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3 15:23: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精細化管理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臨淮崗工程及管理單位概況
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淮河中段,集水面積4.22萬km2,工程等別為Ⅰ等大(1)型,按1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的淮河上關鍵性防洪控制工程。安徽省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作為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的運行管理單位,共有三個局直管理處,主要負責臨淮崗工程、城西湖退水閘和姜唐湖退水閘的運行管理和維護維修工作,兼有實施防汛調度等職責。
2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2.1工程運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1工程管理保護難度大工程主副壩全長77.61km,穿越8個鄉鎮,工程占線長,環境復雜,工程管理區全部處于開放式狀態,未能進行封閉式管理,管理難度很大。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主副壩壩頂防汛道路已成為周邊鄉鎮生產生活的交通要道,超出了原有設計功能,地方群眾對水工程保護意識薄弱,管理范圍內私搭亂建、圍墾種植、放牧養殖、侵占護壩地、伐木毀林、亂倒垃圾、破壞工程設施等行為時有發生。
2.1.2工程運行維護經費不足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人工及機械使用費成本增加,維護經費更顯不足。由于資金缺口大,致使部分設施設備得不到及時系統的維護,工程面貌和管理水平難以得到大的提升。
2.1.3信息化水平不高臨淮崗工程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程度不深,保障體系不健全,安全防護能力不足,信息化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安徽省臨淮崗水利信息化建設“十三五”發展規劃》雖然通過專家審查,但是由于財政未給予專門的配套資金支持,導致信息化建設難以按原規劃實施。此外,工程運行情況、水情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仍以人工監測、定性判斷為主,綜合業務、檔案管理等尚未信息化。
2.1.4工程隱患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張集閘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批復后,但是至今仍未能列入規劃內,致使張集閘一直帶病運行。35kV高壓輸配電系統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該系統為單回路供電,電壓較高,架空線路長達14km多,特別是架空線路沿線高桿林木眾多,而砍伐高桿林木事宜與當地居民未能協商一致,致使近年來發生多起林木觸碰線路引起跳閘的事故,供配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2.1.5人才隊伍建設不能滿足需要水利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相對缺乏,現有管理人員相關知識不足,無法應對突發的安全問題,不利于工程正常運行。當前人才總量仍然不足,人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特別是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尤為短缺,職工隊伍思想觀念不夠開放、創新意識不夠強。同時,管理單位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經濟基礎差,人才環境欠佳,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職工教育培訓有待進一步加強,人事制度改革、內部激勵競爭機制有待完善。技術管理人員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參差不齊,復合型人才培養需要較長的過程,難以完全滿足目前現代化工程管理需要。
2.2工程運行管理主要問題原因分析
2.2.1群眾水利工程保護意識薄弱臨淮崗工程按設計或校核洪水標準利用的幾率低,建成后未經歷高標準洪水考驗,綜合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展現,地方有關部門對河湖林草、鄉村環境等方面的治理力度和宣傳不夠,沿線群眾對工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保護意識。在護壩地上違規開墾種植、圍欄養殖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出現砍伐林木、取土、違章建筑、亂倒固體廢棄物等破壞水工程和生態環境的行為。由于缺少地方有關部門和群眾的支持,占線長達77.61km的主副壩,違規違章現象難以得到有效遏制。
