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4 03:05: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史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當前中國經濟史研究深陷困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研究者沒有明確經濟史學的性質。經濟史學的性質,實際上就是“什么是經濟史學”或“經濟史學研究什么”的問題。它一直是經濟史學研究者不斷討論但又始終有不同說法的重要議題。如吳承明(1995)認為,經濟史是“研究過去的、我們還不認識或認識不清楚的經濟實踐(如果已認識清楚就不要去研究了)”。??怂?1987)把經濟史“看成是一個單一的過程———具有一個可認識的趨勢(至少到目前為止)的過程”。諾思(1992)認為,經濟史的任務是解釋經濟在整個時期的結構和績效。由此可見,關于什么是經濟史這一問題,經濟史學界存在諸多不同的解釋。筆者認為,學界之所以對這一問題有諸多不同解釋,一是源于學者對于經濟史學科的研究對象有著不同認識。如,諾思(1992)認為,經濟在整個時期的結構及其實績是經濟史學的研究對象。希德認為,經濟史是研究人們過去如何從事生產、分配、勞動諸問題,又要用不同方法測定上述活動的相對效率。中國學者關于經濟史學科研究對象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研究對象的橫向與縱向兩方面。在橫向方面,主要觀點集中在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還是生產力,抑或二者的矛盾統一,以及社會經濟運行規律、社會經濟結構或全部社會經濟的總和等方面??v向方面主要涉及的內容就是研究對象的時間界限。趙德馨(1999)指出,經濟史學按學科研究對象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人類經濟生活演變過程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史學,一類是以經濟史學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史學概論”。
經濟史學又分為經濟史實和經濟史學通論兩部分。經濟史實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經濟生活發展演變的過程,而經濟史學通論的研究對象則是人類經濟生活發展演變的規律。這里的經濟史實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經濟史”,是經濟史學科的主體。而關于經濟史學科研究對象的分歧實際上也主要是關于經濟史研究對象的分歧。在關于經濟史研究對象這一重大問題上,趙德馨(1992)指出,經濟史的研究對象,橫向上,寬到經濟全領域(即物質資料的生產以及相應的交換、分配、消費,包括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及二者的相互關系),包括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縱向上,長到歷史全過程,包括整個的經濟的全部歷史(但這里的歷史指學科對象意義的歷史,而非絕對時間意義上的歷史)。筆者感覺,趙德馨對于經濟史學的定義系統而全面的概括了經濟史學科的研究對象。二是源于學者對經濟史學科性質的理解存在分歧。長期以來,經濟史一直被認為是處于經濟學和歷史學兩大學科之間的邊緣學科或交叉學科。但學界對于這一觀點卻有著諸多不同認識。吳承明(2005)說:“我們說經濟史是一門交叉學科。其實沒有這個學科。搞經濟史的不是學歷史出身,就是學經濟出身。這就很自然地形成兩個學派:學歷史出身的注重史料考證,學經濟出身的重視理論分析?!备叩虏?2000)更進一步指出,這一提法是學科劃分上的誤解,認為經濟史學是一個邊緣學科是錯誤的。趙德馨(1999)則說:人們常常把經濟史學稱為邊緣學科或交叉學科,當然無可非議。但從經濟史學的產生與學科屬性看,有經濟學科的經濟史與歷史學科的經濟史,就此而言,稱經濟史學為“跨學科的學科”更為貼切。
二、加強經濟學理論
在經濟史研究中的應用不難看出,雖然經濟史與經濟學當前是兩門獨立的學科,但從經濟史學的性質和歷史來看,它與經濟學緊密相聯,密不可分。因此,加強經濟學理論在經濟史研究中的應用不僅是經濟史學科性質的要求,更是遵循經濟學發展歷史規律的要求。為探討這一問題,需先簡要闡述經濟史學的研究方法??茖W的研究方法對于學術研究至關重要。對經濟史研究方法的論述,實際上也就是探討怎樣研究經濟史學的問題。怎樣研究經濟史學,主要取決于該學科的研究對象及其性質。對此,不少學者已發表過相關論述。多數學者認為歷史學和經濟學的方法是兩個缺一不可的基本方法。如吳承明在主張“史無定法”的同時,強調經濟史研究者既要有歷史學修養,又要有經濟學根柢。他認為,“經濟學是研究經濟史的方法,歷史學又是研究經濟學的最好的方法。”“實證主義,包括考證是經濟史研究中不可須臾或離的研究方法?!憋@而易見,吳承明雖然主張“史無定法”,但更強調經濟史研究中歷史實證主義方法的運用。這與他關于經濟史學科性質的認識是一脈相承的。熊彼特(1996)認為:“歷史的研究在經濟分析史方面不僅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1歷史學方法被一些學者首當其沖作為經濟史研究的基本方法。趙德馨提出:“史有定法。當我們說‘史無定法’時,絕不是說經濟史學沒有自身的一定的研究方法。
方法問題對經濟史的研究太重要了?!彼J為,“經濟史在本質上是一門經濟學科,它的研究方法必須是經濟學的方法。”不難看出,他雖亦反復論述經濟史料的重要性,“只有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才能談得上正確地總結經驗,揭示規律,抽象出經濟理論?!钡鼜娬{經濟學方法的運用以及經濟學與歷史學方法的融合。也許這是趙德馨一向被學界認為是屬于“經濟學的經濟史”陣營的原因所在。很顯然,雖然學者均強調經濟史研究中歷史學和經濟學方法的重要性,然而各有側重。由于對經濟史學科性質的不同認識,導致了關于研究方法認識的差異。當然,反過來講,也許正是由于對經濟史學研究方法的認識不同,才使人們對經濟史學科性質的認識出現差異。再來看經濟史研究前途樂觀之美國。經濟史在美國的境遇能夠改觀的關鍵在于,學者把計量經濟學、統計學、數學模型等引進了經濟史研究,使經濟史研究擺脫了傳統的以文史取向為特征的研究范式。而中國的經濟史研究者要么是經濟學出身,要么是歷史學出身。故而經濟史常常圍繞兩種方法打轉,即以美國為主導的計量經濟史和以英國為中心的強調歷史學與社會學方法的經濟史。中國的傳統史學研究者不喜歡做計量分析。而經濟學出身的經濟史研究者雖然是學經濟的人,但在經濟史研究中也沒有運用太多的經濟學方法。經濟史學家趙德馨曾說,他畢業于財經學院,并長期在財經學院教學,也沒有學到多少經濟學方法。從整體而言,中國的經濟史工作者,對歷史學方法比對經濟學方法知道得多一些,運用得好一些。
三、培養經濟史學思維方式
在強調經濟學理論在經濟史研究中的運用的同時,多學科思維方式的融合對于經濟史學研究至關重要。吳承明指出,除經濟學與歷史學的基本方法外,經濟史研究要廣泛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比如,他提倡把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心理學引入經濟史研究。然而,現行教育體制與科學研究體制不利于這種融合,也不利于學生經濟史思維方式的養成。為了培養學生的經濟史思維方式,這需要老師在教學方面下功夫。比如,趙德馨在帶經濟史專業研究生時,一方面努力創造多種學科思維方式融合的環境與氛圍;另一方面則明確地提出轉變思維方式的任務,引導學生按照以下目標補缺門:從經濟學科來的,補上歷史學知識與思維方式;從歷史學科來的,補上經濟學知識與思維方式。504在經濟史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國經濟史學的開拓者與前輩都是實現經濟學與歷史學思維方式融合、具有經濟史學思維方式的典范。如梁方仲、湯象龍、方顯廷、傅筑夫、嚴中平、陳振漢、汪敬虞、吳承明、彭澤益、張仲禮、谷霽光、傅衣凌、何茲全、張蔭麟、李埏等。學科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決定思維方式,而學識素養則是養成思維方式的基礎。故而經濟史研究者不但要加強經濟學理論修養,而且決不能忽視歷史知識的積累。如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所彭南生在養成經濟史學思維方式這一點上,就做的比較成功。他在華中師范大學獲得歷史學本、碩學位后,又跟隨趙德馨先生學習經濟學和經濟史學的相關知識。趙德馨希望他留心經濟史學的研究方法及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在已有的歷史學知識與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加上經濟學知識與思維,并使二者融合為一,從而實現思維方式的轉變,養成經濟史學思維方式。彭南生的博士論文獲2000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這與其思維方式的轉變是分不開的。
四、結語
【英文摘要】AnewerandhigherdemandforthestudyofChina''''s.economichistoryisaddressedbothbyChina,whotakestheeconomicconstructionashercentraltask,andthecontemporaryworld,whosesocialeconomyhasundergonegreattransformationsafterthenewtechnologicalrevolution.ThestudyofChina''''seconomichistoryfacessomegreattransformationssuchaswideningitsfield,deepeningitscontents,renewingitsmothedandsoon.ScholarsonChina''''seconomichistoryandeconomicsshouldtrytocreateanewaspectinthestudy,enrichanddevelopMarxismbyimprovingtheirowncognitioninordertoproviderighttheoreticalprincipleandbeneficialhistoricalexperiencetochina''''smodernconstruction.
