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6 10:16: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文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與古代詩歌相對應的是現代文學,大致是從“”開始產生,并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得到廣泛的推崇。雖然在形式上,現代文學在很多角度都延續了古代詩歌的表達方式和類型結構,然而糾其本體來看,現代文學與古代詩歌是大不相同的,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中,現代文學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更多的時代特征,如小說、新詩雜文、散文詩歌,新的文學題材不斷產生,并加強了抒情、議論、描寫、敘事等多種方式的完善,在敘述手段方面也是更加多種多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火車、輪船、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大量普及,并進入人們的生活中,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通訊工具迅速產生,使世界開始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我國的現代文學提供了更多的機遇,我國的現代文學正在以一定的發展速度向世界范圍內融合,通過體現現代思想的白話文和科學民主思想的帶動和支持,現代文學正在積極地“走出去”,向更廣闊的舞臺發展??v觀我國現代文學的發展過程,其風格的演變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國外的先進文化傳播,如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等也都為我國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經驗奠定了基礎?,F代文學作品已經從不同的題材和不同的分析角度體現出了獨特的文化傳承內涵,在作品的情感坐標和價值取向上都讓廣大讀者產生了共鳴,一些現代文學作品甚至可以直接通過發表途徑來影響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可謂我國的現代文學的地位和影響是多么的不可估量。
二、古代詩歌在現代文學中的應用
(一)古詩的思想發祥性代表
古詩的產生從某種意義上能代表我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無論人們追求的或憎惡的是什么,總是可以通過某篇章或某一類型的詩歌得到恰當的體現,如《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結,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五百多年的詩歌共305篇,在詩歌中的絕大多數篇章都是記錄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美人的審美欣賞,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經典語句,無一不顯示出作者所處社會的和平與美好。而《離騷》詩中卻形象闡釋了作者對小人的厭惡,對社會惡劣環境的不滿,比如在看到秋天花落之時會讓人情不自禁聯想到生命的脆弱。杜甫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里秋深,屋外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這首詩創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當時杜甫已經處于晚年,報國無門的那種悲涼的心境通過詩中進行流露彰顯,表現除了深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通過他的詩,很容易引發人們的深思,吸引人們探究杜甫的生活現狀,也進一步現實出了古詩的思想發祥性,這一點對現代文學作品的研究和創作有很大的作用,當前有大量的人都將屈原、杜甫或其他的古代著名詩人作為論點進行分析,融入現代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讓人們領悟到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及其發祥地?,F代文學作品的很多境界都是從古代詩歌中的詩境和思想中吸收進來的,由于古代詩歌層次鮮明、內容大方,且作者在寫作時大多善于結合自身的處境和經歷,能將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現在世人面前,讓現代學者不斷領悟不斷當時的思想和文化發源,也為歷史文化的傳播和現代化推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寫作方法的運用
在古代詩歌的寫作中,十分注重虛實結合,無論是對人或事物形象的刻畫還是對情感的表達,都是本著“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原則,給人以無限遐想,且這種寫作方式融入了藝術化的表現手法,如擬人、排比、形象比較等,有時還會采用留白的方式讓讀者自行理解,這些寫作方式都沿用到了現代的文學作品當中。古代詩人注重寓情于景,經常是在欣賞到優美的景象或飲酒之后有感而發,如“詩仙”李白,他一生創作990多首詩,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酒后所作,他的詩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辭采高華,一個主要的特點是自由奔放,不受詩歌格律形式的束縛,盡情抒發自己的內心,靈活采用樂府詩和古風體的形式創作了大量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作品,如我們熟知的《將進酒》,李白借酒消愁,并通過詩歌發泄出了自己的憤懣不平,對功名利祿的不屑一顧和對美好生活的無比向往;《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顯示出了他奇特的想象力,善于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將人間的事物、天上的星辰自由發揮并淋漓盡致地運用到了詩歌中,形象鮮明,引人深思。不僅如此,我國古代大量的詩歌創作者都注重寫作方法的運用,不同的詩人有著自身獨特的寫作特點,但是大體都是采用特定的修辭手法,如比喻、通感等,為詩句本身賦予了形象化的表達,讓詩歌滲透到生活中,讓大自然為之敞開懷抱。古代詩歌大多強調對仗工整,而現代詩歌也是在這一結構的基礎上加入了線索并立,讓議論文的寫作更加注重起承轉合,通過古代詩歌想象力的指導為現代文學作品增添了新的韻味,也為現代文學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打開了大門。
