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7 03:50: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生入黨申請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河南省桐柏縣的大桐路上,每天天剛蒙蒙亮,就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肩背編織袋、手拿鐵鉤子,在骯臟的垃圾堆前撿廢品。
老人名叫方德晴,是一位退休老教師。她的家中,整齊地堆放著一些編織袋。這些都是她撿的廢品?!岸噘u一分錢,那些學生就能吃得飽一些?!狈降虑缯f。
這位古稀老人,用六十年時間,為貧苦學生撐起了一片天。她的仁慈,仁愛,也讓這413個學生,無論走到哪里都惦念著這個永遠的“方媽媽”。
16歲的方媽媽
16歲那年,方德晴被鄉親們推薦到城郊小學教書,成了當地僅有的3位教師之一。
從那時起,方德晴就決心為貧苦學生撐起一片藍天。當時,她得知班里有兩名學生因交不起學費要中途退學,親自上門給孩子家長做工作,并承擔了他們上學的一切費用,直到小學畢業。
1961年,方德晴成家后隨丈夫先后去了開封和新鄉工作,調到百里之外的泌陽縣西萬小學。在她的學生中,有一個叫田曉樸的,隆冬季節仍穿著一身單衣,大雪天赤著雙腳,腳趾凍得流膿。方德晴見此情景,心疼得直掉淚。
她在后來的家訪中得知,田曉樸的母親去世,家里兄妹多,生活靠父親一人支撐,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于是,她把曉樸領到家里,帶他到街上理發、洗澡,給他買衣服鞋襪,又到藥店買了凍瘡膏給他療傷。
從這一天起,方德晴除了承擔曉樸的一切費用外,還像對待親兒子那樣對待這個可憐的孩子,衣服臟了給他洗、破了給他縫,隔三岔五還領他到家里改善生活,硬是幫助他完成了學業?,F在已當上企業經理的田曉樸,提起方老師時總是說:“沒有方老師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方老師就是我的親媽媽?!?/p>
努力讓別人活得快樂一些
1981年,方德晴在桐柏縣城關一初中教書,一個冬日的早晨,她帶領學生在文化路跑操,聽到路邊的草叢中有嬰兒啼哭,循聲找去,發現一個兩三個月大的嬰兒,已奄奄一息。
方德晴毫不猶豫地抱起嬰兒就跑到了醫院。經過搶救,嬰兒保住了生命,但嬰兒的父母是誰,打聽數日,終無消息。這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令她很是為難――送人沒人要,自己養又顧不上。她只好請保姆照顧,忙了學校忙家里,體重降了10多斤。待到嬰兒剛剛學會走路,丈夫又患了腦中風,全身癱瘓,全家的重擔壓在了她的肩上。為給丈夫治病,僅外債就欠了兩萬多元,內外交困,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删驮谶@種情況下,她看到叔叔病逝后,患有精神病的嬸子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經常流落街頭,便毅然把才有6歲的孤兒方草領回家來撫養。
1986年,方德晴的丈夫患病癱瘓后,在床上一躺就是10年。眾多學生把家里搞得亂哄哄的。漸漸長大的女兒不愿意了,埋怨母親把家當成了孤兒院、福利院。方德晴解釋說,自己童年不幸,總想盡最大努力去讓別人活得快樂一些。現在這兩個孤兒在她的精心培育和照料下,一個在鄭州讀大學,一個在外地打工, 她硬是用瘦弱的身體為兩個孤兒迎來了明媚的春光。
我是在盡一個人民教師的責任
1995年,方德晴離開了教師崗位,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愛心工程上。為了資助更多的貧困學生,她除了把自己節余的離休費用來資助貧困生外,又干起了撿破爛的營生。不管春夏秋冬,她總是肩上扛著編織袋,手上拿著鐵鉤子,往返于骯臟的垃圾堆,每天要跑大半個縣城。
冬天,她的手和臉被寒風吹得裂了一道道口子;夏天,垃圾堆散發出來的臭味令人作嘔……但想到那些需要資助的貧困生,她堅持了下來。她說,每當自己看到被資助貧困學生的笑臉時,心里比喝了蜂蜜還要甜。
方德晴的女兒在縣醫院上班,女婿是縣工商局的干部。方德晴剛開始上街撿破爛時,曾遭到女兒女婿的極力反對,他們對她說:“資助貧困生我們不反對,只是熟悉你的人知道你撿破爛是為了希望工程,不熟悉你的人還以為我們虐待老人,讓我們的臉往哪兒擱?”
方德晴說:“我不管別人怎么說,我是在盡一個人民教師的責任。”
女兒女婿拗不過方德晴,只好由她去,久而久之,還在她的感召下,經常利用節假日幫助她賣廢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被她撿破爛助學的精神所感動,有的職工把廢品無償地送給她。有的小學生也撿些易拉罐、飲料瓶送給他們的方奶奶。廢品收購站的同志收購她的易拉罐比收別人的每個多付0.03元,廢報紙每斤多付0.05元。
從1995年離休至今,僅撿破爛一項她就先后為希望工程捐款8000多元。
用仁愛書寫一生
蔣玉是桐柏縣朱莊鎮人,如今是南陽師院二年級的學生。1978年,蔣玉的母親上高中時,因為家中姐妹多,遭到父母反對后準備退學,是方德晴到家里做工作才把她拉回了學校,此后吃住都在方德晴家中。
2008年,蔣玉考上大學時,母親臥病在床,生活困難的她找到了方德晴。方德晴二話沒說,當即解決了她一年的學費,同時每年資助她2000元生活費。方德晴的離休工資每月有2000多元,現在還資助著3個高中生和5個大學生。
50多年來,被方老師資助過的學生始終惦記著“方媽媽”。逢年過節,打電話的、發賀卡的、登門看望的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