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6 11:49: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認識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達爾文進化論產生之后,大量相關的邊緣學科應運而生,如:進化認識論、社會生物主義思想、進化論生態學等等。這些廣義進化的思想在生物和社會兩個層面上對人類知識的許多疑問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對人類文化各方面造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總的說來,進化論在建筑學領域還鮮有作為,這一方面可以歸咎于建筑學的學科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對它的忽視。關于廣義進化論,一個相對科學的定義是:“在達爾文進化論基礎上強化了評價系統的認識論。”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論核心是“變異”、“選擇”。相對來說,生物性選擇的過程涉及到的評價機制比較簡單,但廣義進化的評價判斷系統則復雜得多。也正因為如此,它可以在更廣的范圍用來分析社會進化、文化進化等,也可以在更微觀的范圍內研究認知思維的機制。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通過分析建筑學的廣義進化特征將有助于我們建立正確的工程認識觀。
一建筑學的“非”進化性脫胎于自然科學的進化論從它拓寬疆土的一開始就受到頑強“狙擊”,在藝術和宗教領域更是如此。的確,宗教排斥變異,藝術以變異求存,藝術領域不存在穩定的、明確的價值觀,在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之間我們通常難斷優劣。藝術和宗教都顯現出某種“非”進化性,這是進化論介入建筑學的一個難點。然而,這其中又有所區別。宗教在它的體系成熟之后就保持著超常的恒定,而藝術在創新過程中不斷建構著自己的系統。因此,如果說宗教不具有進化性的話,對藝術我們就不應妄言了。更何況,建筑學兼備科學與藝術兩類學科的特點?!敖ㄖW非進化性”還來源于“進化”與“進步”這兩種概念的混淆?!斑M步”概念源于亞里士多德,它斷言萬事萬物向著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級向高級的方向發展,這是一種典型的“目的論”。由于它不能解釋創造力的來源,現代科學已拋棄了目的論。嚴謹的生物學者十分注意區分“進化”與“進步”概念的不同含義。這啟示我們,建筑上的每一次“變化”都昭示著新事物的出現,但這并不意味它更高級。比如說,我們很難說現代主義建筑就比古典主義建筑高級,只能說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適合于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們也很難說解構主義建筑思想比現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級,也只能說他更加適合于當代大眾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說在生物學上“進化”與“進步”的概念可能重疊的話,在建筑學上的進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進步的含義了。
二軟、硬結構模型對設計思維的啟示!模型的思想廣義進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針對的是機器工作的創造性問題,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圖模型”、“軟、硬結構模型”等理論模型的方法對許多自然或文化現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討。它希望這些以進化論為基礎的模型能代替以“符號主義”和“連接主義”為基礎的機器模型,從而創造人工智能,實現人機對話。這種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借鑒。樹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對于建筑學這種帶有模糊判斷性質的學科來說,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僅使我們的分析過程更加直觀,還可以通過定量的數據得出更加明確的結論,并用以指導創造性的設計實踐工作。"軟、硬結構模型趙南元先生在《認知科學與廣義進化論》中提出的軟、硬結構理論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認知過程和社會科學中存在著“自舉”現象,即前一級的成果對后一級的成果有制約作用,它們是“自我表述系統”(圖!)。自我表述系統必須包括相互作用的軟、硬兩部分結構,其中,硬結構保證系統的存在,軟結構在硬結構支持下對硬結構進行建構,完成系統的自舉。使用這個概念可以對建筑設計思維過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師思維中存在著軟、硬結構。建筑師頭腦中的知識體系是硬結構,建筑師在學習或與外界時接觸得到的新思維可以視作軟結構。軟結構不斷產生新的設計思想,進而優化其知識結構。而硬結構在領會和捕捉新思想上至關重要。建筑師的成功與否視乎軟硬結構關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創作過程中,建筑師通過草圖表達思索的軌跡,當其從紛亂的線條中選擇出合適的線條時,就完成了一次創造過程。
其后,經歷過多次類似的過程,在建筑師的筆下產生出數種甚至許許多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選擇,選擇范圍大大縮小,直至最后確定針對特定過程給出的答案。建筑師在設計作品時,常常出于建筑師的職業心,反復勾畫,也就是為了給自己多幾種選擇,以便優化設計方案(圖")。我們在進行項目操作時使用的也是軟、硬作用機制。方案招投標或方案咨詢階段是項目操作的軟結構階段,經過評標,根據專家或業主綜合的價值判斷,決定某個方案或結合某幾個方案的過程就是項目設計的硬化過程。軟結構階段的思維活動帶有相當程度的發散性,在這個階段非理性的思維模式占主導地位,而后期的判斷決定過程則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因此,可以認為一個設計的好壞是由理性與非理性思維協同作用的結果(圖%)#"$。%關于評價評價即價值評判?!掇o?!穼υu價的解釋為:“泛指衡量任務或事物的價值?!痹u價包括評價主體和評價客體兩個方面。在建筑設計中,主體指的是設計師、業主、城市管理部門等對設計有需要的人,而客體則指設計目標、策略和圖形成果等。設計過程本質上就是不斷進行評價的過程。評價在軟、硬結構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異”為任務的創造性活動中,正確完善的評價活動是“硬化”過程的推動力。因此,廣義進化理論的核心是其價值理論體系。
“進化離不開變異與選擇,而選擇離不開評價,如果沒有一個具有客觀性的價值理論體系,進化論向生物學領域以外進行推廣是缺乏理論基礎的?!睆V義進化關于“負價值”的理論對我們的認知思維帶有宏觀的指導意義。在這里涉及到“復合地形圖模型”的概念?!暗匦螆D”是生物與社會進化現象的一種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間和時間要素構成的四維體系。而“復合地形圖模型”則是大小兩個系統的地形圖的疊加。由于價值觀是向量而地形圖卻是非線性的超曲面,與地形圖下降梯度一致的價值觀,在超過臨界點之后必定成為“負價值”。而且,負價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強,系統越有“逃離”的危險,從而使系統崩潰。例如,從生存競爭的角度出發的價值觀是“生育人口”,但是超過一定數量,也會造成人類的生存危機。因此這時“生育人口”就成了“負價值”。在建筑上,思維評價中的負價值主要是由評價主體之間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設計師、業主或其他相關人員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制約性,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價值觀,一個好的價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價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義,任何一方的獨斷專行都會導致設計的失敗。因此,設計師作為協調性的評判主體應發揮主動性。
三建筑現象的廣義進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間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構成:橋、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動方式、尺度?,F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動方式”和“尺度”這三種因素已發生了變化,因此現在我們不可能再期望簡單地通過開河和架橋來獲得什么“水鄉風情”。同樣的情形體現在“嶺南騎樓街”模式的演變中。人的活動和合適的尺度感是近代騎樓街空間形態的模式語言。在當代城市中心區的改造建設中,我們采取的常常是一種錯誤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寬道路、建沿街高層建筑。為了給大拆大建、破壞文脈尋找出路,騎樓文化被表達為沿街底層(或二層)架空的非連續走廊。事實上,我們很難在失去尺度的騎樓和高聳入云的摩天大廈前找到城市的歷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傳統的審美律在很多情況下已不再適用了,社會生活環境賦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選擇壓力。超級秘書網
