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4 07:06: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商管理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實訓軟件 功能 開發 教學規律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高職教學實訓實踐課程的要求,高等職業院校都配備了相應的實訓實驗室、電腦設備等軟硬件。筆者結合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針對上海、浙江和廣州三家實訓軟件不同的工商管理類模塊,如市場營銷實訓軟件、工商管理模擬軟件和人力資源管理實訓軟件進行個案研究,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征,探討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今后的教學軟件的采用、實施及教學軟件的開發者提供理論和實際的幫助,使將來的軟件開發、設計與高等職業教學規律相結合,使其更好地服務工商管理教學,也更好地服務社會。
一、工商管理類教學實訓軟件存在的問題
1、工商管理類實訓軟件開發的教學思路亟需梳理
本文所分析的三款軟件反映了當前部分公司所開發的工商類實訓軟件的面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表現為開發思路不明確,存在著對高等職業教學規律認識的缺失。當前高等職業的教學主要特征是強調學生掌握技能,因此根據課程的性質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如教學做一體化式教學法、行動導向式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每一種教學模式或方法有一定的課程針對性、有一定的教學環境與條件的要求。從對目前這幾款軟件的分析表明,它們不能鮮明地體現出其屬于哪種教學模式,這降低了軟件開發的水準。軟件的開發者一定要對具體的課程進行研究,根據適合的教學模式進行功能開發。
2、工商管理類教學軟件開發的學科專業性需要加強
工商類課程的特點與其他相比有獨具的特色:既有專業的深度又有專業的廣度,專業細分與專業綜合的特點兼具。就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理解其中的知識,掌握其中的技能絕非易事。除了普通講授式的課程要求有高的專業教學水平外,實訓軟件課程也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教學水平。然而我們卻沒有發現其中的專業特色,表現為專業體系的邏輯既與課程專業不符,也與企業實際管理脫節。以市場營銷模擬教學軟件為例,其軟件介紹為:“教師端系統建立一個模擬營銷環境。學生通過在模擬環境中扮演生產商、經銷商及顧客三種角色,進行相應角色的市場環境分析,制定營銷戰略和具體的營銷計劃。”表述似乎合理,然而卻達不到市場營銷專業所要求的水準。市場營銷的主體是企業,而非對象――消費者,消費者當然很重要。然而,從學生的角度去扮演某種消費者是不科學的,因而所得結果必然是不全面的。這種方式忽視了市場營銷中的市場細分的問題,而市場細分是當前市場營銷學的基石之一。
3、工商管理類教學軟件權威內容的缺失
工商管理類的教學特色要有豐富和真實的情景與內容,其仿真度不夠必然導致學科的理解僅限于一些籠統的概念。如計劃、組織、協調指揮和控制,這些工商管理學上的概念與內涵一定要通過真實的案例進行詮釋,才能形成知識與技能的良性循環。從幾款軟件來看,這方面內容的缺失不容忽視。因此這對軟件的開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建立專業知識庫的重要性。
二、工商管理類教學實訓軟件的開發思路分析
1、實訓軟件的功能開發需要和課程設置相適應
實訓軟件的開發須滿足課程設置的要求,以教學計劃(培養方案)為總規劃,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為具體學科規劃,以教材為知識載體,這是目前最普遍的對課程的理解;在現實教學中也得到認同,原因就在于其符合當前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要求。
就筆者前期接觸考察的三款教學軟件來看,其開發者有上海、浙江和廣州三地的公司,其共同點是缺乏對教學課程的支撐。具體表現為:其一,內容缺失較多,其中工商企業管理綜合實訓軟件甚至沒有企業財務管理這樣的基本模塊;其二,沒有配套的教材,因此實訓課就成為對著電腦里面的內容進行操作,系統性不強。有人認為,有軟件里的內容,不需要教材一樣可以讓學生學習。這樣的看法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教材的指導性、系統性是根據教學規律、教學實踐總結的成果的,不可貿然舍棄,它的意義和作用是實訓軟件不具備的;實訓軟件的開發應以此為藍本,不斷加強其理論性和系統性。
2、實訓軟件的開發須體現其獨特的科技功能
筆者在應用五款工商管理軟件時發現,軟件開發者沒有發揮軟件的功能,大部分是一些基本的操作應用。這完全不能體現其實訓軟件的獨特的科技功能。分析其開發功能的缺陷有三。
(1)軟件開發的功能僅僅是將一種“平面”思維移植到軟件里面而已。舉例說,案例分析這一工商管理重要的教學方法,本應是實訓軟件功能開發的重點,而軟件開發者們卻僅僅把案例的文字內容放在軟件里面,這與教師用普通的word文件在課室里投影何異?或者說與學生翻看教材內容何異?與教師的教學有何裨益?實訓軟件如果不能有具獨特的科技功能,則必然會使學生的期望值降低,影響實訓工作的展開。
(2)軟件的開發應當符合系統開發的“閉環原則”。再以工商管理綜合實訓軟件為例。工商管理工作本身就要求符合閉環管理,亦即要求把所分析的企業的產―供―銷、或人、財、物的管理過程作為一個有始有終的閉環系統,把系統中的各項業務管理,如生產、供應、市場、銷售、物流、人力資源、財物等作為一個有信息輸入、有信息反饋,有目標、有結果,有起點、有終點,再從更高的起點到更高的終點這樣一個相對完整的業務鏈。軟件的開發也應如此,有前文也要有后語,前后呼應,不能只開發某一功能,后續完全沒有相應的功能配合。就工商綜合實訓而言,既然有產品管理功能,就會有銷售管理功能,就會有財務管理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業務功能。而筆者所接觸的幾家綜合實訓軟件的開發卻忽略了這一重要的開發思維,乃至軟件前后各功能相互割裂,非常分散,這種缺憾有相當的代表性。當然,筆者僅以有限的軟件作為分析對象或有不全面之處。
(3)軟件的開發應體現其高技術特點。目前開發的工商管理類軟件多半是將一些文字內容的組合放在軟件里,最多是放一些教學視頻,而不能體現軟件高技術含量。實訓軟件的開發必須體現課程內容及教學的流程性、互動性、操作性。教師如何應用軟件的操作按鈕指導學生回應,這就給軟件的開發者提出高要求,絕不僅僅是把一些內容放在軟件里,而應當使用相應的技術來完成。舉例而言,在市場預測、人力資源規劃需求預測、銷售預測這類教學中,完全可以將量化的數學統計內容放進來,將高職類院校學生學習統計學的困難解除,而學生也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如最小二乘法這樣的題目,真正可體現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而這方面的實用功能卻在實訓軟件中鮮見。
3、實訓軟件應當配合高職院校教學做一體化的教改方向
高職教學的特色應當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改革方向。工商管理實踐教學更要體現教師精講、學生多做特色,因此迫切需要好的互動載體,而實訓軟件則是體現工商管理教學的重要載體。
(1)實訓軟件應當體現“教學做”的教學過程。教、學、做皆不可偏廢。教師精講,不等于教師不講。精講是要抓住重點,講清要點,突破難點,啟發學生思維,對教師的要求只高不低。工商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理論和實踐結合得非常強的課程,而且涉及的知識層面十分廣泛,讓高職學生掌握企業管理,實非易事。如何避免工商管理的教學流光掠影,浮于表面,很需要教師的功力,需要實訓軟件助教師一臂之力。
(2)實訓軟件的開發應當體現學生的參與性。學生在實訓軟件中加強“實際操作”,寓教于做;實訓軟件恰應體現強化理論在教學的應用。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學習就是形成條件反射。例如,教學機器就是一門按學科的內容和邏輯聯系分成的一系列知識項目,編制在一套嚴密的、逐次加深的問題??蚶锩?,學生正確回答前一個步驟的問題,則進入下一個步驟。一些游戲攻略軟件的設計就非常符合學習強化理論,環環相扣,不斷深入,多種角色互想配合。需要說明的是,讓學生做,不等于讓學生不思考,一款好的軟件是令學習者邊學邊做,或者做中學的。這符合高職院校學生勤于實際操作而疏于邏輯思考的特點。
(3)實訓軟件的開發應當體現課程的評價功能,從每一個知識項目出發,再對學習的結果進行考核。軟件的開發在技術上的實現應當體現形成性評價,而且這種評價恰恰有軟件的科技優勢。課程體系的形成性考核,是指對學習者學習過程的全面測評,它要對學習者的學習成果進行階段性考核,完整地體現出學習者對學習目標的掌握程度,而非期末的一紙試卷。高職院校當前提倡這種形成性評價,我們的高科技的軟件開發者卻忽略了這一重要的教學發展方向。
4、實訓軟件的開發應體現校企合作、知識產權共享的開放思維
實訓軟件的開發一般是軟件公司開發,開發好后再銷售給各高校,往往處于閉門造車的局面。而各高校由于有其不同專業的限制,以及教育體制內的固有的思維定勢,幾乎難以見到獨立的優秀軟件。而校企合作,資源互補,則可以實現雙方共贏;企業有追求效率的動力,學校有對教育領域規律的把握。雙方應當摒棄甲方乙方的固有角色定位,建立雙方合作共贏、知識產權共享的成果。比如,雙方簽訂合作協議,開發者利用對最新科技和軟件的熟悉,教育者利用對實訓要求的理解,優勢互補。開發后的軟件再行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大有作為。