(三)主題思想上的應用
藝術作品的創作都是來源于個人的思想主體,無論是古代詩歌還是現代文學,在創作上都是為了體現一定的主題、反映一定的社會問題,在古代詩歌當中,詩人大多善于用簡短的語言來表達問題所在,通過詩歌主題展現出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對現實社會中不良現象的抨擊、對英雄事跡的歌頌之情等,通過這些主題思想,讀者很容易了解到作者的寫作目的,即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詩歌或作品?他想表達一種怎樣的主題?通過作品可以顯示出作者對生活怎樣的期待等等,這也是古代詩歌對現代文學的應用方式之一,現如今,眾多散文家家、小說家、暢銷書作家絡繹不絕,在現代文學史上創造了卓越的成就,如魯迅、老舍、沈從文、余光中、莫言等,都為我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增添了璀璨的光芒。拿魯迅、聞一多這類愛國主義作家來說,他們的主題思想很多時候就來源于杜甫、陸游、屈原等愛國詩人的靈感和創作方式,汪曾祺、林清玄等近代文學家筆下的傳統民俗特征也都是借鑒了陶淵明、歐陽修等人的主題形式。以現代詩歌為例,雖然在創作手法和藝術形式上相比古代詩歌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都是對作者真情實感的形象刻畫,顯示出了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人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对娊洝肥俏覈谝徊吭姼杩偧?,通過現實主義的內容主體顯示出了勞苦百姓生活的貧困,以及對統治者濫征苛捐雜稅的不滿,這一思想對現代文學的影響力是十分顯著的,魯迅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這種語言風格,成為一種主流的現代文學代表??偨Y本文針對我國的古代詩歌在現代文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細致的分析,首先介紹了古代詩歌的特點,其次分析了現代文學的發展和創新,最后結合二者進行了統一的結合,總結出了我國古代詩歌對現代文學作品產生的深遠影響?,F代文學在很大程度上都采用了古代詩歌的創作手法和創作風格,并將現代文學家的思想和對社會世界的客觀反映融合進了現代文學作品中,使得現代文學具備了更廣闊更形象的內涵,這也是現代文學作品一脈相承的必要條件。
三、結語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能夠“授之以漁”,將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與能力作為自己最終的任務。使用合適的閱讀方法與方式,能夠正確理解所閱讀的文學作品的內容,可以有效的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是學生進行閱讀的指導者,所以他有義務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訓練中掌握閱讀要領,找尋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從而可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在閱讀中根據讀物的性質選擇略讀或中學語文現代文學作品的閱讀指導研究吉林師范大學王春陽是精讀的方式。所謂的略讀是指教師只給出文章的提綱挈領,由學生自己去體會。而精讀則是指教師進行精細的指導。在指導學生進行現代文學作品的閱讀時應該懂得因材施教,依據兩種閱讀方式的原則,因人靈活運用。教師在給學生灌輸先進的閱讀原理時,比如向學生講授“閱讀主體”在“接受美學”原理中的概念和功能時,要提倡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不能阻礙學生自生的發展。而是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有機會根據自己的生命體驗與生活經歷有個性的發展,對所閱讀的文章獲得不同的感悟與理解,最終令學生懂得閱讀也是一個十分有個性的可再創造的活動。
2.積極進行小結評價,擴大中學生語文現代文學作品的閱讀面
在這一環節中,運用各種檢查獎勵的方法來準確衡量學生掌握閱讀的情況,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中學生在進行閱讀時,不但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有較豐富的讀書心得,并且希望得到老師與同學的贊許和認可,以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點組織學生在閱讀后進行互相交流并評議從中獲得知識,學會正確的閱讀方式并鞏固自己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思考問題,比方說作者在文章開頭為什么會“心里頗不平靜”,為什么在到了家門口又“突然嚇了一跳”等。然后給學生預留出自己思考的時間進行自學,并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答這些問題。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各個同學的發言并評議,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所學,又可以給學生提供向其他同學學習閱讀方法的機會。
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互相交流所讀的現代文學作品。學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某篇文章介紹給大家,并將自己的感受及見解與同學們一起交流與分享。或者學生可以組成小組,根據文章內容來把文中故事改編成劇本,并表演給大家看。還可以通過舉行講故事競賽、朗誦比賽、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些活動當中,運用競賽的方式進行評價,并使得學生閱讀現代文學作品的全程都有評價。通過評價使得學生更加重視現代文學作品的閱讀,最終提升學生的全面的語文素質。