【關鍵詞】中國經濟史/研究/領域/內容/方法/提高認識Chinaeconomichistory/studyfield/contents/mothed/toimprovecognition
【正文】
中國經濟史的研究應該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當代中國現代化理論研究中最根本、最深刻、最關鍵,也是最迫切需要的一環,然而卻是最薄弱的一環。這很有必要提醒包括從事中國經濟史研究在內的學術界和有關方面的注意,并給予重視。
一
改革開放伊始,經濟史學界立即抓住新時機,不僅很快恢復了原有的研究機構,還組織成立了中美合作企業史資料中心等新的研究機構開展工作,編輯出版《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期刊,組織成立全國的經濟史研究會和省區經濟史研究會,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招收經濟史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國人民大學等十幾所高校和中央高級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分別編寫出版了十幾部質量較高的中國近代經濟史、中國古代經濟史、中國經濟通史等教材,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河北大學等高校聯手合作編寫九卷本的從先秦到清代的斷代經濟史專著,傅筑夫等老一輩中國經濟史專家都有多部研究專著問世,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史專著也有十余種出版,東北、山西等省區編寫出版本省區的經濟史專著,北京、上海合作編輯出版多卷本的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寧可主編了從遠古到1998年的《中國經濟發展史》,還有其他專題性的經濟史專著數以百計、論文數以萬計;尤其是國家組織聯合攻關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完成,更是意義重大。與此同時,還積極開展中外學術交流(派訪問學者出國研究考察、召開有外國學者參加的研討會、翻譯出版國外關于中國經濟史研究的論著等)。在首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中,經濟史獲獎比例很高,5部二等獎中占了2部,12部三等獎中也有3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史研究的活躍和成績是前所未有的。
盡管經濟史研究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但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向中國經濟史研究提出的要求是遠不適應的。尤其近十年來,中國經濟史研究日趨不振,近乎于有氣無力。很多高等院校的中國經濟史課程被熱門的經濟學新學科所擠掉,連經濟學研究生也不開設中國經濟史課程,中國經濟史專業出身的教師被迫改教其他課程;經濟史專業畢業的研究生也不愿從事經濟史的研究和教學(因經濟史研究繁難,出成果不易,時間長,評職稱極受影響),中國經濟史的研究和教學出現危機。
形成這樣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還在于中國經濟史研究本身。當今社會經濟伴隨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迅猛發展而演變,內容愈來愈豐富,結構愈來愈復雜,給包括中國經濟史在內的經濟科學提出了愈來愈多的新課題。這本來是中國經濟史研究新的歷史機遇,但中國經濟史的研究沒有抓住這個大好的新機遇,卻遠遠落后于這樣的新形勢。
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
1.研究領域不寬。中國經濟史的研究目前仍局限在傳統的課題方面,無非還是歷史上的所有制(包括土地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等),國民經濟各部門(工業、手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金融業等),對外貿易和國際貿易,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小農經濟,資本主義萌芽與資本原始積累,企業史,歷史上重大經濟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經濟活動,歷史上各種產品的產量與產值、人口、租稅,歷史上的經濟政策與經濟思想,生產力和技術史等等。對這些傳統的中國經濟史課題進行研究當然是必要的,但當代中國及其發展趨勢,尤其是經濟建設的各種取向和目標選擇對中國經濟史研究的要求,絕不是這些傳統課題的研究所能滿足和解決得了的。它要求中國經濟史的研究以新時代的新視角開拓研究的新領域。比如經濟體制和經濟機制是現代社會經濟的新概念,馬克思《資本論》中尚未出現,但不等于古代和近代社會經濟中沒有經濟體制和經濟機制。再如“三次產業結構”,是20世紀30年代產生的新概念,在中國經濟史上“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歷史發展的研究,也是中國經濟史研究的新領域和新課題。經濟史是經濟學的交叉學科,研究領域應覆蓋整個經濟學。經濟學有“經濟學帝國主義”之稱,它的研究領域已擴展到技術、生產力、數理、環境、國土、生物、知識、信息等等領域,并出現了技術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等相應的學科。經濟史的研究也應相應地跟進。研究領域狹窄,局限在傳統的領域課題中,使中國經濟史研究的發展受限。
2.研究內容不深。研究領域的拓展當然也是研究內容的深入。若拋開研究范圍說,內容的深入顯得舉步維艱。中國經濟史傳統的研究課題之所以必要、有意義,不僅在于還有相當多的內容有待去研究,更在于已經研究的內容還須要深入,不能停留在現有認識層面上。例如一直是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熱點,卻總是在其性質問題上爭論不休,相互觀點歧異,且又在同一層面上認識。研究不深入恐怕是主要原因。中國原始氏族經濟、小農經濟、奴隸制經濟、地主制經濟、封建經濟、官府手工業、土地制度等等,與發展成資本主義經濟的西歐古代經濟,共性與個性各是什么?所有這些課題的研究,對中國社會經濟史走勢能說明什么樣的規律?等等。不深入研究,中國經濟史的研究就難以走出低谷。
3.研究方法不新。研究領域拓寬、研究內容深化,既需要研究方法的更新去實現,又提供或包含有新的研究方法。當年馬克思曾經說過:“資產階級社會是歷史上最發達的和最復雜的生產組織。因此,那些表現它的各種關系的范疇以及對于它的結構的理解,同時也能使我們透視一切已經覆滅的社會形式的結構和生產關系?!边€說:“人體解剖對于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被認識之后才能理解?!盵1](P108)今天的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作為生產組織,比當年的資本主義生產組織,更發達、更復雜得多,為經濟史的研究不僅提出新領域、新內容,也指出了經濟史研究的新方法。不研究現代經濟結構和現狀,不研究當代經濟的所有理論問題,即“人體解剖”,難以更好地研究、理解古代和近代的社會經濟,即“猴體解剖”。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風靡于70年代美歐的“新經濟史學派”,就是這樣。新經濟史學派不同于傳統經濟史學派,根本之點在于研究方法之新:一是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研究經濟史,二是用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并借助于現代計算工具計算機研究經濟史。他們自己說他們的方法“產生于歷史問題和先進統計分析的結合。在這里,經濟理論是女儐相,計算機是男儐相”[2](P492)。經濟史作為經濟學同歷史學的交叉學科,僅僅用傳統的歷史學研究方法對史料搜集整理和考證分析、敘述史實、分期和定性等是不行的,必須有經濟學及其各門分支學科的范疇、原理等理論分析和經濟學的定量研究等各種經濟學方法,才有別于政治史、軍事史等,才稱得上經濟史。中國經濟史研究方法更新當然不止這些。隨著經濟學理論的發展、歷史研究方法的變革、哲學和自然科學方法論新成果的展示和被運用,都會給中國經濟史研究提供新方法。要善于選擇和運用新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使中國經濟史的研究以新的面貌出現在當今中國的學術界。
二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有其豐富的內涵,這里著重指出一點,這就是列寧非常正確、很有針對性指出的關于“唯物主義歷史觀”:“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特別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而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盵3](P336)很清楚,經濟史研究在通史研究、各專業史研究、現狀(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研究、人類社會發展理論和規律研究、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本身的研究、乃至理論的發展中,處于根本性、基礎性的地位,有著關鍵的意義。
正是因為這樣,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理論研究事業中,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領域的擴大,研究課題的具體,就愈感到豐富歷史唯物主義和發展他們的學說迫切需要經濟史知識。為此,馬克思仔細閱讀了當時僅有的毛勒、摩爾根、科瓦列夫斯基等人的經濟史著作,高度評價研究中世紀馬爾克的毛勒著作,說“他的書是非常有意義的”[4](P258);療養中聽科瓦列夫斯基講述俄國的村社,并對他們的著作都做了詳細的摘要和評語,準備寫這方面的經濟史著作。遺憾的是,組織無產階級革命和《資本論》寫作的急切,他未能如愿以償。后來恩格斯以《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一“現代社會主義主要著作之一”[5](P43)以作“稍稍補償”[6](P1)。恩格斯到晚年更是深切地慨嘆“經濟史還處在襁褓之中呢!”并鄭重地提出:“必須重新研究全部歷史,必須詳細研究各種社會形態存在的條件,然后設法從這些條件中找出相應的政治、私法、美學、哲學、宗教等等的觀點?!保ㄖ攸c號為引者所加)“這方面,我們需要很大的幫助,這個領域無限廣闊,誰肯認真地工作,誰就能做出許多成績,就能超群出眾。”他對當時那種“只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套語(一切都可能變成套語)來把自己的相當貧乏的歷史的知識……盡速構成體系,于是就自以為非常了不起了”的淺薄非常厭惡,對“很少有人下一番功夫去鉆研經濟學、經濟學史、商業史、工業史、農業史和社會形態發展史的。有多少人除知道毛勒的名字之外,還對他有更多的認識呢”[6](P476)的狀況感到擔憂。七十高齡的恩格斯對于經濟史的研究這樣諄諄相告、語重心長,是非常值得細細體味的!
