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4 15:58: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茶葉產業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全國有20多個?。▍^、市)生產茶葉,茶葉生產涉及6000萬名茶農,對促進地區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茶葉的種植過程中,由于茶農的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導致茶葉中農殘超標嚴重,嚴重影響到茶葉的品質,也成為限制中國茶葉出口的最大“攔路虎”。在此背景下,采用綠色有機的種植方式,生產低殘留甚至無殘留的茶葉成為中國茶葉勇闖國外市場的突圍之路。
茶葉農殘超標率高成出口最大“攔路虎”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曾經也是全球第一大而且是世界唯一的茶葉出口國。1606年(明萬歷三十四年),第一批中國茶葉抵達荷蘭,這是茶葉第一次作為商品出口到歐洲,拉開了中國200多年的茶葉全球貿易壟斷史。1637年,茶葉開始大規模出口。到1806年(清嘉慶十一年),茶葉已經占到中國商品總出口的50%以上,高峰期超過70%。中國的茶葉出口在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達到巔峰,出口量達到134066.2噸。后來,隨著斯里蘭卡茶葉、印度茶葉的崛起,中國茶葉的出口量不斷下滑?,F如今,我國又重新回到茶葉生產大國及出口大國的地位。根據智研咨詢數據,2021年中國茶葉產量為306.4萬噸,全球排名第一,占近50%的份額;茶葉出口量上,中國也以36.94萬噸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茶葉出口大國。雖然我國茶葉出口量較大,但由于農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污染、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茶葉的出口。尤其是茶葉農殘超標問題,已經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茶葉出口、影響我國茶葉國際競爭力的因素。特別是歐盟提高對中國茶葉的農殘標準后,直接導致出口企業輸歐茶葉的不合格率隨之上升。2021年,中國茶葉因農殘超標被歐盟通報達16次,因氯氟氰菊酯、唑蟲胺、噠螨靈等農藥殘農殘標準提高倒逼茶企改變種植方式、提升茶葉品質雖然歐盟頻繁提升茶葉農殘標準,對我國茶葉出口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卻是一件好事,有助于規范國內茶葉的生產,增強茶企的環保意識,對推動出口茶產品結構升級以及茶葉生產加工結構合理化進程都有很好的幫助。
為了解決茶葉農藥殘留易超標的問題,青島農業大學李旭霖、王建政教授科研團隊以茶葉提質增效、出口創匯為目標,引進富勒烯農業應用技術研究課題組研發的“雙碳”綠色農業種植新模式,使用有機碳+富勒烯納米小分子碳的新技術,在青島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茶場進行了嶗山茶的種植試驗。在茶葉生長過程中,采取生物有機水溶肥和富勒烯碳納米小分子水交替施用的方法,同時把立體性茶園水肥藥一體化技術與病蟲害低殘留農藥防治法相結合,實現了茶葉的綠色有機種植,創造了雙高、雙低、雙減的良好效果(高產量、高品質;低碳、低成本;減少化肥、減少農藥)。經權威機構檢測,青島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夏茶通過了CMA/CNAS檢測機構認證,達到了歐盟和摩洛哥等茶葉主要出口地區的農殘標準。經專家測產和品嘗鑒定,不僅可以增產15.5%,還能提高茶葉風味,消除夏茶的苦澀味,達到春茶水平。青島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崇煥表示:“我們采用的綠色種植方式不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不僅確保了茶葉的質量安全,茶園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優化,茶葉綜合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實現了節本增收。下一步我們將在青島市的10萬多畝茶園里推廣這種綠色、生態的種植方式,提高中國茶的質量,讓這個古老的飲品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
