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8 15:50: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土地資源應用范文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年來,在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狀況下,我國的經濟發展逐步向著高質量的方向邁進,但是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土地資源稀缺等,這加劇了我國的土地資源供需矛盾。在這種狀況下,我國必須要發揮信息化測繪技術的優勢,加大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力度,從而保證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提升土地利用率的目的。同時,對于礦山工程來說,數字化測繪技術的應用能夠在最大限度內對現代礦山工程的采礦精確度和效率等進行有效的改善,在盡可能規避礦山施工風險的同時,保證能夠將信息化測繪技術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
1信息化測繪技術和其標準化的概述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信息化測繪技術作為其中的產物應運而生。從其理論定義的角度來看,信息化測繪技術是一個能夠提供高效和實時地理信息的綜合性的服務技術,其凝聚了傳統技術的優點,并且對于傳統技術當中的不足進行了不斷的完善。信息化測繪技術將數字化技術和信息技術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以GPS最為核心,借助測量的礦山和土地的界點和特征點采集相關信息,保證能夠獲取到高精度且具有動態性的地面影像信息,做到快速提取各種空間信息,進而對測量到的三維景觀進行虛擬。對采集到的各種數據信息進行標準化、智能化和可視化的處理,不僅將科學技術本身的優勢發揮了出來,還能夠提升對礦山和土地進行測量和開發管理的質量和成效。隨著目前地理信息和多專業之間的深度融合和應用,加上測繪事業不斷的轉型升級趨勢,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化工作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重視。基于不斷完善的地理信息標準體系,使得標準的數量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與此同時,在多項重大測繪地理信息工程逐步實施完成的狀況下,逐步在實際的過程中演變成了技術標準,將應用在工程當中能夠大大改善以往標準較為滯后的狀況。
2信息化測繪技術對于礦山和土地開發的重要性
(1)在礦山和土地開發中應用信息化測繪技術不僅有助于直觀地展現礦山和土地開發的狀況,將計算機技術作為基礎能夠綜合使用各種參數,模仿礦山和土地的狀況,將勘測中的各種地理樣式等更加直觀的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使內容的闡述更加明確,還能夠使相應的測量圖紙更加標準化和準確,這樣一來才能夠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測繪技術獲取更多的地理和地形等方面的信息支持。
(2)信息化測繪技術的使用能夠使礦山和土地開發中的數據勘測質量得到提升,能夠為國家提供更加精確和標準的礦山和土地信息,能夠保證各地政府相關部門的礦山和土地規劃信息的獲取更加可靠,進而為相關的管理人員提供更加科學的問題解決辦法。同時,信息化測繪技術還能夠依據相關用戶的實際需求,對獲取到的信息和數據等進行再次加工,從而保證滿足不同的用戶使用需求。
3信息化測繪技術在礦山和土地中的標準化應用
3.1信息化測繪技術在礦山中的標準化應用
3.1.1用于對各種與礦山采集相關的數據進行標準化分析
目前,我國結合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和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將信息化測繪技術的標準體系,應用到礦山實踐的過程中,對整個礦山測繪的數據進行精確的分析,保證數字化測繪技術在礦山中應用能夠提供標準化的服務。針對礦山相關數據和信息采集中存在的問題,做好標準頂層設計,制定適應于礦山的標準體系,發揮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和智能化等新型技術的優勢,理清各個具體標準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等,進而達到提升數據采集效率和節約成本的作用。因此,將信息化測繪技術在現代化的礦山測量工作當中進行標準化的應用,對于提升測量的精確度和測量效率等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借用信息化測繪技術及時存儲各種數據和結果,推動礦山工程的標準化進程。
3.1.2有助于對礦山常規和緊急預警工作進行標準化的完善
對于信息化測繪技術來講,礦山工程的測繪信息應急保障作為標準化應用的重要內容,對于礦山工程而言,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安全事故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必須要引起相應的關注。如果忽視了礦山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很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必須要深入研究數據的精度、地理位置之間的空間關系、通信能力和應急需求的時效性問題,進而為常規和緊急預警工作提供相應的統一編碼體系,建立完善的數據和服務技術標準和規范。通過制定相應的標準,能夠使各種風險的預估能夠安全和可靠,從而使相關的施工人員能夠做好對礦山的常規和緊急預警工作,進而提升標準化應用的實效性。
3.2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中的標準化應用
3.2.1有助于對土地利用調查開展標準化的服務