正如德國建筑評論家威廉•克勞澤爾在論述建筑與環境的關聯時給我們的忠告:“建筑師傾向于根據視覺規則理論來組織環境……由于它賴以存在的假設條件已經改變,傳統的視覺規則理論已不再真實可靠,曾經在建筑形體中建立起來的視覺和諧模式將不再重現?!痹谛碌纳鐣h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環境層面的綜合體系”的新理論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在這里,筆者是從建筑與環境的關系方面闡明建筑文化觀念的演進機制的。建筑學的發展軌跡是非線性的。用完形心理學對建風格的研究強烈地表明了這一點。古典建筑以構件精細取勝,忽略虛實、陰影等完形因素;現代建筑則從整體完形出發,忽略門、窗、柱等細部的表現。當代的解構建筑學說則將整體完形打散,后現代建筑則將細部裝飾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現。從“古典建筑”到“現代建筑”再到“后現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現出跳躍發展的趨勢,而且帶有明顯的“返祖”現象,這是建筑文化的廣義進化特性。四建筑學引入廣義進化思想的意義廣義進化主要的目標是“研究人腦的認識與思維過程,對于認知過程給出機械論的解釋,也就是研究認知和思維的機制,使其有可能在機器上實現”。達爾文進化論揭示出自然進化過程的創造性。
論文摘要: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的關系問題是康德哲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作者認為康德對這一關系的表述有一個由表面到本質的過程??档抡嬲匕盐樟诵问竭壿嫷谋举|,真正地解決了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的關系。但康德根據需要的不同在具體表達二者關系時是有側重點的。而這也恰恰體現出康德的理解是全面的完整的系統。
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康德主要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對這一問題有多處的表述和分析。很多康德的研究者歷來對這些表述和分析有著高度的關注。許多學者從康德的先驗邏輯與認識論的關系的角度出發,強調先驗邏輯與形式邏輯的區別。溫純如先生認為,“先驗邏輯并不是像傳統邏輯那樣要知道知性是怎樣思維、活動的,而是要知道在思維中知性應該怎樣思維、活動的。”齊良驥先生也說“先驗邏輯就是關于認識對象的普遍的純思想的邏輯。這種邏輯不以探討思想的普遍推論方式,而以探討所認識的對象的純的普遍的規定性為目的?!币恍W者同時還注意到了形式邏輯對康德創建先驗邏輯的深刻影響。楊祖陶、鄧曉芒兩先生甚至因此認為,康德“還未完全沖破形式邏輯的束縛”?!盎旧线€是立于形式邏輯的‘知性’水平之上的”。而周禮全先生則認為,康德的先驗邏輯“只是形式邏輯的一個補充或擴展”。這些學者的見解無疑是深刻的和富有啟發意義的。一般來說,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在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關系的問題上,康德因為論述的角度的多樣和上下文表達需要的不同。使得對這一問題的表述表面上來看不僅顯得零散、分散,不易理解,甚至有時顯得前后不統一。但縱觀全書,我們認為康德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是深刻的,是一個系統的全面的有邏輯層次的整體把握。
可以說,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的關系問題對康德的批判哲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認為康德是在達到了對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關系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才開始創建他的批判理論的。所以,全面準確地把握康德的這一思想。對于我們深刻理解康德哲學,甚至對于我們深刻理解近代西方哲學的演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具體地說,先驗邏輯作為康德認識理論的核心內容,在整個康德批判理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意義不僅超出了邏輯學,而且超越了認識論,成為康德清算舊形而上學,建立科學的形而上學的關鍵環節。他說:“先驗一哲學是一門科學的理念,對于這門科學。純粹理性批判應當依據建筑術,即從原則出發,以構成這一建筑物的全部構件的完備性和可靠性的完全保證。來擬定出完整的計劃”??兜碌慕ㄖg就是他的先驗邏輯。
在康德開始創建先驗邏輯時,形式邏輯作為公認的相當成熟和完善的工具已經存在二千多年了。因此對形式邏輯怎樣理解?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的關系怎樣?這是康德無法回避不得不回答的問題??v觀康德對這一問題的表述,概括地說康德認為先驗邏輯與形式邏輯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不同。
形式邏輯“只與思維的單純形式打交道”。形成式邏輯在幾千年的發展史中是與認識論,與形而上學是分離的。其主要的原因是形式邏輯不考察知識的內容?!捌毡檫壿?主要指形式邏輯——作者)抽掉一切知識內容。即抽掉了一切知識與客體的關系,只考察知識相互關系的邏輯形式,即一般思維形式”。而先驗邏輯不是這樣,康德認為,真正的知識是不能沒有內容的,一切真實的思維都是關于對象的思維。也只有這樣的思維才具有認識或知識的意義。所以先驗邏輯盡管不和對象直接發生關系,但它不抽去知識的一切內容,而只抽去一切經驗性的內容,但卻留下了先天的內容,也就是說先驗邏輯不抽去知識和對象的一切關系,而只抽去一切經驗性的關系,留下了知識與對象之間的必然的先天的關系,并由此出發去考察純思維(純知識)與對象先天一致是如何可能的。也就是說,先驗邏輯和形式邏輯的作用范圍是不同的。先驗邏輯“只在和知性及理性的規律僅與對象先天地相關的范圍內研究這些規律,而不是像普遍邏輯那樣,與經驗性的和純粹的理性知識都毫無區別的發生關系”。
這一點區別最為重要,因為這一點是先驗邏輯與形式邏輯的決定性的區別??档掳堰壿嬇c認識活動結合起來了。或者說使邏輯由傳統的形式主義的立場轉移到認識論基礎上來了。這在邏輯發展史上是一個決定性的飛躍,它也奠定了邏輯學與認識論、本體論三者同一的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方向。
下面的兩項區別是從第一點區別引伸出來的結果,一個是由于形式邏輯抽掉了一切內容及與對象的一切關系,只研究思維的抽象形式,因而它建立的只是思維與分析活動的法規。這種分析活動只能說明知識而不能擴展知識。先驗邏輯則要研究和說明先天綜合判斷的可能性條件,并由此推演出一切綜合判斷所必然遵循的法規,因此它致力于不斷擴展知識。另一個是由于形式邏輯只研究思維的形式,即表象、概念等等相互聯結的方式,而不管這些表象、概念的來源,形式邏輯一視同仁的和先天知識以及經驗性的知識打交道。反之,康德的邏輯學和認識論是同一的,所以先驗邏輯必然要研討認識的來源。也就是要研究我們關于對象的先天知識從何而來的問題,當然這樣的先天知識當然不可能來源于經驗、來源于對象。所以康德明確地說,先驗邏輯“還將討論我們有關對象、而又不能歸之于對象的知識來源”。
上面的區別,歸根到底是由于先驗邏輯本身的認識論性質帶來的,而這種認識論性質意義上的直接性的比較,還不能說明更多的問題,這畢竟只是表面的外在的對比,我們還不能從中看出二者的本質關系是怎樣的。更不能由此得出像誰優誰劣,誰更本源這樣的結論。
事實上,康德十分清楚地知道傳統邏輯從亞里士多德以來已經走上一條可靠的道路,并且臻于完善??档略凇都兇饫硇耘小分幸膊粫r用贊嘆的口吻描述形式邏輯。康德把形式邏輯視為一切正確思維方法不可或缺的基礎,因為形式邏輯“包含思維的絕對必然的規則,舍此則根本沒有知性的任何運用,”它“不但提供真理之普遍形式的標準,也建立了知性思維之分析使用的法則”。
尤其是,康德把形式邏輯作為自己創建先驗邏輯的出發點,在先驗邏輯的體系的結構形式上康德處處以傳統形式邏輯的結構為線索、為榜樣,刻意摹仿。具體地說,像將形式邏輯劃分為分析論和辯證論一樣,將先驗邏輯也劃分為作為“真理的邏輯”的先驗分析論和作為“幻相的邏輯”的先驗辯證論;同時還像將形式邏輯劃分為概念、判斷和推理一樣,將先驗邏輯也劃分為作為知性認識的概念(范疇)和判斷,和作為(狹義的)理性認識的推理。因此,從整個兩種邏輯的宏觀比較上,我們認為,總體來說康德創建先驗邏輯的本意不是想簡單地否定和取代傳統邏輯,但也不是想以形式邏輯為基礎,簡單地補充和擴展形式邏輯,而是在傳統邏輯之外結合本體論,尤其是密切地結合認識論建立起來一個新的邏輯。也正因為如此先驗邏輯比傳統邏輯具有更大的普遍有效性,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也能走得更遠。
但是,這樣并不能解釋先驗邏輯和形式邏輯的本質關系究竟是怎樣的。事實上,在康德那里,隨著分析探討的深入,問題也正在逐步地得到深化。先驗邏輯和形式邏輯深層的本質關系也逐步被完整地揭示出來。康德指出,先驗邏輯和形式邏輯只不過是同一個人類知性的兩種運用,“要么是作為普遍的知性運用的邏輯,要么是作為特殊的知性運用的邏輯”??档略谡務撍摹胺懂牨怼睍r闡釋了這兩種邏輯的不同功能:“各種不同的表象是通過分析被帶到一個概念之下的(這是普遍邏輯所處理的一件事物)。但先驗邏輯教給我們的不是將表象、而是將表象的純綜合帶到概念之上”。臥‘賦予一個判斷中的各種不同表象以統一性的那同一個機能,也賦予一個直觀中各種不同表象的單純綜合以統一性,這種統一性用普遍的方式來表達,就叫做純粹知性概念。所以同一個知性。正是通過同一些行動,在概念中曾借助于分析的統一完成了一個判斷的邏輯形式,它也就借助于一般直觀中雜多的綜合統一,而把一種先驗的內容帶進它的表象之中”??梢钥闯?,人的知性的機能既能把感覺材料統一成為認識對象,又能審定、解釋分析概念,就是說,同一個知性同時具有解析判斷的機能,和構造對象的判斷機能。
形式邏輯處理先天分析判斷,先驗邏輯處理先天綜合判斷,這是一個統一的知性,以兩種方式發揮作用,作為一個統一的因素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分析的統一性和綜合的統一性,前者是判斷的形式功能的問題,即關于主詞和謂詞之間的形式必然聯系的問題,或者是判斷之間的關系問題;后者是有關人類知性作為“統一者”、“立法者”、“管理者”把感性材料統一起來并構成對象的問題。