作者:張衛
茶葉產業思考2
我國茶葉貿易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迄今為止已經擁有較長的發展歷史,目前我國茶葉主要通過擴大貿易的形式進行對外銷售。我國外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正是茶葉,通過茶葉貿易有助于推動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全面發展。但是茶葉貿易發展中依然存在許多法律問題,為解決相關法律問題,國家應該出臺與完善針對茶葉貿易的相關法律法規,發揮法律保障作用。
1茶葉貿易企業發展現狀
茶葉貿易企業發展中需要思考其發展的核心與重點,并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情況,有效探究企業茶葉貿易發展方向、方式,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正面效應。茶葉貿易企業發展需要結合社會大眾公共訴求和自身資源優勢,充分調動與高效應用相關資源,從而推動茶葉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優化與創新。換言之,就當前整個茶葉企業具體經營狀況、發展情況而言,依然可以看到企業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例如,大多數茶葉企業在經營管理和貿易管理中運用傳統模式,主要將茶葉產品的市場營銷當作重點,未能充分把握茶葉產品品質。不僅如此一些茶葉貿易企業在發展中,忽略從科學、全面視角來看待問題和推動自身認知全面發展,特別是茶葉企業未能從法治思維的視角分析與明確茶葉企業經營貿易活動的相關要素,進而導致茶葉貿易企業發展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從客觀角度而言,部分茶葉企業經營發展中存在忽略風險因素梳理、預防的問題,對茶葉企業貿易活動中存在的潛在因素缺乏重視,進而導致茶葉貿易企業整體發展和活動的有效實施效果不理想。同時,一部分茶葉企業經營發展中未能結合自身發展特點,有效制定針對性的法律控制對策。茶葉貿易企業發展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國內茶葉貿易活動,需要通過國際茶葉貿易和國內貿易活動之間聯動發展模式,提升自身發展水平。如果茶葉貿易企業在活動與發展中未能有效認知其存在的潛在風險,忽略對相關法律控制體系和政策的制定,則不利于促進茶葉貿易企業的全面發展,難以為整個茶葉貿易經營提供良好保障。新時代背景下,茶葉貿易企業發展呈現出系統化、多元化的特點,所以茶葉貿易也呈現出一種系統化的特征。無論是企業具體的產業經營理念還是整體產業訴求,均需要結合社會大眾自身生活的內容,加強茶葉貿易活動具體經營與社會發展實際情況的有機結合。而且企業只有發現經營風險、法律隱患才能消除風險和隱患,從而促進企業在整個產品市場中獲得良性發展。所以,為推動茶葉貿易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面開展,企業應該充分發揮法律機制建設的重要作用,結合茶葉貿易企業經營發展的特征、各個細節優化企業建設的思維,從而使企業在整個茶葉貿易活動經營中實現最大價值。
2茶葉貿易中的相關法律問題
2.1綠色壁壘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間的經濟貿易活動日益頻繁,與此同時,各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國企業為了在龐大國際市場面前提升經營發展效率,相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優化企業發展模式。國家為保護本土企業利益,也運用一系列措施限制外來產品的輸入。目前我國茶葉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綠色壁壘方面的相關法律問題,我國茶葉大多數都受到發達國家綠色壁壘的限制。茶葉走出國門的最大障礙是綠色壁壘,其對推動茶葉貿易工作開展帶來不利影響,甚至難以提升企業的實際發展水平和效率。茶葉貿易出現綠色壁壘的主要原因是生產經營方式相對落后和傳統,未能根據茶葉貿易國際化發展的趨勢、特征,及時優化與完善傳統茶葉生產經營方式。為保證市場需求,我國部分地區在茶葉種植過程中選擇運用農藥化肥來增產,在此期間導致許多化學物質、毒害元素殘留在茶葉當中,這也成為我國通過其他國家綠色壁壘的大敵,導致茶葉貿易發展沒有達到理想效果。
