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0:34: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農村幼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前教育是教育均衡發展的“短板”,而農村學前教育是“最短板”。從教育發展的因素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是師資力量的提升,農村學前教育發展重在促進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導下,相關部門“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其中重要的舉措是通過師資培訓的手段。當前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存在內容缺乏針對性、培訓方式不恰當、培訓專家實踐經驗不足、培訓評價體系有待完善等問題[1]。此外,相關研究表明,只有40%的培訓內容在培訓后的短時間內能立刻被應用到工作情景中,25%的內容在六個月以內還能應用,15%的內容能支持到一年。如果以貨幣形式來衡量,大約只有10%的培訓投入能夠轉化為受訓者日后的工作行為??梢?,盡管在培訓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仍存在較多問題,而真正影響培訓效果的是參訓學員在培訓后的實踐過程。開展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的最終目的是促使參訓教師返崗后將培訓所學內化為自身的教育行為,實現培訓成果的轉化,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影響其培訓成果轉化的效果?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存在什么樣的問題?
一、培訓遷移理論
培訓遷移是參加培訓者將在培訓中習得掌握的相關理論知識、基礎操作技能、學習工作行為及態度內化為自身在實踐操作應用環節中的能力[2]。國內外研究者中在培訓遷移方面被提到最多,最被人熟知的是1996年由Hiton提出的培訓遷移因素模型,如圖1所示。在遷移因素模型中,培訓有三個主要的結果:學習、個人績效和組織績效,Hiton從績效角度提出影響培訓遷移的三種關鍵因素:遷移動機、遷移設計和遷移氛圍。遷移動機是影響培訓遷移最重要的個人特征,直接推動參訓者的參訓內部動因,包含學習遷移的動機、興趣、自我效能感和期望等;遷移設計是指基于培訓需求分析,合理設計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規劃學習順序,科學實施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有效促進培訓成果的轉化;遷移氣氛是指影響參訓者將培訓所學運用于實踐的工作環境因素,包含上級的支持和指導程度、同事的支持和接受程度、工作情境以及績效薪酬體系等。大多數的研究表明,工作環境是參訓學員運用培訓所學最大的阻礙因素;從培訓遷移理論出發,Hilton認為組織者可以通過提高參訓人員的遷移動機,進行有效的遷移設計,營造良好的遷移氛圍來提升參訓人員的培訓遷移效果,進而達到提高組織績效的效果。
二、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幼兒教師自身的遷移動機方面1.培訓機會少,參訓阻力大在“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背景下,農村幼兒園教師職后培訓的機會有明顯提升。但相較城市地區幼兒園來說,農村幼兒園教師機會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通過調查,超過60%的農村幼兒園教師近兩年內培訓次數是1—3次,且以園本培訓為主;超過65%的農村幼兒園教師認為目前參加培訓的數量較少,甚至有的基本沒有參加過培訓??梢姡r村幼兒園教師的參訓機會普遍來說依然較少。此外,農村幼兒園教師流動性較大,且數量較少,很多時候無法滿足保教需要,有的園所依然是“一教一保”的師資配比,這使農村幼兒園教師承擔較重的保教任務,且幼兒園教師需全天或半天帶班的工作性質使得其更無法從工作崗位脫身。農村幼兒園教師參與培訓的精力和時間較為匱乏,其參加培訓的阻力較大。2.自我效能感不足自我效能是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又稱為自我信念,主要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在很大程度上指個體自己對自我有關能力的感覺。在培訓機會少、教學任務繁重的環境下,農村幼兒園教師容易安于現狀,缺乏自我提高、教研創新的意識和精神,參加職后培訓的認識不足,在問卷調研中,超過30%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對參加培訓秉持的態度是“服從組織安排”,可見,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參訓的認識不足,甚至有的教師參加培訓只是因為“有機會外出”“完成規定的學時學分”。再加上農村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大、職業倦怠嚴重等原因,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低下,對參訓后將培訓所得運用于日常教學實踐的積極性和自信較為缺乏。這些直接導致他們在培訓成果轉化過程中的遷移動機不足。
