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8 15:26: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鄉村音樂范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鄉村搖滾風格吸收鄉村搖滾音樂的特征,結合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文化,在追求個性化的時代形成獨一無二的新潮流?,F通過服裝語言解讀鄉村搖滾風格的獨特魅力,挖掘其在服裝風格中的無限潛力。
1鄉村搖滾的起源和發展
1.1鄉村搖滾的起源鄉村搖滾音樂是鄉村音樂在20世紀50年代與搖滾樂結合的產物,在此過程中經歷了三次由淺入深的融合與滲透,為自身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音樂風格[1],憑借其冷郁的藝術形象、流暢的音樂旋律和豐富的內在精神征服了一眾樂迷。
1.2鄉村搖滾的發展縱觀鄉村搖滾音樂的發展歷程,可以將其簡單地概括為3個階段:初次相遇的“山地搖滾”時期、互相融合的“鄉村搖滾”時期、凸顯風格的“新鄉村音樂”時期。
1.2.1山地搖滾時期鄉村音樂發展到20世紀50年代,也是搖滾音樂盛行的年代。大膽的音樂人萌生出將這兩種極端相反的音樂相結合的想法,一改山地音樂以往的敘事性風格,加入了經典的布魯斯元素[2],使得原本平穩的樂曲更有節奏化,為眾多樂迷提供了新鮮而與眾不同的聽覺享受。
1.2.2鄉村搖滾時期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社會被形容為“烏托邦主義的幻滅、頹廢的年代”,人們痛醒于現實中,努力去忘掉一切[3]。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的直線上升,使得整個歐洲疲憊不堪。鄉村搖滾音樂吸收了時代的特征,揶揄諷刺社會現象的歌詞使得其廣受關注,并一舉成為美國底層社會群體吶喊的時代強音。
1.2.3新鄉村音樂時期20世紀90年代電子樂器盛行,受趨勢影響,鄉村搖滾音樂增強了背景音樂電聲元素的運用,沖擊力十足,增添了神秘迷幻的色彩。此時的鄉村搖滾音樂已具規模,代表曲目眾多。
2鄉村搖滾風格的特征解析
2.1外在特征鄉村搖滾音樂因其冷郁的曲風、流暢的節奏韻律、揶揄諷刺的歌詞等廣受樂迷的追捧。較鄉村音樂,它更具張力,運用批判意味的歌詞侵略性十足,引發思考。相比搖滾音樂,它是“披著小清新外表的癮君子”,溫和的外表下藏著不為人知的叛逆心。發展至今,它用自身證明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并存的可能性,并在兩種相反的文化之上,創造出新的內涵。
2.2內在特征20世紀70年代,老鷹樂隊憑借《加州旅館》獲得廣泛關注,鄉村搖滾作為一場音樂運動受到高度重視,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以《加州旅館》為切入點,能深入了解鄉村搖滾的精神內涵。老鷹樂隊在歌曲中隱晦地提及吸毒、酗酒、搶劫的社會群像[4],抨擊物質主義至上的病態心理,探索欲望與現實的矛盾,在黑暗中禱告美好未來的誓詞,成為永不落伍的經典。鄉村搖滾風格的內在特征就在于它用揶揄諷刺的態度刺醒昏睡的人,捅破社會虛假美好的表象,用鄉村音樂冷淡的態度叫囂著搖滾音樂的叛逆,最后還信仰者一片陷入深思的寧靜。
作者:吳彤雯 吳世剛 單位:常熟理工學院 藝術與紡織服裝工程學院
鄉村音樂范文2
0引言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持續深化,素質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占據的比例逐漸增加。而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主要的推進形式,盡管近些年音樂教育受到黨中央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視,國家也將美育引進教育方針和大綱當中,促使音樂教育事業實現飛速發展。但在鄉村地區,音樂教育發展仍然較為緩慢,普遍存在教育意識薄弱、教育內容陳舊以及設備建設不足等問題。鄉村地區音樂教育發展的滯后性,導致鄉村地區學校難以推進音樂新課程標準,使得鄉村音樂教育和國家強調的音樂教育觀念脫離。對此,明確鄉村音樂教育所面臨的現實瓶頸,探索解決對策,對鄉村音樂教育發展及學生成長有著現實意義[1]。
1鄉村音樂教育創新的意義
近幾年,國家方面相繼頒布了關于教育規劃等諸多重要方針政策,并致力于構建能在最大限度上全面覆蓋鄉村的教育服務體系。然而,因為國內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差距較大,給部分鄉村地區音樂教育程度帶來反向影響。并且,由于教育資金的短缺,多數鄉村地區學生難以享受到與城市學生相同程度和水平的音樂教育,而這也在較大限度上對鄉村音樂教育長效發展造成阻礙。所以,唯有將因地制宜思想貫徹落實,針對傳統鄉村音樂教育實施合理、全面的改革創新,積極轉變傳統落后的音樂教育觀念,借助創新性與先進性教育手段,提高鄉村音樂教育質量、提升教育水平,這對鄉村音樂教改和發展有著現實意義。同時,對于鄉村音樂課堂教學展開改革創新,也可以切實幫助學生們掌握豐富的樂理知識,且有助于農村學生享受與城市學生相同程度和水平的音樂教育,進而充分激發學生音樂潛能。
2鄉村音樂教育的現實瓶頸
