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26: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互聯網媒介演進特征探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Web1.0門戶網站時代
1989年,萬維網正式開啟Web1.0時代。Web1.0主要解決的是人對信息的需求。互聯網體系由少數資源控制者如搜狐、網易、新浪為代表的門戶網站集中控制,以提供給用戶經過專業化編輯處理后的信息內容[1]。用戶只能被動讀取靜態網頁信息,不能與頁面內容交互。另外,以網絡BBS與博客(Blog)為代表的“微內容”出現。盡管依然缺乏交互性,但作為這一時期平民化、個體化代表的BBS和博客傳播的內容表現出多樣性和一定的專業性。同時因為匿名性和少量實名認證的情況同時存在,傳播的范圍和效果與傳播主體本身身份關聯性較弱,取決于內容的類型、熱度、吸引力,并產生煩雜的數據量。讓這些微內容進入公共話語空間的是互聯網的互聯互通、海量儲存和相關鏈接等功能,再加上這一時期谷歌、百度等有效的搜索聚合工具,把這種微不足道的離散的價值聚合起來,形成一種強大的話語和豐富的價值表達[2]。Web1.0時期媒體的融合有三種模式。1994年我國接入互聯網后,傳統媒體開始發展自己的網絡出版,想借助互聯網傳播速度、儲存量、內容形式多樣的優勢;門戶網站也想借助傳統媒體的專業性內容資源,因而大體形成三種初步的融合模式:一是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網絡版模式,即簡單地將其內容直接放到互聯網上,它代表了早期傳統媒體尋找網絡化發展的路徑;二是以上海東方網為代表的聯合地方性傳統媒體;三是商業性門戶網站獲取轉載、發布新聞的權利,以新浪網為代表[3]。無論哪種模式均以獲取點擊率、用戶數、流量為最大目標。Web1.0的信息生產低效機制面臨著不足與挑戰。一方面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門戶網站,都需要經過采訪、撰稿、編輯、審核等一系列的生產環節才能完成,極大限制了信息的再傳播與增值的可能性,而且沒有建立雙向傳播機制,忽略了個體之間的互動,只是簡單建立在一個以HTTP為基礎的網絡代理模式上,提供靜態網頁發布和訪問應用而非服務;另一方面,早期網絡技術門檻較高,限制了使用者范圍,總體傳播形態呈單向特征。網絡要想持續地發展,必然要有一種超越人與內容關系的新動力[4]。
2Web2.0讀寫交互時代
Web2.0即第二代萬維網,仍然使用互聯網背后的大多數技術,如XHTML、樣式表、內容聚合、Ajax和Flash等。特別是Ajax技術,能夠使用戶在無須重新刷新網絡頁面的情況下更新部分網頁,它使網頁更具互動性,更快和更容易獲取數據,為人與內容、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提供了支持。Web2.0是讀寫交互的關系網絡時代,其開放性、參與式體系結構、數據收集聚合方式、集體信息和個人信息生產以及聚合數據的有效性,徹底改變了人們的互動方式。
2.1傳播的雙向過程——用戶生成內容Web2.0環境下逐漸開放的用戶參與模式形成,用戶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Content)是這一時代極具代表性的典型產物。它泛指用戶以任何文本形式如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在網絡平臺上自由發布其自我創造的媒體信息。使傳播成為雙向的過程,用戶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
2.2沉浸式體驗——游戲化運用游戲思維和游戲技術與用戶和受眾建立良好新型互動關系是這一時期另一特點。手機應用程序的迅猛發展,大量App作為最具新媒體特質的代表充滿了社交性與交互性,并有效整合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內容與服務。大眾傳播起源論中游戲說認為傳播建立在游戲之上,而游戲最注重的是用戶的內在體驗,在游戲過程中充分調動用戶的主觀能動性。用戶可以主動參與并因為使用交互軟件所帶來的娛樂而樂于創造自己的文本。