恩格斯在《資本論》“英文版序言”中是這樣總結馬克思的理論研究的:“這個人的全部理論是他畢生研究英國的經濟史和經濟狀況的結果。”[7](P37)所以,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沒有經濟史的研究,就沒有歷史唯物主義,就沒有,就沒有科學社會主義。這里同樣地可以說,沒有中國經濟史的研究,就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就沒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功。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遵循中國社會經濟自身發展的歷史趨勢,依據中國社會經濟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才能有效和成功。系統、全面、深刻、準確地研究中國社會經濟歷史進程中的特點和規律,探究中國社會經濟歷史趨勢,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道路、提供豐富的歷史借鑒,這就是中國經濟史研究的基本任務和根本目的。同時,通過中國經濟史研究,豐富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和,使之在更高層次上指導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從根本上保證中國現代化的正確方向,以更科學的理論武裝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以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健康發展和快速成功。
三
中國經濟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認識、認清研究任務、明確研究目的、開拓研究領域、深化研究內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關方面也需要同心協力,真抓實干。
1.端正思想路線,堅持實事求是。這里需要澄清一個糊涂認識,即認為堅持實事求是與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相矛盾的。實際上二者完全一致。因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對長期統治人們歷史觀的歷史唯心主義的思想解放,就是對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實事求是。同現在某些人懷疑、排斥歷史唯物主義及其思想指導(所謂“信仰危機”)相反,國外越來越多的學風正派的非歷史學者,在他們研究實踐的深入中,愈來愈承認歷史唯物主義的真理性。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們就開始承認“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種一元論的歷史觀,無論我們是否準備把它作為對一般人類進步的一種充分解釋來加以接受,我們全都必須承認它在激勵學者們思想和擴展歷史學與經濟學的觀念與概念方面已經起到了有益影響……它將在精神發展和技術進步的記錄上占有一個尊榮的地位”。1912年美國“新史學派”創始人魯濱遜更說道:“第一個對于科學的歷史學作出巨大貢獻的”是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歷史學家研究過去時所應該注意的。他并且對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學的解釋”。隨著資本主義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愈來愈證明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馬克思的歷史判斷的正確性這時看來得到了證實……這次不是‘否定他對歷史思想所作出的貢獻’,而是‘用我們逐漸積累起來的而他卻完全不知道的關于過去的大量證據’去對他的歷史解釋‘進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的反對者中,也很少有歷史學家會懷疑聰明睿智的歷史研究方法的積極作用及其挑戰”?!靶率穼W派”認為馬克思是他們的“先師之一”,如果“建造先賢堂”,馬克思“一定會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這些非學者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這些評價足以說明,歷史唯物主義是被愈來愈多的歷史事實證明了的正確的歷史觀和歷史研究方法。實事求是所反對的不是歷史唯物主義,而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教條化理解和教條化運用,是對歷史唯物主義教條主義的態度。
2.開展對外學術交流,積極吸收國外經濟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國經濟史的美、日學者不少,這是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躍研究的外部條件,應主動加以利用。同時,還要大膽地吸收國外經濟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經濟史研究方法)。這方面經濟史研究比經濟學研究要落后得多。經濟學中的宏觀與微觀、規范與實證、產權、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車”等概念和理論,早已廣為使用和運用。經濟史研究中僅有計量經濟、區域性經濟、比較經濟等幾項。最近有學者提出中國經濟史研究有著“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趨勢,這就更加需要開展對外學術交流。
3.擴大研究隊伍,增強研究力量。這里首當其沖的是經濟學家和經濟學研究者。我國經濟學家和經濟學研究者對經濟史的研究興趣遠不如美國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西方新經濟史學家都是經濟學家。蜚聲史壇的新經濟史學家福格爾(Robert.W.Fogel)和諾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另一新經濟史學家提出經濟史對經濟學的價值有5個方面:“(1)更多的經濟事實;(2)更好的經濟事實;(3)更好的經濟理論;(4)更好的經濟政策;(5)更好的經濟學家?!盵9](P39)曾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說:“歷史、統計和‘理論’,三者合起來構成我們的所謂‘經濟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開始研究經濟學,而在這三門學科中只許任選一種,那么我就選擇經濟史”[10](P28-29)。國外經濟學泰斗這些議論,都是他們成功的經驗之談。如果我國經濟學家和經濟研究者都能進入中國經濟史的研究隊伍中,不僅中國經濟史的研究面貌大為改觀,中國經濟學也一定會步上一個新臺階。
4.加強組織協調領導,發揮研究機構和學會團體的作用。中國經濟史研究亟待領導重視和加強組織協調。中國經濟史的研究課題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課題規劃列在經濟學中,但比重極小,2000年49個經濟學選題中經濟史僅有1個。這樣少的課題項目,能申請上的人寥寥無幾,研究者們只好自擬自選課題,而且這種無政府狀態也浪費人力。要振興中國經濟史研究,國家課題規劃應增加列入項目。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部門還應組織經濟學、歷史學、中國經濟史學和外國經濟史學等學科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研究會等學術團體,制訂中國經濟史研究的中、長期規劃,爭取經費,組織和集中力量積極實施。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第1卷[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3]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當代西方史學流派[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9]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第2卷[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10]〔美〕熊彼特.經濟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三
中國經濟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認識、認清研究任務、明確研究目的、開拓研究領域、深化研究內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關方面也需要同心協力,真抓實干。
1.端正思想路線,堅持實事求是。這里需要澄清一個糊涂認識,即認為堅持實事求是與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相矛盾的。實際上二者完全一致。因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對長期統治人們歷史觀的歷史唯心主義的思想解放,就是對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實事求是。同現在某些人懷疑、排斥歷史唯物主義及其思想指導(所謂“信仰危機”)相反,國外越來越多的學風正派的非歷史學者,在他們研究實踐的深入中,愈來愈承認歷史唯物主義的真理性。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們就開始承認“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種一元論的歷史觀,無論我們是否準備把它作為對一般人類進步的一種充分解釋來加以接受,我們全都必須承認它在激勵學者們思想和擴展歷史學與經濟學的觀念與概念方面已經起到了有益影響……它將在精神發展和技術進步的記錄上占有一個尊榮的地位”。1912年美國“新史學派”創始人魯濱遜更說道:“第一個對于科學的歷史學作出巨大貢獻的”是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歷史學家研究過去時所應該注意的。他并且對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學的解釋”。隨著資本主義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愈來愈證明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馬克思的歷史判斷的正確性這時看來得到了證實……這次不是‘否定他對歷史思想所作出的貢獻’,而是‘用我們逐漸積累起來的而他卻完全不知道的關于過去的大量證據’去對他的歷史解釋‘進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的反對者中,也很少有歷史學家會懷疑聰明睿智的歷史研究方法的積極作用及其挑戰”?!靶率穼W派”認為馬克思是他們的“先師之一”,如果“建造先賢堂”,馬克思“一定會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這些非學者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這些評價足以說明,歷史唯物主義是被愈來愈多的歷史事實證明了的正確的歷史觀和歷史研究方法。實事求是所反對的不是歷史唯物主義,而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教條化理解和教條化運用,是對歷史唯物主義教條主義的態度。