三、結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為:掌握高等職業教學規律并貫穿于實訓軟件的開發中是前提條件,尊重工商管理的學科專業特征是開發好實訓軟件的必要條件,而在開發中使用技術手段整合靜態的信息是軟件開發的必備優勢,強調知識互補、知識產權共享是實訓軟件開發的新趨勢。
【參考文獻】
[1] 盧曉中:高等教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張積家:高等教學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林宏: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J]職業技術教育,2009,30(11).
在諸多技師學院推動工商管理類專業一體化教學中,無不設置了許多典型工作任務,圍繞典型工作任務開展一體化教學。典型工作任務是來源于企業工作流程,涵蓋了基本的技能要求,是值得總結和推廣的一項好經驗??墒牵覀円舶l現在取得以上研究成果的同時,由于我們自身的局限性和方法系統性的缺失,還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研究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一體化教學往往分小專業進行,未能就工商管理類作出整體研究和思考,這是其一;其二,一體化教學研究往往就教學形式探討教學形式,未能跳出教學形式探討一體化教學,即研究的過窄;其三,一體化教學課程內容借鑒了企業工作流程,但沒有進行有效的系統性的整合,存在分學科的條塊分割,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其四,研究存在部分脫離技校學生現狀的現象,對一體化教學的對象太過于理想化。
二、技工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一體化教學現狀原因分析
技工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一體化教學在推進中遇到的以上問題,歸結原因,主要還是思想上不重視。一些技工院校雖然重視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招生設置,也愿意多招收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可是在專業地位上不夠重視,始終認為工商管理類專業只是技工院校專業設置的輔助,是次要的,在人、財、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小,故而形成了技工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越來越多,但大多數技工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訓條件異常落后,人才培養方案相對市場滯后,理論教學遠多于技能訓練,技能不突出,在教學方式上仍采取以講授或案例教學為主的形式,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在一體化教學開展中,也由于師資不足,硬件設施跟不上,課程安排不合理,缺乏一體化教學的整體思考而步履闌珊?;诖?,筆者認為一體化教學是基于學以致用的綜合學與教的過程,不能僅就教學形式探討教學形式,可以從班級設置、教師配備、教學硬件條件、課程設置、工學結合和教學成果評價六個方面綜合設計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一體化教學,具體實施可以如下進行。
三、技工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一體化教學構建
(一)班級設置
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一體化教學要求盡量采用小班化教學,根據技工院校的實際情況,30-40人組建一個班比較合適。班級人數如果過于龐大,無論是分組,還是師生互動,其教學的有效性都將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班級設置一定要合情合理。
(二)教師配備
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一體化教學必須配備既有企業工作經驗,又懂得理論和教學的一體化教師。如果配備只有理論而無實踐經驗或實踐經驗豐富但又缺乏教育基本素養的師資,其一體化教學質量必然大打折扣,甚至由于老師的不合格導致根本無法開展一體化教學,故而承擔一體化教學的教師必須積極下企業鍛煉,不斷學習教育新知識新理論,掌握適應時代要求的教育理念。
(三)教學硬件條件
這幾年,我國技工院校的硬件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從破舊不堪的小學校變成了比較美觀的新學校,但這是與之前的縱向比較得到的結論,與教育部門或國外職業教育進行橫向比較就不容樂觀,尤其表現為基于多媒體運用的一體化教室非常缺乏,所以在工商管理類專業推行一體化教學,首先要有能滿足教學的一體化教室,這種教室絕不是簡單增添一套多媒體,而是基于企業氛圍營造的企業化一體化教室,包括企業文化的教室營造。
(四)課程設置
工商管理類專業這個稱呼是學科類的稱呼,技工院校培養工商管理類的技能人才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打破學科界限,以企業工作過程為導向,以模擬特定的工作崗位內容為基礎,突出解決問題能力的課程,突出動手能力的培養,改變之前工商管理類專業動手少的困局,可以將課程設置為語言交流課、形體禮儀課、業務課、職業核心能力課、職業思想專題探討課等。
(五)工學結合
工學結合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難題,往往學?;诎踩榷喾矫婵紤]常常將工學結合安排在第三年,在此之前的教學都是案例中的空對空,缺乏真實的實踐,所以筆者認為工商管理類專業實施工學結合必須將技工院校的優良傳統,即突出邊學邊練的特色重新運用起來,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設置實訓周、實訓月,同企業聯合培養學生,實現學生學以致用、學校育人有方、企業用人無憂的三贏局面,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根據打破專業課程設置的課程教學進度安排相應的實訓周、實訓月。
(六)教學成果評價
我們現行的教學評價在某種意義上將仍然未能脫離傳統的考核模式,就書本考書本,最多加上一個平時表現分,其實質還是應知性考試,筆者認為必須在工商管理類專業變終結性評價為過程性評價,變應知性考核為業務能力與品德考核,同時在教學評價中要引入第四方評價,即在學校評價、學生評價和用人單位評價之外形成社會綜合評價,同時進行量化評價,增加用人單位評價的權重。
四、結語
基于以上問題,本文梳理了實踐教學的目標和過程,提出了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優化思路。
(一)指導思想系統性思考和設計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調研界定工商管理專業的職業能力,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綜合考慮各專業之間的關聯性,設計相應實踐課程;構建課程質量標準體系,規范標準化實踐過程,重點突出,層次分明。
(二)實踐教學內容優化充分調研,界定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精心設計與之匹配實踐課程和環]。所謂職業能力,指的是從事某種職業的勞動者必須具備的、在職業活動與發展中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筆者通過企業調研、專家訪談等形式,針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目前就業崗位所需能力以及若干年后職業發展能力進行統計與提煉,最終界定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主要包括經營計劃與決策能力、人力資源規劃能力、物資采購與客戶管理能力以及戰略規劃與管理能力四個方面,圍繞職業能力設計建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三)實踐教學過程優化
1、實驗準備階段
首先,精心設計安排實踐教學環節,細化實踐課程目標。目前大多數實踐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實踐教學目標過于單一,大多數實踐教學課程僅僅制定了該課程的目標,而對整個實踐課程過程中的目標缺乏控制。因此,教師應精心做好實踐環節設計和安排,不僅明確課程培養目標,還應當進行目標細分,將整個實踐過程細分成若干個環節,制定出每個環節的階段性目標及實訓方式。比如《戰略研究與規劃實訓》課程,就可以細分為調研和資料收集、環境調查、分析與評價、戰略分析與決策、戰略規劃與計劃、撰寫總報告以及總結與考評六個階段,每個階段詳細列明具體的訓練內容、訓練時間和訓練方式,并明確各階段性成果。其次,準備相關資料素材。為保障實踐效果,作為教師課前必須做好相關的資料準備,比如《采購管理課程實訓》中招投標采購環節訓練,教師應準備不同行業企業的各種招標文件幫助學生加深對招標書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在提供背景企業方面,盡量選擇當地知名企業或者學生感興趣的企業,在實訓之前將相關資料發給學生,要求認真研讀。第三,構建科學合理的全過程、全方位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過程為導向,建立各階段考核指標體系,在考核指標選擇方面,除了對專業知識和效果的考核外,應適當增加考核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思考、團隊協作,服務精神等方面指標,并清楚描述各指標標準,形成課程評分表。最后,加強溝通。為了加強實踐過程把控,教師課前可先與班委、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溝通,了解該班學生基本狀況,為實踐課程分組分工、重點控制打好基礎。
