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9 15:58: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電子音樂技術中的民族音樂制作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展現形式,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在彰顯民族魅力的同時,可以促進民族文化更快地發展。[1]傳統民族音樂的制作形式較為單一,一般采用人聲為音樂的主體,搭配一種或者兩種以上樂器輔助,形成基礎的曲調,添加歌詞,完成音樂制作。部分民族還會配以民族舞蹈、民族服飾來渲染氛圍,給予觀眾更強的視覺沖擊。[2]近年來,電子音樂技術的發展提升了民族音樂制作的效率與質量,利用軟件代替樂器輔助,打破常規音樂制作模式的束縛,改變民族音樂的演奏模式,實現音色的改變和調整,使民族音樂更具表現力。因此,對電子音樂技術的民族音樂制作方式進行分析和研究,[3]能夠進一步促使民樂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推動電子音樂和民樂制作的結合,對民族音樂的創新及發展也具有積極影響。[4]針對民族音樂的制作流程,結合相關技術逐步構建多元的制作方法,在推動民族音樂創新的同時,也為古老的民族音樂開辟一條新出路。
一、電子音樂技術融入民族音樂制作存在的問題
基于電子音樂技術的民族音樂制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與其獨特的音樂屬性及民族文化發展存在直接聯系。我國有著56個民族,所以,民族音樂的制作標準也相對較難統一。[5]目前,民族音樂制作仍然承襲傳統模式,雖然能夠完成預期的制作目標,但是針對性較弱,缺乏特色的同時,不具創新性。[6]部分工作人員雖然提倡創新、優化,但在民族音樂制作過程中依舊較為迷茫,制作邏輯和思路并不清晰,常常需要重新編輯和處理,影響日常的音樂制作效率與質量。
(一)制作形式單一部分地區的民族音樂雖然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制作形式卻十分單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作樂器種類少
《百鳥朝鳳》是較為著名的民族音樂作品,是以嗩吶作為主要的樂器,雖然演奏出了大氣恢宏、氣勢磅礴的音樂風格,但是單一的曲調較難引起聽眾的共鳴,且無法滿足大多數人的音樂鑒賞需求,使得產生的音樂效果大打折扣,制作結果不理想,演奏氛圍也會產生變化,形成消極影響。
2.民族音樂制作
風格固定民族音樂制作風格單一,缺乏創新性的同時,較難進行修改和優化,在曲調調整、素材采集和音色合成等方面均會產生阻礙。[7]雖然數字化處理技術可以幫助制作人完成樂曲的整改和制作,但效果并不明顯,民族音樂風格沒有更好地顯現出來,對音樂制作的創新和音樂魅力、特色的呈現產生反作用。
(二)音樂制作標準較難統一
我國民族眾多,有些民族之間的差異也較為明顯,導致民族音樂之間各具特征,音樂制作標準較難統一。一定程度而言,這種差異在音樂制作過程中也成為動態化的處理障礙,對音樂作品產生了消極影響。不僅如此,基于電子音樂技術的民族音樂在制作過程中,與民族文化存在較為直接的聯系,文化差異性本可以促使民族音樂更為多元化,但是一定程度上卻阻礙了音樂的進一步創新與融合,無法為聽眾呈現出更為真實、靈動的音樂效果。由于民族文化差異性較大,制作音樂所需的樂器種類也較多,日常的處理工作難度提升,雖然具有創新性,但是不易實現聲音的擴展與應用,樂器的隨機組合也不能將民族音樂的魅力完全體現。
(三)缺乏專業團隊輔助
基于電子音樂技術的民族音樂制作自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靈活性。部分制作人員由于對各民族文化特征了解較深入,可以加快日常的音樂制作進程,但一般是以單人作曲、作詞為主,專業民族音樂制作團隊較少,無法進一步實現音樂的創新與完善。[8]專業制作流程一般包括音符處理、曲調節拍設置等,不同的制作層級由專業人員把控,可以確保民族音樂制作質量的穩定。而非專業團隊所制作的民族音樂缺乏多元性,多為單曲、單詞,搭配簡單的樂器伴奏,處理流程過于簡單化,音樂和演奏法的音源混亂,制作容易出現雜音,樂器的音色也會受到影響,無法利用專業的軟件進行音樂、曲調的調整,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民族音樂的制作時間。