但問題到這里還是沒有結束。因為問題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同一知性的兩種功能的不同運用的真正內涵還沒有得到透徹的說明。我們認為康德之所以能創建先驗邏輯,建立自己的批判哲學,就在于康德在哲學史上第一次科學地解釋了形式邏輯的本質,在更高層次上消解了形式邏輯,這樣也就最后解決了同一知性的兩種邏輯的本質關系,從而開創了近代西方哲學發展的新時期。
在康德看來,一切知識都表現為判斷。判斷是知識的細胞,是知識的基本構件。單獨一個感性表象或概念都不能構成知識,只有把兩個表象或概念用一個“是”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判斷才構成知識。例如:“樹”和“綠”單獨來看都不是知識,只有二者結合起來說“樹是綠的”才是知識。所以康德把知性的一切活動都歸結為判斷,“以致于知性一般來說可以被表現為一種做判斷的能力”。作為同一知性兩種運用的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都是在做判斷,但康德認為形式邏輯的判斷和先驗邏輯的判斷從發生上說是兩種不同層次的判斷,盡管這兩種邏輯的判斷擁有著共同的根源??档略陉P于范疇的“先驗演繹”部分對這一問題作了比較透徹的說明。他說:“在一切表象之中,聯結是唯一的一個不能通過客體給予、而只能由主體自己去完成的表象,因為它是主體的自動性的一個行動。在這里很容易看出,這種活動必定在本源上是唯一的。并且對一切聯結都是同樣有效的,而分解、也就是分析,看起來像是它的對立面,其實任何時候都是以它為前提的:因為凡是在知性還沒有預先把什么東西聯結起來的地方,它也不能夠分解什么東西,因為這個東西本來只有通過知性才能作為聯結起來的東西被給予表現力?!边@段話清晰地表達出,形式邏輯的分析的聯結是以先驗邏輯的綜合的聯結為前提的,它們都出自于同一個“唯一的”、“本源的”綜合式的聯結。這里也清楚地表明,康德對聯結詞‘堤”的理解突破了傳統的解釋。按照傳統的說法,“是”只不過是一個無意義的連接的工具。而康德則把它看作具有動詞意義的“聯結”活動,顯示出“綜合統一”的功能。
具體地說,康德認為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具有最后的統一性。“我們必須到更高的地方去尋求這種統一性。亦即在那本身就包含著判斷中不同概念之統一性根據的東西中,因而在包含著知性的可能性根據、甚至知性在其邏輯運用中的可能性根據的東西里面,去尋找這種統一性”。這里的“知性在其邏輯運用中的”顯然主要指形式邏輯說的。通過分析。康德認為“純粹統覺”或者是“本源統覺”就是這個最后的統一性。“因為它就是那個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由于產生出‘我思’表象,而這表象必然能夠伴隨所有其他的表象、并且在一切意識中都是同一個表象,所以決不能被任何其他表象所伴隨”??档轮赋觯骸爸员旧頍o非是先天地聯結并把給予表象的雜多納入統覺的統一性之下來的能力,這一原理乃是整個人類知識中的最高原理?!薄敖y覺的綜合統一性原理是知性的一切運用的最高原則”?!岸@樣一來,統覺的綜合的統一性就是我們必須把一切知性運用、甚至全部邏輯以及按照邏輯把先驗哲學都附著于其上的最高點,其實這種能力就是知性本身”。
康德明確地指出“雖然統覺的必然統一這條原理是自同一的,因而是一個分析命題。但它卻表明直觀中給予的雜多的一個綜合是必然的,沒有這種綜合,自我意識的那種無一例外的同一性是不可設想的”?!八灾挥型ㄟ^我能夠把被給予表象的雜多聯結在一個意識中,我才有可能設想在這些表象本身中的意識的同一性,就是說,統覺的分析的統一只有在統覺的某一種綜合的統一的前提下才是可能的”。
康德還從他的“純粹概念”的角度,進一步分析了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的關系。在這里康德直言不諱地批評了形式邏輯學家們,他說:“我從來都不能對邏輯學家們關于一般判斷所給予的解釋感到滿意:他們說,判斷是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的表象。……我只想指出,在這里并沒有確定這種關系何在”??兜抡J為:“一切判斷的邏輯形式在于其中所含概念的統覺的客觀統一”,“因為“我們的知性只有借助于范疇、并恰好只通過這個種類和這個數目的范疇才能達到先天統覺的統一性,”“知性把所予表象(不論是直觀還是概念)的雜多納入一般統覺之下的這種行動是判斷的邏輯機能。所以一切雜多只要在‘一個’經驗性直觀中被給予出來,就在判斷的諸邏輯機能之上被規定了,也就是由這一機能帶到某個一般意識上來了。但現在,諸范疇不是別的,恰好就是當一個給予直觀的雜多在這一機能上被規定時的這些判斷機能。所以,在一個所予直觀中的雜多必然從屬于諸范疇”??兜路治稣J為,純粹概念產生知識只有一種方式,就是利用概念來作出判斷。概念、判斷都是對對象的間接知識,因而形式邏輯可以不管對象,只研究判斷的形式方面,將它看作將各種不同表象分析地歸于一個共同表象之下的機能,而忽視了這種機能正是以純粹概念所體現的知性自發的、能動的綜合統一為依據的,忽視了不同表象之所以能分析地包含于某個表象中,是因為它們本身先以作為一些綜合的表象被給予了。就是說。形式邏輯表面上能只研究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實質上它不過是附屬于范疇之上的形式而已。形式邏輯表面上能抽掉了一切內容,實質上它惟有借助于范疇,即先驗邏輯而運用于經驗知識之上才能成為可能。
通過以上討論,我們認為康德深刻地把握了形式邏輯的本質,因而也就徹底解決了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的關系,從而使人類的邏輯水平大大地向前邁進了一步。但從康德的具體的分析表述上看是分層次的、有側重點的,可是這也卻恰恰地表現出了康德的邏輯知識是一個完整的全面的合邏輯的體系。
參考文獻:
[1]溫純如,邏輯、真理和價值[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2]齊良驥,康德的知識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3]楊祖陶,鄧曉芒,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 景觀地理學的源流
本世紀初景觀地理學在德國的興起,標志著用發生學的觀點和綜合分析的方法劃分地表類型并研究其發展演變的近代地理學的誕生。景觀一詞源于德語Landschaft,具有地表可見景象的綜合和某個限定性區域的雙重含義。施呂特爾(O.Schluter1872-1952)是德國景觀學派的創始人,他是從自然與人文現象的綜合外貌角度來理解景觀,倡導景觀研究作為地理學的中心問題,探索由原始景觀變成人類文化景觀的過程。帕薩格(S.Passarge)創造了景觀地理學一詞,于1913年建立了一套地理學性質的景觀學體系,強調對分類要素的描述和解釋。他在小區域的詳細考察方面及在全球范圍內對景觀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其代表作有:《景觀學基礎》和《比較景觀學》,他還提出了城市景觀、空間景觀等概念,力求完善景觀形態與分類的解釋。由于中歐地區有限的生態地理空間和較長的開發歷史,使得景觀外貌呈現出高度的人文化,同時由于德國地理學研究有著很深的地質地貌學淵源,因而德國的景觀地理學以重視人文景觀及具有強烈的地理、地貌學色彩為其特色,制圖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1939年特羅爾(G.Troll)在利用航空像片判讀進行東非土地利用研究時,提出了"將地理學的區域空間分析與生態學的結構功能研究相結合"的景觀生態學新方向,這一思想對歐 美各國的景觀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美國的景觀地理學深受德國的影響,索爾(C.O.Sauer)也是從地貌入手轉入文化地理研究,他于20年代中期發表的著作"景觀形態學",把景觀看作地表的基本單元,認為景觀是由 自然與文化要素兩部分疊加而成。以他為代表的伯克利(Berkeley)學派研究了大量景觀變遷的實例,揭示了人在改變地球面貌中的作用,促進了景觀學派的發展。
按照A.F.伊薩欽科的觀點(1959),景觀學說與自然地理分異理論和綜合自然區劃一起構成了俄國與蘇聯景觀地理學的三大理論成就。與德國和美國的地理學家不一樣,原蘇 聯的地理學家多偏重于自然景觀的研究,認為自然景觀即自然綜合體是自然地理學的主要研 究對象,景觀的類型方向和區域方向并存。這當然是與原蘇聯的國土遼闊、開發程度較低有關。貝爾格(L.S.Berg)發表了"蘇聯景觀地帶"提出了關于自然區以下尺度土地單元的等級與類 型劃分的景觀學說,主要依據植物群落和地形單元的組合。1942年蘇卡切夫(V.N.Sukachev)提出了與生態系統相近似的生物地理群落概念,并將其作為景觀的最小單元,重點研究群落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物質循環與能量交換。60年代,蘇聯開始了景觀結構與功能的定位實驗研究,著重于水熱平衡、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監測和實驗,波雷諾夫(B.B.Poleinov)建立了景觀地球化學的研究方向,卡列斯尼克(S.V.Kalesnik)提出景觀學定義和景觀分類、類型和結構等概念。A.A.克勞克利斯的"實驗景觀學"和B.Б.索恰瓦的"地理學系統學說導論"作為其理論總結,反映了蘇聯地理景觀研究的實驗思想、系統思想和生態學方向的新趨勢。
德國和蘇聯在景觀地理學方面的理論成就,特別是關于自然區劃和土地單元的等級、類型劃分的理論與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激發了歐美各國廣泛的應用研究,包括景觀及其以下尺度的土地資源分類、評價和區劃規劃、景觀制圖、景觀設計和綜合管理。其中荷蘭、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國的工作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理論和方法體系,特別是引進生態學的思想和方法,廣泛應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手段為景觀學的新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概言之,1950年以前的景觀學主要是地理學性質,植被、土地利用與環境的關系只是作為自然綜合體中不同要素的相互關系。其后的景觀學經過三十多年的應用與發展,生態系統概念的影響日漸深入,生物(包括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問題成為景觀結構的中心,研究從分析走向預測。80年代以來,景觀學再次成為地理科學中的矚目問題,在景觀的形態與發生、景觀的穩定與演化、景觀的分析與綜合、景觀與環境、景觀的價值與應用等方面都有長足的發展,并產生了若干新的分支,如景觀生態學、景觀地球化學、人文景觀學等。