2.1音樂教育意識相對薄弱現階段,音樂教育意識相對薄弱是鄉村音樂教育所面臨的現實瓶頸之一。具體來說,一方面,對于音樂教育功能和價值認知偏差。音樂教育作為審美教育,是人道教育,更是基礎教育體系中的靈魂學科。并且,音樂教育具備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教育、娛樂及審美等功能,有助于健全學生人格、增強學生審美意識,使學生在音樂氛圍下陶冶情操。但是,實際上無論是學校和教師還是家長,都將音樂教育視作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設置的普通課程,將其簡單地視作并未列入考試范疇的副科,忽視音樂教育所具備的培養人和完善人這一功能。另一方面,對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正確認知?,F如今,多數人針對情商重要還是智商重要展開了激烈探討,并有部分人表示教育工作只有以情感為基準發展廣大學生群體理智才能獲得較佳成效。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既要提高其知識水平與能力,也要涵蓋人格與個性的健康發展。而在這一層面,音樂教育發揮著不可代替的關鍵性作用。但是,現如今多數教育管理者與家長對此并未達成共識,對音樂教育課程人才培育目標缺乏正確與深刻的認知,忽視學生情感與理性的協調發展,導致鄉村音樂教育難以實現良性發展[2]。
2.2音樂教育內容較為陳舊我國鄉村地區音樂教育內容陳舊與空洞,是當前鄉村音樂教育實現長效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困境之一。據研究證實,目前國內鄉村地區音樂教育內容以民歌演唱為主導,其中紅歌與民族特色歌曲占據比例較大。因為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尚未達到成熟狀態,還處在活潑好動及對于外界事物具有較強好奇心的成長階段。同時,對于國家歷史發展歷程的了解和積淀較為淺薄,難以深度理解紅歌和民歌所蘊含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內涵。教師在開展系統化教學過程中,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學生對音樂課程知識的學習熱情,甚至會導致學生對音樂生成抵觸心理,進而給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及審美能力提高帶來反向影響[3]。
2.3音樂教育設備建設不足音樂教育設備建設不足是限制鄉村教育質量有效提升的關鍵性因素。眾所周知,教育設備設施作為音樂課程有效開展與進行的主要保障,在開展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借助多媒體技術與樂器來激發學生們對音樂知識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和喜愛程度。然而,現階段鄉村地區音樂教育相關設備建設不足,在較大程度上給音樂教育可持續發展帶來阻礙,甚至會使學生失去參與音樂課的興趣。部分學校在音樂教育設備建設層面相對匱乏,更甚至部分學校所選用的音樂課程輔導教材并未達到相應標準和要求,也有部分學校并未針對音樂教育配備鋼琴、架子鼓與電子琴等樂器,在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只是利用音樂教材傳播知識。另外,學校部分教輔資料亦未得以及時普及。伴隨教育領域的持續改革與創新,教育部門逐漸提高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并針對其展開一系列優化和改革。在此環境下,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材資料、信息化教育設備與影像資源等并未在教育實踐中進行配套應用,加之音樂教育設備建設不足,導致鄉村地區音樂教育開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鄉村音樂教育的創新對策
3.1轉變固化教育理念,正確認知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應轉變固化教育理念,正確認知音樂教育陶冶、熏陶學生情操,升華學生審美情趣和藝術品位的重要價值。音樂教師應重新審視和確立音樂課程教育目標,在課堂教育實踐中面向學生潛移默化地開展音樂教育。例如,借助樂器教學,培育學生音樂特長與學科核心素養;借助鑒賞教學開闊學生眼界,健全學生人格,發展學生個性;通過課外音樂實踐活動,驗證學生對所學音樂知識及音樂技能的掌握程度。上述舉措不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群體對于音樂知識學習興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學生音樂技能水平。除此之外,教師應轉變以往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育理念,將培養學生興趣和自學能力置于教學的中心位置。音樂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音樂潛質,持續提升其學習能力,讓音樂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構成部分。所以,教師應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作為學生天生的個性,音樂教師應激勵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精神,從而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不斷探索音樂知識的同時,感受和喜愛音樂[4]。