2、實驗實施階段
首先,合理分組、恰當分工。實踐課程的開展一般以小組或者項目組的形式展開,課程開始之初,教師可采用“自由組合”與“教師微調”的方式對是實踐學生進行分組,在組內分工方面,可指定或學生自我推薦形式產生組長或項目經理,具體任務由組長或項目經理根據組內成員特點恰當分工。其次,組織培訓、授權管理。實踐課程強調全員參與,團隊合作,但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授課特點一般是學生較多,教師在重組織和過程控制中的難度較大,因此,教師可以采取組長負責制形式進行管理,對各小組組長或項目經理進行培訓,明確組長或項目經理的職責權限范圍,授權其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考勤、激勵,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教師從旁指導,做好監督和協調。第三,定期考核、階段控制。做好階段性成果驗收提升整體實踐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對于學生實踐效果必須定期驗收。對于有實質成果的實驗可采取提交相應材料的方式進行,比如《戰略研究與規劃實訓》,在環境調查、分析與評價階段,要求學生提交《戰略環境分析報告》;對于沒有實質成果的環節,可組織學生進行發言匯報,與其他小組分享實驗過程中的體會與收獲。
3、實驗考核階段
首先,以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公正客觀進行成績評定。管理類實踐課程的考核僅僅是知識應用的考核,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按照構建的質量評價體系,對學生實踐過程中的考勤、團隊合作、階段性表現以及最終成果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評價。其次,最終成果的考核可以采用“書面報告+口頭匯報”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整理匯報,學生對于整個實踐過程和環節能夠進一步總結,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的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第三,在成績評定主體選擇方面,可以由教師和各小組組長共同組成。各小組組長對其他小組的成果進行評分,評分的同時可以吸收借鑒其他小組的亮點;另外,各小組組長也要對本下組其他成員的表現進行打分,組長對于各自成員的表現比教師了解更加深入,打分將更加準確客觀;教師對于各組成績以及各成員成績做最后的把握和調整。第四,教師最好實踐課程的總結和評價。不僅僅是單純成績的公布,教師應該對實踐課程過程中各小組、各成員的表現進行概括總結,中肯評價學生實踐過程中的諸如態度、團隊合作、只是理解等各方面的表現,肯定突出表現,指出不足。盡量做到關注細節,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過程的重要性。
二、總結
近幾年就業形勢的變得越來越嚴峻,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衡量標準和人才價值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茖W技術的進步及其商品生產的現代化,對勞動力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急需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等綜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許多學校迎合市場導向,紛紛開設了各種熱門專業,或者著力培養復合型、寬口徑人才。這些措施盡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實際問題,尤其是教學實踐環節的薄弱影響著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用人單位對勞動力的選擇將不再憑一張文憑,而要看他是否具有一定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對于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來說,雖然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但理論學習僅僅是技能掌握的前提,真正的技能必須在實訓過程中通過實踐強化才能掌握。在現階段工商管理專業的理論體系和課程結構中,實踐教學己經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這不僅因為實踐教學的設置深刻地體現著一種教育指導思想,更在于實踐教學環節對于鞏固理論教學成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具有一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淺析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宗旨在于:通過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專業基礎知識,明確所學專業知識在整個社會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練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思考能力—科學地解決問題、活動能力一實施各種計劃和活動、適應能力一及時對社會環境變化作出反應、學習能力一用科學的方法接受新的知識。目前,盡管許多學校已將其作為工商管理專業本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距離應達到的實踐教學的目的還有相當的距離,其主要制約因素和存在的問題有如下方面:
1.實踐課教材不配套,課程安排不夠合理
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在教材和課程安排上沒有被充分體現出來。在以往的教學管理中,提倡最多的是“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落實到具體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中,這些能力的目標往往沒有被轉化為有明確專業要求、符合專業特點的具體目標,也沒有形成一整套適合考查、監督、管理的操作標準,教材的編寫依然遠遠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12這樣就會使對這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流于一般性的號召。另外,在課程安排上也不夠合理,普遍存在理論課多、實踐課少的現象。
為此,需要在解決好理論教學“必需”和“夠用”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要加強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保障各環節的時間和效果。另一方面,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實踐性教學比例的分配應注意不同科目的特點,靈活地分配好實踐課與理論課的比例,不可一概而論。例如,商務溝通、計算機操作等實踐性較強的科目,理論知識較少,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能力。根據調查和實踐證明,實踐性教學和理論教學的比例應在32至7:3之間比較適宜。實踐的比例過少,學生達不到實際訓練的效果;實踐的比例過大,理論基礎知識又掌握不夠,不能指導學生實踐。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課包括教學性實踐(即課堂教學實踐)和應用性實踐(即課外實習)。教材的編寫應圍繞教學性實踐和應用性實踐的需要,遵循理論與實踐兼蓄、知識與能力并重、應用性和實踐性雙突的編寫原則。
2.缺乏固定的經費,實驗、實訓設備投入不足,達不到實踐教學的目的
要多方籌集資金,加強各類實踐教學基地和實驗室建設。使學生在接受訓練時能直接接觸目前許多企業正在使用和將要使用的各種實驗工具,所使用的實驗、實訓學習材料能體現企業目前所要解決的問題和行業的最前沿信息。這種良好環境氛圍的創造,不僅能保證學生畢業上崗后能跟上時展的步伐,而且能很好地發揮內隱學習的能量,能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現任務的隱含規則和潛在結構,并學會在任務環境中對復雜關系作出恰當的反應。因為“從學習發生的條件來看,內隱學習是在刺激結構高度復雜、關鍵信息較為隱蔽、不可能有意識解決的條件下發生的。
3.師資不足,授課教師多偏重于理論講授,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意識、實踐水平普遍欠缺