3.結論
進入城市后,鄉村女性的現實生活又是怎樣的呢?從憧憬城市到走進城市,再到逐漸熟悉城市,鄉村女性忽然發現,其實城市生活并不像他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甚至城市對她們來說是相當陌生的。城市里有她們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事,還有不熟悉的生活規則。在城市中,因為性別因素,在謀生和報酬等方面,女性農民工與男性農民工相比,依然處于劣勢。為了改變這種境地,女性農民工力圖重新尋找和發現自己的優勢,掌握進入城市的捷徑。然而,最終她們只發現自己的性別和身體的優勢。葉紹鈞《這也是一個人》是最早寫女性農民工悲劇的作品之一。女主人公連名字都沒有,被稱呼為“伊”。她“沒有享過‘呼婢喚女’‘傅粉施朱’的福氣”。她完全是被當做動物的,可以自由買賣。15歲被父親賣到了夫家,成為勞動力,倍受公婆和丈夫的折磨,痛失愛子后逃進城里做傭人,但最終在丈夫死后,又被賣掉。她在城里的命運和鄉下一樣,都是被奴役的。魯迅《祝?!返牡孟榱稚┮彩且粋€不幸的進城者形象。她逃婚隱瞞身份來到城市做女傭,她的第二任丈夫病逝,她的兒子被狼吃掉,接二連三的厄運是她很無助。本以為在城市能找到一點做人起碼的安慰,但是城里只給祥林嫂提供了謀生的手段,城里的文化禁忌使祥林嫂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城里其實也容不下祥林嫂。在城市的生活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甚至可以說是糟糕的。城市永遠是城里人的城市,鄉村婦女做再大的努力,也無法真正的融入城市。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離鄉進城的鄉下廣大婦女于孤獨、無助的漂泊感之外,還要經歷著種種在城的不能承受之重。眾多的文學作品中,鄉村女性歷經千辛萬苦,想要在城市里謀得一個生存空間,我們卻很難發現一個成功的案例,看到的都是只能各種的不幸。
二、回鄉
進城的女性農民工懷著對城市生活的憧憬來到了城市,經歷了艱難的掙扎和巨大的心理落差,承受著巨大的苦難。在城里,他們做著最辛苦的工作,拿著最微薄的工資,卻還得不到與城里人一樣的基本待遇。在精神上還要承受異樣的冷漠和拒絕,甚至歧視。他們的城市夢不僅沒有實現,卻陷入了另外一種貧窮。當鄉村女性在城市里找不到她們的理想生活,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一炬時,她們只能做最后的打算——回鄉。她們真的還能回去嗎?即使回去了,她們還能適應鄉下的生活嗎?實際上回鄉只是一種設想,因為回鄉的路和進城的路一樣困難重重。且不說他們的土地已荒廢已久,種地無望,她們已習慣在城市的生活節奏,不愿再回到貧窮落后的鄉村。回鄉是再一次的尋找。
三、困惑
1.1現代文學教學方式生硬
當前現代文學的教學方式仍以老師傳授、學生聽為主,老師生硬和晦澀難懂的言辭嚴重影響現代文學教學質量。我國高?,F代文學老師在進行授課時應該避免炫耀深厚的文學功底,應該用樸實易懂的講述引導學生進入廣闊的文學作品之中,對于一個剛剛進入高校的學生,其認知能力和社會閱歷是有限的,所以老師需要給予很好的引導。另外就是有的高?,F代文學老師沒有全面、深刻領會到現代教學的實質,過多強調“認識論”,忽略了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學作品進行鑒賞。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強調說教,淡化了現代文學作品的生命力和學生的想象力,說教式的授課使得課程變得沒有生氣,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想象力,長此以往,學生對現代文學的熱情自然會降低。
1.2學生缺乏對現代文學的興趣
當前社會十分浮躁,學生急功近利。高校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大多以就業為導向,其判斷一個專業好壞并不是處于自己愛好,而是為了畢業后謀取一份不錯的工作?,F在市場對中文學科專業的學生需求較少,中文學科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巨大,這樣的學科就成為了冷門學科。即使是就讀于中文學科的高校學生,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熱衷于考取計算機、英語或者其他專業技能證書,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興趣不大,在課余時間很少或者根本沒有閱讀現代文學作品,即使專業課程也是為了應付考試。
2我國現代文學教學對策
2.1提升學生處世能力
教育的本質是對人進行教育,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充實,我國現代文學教學亦是如此,然而現在的教育體制卻忽視了對人的教育,重視專業知識的教授?,F代文學教育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教育來培養什么樣的人,讓學生通過這門課程學會做人處事。文學所涉及的面十分廣泛,包括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等,它是人生經驗、社會經驗、情感經驗、藝術經驗、生活經驗的結晶。
2.2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審美教育是提升在校大學生審美能力的最佳途徑,它通過對美的鑒賞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培養和鍛煉學生鑒別、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F代文學是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的結晶,教師可以通過現代文學的講授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的培養不等于專業知識的灌水,而是需要培養學生的文學感覺,讓你徜徉于文學作品中,自己去領會其中的美,老師需要做的是通過合理授課方式積極引導。為了達到好的效果,老師不僅僅需要對文字和字句進行透徹的分析,還需要引領學生挖掘文章中深層次意味,即對“言外之意”、“景外之景”的感悟。把審美教育與我國現代文學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挖掘現代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因素,培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現代文學教學中融入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無疑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有著良好的文學基礎,把個人對文學的興趣、感覺、熱情等盡情發揮、展現出來,通過自己對文學作品的領悟去感染學生。