2 景觀地理學的推陳出新
景觀學本來是從綜合自然地理學中脫胎而來,在蘇聯經多方面發展,景觀地理學形成了第一個高峰,但是后來一些學者的經院式研究使其逐步進入了死胡同。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觀生態學的興起,為景觀學帶來了新的理論突破,加之在廣泛應用中的技術發展,形成了景觀學的第二個高峰。目前新一代的景觀科學可以景觀生態學為代表,在理論層面上包括原有的景觀地理學和景觀地球化學等,在應用層面上包括景觀建筑規劃學,景觀生態建設(建設地理學與建設生態學)等和眾多的交叉分支學科。除了研究范圍的擴大與原有研究內容的深化,景觀科學的推陳出新還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一代景觀科學突破了原先只是從類型和區域角度對自然綜合體進行研究,發展到從過程與類型(或區域)兩方面對自然-人文綜合體進行有強烈應用色彩的研究。除空間結構與地域分異以外,地理過程與生態過程也成為研究的重心。
2)從單純的地理過程研究發展到人地相互作用過程的研究。人地關系中地域關系的優化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基礎,而以可持續空間格局的研究為熱點。在景觀和區域尺度上對人地關系的調整和構建可稱之為景觀生態建設,這應成為建設地理學的研究重點。
3)學科的交叉融合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景觀科學,并形成了若干新的學科框架體系。如理論地理學與宏觀生態學的交叉形成了景觀生態學;而在應用層面上,可以說建設地理學與生態工程學的交叉形成了景觀生態建設這一新的研究范疇。國際景觀生態學會的新會章中對于景觀生態學作出了如下的新定義(IALE mission statement, 1998):"景觀生態學是對于不同尺度上景觀空間變化的研究,它包括景觀異質性的生物、地理和社會的原因與系列,無疑它是一門連接自然科學和相關人類科學的交叉學科。"可見景觀研究還涉及自然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如景觀生態美學、生態經濟學與環境倫理學等。
關于景觀生態建設可定義為一定區域、跨生態系統、適于特定景觀類型的生態建設措施,以景觀單元的空間結構調整或重新構建為基本手段,改善受脅迫或受損失的生態系統的功能,提高景觀系統的總體(生物)生產力。其主要內容包括:景觀空間結構的調整,優化組合原有景觀組分或引入新的成分;控制人類活動的方式與程度,補償與恢復景觀的生態功能;按生態學規律進行可更新自然資源的開發與生產活動;建設與自然系統和諧協調、適于人類生存的可持續景觀模式等 轉貼于 3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貢獻
景觀生態學在當代景觀科學中的"一枝獨秀",是因為其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進步,為一種正在形成中的"尺度-等級系統"新模式作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從科研認識論的角度對于景觀生態學的核心概念和一般原理可作如下歸納:
3.1 景觀系統的整體性和景觀要素的異質性
景觀是由景觀要素(elements)有機聯系組成的復雜系統,含有等級結構,具有獨立的功能特性和明顯的視覺特征,是具有明確邊界、可辨識的地理實體。一個健康的景觀系統具有功能上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只有從系統的整體性出發來研究景觀的結構、功能和變化才能得出正確的科學結論。景觀系統同其它非線性系統一樣,是一個開放的、遠離平衡態系統,具有自組織性、自相似性、隨機性和有序性等特征。異質性本是系統或系統屬性的變異程度,而對空間異質性的研究成為景觀生態學別具特色的顯著特征,它包括空間組成、空間構型和空間相關等內容。異質性同抗干擾能力、恢復能力、系統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有密切關系,景觀異質性程度高有利于物種共生而不利于稀有內部種的生存。景觀格局是景觀異質性的具體表現,可運用負熵和信息論方法進行測度。景觀異質性也可理解為景觀要素分布的不確定性,其出現頻率通??捎谜龖B分布曲線描述。
3.2 景觀研究的尺度性
尺度是研究客體或過程的空間維和時間維,可用分辨率與范圍來描述,它標志著對所研究對象細節了解的水平。在景觀學研究中,空間尺度是指所研究景觀單元的面積大小或最小信息單元的空間分辨率水平,而時間尺度是其動態變化的時間間隔。景觀生態學的研究基本上對應于中尺度范圍,即從幾平方公里到幾百平方公里、從幾年到幾百年。
格局與過程的時空尺度化是景觀生態學的研究熱點,尺度分析和尺度效應受到格外重視和發展。尺度分析一般是將小尺度上的斑塊格局經過重新組合而在較大尺度上形成空間格局的過程,與之相伴的是斑塊形狀趨向規則化以及景觀類型的減少。尺度效應表現為:最小斑塊面積和隨尺度增大而增大,其類型則有所轉換,景觀多樣性減小。通過建立景觀模型和應用GIS技術,可以根據研究目的選擇最佳尺度,并對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進行轉換。由于景觀尺度上進行控制性實驗代價高昂,因此尺度的轉換技術愈顯重要。尺度外推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約束體系的限制,至今仍是一難點。
時空尺度的對應性、協調性和規律性是一重要特征,通常研究地區越大、相關的時間尺度越長,生態平衡即自然界在動蕩中表現出的與尺度有關的協調性。生態系統在小尺度上常表現出非平衡特征,而大尺度上仍可體現出與平衡模型相似的結果,景觀系統常??梢钥朔渲芯植可锓答伒牟环€定性。
尺度性與持續性有著重要聯系,細尺度生態過程可能會導致個別生態系統出現激烈波動,而粗尺度的自然調節過程可提供較大的穩定性。在較高尺度上,作為非線性耗散系統演化中一種普遍現象的混沌可提高景觀生態系統的持續性而避免碎裂種群(Metapopulation)滅絕。大尺度空間過程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變化、生境破碎化、引入種的散布、區域性氣候波動和流域水文變化等。在更大尺度的區域中,景觀是互不重復、對比性強、粗粒格局的基本結構單元。景觀和區域都在"人類尺度"上即在人類可辨識的尺度上來分析景觀結構,把生態功能置于人類可感受的范圍內進行表述,這尤其有利于了解景觀建設和管理對生態過程的影響。在時間尺度上,人類世代即幾十年的尺度是景觀生態學關注的焦點。
3.3 景觀結構的鑲嵌性(Mosaic)
景觀空間異質性通常表現為梯度與鑲嵌,后者的特征是對象被聚集形成清楚的邊界,連續空間發生中斷和突變。土地鑲嵌性是景觀的基本特征之一,forman提出的斑塊-廊道-基質模型即是對此的一種理論表述。 景觀斑塊是地理、氣候和生物、人文因子影響所成的空間集合體,具有特定的結構形態,表現為物質、能量或信息的輸入與輸出單位。斑塊的大小、形狀不同,有規則、不規則之分;廊道曲直、寬度不同,連接度也有高有低;而基質更顯多樣,從連續到孔隙狀,從聚集態到分散態,構成了鑲嵌變化、豐富多采的景觀格局。空間格局是景觀功能流的主要決定因素,而這些景觀形態結構又是昨天的流所產生。結構和功能,格局與過程之間的聯系和反饋是景觀生態學的基本命題。
景觀鑲嵌的測定包括多樣性、邊緣、中心斑塊和斑塊總體格局測定等方面,包括多樣度、優勢度、相對均勻度、邊緣數、分維數、斑塊隔離度、易達性、斑塊分散度、蔓延度等指標。此外,網絡理論、中心位置理論、滲流理論(隨機空間模型)等也被用于景觀空間結構的研究。
3.4 生態流的空間聚集與擴散
生物物種與營養物質和其它物質、能量在景觀組分間的流動被稱為生態流(eco-flow),它們是景觀中生態過程的具體體現。受景觀格局的影響,這些流分別表現為聚集與擴散,以水平流為主,它需要通過克服空間阻力來實現對景觀的覆蓋與控制。物質運動過程同時總是伴隨著一系列能量轉化過程,斑塊間的物質流可視為在不同能級上的有序運動,斑塊的能級特征由其空間位置、物質的組成、生物因素以及其它環境因素所決定。
景觀空間要素間物種的擴散與聚集,礦質養分的再分配速率通常與干擾強度成正比,穿越邊緣的能量與生物流隨異質性的增大而增強。無任何干擾時,景觀水平結構趨勢于均質化,而垂直結構的分異更加明顯。
生態流的傳輸機制有風、水、飛行動物、地面動物和人,其驅動力可分為擴散、傳輸和運動,后二者是景觀尺度上的主要作用力。擴散形成最少的聚集格局,傳輸居中,而運動可在景觀中形成最明顯的聚集格局。
景觀的邊緣效應對生態流有重要影響,它可起到半透膜的作用,對通過的生態流進行過濾。此外,在相鄰景觀要素處于不同發育期時,可隨時間轉換而分別起到源和匯的作用。
3.5 景觀演化的不可逆性與人類主導性
景觀變化的動力機制有自然干擾與人類活動影響兩個方面。由于當今世界上人類活動影響的普遍性與深刻性,對于作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各類景觀而言,人類活動對于景觀演化無疑起著主導作用,通過對變化方向和速率的調控可實現景觀的定向演變和可持續發展。
景觀穩定性取決于景觀空間結構對于外部干擾的阻抗及恢復能力,其中景觀系統所能承受人類活動作用的閾值可稱為景觀生態系統承載力。其限制變化為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反作用,如景觀空間結構的擁擠程度、景觀中主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可更新自然資源的利用強度、環境質量以及人類身心健康的適應與感受性等。
景觀系統的演化方式有正、負反饋兩種。負反饋有利于系統的自適應和自組織,保持系統的穩定,是自然景觀演化的主要方式;而不穩定則與正反饋相聯系。從自然景觀向人工景觀的轉化多為正反饋,如圍湖造田、毀林開荒和城市擴張等。耗散結構理論揭示,非平衡不可逆性是組織之源、有序之源,通過漲落達到有序。景觀系統的演化亦符合這一規律,人類活動打破了自然景觀中原有的生態平衡,放大了干擾,改變了景觀演化的方向并創造出新的生態平衡,重新實現景觀的有序化。