2.開展對外學術交流,積極吸收國外經濟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國經濟史的美、日學者不少,這是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躍研究的外部條件,應主動加以利用。同時,還要大膽地吸收國外經濟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經濟史研究方法)。這方面經濟史研究比經濟學研究要落后得多。經濟學中的宏觀與微觀、規范與實證、產權、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車”等概念和理論,早已廣為使用和運用。經濟史研究中僅有計量經濟、區域性經濟、比較經濟等幾項。最近有學者提出中國經濟史研究有著“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趨勢,這就更加需要開展對外學術交流。
3.擴大研究隊伍,增強研究力量。這里首當其沖的是經濟學家和經濟學研究者。我國經濟學家和經濟學研究者對經濟史的研究興趣遠不如美國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西方新經濟史學家都是經濟學家。蜚聲史壇的新經濟史學家福格爾(Robert.W.Fogel)和諾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另一新經濟史學家提出經濟史對經濟學的價值有5個方面:“(1)更多的經濟事實;(2)更好的經濟事實;(3)更好的經濟理論;(4)更好的經濟政策;(5)更好的經濟學家。”[9](P39)曾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說:“歷史、統計和‘理論’,三者合起來構成我們的所謂‘經濟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開始研究經濟學,而在這三門學科中只許任選一種,那么我就選擇經濟史”[10](P28-29)。國外經濟學泰斗這些議論,都是他們成功的經驗之談。如果我國經濟學家和經濟研究者都能進入中國經濟史的研究隊伍中,不僅中國經濟史的研究面貌大為改觀,中國經濟學也一定會步上一個新臺階。
4.加強組織協調領導,發揮研究機構和學會團體的作用。中國經濟史研究亟待領導重視和加強組織協調。中國經濟史的研究課題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課題規劃列在經濟學中,但比重極小,2000年49個經濟學選題中經濟史僅有1個。這樣少的課題項目,能申請上的人寥寥無幾,研究者們只好自擬自選課題,而且這種無政府狀態也浪費人力。要振興中國經濟史研究,國家課題規劃應增加列入項目。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部門還應組織經濟學、歷史學、中國經濟史學和外國經濟史學等學科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研究會等學術團體,制訂中國經濟史研究的中、長期規劃,爭取經費,組織和集中力量積極實施。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第1卷[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3]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當代西方史學流派[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9]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第2卷[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10]〔美〕熊彼特.經濟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三
中國經濟
史研究要想走出低谷,除了研究者需要提高思想認識、認清研究任務、明確研究目的、開拓研究領域、深化研究內容、更新研究方法外,有關方面也需要同心協力,真抓實干。
1.端正思想路線,堅持實事求是。這里需要澄清一個糊涂認識,即認為堅持實事求是與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相矛盾的。實際上二者完全一致。因為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對長期統治人們歷史觀的歷史唯心主義的思想解放,就是對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實事求是。同現在某些人懷疑、排斥歷史唯物主義及其思想指導(所謂“信仰危機”)相反,國外越來越多的學風正派的非歷史學者,在他們研究實踐的深入中,愈來愈承認歷史唯物主義的真理性。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們就開始承認“馬克思……首次努力去提出一種一元論的歷史觀,無論我們是否準備把它作為對一般人類進步的一種充分解釋來加以接受,我們全都必須承認它在激勵學者們思想和擴展歷史學與經濟學的觀念與概念方面已經起到了有益影響……它將在精神發展和技術進步的記錄上占有一個尊榮的地位”。1912年美國“新史學派”創始人魯濱遜更說道:“第一個對于科學的歷史學作出巨大貢獻的”是馬克思,“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歷史學家研究過去時所應該注意的。他并且對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學的解釋”。隨著資本主義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愈來愈證明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馬克思的歷史判斷的正確性這時看來得到了證實……這次不是‘否定他對歷史思想所作出的貢獻’,而是‘用我們逐漸積累起來的而他卻完全不知道的關于過去的大量證據’去對他的歷史解釋‘進行新的分析’”,“到1955年,即使在的反對者中,也很少有歷史學家會懷疑聰明睿智的歷史研究方法的積極作用及其挑戰”?!靶率穼W派”認為馬克思是他們的“先師之一”,如果“建造先賢堂”,馬克思“一定會端坐于殿堂之首列的”[8](P263-266)。這些非學者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這些評價足以說明,歷史唯物主義是被愈來愈多的歷史事實證明了的正確的歷史觀和歷史研究方法。實事求是所反對的不是歷史唯物主義,而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教條化理解和教條化運用,是對歷史唯物主義教條主義的態度。
2.開展對外學術交流,積極吸收國外經濟史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中國經濟史的美、日學者不少,這是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躍研究的外部條件,應主動加以利用。同時,還要大膽地吸收國外經濟史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的經濟史研究方法)。這方面經濟史研究比經濟學研究要落后得多。經濟學中的宏觀與微觀、規范與實證、產權、交易成本、公共品、“搭便車”等概念和理論,早已廣為使用和運用。經濟史研究中僅有計量經濟、區域性經濟、比較經濟等幾項。最近有學者提出中國經濟史研究有著“融入世界”的研究前景或趨勢,這就更加需要開展對外學術交流。
3.擴大研究隊伍,增強研究力量。這里首當其沖的是經濟學家和經濟學研究者。我國經濟學家和經濟學研究者對經濟史的研究興趣遠不如美國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西方新經濟史學家都是經濟學家。蜚聲史壇的新經濟史學家福格爾(Robert.W.Fogel)和諾思(Douglass.C.North)是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另一新經濟史學家提出經濟史對經濟學的價值有5個方面:“(1)更多的經濟事實;(2)更好的經濟事實;(3)更好的經濟理論;(4)更好的經濟政策;(5)更好的經濟學家。”[9](P39)曾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說:“歷史、統計和‘理論’,三者合起來構成我們的所謂‘經濟分析’”,“我愿立即指出,如果我重新開始研究經濟學,而在這三門學科中只許任選一種,那么我就選擇經濟史”[10](P28-29)。國外經濟學泰斗這些議論,都是他們成功的經驗之談。如果我國經濟學家和經濟研究者都能進入中國經濟史的研究隊伍中,不僅中國經濟史的研究面貌大為改觀,中國經濟學也一定會步上一個新臺階。
4.加強組織協調領導,發揮研究機構和學會團體的作用。中國經濟史研究亟待領導重視和加強組織協調。中國經濟史的研究課題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課題規劃列在經濟學中,但比重極小,2000年49個經濟學選題中經濟史僅有1個。這樣少的課題項目,能申請上的人寥寥無幾,研究者們只好自擬自選課題,而且這種無政府狀態也浪費人力。要振興中國經濟史研究,國家課題規劃應增加列入項目。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部門還應組織經濟學、歷史學、中國經濟史學和外國經濟史學等學科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研究會等學術團體,制訂中國經濟史研究的中、長期規劃,爭取經費,組織和集中力量積極實施。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2]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第1卷[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3]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徐浩,侯建新.當代西方史學流派[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考察。文章試圖進行初步的學理闡述,基于大約120年以來中外相關文獻的發掘梳
理,首次重點考證中國經濟思想史這一獨具特性的學科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端與發
展,論述中國和日本相關研究的具體狀況與研究內容,考察國人在不同歷史時期