2.2關稅壁壘方面茶葉貿易中面臨關稅壁壘方面的法律問題。關稅壁壘是指為限制國外商品涌入運用增加進口關稅等措施,有效阻止相關產品或者商品進入本國市場。我國加入WTO以后其貿易中的關稅壁壘阻礙作用已經大幅度削弱,但是茶葉在貿易出口過程中關稅壁壘依然是影響我國茶葉進入外國市場的一大阻礙。部分地區茶葉生產依然運用粗放型經營管理模式,在種植技術、加工方法方面與日本、印度等茶葉大國有著一定差距。我國茶葉生產成本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高,所以一旦關稅提高,也就意味著我國茶葉銷售成本會再次增加,導致茶葉國際市場競爭力被削弱。此外,我國國際貿易發展中受到來自其他國家對我國茶葉的不公平、非公正待遇,這些國家以最惠國待遇與特殊保護措施對待本國的茶葉產品、商品,甚至將特殊保護措施延伸至加工領域、銷售領域,為我國茶葉的貿易出口、發展設置許多屏障,導致我國茶葉貿易企業發展效果不理想,甚至面臨其他國家對我國茶葉貿易發展的相關制約。
2.3反傾銷方面我國在抵制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的傾銷行為時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就是反傾銷。當前傾銷是一種非正當的競爭行為,主要是指將商品以低價的形式在外國市場中銷售、營銷,從而給進口國的商品營銷和貿易帶來實質損害。我國茶葉在對外銷售的過程中其眾多名茶在國際商場上的銷售效果較好,一些名茶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緊張銷售的現象,而普通茶葉的銷量趨勢每況愈下。為限制我國名茶在其他國家的輸入,某些進口國就運用反傾銷的方法限制我國茶葉貿易,通過不符合實際的反傾銷調查方式對我國的名茶進行調查,然后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在對我國茶葉進行臨時反傾銷調查中,其他國家所運用的依據是該國正常價格的標準,對于我國而言是不公平的,也與我國茶葉生產實際情況、銷售情況不符合,從而造成我國一些名茶在國外的營銷中處于被動消極狀態之中。
3解決茶葉貿易中的相關法律問題的必要性
解決茶葉貿易中的相關法律問題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方面,通過解決茶葉貿易中的相關法律問題,有利于為我國國內茶葉貿易發展營造良好法律環境。目前我國國內茶葉貿易發展中容易發生一些與茶葉購買銷售有關的糾紛事件,其事件影響茶葉貿易企業的有效發展,進而引起了許多人對茶葉貿易問題和法律問題的關注。追根究底,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貿易要求會直接對茶葉貿易方面產生一定影響,還會涉及法律公信力問題。現階段我國國內茶葉貿易的法律問題有許多,其法律不完善、法規不健全是造成茶葉貿易有時無法可依的主要原因。茶葉貿易雙方在簽訂相關合同的過程中,需要以國家制定的法律為依據,進而為今后的貿易活動提供保障。如果國家法律制定不完善,就可能會發生很多法律方面的漏洞問題,甚至一些違法亂紀的人可能會故意鉆法律空隙,以此為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為了增強法律的效率和公信力,國家和茶葉貿易企業應該充分解決茶葉貿易與經營發展中的相關法律問題。只有構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度體系,才能更好地提高茶葉貿易發展水平和效率,為茶葉貿易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另外,部分茶葉貿易發展存在不遵照相關法律或者不按照相關標準形式簽訂合同的問題,未能充分發揮法律對合同的保障作用,最終導致相關合同形同虛設。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也是貿易交易雙方對法律的理解出現漏洞,還有一點是因為貿易雙方對法律公信力缺乏認識。我國在茶葉貿易雙方簽訂合同方面有著很多詳細的可以參考的法律法規,但因為法律推廣不足或企業重視不夠,導致一些茶葉企業在交易過程中不參照法律規定進行雙方合同的簽訂,還有一些交易只是進行了口頭約定,導致茶葉貿易在今后的經營發展中經常遇見相關法律問題,這顯然不利于提升茶葉貿易發展水平和效率。
而且合同可以對雙方的利益與責任進行約束和保障,也是在雙方發生糾紛以后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的依據。如果忽略法律對合同有效性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的保護,則合同上所規定的事項就沒有實施的價值,合同也只能是一紙空文。所以,為增強茶葉貿易雙方對法律公信力的了解,需要積極對我國的法律法規進行推廣,并根據茶葉貿易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解決茶葉貿易發展中的相關法律問題。