3.6 景觀價值的多重性
景觀作為一個由不同土地單元鑲嵌組成,具有明顯視覺特征的地理實體,兼具經濟、生態和美學價值,這種多重性價值判斷是景觀規劃和管理的基礎。景觀的經濟價值主要體現在生物生產力和土地資源開發等方面,其生態價值主要體現為生物多樣性與環境功能等方面,這些均已研究清楚。而景觀美學價值卻是一個范圍廣泛、內涵豐富,比較難以確定的命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也在變化,人工景觀的創造是工業社會強大生產力的體現,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樓如林、車聲嘈雜、空氣污染的城市之后,人們又企盼著親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樸歸真成為時尚。
關于景觀美學值量的量度可從人類行為過程模式和信息處理理論等方面進行分析,不同民族和文化傳統對此有深刻影響。如中國的園林景觀和歐洲相比特色較鮮明,它注重野趣生機、自然韻味,情景交融、意境含蓄,以小見大、時空變換,增加景觀容量與環境氛圍。
價值優化是管理和發展的基礎,景觀規劃和設計應以創建宜人景觀為中心。景觀的宜人性可理解為比較適于人類生存、體現生態文明的人居環境,包括景觀通達性、建筑經濟性、生態穩定性、環境清潔度、空間擁擠度、景觀優美度等內容,當前許多地方對于居民小區綠、靜、美、安的要求即是這方面的通俗表達。景觀特別重視景觀要素的空間關系,如形狀和大小、密度和容量、連接和隔斷、區位和層序……,如同它們所含有的物質和自然資源質量一樣重要。如城市景觀規劃應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間格局,相對集中開敞空間(open space),建筑空間要疏密相間;在人工環境中努力顯現自然;增加景觀的視覺多樣性;保護 環境敏感區和推進綠色空間體系建設。
4 景觀規劃建筑學的實際應用與發展
景觀規劃建筑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而產生的一門工程應用性學科,它是景觀科學與建筑學的交叉,城市規劃、風景園林設計與景觀生態學的交叉。這門學科在美國已有百余年的歷史,F.L.Qlmsted于1863年就提出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并首先在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和建造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設城市公園綠地系統的思想,?quot;創造性地利用景觀,使城市環境變得自然而適于居住",使自然與城市生活相融合,將生態思想與景觀設計相結合,美國許多大學開設"景觀規劃建筑"課程遠早于景觀生態學,但是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觀生態學的興盛無疑為景觀建筑與景觀規劃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一階段有3本有影響的書,即I.Mcharg 1969年出版的"設計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C.A.Smyser1982年出版的《自然的設計》(Nature“s Design)和H.Hough1984年出版的《城市 形態與自然過程》(City from and Nature Process),他們在應用中豐富和發展了景觀生態學的思想,并將景觀規劃建筑學納入到現代景觀科學的范疇。
關于"景觀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通常定義為集中活動區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的整體 配置與構建,可分為小區(Site)、城市(Urban)和區域(Region)等不同尺度的景觀設計和規劃,包括土地發展規劃、生態規劃、景觀設計和人文因素等不同側重點。近來關于人居環境的研究漸成熱點,其內容包括自然環境、人口(居民)、社會結構、建筑與城市以及交通、通訊網絡等。景觀規劃建筑學在人居環境研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屬于一種人工創造的、以建筑物為基質的特殊人類文明景觀,具有高密度(空間擁擠)、高流量(能流、物流、信息流大)的特點,景觀建筑規劃追求的目標是把自然引入城市和使建筑體現文化。這門應用學科的發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符合人類走向綠色文明的浪潮,同時也推動了景觀科學的革新和發展。
5 我國景觀生態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關鍵詞:遺產保護;城市規劃;文化線路: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D
文章編號:1674-4144(2010)02-47(5)
專家簡介:阿爾伯特 博士 德國一級教授 著名遺產保護專家和遺產保護教育家
采訪者:丁援 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博士
2009年10月23日至26日,德國東部城市科特布斯天氣陰沉氣溫初降,加上又是學生放秋假的時間,本該是這座城市唯一的大學――勃蘭登堡理工大學最冷清的時候。而這幾天,突然涌來的幾百位學者和校友使校園頓時生動起來。在學校的會議大樓最顯眼處,一條橫幅是:“世界遺產和文化多樣性”(本次論壇主題),而未來往往的人們挎著的小包上都印著一行字:“十年了,依然獨特”。
這里正在慶祝一個遺產保護專業的十歲生日,慶祝的形式則是很德國風格的:一個嚴肅的關于遺產教育的國際學術論壇。十年前,由阿爾伯特教授和其他兩位德國教授共同建立的遺產保護專業“世界遺產研究”現在已經在國際舞臺上初露鋒芒,培養了一批遺產保護的專業人員:而十年后,在慶?;顒拥慕k麗退去后,也是阿爾伯特教授退休的時間。
我受《中國名城》雜志社的委托,對阿爾伯特教授進行了專訪。我們的訪談在2009年10月25目的晚上,德國勃蘭登堡理工大學的新圖書館的一樓。
我們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丁援:阿爾伯特教授,首先祝賀您,這次的論壇十分成功!
阿爾伯特:謝謝!也謝謝你的參加
丁援:這次研討會有“在時空轉移中的遺產”、“融匯的文化景觀”等四個主題和七十個專題演講,都是很前沿的題目,又聚集了這么多的專家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有代表參加。我下周去他們總部調研,約時間時我得知,現在是他們最忙的階段――從10月23日到28日正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成員國大會時間,不能請假的。但我注意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的一些核心人員還是來參加了。
阿爾伯特:他們當然會來參加,因為這也是他們的慶?;顒印B摵蠂炭莆慕M織世界遺產中心是我們這個專業的最初的贊助組織,也就是2000年你來學習的時候,他們是我們的贊助人。后來的贊助主要是DAAD(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以下簡稱DAAD),但起步階段是十分關鍵的。十年了,我們的專業發展良好,這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我們成立這個專業十年了,積累了大量的人脈,所以這次的組織工作主要是學生完成的,也作為他們課程實踐的一部分。我們得到了德國政府和DAAD的一些資助。我很高興有這么多專家和名流能到場。
丁援:您是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戰略,所謂的4C戰略吧,主題就是要保護世界的遺產和推廣他們保護的理念。
阿爾伯特:這是他們大的想法,他們還有青年計劃,在各地建立分支機構。比如在中國建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教育與培訓中心。
丁援:對,亞太中心是他們唯一的一個教育和培訓的中心,在北京、上海和蘇州三個地方。另一個二級組織在羅馬。
阿爾伯特:除此之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在各地的教育機構設立教席(UNESCO Chair)。我們這個專業就是他們的正式的教席,遺產保護教席,而這次參加我們論壇的還有五個世界各地的大學的教席,也是關于遺產保護方面的。他們在法國、意大利、以色列等地都有很好的遺產保護方面的教育成績。
丁援:我們專業現在還能得到世界遺產中心的資助嗎?
阿爾伯特:是的。每年世界遺產中心有兩個名額給世界遺產所在地的管理人員全額資助,幫助他們來我們專業進行學習。此外,他們有很多別的方面的支持,比如教學、實習上的支持。應該說,我們是很近的關系、很緊密的聯系著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更是非物質方面的。我個人很重視對于實際管理人員的培訓――我們不能都是建筑師和規劃師的學生,雖然我們在建筑學院,我們需要世界遺產地的管理者的參與。
十年,我們依然獨特
丁援:我想問問您,既然現在有不止一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保護的教席,為什么我們專業現在“依然獨特”?
阿爾伯特:這是此次慶?;顒拥奈ㄒ灰痪浜茏院赖膹V告用語――“十年了,我們依然獨特”。實事求是地說,比起十年前,我覺得這種獨特性現在確實不明顯了,不過每一個專業都有其特點。我們專業的特點是在建筑、土木和城市規劃學院里的一個跨學科和國際化的專業。
作為建筑學院的一個跨學科專業,“世界遺產研究”集中了全校共30個研究中心的師資力量,教學內容包括各類法規、建筑與規劃的設計理論、歷史、生態建設、生態保持、經濟管理科學等。此外,我們還在全世界聘請了一些優秀的客座教授。
丁援:比如有的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是來自洪堡大學的建筑文化教授,還有城市規劃的卡麥亞教授,都是您聘請的?
阿爾伯特:對。更多的是一些臨時性的講座,幾乎每個月、每一周都有。另外,我們還盡可能組織同學參觀有價值的地方,比如2000年的漢諾威世博會,還有歐洲的世界遺產地。我們還和澳大利亞、日本等其他大洲的教育機構互派學生。
丁援:您對遺產保護專業是如何理解和設置課目的?