2.3放大的公民話語——自媒體自我數據化是自媒體存在的先決條件,也是大數據技術的重要基礎和組成部分。個體數據化使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網絡中的節點,分發、聚合、生成信息內容,改變了原本被動告知式的互聯網傳播體系,變成由用戶主動交互、聚合形成的集體智慧,成為互聯網傳播的新主導[5]。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6]指出,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51億人,手機網民占比達96.3%。目前新聞資訊內容制作主體已經由以往的專業媒體轉變為專業媒體機構與自媒體并存,因平臺化的資訊傳播模式促使大量內容提供者涌入,整體資訊內容過剩,形成專業媒體、自媒體同臺競爭的格局,通過自媒體獲取或發布信息成為常態。我國的自媒體發展經歷了Blog、微博、微信等階段,特別是微信公眾平臺功能的上線迎來了我國自媒體發展的黃金期。傳統媒體不能再依靠固守內容優勢獲利,互聯網的核心驅動力已從內容演化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連接;Web1.0時代傳統門戶網站的概念已不再適用,僅提供生產內容和管理而不提供內容生產平臺與服務不能滿足用戶的日常化需求和交流,作為內容門戶網站代表的新浪和雅虎的衰落就是最好的例證。
2.4Web2.0時代全媒體融合2006年《國家新聞出版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出臺,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確提出“全媒體”概念,并規劃了“全媒體資源服務平臺”“全媒體應用整合平臺”和“全媒體經營管理技術支撐平臺”等建設項目?!稄V州日報》率先做出嘗試,成立滾動新聞部,通過不同媒體終端聯動發稿。與上一個階段不同,全媒體融合需要注意四個演變,分別是核心競爭力的演變——由內容轉變為用戶;技術的演進——大數據、云計算的出現;傳播內容和方式由單一到多樣的演變;媒介組織結構的演變。用戶是Web2.0的核心,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目標用戶在哪里,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不同用戶群的不同需求是什么,如何為用戶提供開放的媒介生態環境。從傳播終端上看,移動化趨勢明顯。手機網民已遠遠超過計算機、電視、iPad等其他終端網民,進入微屏傳播時代,形成了微博、微信+微屏共建的新傳播格局。
2.5面臨的挑戰與不足其一,Web2.0以人為中心,其獨特的側重點在于用戶之間的社交互動,內容生產門檻低、多樣化、碎片化的特質滿足了人們創造、溝通、傾訴的需求,同時產生了海量的信息,其真實性、可靠性、安全性成為首要問題。其二,社會媒體生產的信息數據是動態的,其數量迅速增加,這些數據的動態性及其龐大的規模給計算帶來重大調整,尤其是對語意計算的挑戰,人機交互關系必須重新審視。其三,信息傳播過程中存在語義不一致、不準確、相互矛盾、缺乏結構和難以整合的問題。其四,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上的Web2.0創造的虛擬空間過分培養用戶沉浸式體驗,模糊現實領域與虛擬領域界限,導致非理性文化和亞健康文化泛濫,對現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1989年,萬維網正式開啟Web1.0時代。Web1.0主要解決的是人對信息的需求?;ヂ摼W體系由少數資源控制者如搜狐、網易、新浪為代表的門戶網站集中控制,以提供給用戶經過專業化編輯處理后的信息內容[1]。用戶只能被動讀取靜態網頁信息,不能與頁面內容交互。另外,以網絡BBS與博客(Blog)為代表的“微內容”出現。盡管依然缺乏交互性,但作為這一時期平民化、個體化代表的BBS和博客傳播的內容表現出多樣性和一定的專業性。同時因為匿名性和少量實名認證的情況同時存在,傳播的范圍和效果與傳播主體本身身份關聯性較弱,取決于內容的類型、熱度、吸引力,并產生煩雜的數據量。讓這些微內容進入公共話語空間的是互聯網的互聯互通、海量儲存和相關鏈接等功能,再加上這一時期谷歌、百度等有效的搜索聚合工具,把這種微不足道的離散的價值聚合起來,形成一種強大的話語和豐富的價值表達[2]。Web1.0時期媒體的融合有三種模式。1994年我國接入互聯網后,傳統媒體開始發展自己的網絡出版,想借助互聯網傳播速度、儲存量、內容形式多樣的優勢;門戶網站也想借助傳統媒體的專業性內容資源,因而大體形成三種初步的融合模式:一是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網絡版模式,即簡單地將其內容直接放到互聯網上,它代表了早期傳統媒體尋找網絡化發展的路徑;二是以上海東方網為代表的聯合地方性傳統媒體;三是商業性門戶網站獲取轉載、發布新聞的權利,以新浪網為代表[3]。無論哪種模式均以獲取點擊率、用戶數、流量為最大目標。Web1.0的信息生產低效機制面臨著不足與挑戰。一方面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門戶網站,都需要經過采問題。其四,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上的Web2.0創造的虛擬空間過分培養用戶沉浸式體驗,模糊現實領域與虛擬領域界限,導致非理性文化和亞健康文化泛濫,對現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3Web3.0智能應用時代
