期他將赴倫敦和香港參加頒獎儀式。(凌鋼)
第50屆貝藏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兩名中國選手成功入圍
第50屆法國貝藏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在紐約、貝藏松、北京和圣彼得堡四個城市舉行的預選賽剛剛結束,中國兩名選手朱曼(中央音樂學院)和易杰(上海音樂學院)脫穎而出,順利通過預選賽的比賽,將于9月赴法國貝藏松參加決賽階段的比賽。在四個城市的預選賽中,共有來自14個國家的20名選手入圍決賽階段的比賽。
本屆比賽的亞洲地區預選賽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和法國貝藏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組委會共同主辦,于今年4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舉行。中國音協邀請了法國貝藏松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指揮賓彼得?查巴(Peter Csaba)和法國作曲家布魯諾?曼托瓦尼(BrunoMantovani)擔任預選賽評委,還邀請法國兩位鋼琴家和一位組委會工作人員來華參加評判工作。
來自日本、韓國、中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17名選手參加了預選賽。在北京預選賽上,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學生朱曼和另一位韓國選手入選。中國另一位選手易杰是在國外參加預選賽而入選的。(錫海)
2007上海之春“圣卡羅杯”鋼琴新作品(中、小型)征集評選落幕
以“上海之春”冠名,由“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組委會”主辦,上海音樂家協會、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出版社聯合承辦,在上海知音琴行的大力協助下,“圣卡羅杯”鋼琴新作品(中、小型)征集評選活動于2007年4月順利完成,共有九部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六部獲得優秀作品獎。獲獎作品于5月9日在上海音樂廳首演,樂譜及音像制品也將隨后出版。
“鼓勵原創,力推新人新作”是舉辦本次比賽的宗旨,在比賽章程中還明確提出參賽作品應能體現中國音樂風格,具有濃郁的民族音樂風韻。
比賽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國內各大音樂院校和德國、委內瑞拉、香港等地的稿件136份,作曲者以專業音樂院校的師生為多,也有少數熱衷此項事業的知名專業作曲家,年齡最小的17歲,最大的73歲,大部分獲獎作品的作者年齡均在20―24歲之間,完全附合“新人新作”的比賽宗旨。(王自東)
中央音樂學院學生吳羿明獲國際管弦樂作曲獎
5月27日,年僅23歲的吳羿明創作的三管編制大型管弦樂《夢的回憶》,由東京愛樂樂團在東京歌劇城作世界首演,獲得第九屆武滿徹國際作曲比賽三等獎,成為獲得世界重量級管弦樂作曲比賽殊榮最年輕的中國作曲家。
武滿徹國際作曲比賽自1997年創設以來,向全球35歲以下年輕人提供展示作曲才華的平臺,歷屆由世界大師級作曲家,如迪蒂耶、利蓋蒂、貝里奧等擔綱評獎審查員。本屆參賽國有42個(歐洲63人、亞洲61人、美洲28人、大洋洲3人、非洲1人),管弦樂作品156部,是歷年來參賽國與參賽作品最多的一次,競爭也最激烈。
吳羿明1983年生于江蘇無錫,17歲起師從徐振民、徐昌俊作曲,現為中央音樂學院大五學生,指導教師董立強。此前,他的室內樂《天鵝的十二月協奏》獲文化部(06年)“文華”音樂作品獎。(吳國平)
韓萬齋教授義務宣講國歌600場
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委講師團、四川省教育廳與四川師范大學主辦的韓萬齋教授義務宣講國歌600場座談會于4月26日在四川音樂學院隆重舉行。
韓萬齋結合專業知識,結合不同時期國際國內形勢需要,以宣講國歌為主題,推出系列愛國主義教育宣講報告,十多年來宣講600場,受眾達83萬人次,以滿腔熱血對廣大青年學生和干部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增強“愛我中華,強我中華”的使命感,激發青年學生和干部群眾的愛國熱情,深受歡迎和好評。
座談會后,韓萬齋教授為大學生作了他的第601場國歌宣講報告。(川音)
《杜克歌曲作品精選》CD專輯出版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音樂教育
中國素來享有“禮樂之邦”的美譽,“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①這句常為后人所引用的經典名句實為先賢重視禮樂的諸多文本例證之一。誠然,禮樂及其教育為哲人們所推崇,周公在樂教中將其與培養國家棟梁之才,即精英教育緊密相聯;阮籍《樂論》則基于他所處的時代環境論及禮樂教育的必要性;王通的禮樂教化思想源于周孔,其言“天下未有不學而成者”②;白居易同樣認為禮樂教化是治國之本;胡瑗進而闡述了人才、教育和學校三者間的聯系,“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③……不僅如此,由官方創設于漢代的教育和管理機構——樂府存在時間約200多年,可謂世界上創辦期最為悠久的音樂教育機構之一。隨著中西方頻繁的音樂交流與文化互滲,終于清末在學校和社會廣泛形成的學堂樂歌活動,成為中國新型音樂教育興起的一大標志,自此中國的音樂教育開啟了嶄新的篇章??梢哉f,音樂不僅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同樣于中國漫長的教育發展史中留下了自己鮮明的印跡。
