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8 09:45: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英語專業見習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傳統教育實習;頂崗實習;全程教育實習
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意味著在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培養體系、專業建設、師資建設、教學模式、管理方式、資源配置等多方面進行觀念與制度的重構。這是關乎地方高校生死存亡的改革工程。在此背景之下,英語專業教育實習模式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
一、傳統教育實習模式
(一)傳統教育實習模式的內涵
地方高校英語專業的教育實習主要沿用傳統模式:即集中實習為主,分散實習為輔。集中實習即由學校統一分配到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分散實習則由學生自主聯系實習單位。教育實習一般安排在第7學期,時間為8周,其中包含2周的校內實習前集訓和6周的實習實踐。實習內容主要包括授課與班主任實務。實習生首先通過見習,學習撰寫教案、備課及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內容和方法,然后正式承擔教學與班主任工作,最后實習結束,撰寫實習報告,并由帶隊老師、指導老師和實習學校三方給出評價和成績評定。
(二)傳統教育實習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背景之下,傳統教育實習模式的弊端凸顯。首先,傳統教育實習模式實習周期短。8周的時間要全面訓練學生的英語教學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是遠遠不夠的。第二,學生正式授課機會少,實習淪為見習。一些教學質量高、教學理念先進的中小學老師不愿實習生上講臺,唯恐打亂教學計劃,影響教學質量。第三,缺乏實習指導。傳統教育實習模式中領隊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都是一對多的模式,而指導教師本身教學任務繁重,實習指導的質量無法保證。最后,傳統教育實習模式形式過于單一。多年不變的聽課、上課、組織課外活動、實結已經無法滿足個人、學校和社會的要求。
傳統教育實習模式下,英語專業師范生無法真正展開實習實踐,教育實習逐漸形式化,走過場,甚至弄虛作假,教育實習的預期目標無法達到。傳統教育實習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二、“國培計劃”頂崗實習模式
(一)“國培計劃”頂崗實習模式的內涵
“國培計劃”頂崗實習模式,即在學校的組織和教師的指導下,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把實習生派到農村中小學校頂替當地教師的教學工作崗位,通過頂崗任課的方式來完成教育實習任務,同時將這些教師置換到高校集中培訓研修的實習模式。
“國培計劃”頂崗實習模式比傳統教育實習模式的時間長一些,大概3個月或一學期。實習生從實習學校直接走上講臺,獨自承擔至少一門課程的教學。這賦予了實習生鍛煉的真正機會,讓他們能夠將自身的理論運用到實踐教學,積累經驗,促進了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
(二)“國培計劃”頂崗實習模式存在的問題
雖然“國培計劃”頂崗實習模式賦予了實習生實戰的機會,相對于傳統教育實習模式有一定的優勢,但仍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國培計劃”頂崗實習人數有限,無法滿足英語專業教育實習的需求。第二,實習生缺乏有效的指導,上手難度大。實習生通過一周的見習觀摩之后便要走上講臺,不僅要獨立做好課堂教學,還要處理班級突發事件,這讓很多實習生覺得力不從心。第三,實習條件艱苦,實習生心理不適應。頂崗實習的學校一般較為偏遠,生活條件和教學環境較差,一些實習生無法適應,不能全身心投入實習,甚至半途而廢,嚴重影響了教學和實習質量。
頂崗實習模式有效緩解了農村師資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同時也是地方高校英語專業教育實習的一種有效途徑。但由于其局限性,不可能單一存在,必須與其他實習模式同時進行,只能作為傳統教育實習模式的補充。
三、全程教育實習模式
(一)全程教育實習模式的內涵
全程教育實習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實習思想、教育實習體系和教育實習方式的統一體,它是一種高于現行教育實習的新的教育實習模式,同時又是現行教育實習的深化。具體講,全程教育實習是在大教育實習觀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師范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教育實習。
與傳統的畢業前“一次性”“終結性”和“突擊性”實習模式不同,全程教育實習模式認為,“教育實習不只是傳統意義的一個教學環節,更是一個教學過程。而且,與其他理論課一門一門結業不同,它是師范生整個在校期間(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間斷地進行的最為完整的教學過程。是包括教學技能訓練、教育見習、教材教法研究、模擬教學和教學實踐等內容在內,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實習觀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大教育實習模式?!?/p>
(二)全程教育實習模式的實施
全程教育實習模式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教育見習階段,模擬教學階段和教育實習階段。
1.教育見習階段
教育見習是“師范生對自己未來工作進行了解和實際體驗的重要途徑,是師范生盡早接觸中學實際、鞏固專業思想、學好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是畢業前集中進行教育實習的基礎?!币娏暱梢苑謨纱芜M行,第2學期到中小學見習觀摩,了解中小學教學狀態和教學內容、日常教學模式和管理方法。在有了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教學理論基礎之后,在第4學期再次到中小學見習和聽課,觀看優秀教師教學錄像,學習教學經驗,搜集教學和班級管理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見習報告。
2.模擬教學階段
在第一階段見習的基礎之上,第二階段將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地方高校可在第6學期開設一門“中小學教學模擬和實踐課”,進行教學技能的分解和綜合訓練。
第一,要求學生鉆研教材,編寫教案,認真備課;第二,為學生創造真實課堂教學環境,進行試講,模擬教學;第三,交互聽課,互相評講,取長補短;第四,個人總結,對自己的教學模擬進行反思實踐。這一過程還可以采用教學錄音、錄像等方式對教學情況進行記錄,讓學生的教學行為能夠被觀察、分析和評價。指導老師可對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初步具備教育教學能力。
3.教育實習階段
第三階段的教育實習為畢業前的“實戰演練”,學生將身臨其境,進行一次綜合性的全方位的正式實習。可以采用集中實習為主、分散實習和頂崗實習為輔的模式,多方面拓展實習渠道。
這一階段可安排在第7學期,時間約為8至10周。通過前兩個階段的見習和演練,實習生將會更加自信,與實習學校教師和班主任一起參與到教學和管理活動中去。通過教育實習,實習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更好地了解中小學教學管理的基本原則、方法和規律,掌握教學的重要環節,熟悉教學全過程,為將來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程教育實習模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育實習模式,擴大了實習的內涵,創造了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理論實踐有機結合的新型實習模式,以培養出大批基本具備教育教學系統技能的準教師為標準,這與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后人才培養目標不謀而合。
參考文獻:
[1]孟憲樂.師生雙向專業化發展:全程教育實習模式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3(4):65-69.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日益全球化,國與國之間已經從更深層面展開了全面的競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然要正直做到培養優質人才和重視人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外經貿應用性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商務英語在專業定位過程中,需要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政策和經濟支持,根據區域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的制定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訓方案和目標,更好的為企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專業人才服務。