3.2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更新與豐富音樂教育內容在現階段鄉村教育問題層面,不僅要求教師轉變固化教育理念,還要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教育模式,推動音樂教育長效發展,并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優勢,以社會轉型階段對音樂人才的需求為基準建設教育體系。首先,借助對于鄉村音樂教育現狀的廣泛調研,明確教育信息化目標定位。音樂教師應掌握鄉村音樂教育基本狀況,測試學生們音樂基礎和能力,明確學生水平與層次,便于以音樂學科特征及鄉村社會生活情況為著眼點,為學生提供針對性較強的音樂教育內容。其次,以鄉村學生綜合發展目標為依托,在傳統教育體系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與改革,以音樂信息化教育和職業能力為基準重新設計信息化音樂教育計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將信息化環境和網絡教育平臺作為基本媒介,選擇適宜鄉村音樂教育現狀的教育內容和模式,切實提高學生音樂素質與表演能力。最后,通過信息技術改革鄉村音樂教育形式,促進教育過程實質性的飛躍。鄉村音樂教育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任務驅動模式與微信教育模式等,在音樂教育中引進信息技術,從而推動師生互相滲透與協同發展,促進鄉村音樂教育實現全面轉變和創新。
3.3引進先進教育設備,促進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當前,鄉村音樂教育改革作為系統性工程,具有系統復雜和難度較大的特點。而若想引進先進教育設備,實現信息化音樂教育,需要軟件和硬件建設工作協同推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鄉村音樂教育改革創新目標。為實現該目標,應針對鄉村音樂教育的現實瓶頸著重完成下述任務。首先,把信息技術真正運用于鄉村地區音樂教育,打破以往音樂教育模式桎梏,使學生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平臺積極思考與主動學習,全面落實線上資源和線下教育內容的共享。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專業化的多軌音頻軟件工具,對于選派的音樂曲目及錄制的聲音進行混音與剪輯處理,便于開展針對性較強的音樂活動。其次,在鄉村地區音樂教育中運用打譜軟件工具,借助鍵盤演奏寫譜最大化減輕教師教育壓力,并實現師生雙方共同識譜和讀譜,切實提高音樂教育質量和效率。而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運用同步錄播設備,使鄉村地區學生可以學習音樂劇表演、音樂律動與舞臺歌曲演唱等專業技巧,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
4結束語
我國音樂教育發展正面臨較大挑戰和機遇,鄉村地區音樂教育若想實現可持續和良性發展,教育工作者應轉變固化教育理念,嚴格要求自己,持續提升教育能力,改善音樂教育面貌。同時,學校方面亦要立足于長遠發展視角,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引進更多先進的教育設備,促進鄉村音樂教育不斷發展,落實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作者:潘超 單位: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鄉村音樂范文3
一、關于培養院校的培養方案———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為例
首先對培養院校的培養方案進行文字方面的調查整理,然后對2016級即首屆音樂定向師范生進行關于院校培養方案設置的采訪調查,最后總結出培養院校的培養方案所出現的問題。
(一)培養院校制定的培養方案
音樂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主要任務就是培養“一專多能”的鄉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在學習一個專業的前提下具備本專業的多個能力,這是鄉村教師培養的最終目標。這些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正確的政治思想信念,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掌握從事鄉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所必備的音樂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藝術表現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熟悉國家有關教育的法規,樹立正確教育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團結精神和協作能力。此外,學校在各類課程上均設置了不同比例的學分,以確保每個學生到工作崗位后能夠促進地方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首屆定向師范生對學院培養方案設置的調查
