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2 22:43: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學人生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9月27日,巴黎地區國家公派學者學生聯誼會成立大會在中國駐法使館教育處舉行。巴黎地區國家公派學者、學生等共計100令人參加了成立大會。教育處公使銜參贊朱小玉、一秘戴天華,負責國家公派生管理工作的二秘張小濤及相關協會負責人等也出席了大會。
朱小玉公參在致辭中對巴黎地區國家公派生聯誼會的正式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代表教育處對聯誼會籌備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她希望聯誼會在未來的工作中,一方面要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在法國家公派留學的學者和學生提供服務和幫助,另一方面要實現其社會功能,加強在法公派學者學生們的凝聚力、向心力,成就學業,為實現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作出貢獻。朱公參還針對在法留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和安全問題,提出了“平安留學”的口號,希望留學生們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并期望通過聯誼會建立公派留法人員的相互幫助機制。
成立大會由戴天華主持,他介紹,目前在法公派留學人員的人數已達620人,中法公派生項目超過10個。巴黎六大博士生高代表留法公派生就聯誼會籌備情況進行了簡要匯報。自今年8月份以來,在教育處主管老師的指導下,經過聯誼會籌備組成員們共同努力,逐步形成聯誼會基本框架,并組織編寫了《公派生留學法國指南》,開通了公派留法人員信息咨詢郵箱。巴黎地區國家公派生聯誼會的目的就是要搭建一個公派留法人員交流的平臺,以實現學術交流,思想開拓和生活服務三大功能。
聯誼會的成立標志著巴黎地區國家公派學者、學生們跨專業、跨學科交流的開始,能夠極大地促進在法公派留學人員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供稿 巴黎地區國家公派學者學生聯誼會)
留德中國學聯召開專題報告會
10月25日,中國留德學者學生團體聯合會2008專題報告會暨專業研討會在柏林工業大學舉行。約200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中國留德學者學生團體聯合會主席何星主持,中國駐德國使館臨時代辦、公使銜參贊趙彬以中德關系為題做了報告。隨后,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姜鋒回顧了中國實行教育開放政策30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007年各類在德留學人員約3.7萬人,其中在大學注冊的約2.7萬人,是在德外國留學生的最大群體,2008年(截至10月15日)各類留德回國人員2278人。廣大留學人員為祖國的興盛和繁榮,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F在,中德兩國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正不斷深入,展現出廣闊的前景。
會上,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副校長孟麗秋教授,德國漢學家、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和孔子學院院長羅梅君教授,漢堡工業大學的曾安平教授分別向大家作了學術報告。他們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生動豐富的例證、宏大開闊的視野向大家展示了各自在研究領域中的精彩篇章。特別是兩位中國教授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嚴謹的治學精神給在座的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后,中國留德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學會、留德華人化學化工學會、全德華人機電工程學會和中國留德學者計算機學會分別進行了專業研討會。來自德國各地高校的近百名留德學人就各專業領域的最新發展和時下熱門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會議期間還舉辦了“紀念改革開放留學30周年”展覽。
(供稿 中國留德學者學生團體聯合會)
法蘭克福教育組舉辦公派生座談會
10月26日,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教育組邀請了部分公派留學人員代表,在北威州首府杜塞爾多夫市舉行座談。
座談會上,教育組紀達夫領事簡要介紹了在德公派留學人員的特點與基本狀況,向大家提出了相關要求和注意事項。紀達夫說,2007年開始實施“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將高層次留學人才培養與高層次科研項目合作結合起來。他強調,國家對留學人員寄予厚望,希望廣大留學人員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學好本領,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隨后,紀達夫還就與會留學人員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疑惑,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并根據實際情況耐心地為大家出謀劃策,準確明了地為留學生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服務,使大家面對充裕而緊張的留學生活,心中有了一個更明確的目標。
與會留學人員針對公派留學人員的新特點、公派留學人員最突出的呼聲、使領館的管理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會場氣氛十分活躍。大家認為,隨著公派留學選派辦法和管理機制的調整,公派留學人員呈現出年輕化、層次高、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等新特點。大家紛紛表示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公派出國機會,以不懈的努力和扎實的工作回報祖國。
(供稿 駐法蘭克福總領館教育組)
第20屆全英學聯第一次常委會舉辦
10月11日,第20屆全英中國學聯第一次常委會擴大會議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召開。主席團、常委會成員以及近30位來自英國各地區的學聯干部參加了此次會議。中國駐英使館教育處一秘張總明等應邀出席。
