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1:20: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系統性金融風險及防范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17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將防范金融風險作為三項任務之一。習近平在工作會議上強調:“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可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對于我國是極其重要的任務。當前,我國正處于百年變局的關鍵時刻,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事件,為穩定國內的經濟環境,維護金融市場的秩序,守好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是重中之重。
一、概論
(一)風險的定義。在經濟學領域中,風險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社會和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不良事件”的程度以及事件影響的大小。在后續的研究中逐漸延伸出金融風險、系統性金融風險等多組概念。金融風險是指在金融活動中產生的會造成損失的不確定性。具體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行業風險、流動性風險、作業風險、政策風險等,其具有不確定性、相關性、高杠桿性、傳染性等基本特征,而解決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目前的經濟工作之一。系統性風險的概念最初由馬科維茨提出,具體定義學界對此有爭議,但總結而言是指由于單一金融機構出現流動性危機、信用問題,甚至經營不善導致破產,通過金融市場傳播至其他機構后可能導致的風險爆發最終引起整個金融市場經濟危機的風險。具有以下三個特征:宏觀性:系統性風險具有較強的負外部性,會極大程度破壞經濟體系。傳播廣:系統性風險往往從金融體系的一個微觀節點爆發,逐漸傳導擴散至整個金融體系,甚至波及完全不相干的第三方經濟環境。破壞力大:系統性風險會先導致整個體系中一個小領域中的一個或多個公司破產,但擴散后可能導致一國乃至全球出現危機。
(二)風險防控措施。對于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范從政府、金融企業、實業企業和個人四個主體入手。主要是政府通過“雙支柱”調控框架的建立,建立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職能、措施等協調機制,實現雙政策的良性互動;其次通過推動巴塞爾協議Ⅲ落地等手段,完善逆周期性和流動性風險的宏觀審慎框架。其他三個主體核心思路均是服從金融監管體系管理,在減少系統風險的狀況下進行經營。
二、目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表現形式及其原因分析
(一)風險隱患1、虛擬經濟之下的資產泡沫風險。2014年,我國正式進入了4G時代。與此同時,我國實體經濟已經逐漸趨于飽和,并且電商等虛擬經濟產業逐漸興起。B2B、B2C等商業模式帶動了淘寶、京東等一系列電商企業迅速崛起,商業銀行也設計期權、期貨等衍生品以及創新金融工具,進入虛擬經濟領域。大量經濟涌入虛擬經濟業務,整個虛擬經濟市場價格波動大,投機性強,又進一步誘發投機性資金涌入,逐漸形成資產價格泡沫。目前表現為房價泡沫和股價泡沫。房價方面,2019年、2020年我國房價收入比分別為8.7和9.2,而國際經驗來看,一般的房價收入比應為3~6,價格泡沫已然出現。而伴隨著房價漲幅3年來的持續收窄和經濟的穩定,2021年收入比下降至9.1,可見前幾年由于透支購買力形成泡沫已經開始破裂,威脅房屋實體經濟。股票方面,我國股票市場目前管理的體制尚未成熟,是巨大的風險隱患區。2015年和2016年,A股經歷了“千古暴跌”、4次“熔斷”等危機,7萬億的市值迅速蒸發。目前,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火爆,與元宇宙相關的概念股紛紛崛起,形成股價泡沫。可元宇宙由于進入行業門檻低,體制監管不成熟,導致股價波動很大。元宇宙龍頭股市在經歷前期的數次漲停之后,暴跌26.4%,市值蒸發逾1.5萬億元;而國內的元宇宙概念股也開始下跌,如同花順元宇宙板塊一度大跌4%、新國脈跌停,盛天網絡等創業板股票跌幅更是超過了10%。2、人民幣貶值產生的匯率及經濟風險。人民幣匯率波動會在我國宏觀經濟環境的各種領域加大匯率風險,帶來外匯風險。在國際經濟狀況和國際政治變得越來越復雜的當下,人民幣的波動性越來越強。2014~2015年,人民幣升值幅度累計約25%。國外的大量資金融入我國市場,人民幣繼續升值,形成資產泡沫。在2015年12月美聯儲放出加息的消息之后,整個國際金融市場開始波動。而美元在經歷了下跌的經濟性周期之后的階段性增強也進一步帶來了人民幣的貶值。2018年2~10月,人民幣幣值下跌高達11.4%。雖然日后有所回升,但自2020年以來,人民幣持續貶值,幅度在7%上下,且市場預期人民幣會持續貶值。人民幣貶值,不僅會導致我國產生資金外逃等問題,更會造成戳破國內實體經濟部門在15年之前形成的資產泡沫,導致債券、股市、房屋、土地等資產價格的下跌,經濟狀況會進一步惡化。3、互聯網金融過熱帶來的風險?;ヂ摼W金融是指借助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新時代技術建立的新興金融模式,目前國內共有三種模式:一是轉型為線上的傳統金融業務;二是通過電商平臺為他人提供信貸服務;三是人人貸模式,即作為中介聯系資金需求方和貸方,為借貸市場提供流動性。本文主要分析第一種模式,即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的風險。