另一方面,解決茶葉貿易中的相關法律問題,有利于為我國國際茶葉貿易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我國茶葉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較高的銷量,至今為止依然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態勢。但是我國茶葉銷量在增長的同時也存在和面臨許多憂患。比如中國茶葉面臨的一個十分突出的障礙就是綠色壁壘,通過綠色壁壘限制我國產品對其他國家的輸入,并保護該國貿易的發展。其他國家通過制定非常嚴苛的標準,強化貨物銷售價格,使我國茶葉在本國銷售的數額無法快速增長,還有一些國家會提高關稅,不斷限制我國茶葉在該國的銷售。這種綠色壁壘是受到一些國家法律保護的,我國茶葉在出口到該國時需要遵守該國的法律規定,這也造成我國許多茶葉在出口至相關國家時,面臨茶葉無法通過該國標準的問題與困境,最終影響我國茶葉貿易。這種貿易當中的綠色壁壘對我國茶葉出口帶來很大阻礙,為了解決茶葉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問題,我國應該積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才能為我國茶葉在其他國家的貿易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我國茶葉貿易發展受到綠色壁壘的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國制定的茶葉制作標準法律上不完善。因為法律的不健全和法律執行過程中的疏漏,所以導致茶葉質量無法提升,尤其是在法律執行方面,雖然已經制定了許多與茶葉生產和經營有關的標準,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茶葉制作單位未能有效按照法律規定的生產方式進行茶葉生產,導致一些茶葉中殘留過多的農藥,影響茶葉本身的質量和茶葉貿易。總之,為了解決我國茶葉貿易國內發展的相關法律問題以及國際方面的相關法律問題,需要積極結合我國茶葉貿易的發展情況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最大程度地解決我國茶葉對外出口或國內銷售的法律問題。
4解決茶葉貿易中的相關法律問題的策略
4.1構建完善的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綠色貿易壁壘影響我國茶葉貿易的對外發展,在有效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法律問題時,我國應該以發達國家茶葉質量的安全標準為基礎,進一步優化當前國家的茶葉生產質量安全標準體系。通過法律法規細化規定茶葉殘留物質和毒害元素的嚴格控制方法,并適當阻止和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創新茶葉種植技術和加工制作流程,不斷為我國茶葉貿易的未來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和質量基礎。我國茶葉企業在發展中應該結合嚴格的茶葉安全質量標準,運用安全環保的材料適度包裝茶葉,也可以運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合理種植相關茶葉,不斷將茶葉種植與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元素控制在安全范圍之內,提升茶葉生產的品質,從而促進茶葉貿易的有效發展。我國茶葉企業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生產經營水平,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以標準化的安全操作規范原則正面引導茶葉生產加工,構建完善的茶葉質量監督體系。全面分析茶葉生產中的危害元素和關鍵控制點,通過對相關危害元素的合理控制,提升茶葉的生產質量,有效幫助我國茶葉貿易應對國外的綠色貿易壁壘。茶葉企業可以運用計算機系統評估茶葉生產中的不利因素,也可以構建完善的茶葉生產防范機制,充分將茶葉質量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落實,不斷為茶葉貿易的全面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4.2健全茶葉貿易市場主體的結構茶葉貿易中面臨關稅壁壘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問題,為了解決相關法律法規問題,我國需要健全茶葉貿易市場主體的結構。當前歐美等發達國家是我國茶葉貿易的主要對象,而且美國、日本、英國是我國茶葉對外銷售過程中的主要對象。如果我國茶葉貿易實施過程中面臨貿易壁壘,那么我國茶葉的貿易將會受到重創。