(二)培訓者和培訓機構的遷移設計方面1.培訓準備工作不足,培訓需求調研不充分培訓需求調研是培訓準備工作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經過充分需求調研的培訓設計能夠適應培訓對象的個性化需求,使培訓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適切性。農村幼兒園教師因其對象的特殊性,無論是參訓時間和參訓困惑上都有其個性化的特點和需要,在保證掌握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的普遍素養和知識技能外,更應該針對農村幼兒園保教工作的特殊性進行培訓設計。調查顯示,有50%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在參訓前僅“偶爾接受過培訓需求調研”,仍有20%的農村幼兒園教師每次參訓都“沒有接受過培訓需求調研”。培訓需求調研不充分會導致培訓內容與實踐教學存在偏差,影響培訓遷移的發生。2.培訓方式呆板,教學手段較為單一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普遍采用專題講座、入園觀摩、跟崗(影子)研修、研討沙龍等形式。但通過調研,近一半的農村幼兒園教師認為目前培訓的形式存在問題,培訓以短期集中研修為主,每次參訓最主要的形式是是專題講座,這跟農村幼兒園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特點有一定關系,工學矛盾使得培訓盡量“短平快”。但從實際培訓效果看,對于專業知識的傳授,專題講座效果好,效率高,但對于專業理念的引領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專題講座并不能很好地發揮效果。對于一線幼兒園教師來說,必須在參與式培訓中,在教育實踐現場的浸潤中實現專業理念的內化升華和專業技能的提升,過多依賴專題講座較為不當。培訓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單一使得培訓效果大打折扣,也影響培訓成果轉化的效果。
(三)幼兒園的遷移氣氛方面1.缺乏支持培訓遷移的硬件設施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的轉化除了需要教師自身對培訓知識和技能的內化吸收,還跟在培訓后教育實踐中的硬件設施支持息息相關。調查研究顯示,43%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在培訓結束后,單位沒有提供與培訓內容相匹配的硬件設施環境。而48%的農村幼兒園教師認為支持培訓遷移的硬件設施是影響培訓成果運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硬件設施包含計算機、電子白板、通訊網絡等,在調查中發現,很多農村幼兒園教師在參加培訓后,由于缺乏匹配的硬件設施、設備陳舊,導致培訓所學的運用機會少,或者在單位教育實踐中較難推廣。有的教師表示,由于缺乏穩定流暢的網絡,在返崗后無法進行持續的網絡學習,對培訓內容一知半解。這些都影響培訓成果的有效轉化。2.培訓遷移運用的氛圍不夠濃郁培訓遷移運用的氛圍一般指參訓教師在工作環境中的心理氣氛,包括工作中的人際關系、領導的支持和態度、同事的支持和信任、培訓成果運用的文化氛圍、激勵制度等。美國培訓專家雷蒙德·A.諾伊提出,管理者對培訓的支持度越高,培訓遷移的效果越好。實證研究也表明,組織支持和管理支持對培訓遷移動機有顯著正向影響,員工感受到來自上級和管理層的支持越強、遷移制度越好,員工的遷移動機越強[3]。在調研中發現,農村幼兒園教師在參訓后,其單位領導對培訓遷移較為支持,89%的農村幼兒園教師表示在培訓結束后,單位領導會督促其在工作中運用培訓內容。但與培訓成果轉化直接相關的同事之間的凝聚力、工作氛圍仍存在不足,農村幼兒園教師長期埋頭于教育實踐,其專業成長的內驅力和自覺性普遍較低,培訓成果轉化的整體氛圍不夠濃郁。此外,部分受訓者回到單位后以“匯報分享”的方式遷移培訓成果,之后開展與以往相似的教學工作,受訓者對培訓遷移的意識和自覺也相對薄弱。如果受訓者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支持網來強化培訓成果在實踐中的運用,激發培訓促進個體提升的持續發展效力,則培訓成果轉化事倍功半。
三、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的提升策略
要提升幼兒園教師培訓的質量,就需要建立尊重幼兒園教師主體性的適宜培訓模式[4]。從培訓遷移理論出發,結合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真實情境,建構凸顯農村幼兒園教師為主體的培訓體系,能夠真正幫助提升其培訓成果轉化的有效性。
(一)調整培訓動機,激發專業成長的內驅力培訓動機指教師參訓的預期期待值,是農村幼兒園參加培訓的基礎。農村幼兒園教師保教任務重、學習機會和資源少、職業認同感較低,因此,對他們的培訓動機的驅動顯得尤為重要。農村幼兒園教師參加培訓主要目的是更新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以便更好地開展日常保教工作,同時促進自身逐步成長為“專家型”教師。因此,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培訓首先要增強其參訓的意愿,提高其對培訓促進專業成長的認識,明白培訓的價值和意義。應制定良好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支持農村幼兒園教育事業,合理增加農村幼兒園師資數量,減輕保教壓力,才有可能喚醒他們的成長自覺,激發培訓動機。此外,培訓的動員干預對參訓動機有直接影響,當前的教師培訓存在參訓學員與培訓組織院校聯系緊密,但與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聯系脫節的情況,而實際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或教研機構對參訓學員的管理效力較大。為提升參訓教師的培訓自主性,每次參訓前,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或教研機構中學員遴選和管理的負責人應加強參訓教師的現場動員、訓前干預,積極引導學員的培訓動機,激發學員參訓的意愿和激情。
