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1:36: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探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引言
我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至今,始終將培養高素質水平的國際化人才作為高等教育重點工作來實施。在本世紀初我國便明確了人才強國的戰略發展路線,將對于人才發展的相關內容編入不同的規劃政策當中,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當中便指出人才的培養是國家資源可持續發展保障的前提,另外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當中又明確在高等教育階段要著重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國際化素質培養,確保大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并實施國際事務等相關活動從而形成適應行業國際競爭的相關能力。此外,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國家戰略發展方向來看,所需要的不僅是全國人民的團結奮斗,同時也需要具有較強能力并且具備國際化視野的人才參與其中,才能夠更加有效推動進程的發展腳步。在始終秉承著追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及對祖國的熱愛這一明確的政治方向引導下,懷揣著報效祖國為現代化建設奉獻的高尚情操等政治思想素質的國際化青年,既是未來國家民族的建設與復興隊伍當中的新鮮血液,又是中流砥柱。
一、高等教育當中國際化人才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本質研究
1.對于思想素質的教育
作為自然人施行任何行為時,思想會接受來自于外界的引導及影響,因此對于思想素質的重視更應該成為教育的前提。在思想形成認知、模式這兩種不同實質前,不應當將其混淆在一起進行討論,思想的認知主要體現在自然人在參與社會行為與交往事實當中,所能夠重復并且展現出具體的理解與特征的行為概括。而思想模式則是通過自然人外部的多種環境長期影響所導致的其對于所面對現實的思維方式及解決途徑的行為概括。在高等教育當中針對培養國際化人才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須在教育實踐當中將馬克思主義原理做為基礎,科學的促進青年大學生形成有效發現與解決困難的能力,引導青年大學生能夠建立起穩定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進而有效地提升其思想素質水平。
2.對于政治素質的教育
政治素質是作為自然人所處生活的社會環境當中,獲得的個人政治心理并保持較穩定持久狀態的基礎品質。在高等教育當中培養國際化人才所開展的教育實質涵蓋了塑造青年大學生正確穩定的政治立場、觀點、水平等要素。[1]立場的堅定與正確性在復雜國際趨勢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青年大學生在面對國內、國際所發生的事件以及包括國內等媒體在內的一些評價時,要具有正確、明確的政治態度,能夠客觀的反映出人民的根本利益主旨以及基本社會訴求,在這個機遇與競爭并存的國際環境中,高等院校所培養的國際化全面型人才能夠始終高舉社會主義大旗,以振興中華民族為己任且隨時都能夠以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其政治立場的穩固性是先決條件。
3.對于道德素質的教育
進行道德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把握受教育主體認知水平、持有觀念、意志品質三者之間的關聯性,首先認知水平是通過大學生對于所發生的事實個人主觀評價與道德理解而體現出來的,譬如從受教育者在社會生活環境當中通過對于所接觸的他人行為、表現以及交流表現的評價反應;其次所持有的觀念主要體現在個體通過對于自身檢討與反思的直觀表現上,也是自然人個體道德素質穩定、水平提升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最后所具備的意志品質是受教育者的內在反映,例如是否在面對挫折與問題的時候能夠突破阻礙,在行使個人相關行動的過程中是否能夠以道德作為準繩履行責任與義務等。在高等教育當中塑造全面發展的國際化人才,進行道德素質的培養不應拘泥于課堂當中,有組織有活動的教育活動和教學實踐、青年大學生周邊的社會生活環境的建設以及多元性外周良性影響的共同作用下會促使大學生形成更高水平的道德本質。高等院校培養國際化人才針對道德素質開展的相關活動,都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準和出發點,使青年大學生能夠理解、明確、踐行現代化建設當中的社會生活準則,不僅在走向社會之后能夠認真對待崗位工作與關心社會生活,同樣要具備對中國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的責任心以及回饋、服務于國家以及大眾的感恩之情。[2]
4.對于心理素質的教育