為了有效地應對其他國家對我國茶葉貿易發展中的貿易壁壘,我國茶葉貿易發展需要立足于整個世界市場,優化設置茶葉貿易主體,不能將茶葉貿易局限于幾個國家。我國茶葉貿易應該堅持大膽走出去的原則,積極和世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與合作,最大程度地開展茶葉貿易活動,從而將茶葉貿易引入至世界范圍內的市場經濟中,提升我國茶葉貿易市場發展的水平和效率。在健全與優化茶葉貿易市場主體結構過程中,為了解決茶葉貿易當中的相關關稅問題,國家需要制定更加完善、健全的茶葉貿易法律法規體系。通過制度約束、法律引導等方式有效應對其他國家對我國茶葉貿易的關稅壁壘,使我國茶葉貿易在世界市場發展中取得較好的發展成效。茶葉企業需要積極學習國家關于茶葉貿易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要求,在出現矛盾和糾紛時,要以法律為參考依據,有效解決其中存在的法律問題,提升茶葉貿易企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
4.3完善茶葉貿易法律規范與制度我國農產品貿易中茶葉有著重要地位,茶葉貿易對推動我國整個貿易額的增長發揮不可磨滅的作用。目前在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許多國家對我國茶葉出口設置了關卡,嚴重削弱我國茶葉貿易在國際市場中的占有份額。而且我國茶葉也因為一些因素、法律問題陷入了貿易被動局面。為了解決茶葉貿易發展過程中的相關法律問題,國家需要完善茶葉貿易法律法規和制度,結合茶葉企業現狀和茶葉企業面臨的具體困境,加大政策系統引導和扶持力度,進而從多方面提升茶葉企業貿易發展的競爭力。在針對茶葉貿易質量安全缺乏完善的茶葉質量法規問題時,國家和相關企業可以運用法律的形式規制與整改廉價的茶葉。與此同時,政府可以積極宣傳茶葉生產的綠色化理念,堅持安全環保的原則出臺相應政策,從而鼓勵與扶持綠色環保茶葉企業的發展。
5結語
近年來,我國茶葉在國際社會、國際貿易發展并不順利,究其原因是我國茶葉自身品質、質量不過硬。所以,為解決我國茶葉貿易中的相關發展問題,需要構建完善的質量安全標準體系,還要健全茶葉貿易市場主體結構、完善茶葉貿易法律法規和制度,為茶葉貿易的順利保駕護航。
作者:張娟娟 單位: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茶葉產業思考3
1構建茶葉綠色生產模式的意義
1.1確保茶葉質量安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茶葉種植在經營規模和總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020年,我國茶葉總種植面積已達45萬公頃,產量突破25億千克,為世界茶葉生產大國。茶葉已成為我國多個地區農民創業致富的重點產業。但在整個產業發展過程中,茶葉品質不穩定、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問題逐漸顯露。因此,研究茶葉綠色生產模式的建立和推廣模式,對保證茶葉產品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茶葉產品的質量關乎消費者的健康以及茶葉企業的生命,推廣茶葉綠色生產模式,倡導茶葉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對其產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消費者對茶葉農藥殘留問題認識的提升和市場監督管理范圍的擴大,目前茶葉產品質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以歐盟國家和日本為代表的茶葉出口國農藥殘留監管日趨嚴格,歐盟國家新增檢測項目多達481個,我國2014年8月1日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4)的實施,使茶葉中農藥殘留限量指標值由原來的9項增加到目前的28項,進一步提升了茶葉品質。據統計,2018年至2020年,共對全國14個產茶省份的茶葉、茶制品、飲料等約2萬份樣品進行了檢測,不同種類的茶葉(綠茶、黑茶、烏龍茶、紅茶)、不同產品(速溶茶、飲料)的農藥殘留診斷率仍較高。目前,依靠化肥防治茶葉病蟲害的技術方法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而互聯網技術讓消費者對茶產品的品質更加關注。