推動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利用的更新調查中的標準化應用,需要明確土地利用調查的測量規范。在盡可能滿足土地利用所需要的各種數據和技術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新標準化法的相關內容,既要了解原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成果,還要重新對調查區的土地利用現狀開展實地調查,進而建立完整的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和影像數據庫,秉承實現土地利用圖件、數據和現狀的標準化和一致性對的原則,從而加快土地利用調查和管理工作的進行。
3.2.2有助于土地勘測定界
通過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勘測定界當中的標準化應用,與現有的地理信息標準體系的測繪成果管理標準和規范結合起來,制定出相應的標準體系,以此可以對土地現場的利用范圍、劃界點位置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并且將繪制土地利用狀況依據對土地的利用面積進行合理的計算標準等,為土地管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做更加科學、準確的數據支持。在測量和標界工作中,信息測繪技術將用于野外數據收集和圖形數據處理當中,利用GPS定位、GPS數據采集等,保證差分觀測的形成,進而促使更精確的三維坐標計算和移動臺站精度的形成。
4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測繪技術在礦山和土地中的標準應用不僅能夠在確保礦山和土地測量的準確性方面發揮作用,還能夠有效的提升礦山和土地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從而確保礦山和土地資源管理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充分發揮信息化測繪技術的優勢,構建礦山和土地資源相關的各種資料庫,保證各種數據的高效利用。
作者:蘇海霞柴芳單位:鄂爾多斯市國土空間規劃院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局綜合保障中心
土地資源應用研究2
鄄城縣地處魯豫交界,毗鄰河南濮陽市,轄17個鎮(街道)、452個行政村、1126個自然村,總面積1037.67平方公里。鄄城縣農村宅基地共266426宗、總面積7131萬平方米,戶均宅基地267.64平方米。戶均宅基地面積超過《山東省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規定平原地區宅基地最高限額200平方米的規定。2018年,根據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促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魯辦發[2018]27號)的通知(下稱《通知》),鄄城縣圍繞鄉村振興總要求,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充分發揮“三權分置”各自功能和整體效用,初步形成了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平等保護的“三權分置”格局,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全縣62試點行政村、90個自然村,一戶多宅1775宗,空閑宅基地1934宗,資格權認定46839人,收繳有償使用費426.40萬元,有償退出宅基地380宗,盤活宅基地1583宗,解決就業人數727人,宅基地產生經濟效益11328.86萬元。
1鄄城縣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具體做法
1.1強化頂層設計,注重政策推動
1.1.1加強組織領導
全省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動員會后,市委、市政府相繼召開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就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菏澤市鄄城縣關于開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促進鄉鎮振興的試點實施方案》(菏辦字[2018]30號),并報省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備案。鄄城縣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了辦公室,辦公室下設綜合服務組、技術指導組、宣傳引導組、業務督導組,明確職責分工,具體負責宣傳、指導、督導、考核等工作。各鎮、街道成立了由黨委書記和鎮長(主任)擔任組長的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領導小組及相應的“三權分置”辦公室,負責組織開展各鎮、街道的試點工作。市、縣、鄉、村建立了四級聯動機制和民主議事規則,明確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群眾廣泛參與的責任機制,形成領導有力、上下聯動、全力配合、責權明晰的工作機制和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1.1.2加強工作督導
改革試點開展以來,市、縣深化改革工作委員會定期聽取專題工作匯報,鄄城縣試點領導小組先后召開了5次現場調度會,成立4個外業督導組和8個內業技術指導組,深入一線召集碰頭會、座談會,面對面解決實際問題。
1.2強化宣傳引導,注重交流培訓
1.2.1轟轟烈烈抓宣傳。鄄城縣主要實施了“八個一”宣傳行動:縣組織一支宣傳車隊、鄉鎮組織一輛宣傳車;刷寫一批宣傳標語。開展一次文藝宣傳;發放一份宣傳單。電視臺開辦一個專題欄目《鄉村振興、宅改先行》,組織一次入村巡回宣講,每村發放一個專題錄音宣傳U盤,通過村內“大喇叭”,播放“三權分置”試點相關政策。制作一批流動宣傳展板,在各鄉鎮集市、試點村流動展出。
1.2.2參觀交流抓提升。工作中切實注重挖掘典型、總結經驗和提煉推介。去年以來,鄄城縣先后組織5次外出學習考察,通過相互借鑒學習,促進工作推進。鄄城縣的典型做法分別被《新華社高管信息》《農民日報》《中國自然資源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
1.2.3接觸底氣抓培訓。全縣就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工作先后舉辦培訓班5期,參訓人員達3000余人次。把培訓班辦到村級一線,讓試點村群眾明形勢、知政策、懂發展,自覺主動投身到改革試點工作中去。