二、電子音樂技術融入民族音樂制作的策略
(一)設定多維民族音樂制作目標
部分較著名的民族音樂作品在實際制作的過程中,均具有較強的目標性和多元性,音樂內容清晰豐富,較容易被聽眾接受,覆蓋程度也更好一些,例如,《蒙古人》《敖包相會》《山歌好比春江水》,等等。所以,在進行民族音樂制作之前,可以先設定較為清晰明確的民族音樂制作目標。這一步可以先從收集音樂制作素材開始,要對當地的民族文化進行調研,分類歸納傳統民族樂曲,總結出民族音樂的固有特征,利用電子音樂技術中的電聲樂器對民樂進行曲調融合,形成基礎的音樂制作框架。隨后,利用相關電子音樂技術對制作的民族音樂曲目有關內容進行調整,設計出最佳的音樂制作標準,將其作為民族音樂制作目標,為后續的制作工作奠定基礎,營造更適宜的音樂制作環境。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民族音樂制作中,所設定的多維目標并不是固定的,通常是隨著民族文化的發展趨勢及狀態作出調整,相應的制作標準也在提升,科學合理地作出目標調整,可以保證民族音樂的制作效率與質量,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創新價值。
(二)明確民族音樂主題
音樂主題是意境和主旨的一種表現,能夠幫助聽眾更為迅速、直觀地了解到民族音樂及民族文化的魅力,產生共情。所以,在基于電子音樂技術的民族音樂制作過程中,可以利用電子音樂技術進一步擴展和延伸音樂的主體,豐富音樂的呈現內容,優化整體的曲調和旋律,靈活處理音樂中樂器和人聲的音色,促使音樂制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能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提高民樂的制作效率和質量。以蒙古族民族音樂作品《敖包相會》為例,這是一首傳統的蒙古族民樂,演奏樂器較為多樣,包括古箏、二胡以及馬頭琴等,但是為豐富音樂整體的層次感與覆蓋效果,可以利用電子音樂技術,采用電鋼琴、音樂合成器等,將整首音樂的音調作出調整,增加音樂的民族性特點,加強電子音樂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更好地向聽眾表達民族音樂的主題。以此為基礎,為更好地凸顯民族音樂的特征和屬性,還可以利用相關技術將整首音樂的框架合理分割,與設定的標準作出比照,適當進行曲調、音色的調整,利用民族樂器進行音調覆蓋或者填補,從多個方向增加民族音樂的飽滿和靈動,確保主題鮮明,將對后續民族音樂制作的創新與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電聲樂器完成音色變形處理
音色處理對民族音樂制作一直是較為困難的一個過程。主要是因為民族音樂演奏樂器獨具特色,音色均較為特殊,制作中難以統一標準,導致曲調中出現不和諧、失真等問題,對歌曲的設計及制作造成阻礙。所以,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所收集的音樂進行音波、頻率的描述,進行特殊位置的轉換,根據民族音樂制作的特色及標準,結合聽眾所提出的各種不同音樂制作要求,利用電聲樂器進行音色的變形處理。首先,要對民族樂器的聲音進行收錄與調整,確保其處于最佳狀態,利用電聲樂器中的音樂合成器,將收錄的音樂曲調剪輯拼接,把對應的音色劃定為幾個種類與層級,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根據民族音樂的制作風格,運用電子音樂技術,采用重疊、交叉等方式實現音樂融合,為聽眾帶來嶄新的聽覺體驗。電子音樂技術對音色的變化可以混合處理,編輯、加工、拼貼、隨機變形與組合處理等步驟可以依據需求調轉,進一步確保音樂作品的意蘊。
(四)擴大音域在民族音樂制作中的應用范疇
所謂音域,主要指的是樂器和人聲所能夠達到的最高音和最低音范圍,每一個音區的波動特性以及音色變化均會在音樂演奏中表現出來。在基于電子音樂技術的民族音樂制作過程中,音域對民族音樂的制作會產生極強的影響。因此,利用電子音樂技術合理布設、控制音樂應用范疇有利于提升民族音樂的制作效率和質量??梢韵壤糜嬎銠C音樂技術,將收錄的人聲和樂器聲音進行基礎的匹配、描述,完成基礎的剪輯與拼接處理,形成初始的音樂框架。
作者:劉維剛 房婷 單位:南昌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