風險來源主要有:(1)信用風險?;ヂ摼W貸款相比于傳統商業貸款的優勢在于更高效,但也為了效率省略了面簽等諸多線下風控環節,而新采用的大數據和風控模型也不能有效彌合信息不對稱,故信用風險較高。(2)網絡安全風險?;ヂ摼W貸款用大數據整合客戶信息,客戶的全部隱私以數據的形式儲存并不斷交互,這種新技術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會給機構帶來諸如網絡黑客入侵、數據庫和服務器漏洞等技術風險。4、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上升。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逐漸上升。從外部來看,在供給側結構改革推進的背景下,行業企業進行快速的轉型調整,企業運營穩定性降低,還款能力下降,且近年來小微企業利用國家政策騙貸行為上升,不良貸款升高。從內部來看,商業銀行內部重貸輕管,風險評級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加劇了風險的形成。
(二)原因分析1、金融業務杠桿率升高,風險敞口變大。從1980年南海危機到美國次貸危機,再到東南亞經濟危機,不難看出,最初只是金融市場中的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但高杠桿率會放大這一部分問題的傷害,這就導致問題瞬間被放大并影響到金融的各個領域,從而引發更大的整體性經濟危機。在經濟危機之前的經濟繁榮期,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為了賺取更大的利益,會采取過度負債以及過度信用擴張等手段,增大自身的杠桿率,而高杠桿率就意味著自身在流動性不足、虧損時會需要更多的資金,降低經濟體的抗擊打能力,提高不穩定性。2016年,我國宏觀杠桿率高達247%。脫開宏觀,聚焦到相關性更強的企業部門,其杠桿率也高達165%,遠超國際上可以接受的杠桿承受能力。此外,興起的金融創新產品所帶來的期限錯配、資金結構偏移等現象也進一步降低了資金的流動性,導致各部門很難去杠桿化,加重了危機。2、金融市場過度強調創新和自由化誘發的投機行為。在新常態下,世界各國都在倡導金融市場的創新和自由化。然而,過度的自由化和創新卻沒有搭配好足夠的市場產品管理機制和法律法規監管機制,反而推進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產生。例如,抵押貸款證券化和資產證券化變得越來越復雜,間接導致了市場信息不對稱、金融產品定價不透明、資金損失大等問題。金融創新大都是為了降低投資風險,進行套期保值,但這也同時創造了比較大的投機機會,使銀行以及金融機構更加容易獲得不良資產,導致信貸結構失衡。另一方面隨著金融市場的開放,市場競爭加劇,金融單位開始爭相推出創新性金融產品以搶占市場。但伴隨著創新性金融產品數量激增,市場目前不管是管理基礎平臺還是產品監管體系,都相對落后,短期內無法適應這些產品。并且由于金融創新產品從沒有投入過市場,其風險更具有隱蔽性且不同風險之間的聯動會導致金融創新產品的系統性風險也較高。
三、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措施
(一)中央和地方政府角度。中央和地方政府應該重點加強宏觀審慎監管,主要的目標是抑制資產泡沫、保證人民幣匯率、降低金融行業負債杠桿、維持金融秩序,減少投機行為。本文認為以上目標可以通過建設針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宏觀審慎監管體系完成。1、構建“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宏觀審慎監管和貨幣政策會形成互補,宏觀審慎監管可以在經濟環境出現問題時,通過如逆周期資本緩沖等手段改善環境,減少貨幣政策的客觀限制因素。貨幣政策可以通過更廣泛性的調控,限制經濟泡沫的產生,減少宏觀審慎監管的壓力。通過在貨幣政策中加入“穩定金融市場”的目標;兩部分建立交流平臺,相關人員進行職能互補;由國務院金融發展委員會進行措施調和等手段,建設雙支柱調控框架,實現經濟和金融領域的雙穩定。2、構建宏觀審慎監管逆周期性監管策略。逆周期風險指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體系中的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以及投資者都對于未來的經濟發展有較樂觀的估計,從而會進行大量的投資,大量資金的涌入形成了資產價格泡沫,而在經濟衰退時期,逆周期性投資者和消費者開始悲觀地預期市場的發展,要求收回投資的資金,導致流動性危機。監管的具體實施措施包括:(1)建立準確及時的風險預警體系。由于系統性風險在經濟繁榮時期會有一段比較長的積累期,可以設立警戒線,在經濟繁榮時對系統性金融風險加以監控。比如,針對房價收入比進行監控,一旦發現收入比預先設定的臨界值,就對市場發出警告,必要時甚至可以強行限制市場。而在經濟進入蕭條期時,可以設立一些風險傳導路徑上的指標,作為核心觀察對象,當相關指標出現異常,官方直接介入強制實行抑制措施。(2)對金融機構進行壓力測試。因為經濟周期的波動是不可改變的,故系統性金融風險不可完全消除,故銀行投行等金融機構在風險之下的抗壓能力就直接決定了危機發生時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傷害高低。壓力測試的應用大概分為兩種模式,一是配合風險預警體系,即在相關經濟指標觸及警戒線時,利用壓力測試對當下經濟狀態背景中各金融機構進行抗壓能力評估,對于抗壓能力弱的金融機構采取限制進入市場、資金保護等政策,對系統性金融風險進行針對化的處理;二是對于金融機構的不定時抽查,以用于日常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一旦發現該金融機構的抗壓能力不足,立即對相關機構進行調整。(3)借鑒“巴塞爾協議三”的資本充足率策略。借鑒美國在“巴塞爾協議三”中對于金融機構的逆經濟周期監管政策,即在原定的對于金融機構資本儲備要求基礎上,增加新的資本要求款項,如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4.5%,一級資本充足率≥6%,總資本充足率≥8%,逆周期資本緩沖最低要求為0~2.5%,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額外1%~3%等。