1.3強化權籍調查,注重確權行動
1.3.1開展外業調查。鄄城縣制定了《鄄城縣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工作摸底調查及不動產權籍調查實施細則》(鄄農宅組發[2019]17號),對摸底調查及不動產權籍調查工作內容進行規范界定,全面啟動農村宅基地調查摸底,充分掌握農村宅基地利用現狀,重點查清一戶多宅、超占面積、閑置房屋、村內空地、附屬設施等占地情況。
1.3.2規范建立臺賬。調查完成后,形成村級調查臺賬,經鎮街政府及村委同意,確認資格權,發放資格權證。權籍調查成果轉入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登記發證。
1.3.3調查成果公示。調查結果
經村委會確認,鎮街“三權分置”辦公室審核后,對符合資格權要求的宗地進行公告,公示無異議后,村委會出具《公示無異議證明》報送縣三權分置辦公室備案,由鎮街政府發放《資格權證書》。全縣90個試點村共調查測量21377戶,形成調查檔案21377宗,發放資格權證書16537本,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書3069本。其中,一戶多宅1775處、占比8.3%;非本集體經濟成員使用宅基地1945處,占比9.1%;宅基地實際使用面積超出規定面積的8122處,占比38%;除一戶多宅、使用多占等現象日漸突出外,90個村莊占地面積19336畝,村內閑散土地2846畝,占比14.72%。
1.4強化有償使用,注重創新驅動
1.4.1合理界定宅基地農戶資格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宅基地農戶資格權,有權以戶為單位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用地面積,申請或使用宅基地建設農民住房。在資格權認定上,對農戶依法依規合理享有宅基地資格權劃定了9個標準,從基準日確定、花名冊形成到審核頒證和存檔備案,都做了嚴格的規定。
1.4.2嚴格推行宅基地有償使用。準確科學界定宅基地“一戶一宅”的范疇、屬性、審批管理,在有償使用標準上,確定了農村宅基地每處不得超過264m2的基準面積,對超占、一戶多宅等情況實行“階梯計費]”。
1.4.3探索放活宅基地使用權。一改過去農村宅基地無償、無期使用為有償、有期使用,落實閑置宅基地收回權。對一戶多宅的宅基地或者長期閑置、廢棄的宅基地,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采取無償或有償的方式收回重新利用。在宅基地退出和流轉上,對宅基地退出的農戶申請、鄉鎮審批、協議簽訂、注銷證書、處置驗收和登記造冊等6道關口以及宅基地流轉的方式、范圍、條件、程序和收益分配等,均做出了嚴格規定。同時,強化宅基地分配權和收益權。按照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積極行使新增宅基地分配權和閑置宅基地再分配權,妥善解決無房戶、住房困難戶的宅基地,保障農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2鄄城縣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工作成效
2.1以規劃引領助推鄉村振興
優化了62個試點行政村的土地開發利用空間格局,構建農田農地集中連片、建設用地集約集聚、生態環境美麗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鄉村發展新格局。
2.2以拓展融資助推鄉村振興
充分利用確權成果,建立了鄄城縣農村宅基地(閑散土地)動態管理信息服務平臺系統,共設置土地交易、土地抵押、土地流轉、土地盤活、土地有償退出、土地租賃等6大板塊??h建立了流轉服務中心,鄉鎮建立了流轉服務站,村居配備了土地流轉信息員,及時發布流轉信息,促進了流轉雙方的有效對接。試點村現庫存閑散宅基地1934宗、51萬平方米,已流轉成交452宗、12.8萬平方米,創造政策紅利7.73萬元。積極推進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抵押貸款,建立了農村宅基房地一體抵押貸款平臺,群眾在領取不動產證后,可以隨時到農商銀行融資平臺辦理抵押貸款。目前共辦理抵押貸款21筆,累計貸款金額達200余萬元。
2.3以機制創新助推鄉村振興
堅持租賃為主,流轉、入股、抵押為輔的方式,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允許農民自主利用、村集體統一開發、工商資本投資經營等方式,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試點以來,鄄城19個試點村平均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7.5萬余元。試點村共打造田園綜合體項目2個,保護傳統村落1個,打造美麗鄉村規模為190余畝,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37個,凈增土地指標4284.75畝,形成占補平衡指標1041.26畝,先后有8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參與總投資9.6億元,解決就業3560余人,產生經濟效益達6.42億元。
3進一步盤活土地資源的措施
3.1土地資源盤活要以規劃引領
為風向標。堅持“多規合一”,加快修編村級規劃,努力盤活農村沉睡的土地資源。3.2土地資源盤活要夯實制度性文件和措施這塊基石。認真研究制訂制度性成果的配套文件和措施,在全縣推廣。重點解決農村住房的歷史遺留問題,對宅基地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徹底清查,對不動產實施全面登記,對宅基地所有權、農戶資格權予以落實與保障,實現農戶的“一戶一宅”。
3.3土地資源盤活要不斷豐富
“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針對零星宅基地流轉難的問題,加快推動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不斷豐富“三權分置”實現形式。進一步優化、配置、開放宅基地市場,解決宅基地轉化為集體經營建設用地后的用途限制問題,并對宅基地流轉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吸引社會投資者進入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市場,同時鼓勵農民不斷探索新的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提高社會經濟收益。
