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16:52: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信息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國家要想實現長久發展,和平穩定的建設環境是必要前提,這也需要國家安全來加以保障。國家安全包含諸多方面,其中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本要素之一,影響著政治、軍事、經濟等其他要素,必須將其擺在國家戰略的高度。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深刻變革,使世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同時也讓信息化成為必然趨勢,從而使得信息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也愈加舉足輕重,由此緊接而至的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袄忡R門”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信息安全事件,本文將從該事件分析信息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并據此提出相關應對策略。
1“棱鏡門”事件
1.1“棱鏡門”事件概述
棱鏡計劃(PRISM)是自2007年小布什執政時期以來由NSA(美國國家安全局)實施的一項絕密電子監控計劃,正式代號為“US-984XN”。該計劃由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首次曝光。斯諾登于1983年6月21日出生在北卡羅來納州的伊麗莎白市,他曾擔任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技術分析師、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系統管理員等職務,后任職于博思艾倫咨詢公司(Allan)。因不滿美國政府秘密監測互聯網的行為,斯諾登于2013年秘密前往中國香港,在酒店房間內向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提供了關于美國“棱鏡”計劃的兩份絕密資料。不久之后,《衛報》率先發文:美國情報部門早在2007年就啟動了一個名為“棱鏡”的絕密電子監控計劃,要求國內多家主要電信科技公司每天按時上報用戶的通話記錄、通話時間、通話地點和手機號碼等信息,這個新聞一經報道,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了軒然大波。根據斯諾登公開的文件,美國國家安全局可以接觸到大量公民隱私信息,不僅包括了聊天記錄、語音通信等個人社交網絡數據,還包括了存儲數據、文件傳輸等信息,并且還能夠對這些即時通信和現有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和深度監聽,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雅虎、谷歌、微軟等信息產品的用戶,或與國外通信的任何美國公民均為“棱鏡”計劃的監聽目標。該計劃一經曝光,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這就是舉世震驚的“棱鏡門”事件。
1.2“棱鏡”計劃的特征
1.2.1監聽范圍廣泛
據斯諾登披露,美國“棱鏡”計劃監聽的范圍極其廣泛,不僅對中國、俄羅斯等“假想敵”國家進行監聽,而且還監聽了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甚至連自己的“盟友”也不放過,依然將其納入監聽范圍之中。此外,美國還對各個駐美大使館和領事館進行了深度監聽,如日本、墨西哥、法國等。總之,無論是政府首腦還是普通公民均在美國監聽范圍之內,由此可見“棱鏡”計劃監聽范圍之廣泛。
1.2.2計劃參與者眾多
“棱鏡”計劃除了監聽范圍廣泛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該計劃的參與者眾多,除了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等情報主體外,還有高達幾千所科技、電信、金融公司與美國情報機構有著密切合作,如微軟、雅虎、谷歌等,向其提供本公司用戶的大量個人隱私信息,美國情報機關以此組成信息數據庫,從中挖掘情報信息。此外,美國還廣泛發動“盟友國家”參與監聽活動,以英國為例,其國內著名的BT集團和沃達豐等電信公司就與美國情報機構存在著秘密合作關系,為其提供用戶的個人信息。
1.3“棱鏡”計劃對華監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高,在短短數十年內,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迅速崛起使美國心存忌憚,為此美國政府也把中國視為最重要的競爭對手,并將中國列為了主要監聽對象之一。那么美國對中國的監聽呈現了哪些特點呢?
