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1:12: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職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引言
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會影響到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同時,也是學生在未來職業規劃和就業過程中影響學生就業狀態和工作態度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學校教育階段,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不僅有利于職業教育工作的具體落實開展,也是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全面教育引導所提出的新要求。高職院校應當充分重視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狀態,并且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實現主觀幸福感的提升。
一、高職院校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基本特征分析
1.整體幸福感水平處在中等偏上層次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基于相關調查研究數據表明,仍然處在相對較為平穩且良好的狀態下。這一特征非常顯著地體現出了高職院校學生主觀上對于個人生活狀態,學習狀態相對比較滿意的主觀感受。而深層次地分析這種幸福感的來源,與現階段經濟發展以及社會教育資源的配置充分性有直接的關系[1]。在現代社會環境下,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職業院校所獲得的教育引導資源,學校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都在不斷地擴充和完善。除此之外,面向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就學的多方面優惠政策也陸續出臺并執行,這都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主觀上的幸福感,使其感受到在學校教育環境中所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條件和主觀課程教學感受相對比較平穩、比較良好。
2.地區差異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產生了非常直接的影響地區差異具有典型的客觀性特征,不同地區的學生在個人的主觀體驗以及生活條件、學習條件上都存在比較典型的差異,就會更進一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另外,學生所學的專業在客觀上也有一定的難度差異,這就要求學校在不同的地區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條件落實開展好職業教育,可見地域性的差異對于職業教育的影響也非常直接而復雜。地區差異對高職院校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是指,職業院校的學生在生源來源上是相對比較豐富而復雜的。不同地區的學生在生長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地區文化背景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2]。相對來說,處在一線城市的高職院校學生在主觀幸福感上高于鄉村地區的學生,這與地區客觀的環境條件緊密相關。另外,地區的差異也會導致學生的成長經歷、所處的文化氛圍等同步產生差異。這都會最終影響學生的性格狀態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等。在高職院校的校園環境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性格狀態又會進一步影響到其在與學生和教師進行溝通時的主觀感受。部分學生可能會由于這方面的原因,導致其在學習生活中的主觀幸福感受到影響[3]。
3.學習狀態對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產生了非常直接的影響學習狀態不僅是指學生所處的學習階段,也是指學生在進入不同學習階段后的主觀學習狀態和學習成績。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其文化知識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儲備相對比較薄弱。且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其學習的側重點也在于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針對性提升。但從目前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的角度上來講,現階段職業院校學生的人才需求方向除了對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外,更要求學生的職業道德思想認知水平、思想政治覺悟等也都達到一定的水平層次。另外,文化方面的積累和個人文化素養的提升,也成了職業院校現階段人才培養需要重點來抓的一項工作任務。這時,意味著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學習壓力,課業負擔以及自我提升壓力,都呈現出不斷提升的狀態。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由于基礎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影響,在新的人才需求背景下,所感受到的課程學習困難感相對加強,這都會影響到其參與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的主觀幸福感,使其在學校教育階段的整體狀態受到影響。
二、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家庭經濟狀況因素職業院校學生由于來源的復雜性和多元性,意味著其基礎家庭經濟狀況可能產生的差異也是相對較大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講,若家庭經濟狀況不佳或經濟壓力較大,
意味著學生主觀上參與學習的精神壓力也會同步加大。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學生就需要更好地保證其學習狀態,更好地維持其學習成績。而這種壓力,一方面來源于高職院校學生的長期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來源于其經濟條件薄弱導致學生的心理狀態相對容易自卑。當學生的心理狀態相對比較薄弱,且客觀上的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差時,精神上的壓力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時的緊張感會更進一步的加強,幸福感必然會因此而相對薄弱。
2.留守經歷因素高職院校學生的留守經歷大都發生在鄉村區域的學生群體中,這部分學生由于所處的家庭環境以及所在地區的因素影響,可能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留守的時段。主要由家庭中的長輩在其成長階段中承擔了撫養義務,由于這部分學生缺乏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其接受的教育雖然在客觀形式上具有一定的陪伴,但學生的心理狀態、思想狀態在成熟度和靈活性上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大部分有過留守經歷的學生可能會存在性格相對孤僻或缺乏心理層面的安全感的現象,由于這種經歷的影響,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可能表現出的克服毅力和精神相對比較強烈,但其感知幸福和溫情的能力卻相對比較薄弱。這些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幸福感,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對困難和負面因素產生更高的敏感性,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維持。
3.學生所處的年級階段因素隨著學習深度的不斷加深,課程學習的難度也必然是逐步提升的。因此,不同年級段的高職院校學生在主觀幸福感上也會產生一定的差異。例如,剛剛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可能會由于對學校環境的新鮮感以及對親情感學習的好奇心產生一些主觀的幸福感。另外,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在基礎學習能力上也會有所差異,若部分學生在基礎學習能力上相對較差,其處在層次相對較高的學段時,會更加顯著地感受到課程學習的困難感,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主觀幸福感。據相關數據調查結果顯示,臨近畢業的學生較之剛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的學生來講,主觀幸福感相對更低,這不僅是由于高年級學生存在一定的就業壓力,也與上文所述的課業難度的逐步提升緊密相關。
4.學生對社會支持的領悟能力因素學生領悟社會支持的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對學習環境、客觀環境以及社會支持、學校支持的感受力和認同度。學生的思想認知存在偏差或相對來說處在負面的情緒狀態下,其對社會支持的領悟力和對社會資源的利用能力就會同步受到影響。當其主觀領悟力和實踐中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差時,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必然會受到影響。另外,社會支持具有宏觀性的特征,學生對于社會支持的領悟能力薄弱與這方面的因素也有一定的相關性。大部分的社會支持都是通過學校環境和學校主體傳達給學生的。因此,學生的感知和領悟具有一定的間接性,會影響其對社會支持的支持率以及支持力度的判斷和感受,從而進一步影響到其主觀上的幸福感。