作者:劉明卿 任金生 王賓張杰 張國杰 單位:山東省鄄城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土地資源應用研究3
0引言
采石場在完成或終止采石功能后,其遭受破壞,未經治理而無法使用的土地稱為采石廢棄地[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公路、鐵路以及房地產開發等基建工程進入了飛速發展期,也帶動了采石行業的發展。一些具有石材資源的城郊地區憑借交通和公共設施配套齊全等優勢,往往成為建設采石場的首選,因此城郊地區的采石廢棄地問題也較為普遍和突出。過去長期高強度、粗放式的開采模式下,城郊地區的采石廢棄地對當地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景觀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及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
隨著城市半徑的發展外擴,這些問題都將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阻礙,城郊采石廢棄地的生態修復任務也越來越緊迫。2019年底,自然資源部出臺了《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通過政策激勵,引導各方資金力量,鼓勵礦山土地綜合修復利用、實行差別化土地供應、盤活礦山存量建設用地、合理利用廢棄礦山土石料,積極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2],為采石廢棄地的生態修復和合理再利用注入了助推劑。南安豐州礦集區位于泉州市城郊地區,其飾面石材開采歷史可追溯到唐宋時期,是泉州建筑石料重要供給地之一。由于歷史原因,區內重要交通線路和晉江流域沿線的可視范圍內,以及自然風景區周邊分布了大量采石廢棄地。這些采石廢棄地對當地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探尋一種適合當地采石廢棄地的生態修復和再利用對策是十分迫切的。1豐州礦集區采石廢棄地現狀分析
1.1采石開發情況與分布特征
南安豐州礦集區位于晉江流域中下游,距離泉州市主城區不到3km。該區地處歐亞大陸板塊南緣及太平洋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的俯沖帶,巖漿活動頻繁,區內火山巖、侵入巖出露廣泛,成礦條件好[3]。區內石材開發利用歷史悠久,以盛產優質的花崗巖礦聞名,其中當地的“礱石”被稱為“泉州白”。改革開放以來,當地石材企業和采石場數量急劇增加,逐漸形成了相對集中的石材開發基地。根據當地花崗巖礦床覆蓋層較薄的特點,區內石材礦山普遍采用露天凹陷的開采方式。淺表層巖體風化強、裂隙多,荒料率低,主要以爆破開采碎石為主;而深層巖體裂隙減少,荒料塊度大,主要采用機械破碎、切割[4]。近年來,隨著當地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迫切要求,該區內石材礦山已全部關閉退出。但長期重開發、輕治理的開發模式,使該區內生態環境積累了沉重的歷史欠賬。區內形成了大量以巖壁、斜坡、臺(階)地、凹陷采坑及渣場等為主要地貌且相對集中連片的采石廢棄地。根據《南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對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進行認定的公告》(2022年3月14日)資料顯示,區內遺留的荒廢礦山、石窟共128處,集中分布在區內鋪頂、素雅(橫路山)、后田、旭山、桃源(大鐘山)及玉湖一帶,累計影響面積約2.6km2,區內采石廢棄地分布情況詳見圖1。
1.2存在的主要問題
(1)破壞自然景觀。區內采石跡地、高陡巖墻與周邊自然景觀形成鮮明的對比。特別是位于重要交通干線沿線、居民區、晉江流域及風景名勝等敏感區周邊及可視范圍內的采石廢棄地,不僅給當地造成了視覺污染,也對泉州主城區的景觀形象造成不良的影響。
(2)生態環境嚴重退化。采礦活動剝離了地表巖土體,原有土壤結構被破壞殆盡,生態系統結構受損。區內面臨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的嚴峻挑戰。
(3)存在地質災害隱患。該區采石場遺留的大量高陡邊坡、巖壁巖墻及尾礦渣等。在該區多臺風、暴雨頻繁的氣象條件下,易誘發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問題;此外區內的凹陷深坑也給周邊居民造成一定安全隱患。
(4)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區內采石場的開挖,石料、石渣、棄土等的堆存,損毀或侵占了大量土地,其中也包括一些農用地和林地。這些土地治理難度大,且難以無法恢復原用途??偟膩碚f,豐州礦集區內采石廢棄地具有規模小、數量多、分布廣及靠近城鎮等特點,且大多未經過治理,處于廢棄狀態,對當地自然景觀、生態環境及土地資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既不利于當地的城鎮化建設進程,也影響著泉州主城區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該區的生態修復治理已成為當地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2采石廢棄地的生態修復
采石廢棄地生態修復工作的思路和內容主要有3個方面[5]:①消除安全隱患,即通過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使采石場內邊坡安全穩固,這也是修復工作的首要考慮因素;②疏通和整理水系,即完善防、排水系統,理順采石場水系,防治水土流失;③恢復礦山生態系統,即通過建立土壤-植物為基礎的生態系統,促進采石場的生態系統得到立體修復,按照地形地貌特點和修復側重點,又可分為巖壁復綠和采石跡地復綠。
2.1邊坡穩固工程
采石過程往往使當地的巖土體結構與地形地貌特征發生了巨大改變,因此對采石場進行修復時首要考慮巖石斜坡、采石坑及廢石堆的物理安全穩定性。宜按照“安全為重、因地制宜、生態優先”的原則,對區內地形地貌進行綜合整治。對于坡面節理裂隙發育、巖土結構不穩定的邊坡,宜采用分臺階削坡減載、噴混凝土及錨桿加固等工程手段整治;對于坡度較緩、巖土體結構相對穩定的邊坡,宜采用清理危巖、浮石及架設安全防護網等措施進行整治;對于廢石礦渣可進行清運、回填或分臺階處理;對于凹陷采坑,如后期不再利用的,可充分利用采石場原有廢棄的土石或場地整治產生的石料進行回填。對于體積龐大的單個采礦深坑,回填方量巨大的,可先修建安全警示牌和安全護欄,后期再考慮綜合利用,如作為城鄉建筑垃圾填埋場、漁業養殖等。通過前期場地的工程整治,基本消除區內主要的地質災害隱患,為后續的修復工作創造穩定安全的條件。