張總明代表教育處對一直以來全英學聯所做的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誠摯的感謝。隨后,他還以一位留學前輩的身份,給在場的學聯干部提供了諸多經驗及指導,希望每一位學聯干部時刻以服務留英學生學者為宗旨,在學生學者中要起到旗幟作用。在工作中,學聯還需要注意培養每一個學聯干部團隊協作的工作意識。他說,學聯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只有團結協作才能使學聯呈現良好的運作及發展狀態。同時,學聯干部們要時刻保持大局和超前意識,做到大而顧國、小而顧家。面臨當今社會多邊的經濟政治形勢,要隨時調整思路,與國家大局協調一致。他提醒大家在工作中注意協調好學業與學聯工作之間的平衡關系,做到兼而顧主。
全英中國學聯主席李澤霖博士說,要建設“服務學聯、文化學聯、知識學聯”的新思路,本屆全英學聯將攜手各地方學聯,本著全心全意為留英學生學者服務的宗旨,繼續擴大宣傳力度,使學聯真正深入人心,同時擴大學聯在海外的影響,樹立學聯民間大使的形象。
隨后,王棟、孫嗥達、于斌、文雯以及宋雄偉幾位副主席就各自分管的部門工作計劃進行了介紹,并詳細聽取了在場教育處幾位負責人和學聯干部們的意見,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好的建議層出不窮,使各部門工作計劃更加趨于完善,大大提高了計劃的可實施性。
(供稿 全英中國學聯)
留學生就業與創業系列論壇在英國舉行
10月25日,由中國民生銀行主辦、全英中國學聯承辦,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協辦的“留學生就業與創業系列論壇”全球巡展首發站在英國倫敦及曼徹斯特兩地舉行。此次論壇,中國民生銀行不僅遠渡重洋為廣大海外留學生帶來了專門為其量身打造的內容豐富,貼心周到的金融“禮物”――留學生雙幣主題信
用卡,還首次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在了廣大留學生的回國就業和創業問題,力求能夠在留學生熱切關注的就業和創業問題上作出深入探討并給予積極建議。中國駐英使館及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館官員、VISA國際組織的代表,知名企業家及海外學者等眾多嘉賓及民生銀行高管親臨論壇現場并與超過干名的海外學子一起分享了創業、就業心得與人生感悟,并在現場向他們提供就業及創業資訊,全面介紹了民生留學特色金融服務。
全英中國學聯主席李澤霖說,此次活動全英中國學聯很榮幸與民生銀行共同開展。全英中國學聯精心打造“服務學聯、文化學聯、知識學聯”,近年來為廣大的留英學生提供了許多切身的服務。學聯工作力求面向多層次,全方位,英國是留學大國,每年歸國服務的人數占所有回國服務留學人員很大的比例,對于廣大的留英學子,每個人都會面對或者經歷過在就業與創業之間、歸國服務與暫時留英工作之間的抉擇與權衡,論壇的舉辦旨在為海外學子帶來一些啟示與幫助。論壇期間,VISA國際代表張楷淳先生,倫敦大學副校長郭正曉教授、華人金融協會監理會理事劉丹女士為大家作了精彩的演講。
據悉,中國民生銀行“留學生就業與創業系列論壇”將在全球其它主要留學目的地國家――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巡回舉辦,該論壇為鼓勵中國留學人員學成后報效祖國,將著重打造一個知名企業與全球中國留學人員溝通求職攻略、職業發展,工作心得,經驗交流的互動平臺。
(供稿 全英中國學聯)
留日學子大學園祭活動展示中國文化
大學園祭活動是在每年10月份最后一個周末舉行,今年的東工大學園祭活動在東京工業大學校園開幕。活動期間,整個校園對社會開放,來自各個國家的留學生和日本學生在校園內搭起數百個簡易帳篷經營各個國家的風味特色食品,展示民族文化,學校的許多研究室也對外開放,供大家參觀。
大學園祭活動上,中國留學生推出了中國料理店,并專門準備了統一的白色工作服,一起制作、出售美味的中國傳統食品。大餡餃子、流汁的小籠包,香氣四溢的春卷、民間小吃茶葉蛋多種美味盡收眼底。東工大中國學友會不僅僅出售中國傳統美食,還從中國帶來了北京奧運會紀念品、中國結等傳統工藝品,并從中國駐日使館借來了一幅幅優美的中國風景,文化、古跡、科技等精美圖畫,制作了宣傳中國文化的展板。伴隨著中國優美的民族音樂,通過學園祭活動向日本社會展示一個現在的中國。有的日本游客在品嘗了剛出鍋的餃子后,還詢問真正的中國餃子是怎么做的,當了解了包餃子的方法后開心地說這下可以回家給孩子們做正宗的中國餃子了。在活動中,留學生耐心細致的講解令日本游客大開眼界,他們紛紛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中國飲食文化、了解中國。
據悉,本次活動所得的收入將按照歷年的傳統,全部捐獻給國內的防沙造林、受災地區和支持失學兒童復學等公益活動。同東工大中國留學生一樣,東京大學、一橋大學、東京海洋大學、琦玉大學等許多日本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都會參加本大學的校園祭,生動、豐富地展示、宣傳中國文化,通過各種方式向日本社會介紹一個現代的中國。
(供稿 東京工業大學中國學友會)
墨爾本大學中國留學生舉行中國文化節
10月9日,由墨爾本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舉辦的中國文化節活動在墨爾本大學舉行。活動以弘揚中國文化為主旨,通過展示與互動相結合的形式,選擇中國文化一些簡單易懂,且形象化富有吸引力的方面展示給當地的老師與學生。據估計,參與此次文化節的人數在500左右。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汪銀兒副總領事和教育組朱國亮領事參加了文化節的各項活動。
為吸引更多外國友人的關注和參與,擴大活動影響力,墨大中國留學生將此次活動選擇在校園內人流最多的公共廣場舉辦。會場充滿了中國紅的色調,碩大的中國結與燈籠等大紅的中國元素不僅勾勒出了會場的邊界,也為整個會場營造出了具有強烈中國風情的氛圍。
當天的活動包含展示與互動兩個板塊。在展示板塊,主體形式包括中國民俗風景建筑等展板,將活動廣場劃分出不同的區域,吸引過往人群的注意力。同時推出了奧運開幕式講解的海報與滾動播出的中國文化史方面的小型講座。在會場布置上,墨大學聯還特意安排了由墨爾本大學建筑系學生制作的中國古代建筑模型――北京恭王府垂花門的1:5縮小實木模型,界定了本次活動的入口。
互動板塊穿插在展示板塊之中,包括樂器與舞蹈表演、中國傳統剪紙藝術、書法和國畫的現場演示與作品展覽。另外,還有中國傳統玩具的展示,其中既有空竹、陀螺等民間玩具,也有九連環,七巧板、魯班鎖等益智玩具。李昭同學表演的舞蹈《踏歌》展示了極高的技藝與美感,富有古典韻味的舞姿很好地層現了中國古典舞蹈的輕靈與舞者的柔美。來自寧波的陳逸峰同學表演的《簫舞》則將中國武術與表演觀賞性融為一體,在三次循環表演中屢屢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與喝彩。
留學生們還安排了身著漢服及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工作人員在場內及校園內展示,活躍會場氣氛。墨大學聯主席錢江表示,希望把墨爾本大學中國文化節做成一個品牌,在墨爾本大學范圍內架起溝通中澳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中國學生與外國朋友之間的互動和相互了解,更好地弘揚中國文化與精神。墨爾本大學孔子學院對這次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
(供稿 駐墨爾本總領館教育組)