師資的培養是實踐教學的基礎性工程。教師的實踐水平和理論水平直接影響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理論課與實踐課的類型界限在不斷淡化,理論課教師與實踐課教師的身份界限在不斷弱化。隨著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以往的經驗己顯陳舊,只會根據課本講理論的教師己不受學生歡迎。這需要每位教師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而現在的教師往往因為教學任務太重沒有實踐進修的時間。
教師在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時,除了正式職能外,還是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為教者還應當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培養創造性人才中,必須把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作為己任,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和鼓舞。
為此,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吸引高水平教師從事實踐環節教學工作。一方面,要求實踐指導教師多參加社會實踐。學校應有計劃地派實踐指導教師到公司或企業進行合作式的鍛煉,加強產學研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不斷拓展校際、校企、校所之間的合作,鼓勵教師從事教學實踐和科研實踐(管理咨詢服務、技術推廣、產品開發、新型技術研究等)使實踐指導教師増加對自己所教課程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情況的了解;同時吸取新的信息和掌握新的技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儲備必備的專業操作能力,以此提高實踐性教學能力。15另一方面,由于上好一次實踐課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師不僅是制作人、導演,還得是一個不錯的主持。這就給實踐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多方面的能力,必須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要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鼓勵教師采取多種形式努力提高其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如鼓勵他們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還需研究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變革,不斷創新。
4.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
由于無法做到對學生實踐教學質量進行準確合理的綜合評價,所以往往使學生不去主動、認真、積極地接受技能訓練,不乏出現輕視、應付,甚至逃避實踐課的現象。
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可分為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應以過程評價為主,既要建立實驗室評估制度,加強實驗、實訓中心的建設與設備維護制度,又要對學生實踐教學質量進行準確合理的綜合評價。應通過分析調研,結合本專業實訓狀況,確定評價要素,在此基礎上設定評定指標,指標應盡量定量化,盡可能排除人為因素影響。建議結合教學大綱中教學目標的要求,把考核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參與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要求上,使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形成系統,成為體系。
對學生的考核形式除少數課程仍沿用理論考核外,多數均應改用操作、演示、答辯、綜合性研究、項目策劃設計來考核,必要時實行實際任務考核或與產學研合作單位聯合考核。為此,要保證每個人都完整地經歷了實踐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教學環節,在此基礎上,考核學生參與的程度、所做的工作及實際的收獲。那些在實踐教學中表現突出、有明顯創新性成果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進一步的指導??己说木唧w方式可以針對具體的實踐教學內容,以個人總結、單位鑒定、指導教師評語、研究選題設計、研究方案、調查報告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定。
三、工商管理實踐教學的教改策略——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1.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特點
針對以上問題和不足,除了對癥下藥,采取相應措施外,在實踐教學改革中,還需要立足于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建立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筆者在對工商管理教學的改革探索中,摸索出一條符合學生學習規律、循序漸進的“啟發一創新”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這種體系的特點是:首先,要強調實踐教學的開放性,如果還把實踐教學封閉在學校內部去搞,缺乏社會信息的交流,就缺少了實踐和創新的前提。其次,要強調實踐教學的自主性,沒有學生的自主性,便不可能有個性,沒有個性的培養也就不可能有創造性。再次,強調實踐教學的實踐性。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應密切結合社會現實,因為創新是對現實的改革,對現實一無所知,脫離實際,盡管學生經過訓練后的頭腦可能很靈活,但也不可能會有什么真正的創新。這種實踐教學是一種發展性教育。它相對于傳統教育,其視野由“點”拓展為多維立體的空間。將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獨立分析能力、設計應用能力、創新能力作為多階段及多層次的學生能力培養目標。
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應以思考能力、活動能力、適應能力、學習能力為核心和基礎,并進一步延伸。即:一是將來在社會上的競爭力、發展力;二是在工作中發現、分析、解決、總結問題的能力;三是操作、應用、應變和適應能力;四是獨立、協作、交往、自學等一系列能力。
2.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教學環節
從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將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教學環節分為課堂教學訓練、實驗教學、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第二課堂活動等。以就業為導向,以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將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整體設計,建立與理論教學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
(1)課堂教學訓練
包括現場教學、案例分析、辯論會、模擬短劇表演、游戲競賽等形式。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訓練,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比如,在講“廣告學”的定位理論與方法時,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對學院的招生廣告進行策劃和定位,等學生各抒己見,給出了五花八門的定位以后,為了幫助他們更系統地認識定位中的問題,再給出定位的理論框架和更加系統的思維角度、方法。學生就會對原本比較枯燥的理論知識有了應用的意識,認識到如何將定位的理論和方法應用到實際中去,縮短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的距離。因此,創設和發掘問題的情景,無疑給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時思維創新的機會,増加了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方法的多樣性,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
應用教學是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注重對專業知識的應用和對問題有創造性見解的能力。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努力激活學生的思維。有意義的學習不是簡單地看書學習,不是簡單地依據課本知識回答問題,而是能夠積極地思考問題、應用知識分析問題,進而引發出新的問題。因此,在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必須以問題情境為知識呈現方式,以問題探究為學教互動方式,以問題評價為教師指導方式。要根據教學目標,抓住教學重點,聯系現實生活設計一些能夠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領悟知識、學會方法、發展能力。