2.2排水和防護工程
區內地表土壤遭受破壞或缺失,而使得水土保持能力基本喪失。該區地處閩東南地區,季風氣候顯著,每年臺風、暴雨頻繁。如果不梳理好區內采石場水系,容易產生內澇、積水、水土流失等問題,甚至引發山體失穩、誘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直接影響采石場的生態修復效率。因此需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氣象和水文地質條件,做好排水和防護措施,包括截(排)水溝、匯水溝、蓄水池、擋土壩、急流槽和沉砂消能設施等,并定期進行維護,確保礦山水系通暢。2.3巖壁復綠工程巖壁復綠是采石廢棄地生態修復的重點也是難點。巖壁往往具有陡立、高差大、難以攀附等特點,在固土、保水、保肥等方面能力較差,這也導致巖壁復綠工程中出現穩定性差和植被存活率低等問題。目前,國內外不少專家學者針對巖壁不同的巖性、高度、坡度、表面粗糙程度和施工條件等提出了治理對策,取得了不錯的應用成效。根據區內巖壁特點和以往治理的經驗提出以下建議:當巖壁坡度小于45°時,宜采取客土噴播、生態植被毯或掛網植草的復綠手段;當巖壁坡度在45°~70°時,宜采用噴混植生和生態袋綠化的復綠技術;當坡度大于70°時,宜采取魚鱗坑法、飄臺植生槽法或階梯整形覆土復綠法等,同時結合藤類植物上爬下掛進行治理。如果一些石壁缺失治理難度較大,也可通過石刻雕塑、彩繪等藝術手法進行遮擋。
2.4采石跡地復綠工程
采石跡地的生態恢復實質是人為加快區內生態演替的過程。經過開挖、破壞后的采石場廢棄地受限于自身極端的土壤條件和小氣候,其自我植被恢復能力幾乎喪失[6],因此采石場跡地復綠的主要工作是重新構建土壤-植被的生態系統:(1)要重新構建一個具有較高生產力的土壤生態系統[7]。針對區內普遍缺乏覆土的情況,在場地平整和消除地災隱患的基礎上,可采用客土移植和土壤改良的方法進行土地復墾。其中客土移植即在不破壞異地土壤的前提下,取適量土壤移植至礦山受損部位[8];而土壤改良則是采取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技術手段,恢復有利于植被生長的表土層和生根層,培養良好的土壤基質層。(2)要構建穩定的植物群落系統。在植物的選取上,要遵循植物群落的定居和演替規律,在了解當地氣象、灌溉、土壤環境等條件的基礎上,優先選取鄉土植物,慎重引種外來植物[9],從系統角度考慮修復區與鄰近地區植物競爭關系。在種植初期應選擇能耐貧瘠、干旱、適應性強的先鋒植物與速生的本地植物進行搭配;中后期則要考慮植物群落多樣性和結構穩定性,形成喬、灌、草、藤相結合的立體生態系統,使得重建的生態系統能夠長期維系,可持續發展。以豐州礦集區為例,區內喬木樹種可選擇臺灣相思樹、黑松、香樟、馬尾松和刺槐等;灌木種類可選擇如三角梅、豬屎豆及檸條等;草本種類如五節芒、狗牙根、寬葉雀稗和木豆等;藤本植物可選擇爬山虎、炮仗花及常春藤等。
3采石廢棄地的再利用對策
采石廢棄地是一種特殊的土地資源[10]。針對采石廢棄地的生態修復,不應停留在簡單的回填土和植樹復綠上,而是要挖掘其潛在利用價值。豐州鎮緊鄰泉州市城區,具有人文歷史悠久、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的區位特點。在當地國土空間規劃、產業發展布局等基礎上,踐行新發展理念,轉化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推行市場化運作將采石廢棄地重新再利用,不僅可以鼓勵社會資本積極主動參與,解決礦山治理資金缺口的問題,還可以重塑當地的生態環境品質,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和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3.1加強水源涵養,構建生態屏障
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采石廢棄地的利用應遵循“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原則。區內一些遠離城鎮居民區、交通不便、周邊生態環境敏感性較高的采石廢棄地,宜采取造林綠化、涵養水源和水土保持為主的修復利用對策。如區內位于大鐘山深處的廢棄采石場,緊鄰自然保護區及桃源仙境景區,人煙罕至,周邊分布有桃源水庫、大林水庫和仙人井水庫,周邊原始生態環境較好??稍谙貫碾[患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原礦區內的植物生長機制、肥力等因素,做好水源地水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人工管護,構建林種樹種多樣、功能全面的森林生態體系,增強流域水土保持能力,提升水源涵養能力和碳匯能力。此外,區內一些相對孤立分散、開采破壞范圍較小、水土流失程度較輕的采石廢棄地,也建議恢復為林地,以自然恢復為基礎,輔以適當的人工干預措施,逐步通過自然生態演替來實現與周邊生態環境的融和。
3.2提升土地質量,發展生態農業
當前我國正處于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快速發展階段,將采石廢棄地修復發展為生態農業也是有利于當地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選擇。在當地土利用規劃的基礎上,可將具有一定耕種、灌溉條件的采石廢棄地發展成生態農業。如區內位于素雅村、鋪頂村附近的采石廢棄地,鄰近村落和農田,其地勢相對平坦或坡度較緩,場地內有較豐富的土源基礎,可在生態修復的基礎上,結合地形和土壤特點,開展造地造田、土壤改良、種草養畜,利用礦坑蓄水造湖等工程,提高生物和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率;還可以與當地農業結合,發展集果蔬種植、采摘體驗、休閑觀光、地學科普、文化傳承等功能的綠色生態農業產業園。既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積,又可以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問題,產生明顯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3.3開發旅游資源,改善城鎮形象
