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1 12:00: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西澗湖流域河長制工作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0前言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解決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自2007年,河長制作為無錫市應對太湖藍藻問題提出開始[1-2],江蘇、浙江、貴州、安徽等地先后開始對流域治理實行河長制制度,解決了以往部門聯動失靈、水資源配置不均、水污染嚴重等問題,各地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河湖管護源動力得到加強,河湖保護規章制度得到健全以及執法監管得到提高。2017年,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瑯玡區通過觀察落實文件精神、統籌責任落實、開展重點河湖綜合治理、河湖清四亂清江清河清湖等專項行動保護和改善了水生態,并將縣級河湖全部打造成為水利風景區。本文主要以滁州市西澗湖為例,結合河長制工作要求,對西澗湖流域河長制工作實施的具體內容、取得成效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實施成效和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現狀存在的問題
1.1西澗湖概況
西澗湖(城西水庫)位于滁州市主城區瑯玡區,地處滁州市近郊,東與來安區交界,南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連,西北兩面和南譙區毗鄰,瑯琊區地理位置見圖1。西澗湖素有“滁城頭上的一盆水”、滁州人民“大水缸”之稱,位于長江流域清流河支流小沙河上,壩址以上集水區面積為168km2,總庫容為0.7112億m3,是一座按大型水庫標準管理的重點中型水庫,涉及瑯玡區西澗街道、豐山街道2個街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為主,結合防洪、灌溉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同時也是瑯琊山抽水蓄能電站的下水庫,水庫上游有瑯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態環境良好,流域內有紅旗水庫、戴家洼水庫、老虎莊水庫等小型水庫。
1.2水資源供需矛盾
西澗湖現狀是滁州市一、二水廠水源地,兩座水廠設計規模為15萬m3/d,供水范圍覆蓋滁州市主城區,根據西澗湖2013年~2020年為滁州市第一和第二水廠供水的實際供水量,西澗湖平均向一水廠和二水廠供水1195.88萬m3/a和2958.67萬m3/a。西澗湖還兼顧農業灌溉和為瑯琊蓄能電站提供循環水,多年平均農業供水700萬m3,提供循環水1100多萬m3。據水文資料分析,城西水庫多年平均來水量5222萬m3,50%、75%、85%、95%來水量分別為4658萬m3、2782萬m3、2051萬m3、794萬m3,水庫本流域的水資源量遠遠不能滿足城市供水和灌溉供水的需求,近幾年主要是通過沙河集水庫調水供需補源,而沙河集水庫本身為滁州市第四水廠的水源地,自身供水需求較大,遇到特殊干旱年份,西澗湖的供需矛盾將進一步突出?,樼饏^為滁州市老城區,主要為居民生活用水以及農田灌溉用水,居民用水效率不高,農田灌溉節水投入不足,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等指標與全國先進地區差距明顯,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2020年全市非常規水源利用量0.41億m3,再生水利用率有待提高,再節水型社會建設亟待全面加強。
1.3水污染防治有待加強
西澗湖流域現狀水污染防治方面主要面臨的問題是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以及畜禽養殖污染。生活污水問題主要是未能完全實現村戶管網并網工作,水庫周邊還存在散戶生活污水未截污納管直排現象,對水質造成污染,散戶截污納管達標排放工作丞待開展;城西水庫管控范圍內,農業以小規模家庭種植為主,集約化程度低,測土配方施肥普及率低。城西水庫匯水區域內化肥年使用量6835t,按最高利用率60%、流失率20%估算,每年約有1367t化肥隨雨水流入水庫,其中氮的折純量為189t/a,磷的折純量為48t/a;農藥年使用量約32t,按30%流失率計算,每年約有9.6t農藥隨雨水流入水庫,化肥和農藥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威脅水庫水質;畜禽養殖問題主要是二級保護區內仍有1家小規模養殖場、部分農戶散養家禽,個體養殖配備污染治理設施不健全、不完善,畜禽養殖綜合治理率較低,部分養殖糞污直排入支流,對水質及周圍環境造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需加強。