青年大學生在自主行為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其自身的心理活動分析事物發展以及面對突發情況狀況的應變能力,從而最終形成正確地抉擇與行為標準,即為高等院校心理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自然人對于環境的應激反應以及具體的活動方式定向性是心理素質高低的客觀表現,在進行教育教學行為當中不能忽視外界多樣性的環境影響,而單純地將教育教學作為主要干預手段,這是片面不完整的,應當結合受教育人其自身的性格發展以及家庭生活環境等,構成共同教育結果。在高校以培養國際化人才作為目的地教育實踐當中,要重點關注青年大學生在遇到新鮮事物時表現出的快速認知能力與表現,有的放矢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心理素質強化。大學生能夠具備開朗樂觀的心理狀態、具備完善健康的性格與品質、保持不服輸的精神,更有利于其在未來走向社會后處于國際交流當中保持立場堅定與理念不動搖。
二、高校德育結構的構建
1.以學生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在教育教學當中遵循青年大學生成長的規律性,過于特殊化的要求會使受教育者與現實生活環境剝離,要充分考慮到大學生活當中的順序性和適應性,形成能夠貼合人才國際化發展的全面良性影響氛圍。在國家以及各級地方教育職能主管部門對高等院校不斷完善不斷改革發展的進程之中,始終都遵循著學生為主的核心思想,這一準則同樣適用于目前高等教育對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開展的引導與要求。在客觀現實當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進行盲目的夸大,專注于對學生內在的教育意義,真正地實現培養國際化青年大學生全方位成長的要求。這種以學生為基礎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行為,是新時代重視人才資源的重要教育體現,但就以往單純進行思想政治德育的課程教學來看,并不能夠實現理論與現實的接軌,在延續教學經驗的同時進行有效創新改變,在不同的教學領域、不同的教學學科當中對于思想政治德育內容進行添加與實際應用,將更加有助于加快高校培養國際化青年大學生的成長進程,同樣能夠促進教育從業人員與青年大學生實現共同提高。
2.實現高校思想政治德育的平衡
在高校當中實現思想政治德育的構建,能夠將所有學科以及實施教育教學過程基本上達到相對平衡的資源分配狀態,會更方便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將施行教育教學的從業人員、教育教學的具體手段、受教育者進行角色劃分,在教學前期準備基礎之上實現三者關系的動態平衡,是進行教育準備工作的最理想狀態。在高等教育的教育改革過程當中要始終將教師、教學材料、學生作為關注對象,堅持以三種間的相互緊密聯系作為教育關系重點,同樣也要明確三大要素進行互動的過程,并不是完全脫離于其他社會屬性,通過社會影響、高校影響、德育不同層面的影響形成結果的相對平衡后,進行有效的三大教育因素互動,便可以實現不同因素的交互、推動以及調控。
3.高校思想政治德育的調控適應
高校在對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德育結構進行構建時,要及時針對高校自身所提供的教育環境、國際化社會生活的影響環境、高等教育國家施行的方針和相關政策三者之間形成整合,也就是實現三類主體發展要素之間的調控以及相互適應。這一發展本質在目前高等教育當中體現得愈發明顯,也是形成思政教育結構穩定性的保障。思政教育循環過程的順利實施,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動德育培養的實際價值,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構形成區域化、網絡化模型,這也方便在應對不同種類的教育類型時,縮短對于教育實質進行更新、完善、補充的周期,有效地提升教育過程以及結果的水平。結語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探討,其基礎是教育結構的平衡,在有效循環調控的前提下實現以大學生為本源出發的教育過程。高校思想政治德育的傳承屬性,方便于在高等教育不斷完善變化的過程當中,能夠多方向地發展,實現整體教育結果的提升,這是高校實現教育教學科學性、時效性的具體體現。通過回顧與對比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新理念構建的思政教育體系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并息息相關,起到高校培養的國際化人才在國際化交流當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申志永,董郁倩.河北地方高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創新[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06):91-94+105.
[2]姜鋒.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20(21):26-28.
作者:許珂 馮斌 侯艷 葉青 楊落娃 單位:河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長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