二、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前景
高職院校設置商務英語專業的主要職責就是為祥光企業培養輸送專業的英語人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需要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需要企業提供實訓方面的大力支持,這樣才能找好搞好專業建設,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實現其社會價值。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必須依托區域經濟的發展。目前商務英語專業在設置及培養方案完善過程中,由于校企合作松散,聯系太少,導致企業不了解高校,高校也不了解企業,或者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服務企業的能力持有懷疑態度,企業沒有信心為專業發展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和實習實訓等條件,企業和高校雙方逐漸失去互信合作的基礎,這直接制約了商務英語專業社會服務水平的提升。本研究設計并制定了“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調查報告,通過對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在校生、畢業生、在企業就業的學生和用人單位訪談,掌握他們對專業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的意見以及用人單位的滿意度等信息。
三、新時期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構想和具體思路
(一)大膽改革,銳意進取,探索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為適應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我國對實用型外語人才的需求呈逐漸增加的態勢,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推動校企合作,探索適應校企共同協調發展的合作機制成為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的當務之急。
1.暢通人才培訓、使用和成長渠道,擴大校企雙方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高職院校和企業不僅在單位間合作,還可以互派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去對方的單位工作,并且進行經常性的輪流換崗,使得這樣的互派工作人員實現動態化和制度化,讓雙方從外部和內部互相解對方,也可以在院校開辦提供專業服務的校辦企業,在企業設立類似教學形式的學習部門、興趣小組對實習生或試用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平培訓,增強學生的工作適應能力。
2.優化組合,調配資源,實現合作共贏
高職院校的職責是為企業培養和輸送合格的人才,同時企業也為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提供實習場地、工作崗位和發展的空間,所以二者的發展是互信促進相輔相成的,只有把二者的關系和職責理順,才符合雙方的共同需要。
3.學校和企業建立聯合機構,共同出資,共同監督
高職院校和企業通過協商,找到合作的切入點,建立責權分明的聯合機構。從學生一入學一直到順利走上工作崗位的整個過程實現全程監管,層層負責,讓學生從學習到工作的整個過程完全程序化,使得人才培養和使用效率實現最大化。讓學校和企業都得到實惠。
(二)教學課程的的設立
院校培養人才的目的是為企業輸送有實用價值的人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建設的依據是工作的實際需要,是有別于其他學科而偏向于實用型的教學。因此,探索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成了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課程的主要思路。通過聘請優秀的專業工作人員、有實戰工作敬業的專家、行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和工作環境對工作內容和行為體系進行調研和分析,然后進行職業能力的分解、組合,最后對課程進行定位,明確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評估體系。
(三)建立見習基地,實行場景教學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學生的目的,最終是要走上具體的工作崗位,讓他們完全勝任所從事的工作,場景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根據行業和崗位需求,建立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將系列實踐教學環節整合成一個系統。
(四)加強和區域政府教育等部門之間的聯系,尋求政府支持
我們正處于一個急劇變化的社會中,經濟在快速發展,經濟本身又有其自身的特點,經濟是講求效益的,企業是講求利潤的,商務英語專業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把握專業發展方向,關注專業發展動態,強化人才培養的效果。在專業建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參與專業建設研究,實現政府、經濟和高職院校對培養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全面聯動。
(五)搞好專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教育也實現了飛速發展,并且越來越普及,受教育的結果不僅深刻的改變著社會經濟,也改變著個人的生活。商務英語作為新生的實用型專業,在地方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通過多種渠道與地方各個部門開展交流合作,是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的教學和發展完全融入到地方社會。
四、總結
一商務英語專業電子商務課程的特點
商務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簡稱“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1]的一個分支,是目前國內外運用與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與非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相比,“商務英語學習者可能更有目標方向,更期望成功。從事商務的人通常對效率、素質和職業的期望值都更高?!保?]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目標方向很明確,針對的是畢業后的就業崗位,所期望的成功也不僅限于在校期間,他們更多的是看重在未來的職場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由此,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實踐應該偏重于培養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所設置的課程也更要貼近社會以及個人未來發展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只有當學生把課程內容與他們自己的認識結構聯系起來,即當課程內容能夠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聯系起來時,才會發生有意義的學習。”[3]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目前的實際學習情況是初步掌握與商務活動相關基礎知識,但側重點主要是對英語技能的掌握。就目前國際經濟發展的情況而言,電子商務課程的開設正好滿足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需求,并且對于商務英語其它的專業課程進行了很好的補充。但是必須明確的是在商務英語專業所設置的電子商務課程與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不同。目前對于商務英語專業所開設的電子商務課程的理解有很多誤區。將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英語、商務英語混淆的人數量很多。有些人認為電子商務英語與商務英語是一樣的概念,其實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它們所提到的商務活動實施的手段和方式并不相同。電子商務強調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務活動,而商務英語所涉及的大都是傳統的商務活動。