通過要求重要性高的銀行更多的資本儲備以及要求各個銀行增設逆周期資本緩沖,提高整個銀行產業的抗風險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根據壓力測試結果調整風險結構的方式來更進一步解決風險防控成本問題。如當預警體系現實風險降低、壓力測試通過的基礎上,降低風險資金的權重,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銀行的盈利能力。3、宏觀審慎監管的流動性風險監管策略。系統性金融風險由于其非常大的傳播性,會對金融體系造成巨大的影響。流動性風險既可以作為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起點,如因為民眾取款需求過大而資金流周轉不過來的銀行,同時也是影響系統性金融風險效率的重要一環。如有業務往來的關聯方,當雙方流動性較強時,就不容易因為資金的沖擊造成違約風險,進而陷入資產無法變現且沒有營收的窘境。更進一步,實體經濟更加依賴于金融機構,因此當金融機構出現問題的時候,實體經濟也會相應的受到影響。具體防范措施如下:(1)建立流動性風險量化監管標準。從風險性質方面對流動性風險進行分析,引入流動性風險監管的量化指標:一是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從短期的角度入手,反映銀行對于短期流動性缺口的抗壓能力,監管要求不低于100%;二是凈穩定融資比率,從中長期角度入手,通過檢測商業銀行業務結構來反映其對于中長期流動性風險的監控,提高中長期抗風險能力,監管要求不低于100%;三是流動性匹配率,通過該指標查看商業銀行的期限匹配程度,減少期限錯配,監管要求不低于100%。(2)金融機構公布流動性評估報告。金融機構需要建立自評的機制,強化自身風險控制能力,對流動性風險進行自律式管控,定期公布針對流動性風險的情況報告。一方面定期的報告有助于督促金融機構對自身進行流動性風險的監控,因為要定期報告,大大增加了自我審核的頻率;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風險評級機構還是商業化模式,金融機構為了盈利,會對被評測的金融機構進行較好的評價,隱瞞一部分風險隱患。定期公布流動性風險報告有助于外部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督,預防流動性危機的出現。
(二)從金融界的企業角度。金融界的企業其對于宏觀的金融狀況是直接的,也受到宏觀金融狀況的直接影響。故金融界企業應嚴格遵循相關的監管條例,開設更安全的金融創新業務。同時,建立內部的風險監控和決策機制,優化投資結構,儲備風險抵抗資金,少進行投機性的交易行為,盡量降低自身內部的風險隱患。
(三)從實業界的企業角度。實業界的企業是實體經濟中的一部分,與實體經濟狀況直接相關,由于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傳播性廣,因此會大幅度影響到實體經濟。實業界企業要在實體經濟領域實現創新,依托新科技以及更精細化的服務實現實體經濟領域的產業轉型或產業升級。在融資領域應準確分析企業的杠桿比率和ROE等收益率指標的關系,不要盲目提高杠桿。在企業內部建立積極的風險評測團隊,時刻調整自身資產配比權重,達到風險規避的效果。
(四)從個人和家庭角度。個人和家庭作為整個金融體系中抗風險能力最薄弱、信息差最大的一環,應充分了解市場以及各個投資工具作用的機理,并在選擇證券項目時選擇有更多信息披露的項目進行投資,削減由于信息差帶來的風險。同時,對自己的資產組合進行積極管理,了解經濟形勢的變化,減少“羊群效應”,即不要跟風與盲從大眾的投資方向,要具有自我判斷宏觀經濟環境和調整投資項目的能力??傊殡S著金融市場的創新化和自由化,以及各經濟單位的加杠桿行為,系統性金融風險在國內以實體經濟領域的價格泡沫、虛擬經濟領域的資產價格波動、不良貸款業務增多等形式進行呈現。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需要以貨幣政策穩定經濟大盤為基礎,以宏觀審慎監管政策為核心,同時各級經濟單位積極配合,實現對于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全面防控。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朝陽,王文匯.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表現與防范:一個文獻綜述的視角[J].金融評論,2018(05).
[2]付可穎.新時代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表現形式、成因及防范措施[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5).
[3]楊海珍,程相娟,李妍,等.系統性金融風險關鍵成因及其演化機理分析———基于文獻挖掘法[J].管理評論,2020(02).
[4]劉梅.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思路與政策框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0).
[5]馬麟.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金融風險評估與防范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9.
[6]王大威.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傳導、監管與防范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
作者:于茗遠 單位:湖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