蘇黎世華人生命科學論壇成立
為增進旅居瑞士從事生命科學研究與工作的中國學生學者的相互了解、交流與協作,進一步推動瑞士與中國的生命科學學術交流與合作,在蘇黎世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和瑞士中國學人科技協會的共同努力下,10月25日,蘇黎世華人生命科學論壇在蘇黎世正式成立。
論壇將定期舉辦華人學生學者學術研討會、瑞士中國人生命科學年會,以及中瑞在生命科技研發與工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活動。論壇成立的同時舉行了第一次學術研討會,吸引了許多對生命科學充滿濃厚興趣的中國學生學者。
第一位演講者是來自瑞士弗萊堡大學理學院醫學系楊志宏教授。楊教授的報告對動脈硬化疾病的發生與演化的機理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法作了清晰深入的介紹,并和與會的學生學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層開了深入細致的討論。第二位演講者是來自中科院植物所、現在瑞士聯邦理工大學植物所訪問的盧慶陶博士。盧博士對植物蛋白質組學研究的背景,技術手段與相關問題作了介紹,并重點介紹了關于葉衰老過程中水稻細胞蛋白質組的研究情況。研討會的最后演講者是中國駐瑞士使館科技處的萬秋山老師。他介紹了瑞士與中國在科技交流上的久遠歷史以及近年來中瑞兩國的科技交流現狀與展望,尤其對2008~2011年的中瑞科技合作戰略及其執行情況作了重點介紹。與會學生學者對科技合
作項目的申請、審批、經費、運作的相關細節以及個人在此過程中的參與方法進行了多方面的咨詢。
(供稿 蘇黎世華人生命科學論壇)
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孔子學院揭牌
10月30日,西班牙古城格拉納達的著名傳統文化區瑞阿雷霍鑼鼓喧天,彩龍起舞,格拉納達大學孔子學院開幕典禮在此隆重舉辦。在格拉納達大學校長弗朗西斯科?貢薩雷斯?洛德伊洛教授邀請下,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國有教授為孔子學院銘牌揭幕。中國駐西班牙使館邱小琪大使特意發來賀信表示祝賀。在致詞中,中外兩位校長分別回顧了兩校30年合作交流的歷史,對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下兩校合建的孔子學院寄予厚望。中國駐西班牙使館教育組一秘王志偉在賀辭中風趣地將孔子學院的開辦比作孔夫子西來講學,以文會友。出席此次典禮的還有外方院長佩德羅教授、中方院長范曄博士以及安達盧西亞省文化司司長和格拉納達市政府的代表。
在格拉納達大學校長的陪同下,中方代表及應邀與會的西班牙各界人士來到位于格拉納達大學現代語言中心“天使苑”分部的孔子學院新址,參觀了國家漢辦的贈書精品展,
隨后,與會的中外人士及當地群眾一起觀賞了中國傳統的儀慶活動――舞龍。參加表演的演員全部由心儀中國文化、修習傳統武術的西班牙人組成,他們的表演贏得了沿途廣大觀眾的喝彩。當地多家重要媒體先后對孔子學院開幕典禮的系列活動進行了采訪和報道。
此后,中外校長和與會嘉賓來到現代語言中心本部參觀了西班牙藝術家斐東鴿的書法作品展她醉心于中國書法藝術,曾赴華深造,潛心研習,不斷嘗試通過書法藝術實現中西文化的對話與交流。
(供稿 格拉納達大學孔子學院)
駐新使館教育處舉辦公派生座談會
11月1日,在新國家公派留學人員座談會在中國駐新加坡使館舉行。在新加坡工作和學習的公派訪問學者,聯合培養博士生以及攻讀學位博士生共計99人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使館教育處周建平參贊出席座談會并講話。她對2008級公派留學新同學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向大家介紹了2007級公派留學同學的科研生活情況,激勵新來的同學珍惜留學機會,刻苦學習,報效祖國。教育處一秘張國森希望公派留學人員在留學期間要保障人身、財產的安全,高度重視留學安全問題,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認真學習和努力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對公派留學人員作了具體的指導。
最后,留新公派學生學者聯誼會會長江清代表全體公派學生發言。她根據自己在新加坡學習和生活的經驗,提醒公派留學人員應該珍惜和合理規劃時間,講究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同時應該加強和當地科研人員的交流,開闊眼界,并提出了舉辦學術沙龍活動的計劃。汪清希望公派留學人員多和聯誼會溝通聯系,聯誼會將盡己所能為公派留學人員服務,公派留學人員更要提高安全意識,珍惜寶貴的留學機會。學有所成載譽而歸。
會后,大家就公派學生的假期時間、收取留學生注冊費用以及購買保險等問題進行了現場提問,張國森、汪清等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一解答。
(供稿 駐新使館教育處、留新國家公派留學學者學生聯誼會)
在韓國留學生博士聯誼會成立
11月2日,在在韓中國留學生聯合會的積極籌備和推動下,在韓中國留學生博士聯誼會成立大會暨以“交流、友誼、創新”為主題的首屆學術交流會在首爾舉行。中國駐韓使館公使銜參贊邢海明,教育參贊艾宏歌及教育處其他工作人員,以及韓國留華博士會等相關友好團體代表應邀出席了成立大會。約120名中國在韓留學的博士研究生和留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
大會伴隨著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正式開始。會議宣布了在韓中國留學生博士聯誼會的成立以及第一屆聯誼會組織成員。
邢海明公參代表程永華大使對聯誼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近年來,中韓兩國文化和人文交流不斷發展,在韓中國留學生不斷增加,留學生交流已成為兩國關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希望在韓中國留學生努力學習韓國的先進科技,為增進兩國友好合作作貢獻,學成報效祖國。
艾宏歌參贊說,在韓中國留學生博士聯誼會是由目前在韓學習、進修和從事研究工作和學術訪問的中國學者自發、自愿組成的群眾性學術團體,致力于加強中國留學生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廣泛開展與韓國社會各界和友好交流與聯系,充分發揮民間友好使者作用。
博士聯誼會第一任會長、韓國延世大學研究生院教育行政專業博士生張雷生在隨后的就職發言中表示,將不辜負各位領導、老師、友好人士和廣大同學對博士聯誼會寄予的殷切期望,帶領聯誼會全體成員一道努力,為在韓高層次留學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和溝通的平臺,努力使博士聯誼會成為促進各位在韓學人互相學習和增進友誼的一片沃土,成為中韓兩國人民之間交流的紐帶。
