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9 09:55: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淺析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全面提升了信息技術課堂的互動性。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的知識大多為操作性知識,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演示法與教授法相結合的方式,即教師先通過授課系統演示操作過程,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活動的定向,學生再結合教材對教師的操作進行模仿,經過多次練習、鞏固后學生形成知識的內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個體知識基礎和認知方式的差異,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存在差異,有的學生能很快掌握知識,而有的學生卻需要多次練習。下面我就以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三年級下冊第9課《溫馨提示牌》一課為例,談談我是如何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
一、課前三環節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前也會布置學生預學、自學,但針對性不強,學生的預習也就是看看課本里的內容。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前預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學生能根據導學案、微視頻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自學,突破了教學方式,先讓學生“學”,再讓教師“教”。如我在教學《溫馨提示牌》一課時,課前的預習分三個環節進行。
環節(一):設計導學案
1.認真閱讀課本第50頁至54頁;2.觀看“使用文字工具,輸入文字”的微課視頻,自學操作方法;3.觀看“繪制校園提示牌”的微課視頻,自學操作方法;4.家有電腦的同學可嘗試上機操作;5.在自學操作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嘗試自己解決,如解決不了,請記錄下來到課堂上提出討論。在自學的基礎上完成填空:1.提示牌由(?。ⅲā。?、(?。┙M成;2.提示牌處處可見,它有(?。┳饔茫?.不同的地點,用( )同的提示語;4.要在畫圖軟件輸入文字時,應選取文字工具(?。?.要在畫圖軟件輸入文字時,應選擇( )模式;6.在使用文字工具時,如果沒有顯示“字體”屬性窗口,可以單擊( )菜單中的(?。┟睿蜷_“字體”屬性。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自己的能力設計一張提示牌,并說出繪制的提示牌想給大家怎樣的提示。
環節(二):創建微視頻
作為一線的信息技術教師,相較于其他學科教師而言,本身具備了更高的信息素養。對于微視頻的設計、制作、操作等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在教學《溫馨提示牌》一課時,我根據導學案的需要,把本課的重點、難點制作成“使用文字工具,輸入文字”和“繪制校園提示”兩個微視頻,課前通過平臺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家里觀看學習。幾乎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
環節(三):探究新知識
學生通過完成導學案及觀看微視頻進行預習和學習,并做好相關記錄。這樣學生在家里能進行針對性的預習、自學,家里有電腦的學生還可以嘗試操作,實現了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學生在上課前就能完成新知識的學習,并帶著問題到課堂,而課堂成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解決問題,溝通操作方法與技巧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家長根據老師給的導學案、微視頻也能成為孩子的老師。
二、課中四步驟
第一步:匯報情況,提出問題
課堂開始,我讓學生先匯報自學情況。通過學生的匯報,我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知道溫馨提示牌是由外形、提示語、插圖三個部分組成的,其中提示語最重要;了解到溫馨、上口、易懂、豐富的提示牌,就像一位沒有聲音的老師,時時提醒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不同的地點,要用不同的提示語;知道“A”這一文字工具,并會對文字的字體、字號、顏色等進行設置;如何將文字轉化為圖形,制作有彩色效果的文字圖形。同時學生也提出了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本課教學中,學生提出了“當文字轉為圖形”后,用顏色填充工具修改文字圖形的顏色時,很容易把顏色填充整張畫布。還提出“繪制提示牌,輸入提示語時”會覆蓋下面的背景等問題。
第二步:合作探究,釋疑拓展
針對“繪制提示牌,輸入提示語時”會覆蓋下面的背景這一問題。我通過四人小組討論解決,如四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可由組與組之間互助合作解決。通過合作探究,得出解決方法:在輸入文字時,應選擇“透明模式”這樣就不會覆蓋下面的背景了。又如:解決“文字轉為圖形”后,用顏色填充工具修改文字圖形的顏色時,容易把顏色填充整張畫布這一問題,因學生還沒有認識“放大鏡”這一工具,沒有學生會解決這一問題,這個問題就由教師來統一解決,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實際的操作水平,進行適度引導和延伸,引出了“放大鏡”這一工具。這樣學生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問題。
第三步:任務驅動,上機操作
在上機前,我先指導學生構思:1.想一想,繪制校園提示牌,應先繪制哪部分?接著操作什么?最后呢?2.你想繪制一張什么地方的提示牌?3.提示牌里你想寫上什么提示語?4.你繪制的提示牌想給大家什么提示?構思完成后,我放手讓學生上機操作,學生根據自己的操作能力及設計水平,選擇以下兩個任務中的一個進行操作:1.模仿課本52、53頁中的范例繪制校園提示牌(外形、提示語、插圖可以與范例不同);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根據需要設計一張溫馨的提示牌(操作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選擇)。這樣的任務設計,因材施教,從不同學生的能力出發,設計了兩個程度不同的任務,各個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訓練。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我給學生提供了5種求助方法:1.尋找幫助;2.向同學(小老師)尋求幫助;3.向老師尋求幫助;4.通過幫助菜單來克服困難;5.觀看微視頻。學生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方法解決困難,教師在輔導時,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注意收集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通過演示加以解決。
第四步:展示作品,評價總結
學生上機操作后,對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并評價,評價方式有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再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在評價總結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三、課后一回頭
傳統的教學是把重點、難點內容板書在黑板上,上完課一擦就沒了。而微視頻可以重復播放,對于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完全掌握的知識點及操作方法,學生課后還可以看微視頻,看到哪個點不懂可以循環播放那一段視頻,直到把知?識、技能掌握,這樣學生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補缺補漏。如:在教學完《溫馨提示牌》一課后,還有多個學生對“使用文字工具,輸入文字”的操作方法不會操作,這些學生課后就可以觀看“使用文字工具,輸入文字”的微視頻,這是傳統教學永遠都無法做到的。從整體上看,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一是“信息傳遞”階段,二是“吸收內化”階段。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我們重構了教學流程,做到三環節、四步驟、一回頭,使得知識傳遞在課外,知識內化在課內,使學生能夠真正吸收所學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時效性。
作者:鐘美鳳 單位:福建省永安市燕江小學