近年來,發展生態旅游成為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和開發利用的一個主流方向。對于一些生態敏感性一般、修復投入較大的,特別是具備一定的人文地理資源基礎的采石廢棄地,可以將自身特有的自然、人文、地理和采石遺跡有機結合,開發特色生態旅游資源潛力。如區內位于石礱一帶的采石廢棄地,交通便利,文化悠久,可挖掘豐州古鎮文化歷史———“閩南文化發源千年古地”、晉江流域文化及“礱石”開發史等,用藝術思維進行景觀修復和場景改造,打造礦山主題景觀公園、豐州古鎮文化廣場、石雕博物館等公共場所;或結合采石廢棄地的絕壁、深坑和水域,建設極限運動、探險和水上樂園等游樂設施。既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也可以帶動當地旅游發展,促進當地生態、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
3.4綜合整治利用,盤活土地資源
采石廢棄地的生態利用,可與周邊發展、新農村建設和城市發展規劃相融合,對盤活土地資源和拓展土地空間都有重要意義。根據區域發展的需要,可將區內一些植被綠化和土地復墾成本高的、占地規模較大或集中連片的,尤其是周邊工業基礎較好、公共配套設備較完備的廢棄地再利用成為科普文教、商業會議、工業生產、垃圾填埋、倉儲物流等用地,或進行土地資源儲備。如位于后田、旭山一帶的連片的采石廢棄地,地表大面積的巖石裸露,單純復綠治理投入巨大。同時這些地區具有緊鄰泉州市區,周邊工廠眾多,供水、電力設施及物流等較為完善的優勢。在生態修復、土地資源整合的基礎上,與周邊產業聯動,結合當地的發展需求,如開發為綠色智造產業園、物流倉儲基地等;或是根據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的需要,進行房地產開發、新農村建設、衛生養老及陵園等公共設施建設。不僅可以提高當地土地資源利用率,還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城市產業結構的均衡發展。
4結語
城郊地區的采石廢棄地遺留的土地資源浪費、景觀破壞及生態環境失衡等問題,不僅對當地居民生產、生活造成了負面影響,也關系到主城區的景觀形象和發展格局。對城郊地區的采石廢棄地的生態修復和再利用,應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突出安全功能和生態功能,堅持生態優先、因地制宜、綠色發展的原則。在當地自然景觀、地理、人文、區位條件和環境功能要求等的基礎上科學制定對策,挖掘廢棄礦山的資源屬性,使其重新煥發生機,對當地城市的經濟、社會及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作者:郭逸仙 單位:福建省197地質大隊
土地資源應用研究4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土地利用規劃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其規劃質量直接影響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同時,土地的稀缺性和利用的難以逆轉性,決定了土地利用必須慎重。因此,土地利用應充分考慮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面對土地資源日漸稀缺的挑戰,如何發揮土地利用規劃在區域內產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導作用,是各級政府部門重點思考的課題。鑒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并探尋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區域經濟發展中土地利用規劃現狀
土地利用規劃始終對區域產業布局、資源優化配置等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土地利用規劃工作質量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因此,在土地資源稀缺背景下,充分發揮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而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總結如下:
(一)區域土地利用,規劃與區域產
業結構布局相互沖突為了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并保護區域生態環境,會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布局。在此背景下,各區域把握發展機遇,主動發展現有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例如:沿海城市往往有著較長的海岸線,在發展海洋產業時,則會出現布局競爭和矛盾問題。但是要強調的一點是無論是原有產業發展,還是扶持新興產業發展,都需要一定的土地資源作為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針對這種情況,為實現區域經濟健康、長遠發展目標,各區域往往會設置一些與當地實際情況不相符的產業,造成區域內產業布局相對混亂,且容易出現重復建設現象,繼而使得區域內同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不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還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針對這種情況,區域土地利用規劃與區域產業布局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對區域經濟土地利用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缺乏可持續