2.2.2工程的設計和建設有不完善之處由于過去存在“重建輕管”現象,臨淮崗工程在設計和建設階段未全面考慮工程的運行管理需求,也未充分考慮管理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如供電系統安全性可靠性不高、水工建筑物存在質量缺陷、水閘自動控制系統穩定性兼容性差、工程全開放式管理問題、主副壩壩頂防汛道路兼做地方的交通要道、現場辦公生活設施不足、后方基地建設不能滿足管理工作需要等。
2.2.3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尚不健全目前管理單位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尚不健全,且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是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體制機制和人才隊伍是管理單位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立一套務實、高效的組織機制是關鍵,而目前在這方面還比較欠缺。
3優化工程運行管理模式的對策與建議
3.1樹立現代化管理意識,促進社會協同參與管理改變傳統思維模式,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水利工程向現代化和精細化方向發展。同時貫徹以人為本的要求,將各項工作與社會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發揮工程社會服務功能,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和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加強工程公益效益宣傳,與權威主流媒體和行業內相關宣傳部門建立工作機制,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爭取社會公眾和相關部門、單位的關注和支持。讓廣大群眾積極了解相關政策,積極引導工程周邊的群眾參與到臨淮崗工程運行管理中,幫助他們樹立水利設施保護意識,保證水利工程能夠健康運行。在工程竣工驗收等關鍵時期和樞紐運行的關鍵時段,詳細介紹工程的綜合效益和運行管理情況,積極回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強臨淮崗工程保護宣傳。利用巡查和世界水日等重要事件節點,采取設立告示牌、發放宣傳頁、開展專題活動等形式,向工程周邊群眾宣傳和普及生態文明知識,提升周邊群眾共同保護管理工程的自覺性。
3.2完善工程管理標準化體系,全面實行對標管理對于基層水利工程來說,三分建、七分管,在實施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中,必須以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依據,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圍繞水利管理現代化這一根本目標,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全面實行對標管理。對照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標準等,不斷完善各項工程管理制度。狠抓工程日常運行管理,強化監督考核,全力推進工程管理精細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按照水利部新修訂的《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辦法》及其考核標準,鞏固提升主壩核心區國家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以及姜唐湖退水閘省一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達標創建成果,穩步推進副壩標準段整治工作,不斷提升工程運行管理水平。
3.3推進環境治理系統化,提升工程環境效益抓住河湖長制、非法采砂治理、生態區域違法建設問題專項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掃黑除惡治亂等契機,推進“清四亂”常態化。一方面全面加強水政執法,采取有效手段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日常執法巡視檢查,開展專項執法和集中整治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違規違章行為。另一方面,對工程環境特別是北副壩沿線進行系統治理,拆除違建上壩道路,整治壩肩、壩坡、護壩地、界溝,清除垃圾廢棄物,有效遏制圍墾種植、侵占護壩地、破壞水工程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林草治理,因地制宜種植草皮和林木,努力打造工程管理亮點,全面改善工程面貌和生態環境,提升臨淮崗工程整體環境效益。