進行該學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主要學術特點,進而闡釋中國經濟思想史惟獨在
中國大陸作為理論經濟學獨立學科的特殊優勢與發展前景,探尋豐富和發展傳統
漢學與理論經濟學、經濟史學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 經濟史學 經濟思想 學科創始 中國與日本 傳統漢學
一
近年來,筆者提出新世紀學術發展與深進的前提和基礎是對以往學術研究史
進行梳理、總結、分析和研究。在世紀之交,我國各種學科的“百年反思”接踵
而至,然而當今“顯學”之一的經濟學尤其是中國經濟學研究,除了極少的百年
回顧以外很少進行學術史反思研究,經濟史學研究者基于學科性質試圖開展相關
工作。我們知道,一般認為“經濟學”是“西學”,其基礎理論具有普遍性意義
。然而,我國的經濟學理論研究和經濟改革與現代化的實踐,都對此提出了不同
程度的挑戰。我國理論經濟學界對經濟學的本土化、規范化、普遍性等問題先后
展開了多種討論,這些問題客觀上也是對中國經濟學研究者提出的時代課題。①
博大精深的中國史學傳統提示我們進行一些新的思考,如對理論經濟學的學科演
進與基本特征進行考察,對經濟學諸學科的發展史進行爬梳,對經濟史學的理論
方法進行新的探索,對我國經濟學的研究史進行分析等等,都是很值得下大氣力
的科研工作。一般說來,令人信服的研究結論往往不能限于理論本身的推理或演
繹,還要求以大量實證研究的堅實成果來佐證,更需要通過學術史的系統考察來
完善。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發展,系統研究中國經濟學術史無疑是一條重要路徑
,這也是豐富和發展傳統漢學和理論經濟學、經濟史學的創新途徑。
應當說,經濟學術史是一個較為廣博的概念,其研究對象涵括經濟文獻學、
經濟學說(思想)史、經濟學史、經濟史學史、經濟學批評史、經濟理論發展史
、經濟學科發展史、經濟觀念發展史等,其核心是研究經濟學諸學科的形成、發
展、特性、問題、趨向等等;其基礎則是對經濟學研究史進行文獻計量學和理論
闡釋學的分析研究,考察特定時代哪里的什么人在怎樣的狀況下要研究解決的是
哪些具體經濟問題,采用的是什么理論方法,怎樣思考或研究經濟問題,得出的
是何種論點或結論,重點研究在上述基礎上逐步蘊積而成的經濟概念、范疇、學
說、乃至理論和規律,如此等等;再就是論析經濟學諸學科的創立、分布、演進
及主要研究對象、領域、方法、素
—————————
① 主要如林毅夫、胡書東:《中國經濟學百年回顧》,《經濟學季刊》第1卷第
1期2001年;李根蟠有關“中國20世紀經濟史研究”、筆者有關“中國經濟學術史
——傳統經濟研究史考察”等課題。經濟學理論討論等參見張問敏等編:《中國
經濟大論爭》(第2輯),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拙作《“中國經濟學”尋根
》,《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獲第八屆孫冶方經科學論文獎)。〔YE
Tan, Etymological Studies of CHINESE ECONOMIC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English Version), No. 4, 1999〕修改稿收入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編:
《集雨窖文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材及研究群體、科研組織及相關的制度變遷,還有教育領域中相關學科專業的設
置、課程內容的安排等等。還要考察影響人們進行經濟思維、研究、活動以至決
策的社會經濟狀況、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搞清楚“是怎樣的”
及其關聯因素的存在,進而深入探討“為何如此”以及“諸因素之間關系如何”
等等,以闡釋經濟學術發展史的脈絡和規律。在經濟學尚未成為獨立學科的時代
,則主要考察人們如何進行經濟思維,對經濟事物形成怎樣的認識、意見、以至
思想主張等。不難看出,與上述內容和問題關系最直接、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就是
經濟思想史。但經濟學術史并非經濟思想史或經濟學史本身,其研究內容如上所
述要廣博許多,可以認為有關經濟學術史的學理范圍、研究對象、理論方法等等
的規制與界定,本身就是經濟科學創新的重要內容。
開展中國經濟學術史的系統研究,特別是進行中外比較,一方面有利于總結
提煉“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說和理論,另一方面有利于豐富和發展理論經濟學
的學科內容和學理基礎。借鑒耳熟能詳的一個說法——越是民族性的,才越是世
界性的。在我國步入WTO之后,在匯入世界經濟一體化洪流的進程中,在研究具有
一般性、普遍性的經濟理論與規律的同時,注重研究本國特有的、尤其是獨具優
勢的學科及其發展歷程同樣不容忽視。這可以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非西
方的經濟科學理論,并推動整個理論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創新發展,為世界進步貢
獻中國人應盡的力量。與此同時,注重經濟學的發展史實尤其是傳統或古典經濟
學與現當代經濟學的傳承與聯系,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這不僅可以警示經
濟學科“無源之水”的可能缺失,也能提示經濟與其賴以存在的基礎之間的必然
關聯,還能夠從學科發展的流脈以及有別于本國的比較中提供把握發展趨勢的線
索。
在我國,理論經濟學諸學科中“中國經濟思想史”這門學科具有突出的自身
特性,它研究中國自古及今經濟思想、學說、觀念、理論的歷史發展,傳統帝政
時代占據了很大板塊,而“彼時”的民族文化積淀與觀念習俗傳承潛移默化地植
根于本土斯民;同時,此學科又直接以“此時”中國經濟思想理論為研究對象,
現今的改革與發展為理論研究不斷提供豐富而新穎的內容。對中國經濟思想史的
形成、發展進行系統考察,認識這門學科的獨特性質與發展前景,特別是其所具
近年來,日本舉辦的中國藝術品展覽會常常呈現蕭條景象,這次的展覽會卻大不相同。這是因為有很多絕品,絕品中的絕品就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參觀者在寒冷天排著長隊,有時候要等上幾個小時才能看上幾分鐘。不少人是看完以后又去排隊,就是為了多看一會兒。人們如此熱衷于這次的展覽會,但畫卷真跡的展覽時間卻很短。很多日本人表示不能理解中國方面為何不能多展覽一些日子,這涉及到公元900年以前的繪畫保存,不能忽略這次展覽會帶來畫卷老化的問題。在畫卷展覽期間,組織者還在1月7日舉辦國際學術討論會,邀請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臺灣地區的學者參加。這次研討會同樣受到人們的熱情關注,參會聽眾達到500人。由于報名者蜂擁而至,只好提前截止報名日期,并采用抽簽方式決定參會聽眾,包括媒體工作者。日本、中國、美國的研究者會聚一堂,披露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去年中國和日本分別出版了《清明上河圖》研究論集,展示了自己的的成果,這次中日出版的《清明上河圖》研究論集作者、編者齊聚研討會,再加上美國方面的作者與會,使之成為一個非常適合探討宋代畫卷的華麗儀式。關于研討會的報告人,中國方面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編著《〈清明上河圖〉新論》(紫禁城出版,2011年)的編者余輝,日本方面是《清明上河圖與徽宗時代———光輝的殘照》的編者伊原弘③,加之《同舟共濟———〈清明上河圖〉與北宋社會的沖突妥協》(石頭出版,2011年)的作者曹星原(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傊?,與2011年《清明上河圖》研究的主要成果有關的人員均會聚東京。此外,下列學者們分別作了報告:高村雅彥(《閱讀清明上河圖》撰稿人之一)從建筑史角度解析畫卷、板倉圣哲立足于美術史角度,博物院的陳韻如、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余輝、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冢本麿充、日本美術史研究者的Matthew McKelway(馬休•麥克凱維,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報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學者們從多樣而獨特的視角展開討論,整個會議極有意義。這一時期有不少相關書籍出版,展覽會說明書及報紙均有介紹。伊原弘編《清明上河圖與徽宗時代———光輝的殘照》值得注意。除了學者的論著之外,還有野島剛的《神秘的名畫•清明上河圖》(勉誠出版,2011年)。作者從新聞從業者的角度出發,梳理了圍繞畫卷的諸種問題。① 如上所述,目前,《清明上河圖》摹本日本所藏最多,作為此次展覽會會場的國立東京博物館也藏有一幅,但未曾展覽過。筆者本人也僅看過仙臺博物館、大倉集古館所藏的畫卷,希望將來有機會看到更多的畫卷。即便是單純研究日本國內所藏畫卷的文字,相信也會有很大收獲。
《清明上河圖》研究的開拓與事例
日本不僅藏有多種《清明上河圖》的摹本,還有很多優秀的研究成果。在《清明上河圖》研究史上,就有加藤繁、古原宏伸等優秀學者們的研究成果。2012年1-3月,大倉集古館展出了該館收藏的仇英畫作《清明上河圖》。日本“中國經濟史研究的開拓者”加藤繁先生對畫中所描繪的招牌、文字進行研究,判明畫作描繪的是明代蘇州的場景。這幅畫卷以及被認定為重點文物的林原美術館所藏《清明上河圖》都是日本國內收藏的、有代表性的《清明上河圖》。②加藤先生的論文指出如何利用和解讀繪畫資料的方向,具有重要的開拓性意義。他根據中國棉花生產擴大過程以及日中兩國工藝的變化,考察畫中的招牌、文字得出畫卷描繪的是明代蘇州的結論。這種研究方法開辟了利用、解讀畫卷來研究歷史的方向。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無疑是出類拔萃的,但我們應該進一步放開眼界,利用其他的畫卷來研究宋代都市、社會及其變遷,開創新的研究方法。作為兩本畫卷研究論集的編纂者,我就畫卷研究的方法和趨勢問題談一點個人看法。
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有很多摹本。甚至今天也有被摹本制造和流布,諸如餐廳墻壁上的臨摹。這些摹本林林總總、千差萬別,不斷擴散到世界各地。按照野島剛的說法,日本尚有不少《清明上河圖》摹本,這些畫卷如何輸入日本,也是今后的一個課題。④日本有這樣豐富的畫卷,又有加藤繁的開拓性研究成果,日本的研究者不應局限于考察畫卷的真偽,而是要從整體上解析作品,并考慮怎樣利用畫卷來研究歷史。筆者曾致力于畫卷的解析,也嘗試將畫像資料應用于歷史研究的方法,所以我對這次的展覽和有關研究抱有極大興趣。下面就來結合我自己編纂的兩本書《閱讀清明上河圖》與《清明上河圖與徽宗時代———光輝的殘照》,同時對歷史研究與畫像資料應用等問題進行探討。近年來,日本的圖像研究十分興盛。⑤ 特別是中世史學家黑田日出男的日本畫卷研究一直引領著學術界。黑田氏的著作很多,基本是利用日本畫卷和繪畫資料而完成的。伊原弘編《閱讀清明上河圖》中也收錄了黑田日出男關于《清明上河圖》的論文。⑥ 黑田日出男利用日本中世僧侶一遍上人傳教的畫卷,來解析日本中世社會。與《清明上河圖》相比,一遍上人的傳教畫卷結構很簡單??墒牵高^這幅畫卷可以獲得有關當時社會形態的很多信息。在方法上,吸收社會史研究成果參與畫卷分析,也很有參考價值。繪畫解析后又延伸到肖像畫,在積累豐富成果的同時,也產生了對過去的繪畫鑒定的懷疑。日本重新研討肖像畫,取得了很多成就,例如黑田日出男的研究等等。此外,也有一些研究開始重新探討過去的繪畫鑒定。⑦接下來的問題,必然涉及目前保存下來的圖像資料的種類及其史料性。在西歐,圖像史料的利用和解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別是對壁毯織錦圖像的研究有長足的進步。但是,在中世紀研究的領域中,似乎還是東洋學更加活躍。加藤繁先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畫像資料與歷史研究相結合的范本,這種開拓性的研究值得大力提倡。日本保存有大量《清明上河圖》的摹本,日本研究者應該可以沿襲、引領這方面的研究。對于歷史研究者來說,圖像解析的基本要素是要了解時代的象征性,這與畫卷的精細程度沒有關系。重要的是,研究者要有那種老老實實、一絲不茍的認真態度。