1.4飲用水源安全與水環境治理
西澗湖作為重要的飲用水源地,依據《西澗湖和沙河集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城西水庫已經完成飲用水源地保護一級保護范圍、二級保護范圍劃定工作,并對保護區進行封閉管理及隔離防護設施。但現狀因為當地居民因種植開墾需要,一級保護區的隔離防護欄存在部分區段毀壞的情況,亟需對該部分損壞的防護欄進行修繕補充,二級保護區雖進行了隔離設施,但未實現全封閉管理(核實),丞需開展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封閉區式管理工作;城西水庫管控范圍內存在“散亂污”企業、堆場、廢品垃圾堆放問題,垃圾隨雨水流入水庫,對水庫水質造成影響,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與水環境綜合治理需全面加強。1.5水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亟待推進西澗湖并無具體的濕地工程規劃,水源涵養林建設覆蓋率不夠,亦未定期組織開展水庫資源現狀調查和水庫健康評估、公示,河湖健康評價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需進一步推進。水庫一級保護區內林木綠化率較高,但二級保護區林木綠化率有待提高,濕地適宜建設點尚未進行建設,生態濕地修復工程建設不到位,針對入庫支流小沙河的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有待加強。
2河長制治理成效
自河湖長制工作全面推進以來,瑯琊區通過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建立西澗湖流域三級河湖長制工作體系、開展西澗湖清四亂清專項行動,并通過部門聯合執法、開展專題培訓等舉措,保護和改善了水生態。西澗湖流域“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正逐步實現。西澗湖流域現狀已構建了區、街道及村(社區)三級河長體系,區級河長1名,街道級河長2名,村(社區)級河長8名;2018年至今,三級河長年度巡河任務均100%完成,并沿著流域范圍設置湖長公示牌、河湖保護宣傳牌,并實行社會化監督,明確了管護責任和管護經費,實行了社會化管護。管護責任單位制定了管護考核制度,定期對管護工作開展監督檢查,同時也把管護工作開展情況納入河長巡河內容,對管護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協調處理。河湖長制涉及到多個部門,通過瑯琊區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致力維護西澗湖保護工作,2018年以來,區水利局聯合區城管執法局、重點處、農業農村局開展了棄置采砂船清理專項行動和清流河攔網清除專項行動,聯合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制定印發了《滁州瑯琊區河道采砂及水利工程建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加強河長制工作的長效管理。此外,通過主流媒體開展湖長制宣傳,結合總河長令“清河清湖”專項工作開展了河湖長培訓,2018年~2020年年均培訓人員約15人次,對西澗湖湖長制階段性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對專項工作任務進行了布置和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河湖長從“有名到有實”的工作意識,促進了河湖長制各項任務的落實。
3對策及建議
3.1完善河湖長組織體系,推動河湖長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在“9.18”講話中提出的“完善河長制湖長制組織體系”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強化河湖長制”要求,探索優化本級河長辦的設置形式,強化河長辦統籌協調力度和履職能力,進一步厘清和明晰河湖長制工作與河湖管理工作的界限;完善履職考核評價制度,上級河長辦對下級河長辦履職情況,河湖長對河長辦成員單位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定期檢查評估和考核評價,完善激勵問責相關機制,對工作突出、成績優秀的部門和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推諉、履職不力的部門和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追責問責。推進市河長制系統與省系統的對接工作,加強兩級河長制系統間的數據對接和交換,實現省市河湖長制信息系統間的數據共享和聯動更新,保證同步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同時,加強通報調度,按月通報各地鎮、村兩級河長湖長統計數據及巡河履職情況,按季度通報市、縣兩級河長湖長統計數據及巡河履職情況,督促各地及時完善相關信息。