3.4建設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智慧水利管理目標加快推進工程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建設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工程控制管理運用的全業務智慧管理。建設工程監控系統,實現水情與工情數據的全面監控,為精細化管理提供可視化決策支持;整合智慧調度系統,根據上級調度指令,自動生成調度方案;實現維修養護數據電子化錄入,實時標準化管理;建立智慧巡檢系統,實現所有工程設施電子化巡檢。按照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充分利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水利業務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臨淮崗工程安全運行信息化系統,以信息化促進管理現代化。全力推進主、副壩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繼續完善大型水閘視頻監視和自動控制系統,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建設高度融合的數據采集、存儲系統和行之有效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配套建設綜合信息門戶、綜合辦公、水旱災害防御、檔案管理等工程應用管理系統。建設防汛抗旱指揮調度室、三維電子沙盤、液晶顯示屏等應用展示系統,構建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系統和視頻會議系統,升級改造網絡核心設備,全面支持IPv6。
3.5實行工程養護精細化管理,改善運行管理環境工程養護精細化管理就是對不同的養護項目規定詳細的管理內容,對設備的維護與養護工作提供正確的標準要求,已達到精準排查工程風險。合理利用水利工程運行維護經費,認真做好年度工程運行維護項目實施計劃的編制,精心組織工程日常運行維修養護、除險加固、管理設施維修改造和管理區保護利用項目的實施,注重工程生態環境的保護,強化生態技術、生態材料的運用,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完善設施設備,改善運行管理環境,確保工程正常安全運行。做好重點項目前期工作,重新對張集閘進行安全鑒定,盡早實施張集閘除險加固;編制方案推動35kV輸配電系統改造,力爭消除工程存在的安全隱患;逐年實施副壩壩頂防汛道路改造,全面完成主壩壩頂防汛道路升級改造。
3.6落實安全管理精細化,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安全管理精細化關鍵核心是安全管理。主要體現工程設備安全與人員安全兩方面,工程安全保障是為了提高工程管理效率,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安全評估體系建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加強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突出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加強工程運行、項目施工和重要時段安全管理,認真開展“鑄安行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工程施工安全治理”、“安全生產攻堅行動”等活動,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結合單位實際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現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單位達標,切實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3.7采取聯合管理模式,提升工程綜合效益管理部門與管理人員應更好地實現管理與發展同步,可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水利資源的利用率,提升工程綜合效益。全力推進臨淮崗樞紐綜合利用工程,積極配合省廳和淮委做好前期工作和建設期間的監管,并以此為契機全面完善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設施設備,使工程綜合效益有較大提升。加強與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協調和配合,推進淮河臨淮崗復線船閘和臨淮崗魚道工程順利實施。充分利用政策,積極推進水費征收工作,實現臨淮崗工程上游阜南、潁上兩縣水廠取水水費和城西湖退水閘控制水費征收,增強管理單位經濟實力。
3.8優化人才培養制度,完善崗位和激勵機制深化內部改革,實現機構運轉更加高效、內部管理更加規范、人才配置更加科學、獎懲激勵更加合理的工作機制和運行體制。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意識,重視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加強人才引進工作,強化職工在職學習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人才總量,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系統研究吸引、培養、使用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進一步提升干部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為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4結語