1.3.1監聽的時間跨度較大
根據斯諾登提供的資料顯示,早在2007年美國就將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列為“重點監控國家”。自2009年起,美國國家安全局就頻繁入侵中國內地以及香港地區的計算機系統,成百上千個網絡系統遭到監控和攻擊。除此之外,2011年美國情報機構共實施了230余次網絡攻擊,其中有超過50%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由此可見美國“棱鏡”計劃對華監聽的時間跨度之大。
1.3.2監聽的方式多樣化
據斯諾登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為了獲取用戶手機短信信息,曾經監聽了中國兩家大型移動通訊公司,并對中國頂尖科研機構清華大學的主干網絡發起了大規模的黑客攻擊。此外,由于思科公司幾乎參與了中國所有的大型網絡建設項目,因此美國情報機構還通過思科路由器來對中國的計算機和網絡系統進行秘密監控,以獲取情報和信息。除了上述兩種監聽方式外,美國還采用發動“盟友國家”的方式來進行對華監聽,由于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國際光纜大多需要經過日本,因此美國便要求日本政府與其合作,企圖對通過光纜通訊的個人信息進行監控,但是這一要求被日本政府婉拒而未能得逞。1.3.3監聽的程度較深美國對中國的監聽所涉及的領域之廣、程度之深可以說令人瞠目結舌,監聽對象除了包括中國領導人和華為公司外,還將外交部、商務部以及銀行等作為監聽目標,涉及了公共、商業、個人諸多領域。根據國外媒體報道,2010年美國就將中國的北京、香港、成都、上海等一線城市列為其重點監聽對象,為了對中國軍方進行追蹤,美國國家安全局還入侵了中國兩家大型移動通訊公司以獲取中國軍方的有關信息。此外,美國還以擔心華為公司在其通信設備中植入“后門”為借口,監聽了華為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從中攫取了大量的客戶信息、內部資料、機密文件等。
1.4“棱鏡門”事件的實質
1.4.1暴露出美國的霸權主義思想
美國一直將自己視為“民主的燈塔”,以民主和人權為由,依靠其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先進的信息技術優勢,利用“美國網絡霸權”的話語,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甚至擅自侵犯其他國家的主權?!袄忡R門”事件表明,美國政府多年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發動的大規模網絡攻擊,充分揭露了美國謀求“網絡霸權”的本質。近年來中國等國家快速崛起,美國對此心存忌憚,唯恐其霸權地位出現動搖甚至衰落,再加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冷戰思維也時有抬頭,為了維護其霸權地位的穩固,美國借助“棱鏡”計劃謀求網絡霸權的企圖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1.4.2揭露了美國多重政治標準和偽善的“普世價值”理念
美國聲稱的自由和人權觀念是虛偽的,特別是當我們看到美國對人權施加雙重或多重標準時,公眾更是應該看到美國這虛偽的一面,“棱鏡門”事件也正是奉行多重人權標準的必然產物。美國向來以所謂的民主、自由、人權至上來吹噓自己,更是喜歡打著這樣的旗號來干涉別國內政。美國政府一方面虛偽地宣傳“互聯網自由”,一方面卻在大肆收集普通民眾的個人隱私信息,而“棱鏡門”事件的曝光也使得民眾逐漸認識到了美國政府這偽善的嘴臉,充分暴露了美國政府的自私和霸道。美國政府公開宣稱“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普世價值觀,其表面上宣稱“網絡無國界”,但在具體決策上仍然是“國家利益優先”,在這個時候其所聲稱的自由和人權就顯得極具諷刺意味了。奧巴馬還為“棱鏡”計劃辯護,他說“棱鏡”計劃僅僅用于監控外國人,而非美國公民,因此不會侵犯美國公民的自由和人權。那么問題來了:監控美國公民就是對自由和人權的侵犯,而監控其他國家的公民難道就不是侵犯其自由和人權了嗎?如果美國政府所宣稱的自由和人權僅適用于美國公民,而不具有普適性,那么其所聲稱的“普世價值”又該從何說起呢?
