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57: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初中語文預習提示的新變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什么是預習?為什么要在課前進行預習?一篇新課文的預習方向在哪里?重點在哪里?學生如何在教師授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古人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盵1]預習是開啟語文課堂教學的一把鑰匙。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重視預習環節,合理地運用預習提示,掌握預習的方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一.預習提示的構成
預習是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系統的學習方法的指導下,利用各種學習工具,有針對性、有計劃開展的學習活動。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將課文正文前面的文本框命名為預習,教材編者根據不同的課文所要傳達給學生的知識要點,設計了具有針對性的預習提示語,主要是由寫作背景、課文主旨、課文體裁、作者簡介、文學知識、學法指導等要素構成的兩段式文字。
二.預習提示的特點
新一輪課程改革啟動后,以新課標為準的語文教材做了較大的調整與修訂,溫儒敏先生認為預習提示是部編本語文教材特色和理念的重要表現之一。[2]本文通過比較部編本與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預習提示,具體分析兩版教材在預習提示部分設置的異同點。
(一)預習提示的相同之處奧蘇伯爾認為學生在進行有意義學習之前,需要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一座橋梁,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支撐點或知識框架,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習遷移。[3]預習提示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課文內容,并且將新舊知識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學生自己的觀念。兩版教材預習提示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學習新課文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兩版教材預習提示在編排分布上有相同之處,預習提示的位置都位于課文標題之下,課文正文內容之上。將預習材料放置于課文標題和課文正文之間的分布和編排方式,符合奧蘇伯爾的先行組織者策略。此外,兩者在內容上的相似之處則是通過文字性的材料對課文內容主旨、寫作背景、作者簡介、學習方法等要素進行簡要的概括與指導。
(二)預習提示的不同之處部編本教材作為目前全國通用的主流教材,教材編者在預習提示編寫理念和思路上進行了革新,汲取了眾多版本教材的優點,使其更加科學化,更加具有實用性。
1.注重排版條理從預習提示的編排形式來看,部編本預習提示是由上下兩條藍色短圓點橫線劃分組成的文本框,其所占的板塊比例相較于人教版大了許多。文本框中間是兩段由藍色字體組成的文字,與上方的標題、下方正文內容中的黑色字體形成鮮明的對比,在視覺上給人的感覺更為舒適。部編本預習提示框中專門設置了“預習”兩個字眼,教材的使用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框內文字的意圖,人教版預習提示則沒有類似字眼的出現。人教版預習提示是由黑色字體組成的文字,每個單元的預習提示下方配有不同顏色的文本框,且襯有深灰色的陰影框作底。此外,部編本部分課文的預習提示旁邊插入了作者的肖像,大部分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圖文并茂,使課文更加地具有吸引力。從預習提示的呈現內容來看,部編本語文教材每冊的預習提示只出現在教讀課文當中,而自讀課文則是通過課文旁批以及課文后面的閱讀提示來輔助學生閱讀。教讀課文的預習提示采用了兩段式的結構,分別在兩段文字材料前使用空心圓圈的符號進行區分,第一段文字材料主要包括作者簡介、寫作背景、課文主旨以及文學知識等方面的介紹。第二段文字材料主要為學生預習課文提供學法指導,層層推進,給學生搭建輔助閱讀的支架平臺。而人教版語文教材的每篇課文(包括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都設有預習提示,往往通過出示一段文字材料來概括文章主旨、或介紹寫作背景、或點明閱讀主題,或設置問題激趣,部分課文兼顧了文學知識和學法指導。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課文的預習提示內容比較籠統,沒有明確的區分度。由此可見,部編本預習提示的排版更加條理清晰、簡潔大方、清新自然,更能凸顯使用者在視覺上的審美追求。
2.強調學法指導兩版教材的預習提示在學習指向上有所不同,部編本語文教材對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給予了明確的表述。部編本教材編者根據不同體裁的教讀課文,在預習提示中有針對性地設置了相應的閱讀方法,通過梳理課文主要歸納為朗讀、默讀、略讀、誦讀和快速瀏覽等閱讀方法,強調了學生預習時應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具體通過什么樣的方法和步驟展開閱讀。此外,預習提示的閱讀方法與單元導語的閱讀要求相呼應,環環相扣。比如部編本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楊利偉的《太空一日》一文,預習提示為學生提供了“神舟五號”發射升空的背景資料,指出了快速瀏覽課文的閱讀方法,詳細介紹了閱讀要求和學習建議,有助于學生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了解寫作背景,明確學習方法,從而快速掌握課文的內容。比如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一文,預習提示點明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在中國古代石拱橋中的地位,闡述了作者運用專業化、精確的介紹來展現中國古代石拱橋的光輝與魅力。不同的是,部編本語文教材《中國石拱橋》的預習提示首先拋出了兩個問題,一是思考印象中橋的特點,二是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理解試著用一句話給“橋”下定義。其次點明了本文快速閱讀的方法,并嘗試把握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通過比較兩個版本《中國石拱橋》的預習提示,不難發現人教版預習提示在課文的學習方法和方向上沒有給出較為明確的指示,而《中國石拱橋》作為一篇經典的說明文,多次編入初中語文教材,則更需要閱讀方法上的指導。因此,部編本預習提示更加注重通過學習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課文,高效地完成預習任務,夯實語文基礎。
3.重視語言的引導性和啟發性兩版教材的預習提示在語言表達上有所不同,部編本預習提示分層次闡述課文學習要求,第一段文字材料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置思考問題,或概括文章主要事件、或閱讀課文后談個人感受、或分析文中人物特點等等,思考題設置的內容因課文所需而不同,更加注重語言表達的引導性和啟發性。而人教版預習提示則是以一段話的形式展開,側重于讓學生讀課文,再感知提示語中所陳述的內容,語言表達比較籠統含糊,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部編本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預習提示,通過課前查找資料,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讓學生主動去了解作者的相關情況。教材編者設疑激趣,設置了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可以充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欲。部編本預習提示在語言上多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新課文,因勢利導,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人教版預習提示大多直接概括了課文主旨,簡要分析了事物的特點、人物形象、作者的情感傾向等,提示語過多解讀文本剝奪了學生自主閱讀和探索文章的樂趣。因此,部編本預習提示更加重視語言的引導性和啟發性,同時,以第二人稱的提問方式顯得語言更加的親切、自然。
三.預習提示的作用
預習提示既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理念的新追求,又符合教育心理學中學習動機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要求。預習提示的各種指令能夠幫助學生更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前預習,教師更有方向性地進行備課和教學。