電子商務概論與電子商務英語也有很大的區別。前者是基礎導向,后者是實施載體,兩者雖不可分割,但研究的領域卻不盡相同。因此將這些概念弄明確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明確了電子商務課程在商務英語專業中的課程定位之后,對于學生的教學側重點就十分清晰明了。在課程中不應該過度研究電子商務的專業問題,而是應該側重于利用英語作為載體的電子商務理論與貿易實務的基本知識進行講解與闡釋。與針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進行的專業英語教學不同,針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進行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應采取全英授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突顯出專業特點。因此教學應側重英語語言學習。電子商務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相關的教學仍處于探索階段。由于學科的特殊性,電子商務涉及到計算機、國際貿易實務、企業管理、物流、市場營銷、國際商法等多方面。這也證實了“當代學科越來越具有從研究具體現象向研究綜合問題方向過渡的特點,從而產生了大量科學的結合部———邊緣科學。這些邊緣科學的出現一方面以新的形式使科學繼續分化,另一方面又為原來彼此無關的學科之間實現整體化奠定了基礎?!保?]電子商務就是這樣一個包含了復雜的多學科知識的邊緣學科。因此該學科的教學如果僅停留于傳統的在國際貿易的環境下的教學方式必然會產生一些問題。
二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電子商務英語’課程以電子商務基礎知識為教學的脈絡,因此其英語語言的教學必然要拓展到專門用途(計算機、經貿等)英語等多方面范疇,其課程必須是一門綜合應用型的英語課程。”[5]商務英語專業的電子商務課程有別于計算機、網絡與經貿等專業開設的電子商務課程,與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所學的電子商務概論也不可相提并論。它更強調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通過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并且同時以提高學生綜合商務素質為目標。但在電子商務的教學實踐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課程設置目標不明。因為受到多種環境發展條件的制約,多家已開辦商務英語專業的高校無法明確指出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目的是什么。由商務英語專業的特點所決定,電子商務課程只不過是其專業課程之一,因此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不能設定過高。通過簡單的理論學習,不可能將學生培養成“綜合型專業人才”。因此解決此問題的辦法就是明確課程定位。商務英語專業的電子商務課程主要涵蓋了英語語言和電子商務兩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但是考慮到教學所面對的對象是英語專業的學生,應把電子商務作為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平臺,側重對學生原本就很有優勢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使其優勢更加明顯。由于電子商務主要源于科技發達的美國,作為電子商務領域通用的國際語言———英語首先發生著變化?!跋胍玫亻_展電子商務,必須借鑒和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閱讀大量的第一手英文的電子商務信息,因此,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顯得尤為重要?!保?]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正是優勢所在。
2.教材更新速度不快。商務英語專業電子商務課程的教材編寫、課程設置和教學規劃等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速度。電子商務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強。在傳統的商務英語課程中,包含著“傳統三門課”:外貿函電、外刊選讀、外貿口語,以及用來幫助學生了解國際經貿,熟悉相關英語詞匯和用語的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實務、工商導論等。但這些課程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巴赓Q函電和外貿口語偏重于對外貿易,尤其是商品貿易,局限性很大;外刊選讀在內容的豐富和多樣性上獨樹一幟,但由于其素材選自各國各類報刊,很難達到系統性?!保?]另外,國際電子商務環境日新月異,教材的編寫和出版有著滯后性的特點,也就是說學生拿到手的教材內容已經過時。教學規劃也無法做到與國際貿易發展同步,所以也無法反映新環境下電子商務的變革。解決該問題的辦法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出面引進國外最先進的電子商務專業方面的教材,并且鼓勵各高校與各大電子商務網站如阿里巴巴、淘寶、卓越、當當等合作編寫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指導教材的中英文版本,鼓勵一線教師編寫教輔材料幫助學生盡快理解和吸收相關知識。教學規劃也要根據目前的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做出適時調整,進一步加大實踐課的內容,突出實用性,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基本理論。
3.師資力量存在不足。由于中國電子商務起步較晚,導致教授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師很多是從事其它專業后轉向電子商務的非科班出身的教師,教授商務類課程本來就存在著巨大的挑戰,更不用說新興的電子商務了。商務英語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那么教師本身就應該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但是國內目前的狀況是大學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多為英語專業畢業,所學的知識大都為英語語言文學或教學法,對于商務知識了解不透。而商科專業畢業的教師英語水平又很難達到英語專業的語言教學要求?!半娮由虅赵诶碚撋鲜且婚T新興學科,其特點是交叉性、邊緣性、綜合性和前沿性。它是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相關學科的綜合、融合和互相滲透而發展起來的?!保?]對于這樣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很多教師對電子商務知識的掌握程度受到外界條件的一定限制,其廣博性、系統性不夠,大都僅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階段,因此導致課堂所講授的知識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科技與生產實際的需要。解決此問題的辦法就是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除了任課教師要加強理論業務學習之外,還要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與專業相關的學術交流會,不定期派遣教師參加各種電子商務培訓班、研修班等。鼓勵教師走出高校,進入電子商務公司兼職、掛職以便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和經驗。聘請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做兼職教師,講授最先進、最前沿的電子商務技術和發展,不定期的邀請從事電子商務領域工作的企業界的精英來做專題報告和講座,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充分了解電子商務在各類企業的實際運用情況和發展趨勢。