阿爾伯特: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遺產。遺產在有的地方人們先想到的是文化遺產,如歐洲人和亞洲人,有的地方人們先想到自然遺產,如美國人和澳洲人。另一方面,遺產現在也有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但遺產總的來說就意味著價值,這對于我們研究遺產和保護遺產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在課程設置上主要有四個模塊,第一個模塊其實是專注于價值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建筑與城市及空間歷史、文化學概論、宗教、美學、認識論、現象學、自然哲學、技術評價、技術與環境歷史、世界遺產的理論解釋。
另外當然還有建筑和建筑保護類的課程的模塊,基本上是傳統建筑專業的一些課目,包括介紹建筑學概論、建筑保護、藝術史、考古學、文化遺產的人為和自然的威脅等;這個在建筑學院里是比較容易組織的。
第三個模塊是關注于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主要課目包括:生態學、生態多樣性的維護、環境保護法規、自然保護區的規劃等;這是邀請了生態學家來設計的課程。
第四個方面是遺產的管理,課程包括計劃編定、交流合作與沖突管理、相關政策規定、世界遺產旅游區管理、社會學、經濟社會學、市場與管理、博物館學、世界遺產項目管理、世界遺產的提升和咨詢、公共關系、地區歷史與地區遺產的保存。經濟管理對于遺產保護也是至關重要的。
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可分為四個部分:基礎課,專題研究,實習和畢業論文。其中基礎課部分最為重要,占總學分的一半?;A課由我剛才介紹的四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都有其必修課和選修課。
丁援:我覺得這種專業設置是很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的。不過,設置得如此寬泛的研究領域,對于組織者來說,真的不容易!
阿爾伯特:謝謝你的理解!這次論壇還有一個成果,就是我們的校長承諾要建立新的遺產保護專業的博士課程!我們的確有很多很好的題目值得繼續做博士研究。所以,我很高興,我又看到了“十年了,我們依然獨特”的另一個原因。
文化線路,沒有遺產的遺產地和沒有遺產地的遺產
丁援:我們正在中國與東南大學出版社一塊兒編輯一套文化線路研究叢書,所以我對文化線路的問題也很感興趣。您能不能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阿爾伯特:文化線路當然是目前國際上遺產保護界的一個熱點。我們這次論壇的第一個專題就是“在時空轉換中的遺產”。我們收到了很多很好的論文,最后在論壇上宣讀的1 5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題目以前是不常見的,比如以美國人心理認同為線索的美國系列遺產、以音樂為線索的萊比錫城市遺產、喜馬拉雅山脈走廊遺產、德國自然遺產系列。等等。當然也包括一些以前的題目:大型復雜遺產的界定、遺產的界定等。我覺得這都是很好的題目。不過,我認為在實際操作中,難處也是很顯而易見的。
丁援:比如……
阿爾伯特:界定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問題比較復雜。有的遺產地沒有具體的建成的遺產了,有的線路不復存在了。
丁援:也就是說,文化線路,有的是沒有遺產的遺產地,而有的是沒有遺產地的遺產。但歐洲的圣地亞哥線路的影響還是很具體的。
阿爾伯特:圣地亞哥線路,據我所知,主要是三個遺產地的系列申報。這三個點是互相聯系的一個整體,不是分開的?,F在的ICOMOS文化線路委員會是西班牙專家為主導,這也是當時的一個具體影響吧。當然,我知道,你說得具體影響是包括申遺和文化線路國際。
丁援:是的。您知道,目前中國在努力申請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為世界遺產,您有什么建議給我們?
阿爾伯特:我個人不是太了解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的研究。我遇到ICOMOS的副主席郭旃先生幾次,也聽你介紹過大運河,但這些材料還是不多,特別是對于這樣的大尺度的文化遺產,很難下結論。
我個人以為,這些都是一個系列遺產的概念。系列遺產是看似分散的遺產,由一條線索連接起來,這個線索是關鍵,而分散的遺產的實物證明也很重要。
丁援:系列遺產的概念以前很少被提起,在《世界遺產實施指南》中也缺乏具體的操作規范;文化線路以前是歸于文化景觀類型的。
阿爾伯特:現在全世界的大型復雜遺產很多是系列遺產。文化景觀也有動態的、靜態的,文化線路以前歸于動態的文化景觀類型,現在ICOMOS的文化線路頒布了,可以說,文化線路作為一種文化遺產的類型已經被承認了,也就不再歸于文化景觀類型。不過,這兩者還是有很多相似性的。
引用一句德國哲學家的話,“文化景觀是可以觀賞、可以品味、可以傾聽、可以感覺、可以觸摸的”,我覺得,文化線路也是如此,可以看、可以聽、可以接觸到感覺到。
有的地方沒有具體的遺產,這固然可惜,但他們是有故事可以聽的,有氣氛可以感覺的,這也是十分可貴的。
文化線路的研究目前并不算充分,你們的文化線路研究叢書對今后人的研究和認識是很有幫助的。
中國遺產保護潛力巨大
丁援:我注意到,這次的十年慶?;顒觼砹瞬簧僦袊?。
阿爾伯特:是呀!我們的會后節目之一是來自中國山西的皮影戲。他們的節目真的很精彩,我也多次表示,支持皮影戲進入《世界非物質遺產名錄》。
我們專業與中國的淵源很深的。我們與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都是友好學校,我本人有專著談到中國問題,而且多次訪問過中國。我的很多學生都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新加坡。他們都很勤奮,也很有天賦。
丁援:您也常常邀請中國學者來訪問吧?
阿爾伯特:當然。我們請過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中國大學的不少學者來參加我們每年一次的國際研討會,阮儀三教授、呂舟教授,還有這次來的張杰教授,都是我們的貴客。
丁援:阮儀三老師這次沒來有點可惜,他在您的研討會上還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先生有過一面之緣。
阿爾伯特:那是2001年,也是我們大學的校慶,施羅德總理親自來到學校慶賀我們學校的十周年。我們準備請阮儀三教授向施羅德總理介紹一下他的研究和保護成果。你知道,我們大學是在兩德統一后,由東德原來的建筑學院發展而成的大學,當時德國政府給予了很多支持。施羅德總理也是積極推進中德友好的重要人士。
中國的遺產保護近些年來發展很快,在國際舞臺上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中國人的身影,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同時,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喜歡中國文化,到中國去旅游,到中國去辦事務所……
丁援:我的老師,也是和您一同創立我們專業的SHUSTER教授在上海和北京都有自己的建筑師事務所,他告訴我,每個月他都來中國一次!
論文關鍵詞 根本方法論 知識產權 中國語境 實踐理性 與時俱進
犯罪論是刑法學研究的基礎理論,是統一認定犯罪的原理,是構筑刑法學體系的基石。存在論上,當今世界并存著三大犯罪構成理論體系:英美法系的雙層控辯平衡模式,德日三階層犯罪構成體系,中俄四要件犯罪構成模式。然而,近年來,我國犯罪構成理論體系備受爭議,飽受詰難,全面移植德日三階層犯罪構成體系的論調甚囂塵上,更多學者則主張立足本土即堅持中國特色,對我國犯罪構成理論體系進行改良。改良論和重構論,孰對孰錯,值得探討。
一、堅持法學研究的根本方法論
研究刑法學,應當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根本方法。雖然,一種方法支撐一個法學體系的時代已經過去,法學的健康發展需要可供選擇的多種方法。但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語境下,對犯罪論體系構建的科學性認識上,仍然必須堅持以哲學作為全部認識和研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哲學強調辯證思維,運用對立統一規律,在中國刑法學的體系范疇中,首先就要求遵循寬嚴相濟的形事政策;實質的犯罪定義為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人主觀惡性以及人身危險性的統一;我國犯罪構成及其理論是以犯罪行為為中心的客觀主義,但又趨于包括主觀主義的并合主義;四要件犯罪構成模式是主客觀要件的有機統一,它們在認定犯罪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堅持主客觀相統一的刑事責任原則;刑罰本質中采統合了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的綜合主義……西方刑法學乃至德日刑法學并不以為其哲學基礎,也就形成了與其哲學思想基礎相對應的獨特的犯罪構成模式;同樣,我國刑法學由于是以哲學為根本理論指導,自然也就采取體現辯證思維結果的四要件模式。這一點在整個中國刑法學理論、制度、方法中都有體現。申言之,的思維方法已經深入骨髓,融入血液,成為了我們思維自覺的一部分。無論是否意識到這一點,在研究問題時,乃至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運用辯證思維方法。
二、知識產權法的全面移植具有特殊性
重構論者主張,完全可以借鑒知識產權法的做法,全面移植西方模式,一下子就達到很高的水平。
知識產權法雖然不屬于調整人和自然之間關系的純粹技術層面的規范,但政治色彩不強,自然不妨比葫蘆畫瓢;而犯罪構成模式則屬于上層建筑中政治或意識形態部分,具有強烈的倫理要素或政治色彩,即國家意志性。法律命題總是帶有政治色彩的,更何況是刑事法律。刑法一定要有相應的政治內容,要反映統治階級的某種政治要求,同時也要合乎刑法自身的特有屬性,而不同于知識產權等相對近乎技術性的規范,而這也體現了法的相對獨立性與法的政治從屬性的統一。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主張刑法學研究中要堅持以階級斗爭范式取代多元化的研究范式。
概而言之,犯罪論并非一項技術性的法律制度。犯罪的概念,認定犯罪的方法,乃至刑事訴訟中量刑、刑事執行都具有濃重的意識形態特征。而知識產權法中包括專利制度在內的諸制度的建立不過是因應一時之需,為加入世貿組織而與之要求趨同。刑法則無這種迫切的硬性需要。況且,知識產權法作為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我國相對成熟的民法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并非推倒重來。
而且,現在看來,這種全面移植,也不是一點問題沒有。比如,在專利權有關海關保護制度的設計中,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明文規定,禁止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制造的產品出口,而這卻不符合國際通例。雖然未經許可制造或進口專利產品肯定是侵權行為,出口行為只是違法行為之一,然而,無論是國際條約還是諸多國家的內國法對此問題均采取不做明確規定的制度安排。對于這種超前立法學界頗有訾議。歸根到底,是因為這種制度設計不符合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尤其是對于那些“三來一補”企業更是如此。
三、構建犯罪構成模式不能脫離中國語境
犯罪構成模式研究,雖屬對不同法系、國家或地區的犯罪構成模式,從微觀上進行橫向比較研究,但對于認定犯罪而言,卻具有宏觀的意義。類比思維的結果,不可簡化論,必須考慮到制度背景、社會現實、主體意識等“中國語境”,以及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對刑事立法的制約,不能超越物質基礎和社會條件。
西方兩大法系,與中國具有截然不同的司法語境。任何一種主義或方法論的出現,都是具有具有深刻的時代和現實根基的歷史選擇。法律的概念、原理和規則,“不是源于人類的普遍原理和事物的本性,而是源于當下法律得以產生的國家或民族的特殊條件。所有的法律都是和過去、傳統與因應之間協調的產物。因此,純粹的分析由于其只應對現實,從不可能充分解釋任何法律。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區域自治地區接近我國全部版圖的一半,區域位置相當重要。三階層是西方人的民族習慣法的反映,若強行模仿,即使可以與國家制定法相協調,與占我國版圖近一半地域的民族習慣法如何協調?而且,正是基于與大陸法系刑法理論的親緣性,以及前蘇聯刑法理論在我國的本土化過程中產生的基因變異,才造成其與德日刑法理論的相異性。中俄四要件與德日三階層只不過是各自犯罪論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都是對德國犯罪構成的揚棄,兩者具有體系上的同源性,絕非一個是正宗,一個是旁門。至于何者更可取,就看它理論的解釋力和實踐中的生命力了。這決定了不能盲目全面移植的主張,完全符合的辯證法。
立法建議必須闡明必要性和可行性,即當為性和可能性。其中,以國外立法為研究進路時,要避免比較性和可行性研究簡單化。因為,刑罰制度和刑法理論產生之后便成為一種歷史。歷史的鐵律在于“不存在將過去推倒從來”。(制度與)理論一旦建立并生根,它就具有一種自我復制、繁衍的能力,這反過來又是產生特定問題的源泉之一。拋棄原有的制度和理論,全盤移植大陸法系刑法及其理論的符號體系,只是邏輯上的可能。