(一)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編者在編寫預習提示時,以學生已有經驗和情感體驗為切入口,關注學生的原有知識,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喚起學生想要繼續學習的動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預習。學習動機理論指出:“學習動機是引起和維持個體進行學習活動,并使活動趨向一定的學習目標,以滿足某種學習需要的一種內部心理狀態?!盵3]348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行為的原因和內部動力。構成學習動機的主要內容包括知識價值觀、學習興趣、學習效能感和成敗歸因,當學生有學習興趣的時候,它將直接觸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其內部動機進行學習活動。預習提示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激發學生自主預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品讀課文,培養自主預習的意識和習慣。通過預習提示,學生可以在課前自主閱讀課文內容,并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來感知新課文,把握預習的方向。
(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從教學規律的角度看,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預習提示的編寫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滲透了核心素養的發展理念。部編本語文教材貫徹落實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盵4]3教材編寫的建議指出:“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盵4]33這些理論說明教育教學改革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預習提示對課文的內容、思想以及學習方法等進行了概括,為學生自主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條件,指明了學習方向,能夠有效降低學生預習課文的盲目性,利用預習提示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理清課文框架,把握課文重難點,感知課文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預習提示能通過預習環節輔助課堂教學。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自學任務,促使學生通過預習環節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主動探索發現新問題和方法,主動建構新的知識,從而搭建知識脈絡、激發創造性思維,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課前預習任務。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學習不是知識從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5]教學應激發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并促進學生對新知識和經驗的重組與轉化。預習提示為教師教學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課堂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能夠輔助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師依照預習提示的指令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有助于學生把握課文的重點,減少無效閱讀,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避免教學走彎路。
四.預習提示的教學應用建議
部編本預習提示與課標、單元導語、課后練習高度契合。預習提示為師生的“教與學”指明了思路和方向,為了進行有效的預習,教師可以在預習提示的基礎之上,結合課程標準、教學對象、單元導語、思考探究等要素開展課堂教學計劃。
(一)結合單元導語,把握閱讀主題單元導語包含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它能夠清楚地闡明各個單元的學習要求和教學重難點。對于教材中不同類型的預習提示,教師應結合單元導語的具體要求,從整體上調整教學目標。比如強調課文語言特色方面的預習提示,需要教師布置品味課文語言特色的學習任務,牢牢地把握住課文的重點。七至九年級學段的學習目標與內容中也指出,學生要“養成默讀習慣,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盵4]15比如部編本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的預習提示以直接提問的方式指明了親情主題,結合單元導語提示“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抒寫了親人之間真摯動人的感情?!盵6]學生通過單元導語和預習提示語能更加清晰的感知課文的內容和主題,加深對文本的認識。
(二)聯系課下注釋,輔助理解課文王本華認為預習提示兼有助讀和作業的雙重功能。[7]預習提示的作業功能通常是布置一些勾畫的作業和非書面的作業來實現的。教師在教授新課之前,要求學生閱讀預習提示,從中抓取與課文緊密相關的信息,然后根據這些信息去預習課文,能夠比較迅速的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知識要點。比如部編本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短文兩篇》的預習提示,第一段話闡明了“銘”和“說”是文言文的一種文體,并要求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了解“銘”和“說”的其他文言作品,強調了本文的文體,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第二段話則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或參考注釋,解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課下注釋學生能夠了解“銘”和“說”這兩種文體的演變由來,在感知課文的同時,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教材編者這樣的設計既有重點又有層次,在教學中也富有操作性,有助于師生理解課文內容。
(三)妙用思考探究,激發思維活動教師應為學生創造理想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進行邏輯推理,分析和識別等高層次的思維活動,逐步促進其自身知識系統的建構。預習提示作為助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教材中的其他系統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教讀課文之后的思考探究能夠幫助學生解決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困擾和疑難問題。比如部編本語文教材九年級下冊《海燕》的預習提示,第一段材料要求學生在閱讀時體會“海燕”形象的象征意義,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可能難以準確理解“海燕”的象征意義,這個時候學生可以借助思考探究中的表格來深化理解預習提示的內容。表格列舉“海鷗”的表現與特征做為示范,通過探究性比較閱讀,學生可以初步歸納不同動物面對暴風雨的反應和象征意義,激起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總之,部編本預習提示更加科學化、更加具有實用性、更加貼近生活實際,教師需加強預習提示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度,先預后立,引導學生逐步提升自主閱讀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天宇著.禮記譯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溫儒敏.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的七個創新點[J].小學語文,2016,(09):4-13.
[3]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羅曼 蔣靜 單位: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