4.實踐環節投入不足。電子商務課程的學科特點決定許多教學環節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如網上交易、物流跟單、電子支付等。傳統的課堂教學只局限于在教室內教師按照書本傳授知識。但是由于電子商務課程的特殊性和實用性,教學地點不能僅僅限于教室內,應在多媒體實驗室進行,除了基本的計算機實驗室以外,還應設立EDI實驗室和實習基地。這些硬件設施的配備能夠幫助教學實踐延伸到課堂之外,不僅可以利用網站為學生搭建一個模擬的學習操作平臺,而且還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貿易環境,讓學生親自體驗網絡貿易流程從而獲得第一手的感性認識。但是商務類專業學生的實習或見習與其它專業的學生在高校內部的實踐基地實習有本質的不同,商務場所的規模大小以及商業機密能否外泄等原因都成為數量眾多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進入到擁有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中實習或見習的制約因素。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各高校的網絡資源和現有的多媒體教室,購買正版實習軟件建立商務英語專業的電子商務模擬實驗室。此外還要盡可能的與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掛鉤,為企業提供免費業務咨詢及人才培訓服務,同時組織本專業學生到企業中去實習,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深化對電子商務課程理論的理解。同時“盡量讓教學課程與考證培訓并攏,使商務英語學生能與社會無縫接軌。”[9]不僅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還要將學生的職業規劃設計到位,培訓學生獲得電子商務員證書,為將來的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結束語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課程設置;師資;實踐
一、跨境電商人才需求現狀
2015年,阿里巴巴研究院發表了一份《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電商企業選擇跨境電商人才,最多的傾向于國際貿易專業,占比70.1%,電子商務專業緊隨其后,占比59.9%;其次是外語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少量金融法律和計算機技術人才需求。這一調查結果表明,同時精通英語和貿易或者商務的人才最受企業青睞。該研究同時對是否存在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和跨境電商人才的學歷要求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受訪企業認為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存在(86%),其中因為招到的人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的占比高達82.4%,只有4%的受調查者表示完全不存在人才缺口,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已是無可辯駁的事實。另外,該調查報告對于教育培訓的反饋同樣令人擔憂:多數參與調查者表示沒有參加過培訓,并愿意接受培訓,但是傾向于跨境電商平臺(65%)、企業或商業機構(24%)提供的培訓,只有3%的受訪者表示愿意接受大學培訓。這樣的反饋結果充分說明目前大學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脫離了實際,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社會和企業對大學教育培訓缺乏信心。
二、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完善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涵蓋外語、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市場營銷學、現代物流和網絡信息技術以及文化等多個領域,知識體系龐雜。因此,既要使學生打好扎實的外語語言基本功,又要使他們拓寬人文學科知識和商務知識;既要注重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更要使他們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不少院校在商務英語教學以及人才培養過程中因為缺乏清晰目標,導致課程體系不完善。有些注重英語語言基礎和商務知識,但又忽視了文化意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在交際過程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明顯不足,面對文化沖擊,常常出現交際失誤;有些院校加強基本功的培養,但在實踐課程設置上存在明顯不足,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二)教材和教學模式滯后
隨著科技技術以及全球化的發展,電子商務發展日新月異,而該領域的教材數量不多且難以跟上其行業發展的步伐。高??墒褂玫慕滩挠邢蓿瑑热蓐惻f。大多數商務英語專業使用的教材還是工商管理類通用的《電子商務》,而非專門的跨境電子商務教材。二者在電商平臺、營銷推廣手段、支付方式和物流方面是有明顯區別的。比如跨境電商主要是通過Amazon、Alibaba、WISH和Ali-Express等國際電商平臺進行貿易,其營銷推廣主要借助平臺和國外社交網站如Twitter、Facebook等。如果使用傳統的《電子商務》教材,就學不到這些跨境電商所需的必備知識。教師因缺乏實際操作經驗,或是因為學校配套教學資源不足,在教學當中,還是基于課本在教室進行傳統教學,少有理論結合實踐,缺少實際操作,從而導致很多學生進入電商行業之后,不能立即走上工作崗位。
(三)師資力量不足
由于跨境電商是一門新興的復合型專業,該專業畢業的教師人數非常少。以湖南某高校為例,商務英語專業教師15人,具有商務英語背景的教師只有6人,專門研究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數為零。2017年《本科院校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對全國65所高校進行調查發現,受訪院校的810名商務英語教師中,教育背景為傳統語言文學專業(文學、翻譯、語言學)的占比高達76%,而真正畢業于商務英語專業或者商科專業的教師僅占24%,畢業于跨境電子商務的教師人數更少。此外,部分教師沒有在電商企業工作的經驗,也沒有針對電商企業進行調研,不了解行業現狀與企業需求,因而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都與實際脫節,難以培養出能解決實際問題復合型人才。針對這一現象,有些學校聘請行業專家參與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師資壓力,但是管理上有一定難度,而且長遠來看,還是無法滿足師資需求;還有的學校在師資不足的情況下,聘請工商專業或者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上電子商務課程,這些教師乏系統的英語和外貿知識體系,不能將商務知識或信息技術與語言、文化結合,難以實現商英專業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傊?,學校和企業都急需同時精通英語和跨境電商知識的人才。
(四)學生實踐操作不足,綜合能力差
目前,商英專業學生實踐主要依賴校企聯合與模擬實習機制。校企聯合有兩種形式:學校在電商企業建立專業實習基地,定期派遣學生到企業見習或者實習;企業派遣專業人員到學校,在學校建立基地,指導學生使用真實的平臺,建立儲備人才庫。這兩種方式都需要校方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有特定的場地和設施,不是所有學校都有自己的實習基地。模擬實習機制是通過使用模擬軟件,熟悉各類跨境電商平臺,并模擬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流程,包括開店、裝修、營銷、物流和結算等技能訓練。模擬實習與企業實習相比較,便于學生管理,但是它與真實的電子商務市場環境有一定的差距,實踐效果比不上企業實習基地實習。有些既沒有購買模擬實習軟件,又沒有建立實習基地的院校,學生很少或幾乎沒有機會進行電子商務實踐活動,導致學生理論同實踐脫節,綜合能力差,在勞動市場競爭力當中處于不利位置。
摘要:不少學者對云南農村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策略進行了研究,從不同層面證明了農村民族地區英語教學質量低,不是學生本身缺乏學好英語的資質,而是缺乏良好的教師資源和英語學習環境。我們應該結合云南農村民族地區學習者的特點,科學地探索他們學習外語的語言過程、心理過程、教育過程、把握學習規律,從而尋找最適合的外語教學模式來提高云南整體的外語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教師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英語教師培養的質量和水平,繼而影響當地中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當前,如何改革云南地州本科師范院校中英語專業學生職前教育培養模式,以促進其專業化發展已成為云南農村民族地區英語課程改革與教育實踐的中心問題,也是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語教育面臨著急需突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課題。
關鍵詞:云南;地州師范院校;英語專業;職前實踐技能;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1)-07-0169-02
前言