2從“棱鏡門”事件看信息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信息安全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國家有情報信息安全,企業有商業信息安全,公民有個人隱私信息安全,幾乎任何涉及到信息要素的問題都可以看做是信息安全問題?!袄忡R門”作為一個信息安全事件,給我國的國家安全敲響了警鐘,由此也引發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問題,與以往的軍事、政治和外交沖突不同,信息安全問題屬于近些年才凸顯出來的非傳統安全威脅,而其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卻不亞于任何一種傳統型安全威脅,甚至危害性更甚于此。
2.1對政治安全的影響
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核心和保證,“棱鏡門”事件的曝光,對我國的政治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威脅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意識形態對一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關乎國家的發展道路和方向,也關乎國家的繁榮安定。美國利用其強大的信息技術優勢和互聯網傳播高效快速、滲透力強的特點,在網絡上制造輿情,加大對我國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干預和滲透,企圖通過互聯網來異化甚至顛覆我國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使我國的意識形態防御能力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脅。
二是損害我國的國際形象?!袄忡R門”事件曝光之后,一些針對中國的污蔑性言論也頻頻出現在美國媒體上,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居然有國外反華分子懷疑斯諾登和中國的情報機關有著秘密合作,甚至斯諾登可能就是中國的間諜,這些別有用心的言論把個別媒體對“棱鏡門”事件本身的關注成功轉移到了中國身上,并引起了國際社會上的一些不良輿論,這顯然是境外敵對勢力的陰謀,無疑會損害到我國的國際社會形象。2.2對國防安全的影響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衣、食、住、行樣樣都有互聯網的影子存在,人們早已離不開互聯網?;ヂ摼W不僅對于個人生存異常重要,對于國家發展同樣如此,國防安全是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繁榮發展的基石,情報保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防的安危。根據斯諾登所提供的文件顯示,從2007年開始,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被允許可以直接進入微軟、雅虎、蘋果和谷歌等多家美國主要科技公司的服務器中收集國內外大量數據、信息、資料并進行篩選分析,以此獲取所需要的情報信息。“棱鏡門”事件的曝光,也給我國的情報保密工作拉響了警報,威脅著我國的國防安全,有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國防部網站和軍隊內網遭受美國網絡攻擊的次數高達110萬次。公安機關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一道鋼鐵長城,其情報部門的數據設備中也存儲著大量關于社會安定和公民個人隱私的數據信息,因此很容易成為網絡黑客和國外敵對勢力竊取和監控的目標。美國頻頻入侵我國情報保密系統,企圖竊取機密情報,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潛在的定時炸彈,對此軍隊和公安情報部門應當嚴加防范,不給別有用心的國家留下一絲可乘之機。
2.3對網絡安全的影響
黑客攻擊是最常見的一種網絡安全威脅,手段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破壞性攻擊,即系統受到干擾,并不盜取目標系統的資料;第二種是破壞性攻擊,即入侵目標計算機系統、竊取系統中的機密信息,以及破壞目標系統的數據,“棱鏡”計劃就采用了此種黑客攻擊行為。在“棱鏡”計劃曝光之前,美國政府曾無端指責中國存在網絡黑客行為,部分媒體反復炒作所謂的“中國網絡威脅”,奧巴馬也就所謂的中國網絡黑客行為向中國政府施壓。而待“棱鏡”計劃曝光后,根據斯諾登提供的信息,美國國安局通過接入全球移動網絡,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多次的黑客攻擊和秘密監聽,監聽對象上至國家政要,下至普通民眾,無不在“棱鏡”項目的監聽范圍之內,美國儼然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也使美國政府“賊喊捉賊”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當前網絡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各國政府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而美國的黑客攻擊行為無疑給被監聽國家的網絡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2.4對經濟安全的影響
信息安全不僅對上述三個方面有著巨大影響,而且對經濟安全方面也有著莫大影響,“棱鏡門”事件的曝光也讓我們看到了抵御金融系統的信息安全威脅同樣迫在眉睫,關鍵之處就在于金融信息安全的防衛工作是否牢不可破。目前,我國一些地方金融行業的信息安全意識不夠,防范能力低下。例如,一些銀行對于信息系統的安全監測僅限于日常性的維護,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遠遠達不到國家的要求。除此之外,我國金融體系內的大型IT設備大部分都由國外跨國公司提供,只有一小部分采購自國內,因此基本上處于被壟斷的狀態,如果這些國外的提供商和服務商出于某些原因而終止提供產品和服務,我國金融行業和銀行勢必遭受巨大的損失,這也是目前我國經濟安全最大的威脅。有調查顯示,我國銀行的核心數據信息大部分存儲于國外品牌的機器設備上,這是相當危險的事情,無異于把我國的經濟安全依附在幾家公司的商業道德和生死存亡之上,一旦這些國外品牌出現問題,必將對我國的金融安全乃至經濟安全帶來難以估量的惡果,信息安全對于經濟安全的巨大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3我國信息安全的現狀