三、提升高職院校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科學策略探討
1.加強面向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提升學生的主觀目標感幸福感與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標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階段,為了克服學生由于客觀因素造成的主觀幸福感較低的狀態,教師可首先從積極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其在高職院校的不同學習階段明確階段性的學習目標,并且樹立宏觀上的最終目標。只有學生在主觀上明確個人的學習能力、學習狀態,并在實踐中能夠找到科學的方法,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收獲感就會更進一步地增強。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增強其學習信心、增強其來源于學習成績方面的主觀幸福感的科學路徑。另外,對于學校來說,加強職業規劃和引導也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科學路徑。只有從知識教育的實踐能力培養,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支持和服務,才能從根本上獲得更好的人才培養效果,使學生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和明確的目標獲取其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最終達到提升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目標。
2.加強資助體系的完善建設,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力度資助體系的構建對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開展以及學生的學習主觀體驗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資助體系的完善和建設不僅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客觀條件,也是為了掃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客觀障礙。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由于其文化知識的基礎學習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因此,更需要針對性的資源和條件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幫助。同時,學生心理上的障礙和問題也應當在實踐中被引起充分的重視,并進一步依托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落實取得良好的效果??陀^上的經濟條件的影響和家庭成長經歷的影響都會對學生的主觀幸福感造成影響。尤其是對于部分貧困生來說,客觀的經濟壓力會導致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態,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情緒波動也相對比較明顯。因此,高職院校應當首先從客觀條件出發,通過完善學校內部的資助體系,更多地引入社會層面的資金資源支持,促使高職院校學生在經濟條件維度的客觀困難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另外,經濟壓力對學生心理狀態的影響,也應當在學生幸福感的提升和引導過程中引起充分的重視。作為高職院校學生,應當從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入手,提升教育引導的力度和教育引導的針對性,結合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家庭基礎條件、家庭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給予了物質上的資助和支持后,繼續從心理層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這是全方位提升其主觀幸福感的科學路徑。
3.結合不同的年級階段實現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提升學生主觀幸福感不同年級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側重點都會存在典型的差異,并呈現出非常顯著的階段性特征。因此,在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主觀認同感和幸福感需要結合不同年級階段的課程學習要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引導,為逐步深入的課程學習打好一定的基礎。而對于進入后期階段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教師也需要通過上文所述的職業規劃指導以及針對性的心理層面的引導,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難度逐步提升后個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基礎所具備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從學生的未來發展角度對學生進行科學而全面的指導,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心理狀態的穩定和負面情緒的消解,達到提升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目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更加充分而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本身也會提升學生對個人發展趨勢和發展前景的信心,使其主觀幸福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和優化。
4.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對社會支持的領悟力和認同感學生對社會知識的領悟能力以及對學校本身的認同感是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重點來源。因此,在學生的教育引導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維度的教育,提升學生對社會支持本身的領悟能力和認同感,也是提升其主觀幸福感的主要路徑。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高職院??闪⒆阌诔R幍乃枷胝谓逃驅n}性的帶有案例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學生認識到社會支持對于其個人發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應當從思政教育的角度入手,將校園文化以及個人發展、個人成長方面的理論向學生進行宣傳推廣,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社會支持的領悟能力以及對學校本身的認同感。當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面對學校教育、體會學校教育的價值時,其主觀上的幸福感必然能夠得到提升和優化。關于具體的教育引導方法可包括專題性的紅色文化教育或基于學校校園文化的校本理論課程教育等。多種不同類型資源條件的支持和專題性的教育引導的開展,必然能夠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感受和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與社會環境,從而提升其對社會支持的認同感、對學校教育的認同感,最終進一步拉動學生主觀幸福感達到更高的水平層次。結語結合本文的分析實踐可知,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其主觀上的家庭條件、文化素質以及個人經歷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主觀的幸福感,并且這些影響因素具有復雜多樣的特征。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引導人員,應當認識到多種不同影響因素的影響力度和影響方式,并且結合高職院校的客觀條件以及教育引導團隊能力,通過有針對性有切入點的教育引導,促使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得到提升和優化,實現高職院校學生群體學習狀態、學習態度的優化和轉變,最終會取得更好的人才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彥旎,林瑾,紀力敏.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職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1,30(06):80-84.
[2]陳彩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研究—以廣東省高職院校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49):64-65.
[3]陳琴.基于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的高職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模式的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8):190-193.
作者:白慧文 單位:澳門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