教師的職業發展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門話題。霍伊爾認為教師職業發展是旨在教學職業生涯的每個階段,教師掌握良好專業實踐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過程(葉瀾,2001)。佩里則認為教師職業發展意味著教師個人在職業生活中的成長,包括信心的增強,技能的提高,對所任教學科知識的不斷更新拓展和深化,以及對自己在課堂上為何這樣做的原因一是的強化(葉瀾,2001)。Carr & Kemmis(1983)認為,教師的自我職業發展是指一個教師成為更有作為和更有效的實踐教師的過程,教師通過有一是和既定的活動,改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質量。余渭深和韓萍的觀點是,教師職業發展就是指教師的職業成長或教師的職業生涯嚴謹和豐富的過程,教師對其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不斷的調整,實踐以及反思是教師職業發展所關注的焦點(余渭深韓萍,2009)。
作為教師職業發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環,教師職前培訓中職業技能訓練旨在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和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的理論與方法轉化為具體從事任教的職業行為方式并使之趨于規范化,是教師教育一體化進程中的準備階段,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階段。職前培養是教師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奠基工程,在教師專業發展的整個過程中起著基礎性或前提性作用;入職教育是教師進行職業角色轉換的重要時期,對教師能否適應新的角色和環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新教師入職教育作為教師整個專業發展的關鍵環節,起著重要的作用。
教師職前培訓的必要性
教師職前培訓是教師教育一體化進程中的準備階段,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階段,是激活師范類院校畢業生的潛在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職前教師們應該做好哪些專業的準備?英國自1992年并經過多年的實施與修訂,于2002年,教育與技能部和教師培訓司再次共同簽署頒布了《英國合格教師資格標準與教師職前培訓要求》,認為合格教師應該具備三個維度的素質:專業素質、專業知識與理解、專業技能。專業素質具體表現為與學生的關系、職責與規章、交流與他們和個人的專業發展;專業知識理解具體表現為教與學、評價和監控、學科和課程、讀寫算、成績和多樣性、健康和福利;專業技能具體表現為計劃和教學、評價監控和反饋、反思與改進、學習環境、團隊工作協作。(王艷玲,2007)。趙淑琦對未來教師的表述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1.思想品德素質2.科學文化素質3.文化素質4.教育心理素質5.身體素質(趙淑琦,1994)。早期對教師素質的描述側重于教師的思想知識和能力素養。
近年來,對未來教師的素質回歸到人最基本的情感修養。葉瀾認為只有認識到教師職業的本質是創造人的精神生命,才可能把“創造”還于教師職業。她不否定,教師的工作必然與知識相關,傳遞知識依然是教師要做的事,但不能把此視為教師工作的全部,更不是終極目標。相反教師作為專業人員,他們的專業素質應該具備多方面和多層次。一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二要有多層復合的、獨特的教師業務知識與能力素養;三要有教育智慧。(葉瀾,2001)。美國教育家舒爾曼曾提出,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應由三類知識構成:一是一般的教育教學的原理規則知識,二是具體的學科教學等教育實踐的專業案例知識,三是通過反思等手段而形成的運用原理規則與典型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知識。
(鄭金洲,2000)中國高等教育中基礎知識傳授相對成功,但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發現理論與實踐脫節。面對新的教學理念,基礎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再現,而是對學生多層次,多維度的引導培養,因此,對師范類學生職前實踐技能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職前實踐技能培訓的現實狀況
著名學者PETERS說:科技的使用是5%的科學技術本身和95%的心理學和社會學。我們也可以說教學并不是對所學知識的再現,因為那已經是過去式。面對時間的流逝和不同的教學環境,教學的內容不可能一成不變。教師怎樣在原有的知識素質的基礎上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職前培訓成為了銜接在讀師范生基礎知識與就業后技能發展的橋梁。目前我國師范類院校對英語專業學生的職前培訓主要有以下特點:重視顯性英語專業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隱性的學養水平如專業態度、專業信仰、專業能力、敬業精神等方面重視不夠;重傳授解決具體問題的門路與程序的方法,輕指引確立人生與專業發展的終極關懷與行為坐標的方向;重視學生考試成績,輕學生的專業成長重視專業知識的輸入,輕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重視對學生課內知識的傳授,輕對學生課外生活、實踐的指導等。太過追求智力水平的開發,不夠重視學生心理素質,適應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
我國教師的入職教育目前依靠的形式主要以集中授課為主,兼有采取“導師制”、專題講座、教學觀摩、典型報告、課堂教學實踐和講評等形式。集中授課的內容包括專業基礎課,教育法規、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知識。實踐教學培養新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如課堂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板書能力等。從20實際90年代開始,我國高師院校教師教育中教學技能培訓主要采取教育見習(教學課堂“鄰床”觀察和課堂分析)――維格教學訓練(自身糾錯與反思)――教育見習與初步教育實習――微格教育訓練――畢業實習的模式。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微格教學訓練的局限性日益顯現,擴招導致教育實習場地,資金的不足等,促使我們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模式,內容和方法都得到了必須改革的地步?,F行的教師職前培訓存在如新教師崗前培訓的形式化及功利性目的日益凸現、培訓形式缺乏靈活性、培訓內容多而時間少、在既定的時間內難以完成培訓內容,以及考核機制不夠健全等等很多問題。
學生在校期間開設的知識性課程所占比重明顯偏重,基礎教育工作做得非常扎實,但缺乏如上文提到的橫向聯系。具體 表現在:不夠重視學生心理素質,適應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大專院校畢業生普遍表現出適應能力差,普遍缺乏對環境和人際關系的適應能力和知識技能應用能力兩個方面。職業意識淡漠,理論與實踐不能有效整合,培訓的“效能”得不到有效轉化――內化。培訓中掌握的理論和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用的不及時,致使在實踐教學中逐步淡化教學理念和方法對實際教學的影響,甚至放棄不用。把教育實踐活動等同于教育實習。教育實習僅是鍛煉備課和上課的技能,師范生很少參與中小學教學活動或接觸中小學生學校生活。教育實踐活動基地建設不健全,缺少制度化,合作化約束,實踐活動缺乏與實習基地學校教師真正的溝通,或不溝通,學生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活動脫節。
對創新科研型中小學教師沒有足夠的認識。
在社會對畢業生提出越來越高要求的同時,培養計劃應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先驗的模式出發,即要根據崗位或崗位群對人才的要求來確定培養對象必須具備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在根據這種結構來設計專業的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強化實踐環節,突出能力培養。
云南州市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職前實踐技能培養中問題突出
云南州市本科院校英語專業主要負責培養云南廣大農村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師。地州師范院校面臨著大多國家重點師范院校不曾面對的地區情況,在新教師培訓方面也存在相應的問題。
1.英語基礎薄弱導致綜合素養提高受到局限
州市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較差,云南地方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各年錄取分數在地方院校之間沒有明顯差異,但2004年、2005年、2006年錄取學生的最高分比云南師范大學錄取學生的最低分還低,更不能和其他國家重點師范大學相比了。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聽、說能力方面基礎很差。而曲靖師范學院,紅河學院等地州師范院校主要采用針對全國師范類院校制定的培養方案進行教學培訓,這勢必造成惡性循環:學生到大學四年級畢業時英語基礎知識仍顯欠缺,導致綜合能力難以提高,繼而更難有時間和理性的心態去研究不易顯性考核到的實踐技能這一隱性能力。