在科學研究方面,政府每年也投入大量經費,對生物及農業技術、醫藥、環境、能源、信息技術、水利工程等多個領域的研究進行支持。一直以來,被視為歐洲門戶的荷蘭都享有與歐洲其他主要生命科學園地聯系的地理優勢。生物技術的發展被視為荷蘭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繁榮昌盛的重要決定性因素。目前荷蘭擁有300多家生命科學企業,18所擁有生物技術專業的高等院校,以及政府及公共或私人成立的生命科學研究單位。在生物學、血液技術、心血管疾病、免疫與疫苗等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農業方面,研究人員致力于改良畜牧方法和動物分子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尤其是動物和植物基因組學的研究已成為熱點。荷蘭憑借畜牧和種植業方面所擁有的豐富專業經驗和技術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農業出口國。在清潔高能效的流程的應用以及再循環材料的使用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使荷蘭在環境生物技術界也享有盛名。
近年來,荷蘭已成為中國學生出國深造的優選國家之一,來荷留學人員日益增加,目前已達8000余人。其中很大比例的留學人員在生命科學相關專業領域深造、學習。荷蘭華人生命科學協會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發展壯大。
協會歷史
1995年7月,近40名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旅荷中國學者聚集在荷蘭生命科學之城瓦赫寧根(Wageningen)召開了“首屆旅荷中國學者生命科學學術討論會”,旨在促進旅荷中國學者的學術交流,增進相互間的聯系與合作。并于會后成立了“旅荷中國學者生命科學學會”,推選鐘筱波(現為美國堪薩斯大學醫療中心教授)、黨志超(現為荷蘭國家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院物質評估中心的高級評估師和工程師)、漆小泉(現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超(現為沈陽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等留學生為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并招募會員,為促進旅荷中國學者和國內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積極工作。
2010年,學會更名為荷蘭華人生命科學協會(英文名稱為Chinese Association of Life-Sciences in the Netherlands,英文簡稱為CALN,以下簡稱“協會”),并于2011年8月25日在荷蘭工商局(Kamer van Koophandel, KvK)成功注冊。
協會是一個獨立自主的、自發性的學術性非營利組織,為全歐華人專業協會聯合會(Federation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Europe,FCPAE)成員。協會的各項活動得到中國駐荷蘭使館教育處的指導與大力支持,與荷蘭境內主要的中國學聯、其他學術團體、高??蒲袡C構以及國內相關單位保持密切聯系,開展相關學術交流活動,為在荷生命科學領域學習、工作人員提供交流平臺,為中荷科學合作搭建橋梁。近年來,協會也在積極與歐洲其他專業協會,尤其是生物醫藥領域的專業協會開展密切合作,共謀發展,為國服務。
組織結構
為更好地為會員服務,協會根據多年發展經驗,編寫并完善了《荷蘭華人生命科學協會章程》。章程規定協會實行會長負責的理事會制度。協會設會長1名,負責統籌各部門工作;榮譽會長1名,作為顧問,為協會健康發展提供建議;理事會成員6名,分別負責辦公室、學術部、宣傳部、聯絡部、信息部和財務部工作;每個部門具有2~5名干事協助部門負責人開展具體工作。
近年來,隨著留荷中國學生人數的上升,以及協會影響力的擴大,目前協會登記注冊會員已達300余人,分別來自荷蘭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學生和學者,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的企業單位工作人員。計算機科學、物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大量學者也有加盟。眾多會員已成為行業專家甚至領軍人物,活躍在荷蘭或中國的科研機構、政府機關或企業界。
宗旨及主要職能
自成立之初,協會一貫秉承“為在荷華人科學工作者專業交流、尋找合作契機提供平臺”的工作宗旨,團結集體力量。目前,協會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學術交流活動,為會員提供工作信息,接待國內來荷訪問團,組織“春暉計劃”回國訪問創業團隊,引薦各種高層次人才(不限于生命科學領域)回國工作等。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增強會員之間的了解,并促進合作,為廣大海歸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構建起海外華人與中國生命科學發展的橋梁。
協會擁有自己的網站caln.nl,定期新聞、學術交流活動信息、回國發展或為國服務信息等。從2012年開始,協會定期在網上通訊,并通過郵件系統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
主要活動
2011 春季論壇
2011年2月26日,協會攜手華大基因(BGI)在荷蘭萊頓大學共同舉辦“荷蘭華人生命科學暨華大基因2011春季論壇”。萊頓大學醫學中心(LUMC)、荷蘭國家生物信息學中心(NBIC)、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所(SIBET)等中荷多個科研機構的專家和代表,與來自華大基因,帝斯曼(DSM)及億派國際(INSPIREES)等企業界人士,圍繞“人類健康、基因技術及其產業化”的主題,作了精彩演講,使聽眾了解測序技術和基因組學方面的最新科研動態,并就“個人職業規劃與國家發展”等話題,同與會人員展開熱烈的開放式討論,顯身說法,使青年學生學者頗受啟發。
顯而易見,這種學術方法的探索與思考的邏輯起點在于當下學術研究的窘境,并深深植根于古今中外學術研究理論資源的沃土。這種對學術研究方法的反思和探索,無疑體現了當代中國學人自覺的問題意識和深厚的學術情懷。當它逐漸豐富完善的時候,勢必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產生廣泛的影響并成為中國學術研究新的增長點。
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人文社會科學諸領域,令中國學人深感困惑與尷尬的是,整個20世紀的學術研究無可逃避的是在西方文化影響下的研究
從20世紀初期的進化論,到20世紀中期的理論,再到20世紀80年代“方法熱”中的各種新方法,漸次展開的學術研究景觀展示的是“拿來”或“舶來”的姿態。盲目相信一種理論不是理智上的美德,而是理智上的犯罪。
至于90年代,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學人的本土意識開始覺醒,民族主義思潮開始盛行,尤其是“后殖民理論”的“東方主義”的推波助瀾,讓“天朝帝國”的學界后裔們信心倍增。于是,從反思20世紀80年代浮躁空疏、寄心時政的學風開始,進而追溯和檢討“五四”學人所開創的學術范式,一場具有鮮明民族性的學術轉型開始了。