圖像研究的未來前景與方法
日本收藏有豐富多彩的畫卷,其數量、種類可能比中國還多。在平安時代,《病草紙》描繪了那些忍受疾病折磨(如失眠、肥胖癥等痛苦)的人們。根據這些11世紀的畫卷,可以了解當時患病情況和社會狀態。室町末期的戰國時代,出現了描繪京都的《洛中洛外圖》等屏風繪。在日本繪畫史領域中,這些繪畫受到高度重視,擁有眾多的研究成果。① 最近在荷蘭再次發現了描繪江戶時代城市的畫卷,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同時,運用這些圖畫資料解析當時的都市、風俗以及景觀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②對于圖像學的解析來說,最危險的情況就是感情移入。在日本史研究中有對視線的分析,《清明上河圖》研究中也有這方面的研究。比如可以從畫中看到人們從橋上眺望河面,其視線的目標是魚,或者是呈現出一種絕望的眼神等等。在國際研討會上,當大部分研究者認為《清明上河圖》作于徽宗時代的情形下,曹星原使用“心的目光”這樣的表達方式,提出畫卷應是神宗時代的作品,他的發言特別引人注目。下面,我想介紹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之外的其他圖像史料。在宋代圖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白沙宋墓。③ 通過墓中壁畫,可以真切地獲悉宋代錢幣的搬運方法。此外,在唐代史研究中也利用繪畫來解析建筑物。中國建筑史專家田中淡就是通過墓室壁畫復原和考察唐代建筑,研究觀風行臺等建筑。圖像資料可以幫助人們考察那些僅憑文字資料而無法了解的東西。墓室壁畫通常是以地主階級生活為主體內容,有時也可以窺見普通民眾生活的樣態?!渡轿髅袼住房d的山西省河曲發掘的宋墓壁畫,描繪有流傳至今的農具和烹調法,這是探討圖像史料利用方法的最好材料。#p#分頁標題#e#
此外,石棺上的雕像資料同樣重要。有關宋墓發掘的介紹經常出現在雜志上,那些搬運錢幣的繪畫、家屋圖像非常寶貴?!肚迕魃虾訄D》里描繪了錢幣,白沙宋墓里的畫像也很有名。這么多描繪錢幣的繪畫,說明了宋代已經進入貨幣經濟社會。所以,解讀畫卷不是用感情和感覺,而是需要社會經濟史的知識,解讀畫卷也必須積極使用經濟史料。以上是日本畫像資料研究的基本情況,相信今后這方面的研究還會不斷增加。我們希望中國的研究者積極整理和公開所發掘的宋代畫像資料。在日本,町田市立國際版畫美術館收藏有描繪蘇州的巨大版畫,有時會公開展覽,在美術館的圖錄中也可以看到。如果把這些繪畫匯集起來,一定會尋找到能夠活生生地把握宋代以及其他時代的中國城市和社會的新方法。絕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促使日本的中國繪畫迷狂熱起來,那些對畫卷感興趣的人們還給我寄來畫卷摹本和書信。這種對于畫卷的狂熱不應是一時的興奮,我們要把觸角延伸到更多的圖像和畫卷史料中去。因此,那些與社會史、經濟史聯動的研究非常重要。最后一個問題,涉及《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地點問題。如果畫卷描繪的地方是開封附近的某個集落,那么類似的原型到處都有,正如像黃河邊的滑縣、衛南縣的史料記載的那樣。① 這一地區經常面臨黃河泛 濫的威脅,所以 當地民眾修建廟宇、祈愿治水。② 筆者曾對河南省衛南縣出土的宋代地方行會資料進行了探討。衛南縣出土的石刻史料表明,那此,處存在著與東都開封一樣的行會和廟宇。根據石刻史料的具體記載,可知那里有與《清明上河圖》一樣的景觀。③ 根據此資料,可知開封郊外也存在具有商業設施的集落,也有記載推定畫卷中的地點應在開封市內叫做“行”的地方。像這樣詳細記載開封近郊的縣城和集落的資料并不多見。這一史料表明,當時在距離開封1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商業活動也十分活躍。與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大略相同的時期,還有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錄》,記述了那個曾經繁華無比的、而今不復存在的北宋都城———開封。在日本,也有很多針對該書的研究,如梅原郁的翻譯及索引等。
論文關鍵詞:中國經濟史;過密化;方法論;黃宗智
中國作為現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成為世界經濟舞臺上的一個亮點。一些專家和學者在密切關注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試圖從歷史的角度對中國經濟的昨天給予剖析。其中,對前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探討,成為中國經濟史學科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這一研究領域中,美籍社會經濟史學者黃宗智所闡發的“過密化”理論可謂獨樹一幟,這一理論的提出形成了對許多傳統認識的挑戰,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了很大反響。在此起彼伏的爭論中,雖然眾說紛紜,各持己見,很難達成統一認識,但在客觀上卻促使學界同仁們對前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趨勢重新進行思考和評估,大大促進了國內農村社會經濟史研究的深入,可謂受惠良多。本文擬在介紹這一理論的基礎上,談一談從其方法論中受到的啟示和有關思考。
一、“過密化”理論
“過密化”(involution,又譯為“內卷化”)概念的提出,并非黃宗智本人首創,據黃宗智說,在克利福德·吉爾茨(CliffordGeertz)1936年的著作《農業過密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AgriculturalInvolution:TheProcessofEcologicalChangeinIndonesia)中,已明確使用了“過密化”概念。吉爾茨在研究爪哇水稻農業的過程中,發現在殖民和后殖民時代的印尼,農業生產長期以來只是不斷地重復和維系著簡單再生產,一直未實現質的突破,亦即未曾導致人均產值的提高,從而阻止了經濟的發展…。吉爾茨強調,農民在人口壓力下不斷增加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投入,以此來獲得較高產量,這種以單位勞動日邊際報酬遞減為代價換取總產量增長的現象,被吉氏定義為農業的“過密化”,其理論精髓就是將西方經濟學中的邊際報酬概念引入對殖民地農業的研究中去,這一概念的實質是農業的極端集約化經營導致邊際報酬遞減。吉爾茨對“過密化”概念的闡釋和“過密化”現象的描述,為“過密化”理論的形成提供了一個重要前提。黃宗智(PhilipC.C.Huang)最早將這一理論應用到中國經濟史的研究中,并將吉氏的局限于水稻經濟的“過密化”擴展到手工業、旱作農業及經濟作物方面,將其置于綜合的社會經濟大環境中去考察,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解釋中國前近代經濟現象的理論模式。
黃氏的“過密化”理論主要是通過他的兩部研究中國小農經濟的力作來構筑的。一部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斯坦福1985年版,中華書局中譯本1986年),一部為《長江三角洲的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斯坦福1990年版,中華書局譯本1992年版)。其后不久,他又依據兩書的研究成果,發表了《中國社會經濟史中的悖論現象與當前的規范認識危機》(英文版《近代中國》(ModemChina)17卷3期,1991年7月;《史學理論研究》1993年1期),對兩書的主要結論作了進一步的理論闡釋。黃氏“過密化”理論的主要結論是:①他認為農村經濟的變遷有三種:“首先是單純的密集化,產出或產值以與勞動投入相同的速率擴展;
其次,過密化(以前譯作“內卷”),產出在以單位工作日邊際報酬遞減為代價的條件下擴展;第三,發展,即產出擴展快于勞動投入,帶來單位工作日邊際報酬的增加?!痹谏鐣洕臍v史過程中,可以不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或變革勞動組織形式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來實現生產的增長,而是通過一種過密型的增長途徑,即在人口壓力下,生產產出的增長通過勞動力或勞動時間的超量投入來實現,但這種增長是以單位工作日邊際報酬遞減為代價的,是一種沒有發展的增長。近代中國的鄉村社會經濟即屬于此種類型,中國農村的商品化進程是“過密型”的商品化。②過密型增長不僅可以存在于以家庭勞動力為生產基礎,以滿足家庭消費為生產目的的封閉型經濟中,也可以在商品化乃至國際市場化及集體化的條件下延續和深化。③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例如在近現代的中國,過密化可以成為社會經濟過程的主要傾向,過密型增長可以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主導,過密化不會促進社會經濟發生質變。這三點的有機結合便構成黃宗智所倡導的“過密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二、“過密化”理論是一種方法論模式
黃宗智“過密化”理論的提出為深入分析中國農業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遲緩的原因,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認識視角,是史料和理論結合取得重大突破的成功范例。該理論的意義不僅在于為中國近代資本主義萌芽為什么沒有發展起來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分析模式,更在于黃宗智借助這一一理論的構建,從方法論的高度對原有的傳統理論模式提出了挑戰,使長期以來為學術界所忽視的“規范認識危機”得以凸現,其影響力不僅限于史學研究,其他人文社會科學也同樣面臨著這一無法回避的問題。
據黃宗智說,“過密化”理論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過程的。他在研究中也經常受到經典理論模式的影響,在他關于華北研究的著作中,曾提到了“過密化”問題,但只是將“過密化”作為小農家庭化生產中的一種現象,并未作深入的分析。當他的研究轉移到長江三角洲地區時便發生了困難,依靠既有的理論體系無法解釋這一地區諸多悖論現象的存在,如為什么高度的商品化沒有帶來相應的資本化和社會階級的分化?
