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8 02:14: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調車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內容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247-01
一、課程目標設計
《鐵路行車組織》是一門實踐性、技術性較強的課程,分三個學期完成。其中第一學期共包括 “鐵路行車工作認識”、“調車工作”、“行車閉塞法”三部分。主要能力是熟練記憶列車車次、掌握排風摘管、觀速觀距、中間站調車作業計劃編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夠正確填寫路票。
1、能力教學目標:(1)通過列車車次的學習,訓練學生根據列車車次,判斷列車種類、等級的能力;(2)通過中間站調車作業計劃編制,訓練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3)通過排風摘管、觀速觀距等基本技能的學習,訓練學生實踐動手能力;(4)通過課堂提問、課堂討論、課后作業、綜合模擬訓練等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團結協作等能力,提高學生嚴謹務實、吃苦耐勞等綜合素質。
2、知識教學目標:(1)熟練掌握車站及列車的等級劃分、列車車次特點;(2)掌握牽出線調車及駝峰調車的作業方法;(3)熟練掌握排風摘管、觀速觀距等調車作業基本技能;(4)熟練掌握中間站調車作業計劃的編制方法。(5)掌握行車閉塞法的行車憑證。
3、素質教育目標:(1)具有熱愛所學專業、愛崗敬業的精神和較強的安全意識;(2)具有勝任調車工作的良好業務素質和健康的身心;(3)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二、課程內容設計
課程教學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車站、列車的定義及分類,列車車次的特點,牽出線調車及駝峰調車的作業方法,中間站調車作業計劃的編制方法,行車閉塞法,教學總學時為68學時。
三、教學方法設計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模塊式教學、任務驅動、情境教學、小組討論、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
1、模塊式教學
我們將《鐵路行車組織》(第一學期)課程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將教材中使用的3個章節整合成為3個教學模塊,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模塊確定教學內容,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靈活采用不同教學方法。
2、任務驅動教學
工學任務決定課程改革的成敗。任務驅動法主張課堂以學生小組為中心,以問題或任務驅動形成師生互動、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學習氛圍。要按工作過程與職業能力設計切實可行的工作任務,任務選取突出可操作性,以分總式由簡單到復雜帶動課程學習。例如,課程要求學生會編制中間站調車作業計劃,為了使學生對中間站調車作業計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我們在教學時選取一個中間站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怎么解決,解決的辦法當然就是要用到調車作業計劃。由具體任務引入知識點,學生學習目的明確,興趣較高。
3、注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在教學中應運用案例教學、模擬演練、校內外實訓基地訓練等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倡導和組織學生結合課程內容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實習,提高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四、第一節課設計概要
1、導入新課(20分鐘):(1)自我介紹:教師進行自我介紹,增進與學生的相互了解,拉近與學生的距離。(2)《鐵路行車組織》課程介紹,告知學生本門課程的整體結構、本學期需要完成哪些、考核方式及能力訓練項目,讓學生對本門課程形成整體印象。(3)學生進行分組(每組6-7人),假設每小組是一個車站,選組長(小組成員輪任制),為每個車站指定站名。(4)展示上屆學生的成果(如:實訓成果和期末考試情況等),使學生對本門課程有較全面和深入的認識。(5)交代該門課程所要達到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
2、講授新課(60分鐘):(1)交通(鐵路)運輸業產品
提出問題:知道什么是產品嗎?說說服裝廠的產品是什么?鋼鐵廠的產品是什么?那么想想交通(鐵路)運輸業產品的是什么。從學生的回答引出問題:交通(鐵路)運輸業產品
(2)鐵路運輸的特點