(2)校內實訓
校內實訓基地是便于學生一邊學理論、一邊從事應用實踐、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必不可少的場所。學生通過校內實訓,受到最基本的軟件應用、模擬和仿真操作技能方面的訓練。
比如,在教授“項目管理”課程時,筆者把該課程校內實訓分為項目管理軟件應用專項實訓、項目組織實施專項實訓,實訓內容按專項實訓大綱和指導書要求進行。通過校內實訓,既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對項目管理的軟件產品、流程及科學管理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及早進入了職業角色,接觸實踐,了解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為校外實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設計與創新能力訓練
就拿“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來說,學生通過對生產工藝設計或車間設計的實踐能力訓練,可以掌握相關資料的查閱方法、廠址的選擇、工藝選型及可行性報告的撰寫等基本的設計方法,有益于培養學生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獨立思考、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分析與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和相關問題的能力。
還可以吸收優秀學生和個別特長生參加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使他們能夠進一步開闊眼界,了解更多的學科前沿知識,培養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時也使這些學生的個性特點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所學專業的前景有全面了解和認識,為學生本科畢業后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實踐性教學是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關鍵環節。要切實重視實踐性教學工作,真正提高實踐性教學的質量。
首先,明確實踐教學在整個專業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實踐教學真正理解為一個必要的教學環節,像安排公共課、專業課和選修課一樣安排實踐課。
形成性考核是區別于總結性考核的一種重要教育評價方式。一直以來,我國教育評價模式中,注重“一考定終身”,以總結性、綜合性期末考試為教育評價的主要方式,這是導致“應試教育”的重要原因。基于過程的形成性考核,注重學習過程中教師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效果的雙向信息反饋,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知識、技巧、能力等的綜合培養,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塑造,這與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非常吻合。因此,形成性考核的教育評價思想理念具有普遍而重要的實用價值。
二、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特點及其與形成性考核的契合性
1.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特點。工商管理類課程最基本的一個特點就是活動性。工商管理類課程不同于一般的理工自然科學類課程,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科類錁程。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理論都是來源于對成千上萬工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概括、總結、提煉和抽象,都是最具實際活動性的課程。正是因為來源于企業和市場經濟的生產經營實際,使得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知識雖然是理論,但又不是一般的純理論或純學術問題,而是與實際情況存在極其緊密聯系的應用性理論。與此相適應的就是,工商管理類課程教挙要達到的目標,就不僅僅只是知識點、基本原理等的識記理解,也不是如計算機、測繪、畫圖等一樣的某一具體操作技能的訓練,而應該注重其實際活動性,主要是注重與課程的理論應用性相關聯的、工商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專業能力素質的養成,諸如專業閱讀能力、專業信息收集能力、專業分析提煉歸納能力、專業寫作能力、專業表達溝通說服能力、專業策劃能力、專業組織能力、專業人際能力等等。一般學生和不少青年教師,尤其是缺乏工商企業實際鍛煉經驗、從校門到校門的研究生或青年教師,不少認為工商管理類專業比較務虛和空泛,雖然授課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很多,但大多變成了講故事,忽視或沒有認識到該類課程教學需要達成的正是培養切合工商企業實際需要的能力素質,也沒有把對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的認識,上升到系統性的擴展學生上述諸多方面專業能力素養的層面。
2.工商管理類課程特點與形成性考核的契合性。如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一方面,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其教學需要達到的目標,是工商企業實際所需的諸多種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而這些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需要采用實時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去訓練。另一方面,形成性考核的特點正是注重過程、注重參與,注重過程參與中知識、技巧、能力、情感、價值觀等綜合素質的習得和養成。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工商管理類課程具備的特點、同這一特點相適應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的目標,與形成性考核的特點具有天然的契合性。這一天然契合性為我們探索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方法提示了有益的方向。
三、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從注重過程參與中綜合素質的習得和養成出發,筆者提出以下一些基于形成性考核的非傳統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方法。
1.注重閱讀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是無論如何強調也不為過的。工商管理類學生以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閱讀大量的各種各樣的計劃、總結、會議紀要、公司方針政策、調研分析報告、市場信息文獻等各種材料。因此,在該類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閱讀能力尤其是專業閱讀能力的訓練是極其必要的。要運用廣泛的閱讀訓練的教學方法,通過快速閱讀、慢嚼閱讀、課內閱讀、課外閱讀、自主閱讀、任務閱讀、專業閱讀、業余閱讀、精深閱讀、泛覽閱讀、專門專題閱讀、博聞廣看閱讀、教材閱讀、專著閱讀、學術論文閱讀、財經評論閱讀等等不拘一格豐富多彩的閱讀訓練,培養鍛煉學生廣泛的信息搜集、分析、提煉、綜合、歸納、演繹、抽象等能力。
2. 注重表達的教學方法。工商管理類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大量面對的是開放式、非結構化、動態性、人際談判型的企業工作環境與溝通模式,具備較強的表達說服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知道“是什么”,還要提倡多問“為什么”。要通過采用提問回答、案例討論、觀點發表、三分鐘演講、五分鐘辯論、談判情景模擬、招聘面試實訓等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分析演繹、歸納總結、概念抽象等能力,鍛煉經管類學生提出觀點、收集論據、進行說服論證的專業表達能力。
3. 注重寫作的教學方法。工商管理類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尤其是想提升或上升到一定的管理層次,是需要具備一定理論水平的,必然要面對不少專業寫作活動。因此,僅只訓練會閱讀、會表達還不夠,還要具備一定的形成文字、形成理論的專業寫作能力。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課外經典閱讀等方式,要求學生寫專業小論文、專業調研報告、專業心得體會、專業財經短評等,鍛煉學生的專業語言寫作能力。