2.3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為了提高現代文學教學質量,應該讓該課程與寫作結合起來,通過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來提升教學質量。現代文學教學不僅僅需要學生理解文學作品思想,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還應該要求學生從寫作學視角闡釋現代文學作品的內容,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觀點通過寫作表達出來。
現代文學課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大學本科的基礎核心課程,開設時間是一學年,3個學分。現代文學通常被界定為現代中國人用現代語言表現在現代過程中產生的思想、感受的文學。現代文學在思想表現、審美感受、語言形式上都區別于傳統的古典文學,這門課主要擔負的是培養學生對現代社會、文化、文學語言新質的了解和掌握能力。筆者以自己所承擔的現代文學課程為例,淺談一下在現代文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性培養的相關策略與步驟。
(1)首先注重課程教學中創建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回應、質疑、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如在現代文學教學中講到上世紀20年代新文學初創時期的話劇發展,可以拋出一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話劇與傳統戲曲的關系問題。新文學以西方為標尺,以西方強調“寫實”的戲劇取代中國講究唱腔、做念、寫意的傳統戲曲,但是話劇在整個20世紀的歷史中其中國化都是極不成功的,傳統戲曲在不斷的批判下又一蹶不振。這種批判給今天的文化建設留下了怎樣的經驗教訓?可以說,具有問題意識的啟發式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獨立思考的意識,促成學生主體性的形成。
(2)閱讀原著、文獻查閱及相關理論的學習。主體性培養需要發展學生個體獨立、能動、自主地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現代文學教學而言,提倡學生作為主體對文學作品的感知力和深度解讀的能力,原著閱讀獲得基本的感性體驗是第一步,相應地,文獻資料查詢及方法要領的運用是外在條件,卻是基本的學術訓練的重要過程,學生通過文獻的掌握可以了解最新的學術進展,進而進入學術創新的可行性。相關理論背景的學習可以提供觀照的視角和深度,有利于學生的能力提升和創新意識的形成。
(3)專題討論。現代文學教學既要照顧到“史”的線索,又要兼顧作家作品的解讀。在當前現代文學課程極度壓縮的情況下,教學過程中就必須采取以點帶面的方法,其中,專題討論是其中最為可行的方法。專題討論的形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性學習意識,也有利于培養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態度。以趙樹理《小二黑結婚》為例,學生對小說中的“三仙姑”、“二諸葛”的形象給出了創造性的看法。他們認為趙樹理塑造的這兩個人物非常具有喜感,批判中蘊含了有感情的認同,是用了民間文學、戲曲中詼諧、戲謔的手法去表現這兩個啼笑皆非的人物的,有著臉譜化的痕跡,與戲曲中的人物塑造相似。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的創造性解讀從不同層面進入到文學經典豐富世界的領悟,這種有探究式的學習態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4)鼓勵學生的社會調研和科研參與。主體性、創新性能力不僅在課堂中,更需要在延伸性的社會實踐中獲得不斷提升,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在課程進行中鼓勵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科研參與意識。在上述講到的話劇與傳統戲曲的關系中,鼓勵學生利用寒假在各自家鄉做傳統戲曲發展現狀的相關調查。同學給出的結果是讓人相當驚喜的。一些同學表示傳統戲曲在其家鄉事實上是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但這種需求當前卻不能給予相應的滿足,傳統戲曲亟待發展振興以滿足群眾的文化需要。一些學生還提供了當地復興傳統戲曲的成功案例。這次實地調查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加強了他們的現實關懷和社會責任感,也進行了一次科學研究的初步嘗試,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性。
(5)小論文寫作。小論文的寫作基本上呈現了一次完整的學術訓練過程,從最初提出觀點到搜集資料、查閱文獻,反復思考,錘煉觀點,尋求論證,到寫作成文,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初試“做學問”的感覺和路子。小論文寫作不僅能夠深化對課程知識的領悟,還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對知識與規范的內化,這個過程也是一次探究性、創新性學習的訓練,對大學學生主體性的培養至關重要。
2.主體生成與前瞻目標
2.1主體生成
現代文學相比古典文學,具有內容和審美的異質性和陌生性。學生接觸現代文學往往缺乏古典文學的熟稔感和親切感,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缺乏主動性;再加上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缺乏興趣,因而整個課堂顯得死氣沉沉,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開展主體性教學后,主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學活動,強調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教師扮演好在其中的引導者、協調者的角色,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個體成長。主體性教學的實施為學生的創新性學習奠定了初步基礎。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件“學生去做的事,而不是為他們做好的事”,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激勵學生對自我潛能的開發,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性能力,同時能夠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體會到一種人的自由和自我實現的快樂。教育能夠促進個體的完善與自我生成,這應該是教育應有的本質規定性。