優化臨淮崗工程管理模式,是淮河水利管理改革發展的迫切要求。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推進臨淮崗工程管理現代化建設。
作者:高明云 單位:安徽省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
精細化管理分析2
火電廠是十分關鍵的電能生產單位,其自身有著較強的重要性與風險性。另外,火電廠的管理工作屬于一項整體性的任務。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滿足碳中和基礎發展需求,減少火電廠生產作業時給社會以及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取得更高的發電質量,要求對整個火電廠的生產管理流程實行高效率、有序性、規范化的管理工作。為此,可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下,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和發展需求,提高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采取細分化方式,把控好每一處細節,實現對火電廠生產活動全流程的細節全面把控,從而提升管理水平,改善風險控制,為火電廠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1火電廠的安全風險和管理現狀
火電廠出現安全事故往往是因為人為操作失誤引起的。火電廠內部的經營活動所處環境十分惡劣,部分職工采取不規范、不安全的行為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現象。同時,安全管理人員在開展監督工作時,無法清晰意識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存在徇私包庇的狀況。雖然人性化實施火電廠的管理規章制度也存在一定現實意義,能夠很好的減輕職工工作壓力與難度,不過此種方式卻不適合應用到安全監督范疇中。安全管理人員未能清晰意識到“此刻的心軟就有可能釀成明日的災禍,也是對其明日的不負責”,若是未能將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到位,便可能成為今后火電廠出現安全事故的引火索。近幾年,火電廠安全事故頻繁發生,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點關注,黨中央與國務院也多次在重大會議上確切點明,高危行業務必要將風險管控以及一崗雙責制度落實到位,火電廠也開始意識到安全風險識別、管理、防控的關鍵作用,并且也對安全管理工作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不過,考慮到國內火電廠規模龐大、運行機制復雜,部分中小型火電廠依舊沒有將傳統落后的管理觀念加以轉變;還存在部分火電廠雖然意識到了安全生產的重要作用,但是因為其經營規模較小、人員構成簡單、人手不足等情況,依舊無法在安全管理工作改進上作出有效成績。火電廠由于自身生產性質的特殊性,在工程現場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風險,而且配置的機械設備類型復雜、數量較多,要想做到全面安全管理控制具有較高難度,既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同時,也會對火電廠的總經濟收益帶來不良影響。并且,火電廠的電能生產大部分是基于將煤炭、柴油等原料加以燃燒所形成的熱能轉化成機械能,再憑借各種方式轉化成電能,利用輸電裝置與線路傳輸至需要用電的區域。在此之中使用的原料存在易燃爆的特征,再加之操作起來不僅流程復雜,還具有較高危險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發生,并且普遍均為大型安全事故。特別是最近幾年,各行各業都開始進入快節奏生產的階段,對于電能的需求總量不斷增加,高強度的工作既會導致職工身心承受嚴重的壓力,同時還會加快生產機械設備的老化和磨耗,最后導致故障發生幾率的頻率逐漸提高。另外,火電廠設備維修和保養也是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一大關鍵環節,并且,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需要經歷高空作業、空間有限、起吊等一系列高難度操作,在實際進行維修工作時,若是工作人員存在中途分心或是經驗較淺等問題,就有可能引起嚴重后果,例如窒息、電擊、高空墜落等危險事故,甚至還可能對工作人員的個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2提升火電廠安全風險精細化管理對策
2.1火電廠安全生產評價強化火電廠安全生產評價工作,是確保安全管理理念得以確切落實的重要措施之一。火電廠的安全管理部門通常會采取制定安全標準體系的方式,來對職工在生產作業中的每項操作行為加以評價分析,為此要求安全管理部門制定出科學合理、規范可行的標準體系,并將其嚴格落實到位。管理部門在將安全評價體系予以確切落實方面,首先就應當制定規范合理的標準體系,以此不僅能夠規避傳統標準體系中落后、死板等問題,還可以更好地按照火電廠當前生產模式對標準體系加以細化調整。比如,安全部門所編制的標準評價體系,便可融入定性和定量兩類評價方式,使用定量法來評價職工在一定時間內生產行為是否標準,而使用定性法則能夠實現對生產人員與行為的全方位詳細描述,以此取得客觀、全面評價結果,為生產模式的改進起到更為有效的幫助。