改革開放后,我國高等音樂教育事業步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主要有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和專業音樂院校音樂教育,前者著力于培養音樂教師,特別是以培養中等學校音樂教師為其首要教學目的。這種明確的辦學目標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被納入教育部頒發的高校教學大綱中;后者則應將教學的重點聚焦于專業表演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就實踐層面而言,專業音樂院校側重于學生音樂表演實踐技藝的提升,而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本應傾向于學生音樂教育實踐能力的塑造。然而,“師范性”并未能成功地將上述兩種教育體制區分開來,關于高等師范院校之“師范性”與專業音樂院校的“專業化”于現實層面的模糊界定也初露端倪,音樂教育界人士大都認同這樣一種說法,即:“按實際有效的課程來評價,高師音樂系實為微型音樂學院?!雹苁聦嵣?,造成這種局面并持續到今日,高師音樂教育工作者應首當其沖承擔其不容推卸的責任。專業音樂院校學生們的演奏或演唱等水平往往成為高師音樂教師衡量學生能力的一大尺度,而一些高師學生在頻頻遭遇“音樂技術不如專業音樂學院學生”“文化素質低于其他專業學生”等嚴厲評判后,自甘落后地在專業音樂學院學生身后亦步亦趨,從而徹底拋棄了他們所屬領域的內在特質。
21世紀全球化資訊急速蔓延的繁榮景象背后,教育成為唾手可得的“產品”之一,高等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綜合性大學,特別是原本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高等院校似乎無暇顧及高等師范院校與專業音樂院校長期抗衡的狀態,更無心執著于二者辦學理念上的僵持,而是傾注全力參與到增設音樂專業這項浩大的“教書育人”工程中。我們不能否認,在這樣一個充滿競爭與壓力的時代里,每一個人都自覺選擇了不斷提升自我競爭力以獲得個人生存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說,個人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與其所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而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勢必對個人福祉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的創設意味著在先前兩種教育體制之外,有更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暫時緩解就業壓力并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筆者非常贊同美國教育家貝內特·雷默的教育觀,“每一個教育領域都有義務向自己和他人解釋其價值,并要有通過教育得以獲取那些價值的計劃。”⑤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理應根據自身優勢整合資源并予以明晰定位,以此突顯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的存在價值,以期謀求長遠的發展空間,本文嘗試對此問題進行“教師”“課程”與“實踐”三方面的初步探討,不妥之處還望各位專家學者不吝賜教。
一、言傳身教的主導人物——“教師”
從現實層面考量,原本擔任藝術類公共選修課程的教師在數量和質量兩方面遠遠不能滿足并適應新增專業的需求,因此綜合性大學在增設音樂專業前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急需填充人力資源。就事實而論,無論是高等師范院校、專業音樂院校,抑或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學生,他們的學習背景大都相仿,多數為獨立拜師學藝,即遵循“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而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涯很可能為其今后的發展方向奠定基石,顯而易見的是,作為“傳道、授業、解惑”這一行為事項的主體人物——“教師”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倘若回溯古今中外千百年來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我們便不難發現,“教師”一經存在就承載了“傳承人類文明”的職業使命。