2.2前瞻目標
(1)研究型教學?,F代高等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深度變革,根源上是與人才創新性的深度需求直接相關,研究性教學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能力。美國高等教育半個世紀以來執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型大學”的創辦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研究意識和創新潛力,促進了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遙遙領先。黨的十提出了當今世界知識經濟的重要性,提出當前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國力之爭主要演變為人才之爭。研究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創新性,進而滿足新時代對創新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關鍵詞:現代性;多元;跨界;文化中國
什么是“現代性”?自20世紀中后期以來,隨著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整體性變遷,人們的生活世界也發生了重大轉變。而在此日新月異的現代化轉變背景中,作為現代社會的根本精神,“現代性”便成櫓泄學界討論任何問題都無法回避的知識背景。
這一名詞在當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也頻頻出鏡,影響幾乎已經輻射到了整個學科研究領域――自90年代以來,可以說,絕大多數現當代文學研究著述中都使用到了此概念。然而進入實際運用中,這一概念卻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統一的標準,往往顯得大而無當,指代模糊不清,且常常被泛化、乃至被誤用,如溫儒敏就曾批判過當下學界對“現代性”的過度闡釋[1]。這一問題甚至體現在了海外漢學界對“現代性”概念的研究中,一如論文集中福格斯(Alexander Des Forges)[2]所說,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有一種對“現代性”的“本質性的拜物癖”現象。
針對這一學界現象,美國羅福林(Charles A.Laughlin)教授以消除現代性研究中簡單的二元邊界為主旨,憑借一種廣泛比較的全球性眼光,取鑒多元,聽取各方聲音,主編了一本名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的論文集。論文集中匯聚了北美漢學界12位年輕學者的論文成果,從小說、戲劇、電影和文學史等多個視角,探討中國“現代性”的迷思,展現了中國文化生產者所開拓出的與西方經驗所不同、屬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特有的現代性。從該論文集中也可以管窺美國漢學界現代性研究的一些思路。
一、現代性
現代性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也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概念。關于“現代性”的概念,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謝立中教授曾專門著文《“現代性”及其相關概念詞義辨析》[3],來一一闡明“現代性”(modernity)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現代”(modern)、“現代主義”(modernism)、“現代化”(modernization)等詞的界定問題。謝立中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在西方文獻的實際運用中,這幾個詞的涵義常常是模糊不清,互相混淆的。可以說,“現代性”這一范疇在西方近兩三百年的發展積累過程中,幾乎已經可以用于包含所有的東西。對于究竟什么是“現代性”,研究者們都基于自身的立場和語言背景,而引發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由此可見,一個統一的定義是不可能的,而且研究者無論側重哪個方面,都會有片面化之嫌疑。
因此,當代學者紛紛開始嘗試從多元的角度解讀現代性,甚至產生了“多元現代性”(mutiplemodernities)這一新概念。“‘現代性’作為一個能包容各種異質因素的觀念,它的使用可以說打破了多年來人們所習以為常的一元論文學史完整圖景,各種差異、悖論、矛盾得以發掘呈現?!盵4]正是因為現代性具有“不斷更新”(continuous renewal)的本質,才能使得“現代”這一概念能夠在歷史發展的連續性中,與“傳統”分裂開來。
然而往往在此類對于現代性的認知中,因為理論本身非一元化的特質,導致“現代性”最終被當成了一種可無限推廣的知識體系,即被稱作是“無邊的現代性”的理論隱憂。在此類研究中,甚至還產生了許多自相矛盾的悖論。例如類似于60年代興起的許多“革命樣板戲”的“現代性”意義,在今天的文學評論中,有批判和“紅色經典”美稱兩種評價并存的諷刺性對比。[5]
故而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多元的現代性”的研究到底該如何展開,是一個值得人思索的話題,這也是羅福林論文集所嘗試解決的問題。
二、論文集內容