2.2加強對工作人員和承包商的管理(1)火電廠應當注意提高職工專業素養,并且也要提高有關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意識。為了可以使得每位職工都能清晰意識到安全施工的關鍵性和必要性,火電廠需要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活動,而且還要在培訓結束之后實行安全教育考核,以此檢驗培訓效果,并把培訓與考核結果一同納入績效考核范疇,對于考核結果優秀的職工給予獎勵,而對培訓考核不過關的職工則不得讓其參與生產工作。(2)為確保煤炭原料運輸系統能夠高質量、安全地運作,火電廠也需要強化對承包商的管控,在工程招標階段應當選取資質完整、信譽較佳的承包方建立合作關系,同時要在經營管理工作中,及時對經營策略做出適當調整,以確?;痣姀S和承包商之間能夠達到協同共贏的目標,以此提高承包方對雙方合作履約的積極性。
2.3構建網格化綜合管理機制網格化綜合管理機制是落實安全風險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實際管理中,首先需要對實施此項對策的流程加以優化調整,例如可按照層級劃分來對管理模式作出改進。對于小型火電廠來說,一般可采取三級網格圖的方式來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對于火電廠智能管理系統來說,因為其具有管理范圍大、管道內部空間大的特征,從而把每一種管理方式的連接點設為網絡圖連接點。對此種管理層面的聯系順暢性做出更加深入的優化,由此構成一種格中格的結構。在這一基礎上,把上述多級網格圖實行巧妙聯合,再運用合理的管理措施,構成火電廠智能管理系統大網格圖,就此得到了一類新式的三級網格圖。在綜合管理層面,為了更加有效地降低操作難度,可把上述構建的網格圖實行編號,以此形成三級垂直網格圖管理系統,采取分類管理的模式實行統一化管理。
2.4標準化設備運行維護機制若是存在生產設備老化、無法正常運作等問題,均有可能引起火電廠安全事故的發生。全球對于用電量的需求不斷提高,我國也不例外,這就使得火電廠在生產運作期間往往只重視生產工作,而忽視了機械設備的質量安全管控,若想在電廠內部做到對安全風險的精細化管理,則應當定期對電廠設備實行自我檢查,而自我檢查主要包括下述三大方面。
2.4.1生產設備運行狀況在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時,必須要細化到每處細節,如此方可保障檢查效果。在設備長時間運作使用下,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故障,只有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才能有效保障生產作業的安全性。此外,對于職工的操作狀況也需要定期抽查。管理領導人員也可以不定時的方式,對具體崗位實行抽查,掌握職工工作情況,收集日常生產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結合職工反饋信息制定解決對策。并且,也要通過組織領導班子會議,以此來對問題加以針對性處理,分析找出生產設備故障的具體位置,并安排專業檢修人員負責檢查維修,對于生產設備的使用年限要加以評估登記。
2.4.2針對線上工作需要對職工日常工作展開不定時突擊檢查,領導人員要對安全生產知識加以隨機抽問。按照職工掌握知識全面性實行評分,以此評估職工自身的能力能否充分滿足崗位工作需求。
2.4.3針對領導干部的檢查管理領導層為火電廠經營運作的核心,對領導人員能否做到精細化、安全化經營管理進行考核,首先可以結合火電廠具體運作情況展開評價,其次也可咨詢調查群眾與其他領導的看法,從兩個維度來評估其是否切實地做好了精細化管理。若想落實好火電廠的安全生產管理任務,則要求全體職工一同加入,并實施全過程管控、全面性管理。因此,必須要將“仔細辦事、精益求精、認真負責”的工作理念作為基礎指導,在火電廠內實行安全精細化管理工作,由此促使企業職工自覺形成完整的精品意識,把自身的本質工作踏踏實實地落實到位,并對生產期間的每一流程予以嚴格把控,由此慢慢發展成為一種“萬事有人負責處理、任何工作都有章可循、萬事有人實行監督”的良好安全管理狀態,促使精細化安全管理制度切實構成,只有如此方可充分保障火電廠生產活動的安全開展。
2.5專業化引導技術日常操控要點通過對火電廠生產活動實行集中控制,能夠提高整體生產效率與安全性,為此,可以將集控系統運用到火電廠的生產流程中。但與此同時,集控設備在平日操作管理方面會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并且,也要求操作人員必須具有更高的安全防范意識,能夠及時發現危險因素,采取措施加以處理,要能夠做到對火電廠內集控運行操作流程提供專業性引導,在此基礎上,既能夠實現綜合性調整控制,更是我國電力公司發展轉型所必須要做到的工作。比如,某一火電廠在進行集控運行危險點控制之時,不僅需要強化技術設備環節的安全控制,更需要加強對集控運行技術的綜合調整與管控。要點如下:
(1)公司可組織創辦集控設備運用管理知識座談會,以此提高集控設備操作人員的知識掌握程度,確保其能夠做到科學合理地管控集控設備,并把火電廠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予以解決,做到對火電廠中全體職工人身安全的有效保障。
(2)在對火電廠實行集控運行處理時,需要進行多維度、寬領域的集控運作崗位專業化指導。此部分工作主要涉及到提供充足的專業安全防護人員、有序實施在崗培訓、重視對數字化監控系統操作方法的學習與實踐。上述針對火電廠集控運行危險點管理方面的預防措施,重點在于對職工專業能力、技術水平、管理觀念進行培養。若是能將以上措施落實,能夠實現對火電廠集控運行危險點的有效控制,充分保障火電廠運作安全,降低安全風險。
3結語