區域經濟獲得持續發展動力的關鍵在于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因此,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中,應著眼于區域經濟的長遠發展,科學合理地規劃區域土地資源,并要明確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未來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規劃,才能大幅度提升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指導。但當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土地利用規劃,嚴重缺乏可操作性、科學合理性,使得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工作形式化,導致土地缺乏可持續利用價值。除此之外,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仍然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缺乏可借鑒的經驗,使得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工作難以保障質量。鑒于此類問題,為了確保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可持續目標的實現,有必要做好前期規劃方案編制工作,圖1為規劃方案編制階段工作流程圖。
二、區域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作用的實現路徑分析
(一)加強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區域產業結構調控作用
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現狀是區域產業結構的空間表現。土地位置的不可變動性和使用的不可逆性,決定了土地的分配制約著區域產業結構布局與發展。區域經濟的土地利用規劃應發揮出對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控作用,具體可以依托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來引導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布局。詳細言之,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應突出主導產業的更替,并有利于新興產業發展,基礎產業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促使區域內三層次的產業結構比例更加合理,這樣才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在此過程中,應重點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根據區域內各地區現有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制定整個區域內土地利用規劃,并根據各地區情況制定差異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其中,差異化土地利用政策指的是按照土地利用規劃確定的不同主體功能區,科學確定土地利用方向和使用強度,并推行相適應的土地政策,以此引導區域內各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布局,確保區域土地利用規劃與區域產業結構布局相適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區域土地規劃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區域經濟在經濟發展中,應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家頒布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利用規劃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以此強化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控作用,進而推動區域經濟又快又穩發展。
(二)強化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推動作用
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決定了其具有戰略性、長期性等特點。因此,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時,應強調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持續性作用。但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緊缺的土地資源使得區域經濟發展受阻,這種情況下,如何真正發揮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持續性作用,應重點考慮以下幾項問題:首先,結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制定出遠期、中期、近期的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目標,并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土地利用開發工作。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制定時,相關人員雖然做好了詳細的準備工作,但在實施中可能出現突變情況,這要求對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總目標進行精細化處理,繼而逐步推進規劃目標,并確保其順利實現。其次,有機整合各個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過程。眾所周知,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執行時間較長,對土地開發利用具有指導性作用。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往往與現實情況存在一定的細節出入,這容易讓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喪失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因此,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應具備一定的彈性,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實際進行相應調整,這樣一來,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目標、內容等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要求土地利用規劃的各個實施過程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確保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持續性和深度。