《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論文集緣起于2000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召開的一次題為“有爭議的現代性:20世紀中國文學的視角”的學術會議。這次會議的不同議題和學術報告都顯示了現當代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共同發展趨勢:打破傳統的二元法研究方式,從概念和方法論上重新架構現當代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的核心觀點認為,現當代中國文學研究不應該再被各種傳統的分野所束縛,歷史的宏大敘述和日常經驗的對立,傳統與現代的對立,中國本土與海外僑民的對立,城市和鄉村的分解,性別的區分,社會階級的差異,甚至不同文學體裁之間的區分,所有這些二元分界都是可變、可商榷的,是應該被重新審視的,并意圖探索各種傳統二元分野中的互動和流動性。論文集分為“重寫文學史”,“日常生活的末日啟示錄”和“全球資本下的道德主體”三個部分展開。
作為一本論文集,本書最重要的思想傾向表現在羅福林教授所撰寫的前言及文集選材、編撰上,雖然本書中收錄的所有論文,可能并沒有完全表現出羅福林對中國文學的整體認知和重新整合。但是此論文集的誕生,仍體現了一種具有啟發性、值得繼續的嘗試。尤其是羅福林教授所作的序言,更是對北美漢學界中國文學研究的過去、現狀和未來作出了精彩的論述。
在序言中,羅福林著重強調“現代性”這個詞在1989年之前的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中很少使用,它是個來自于西方的名詞;同時因為受到對西方的推崇,在中國,“現代化”與“西方化”的意義往往不自覺的被等同了。借用愛德華.薩義德的理論,羅福林指出因為本身可以說是一個有東方主義色彩的運動(強調西方文化霸權,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落后的慣性思維),以及五四一代相關的理論造成西方漢學界學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時的特殊心理,形成了雙重“東方主義”[6]的認識局面。因此便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要如何在全球化的語境中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及其現代性,同時避免將現代性與西方化等同,避免受到西方霸權文化的影響?《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論文集告訴我們,或許應當拓展視角,將文學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加以全球化的眼光來進行解讀。例如本部論文集中,各位作者的研究范疇十分多元,無論是現代性理論、研究現象,還是含有現代性因素的文本以及現代性文化(城市、影像、流散文學)都是他們的研究對象。
第一部分的標題是“重寫文學史”,羅福林借用了這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盛行于中國學術界的概念。無論是中國學者還是海外學者,“重寫文學史”的目的都是為了打破以五四文學傳統為正宗的“經典”書寫模式,來重新拷問、思索和發掘那些在歷史書寫過程中長期被忽視、低估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學現象,進而重建動態的文學世界。文學史需要被重新審視,但是該“如何”重寫則是本書關注的重點所在。
在這一部分中,福格斯(Alexander Des Forges)借用弗洛伊德的“拜物癖”理論,提出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夏志清先生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起,在美國漢學界所迷戀和依賴的幾個重點大詞匯中,“現代性”是最突出的一個。文學現代性常常被定義為一種始于五四時期的一場與“傳統”的裂變。這些研究往往接納歐洲的理論結構,總是事先假設中國存在一種龐大、并且堅如磐石的中國傳統,然后,再把這一傳統與現代文學相對立起來,而無視中國文學中存在的真實文本。此外,由于是以西方的文學經典為參照系,早期漢學家不得不時常為他們所研究的中國現代文學中充滿“次等作品”而發出嗟嘆,憂國憂民的感嘆中國的偉大作品少之又少。
而楊曉濱(Xiaobin Yang)則是從中國學界對“后現代”這一熱門概念的討論出發,揭示出這類對于中國“后現代”先進性的鼓吹,其實本質上依然是一種對于“現代性”的戲仿和解構,仍體現出一種歷史目的論的舊有觀念。因此,楊曉濱在此后提出用“后毛鄧”理論,來強調中國式的“后現代”在全球“后現代”話語中獨特性。
“重寫文學史”也體現在用顛覆性的視角和理論來挑鷸髁鞴勰睿而女性主義研究就承擔了這一作用。如杜林(Amy D.Dooling)對白薇與文學左派的研究,不僅使那些被公眾和學術遺忘的作者重回歷史的舞臺,也糾正了我們對中國現代婦女的認識。杜林認為以白薇為代表的女作家標志著婦女在20世紀中國社會變革中逐漸發揮作用的開始,因此,她更強調“創作的女性”,而不是“女性的創作”。她的研究強調的是從現代性出發,重新思考,甚至重新定義什么是女性,展示了在男權社會中”新女性”如何形成的過程。梅根?費里(Megan M.Ferry)的論文則闡釋了現代文學是如何借“女性主義”,把女性作家整合到民族、國家話語之中的。鄧津華(Emma J.Teng)則試圖在她的論文中跳出中國內地文學的范圍,在更廣闊的地理觀念上探討什么是“中國文學”,“中國文學”到底是一個政治、文化、語言概念,還是一個種族概念?有“中國性”的中國臺灣、海外華人社會、非中文的華裔文學到底算不算是“中國文學”?她的論文幾乎打破了中國現代文學和新興中國流散文學之間的界限。
所有的作者在本節抵制、解構了那種對于本質主義和專制主義的癡迷,即所謂“中國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經典”、“華人”或“新女性”。這種反本質主義的實現本身,可以說是從某種層面上實現了“重寫文學史”的目標,而不是組建成另一種擁有“另類”外表的現代性。
本書的第二部分從歷史的宏大敘述中拯救對“日常生活”的表現,同時也結合了1989年以來文學創作和日常體驗中所折射的末日感。人們對清末以降文學創作與活動的研究與書寫,常常局限在黑格爾的歷史目的論中,或者過于強調物質基礎的決定作用,重視“大歷史”的書寫,而忽視了個人的、私人的、日常的經驗。在論文集中看來,歷史一樣可以從個體的角度來理解,張恨水、張愛玲等人的創作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對20世紀末小說的研究就體現了這種在現代性中發掘世紀末情懷的意圖,他在“歷史小說”中看到的就是一種歷史的重復性或毀滅性??甸_麗(Claire Conceison)的論文則研究了留學生話劇《大流放》新穎、怪異的表現形式,以及導演借助表面膚淺、戲謔的形式所表達的對個人危機和文化沖突的深刻思考。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臺灣電影和戲劇也常常表現歷史大背景下的個體經驗。柏佑銘(Yomi Braester)的論文則探討了賴聲川、蔡明亮和楊德昌電影中的臺北市――與城市一起拆毀的不僅僅是集體意識,更是對身份的毀滅。但另一方面,當公共空間和私人領域的分野消亡,當城市的公共與私人的邊界不再分明時,可滲透性提供了另一形式的重建。與這部分其他幾篇論文相呼應,吳文思(John B.Weinstein)的研究強調李國修和他的“屏風表演班”其實是在以笑和幽默來應對后“解嚴時代”臺灣那些驚人的發展和變化,并再次說明在李國修看似輕松的系列喜劇中,緩緩呈現的其實仍是不可忽略的末日景象。