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我國也成為美國“棱鏡”計劃的主要監控目標之一,信息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其強大的科研能力和頂尖的信息通信技術自不必多說,也正因如此,美國才能夠通過“棱鏡”項目對世界各國進行秘密監聽而不被發現,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信息安全建設仍存在較大差距,信息安全防御能力仍然很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信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在全球互聯網空間中占據主導地位,目前全球總共有13臺根域名服務器,其中有10臺都位于美國(這也是美國能夠通過“棱鏡”計劃對世界多國進行監聽的原因),而我國部署的都是鏡像根服務器,主根服務器尚無一臺,這樣的困境使我國互聯網正處于被動地位,一旦美國關閉根服務器,我國互聯網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有癱瘓的危險。盡管我國在2016年推出了“雪人計劃”,讓人們誤以為中國擁有了自己的主根服務器,殊不知“雪人計劃”僅僅是一個實驗項目,雖然有利于打破當前主根服務器的限制,但是這條路依然很漫長,因此我國目前依然沒有自己的根服務器。此外,我國由于在芯片上缺乏核心技術,無法做到自主可控,因此芯片基本上全部采購于美國,這使我國一些大型民族企業受制于人,中興事件就是一個例子。中興公司在無線通訊領域所用的基帶芯片和射頻芯片均由美國公司提供,而且中興智能手機處理器所用的芯片也由高通公司提供,一旦美國公司停止供應芯片,等待中興的只能是滅頂之災,這也是中興寧愿向美國繳納14億美金的罰款也要解除制裁的原因,中興事件深刻反映了我國信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現狀。3.2信息安全相關法律不完善健全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是保證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同樣也是保障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沒有相關法律的確立,任何信息安全都將無從談起,因此信息安全國家戰略只有通過法律保障才能具有相應的權威,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證?!袄忡R門”事件讓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信息安全相關法律的完善與健全,其通過的《外國情報監視法案》和《愛國者法案》等文件,不光為其進行的網絡監控、電子監聽行為提供了法律支撐,還能強制電信企業與其情報機構進行合作,并為其提供用戶個人信息來進行監控,從而起到一石二鳥之功效。反觀我國,雖然已建立了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多個層面有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但是該體系尚存在著諸多缺陷,相關法律比較粗且較為久遠,已經不能夠很好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情況。例如,對于政府部門采購本國產品的界定比較模糊,對進口產品和國外品牌也沒有嚴格的限制等。
3.3信息安全憂患意識待加強
古人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具有憂患意識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安身立命的重要條件。當前和平與發展雖然仍是世界發展的主題,我國也處在相對穩定的時期,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國民的國家安全憂患意識便開始淡化了,殊不知大規模的戰爭雖然已經遠去,但是非傳統威脅依然存在,特別是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威脅依然虎視眈眈,“棱鏡”計劃已經對我國造成了威脅,上至國家機密情報,下至公民個人信息都面臨著被竊取的風險。除此之外,目前我國在信息產品方面過度依賴國外品牌,“棱鏡門”事件表明了我國對于信息產品實現自主可控的緊迫性,我國在這方面的核心技術基本上全部來自國外,也顯示了我國對于信息安全憂患意識的欠缺和不足。
3.4信息安全宣傳教育較落后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信息安全建設的關鍵在于人才。但是,我國信息安全相關教育與人才需求存在著較大差距。具體表現為,一是信息安全教育內容比較落后,相關教學存在諸多脫離實際的傳統內容,不能適應當今信息時代的需要;二是雖然一些高校中已經開設了信息安全相關的專業,但是由于比較冷門,加之社會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報考人數稀少。三是信息安全相關教學中只注重書本知識,忽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體系缺乏實踐應用性,導致培養不出具有實踐能力的信息化人才;四是信息安全相關宣傳工作不夠深入,導致一部分公民對于信息安全對于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不甚了解,甚至不知何為信息安全。
4加強信息安全建設的對策
如前文所述,信息安全對于國家安全具有重要影響,而我國信息安全建設尚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信息安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威脅,因此如何加強信息安全建設成為我國維護國家安全的當務之急。
4.1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近些年中國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互聯網普及率大大提升,已然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已經成為了網絡強國。從“棱鏡門”事件可以看出我國當前的信息安全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針對我國信息安全形勢,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他強調,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道路。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系統提出了“11種安全”,其中就包括了信息安全,明確將信息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戰略層次,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視。因此我國的信息安全建設一定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對其進行全面的貫徹和落實,形成正確的信息安全建設領導機制,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4.2加強信息安全相關法制建設