在現今的中國,教師們不但講授知識,他們還富于前瞻性地通過書寫文論記錄教育狀況、研討教學手段并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等。近些年來,“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已成為各專業教育工作者們暢談的一個熱點話題。此方面文論最初的寫作動機乃在于擺脫由“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系列困擾,并期望透過開放式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案與有效途徑。然而,筆者在不經意間發現,言傳身教的主導人物——“教師”在直抒胸臆書寫教育改革理念中鮮有自我反思的系統闡釋和理論構架。與此同時,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日,我們目睹了高學歷人才的群體性涌現,綜合性大學不可避免地以學歷作為吸納教師的一個首要標準,繼而忽視了對音樂教育這個特殊領域內“教師”的全方位“塑造”與整體性“規劃”,毫無疑問的是通常情況下的短期崗前培訓課程并不能完整代替“教師”們對自身專業教學的認知及定位。假設綜合性大學不能突破高等師范院校與專業音樂院校培養模式的瓶頸,那么它將處于極為尷尬的境地,因為“復制”所謂的高等教育人才只能與當今社會倡導的“創新型”人才相背道而馳,其存在價值也就無從談起。
二、傳承知識的重要載體——“課程”
一般意義上的學校教育均以“課程”為教育的基本單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程的有機組合建構起與各專業相對應的知識體系。在音樂教育系統領域內,學科特色往往透過課程設置得以體現,并借助后者達到既定的培養目標。鑒于高等師范院校與專業音樂院校在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存在諸多交叉、重疊的現象,綜合性大學音樂教師對此當格外警醒。在保證學生掌握音樂學學科基礎知識外,教師應對本學科的前沿信息有著敏銳的感知力,在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加強與其他專業教師的溝通并適時地與學生們分享音樂學與其他學科的交融互動,以此增強學生們的實際應用能力。其中,跨學科專業課程,如音樂治療學、計算機音樂制作等均是比較不錯的課程選擇,現今人們在應對各種內、外挑戰中往往承受著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音樂療法為緩解人們的心身疾病貢獻著自己的能量,因而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以往專業院校學者普遍范圍內視計算機音樂制作為“娛樂項目”,忽視其潛在價值,殊不知透過互聯網的傳播,計算機音樂占有著極大的市場份額。綜合性大學若能整合其資源優勢,勢必將在今后的發展歷程中為普羅大眾培養大量的實用性人才,其存在價值可見一斑。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綜合性大學設立音樂專業尚處于草創階段,相應地,關于課程設置的整體性規劃和階段性實施都有待于補充和完善。
三、轉化理論的有效環節——“實踐”
幾乎每一個專業都強調“實踐”的不可或缺和積極意義,音樂專業尤為如此。無論是感性呈現,還是理性表述,音樂表演、音樂創作與專業論文寫作等均為音樂實踐活動的特殊產物,學生經由被動的學識引入轉至主動的技藝詮釋,這不但從視覺上建立了“教與學”的評價體系,更奏響了他們踏上工作崗位前的有力“前奏”。基于此,實踐活動毫無疑問地增強了學生們的理論轉化能力,結合有效的課程設置從整體上完善了教育對象大學四年的音樂學習生涯,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他們的學術視野,由此激發年輕學子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實踐出真知”的理論與應用的雙重價值固然不言自明,值得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工作者們深思的則是除了傳統意義上以舞臺為依托的表演場域,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學生們轉化理論的實踐平臺又在哪兒呢?據筆者所知,有些綜合性大學音樂教師曾帶領學生們親歷樂器制作現場關注樂器制作全過程及樂器廠運營方式、參與社區音樂文化活動等。這種基于“文化在民”的教學理念以回饋社會為主旨的實踐活動著實值得推廣,它為綜合性大學尋找到有別于高等師范院校、專業音樂院校的實踐基地開拓了新思路。
本文簡要闡述的三方面內容:言傳身教的主導人物——“教師”、傳承知識的重要載體——“課程”以及轉化理論的有效環節——“實踐”,在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總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前瞻性的招聘與招生方案以及切實可行的評價標準(兼顧教師、學生兩方面的考核),都應與突顯綜合性大學之存在價值相契合。