用具體實例,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入知識目標:鐵路運輸與其他四種運輸方式相比,有哪些特點?用自己的話說說。通過具體的數據、案例進行講解,多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他們的理解情況。
(3)鐵路運輸生產過程鐵路是怎樣生產產品的?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實現的。分客運和貨運兩個方面進行講授。
(4)鐵路運輸生產管理辦法這部分內容的講解,應注意與實際情況結合,簡要介紹即可。
3、總結(5分鐘):通過課堂提問和內容提要的形式小結本次課的主要內容。強調教學重點和難點。
5、布置作業(5分鐘)
關鍵詞:工作學習化 崗位練兵 技能水平
為了使崗位練兵真正貼近生產,貼近崗位,貼近職工,保持生機和活力,運輸部工會不斷探索形成了“工作學習化”的崗位練兵模式,激發了職工學技術、練本領、崗位成才、崗位創新的積極性,為提升職工技能水平、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工作學習化”崗位練兵是一種模式,是根據全年目標確定需求,制定年度計劃,相關業務部門聯合推進,檢查督促各崗位按照月、周、日的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學習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教學,在生產組織和作業過程中,鞏固掌握知識要點,提高實際操作水平和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在推行過程中,運輸部工會著重在健全機制、豐富內容、創新方法上尋求突破。
1.突出三個強化,健全機制,確?;顒釉鷮嶉_展
1.1突出強化組織基礎。健全了部長、黨委書記為主任,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主管生產設備副部長為副主任的領導機構,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行政確定需求、工會組織發動、部門聯合推進、職工廣泛參與”的運行模式。崗位練兵由過去的工會主抓,轉變為相關業務部門推進,有利于對練兵活動進行專業指導,避免了不同程度存在的“大虛松”現象,為活動的扎實開展提供了組織基礎。
1.2突出強化宣傳引導。成立了崗位練兵宣傳組,把“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作為高層次要求,以田桂勇、郭孟祥等崗位成才的鮮活事例向職工發出學趕倡議,營造只爭朝夕、不進則退的學習氛圍。崗位練兵由過去少數人學、少數人練、少數人比、多數人看,轉變為工作中學習、全員全過程參與,避免了不同程度存在的追求轟動效應的現象,為活動的扎實開展提供了輿論支持。
1.3突出強化檢查考核。堅持日檢查、周總結、月考核,由專業部門組織檢查考核小組,每天抽查崗位練兵進行內容、參加人數、講解要點以及取得的效果,在早調會上通報,并把開展情況與加強勞動紀律、推行工時定額、優化人力資源相聯系。崗位練兵由過去的單一競賽,轉變為實現精益管理的有效手段,避免了不同程度存在的培訓與生產脫節現象,為活動的扎實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2.著眼三個層面,豐富內容,提高活動實際效果
為完成年總運量4000萬噸目標和公司下達的第三臺階成本指標,今年以來,運輸部以機車勞效、鐵路線路和敞車治理等為主線貫穿全年,對職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崗位練兵也緊密結合重點工作,著重從三個層面豐富內容。
2.1著眼運轉層面,推行作業標準化,提高機車綜合運用效率。在調度系統優化作業計劃,壓縮局車停時,內部引入淘汰機制,實行末尾待崗;在機務系統規范機車操作,為達到操檢合一,車檢36步成為了司機工余時間的必修課。調車系統把《安全操作規程》所涉及到內容,分解為問答題,點將回答,還把要點歸納成順口溜,在實際作業中強化應用,做到調車作業勾勾標準、快速。2011年機車勞效為95.7%,在全國同行排名第二。
2.2著眼檢修層面,細化檢修作業標準,提高設備保產水平。工務系統把全廠線路分為三類,施以不同的維修內容,職工在每一項作業中掌握并運用標準,線路質量大幅提升;電務系統打破工種界限,按區域協同作業,在檢修中相互學習,運輸作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車輛系統精益求精,總結提練了以修為輔、以防腐為主的維修思路,發明并熟練掌握了320噸魚雷型混鐵車和140噸鐵水車快速復救技術,機車車輛的保產能力大幅提升。
2.3著眼技改層面,崗位創新創效,實現降本增效目標。為解決車輛水渣撒漏嚴重的難題,車輛段反復實驗,推出了《內貼密封防漏》工藝技術,并完成了68輛C62水渣敞車改造,每年可降低費用支出18萬元。在不具備完全檢修能力的情況下,完成了北京3192、東風10D152、0012、3191機車中修,節省中修費用40萬元。完成了240柴油機油氣分離器、大連機車空壓機共振等多項課題攻關,創效100多萬元。
3.注重三個創新,調動職工參與的積極性
3.1方法創新。倡導工作中學習,學習促進工作。為做到生產、練兵兩不誤,采取了集中培訓輔導練、個人自學主動練、因崗施教針對練、競賽活動月月練、開辟專欄交流練、邊干邊學實踐練、一強一弱結對練、師傅徒弟搭配練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2載體創新。成立了田桂勇創新工作室,由田桂勇、郭孟祥兩位專家各帶出具有同等水平徒弟3名,要求徒弟須解決一個難題或小革小改一項。在公司工會和部黨政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邯鋼鉗工實訓基地,定期組織鉗工開展技藝交流,并承辦了公司2011年鉗工“兩賽”實作比賽。