但是,對問題存而不論,也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在比較西方與我國犯罪論體系優劣后可知,總體上,四要件模式是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的,并且應當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發揮作用。中國刑法學犯罪論體系,既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又有著現實的張力,但遠未到廢而不用的地步。主張去蘇俄化,全面移植三階層模式,不僅割斷了歷史,而且也不符合現階段國情,看不出其價值優勢。再者,如果有學者認為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不科學,就應當提供它冤枉或者放縱了多少人的實證報告,即用實踐效果證偽,否則,相反的判斷就是最佳判斷。而社會科學的天然模糊性,決定了這幾乎不可能。此外,三階層并非普世真理,也不是每一個成熟的法律體系都適用的制度規則,它也只是在大陸法系的某些國家實施。它既不是自然的體系,也不是哲學的體系,甚至連實用的體系也算不上。運用邏輯實證方法,從邏輯上的相似性來看,既然三階層并非世界通例,則當然可以采取包括四要件在內的其它任何模式。
缺乏本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制度,在本國的社會實踐中是缺乏生命力的。包括中華民族在內的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唯有立足于本土,才能走向世界,否則就會帶來整個民族的危機,而無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當然,作為五千年泱泱文明古國,中華法系固然源遠流長;作為后發國家,中國也已經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在漫長的古代、近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雖然也締造了許多光輝燦爛的的制度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今也已經初步建成,但毋庸諱言,也確實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使豁達而高尚心靈卓而不凡者,定莫過于優雅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最愉悅且最有益運用者,又莫過于鑒察外國的法律與習俗。”我們當然要學習包括西方在內的一切先進國家的制度文明,為我所用,但這絕不足以成為自慚形穢,乃至妄自菲薄的理由。既要師夷長技,也應立足于本土,否則就是本末倒置。如果一味模仿別人,結果連自己怎么走路都不會了,最后只能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跟在別人屁股后面爬行。
四、四要件是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的統一
犯罪論的體系,實則是犯罪構成要件的體系??傮w而言,其應當如何構建,既要立足于本國國情,根據一國社會現實的需要,也要符合事物自身的內部邏輯。就具體的犯罪論而言,構建科學的犯罪論體系方法需要符合三個基本要求:即犯罪論必須是能夠從法律中推導出來的,或者至少是與法律規定相一致的;犯罪論必須是一種可供操作的理論;犯罪論必須有助于合理解決具體的事案。我國犯罪構成的法律實定性、主客觀有機統一性,決定了我國犯罪論體系完全符合上述科學要求,具有理論理性。
論文摘 要: 應用型中文專業承擔著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實踐性、創新性人才的任務。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與改革需要適應應用型中文專業的辦學特點,將課堂內的理論知識學習和課堂外的審美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致力于建設包括網絡教學在內的多類型教學平臺。使學生既能夠系統地掌握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具有現實針對性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最終培養出技能與素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來。
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開設相關中文專業課程,如何發揮學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和特色,其課程的建設和改革都成為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也要適應應用型本科高校中文專業的辦學特點,培養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與創新性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主動地觀察和獲取知識及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訓練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動手能力,突出“應用性”。這些都要求美學課程在實踐性上做出調整與改革,從而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生產、生活條件、環境生態及精神文化產品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其審美活動及審美趣味也日益呈現出開放化、多元化的趨勢。對于美學課程而言,其實踐教學的提出與現實生活及美學學科發展的趨勢相符合。美學研究由傳統的哲學美學向實用美學和與多學科交叉的多元化轉變,為美學的實踐教學研究奠定了學科基礎,如旅游美學、科技美學、生態美學等交叉學科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相關實踐應用知識,方能體現美學學科發展的新走向。
美學課的教學方法與過程也同樣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特征。張玉能教授的“反思—實踐式教學模式”要求對美學的主要理論問題能夠結合審美對象包括藝術作品的實踐過程進行內在的體驗和深入的思考。從而在“問題—反思—運用—解決問題—理解原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實踐應用的能力和水平。[1]而英國波蘭尼的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概念為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提供了認識論的基礎。 他認為,明確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是指那些通常意義上可以運用語言、圖表或數學公式來表達的知識;而默會知識則是指那些平時我們沒有明確地意識到,但又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的知識。默會知識需要各個人在自己參與的相關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取。[2]在美學課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許多“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審美體驗只有通過親身參與才能獲得。
二、美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具體辦法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體現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外實踐等主要的教學階段中,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最終改善教學效果。
1.預習階段
在每次上課前,教師可先布置一定的預習內容來體現實踐性教學。如要求學生閱讀欣賞與講授內容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使他們在閱讀實踐中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重視學生通過文學藝術作品的閱讀和欣賞獲得的原初感受。在上課時,可以讓他們來談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教師可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評價,這些都可以鍛煉學生獨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另外關于一些理論問題,例如關于美的本質問題,也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前搜集、查閱關于“美是什么”的專家觀點,并適當地做出自己的評價。這些做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在文獻搜集和研讀方面的初步科研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分析評價它們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上課之前還可以適當布置一定的寫作任務,讓他們針對某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課堂上再進行交流討論。比如關于形式美的主要規律問題,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審美體驗和閱讀經驗做好整理總結,課上相互之間討論、比較,看看自己有哪些獨到的看法,又有哪些地方忽略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審美感受體驗與別人的及教學大綱上知識點進行比較、印證,拓寬了思路,也鍛煉了動手的能力。實踐性教學改革的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做中學的良好學習習慣。
2.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考慮到美學課程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結合生活現象和實際問題來進行分析和思考,不空談理論。譬如在學習“現實美”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話題爭論,并聯系當下社會中人們對衣食住行等方面普遍地提高質量和審美的要求來展開討論,使學生能夠較快地把課堂學習和自己的平常生活結合起來。課堂內容中也補充了大量新鮮、生動的現實材料,不僅使學生有了較高的學習熱情,實踐應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還可引導學生的審美趣味,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再如在講授藝術門類的美學特征時,可讓學生觀看欣賞相關藝術作品的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并總結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課上可以組織討論,從而鍛煉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中還需要考慮到美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性特點,美學中關于審美趣味、審美風尚、民俗風情這些問題的研究就離不開社會學、民俗學、文化史、風俗史的研究成果。教學過程中要把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理論吸收、應用到美學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來。比如經驗描述和心理分析的方法、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語言學和文化學的方法等,與此同時,還可將美學理論、知識,研究分析的方法等應用到其他學科中,以“美學的思維”來審視、思考其他學科的建設。如近幾年新興的一些應用美學學科,如生態美學、身體美學、技術美學等分支學科,都是美學實踐性特點的具體體現。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計上,學校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美學交叉課程,例如,針對廣告專業可以開設廣告美學或媒介美學,針對秘書專業開設秘書美學等交叉課程,這些都可以使美學課程的教學和專業人才的培養較好地結合起來。
美學課程的教學還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改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直觀、生動的圖片與聲音信息和各種視頻片段,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比較鮮活的情境氛圍中領會掌握相關的教學內容。另外教師還在學校的相關網站上開設了基于網絡進行教學的平臺。教學網站上建立了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包括教學的大綱、翔實的授課教案和課件,以及本課程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參考選題,等等。教學當中涉及的各種參考資料,如各類別的藝術作品、相關學科的研究論著,網站上都提供了完整的資料或者鏈接的網址,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網絡資源查找資料。還提供了網絡平臺給學生自由討論、發表意見,完成作業,幫助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來,實踐應用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3.課后階段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在課后階段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和深化,開展一定的課外審美實踐活動尤為必要??梢园才艑W生走出課堂,進行戶外審美教育活動,如欣賞一些自然風景或人文景觀,或對公共環境藝術、建筑雕塑或廣告設計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引導學生關注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對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的文化現象進行考察和討論;還可以指導組織各種學生社團活動,如美學名著讀書會、影視鑒賞沙龍、書畫藝術協會、音樂協會、旅游美學協會、科技美學協會等;組織學生參觀藝術展、博物館,指導美學科研活動,邀請美學專家前來講學等。這些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知識,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對諸如后現代主義、日常生活審美化、生態美學等一些學術研究前沿問題的理解也變得容易,美學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也愈加顯著。