最近十年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開始回歸文獻。但是,回歸文獻的經典重讀或解讀是否能夠“還原歷史”和多大程度上“還原歷史”呢?回歸文獻后的分析理論是本土重建的理論框架還是一如既往的沿襲西方的理論話語呢?回歸文獻是學術研究的唯一正途嗎?正是在這種“問題意識”的導引下,鄭先生開始了對學術方法的反思。
對回歸文獻的經典重讀,鄭先生別有會心:“我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是:先對經典進行解讀,之后提升出若干觀念進行分類,再就是邏輯的敘述,最后將這些分析出來的東西與思想史的發展作一比較,引申出其優點與缺陷,闡明其影響和地位。這樣的方法當然有其優越性,但我后來進行了一些反省,發現:若從人生觀與死亡觀的角度來看,人們的思想必有一個變化相當大的過程,生死觀可以說是個我化色彩最強的思想系統;而且,更成問題的是,人們說出來的與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與真實的生活、人生的踐履有區別,有時區別還很大,甚至完全相反,所以僅僅局限在文獻的研究和解讀中是很難真正把握中國人生哲學史的全貌的,尤其不能深入地體驗思想家的生命情懷和生活意境?!?/p>
走出書齋后的他在進行詳細的實地考察后深深體會到了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遺訓。比如,一個傳世文獻的陳述,即使明顯可信,很多人都相信它,可是它也可能是偽科學的,而一個陳述雖然是不能讓人相信的,也沒有人相信它,但在科學上可能是有價值的。這里面有一個言意矛盾的問題。言意矛盾在古今中外各種語言中都存在,語言與思想存在著距離,傳世文獻中保存的東西絕非思想家的思想原貌。第一,存在“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矛盾。有些只可意會的東西,思想家也難以言傳。第二,存在“言不由衷”的困境。比如中國古代“為尊者諱”相沿成習,文字獄綿延不斷,所以“春秋筆法”實乃中國古代富有特色的寫作原則。第三,“思想家思想的變化遠遠大于其著作中表述的觀念,而這種變化往往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具體的生活環境之中?!边@后一點在筆者看來是最重要的,因為人類和人創造的歷史都在不斷變化中,而在變化中去看待歷史和人性本身的發展,自意大利哲學家維柯以來就一直是歷史研究的基本觀念和方法。
基于此,鄭先生認為,在傳世文獻中,許多東西被刻意回避,許多東西被有意識地隱蔽起來、深藏起來。因此僅僅從經典的解讀入手去研究思想家的思想是遠遠不夠的,至少也是不全面的。所以,他倡導引入“思想考古”的方法。自1999年以來,鄭先生前后耗時三年,行程上萬公里,對13個中國歷史上的學術文化大師如王安石、黃庭堅、周敦頤、陸象山等的遺蹤進行了深入的尋訪。“他不辭辛勞,走遍很多的偏僻的鄉村,走過不少崎嶇的山路,從祠宇、碑碣、荒墓之間,從殘存的文獻和故老的口頭上,探得了許多珍貴的典故舊事,厘清了一些存疑的思想關節,顯露了若干隱晦的事跡。”
二、“思想考古”方法不僅因其鮮明的針對性而具有充分的解釋力,而且由于它植根于古今中外學術研究的理論資源沃土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這正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學人堅守本土化立場和中西融合的開闊胸襟而催生的眾多學術方法的共同特色。鄭先生坦言,其“思想考古的方法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它建基于兩個方法之上:一是中國歷史學研究中具有悠久傳統的‘行走歷史’的方法……來源之二是出現于20世紀上半葉的法國年鑒學派?!?/p>
對于“行走歷史”,古今中外代不乏人。中國的司馬遷、顧炎武、萬斯同、朱希祖、、譚其驤等歷史學者都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踐履者。西方的希羅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圖也同樣是在遍歷各地歷史遺跡、考察各地民俗風情后完成自己的輝煌著述的。古今中外的學者,絕不僅僅在書齋爬梳文字,皓首窮經,他們歷來重視游歷以增見聞,以證載籍。他們每到一處,無不憑吊歷史遺跡,發思古之幽情,在自然山水中尋覓詩歌創作的靈感和安頓自己疲憊的心靈。
對于“年鑒學派”關于“歷史只有從敘述的變為解釋的,它才能成為一種科學”的“問題史學”,前此后此的西方史學理論也有一以貫之的傳統。
其實,“思想考古”的方法,也受惠于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和聞一多的“三重證據法”。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指出:“吾輩生于今日,于紙上材料之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新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馴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唯在今日始得為之?!甭勔欢嘣诖嘶A上,倡導文化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法。這種將現代考古學和歷史文獻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要求熟悉傳世文獻,然后再去關注文化實物遺存。
《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著作既為“思想考古”之作,便帶有田野調查的特點和游歷的性質,但卻散發著濃郁的學術氣息,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素養,而不像時下有些學者借講學和學術會議之機,游山玩水,舞文弄墨,發思古之“矯情”之類的“泛文化散文”。他更多的是關注思想家的故居、墓碑、家譜族譜、鄉賢的口承傳說故事等等,有著更深廣的人文情懷和實踐精神,而這往往是學院派輕視或匱乏的。
也正因為如此,他說這本書“不知是何文體”。筆者認為,這種無法定位自己著作文體的尷尬,恰好說明這種學術方法的內在張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它勢必在“文化散文”和“學者散文”的大潮中獨立潮頭。無論是“文化散文”還是“學者散文”,都有讓知識走向公共化的美好愿望。在這一點上,鄭先生這本著作的平民視野以及現場感尤其引人注目。清華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張豈之為該書所作的序認為,“為推進中國哲學的研究及普及化,不但在研究方法上應有所創新,而且在勾勒歷史上哲學家的思想亦應力求立體化,使更多的讀者能從中受益。”可以說,鄭先生這部著作完全達到了這種效果。
考古是為了能發掘傳世文獻中沒有的的東西,思想考古是為了還原歷史。我們堅信,沿著這種富有創新精神的學術理路,在進一步的思想考古中,鄭先生一定能夠豐富、完善和提升這一方法。當它達到一定的理論含量時,勢必成為中國學術研究新的增長點。
參考文獻:
[1] 季羨林.東方文化與東方文明[J].文藝爭鳴,1992,(2).
[2]陳平原.走出五四[M].學者的人間情懷[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70.