【關鍵詞】鐵路;機務安全;管理
1、前言
鐵路的運行是一個集體聯動的體系。要想實現整個過程的效率以及可靠性,要求所有的下屬單位與員工協作完成。而鐵路機務更是在整個鐵路系統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其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和部門內部的生產安全有關,同時也關乎著其他部門生產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對于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機務安全管理的內涵
所謂的機務安全管理包括了機車在整個運行階段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調車過程中的安全工作。第二,行車過程中的安全工作。要想使整個行車過程更具有安全性,就應當不斷地改善安全基礎工作。安全基礎對于鐵路的整體安全性來說是最為根本和關鍵的要素,其內涵體現在三個方面:(1)相關工作人員上。要求人員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同時也要擁有專業知識及安全觀念;(2)管理工作上。要形成并健全完善的班組制度,同時做好相關的規章體系制度工作;(3)設備裝置上。要對運行設備裝置的實際情況全面掌握,要努力的研發新的設備裝置,對于陳舊的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機務安全工作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行車安全方面,所面對的對象為乘務人員。其工作的目標是不出現安全事故以及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第二,設備裝置安全方面,所面對的對象為機械檢查與維修人員。其工作目標是不出現機械破壞以及避免機械故障隱患的出現。第三,工作人員的安全方面,所面對的對象為所有的工作人員。其工作目標是避免出現人員受傷和死亡的現象,并避免造成職業病的出現。對于機務安全管理來說,最終的任務是降低以及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以使得國家及公民的財產、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所造成的損失。
3、機務安全管理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對于鐵路運營的革新持續進行著。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期,特別在信息網絡相關技術逐漸推廣應用到鐵路行業中后,促使鐵路系統的安全工作逐漸由之前粗放型向集約型不斷發展,并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過去的一段時期內,很多的網絡信息技術被應用,尤其是微機網絡技術在安全工作中的應用,讓機務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的便捷與實用。后來所投入使用的車輛行駛監控設備,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車輛的安全運行現狀,同時也給安全工作的研究與發展留下了大量的珍貴數據。很長一段時間,我國機務安全管理所遵循的規章為《鐵路安全管理規程》。雖然這一規程在實際安全管理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同時也是我國鐵路運營的長期經驗總結。但是,其仍缺乏全面性,不夠系統,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機務安全管理缺乏一定的完整性以及均衡性。所以,必須從完善機務安全管理的質量機制著手,以促使安全管理過程更加的系統與全面。
4、機務行車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的原因分析
所謂的安全事故,就是人們在從事生產的一系列活動中,因為知識以及技術等各種因素的制約,或者受到主觀認識的制約,現階段無法預防和可以預防但沒有進行徹底的管控,從而出現背離我們主觀意愿的各種事件。而所謂的隱患就是指各種潛在的風險,其涵蓋了所有可能產生一定危害的風險因素。每個安全事故的出現都有著一定的原因存在。其原因有很多種,主要有基礎性質的原因、間接性質的原因、直接性質的原因以及突發興致的原因等。當安全事故出現時,在進行查找原因的過程中,當查出安全事故出現的起因以及事故人員,也是安全事故出現的直接性原因。而在安全工作管理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警察找到這一階段就不再深究,而對于一些間接性的原因卻被忽略,導致一些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通常情況下,很多的間接性原因,作為事故出現的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對事故的出現負一定的責任。