本書第三部分更進一步表現了對于日常生活和個體行為的關注。這一部分的三篇文章都將個體作為道德與非道德的競技場,關注對那些邊緣化的、不合常規的個體的書寫。在歷史變遷的過程中,個體的選擇可能符合歷史的走向和發展,更可能與歷史的發展相逆;個人對道德價值的認知可能與社會、國家認可的道德價值相左。王玲珍(Lingzhen Wang)的文章探討了20世紀90年代女性作家充滿自傳色彩的創作,認為這一時期的寫作以“消費性”為手段,共同表現了一種重新定義對自我身份的認知、探求自身欲望和主體性的特點。魏若冰(Robin Visser的研究關注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都市小說中所展現出的私人與公共領域的倫理道德困惑、變化與暖昧性。桑稟華(Deirdre Sabina Knight)則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重讀了余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從啟蒙和人文主義的視角來審視許三觀的道德困境。
本書的三個部分共同體現了西方漢學界中國現代性研究的多元性,歷史、虛構、民族、流散、性別、情感、日常生活、歷史……的邊界被打破。通過跨界,多重話語在這里對話、融合、共生,有著鮮明的跨文化、跨學科、跨語際交流的特征。在論文集中,為了避免跨界中“無邊的現代性”情況的出現,羅福林和論文作者們選擇使用一個與歷史無關的標題――“文化中國”去將這些離散的現象捆綁在一起。
可以說雖然學術背景、出場語境、問題意識、研究方法等仍存在著差異,但在以對話與交流為主調的當代,打破觀念性、時間性、空間性的自我設限,尋求跨地域、跨科際的學術整合,早已成為一種必須而且可行的研究路向。
《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這一論文集表現了一種新興的現代中國的文化研究景觀的輪廓――一種不再僅僅是補救或補漏的術語定義,而是代之以概念重構,挑戰或顛覆了傳統的假設和框架。總之,正如羅福林在前言中所說:“這個會議主要是關于用什么樣的手段來繪制和協定這些邊界,對我來說,這件事本身就是打開這一領域歷史的新一頁。” 雖然論文集中所提及的關于現代性的問題可能尚有很多仍然懸而未決,而且所談論的中國現代文化的源頭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文集總當前的討論已經為制定了進一步如何解決關于中國文學現代性復雜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試金石。
⒖嘉南祝
[1]參考溫儒敏:《談談困擾現代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文學評論》,2007年06期,第110~118頁。文中提及對現代性的“過度闡釋”會導致三個“危險”:一是現代性被當作可無限推廣的知識體系,其理論向度被無休止的夸大和擴展,成了“無邊的現代性”。再者,這類現代性探尋的出發點與歸宿都主要是意識形態批判,文學不過是這種批判的材料或通道。其三,現代性研究中被反復引證的某些基本概念會在不斷重復的論述中定型成新的簡單化的模式,進而束縛對復雜豐富的文學史現象的想象力。
[2]見羅福林《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論文集中第17頁,福格斯所作《現代性的修辭和戀物癖的邏輯》(The Rhetorics of Modernity and the Logics of the Fetish)一文
[3]謝立中:《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4]溫儒敏:《談談困擾現代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文學評論》,2007年06期
論文摘要:郭沫若西方戲劇譯介中“翻譯詩學”的價值,是通過借鑒并民族的優秀文學文化,或通過舞臺特定的語言化手段,傳送拯救人性心靈上的方法信息,使得作者與觀眾的心靈相通與共鳴,讓作者的良好愿望滲透到觀眾的心靈世界加以教化和感知。這抓住了戲劇中神奇的想象力和內在的靈感效應,把它運用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可以促進本民族新文學文化的再生。這種戲劇譯介的“翻譯詩學”思想的創建,滋生出一種新的文學文化的思維方式,豐富中國幾千年延續承傳的文化精神。
引言
20世紀初,中國現代主義一些作家眼光開闊,除了極好地繼承我們已有的戲劇創作成就,并加以改造創新之外,還把西方戲劇通過文字翻譯介紹到中國,使得中國的文學愛好者的戲劇欣賞視野大開。郭沫若的西方戲劇翻譯,涉及到了較為深入的人生意義價值理解,并讓我們借鑒真正的藝術表現方式,開展救國救民的光輝大業。同時,郭沫若把西方戲劇文學的精髓通過深刻的感悟,加以改造以適合中國國情,使得中國人對西方戲劇的理解產生了實質性的改變。他們不再認為西方戲劇只是在舞臺上靠著肢體語言展示人生價值和社會問題,而是通過舞臺特定的語言化手段,傳送拯救人性心靈上的方法信息,從而使得作者與觀眾的心靈相通與共鳴,讓作者的良好愿望滲透到觀眾的心靈世界加以教化和感知,這挖掘出了現代派戲劇中神奇的想象力和內在的靈感效應。郭沫若力圖以此完善的“翻譯詩學”創作風格和方式,從戲劇形式上去展示一種新的譯介表現方式,讓“象征”性元素和理念在他的作品中肆意彰顯和張揚,并把這種象征主義色彩大量地運用到他的戲劇創作意識和想象當中,這在當時顯得獨樹一幟,極具代表性,也形成了他獨特的譯介風格。
一、郭沫若戲劇“翻譯詩學”與信仰誕生
由于中國現代文學中對于西方戲劇文學譯介最有成就的是郭沫若,其立足點則基于拯救中華民族于火熱,其譯介精神和手法也讓當時中國一些戲劇作家大開眼界、嘆為觀止。他的“翻譯策略”或“翻譯詩學”主要是體現在對西方戲劇文學的感知和感悟,著力挖掘以往任何譯介者未曾發現的、全新的戲劇文學的理解視角,尤其是他對于戲劇人物的特征性感悟。郭沫若在譯介過程中最為青睞的作品是德國歌德的表現主義戲劇《浮士德》,他的翻譯把浮士德博士一生的傳奇經歷,按照表現主義的基本方式予以了概括性的總結,·帶有明顯的西方現代哲學和思想的合理化詮釋。其表現的“浮士德精神”象征著中國文學精神和信仰由“右翼”變成了“左翼”思想主題。