(二)建立三者融通需求調研體系,優化教師培訓的內容培訓需求調研是設計培訓內容的前提和依據。農村幼兒園教師長期任教于鄉鎮、鄉村地區,其工作特點和個人特征均有特殊性,因此,對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應關注其真實培訓需求和實踐困惑,做到培訓內容切合教育實踐和專業成長需要。在制定培訓方案階段,培訓院校應結合培訓主題對參訓對象進行在線需求調研,了解培訓困惑,搜集培訓內容、培訓者需求。同時,為防止農村幼兒園教師對自身專業成長需求和定位不清,應對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以便更直觀針對性地了解參訓對象需求。在明晰需求,確定培訓課程主題后,培訓院校還需與授課教師密切溝通,即時傳達課程主題講授要求,也對授課教師的課程需求作出反饋,發揮參訓學員與培訓專家間的溝通橋梁作用,切實保障培訓專家的培訓內容符合學員的真實培訓需求,保證培訓內容能在實踐情境中有效運用,更有利于培訓遷移的發生。
(三)提倡經驗參與式培訓,提高培訓過程的實效性根據培訓遷移理論,當培訓情境與實際工作情境越相似,越有利于培訓近遷移的產生,培訓實效性越好。經驗參與式培訓立足于實踐,重視教師的教學體驗,有利于教師引發主動學習,同時可以結合培訓專家的指導,提升培訓效果。除講座、研討交流、工作坊等集中培訓外,培訓院校應加強產教融合,建立產學研一體化體系,與一線幼兒園或實踐基地建立密切合作。針對實踐性強的培訓內容,采取下園觀摩或影子研修的培訓形式。調查發現,94%的農村幼兒園教師認為“下園觀摩或實操”更符合其工作需要。在設計下園觀摩或影子研修時,應介入幼兒園或實踐基地對培訓教學設計的安排,促進參訓教師教學實踐的科學性性和靈活性。此外,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培訓形式,加強參訓教師集中培訓后在真實教學一線的實踐研修。當教師將培訓所學運用于新的工作情境中,有利于培訓遠遷移的產生,能夠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培訓效果,從長遠看,能夠達到更優的培訓效果。因此,在地面集中研修完,采取返崗研修結合在線指導交流的培訓形式,讓農村幼兒園教師回到工作崗位,結合培訓任務邊實踐邊研修,將集中培訓所學內容和原理運用于真實的工作情境。在參訓教師返崗研修期間,培訓教師階段性組織在線集中指導與研討交流,交流實踐心得,解決農村幼兒園教師實踐過程的新問題新困惑,促進培訓所學在實踐中的有效運用,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
(四)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培訓所學的實踐運用農村幼兒園硬件設施設備較為匱乏和落后,在客觀上也限制了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的效果。首先,幼兒園應加強建設和完善有利于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的設施設備,為教師的培訓遷移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對于參訓教師運用培訓學習成果優化教育實踐的行為,幼兒園應高度支持,采購和添置配套設備,同時,要保障流暢的網速和完備的網絡設備,支持培訓成果的運用和推廣。其次,上級主管部門應重視農村幼兒園硬件設備的完善,在財政預算編制時考慮農村幼兒園的相關需求。當前,政府對農村幼兒園師資培訓的經費投入和支持力度相對較大,但除此之外,也應在規劃培訓經費的同時,考慮有利于提升培訓實效的硬件設施的匹配,劃撥相應經費預算,地方幼兒園可以結合實際需求購買。
(五)建設規范制度,構建合作交流的遷移氛圍合理規范的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組織文化氛圍,同事之間的凝聚力、學習共同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二者的結合能夠形成有效的培訓遷移氛圍。幼兒園作為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的實踐場,應對培訓成果轉化起直接推動作用。幼兒園要加強組織文化建設,建立系統規范的培訓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建立健全考核獎勵制度。教師考核評價考慮教師參訓的情況、培訓成果轉化的正負績效考核制度,建立長效追蹤和考核機制。通過調研顯示,50%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希望采取與平時表現結合的培訓考核方式,因此,可以重點考查培訓后教師在平時教育實踐中運用培訓所學的能力和效果。通過規范的制度,提升教師對培訓的重視,也鼓勵更多的教師將培訓內容運用于教育實踐。此外,培訓院校在培訓結束一段時間內,應組織培訓回訪或線上、線下培訓交流活動、學習沙龍、研討會等,建立培訓學習共同體,引發園所間、區域間互相學習、相互促進,優化培訓學習的氛圍,引導教師之間形成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和諧關系,營造培訓遷移的良好氛圍。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的最終目的是為讓培訓達到最大的個人效益和組織效益。本文通過分析培訓遷移的因素理論,探究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的問題及對策,從遷移動機、遷移設計、遷移氛圍三個層面深入探討有效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成果轉化的具體措施,有利于提高政府師資培訓投入產出效益,提升培訓院校的培訓效果,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娟,李蘭芳,黨愛娣.當前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7(10).
[2]WexleyKR,LathamGP.DevelopingandTrainingHumanResourcesinOrganizations[M].NewYork:HarperCollins,1991:256.
[3]高麗,王世軍,潘煜.培訓遷移:影響因素及其與組織承諾的關系研究[J].管理評論,2014,26(2).
[4]蔡迎旗,海鷹.自主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現實之需[J].學前教育研究,2016(3).
作者:黃雪 單位: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