4.1人員整體素養有待提升
有些操作人員在作業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甚至很多情況,均違反了標準的操作要求。而一切乘務人員不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相應的管理體系不夠完善。所以,怎樣增強乘務人員的業務能力,持續的改進教育培訓體系,嚴格控制操作規范,達到操作流程全面管控,是現階段做好機務安全管理的關鍵。
4.2設備裝置的因素
很多的車輛所攜帶的設備裝置陳舊老化,車輛在修理過程中所采用的部件品質低劣,尤其是增壓器設備,幾乎都是采用集中維護與修理的方式,造成檢查與維修的質量得不到提升,極易使增壓器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
4.3應急措施及能力略顯欠缺
雖然我國鐵路已運營多年,但隨著列車車速不斷提升,以及很多高速列車的投入使用,很多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應急措施逐漸的不能滿足要求,而一些新的應急模式仍在探索中。很多突發事件應對方案,還不太全面,需要不斷的健全。再有,受到一些演習條件的制約,一些應急方案沒有充足的學習時間,當采取應急措施時和其他部門在協作、配合等方面無法實現理想的效果。另外,對于列車的速度提升還處于適應期,很多的風險得不到關注。一些安全管控工作缺乏嚴格的制度,當出現突況,多依賴技術來保障安全,而具體的統一指揮上沒有形成全面的管控手段。
5、強化機務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
5.1提升機務安全基礎的管理
首先,不斷的完善鐵路機務安全管理的相關體系,明確制度,建成對科學全面的機務安全管理制度。按照我國鐵路運輸部門的標準規定及技術要求,將機務安全管理的一些制度、操作規范、措施等,尤其要對突出事件的應急體系徹底的整理與分析,進行系統的細化與匯總,并嚴格做好各種規章制度的落實工作。其次,要按照能者勝任的原則進行機務安全管理人員的任用,使所有的安全管理相關人員均能達到標準要求,人員配置也要齊全,做到每個崗位均有人負責。第三,積極采取精細管理的措施,尤其是對于指導組,要依據一個指導司機負責10到15個司機的措施,使指導組司機數充裕,降低每位指導司機所管理的人員,能有效的提升指導司機對相關人員的安全操作進行管控,使司機的業務能力得到提升。5.2 加快機務安全管理機制的健全要健全運用管理體系。其中,要抓好乘務人員的管理制度、調度人員操控規范、生產人員評價考核體系、司機操作規范、待乘人員休息制度、文明值乘措施等工作。同時還要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其中重點抓好生產人員的崗位評價與考核制度、司機百趟安全競技方法、末位淘汰體系、生產數據反饋制度、庫內操作安全方案、救援管理細則、非正常行車的應急方案等。并且,要健全實際的安全評價與考核體系,在形成鐵路評價考核制度與經濟收入掛鉤的機制下,每一個月均按照兩紀方面的評價和整體業務評價等實施考核,進行不同檔的獎勵措施。最后,要健全司機技術業務能力等級管理體系,按照司機的整體評價考核情況,在每個季度中依據司機人數的多少,選取特定的比例,制定經濟收入的差異化制度,使司機經濟收入有所區別,促使司機主動地增強自身素養。
5.3做好司機管理工作
首先,健全司機的學習與培訓體系,建立司機學習與培訓管理機制,不斷的強化司機平時學習與培訓的長期機制。重點抓好司機的業務能力以及應急處理能力的培訓工作,使司機的學習和培訓管理得到提升。其次,抓好司機日常的學習和培訓工作。司機在出乘時,需完成初出乘問答,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數目的應急事件處理試題。定期地對司機進行學習考核,采取集中考核的方式,對司機的應急處理能力全面掌握。機務段要實時地對司機主所出現的突發事件進行收集,并細致的分析與研究設計所采用的處置方式,然后形成總結,進行一事一議的學習與討論,增強司機應對突發事件的業務水平。再次,健全嚴格的考核評價體系。司機考核與評價過程中,要抓好突發事件處理制度體系操作規范等考核與評價工作,定期的進行評價與考核,如果評價考核不符合要求,依據司機人數,定比例的進行淘汰。最后,強化司機操作的卡控工作,要健全每日操作標準化的評測,制定相關的指導文件,積極進行評測與考核。嚴格進行司機運用過程的跟班檢查工作,把圖中司機的操作情況如實的記錄,以保障列車行駛的安全性。
5.4提升機務現場安全管理水平
對于信息分析裝置的運用要熟練,同時也要強化對錄音筆的文件分析,進行專事專項的整改和治理,促使司機操作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就監控管理中出現的工作缺失問題,要盡早健全監管裝置,提升對安全問題的分析能力,改善對司機實訓培育的體系,最大限度地保證機務安全管理工作問題發生。
6、結語
除了要對相關人員的素養進行提升外,還應當確保機車的質量不受影響。采取科學適宜的檢修管理措施,嚴控機車質量。同時還要采取培訓競技等手段,不斷的提升段內檢查與維修的技術手段與質量,強化車輛的檢修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機務安全管理工作的到位,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崔憲征.關于機務行車安全管理的探索[J].科技風,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