2.師范性和地方性特色接合薄弱。
地州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現在主要采用“學科本位”的培養模式,不少院校仍然在盲目向綜合性大學發展看齊。語言教學不僅是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對語言結構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語言在不同語境下的運用。成功的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更多語言知識外的能力,如:對學習者、學習過程、社會心理因素、文化認同等多學科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但是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對此認識不足。另外,云南農村少數民族地區開設外語課程起步較晚,歷史較短。他們少有本民族學習外語的成功經驗。加上農村民族主要位于遠離大城市的邊遠山區或村落,學生的視野,習慣,思維,情感等各個方面都與城市的學生有較大的差異。若不對教學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大學的職前實踐培訓似紙上談兵。
3.教師專業態度培養缺失依托
教師職業要求從業者具有更嚴格的專業道德,云南州市本科師范院校的畢業生要有更過硬的職業道德,因為大部分學生將到農村地區進行教師教育工作,那些地區生活條件艱苦,英語教學環境較差、教師教學工作量大、收入總體水平偏低、學生英語基礎相比城市地區薄弱等。這在客觀上要求我們的學生更具有敬業精神和樂于奉獻的精神。但是師德培育卻是薄弱的一環,現在不少學生對自己將要從事的教師職業自我評價較低,個人信念不強,自我要求不高,缺乏把教師作為一種終身職業從事的精神,如工作熱情、吃苦耐勞品質、奉獻和鉆研精神等。缺乏上述職業態度和道德品質的學生等到正式投入當地環境工作時,難以全身心投入,責任心難以增強。
另外,在云南低州本科師范院校中實踐性課程偏少,師范課程與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聯系不密切;教師職業技能課程缺乏系統性,開設課時不足;教育科研素質培養缺乏系統課程的支撐,這與現代教育強調的研究型教師要求差距較大等方面的急需改進的問題。
結語
云南地州師范院校擔負著培養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的重任。教學實踐知識薄弱是這些院校普遍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經濟條件較為落后的地區英語成績能否提到與全國同等的程度,關鍵就在這些教師是否能再學過的知識基礎上,培養出展性能力,研究性能力,創造能力,和綜合性能力。讓師范畢業生不僅有英語知識,還有英語教育知識,和教學研究知識能力。深刻理解自己所交的內容,才能理會其思想方法,還要對如何教,有深刻的理解。對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都有積極地提升作用,對自我挑戰能力和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Carr,W,,&Kemmis,S.Becoming Critical[M]London:theFalmer Press,1986
[3]余渭深韓萍,《大學體驗英語》對大學英語教師職業發展作用的問卷研究,中國外語2009,11第6期總32期
[4]王艷玲,英國“一體化”教師專業標準框架評析比較教育研究2007,9
[關鍵詞]高職院校 商務英語實踐 課程設置 評價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1-0103-03
商務英語專業是一門語言與國際商務技能相結合的專業,培養學生在商務環境中從事商務活動應用英語的能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實踐性。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需要以人為本、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情景中的問題為中心構建實踐課程內容,積極開展校內商務情景模擬綜合訓練、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訓實戰演練,通過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實踐課程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素養。[1]
一、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設置的原則
(一)以人為本,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置實踐課程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實踐課程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提高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實踐課程的設置和實施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不能將學生視為“容器”或被“灌輸”的對象,要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解除學生的思維和語言禁錮,將“授之以漁”,即教會學生自己去發現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放在首位。
首先,以學生為本就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商務英語實踐課程絕不能是老師的“一言堂”,老師也應該從“獨奏者”過渡到“伴奏者”、導演的角色。[2]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用生活化的實踐語言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化語言開展實踐教學訓練,使學生真正從內心接受語言實踐課程;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探究性的思維方法,開發創新一些既能讓學生感受到精神鼓舞和思想升華又能靈活運用的商務語言素材作為實踐課程的材料;此外,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想法,強調學習中的體驗和感悟,側重思想交流和共鳴。
(二)以就業為導向,按照崗位群設置實踐課程
實踐課程應該以學生將來預期要參加工作的崗位群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需求出發,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商務英語專業的崗位群模塊主要劃分為三類:第一類主要是外經貿領域的業務工作崗位,就業崗位包括外貿業務員、外貿跟單員、商務單證員、報關員、報檢員、貨代員、外貿助理人員、企業營銷人員等等;第二類崗位主要涵蓋中外事業單位涉外秘書兼商務英語翻譯崗位,就業崗位有接待員、業務談判人員、涉外秘書、陪同翻譯等等;第三類崗位主要是指各類涉外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崗位和拓展崗位,包括外貿業務管理人員、辦公室管理人員、人事專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商務英語實踐課程的設置應該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崗位群方向的不同選擇開設適合本專業方向的實踐課程,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同時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3]
(三)以專業特色為抓手,從服務地方經濟出發設置實踐課程
專業是高職院校服務經濟建設的載體,也是高職院校聯系社會的紐帶。商務英語實踐課程設置,要依據學校辦學能力和特色,同時做好本地區經濟發展的調研,開展具有本專業特色的實踐課程教學研究。比如,結合當地某外資企業參加廣交會的需要,專門開設交易會系列集訓;根據當地某大型涉外接待活動開展涉外秘書、陪同翻譯等系列集訓等等,根據市場需要動態調整實踐課程。在常規實踐課程中,可以試行整周的全外教語言實踐教學和整周的商務操作流程實踐教學等等??傊?,要根據社會市場調研、企事業專家的建議、畢業生反饋等相關信息,將語言交際能力、商務業務能力和辦公設備操作能力等職業能力融為一體,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軟件等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培養與時俱進、富有職業特色的復合型商務人才,形成富有一定影響力,能較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畢業后能順利上崗的特色實踐課程。
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設置的優化與創新
(一)以學科特點為依據,建立相對獨立的課程體系