駐比使館教育參贊薛浣白:盡管當今社會上存在著多元的價值觀,但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和社會主義的主流價值觀念不應改變。作為海外學人這一特殊的群體,在理解、思考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時,應當體現出留學生所處的環境和自身的特點。首先應該做到“知榮識恥”,明確具體的行為道德規范。留學生要堅持以為祖國爭光添彩、為國為民服務、攀登科學高峰、刻苦勤奮研習、團結友愛互助,誠實守信做人、遵紀守法持規和努力艱苦奮斗為榮;要以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為首要,時刻謹記自己是中國人,努力做到“愛國、報國、興國、強國”,絕不做有損于國家利益和中華民族形象的事情;要以刻苦鉆研??茖W嚴謹的態度治學,獻身科學積極創新,向世人展示當代中國學者的情操和風范;要嚴守道德底線,遵紀守法,杜絕學術造假,逃學作弊等行為的發生要誠信為人,真誠待人,在同學之間要少一分冷漠,多一些關切,多一些提醒,相幫相助,一起順利度過愉快的留學生活??傊瑢嵺`社會主義榮辱觀,揚榮棄恥,大家要努力身體力行,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
旅比專業人士協會趙超,周中一。高偉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代中國,全社會共同遵守的道德觀的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的建設任務可能會比物質文明現代化的過程更長期。更困難。通過學習和領會“八榮八恥”,一要自覺地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周圍的華僑和同胞,盡可能深入地融進當地社會,努力提升海外留學人員及中國人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形象二要積極參與“春暉計劃”等項目,加強與國內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國服務三要一如既往地關心在比的留學生,幫助他們盡快地熟悉學習生活環境,以實際行動來踐行“八榮八恥”。
國家公派漢語教師奠莉:不少海外學人現實所擁有的很多都是由祖國提供和培養的,因此,無論是學成歸國還是在外工作都應該對祖國和人民有所回饋。每一個海外學人要在中外科學、教育和文化交流中積極發揮橋梁作用,擔負起宣傳祖國現代化建設成就,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的責任。此外,每個海外學子實際上都是一面鏡子,外國人是通過他遇到的留學生來認識和了解當代中國人的,因此,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以“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樹立起良好的中國留學生的形象。
布魯塞爾、根特、安特衛普、列日、魯汶、新魯汶學聯會高悅、劉璐、韓凜等:應當努力把學聯會辦成“留學生之家”,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伸出友誼之手,為留學生排憂解難,減緩緊張的學習壓力和豐富單調的留學生活。另一方面,要利用學聯會的網站宣揚好人好事,警示不良行為,在中國留學生中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風氣。
2005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章少輝:回顧了自己“半工半讀”的求學經歷,認為“艱苦奮斗”精神對于留學生群體非常重要。他說,當看到個別學生學習不上進,還有揮霍浪費現象時。他十分痛心。他建議大家共同向這些學生說明利害得失,傳授學習的體會和經驗,幫助他們最終學有所成。
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曾躍勤: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大豐富了社會主義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的內涵。眾所周知,我國人民長期受傳統文化影響。知恥的觀念深入到每個人的心靈,海外留學生也不例外。雖然我們生活在與我國傳統道德文化背景相差很大的國家,但我們言行中的點點滴滴都滲透出了傳統文化的影響。所以,每一個生活在外的留學生都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小節,加強自身修養,刻苦鉆研業務,努力學習,溶入當地社會,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了解所在國文化風俗,并積極尋找機會向他們傳授中國文化,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民間形象大使。給所在國人民留下良好印象。
另外,不能因為一個人在外就放松自己在道德上的要求,有一些留學生因為自制能力弱,不知不覺就被周圍不良環境污染。不僅荒廢了青春,還浪費了父母辛苦掙來的錢。最后學業未完成,不敢回國,就在外打工流浪。這些悲慘的事情發生原因是道德觀念薄弱。
【關鍵詞】國學 傳統文化 小學教育
1、對國學的認識
談到國學,就能看到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對此的不屑與無謂,這讓我們十分痛心。國學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食糧。國學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是萬萬不可拋棄的。小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要建設者,傳承和發揚國學、養成良好的人格素養,是十分必要的。
國學,是一國所固有的學術。國學和文學數學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國家之學或者治國之學。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學術,以儒學為主題,同時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文學、民俗、歷史、語言、數術等等的一系列文化與學術。
國學的經典分類是經史子集。“ 經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容區分的四大部類。經史子集具體分類如下―― 經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集部:收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楚辭、別集、詩文評、詩詞五類。
2、小學生學習國學的現實意義
對于我們當代小學生來說,學習國學究竟有什么現實意義呢?簡單來說,就是能夠更多地了解、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道德修養;健全人格;開拓自己的思維和視野;充實自己和提升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和弘揚國學文化。
2.1 健全人格
國學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自宋代以來,《四書》是中國人的基本信仰與信念,是中國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傳戶誦之學,哪怕是鄉間不識字的勞動者,也是自覺實踐其中做人的道理。
國學文化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中國優秀的古典經文意存高遠,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他們在了解、學習國學知識的同時,一些習慣和品格也在漸漸形成。例如尊老愛幼,正直誠實,勤奮刻苦,博愛仁義等,這些美好而偉大的人格隨著學習國學,正在慢慢得養成。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得到很好的健全,健康的人格基本成型。
2.2 增強綜合素質
十三歲以前人的記憶力很強,而且不容易忘記。所以在兒童時期,多多背誦一點蒙學讀物,比如《弟子規》、《千家詩》、《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論語》、《大學》等,對于以后的發展很有好處,而且也可以適當得開發智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以后后慢慢理解,終身受益無窮。有一句古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不僅對孩子們學人文有好處,而且對孩子們學科學有好處,對孩子們將來做人、立身行世都有好處。
2.3培養愛國精神
國學是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集合,內容博大精深,奧妙無窮?!扒倨鍟嬙娋撇琛?,更是承載著多少令人艷羨的藝術。毫無疑問,小學生在學習國學知識的同時,感受到了中國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和豐富多彩的藝術氣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文天祥,岳飛,戚繼光等愛國英雄的偉大事跡更是讓孩子們銘刻在心,向往不已。
3、校園生活中,我們如何傳承和發展國學文化
國學不是古板、迂腐的舊思想、舊文化,而是中國歷代以來經典的、珍貴的文化和學術。國學作為中華民族最傳統的學問之一,對國學的學習交流往往會牽扯到我們內心最深處的信仰與傳承,而這些東西是中華文化最彌足珍貴的東西,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似乎被忽視卻又不知不覺受到影響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我們華夏文化的根基,是我們的精神源頭,需要我們用心去看待它。我們在校園中,更是要用心學習國學知識,培養高尚的品德。
3.1 引導學習
小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需要我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作為教師,我們要正確得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正確認識國學,然后教育學生懂禮貌,知禮儀,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適當得向學生推薦一些諸如《唐詩宋詞》這樣的經典書目,并經常舉辦相關的朗誦比賽等,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成長。
3.2 與時俱進
身處信息化時代的我們,不能脫離社會而故步自封。在學習國學知識時,要時常引進現代教育教學方式,擺脫枯燥的、晦澀的傳統學習模式,對國學方面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3.3 因材施教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在進行國學教育時,也要充分注意到孩子的實際年齡和認知程度,讓他們在學習國學的時候多注重內在的文化內涵,而不是所謂的形式主義。主張孩子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多從實際出發,適當進行創新。對于不同接受能力和不同性格的孩子,也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針,多多發覺孩子的個性,解放天性。
4、結束語
國學是中國璀璨的傳統文化,國學教育可以培養孩子自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教會他們如何為人處世,更塑造了他們仁義博愛的性格和品德,受用終身?!盀樘斓亓⑿?,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我們不變的追求,更是下一代無悔的抉擇。
國學教育勢在必行,國學教育任重道遠,國學教育功在千秋。只要我們從事小學教育的同仁們虛心學習,潛心研究,不懈努力,頑強拼搏,一定會把學生帶進國學殿堂,讓他們知之、好之、樂之,享受知識盛宴,長成擎天棟梁!