由于互聯網具有虛擬性、開放性、管控難度大的特點,因此更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來進行規范和約束,這樣才能防止互聯網成為法外之地,減少網絡犯罪的滋生,也能夠有效抵御國外情報機構對我國互聯網進行滲透,降低對我國信息安全的威脅。我國政府其實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也建立起了一套相對完整的信息安全法律體系,例如《國家安全法》、《反間諜法》等,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我國的信息安全。但互聯網技術是一種信息技術,相關法律法規難免存在一些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例如,對網上販賣公民身份信息、手機號碼信息等網絡信息犯罪沒有具體的相關處罰制度,導致公民個人信息頻繁泄露。因此,我國立法機關應當根據目前互聯網的發展動向來構建并完善相關法律體系,頒布具有針對性的專門法律,公安網警等執法力量也應加大對互聯網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信息犯罪,提升對網絡虛擬空間的管理水平。
4.3加快研發信息核心技術
美國制定“棱鏡”計劃對其他國家進行電子監聽和監控并竊取其機密情報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國家利益。有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遭受網絡攻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此我國的網絡信息安全維護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建立起真正自主可控的計算機網絡系統,才能夠真正維護信息安全。中國在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上要走出自身的特色,走適合自身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道路,因此中國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和經費投入,加快研發信息核心技術,構建我國獨立的根服務器,制造出屬于自己的“中國芯”,避免信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4.4加強公安情報保密工作
國家安全,公安系于一半,我國公安情報部門面對當前嚴峻的信息安全形勢應當更加重視情報保密工作,時刻保持對情報保密的高度警惕性,嚴防泄密行為的發生,對此公安情報部門應當通過切實加強公安情報保密工作來帶動整個信息安全保衛工作水平的整體提高。首先,公安情報部門在采購計算機等辦公設備時應盡量選擇國產品牌,并且要加強公安內網建設,以此降低情報信息泄露的風險。其次,公安機關要加強專業情報人才隊伍建設,密切與科研單位和高校之間的合作,加快培養公安信息化人才,努力建成一支高水準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隊伍。最后,公安情報部門內部要加強信息安全保密教育,使內部涉密人員明確政治站位,嚴肅保密紀律,真正做到政治過硬、思想過硬、紀律過硬。此外,相關部門還要制定泄密處罰制度,對因泄露機密信息造成一定后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肅處理。聯合網安部門對公安情報保密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和監督,及時發現信息安全隱患并及時加以解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將信息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切實保障情報信息安全。
4.5加強信息安全教育工作
只有認識到位,才能主動作為,只有公民樹立了正確的信息安全意識,才能真正地將信息安全這道鋼鐵長城筑牢。各國為維護自身的信息安全,均對國民的信息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高度重視,例如美國常常開展提升國民信息安全意識的活動;印度經常開展以信息安全為主題的討論會和比賽等。因此,我國也應開展全民信息安全教育,把信息安全納入國民教育和培訓范疇,時常組織各地開展信息安全相關的宣傳活動,在每年的4月15日“國家安全教育日”期間,針對信息安全對公民進行著重宣傳和教育,將信息安全教育真正在民眾中普及開來,使廣大公民深入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增強國民的信息安全憂患意識與防護能力。
5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安全對于國家安全的重要影響日益凸顯,特別是自“棱鏡門”事件曝光以來,信息安全問題的不斷涌現,嚴重威脅著我國的國家安全,為此我國除了要提防外國的網絡滲透,還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切實加強自身的信息安全建設,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以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為保障,以加快研發信息核心技術為關鍵,國家、社會、公民上下一心,共同推動我國的信息安全事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克楠.從棱鏡門事件看我國信息安全環境與對策[J].圖書館論壇,2016,36(07):46-48.
[2]劉妍.“棱鏡門”事件引發的思考——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20):191-192.
[3]劉國偉,方星,榮曉燕,等.從事件角度理解信息安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01):22.
[4]黃丹妮.美國棱鏡門事件引發的對我國檔案信息安全的思考[J].黑龍江檔案,2015(04):81-82.
[5]黃力,郝英超,張翔.美國“棱鏡”事件對公安情報保密工作的啟示[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28(04):19-21.
[6]沈越.信息時代的國家安全與信息安全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16):205-206.
[7]王曉林.“棱鏡門”背景下的網絡安全問題與我國的應對[D].東北師范大學,2015.
[8]張少華.信息安全、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間的關系與構成探討[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08):14+25.
[9]總體國家安全觀干部讀本[J].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2016(06):48.
作者:蘇凱 單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