只有通過構建與應用茶葉綠色生產模式,才能使過度依賴化學農藥、化肥這一傳統局面得到有效扭轉,提高茶葉自身質量,為茶葉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2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升經濟效益在傳統的茶葉生產過程中,對茶樹純天然自然環境的維護不夠重視,有機肥、化肥的過度使用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壓力,此外,有機肥的過量施用不僅增加了產品成本,還導致能源消耗加劇。茶葉綠色生產模式的構建和推廣,既可維護綠色生態,又能節約能源,對促進茶葉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隨著我國茶產業的不斷發展,無論是總種植面積還是茶葉產量都有很大提高。建立和推廣茶葉綠色生產模式,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茶葉品質,綠色茶葉產品市場價格高于普通茶葉,市場競爭力強,可以增加茶葉的年產值,從而增加茶農的收入。
2茶葉綠色生產模式概述
2.1定義
茶葉綠色生產模式是以節能、降耗和減污為目標,通過創新生產技術、改善管理手段,使茶樹栽培全過程實現零污染的一種新型模式。茶葉綠色生產模式與現階段我國生態循環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相匹配,以環境優化、病蟲害防控、綠色施肥、綠色加工等相關技術為基礎,同時依托社會化服務對綠色生產模式進行構建與運行,使茶葉生產技術具有產品安全、友好環境、節約高效、服務精準等優勢[1]。
2.2特點
2.2.1先進性符合標準茶園開放標準?;静皇褂蒙镛r藥;以有機肥為主,高效施肥;采用低碳、環保、高效的茶葉加工設備,對生產加工全過程進行凈化。
2.2.2開放性技術管理體系完全對外開放,以選型實驗為基礎,不斷引進吸收世界各國符合綠色核心理念的新技術。
2.2.3普適性適用于所有遵循無公害、綠色、有機化學等標準化管理方式的茶園。
2.2.4差異性不同茶源、不同茶系、不同規格管理方式的茶園,應選擇適合技術構成人性化的技術方法,既有高端有機化工茶園綠化生產模式,也有基礎茶園綠化生產模式。
2.2.5安全性茶葉品質穩定,各方面均符合國家食品衛生安全行業標準,不同等級茶園的茶葉均符合相應的產品質量標準,出口茶葉符合出口國產品質量標準。
3模式構建與推廣應用
3.1工作思路以技術與服務項目產業鏈相結合為服務宗旨。積極應對產業鏈難點,滿足茶農、茶企的技術要求,聚焦質量管理、環保、人工、成本等難點,跟蹤產品變化質量標準,堅持綠色環保技術和自動化機械生產。優先考慮制造技術和信息化管理技術,試驗、集成、示范、推廣綠茶生產制造技術,保證茶產品質量,提高產業鏈競爭力,以密切合作為指導。
3.2加強綠色生態茶園建設在茶園周圍空地、道路、溝渠的兩側種植樹木,在茶園梯臂留草或種草,在茶園幼齡期種植綠肥,不僅能夠使茶園生物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還能大幅度降低病蟲害發生,提升茶葉品質。
3.3推廣有機肥代替化肥推廣有機肥在茶園中的應用。有機肥使用的技術模式主要包括四個技術方面:農牧業采用“茶-沼-畜”模式,附近茶園鋪設滴灌管,茶樹根部連接軟沼氣池和茶園,及時定量分析微噴灌設備,靈活利用養殖場沼渣;“水肥一體化”模式,采用水溶性有機肥,在采挖前1個月給新茶施肥;“有機肥深耕精耕配方肥”模式,嚴格按照旋耕、施有機肥、施配方肥、翻土的步驟,提高土壤有機質;新老茶園采用“幼茶園套種綠肥作物”的模式,老茶園采用“再割秸稈行覆蓋”的模式[2]。
3.4加大技術推廣力度為更好地打造和推廣綠色茶生產模式,有關部門首先要加強有機肥及其環保節能生產等新項目和新技術的推廣工作;政府要加大對生物農藥、茶園有機肥、茶業加工改造等關鍵技術在使用環節的補貼力度。相應的補貼政策可進一步激發茶農對綠色茶業生產模式的應用熱情;對茶農和茶企進行多渠道的宣傳和推廣,將綠色種植模式的成功案例和技術指導相結合,使其在農村茶園中得到應用。在茶葉生產量大的地區,農技推廣單位要把綠色生產模式作為重點工作,進行宣傳和規劃。
4總結
綠色茶葉生產模式的構建和推廣,既可以保證茶農的經濟效益,又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茶葉品質,大幅減少茶葉生產中生物農藥的殘留,緩解水污染及環境污染,保證茶葉產品質量;增加茶園生態多樣性;提高茶葉生產機械自動化率和茶園資源利用率,促進茶葉以質定價,提高茶葉生產經濟效益。為茶葉企業的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全國茶葉綠色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培訓班在六安成功舉辦[J].中國植保導刊,2019,39(05):90.
[2]肖宏俊,劉萬學,梁金波,等.茶園綠色生產全程托管新模式的探討[J].南方農業,2019,13(09):113-114.
作者:牟麗霞 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