為什么與資本主義國際市場的連接非但沒有弱化反而強化了農村家庭經濟?為什么城市的發展沒有帶來鄉村的同步發展?于是,他通過反思各種理論模式共有的前提(黃宗智稱之為“規范認識”),認為中國和西方目前的學術研究都存在著普遍的“規范認識危機”,“規范認識”回答不了實證研究提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他另辟蹊徑,試圖通過“過密化”理論來解釋沒有發展的商品化現象的存在,以說明我們可以通過以對悖論現象的研究為突破口,來解釋悖論現象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從而打破“規范認識”之普遍真理的神話,以實現對現有理論范式的突破。
“過密化”理論的提出,實際上是將由于我們“規范認識”所造成的事實間的矛盾還原為理論和事實的矛盾。黃宗智認為,諸多悖論現象的存在,如高度的商品化和經濟不發展同時并存,分散的自然經濟和整合的市場并存,沒有公民權利發展的公共領域的擴張與沒有自由主義的規范主義法制并存是客觀的事實,它們的存在具有合理性,這些悖論只是與現有理論相悖。這樣一來,我們就有必要對我們一直以來所貫徹的“規范認識”進行反思和檢討。在《中國社會經濟史中的悖論現象與當前的規范認識危機》一文中,黃氏就明確指出:“中國社會、經濟史的研究正處于一場規范認識的危機之中?!彼^規范認識不僅是指以往學術界的各種模式,更是指“那些為各種模式和理論,包括對立的模式和理論,所共同承認的,已成為不言自明的信念。這種規范信念對我們研究的影響遠大于那些明確標榜的模式和理論。它們才是托馬斯·庫恩1970年《科學認識革命的結構》中的‘規范認識(paradigm)’。一詞的真正含意?!?/p>
事實上,在中國學術界長期以來存在著“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萌芽論”之爭。前者認為,歷代王朝統治下的中國社會是與近代資本主義相對立的停滯的封建社會,封建經濟是一種前商品經濟化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它最終成為中國近代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主要阻礙因素;而后者認為,是西方的入侵打斷了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正常進程,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決不是停滯不前的,其商品經濟是有高度發展的(用黃宗智本人的話說,是“過密型商品化”)。在西方學術界中也存在著與此相類似的觀點,即傳統中國與近代中國對立的模式,存在著“停滯的傳統的中國”觀念和“近代早期論”之爭。黃宗智指出,中國與西方的學術研究盡管有所不同,但兩者的共同點在于“兩個學術派別均把停滯與前商品化經濟相聯系,把近代化等同于商品化。中國的‘封建主義論’學派之所以認為封建經濟是停滯的,是因為把它等同于前商品化的自然經濟。與‘資本主義萌芽論’學派一樣,他們也認為商品化必然會導致資本主義。與此類似,西方‘傳統中國學派’認為明清經濟基本上沒有商品化?!边@種“商品化導致近代化”的規范信念“貫穿了大洋兩岸學術界的兩代人,也貫穿了斯密理論與理論”。說到這里,黃氏從超越彼此對立的現有各學派之上的方法論高度指出了作為各派共同認識基礎的一系列缺陷,也讓我們意識到在學術研究中影響我們思維方式的相當關鍵的問題,即我們進行立論和思考所依靠的“規范認識”的可信度問題,正是那些長期以來被我們認為“再明白不過,乃至無須再加以討論”的共同認識,往往會成為我們理論和思考的規范性前提,這些并沒有經過中國歷史實踐檢驗的“規范認識”是否符合中國歷史的實際,我們卻沒有認真考慮過。
為了規避因這些“規范認識”所帶來的一些認識陷阱,黃宗智推重進行微觀的社會研究,包括地方史(或區域史)研究,他說:“微觀的社會研究特別有助于擺脫既有的規范信念。如果研究只是局限于宏觀或量的分析,很難免套用既有理論的信念。然而,緊密的微觀層面的信息,尤其是從人類學方法研究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和感性認識,使我們有可能得出不同于既有規范認識的想法,使我們有可能把平日的認識方法——從既有概念到實證——顛倒過來,認識到悖論的事實?!边^密化”理論就是黃宗智通過對江南和華北的微觀研究,將其作為解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歷史基本趨勢的一種分析模式的嘗試。這一有別于傳統史學研究只重視宏觀和整體考察的微觀研究方法,確實促成了近年來中國史學研究范式的轉變,研究對象逐漸下移,具有本土色彩的中層理論逐漸得到發展。伴隨著史學研究范式的轉變,史學研究的領域較之以前的傳統史學變得寬泛多了,這更有助于認識歷史的真實面貌,史學研究也變得更加豐富。
黃氏學術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還促使我們去重新思考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如何在歷史研究中,處理好史料和理論的問題,真正做到論從史出,以史帶論,而不是用既有的理論模式去代替歷史事實,讓史實去符合理論模式。理論是我們進行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工具,作為從典型形態研究中拋開雜象而提煉出來的純粹形態,它的產生有特定的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改變,理論自身也需要不斷地進行修正和完善,也就是說,不存在所謂的萬能理論。這就需要我們在借用外來理論進行研究時,要將其作為我們還原史實的工具,當它與歷史事實相違背時,要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從而構建適合中國歷史發展實際的理論模式。黃氏批評中國史領域長期借用源自西方經驗的模式,試圖把中國的歷史套人斯密和馬克思的古典理論,提出中國歷史發展的理論應該建立在中國歷史實際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套用西方各種理論模式,這些批評可謂一針見血,很有見地。他在兩書的中文版序言中提出了自己進行研究的基本方法,即“有意識地遵循著從史實到概念再回到史實的程序進行研究,避免西方社會科學中流行的為模式而模式的作風和國內期間的以論代史的傾向……試圖從最基本的史實中去尋找最重要的概念,然后再不斷回到史料中去檢驗,提煉自己的假設”。在研究當中,由于反映中國歷史上有關小農和村莊的史料比較匱乏,黃氏融合了人類學和歷史學的研究方法,通過自己親身經歷的調查,獲得了較為詳盡和可靠的資料,為其研究打下了扎實的史料基礎。
因此可以說,“過密化”理論就是黃氏從實際的悖論現象出發尋求解釋這些現象的概念,而不是憑借有悖事實的邏輯來否認歷史現象的一次努力,這正是黃氏所堅持的“由史實到理論”這一學術公理,超越“規范認識危機”的一次嘗試,從方法論的角度為史學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視角。正如侯且岸認為的那樣,過密化理論對深入分析中國農業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遲緩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視角,是史料與理論結合取得重大突破的成功范例。
此外,黃宗智在構建“過密化”理論的過程中所運用的經濟學、人類學、法學和史學等跨學科研究方法也向我們展現了國外學者寬廣的知識結構和扎實的學術功底。中國社會經濟史實質是一門交叉邊緣學科,既需要研究者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懂得史料的獲取和甄別,同時還需要兼涉其他學科領域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借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如數學學科的統計分析、人類社會學的社會調查,等等。在具備廣闊的知識背景,扎實的理論素養和多樣的研究方法之后,其研究結論才更具有說服力,研究的學術水準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才能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真正做到與他人對話和交流。
三、“過密化”理論的啟示
【關鍵詞】新課標
新高考
中學歷史教學
近年來,高中歷史新課改已相繼出爐,批評與認同之聲隨之而起。但在我看來,新課標至少彰顯了如下值得肯定的“趨新”特征:其一,體例新:由通史體例轉變為專史體例;其二,觀點新,大膽引用了學術界的一些前沿研究成果;其三,史觀新:改變了過去革命史觀一統天下的局面,凸顯了時下學界比較認可的四種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現代化史觀、社會史觀。在新課標指引下,高考隨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革。
一、社會史觀與歷史新課標及新高考
社會史觀又稱社會史范式,它是歷史學與社會學相結合的產物,它引領人們“眼光向下”,關注下層草根社會的歷史演變,試圖從社會空間的視角去認識歷史并揭示其發展規律,為歷史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范式,于是有學者把社會史稱之為視角說或范式說。那么,社會史觀在新課標和新高考中又是如何彰顯的,它的地位如何?
值得肯定的是,新課標一定程度地貫徹了社會史觀的理念。以人教版為例,經濟史專題(必修2)第五單元特設了涉及有關社會史內容的“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這一小專題,下設三個子目: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大眾傳媒的變遷。這一單元的內容主要反映和揭示了在現代西方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的沖擊下,近代中國百姓的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的歷史演變。從中學歷史課程發展史來看,這一有關社會史內容的開設,給中學歷史教學帶來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讓人耳目一新,相當程度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當然,這是可喜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不過,在欣慰之余又略表遺憾,就人教版新課標而言,社會史的內容只是經濟史專題里的一個子目罷了,似乎是經濟史的“附庸”,這與社會史在學界的地位和影響殊難相稱。
二、中學歷史教師的回應
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應如何回應新課標引領下的新高考呢?在我看來,務必做好如下兩大轉變:
首先,由“知識型”教師向“學術型”教師轉變。一般而言,多數中學歷史教師對于教材的內容早已熟記在心,不僅自己是這么做的,同時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但是,伴隨新課標和新高考大量地引用學術界前沿研究成果,中學歷史教師在掌握豐富的基礎知識之余還應及時了解學術動態并適當地開展教研活動,使自己由“知識型”教師向“學術型”教師轉變。具體途徑:其一,適當地訂閱相關中學歷史教學刊物,如《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及時了解教改教法的相關研究成果。其二,廣泛閱讀學術性較強的相關專著,如錢穆的《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陳寅恪的《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大綱》、陳旭麓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費正清的《劍橋中國晚清史》以及《劍橋中華民國史》、[美]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等,這些著作堪稱史學的經典論著,在歷史新高考中出現率極高。其三,登陸學術性較強的相關網站,及時了解學術動態,例如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學術、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權威性站,這些網站刊載了大量學術性較濃的論文,一定意義地代表了學界的前沿研究成果。其四,聆聽名家講座,領略史家風范,如百家講壇、世紀大講堂、北大百年講堂等名家的學術講座,他們不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了歷史知識,而且較好地實現了知識和學術的統一。通過以上途徑,不僅可以了解和掌握相關史學理論和研究動態,而且可以拓寬學術視野,進而,使自己轉變為一名具有一定學術素養的中學歷史教師。
其次,由單一的舊革命史觀向多元的新史觀轉變。因受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背景的影響,革命史觀在史學領域長期居于主導地位,以致人們在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時一切以是否有利于推動革命進程的發展為準繩。因此,在以往的課標和高考中均較為徹底地貫徹了革命史觀。但是,與傳統不同的是:在新課標引領下的新高考彰顯了時下學界比較認可的四種史觀:現代化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社會史觀。上述史觀應如何定義?現代化史觀是指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包括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經濟工業化和市場化、思想文化大眾化和科學化;文明史觀認為,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包括縱向的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橫向的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球史觀是將人類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社會史觀引導人們“眼光向下”,從社會空間的視角去認識歷史并揭示其運動發展規律,其內容主要包括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習俗史、家庭史、婚姻史以及重大社會問題等歷史。那么,面對新史觀的沖擊,中學歷史教師該如何予以回應?首先,加強史觀轉變的意識。要適應新課標和新高考史觀的變化,務必強化由以往單一的革命史觀向多元的新史觀轉變的意識。其次,廣泛閱讀與新史觀相關的經典著作。通過廣泛閱讀一些史學經典理論著作,使自己對新史學觀念有相當程度地了解和認知,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改所引發的史學觀念的巨大變化。
總之,要實現上述兩大轉變并非易事。然而,為了適應新課標與新高考所帶來的強烈沖擊,中學歷史教師又不得不予以回應,否則就難以勝任新形勢下的中學歷史教學。
【參考文獻】
[1]邵雍.中國近代社會史[M].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2]馮爾康.開展社會史研究[J].歷史研究,1987(1).