參考文獻:
祝賀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揭牌典禮暨首屆北師大人文宗教高端論壇開幕。祝賀許嘉璐先生就任北師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長。近些年來,許先生參與中外文明交流、對話,努力弘揚中華文化,取得了豐碩成果;從現在起許先生領導一個有眾多才俊參加的穩定而有序的人文學術研究機構,肯定會在中華文化研究與中外文化交流、會通方面再上一層樓。
二、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北師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成立發出的邀請函中有這樣的話:“和諧是中華文化價值的核心,也是中國發展模式成功的深層原因,然而目前國內的學術研究多在西方學術體系框架內作專門化研究,罕有多學科上的交流、綜合與融通。由于缺乏適宜的方式繼承傳統,現代學術幾乎與傳統學術割裂,難以培養出融通古今、貫通多學科的復合型人才,也難以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及中國發展模式的成功作出合理的解釋?!睘楦淖儗W術上的這種狀況,北師大人文宗教研究院擬通過會通的學術方式,“為實現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培養優秀的人才和學術團隊”。
當我讀到上述的文句以后,便想起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我國大學的文學、史學、哲學和藝術(即人文學科)在分門別類的研究中取得很大成績,培養出許多優秀的人文學者。不過由于學科的分類越來越細,致使從文化思想的整體上去研究中華文化也有所缺失。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中期,即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為防止出現人文學科研究中的單一化傾向,曾經提出從整體上研究中華文化的要求。例如,國學研究院主任吳宓教授在《清華開辦研究院之旨趣及經過》一文中提到,國學研究院所聘導師,需具有三種能力:“(一)通知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二)具正確、精密之科學的治學方法;(三)稔悉歐美日本學者研究東方語言及中國文化之成績,與學生以個人接觸、親近講習之機會,期以短時間之內獲益至多。”(《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一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年,第373頁)清華國學院辦了四年(1925―1929年),由于導師們“通知中華學術文化全體(即整體)”,不少畢業生在文、史、哲學術舞臺上都有不凡的表現。
今天(即將跨進2011年),北京師范大學成立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強調多學科交流、融合與會通,朝著培養“融通古今、貫通多學科的復合型人才”的方向努力,這不僅是我國高等教育對以往經驗的繼承與發展,而且會給我國大學人文學科的進一步提高學術質量開辟更加廣闊的道路。
三、人文與科技
融通古今、貫通多學科的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有人文社會科學的貫通,而且有人文與科技的融合。當前,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的統一,在我國高等教育中依然不可忽視。
舉一例:多年來,我國人文學者對于中華文化中的儒學進行了深入研究,在一些難點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這是有目共睹的事。但也有不足,就是關于儒學與中國古代科技的關系,尚缺少有深度的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史的專家們,一般不研究儒學,而研究儒學的人文學者往往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涉獵古代科技。有一種比較傳統的觀點,認為儒學重人事、輕自然,不利于中國古代科技。然而,許多古代有成就的科技大家在學養和操守上都能“通《五經》、貫六藝”。至于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對中國古代科技創造與道家思想的關系,有較深入的分析,但是關于儒學與古代科技的論述,尚未達到高標準。
中國古代科技沒有走向近代,這是歷史事實。世界的近代科學,其故鄉是在西歐,它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緊密相聯。17世紀西方科學革命時期,天文學與物理學領域的變革成為先導,接著是數學與哲學方法論的創新。而當時中國尚處于明、清封建社會的后期,缺少推動自然科學革命的強大動力,只是在中國若干早期啟蒙思想家的頭腦里反映出若干新思想的印跡。今天我們對中國古代人文學術的研究,固然不必套用西方學術的框架,但是,將中國學術放在世界學術的背景下進行研究,東西互補、中外對比,揭示中國學術的特點,是必要的。
當今,我國人文學者需要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成果來進行人文學術研究,至于從理性上加深認識文化與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這對于我們研究人文學術,等于建筑了一個更高的平臺。應當承認,我國人文學術研究,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在人文與科技的融合上,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
四、人文學術研究的責任
時至今日,中華文化的研究期待著一個突破,從“描述”性發展到“分析”性;從“實證”性演進到“理論”性。為此,就不能不研究我們自己的學術史。
學術史不同于政治史、法律史,也不同于宗教史、思想史。顧名思義,學術史研究的是“學術”,而學術的載體主要是學術著作。因此,學術史不能不研究我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以闡明它們在學術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學術史不能缺少有代表性的學術大家,他們的出現總是與一定的時代條件相聯系;這里所說的“時代”主要是指學科發展的歷史時代。例如,當某一學科發展到一定階段,如不革新,仍然沿著老路走,就有可能萎縮。當學術上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歷史需要它向前推進,這個時候,學術大家便會應運而生。當然還有其他條件,如學術環境、學者自身的學養和經驗等等。
學術大家的著作,是寶貴的學術財富,它們一般都關注學術的會通,關注對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探討,既有微觀研究,又有宏觀把握;既有美學審視,又有理論闡釋,如果只在一個狹小的專業范圍內精研,可能成為學者,未必就是大家。如果不緊扣學術創新的脈搏,沒有獨立自得的精神,缺少深刻的理論思維,那就很難成為有深遠影響的大家。
從我國近代學術史中可以看到,學術大家都是學者兼思想家(這里所說“思想”未必就是政治思想,主要指哲學思想與方法論,以及對于民族命運的關懷),一身而二任焉。學術的思想才有深度,有前瞻I生;思想的學術才有活力,體現時代的特征。思想與學術的內在融合,這也許是21世紀我國人文學術發展的主軸。
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應然性需求和實然性缺失之間存在較大鴻溝,開展國學教育,促進大學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識習得的認可和自信,及對民族文化價值的探索和體悟,推動基于文化自覺的民族文化傳統踐行和升華,具有深遠意義。同時,需要構建大學國學教育課程體系,拓展國學教育陣地,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民族精神和鞏固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
關鍵詞:
國學教育;傳統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覺
當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掀,深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價值倫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熱點和社會關注。各個層類的有識之士本著重鑄民族精神,傳承優秀民族價值觀的宗旨,直面社會痼疾,反思百年來西方文化的沖擊和破壞,尋求和實踐優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揚的途徑。而這其中,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民族價值觀念和倫理精神)教育,培育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復興的主陣地,尤顯急迫和意義深遠。筆者結合攀枝花學院《國學基礎》課程教學實踐和思考,來討論這一主題。同時,需要提前解決的問題是“信仰”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詞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禮敬的對民族道德精神的體悟和研修,進而達到踐行優良民族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覺、文化自強。
一、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義及其實然性缺失
大學生是我們民族復興事業的生力軍,也是民族文化傳承和振興的主體,青年興則國家興,大學生是否具備基本民族文化知識,是否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歷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覺體悟和研習民族文化精要知識,能否弘揚民族文化核心價值觀和倫理觀,做到厚德自強,信義擔當,既是大學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長和人格健全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代大學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更是應對民族文化危機和道德沙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基礎和動力。雖則培育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義不言自明。然而,考察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現狀卻讓我們倍感心灼。根據筆者平時觀察,與大學生交流,以及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應然性需求和實然性缺失之間鴻溝較大。一是對民族文化認同不夠,惟西方文化為尊。多元文化特別是打著民主自由幌子的歐美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大行其道,嚴重沖擊青年一代的文化觀和信仰基礎。許多大學生對民族文化認同性和自豪感嚴重不足,對來勢兇猛的外來文化分析辨別能力不足,盲目認同西方社會的生活和娛樂方式,看美國大片,聽外國歌曲,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風靡大學校園,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的傳統節日在大學校園里反倒顯得冷清,對西方文化過分的依賴和崇拜;二是傳統文化知識缺乏,民族文化虛無主義,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強調,基于對本國歷史的了解應對本國歷史懷有一種溫情和敬意,“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1]錢穆先生所言“本國歷史”與民族之精神、傳統之文化密切關聯,極力批評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學生群體,對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離;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倫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義和當今價值,崇尚實用、功利、享樂,認為華夏傳統文化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已經一無可取之處,應當求助于先進的技術工具和西方的契約精神。這造成了倫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尋。大學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以上兩點反映了當今大學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這要求我們創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學生中間開展內容豐盈、形式多樣的國學教育,努力培育大學生民族文化意識,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華民族精神。