4. 注重團隊合作的教學方法。在當今的社會化大生產和髙度專業化分工的工作環境中,工商企業的大多數實際生產經營活動,都需要各部門、各項目團隊、各科室小組的團隊分工合作,相互協調配合才能順利完成。但現代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強調個性和自我,對團隊合作的觀念比較模糊。通過團隊論文寫作、團隊調研報告、團隊情景表演、團隊困難解決等注重團隊合作的教學方法的實施,對工商管理類學生形成團隊觀念意識、明白如何在一個團隊中提升自我、發現自我價值、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互利共贏等都是很有作用的。.
5. 注重職業素質養成的教學方法。工商管理類學生以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表現出優良的職業素養,是需要經過大量和長期訓練的。比如辦事嚴謹,原則性與靈活性恰當平衡,工作與說話有條不紊,事情安排輕重緩急,職業形象明朗干練,精神風貌靈敏有主張等,都是工商企業商務活動中非常重要的職業素養。而當代大學生實際上有不少養成的日常行為習慣是比較自由散漫,或者粗心大意,或者“差不多就好”,有時候甚至是玩世不恭的,精益求精的職業專業素養還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在注重過程參與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中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這不僅是讓學生具備工商管理類專業所需的一些基本職業素養意識和能力,對學生整個職業生涯也都是極其有益的。
1.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特點。
工商管理類課程最基本的一個特點就是活動性。工商管理類課程不同于一般的理工自然科學類課程,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社科類課程。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理論都是來源于對成千上萬工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概括、總結、提煉和抽象,都是最具實際活動性的課程。正是因為來源于企業和市場經濟的生產經營實際,使得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知識雖然是理論,但又不是一般的純理論或純學術問題,而是與實際情況存在極其緊密聯系的應用性理論。與此相適應的就是,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就不僅僅只是知識點、基本原理等的識記理解,也不是如計算機、測繪、畫圖等一樣的某一具體操作技能的訓練,而應該注重其實際活動性,主要是注重與課程的理論應用性相關聯的、工商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專業能力素質的養成,諸如專業閱讀能力、專業信息收集能力、專業分析提煉歸納能力、專業寫作能力、專業表達溝通說服能力、專業策劃能力、專業組織能力、專業人際能力等等。一般學生和不少青年教師,尤其是缺乏工商企業實際鍛煉經驗、從校門到校門的研究生或青年教師,不少認為工商管理類專業比較務虛和空泛,雖然授課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很多,但大多變成了講故事,忽視或沒有認識到該類課程教學需要達成的正是培養切合工商企業實際需要的能力素質,也沒有把對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的認識,上升到系統性的擴展學生上述諸多方面專業能力素養的層面。
2.工商管理類課程特點與形成性考核的契合性。
如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一方面,工商管理類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其教學需要達到的目標,是工商企業實際所需的諸多種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而這些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需要采用實時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去訓練。另一方面,形成性考核的特點正是注重過程、注重參與,注重過程參與中知識、技巧、能力、情感、價值觀等綜合素質的習得和養成。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工商管理類課程具備的特點、同這一特點相適應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的目標,與形成性考核的特點具有天然的契合性。這一天然契合性為我們探索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方法提示了有益的方向。
二、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從注重過程參與中綜合素質的習得和養成出發,筆者提出以下一些基于形成性考核的非傳統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方法。
1.注重閱讀的教學方法。
筆者認為,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是無論如何強調也不為過的。工商管理類學生以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閱讀大量的各種各樣的計劃、總結、會議紀要、公司方針政策、調研分析報告、市場信息文獻等各種材料。因此,在該類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閱讀能力尤其是專業閱讀能力的訓練是極其必要的。要運用廣泛的閱讀訓練的教學方法,通過快速閱讀、慢嚼閱讀、課內閱讀、課外閱讀、自主閱讀、任務閱讀、專業閱讀、業余閱讀、精深閱讀、泛覽閱讀、專門專題閱讀、博聞廣看閱讀、教材閱讀、專著閱讀、學術論文閱讀、財經評論閱讀等等不拘一格豐富多彩的閱讀訓練,培養鍛煉學生廣泛的信息搜集、分析、提煉、綜合、歸納、演繹、抽象等能力。
2.注重表達的教學方法。
工商管理類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大量面對的是開放式、非結構化、動態性、人際談判型的企業工作環境與溝通模式,具備較強的表達說服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知道“是什么”,還要提倡多問“為什么”。要通過采用提問回答、案例討論、觀點發表、三分鐘演講、五分鐘辯論、談判情景模擬、招聘面試實訓等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分析演繹、歸納總結、概念抽象等能力,鍛煉經管類學生提出觀點、收集論據、進行說服論證的專業表達能力。
3.注重寫作的教學方法。
工商管理類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尤其是想提升或上升到一定的管理層次,是需要具備一定理論水平的,必然要面對不少專業寫作活動。因此,僅只訓練會閱讀、會表達還不夠,還要具備一定的形成文字、形成理論的專業寫作能力。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課外經典閱讀等方式,要求學生寫專業小論文、專業調研報告、專業心得體會、專業財經短評等,鍛煉學生的專業語言寫作能力。
4.注重團隊合作的教學方法。
在當今的社會化大生產和高度專業化分工的工作環境中,工商企業的大多數實際生產經營活動,都需要各部門、各項目團隊、各科室小組的團隊分工合作,相互協調配合才能順利完成。但現代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強調個性和自我,對團隊合作的觀念比較模糊。通過團隊論文寫作、團隊調研報告、團隊情景表演、團隊困難解決等注重團隊合作的教學方法的實施,對工商管理類學生形成團隊觀念意識、明白如何在一個團隊中提升自我、發現自我價值、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互利共贏等都是很有作用的。
5.注重職業素質養成的教學方法。
工商管理類學生以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表現出優良的職業素養,是需要經過大量和長期訓練的。比如辦事嚴謹,原則性與靈活性恰當平衡,工作與說話有條不紊,事情安排輕重緩急,職業形象明朗干練,精神風貌靈敏有主張等,都是工商企業商務活動中非常重要的職業素養。而當代大學生實際上有不少養成的日常行為習慣是比較自由散漫,或者粗心大意,或者“差不多就好”,有時候甚至是玩世不恭的,精益求精的職業專業素養還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在注重過程參與的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中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這不僅是讓學生具備工商管理類專業所需的一些基本職業素養意識和能力,對學生整個職業生涯也都是極其有益的。
三、結語