商務英語專業應遵循學科特點及實用性的原則安排課程,突出英語優勢和商務背景的結合能力,建立以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為基礎、以商貿操作能力為核心、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行校企互動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首先,要依據科學性、發展性、創新性原則,將能夠及時反映商務新知識、貿易新趨勢的內容應用于實踐課堂;其次,要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課程教學體系。要把實踐課程教學從與理論教學中分離出來,采用專業的商務英語實踐課程教材,配備專職的商務和語言實踐課教師;再次,要加強實踐課與其他課程的滲透。實踐課程的實施不能獨立開展,它與其他課程是一個整體,要將實踐理念滲透到其他各門課程之中。[3]
(二)以職業能力為本位,按照模塊分級設置綜合實訓課程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實現培養目標,要針對未來職業崗位的特性,優化相應的綜合實訓課程。首先要設置以強化基礎能力為目的的實訓課,將英語語音、英語口語、英語口譯與商務溝通、貿易洽談、制單跟單、貨檢出關等單項實踐課程優化整合,劃歸為實踐課程第一階段,即基本實踐能力積累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各種外貿單證制作能力、外貿跟單執行能力、貿易糾紛處理能力、熟練的往來信函處理能力等等;其次,要設置基于工作項目和網絡軟件的商務見習、畢業實習等實踐訓練為能力提升的第二階段,即鞏固提高階段,培養學生國際貿易開拓能力、國際市場營銷能力、客戶管理能力等等;另外,要設置按照工作流程,用現實的工作任務將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知識有機結合,結合辦公軟件操作、考證培訓、中英文打字等實訓課程為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第三個階段,即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貿易談判的能力、商務現場翻譯能力等等,最終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素質。[5]
(三)以產學合作和工學結合為途徑,不斷完善實踐課程體系
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需要通過產學研結合來實現由學生到真正“職業人”的轉變,通過真實的企業工作崗位經歷和體驗,即頂崗實習來實施技能訓練和能力提升。首先,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積極與本地企事業單位推行訂單培養,大力開展工學結合,確保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一線頂崗實習,要根據企業實際需要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其次,要緊密聯系當地行業企業,實行廠校合作,不斷改善實踐課程的實訓條件;再次,要注重及時更新實踐課程內容,以企業最新的技術和知識為主體,組織實施實踐訓練;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虛擬工廠和車間,開展虛擬實驗,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以職業資格證書為抓手,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企業和行業對最新發展的專門技術人才的客觀要求。通過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和勞動預備制度,是提高就業人員素質的重要舉措,持證就業上崗將是我國就業改革的必由之路。商務英語專業應當把職業資格證書納入實踐課程訓練,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取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是實用型人才知識、技能、能力和素質的綜合體現,也是高職院校畢業生增強就業競爭能力的可靠保證。
(五)以創新為實踐課程改革的核心,體現商務英語專業的時代特色
創新是時代的要求,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著名論斷,提出學生要走出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情景。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要充分體現時代特色,按照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讓學生在社會和生活中學會總結和提高。同時,商務英語專業教師應當密切關注、調查研究社會和市場的需求變化,根據實踐課堂的變化、要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主動調整和優化課程設置。
三、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效果的評價研究
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實踐課程效果的評價對實踐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在商務英語實踐課程的設置和實施過程中要突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理念,努力探索能夠適合本專業實踐課程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
(一)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效果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首先,要堅持多元化評價原則。實踐課程的評價主體、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是多元化的,為了保證實踐課程評價的質量和效果,必須采取多元目標、多元主體、多元方法的多元化評價原則;其次,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實踐課程效果評價的重心在學生身上,應該以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為實踐課程效果的主體;再次,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導向性原則。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課程設置要高起點、嚴要求,做好學習實踐的過程考核和評價;此外,要突出改革與創新原則,要在確保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下設置一些能夠展現高職教育特色的實踐課程。
(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效果評價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要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商務英語實踐課程的評價過程中,既要關注結果,又要關注過程。由于受傳統的教育觀和人才觀的影響,商務英語教學的評價方式還過多地依賴傳統的考試或實踐報告等終結性評價,忽視了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不利于激勵學生的后繼學習。因此,商務英語實踐課程要堅持以過程評價為主,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第二,要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要以定性評價為主,同時采用等級制的方式做好定量評價,二者有機結合。第三,要堅持校內評價與校外評價相結合。商務英語實踐課程的設置和實施離不開校外企事業單位的參與,在評價過程中,必須引入行業、企業的專家進行校外評價,構建以學校職能部門、學生主體和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參與實踐課程評價的機制。第四,要做到評價反饋與改進提高相結合。評價反饋是實踐課程評價結果的主要呈現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反饋為將來更好地改進和完善實踐課程設置,促進實施過程的科學化、現代化和精細化,不斷提高實踐課程教學效果提供了依據。
總之,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應該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和以人為本的課程教學觀,以就業為導向,緊密圍繞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可持續發展設計商務英語實踐課程的架構,實施實踐教學與評價一體化,促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實踐積極性,全面提高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 參 考 文 獻 ]
[1] 譚美云.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課程的內涵[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1(7):195-196.