3.2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節水型社會建設
以《滁州市“十四五”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工作方案》為控制上限,加強流域用水需求管理,完善城西水庫非農取水戶水資源監測監控能力,做好取用水管理規范化管理工作,組織水政監察人員不定期開展核查、監督取用水大戶的取水計量安裝運行、取水計劃及年度用水總結、退水地點及水質情況,取用水管理制度及臺賬的建設和設立情況;做好城西水庫備用及應急水源建設,實現與備用水廠的互聯互通,完善供水儲備與供水配套設施;加快實施滁州市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供水保障工程,引入長江水,緩解主城區用水壓力,逐漸構建滁州市自南向北的配水新格局。
3.3加強水域岸線管護,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
加快城西水庫“庫中庫”的拆除工作,并鞏固矮圍拆除成果,水庫管理機構定期巡查已拆除矮圍,杜絕加高矮圍或在已拆除矮圍上設置攔網的行為;開展沿庫灘地種植問題專項整治,依法依規通過庫區范圍內可耕作土地認定、確定水庫灘地土地權屬問題、進行征收水庫灘地補償措施等,并通過樹立標識牌警示居民耕種。依據《城西、沙河集水庫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明確城西水庫水污染防治分年度目標和任務,全面排查入河湖污染源,落實責任主體和責任人,加快推進城西水庫二級保護區生活污水截污納管工作、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行水污染防治任務清單制度。根據水環境改善目標和水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制定重點污染源整治、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各項任務清單,并對任務清單實施動態管理,分年度下達年度任務清單,逐項調度、逐一銷號。
3.4加強飲用水源地安全,做好流域水環境治理
根據城西水庫飲用水源地隔離工程現狀,結合城西水庫河長制實施目標,需要對城西水庫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陸域布設隔離防護措施,從取水口沿岸坡布置到取水口上游3km處,并折向水邊線,下游的隔離防護從取水口沿岸坡布置到取水口下游100m處,并折向水邊線,隔離防護措施要求距離校核洪水位線不小于50m;同時繼續完善二級保護區隔離防護設施,使保護區隔離防護設施完全封閉。結合鄉村振興,以街道為單元,綜合運用截污治污、水系溝通、堤壩護理、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措施,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農村清潔工程等相結合,推進流域范圍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同時將入庫支流涉及的農村水系和小微水體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將其打造成鄉村振興的風景,讓群眾臨水得其便,近水享其美,共享“河長制”帶來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3.5推進河湖生態修復和保護,提高執法監管能力
持續推進城西水庫水源地水源涵養林建設,提高二級保護區內的林木綠化率,建設林草緩沖帶,完善城西水庫生態濕地系統,流域范圍內選擇適宜點建設雨水調蓄性濕地和溝渠河塘濕地,加大對管控范圍內支流、水塘等疏浚、清淤;科學調度城西水庫水資源,在滿足生活、農業供水的同時,保障水庫基本生態用水需求,至2023年,保障水庫最低生態水位常年達標,水庫寬淺灘涂地帶濕地建設基本形成。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完善行政與司法銜接機制;強化河長會議各成員單位協作,加強信息溝通和共享,形成執法合力。進一步完善河湖聯防聯控機制以及河湖聯席會議制度;結合已有的水利信息化服務平臺,根據河湖管理實際需要,完善軟硬件環境,整合相關業務信息系統成果,建設河湖長制管理工作數據庫,開發相關業務應用功能,實現對河湖狀況、河長信息、河湖治理管護等“一河一檔”動態管理,構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運轉高效的綜合管理平臺。加快監測體系建設,共享監測信息,實行河湖動態監管。
參考文獻
[1]張桂林.關于新疆白楊河流域河長制工作實踐探討[J].水利科學與寒區工程,2021,4(2):127-129.[2]趙鵬.涇惠渠灌區河長制工作實施成效及對策探討[J].地下水,2021-04-109.
作者:錢龍嬌 單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利水資源安徽省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