關鍵詞: 安徽科技學院 工商管理類專業 應用型人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對于高等教育要優化學科專業和層次、類型結構,重點擴大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模?!皯眯腿瞬胖饕窃谝欢ǖ睦碚撘幏吨笇?從事非學術研究性工作,其任務是將抽象的理論符號轉換成具體的操作構思或產品構型,將知識應用于實踐”。[1]應用型人才又有很多的分類標準和分類層次。有的分為創造應用型人才、知識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應用型人才[2];也有的分為工程開發型、技術運用型、技能操作型[3]。應用型是相對的概念,其相對性可從兩個方面去理解[4]。其一,應用型是相對于純理論型而言的,也即相對于所謂的“經院派”而言的;其二,應用型的相對性表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層次教育有不同的內涵。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平逃伎梢詮娬{培養應用型人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去理解,我國目前所有高校大部分本科學生培養都應該被定位于應用型人才。所以,應用型人才的概念應當放在確定的培養層次與科類上,甚至細放到某個特定的專業來理解。
本科教育應用型人才是相對于基礎性人才而言的?;A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認識自然、發展科學為己任的基礎研究專門人才,即能夠研究和發現自然界的一般規律的人才;應用型人才則是能夠把已經發現的一般自然規律轉化為應用成果的“橋梁性”的人才。本科應用型人才的特征:(1)相對于理論型人才而言,更突出“應用”;(2)本科應用型人才是中高級層次的人才;(3)本科應用型人才是知識、能力及素質相互協調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知識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識廣度和深度;在能力結構方面包括操作能力、學習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應以成熟的技術和規范為基礎,具有某種職業崗位的職業技能、技藝和運用能力的同時,具有構建應用知識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的二次開發的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在素質方面,應具有很好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非專業素養,諸如責任心、心理素質、意志品質、身體條件等。
安徽科技學院工商管理類專業長期以來一直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逐漸形成了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培養模式與培養路徑。本文就工商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基本實踐模式進行總結,以探求工商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思路。
一、專業培養目標定位
工商管理作為管理學的重要分支,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包含的領域較寬,在我國教育部98本科專業目錄中下設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專業。我院于2003年開始先后申報獲批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四個專業。經過充分的調研與論證,結合學校的辦學實際,我們將這些專業都定位于“高級應用型人才”,并圍繞此定位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實踐,使得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育日趨成熟。
二、“六位一體式”工商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及社會對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我們不斷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強化第二課堂人才培養功能、創新評價方法”等途徑的推行與實施,強化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六位一體式”人才培養模式。
(一)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基點,增強人才培養的適應性。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尊重學生的志向角度讓學生理解專業和認識自己之后再選擇專業;本著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把更多的選擇權利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選擇未來與對自身發展負責任的意識;本著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專門人才的目的,學院2007年在工商管理學科大類專業中首次實行了按大類招生,即將原先單獨設置招生的4個專業(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整合成1個工商管理學科大類進行招生并按“2+2”模式進行大類培養,即工商管理按大類招生的學生先用2學年的時間修讀通識教育平臺、學科平臺課程后,然后按人才市場需求及個性發展的需要在學科大類內選擇修讀專業,選擇后再用2學年時間修讀專業課程。
(二)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為重點,注重知行合一。
正確處理思想與業務、基礎與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科研訓練及社會實踐、學習與健康、課內教學與課外指導、校內與校外教育活動之間的關系,確定本科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包括通識教育(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自然科學與技術基礎以及相關基礎實踐訓練)、專業教育(主干學科基礎、專業核心技能、專業方向)和綜合教育(思想教育與公益活動、學術活動、文體活動、就業指導、安全教育等)三大部分。在已確定的教育內容的基礎上,按照整體優化原則,確立了“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即“通識教育平臺(思想道德素質必修課+身體素質必修課+基本知識與能力素質必修課+通識教育選修課)+學科平臺課程(學科基礎必修課+學科實踐必修課+學科選修課:學科素質)+專業平臺課程(專業技術必修課+專業實踐課:基本專業技能)+“專業方向模塊(主要根據不同行業或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等標準設立)”(選修)的課程體系(見圖1:工商管理類專業課題體系)。通過“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的構建及實施教育,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探索構建知行合一的培育模式奠定了基礎。
圖1 工商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圖
(三)以構建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為著力點,提升學生應用能力。
構建明確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針對各專業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目標不清晰的現狀,加大調研的力度,認真研究市場對工商管理類各專業畢業生應用能力的需求,制定了科學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應用能力培養目標體系。大一、大二通過認識實習、社會實踐活動等,提升學生認識社會的思維能力;大三通過課程實習(實訓)、綜合實習(實訓)、社會實踐活動等,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大四通過科研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提升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通過分學年度的分體目標的實施,有效地實現應用能力培養的總體人才培養目標。