[2] 鄭繼明.堅持以人為本,優化英語專業的課程與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7):308-309.
[3] 吳石梅.崗位群關照下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探索[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2-73.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基礎教學 課程改革.
一、引言
英語作為我國基礎教育教學“三大主科”之一,加強學生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英語素養,對促進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有實質性意義。小學生作為基礎教育別的群體,其思想、年齡、身心正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對新鮮、有趣味性的東西感興趣。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從小養成英語學習的好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時期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求。
二、目前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新課標理解不透徹
在新課標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其指出學校教學活動必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合理地調整教學目標、優化教學結構、改革教學方式等,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在新課標下,部分英語老師對其理解不透徹,不能合理地運用英語教材,只是片面地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沒有從小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出發,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教”和學生“學”往往會比較吃力,久而久之,小學生容易對英語學習產生不良情緒,無法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2.課堂主體不明確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于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多數老師主體地位不明確,采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不管學生是否愿意聽,是否聽得懂,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容易產生枯燥無味之感。
3.不重視全體教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的英語老師總喜歡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身上,忽視了與成績稍微落后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在英語課堂提問時,往往不會顧及成績不好的學生,只喜歡抽取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導致部分學生缺乏老師的關注和重視,出現了不尊重課堂紀律、上課走神、不完成作業等現象,加劇了兩極分化,對學生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三、基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小學英語教學措施分析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也存在一些問。與此密切相關的高師“英語教學論”課程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高師教育是以培養基礎教育師資為主的專業教育,“英語教學論”課程是培養未來英語小學或者中學老師從事英語基礎教育工作及研究為宗旨的必修課程。在小學英語教學觀念、模式、內容不斷改革的背景下,“英語教學論”的教學必須順應其改革要求,并不斷創新與發展,從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英語教育事業的接班人。
1.多樣化教學模式
1.1老師講授。受應試教學的影響,老師在課堂中占據了絕對領導地位,采用“填鴨式”、“滿堂灌”等教學模式,將知識強加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無法感受到課堂的樂趣性,久而久之會產生枯燥之感,甚至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可以精簡老師講授的內容,縮短講授課時,結合英語教學大綱組織學生觀看英語電影、聽英文歌曲等,增強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1.2學生講授。“英語教學論”課程作業較少,但由于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理解存在困難,若要真正學好必須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中,老師應多鼓勵學生走上講臺,主動參與英語教學,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參與教授中,為了備課往往會主動去圖書館查閱文獻和資料,為考慮講課的儀表儀態,該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積累教學經驗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駕馭課程的能力。
1.3多媒體教學。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英語教學論”教學中,老師應創新教學模式,引入先進的教學技術和設備,如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圖像、音頻以及視頻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愛上英語,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2.不同形式增強學生教學技能
2.1課前小講臺。在每堂課前,老師將前10分鐘單獨提出來,組成一節小課,讓英語專業的學生輪流組織教學,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的本質,從而更加適應老師角色。由于每堂小課的組織者不同,那么教學風格、內容、思路、觀點也不盡相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2假期實踐。目前,由于高師學生見習學校不穩定、見習時間短、缺乏有效指導等,導致假期實踐流于形式,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學校可以將假期見習分散到大學的一、二、三年級的假期進行,并嚴格考慮實踐報告、教育論文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見習機會和時間,使其更加熟悉老師、學生、家庭的調查流程,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學生教學技能。
四、總結
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給學校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加重了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老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特點,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打破傳統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及內容的弊端,創新英語教學思想、模式以及內容,面向全體教學,并改革傳統的評價制度,優化課程體系,調整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促進我國英語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妙蘭. 新課程下小學英語教師職前教育課程改革探討[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10:18-21+28.
[2]馮冰清.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探索[J]. 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9,0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