總的來說,在火電廠內實行安全風險的精細化管理,是保障電廠正常經營、穩定發展的必要措施,基于對精細化管理工作要求的進一步明確與確切落實,能夠使得電廠的生產作業更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結合精益求精的生產管理觀念,能讓每位職工都處于安全的環境下開展日常工作,不僅有助于提高火電廠生產效率以及電能產量,還為電廠的持續安全運行提供保障,同時也為社會提供穩定、充足的電能,以此推動火電廠朝著更為科學、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作者:韓威 單位:國能(福州)熱電有限公司
精細化管理分析3
0引言
面對以工程量大、工序復雜、工期長為特點的現代工程施工,傳統的施工質量管理既無法保證施工質量,也不符合行業發展趨勢。運用“以人為本,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革新管理制度、同時引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進行質量精細化管理,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中做好對人員、材料、機械、方法、環境五大要素的管控,既能提升工程質量、也能促進行業發展。
1目前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1施工人員綜合素質較低我國施工人員多由農民工組成,他們受文化知識水平所累,且沒有經過嚴格的施工操作訓練,在施工過程中往往缺乏主觀能動性,且質量意識薄弱,既不愿在施工過程中精益求精,也不愿在施工完成后主動檢查紕漏,甚至會向專職技術人員與監理人員刻意隱瞞作業中的失誤與瑕疵,以逃避返工重做。這種思想導致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無法及時處理質量問題,從而盲目施工,增加質量控制的難度[1]。
1.2無法發揮事前控制的作用事前控制是指在開始施工之前進行的施工組織以及施工安排,主要涉及人員安排、施工準備、編制施工方案等幾個要素,但在傳統的施工質量控制中,事前控制并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人員設備配置不齊、圖紙會審不精細、材料采購程序混亂、技術交底不到位、施工方案粗糙甚至不符合工程實際的問題廣泛存在,這就使得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責任混亂、質量通病嚴重、頻繁更改設計圖、甚至還會出現邊設計邊施工的怪像。這些現象輕則導致工程質量不佳,重則造成工程事故以致人員傷亡[2]。
1.3建筑的復雜性使施工難度提升在建筑業高速發展的數十年中,建筑結構也從過往常見的砌體結構逐漸變為了現在常用的混凝土結構,高層與超高層建筑的數量陡然增加,形狀各異的建筑也越來越多,在建筑高度不斷增加與形體不斷變化的同時,其結構特殊性所帶來的施工難度也在增加,近些年來,因為施工質量控制不當而引發的工程事故不在少數,其中,深基坑與高支模都是事故高發環節,這些事故的發生與建筑結構的特殊性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建設工程中,無論是工序的增多還是工藝難度的增大,都會切實地影響到最終工程的質量。
1.4質量控制在技術上存在局限性工程項目是以五方責任主體共同負責的,其中施工方是承載信息最多的責任方,施工階段是對信息表達要求最高的一個階段,以CAD圖紙及合同、規范等文件為基礎的信息管理,已經難以滿足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對信息表達、溝通的需求。其次,現在的施工企業缺乏進取精神,對施工工具與施工方法的革新并不注重,落后的施工工具與施工方法也會影響工程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
2精細化理念下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2.1精細化施工質量管理原則①全面管理,重點把控。施工現場錯綜復雜,在多因素、多環節的影響下,首先要做到的是對全局的全方位的管理,除了對以人、機、料、法、環為主的4M1E影響因素進行管理外,對某些影響比較大的施工環節如深基坑、高支模等分部分項工程應重點把控[3]。②系統推進,工具支持。要從意識到制度、從文化到行為進行系統化的變革,以落實責任、提高執行力為目的進行人員質量意識的培養、人員的細化分級和管理制度的革新。以數字化、信息化為支撐對管理系統進行構建,從經驗管理向數據化管理進行轉變。③持續改進,穩步發展。對產生質量問題的深層原因和薄弱環節加以放大,采取量化、細化的方式和工具手段進行控制和改進。以全面、全過程、全員參與為基礎對管理模式持續改進、對質量要求逐步提高。
2.2精細化施工質量控制流程①事前控制。以BIM為主的可視化技術發展迅速,不斷被發掘應用,其最大優勢在于針對復雜的建筑工程可做到由傳統的平面圖紙向精細的三維可視化圖像轉變,在施工前期,可對施工進度、施工方案仿真模擬,輔助決策,對事前控制大有裨益[4]。②事中控制。在施工過程中,信息的實時反饋與處理非常重要,對人員的行為、機械設備的運轉狀態、材料的調用、環境的協調都需要即時的處理。在此過程中,數字化技術結合5G互聯網的監控系統可做到對信息的實時收集與反饋,對施工過程精細控制[5]。③事后控制。事后控制的關鍵在于檢查與整改,其主要要求為:1)對每一道工序,都要設置嚴格的檢查標準。2)要構建完善的檢查制度,嚴格按照自檢-互檢-專檢的流程進行質量控制。3)進行質量偏差分析,實時根據質量計劃對現有施工質量進行質量偏差分析,在質量問題出現的第一時間找出原因及其從屬關系,查清問題根源。4)糾偏及調整,經后期修補可達相關質量要求的,出具修補方案及結果證明,有嚴重質量問題的,按相關要求進行返工。
3基于精細化管理的教學樓項目施工質量控制分析