優化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是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的載體與實現手段,我們針對工商管理類人才的特點,將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設置為課堂實踐教學、實驗教學、校內外實習(實訓)、社會實踐能力訓練、設計與創新創業能力訓練等部分。課堂不僅是理論教學的場所,還是實踐能力培育的重要陣地,教師通過案例教學、情境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問題式教學等方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教學是工商管理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我們在會計學、物流管理、財務管理、統計學、管理信息系統等近10門課程中開設1―2學分的實驗課,并根據市場實際需求合理設計實驗的課程體系與內容體系。校內外實訓是培養學生更好適應社會的關鍵環節,通過課程實訓、綜合實訓與畢業實訓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縮短學生的社會適應期奠定基礎。社會實踐能力培訓是工商管理類人才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要補充,工商管理類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社會溝通能力與交往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緊緊靠第一課堂的實踐教學安排是不夠,因此需要構建實踐能力培訓作為一個補充,因此我們將學生假期有效地利用起來,統籌安排,深入社會實踐,了解社會,開闊眼界,增強知識與才干,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注重學生設計與創新能力培養,通過大學生創新課題、配備指導教師指導科研訓練、一人一題畢業論文等途徑,培養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與技能,獨立思考,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造實踐教學的條件體系。一是要不斷加強財經綜合實驗室(2001年10月組建)建設,實驗室現設商務模擬室、會計模擬室、企管模擬室等三個分室,實驗室現有可用面積320平方米,建有159臺套工作站,主要以計算機和相關教學軟件為基本配置,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現代企業基本流程為走向,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搭建管理類專業基礎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實驗(訓)平臺,構建了體系合理化、資源共享化、實驗仿真化、設計場景化的特色實踐教學保障條件。二是要積極聯系了近30家不同類型和層次的企業作為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并有效發揮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作用;三是要加大經費的投入,保證學生實習(實訓)的正常開展。四是要通過建立《實驗室開放管理規定》等系列制度,規范實踐教學環節,確保實踐教學質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以培育“雙師型”教師隊伍為關鍵點,提升教師的“教、訓、練”等應用能力。
2004年教育部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提出了“雙師型教師”的定義,雙師素質教師是指具有講師(或以上)教師職稱,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專任教師:(1)有本專業實際工作經驗的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含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及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2)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在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或參加教育部組織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獲得合格證書,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3)近五年中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已被企業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中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半p師型”不僅是對師資隊伍的要求,還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對教學手段的要求,即高等院校的學生通過接受“雙師型”教育以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學生通過兼職教師的教學、指導和現場實習等,可以對未來的就業及工作要求有比較清晰的了解,從而提前在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個人心理等方面做好就業準備,盡早適應社會的需要。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通過指導老師的教、學生的練而逐步形成的,“雙師型教師”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直接保證,直接影響學生應用能力水平的提高。從理論上說,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師資應是“雙師型”的,他們應當是同時具有深厚的職業知識和精湛的職業技能的復合型教師。要改變高校與社會的脫節現象,關鍵要從培養人才的教師變革抓起。近年來,學院一方面根據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積極引進與培養實踐教學教師,目前基本形成了數量與結構合理,能滿足實踐教學需要的實踐教學隊伍?,F有教師中有41人兼職實踐課教師。另一方面為理論教師參加職業技術職務考試提供便利條件,選派理論教師利用假期到校外實習基地掛職鍛煉,提升應用能力,現有教師中有近1/3人員具備了“會計師”、“評估師”、“統計師”等第二資格。
(五)以第二課堂建設為支撐點,第一、二課堂聯動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
第二課堂,從狹義上來講,是指相對于第一課堂而言的具有素質教育內涵的學習實踐活動,即學生在教學計劃的規定課程之外自愿參加、有組織地進行的各類活動。第二課堂是在知識的立體建構層次上,第二課堂會促使學生將已經鞏固和融通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檢驗和完善,從而收獲新知。因此第二課堂在應用能力的培養方面的重要性更為重要。近年來,學院緊密圍繞為社會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配合第一課堂的教育教學工作,大膽探索,不斷實踐,構建內容豐富的第二課堂體系,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是制定了《關于加強大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實施意見》,使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成為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陣地;二是加強了第二課堂建設的組織建設,形成以團總支、學生會為主導,社團、學生班級為依托的大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組織機制,有效保證了第二課堂活動的有序開展;三是開展了“讀書修身節”、“科技文化節”、“會計專業知識技能大賽、營銷策劃大賽、模擬商務談判大賽”等豐富多彩、富有創意的第二課堂活動,服務學生成長成才需求。
(六)以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為落腳點,突出應用能力評價。
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課程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我院在工商管理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中,課程考核堅持以職業崗位能力為重點,知識、技能、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的技能考核為主的原則;課程考核從重視知識要點的掌握轉變為突出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評價;考核的目的從單純的“知識的掌握”轉向“更多地關注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檢驗與培育”,使考核成為一種繼續學習的過程。近年來,“理論考核+技能考核”的形式逐漸被推廣應用,理論課考核形式從單純的閉卷考核轉向閉卷、開卷、論文與答辯、案例分析、調查報告等多樣化形式,技能考核以過程式考核為主,間或采用解決方案設計、課程設計、實際創作等多種形式??己朔绞降母母锱c創新,強化了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評價,有力地引導了學生提升應用能力的自覺性,考試過程也由檢驗的過程變為提升應用能力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潘懋元,石慧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歷史探源[J].江蘇高教,2009.1.
[2]王志明,劉化君.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初探[J].教學研究,2005.3.
[3]陳天培.“模擬試驗”與經管類應用型人才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