最后,提高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的可行性,禁止形式主義。區域經濟發展是國家復興發展,造福民眾的重要發展大計。因此,區域內各地區應避免形式主義,不得因個人私利而隨意改動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從全局入手,全面優化土地利用規劃,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三)著眼長遠戰略目標,協調發展區域經濟
在新的歷史時期,區域土地資源十分緊缺,已經成為制約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下,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工作要求不斷提高,直接推動了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規劃深度和內容也隨之豐富,多項先進科技手段被廣泛應用在土地利用規劃中,使得土地利用規劃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重點是合理處理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才能為區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夯實基礎。首先,面對土地資源緊缺的形勢,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時,要求結合土地資源發展狀況和區域經濟發展對土地的真實需求,正確合理地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并據此進行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工作,確保區域內土地供需平衡發展,才能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區域經濟的長遠發展提供土地資源支持。其次,土地資源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時,應著眼長遠戰略發展目標,依法依規展開土地利用規劃工作,并要遵守合法有償原則,處理好地方、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并著眼于發展需求,科學確定發展規模、功能定位、產業聚集等,以此為區域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夯實基礎。
(四)全局統籌,區域內統一規劃
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本身是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因此,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時,應從區域經濟整體角度來思考具體問題,將整個區域視作為整個經濟實圖1規劃方案編制階段工作流程圖體。但基于區域內各地區的構成,可以發現區域內牽涉多個行政單位,而不同行政單位的土地利用規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使得區域內的土地規劃難以統一,從而難以發揮出土地利用統一規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針對這類問題,可以考慮從全局入手,統一規劃利用區域內土地資源。首先,建立不同層次的協調管理機制,層層落實管理責任。區域內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需要可行且嚴格的制度提供保障,這樣才能發揮制度的約束和監督作用,推動土地利用規劃工作有序執行。其次,加強區域內各功能區的調控。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往往會根據實際需求來確定不同的主體功能區,具體包括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這種方式既可以打破傳統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中行政區劃限制,又可以基于整體角度進行全區域內土地的統籌規劃,避免了區域內土地資源盲目開發和重復建設,有利于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進而有利于區域經濟健康、長遠發展。如圖2所示,為了實現全局統籌、區域內統一規劃目標,針對以往規劃的不足實施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流程圖。
三、結語
通過本文分析可知,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始終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中,由于一系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出現了諸多問題,如與區域產業結構布局相沖突、缺乏可持續指導價值。因此,為實現區域經濟健康、長遠發展目標,相關部門應對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引起重視,并在實踐中著眼長遠戰略目標,優化土地利用規劃,并基于全局角度,統一規劃區域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為我國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作者:汪浩 王卓單位:江西省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研究 江西省地質局地理信息工程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