[3]喬志強.中國近代社會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一、研究路徑的選擇:從史料入手,重建歷史數據
本課題組準備如何去做這項研究,我們攻關的重點、學術貢獻的追求放在哪里?GDP研究,即某一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值)核算,無論現實的還是歷史的,都是西方學者首先做起來的,已有相當成熟的方法和整套的指標體系。他們業已總結出來的那些核算方法和經濟指標,是任何做此項研究的人都必須遵循的,除非你不去做這項研究。當然,由于中國傳統經濟有自己的特點,研究中國的歷史GDP必然、也應當在某些具體的方法和指標上有所創新或者說突破,但依我看,根本性的創新或突破是不可能的。這個方向,不應該是我們課題攻關的重點;我們在學術上力爭做出貢獻的主要方面,不應放在這里。既然方法和指標不是重點,那么,完成此課題需要做的另一項工作即歷史數據的收集和整理,自然而然就應該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了。
研究歷史GDP離不開歷史上的經濟數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如何去獲取數據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開始做課題前,我們考察了已經做過和正在做這方面研究的學者們的論文或專著,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研究者不做或很少做第一手原始數據的收集工作。他們在確定好估算方法和所需指標之后,就按圖索驥,間接地從他人已有的成果中去到處摘取相關的資料和數據;自己方面,主要是就這些現成的資料、數據進行比較、選擇及以某種假定為前提做一些修正和再加工的工作。如此做法,或許與這些研究者多為“學習經濟學出身”,不熟悉、不習慣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學術背景有關,但不可否認,其中也可能有“盡快出成果”的功利因素在內。需要承認的是:采用這種方法,如果態度足夠嚴肅、認真和審慎,在利用前人成果時不出現硬傷,其所得到的研究結論也有可能成為“一家之言”,對于推動學界就相關問題的進一步討論,不無意義。
雖然也是一種可行的選擇,但我們不打算采用這種方法。這倒不僅僅是因為我們課題組的幾個人均為“學習歷史學出身”,習慣使然,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希望把課題做得更好一些。在我們這個課題涉及到的研究范圍內,我們認為,固然可供參考的前人成果已經比較豐富,有些已經比較深入,我們應當、也必須充分尊重和利用這些成果,但是,相對于我們的研究需要來說,這些前人成果還遠不能說已經非常充分和足夠。相反,在我們看來,目前清代經濟史的研究,在許多方面,特別是在一些基礎性的歷史數據方面,還有不少欠缺;一些既有結論,也有必要再加討論。試問,在諸如耕地數量、主要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和單位面積產量、農產品的價格等關系農業產值估算的基礎數據方面,在手工業、國內商品流通、國際貿易以及其他需要有數據支持才能進行GDP估算的經濟指標上,有哪一方面可以認為目前的成果已經足夠,不需要再做進一步的研究了?人們之所以不滿意安格斯•麥迪森(AngusMaddison)對中國歷史GDP的估計,認為有的結論不靠譜并紛紛繼起修正,所質疑的,還不就是他用來估算中國歷史GDP的那些主要來自于西方學者的既有研究成果的數據嗎?麥迪森是歷史GDP估算和國際比較研究的先驅者,他的貢獻不在于他的那些具體結論,而在于他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無論他的估計結論的可靠性如何,其所做工作的意義和貢獻都是不容否認的??墒?,如果我們這些后來者繼續走同樣的路子而不肯在歷史數據上下更大的功夫,那么,我們所做工作的意義和貢獻又在哪里呢,難道僅僅是為了提出一些不同于前人的新的估計嗎?我認為,如果只滿足于這樣的結果,那么,我們所做工作的意義和貢獻與麥迪森的相比,其間的差距恐怕是“未可以道里計”的。
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說:我們這個課題要從史料開始,在“重建歷史數據”上花大力氣,下大工夫。我們對課題的最終成果的設想,是不但要提出自己對十九世紀上半期中國經濟總量的估計,而且,還要在用來支持這個估計的歷史數據上有所貢獻,要在清代經濟的主要計量指標方面提供超過前人的系統原始數據資料。這些資料,將來同我們的估計結果一起發表,以方便后人的進一步研究。我們最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達到這個目標,目前還不敢放言吹牛,然而,“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個至少說得過去的結果應該還是可以期望的。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我們“重建歷史數據”的工作已經有了一些結果。例如在我本人直接負責的農業數據方面,主要是通過查閱地方志,已經總共收集了全國18個省及東北、新疆等地區的糧食畝產量數據近3000個,超過前人提供的數據總數一倍有多(前人如郭松義、趙剛先生等收集的清代畝產量數據,也包括我本人過去貢獻的,總數大概只有1000出頭)。這里說的還只是在我們的數據表上錄入的數字,由于有些數字是經過合并計算的,原始數據的實際數量至少應在1萬個以上。在手工業及國內商品流通的數據方面,我們也已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自己的貢獻。就我本人來說,對這批數據成果的看重,是更要超過最后的GDP估算結果的。我認為,這批數據成果對后人的用處、意義,有可能比我們的一個簡單的GDP估算結果更大。
二、如何重建歷史數據:中國傳統文獻中的數字史料問題
重建歷史數據并不是簡單的從歷史文獻中“抄數”,而是一個相當繁瑣復雜的數據收集、研究、再加工的過程。清代沒有定期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基本數據的“國家統計局”這樣的機構,當時人也沒有今天的經濟學家滿腦子都是的那些成套的經濟學概念,因此從留下來的那個時代的歷史文獻中不可能找到現成的可供我們用來做GDP估算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基本數據。這些基本數據,需要首先從各種文獻中收集大量的相關原始數據并對之進行鑒別、比對、選擇即考證和研究,然后,在前一項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對這些不同來源、不同口徑、不同質量的或零散或系統的原始數據進行“再加工”,某些情況下還需要利用近代的調查統計資料并且不能排除合理的“推斷”和“估計”,才有可能得到。就是說,“重建歷史數據”的過程實際是包含了前后相連的兩個步驟的,即原始數據的采集和考證、研究,以及以之為基礎的原始數據的“再加工”(包括某種情況下合理的“推斷”和“估計”)。由于目前我們重建歷史數據的工作大部分還沒有走到第二步,這里我只就第一步的問題說些想法。
從歷史文獻中采集原始數據,當然是指采集那些“數字形式”的史料。這個工作,說起來容易,其實并不簡單。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史的量化研究之所以很難深入,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國的傳統史料對于經濟現象的描述絕大多數都是文字形式的,用數字描述的十分有限,收集起來往往需要從海量文獻中去“大海撈針”,頗為不易;二是即便數字形式的史料,也未必就一定是歷史上那種經濟現象在數量上的真實反映,往往需要下一番“考據”功夫,才能弄清楚其確切的含義。“實詞虛意”與“虛詞實意”的現象在中國傳統文獻的記載中是經??梢姷?。清人汪中在其《釋三九》中曾說過,古代文獻中的“三”和“九”兩個數字在許多情況下其實并非實數,而只是用來表示“數個”或“許多”的意思,———此即所謂“實詞虛意”。近人楊聯陞《中國經濟史上的數詞與量詞》一文指出,歷史文獻中的“數年”一詞許多時候有“五年”、“七年”的確切含義,———這又是“虛詞實意”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少“實詞實意”的數字史料,由于種種原因,也可能與歷史的真實情況有很大偏差,———清官書中的人口數字(乾隆以前的編審人丁數)、耕地數字以及政府財稅收支數字等,都是典型的例子。上述現象的存在,無疑大大增加了中國經濟史量化研究的難度。麻煩還在于,對這些問題,并無什么可以到處通行的、標準化的統一解決方案。我們只能要求課題組的成員要時時、處處將上述種種復雜的情況牢記在心,一方面,對原始數據的收集要盡可能做到全面,不偏廢,不遺漏;另一方面,在使用數據時要極其小心、謹慎,做足甄別、比對的考據功夫,而絕不能見數就用,尤其不能使用孤證及違背常識、可疑度極大的數據。有的時候,特別是在需要根據原始數據做出某種判斷或估計的時候,引入數學的區間方法,即設定估計值的上、下限,也許比給定一個確定的數值要更好。另外,當需要在兩個數值不同的數據間做出取舍時,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做法,也是比較穩妥的。有關史料收集和處理的問題還有很多。特別是作為計量單位的度量衡問題,經常讓我們非常頭疼。不過,這個問題已有不少學者做過深入研究,發表過很好的意見,我就不在這里饒舌了。
三、避免以西方或歐洲為中心:經濟總量研究中的國際比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