本人通過采訪法了解到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第一批鄉村定向人才培養的學生已經在南京本地進行了多次的見習和實習,他們認為南京市區的學校和原籍地的鄉村小學的差別是巨大的,比如南京學校的音樂知識的教育普及的、滲透的,教學環境是先進的、齊全的,教師資源是雄厚的、頂尖的,學生生源是優質的等等。雖然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條件,但鄉村定向培養的這群同學認為可以通過在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和扎實基礎、熱情飽滿的志氣去勝任鄉村學校的各種工作。此外,我本人也是一名鄉村定向培養人才,我覺得未來作為教師回到地方學校能夠根據地方學校特色培養學生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這個想法起源于一次南京市小市中心小學的見習,小學的葛校長有一句話讓本人記憶猶新,她說:“一個學校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創造出辦學特色,并堅持下去,我們小市中心小學的特色就是弦樂團?!庇纱丝梢?,對于鄉村定向人才培養的方案中在南京本地實習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可以讓學生們把所見所聞整理成實踐經驗帶回到自己家鄉的學校中去。
(三)通過以上類似的訪問調查,本人總結出以下幾點問題
1.培養人才的學校制定的培養方案,培養的是音樂專業的“一專多能”的人才。
2.培養人才的學校制定的實習方案,時間上十分緊湊,存在大四上學期還有課程沒有完成需要繼續花時間學習的問題。
3.鄉村定向培養的人才對未來回到原籍對就業方向不明確感到不安。
4.鄉村定向培養的人才中存在一些城市化、功利化性格特點的人,不利于回到原籍地擔任鄉村定向教師。
二、生源地即當地鄉村學校需要的是什么樣的教師
在暑假的七、八月,我們團隊一行人分別來到了盱眙縣實驗小學第三分校和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嘶馬小學。在了解當地的實情之后我們發現,雖然現在的鄉村小學和以往的鄉村學校相比已經在各方面有了極大的改善,比如校園環境、學習環境和教學設施等,但這些和城鎮的學校、和大城市的學校相比還是相差甚遠,通過對教師、學生的訪問調查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出現的問題。
1.缺少“全科化”老師,即“需要上什么課,就能夠上什么課”的老師。
2.鄉村教師既是班主任又是學科老師,既要管理班級又要引導學生學習,當前年輕教師單一的學科和專業背景,難以滿足鄉村小學教師工作需求。
3.年輕的鄉村教師缺少鄉村生活經歷,難以適應鄉村生活,也難以適應鄉村學校工作。
4.少數勉強被派到鄉村小學的教師抱怨工作待遇和工作環境,時刻惦記轉行或進城,工作不安心,教學態度不夠專注。
5.教學環境和設施的不齊全,例如音樂教室的數量遠遠不夠上課而導致只能在班級中上課,使學生沒有良好的音樂體驗感。
6.學生的音樂素養普遍比較低,沒有學習音樂的良好習慣。
7.學校不重視音樂素質的培養,社團活動更是少之又少。
三、定向生未來面臨的發展問題
通過采訪調查,本人發現許多定向師范生對于未來的發展存在許多疑惑和擔憂等問題。例如對于畢業后的師范定向生,原籍地教育局持有怎樣的態度。其實,這一點也是影響鄉村教師是否“留得住”的問題所在,一方面工資與生活待遇、編制、職稱評定等經濟層面是政府給予的支持;另一方面則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學生畢業后專業技能知識和教師素養是否能夠經得住當地教育局的考察至關重要。2020年第一批定向生畢業,即本人所在的這一屆學生將進行第一輪的回生源地教學,對于自身而言,雖然對于如何上課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作為基礎,但還是對未來有些茫然,準確來說是對于生源地的當地教育局對于定向生有怎樣的要求處于一個未知的狀態。當地的教育局是把定向生與應屆考編制的學生放在一起比較還是對其另有要求,本人覺得應該制定一個明確的要求,讓定向生能夠在大學里有目的的進行學習,否則就會造成培養人才和鄉村音樂教育不接軌的嚴重問題。再就是教育局對定向生未來學校的分配類型,未來是在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教學這一點尤為重要,不同層次的學校教育要求也不一樣,如果能夠給出明確方向,那么培養師范生的學校也就能夠以此制定出更加細致的方案。
四、結語
通過對培養院校制定的培養方案的調查、對選點性鄉村學校的采訪以及對首批音樂定向師范生的調查這三個方面的研究,本人發現鄉村音樂教師定向人才培養與鄉村學校音樂教育的接軌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培養院校的培養方案存在“一專多能”而非“全能型”的問題;生源地的鄉村學校存在缺乏“萬金油”教師等問題;接受培養的定向師范生對政策缺乏深入了解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分別對培養院校、生源地鄉村學校和受教育的定向師范生進行深入的調查并進行整合。此外,對于這三方應該織布起一個可以使他們相互能夠緊密聯系的關系網,便于相互之間的反饋與交流,這樣才能夠漸漸解決鄉村音樂教師定向人才培養與鄉村學校音樂教育的接軌問題。作者簡介:金琛,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江蘇南京
作者:金琛 單位: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