3.1工程概況宜春市坤山小學(二部)建設工程,江西省宜春市盧洲北路與宜清線交匯處往盧洲北路延長段方向1500m。工程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坤山小學二部由三棟組成,一棟五層教學樓,一棟四層教學樓,一棟四層綜合樓,選取其中的一棟五層教學樓進行分析。
3.2精細化管理下施工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3.2.1事前控制的具體措施①該項目在施工組織中成立了QC質量小組(QualityControlCircle),QC小組在施工前按工程特點設置了質量控制關鍵點和關鍵環節,在施工過程中按標準、按程序進行質量檢查及處理施工質量問題,同時分析原因、建立成檔,以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階段形成質量閉環,循環進行,控制了質量偏差。②項目采用了BIM技術進行事前控制,在主體結構建設之前的圖紙會審階段,利用以Revit為主的BIM軟件進行由CAD平面圖紙向三維可視化模型的建立,包括建筑、結構等層次的建模,如圖1、圖2所示,在碰撞檢測方面共計檢測出24個碰撞點,經由與設計單位溝通后在開工之前已全部進行調整。后將模型導入廣聯達軟件后加入時間維度進行了施工模擬如圖3圖4所示。此外,該項目使用BIM-FILM就模板、框架梁、柱等施工工藝進行了可視化模擬如圖5所示。使得工人在施工之前就對工序質量的控制要點了如指掌,在進行工序檢查時,質量提升明顯,不僅加快了施工進度,還提高了施工質量。③在資源配置上,借助BIM技術,不僅實現了對材料的精細算量,還對施工中的機械設備的安置、材料的堆放、以及可遭遇的環境狀況進行了模擬,具體的BIM應用流程如圖6所示。
3.2.2事中控制的具體措施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該項目借助物聯網5G監控系統進行對施工過程的實時監控,在監控點布置上,主要覆蓋于材料運輸通道、加工棚、堆料區、以及人員作業平臺、機械設備工作面等對質量與安全影響較大的區域。該工程借助監控系統實現了對人、材、機、法、環的全面、全過程的信息收集,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以第一時間得到決策,并通過對講機直接反饋至施工人員,在質量監督、質量巡檢上做到了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極大的推進了施工過程中的精細化管理程度,該監控系統構架如圖7所示。
3.2.3事后控制的具體措施①在質量管理的事后控制階段,主要由QC小組進行對三檢制度的落實監督和對質量偏差的分析、溯源、整改為主,每道工序在經歷自檢-互檢-專業檢查后,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即采取成品措施,配合監控系統,現場的QC小組隨時隨地的進行巡視檢查,發現有保護措施損壞的,及時進行恢復。②在項目內部分別組成鋼筋、模板、混凝土、砌體、裝修、安裝等分項工程質量考評小組,對每個施工完畢的施工段進行質量會診和總結,并填寫入鋼筋、模板、混凝土、砌體、裝修、安裝等質量會診表中,質量會診表中著重反映發生每種質量超差點的數量,并對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說明。QC小組成員在每周質量例會上對上一周質量會診出來的主要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總結,提出解決措施,預控下一周不再發生同樣的問題。同時,項目工程部對各層同一分項工程質量問題發生頻率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做出了統計分析圖表,進一步發現問題變化趨勢。整個過程以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形成質量閉環如圖8,更好地克服了質量通病。
3.2.4對比分析與傳統的質量控制相比,精細化管理下質量控制的優點明顯,具體如表1所示。
4結語
在施工質量控制中進行精細化管理,不僅要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管理制度進行革新,還要積極使用新工具、新方法對管理系統進行構建,以數字化技術+物聯網監控的精細化質量控制模式不僅能切實保證工程質量,還能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引導企業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
參考文獻:
[1]楊新林.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房地產世界,2022(02):125-126.
[2]黃榕福.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控制對策[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1(12):160-161.
[3]秦永亮.淺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應用[J].陶瓷,2021(12):140-141.
[4]王亞浩.基于三維可視化技術的施工場地布置[J].河南科技,2021,40(16):102-104.
[5]劉守宇,宋海港,周亮,等.基于BIM+智慧工地精細化協同管理平臺架構[J].重慶建筑,2022,21(03):23-25.
作者:田世釗 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