二、國學教育促進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個維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識習得的認可和自信。構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對大學生不良價值觀的重塑,而這樣一種關乎民族文化命運的培育過程是以大學生對于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和習得為前提的。必須讓我們的大學生邁進國學的“門檻”,并且“徜徉”在處處經典的傳統文化的大觀園里,在我們教師的講解和引領下,體會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們認識到我們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壯美,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可和自信。知識是敲門磚,更是一扇窗,通過國學教育(在這里,國學教育指的是以漢民族文化為主干,以儒家道德為主體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授和弘揚),大學生能夠發現除了影響世界進程的四大發明,我們還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志品質,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之德,有“見素抱樸”、“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載中華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漢字,有數不勝數的文學高峰和熠熠閃光的文學作品,有蘊含人生況味的琴棋書畫,有厚重輝煌的人類歷史,有無可比擬的工藝技術,還有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這些不僅在產生的時代不遜色于西方的歷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們更稀缺,更先進,更符合人的自由發展,更利于應對當今世界性的難題和人類的困境。有了這樣的認可,大學生才會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較,不會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絕,激勵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用于應對外來文化的洪水猛獸,體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礎上的對于民族文化價值的探索和體悟。文化信仰和傳承是一個民族的核心,深層次來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實物和文化典籍的傳承,雖然必須有這種載體,但更主要是一種民族文化心理和價值觀的傳遞,“構成民族特征的各種文化要素的傳遞,只有經過心理傳承的過濾和整合,才能為該民族的社會群體所共識”。[2]“國學代表了中國浩瀚五千年文明積淀中的核心價值,代表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無疑問的是教育的主體是作為自由個體的大學生,所謂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學生對種種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的自我評判和體悟,以及再生產、再復制性質的探索,探索隱藏在國學知識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時代性需要傳承主體的探索和體悟,進而形成個體和群體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國學教育在達到知識傳授的目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促使大學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維度去理解、接納、體悟中華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覺的民族文化傳統踐行和升華。“所謂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曉該文化的誕生、形成過程,知曉該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優勢,了解該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簡言之,就是要有正確、健康的文化觀。”[4]基于認知和體悟的民族文化自覺更利于大學生發揚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質。盡管信仰關涉人的終極價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體現為宗教儀式活動的一樣,民族文化信仰應該在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和生命實踐中呈現出來,因為信仰必然靠著它指導下的(實踐)行為才成為這樣一種我們看不見但是我們承認其存在的精神活動,反過來,一種活動會產生并鞏固一種文化信仰。所以,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鞏固,必須也必然會由認知和體悟遞進到實踐行為。從知識類型來講,國學教育中不僅有理論性和思辨性的知識,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應用型和技術性的知識,在吃穿住行、人際交往、修養生性等方面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指導,能在行為失范、自我迷失的時候對大學生進行矯正,更能在無路可走、面臨挫折的人生關口提供一種來自靈魂的支持。
三、國學教育開展的可能形式及相關問題探討
大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開展國學教育,以國學精華來培植大學生群體的中華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構建大學國學教育課程體系,開設國學教育相關課程,我們已經看到席卷全社會的“國學熱”已經開始在大學校園蔓延,部分有條件的高校已經開設了國學或傳統文化類的院系、專業,出版了多種國學類教材,著力培養民族文化領域專業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領整個大學及全社會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和探索。對于更多的高校來說,受限于師資及辦學類型多種因素,以通識課的形式開展國學教育更具普適性,受眾面更廣,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種普及型的國學教育開展過程中同樣需要不斷加強師資建設,豐富國學教育的課程門類,既要有概要性的國學課程,幫助學生走近民族文化,認識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從文學、歷史、哲學、藝術以及服飾、飲食等各個方面有條件地開設國學類課程,以及專題性講座擴展廣度和深度,形成系統,便于大學生選擇符合自己審美興趣的課程進行研修。另一方面,我們的國學教育更要走出課堂,以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親近大學生,要把國學教育及傳統文化弘揚作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團等學生組織,借助傳統民族節日等契機,將民族文化的傳統性和時代性有機融合,將國學精要與大學生課外活動結合起來,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種可觀可感可參與的形式呈現出來,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民族精神和鞏固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還需要澄清的問題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識的區別。民族意識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體長期積淀和內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觀念,強調的是一個族群的生存空間、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續,是構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現代民族國家的構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則是一種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識的基底,是個體對群體精神生活的積極向往,由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可和禮敬能夠升華為一種明確的民族觀念。信仰產生力量,信仰同時具有一種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語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擺脫“狹隘民族主義”的影響,培育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不僅僅是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權益,同樣也是為了作為全人類財富的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不是站在對立面排斥外來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豐富我們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類生活共同體視閾中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和價值。
作者:王發奎 單位:攀枝花學院發規處
參考文獻:
[1]錢穆.國史大綱[M].上海:商務印書館,1994:2.
[2]趙世林.論民族文化傳承的本質[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