的確,立足現在,著眼未來,信息時代語境下的大學音樂教育可謂任重道遠。筆者認為,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在承襲中國千百年來音樂教育的豐碩成果的同時,當就新世紀現實語境中音樂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富有見地的理性反觀,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接續歷史積淀的深厚學養與成就文化傳承的重大使命。雖然美國哈佛大學啟動于1967年的《零點項目》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音樂系等藝術教育為中國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發展模式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但我們在冷靜思慮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擴招的“熱”現象的同時,同樣也應對祖國的音樂教育給予最美好的祝福。最后,筆者愿以貝內特·雷默的話作為結束語,以此與教學同行共勉,那就是“音樂教育最深刻的價值,同所有人文藝術學科教育最深刻的價值一樣:通過豐富人的感覺體驗,來豐富他們的生活質量”,⑥“……當我們的目標變成將所有學生引向所有人文藝術學科的幸福性時,我們對年輕人生命質量的貢獻就可以無限放大。”⑦
注釋:
①論語·泰伯.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79.
②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33.
③王定華,田玉敏.中外教育史[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134.
[關鍵詞]音樂之聲;母語與音樂定調;民族音樂文化
世界電影史上傳頌最廣的一部活潑、溫馨的音樂電影,好萊塢音樂歌舞片經典中的經典藝術與娛樂最成功的平衡之作,人類最珍貴的永恒佳品電影《音樂之聲》,取材于瑪利亞?奧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根據美國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改編而成,是美國音樂片巨匠羅伯特?懷斯新風格音樂片的又一力作。在編、導、演天衣無縫的配合下,而這部影片更是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音樂片之一。
《音樂之聲》清新有致,雅俗共賞。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在各國的民意測驗中經常被評為“最受歡迎的影片”,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天性自由、善良的美麗修女瑪利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雅致的別墅,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這一切都深深地打動著世界各地人們的心。
其中流傳最廣的幾首經典音樂,如表達瑪利亞對大自然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輕松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瞇》;以及可愛的孩子們演唱的《晚安,再見!》等等,都成為人們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被視作人類最珍貴的永恒佳品。這可能是影史上最受歡迎的歌舞片,有趣的故事、悅耳的歌曲、活潑的孩子、溫馨的人情、天真無邪的笑料,這些元素當時令它打破了影史最高賣座紀錄,本片在當年成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這部經典巨作曾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五項大獎。
和片中的那個家庭一樣,人們在庸常的生活中突然遭遇了一個女人。她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充滿歡聲笑語,她用天籟般的歌喉唱出一首首傳世經典:《音樂之聲》、《雪絨花》、《哆來咪》……這是人們對天倫之樂的幻想,這是一個女人照亮的凡塵俗世――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在這里只有用音樂才能把愛這個永恒的話題加以換之。