在20年代末,郭沫若西方戲劇譯介除了本身保留著中國現代話劇的基本元素之外,還顯現著西方現實主義戲劇的某些元素。郭沫若曾經在創作他的歷史劇時,就表現出了他那西方表現主義的神奇想象,他的思維方式和那些躲在書齋里抒發懷古的幽思、彈奏個人哀愁的資產階級歷史劇家思維方式格格不入,他創作的歷史劇不是“為歷史而歷史”的游戲之筆和侃侃而談,也不是去單純追求情節神秘、古怪的獵奇之作。而是為了激發起“更多的志士仁人”的革命斗志和反叛熱情??梢?,他對《浮士德》等戲劇作品的譯介,把人性靈魂的深刻探索領悟得淋漓盡致,他甚至能夠把它們提到一個較高的高度加以審視和考察,力圖在這樣的高度把人性特有價值予以反醒和質疑,以期進入他理想中的“真正把人當成人”的時代,或者是以自己的鮮血,“獻給現實的蟠桃”①;為正在為新生活而奮斗的人們多爭得一些有效的利益和“得到一些好處”。②顯然,郭沫若的這種對于歷史劇的理解和創作方式,是受到譯介愛爾蘭戲劇家約翰·沁孤的《約翰·沁孤戲劇集》影響的。約翰·沁孤生于西方現代主義時期,所推崇的戲劇基本主題就是“人本”和“人性”觀念,尤其是極為崇尚“人性”價值的最終實現和完善。他期待把眾多的社會地層的人們的生活疾苦提到社會的關注上來,被更多的人所矚目和感受,以便可以為解脫疾苦而吶喊、斗爭。受此影響。郭沫若從來就是提倡戲劇文學創作能夠“為民眾開花,為民眾結實,始于民眾,終于民眾。”③這表明,郭沫若在思考歷史真實性再現與藝術真實的矛盾關系時,強調任何作家都不能局限于歷史細節的真實描寫,過分地去注重歷史的真切而忽略文學本身所要求的藝術化特質,從而他強調“以虛代實”,用藝術的虛化去取代歷史的真實。
其實,在約翰·沁孤的戲劇劇本《騎馬下海的人》中,所表現的濃重悲劇氣氛就是西方戲劇家充滿想象里的特殊創作手法。這部作品在當時被西方人認為是20世紀最優秀的獨幕悲劇。因為它在構思和結構上有著古希臘悲劇的想象性和虛構性成分,它一方面歌頌人與大自然的堅忍不拔的頑強斗爭,另一方面又在表現生存的殘酷性和人對命運的不可把握性。郭沫若的翻譯目的是要以此給中國的人們以感奮力量和拯救精神,雖然時??赡苊鎸σ恍┳匀粸暮?,但是每一個人應該堅忍不拔、不屈不撓。這說明,郭沫若在翻譯這部作品時,較好地抓住了這部悲觀主義海洋文學作品中表現的內在感召性實質和精神支撐,那就使得我們看到愛爾蘭象征主義劇作的《騎馬下海的人》中有典型的世紀末情緒,那就是對即將到來的下一個世紀的迷茫心理。同時。作者還讓劇本平淡的風格中蘊藏著巨大的人性戰勝自然的震撼力,這和中國現代時期要求人們起來掃除面對的各種艱難險阻聯系起來。
二、郭沫若“翻譯詩學”的社會功能價值
郭沫若通過戲劇文學的譯介,展示了中國新文學時期翻譯文學的歷史功績的存在必要性,這與八十年代末期“重寫文學史”的提出~脈相傳。自1949年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翻譯文學卻一直被排除在現代文學的敘事研究和考察的范圍之外,解放后國內出版的幾乎所有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著作,都無一例外地把翻譯文學拒之門外。不承認翻譯文學的社會價值功能和意義,翻譯文學也成了文學史上不受寵愛的“棄兒”。其實,綜觀歷史資料,翻譯文學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無法改變的,它的作用是造就了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性的產生和發展,開啟了中國現代文學家的創作思維和文化視野,并對現代作家的文學創作發生過巨大的沖擊。事實上,它與中國現代文學一起,曾經擔負過中國現代時期的啟蒙、救亡、文化建構等文學使命,無時無刻不在描述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流變軌跡。
在“重寫文學史”的討論中,謝天振先生有著先見之明,曾極力呼吁,要恢復翻譯文學在現代文學史中的應有的歷史地位,即為翻譯文學這個“棄兒”尋找歸宿。然而,在新近出版的一些中國現代文學史或者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等著述中,翻譯文學并沒有得到編撰者的真正重視而進入現代文學史,作為“棄兒”的翻譯文學還是被排斥在現代文學史之外。這種現象的發生是不正常的,這在于人們對翻譯文學自身特質的認識偏差、理解偏離和歷史描述錯位等方面因素造成的。雖然我們也知道,世界文豪們是隨著他們著作的漢譯本而進入中國讀者的視野并占據了中國的文學和文化領地的,“有了朱生豪的譯本,莎士比亞才在中國誕生,有了傅雷的譯本,羅曼·羅蘭才在中國誕生,有了葉君健的譯本,安徒生才在中國誕生,有了汝龍的譯本,契訶夫才在中國誕生……”但是,由于譯本不是中國原創的民族文學,它們的文學史價值來自于文學翻譯的“創造性叛逆”和“就效果而論,翻譯就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傅雷《高老頭(重譯本序)》必須承認,郭沫若對于西方戲劇文學的譯介,體現了當時中國的新興知識分子和革命的新文學主義者力圖探索新的人生意義和價值趨向,以及尋求有效的革命理想實現的途徑的人生追求。這表明。西方的一些優秀的戲劇文學作品完全能夠與中國的時代社會思想價值觀有效地結合起來,并與之產生深刻的共鳴。歌德的《浮士德》和席勒的《華倫斯坦》就是最好的應證,它們的譯介不僅體現了他們兩人在西方社會語境中的人生追求,也深刻體現出大批的中國社會有志之士的時代精神追求。雖然《浮士德》是一部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改變的詩劇,它是結合當時整個歐洲文藝復興以后的德國和歐洲的社會現實為背景而創作的政論性詩劇,刻畫了一個熱衷于政治和人生追求的新興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但是,這一形象也展示了中國當時知識分子的不滿現實和無法改變現實的矛盾心理,他們苦于對于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生活道路的努力探索。郭沫若在譯介中,切實把握住了文學作品譯介的基本要領,把主人公浮土德,這位文藝復興時代德國的一個充滿政治和理想追求的巨人形象,歸納為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可能產生的人生追求精神,這無疑體現了全世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共有的奮斗精神和進取精神風貌?!陡∈康隆繁旧砜坍嬃艘粋€永不滿足的、個性化的、執著于追求政治和美學目標的浮士德博士的藝術形象,郭沫若在1919年最初翻譯時,就感其內容實際上體現了我國“五四”運動的時代精神。郭沫若當時的思想狀況也是厭倦那些枯燥無味的無庸知識,對自己選擇的學醫道路倍感失望,內心充滿苦悶,對科學產生了反感,認為“學枷智梏”??梢?,郭沫若是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為另一國文字,既沒有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⑥而且,“化境”的翻譯是永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