關于美學課程考查方式,教師也可以靈活多變,比如讀書筆記、藝術評論、調研報告及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等采用多種形式來訓練學生的觀察研究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這些做法也是服務于應用型中文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的特色和優勢。
由此可見,美學課程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落實體現于整個美學教學過程的過程當中。把預習、課堂、課后三者配合起來;把課堂內的審美實踐活動和課堂外的審美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把課程教學資源、實踐活動資源乃至自然和社會資源整合起來,方能建構具有特色的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系統,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改革適應了應用型高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但也不能忽視美學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人格塑造和培養方面的積極意義。美學課程在提高學生的諸項能力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不僅僅是知識豐富的人,更應是道德高尚的人,富有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的人。當代解釋學大師伽達默爾也曾說:“精神科學是隨著教化一起產生的?!碑斀裆鐣?,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價值觀念更加多元化,如何在紛繁的社會現象中,堅守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就更加離不開審美的教育,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審美觀。
所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僅注重對受教者進行能力的訓練,而且注重人文素養的熏陶,尤其是素養提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就需要將這兩者緊密地結合起來。
美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是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與高校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方向相一致。其改革的方向是形成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和工作的主動性與參與性,使其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都能夠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關鍵詞:信息構建;網絡時代;書評
一、信息構建的發展及研究現狀
有些學者以internet發展為背景,分前網絡時期和網絡時期兩個階段對信息構建進行研究。所謂前網絡時期,是指從沃爾曼1975年提出信息構建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這時期內,由于人們對internet的依賴程度不高,信息構建并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有關研究信息構建的文獻數量很少;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經濟已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新增長點。一切信息資源,面臨著廣泛應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網絡環境的巨大沖擊,都將以數字化的形式實現人們的利用需求。圖書館、檔案館等這些傳統的信息服務機構在信息化社會這個大背景下,也以數字圖書館、數字檔案館這些新概念、新模式應運而生。而面對如此浩瀚的信息資源,人們感到的是巨量信息的壓力與茫然,從而造成了信息焦慮和信息恐慌,而信息構建所強調的“使信息變得清晰可理解”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為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因此人們發現了信息構建在網絡時代應用的巨大潛力,意識到必須從宏觀的角度來對信息進行研究分析,信息構建開始倍受關注,有關信息構建的研究才開始迅速增長,并且產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這一時期也被稱為信息構建的網絡時期。Www.133229.cOM
《萬維網的信息構建》由美國的兩位具有圖書館學情報學背景的學者rosenfeldl和morvillep在1998年完成,是萬維網信息構建研究的開山之作,2002年出版第2版。[1]gilchrista與mahonb合著的《信息構建:以信息環境設計為目的》已于2004年出版。[2]主要論文有andrewdillon的《信息構建研究:我們從何而來》,jessejamesgarrett的《日常事物的信息構建》,等等。而國內的最早關于信息構建的兩篇論文是在2001年12月由中國科技情報學會理論方法與教育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國防科技信息學會情報學術專業委員會舉辦的“新世紀初情報學學科建設、發展與應用研討會”上由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的李箐和榮毅虹提交的,當時只是對信息構建的出現及基本概念作了初步的探析。此次會議首次提出我國的信息構建研究問題。[1]周曉英教授在2002年首次在國內的情報學核心期刊上《信息構建———情報學研究的新熱點》,在國內最先將信息構建翻譯為“信息構建”并得到情報學界的認同。[1]其他的文章有賴茂生的《關于信息構建的十個問題》,榮毅虹的博士論文《基于用戶認知的網站信息構建研究》。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4年度資助項目中有吉林大學畢強教授的“基于信息構建的網絡信息空間智能導航方法研究及其測評”項目和人民大學周曉英教授的“政府網站的信息構建”項目,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博士點基金項目中有武漢大學張玉峰教授的“基于信息構建的智能導航機理研究”項目等。[2]從2000年起,美國信息科學技術學會(asist)已連續七年舉辦信息構建峰會。由此可見,信息構建已受到了國內外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學者的普遍關注。
二、關于《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構建》
由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周曉英教授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增加了以美國聯邦政府的官方網站為例對有關政府網站的信息構建問題研究等方面的內容后,編著的《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構建》這部專著中,對信息構建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做了比較深入透徹的論述,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研究價值。在2005年由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出版,并榮獲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第三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全書共分十一章,除第一章的緒論和最后一章的結語外,本書可分為九個主題:(1)信息構建和信息理解的關系模型;(2)信息集合的信息構建;(3)信息構建的基本過程和信息構建過程中信息狀態的變化情況;(4)信息構建的內容與方法;(5)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構建的原理;(6)信息構建的基本原則;(7)信息構建的理論與實踐對情報學的影響;(8)信息構建的應用前景;(9)web站點信息構建的目標和方法以及在政府網站中的實現。
對該論著的介紹不是本文的任務,佳肴要自己去品嘗。筆者在這里僅談幾個寫作特點,也是本論著的優點,以和大家共勉。
(一)采用多種研究方法
為了探討信息構建理論及其它所涉及的相關概念和問題,從而得出科學、客觀、可信的研究結論和結果,作者在書中對不同的研究對象分別采用了一種或幾種研究方法來進行研究。比如說在探討理解和信息理解問題時,就運用了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其中涉獵到詮釋學、接受認識論、接受美學、哲學和符號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在其它的章節也分別采用了文獻調研法、模型法、分析綜合法、分析歸納法、信息抽象法、邏輯關系分析法等多種方法進行研究。通過研讀此書,除了獲得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構建的理論體系外,如能在以后的學習研究中能夠借鑒本書的這些研究方法,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獲。在今天,學科的發展日益專門化和學科壁壘日益高固的學術界,多點跨學科的研究是有益的。美國不少高校都有跨學科研究機構。
(二)一個核心論題,多個問題領域
核心論題就是信息構建。圍繞信息構建該書論述的領域很寬:信息理解,信息集合,信息存在狀態,信息組織、信息結構、web界面設計、導航系統設計、用戶信息需求、情報學,知識構建,政府網站,還有信息建筑師職業等。這樣一個系統性的探討,使得信息構建的研究兼有深度和廣度,不僅在理論上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用理論關照了各種不同的社會領域的問題;不是為理論而理論,而是把理論建立在活的社會事實基礎上。這個特點和作者近年發表的一些論文是一脈相承的。這個特點使得這本書視野寬廣,內容豐富,論述誘人,能給不同的人以智慧的啟發,各取所需。
(三)風格獨特,可讀性強
也許正是作者遵循了她在書中首次歸納出的信息構建的基本原則,即面向用戶,內容為王,強調設計,交互原則,形式與功能平衡,科學與藝術相結合這些原則,本書因加入大量的圖形、表格、案例、插入小資料等新表達方式,例如,在每一章的開篇部分,都引用了與本章節內容相關的語句,使得書中形式多樣化,從而使內容清晰、可理解。
(四)資料豐富翔實
作者對國內外相關理論調查并掌握得非常全面與深入,可以說引用的資料大多是第一手資料。參考內容豐富、翔實,涉獵歐美等國外多個國家的文獻專著。這里所提到的國外資料和信息來源也為其他研究信息構建的學者們提供了參考。同時,我國對信息構建的研究可以借鑒國外有些已成系統的研究資料。
最后,要特別強調的是,該學術論著多個創新點。如:“研究的角度和研究目標具有獨特性和新穎性”,“首次明確回答‘信息構建是針對所有信息集合的’”,“創立了信息理解和信息構建之間的關系模型”,“創立了信息構建過程中信息狀態的變化模型”,“首次對信息構建過程所體現的基本原理和原則進行了全面的歸納和提煉”,“結合實例對政府網站的信息構建問題展開了較為詳細的研究”等等。這些創新點,作者在最后一章都有詳細的總結,這里不再贅述。
三、結論
從前文中提到的出版的著作和發表的文章,還有申請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可以看出,目前國內關于信息構建的研究可以說正在從引進和介紹向深化探討與實踐方向發展,《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構建》這一學術著作的問世也正說明了這一點。全書對信息構建理論方法的論述邏輯性強,系統性強,創新點多,觀點和結論可信度高,相信能會推動國內學術界信息構建的研究熱潮。然而,信息構建畢竟是一個新課題,歷史短暫,研究及發展空間相當大,僅靠一個人、一本書是遠不夠的,希望與信息構建有相關背景學科的更多人加入到這方面的研究中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