影片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上映,片中美妙的音樂至今仍廣為傳唱。影片的譯名在各地大相徑庭:在中國香港,它被譯成《仙樂飄飄處處聞》;臺灣地區譯名則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靈深處的音樂》;西班牙譯成《笑與淚》;阿根廷的譯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國,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夢》……譯名不同,音樂卻同樣動聽,人們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受到全世界各個國家數百萬觀眾的喜愛。人類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這是用音樂造就的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之筆。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美麗漂亮的女主人公如果沒有了音樂或是電影失去瑪利亞的歌聲將會是多么的蒼白,敲開孩子們幼小心靈深處的大門――音樂則更是一把神奇的鑰匙。
其實我們人類文化的學習都是從民族的母語音樂開始的。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的研究更加顯示和證實了這一點。這份研究報告指出:母語與人的音樂天分有著內在的聯系。亞洲語種的人,尤其是中國人,由于母語的關系理論上更容易產生音樂天才。一個人的母語不僅會影響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定調的能力,而且還會影響個人彈奏樂器的能力。在語言和音樂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即使是不涉及任何文字內容的樂曲,也會忠實地反映作曲家母語的影子。這份研究還進一步顯示:完美的定調能力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能力,一些亞洲語種的人在這方面有著天生的優勢,并且這種能力會被作曲家帶人他們創作的音樂作品當中。
圣地亞哥大學心理學教授戴安娜?道夫測試了88位中國中央音樂學院學生的定調能力,那些學生都擁有完美地定調能力,同時,這些學生的普通話發音都相當的標準。究其原因,這與亞洲語言中的聲調有著很大的關系。比如,中國普通話、廣東話、泰國話和越南話,要求說話人調整舌頭和聲調來表達音近而意不同的詞語。例如,在普通話中,“ma”這個音的不同聲調可以表達“媽”、“麻”、“馬”或者是“罵”等等很多意思,這都要取決于說話者舌頭的變化。盡管早期的音樂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精確定音的能力,但是,研究發現,學生的母語對定音能力的影響更大。對于那些從4、5歲就開始進行音樂訓練的學生來說,74%說中國普通話的學生都具有非常好的定調能力,而英語母語的學生這個比例只占到14%。道夫最后在報告中強調說:“我想,這些研究結果是由于一部分說普通話的學生,從小就開始不知不覺地進行語言聲調的訓練一或者換句話說,那些以非聲調語言為母語的人很少具有這樣的能力(大概10,000個人中又不到一個這樣的能力),這是因為他們從小沒有習慣用不同的聲調來表達不同的意思。”但她相信,如果所有的孩子從小就進行語言聲調的訓練的話,那么,他們都將擁有完美的定調能力。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給學生傳授演唱(奏)技能及音樂基本知識,音樂教育更是音樂文化的教育,要將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在學校教育中得以體現。認識音樂教育的文化屬性,從根本上說,要提高對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的重視。
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紛紛為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奔走呼吁,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管建華先生在《文化研究與音樂人類學》一文中指出:“音樂文化的發展必須要有延續,要有新的變化,如果沒有自身文化認識的一個起點或立足點,沒有對自己傳統的深入學習了解,談什么推陳出新!”
當今,對國際音樂教育發展影響較大的學術觀念首推當代音樂人類學。首先,多元文化價值觀念,音樂(Musics)加(S)復數在國際音教會上的廣泛使用,正是這種觀念及意義的體現,跨文化或多元化音樂教育成為注視的焦點。
國際音教18屆世界大會主題為;“音樂教育的世界性觀念”(1988);
主題為“音樂教育面向未來” (1990);
20屆主題為“共享世界音樂” (1992);
21屆主題為“傳統與變遷” (1994),會議論文都明確體現了這種學術觀念的指向。
1996年7月召開的第22屆主題為“音樂教育為21世紀做準備”的大會,從四個角度對此主題進行了討論:
1 各年齡層的普遍音樂語言形式;
2 各時代的普遍音樂語言形式;
3 各文化的普遍音樂語言形式;
4 各民族的普遍音樂語言形式。
國際音教世界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有世界各國上千名學者和音樂教育工作者參與,影響很大。從上述各次會議主題看,我們已經感覺到21世紀世界音樂教育發展的趨向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