Web3.0的本質是深度參與,體現網民參與的價值,是建立在應用和服務的基礎上的。Web3.0時代就是要運用數字技術提供個性化、智能化服務,挖掘用戶價值,與對應的商業價值匹配、用戶數據是Web3.0的核心。未來媒介演進趨勢如下。
3.1以用戶數據為核心,深化用戶與媒介關系以3G為代表的移動通信技術開啟了Web3.0時代的大門。Web3.0時代以用戶數據為核心,用戶數據可以反映出用戶的位置、需求及關注的焦點。運用云技術將散布在互聯網上的海量用戶數據集合儲存并建立共享數據庫;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挖掘用戶興趣,定制精準傳播策略?;趯祿难信泻头治觯珳驶?、個性化、情景化的內容推送服務滿足了信息傳播的有效性,深化了用戶沉浸式體驗,并吸引用戶深度參與、分享。
3.2以人工智能為發展方向,提供智能化服務未來媒介的發展方向是智能讀寫和智能交互。智能讀寫是人機對話的進一步深化,計算機生成的數據和人的邏輯思維是不同的。同時,智能讀寫也是一種新的促進信息傳輸與表達的有效手段,基于語義的搜索引擎是自萬維網開啟以來用戶尋找信息的最有效工具,智能讀寫媒介對語義的理解能準確幫助用戶尋找信息,甚至分發、散布到有關用戶群,擴大信息傳輸量和傳播效果。智能交互應當建立在全面數據化的基礎上,以語音識別、語義感知、定位系統為前提。用戶、網絡媒介,包括現實社會中的“物”,在“云”中以數據的形式形成智能連接,相互通信。這應當是一種新的交互模型,用戶通過移動媒介終端來完成特定操作,媒介不僅限于簡單的傳輸信息,而是為用戶提供最全面的、個性化的服務。在智能交互時代,媒介與人的關系將會是互動共生,徹底融入人的社會生活,密不可分。
3.3由媒體平臺到平臺媒體早期的媒體平臺在Web1.0時代已出現,以傳統媒介組織機構通過自建或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的形式搭建。這一階段的媒體平臺是因初步實現跨媒體用戶而出現的,主導權仍在具有官方背景的傳統媒介,主要以信息傳播為主。Web2.0階段自媒體平臺出現,打破單向傳播機制和原本牢牢掌握在傳統媒體手中的知識生產、傳播的權力局面。傳統媒體也由初步的跨媒體融合逐漸轉向全媒體融合階段,開始主動擁抱互聯網,尋求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但內容為王依然是其核心理念,并沒有發生本質轉變。正如喻國明先生所言:“‘平臺型媒體’是指既擁有媒體的專業編輯權威性、又擁有面向用戶的平臺所特有的開放性的數字內容實體”[7]。在Web3.0階段,所謂開放性數字內容實體應當包括數字新聞生產和數字化服務的供給。目前新媒體的專業采編能力也相對完善,內容早已不再是這場融合之爭中的核心資本,核心競爭力應當是數字化服務,如電商、游戲、咨詢,甚至共享經濟、內容創業等。然而如騰訊、百度、阿里等大型互聯網公司早已通過這些服務聚合了大量游戲用戶,互聯網公司依靠數字技術手段在這場競爭中逐漸取得主導地位。
4結束語
技術的突飛猛進為信息系統提供了多樣化、智能化、個性化的可能,從傳播技術看,由Web1.0包括文字、音頻、視頻的HTML頁面到2.0時期的讀寫交互網絡,再到3.0時期的大數據、云技術和初步實現的弱人工智能;從傳播特征看,多樣化的內容形式和生產渠道成為主流,媒介的功能逐漸由單一的內容發布演變為提供綜合性服務,傳播主體由Web1.0時期的具有“官方”背景的傳統媒介逐漸遷移至商業性服務性互聯網新媒體,未來微傳播、智能化、個性化必定大行其道。
參考文獻
[1]武麗志,張妙華.從Web1.0到Web3.0——區域文化網絡傳播的模式演替[J].科技傳播,2015,7(3):10-13.
[2]喻國明.關于當前中國傳媒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考[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125-127.
[3]雷躍捷,金夢玉,吳風.互聯網媒體的概念、傳播特性、現狀及其發展前景[J].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2001(1):97-101.
[4]彭蘭.WEB2.0在中國的發展及其社會意義[J].國際新聞界,2007(10):44-48.
[5]劉文富.Web2.0時代的公共治理“四維一體”路徑選擇[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9(2):180-188.
[6]第40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Z].
[7]喻國明.基于互聯網邏輯的媒體發展趨勢[N].人民日報,2015-4-19(05).
作者:黃一凡 單位: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